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3-02-15 17:37:12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1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2)、(5)班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学生在高中学习了一学期,基本上已经适应了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但是,也有不少的学生基础太差,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无法掌握,更不能做到运用课内知识解决阅读问题;作文中心不定,甚至语言也不能做到通顺。两个班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也会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学期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感受其思想,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2.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能围绕教学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具体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必修4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前3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

1.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

(1)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

(2)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的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实际组织单元;

(3)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

(4)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2.新教材的教学重点

阅读教材,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写作教材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着重培养学生个体主体能力;第一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学策略及实施:

1.策略:

(1)改变观念,加强学习,增强新课标意识,重视知识更新。

(2)重视思维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扎扎实实学好课本。

(3)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4)加强语文第二课堂的组织,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

2.实施:

教学要求:本期教材文体多样,有诗歌与散文,还有讲演词、序言等,内容比较分散,涉及到古今中外,因而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欣赏与学习并模仿与创作.每个单元的教学都要精心组织,单元内部的各篇课文在突出自身特点的同时,一定要和单元的整体特征和要求相一致。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后,要指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小结,明确每单元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五、认真负责的上好每一堂课

1.每个40分钟对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自己在这40分钟内的重要性,不要认为只是一节课,没关系,因为你不仅仅荒废的是自己的40分钟,还耽误了一个班级里每个学生的40分钟。

2.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重点、难点,在知识点的落实方面要下功夫,使学生了解到哪些需要他们掌握。

3.培养学生的技能:21世纪更注重有能力的人,新课改更要求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

4.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表演的场所,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一场表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使他们觉得是他们自己和教师一起挖掘出的新知识,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5.组织好课堂教学:要关注全体学生,注意每个学生的动向,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2

1.完成本期教本和读本的教学任务;

2.加强基础练习,落实单元训练,努力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3.加强备课工作,通过集体备课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

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三教学工作

(一)必修课

1.教本

(1)必修课教本的处理,依据合理有利的原则、单元组织的原则、集体备课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按时完成。

(2)教学内容的组织:

A.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单元,后半期完成三、四、六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中心发言人;每个中心发言人都承担一堂“转转课”。

B.按照单元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研究,从而深化对文章和单元要点的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小结。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3)教材的备课

我们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解说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要全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要各抒己见,细致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读本

根据教本与读本相结合的原则,做如下安排:

(1)课本、读本衔接。

教本(单元)————读本(课文番号)

第一单元1—8(小说)

第二单元9—20(杂文)

第三单元21—31(说明文)

第四单元32—44(文艺论文和文化杂论)

第五单元45—55(古文1)

第六单元56—65(古文2)

名著与文化素养:66—68;

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69—79

(2)读本纳入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不仅备教本,也备读本,对两者教学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都做通盘考虑。

(3)读本课文处理方法

——以“读”为主,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交流。要在读本的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以写促读,布置读书笔记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读本的阅读理解;

——读本的“名著导读”部分,结合“研究性阅读”实施;

——在练习、检测时以读本为材料,促进学生的读本学习。

(二)作文教学

1.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实践”训练。

2.写作练习分步骤进行达标训练,要求学生逐渐达标,形成基本的语言修辞意识。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钟内能根据要求写出700字左右的文章。

4.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

5.作文教学重讲评,通过讲评明得失,知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批自改。

6.鼓励学生写作文后记,做自我总结。

7.本期拟做大作文8次,练笔10次。

(三)单元检测

本期安排4个单元检测。命题分工如下:

1.第五单元检测题命题人:游俊松

2.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命题人:罗晓晖

3.第六单元命题人:汪晓丹

4.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命题人:邓惠鑫

(四)课时进度

1.全期21周。按授课18周(除放假和检测考试时间)每周5课时计,全期共90课时(预计)。单元检测4个,安排5课时。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3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确定本年度教学工作重点为: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改变教育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质量意识,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推进课程改革,结合新教材内容和我校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灵活扎实地搞好教与学的实践活动。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执教文科重点和文科普通班,但两个班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积极性存在很大差异,从假前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以下问题:文1班的成绩不错,文2班的学生仍然存在水平相对较低,参差不齐的状况。思想意识方面,文1班大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好,绝大部分学生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取得良好成绩的强烈愿望,但也有个别怕吃苦,只想得到不愿付出,加上年少无知,自控能力比较弱,有时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文2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只有少数学生知道认真学习,并能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但从考试情况总体来说这两个班的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4)语文答题的规范意识欠缺。  

