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鸦片战争论文8篇

时间:2023-02-18 15:29:41

鸦片战争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篇1

关键词:鸦片战争;危害;现代文明

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法、美工业革命也正在迅猛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此时的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清王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清政府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当时的英国政府已感到在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年的古老大国,单靠贸易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地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严重危害到清政府的统治,道光帝任命林则徐禁烟,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却成为英国政府使用“炮舰政策”的借口。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对关税税率、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又达成了协议。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耆英与美国全权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耆英与拉萼尼在停泊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黄埔条约》)美国和法国与中国达成同英国相同的权利。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深远,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进步性

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尽管由于中国道光皇帝的无能和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与封闭,造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作为一个失败者的中国不能不赔偿战争的费用和损失,接受外国的一些苛刻条件,甚至有些条件直接有损于中国的完整。但是毕竟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古老中国大门被英国用“炮舰”强行打开了,尽管这个时候打开的仅仅只是一些窗口,但是,它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对于推进世界文明在中国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一)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与专制社会,广大民众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到了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以及腐败性更加突出,当世界在发展,特别是欧洲经济经过近几百年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给欧洲民众不仅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还带给了欧洲民众较多的自由和民主,使中国与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差距更大,尽管西方各国在打开中国封闭大门时,采用了“鸦片”和“大炮”两种不文明的手段,但是中国的封闭大门毕竟是需要打开的,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这种进程。

(二)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

由于《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先后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为商埠。五市的开市和开埠,促进了当时五市商业的发展,旧日的商业中心广州和新起的商业中心上海最为繁盛,其他次之,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扬坊等人,这些拥资百万的商人,尽管有些商人是依附于外国人,但是毕竟是中国较早的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商人,他们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

(三)带来了欧洲的现代文明和技术

鸦片战争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5―0056―04

在新中国中学历史课程内容演变史上,鸦片战争乃必选史实。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定位,史学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界都一致认定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为近代史鸦片战争观。但是,从清史角度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又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清史鸦片战争观。近代史鸦片战争观强调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质变而淡化了清史本身的内在连续性;清史鸦片战争观重视清史本身的内在连续性而淡化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质变。举目时下的中学鸦片战争史教学,近代史鸦片战争观如观烛照,而清史鸦片战争观则晦暗不明。因此,恰当地调适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化中学鸦片战争史教学大有裨益。

一、近代史鸦片战争观聚焦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质变而易淡化清史本身的内在连续性

(一)近代史鸦片战争观的由来

近代史鸦片战争观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救亡时期。当时,空前的民族危亡促使一批史学家把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重心转向了揭示帝国主义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抵抗史,以增强团结御侮的民族凝聚力。于是,鸦片战争就从一般性历史事件转变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蒋廷黼、陈恭禄、李平心等史学家所著的《中国近代史》都从鸦片战争写起,认为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近代反侵略的历史。其中,李平心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认为,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发端,理由很简单。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为国际资本主义浪潮所袭击,引起社会内部变化的一个重大关键;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才日益走上殖民地道路,引发了社会各方面的巨大转变。

与史学研究相比,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学鸦片战争史教学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当时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并未将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是,鸦片战争作为反抗西方侵略的历史起点的看法日益彰显。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持的理论方法虽然与前述史学家不同,但是,在鸦片战争的历史定位上却表现出趋同性。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一系列著作中反复申明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地位。他认为,中国近代史就是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它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史学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界普遍接受了关于鸦片战争历史定位的看法,近代史鸦片战争观也就从民国时期的一种史学观点上升为国家和政府的意志,相沿至今而成不易之论。

(二)近代史鸦片战争观揭示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质变却淡化了清史本身的内在连续性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史鸦片战争观的主流内涵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抵抗。新中国成立以后,近代史鸦片战争观的主导内涵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1912年,列宁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中首次使用“半封建的农业国家”来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1915年,列宁又在《社会主义与战争》中首次提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来说明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此时,“半殖民地”和“半封建”还是两个相互分离的不同概念。1926年,随着国民大革命运动的高涨,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第一次将两者联为一个完整的新概念,即“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以此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此后,这一概念就为中国共产党人所普遍认同和沿用。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从六个方面系统地概括了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后来,的“两半论”就成为新中国近代史学研究和中学历史教学“两半论”的基本立足点。

对于“两半论”的提法,史学界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观点是不同意用“两半论”来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曾经出现过“商业资本主义社会”“宗法封建社会”“封建思想所支配的初期资本主义”等种种提法;又如,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学界倾向于使用“半殖民地社会”来界定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而不愿意使用“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第二种观点是对“两半论”提出新理解。传统观点一向是从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来分开论述“两半论”的,新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不能机械地把“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断为两截。

近代中国社会如何定性,学界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异中求同,大家的讨论还是具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近代中国社会确实发生了与传统社会不同的一些大变化、大转折。其实,早在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社会,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就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变化,从而形成了“变化”的时代观。例如,李鸿章在1874年的《筹议海防折》提出,中国当时正处于“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遇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此后,“变化”就成为学界对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特征的概括。那么,这种变化始自何端呢?学界的主流观点定于鸦片战争。因为鸦片战争是英国凭借工业革命之力持续地、正面地、大强度地撞击中国的开始,引起了中国社会内部持久地、剧烈地、全面地变革。鸦片战争之前,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俄罗斯等国家虽然已经叩响了中国的大门,但是,这种撞击毕竟是零星的、时断时续的、局部的,它并没有引起中国社会内部的剧烈变化。总之,近代史鸦片战争观的核心在于揭示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质变。

任何史学观点都具有两面性,如果一味地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就会带来历史思维的僵化,形成历史认识的误区。近代史鸦片战争观的僵化人为地割裂了清史本身的内在连续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历史学二级学科的分类来看,鸦片战争划分了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代史,也把完整的清史拦腰截断,鸦片战争以前的清史属于中国古代史,鸦片战争以后的清史属于中国近代史。第二,从史学研究来看,清史学者与晚清近代史学者各为畛域,清史学者很少关注晚清近代史,晚清近代史学者也很少溯及清代前中期的历史。通史性著作如此,学术论文索引的编排亦如是。第三,从历史教学来看,鸦片战争史教学往往笼统地罗列晚清社会的历史表象,很少深究其渊源性的内在制度根源,缺乏说服力。所以,在近代史鸦片战争观的局限性日益固化的情况下,清史鸦片战争观或许可以弥补其不足。

