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8篇

时间:2022-10-17 17:49:28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1

从文本的事实看,蔺相如“完璧归赵”是重点,而且是他仕途成功的开始。他似乎也不辱使命——“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但是,仔细想想,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令人十分后怕——这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

他的所谓“智勇”,隐含着轻率、无理、无礼,罔顾赵国的安危,损害赵国的国格,眼中只有那块和氏璧,根本没有战略眼光。我们今日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教材,应该教导学生能够认识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以此为例,在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另类辨别力。这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之一。当前语文界的教者,普遍缺乏这样的实际解读能力,却只会在那些概念上争来争去。

若想在世俗观念统治的背景下显示一点儿反潮流的珍贵辨别力,面对众人说“是”的情况能非其所隐含着的“非”,不只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和方法。作为语文课的教者应该有这种能力,应该培养这种能力。本文教学生认识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培养学生另类的辨别力所需要的方法就是“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所谓“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就是指客观事件已经客观地发生过了,它已经成为事实,但对它进行评判的时候,不要局限在已经发生的事实上,就事论事,而是要认识到任何事件都可以从初始状态走向两种以上的可能的结束状态。为了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件,我们不仅需要知道世界实际上是如何变化的,而且应该知道如果没有这个事件,它的情景会是另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即从与事实相反的角度作假设性想象、判断,看一看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因为它们未成为现实而予以排除,从不考虑这些可能的替代项,显然对事情的评判和认识是不会深刻的。列昂·托洛茨基就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假如列宁在1917年被刺身亡,十月革命还会成功吗?”他的回答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不’”,“因为这个个体起着关键的作用”。

要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一个事件,必须把实际事件放在与之相反的可能性的空间里,建构起一种反事实的情景,恢复事件过去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重新打开已经关闭的事件的另一扇可能性大门,从而想象到与已经发生的事件相反的假设性判断,从中汲取已发生事件隐含着的可能的经验教训。一个思考者能对客观事件有这种假设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说明他对事件有深入的辩证理解,显示出思辨洞识的能力。有人明确地说:“当代的认知研究表明:‘智商的一个重要成分是进行反事实推理,更宽泛地说,是对可能性进行想象。’”甚至说:“电脑计算和设计将会使反事实历史更具吸引力和精确性。”(《新叙事学》,【美】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第202页、197页)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就很推崇这种辨别力,他说:“这种辨别力还涉及那些在……世俗场合中从价值中被排除的。”所谓在“世俗场合中从价值中被排除的”因素,就是在现实的客观世界上并没有发生的却可能发生的与事实相反的事件。怀特海继续对此解释说:“譬如,以滑铁卢之战为例。这场战役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并且以这场失败为基础,建构了我们现实的世界。但是,那些表达了由他的胜利可能会导致的另一种历史路径的抽象观念与那些现实发生的事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思考这些可能性,甚至在不考虑它们时,也会承认它们的相关性。”(《过程与实在》,【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著,杨富斌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第337页)这位哲学家显然很重视与客观事件相反的并不存在的可能存在的情景。

方才我们充分讨论了“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对于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其实从操作实践上讲是很容易的,用一个公式概括的话,它是这样的:“假如……不……,而是……,那么就会……”举个例子说,苏洵在《六国论》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时便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想象另一种情景——“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就是说,当年韩、魏、楚不向秦国赂地求安,齐人勿附秦国,燕国不靠刺客,赵国不残害良将,众诸侯“并力西问”,显然“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样一种可能的存在,对于韩、魏、楚赂地力亏,最后导致六国相继灭亡不是一种很好的反证批判吗?所以,掌握“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对于认识客观已发生的事件是很有益处的。

也许性急的读者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想问,上面讲的这一切怎么能在解读《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和认识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发生联系呢?

