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能源管理8篇

时间:2022-06-06 22:44:43

能源管理

能源管理篇1

[关键词]:水能资源加强管理规范水电市场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新的时期和新的经济导向,对能源的渴望和需求越来越强烈,水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水电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发展的同时,水电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和新的矛盾,从九十年代末的简化审批程序到今年的“整顿规范水资源的开发秩序”的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深思,也有很多政策亟待改进和完善,目前水电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违规建设电站屡禁不止。在水电资源的开发中,大多数的开发业主基本能根据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但也有部分业主怕麻烦或根本就不管理,缺漏手续照样建设,对各类通知视而不见。且大多数水电资源的开发是在交通条件差的边远地带,执法难度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建设工程质量差。近年来所兴建、扩建、改建的水电项目大多数是股份制和个人投资开发的,工程没有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等要求运作,多数开发商为了节省投资,简化程序,将工程直接承包给没有相关资质的施工队伍或个人,质量难以保证。

三是安全设施不到位。从每年的安全检查中,所到建设工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电源线路凌乱、作业人员不载安全帽、对地质差的隧洞不做临时支撑或只有简易支撑,石料场和工程爆破地段没有设立警示牌,脚手架不牢固等等。

四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许多业主是“家族式”开发,家族式管理模式,大多是不懂管理、不懂业务、不懂技术的“三不懂”人员到现场管理,造成施工垃圾乱堆乱倒,堵塞河道,有的为增加部分水头,硬将河道拉深。

五是工程竣工验收难。水电站的开发兴建,当业主通过各式途径和各种方式拿到项目批复后,对于工程竣工后不经有关部门的验收,只要求能上网,一但上电站上网后就什么也不管,有关部门也很难管。

六是水电站运行工无证上岗。

目前所有运行的水电站运行操作工中,绝大多数是未经培训或从未接触过电能知识的人在岗在位,业主只要求其能操作发电上网就行。

七是同网同价。根据中央和有关部委的文件,近年来已下发不少文件都强调同网同价问题,且不说是我们同是一个华东网,就是同省同地区市都不能同一的上网电价。且丰水季节上网难,即使上了省网,电价也比其它上网电价低,这就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发展。

其他如投资环境差,发、供电网络尚待完善,上网电价差异大,洪水时不能上网,即使上网也不能结算电费或弃水电量由各电站分摊等问题的存在。究竟该如何解决水电市场中的这些问题呢?

一、加强水能资源管理是规范水电市场的关键

加强水电市场管理是规范水电行业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台规范性的制度,目前闽政[2005]15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规定了开发过程中的审批、建设程序,但对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违规问题没有在文件中体现。要求各级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至,环环相扣,缺项不能办理各种手续。如: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在业主申报项目时,缺少行业审查意见或缺环境影响评价等前置审批条件的任一项时,不得办理立项审批。供电部门在缺少水电站蓄水前验收时不得办理上网事宜。物价部门和工商部门是最后的把关者,在缺少前置审批条件和竣工验收中的任一项时,都不应审批电价或注册登记,政府出台的文件也应环环相扣,哪一个部门违规办理相关项手续,就得追究相关责任或行政告诫。同样,如果符合办理条件而不办理也要追究其行政不作为,促使水电项目开发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加快电力网络建设,消除区域内电能电价差距

电力网络的建设是水电企业效益的关键,目前,很多地方电力网络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水电开发的进程,造成有电送不出,弃水现象严重,省电网不能上,即是上了省电网,电价也低的惊人或者干脆就不给电费,在这种情况下,电力调度部门是关键,政府应出台相应的调度制度,节能型、绿色型的水能资源应作为上网的安全优先条件,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调度部门应确保水电上网后再考虑高耗能的大电上网。这样既节省了能源又充利用了绿色的水能资源,对供电行业也能取得更大的利润。

三、成立水电企业协会

成立水电企业协会,及时为小水电项目开发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科技、业务咨询、设备安装与维修等服务,研究和解决水电企业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技术和其他一些问题,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提高水电运行工的业务素质

每年举办一至二期培训班,传授新知识、新技能,解答电站运行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高水电行业运行工的业务素质。严把安全审核关,对于水电企业中在岗人员无运行证、上岗证、操作证、电工证的要求各水电企业限期整改,对在限期内既不组织培训,又不另聘有证人员的采取强制措施,不得该企业发电上网。

五、优化投资环境

能源管理篇2

英文名称:Energy Research and Mangement

主管单位:江西省科学院

主办单位:江西省能源研究会;江西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节能技术中心;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7676

国内刊号:36-1310/TK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能源管理篇3

2.江西省能源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分析涂迎九,幸红波,周晓渊,罗成,周洁如,TUYing-jiu,XINGHong-bo,ZHOUXiao-yuan,LUOChen,ZHOUJie-ru

3.线性菲涅耳太阳能聚光系统能源研究与管理 杜春旭,王普,马重芳,吴玉庭,申少青,DUChun-xu,WANGPu,MAChong-fang,WUYu-ting,SHENShao-qing

