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写作教学8篇

时间:2022-02-22 01:44:32

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篇1

一、英语写作教材的编写原则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材存在的诸多问题,教材编写者,尤其是多年从事英语写作教学的一线教师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编写出适应时展、符合英语写作学习规律教材。当然,编写教材也并非易事,为了确保教材的质量,编写者首先要遵守教材编写的客观原则。

(一)教材应具备完整性教材要自成体系,内容编排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4]144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应涵盖词汇、句子、段落及篇章(指整篇文章)四个层面;体裁覆盖面要广[5],除了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外,还应包括应用文,如信函、图表和摘要写作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扎实、全面地掌握多种写作技巧,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德育应贯穿于教材始终教材中少不了供学生模仿的例句和范文,如果众多例句和范文都能达到教学目的,那么教材应择优选用思想性较强的语言材料,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范例能正确认识世界,培养良好的思想感情。[6]126如:“Anoptimisticattitudeisnotaluxury;itisanecessity.”这句话不仅是如何正确使用分号的经典,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何去正确看待生活。在解析英语自然段的组成部分时,选择一个介绍美国前总统林肯是如何宽以待人的段落能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学生了解了开门见山主题句、内容翔实扩展句和画龙点睛结论句,还会对他的人格魅力肃然起敬。

(三)注重例句、范文的可读性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教材尽可能优先选用知识性、趣味性强的例句和范文。比如,在赏析一个句式多样化的句子时,对句中出现的“coupon”一词可加以注释,如果任课教师有过出国的经历,还可顺便加以发挥,这样做既给课堂教学平添了许多乐趣,又让准备出国的同学了解到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并使用该单词。再比如:两篇说明文分别介绍如何在野外点燃篝火和如何制作“人面南瓜灯”(jack-o’-lantern),这时选择后者作为范文更容易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四)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写作教材编写过程中,如果学生只重视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忽略引导学习者了解母语为英语者的思维方式,是只注意外壳而不深入精神,犹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此,写作教材也需适当导入目的语文化,让学生领悟到文化因素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书面语表达。当然,文化因素的导入应始终为写作教学服务,即写作技巧练到哪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介绍到哪里。

二、对编写高质量英语写作教材的思考

有了宏观指导,编写者可在弥补当前写作教材不足之处的基础上,编写出更具现代外语教学特征的新写作教材,以满足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实际需求。

(一)避免繁复的操作指令一本人性化的写作教材首先应具备指令言简意赅、易于操作的特点。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迅速进入动笔实践阶段。下面是一个要求学生从50个单词中任选其一,然后将其扩展成一个自然段的写作指令。学生通过模仿很快就能进入写作状态,而教材的指令只有三个步骤。如果能做到全书体例相同,则不需要再单独编写教师用书。简明扼要的指令把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中解放出来,他们就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写后讲评或指导学生互评的活动中去。

