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评估方法论文8篇

时间:2022-09-29 04:59:07

评估方法论文

评估方法论文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定量风险评估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Risk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

3.1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3.2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整理。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3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

根据电力企业QRA的工作内容和实现要求,结合电力企业本身特点,电力企业QRA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即实施安全检查的项目明细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与致命度分析(FMEACA)技术;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技术;事件树分析技术;基于概率影响图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可靠性工程技术期望值法、风险主观、客观估计法、模糊评估法等。

评估方法论文篇2

一、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性评估方法

货币性评估方法是用货币单位计量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经济价值,以便将人力资源价值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之中。

1、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

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型是美国学者巴鲁克.列夫和阿巴.舒尔茨i于1971年提出的。他们认为,按照经济学中价值的概念,人力资源的价值是其未来收入的贴现总值。计算公式为:式中:Vn——一个n年龄员工的人力资源价值;It——该员工第t年的预计年收入;R——适用于该员工的收益折现率;T——退休年龄。

上述价值模型考虑了在计算人力资源价值时员工为企业服务的年限,反应了企业利用人力资源的功能,可使人力资源得以有效分配。但该模型未考虑职工流失和在企业内部调动工作岗位的可能性,并且忽略了“效率系数”这一复杂因素对人力资源价值的影响,忽略了人力资源创造的剩余价值部分。

2、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

1964年,美国的霍曼逊提出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型以评估人力资源价值。他主张以效率因素作为未来工资报酬的调整值,计算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价值。根据企业之间盈利水平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源素质的不同所造成的这一理论依据,将员工的未来工资报酬的现值乘以一个效率系数,用该系数计量给定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关效率。

3、随机报酬评价法

随机报酬模型是弗兰霍尔茨ii1971年提出的。他认为人对于组织的价值在于他能够提供未来的用途和服务,与他预期所处的职位或服务状态相联系。一个人未来时期在一个组织机构内担任某职位的可能性是随机的,在这种随机过程中人所提供的服务是对组织的报偿。其公式如下:式中:ERV——人力资源价值;i——系列服务职位(i=1,2,3,……,m);m——离开职位;Ri——组织从该员工可占据的各种职位i中得到的价值(Rm=0);P(Ri)——某人担任某种职位的概率;t——时间(从1到n)。

该模型较之前面模型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但是其各因素的计量也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上,并没有提出一个精确的计量方法。

4、内部竞标法

内部竞标法是赫奇棉和琼斯1967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在一个组织中,只有那些稀有的人力资源才具有价值,是各部竞相争用罗致的对象,这些人力资源的价值,可由各部门或各利润中心的经理通过投标竞价来确定,这个最高竞价也就是该员工的价值。

5、成本法

人力资源的成本计量是从人力资源投入的角度来确认和计量支出的计量模式,目的在于对人力资源的投资额进行计量,提供人力资源的成本信息。

二、人力资源价值的非货币性评估方法

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除了货币性计量方法外,还应有非货币性的计量方法。非货币性计量方法就是通过编制人员实际工作业绩评价表,人员发展潜能的可塑性评价表,评价实施人才激励机制带来的效果,判断人才流动率。

1、技能一览表

这是用非货币性的方法评估某一企业中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各个组织成员所具备的能力或技术详细地排列出来,以此作为企业分析考评人力资源价值的准备资料。

2、工作绩效评价法

评价工作绩效所采用的方法是将影响职工工作绩效的各种因素分为不同等级,按重要程度的一定顺序排列号,给每个职工进行级别排列。这种级别排列可能是按一个标准尺度的排列,也可能是按多个标准尺度的排列。

3、潜力评估法

职工潜力是指个人将来可望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即某人在某企业中将会担任责任更重大的职务时的潜在能力。潜力评价法是用于确定企业某职工在工作中的成长和职务提升可能性的方法。

4、工作态度测定法

该方法主要用来评价企业职工工作态度。评估企业员工工作态度,可以分别从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角度填写问卷,来了解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对于工作中的某些客观事物的认知差别。