4.低碳校园建设探讨毛学东,MAOXue-dong

5.基于大涡模拟的室内火灾数值模拟戴圣,刘秀玉,DAISheng,LIUXiu-yu

6.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研究史永生,余莉娟,刘晓娜,陈宇,刘志祥,SHIYong-sheng,YULi-juan,LIUXiao-na,CHENyu,LIUZhi-xiang

7.江西省太阳能资源评估研究占明锦,章毅之,孔萍,ZHANMing-jin,ZhangYi-zhi,Kongping

8.南昌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脱除研究樊华,赵利利,FANHua,ZHAOLi-li

9.基于ANSOFT的永磁同步电机有限元分析王振,刘建国,王爱凤,WANGZhen,LIUJian-guo,WANGAi-feng

10.南昌市酸雨变化规律分析刘云萌,蔡哲,LIUYun-meng,CAIZhe

11.铀矿山酸性废水的治理方法和研究进展张晶,王运,赵海波,白丹丹,ZHANGJing,WANGYun,ZHAOHai-bo,BAIDan-dan

12.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欧阳春,OuYangChun

13.等离子体在化学化工上的应用刘力章,李小玲,李万伟,LIULi-zhang,LIXiao-ling,LIWan-wei

14.彭泽核电厂厂址极端降水情况推演余政,YUzheng

15.增压柴油机EGR系统文丘里管的结构优化郎晓姣,郑清平,黎苏,LANGXiao-jiao,ZHENGQing-ping,LISu

16.SW6高压断路器液压机构常见故障分析及运行中的处理曾小文,龚建明,ZENGXiao-wen,GONGJian-ming

17.中央空调节能环保技术探讨涂传毅,TUChuan-yi

18.对唐山市绿色建筑推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张冰,张柳,ZHANGBing,ZHANGLiu

19.技术创新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吴三(亻毛),WUSan-mao

20.浅论农业面源污染与环境保护曹先枝,曹国良,CAOXian-zhi,CAOGuo-liang

21.靖边县龙洲乡风电场风能资源特征分析何晓嫒,陈建文,雷杨娜,崔巍,HEXiao-ai,CHENJian-wen,LEIYang-na,CUIWei

22.料液分离沼气技术研究初探黄运春,赖由运,熊鸿飞,温联明,李敏明,赖江洪,HUANGYun-chun,LAIYou-yun,XIONGHong-fei,WENLian-ming,LIMin-ming,LAIJiang-hong

1.中国1990~2007年节能因素分解分析齐宝平,穆海林,康旭东,汪鹏,QIBao-ping,MUHai-lin,KANGXu-dong,WANGPeng

2.鄱阳湖区松门山-吉山风场风能资源特性分析吴琼,贺志明,WUQiong,HEZhi-ming

3.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王嵘,揭春生,WANGRong,JIEChun-sheng

4.冷热电三联供系统(CCHP)的优化研究进展胡小坚,张雪梅,蔡路茵,HUXia-jian,ZHANGXue-mei,CAILu-yin

5.优化产酶培养基用于稻草发酵产乳酸的研究赵海涛,史方标,余皓翔,马杨,ZHAOHai-tao,SHIFang-biao,YUHao-xiang,MAYang

6.焊缝在顺序焊接过程中的模拟研究贾剑平,姚顺平,JIAJian-ping,YAOShun-ping

7.热电厂除盐水制备系统节能降耗新工艺探索及实践杨文忠,刘红斌,YANGWen-zhong,LIUHong-bing

8.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展望周青龄,桂双林,吴菲,ZHOUQing-ling,GUIShuang-lin,WUFei

9.大型凝汽器管板结构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张小宝,赖喜德,ZHANGXiao-bao,LAIXi-de

10.有关工业炉节能措施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王文青,丁强,WANGWen-qin,DINGQiang

11.鄱阳县小鸣咀风场风资源分析戴寿申,DAIShou-shen

12.WNS型燃沼气锅炉失效原因浅析陶荣宝,童孝波,张键,TAORong-bao,TONGXiao-bo,ZHANGJian

13.三维电极法粒子电极制备及对苯酚废水的处理研究杜文超,DUWen-chao

14.粒度分析在古环境中的应用于秋莲,张展适,杜后发,YUQiu-lian,ZHANGZhan-shi,DUHou-fa

15.能源研究与管理 热泵干燥机的现状与应用展望冯英,陈杨华,FENGYing,CHENYang-hua

16.ZN-65真空断路器故障分析及处理陈景华,张肆化,CHENJing-hua,ZHANGSi-hua

17.一种新型斜击式水轮机的开发与性能分析研究张驭海,宋文武,符杰,ZHANGYu-hai,SONGWen-wu,FUJie

18.回流、冷凝管网在南昌硬质合金公司粉末厂的运用聂继尧,钟毓斌,郝立伟,张云华,NIEJi-yao,ZHONGYu-bin,HAOLi-wei,ZHANGYun-hua