(二)编写数量可观、形式多样的写作实践活动1.提供动笔机会。为了充分体现“learningbydoing”是语言学习有效手段的特点,教材应提供量大且针对性强的动笔实践机会。在大多数情况下,同一专项的练习可设计两套:一套附有答案,另一套不附答案。如果只有一套练习,那么练习中的前几个附有答案,后几个不附答案。这是为了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使用不附答案的练习,练习结束后进行讲评或组织学生互评。课后巩固所学内容,教师可将附有答案的练习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在下次课上进行答疑。只有做到讲练结合、以练为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2.编写任务型活动案例。鉴于“任务接近人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使用语言的真实情况”[6]29,教材编写也应选择一些有意义的任务型活动。例如,为了避免学生在写扩展句时思维枯竭,教材可以设计一个大学生到外企求职的场景,择优录用的前提是,为了扩大该公司某产品的销路,求职者必须提供不少于五种新颖且操作性强的“点子”。对大学生来说,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在求职面试中有上佳表现的人才有可能被录用。上述的任务型活动与他们未来求职的关系紧密,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会非常高。这种练笔不但解决了学生在写扩展句时抱怨无话可说的问题,同时也能为他们未来寻找工作提供一次接近实战的演练。3.编写互动型练习。以同义词训练为例:同义词的使用既能避免重复,也能起到承上启下,使句内、句间或段落衔接紧密,语义连贯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在习作中写出含有同义词的句子,教材可设计一个两人对练活动:首先让每个学生随意写出一个有同义词的单词;然后让他们将写好的单词与同桌同学交换,并且为交换来的单词写出一个同义词;最后用这两个互为同义词的词造句。动笔之前还应设定评判句子是否成功的标准,即要将同义词运用得顺势自然,而非为用而用。这种互动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也会因写出达标的句子而体验到成就感。4.适当编写专项改错练习。中国学生用英语行文是从汉语思维向英语思维的过渡,但在这种转换过程中,无论是在词汇、句法,还是篇章结构层面,都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干扰,因而在英语写作中时常出现汉语负迁移的痕迹。[7]这些痕迹虽然很难消除,但我们也不能任其发展下去。良策之一就是从学生作文中搜集典型的案例,通过分析对比使学生充分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将这种负迁移最小化。如悬垂修饰语是我国学生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而经常犯的错误。在讲到这一章节时,教师与其使用从国外引进教材中的改错练习,不如直接从学生作文中选出典型的错误作为案例更有针对性。试比较这两句话:(1)Whiletalkingonthephone,thestewburnedinthepot.(2)Whilekissingmygirlfriendinthepark,myteacherpassedby.虽然都是改错练习,但通过对第二句的分析讲解,学生对什么叫悬垂修饰语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因此教材可以在该章节中增加一个改错练习,而这些含有悬垂修饰语错误的句子可从前几届学生的作文中收集。此外,学生还经常会在词性转换、时态一致、平行结构等方面犯错误,可以在相应章节中增加类似的专项改错练习,使他们避免再犯同样错误。5.适时导入目的语文化。束定芳和庄智象在谈及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时指出:“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语言交际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两者的兴趣,产生较好的良性循环效应。”[4]132教材在编写写作练习时也要不失时机地导入目的语文化。例如,在让学生了解了英语分类原则以后,可以尝试让他们做分类练习。下面是部分词汇:turkeybatchimneyorangeIndiansharvesttrickortreatredblackcatghostspresentsmaskreindeerpilgrimswreathscaryJesusjack-o’-lanterncarolscostumesfeastpumpkinpieSantaClaus若想把这些词分好类,学生就必须对西方国家的三个重要节日,即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有所了解。6.设置“常用英语修辞格与应用”内容。修辞与写作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写作中适当融入修辞手法可化平淡为新奇,化呆板为鲜活,化枯燥为生动。英语中的许多名篇佳句就是因为使用了修辞手法,才具有美妙绝伦的效果。因此教材应设置“常用英语修辞格与应用”的专门章节。该章节应首先提供丰富的、含有常用修辞格的经典例句;在每个修辞格的后面开辟学生习作选专栏,展示从学生习作中精选出来的含有多种修辞格的单句。通过赏析例句,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英语的语言美。有了大量的“输入”后,教师可鼓励他们在“输出”时创造语言美。