三、主要教学内容计划安排

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教学完成及读本中一些重要篇目的学习,力求做到充分借助读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阅读习惯,通过比较、分析与归纳,借鉴或吸取有益的养分,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语言综合能力。(二)组织并完成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四、具体教学措施

基于学情分析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我准备深入备课,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作业批改方面,坚决贯彻学校对高三提出的作业练习的要求,通过练习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期间我还计划充分利用早自习时间,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基础知识,做好高一高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发挥学生主动性,分小组找题做题,共同练习基础知识题,力求在本学期末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另外计划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并建立培优学生档案,将每次考试成绩列表,分析每次考试得失,以求出现语文拔尖生。

四、个人专业水平提高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4

一、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的知识面很广,知识点很多 ,要真正学习好语文不是很容易的事。综观历年高考中的语文,有几个语文满分?这说明语文学习是不能马虎的。那么,为了保证每一堂语文课都能发挥应有的教学水平,前期的目标确定及计划制定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该首先搞清楚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问题,根据这个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就能达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的效果。而学生在学习之前也应该多问为什么,比如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在学习的时候才有清晰的思路,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熟悉教材:“磨刀不误砍柴工。”备课之前,教师一定要通读教材,只有对教材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才能充分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才能清楚重难点的分布。有了这样的准备工作,然后进行的备课不仅水到渠成,还能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

(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分为近期计划和远期计划。一个学期的计划为近期,则三年的教学计划为远期计划。同时,还需制定第一课堂(课堂内提醒,)计划和第二课堂(课堂外)计划。第一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教学活动看展的重点,是教学成绩提高的关键,是课堂效率提高的保证。第一课堂计划应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部分,通过教学方法计划的制定,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需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内容计划的制定,就需要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性,结合教学内容,打开学生思维空间,避免枯燥乏味的强制灌输。第二课堂计划主要是知道学生课外知识的学习,这其中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是重点。同时,还有听说读写技能的掌握,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革新等,不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能起到有效补充 的作业,且还能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的发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第二课堂的组织学习。

二、教学的组织实施

教学计划是前期工作,要获得切实的教学成果,唯一的途径只能通过组织实施教学来实现。

(一)提高第一课堂教学质量是关键

课堂教学是师生语文学习透明化、公开化的基础,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交流学习语文的心得,还可以进行技艺切磋、相互学习语文学习方法等。它是方法技术的演练,也是个人思想、情感、习惯、态度、言行的熏染。第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它们不仅是教师教学道路的灵魂,还是前进的灯塔。通过对语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正确的三观是学生人生幸福的保证和基础,是学生成才的关键。第二,改革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改革教学模式,变教师的主导课堂为学生的主体课堂,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还课堂给学生,只作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第三,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鼓励学生多度经典著作,组织课前三分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设置科学合理的课堂问题,促使学生多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组织课堂辩论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布置科学的写作小作业,鼓励学生勤思考、多动手。

(二)重视第二课堂

学生在第一课堂学习了知识,但是,只有通过第二课堂的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够真正被吸收消化,成为自己的能力。只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同时保证科学合理及有计划地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才能够巩固学习方法,提高应试能力。比不,坚持每天早上背一首古诗,坚持阶段性地定量完成高考模拟题等。开展演讲比赛、作文竞赛、课本剧表演等于语文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感悟。重视测试的运用,要有目的的考试,考试后要及时评讲,避免毫无意义的考试,那样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打击学生的兴趣。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教学计划 弊端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8-0034-02

作者简介:陈俊(1976―),江苏扬州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江苏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语文教研组长。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制定语文学期教学计划是学期初每位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也是必做的工作。笔者常将这计划说成是糖葫芦串中的那根竹签,有了这竹签,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一环挨着一环,自然而流畅了。但长期以来,我们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往往流于形式,对学期教学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人制定,全组共用

受习惯思维影响,很多时候制定教学计划似乎就是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一个人的事。待组长完成后,组内教师只要“拷贝”一下就大功告成了。至于具体操作,组内教师只要跟着组长有一个大概的进度就可以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这种做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极小。

