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能源与环境的现状8篇

时间:2023-12-13 14:59:12

能源与环境的现状

能源与环境的现状篇1

Abstract: Development area is a small region which includ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onsumption, and a large number of population. Economy develops fast and stably in a limit area, then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must carry much load. So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discuss whether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is the rang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assessment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simply in this article, and these methods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ose are single element assessment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For development area, status space method, one of comprehensive methods in assessing regional bearing capacity, was applied to evaluating bearing capacity 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of development areas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status space method and single element assessing method to a certain development area, the results are same basically. Status space method can find all-inclusive problems because more influence factors are included. And these factors must be calculated through a set of steps, then the actural status space value is compared with the planning status space value, therefore it can get a simple conclusion. Status space method is feasible in assessing bearing capacity 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of development area.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区;单因素评价;综合评价;状态空间法

Key words: bearing capacity 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development area;single element assessment;comprehensive assessment;status space method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127-03

0引言

工业开发区是一个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资源、环境消耗的地域综合体,其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共享园区基础设施,实现规模经济、促进就业;另一方面也使园区的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面临巨大的压力[1],因此开发区如何在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关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很多,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这里所涉及的“一定区域范围”一般是指一个流域[2, 3]、一个省或几个省[4-6]、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如环渤海地区、珠江河口地区、西南地区等[7-9] 。但对于工业开发区,目前主要是针对资源、环境的某一方面进行评价,如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0]、开发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11]及开发区生态承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1], 而对于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尚少。本文旨在探索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判断方法,帮助开发区查找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不相协调的问题,为管理者制定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

1区域承载力计算方法选择与原理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两大类,一类是单因素评价方法:某些区域的自身发展条件中存在着某一方面的限制性因素,则应该选取相应的方法进行预测。如土地承载力法、水资源承载力法等[12]。另一类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13]。

1.1 单因素计算法选取资源环境承载力要素中的主要因素分别进行计算,可以找出限制区域发展的具体控制因素。对于资源环境的某一方面可以采用环境承载率来衡量其开发利用的程度,这一指标可用式(1)表示:

环境承载率(EBR)=环境承载量(EBQ)/环境承载力(EBC)≤1

(1)

环境承载率(EBR)是客观和科学地反映一定时期内区域(或城市)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承受能力的实际情况的指标。其中:环境承载量是指某一时期环境系统实际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值,可通过实际调查或监测得出;环境承载力数值分为两类:一类是能较易得到的理论最佳值(如地下水最佳开采量),则采用此数值;另一类是不容易直接得到的理论最佳值,则采用预定要达到的目标值(标准值)来间接表示。

根据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和特点,从环境的本质出发,其可量性的指标体系包括:自然资源指标(淡水、土地、矿产、生物等)、社会条件指标(人口、交通、能源、经济状况等)和污染承受能力指标。对于某个区域而言:

0.81?燮EBR

EBR?叟1.0:表示开发强度过度,不宜进一步开发。

所以承载力分析是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14]。

1.2 综合评价法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法是在区域承载力的研究中,将社会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等因素紧密结合进行综合研究。其综合承载力可由一系列相互制约又相互对应的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构成。①自然资源变量: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开发量;②社会条件变量:工业产值、能源、人口、交通、通讯等;③环境资源变量:水、气、土壤的自净能力。计算综合承载力一般采用的是定量化方法,即选取上述某些变量或全部变量作为评价指标,在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其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采用数理方法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做出综合的分析。概括起来,计算方法有: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方法、状态空间法、层次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和生态足迹法等[15]。

开发区是集社会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消耗、人口集中于一体的面积较小的区域,通过阅读文献、评价方法对比分析,选取了适合于开发区这一特殊区域的评价方法:状态空间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标的选取与调整。计算原理与方法如下:

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外部基本条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应地越高。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靠资源、环境做支持,大自然所提供的资源、环境是有限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所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出这一限度,便会对资源或环境造成不利甚至不可逆转的影响,也就超出的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参照武春友[1]、毛汉英[9]提出的状态空间模型,结合开发区承载力评价的要求,得出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选取资源和环境分别为X、Y轴,社会经济发展作为Z轴,由这三个方面构成的曲面为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曲面。如果开发区所处状态位于该曲面上(如点Ⅰ),则表示开发区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低于该区面的点代表的状态为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低于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如点Ⅲ),相反,高于该曲面的点表示社会经济发展高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如点Ⅱ)。

开发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的三维空间状态模型如式(2)所示:

S=│M│=(2)

式中,Scc为开发区生态承载力的大小;│M│为开发区生态承载力的有向矢量的模;pi为开发区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的某指标处于实际状态(或理想状态即可持续发展)时的坐标值(i=1,2,…,n);wi为各指标的权重。

2应用实例

某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为首批14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1985年3月28日正式动工兴建,规划面积20.02km2。1986年3月成立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992年,省、市决定将面积扩展到181km2。现全区总面积274.1km2,总人口59.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2.1万人。自建区以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80多亿元,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化港口、家电电子、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制药、国际贸易、旅游度假为主要特色,集开发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旅游度假区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框架,是中国开放区域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2.1 单因素法评价结果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可分为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资源可看成物质生产支持系统,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环境是生命体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可看成生命生产支持系统,包括空气、水、土壤、生物等。根据开发区的特点和资料可获取性,选取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环境和水环境作为单因素的考察对象。

2.1.1 土地资源承载力开发区目前及规划期的人均建设用地情况见表1。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以下简称《用地标准》),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60.1~120m2分四级,并明确规定“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在第Ⅲ级(90.1~105.0m2/人)内确定”;现有城市的人均建设用地根据现有的用地水平,允许采用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最高为120m2/人,若将该数值作为人均建设用地的标准,则目前及规划期的用地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此时的土地承载率在0.8~1之间,表示开发力度相当,人均建设用地稍高于国家标准,土地资源利用率稍有不足;若以105m2/人作为标准,那么目前开发区的承载率在0.8左右,表示区域内开发力度不足,土地利用率不足。

有关资料显示[16],我国用地弹性系数远超合理水平。目前,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约24万km2,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已达130多m2,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均82.4m2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m2的水平;2004年全国村庄建设用地2.48亿亩,按当年农业人口计算,人均村庄用地218m2,高出国家定额最高值(150m2/人)45.3%。而包括郊区在内,纽约人均占地为112.5m2。

通过与《用地标准》比较可以发现,开发区现状用地及规划用地指标都比标准值偏高,而且这是国内建设用地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因此土地资源不是开发区发展的制约因素。相反,应将规划用地控制在105m2/人,以减少用地,节约土地资源。

2.1.2 水资源承载力根据资料调查所得到的水资源数据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开发区建设的逐步展开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规划期的水资源承载率逐步扩大,到2020年达到最大为3.59,远远大于水资源承受力,需通过跨流域调水、中水回用、海水利用等途径解决用水问题。

2.1.3 空气环境空气质量可以作为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根据大气扩散模型可以得出计算环境容量以及实际环境容量,二者比值即为环境承载率。本次评价选取二氧化硫和飘尘作为评价对象,环境承载情况列于表3中。由表3可见,开发区目前的环境承载率均小于0.8,环境质量较好,适宜大规模开发。