二、清史鸦片战争观重视清史的内在连续性却易淡化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质变

对于鸦片战争的发生与失败,近代史鸦片战争观一般会强调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帝国主义的外在侵略本性,它虽然迎合了近代屈辱民族情感的宣泄,却遮蔽了对历史内因的理性深

究。实际上,在国内外史学界,从整体清史的角度来探究鸦片战争史的观点也一直不绝于书。其中,美国“哈佛学派”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费正清和邓嗣禹从清朝传统的纳贡制度梳理出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国世界秩序”观,据此分析鸦片战争发生与失败的深层文化观念原因,并指出这是清朝官僚等级制政治结构在对外政策上的反映。徐中约认为,即使把鸦片战争作为近代的起点,也仍需要熟悉清朝前中期的制度,如果对这些制度不甚了了,就很难理解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的转化。蒋廷黼认为,对于李鸿章提出的近代大变局,需要考察其由来。李文海认为,认识鸦片战争以后晚清社会性质的巨大变化,就不能把晚清史与清朝前中期的历史割裂开来。循此思路,下面对鸦片战争的内因稍加分析。

提及鸦片战争的成因,中学历史教师已经形成一个模式化的分析框架: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军备废弛、闭关锁国。试问,这些历史表象背后的历史本因又是什么呢?这恐怕就会涉及清朝统治者的治国策略,其治国策略又会衍生出一系列的制度架构,而这些制度架构又会演化出应对外来冲击的种种历史行为。所以,笔者始终认为,鸦片战争史的教学,如果不能触及清朝最高统治者内心深处的统治思想,仅仅停留在泛化的历史表象,那么,这样的教学难免流于肤浅。

清朝的统治思想离不开所处的内外环境。在清朝前中期,从外部环境看,来自外部的冲击虽有,但持续性和强度都不大。从内部环境看,一是边疆少数民族问题,虽然一度突出,但在恩威并施下也“四夷宾服”;二是占绝大多数的汉族问题,虽然统治者口称“满汉一家”,但内心的防范意识一直没有放松。所以,清朝前中期的统治思想就是“防内”为上,以求政治稳定。为此,牺牲发展也在所不惜。

“防内”统治思想在清朝制度的各个层面都有体现,限于篇幅,也由于鸦片战争与清朝的军事制度直接相关,下面就重点探讨一下“防内”思想在清朝军事制度上的表现,庶几能够窥探鸦片战争失败之内因。

1.“防内”思想使“重文轻武”渐成社会风尚。在清朝前中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武将的品秩和薪水虽高,却无文官治民理财的实权,文科举成显途,以拉硬弓中试的武将沦为一介鲁莽武夫。督抚将兵,防内治民尚可,一遇强劲外敌则难免纸上谈兵。

2.“防内”思想使清军的治安警察色彩浓重,防外敌的国防军职能淡化。一是以满人为主的八旗监视以汉人为主的绿营,以满防汉。二是把汉人武装的绿营进行分散驻扎,以汉人防汉人。内地绿营主要是镇压叛民、弹压盗匪,沿海绿营主要是缉捕海盗。据茅海建的考证结论,清军营以下部队没有集中驻扎于一处营房的,而是数名、十数名、数十名、最多数百名分散在汛、塘、卡、台等要冲之地。三是分散驻扎的绿营兵出于给养的方便,平时都在家中生活,上班值勤,下班回家。为了供养家眷,许多兵丁都兼职赚钱,开茶室、做买卖、当帮工、修脚、搓澡不一而足,甚至还有走私鸦片的,“兵匪”之名并非空穴来风。

3.“防内”思想使清军的武器研制长期停滞不前。在清军武器装备史上,火器技术的快速提升是在明、清争夺天下之际。当时,明朝聘请西方传教士制造火器,一度重创八旗兵。满洲人迅速仿制明朝火器,火器技术从无到有并快速发展。但是,明朝灭亡以后,大规模战争结束,清朝对火器的改进动力渐失,致使火器技术长期低水平徘徊。一是火器的普及率低。当时英国已处于初步发展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例如,据茅海建估算,就全国范围而言,鸟与刀矛弓箭手的比例大约是5:5。二是火器的使用年限长。据茅海建考证,在一般情况下,鸟枪使用几十年极为平常,有的竟达166年之多。三是火器技术还停留在明清之际的水平,以致有“土枪土炮”之谓。清军的鸟枪发射前须从枪口装填火药,再塞入弹丸,以火绳为点火装置,遇到风雨天则极难点火,存在射程近、射速慢的致命伤。英军枪支的点火装置是摩擦式或撞击式,射速快、射程远。清军的火炮铁质差、炮壁厚而粗糙、难移动瞄准而易炸裂自伤。英军的火炮炮壁薄而内膛光洁、炮身轻易转动利瞄准。清军的火药凭感觉经验配方,以手工作坊生产,杂质高、颗粒粗、大小不一,致使燃烧很不充分,威力小。英军的火药按照科学实验数据配方,以工厂生产,燃烧充分,威力大。

从军事角度看,影响战争胜负的直接因素主要包括将领的指挥、士兵的调集以及武器的配备。据此,清军是文官将兵、士兵分散、武器陈旧。英军远道而来,兵力处于劣势,在鸦片战争初期只有7000人,到战争末期也不过2万人。清军以逸待劳,兵力处于优势,在鸦片战争中曾经动员过10万大军。但是,具体到某一战事,清军的兵力往往与英军持平或处于劣势。这样,战争的结果也就早已注定。

由是观之,晚清鸦片战争的失败与清朝前中期的政治统治策略以及军事制度设计有着直接的内在关联。但是,由于近代史鸦片战争观的一统天下,致使中学历史教科书对此未予溯及,极易使中学师生把鸦片战争的失败完全归于英国帝国主义的侵略。