当教者明了“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我们便可思索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过程中,有什么与已经发生的事件相反的其他可能的事件发生,特别是想象一下有没有危及赵国安全、给赵国造成被动的可能事件发生。比如,当秦王按照蔺相如的请求,准确地说,应该是按照赵国的请求,“斋五日”“设九宾于廷”,非常隆重地准备接受和氏璧的时候,蔺相如给秦王当头浇了一桶冷水,告诉他和氏璧已被暗地送回赵国了。秦王和群臣“相视而嬉”,“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在这时,秦王表现得很大度,制止了左右要惩罚蔺相如的举动,“毕礼而归之”。这里就有作“反事实假设思维”的由头了——假如秦王没有克制,而是恼羞成怒,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要寻找发泄怒气的出口,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显然,学生会想象到下面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并成为“完璧归赵”原事件的替代项。

秦王命人将蔺相如囚禁起来,然后遣使入赵,向赵王讨说法。秦使者可以堂堂正正地说秦王如何“斋五日”,如何“设九宾于廷”,诚恳地要与赵国做这笔以城换璧的交易,但蔺相如却如何戏弄秦王,这是赵国对秦国的无礼,要求赵王给予赔偿。

甚至秦王当庭让蔺相如受汤镬之刑,然后再以赵国侮辱秦国为由,兵临邯郸,不赔偿国格受辱精神损失费绝不退兵,要求赵国给个说法。赵王将被迫付出更大的代价,包括诛蔺相如九族,奉璧求和等等。

本来,赵国得了和氏璧,秦国以十五城易璧,在赵国没有将璧给秦国之前是不能断定赵国诈璧的。在秦国“斋五日”“设九宾于廷”的情况下,接下来就应该由赵国特使授璧,而后看秦国是否予城。但蔺相如先发制人,暗地“完璧归赵”,他自己都承认“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这样蔺相如就把秦赵易璧的外交博弈主动权完完全全地奉送给了秦国,授柄于秦,归直于秦。他“完璧归赵”的举动给赵国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一切皆由秦王做主,他怎样做都有理由,都得体。秦王大度,不与赵计较,如事情本身那样,放掉蔺相如;秦王理性一点儿,扣押蔺相如,遣使入赵,责备赵王,赵王只有赔不是的份儿;秦王火气大一些,兵犯邯郸,责赵国不信,若让秦罢兵,不知要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落得这些结果中的哪一项,都是赵国被动,何必派蔺相如赴秦呢?当初婉言拒绝秦之所请,至少还不会伤害秦国。蔺相如作为弱国使者,绝不能主动,诱发强国的不满,“完璧归赵”是轻率、无理、无礼的失败外交。携璧入秦,一看形势不妙,偷偷把璧送回国内,这样的特使谁都能当。作为赵国的易璧特使,他的职责应当是既要保证赵国和氏璧不受损失,赵国尊严不受伤害,同时,还要小心翼翼,不开罪秦国,不驳秦国面子。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保证“双惠双赢”。秦国本来有诈璧之心,而赵国势弱担心被诈,本来两难的事如果能做成两全的事,这才是蔺相如“智勇双兼”之体现,而非简单的“完璧归赵”。

这时,我们还需要运用“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反思蔺相如一开始在赵王面前请缨赴秦时所犯下的错误。他对赵王说:“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于是,赵王“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蔺相如夸下海口,他单车赴秦怎样能保证“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呢?他事前没有任何充分的预案,只是见机行事赌一把而已。冒险主义者的另一面就是机会主义者。在这里,我们用“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想象与蔺相如当初相反的做法,就会充分认识到他的轻率错误。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2

实事求是地说,从表面解读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的人物形象,是当前语文界的主流认识,但徐江先生认为,“蔺相如不是‘智勇兼之’的英雄,他是一个罔顾赵国安危、心中只有物(和氏璧)的冒险主义者,没有战略眼光。……其(从表面解读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的人物形象)教育值远远低于认识他的冒险主义倾向及引导学生怎样看清这一面。”当前的教学一直在强调三维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程改革到底应该改什么?徐江先生认为,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绝对不是什么课堂桌椅的摆放形式,绝对不是什么“先学后教”之类的程序,绝对不是什么用“导学案”主导下的所谓各式各样的学习模式,而是教师及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徐江先生所讲结论超越了常规,是他的解读思维方法突破了常规。那么他讲课的思路是怎样的?我们将其思路进行了梳理并作如下的归纳。

一、由“充足理由律”判断蔺相如请缨赴秦的承诺是虚假的

应该说,徐江先生的观点是“反传统的”,但这种分析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才是有效的。应该说,徐江先生的整个解读过程本身是一个严密的论证过程。