2.1.4 水环境水环境承载力的计算以CODMn为主要指标,按照2010年的总量控制目标确目前的排放量为2166t/a。

开发区紧靠海域,污水处理达标后直接排海。根据2006年10月15日、16日高、低潮位的现状监测资料,纳污海域的现状CODMn的浓度为1.42mg/L。根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该海域的海水执行三类标准,CODMn的水质目标位4mg/L。

参照《某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建立浓度模型,从化学需氧量输入量和水质监测值之间的响应关系,可以计算出纳污海域当500米混合区半径以外的海域满足海域功能要求时,海域化学需氧量最大环境容量为14387t/a。

CODMn承载率=排放量/环境容量=2166/14387=0.15%(3)

通过式(3)计算出了排污口附近海域的CODMn承载率为0.15,远远小于0.8:可见,对于海域来说,CODMn环境承载力较大。

2.1.5 单因素评价结论计算结果表明,在上述所考察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等方面中,明显制约开发区发展的是水资源不足。

2.2 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选取与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指标,以规划值作为理想值,以2008年的实际值作为现状值,具体数值与计算指标列于表4中。现状值与理想值差别越大,其比值指标越偏离1。

“某经济技术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计算结果如下:

2.2.1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中的经济发展指标,现状值与规划值差距较大,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差距值高达2.41。

2.2.2 资源环境指标中的人均水资源量、万元GDP废气排放量与标准值差距较大,但水耗、能耗都比标准值偏低,反应了开发区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技术水平较高,其他指标与规划值差距不大。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承载力指标的权重值,具体计算方法参照文献[17],计算结果见表5。

对二级指标的权重经归一化处理后,得出各指标权重。一级指标中,社会经济发展为8,资源为19,环境为73。环境是人类和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所以环境指标所占权重较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本,而且,即使资源贫乏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好,也需要资源输入,否则便难以维持发展需要。因此,各指标权重基本反映了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二级指标中,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权重较高,其次是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三废排放量以及能耗。这种权重关系基本能反应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将指标Pi、权重Wi代入公式(2)中,得出状态空间值。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资源环境承载状况Sr为0.417: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下的总的资源环境承载状况Si为0.376。

根据工业园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判断方法,当Sr> Si时(比规划状态超出10.9%),可得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情况为略微超载,可经过适当调整,实现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目标。

3结论

在对单因素考察过程中,通过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承载情况的计算可知,目前开发区土地资源较丰富,大气、水环境质量良好,仍有较大容量,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短缺,而且随着开发区的经济发展,该问题会日益凸显,需要采取南水北调工程、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等措施来弥补水资源短缺问题。

在综合评价过程中,考察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三个大方面中的15个因素,并将规划值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将各指标的现状值与规划值比较,当二者比值偏离1时,说明发展偏离理想状态。该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中的经济发展指标,现状值与规划值差距较大,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差距值高达2.41。资源环境指标中的人均水资源量、万元GDP废气排放量与标准值差距较大,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水平的0.022。另一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各指标权重赋值,指标权重基本反映了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指标Pi分别与权重Wi相结合,得出状态空间值,可知现状的状态值比规划值偏高10.9%,该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情况为略微超载。

将单因素评价与综合评价对比可以发现,二者所得结论基本一致,开发区发展状况较好,个别指标尤其是水资源短缺较为突出,整体状况略微超载,可通过适当调整,加强弱势,合理解决,使开发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状态空间法用于开发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一方面可以发现某些偏离标准的指标,与单因素考察结果基本一致,另一方面可以得出综合指数,对开发区发展状况有一个宏观的印象,用于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武春友,孙源远.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工业园区生态效率评价研究[J].管理学报,2009,6(06):751-754,766.

[2]付爱红,陈亚宁,李卫红.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资源科学,2009,31(09):1535-1544.

[3]叶明霞,罗国云.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 2009.23(3):1-4.

[4]康松,刘鲜明,陈斐.江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其启示[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26(09):76-79.

[5]李峰生,何海兵,王亚茹.湖南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9):5-7.

[6]邱鹏.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软科学,2009.23(6):66-69.

[7]刘庆斌,环渤海的“圈”经济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博弈及化解机制[J]. 环渤海经济t望,2008,(4):20-22.

[8]张正栋.珠江河口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1): 29-35.

[9]毛汉英,余丹林.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 2001,16(04):549-555.

[10]段勇,郑爽,李鱼等.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四川环境,2005,24(01):98-101.

[11]芦晓峰,李波,王铁良.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06):1192-1194.

[12]王浩,江伊婷.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研究[J]. 小城镇建设,2009,(3):53-56.

[13]黄秋香.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29(01):62-64,84.

[14]齐亚彬.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主要问题剖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8(5):7-11.

[15]赵兵.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21(3):114-118.

能源与环境的现状篇2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现有开发密度 资源环境承载力 发展潜力

一、引言

未来20年,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由于区域之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差异较大,客观上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更有针对性、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所谓主体功能区界定为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状况,确定的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空间单元。省域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空间单元和行政组织单元,探讨其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方法,对于区域发展和空间规划都有重大的意义。

二、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指导原则

推进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不仅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内涵,坚持集约利用资源、统筹区域发展,局部服从全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基本原则,还需要从基本省情出发,确定合适的区划单元,适度突破行政区限制。

(一) 以县级单位为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单元

对于一个省份来讲,以市为基本单元进行划分,空间过大,无法体现划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目的。如果以乡镇为基本单元进行划分,由于乡镇政府拥有的权限、职能、手段相对较少,特别是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非常有限,制定主体功能区划及分类政策的实施难以保障。因此,从主体功能区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看,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应选择以县级单位为基本单元,对于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的地区,则可以以乡镇作为基本划分单元。

市区由于其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较大,资源环境承压系数较高,不再按照区边界进行划分,可归类为优化开发地区。原则上基本农田、矿产资源丰富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地区确定为限制开发地区,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确定为禁止开发地区。

(二)适度突破行政区

我国地区经济是一个以行政区为主导的经济体系,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分割在短时期内很难消除。在实际操作中,跨行政区划分主体功能区存在如何实施和依靠谁来实施配套政策的问题。因此,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依托现有的行政区划,照顾到现有的行政区边界。在一些局部区域,特别是重要交通线、联系紧密产业区域、大江大河流域等地区,可以适度打破行政区界限,构建跨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从总体上保障主体功能区的顺利实施。

三、主体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设计

(一) 指标体系

确立主体功能区划的标准需要构建一套简明实用的指标体系作为支撑。指标的选择除遵循共同原则(如科学性、可操作性、层次性、完备性和动态性原则)外,还要充分考虑区域与受载体之间的互动反馈方式等因素。可以选择能够表示现有开发密度和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代表性指标,设计三类指标体系:1.现有开发密度指标。包括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单位国土面积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等。其值越高,表明该区域开发密度越大。2.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反映资源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程度,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大气环境的净化能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敏感性、生物多样性指数等。3.发展潜力指标。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状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等。

(二)指标权重的处理方法

指标权重设定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的评价属于多属性综合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应反映其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指标权重的确定通常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头脑风暴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也可以利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功能获得显著的部分因子。采用头脑风暴法由政府、高校等各方面的专家赋值后进行相关处理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两种方法相互参照,所得的结果会更准确。