(三)将具有典型汉语写作思维特征的学生习作编入教材中教材在段落层面和篇章层面,还可以考虑提供由母语为英语者撰写的范文,以及我国学生受汉语写作思维模式影响撰写的英语文章,让学生比较和体会两者在结构和措辞等方面的差异。这种比照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写作的思维意识,并能较快地掌握布局谋篇的规律,教师据此来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写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段落写作为例,为防止学生受汉语写作思维模式的影响,写出被RobertKaplan称之为东方人“总是绕着主题的转,而不从主题入手展开讨论”的段落[8],教材首先应向学生提供英语中十分普遍的“一般—特殊—一般型”思维模式的范文,然后加以分析。指出,按英美人的“直线型”思维模式,一旦段落的主题句确定了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态度后,展开句就要通过一级展开句(majordevelopmentsentences)和二级展开句(minordevelopingsentences)加以论证。一级展开句负责论证的广度,而二级展开句则负责论证的深度,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论据才有说服力。最后得出一个概括全文的结论句。这样的运思行文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紧随其后再附一个中国学生撰写的段落。此段落遵循汉语迂回、隐含的思维模式进行英语段落的构思(注:错误为原文固有,编号为笔者所加)。(1)Whatissuccess?(2)Differentpeoplemightgivedifferentanswerstothisquestion.(3)Somepeoplethinkthatoneissuccessfulifhecanmakeagreatdealofmoney.(4)Otherpeoplethinkthatsuccessmeansholdinganimportantvernmentpost.(5)Stillothersconsideronewhohastahighacademictitleasasuccess.(6)ButIdon’tthinkthatmoney,power,orstatusisthesymbolofsuccess.(7)Inmyopinion,successmeanachievingbrilliantresultsinone’sspeciality,makingcontributionstothedevelopmentofthecountryandbringinghappinesstothepeople.(8)Tobecomesuccessfulmeninthetruesense,weshouldbebothperseveringandindustrious.(9)Weshouldkeepinmindthatperseveranceisthemotherofsuccessandthatindustryisthekeytosuccess.就语言而言,此段落除了个别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外,没有任何影响理解的地方。但在段落层面上却存在不少问题:其一,段落不从主题句入手展开讨论,而是从各个方面予以间接说明。在讨论“成功”这一话题时,该学生并没有通过主题句的形式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用六句话进行铺垫,至第(7)句时才将自己的观点展示在读者面前。此时段落已进行了近一半。按照直线型的思维模式,第(7)句才是段落的正题,因此应将前六句话删除。第(7)句话虽然是作者的观点所在,但又不符合主题句的规则之一,即:主题句是整个自然段中最概括的句子,不要给出任何细节。因此,建议在第(7)句话前增加一个主题句,例如:“Whatsuccessmeanstomeisasfollows.”其二,该段落缺少深度。在第(7)句话中,作者从三个方面谈及了自己对“成功”的认识。而这三个方面的认识仅仅构成了段落的广度。除了要将这三个认识分别写成一级展开句以外,还须在每个一级展开句后面增加含有从深度论证的二级展开句,这样才能层层深入、逐一解剖,为主题服务。其三,该段落的重点不突出,中心思想不明确。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段落只讨论一个主题,而该段落却出现了两个:第(7)句话讨论的重点为“什么是成功”,而第(8)和(9)句话讨论的则是“如何获得成功”。有了对比分析的实例,写作教学就不只拘泥于语言表层,而是让学生意识到语言之外还存在文化、思维方式以及表达习惯上的差异。有了这种差异意识,他们会更加顺畅地与母语为英语者进行书面交流。

(四)作文题目应留有自由创作的空间1.作为写作教材,书中会配有数量可观的作文题。而在编写作文题时除了注重时效性以外,还应注意给学生留有“创意性写作”的空间。[9]以下面的作文题为例:Somepeoplebelievethhatcustomsandtraditionsfromthepast(suchascelebrations,specialfamilyrelationships,arts,andclothing)shouldbepreserved.Othersbelievethatcustomsandtraditionsbelonginthepastandthatonlyaveryfewshouldbepreserved.DiscusswhatcustomsandtraditionsyoubelieveshouldbepreservedinChineseculture.Supportyourdiscussionwithinformationandexamplefromyoureducation,yourownexperiencesortheexperienceofothers.由于该作文题的背景介绍过多,会使不少学生在写引言段时大量抄袭原文。其次,该题括号中的提示过多,学生在写作时所涉及的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这四个方面。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应该删除该作文题的前两句话。2.教材中的一些作文题也要为教师留有发挥的余地,以便让教师根据本校的特色、本班学生的水平和专业,把较为笼统的话题改编成符合本班具体情况的作文题。例如:“Writeanessayinwhichyoucontrasttwopersons,twothings,ortwoplaces.”这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话题,如果教师所教的班是法律专业的学生,那么教师就可以把该话题变成:“Writeanessayinwhichyoudistinguishthedifferentrolesthatlawyersandjudgesplayinhandlingacase.”这有利于激发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培养了学生在专业领域运用英语的能力。

(五)相关章节应提供互评检查表检查表分别在词汇、句子、段落和篇章四个层面给学生提供了互评的标准。如果说“过程教学法”强调了写作需要多次修改完善的理念,那么这些检查表则为学生提供了修改完善的依据。在一个2-4人的小组中,学生按照检查表中的各项标准逐条进行互评、提出修改建议,使写作由习作者的单独行为变成了群体的交际行为,突出了习作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换言之,“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10]118。

三、结语

写作教学篇2

一、“抄写”教学实施

抄写不是教学目的,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写作表象的建立,属于认知的认知即元认知;是学生写作形式与写作内容建构的开始;是生活接触不足的弥补;是阅读向写作迁移的有效准备。按照抄写的形式与目的不同我们把抄写分为片段抄写与整体抄写、积累性抄写与针对性抄写。