当然,清史鸦片战争观容易使人们忽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巨变。对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清人并没有感受到近代世界的大变化,而是把败因归于林则徐等个别人的“误国”。清末的主流教科书称鸦片战争为“鸦片烟之战”,认为鸦片战争只不过是欧人东来以后的一个普通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并没有多大影响。民国初年,一些历史学家主张以“清初”作为中国近世史的开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科书也持同论,认为鸦片战争的影响主要是鸦片烟毒的泛滥,尚未认识到鸦片战争的近代转折意义,无法体现中国近代历史的特殊性。

三、历史的延续与变化:近代史鸦片战争观与清史鸦片战争观的调适

从客观历史进程来看,历史是在延续与变化中以曲线形之波浪演进的。历史的延续与变化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从历史学的研究来看,历史变化的研究往往是学界的强音,而历史延续的研究则成为低音。钱穆认为,没有变,不成为历史;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变,治史所以明变;历史时代之划分,即划分在其变上。张荫麟认为,历史是变动的记录,通史编写要显示出全社会的变化所经诸阶段和每一段之新异的面貌和新异的精神。历史变化之声虽然高亢,但历史延续之音也犹在耳,顾颉刚的历史“层累”说、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年鉴学派的“长时段”理论都在提示历史延续的重要性。其实,历史变化只是体现了历史的动的方面,在历史变化之下,则是沉潜的历史暗流,它静静而缓慢地流淌,以至于我们常常会忽略其存在。但是,历史变化决不是断崖式的突变,也不是中断式的跃进,而是连续性的渐变,历史的延续就是连接各个变化之间的纽带,也是探究历史变化之故的线索。所以,辩证地处理历史变化与历史延续的关系,是搞好中学鸦片战争教学的史学理论前提。

鸦片战争论文篇3

笔者并不以时间来阐述陈舜臣对于整个鸦片战争的看法,而是把这部书分为人物和事件两个方面来论述,因为历史本身就是由人物与事件两个维度构成的,事件是道路,人物是车辆,互为表里才可推动历史的发展。所以,下面就分为《鸦片战争》的重要人物和《鸦片战争》的重要事件两个小标题来展现台湾作家视野下对鸦片战争较客观的呈现。

一、《鸦片战争》中的重要人物

提起《鸦片战争》中的人物,无论是史学家还是文学家最先想到的人物就是林则徐。而陈舜臣的这部书却把林则徐放到了一个次要位置,笔者认为,这与林则徐在整个鸦片战争中做的事密切相关,由于上文已述及,作者是叙述了整个鸦片战争的起止,尤其是起因站到了全部篇幅的三分之一,所以林则徐在这里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鸦片战争的起因无论是中学课本还是专业史论都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一句话就是:英商对华贸易是入超,为了变成出超就想到了鸦片贸易,但该贸易并不是政府行为,这也可从很多鸦片战争的档案中得到佐证。林则徐之所以被后人描绘成民族英雄最根本的原因是虎门销烟,再加之他后来又被道光帝革职,就更凸显他的高大,还有在他主持编写的《四洲志》基础上编写的《海国图志》更被后人视为伟大。如果眼光追溯到提出禁言之前来看,林则徐与鸦片问题没有太多的联系,而在鸦片战争爆发三个月后(指1840年9月底)他就被革职了。所以无论从历史的高度看还是具体事件看,林则徐所做的虎门销烟只是一个导火线,即使不硝烟也会通过别的方法禁烟,鸦片的危害连英方都承认,正如曾驻印度的总督哈思丁所说:“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它应当是受到禁止的,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限制鸦片在国内的消耗。”不是像过去传统观念中在鸦片战争中起着多大作用,他仅是一个重要人物。

作者的眼界已触及到了思想层面,具体而言就是对龚自珍的刻画。随着近代史学者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我们曾经认为的一个先驱思想家,逐渐也被还原成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自然人,对于龚自珍的暴死的一种说法是关于他与某个亲贵的妻子有染另有一种说法是其死于穆彰阿之手,陈舜臣结合了这两种说法和龚自珍诗作对于其与女性的描写进行了合理想象,塑造了穆彰阿收房的一个容貌出众的江南藉小妾与龚自珍一见钟情,即刻苟且。这些塑造都极力地把一个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的思想家,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人,并且指出龚自珍的诗作里面有很多的关于女人的诗句。其实思想家也好,诗人也罢,总归都是活生生的人。

对上面提及的,过去认为是反面人物的穆彰阿,笔者认为陈舜臣可以说的一句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希望维持现状的营垒。”[1]“鸦片战争败就败在像潘世恩这样的没有大错的人身上。”[2]说明这些人是鼠目寸光,但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口,这些人就自然显得鄙陋了。陈舜臣的高度、开阔且客观的视角在中国相关影视剧中是不多见的。

二、《鸦片战争》中的重要事件

由于前面人物部分已把重要人物说了一下。所以笔者下面主要从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截取三件次要人物所做的事件来看陈舜臣立场的客观性。

(一)率船刺探情报

胡夏米是官方史书中确定的侵略分子,这一次确实是未带鸦片,小说通过对话刻画出中英两当事国的国情,一个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想要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一个是具有大国霸气的闭关锁国行为。

他目的是让中国人不要怀疑他们的诚意,实际上是看在广东以有没有合适英国商船停靠的港口,并搜集中国地理资料,这其中穿插着中方不止一次的驱逐,

(二)中立看弛禁

严禁派在我国传统史学界始终是全盘肯定,反过来对于弛禁派一直是全盘否定。但陈舜臣对于两派的论述与其说是中立不毋宁说是写史之笔。严禁派中的重治吸食的办法是不可取的也没有现实可操作性,这在今天看来很容易理解。然而弛禁派中也有很多论述严禁官僚兵丁吸食的,对于普通民众是持放任态度,这在当时是在平常不过了,所以作者认为是一种渐进的方法。笔者认为改革必须渐进,否则产生急转直下的后果。