(三)理想值和参照值的处理方法

在计算方法上,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同理想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偏差值作为定量描述区域承载状况的基础,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评价模型也需要借助实际值和理想值(或者参照值)的比值来描述区域相对承载状况和发展潜力的大小。因此,确定不同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的理想状态值显得十分重要。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法征集有关专家、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的意见,并转化为相关的定量化数据;或者利用现有的一些国际或国内标准来确定不同时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的理想状态,也可利用区域条件相近,但更接近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区域作为参考标准。同时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各项理想值的确定,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参照国家确定的标准,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

四、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评价方法

(一)现有开发密度评价

指标数量过多,层次过繁,必然会带来相互间交叉和准确性下降,所以仅选择最能反映现有开发密度的代表性指标,如人口、国土面积、生产总值等指标,计算单位国土生产总值和单位国土人口数量等指标,确定各空间单元现有的开发状况,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反映在空间上。如现有开发密度用单位国土人口数量来反映,依据数值分布特点确定一个临界值,将其划分为开发密度较高和不高两类地区,采用ArcGis软件的地图可视化功能,透视出单位国土人口数量在各空间单元的分布,以反映各空间单元现有开发程度。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它反映了资源环境同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相互匹配与适应的关系。资源环境承载力除受区域资源环境本身状况制约外,还受区域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点、科技水平、人口数量与素质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某一阶段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作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并可定量地揭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尝试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的成果大多侧重于对某些单种重要资源的承载力研究。而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的研究成果仍然比较少。主体功能区划是一项相对具体的工作,定量描述方法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借鉴毛汉英等提出的“状态空间法”和张正栋提出的“相对承载力” 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划的特点,提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

1.状态空间评价法

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利用状态空间法来有效地对基本单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即利用状态空间中的原点同系统状态点所构成的矢量模数表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并由此得出其数学达式为:

式中RCC为资源环境承载力值,|M|为代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向矢量的模数,Xir为区域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处于理想状态时在状态空间中的坐标值(i=1,2,3)。如考虑到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各要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状态轴的权重也不一样,当考虑到状态轴的权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wi为各主成分因子对方差的解释率。

由于现实的区域承载状况同状态空间中理想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不完全吻合,其偏差值可作为定量描述区域承载状况的依据。区域承载状况的计算公式为:

RCS=RCCCOSθ

式中,RCS为现实区域承载状况,RCC为资源环境承载力,θ为现实区域承载状况矢量与该资源环境承载体组合状态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矢量之间的夹角。根据矢量夹角公式可得:

Xia和Xib分别代表顶点在状态空间中的坐标值,3为维数。

比较|RCS|与|RCC|的值,确定区域承载能力:如果|RCS|>|RCC|×150%,则承载能力很弱;如|RCS|>|RCC|,则承载能力较弱;如|RCS= RCC|,则承载能力减弱;如|RCS|

2.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法

空间状态法虽然能够对主体功能区划基本单元的承载力进行定量描述,但是无法揭示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所以引进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根据全国的标准,选择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区域或者认为资源环境承载量相对合理的省区作为参照区,根据参照区各种资源的人均拥有量或消费量、研究区域的资源存量,计算出研究区域的各类相对资源承载力,赋予权重后,得出空间单元的相对资源环境承载量。这种方法也可以直接选取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划的标准作为参照值,划分依据和全国标准保持一致,更加有利于贯彻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如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Ic=Qp /Q1

Cy=Ic×Qy

其中: Cy 表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Ic表示土地资源承载指数,Qy表示研究区耕地面积,Qp表示参照区人口数量,Q1 表示参照区耕地面积。

以此计算水资源、矿产资源、环境容量、资源消耗量等各项承载力指标,按照指标赋值的方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在得出综合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通过与实际资源承载人口的比较,获取该地区相对于参照区域的承载状态,包括四种类型:①承载能力很弱:实际资源承载人口( P ) 大于综合资源承载力(Cs)×150%,亦即:P-Cs×150%>0;②承载能力较弱: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 大于综合资源承载力(Cs) ,亦即:P-Cs>0;③承载能力减弱: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 等于综合资源承载力(Cs),亦即:P-Cs=0;④承载能力较强状态: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 小于综合资源承载力(Cs),亦即P-Cs

(三) 发展潜力评价

区域发展潜力是指区域复合系统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其支撑体系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它的大小既受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文环境的影响,也与国家政策取向、战略选择密切相关。

发展潜力的评价需要考虑时间的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时点的发展状况可能差异很大,同一地区不同时点的发展

状况也存在差异。对某一空间单元进行发展潜力评价和估算,建立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如下:

其中,ri表示单项指标的实际值,Ri表示单项指标的标准值,Pi表示单项指标的权重系数;Z表示区域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值,n为选定的单项指标总数。

如果Z>2,则发展潜力较大;Z>1,发展潜力很大;0.5

(四) 综合分析评价

在明确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各基本单元的现有开发密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再综合三个维度的状况,对拟划分地区进行功能定位(下表)。

五、结语

推进形成和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划,可以优化区域空间结构,规范开发秩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划分主体功能区,不仅需要考虑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地质地貌、生态敏感、环境、历史文化遗迹等本地实际,充分考虑城镇、交通、经济、收入、公共设施等发展因素,而且还要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计量模型等技术方法和手段,才可能形成一套规范科学的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方法和技术规范。

[参考文献]

[1]毛汉英,余丹林. 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4).

能源与环境的现状篇3

本研究所建立指标体系的理论主要基于3个理论,分别是“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矿政审批实务和流程。“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的管理理论是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基础。

1.1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就矿产资源而言,“资源”强调的是自然属性,是矿产资源储量,是实物量;“资产”强调的是经济属性,是矿产资源的价值,是实物量的货币化,例如矿业权;“资本”是流动的资产,其实质是矿业权的资本化,具体形式有出让、转让、抵押、信托或股份合作等,如矿业权出让、转让的合同价款。在现实中,资源、资产、资本三者是递进关系,有转化的条件。资源价值核算和产权明晰是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矿产资源管理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也迫切需要从矿产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的角度作出回答,从单一的矿产资源一级出让市场向一、二级市场并重转变,提出全面反映资源三位一体属性的指标体系,为矿场资源市场监测预警经济运行提供数据基础,为矿产资源管理和矿业景气监测提供支撑和服务。

1.2矿政审批实务和流程在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对矿产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是矿产资源管理围绕“找出、管住、用好”的要求,形成综合全面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找出、管住、用好”分别对应了“状态、响应和压力”。矿产资源统计指标体系作为反应矿产资源总体情况的工具,不仅要反应矿产资源的各个环节的情况,还要对矿政审批管理成效有反馈作用,服务于支撑决策。矿产资源从基础地质到找矿勘探,再到开采以及矿山环境都有很强的系统性。根据系统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矿产资源统计涉及“矿产地质勘探、矿产储量、矿业权审批、矿产开采、矿产执法”五个方面,具有综合性、连续性的特点。此外,还有矿山环境和生态补偿这个的环节。总结起来,矿产资源统计包含的环节主要是六个:探、储、批、采(用)、查、补。