5、主观期望效用评价法

主观期望效用这个概念包含着两个基本的内容:主观效用和主观概率。这里所谓的主观效用指的就是经济意义上的主观价值,是使用某种资源的人所感知到的这种资源的价值。

评估方法论文篇3

1 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近年来,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方法得到促进和发展,李忠等}6]考虑多种风险分析方法,把静态风险管理和动态风险管理有效结合,提出更为全面、合理并贴近大断面城市隧道工程实际的风险界定、辨识、估计、评价和控制的静动态风险管理过程架构;周宗青等}7]针对隧道塌方风险,利用模糊层次评价方法开展基于孕险环境的静态风险评估,汲取大气降水、开挖支护措施及监控量测等施工信息,进行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动态风险评估,基于动态评估结果提出了风险动态规避方法;苏洁等针对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安全开展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建立包含工前检测、工前评估、工中动态控制、工后评估及恢复等四个方面的既有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体系,即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地铁施工过程中既有桥梁施工中的控制指标及控制标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既有桥梁在全过程中的安全性几通过对施工结束后施工数据的分析,对既有桥梁结构进行必要性评估及恢复。上述文献通过动态更新地质、环境等评价指标、增加施工监控量测等施工信息实现动态风险管理,但是对于施工行为的风险评价方法涉及不多,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定性评估方法中主观因素影响太大,由于相关统计数据有限,定量评估方法发展基础明显不足,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成为目前采用的主要风险评估方法。杜修力等将网络分析法应用到地下工程风险评估中,利用专家调查法对地下工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运用MATLAB对各风险因素的比较判断矩阵及加权超矩阵进行分析和运算;刘保国等通过建立集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判和网络分析法于一体的模糊网络分析法,将其应用于公路山岭隧道施工风险分析,在公路山岭隧道施工全过程分析基础上,建立公路山岭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汪涛等}川采用贝叶斯网络方法建立风险事件、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结合风险贝叶斯网络评估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2 深长隧道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估    

近年大量的高风险深长隧道工程正在或即将在地形地质条件极端复杂的岩溶地区或西部山区修建,建设过程中极易遭遇突水突泥、岩爆等重大灾害,针对隧道突水、岩爆、大变形等单个风险事件开展的研究日益增多。李术才、李利平等通过案例统计分析,遴选出突涌水的影响因子,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与突涌水发生概率和发生次数之间的隶属函数或表征关系,建立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模糊层次评价模型。郝以庆、卢浩等利用概率理论对突水评价指标值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表征,引入了属性测度扰动区间,推导了单指标属性测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多指标综合属性测度矩阵的计算方法。董鑫、卢浩等提出基于嫡的风险评估和决策模型,综合考虑了危险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并针对隧道突水,基于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了裂隙压剪破坏与裂隙拉剪破坏的临界水压力值,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临界水压力的影响。吴世勇等通过微震实时监测和数值分析等手段,开展TBM施工速度、导洞施工等TBM开挖方案对岩爆风险的影响研究。肖亚勋,冯夏庭等在锦屏II水电站3#引水隧洞极强岩爆段实施了”先半导洞+TBM联合掘进”实验,结合微震实时监测信息对TBM半导洞掘进的岩爆风险开展了研究。温森等针对洞室变形引起的双护盾TBM施工事故开展风险分析,根据后果等级结合发生的概率提出TBM施工变形风险评价矩阵。    

深长隧道中地质因素不确定性大,影响机理复杂,目前风险评估主要侧重于研究地质、施工等因素与风险事件的相关关系,建立初步的风险评价模型,对于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风险的机理和综合评估模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 城市地下空间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估    

随着我国地铁、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蓬勃发展,围绕深基坑、盾构隧道、过江隧道、地铁穿越建筑物等工程施工开展了风险分析。张驰针对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深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开展风险分析与评估,提出了风险损失评价指标、风险等级划分以及风险损失计算公式。郑刚等开展盾构机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敏感度的风险分析,分析盾构掘进参数与掘进速度的关系,分析对周围地层沉降的影响规律,以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关键掘进参数为底事件建立风险故障树并进行定量的风险评估。吴世明对泥水盾构穿越堤防的风险源进行系统分析,阐述风险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规避和处理措施,并结合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泥水盾构穿越钱塘江南岸大堤的工程实例,验证所述风险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及可行性。王浩开展浅埋大跨隧道下穿建筑物群的施工期安全风险管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施工开挖、支护进行精细化模拟,得出关键施工步序的变形量几结合类似工程经验和规范,制定安全监测的控制标准,以指导监测和施工。石钮锋针对超浅覆大断面暗挖隧道下穿富水河道施工开展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在对可能采用的预加固手段及开挖方案进行初步比选后,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进一步量化比选。张永刚等针对渤海湾海底隧道工程开展施工风险评估与控制分析,考虑超前地质预报风险、施工工序风险、支护施工风险、防排水风险、超欠挖风险、海域段隧道施工风险、施工对环境影响、洞内环境对人员健康及施工影响8种类型。    