二、线条粗糙,内容单一

一般我们制定的教学计划的重点就是梳理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大致进度,对影响教学的其他诸多因素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集体备课、作业设计等不加考虑。这种现状与语文学科的特点有关,因为语文教学看似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灵活性比较大,有的时候我们确实会偏离预定的轨道,或快一点,或慢一点,或在什么地方拓展一下,或是什么地方干脆跳过,看似都没有影响我们的实际教学。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减轻了教师对教学计划的依赖,也就使教师越来越轻视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

三、缺少个性,无视差异

简单粗暴的教学计划制定方式决定了教学计划缺少教师的个性,忽略了教师个体在实际教学中的差异性,也忽略了学生群体间的差异,没有考虑因材施教,也就没有了适用于所教班级的针对性。以一个统一的计划去教千差万别的学生,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计划对教师的实际教学是毫无指导价值的。

制定教学计划的目的就是要确定这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实施过程,顺利完成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其实是一个梳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校、学生、备课组、教材等各方面因素,所以制定教学计划是一个重新开始的过程。一个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不但能引领我们顺利完成学期教学任务,还会提升学生的学科成绩。一个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会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有底气,我们只要按照计划去不折不扣地执行就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四、制定语文教学计划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本学期的教材要有全面的理解

传统的教学计划对教材的涉及仅仅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大体安排上,对教材的具体内容往往不加涉及。其实,教材分析应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教学设想都应建立在对教材的透彻分析和深刻领悟上。对教材的分析一般可以包含教材专题的主题,阅读与写作的知识和每一课的教学要点等方面。

以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一专题为例:第一专题为《我有一个梦想》,这一专题有《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黄花岗烈士事略序》5篇课文。首先是主题分析:人是要有理想的,尤其是年轻人,更要确立正确而远大的理想。有了理想,才有明确的前进方向,才有不断奋发前进的动力。本单元选取了孔子、孟子的两篇古文,集中表达了儒家的“仁政”和“以礼治国”思想,在领会内容的同时,要学习和掌握先秦古文的一些知识。两篇演讲词是恩格斯、马丁・路德・金的讲话,在领会内容的同时,要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和写法。孙中山先生的《〈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感情激越,文字精练,值得借鉴。

对教材的全面理解是我们制定具体教学计划的基础,教师只有吃透教材的精神,才能为不同的内容安排合理的课时,为不同的文本安排适宜的教学方法,配合适当的训练,做到有的放矢。

(二)对语文学科教学所处的学校教学大环境要有充分的分析

语文学科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大环境对学科教学的影响。传统观念认为语文学科在高中各门学科中的地位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工具,语文学得好,对学习其他学科会产生积极影响。但语文学科的尴尬地位就源于其“厚积而薄发”的特性与应试教育“”式的提升要求相矛盾,使得许多求分心切的学校领导和其他学科老师,尤其是部分班主任老师干脆放弃这门课。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大环境对语文学科教学有利的方面,更要分析不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化解不利因素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使语文教学的效益最大化。

(三)对备课组内的教师资源构成要有清醒的认识

备课组内的教师资源构成也应成为制定教学计划的考虑因素。这包括组内教师的年龄构成、男女比例、学历层次、职称层次等。制定教学计划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位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扬长避短,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优势,以此来制定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能让组内教师各显神通的教学计划。比如,有的教师擅长指导作文,那么就可以请这位教师主备作文教学计划,有的教师擅长研究考题,那么就可以请这位教师主备配套练习。备课组成员在细化个人具体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上课风格等因素,发挥自身优势,学习其他教师所长。

(四)对班级学情分析要高度重视

学情分析是我们在组内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个人教学计划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只有充分考虑了班级学情,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我们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构成,知道学生的长处与不足,做到因材施教。学期教学计划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上学期的期末检测中暴露出的问题,要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制定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使新学期的语文课堂扎实而高效。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6

   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计划1

   一、提高思想认识,保证目标顺利实施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工具地位越来越重,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认真学习。在工作中不断规范语言、文字、让普通话成为教师职业语言,让普通话在幼儿园得以顺利实施。

   二、积极探索、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教师作为教育群体中的一员,其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幼儿对老师的接触最多,善于模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是任何力量所不能比拟。因此,我们要面向全体幼儿,推广普通话、从小抓起。如:与幼儿交谈使用规范的普通话,每天安排十分钟“说说我做的事”,不但让幼儿接受教育,而且提高语言表达。