1.3“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矿产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可以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来建立。“压力”是指对资源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人类活动、消费模式或经济系统中的一些因素,主要是指消耗资源和产生污染。“状态”反映资源环境各系统的状态,它既反映经济的状态又反映资源环境的状态,表示发生了什么,因而是问题的核心;“响应”过程表明人类改善资源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有效对策。“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发,并运用于环境政策和报告的概念框架。PSR概念模型按照“原因-效应-反应”的思路,阐释人类活动给自然界施加压力,改变了环境和资源的状态,进而通过决策、行为等发生响应,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过程。“压力”是指对资源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人类活动、消费模式或经济系统中的一些因素,主要是指消耗资源和产生污染。“状态”反映资源环境各系统的状态,它既反映经济的状态又反映资源环境的状态,表示发生了什么,因而是问题的核心;“响应”过程表明人类改善资源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有效对策,因此具有“正效应”,即减少对资源的耗竭和对环境的污染,对环境实施投资(图1.PSR模型可以用于选择资源环境相关的指标,用于组建指标体系,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指标,以便帮助决策者和公众了解经济、环境和其他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资源环境压力指标主要与生产消费相关,用于描述那些对资源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资源环境状态指标反映资源环境的现存总量以及在经济活动和自然现象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资源保护(反应)指标主要是针对环境状况由个人、社会团体和政府当局所采取的进一步行动,例如环境支出、环境相关的税收和补贴等。

1.4三个理论的应用“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理论的前提是矿产资源为国有,单位、个人依法有偿使用。矿产资源管理主要围绕探矿权和采矿权来实现,是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具体体现,因此矿业权的相关统计是矿产资源统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矿产管理部门的行政审批实务与流程,建立了统计指标体系的层级。矿产主管部门内部职能分工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确定了矿产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这就决定了该统计指标体系在应用上是为矿产资源管理而服务。图2描述了矿产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中的对应情况,地质勘查、开发利用两个类别描述了“压力”,矿产储量反应了“状态”,行政管理和地质环境则体现了“响应”。以这3个部分构成的模型,可以作为矿产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框架。

2矿产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矿产资源统计指标体系旨在全面、准确和及时地反映和描述矿产资源现状、管理、利用等情况,为矿政管理、矿业规划、矿产资源利用和矿产资源监督等提供决策服务,评价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贡献和环境影响程度,监测、分析宏观调控战略目标执行效果,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等等。指标体系所涵盖的统计范围主要有:①矿产资源地质勘查新发现、新查明情况;②矿产资源现有储量情况,即矿产资源的“家底”;③矿业权审批和发放情况;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⑤矿产资源违法查处情况;⑥矿山环境和地质环境监测。

3指标体系框架和指标选取

3.1指标体系的内容矿产资源统计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二是矿产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此外,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会恶化当地的环境,还应包括矿山地质恢复治理方面的指标。因此,根据管理体系和目标,矿产资源统计指标体系主要分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矿产资源开采审批和利用、矿山环境管理三大子体系。

3.2指标体系的层级矿产资源统计指标体系主要分三级。如表1,第一层级为统计内容的大类,根据实际管理部门职能分工,分为3类,分别是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矿山和地质环境。第二层级为各项统计内容,例如地质勘查投入情况、矿产开采、矿产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灾情等。第三层级即为各项内容里的一级指标。在实际矿政管理中,统计指标与管理职能分工紧密结合,矿政管理分为6类,分别是地质勘查、矿产储量、矿业权审批、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监管和执法、矿山和地质环境。

3.3指标的选取矿产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依照指标体系建设的原则,即功能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根据矿产资源行政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分类和选取统计指标(表1)。先将指标按照资源现状、资源利用、资源管理、资源市场、资源监管和保护等类别,再根据实际业务管理分类将各类别指标细分。表1中列出了实际管理工作中矿产资源专业统计中各大类的统计内容和详情。

4统计指标体系的应用

本文根据矿政审批管理的实务工作流程和现有的统计报表制度,通过梳理矿产资源统计指标,初步建立了矿产资源统计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指标全部来自在国家统计局审批和备案的《国土资源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数据通过矿产资源管理部门通过权威途径面向社会公开。总的来看,所选的指标覆盖了矿产资源的管理、利用和监管等主要环节,基本能反应矿业领域的大多数方面情况。1)资源现状和保障:即矿政管理中的“探”和“储”,反映我国矿产资源拥有水平和对经济建设的保障能力。主要包括矿种已有储量情况、新发现矿产地及新查明资源量、地质勘查投入,以及地质勘查完成情况等。2)资源利用:即矿政管理中的“采”,反映所有矿种的开采利用情况,主要包括矿山数量、矿产开采从业人员、矿石产量、开发利用工业总产值、利税等生产和经济指标。3)资源管理:即矿政管理中的“批”,反映我国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管理情况,主要包括许可证发证情况、许可证登记面积、许可证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生产能力等指标。4)资源市场(用):反映我国矿业权一级和二级市场情况,主要包括一级市场的探矿权、采矿权出让个数、价款和二级市场探矿权、采矿权转让个数、价款等指标。还有反映矿产品市场行情的价格。5)资源监管:即矿政管理中的“查”,反映矿产违法案件查处和处罚情况,包括立案数量和结案数量、查处情况和矿产资源行政复议情况。6)资源和环境保护:即矿政管理中的“补”,反映我国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治、矿山环境受矿业开发的影响程度、治理的投入力度和治理效果,以及地下水监测、地质公园建设等情况。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以及地灾的防治、矿产资源开发损坏的土地、以及对损坏土地的恢复和治理、地下水监测和地质公园建设等方面的指标。

5一些结论和建议

能源与环境的现状篇4

>>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失衡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浅谈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 浅谈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我国水环境现状及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水环境保护现状评析 浅析我国水环境现状及城市污水的处理 我国水环境检测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策略分析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农村地区太阳能热水器应用现状调查及预测研究 山东农村地区抗震设防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地区开展健康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地区中学英语教育现状与途径探析 浅析我国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7-06-2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 王海燕,杜一新, 梁碧元.我国化肥使用现状与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20):135-136.

能源与环境的现状篇5

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的现状已不必赘述,由此而产生的系列反应,例如环境司法专门化呼声,最新《环境保护法》建立的按日计罚、环境公益诉讼等新制度、新规范,以及诸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单行法的修改与拟订,无一不呼吁专业化、高素质的环境法学人才,事实上,一个专业水平极高的民庭法官,或许并不知道如何判决一个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因此环境法教学在今天,应该提至与民法、刑法平等的地位,它值得用同等的关注与精力去对待。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环境法教学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新兴学科,不受重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在我国设立较晚,且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现状,往往作为凑学分的选修课。直至2007年,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全体委员会议会上通过了法学学科核心课程共16门,才将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纳入法学核心课程。然而即便如此,仍有许多高校未将其作为核心课程对待。直至今天,环境法仍被教师和学生忽视。

(二)内容庞杂,不易掌控

环境法教学不如刑法学那样具有极为严谨封闭的体系,其内容庞杂,囊括的单行法及相关规范条例多达几十部,涉及领域上及太空、天空,下至土壤、河海,既管环境污染又管资源保护,垃圾、噪声、农药、森林、草原、动物、植物……方方面面。因此在授课中,老师难于掌控教学内容,学生也容易迷惑,找不到重点。