相比深长隧道,城市地铁、地下空间地质环境信息更加完备,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施工因素对于风险事件的影响,为施工动态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了依据。

4 盐岩地下储备库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估    

随着我国对能源储存库的需求增大,盐岩地下储备库风险分析也逐渐展开。井文君,杨春和}29-31 ]基于国外盐岩地下油气储备库曾发生过的重大事故的统计资料,采用风险矩阵法、故障树、专家调查法对盐岩储备库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存在的重大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利用可靠度分析法计算各参数为正态随机分布时腔体收缩各级风险的发生概率,分析地应力与腔体内压差值与各级风险发生概率之间的变化规律。张宁建立地表沉降、盐岩片帮风险功能函数表达式,最后采用基于随机变量的蒙特卡洛方法、可靠度理论计算获得盐腔体积收缩引起的地表沉降风险、储气库片帮风险失效概率。在力学机理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功能函数,进而利用可靠度理论可实现定量风险评价,然而风险评价指标概率分布的确定比较困难,需要相关的数据统计样本的支撑。

评估方法论文篇4

【关键词】 评估方法;评估结果;企业价值评估

在评估界,关于不同评估方法评估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趋同论”,一是“不同论”。“趋同论”认为,在某些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不同评估方法评估的结果具有可比性,甚或可以对不同结果采用加权平均法来求取最终评估结果。“不同论”认为,评估方法不同,评估结果必然不同,那么,评估结果就不具有可比性。本文认为,在任何理论研究中,持有不同的观点,是很正常的,观点交锋可以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但在资产评估中,资产评估理论是用来指导评估实践的。如果在理论上有一些东西比较模糊,会导致实践上的迷失与困惑,造成评估资源的浪费,并有可能带来评估风险。本文持“不同论”的观点,并就有关问题论述如下。

一、几点理由

本文认为,不同评估方法评估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其理由如下:

(一)不同评估方法运用的前提条件不同,决定了评估结果不可能具有可比性

目前公认的资产评估基本方法有三种: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本文先从三种方法的产生及优缺点来分析。

从资产评估的交易假设、公开市场假设来看,市场法是三种方法中最容易满足这两种假设的方法,因此,市场法是资产评估中最早出现的评估方法,也是最能够直接体现资产价值并能被当事人接受的评估方法。但市场法也有缺点,比如:有的资产找不到或难以找到可比参照物,如某些自制设备、某些专门订制的成套设备和大多数无形资产等;有的资产没有市价,如在产品、构筑物等。在这些情况下,市场法就无能为力了,于是,成本法出现了。可以这样理解,成本法是在市场法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产生的,或者可以这样讲,凡是能够采用市场法的,都采用市场法,市场法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便采用成本法。这样就印证了本文要说明的问题:不同评估方法评估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由于市场法和成本法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各自不同的领域发挥不同的作用,其评估结果当然是不可能具有可比性的。也许有人会说,成本法采用的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市场价格的反映,只不过市场法是直接从市场上取得价格,而成本法则是通过变通的方式或间接的方式取得市场价格,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市场法与成本法评估的结果可以具有可比性或“趋同”。本文认为,正是因为一个是“直接”取得市场价格,一个是“间接”取得市场价格,因此,运用评估方法的前提条件完全不相同了,就决定了两种方法的结果不可能具有可比性。 成本法的优点是克服了市场法的不足,但成本法本身的主要缺点是在评估时只能考虑资产现时状况下的价值,而不能充分考虑被评估资产的未来获利能力,这是成本法的致命弱点。在这种情况下,收益法应运而生。收益法的运用要满足几个主要条件:一是评估对象必须是持续经营(指企业)或继续使用(指具体资产),二是必须有未来收益,三是必须能够单独计算出收益。收益法的着眼点与市场法和成本法不同,市场法和成本法的着眼点在现在,而收益法的着眼点在于未来。由于着眼点是未来,因此,运用收益法要考虑的假设与市场法和成本法相比,有所不同。而评估假设不同,评估方法运用的前提条件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评估结果就不可能具有可比性。