19.一种智能高压节电补偿柜的研发余东成,YUDong-cheng

20.研究探讨提高大气式家用燃气灶具热效率的方法罗从杰,杨小红,廖菁,LuoCong-jie,YangXiao-hong,liaoJing

21.转化气余热炉制作工艺分析王燕秋,肖剑,WANGYan-qiu,XIAOJian

22.锅炉给水自动加药改造陈水平,胡素萍,CHENShui-ping,HUSu-ping

23.现场总线及其所组成的控制系统谭涛,TanTao

1.金融危机下江西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崛起的对策分析何宜庆,杨保华,HEYi-qing,YANGBao-hua

2.我国食品行业终端能源消费及用电分析赵静,周景宏,ZHAOJing,ZHOUJing-hong

3.工业齿轮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葛德俊,慕秀峥,GEDe-jun,MUXiu-zheng

4.可再生能源在南昌市建设领域应用的思考王有有,WANGYou-you

5.TiO2光催化氧化对染料降解脱色行为的研究欧阳荣,江立文,OUYang-rong,JIANGLi-wen

6.煤气化特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刘典福,LIUDian-fu

7.半导体制冷材料及工况优化分析蔡德坡,陈杨华,CAIDe-po,CHENYang-hua

8.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的整体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张光斌,肖立川,ZHANGGuang-bin,XIAOLi-chuan

9.燃煤粒径对循环流化床锅炉(CFB)运行的影响张清涛,ZHANGQing-tao

10.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温升控制措施探析王华,WANGHua

11.南昌地区地下水源热泵的应用与分析席细平,熊继海,谢运生,XIXi-ping,XIONGJi-hai,XIEYun-sheng

12.ControlLogixPLC在9#高炉中的应用严晓东,徐健余,YANXiao-dong,XUJian-yu

13.长堎水厂滤池反冲洗自动控制系统艾印华,AIYin-hua

14.高炉炉顶更换布料溜槽操作改进实践姚红斐,胡广,YAOHong-fei,HUGuang

15.汽轮机循环冷却水泵变频改造傅光辉,李剑军,FUGuang-hui,LIJian-jun

16.炼油装置的热联合和热供料胡浩,HUHao

17.高岭土回转窑下料口物料降温的自动控制王兴生,WANGXin-shen

18.PSX24W灯泡在汽车前雾灯上的应用李均,孙林,LIJUN,SUNLin

1.中国碳(排放权)市场发展的危和机——由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变化涂毅,卢闯,TUYi,LUChuang

2."十一五"节能:江西面临的挑战何小敏,谭玲,HEXiao-min,TANLing

3.浅析我国潮汐电站的开发与利用张兴玲,ZHANGXing-ling

4.太阳能在新农村的应用研究李守圣,赵大军,赵研,LIShou-sheng,ZHAODa-jun,ZHAOYan

5.规模养殖污染生态开发处理模式探析谭修建,彭桥,TANGXiu-jian,PENGQiao

6.浅谈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曹传稀,CHAOChuan-xi

7.江西安义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介绍杜文超,DUWen-chao

8.浅谈高低差速循环流化床JG-130/6.4-M型锅炉调试运行廖志忠,LIAOZhi-zhong

9.308m3超低碳不锈钢球罐产品的设计付荣明,王瑜,蒋孙建,FURong-ming,WANGYu,JIANGSun-jian

10.浅论南昌市污染源普查中的质量保证工作武云霞,WUYun-xiaHtTp://

11.浅析不同母差保护中的母联死区保护原理熊先云,刘明辉,张剑秋,XIONGXian-yun,LIUMing-hui,ZHANGJian-qiu

12.热管技术及其应用分析能源研究与管理 曹志高,杜海存,曹娟华,CAOZhi-gao,DUHai-cun,CAOJuan-hua

13.新钢2#高炉KD100型泥炮漏泥故障的分析和改造胡广,姚红斐,HUGuang,YAOHong-fei

14.进出料换热器的制造章小俊,ZHANGXiao-jun

15.降水自记纸彩色图形数字化的技术处理彭江华,PENGJiang-hua

16.浅析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张际生,ZHANGJi-shen

17.9#高炉渣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徐健余,严晓东,XUJiang-xu,YANXiao-dong

18.英威腾CHV100变频器在立窑提升系统中的运用王兴生,WANGXing-sheng

19.品闸管控制电流调节器三角形联结的分析余玉平,刘建国,赵鲁,YUYu-ping,LIUJiang-guo,ZhaoLu

20.软启动与变频调速装置在矿区的应用谭涛,黄儒林,TanTao,HUANGLu-lin

21.D1300电动风机电机轴承振动过大故障分析及处理凌宇,曾伟泉,李非焰,柳元疏,LINGYu,ZENGWei-quan,LIFei-yan,LIUYuan-shu

1.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新农村建设陈润羊,花明,CHENRun-yang,HUAMing