(三)师资薄弱,地位尴尬

由于环境法新兴不久,且学科较为边沿,在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往往是非环境法学专业的教师上环境法课,缺乏专业性,讲述难免干涩片面,不利于教学效果。加之环境法在司法考试中所占比分极少,最多6分左右,在当今大学生应试化、功利化学习的背景下,环境法教学的地位可想而知。此外,环境法由于课程性质,往往设置在第6、7学期,恰逢学生们疯狂准备司法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的阶段,更加不利于课堂效果,甚至频频出现缺课现象。

(四)社会与实践意义巨大

尽管其现状堪忧,可其实环境法教学的社会与实践意义却不容忽视,甚至在某些方面,其社会意义超越了其他任何一门课程。前文已述,由于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导致的系列反应,社会已经急需懂得环境法知识的法学人才。此外,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与每一位法学学生息息相关。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我们的健康、发展,乃至生存。因此,环境法教学天然地具有社会和实践意义。

二、地区真实环境案例及现状分析教学法的可行性与意义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首先,各地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日益恶劣,环境案例颇多,可供课堂使用的案例资源十分丰富。以湖南省为例,今年以来,全省环保系统共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6起,刑事拘留6人;截止5月底,全省共责令停止建设企业177家,责令停产企业912家,责令限期改正或限期治理企业630家,关停取缔349家,处罚违法企业270家,实施查封扣押39起。典型案例也数不胜数,如湘潭市蔡某违法生产有毒物质案;郴州市无证炼烟致害案;壶瓶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偷猎案等等。其次,各地区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本地区环境与资源现状值得放在课堂中,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本地区环境资源的关注。以湖南省为例,湘江水污染、浏阳镉污染、长沙雾霾、“镉”米泛滥、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及其污染。诸如此类事件或现状,大家耳熟能详,而湖南境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保有量等同样能引起学生关心。具体在各市县,如永州的潇水河流域保护,永州的阳明山、舜皇山、九嶷山等部级森林公园,其中舜皇山内有巨蜥、穿山甲等珍贵稀有野生动物。作为永州当地高校,完全可以将这些环境资源现状运用于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法等章节内容的课堂。总之,各地有其独特的环境资源现状,也不乏典型的案例或者事件,或好或坏都能为课堂所用。

(二)意义分析

1.丰富课堂教学。

环境法教学容易陷于枯燥乏味,不痛不痒,而大量鲜活的、身边的案例、事件、现状,可以丰富课堂教学。2.引起学生兴趣。本地区真实环境资源案例或现状,以其本地亲切感和天然的吸引力,以实现课堂参与度的最大化和最优化。3.促进教学理念改革。课堂中切入当地环境污染案件,在讲解知识过程中结合本地环境资源现状,不仅能鲜活课堂,还能使学生从被迫接受知识,转化为“我想知道我们省的环境资源现状。”并激发学生们思考,“怎样改善呢?”“如何维持良好现状呢?”除此之外,也培养学生们学以致用、关心身边具体事件、踏实务实的习惯。

4.最大限度实现环境法学科设置目的。

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能突破环境法教学现状与困境,优化课堂效果,实现学科意义。

三、地区真实环境案例及现状分析在环境法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前文已述,环境法教学在实践中遭遇很多困境,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下,难以达到环境法学科建立的目的。寻求适当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建立在案例教学法之上的地区真实案例及现状分析法不仅切实可行,而且极具实践意义。而这一新奇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与一般的案例教学法有什么不同呢?其创新与独特之处表现在具体运用中,从案例的选择、案例的处理,到课后作业布置,地区真实案例教学法都有具体的要求。

(一)案例的选择

环境案例何其多,尤其伴随着“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的出台,各地查处、曝光的环境资源案例及事件风发泉涌,然而并非所有案例都能运用于环境法教学课堂,案例的甄选是教学的第一步。首先,最好选择本地发生的案例,如果有高校所在地附近发生的案例最好,这样能充分引起学生关注。其次,最好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例如湖南省湘潭建发伟业混凝土有限公司因超标排污,依法被按日连续处罚,这是湖南省首张按日计罚罚单,具有一定的意义。再次,案例应能引起共鸣,或有一定震撼效果,耳熟能详最好。例如浏阳镉污染案,湖南“镉”米事件等,此类事件能引起共鸣,具有一定的震撼效果。当然,如果本地区无符合条件的案例,而全国范围内有非常理想案例的情况下,应选择后者。最后,案例必须与课堂内容相关。

(二)案例的处理

环境法教学者普遍抱怨的一个问题是:环境法的案例太少了,不像民法、刑法那样,案例信手拈来,且非常利于结合课堂内容。于是传统教学中能运用到的相关案例普遍较为陈旧,有些甚至是20年前的案例,且案件较为繁琐,大都不能引起学生兴趣,丧失案例教学效果。事实上,在环境法教学中,大可不必秉持民法、刑法案例选择的标准,只要是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经过适当处理,便能为课堂所用。第一,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环境法领域的案例,往往涉及面非常广泛,甚至大家普遍关注的视角会掩盖其与环境的联系。例如今年8月份发生的天津港特大爆炸事件,大家普遍关注的是灾难的损害、原因、灾后重建及赔偿问题。可其实该案涉及有害化学品的管理与污染防治法,这属于环境法分论的教学内容。所以诸如此类的案例,经过适当语言处理,同样可以运用于环境法教学课堂。第二,巧妙设问,结合内容。设问是关键环节,例如天津爆炸案中,可以设问:危化品有没有特殊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呢?我国目前有无相关法律?从而引出知识,最后可结合所学,引导学生分析本案。第三,留有余味,启发思考。案例所折射的问题,是否启示了我国相关法律的不足呢?该案的处理与国外类似案件的处理相比较,有何启示?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课堂的最后,启发学生思考。

(三)课后作业的布置

能源与环境的现状篇6

关键词:耦合度;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态势;边疆山区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059-05

1引言

耦合(coupling)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1]。当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配合得当、互惠互利时,为良性耦合;反之,相互摩擦、彼此掣肘时,为恶性耦合[2]。从协同学的角度看,耦合作用和耦合程度决定了系统在达到临界区域时走向何种序与结构,或称决定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3]。目前,国内对“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进行耦合分析的成果已颇为丰富。许多研究人员利用现代系统理论体系,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状态和规律[4~5]、人口与资源环境的演进态势[2,6]、区域系统耦合状态[7]、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8]以及资源开发中的耦合效应[9]等内容,其理论和方法在区域层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该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决定着地球生命支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自然与社会科学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10]。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建立于资源环境系统之上,并与之发生耦合关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能量与物质循环方式对资源环境产生胁迫作用。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环境效应又通过降低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而对其产生约束作用。在这种双重机制作用下,如何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土地总面积38.32万km2,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是一个典型的低纬度高原山区省份,固有的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尚不发达。1949 ~ 2005年,全省总人口由1595.00万人增加到4450.40万人,增加了2.79倍;经济规模(GDP)由8.93亿元增加到3472.89亿元,增加了388.90倍。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 041.79元,相当于1990年的4.2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265.90元,相当于1990年的6.11倍,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城镇化水平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同时,云南又是一个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省份[11],资源减少、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较为突出[12~13]。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4~16]:云南省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低,土地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这对区域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极为不利。因此,研究识别云南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态势,对协调未来人口、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遵循建立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及系统性原则,结合云南省区域状况,构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表1)。为统一各指标量纲与缩小指标间数量级差异,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公式如下:

式(1)、(2)中,xij表示第i年j项指标值,x′ij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max(xj)为第j项指标最大值,min(xj)为第j项指标最小值。当指标值越大对系统发展越有利时,采用正向指标计算式(1)进行处理;而指标值越小对系统发展越好时,则采用负向指标计算式(2)进行处理。

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每个准则层及指标层的指标因子的权重值(表1)。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本文从1991 ~ 2006年《云南统计年鉴》[17]、1991 ~ 2006《中国统计年鉴》[18]、1991 ~ 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以及1990 ~ 2005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获取1990 ~ 2005年原始数据,并进行处理和计算。

2.2 系统耦合状态评价方法和模型

本文采用李崇明等[20]提出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确定整个系统的演化状态以及 与的协调程度(后有研究人员称为耦合度[3,7,21]),模型如下:

公式(3)中,为两系统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为各指标权重。鉴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二者间的交互胁迫关系,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复合系统来考虑,显然与是这一复合系统的主导部分,按照一般系统理论,该复合系统的演化方程可表示为:

公式(4)、(5)中,A、B为受自身与外来影响下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的演化状态。VA、VB分别为二子系统在受到自身与外界条件影响下的演化速度。在整个复合系统中,A与B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都将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整个系统的演化速度V可以看做是VA与VB的函数,即V=f(VA,VB),这样就可以VA与VB为控制变量,通过分析的变化来研究两个系统间的协调耦合关系。

由于整个系统的演化满足组合S型发展机制,可以假定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动态协合关系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样在每个周期内,由于V的变化是VA与VB引起的,可以把VA与VB的演化轨迹投影在一个二维平面(V经济发展初期,不受资源环境限制,资源环境不受经济影响,发展只受自身因素影响。此状态下,只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其发展能力无限提高,资源环境始终不变,是一种理想状态。

良性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开始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此状态下区域社会经济提升速度快于资源消耗和环境变化速度,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产生一定的胁迫作用,但处于可接收范围内,两个子系统向着良性状态发展。

分水岭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此种状态下,资源环境刚好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两者变化速度相等,系统处于由良性状态向不可持续演变的临界点,为系统状态演进的分水岭。

不协调发展阶段

资源储量制约经济发展速度,资源环境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此状态下,高度重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明显增强,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不足,系统向着不可持续状况演变。

系统崩溃阶段

经济增长在资源环境的影响下达到极限,在经济增长极限值要求下,资源增长呈现无穷大趋势。此种状态下,过度追求社会经济发展,完全忽视自身支撑能力的提高,系统处于一种无限消耗阶段,面临崩溃的危险。区域系统将有两种演进方向:一是两系统间的矛盾不可协调,走向崩溃,因这种情况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二是人类采取一系列政策、技术、工程等措施,及时调控系统运行状况,引导其进入螺旋式上升阶段,实现系统的高级协调共生。

3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耦合状态分析

3.1 系统耦合度计算

根据表1及公式(1)~(3)可计算出云南省1990~2005年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f(x)和资源环境综合指数g(y),结果如图2所示。然后依据f(x)和g(y)进行非线性模拟,首先计算A与B、VA与VB,其结果为:

3.2 结果分析

(1)从社会经济综合指数f(x)和资源环境综合指数g(y)来看(图2),1990~2005年,云南省f(x)和g(y)均呈上升趋势,除在1996年和2001年之后有所波动外,两者基本同步增长,但在2003年之前g(y)>f(x),f(x)不断逼近g(y),表明云南省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逐年增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强。在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内部关系中,相比之下,经济发展大大超前,而环境保护则滞后得多。2004年之后f(x)>g(y),说明在社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有所缓解。同时,在1996年、2002~2004年,g(y)下降趋势下,f(x)仍能获得相同速率的增长,这表明,社会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环境的投入不但不会降低其发展速度,反而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

图4 1990~2005年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度

(2)从VA与VB变化情况看(图3),两者大致可看作“U”型曲线,两系统处于同步变化状态,1994年之前VA>VB,1994年之后VA

(3)从耦合度α的变化情况(图4)并结合表2分析,近15年以来,1990~1993年α处于39°~42°之间,为协调发展状态,1994年突破45°成为系统发展的分水岭,之后均处于50°~84°之间,2001年更高达83°。α经历了先下降(1990~1992年)后上升(1993~2001年)再下降(2002~2005年)的过程,尽管近4年来呈快速下降趋势,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状态有所提高,但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一直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在高度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高消耗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4未来发展态势分析

近年来,云南省在环境保护和治理、降低能耗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2005年,环保直接投资占GDP比重达1.4%,相当于2000年的1倍;1990~2005年,“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以年均27%的速度增加;2005年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相当于1990年的4倍多;2005年,万元工业产值耗能、万元生产总值耗能、万元GDP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万元GDP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元GDP工业废水产生量均有所下降,吨能创造工业产值和吨能创造生产总值也有极大提升。这些因素的促进下,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度呈下降趋势。

尽管如此,云南省未来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胁迫和约束双重机制加强,二者协调发展仍面临巨大压力。可以预见,云南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胁迫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5年以来,由于过度追求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上马,加之人口压力不断增大,致使区域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严重,区域土地、水、矿产等各种资源供给日趋紧张,区域综合支撑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而历史上对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所欠的旧账越积越多,形成累积效应,并以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滞后效应表现出来,至今仍没有得到解决。

(2)长期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发展模式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劳动力素质不高、技术落后,云南省在国际、国内区域分工中处于提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地位,经济增长主要靠过度消耗资源和加重环境成本的方式来实现。以能源消耗指标为例,在1990~2005年,云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规模以上)以年均5%的速度下降,2005年为3.55吨标准煤/万元,仍高于全国2.59吨标准煤/万元的水平,且在“十五”期间呈波动状态,下降极其缓慢。万元生产总值耗能以5.9%的速度下降,2005年降为1.73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全国1.22吨标准煤/万元的水平。云南省在通过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方面面临不小压力。

(3)“三废”排放量逐年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环保投资严重不足。根据2005年《云南省环境公报》,SO2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大气污染防治面临较大压力,昆明等6个城市空气污染加重,15个开展降水酸度监测的重点城市中,11个城市出现酸雨。云南省77条主要河流的150个监测断面中,水质在Ⅲ类以下的断面达42%。1990~2005年,废水排放总量以年均1.9%的速度增加,2005年达8.05亿t,工业废气排放量以年均8.7%的速度增加,2005年达6646.08亿标立方,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年均5.7%的速度增加,2005年达4661.49万t。与此同时,“三废”处理能力却提高不大,例如,2005年,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仅为35%,远低于全国57%的水平。环保直接投资占GDP比重年均增长4.7%左右,2005年达1.4%,略高于全国1.3%的水平,但远远低于云南省GDP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水平。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环保投入不足加大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

(4)全省总人口将继续增长,加之云南为边疆山区多民族省份,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各项建设起步晚,对环保设施和技术投入欠账较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交通、能源、水利等各项建设将大大加快,必然加大对资源环境胁迫强度,这已是难以逆转之势。