他首先发现的问题是蔺相如在出使前信誓旦旦的承诺是一个虚假的承诺,是夸海口。他说:“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在逻辑学中有一律——“充足理由律”,其基本内涵是在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应该提出充足的理由予以阐述、论证,应该对情况有基本的分析,有应对的预案。但蔺相如没有,只有那样一个承诺。徐江先生认为,“奉璧往使”,自身在秦犹如羊在虎穴,面对秦人可能使诈的风险,蔺相如没有充分的条件保证“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得以实现。这个承诺是虚假的。尽管事实上他做到了“完璧归赵”,但那纯属偶然,是秦国大意疏忽造成的,或者是秦国从本心上并无诈璧之意。否则,秦人一心要诈璧,严密封锁其下榻的驿馆,监视其一切异动,秘密盯梢其使团成员的出入,中途劫杀怀璧的随从,他的计划不就全部落空了吗?把承诺建立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之上,是完全违背“充足理由律”的。

二、由“矛盾律”判断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

徐江先生运用逻辑学中的“矛盾律”发现,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行为罔顾赵国的安危,背离了出使前确立的外交原则。徐江先生分析,本来,蔺相如在赴秦前,他给赵王分析形势时说的很好,在秦强赵弱的背景下,为赵国安全计,当秦国提出以城易璧的请求时,即便秦国诈璧,赵国也应该“宁许以负秦曲”。作为弱国外交,它要用一切手段为自己创造和缓的生存环境,争取时间,寻求发展,等待变化。所以,宁可舍掉这块璧,让秦国背负以城诈璧的理屈责任,自己绝不主动挑事,给秦人以口实。但事实上,蔺相如在秦国却违背了赴秦前与赵王定下的正确原则。当秦国还没有暴露出诈璧事实的时候,他先发制人,趁秦王“斋五日”之机暗地派人送璧回赵国。这就授柄于秦,归直于秦,把主动权完全奉送给秦国。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在秦强赵弱的形势下,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小伎俩实际上有引火烧身的危险,为赵国埋下祸端。

根据逻辑学“矛盾律”分析,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为真,必有一假。所以,“矛盾律”要求人们在进行决策和执行决策时,一般情况下要注意相对稳定、连贯、一致,不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幻不定,出尔反尔。据此,徐江先生认为,“宁许以负秦曲”的原则同以无礼的方式冒犯秦王而实现“完璧归赵”的行为是矛盾的。

三、根据“选言判断”为秦王设计正确的选择

逻辑原理有所谓“选言判断”之说。稍有逻辑常识的人都知道,“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的情况至少有一种是存在的判断。比方说,教学方式或者是教师讲解,或者是学生分组讨论,或者是教师出题让学生做练习。作为一名教师,在具体的课堂上,面对这些方式必然有一种情况是存在的。

徐江先生认为,根据“选言判断”思维规律启示,应该想到有关事情有几种可能的情况,然后从中选择自己认为最为合适的去争取。他认为蔺相如作为特使对秦赵之间的璧城交易方案应该作出这样几种可能有的清晰预测:或秦国真的以十五城易璧,或秦国以十五城诈璧,或赵国设法说服秦国停止这个活动,或赵国提出新的操作方式(比如以谷物作交换),或者干脆以送礼的方式将和氏璧送给秦国以图建立友好关系。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尽管是事实,但不在其列,它是不该发生的事。关于这一点,在前边的逻辑判断中已经论述了。

徐江先生明确地讲,懂得“选言判断”的思维规律,从实践的角度能提出几种可能的情况还不够,最后的关键问题是“选”。要把“选言判断”的逻辑思维规律以文本为例子作分析,转化为语文所承担的人文性教育——让学生获取生存智慧。所谓“选”的过程,就是尝试性解决问题过程,需要辨别所提出几种情况哪些是真的可选的。