(三)指挥官不腐败

过去对于鸦片战争的战败归罪于官僚阶层的腐败,现在通过史料的比较来看是有失偏颇的。而陈舜臣笔下在描绘广大将领时的确是相当客观的,在他笔下只有奕山一个腐败分子。陈舜臣以近乎历史的笔触指出这些高官无论琦善还是伊里布、耆英对于指挥战争都有详尽的刻画,把这些高官复杂的内心都暴露了出来,指出都是为皇上背黑锅。笔者认为他们又是满族亲贵,所以更令后人指责。至于裕谦和余步云更是通过心理描写从正反两面很好的解释了人物在当时的选择,即使余步云被判死刑但在作者眼中仍然是过分的。因此,在陈舜臣世界中都不可否定这些人的为官成绩,而且战败甚至是脱逃都与腐败没什么必然关系。所以笔者世纪末认为综合来看腐败导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这一军事因素是值得商榷。

三、余论

综上,笔者从历史视角看作为历史小说的《鸦片战争》是写得比较真实客观,也是基于这种客观而对于该书的文学性则不敢恭维。作为小说的《鸦片战争》写得再不好的也有好的一面,这是唯物辩证法赋予的智慧。大陆研究历史的史学工作者也要以客观中立的眼光来观察和对待历史,而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

参考文献:

鸦片战争论文篇4

关键词:鸦片,术语,翻译,文化语义

中图分类号:N04;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3-0034-03

1.“opium”的历史文化语义

马克思于1844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opium)。” [1]这一著名论断被简化为“宗教是精神鸦片”,长期以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深远。由于历史上两次臭名昭著的“鸦片战争(SinoBritish Opium War)”,以及“鸦片”作为广为人知,在近现代社会,“鸦片”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几乎就是“罪恶”的代名词。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这个著名论断前后文语境理解不够全面,进而存在很多误解,多数人认为马克思所说的“宗教是opium”就等于说“宗教是罪恶”。这一认识对中国各个阶层的影响甚为巨大而深远。

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逐渐认识到有必要重新认识马克思这一论断,希求突破长期以来束缚宗教发展的。

20世纪70年代末,围绕着马克思“宗教鸦片论”爆发了一场影响深广的宗教哲学论争。因这场论争肇始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上海宗教学会罗竹风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继安、吕大吉等人,故被称作“南北战争”。也有人根据中国近代历史上曾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而将这场关于“宗教鸦片论”的大论战戏称为“第三次鸦片战争” [2] 。

在这场论争之后,关于“宗教鸦片论”的学术讨论还在继续。其主流观点是在充分肯定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论断基础上,认为该论断揭示了宗教最根本属性,科学阐明了宗教本质和社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全部世界观的基石;同时,也强调要遵循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实际出发,重新认识宗教本质。

马克思“宗教鸦片论”成为无法避绕的一个命题。时至2011年6月,很多学者还在呼吁宗教要“脱敏”,因为“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灵性资源和精神表述,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其代表性意蕴和核心地位。宗教在当代中国新文化的构建中仍处于边缘,人们对文化是否应涵括宗教内容也慎之又慎、极为敏感。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正是人们在经济上‘脱贫’、文化上‘脱愚’和精神上‘脱敏’的过程。如果宗教不能达到真正‘脱敏’,中国社会的和谐构建则很难完成”[3] 。

2.历史文化差异与opium的解读与翻译

认识马克思“宗教是opium”论的关键点在于应充分考虑到opium因不同时代背景与文化差异而导致了不同解读。

首先,文化的时代差异导致了opium的不同解读。关于这点,最早也有学者指出:“就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来说,鸦片是药用的镇痛剂,医生对病人没有真正有效的疗法时,便以鸦片来缓解病人的痛苦。1985年5—6月间,美国科学哲学家罗伯特·S.科恩教授来华讲学时,也涉及这个问题。他解释说,在马克思写下这句话的时候,鸦片是一种贵重的止痛药,穷人用不起,穷人有苦痛就转向宗教,寻求解脱。这同后来视鸦片为有一个时代的差距。”[4]

类似opium的如warfarin,汉语音译为“华法林”,适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或作为心肌梗死的辅助用药。但很少有人知道, warfarin早期为抗凝血型杀鼠剂,曾在全世界广泛使用,俗称“灭鼠灵”,其作用方式是进入鼠体后表现抗凝血作用,使鼠体内出血而致死。现在也没有人会认为其为“老鼠药”而加以舍弃。

其次,文化的民族差异,也导致了对opium解读的巨大差异。opium最初在明朝曾作为珍贵药物被列为藩属“贡品”,清初逐渐传至民间。因其易吸食上瘾,1729年雍正皇帝明令禁止,此后多位皇帝一直强调禁烟。19世纪,英国商人为弥补中英贸易逆差,从印度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最终导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沉沦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痛苦深渊。国人对“鸦片”深恶痛绝,“鸦片”一词基本等同于“罪恶的”,反而很少关注其作为“镇痛剂”的客观语义。

《现代汉语词典》[5]也认识到这一差别:opium,作为时译为“鸦片”,作为镇痛剂时译为意义相对较为中性的“阿片”。

阿片:从尚未成熟的罂粟果里取出的乳状液体,干燥后变成淡黄色或棕色固体,味苦。医药上用作止泻药和镇痛药。用后容易成瘾,是一种。用作时,叫鸦片。

鸦片:阿片用作时叫鸦片。通称大烟。也叫雅片。

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opium”可翻译为“宗教是人民的阿片”。其正确的解读为“宗教是人民的抚慰剂或镇痛剂”。这样上下文语境也更为妥帖顺畅,也更能全面理解马克思“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阿片”这一论断。

3.正确译解“opium(阿片)”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中国逐渐崛起,中国宗教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发展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重新认识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阿片”对于构建新的历史时期,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宗教和宗教文化一直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华振兴及汉语言文化传播历史也充分证明了宗教和宗教文化的重要意义。

汉语言的国际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列国逐鹿,逐渐形成汉语中原文化核心区。大唐时期,国力鼎盛,汉语言文化呈现一种万国来朝的国际传播效应[6]。东方文化特有的和平传播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历史上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印度支那、东南亚语言文化形态。儒释道宗教和以宗教文化为核心的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进入了巅峰时期。后随国运衰败,儒释道宗教及宗教文化为核心的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也逐渐式微[7]。

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充分体现了中国的软实力。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中华圈”的经济繁荣,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学习汉语,汉语也正以新的面貌走向世界。现在每年有30万左右的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全球有将近4000万人学习汉语。国外有人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说汉语的人口将达到20亿。如何正确认识宗教及宗教文化以及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依靠宗教和宗教文化,对建立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汉语言国际传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

[2]段德智.中国大陆近30年来的宗教哲学之争及其学术贡献[J].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09(1):19-24.