顾名思义,所谓片段抄写就是学生摘抄的内容不是整篇文章而是其感兴趣或需要的某一段或几段。片段抄写是抄录的起步阶段,摘录的内容往往显得零散,但学生可以借此摘录一些名言警句或写景、状物、抒情、议论的优美语句和片段,丰富语言材料。因而,片段抄写是十分必要的。

整体抄写是与片段抄写相对而言的,它不仅注重学生抄录内容同时还注重写作形式、布局结构等。具体操作与片段抄录类似,同样还要坚持开放与导向相结合原则,既关注个性需要又促进全面发展,在突出学生写作主体地位追求的同时,成就学生自觉表达的愿望。

针对性抄写指的是学生依据教师的作文命题内容与要求,有针对性的去选择文章抄写,为仿写提供模仿对象或积累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在抄录后的点评中更为全面的去关注作品内容、语言表达、布局结构等。

从渐进性原则看,抄写是一种基础性需要,是阅读与创作之间的沟通桥梁。可以这样说,抄写工作做得认真、扎实、全面,才能更靠近规范性追求,仿写与创作才可能实施得更有成效。

二、“仿写”教学实施

在上一阶段训练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能仿照例文,就作文形式、语言、结构进行模仿训练。在“抄写――仿写――创作”写作教学序列中,“仿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抄写”成果能否显现,关系到先前较模糊的写作规律认知能否得到固定和强化,关系到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否推进。搞好“仿写”环节就等于建造了阅读迈向写作的“绿色通道”。

古人学习写作同样注重模仿,有“偷字、偷意、偷气”之说。所谓“偷”即有模仿之意,“偷字”即是对前人词句的模仿;“偷意”则是对前人文意的模仿;“偷气”则更高明,是对前人意境气势的模仿。初学者以“偷字”为主,先经词句模仿,渐而“偷”其“意”,进而“偷”其“气”,终而如唐彪所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可见,古人进行写作模仿学习也是讲究渐进性的。现代读写结合研究也特别重视模仿,朱晓斌博士指出,学生写作时模仿的对象主要是范文。

(一)一般仿写

这里所说的片段仿写则是一般性仿写,作为仿写训练的起步,重点在于积累语言经验、扩展知识面,与前面的片段抄写相对应。试卷或讲义中的仿写题就是不错的训练材料。

如2009年四川卷,要求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学生有取景大海的,有取景山峰的,有取景乡村的,还有取景校园的等等,模仿基本符合要求。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都得到了锻炼。

(二)侧重仿写

侧重仿写是学生针对自身写作学习、积累不足部分的仿写侧重和教师观察学生写作学习、积累不足或不完善部分的仿写侧重的结合。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选择作用将被加强,教师应将着眼点放在学生写作风格形成、人格完善上。但也要顾及个体的全面发展和集体的整体发展。笔者认为,高一学年在注意语言表象模仿同时更应侧重文体规范仿写,在范文选择上多选取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散文等,与针对性抄写紧密的挂起钩来,达到文体强化目的。高二可侧重内容表达与谋篇布局方面的模仿,将文章内容和结构联系在一起,做到形神兼备。这是仿写训练内部的渐进性,符合写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创作”教学实施

写作教学篇3

【关键词】高中写作 教学感悟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29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高考作文考查形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自主命题作文成为一大亮点。针对高考考查形式和内容的变化,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相应地改变了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但是,结合目前教学现状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本人对于写作教学颇有些感触。

一、教师应该完善教学观念

部分教师在作文改革以后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认为作文写作既然学生可以自主命题,那么,就没有必要按照以往的传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强化训练。这部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再将作文的写作当作重要的教学内容,在作文课上也不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那么,作文的备课也是极不认真。因此,某些教师在作文课上随便拿过来一则报道或是一则材料,让学生自主发挥,对学生的文体和写作内容不进行任何干涉,完全由着学生自己做主。这样的一种写作教学现状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高考语文的写作固然是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变,但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并没有因此而发生变化。如今的高考写作给予了学生更广阔的空间进行自由发挥,但是,学生的正常发挥是需要依赖教师科学的指导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作文采取放任的态度,那么,学生对于作文材料的分析,对于作文的立意以及素材的整合和使用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因此,语文教师在面对作文改革的大趋势下应该认识到,如今的作文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文学习方法的运用,是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因此,教师不应该放松对学生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系统的训练中逐渐培养其写作的基本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作文的改革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写作能力。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虽然看到作文改革的优点,但是,其从教学内容的本质上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过于强调学生的专项训练和系统的学习方法。