(二)在企业价值评估中,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不同,客观上只存在一种相对最为合理的评估方法,而不是各种评估方法都同样合理

企业价值评估是资产评估中技术性比较复杂的评估,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现以拟上市公司的评估为例。公司上市前需要对其资产进行评估。如果将拟上市公司分为资金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两类,则评估方法的选择就会不同。

1.资金密集型企业

资金密集型企业是指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消耗所占比例较大或资金有机构成较高的企业。 其特点是:投资大,占用资金多,现代化技术装备程度高,容纳劳动力相对较少,劳动生产率较高,如钢铁、机械制造、汽车、石油化工、电力等,均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

如果被评估企业是一家较大型的资金密集型制造企业,那么,可选用的评估方法大致有收益法、成本法(在公司上市以前,市场法难以采用)。如果采用收益法评估,可能存在两个问题:

(1)评估价值不真实。当该企业的未来收益情况(有收益,但收益率并不高)并不能足以体现该企业的价值(或称内在价值)时,企业的内在价值可能会大大低于采用成本法评估出来的价值(或称外在价值)。

(2)不动产如何评估。由于该企业是较大型的制造企业,可以设定占有大量的有形资产特别是不动产,这些不动产的价值如何评估,如何在评估报告中反映,就会成为一个问题。在《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2004) 第十七条中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与委托方进行沟通,获得委托方关于被评估企业资产配置和使用情况的说明,包括对非经营性资产、负债和溢余资产状况的说明。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适当及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对被评估企业的非经营性资产、负债和溢余资产进行单独分析和评估”。这段规定说明,在企业价值评估中,需要单独评估的资产只包括非经营性资产和溢余资产。 而在《资产评估准则――不动产》(2007)中,专门设置了“第五章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不动产评估”。 可见,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不动产是有可能要单独进行评估的。那么,不动产在什么情况下要单独评估?为什么要单独评估?单独评估后其评估价值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有待探讨。由此可见,采用收益法对资金密集型企业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成本法评估,可能能更方便、全面、合理地反映该企业的整体价值。

2.技术密集型企业

技术密集型企业是指技术装备程度比较高,所需劳动力或手工操作的人数比较少的企业。如果拟上市公司是一家技术密集型的创新型企业,可以设定该企业是没有多少有形资产的,该企业的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无形资产上或表现在未来获利能力上,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成本法则不能反映该企业的真实价值,采用收益法才能更全面、合理地反映该企业的整体价值。

由此可见,如果被评估企业分别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那么,其评估方法只有一种是相对最为合理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举例的前提是对拟上市公司的评估,如果是公司并购,则要依后面的内容来认定。

二、几点建议

(一)在理论研究方面可以继续探讨,但在行业规范及教科书方面则要慎用

在评估方法与结果的关系方面,无论是“趋同论”,还是“不同论”,都是学术探讨与观点的展示,是需要而且值得大家讨论的。讨论得越充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会更清楚。但建议在业界达成基本共识之前,关于“趋同论”的观点,在行业规范及教科书方面,一定要慎用①。

(二)在评估实务中,最好不要将两种以上的评估结果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出

前已述,每种方法都有自己运用的前提条件,也都有各自的优点及不足。在特定的评估目的、评估假设、评估对象下,总是存在一种相对最为合理的评估思路及评估方法。这在做评估方案时就要事先加以考虑。即使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其目的也不应该是在评估后期采用加权平均法所用,而是要满足评估当事人或评估报告使用人的特定需求。如果将两种以上的评估结果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出,不仅在理论上讲不通,而且受评估师的主观判断及个人素质的影响较大,同时也会让评估报告使用人搞不清楚评估结果的真实含义。