   2、说好普通话,首先要多模仿、多听、多说、扎实的掌握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做到多读、多记、为了使我国普通话水平得以提高,要求教师:

   (一)、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情况,有目的的制定出本班的推普计划。

   (二)、多朗诵书面材料、普通话读本、提高普通话水平。

   (三)、举行“做个文明人,规范汉字”等活动,提高教师推广普通话的积极性。

   三、做好宣传工作,为幼儿创设良好环境

   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幼儿教育必须家、园、社区三方面配合,同向、同步形成合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推广工作不能局限在幼儿园,要让家长参与到当中,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向家长宣传有关普通话的知识、与家长联系、交谈时都要使用普通话,让家长了解到普通话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环境配合教师的推广工作。

   总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坚持不懈讲普通话工作做好,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基础。

   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核心,市、区语言文字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我校全体师生普通话和汉字规范化的意识和水平为目的,扎实做好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努力提高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水平,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目标要求:

   做好学校普通话推广工作;做好汉字规范化推广工作;抓好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抓好我校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争创全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管理网络。

   建立管理有效、机构健全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机构网络是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保证,为此,我校特建立各级管理网络,全面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1、成立以校长庞红专为组长,副校长刘静河、娄建亚为副组长,庞国志为语言文字工作专干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2、学校语言文字专员(推普员)根据上级要求及学校工作部署全面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开展、落实,妥善处理学校语言文字应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3、语文教研组组长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负责落实教师队伍语言文字的培训及检查;

   4、各班语文教师和班级推普员负责班级全体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培训与检查;

   (二)制度严格规范,工作有条不紊。

   1、健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学校每学期召开校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语言文字工作,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加以实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考核,制定对学校用语用字进行监督监测以及督促整改的制度、语言文字工作专向总结表彰制度。

   2、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管理常规。

   (1)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精神礼貌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料;将教学用语用字规范纳入学校管理常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话。

   (2)在板书、批改作业、备课中使用规范字,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用语用字规范化;将普通话和规范字使用本事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职务晋级、业务学习、教学基本功训练,评优评先等的基本资料和条件。

   (3)结合学校“推门听课”活动,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规范化调查。并纳入学期教师质量考评中。

   (4)进取落实,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实行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一般教师到达二级乙等,语文、英语教师到达二级甲等水平;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本事纳入学生管理要求,要求学生“在必要场合自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并检查落实,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语文综合本事等纳入各类学生评优评先活动的基本条件。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1、学校内大力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学校内教学楼、办公室及其它公共场所设固定宣传牌、固定宣传栏;在学校广播、班级黑板上进行专题宣传;在各班级开展“推普”手抄报评比活动,增强规范意识。

   2、渗透到德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教职工会议、教研组会议上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及相关文件的宣传和学习;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上及班会课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上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扩大推普活动范围和宣传力度,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从而使语言文字工作向更大范围的发展。

   3、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本事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本事的教学和培训,根据不一样年级段制定相应的贴合学生实际的语言文字本事培训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听说读写本事的训练常规化。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将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渗透进各科教学。鼓励各学科教师通力合作,在培养学生表达本事、阅读本事、写作本事等方面进取探讨,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本事。教导处定时对教育教学资料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检查,包含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学生成长手册等资料的检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各类公开课竞赛,并在听课、上课、评课、教学反思等化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本事。

   (四)以活动促师生对语言文字运用本事的提高

   (1)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精神,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认真筹划,制定详细地的活动方案;

   (2)进取开展语言规范化的行动,各中队组织各班同学互查普通话用语和作业用字规范化,并检查学校内的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等凡有文字的地方是否用字规范,还要求每位学生担任小小推普员,向自我的父母推广普通话,让推普活动走入家庭、走进社会。

   (3)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普通话成为了我的职业骄傲”为主题的演讲、抽读课文、普通话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普通话实践活动,以提高每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4)邀请有关语言文字的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培训。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进行测试打分,以切实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

   (5)抓好落实“三结合”。教师结合备课练钢笔字,结合板书练粉笔字,结合写字课自练毛笔字,每学期针对教师进行书法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分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粉笔字三类。