我们说,高中作文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但是,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能力时不能限制和阻碍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因此,部分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挥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面对新课改的过程中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教学和新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在正确处理双方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观念,实施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关于写作教学的科学的认识。

二、转变作文批改方式

我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接触语文写作,当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技巧,但是,纵然学生对写作技巧了如指掌,可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仍然没有多大的改善。原因何在?我认为,学生写作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师批改作文的方式不科学。目前,我国采取班级授课制并且由于地方人口分配的原因,部分学校班级人数比较多,此外,一位语文教师不可能只带一个班级的语文课,因此,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拿出大量的时间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详细的批改,而这也是影响教师作文批改方式的一个原因。大多数的教师对学生作文都能进行细心的阅读,可是,在阅读之后教师往往忽略一个问题,即如何写评语。部分教师在作文评改中不负责任,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并不一一指出,只是在作文的最后写上一个“阅”字,这样只能向学生传达出教师已经批改了我的作文,而无法向学生传达出关于作文写作水平以及应改进的地方的信息,因此,教师的这种批阅模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实际上,教师在作文批改中不仅需要对学生本次作文情况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以后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而且教师应该将学生本次的作文与上一次以及以前的作文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认识作文写作中的进步与不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清楚地明白自己在以后的写作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才能针对自己的写作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如果教师在学生作文的批改中能够认真细心的帮助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水平的分析,那么,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不断的训练中肯定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而不再是停留在以前的写作水平上。

三、密切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

写作教学篇4

新课程趋向重在素质教育,迫切要求作文教学必须改革,改变那种只局限于课本上每单元的作文训练,只重视“范文”,依样画葫芦,或只使用各种资料上的作文题的程式化的写作训练方式,因为那样只能使学生越写越不愿写,越写越不会写,熄灭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更何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写作模式,以下是我在写作教学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注意题材的选择

选的题材和他认识的深度,和他表达的对生活的认识、对社会的关照是有关系的。那些让我们有感触的东西,而应该是那些让我们流泪的过程,让我们触动的过程,也就是他自己在看电视报纸的过程中他内心的触动,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学生考虑问题比较浅,这个可能与我们的教育有关,教育缺少引导学生的思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必须引导他们关注日常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否则长此以往,数理化的数字公式必将钝化他们的语言思维,使他们作文时往往拿起笔来头脑便一片空白,写材料作文即使审准了题意,也是说不出道理,讲不出依据,或者说来说去总是老生常谈那么几句话,词汇枯竭,语言干瘪。

二、注意引导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没体验到写作给他带来的乐趣,没有满足感、成就感。作为教育工作得者,要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空间。他们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他们的思想可以变得更广阔一些,他们不能亲身去体验一下各种生活,但是可以通过阅读,可以从多种媒体去吸取营养,增加生活的积累。阅读是吸收。你吸收得越丰富,你表达得就越有神。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在青春年少之际,要广泛阅读,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来开阔视野,实实在在地下一番聚腋成裘、聚沙成塔的细功夫。”体验生活,加强阅读,从这里面积累了思想。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关注,有信心去写。

三、教会学生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适当掌握表达技巧。作为高中生应掌握用途最广的两种表达技巧是情景交融法和细节描写法。环境描写若能与人物感情结合起来,就能起到很好的渲染烘托作用,从而增强感染力。至于真实细腻的细节描写,向来就是动人情思的。在作文教学中,比较好教的是作文的有关写作的知识技巧,比较难教的是写作主体。主体从观察从体验从思考到创造,这样一种思维的能力以及他对外物从情到内蕴到外化的一个表现的能力,这个是比较难教的。他根本不能教的,是作者的才气,文章的生气,笔墨的灵气,这些东西是不好教的,但是你最好教的,像知识啊,技巧啊,这些东西的用处可能又不是太大。但是首先要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知道怎样去做。然后才能有后面的提高,渐渐体现他的才气和灵气。

写作教学篇5

关键词:写作教学;游戏;写作训练

古语有云:曲不离口,笔不离手。要想唱好歌,必须天天练嗓子;同理,要想写好文章,必须天天练写作。写作训练要想有效果,还得学生愿意练、喜欢练、全身心投入地练。但当前的写作训练过程大多枯燥、乏味,学生不愿练写作,甚至厌恶写作,这使得写作训练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尝试把写作训练与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运用“故事接龙”的游戏促进写作训练