所以,徐江先生引导学生思考:“秦国真的以十五城易璧”,这是不可能的,秦不仅损失十五城,而且在政治上失民心。“秦国以十五城诈璧”,这也不可能,堂堂秦国为一块璧而做行骗之事,有失体统,见笑于天下,不值得。那么,秦国没有这两种可能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具有虎狼之心的秦国对赵国放出的外交风球,看赵国人的心态。所以,从赵国来讲,在秦强赵弱的背景下,既不能得罪秦国,也不能示弱,因此“以送礼的形式结交秦国”也不可取。这样只剩两种情况可作为外交博弈中的策略手段回应秦国,或说服秦王罢易璧之议,或由赵再提出可以操作的交易方式(比如说以璧易谷),这都是双惠共赢的结局,但却是让秦国作最终的选择。

那么如何实现“罢易璧”或“以璧易谷”呢?徐江先生认为:“得有当年烛之武说秦伯的智慧和诚恳态度,这样的外交大使应该站在秦国的立场上,以利害关系游说秦王。”

四、根据“假言判断”构建“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从正反看“完璧归赵”

徐江先生教学可贵之处是满堂课思维方式完全融和了逻辑学原理,但又避免了逻辑学术语充斥其间,尤其是以逻辑学原理为根据启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去评断“完璧归赵”可能存在的风险,去评断蔺相如应采取的正确做法,在“否定”与“应该”的比较中去认识“完璧归赵”的失误。

逻辑学中的“假言判断”就是断定某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是另一种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判断。这是一种条件判断。比如说,我们只有团结对敌,才能取得胜利。这就是说,我们内部的“团结”是“战胜”外敌的条件。据此徐江先生就已经发生的事件提出了一种评判方法,那就是按照原事件关键因素相反运作方向去设定条件,作文学性虚构想象,去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况。把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与原事件本身进行比较,就可以对原事件进行评判。徐江先生把此种判断方法命名为“反事实假设思维法”。

徐江先生进一步解释:“此种方法,用一个公式概括的话,那就是——‘假如……不……,而是……,那么就……’杜牧有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假如老天爷不给周瑜方便,偏偏不刮东风而刮西风,天有不测风云嘛,那么,失败的就是周瑜。孙策之妻大乔、周瑜之妻小乔,这两位东吴美女就会成为曹操铜雀台的娇人。

徐江先生反对“先学后教”,他主张“先教后习”。

当他给学生讲明什么是“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之后,要求学生就“完璧归赵”作反事实假设想象。

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原事件中,秦王于大庭广众之前,“斋五日”“设九宾礼于廷”准备接受璧的时候,蔺相如却早已把璧偷送回赵国。面对这尴尬的局面,秦王很冷静,制止了群臣要惩罚蔺相如的行动,“毕礼而归之”。这就是原事实。

那么,怎样对已经成为事实的“完璧归赵”进行“反事实假设思维”呢?这就要对秦王“毕礼而归之”的冷处理做反向思考。

在课堂上,面对上边的提问,学生很快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杀了蔺相如,以赵国骗人为理由,发兵邯郸,要求赔偿。”

徐江先生又补充说:“也可以先不发兵,扣押蔺相如,同时派使臣作严正交涉,责备赵王,要求赔偿。”

不管是外交交涉,还是大兵压境,秦强赵弱,这些被动局面都是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可能惹出的祸。置赵国于危机之中,存一璧又有何用呢?

当然,有学生不服气这种假设性否定评判,因为蔺相如事实上是做到了“完璧归赵”。对此,徐江先生又引导学生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想象蔺相如应该怎样做到既保证赵国有尊严不失璧,同时又不会得罪秦国没有风险的外交应对策略。如果想不出这样的可能的应对策略,是不足以服人的。

徐江先生是这样引导的:与“奉璧往使”相反的做法是什么?与一心想着“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样念头的相反做法是什么?

显然,学生能很轻松地想到“不奉璧”,也就是“空手单车西入秦”。而这样做的结果,至少是没有“归赵”与“不归赵”的问题了,也不会发生骗秦王的事情了,因为璧留在赵国了。

但是,学生不能想象“空手单车西入秦”怎样能和谐地与秦王打交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指望所有问题学生都会回答。学生不会的问题,应该由教师来教,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在这里应该得到精彩的表现。

徐江先生说既然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彻底的。不仅不是“奉璧往使”,而且要改变原来秦王的“以城易璧”的想法,让秦王主动打消“以城易璧”的念头。当然,“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样的想法就从根本上将其抛弃。