   (6)粉笔字在学校坚持进行“认真做人,天天练字”,教师可摘录名言警句或者结合教师教书育人生活自传的感言用粉笔字展示在学校里。

   (7)继续培养一支工作本事强,有职责心的学生推普员队伍,异常是对低年级学生推普员的培养。要求每班设有推普员,起示范与督促作用。

   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计划3

   语言文字工作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继续认真落实语言文字工作,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对20xx年语言文字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继续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精神,积极营造规范语言文字氛围,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和幼儿规范语言文字意识。

   二、工作要求:

   1、严格按《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园)监督监测及督促整改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做到每项工作有专人负责实施有专人检查落实。

   2、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努力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提高语言文字规范的意识。

   3、将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普通话达标与教师的教师资格注册、聘用挂钩。

   4、加强教师语言文字规范的应用能力,运用规范文字制定各种计划、总结,运用规范普通话进行教学。

   5、教学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

   6、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营造浓厚的幼儿园文化氛围,幼儿园内使用和公布的文字都要规范。

   7、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要做到经常化,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升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意识

   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园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运用能力。

   1、美化幼儿园环境,张贴推普的宣传口号,形成统一的校园文化氛围。

   2、充分发挥班级家园栏的'功能,做好推普宣传。

   3、以本备课组为单位,开展“说、上、评”比赛活动,在主持、说课、上课、研讨等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4、开展新教师语言教学实践课观摩,进一步督促新教师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5、对教育教学资料语言文字规范化进行检查:如班级计划、一周教育教学计划、区域活动计划、主题活动计划、领域活动计划、游戏活动计划、幼儿成长册等资料的检查。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

教育部近年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积极推进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提出“支持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参与高校使用多语种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我国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必修课,必须积极参与到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之中,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一、我校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

作为第二批进入国家“卓越计划”的高校,2011年起,我学部分工科专业进入“卓越计划”名单。大学英语教学深知开展国家“卓越计划”的重大意义,根据我校学生自身条件制定了学校大学英语改革方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大学英语如何更好地适应国家对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为“积极推进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做出贡献。

二、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大学英语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1. 发挥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特点,突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卓越性”

我校工科专业原有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为“应用型工程人才”,而卓越工程师侧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强调人才的“卓越性”。而“卓越性”人才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兼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外语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其将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即发挥外语教学在通识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

2. 发挥大学英语教学特点,突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国际交往日益增强,中国正在从“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大步迈进。“国际型国家”不仅意味着更广泛的对外交往、国际合作、商贸旅游、出国留学,更意味着人才培养要迈向国际化目标,而国际化人才应该懂外语,更应懂得国际交流,即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种沟通世界的桥梁,大学外语教学无疑能够也必须承担起“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际化”重任。

三、外语教学打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实现学生道德人格、外语知识智力和专业发展同步的教育理念,大学英语教学配合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在课程设置上致力于在发挥外语教学通识教育作用的同时,着力研究外语教学在学术英语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作用,力求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实现:在学习语言和侵润文化中为学生提供一种手段和能力,满足他们使用英语学习专业课程、进行国际交流和专业交流的需求”,进而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

四、建设有助于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我校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正在进行中,改革从学生需求、专业需求和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出发,精心设计并实施了一套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1. 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我校将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大学英语课程和后续拓展阶段课程。同时将基础阶段大学英语课程进一步划分为视听说课程和读写译课程。

2. 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我校首先改革了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人文内容,同时增加了科普性内容。在改革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改革了四级后续拓展课程内容,在大学英语学习的最后一学期重点打造了《跨文化交际课程》、《主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和学术类英语课程。

3.实现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语言实践相结合的立体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强调语言技能形成过程,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强调打造语言环境培养语言能力。我校已实现了第一课堂教学+课后自主学习+第二课堂语言实践相结合的大学英语立体课程设置体系,为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4. 建设新型大学英语教师队伍,适应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等教育改革,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如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是关键。我校为使改革取得成效,为相关专业配备了一只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并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业务能力,一只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形势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已初见雏形。

五、建设有助于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是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保证。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评价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实现对学习过程的监控,无法及时反馈学习中的问题。新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注重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及时评价与反馈学习过程,实现了教、学、评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新的评价体系兼顾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不断探究、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人才。