2.电价预测技术综述刘国辉,杨建厦,LIUGuo-hui,YANGJian-xia

3.管网管理实现节能增效毛艳平,MAOYan-ping

4.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对策柯亚芳,KEYa-fang

5.太阳能槽式聚光集热系统的热效率研究周希正,李明,项明,龙玲,ZHOUXi-zheng,LIMing,XIANGMing,LONGLing

6.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周建群,韩建,谢欣,ZHOUJian-qun,HANJian,XIEXin

7.运用高低差速床燃烧技术处理污泥的优越性探讨白福平,BAIFu-ping

8.基于多普勒雷达资料确定南昌昌北高空风特征研究俞小彬,YUXiao-bin

9.浅谈一台25MW燃煤泥、煤矸石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黄匀,HUANGYun

10.企业能源审计与节能规划的研究潘雷,宋文武,PANLei,SONGWen-wu

11.煤炭企业经营危机的应对与管理刘强,LIUQiang

12.热管蓄冰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钟春,潘阳,ZHONGChun,PANYang

13.纯烧稻壳差速流化床锅炉的设计改造张红霞,ZHANGHong-xia

14.基于LonWorks技术的配电照明系统葛华江,刘建国,黄玉水,GEHua-jiang,LIUJian-guo,HUANGYu-shui

15.高炉煤气双旋流燃烧器的设计郭涛,GUOTao

16.江西冬季测量实时固体降水的对策刘冬梅,LIUDong-mei

17.动静态分析法在评价节能改造方案经济性中的应用张淮建,ZHANGHuai-jian

18.节能型变压器铁芯材料的研究范黎锋,赵玲娜,范莉,FANLi-feng,ZHAOLing-na,FANLi

19.聚光型太阳能灯的设计夏晓慧,杨党强,翁晓林,宋胜男,金阳,XIAXiao-hui,YANGDang-qiang,WENGXiao-lin,SONGSheng-nan,JINYang

20.变频技术在装卸桥上的应用龙远生,陈明,LONGYuan-sheng,CHENMing

1.建设江西核电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任德清,RenDe-qing

2.江西核电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麻智辉,MaZhi-hui

3.生物质与废塑料共热解的研究进展孙运兰,朱宝忠,祝易松,SunYun-lan,ZhuBao-zhong,ZhuYi-song

4.中国内陆核电站建设关键性因素研究谭德明,TanDe-ming

5.浅谈四川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陈载林,陈玉梁,ChenZai-lin,ChenYu-liang

6.金属材料温挤压成形工艺技术研究曹宁波,宋文武,CaoNing-bo,SongWen-wu

7.核电厂运行与电网调峰赵玲娜,范黎锋,ZhaoLing-na,FanLi-feng

8.浅析供电系统中无功补偿的技术原则与作用孙矫健,SunJiao-jian

9.顺阀控制引起参数摆动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张新元,杨小明,ZhangXin-yuan,YangXiao-ming

10.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床下点火技术的论述李琼,朱九喜,孙德珍,LiQiong,ZhuJiu-xi,SunDe-zhen

11.煤矿对旋轴流式主通风机实施高压变频技术改造浅析杨杰,YangJie

12.太阳能光伏冰箱技术的应用分析能源研究与管理 曹娟华,戴源德,杜海存,曹志高,CaoJuan-hua,DaiYuan-de,DuHai-cun,CaoZhi-gao

13.125MW汽轮机振动故障处理孙艳秋,SunYan-qiu

14.TCS降补固态软起动装置原理及应用李剑军,LIJian-jun

15.EPS板薄抹灰系统饰面涂料的选择及施工控制肖文娟,毛志晶,XiaoWen-juan,MaoZhi-jing

能源管理篇4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传统选、用、育、留的标准化操作已经不再适用企业需求,我国零售企业开始追寻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化”,把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战略的贡献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

零售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化

自20世纪80年代初连锁经营引入我国,零售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专卖场、超市、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店、便利店等多种连锁业态的发展,零售规模日趋密集与庞大。然而,在中国加入WTO后,零售市场全面开放,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等越来越多的国外零售商涌入国门,对我国零售企业带来严峻挑战,传统零售业的管理方式也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企业实现效益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上,显然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

1 何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即为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所进行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管理置于组织经营系统内,先后被欧、美、日企业的管理实践证明是促进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2 我国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特殊性

商业零售企业提供的是面对面的服务过程,与其他产业企业相比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首先,无论是收银员、打包员、理货员还是一般的销售人员在顾客面前的显现率很高与其他要素相比,不论从作用、地位,还是从价值角度来看,人的要素在和顾客相互接触、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第二、一般零售职位对教育、培训和技能的要求都较低,据统计,目前我国80%左右的商业零售企业从业人员来自工作经验很少的非熟练员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兼职员工超过半数,离职率高和消极怠工、迟到、旷工等现象较为普遍。第三、连锁零售业不同于其它行业,它拥有众多网点和门店,人力资源管理链条长、层次多,管理较为复杂。且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业态形式,经营的商品品种多、种类全,卖场动线规划、商品结构管理、商品陈列、商品促销等职位对职务编制、人员配置、岗位设置等造成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增大。由于零售业人力资源环境的特殊性,导致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需要通过一种与零售商战略目标相吻合的能够不断支持企业经营活动的战略人力资源手段,才有使零售企业应对激烈竞争获得长远发展。