[3] 丹珍旺姆.浙大研讨中国信仰缺失对策 呼吁对宗教“脱敏”[EB/OL].( 2011-06-04)[2012-07-15]http:///special/zjll/news/detail_2011_06/04/6830019_0.shtml.

[4]赵复三.究竟怎样认识宗教的本质[J].中国社会科学,1986(3): 4-20.

[5]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

鸦片战争论文篇5

一、肤浅提问及改进策略

问题是启发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的导索,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在知识的关键节点或者转折点进行设问启发,这样便于连贯知识,启发学生抓住主要矛盾深入分析,探索历史原理。但是,许多教师的提问往往不能抓住重点,或者不能有深入的启发意义。

例如,有位年轻的老师在教《鸦片战争》时,先让学生阅读文本,然后这样设置问题:“鸦片战争是哪一年发生的?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什么为标志?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看似步步提升,但是这是初中历史的思维,并没能深入到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历史规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具体改进:课堂伊始我们先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关于“鸦片战争”的影视材料激发兴趣,然后再给出相关材料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这样做足铺垫后,我们再提出思考性问题:(1)是什么国际国内因素促成了鸦片战争呢?(该问题旨在让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2)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让同学们深入了解鸦片贸易的危害)(3)鸦片战争分别对中英两国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这样设置问题,促使学生放开眼界,从大的历史背景进行对比和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历史思辨方法,有效提升课堂实效。

二、材料呈现混乱及改进策略

历史现象出现往往有其复杂的背景,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历史材料来让学生分析其必然性和偶然性,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体验掌握对历史规律的分析方法。然而,经验不足的历史老师,往往不加分辨地将相关材料堆砌一通,这样就无法突出重点,不能让学生通过分析掌握知识。

还以《鸦片战争》教学为例。有的老师为了激活课堂兴趣,可能会借助影视材料,但是如果选材不当,可能将学生引入到其他话题中。比如,有位老师想引导学生鸦片战争给中英两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时,没经筛选就通过多媒体给大家展示出了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贸易的相关材料,这样的话学生经过分析可能得到的是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损失,这就偏离了主题。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选取材料一定要能抓住主题,所以,针对该问题教学我们需要呈现的材料是鸦片战争后给大清直接上造成怎样的失败,在间接上催生了怎样的改革;英国方面我们要给出鸦片战争前后对中国的贸易数据,让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让英国获取了怎样的长远利益。

概括地说,历史资料比较繁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我们一定要事先筛选,让材料的呈现直中主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抓住主要矛盾,通过思考、对比和讨论,掌握对应的知识和分析方法。

三、纷乱的讨论及改进方法

课堂的本质就是师生多边互动探析知识生成的过程。对于历史这样开放性的学科,我们不能沉浸在灌输和背诵里,我们要注意设置话题让同学们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的长处,从而完成知识深化和拓展。但是如果我们把握不好,历史讨论课可能就会纷乱不堪。

鸦片战争论文篇6

引言分析

本章引言分为四段:

第一段指出从17世纪开始,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二段指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性质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殖民主义的本质在于侵略和掠夺。这句话揭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蚝驼獬≌秸男灾省Q黄秸灾泄缁嵊跋炀薮蟆T谘黄秸校逭桨埽泄纱丝悸傥胫趁竦匕敕饨ㄉ缁幔谎黄秸曛咀胖泄返目肌?/SPAN>

第三段指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被鸦片战争惊醒了的先进的中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再一个是鸦片战争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终于酿成了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反侵略”这点,是鸦片战争以后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新内容和新意义。

第四段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法两国又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句话不仅概括了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而且揭示了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内在联系。俄国趁火打劫,蚕食鲸吞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第一节鸦片战争(上)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和对外扩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严重危害;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侵占广东香港岛;中国爱国军民奋起抵抗侵略者;清政府屈服,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正如当时的马克思所说:西方的原始积累“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等等中,继续发生作用。”(《资本论》第一卷)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次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教育学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努力争取提前实现中国共产党为全国人民规划的21世纪中期宏伟建设蓝图,是每个青年的历史重任。

3.“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鸦片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继承了这一历史光荣传统,奋起抵抗,涌现出众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光辉业迹,开启了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不断斗争的新篇章。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辉传统,仍是今天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的讲授,启发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鸦片战争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危机四伏的清朝封建统治

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和扩张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1.猖獗的英国对华鸦片走私

2.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三、鸦片战争的经过(1840年—1842年)

1.英国发动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2.中国爱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3.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课的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本节课的难点:通过鸦片战争的史实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二、在简要介绍本章教材的引言以后,教师讲授本节课时,要注意和学生在初中时所学鸦片战争史的联系与区别。初中教材内容多形象具体,高中教材理论分析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在授课时对一些基本史实(如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经过等),尽量启发学生回忆过去所学内容,不占过多的时间,在巩固的基础上,主要抓教材中出现的有关基本理论的理解、文献资料的诠释和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重点问题(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一目,教材从三个方面作了说明:

1.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教材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说明了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已经处于危机四伏的封建社会末期,这两个方面又都各以四项史实作为论据。讲授时,教师可以一边联系学生在初中所学过的内容,一边加以整理和深化,指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呈现出封建末世的衰败象征。