为此,徐江先生设计了两段很精彩的说辞。他认为,蔺相如应该仿效烛之武说秦伯,站在秦国的主场上,说明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蔺相如见秦王,首先说:“璧乃一物尔,十五城则非十五城,乃十五城民之所居也。若以十五城易璧,则必招民之厚怨也,大王恐陷重物轻民之不义也。秦,强国也,珍宝尽有之,岂能为一璧之故而弃十五城之民于不顾也。且臣素知大王诚信也,得璧而不予城,因一璧而见笑于天下必不为也。故为大王计,当罢以城易璧之议也。”

当然,如果秦王说甚爱璧,坚持其意怎么办呢?蔺相如应该有预案,当面提出新的建议——“大王诚爱璧,赵国缺谷,赵王恤民之饥也,且不欲大王陷于民怨,愿以璧易谷。大王可予赵谷十五万石,秦之民无恶言,赵之民有丰食,双利也。若大王愿以谷易璧,臣愿质于秦,且秦强赵弱,岂敢逆大王之欢也。谷至赵,赵必奉璧。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前者谏秦王罢“以城易璧”,后者思“以谷易璧”。从而把球又踢给了秦王,要么罢“以城易璧”,要么“以谷易璧”。总之,这都是双方可以接受的,自然没有风险。

徐江先生认为,教师可首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明上边两种意思,其次再以这样的文言话语作归纳,以提升教学效果。

最后,徐江先生给学生留下三道作文题,让学生以写作的形式巩固、拓展本课所讲的内容。这种教学意识与命题思维是值得中学老师效仿的。

1.故事新编:蔺相如巧说秦王罢易璧

2.驳论文:蔺相如“完璧归赵”质疑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3

完璧归赵,让蔺相如好不风光,官职一路擢升,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但蔺相如上任后却既无富国之举,亦无强兵之策,只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直到亡国,恐怕赵惠文王的子孙们也不明白,为何有先王培养的如此良相也敌不过秦。窃以为,完璧归赵乃是秦王设计的一个圈套,故意成全蔺相如,使赵国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首先,当时秦根本没有攻赵的计划,只是找法子试探一下情况。“蔺相如者,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在赵王遇到麻烦时,蔺相如受人之荐凭勇气“奉璧西入秦”。后来的结果,赵王尽管很有面子,但有一个很明显的漏洞没有引起重视。蔺相如完璧归赵使用的是下三烂手段,他叫手下人化了装,抄小路偷偷把和氏璧退回赵国,这样不仅没有解决赵国原来面临的危机,反而把矛盾激化了。赵本惧秦,担心怀璧而遭兵祸,蔺相如哄骗秦王说璧有毛病,并以碎璧相要挟,再骗秦王斋戒五日,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肯献璧。秦王何等人,能看不出他的拙劣演技,而一再受骗却不发兵攻赵?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秦本无意因璧攻赵,赵枉作杞人之忧了。赵以璧为宝,秦以天下为宝。说以城换璧,只不过借此考察赵国国情。秦王没有怒杀蔺相如,更说明他志不在璧而在天下。这是他在玩外交游戏。而对这些,赵王只是沉醉在完璧的喜悦之中,根本没有往深处去想。

其次,秦王有意让蔺相如成功,来灭赵的实力。秦王志在天下,岂可因一璧而失十五城?天下一统,区区一璧何患不入秦?得民心者得天下,秦若为一璧而弃十五城子民,必会失去民心。民心失,天下失,一块和氏璧又如何保得住?秦若夺一璧而激怒赵,赵必然举国相抗,秦王焉能不知其中利害?从事情发展的始末看,秦并无夺璧之意,犹如下棋闲处落子,看看对方的反应而已。而秦所惧者,廉颇也。蔺相如不过机锋之能,算不上雄才大略。秦王助他成功,就是闲处落子,造成其才能胜过廉颇的假相,达到赵相秦用的目的。