本人常在课堂上开展的游戏是“故事接龙”。首先,指定一个学生开个头。学生可以随意编织一个情节,或只是点明某个时间、设置某个环境。然后,由后面的同学把情节接上。在接续情节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干涉,就由学生自由地想象、推理。只要能使情节发展,符合情理就行。这样,学生就会投入其中,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学生们设置出的情节往往新颖、有趣、引人入胜。“故事接龙”的过程不仅使参与的学生享受到其中的乐趣,而且吸引了班里其他同学的目光。许多时候还能引起一片惊叹声、欢笑声。集体编故事的过程不仅使学生情感上掀起了波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灵感。通过这个游戏,学生的写作就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说,为写作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可以针对这个游戏对游戏过程做一些梳理,对其中的一些闪光点做一些强调,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感受进行写作。教师不应预设过多的条条框框,而应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戴着镣铐跳舞是难有乐趣可言的,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享受写作的过程。“(写作心理活动的自由性)使作者仿佛化为高山巨川,走兽飞禽,深切地感受着身为大自然的一部分的乐趣,这就是古典文艺理论家们所极为推崇的‘物我交融’的境界。”[1]至于写得好坏,那是下一环节――作文修改中才要考虑的事情。并不是文章写出来就万事大吉了,还要修改,进行逐词逐句地推敲。鲁迅先生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2]通过反复朗读习作,从立意、构思、行文等方面寻找漏洞,进一步提升,力争使习作提高到更高的层次。最后,教师可以总结这次活动的经验和不足,以及它对于写作训练的意义,为下一次类似的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二、巧用“谁是大侦探”的游戏促进写作训练

“谁是大侦探”的游戏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游戏的规则为先指定一人出题,一般是给出几个描述性的词,或是虚构某种情境。选出四五个人凭自己的理解和猜测,就出题人的内容进行补充,目的是要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迷惑选手,这四五个人中间事先安排了一个“托”,有意放出烟雾弹进行误导。最终根据他们的表现让众人判断谁是那个“托”。这是一个智力游戏,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性,要求旁观者“察言观色”。其中充满了悬念,很能激发人的思考。无论判断的结果正确与否,学生们都会全身心的投入。

这个游戏紧紧吸引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知不觉中,学生仔细地观察,冷静地思考,还不时触发种种情感,这为写作准备了充足的条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游戏的过程,尤其是学生自身在参与游戏中的推理过程以及伴随着的情感变化,以此作为写作的切入点,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谁是大侦探”这个游戏为学生写作提供了鲜活题材,对于所有学生来说,都有可写之处,解决了学生写作中“无米下炊”的困境。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使学生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事件、抒真实的情感,打破学生写作时“内容编造”“情感虚构”的怪圈。“歌德就说过:‘依靠体验,对我就是一切,臆想捏造不是我的事情,我始终认为现实比我的天才更富于天才。’”[3]像这种喜闻乐见又真实有效的写作训练才能使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进而提高其写作能力。

三、妙用“卡片表演”的游戏促进写作训练

本人还有一个常用的游戏,也借鉴了一些电视娱乐节目的做法。具体过程如下: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些卡片,有的卡片上是一些词,有的卡片上是一些描述性的内容。游戏开始后,先选择一排学生作为参与者,教师随机选取一张卡片,只能给第一个学生看,然后由这个学生通过表情、动作来表现卡片上的内容(不能用嘴说),第二个学生根据观察,把自己理解到的意思用同样的方式表现给第三个学生,以此类推,直到这一排的最后一个学生,再把这个学生理解到的意思与卡片上的内容作比较。大多时候,比较的结果是彼此有很大差别。对于这个游戏,学生可以做多方面的阐释,常见的想法有:通过别人传话尚且难免出现偏差,更别说具有多种传递意义的表情、动作了;如何通过观察、理解准确把握对方意思……正是有了这些不同的思考,学生可以从不同视角审视这个游戏,也就能写出不同特点的文章了。“把熟悉的东西通过艺术手法的加工变得不熟悉,使我们对它感到陌生、新鲜,从而对它发生兴趣,产生去仔细观察和了解它的强烈愿望。”[4]在游戏中,学生的表情、动作带有表演性质,能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最终结果又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增添了游戏的魅力。

学生关注这个游戏,教师抓住其中的焦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用文字把这些思考表述出来,他们的思绪就能像泉涌般源源不断,流淌于笔端。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写作的乐趣,这才是学生进行写作的不竭动力。

游戏是学生普遍喜爱的活动,而喜爱写作的学生却是少数,如果把大多数学生并不喜爱的写作训练与游戏结合起来,写作教学就将出现很大的改观。笔者相信这将是写作教学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蕾等编.写作心理学[M].济南:明天出版社,1989:254.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2.