2.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教材也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讲授时,教师可一方面启发学生回忆在初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学习过的有关知识加以归纳;另一方面要讲明西方列强的对外侵略扩张,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决定的。列宁所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文中有个深刻的分析:“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19世纪上半期,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列强的势力范围,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少了,它们必然要把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当作下一个掠夺对象。

3.面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教材明确地指出:“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这里已预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腐朽的清政府既不“知彼”,也不“知己”,而要去领导一场反侵略战争,焉有不败之理?我们在这里要作简要的解释,为以后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作准备。

四、“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一目,需要讲明四个问题:

1.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教材中的小字作了具体事例介绍,可指导学生阅读。

2.英国地用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手段,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这绝不是正当的商务,而是贩毒和掠夺。

3.鸦片输入,既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也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4.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的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解放后,虎门销烟的雕像成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巨型浮雕的第一幅,是当之无愧的。

五、“鸦片战争的经过”一目,需要讲明以下三个问题:

1.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以大炮保护鸦片走私,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教材中的一段小字所举的事例,便是确凿的史实。马克思曾经指出:这是英国“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鸦片贸易史》)在这里,很清楚的表明:英国用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是这次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也表明这次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中国被迫进行的则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2.按教材中的鸦片战争形势图,使学生明确并能简要复述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即:①1840年,英军侵入广东海面后,继而沿海北犯,到达天津海口。②1841年,英军扩大侵略,在侵占香港岛后,又攻占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③1842年,英军闯入长江,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

3.对在反侵略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可启发学生忆述初中所学内容,并根据高中教材作简要的补充。

六、全课结束后,在小结的基础上,教师可启发学生回答:鸦片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如何理解这次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又为学生答好课后练习提供参考。

[附一]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C。

二、1.不对。2.①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他们的炮舰和走私船不断出现在中国东南海域,进行骚扰和侵略,鸦片战争的爆发正是这些侵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必然结果。②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居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掠夺财富,进而发动了对中国的武装进攻。因此,这场战争,绝不是为了“维护”什么“商务”而引起的,完全是一场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

三、1.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2.英国的鸦片走私改变了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出超的地位,致使中国严重入超,白银大量外流。英国资产阶级靠走私鸦片,发了横财。英国也在中英贸易中成了出超国家。

[附二]本节参考书目

《从鸦片战争到》上册胡绳著人民出版社

《近代中国八十年》陈旭麓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鸦片战争》牟安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修订本中华书局

资料和注释

嘉庆帝

嘉庆帝(1760—1820),即爱新觉罗·琰(yóngyǎn)。乾隆帝第15子。年号嘉庆。庙号仁宗。刚即位时,大政均由其父太上皇帝(即乾隆帝)决定。1799年亲政后五天即宣布权臣和20大罪状,责令其自杀,抄没家产。在位期间,政治腐败,贪污成风,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1796年爆发了川楚一带的白莲教起义。1813年爆发了鲁豫一带的天理教起义。京附近的天理教起义军在林清等人领导下向清朝皇宫发动了进攻。起义军和清军曾在隆宗门一带展开激烈战斗。上述这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统治,说明清朝国势开始衰落。

林清

林清,清代宛平县宋家庄人。1806年,他加入天理教。天理教,又名八卦教,是民间秘密流传的反清组织白莲教的一支。1808年,教徒推举林清掌管八卦教的一支坎卦。林清提倡互相帮助,令教徒交纳“根基钱”,每人100文,用来救济穷苦百姓,深受广大贫苦农民的拥护。1812年,晋、冀、鲁、豫等省八卦教首领在河南滑县聚会,推举林清为天王,冯克善为地王,李文成为人王。大家商议把八卦教分为两支;北支以京师附近的黄村为中心,由林清指挥;南支以河南滑县为中心,由李文成指挥;定于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十五日南北两支同时举旗起义,北支直捣皇帝的老巢——紫禁城,南支北上援助。不料,南支义军因打造兵刃,走漏风声,李文成被捕入狱。当地教徒被迫提前起义,劫牢反狱,救出李文成,占据道口镇。清政府急忙调集大军围剿。林清没有得到南支义军提前行动的消息,指挥北支义军按原计划起义。林清将北支义军分成两路:一路由陈爽率领攻东华门,另一路由陈文魁率领攻西华门。九月十五日清晨,起义军分头潜入北京城。正午时刻,聚集在东、西华门外边的起义军,突然打出“大明天顺”的旗号,手执兵刃,呐喊着冲向东、西华门。东路军遭到皇宫禁卫军阻挡,没有冲入东华门就失败了。西路军在宫中太监高广幅、张太接应下,攻入西华门。义军反手关闭宫门,抵抗来援的清军,然后杀奔隆宗门。这时,隆宗门已关闭,皇子绵宁率太监把守。冲在前面的义军战士架起人梯,想翻墙而过,刚一露头,就被绵宁用鸟枪击中跌落。陈文魁下令火烧隆宗门。义军刚刚点火,清朝京师留守大臣率禁军由神武门赶来。起义军腹背受敌,苦战不敌,不是被杀,就是被俘,全军覆没。两天以后,林清被捕。清政府在中南海瀛台北门审讯林清。林清沉默不语,最后惨遭杀害。

马戛尔尼

马戛尔尼(1737—1806)是英国外交官。1793年,他奉英国政府之命,以庆贺乾隆帝80寿辰为名,来到中国,要求清政府增开通商口岸,减低税率,给予租界,允许英国派遣公使长驻北京,听任英人传教。乾隆帝以其不识天朝体制,妄行乞请,而严加拒绝。在赐马戛尔尼筵宴,优加赏赉后,让其回国。

福康安

福康安(?—1796),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瑶林,大学士傅恒之子。乾隆时,他因勋戚关系,入选三等侍卫,不到十年就擢升为将军。他历任云南、贵州、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晋封贝子。