最后,在秦王的设计下,蔺相如官至相国,而赵走向衰亡。可以设想,如果将渑池会与荆轲刺秦时的环境相比较,蔺相如能够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他却成功了,其中肯定另有原因。史载,在秦王的宫殿里,连卫士都是列于阶下,不奉诏不准上殿,以荆轲之勇尚且血溅朝堂,而渑池会上戒备森严,蔺相如以死相拼,竟能斥退环列的武士,难免令人生疑。蔺相如两次成功都用了玩命的手段,这在谈笑间杀人数万的霸主眼里,可谓关公面前耍大刀。何况,六国皆称秦为虎狼之国,秦王岂会被一个文官吓倒?这就可以看出秦王是有意成全其功。很快,秦王的预想逐步成为现实,第一步是赵“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而廉颇则认为“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吾羞,不忍为之下”,造成将相失和。廉颇者,赵之良将,拜为上卿,以勇气闻干诸侯,遇到蔺相如,无奈也得负荆请罪,此后终不见用,只好老死乡野。第二步就是诱导赵王看重口舌之才。4年后,赵惠文王死,孝成王立,在用人失察上也越走越远。孝成王不听众人劝说,而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终使秦达到目的,加速了灭亡的进程。

完璧归赵,让秦暂时丢了一点面子,却为顺利灭赵,进而一统天下铺平了道路,可谓良计。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4

秦国与赵国之间还发生过一个“完璧归赵”的故事。秦王送信给赵王,说秦国愿意用十五座连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主动请命,向赵王保证,如果秦王不给15座连城,我一定“完璧归赵”。于是,捧璧前往,看到秦王果真没有给城市的意思,就巧用计谋,把“和氏璧”从秦王手中要回,送回了赵国。

小甘罗和蔺相如都成功了。但是,认真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却有根本的不同。小甘罗的成功多半归因于秦国的强大,而蔺相如的成功,却是因自己的超人胆略和智谋。

这两个故事经常被用来帮助咨询客户和总裁班学员进行“归功于内”心魔的管理。一次,一个区域公司经理找到我,说他的业绩一直是最好的,前一段时间,公司提拔一位区域公司的营销副总时,提拔了一个业绩跟自己相差很多的人,自己不服,很失望,想跳槽到另一个企业或者自己注册个公司当老板,希望我帮他分析一下,这两条道路哪一条更好。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5

1.掌握文中8个通假字;

2.掌握文中10个一词多义崐现象;

3.掌握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崐现象;

4.掌握文中涉及的词类活用崐现象;

5.掌握课文中出现文言判断崐句/被动句/倒装句.

6.掌握比喻和借代两种修辞崐方法;

7.掌握司马迁和史记;

8.把握本文在塑造人物性格崐和组材上的特点;

9.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的主崐要性格特点.

二.教学设想

1.本篇课文较长,要在基本崐弄清课文内容的同时,掌握课文学崐习要点.

2.拟用三教时完成

第一教时

一.板题,介绍作者及作品

1.作者介绍

司马迁(B145?-B90崐),字子长,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崐史学家和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崐品是史记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崐传体通史,有委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崐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崐,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了崐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崐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分12本崐纪,30世家,72列传,10书崐8表共130篇,50余万字,作崐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第崐一部.

二.时代背景

1.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战国崐后期,当时秦/楚/齐/赵等廿国崐纷争,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崐一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对崐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东北的赵崐国实力比秦稍弱,仁比其它四国要崐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崐,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崐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崐出时间和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崐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崐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崐--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崐进行斗争也是委重要的.

三.了解课文内容并加以概括崐.

1.请生读课文,掌握课文主崐要内容.

2.请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共写了三件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崐欢

四.课下通读全文,完成练习崐一.

第二/三崐教时

一.1.正音正字.(请生上崐黑板给课文中的生字注音.

2.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根据课文内容,主生分析崐课文结构.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即完崐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0

三.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意思,崐掌握课文有关文言知识.具体内容崐如下:

1.通假字

⑴可与不--不=否,表疑问崐语气.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捧崐,用手托.

⑶拜书送于庭--庭=廷,朝廷崐

⑷如有司案图--案=按,察崐看.

⑸设九宾礼于廷--宾=傧

⑹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崐约束者也--缪=穆

⑺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崐孰=熟,仔细.