(5)环境保护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受自然灾害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严重。一方面,云南省自然条件差,全省山地、高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4%,盆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6%,这对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利,资源富集但开发利用成本高,各类用地受到限制,环保工程措施投入大,技术要求难度高。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影响也较为严重。以农业生产为例,在1952~2005年间,全省农业自然灾害总受灾面积达4745.99万hm2,年均受灾86.29万hm2,占年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0.28%。1996~2006年,因自然因素(洪水、地震等)和某些人为因素造成的灾毁耕地共计达4.88万hm2(年均因灾毁而减少耕地0.49万hm2)。此外,云南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1999年以来,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36.9%,土壤平均侵蚀模数达1340t/km2・a。以金沙江流域为例,全流域年均水土流失直接经济损失相对量达4427.4元/km2・a,其中坡面侵蚀损失3247.6元/km2・a,重力侵蚀损失1179.8元/km2・a[22]。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云南省未来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5结论

(1)从系统理论思想出发,对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系统进行耦合态势分析,以识别系统协调发展状态,对今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评价结果表明,自1994年突破分水岭以来,云南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一直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近10年,耦合度均在50°~84°之间。尽管2002年后呈下降趋势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但其速度极其缓慢,环境保护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其滞后效应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将越显明显,系统间的胁迫约束机制加强,目前总体上仍然处于极不协调状态。

(3)分析表明,未来云南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仍将面临一系列的重大挑战,系统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的难度大,达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同步协调发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因此,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明确区域科学定位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同时加大环保资金和技术投入,特别是重视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勤堂.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 管理世界,2004,(2):133-136.

[2]吴文恒,牛叔文. 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6,(2):81-86.

[3]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105-112.

[4]乔标,方创琳.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J]. 生态学报,2005,25(11):3003-3009.

[5]刘耀彬,李仁东.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47-51.

[6]马彩虹,赵先贵. 陕西省人口-耕地-粮食系统耦合态势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5):217-221.

[7]张富刚,刘彦随,王介勇. 沿海快速发展地区区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海南省为例[J]. 资源科学,2007,29(1):16-20.

[8]张振杰,杨山. 基于系统行为的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2):88-92.

[9]朱鹤健,何绍福. 农业资源开发中的耦合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583-588.

[10] 高长波,陈新庚,韦朝海等. 区域生态安全:概念及评价理论基础[J]. 生态环境,2006,l5(1):169-174.

[11] 杨子生. 云南省耕地资源危机及其对策初探[J]. 自然资源(现《资源科学》),1994,16(5):16-24.

[12] 杨子生,李云辉,邹忠,等. 中国西部大开发云南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研究[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13] 杨子生,刘彦随. 中国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研究――以云南省为例[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4] 李宏. 云南人口变动与土地承载力分析[J]. 农业经济,2004,(7):7-8.

[15] 杨林泉. 云南脆弱生态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J].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3):15-17.

[16] 陆颖,何大明,柳江,等. 云南省15年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93-97.

[17] 云南省统计局. 云南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18]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19]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20] 李崇明,丁烈云. 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11)134-144.

[21] 徐学荣,吴祖建,张巨勇,等. 可持续发展通道及预警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33(2):31-37.

[22] 李云辉,贺一梅,杨子生. 云南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直接经济损失测算方法与区域特征分析[J]. 山地学报, 2002,20(增刊):36-42.

[作者简介]李智国(1977-),男,云南武定人,汉族,讲师,主要从事生态安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能源与环境的现状篇7

关键词:住宅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噪音防治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住宅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该区域在自然、资源、环境质量等条件下以及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这种研究要基于该区域的环境、社会、资源的综合能力,尽量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该研究对于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的作用和意义。

一、住宅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1.房地产设计、施工运以及行等阶段,也是住宅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该工作的核心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决策与开发建设活动之前,就要体现出环境影响评价的预防功能。经过科学的决策后才开始进行开发建设,运用实施环境监测计划持与环境的可持续性研究。并且整个过程要不断延续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不间断的验证评价结论,进而将科学有效信息传达给住宅项目的开发方和决策者,进而修正与完善开发项目。

2.住宅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住宅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以及土质状况;该区域的水系和水文状况,气候概况;植被、矿产、野生动物、野生植物以及农副产品等;当地的水、声、大气以及土壤等基本环境质量;开发区域的实际功能环境状况,如:文化、政治、商业等设施情况;该区域的实际社会经济情况;该区域居民的身体状况有无地方病;该区域实际环境保护与破坏状况。住宅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按照环境要素: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大气环境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此外,实际的预测时间、内容、方法以及内容需要依据实际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的特性、当地的环境要求加以确定。另外,要做好该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预测。

二、住宅开发项目中对噪音源的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

住宅项目更加注重房屋的功能性以及该区域是否有污染源,如:声、光、电、化工企业等方面。以下针对噪音污染评价与防治进行阐述。

1.针对噪音源的环境影响评价

随着噪音污染日益严重,整个社会对于噪音污染的认识也就不断提高,这个问题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逐渐成为国内外在环境污染投诉中的主要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类城市之中,这些住宅项目会在建设阶段以及竣工后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这直接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对这些住宅项目在建设审批阶段就需要对其未来可能造成的噪声影响进行评价,进而确定该项目的实际可行性。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是建立在噪声源调查分析、背景环境噪声测量与敏感目标调查基础之上的。对住宅建设项目产生的噪声影响,一般是按照噪声传播过程中的声级来计算计算的。我们需要预测环境噪声影响范围、程度等对照相应的标准评价环境噪声影响,并依此以此提出相应防治噪声对策措施。

2.噪音源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2.1评价住宅项目开始建设之前的噪声现状。

2.2依据噪声预测结果和相关环境噪声标准,评价房地产建设项目在建设期、施工期、运行期噪声影响的程度。

2.3科学分析受影响人口的分布状况。

2.4科学分析住宅建设项目的噪声源分布以及主要噪声源和超标原因。

2.5科学分析住宅建设项目选址、设备布置以及工程布置的合理性,分析住宅建设项目设计中的噪声防治措施的特性与防治效果。

2.6为保证环境噪声达标,评价必须增加或者调整适用房地产工程的噪声防治措施,并对该措施进行经济与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

3.噪音源的防治对策

噪声防治对策主要是在噪声源以及噪声传播过程两个环节加以重视。

3.1 声源上降低噪声的主要措施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是指将发声大的设备改造成发声小的或者不发声的设备,其方法如下:

第一,从机械设计角度出发降低噪声。例如: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选用发声小的材料来制造机件、改进设备结构与形状、改进传动装置以及选用已有的低噪声设备。上述措施在可在声源上有效的控制噪声。

第二,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声。

第三,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由于设备运转不正常会大大增高噪声。

3.2 对噪声传播途径进行降噪处理

从噪声传播途径入手进行降噪防治是较为常见的防治方法,这能有效的保证噪声敏感地区达到降噪的目标。

第一,设计过程中必须依据“闹静分开”与“合理布局”的原则。这样能确保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的敏感区域。

第二,充分利用实际自然条件。例如:位于噪声源和噪声敏感区之间的充分利用现有的围墙、土坡、山丘、地堑有效降低噪声。

第三,充分布置噪声敏感区中的建筑物功能与合理调整建筑物平面布局。尽可能将非噪声敏感建筑或非噪声敏感房间靠近或朝向噪声源来有效降低噪声。

第四,使用声学控制措施。如:对声源采用隔震、消声与减振措施。在传播途径上增设吸声、隔声等装置来有效降低噪声。

3.3 如何防治综合体建筑中的噪音源

众多城市综合项目都无法避免已经存在或者源于内部噪音源的处置。例如:餐饮带来的油烟排放处理,建筑体内中央空调等风机运转过程中噪声处理。

对于实际的住宅工程项目而言,通过实际评价进而提出的各项噪声防治对策,要必须符合具体、经济可行以及针对性等最为基本的原则。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住宅项目开发过程中,必须切实体现实施环境评价的作用。并且保证住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和法规。实行过程中要确保整个过程的实用、科学和公正性,这样才能促使住宅开发项目真正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循环经济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边向征,李慧军.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探讨[J].北方环境, 2010,(05) .