写作教学篇6

一.写作之“法”从何而来

写作之“法”是从写法实践中总结而来。这一点大概不会有异议。中国古代文体大致可分为韵文与散文两大类:诗、词、曲、赋可统称为韵文,散行不讲究韵律的称之为散文。韵文讲究“韵”与“律”,即押韵与节奏。先说押韵:上古时代的押韵纯效天然,只要朗朗上口即可,此后越来越要求严格,到南朝的“四声八病”说,律诗成形,遂使法度俨然。在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的痕迹,如:汉代的“柏梁台体”的每句押韵,即是证明效果并不理想而被淘汰或改良了的。而律诗成形后,唐代最杰出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则在“复古”的歌行体上建树卓然。就用韵而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开头故意用二三句相间压韵的不稳定音型,渲染风雨飘摇的意境;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首节用两句一转韵、平仄声对转的特殊韵律营造语言的音乐性即是著名的例子。

由此可见,写作之“法”是在写作实践中产生的,并伴随着写作实践不断变化完善。既然如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先教学生“文章作法”,再让学生去实践,岂非颠倒了因果关系。

二.写作之“法”靠得住吗

写作之“法”靠得住吗?遗憾地发现,靠不住!现当代的文学名家如鲁迅、郭沫若是学医的,茅盾是只在北大读了预科,钱钟书、金庸是学英文的,都没有在中文系就读过,也就没有机会受到写作之“法”的熏染,但不妨碍他们都成了名作家。南宋大词人姜夔,自言得到前辈诗人萧德藻的“诗法”,但我们没见到白石道人的诗如何如何的出神入化,反倒他着意创新的词卓然成大家,他给后人留下的那么多新词牌,足使后人钦敬。宋代“江西诗派”十分讲究师承,奉杜甫、苏轼、黄庭坚为“三祖”。创所谓“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等秘法,但事实上只制造了一批早已被人遗忘的假古董。江西诗派并不乏名诗人,也不乏流传千古的好作品,但这些恰巧是突破藩篱的清新之作,而不是那些死守“师法”的作品。

正反例子证明,写作之“法”真的有点靠不住,因此,我们又何必把“法”看得如此神圣。鲁迅先生就曾说过:我从不相信“文章作法”之类的东西。

三.着重从激发兴趣入手

中学语文教学当然没有培养作家的任务,这就像中学数学教学没有培养数学家的任务,中学物理教学没有培养物理学家的任务是一样的道理。但是中学语文教学确实有让学生学会写作的任务。一个学生的语文基础好不好,其标准不是高考考了多少分,而是看他母语运用的熟练程度。能说能写,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均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让别人了解乃至接受。我想,我们的写作课应该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

让我们的学生喜欢写作,有写作的习惯,有碰到事情产生感触就萌生写作的冲动,这样的写作教学就是成功的,最低限度也要让我们的学生不讨厌写作,这是我们的任务。至于说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已经有多篇文章说过了,这里就不重复说了。

四.向生活学习写作

国画前辈曾大声疾呼过,要“师法自然”。他们最反对死守“家法”,称“形似我者死,神似我者生”。一代大画家齐白石先生十分崇拜明代画家徐渭,自刻印章云“青藤门下走狗”,但从不去模拟前人,而是中年变法,师法自然,创出自己独特的画风,卓然成家。

我们的写作也应该“师法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原真的生活,让学生去直面生活,思考生活,真切地去反映生活,这就是我们写作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我们不要先指导学生写作的“法度”,而是先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开矿”,让他们发现生活中有那么多能写、值得写的东西,让他们从反映真实的生活的过程去体会写作的乐趣,从而喜欢上写作。一旦学生喜欢上写作了,你再怎么指点都行。那时,你可以躲在一边坏坏地一笑,说:“天下英才,尽入我彀中也。”