3 我国连锁零售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化探讨

3.1 从战略的高度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招聘员工、入职培训、计发工资等事务性人力资源执行工作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连锁零售企业规范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决策毫不知情,已规划好的人力资源与公司的目标几乎没有联系。人力资源管理没有被企业摆在战略性地位。因此,要首先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力使其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策略的拟定,从战略的高度以效能为目标,在选、用、育、留的系统管理方式上,把零售企业的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进行有机整合。使得员工在实现个人的价值的同时,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为公司赢得竞争优势。

3.2 重视人力资源的规划、预测、与招聘

很多商业零售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不合理,导致人员配备不当、职责分工不清。首先,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模式、发展战略及外在的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变化,着重公司中短期发展目标,对人力需求进行科学预测。目前我国商业零售企业正逐步走向差异化经营模式,对消费者研究人员,商品差异化设计人员以及经营管理门店的店长人员需求量增加。因此,应把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锁定在企业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上,加强对人才的招聘与储备工作。例如苏宁公司的“百名店长工程’’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做出的新增员工需求预估上开启的成功规划,弥补了企业未来发展进程中的人才缺口。第二、在对人力资源进行良好规划的同时,还应对招聘工作进行改善。传统只在在人才市场招聘的方式已无法满足零售企业快速扩张的人才需求。我国商业零售企业应该以扩大招聘途径,并保持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联络互动,及时了解相关新店项目进展情况。通过人才租赁、员工推荐及校园招聘等多种形式按照“适当而非优异’’的选才标准,进行人才招聘选拔,将重点放在员工勤恳、踏实、稳定、亲和的品格心态考察上,而非单纯的重视文凭与智商,一方面可以保持员工的工作适用性和忠诚度,从而降低离职率。另一方面,具有稳定心态的员工能更好的服务于顾客,有利于零售企业经营发展。

3.3 建立正常的薪资保障及薪资成长机制

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原理,物质是人首要的、基本的需求。改善员工的物质报酬是留住员工、激励员工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但我国商业零售企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没有建立健全员工的薪资成长机制,导致物质报酬不足以留住员工、激励员工。首先,薪酬结构可以采用基本工资、职务工资、效益工资、福利待遇的结构。基本工资是以货币形式支付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基本工资的标准设定应该对对市场上竞争对手的薪资情况进行调查,制订等同或高于竞争对手的薪资标准,让员工产生安全感;职务工资能体现不同职务对企业的不同价值,从而弥补考核工具上的先天不足,为员工提供一个有利于价值发挥的公平环境;效益工资是以一种组织利润分享的方式让企业的业绩好坏与员工自身利益挂钩,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企业应该赋予员工责任的同时给予其更柔性的任务空间,使员工的贡献被精确显化,从而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挑战性,更加主动的去经营自我,提高效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为企业创造价值;福利待遇则包括津贴、保险和休假等,可以扩充福利项目,在排班、餐饮、员工健康、奖励计划上激励员工做出卓越的业绩,表现优异就有机会获得丰厚的奖励。同时,应建立薪资增长激励机制。按员工上一年度工作表现的评估结果来确定基本工资增加情况,综合员工的工作年限,确定加薪基数,浮动工资的形式,一方面可以让员工进行工作的自我要求和激励,实现个人工作能力与价值的期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组织的吸引力,增强员工的忠诚度与凝聚力。

3.4 不断投资于培训体系的建设与培训方法的改进

连锁零售企业的扩张与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通过员工培训进行良好的人才“复制”是保持如此大量的人员形成与企业目标相一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上的强有力保障。对于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我国商业连锁零售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反而有所下降。这种稀释企业能力的做法,虽然短期内降低了人力成本,但是从根本上并不能帮助企业走出人力资本匮乏的困境。因此,总部要结合企业战略要求建立专业化的培训管理体系,进行性规划工作,使培训活动能符合公司的目标;区域分部负责具体的培训形式选定、培训课程开发工作,针对门店普通职员工,奉行“内训出人才’’的信条,能够更经济、可靠地获得人才。设定明确的岗位职能和课程。在任职培训结束后,由分店结合客户满意度对员工进行阶段性绩效考核,采取工作分析后,确立样板模型,进行复制和本地化;除了门店内收银员、仓库管理员、现场服务员等岗位培训,企业要获取战略上的成功的各种要素,将培训与经营业务紧密结合,设立研究人员、设计人员、采购人员、营销人员、财务人员等不同的外训顾问课程。让公司的知识结构得以更新;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应在培训资源上予以较大倾斜。店长作为总部与门店间的衔接者,其知识、能力、管理将直接影响连锁零售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将店长培养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提高其管理知识、技能和素质,基层骨干员工和管理干部的流失是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面临的较大问题,需要通过储备干部培养计划,使员工干部队伍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给人力资源的梯队建设提供保障。