能源与环境的现状篇8

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由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SMRSC)、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SESC)和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SCDUL)构成,该复合系统表现出较强的开发性、非线性和自组织性特征。

(1)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该能力是矿业城市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资源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由城市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禀赋状况(SMR)和资源供应状况(SRS)所反映。矿产资源禀赋反映的是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储备规模和质量条件;资源供应反映的是地区将资源转化为工业发展所需矿产品的能力和水平。

(2)生态环境支撑能力。该能力是矿业城市实现经济发展的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环境容量支撑。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由环境质量状况(SEQ)和环境治理状况(SEI)所反映。环境质量反映的是地区生态环境支撑城市发展的容量潜力;环境治理反映的是地区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投入力度,客观上体现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可能速度和水平。

(3)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它反映的是矿业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地区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消耗和依赖程度,由城市发展压力状况(SDG)和城市经济发展消耗状况(SEU)所反映。城市发展压力反映的是城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地区资源与环境的需求程度;城市经济发展消耗体现的是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水平。矿业城市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见图1.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中3个子系统的内部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各子系统之间也同样具有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复杂耦合关系。

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是矿业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的“源系统”,解决了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长期持续发展和短期稳定运行的资源保障问题。资源禀赋状况的改善为城市经济长期持续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储备;资源供应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城市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了现实的初级矿产品,满足了城市发展对矿产品的直接需求。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是矿业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的“汇系统”,该子系统接纳和处理城市经济运行的“三废”排放,并运用自身的净化和治理功能,为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生态容量和空间。

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能够使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同时会增强对矿产资源勘查、矿产品生产、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进而能够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对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的保障和支撑能力,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协调运行,强化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大系统协调运行的能力和水平。反之,矿业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地区矿产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式利用,大规模地进行“三废”排放和环境破坏,突破地区生态环境容量阈值,就会造成地区矿产资源的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导致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出现恶性循环甚至崩溃。因此,矿业城市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大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各子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具有交互胁迫、相互依存的客观特征,它们共同刻画了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演化态势。

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河北省唐山市是一座依托煤炭、铁矿石、非金属建材类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100多年历史的沿海矿业城市。经过长期发展,唐山已形成以“铁矿及冶金辅料矿产开采加工钢铁冶炼及加工机械制造”的铁矿资源产业链,“煤炭开采和洗选煤电、炼焦、煤化工等”的煤炭资源产业链,“水泥灰岩、石英砂岩、陶瓷土等资源开采加工水泥、陶瓷、玻璃及石材”的建材类矿产资源产业链为主体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集群,它们构成了该市工业经济的主体。1998—2010年期间,唐山的GDP从781.16×108元增至4469.08×108元,工业总产值从471.92×108元增至2427.40×108元,年均增长率为34.5%,其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1999—2011年《唐山统计年鉴》以及各年的“唐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依据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构成特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构建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统一各指标的量纲、缩小指标间的数量级差异,通过极差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如下:式(1)中:x′ij为某指标的标准化值;xij为某指标的原始值;xi.max为指标最大值;xi.min为指标最小值。

将专家评议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准则层及指标层的各项指标权重值(见表1)。在明确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中不同层次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性的评价模型。

评价结果分析

1城市系统要素演变规律分析

1998—2010年唐山市的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及城市发展消耗水平总体上均呈波动上升态势。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从1998年的0.3765上升到2010年的0.7243。其中,1998—2006年为稳定提升时期,2006年达到0.4225,2007年开始下降,2008年达到最低(0.3217),随后又快速上升。生态环境支撑能力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从1998年的0.2627上升到2010年的0.7553。其中,1998—2003年为持续提升期,2003年达到0.6211,2004年明显下降(0.4463),之后又呈持续增长态势。城市发展消耗水平除在个别年份(2001年、2004年、2007年、2009年)出现小幅下降外,总体上呈不断增长态势,由1998年的0.1642上升到2010年的0.6904(见图2)。

2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协调性分析

协调性是矿业城市经济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征,是反映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协调性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唐山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主要由城市经济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与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与胁迫状况所反映。通过对1998—2010年唐山市三个子系统的演变轨迹进行拟合,得到城市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和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的演化状态模型(A、B、C),据此计算3个子系统的演化速度(VA、VB、VC)和协调程度。

(1)1998—2010年唐山市3个子系统的演化速度表现出非同步性(见图3)。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VA)的演化速度呈持续增长趋势,从1998年的0.01137上升到2010年的0.02949;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VB)的演化速度则表现为先降后升,从1998年的0.1897下降为2005年的-0.0322,之后又快速提升,于2010年达到0.1879;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VC)的演化速度呈持续下降趋势,从1998年的0.1043下降到2010年的0.03476,年均下降速度为0.53%。1998—2010年唐山市的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表现出持续增长态势,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呈不断下降趋势。然而,由于城市发展消耗水平的起点较高,因此虽然近十多年来消耗水平在不断下降,但其绝对消耗速度仍高于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的增长速度。两者在2010年的演化速度基本接近,预期未来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将出现高于城市发展消耗水平的良好态势。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与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的关系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2004年之前,片面强调城市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源产业快速发展,客观上造成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2004年以后,城市经济发展开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2)1998—2010年唐山市的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与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的协调性呈稳步提升态势,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与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的协调性则呈近U型的变化特征(见图4)。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与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的协调度由1998年的1.14提高2010年1.82,年均增长速度为5.2%;而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与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的协调度先由1998年的3.47下降为2004年的0.77,年均下降速度为38.6%,之后快速增长,于2010年达到9.30,年均增长速度达142.17%,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大幅度提升。

唐山市作为传统的矿业城市,多年来一直延续着以资源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造成其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近年来,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唐山市的资源产业链不断向纵深方向延伸,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与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之间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演变趋势。

结论

(1)1998—2010年唐山市的城市发展消耗水平、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均呈波动性增长态势,但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增幅总体上低于城市发展消耗水平。这说明唐山的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与城市经济发展消耗的需求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1998—2010年唐山市呈现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的演化速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2004年之前为下降)、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的演化速度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这说明唐山市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效果得到初步体现。

推荐期刊
  • 江西能源
    刊号:36-1135/TK
    级别:省级期刊
  • 能源
    刊号:13-1392/TK
    级别:部级期刊
  • 中国能源
    刊号:11-2587/TK
    级别:统计源期刊
  • 浙江能源
    刊号:--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