⑻请奉盆缶

2.一词多义

⑴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崐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崐(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崐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崐曲(使...承担)

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崐背着)

⑵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崐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崐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崐臣)

⑶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崐,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崐,引申为掉转)

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崐白的)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崐(只,只不过)

⑸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崐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⑹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崐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崐-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崐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崐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

3.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崐患,忧虑,担心

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崐人敬酒或献礼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崐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⑸请指示王--指示,指给.崐..看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崐上前进献

⑺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崐-宣言,扬言,到处说

⑻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4.词类活用

⑴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崐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崐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⑵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崐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崐间,从小路

⑶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崐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崐.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崐.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崐回去

⑷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崐.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崐,以...为先;后,以...为崐后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修,崐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崐,宽待

5.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⑵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⑶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四.本文写作特点

1.选取典型事件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6

赵惠文王(约前307年—前266年),原名赵何,赵武灵王次子,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在位时有蔺相如、廉颇、李牧、赵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强大。

不以出身论贵贱,唯才是举真明君

首先,赵惠文王唯才是举,用人不分高低贵贱,这是他作为贤明君主的突出体现。廉颇“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有战功,赵惠文王就封他为“上卿”。蔺相如本来是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可谓地位卑微,就连后来与之同朝为官的廉颇都鄙视他的出身,而赵惠文王却不计较蔺相如的出身,当他从缪贤的介绍中得知蔺相如是“勇士”、“有智谋”以后,马上召见蔺相如,当即委以重任,“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由于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 “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在“渑池会”上,由于蔺相如智勇双全,跟秦王斗智斗勇,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赵王有功必赏,“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在《廉颇蔺相如列传》后半部分记述的赵惠文王重用赵奢的故事也能反映赵惠文王唯才是举的品格。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因大公无私,英勇善战,赵惠文王就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赵惠文王爱惜人才,重用人才,堪称一代明君。

善纳忠言不独断,从谏如流为国家

其次,赵惠文王善纳忠言,从谏如流,这是成为一个贤明君主不可或缺的条件。历史上的贤君圣主大都以此闻名,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齐威王,他听取了邹忌的意见,广纳善言,使齐国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唐太宗李世民善于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终于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赵惠文王在为秦王要以城换璧而左右为难之际,能眼光向下,虚心采纳宦者令缪贤的建议,召见蔺相如,并接受蔺相如的建议,“宁许以负秦曲”,争取了主动。在渑池会前,赵惠文王“畏秦”,不敢去渑池赴会,廉颇蔺相如进谏说:“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惠文王就接受了廉颇和蔺相如的意见,以国家利益为重,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毅然去赴渑池会。当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这一个“许”字,看似轻松,其实重如千钧,他关系到赵王的生死存亡,但他义无反顾,遂与秦王会于渑池。在个人安危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刻,赵惠文王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以国事为重,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一位封建时代的君王能做到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

冷静分析不盲从,审时度势有主见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7

廉颇: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唐德宗时将廉颇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廉颇为临城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蔺相如: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生平最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篇8

小霸王

“将相和”的故事我们在小学期间就已经学过了吧!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现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这件和氏璧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各诸侯国视为镇国的宝贝;为了把和氏璧占为己有,各诸侯想尽办法互相争夺!因此,上演了战国时期一幕精彩的历史剧。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这件和氏璧便不知落到何处,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疑案!

现在就让我给你讲讲这一段曲折的故事吧!春秋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名叫卞和,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座山下发现了一件貌似普通的玉璞;为了表示自己对君主的忠心。便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历王,(玉璞是一种天然五料,如果不经锯割;外表看起来和普通的石块没什么区别。)楚历王找来相玉家进行签定,玉工认为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价值!楚历王很生气,认为卞和有意欺骗他;就下令砍掉卞和的左脚。并把他驱逐出楚国!

多年后,楚厉王驾崩,楚武王继位。卞和赶回了楚国,于是,又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武王。玉工签定后仍定为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又过了几十年,武王之子文王继位。这时的卞和又想把玉璞献给楚文王,但无奈自己已是风烛残年,又被砍掉了双脚;行动很不便,眼看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便怀抱玉璞来到楚山下痛苦三天三夜不止,眼泪都流尽了、直往外滴血。这件事传到了楚文王那里,文王派人问卞和:“天下被砍掉双脚的人很多,你为何哭得如此悲伤呢?”卞和答道:“我并不是因为被砍掉双脚而痛苦,而是因为明明是宝玉却被误认为是石头,我忠贞之士却被当成欺君之臣;我是为大王哭泣啊!他是非颠倒,黑白不分!”文王听后,命人把卞和带到宫殿,并叫玉工当面剖开玉璞;果然得到一块无暇的美玉。为了嘉奖卞和的忠君之心,文王将此玉命名“和氏之璧”,并把它奉为国宝珍臧起来!