3.5 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的价值认同感,是留住和吸引人才的有效手段。第一、营造员工和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公司应该加强全员关注顾客满意度的观念建设。连锁零售企业店铺分布地域广,员工来源也不一,企业就必须在标准化作业流程规范上复制开店,以消费者为导向改良各项工作的执行流程及具体操作方式,保持商品品质、服务品质的一致,使老客户维护、新客户开发等需求满足方面创造价值。第二、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尊重人,激励人,从而推进企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许多连锁零售企业往往将基层员工视为经营活动的执行工具,导致员工普遍存在短期打工心态。因此,连锁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进行换位思考,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可以适当组织一些活动,让员工身心愉快缓解压力;举办门店间的销售竞赛或服务竞赛,增加店内的团队合作意识;可以就公司发展方向、目前政策等,组织员工讨论,营造员工和企业共同的经营方向和理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黄芳(导师:章达友)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9-02

[2]朱婧达(导师:叶龙)公司激励机制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0-07

[3]李海玉.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新思考《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01

[4]卢伊林(导师:夏永祥)S集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09

[5]李彤(导师:赵黎明)天津市非公有制经济人才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6-12

能源管理篇5

杨丹卉(1990—),女,汉族,湖南长沙人,会计学硕士,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专业,研究方向:会计理论。

摘 要: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管理模式,伴随着我国节能减排的急切需求,这种模式会日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但是在这种新型的能源管理模式如何进行会计核算,至今尚无定论。本文旨在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概述和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业内对合同能源管理的会计处理的几种观点,希望能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益;会计处理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签订合同的方式确定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了实现这个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用能单位用节能所获得的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资和其要求的利润的一种节能服务机制。其实质就是用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承担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允许客户利用节能带来的收益来升级工厂和设备,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促进节能服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由2000年的3家,发展到2013年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的有3210家,其中含第一批第二批取消的32家。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进一步壮大,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一发展目标。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类型

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呈现以下五种不同的类型:

1.节能效益分享型

用户和节能服务公司在合同期内分享节能项目带来的收益的合同能源管理类型。在这种类型中,节能项目所需的投入按照双方的约定,由节能服务公司单独承担,或者双方共同来承担。待节能项目完工后,进行节能监测,确认达到了节能的目标,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由节能服务公司和用户分享节能带来的效益。当然,合同执行结束,设备无偿转让给用户,节能服务公司只负责分享以后的节能收益。在我国,政府大力扶持的合同能源管理类型就是这种节能效益分享型。

2.能源费用托管型

用户将前期节能设备和系统的改造和运营管理全权委托给节能服务公司,然后以节能获得的收益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等到合同期满,经过节能服务公司改造过的节能设备的所有权归用户所有,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也全部属于用户。对于那些缺乏资金,对于改造设备无能无力的小型公司来说,能源费用托管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节能量保证型

有节能需要的用户进行初始投资,包括设备和节能系统的建设、改造支出,而节能服务公司负责提供服务,并保证节能项目的目标达成。待项目实施以后,进行节能监测,确认达到了节能的目标,根据合同的约定,由用户一次或分期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费用,若达不到双方约定的目标,为完成的部分的差额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支付。合同完成后,设备的所有权转移给用户,从此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就全部归用户所有了。在这种类型中,有节能需求的用户需支付高额的节能项目的资金,所以需要用户资金足够,同时,改造完成后,达不到目标还可以获得节能服务公司的差额补偿,所以在我国目前开展的合同能源管理中,这种类型所占的比例最高。

4. 融资租赁型

融资租赁型与其他类型的不同点在于,节能设备既不是节能服务公司投资建造或购买,也不是用户自己出资购买,而是由融资公司负责提供,融资公司以租赁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的节能设备和服务,客户根据租赁协议,定期缴纳租赁费用。为了达到用户的节能要求,由节能服务公司对设备进行改造,并确保在合同期内对设备达到节能目标。合同期满,节能设备的所有权归用户所有,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用户。

5.混合型

混合型就是由以上4种类型组合而成的合同能源管理的类型。组合方式因公司而异。

三、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的观点

目前国内对于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各持己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按商品销售进行处理

这种观点认为,合同能源管理实质上是节能服务公司的一项混合销售,即销售节能设备和提供节能后续服务。根据这种观点,节能服务公司在发出商品时根据规定的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收入确认方法进行核算,按存货对提供能源管理所需的节能设备进行核算,而用能单位则视节能设备为自有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观点二、按照BOT合同进行处理

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对公用基础设施的一种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授权某家私营企业一定的特许经营权,允许其投资建设经营某种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允许其向用户收取费用或者以销售商品的方式来归还贷款,收回初试投资以及获取利润。政府赋予的权限期满后,私营企业需将此项公共设施的所有权转移给政府。某些合同能源管理的类型有着明显的建设—经营—转让的过程,因此,可参照其进行会计处理。