道光帝

道光帝(1782—1850),即爱新觉罗·(mín)宁,嘉庆帝的次子(1820—1850年在位)。年号道光,庙号宣宗。在位时政治腐败,经济凋蔽,人民不断起义反抗。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中国走私鸦片。由于鸦片大量输入和白银不断外流引起统治危机,他于1838年接受了林则徐等的禁烟主张,并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8月,英船到达白河口,道光帝惊惶失措,将林则徐等革职,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同英军谈判。1842年,道光帝接受英国侵略者提出的条件,批准耆英等人在中英《南京条约》上签字。1844年又批准耆英先后在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上签字。从此,中国开始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0年病死。

鸦片战争前在中国对外贸易里,英国居首位

1689年,英国与中国在广州正式通商。鸦片战争前,在对华贸易的各国中,英国的对华贸易居于首位。其比重列表于下:

价值单位:银两

年度

1765—1769每年平均数

1795—1799

1830—1833

欧美海上输华总值(=100%)

1774815

5908937

9192608

英输华值

1192915

5373015

7335023

占欧美各国输华总值%

672

909

798

向欧美各国输出总值(=100%)

4177909

7937254

13443641

输英总值

2190619

5719972

9950286

占中国输出总值%

524

721

740

中英贸易中国出入超情况:出超(+)入超(-)〖〗

(+)997704

(+)346957

(+)2615263

见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4—5页。

鸦片

鸦片俗名大烟,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制成,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状块,有特殊气味,药用鸦片为粉末状。鸦片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后传到印度、阿拉伯和东南亚等地。在七八世纪时,罂粟由阿拉伯商人带入中国,到公元10世纪已有关于罂粟子作药材的记载,但尚不知吸食。十七八世纪时,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把鸦片的吸食方法传入中国,后葡萄牙人又把外国鸦片作为嗜好品运入中国,数量不多。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中国原来把它作为安神止痛的药材使用,称为洋药。但鸦片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而且吸上了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精力消耗,意志萎靡,以致丧失生命。英国从18世纪开始经营鸦片贸易,1799年向中国走私鸦片四千多箱(每箱重约五十公斤或一百公斤)到1835年猛增至35445箱。1835年,中国吸食鸦片的人数大约有二百万以上,说明鸦片的流毒已经很广了。

鸦片输入引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的情况

根据黄爵滋的奏疏:“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1823—1831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1831—1834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编者注:即1838年),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余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一)第485页

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11年考取进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1831年任河东河道总督时曾修治黄河。1832年任江苏巡抚,疏陈连年钱漕之累、小民之苦,坚请缓征,并修白茆、浏河等水利。1838年,林则徐在湖广总督任上,颁布了六条禁烟章程,实行禁烟,取得一定效果。他从烟毒泛滥中预见到“贫民”、“弱种”的深远后患和“兵弱银涸”的政治危机,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之害,主张严禁鸦片。12月,道光帝召林则徐到北京,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到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他与两广总督邓廷桢等采取措施,坚决惩办鸦片贩子,迫使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二万零二百余箱,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与此同时,他积极筹备海防,修建炮台,于海口设置木排铁链,添置大炮,整顿水陆军,组织水勇,并发出告示:“英夷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因而多次打败英军的武装挑衅。他还积极了解外国情况,“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以便“知其虚实”,“定控制之方”,并亲自主持编译《四洲志》。1840年1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林则徐战备认真,防守严密,英军在广东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定海,犯大沽。清政府把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10月,林则徐被革职。1841年,林则徐被派赴浙江筹划海防。不久被发配新疆,在新疆垦辟屯田。1845年,署理陕甘总督。1846年,任陕西巡抚。1847年授云贵总督,奏请准许招商集股,开发矿产。1849年,因病返籍。1850年,清政府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广西巡抚,前往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他在赴任途中,病死于广东潮州,终年66岁。著作辑为《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等。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他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论文篇7

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2017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7周年。

鸦片战争这个名字,似乎中英两帝国是为鸦片大打出手,单凭这个名字就把大英帝国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起底就是个毒贩,装什么贵族?可是,鸦片战争真的是为了鸦片吗?

禁烟之争是大背景,但并不能说鸦片是战争的直接原因。因为禁不禁烟是各国的,是中国政府与在华经商的各商人的纠纷。

禁烟,不仅在中国有呼声,在英国本国也面临着巨大的道德压力,鸦片贩子虽然赚钱但在本国内形象也很臭。当然当时各国还没有普遍明文禁止鸦片,禁毒达成全球共识是很晚的事,大家知道,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在故事里还时不时抽两口鸦片提提神。但无论中英,道德上对吸食鸦片是谴责的,政策是不鼓励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打响鸦片战争第一枪的英国代表义律,本人就是一个坚决的禁烟主义者,坚定地反对鸦片贸易。当后来林则徐下令收缴鸦片时,各国商人都顽抗不交,义律未经请示伦敦就命令英国商人交出所有存货20283箱鸦片,并代表英皇承诺赔偿英商的损失。义律的这个举动为后来的战争打下伏笔,因为原来是中国政府与英国商人之间的矛盾,义律答应补偿后就征收为英国政府的财产,虎门销烟变成了销毁英国政府财产,这样就演化为国与国之间的冲突。

当然,收缴鸦片、虎门销烟还不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因为英商交出违规鸦片之后,禁烟令已经落实,紧张局势缓和。这从林则徐当时的奏折和书信中都能看出来,他认为鸦片贸易问题已经解决,禁烟使命已经完成,对抗的局面已经缓和,而战争“边衅”他认为绝无可能……

这时候是什么偶然事件插入,导致两国命运开始不可测的逆转呢?是此时突发的一桩刑事案件。战争的起因是林维喜案。

因为禁烟,大量英国商人侨民从广州城涌出,迁到了澳门、香港一带。大量人口涌入,英国侨民与当地村民发生矛盾。1839年7月7日,醉酒的英国水手在尖沙咀村与村民发生群体殴斗,村民林维喜在打斗中伤重身亡。林则徐要求按大清律将水手中一人偿命;义律同意赔偿死者家属,惩办所有参与此事的水手,但拒绝以其中一人杀头顶罪。