写作教学篇7

1 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如教学“观察秋天”这次习作时,就带领学生到野外去仔细观察,尽情欣赏,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使学生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欢乐感。这样让学生把看到的说出来,再写下来,学生写出的作品也会有血有肉。

2 创设欢乐的教学情境。如教学“观察一种水果或蔬菜”写篇习作时,让学生提前准备一种水果或蔬菜,上课时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拿的物品的颜色、形状,亲口尝尝其味道,教者再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水果或蔬菜对人体的作用和益处。学生习作起来定会思路活跃,热情高涨,胸中有数,也会获得笔下生花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留意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写下来。现实生活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课内、课外、学校、家里……时时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注意观察发生在身边的各种事情,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把它写下来,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习作产生兴趣,视习作为乐事,就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并发自内心的“我想写”。

二、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要达到此目的,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努力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其。次,要培养学生想象作文。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下面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要鼓励学生放胆想象,学生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便会浮现新颖、生动的意象。每给一次这样的习作,想象力便会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会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三、注重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多动笔、勤练笔的好习惯

1 除了写老师布置的习作外,还要求学生经常写一些日记、周记,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择其喜爱的写下来。把生活中遇见的材料写下来,拓展视野,扩大练笔的机会。

2 要求学生经常回味自己所写的日记、周记,把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修改过来,这样经常反复,直到满意为止,学生的写作水平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3 要求学生记背妙文佳句。通过记背,用心揣摩,理清思路,从而丰富学生的词汇语言。并要求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写作教学篇8

一、培养观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文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获得丰富的体验后的一种情感抒发,教师常常要求学生说真话,表达真实的感情,而写作指导中又缺少了让学生观察的机会,于是学生就只能凭空想象了,作文“假”也就在所难免了。小学生虽然生活的空间较为狭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有着丰富的可供观察的对象,只是因为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观察不细致,认识不深刻,写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罢了。因此,在作文写作指导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在观察中人物事物、积累经验。

要在观察中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味道,人物的外貌、衣着、神情、说话的语气等进行细致观察,在观察中体会,在体会中积累。尤其是在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顺序,如写一种植物,从远处看如何,近处看又有什么不同,它的根、茎、叶各有什么特点,和其他植物相比不同点在什么地方等等;在对人物进行观察的过程中,除了常见的外貌、衣着、神态等,还要对人物的语言、心理等进行一定的猜想。只有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亲心感悟后,印象才会更加深刻,写作中才会有更丰富的体验来进行表达。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后,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观察到的事物的特征和自己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这样长期坚持,当学生将观察变为一种习惯后,写作素材就会变得无比丰富,写作中才会有话可说。

二、开展说话活动,让学生由说到写

小学生最喜欢的莫过于故事,他们不仅喜欢听故事,还喜欢讲故事,因此,在写作前,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将所要写的事先以说的形式进行表达,然后再进行写作。这样,当学生从说过渡到写,有了一定的铺垫,写起来不但会兴趣盎然,也会有话可说。

如在“……的烦恼”的半命题作文中,教师先以“近视眼的烦恼”为题来描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我从小便患上了近视眼,这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不便。记得有一天早晨,天空还下着蒙蒙细雨,我这个近视眼可吃尽了苦头。本来看表的时候明明是7:20分,等我赶到教室时,已经是7:40分了,结果挨了老师一顿批。看来这都是近视眼惹的祸,甭提心里多郁闷了。”然后以此来引导学生将生活在所遇到的苦恼的事情表达出来,在经过交流后再去写作发现,学生有了话题,能将苦恼的事情顺利地表达了。不难看出,这种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中学着写

很多时候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容易走入一个怪圈,即喜欢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作文,由此,在作文教学中,也就习惯性地对学生提出一些虚无缥缈的要求,学生很多时候会摸头不着脑,不是不愿意写,而是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写。其实,小学生的认知以直观为主,在直观的情境中,学生更容易获得感性的写作素材,也才能有话可说。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情境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来获得感性体验,作文前安排一定的活动是不错的办法。如在以“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为题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先安排学生在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让学生做一些事,班级上也可开展“话说父母的好坏”的交流活动,还可以演讲、诗会等形式来组织,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在活动中体会,然后再去作文,生活情境就会变成学生写作的源泉。

四、培养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创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