“和氏璧”发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各诸侯国,各诸侯国国君都想亲眼看看这件宝玉。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国,楚威王因相国昭阳灭越有功;便将和氏璧赐给了昭阳。可就在这时,和氏璧失窃了;国宝的不翼而飞震惊了朝廷内外,人们纷纷寻找这件价值连城的宝玉,但终无结果。人们便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张仪,因为张仪当时正在楚国游说;曾与昭阳一起饮酒,人们认为他有条件、有机会,偷窃和氏璧。便对张仪严刑拷打,张仪死不认罪,无奈!只好将他放了,张仪受辱后辗转到了秦国,最终成为了秦国的宰相,为秦国日后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楚国为一件国宝损失了一个人才,这是他们所没预料到的。

和氏璧销声匿迹几十年后,突然有一天在赵国出现了;(至于和氏璧是怎样流落到赵国的,现已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赵惠文王时,一个名叫缨贤宦官从一个外人手中购买到这块玉;经玉工签定后,方才得知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这件事不巧被赵王知道了,便将和氏璧强夺去了。谁知赵国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秦昭王的耳朵里,秦昭王对这件稀世之宝也产生了觊觎之心。于是,派人送信给赵王,用15座城来换取和氏璧。赵王明知秦国想强取豪夺,但想到秦国势力强大;怕得罪秦国会招来灭国之灾!所以只好派蔺相如奉壁出使秦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和氏璧献给了秦王;秦王看到和氏璧,认为果真是名不虚传,非常高兴,将和氏璧传给左右嫔妃大臣观看;众人皆呼万岁。蔺相如见秦王根本无意割城给赵国,就走上去说:“壁上有点假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看。”于是,秦王便将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持壁而立,大怒道:“大王您想得此壁,派人送信给我王。我王召集群臣商议时,群臣认为秦国依势欺人,拿15座城换壁只不过是一种空话。可我认为百姓之间交往都不会欺骗,何况秦国是一个大国呢!再说因一块壁得罪秦国实在不值。所以我王采纳了我的意见,但为了表示对秦国的尊重;我王还斋戒五日后,才派我将和氏璧送给你。但我看大王你根本无意割城换壁,就取回此壁。您若再逼我献出此壁,我的头就和这壁一起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蔺相如说罢,便高举和氏璧,做出撞击柱子的样子。秦王惟恐和氏璧被撞碎,连忙道歉;并叫人拿来地图。指出给赵王的15座城,蔺相如看出这不过是秦王的缓兵之计,就对秦王说:“我王派我送壁之前曾斋戒五日,现在大王您也应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这样我才会献出和氏璧!”秦王无法强夺,只好同意了。蔺相如回到宾舍,便派人乔装打扮;带着和氏璧连夜逃回了赵国。

五日后,秦王在宫廷内设九宾之礼,命人请蔺相如。蔺相如进宫后对秦王:“秦国至开国以来20余位君主,没有一位是信守承诺的。我担心因您的失约而辜负我王对我的重托,所以已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秦国强盛而赵国弱小,如果大王先割15城给赵国;赵国怎么会留壁而得罪您呢?我知道欺君之罪当杀!我愿下汤锅,你看这办吧!”秦王和众臣听后面面相觑。有些大臣建议将蔺相如囚禁起来,再攻打赵国!可秦王想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而且还会使两国关系恶化;不如厚待蔺相如,并把他送回赵国;还可得个明君的声誉!于是,秦王在宫廷里以隆重的礼节款待了蔺相如,并将他送回了赵国。这就是历史上“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用自己的智慧抱住了和氏璧。

直到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军攻占赵国;赵幽王投降。并献出了和氏璧!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和氏璧最终落到了秦国的宝库之中!但从此以后,和氏璧便从历史记载中消失的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