观点三、按照租赁业务进行处理

由于租赁又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因此合同能源管理应归类融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也有不同观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定,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的,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融资租赁以外的为经营租赁:

(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

(3)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4)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按照前述分析,合同能源管理至少具备了融资租赁的第1、2、5项特点,应视为融资租赁的一种特殊形式。

四、总结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行为,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通过完善和规范企业合同能源管理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促进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2006年2月15日

能源管理篇6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EPC)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而基于这种节能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称ESCo,在国内简称EMC-,以下简称EMC.)发展也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EMC已发展成为一新兴的节能产业。国际上流行的EPC包括三种形态:一是节能效益分享型,即EMC提供资金和全过程服务,在客户配合下实施节能项目,在合同期间与客户按照约定的比例分享节能收益。二是节能量保证型,即客户分期提供节能项目资金并配合项目实施,EMC提供全过程服务并保证项目节能效果,按合同规定,客户向EMC支付服务费用。

三是能源费用托管型,即客户委托EMC进行能源系统的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能源托管费用;EMC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费用,并按照合同约定拥有全部或者部分节省的能源费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实施成本。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降低企业目前的运行成本。节能服务公司(EMC)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专业化公司。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由政府给予政策支持,通过市场化运作的节能技改新机制,由专业节能公司(以下简称“EMC”)与用能企业签订节能目标合同。合同能源管理具有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融资与融物相统一等特点。根据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定,可以将其认定为融资租赁。为准确确定节能项目投资额,应结合节能项目投资回收特点,依据所签节能合同的不同类型进行会计计量。当节能投资合同期限较短,建议以购买节能设备的实际成本确定耗能单位节能投资成本。当节能投资合同期限相对较长,引进节能设备价款有可能会延期支付时,建议耗能单位节能项目投资额应当以购买(节能设备及技术)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其具体做法,可参考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相关处理。新晨

二、节能效益分享型企业会计核算方法

能源管理篇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认识到能源是非常重要的商品,既然是商品,我们就应该将市场管理体制引入到现代学校的能源管理中来,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全校师生和工作人员树立起节能意识,能源节约从我做起,促进学校能源的合理运用。

(一)树立节能意识,杜绝能源浪费能源是学校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网站、校园广播、班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节能问题的宣传和教育,使学校的每一份子都认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起节能意识。首先,增强学校领导的节能意识。由于学校的很多设施的购置离不开校领导的批准,所以,要通过研讨会、播放节能宣传片等方式提高学校领导的节能意识,在一些能源设施的购置上,本着节能、环保的原则进行添置,避免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浅行为。同时,提高校领导的节能意识,还可促进学校供水、供电、供气等陈旧设施的更换与维护,减少能源在传输中的浪费。其次,增强学校老师的节能意识。老师的节能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与之接触的学生对节能问题的认识,所以,可通过观看节能宣传片、写节能专题论文、部门能源用量控制等措施增强学校老师的节能意识,减少办公室、实验室等能源浪费现象。最后,增强学校学生的节能意识。学生在学校中占据主体地位,学校节能离不开学生的广泛参与。我们可通过教育、引导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能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节能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开始。

(二)健全管理制度,确保能源管理确有实效要想实现学校能源管理的有效运转,必须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的能源管理方式。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学校能源管理体制,从能源的采购、供应、使用,到能源的监督、清算,都应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并有专门能源管理部门和人员做好相应记录。健全能源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实现定额管理制度。不管是办公室,还是实验室,抑或教室、宿舍等,只要是涉及到能源的地方,都要在近期能源实际耗用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定额限制,对于定额以内的部分,学校承担能源费用;对于超过定额的部分,可以制定合理的能源超额管理办法,由使用人员承担部分费用;对于长期未超额的部门或组织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长期超额的部门或组织给予警告或处罚。而对于公共场所的水电能源则可实行装表计量制度,按照既定限值合理使用能源。此外,还可明确规定各种节约能源的具体行为,如必须使用节水龙头、节水型器具和节能灯具;必须配备水电计量设施;浴室必须实行IC卡计费系统管理,按实际用水时间计费;绿化必须采取节水灌溉方式;有条件的应当使用中水或雨水;景观用水不得使用自来水等取得了很好的节能实效。

(三)加强培训,提高能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对在职能源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培训,提高在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学校能源管理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包括节能意识、能源管理能力、能源管理专业素养等等,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不同的培训与安排,如节能意识强的工作人员可进行能源管理专业方面的培训,并安排监督管理学校各个部门的节能状况;能源管理专业强的工作人员可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并采取各种措施负责降低学校能耗。其次,招募节能意识强、专业素质高的专业性人才,为学校能源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招募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性人才进行能源管理,尽量减少教师、领导家属管理的情况,并可实行“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的薪酬制度,合理估算能源管理人员为学校节约的能源金额,将节约的能源金额按照一定比例奖励给能源管理人员,激励管理人员进一步提升能源节约空间。