鸦片战争论文篇8

[关键词]《鸦片战争》;存在,虚无

电影导演谢晋在2008年10月18日走完了85年的电影人生,长眠于故乡上虞。在这个为中国电影不断突破作出卓越贡献的电影巨匠身后,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每一个足迹,都成为中国百姓心中深刻的时代印记:《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英蓉镇》、《鸦片战争》、《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老人与狗》、《女儿谷》、《女足九号》……今天重温其里程碑式的作品《鸦片战争》,也许正是感受、怀念、铭记谢晋导演的最佳方式。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这是历史巨片《鸦片战争》的片头字幕。中国影坛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导演谢晋满怀热情,肩负着一个艺术家的历史责任感。以其流畅的电影语言,耗资I亿多人民币,动用群众演员5万多人次,外籍演员3000多人次,先后辗转广东、北京、浙江东阳、舟山、英国伦敦等地,搭建了200多个工艺精湛的场景,营造和修建了大小47艘舰船,制作了2万多套服装和2万多件各式道具,耗用16万尺以上的电影胶片,通过无数凝重的电影画面,艺术地再现了那场给中国人带来耻辱的鸦片战争。

然而在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所有悖论中,历史的“真实”与“虚构”这一矛盾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悖论关系。因为历史剧命名,本身就潜含着“历史”的“真实”与“剧”的艺术“虚构”这两个维度,而人们关于历史剧的争论,主要也就体现其创作究竟是以“历史”的“真实”为主,还是以“剧”的艺术“虚构”为主?传统观点认为:在经典历史剧创作中,史料的真实性远远比艺术的虚构性来得重要,“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也就因此成为人们用来指导和批评历史剧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吴晗于1960年在《谈历史剧》等一系列文章中明确指出,“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人物、事实都要有根据”,历史剧创作的真实性,也就主要表现为“尊重历史人物的公论”,“尊重历史人物基本的社会关系”、“尊重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比照历史事实,分析电影《鸦片战争》,可以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一、历史文本中的林则徐

电影《鸦片战争》利用实景拍摄、仿真复建、摹写旧貌等环节和手段尽可能。还原鸦片战争那段历史往事。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具体内容细节上不惜工本而求真。朱苏进、麦天枢、倪震等剧作家均为对鸦片战争有多年研究的专家。他们通盘合作,发挥各自专长,翻阅了数百万字的史料,一次次修改电影剧本,吸收与听取了不少历史学家的意见,力求保证影片源于历史和忠于历史的特点。那么,鸦片战争中,历史文本中的林则徐形象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林则徐反对闭关锁国,在主张严禁鸦片、反对外国侵略的同时,坚决反对封关禁海,称“窃以为……专断一国贸易,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他编写出有关世界历史地理的著作《四洲志》。认识西务、研究西方成为当时觉醒者的一种共识。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不拘一格,从社会各阶层选拔了解“夷情”和有翻译能力的人才,给以不同程度的任用・他还敢于打破,主动向外国人了解情况,编译了《华事夷言》、《各国律例》,从澳门和新加坡购买了葡萄牙的大炮200多门,辗转买到英国制造的装备有34门大炮的战舰。

恪守“苟得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警言的林则徐坚持反侵略立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在禁烟过程中,他坚决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认识到“以中国之利利外夷,是夷人所获之原则,皆以华民分去”,处处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但是受到时代的影响和局限,应该承认林则徐的觉醒程度极为有限,在其知识结构中,传统的儒家学说占主要部分,加之不懂外语,对世界的了解只可通过若干媒介,主观自大的心态必然导致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信息带有不少片面性和偏见。他有着狭隘的忠君思想:如林则徐所写:“人事如棋浑不定,君思每饭不定。”“雷霆雨露总君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导致其改革开放意识中包含诸多的封建因素。在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就曾奏称:“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该夷兵船笨重,吃水深至数丈,……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轻动。……且夷兵除枪炮外,击剌步伐,俱非所娴,而其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如此狭隘的认识,必然会导致战争的失利。鸦片战争时期,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还很少,并受到历史的局限,未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他们毕竟代表了历史前进的趋势,为今后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方面的条件。

二、电影《鸦片战争》特色解析

我们从著名表演艺术家鲍国安的表演中不仅仅感到林则徐形象中所具有的爱国、愚忠、果断、镇定、勇气,同时也体会到这个人物性格中更多的侧面。他在处理官员贪污事件和大买办何敬客献密册时的老谋深算,充分体现了其周旋于官场中的机智。用中国的筷子与洋人的刀叉对比,以及后来他那一句“洋人的衣服虽难看,可是活动起来十分方便”,不禁让人想起“胡服骑射”的典故。此外,在电影《鸦片战争》中,人物语言无不体现出个性化的追求,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话语腔调、语汇及习惯表达方式。片中主人公林则徐为禁绝烟患,不辱使命,其语言不论是对白还是独白,都充分彰显出一位封疆大吏的气度与风范。无论是林则徐义正辞严的呵斥,或者是琦善无可奈何的哀叹,无不音韵畅朗,节奏和谐,既有均齐美,又有参差美。中国语言的丰富和独特的声韵之美,为人物语言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电影《鸦片战争》以宏大的场面、广阔的背景、磅礴的气势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新处理取胜,其艺术性和现赏性都不同凡响。但如果我们以冷静的、客观的、理性的历史眼光进行立体审视,就不难发现这部“历史巨片”与历史真相的本质真实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电影在挖掘主题方面还有一些改进的地方。影片有这样的画面:紫禁城奉先殿,道光身后跪着七八个皇子,于大雨中愧对列祖列宗,热泪盈眶。煽情的情节让观众长叹;皇帝是好皇帝,都是英国佬欺侮了咱。林则徐与琦善作别时,也曾悲怆道:“唉,苍天有限,大清无救。今日起,中华怕要进入漫漫长夜,无路可行矣。”

其实,当时的中国早是漫漫长夜,根深蒂固落后的封建主义,道光朝廷的落后和愚昧才是导致落后挨打的真正原因。 “大清情结”和“天朝心态”的渲染只能使观众对历史产生更多的误读。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