六、结语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无疑将决定中国在世界舞台的位置,大学生外语能力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程教育强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全方位改革,才能不辱使命,助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6月

[2]黄芳.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1,(1)

[3]蔡基刚.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6)

[4]张文友.日本英语教育的改革动向[J].外语界,2001,(5)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8

(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22)

摘要: 分析了在“卓越计划”下应用型大学本科生开展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高速发展的先进制造技术,对双语用于先进制造技术中教材、教学内容及课内实验选择、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的确定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并对双语在先进制造技术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 卓越计划;先进制造技术;双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238-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14-68);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BD1213014;GBD1213047)。

作者简介:胡金平(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模具设计及制造。

0 引言

2010年6月我国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试点工作[1]。这对大学本科生国际化教育培养提出明确的、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要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工程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能力[2],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研究是个旧课题,在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开展“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教学是一个新课题,研究和实践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1 教材的选择及教学内容的组织

1.1 教材的选择 开展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教材的选用尤为重要。结合“卓越计划”和“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目标,课程组选择了美国Pearson Education出版的美国加州大学Paul Kenneth Wright教授主编的21st Century Manufacturing 英语原版教材,但考虑其价格昂贵,最后选定北京清华大学影印原版出版的该书作为教材。该教材符合本课程的内容要求和双语教学的语言要求。原版教材一般侧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国外教材的内容与现行的教学计划不能完全融合[3]。所以,精选中文参考教材供学生课后阅读使用,帮助学生消化吸收。

1.2 教学内容的确定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是一门动态发展的课程,因此,随着新科技、新理念的不断出现,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充实和更新。针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先进性、前沿性、国际化等特点,课程组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另其教学内容与重点随着相关支撑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围绕“卓越计划”,深入开展教学内容改革。将教师高水平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做到重视基础、兼顾前沿。按照课程大纲要求,将本课程设置为36学时。

1.3 课内实验的选取 先进制造技术课内实验环节精选了4个实验,实验学时为8学时,包括:高速加工认识实验,柔性制造系统实验,逆向工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快速原型制造实验。实验依托我校先进设备,将科研内容转化为实验内容,不断更新教学实验内容,按照“卓越计划”要求进行培养,培养学生解决先进制造技术中工程问题的动手能力。将高水平研究成果、国内外研究动向以及科学方法融入实验教学,为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 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双语教学需要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目前,高校针对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4,5]:①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即采用外文教材,在课堂上全部使用外文教学。该教学模式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的英语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笔者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双语教学研讨班时,香港中文大学就是采用该模式;②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即在课堂上根据学生英语能力情况按照适度的双语比例进行教学。本课程采用该种双语教学模式;③维持式双语教学模式(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该模式不适合“卓越计划”的要求。本课程授课对象为本科大四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学习过机械专业英语,但是二者截然不同,笔者也讲授过机械专业英语。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自身状况,采用的双语教学模式是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更注重中文和英语的结合使用,英语授课内容为50%,使用英语教材,中文教材作为辅助教材,教师自己制作英文多媒体课件,课后让学生阅读相关英语文献后,用中文写阅读报告。

3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由于该课程内容涉及面极广,必须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优化,否则不可能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先进制造技术是校级精品课程,其双语教学是在多媒体环境下完成的,课程组成员精心制作了双语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课件文字采用英文,少而精,并结合大量图片、动画和英语视频,给学生展示出栩栩如生的画面,把复杂而难以理解的科学原理和前沿变得简单易懂,并结合适当的英文板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学生还可以登陆课程网站浏览大量相关内容,与老师在线交流,有利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卓越计划”着重指出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才,所以需要在课程考核上进行改革。以往的课程考试全部是理论考试,多数采取闭卷答题形式,考分的高低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的真正水平,不适合双语教学。针对以上要求,在考核方式上采用出勤,课堂回答问题,课内实验,阅读报告、课堂讨论小组打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分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专业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教学已经实施了多年,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多方反馈的意见来看,绝大部分同学还是支持和认同开展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教学的,对本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前后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的双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精通,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外语专业表达能力,学生也有一个理解和适用的过程,因此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双语教学是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是达到“卓越计划”要求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燕燕.西部地方高校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管理开发,2013(3):149-151.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2-22.

[3]曹自洋.“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双语教学探讨中国电力教育[J].2013(19):82,9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