二、结束语

能源管理篇8

一、中国能源管理体制和监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中国现行能源管理体制和监管制度是不适应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的,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综合协调能力不强。主要是不同层次政府之间,以及政府财政、税收、投资、价格、金融、贸易、城市建设、交通、国有资产管理等诸多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目标和步调不一致、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不一致、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不一致的“三个不一致”问题。

二是政策执行能力不够。目前政府管理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前置性审批环节,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督与管理则相对较弱,存在“重审批、轻监督”的现象。

三是社会性监管不够。现行的政府能源管理侧重于投资、价格、生产规模等经济性管理,对于环境、安全、质量、资源保护等外部性问题的监管相对较弱,客观造成了重生产轻消费、重供应轻节约的现象。

四是中央与地方的政策目标不一致。能源关乎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财政、就业、收入分配、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存在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能源管理目标、手段、程度等都难以保证上下一致。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经济型汽车的政策上存在明显的不一致。

五是监管职能不到位,存在一定的监管真空。从国外经验来看,监管职能的相对集中有利于监管政策的统一性和执行力,而目前中国能源监管处于较分散状态,监管机构面临职能缺失和监管真空问题,如电监会始终缺乏价格、准入等核心监管手段。

六是监管力量不足,人员严重短缺。中国有13亿多人口,能源从业人员多达1200多万(仅煤炭从业人员就高达500多万),但中央政府仅有几十人专司能源管理之责,相比之下,美国能源部有1.5万名联邦雇员从事能源管理。

下图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给出的中国现行能源管理和监管重点环节与权重情况。

二、改革目标与重点

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能源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借鉴国外成功的建立现代监管体制的国际经验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个独立运作、政监分离、职能完善和有效监督与制衡的现代监管体制。

保持监管机构的独立性。无论是在政府序列当中还是在政府序列之外来设立监管机构,保持监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是建立现代监管体制的基础。

实现“政监分离”。将行政管理职能与监管职能适当分离,将政策制定与执行职能相分离,是保证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监管政策连贯性的前提条件。

完善监管职能。在放松经济性监管(投资、价格和市场准入等)的同时,要加强社会性监管,以及对垄断环节的监管,实现监管重点的转移。

加强依法监管。健全能源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强依法监管,实现有效监督,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

在总体目标指导下,中国能源管理体制与监管制度改革宜分阶段推进,按照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的不同要求,来确定未来一个时期的改革重点和步骤。

近期目标(1-2年)。重点放在完善机构职能,转变管理重点上。增强能源综合管理部门的协调职能,完善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能(如电监会对于电价的监管职能)。管理重点由能源生产与供应转向更加关注需求,从经济性监管转向社会性监管。

中期目标(2-5年)。重点放在改革政府机构设置,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上。以增强政府的行政执行能力为主线,改革能源管理机构。

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两个方面,实现中央与地方目标的一致性。

远期目标(5-10年)。形成依法管理、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形成完善的能源管理与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重点放在节能和提高能效、保障能源安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

三、我国能源管理新体制的初步构想

建立我国能源管理新体制,首先需要国家按照“政监分离”的原则,改革能源领域的政府管理机构设置。通过建立能源管理的“双层结构”来实现“政监分离”。具体而言,就是将综合性的能源管理机构(如能源部)和专业性的能源监管机构分设,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前者专司国家能源战略、能源规划和能源政策的制定,协调各能源部门之间的关系;后者专司市场监管,保证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有序竞争。

表1和表2分别为长期目标下,中央政府层面上,按行业和按功能设立的能源管理和监管职能设置情况。

纵向地看,可以各大经济区(如东北、华北、西南)为单位分设地区综合能源管理部门和专业监管部门(如华东能源局和华东监管办),作为中央综合能源管理部门和监管机构的派出机构。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可以组建相应的综合管理部门和监管机构,作为各大区综合管理部门和监管机构的派出机构。这样的好处是提高了能源管理的综合性和协调性,有利于加强专业化监管,增强国家政策的执行力。

新的能源管理体制将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实现管理职能的转变。表现为管理的重点从供应侧转向需求侧,即改变以往偏重于能源资源开采、能源加工生产等能源供应侧管理的局面,逐步转向能源资源开发、能源节约、能源效率、能源技术等需求侧的管理。

在前置审批环节,管理重点是着眼于外部性的准入管理和环保、能效等准入标准,强调政策的导向性、公开性和透明性。

在事中管理环节,管理重点是监督、监管和检查,健全能效审计机制,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保障。

在事后管理环节,管理重点是查处违规者,补偿损失。

第二,实现监管转型。由以往的经济性监管为主、社会性监管为辅的旧监管模式,转向以社会性监管为主、经济性监管为辅的新监管模式。新监管模式包括:

完善市场准入监管。公开准入制度,取消所有制歧视,保证政策的透明化,建立合理的申诉制度。

完善价格监管。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对自然垄断环节实行有限监管,做到保护性监管与激励性监管的有效结合,完善财务制度、成本与信息披露制度和价格听政制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