(三)在评估实务中,评估方法的采用要事先征求委托方或评估报告使用人的意见

在评估实务中,评估机构一定要将评估思路及评估方法不同会导致评估结果不同的道理事先告诉委托方或评估当事人,使他们对评估方法与评估结果的关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评估方法的采用,除了要遵循特定的评估目的、评估假设、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外,还要充分征求评估委托方或有关当事方的意见。比如,在公司并购中,如果委托方或评估当事人需要得到被并购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的价值,特别是投资价值,则可建议采用收益法;如果评估当事人需要得到被评估资产和负债的明细资料,则可建议采用成本法。向委托方或评估当事人主动说明评估方法与评估结果之间的关系、充分征求委托方或评估当事人的意见、向其推荐相对最为合理的评估方法并说明其理由,是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义务和责任。

(四)在评估实务中,评估机构一定要事先制定包括评估方法在内的评估预案

比较大型的资产评估项目,特别是企业价值评估,一定要先做好评估预案,包括评估方法的采用。根据评估目的、评估假设、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以及委托方或当事人的基本意图,选择出最为合理的一种评估方法。如果这种方法能够达到本次评估目的的要求,则尽量回避采用两种以上的评估方法。如果委托方或评估当事人需要评估机构采用两种及以上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那么,评估人员也有义务事先向对方讲明两种及以上评估结果的经济含义以及在评估报告中的处理办法。本文认为,两种及以上的评估结果在评估报告中的处理办法大致也就是三种。

一是在评估报告中将不同的评估结果分别加以反映,并说明每种评估结果的经济含义,让评估结果使用人自己去加以分析、判断及使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评估结果多样化,可供评估结果使用人充分选择使用;不足之处是如果评估结果使用人并不具有理解各种评估结果经济含义的专业能力,则可能导致他们无法使用或正确使用评估结果;这种处理方法也不能满足某些法定评估业务(如:国有企业改制、公司上市、公司设立等)的要求,因为法定评估业务的性质要求评估机构给出一个确定的金额,而不是几个金额供选择;还有一个不足之处是,评估方法运用越多,评估机构与被评估单位所花费的成本开支就越大,如果评估结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

二是将不同结果进行加权平均。这种方法看起来是将各种评估结果充分运用了起来,又进行了加权,看似合理,但由于采用加权平均法,主观意图太强,理论上不容易讲清楚,受评估师个人素质影响太大,评估的风险很大,因此,加权平均法最不值得推荐。

三是由评估师选择相对最为合理的一种评估结果在评估报告中加以反映。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有利于评估结果使用人使用评估结果,特别是那些对评估专业并不熟悉的人使用评估结果;需要探讨的是,既然在最后只使用一种评估结果,那么,为什么不事先在做评估预案时就制定出相对最为合理的一种评估方法呢?需知多采用一种评估方法,无论对评估机构,还是被评估单位,都是一笔巨大的成本开支。

综上所述,在评估实务中,如果能够做到事先制定出相对最为合理的一种评估方法,则两种以上的评估方法就会很少出现在评估实务中,所谓评估结果的“趋同”也就没有多少机会出现了。

【参考文献】

[1] 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资办发[1996]23号.关于转发《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的通知.

[2] 2010年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资产评估[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 汪海粟,张世如.关于专业判断原则与资产评估方法的辨析[J].中国资产评估,2010(7).

[4]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准则――不动产[S].2007.

评估方法论文篇5

摘要:在国际科技评估领域,近年来对原有既成的方法有了较多进展。因果定性分析、群组概念图、博弈论和进化评估的建模等评估方法,为当今中国科技评估体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充分考察国际科技评估进展动态,对于中国科技评估规范的及时更新,具有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科技评估;评估方法;方法论

1考察国际科技评估方法的必要性

科学决策一直把评估当作重要工具来评价研究项目、计划或者整个研究机构。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地加强科技评估管理和研究。从“谋断合一”走向“谋断分离”,为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降低决策风险,始终致力于高质量的评估需求。在具体的评估活动中,评估标准与规范是重要依据。科技越来越趋于复杂化,也给科技评估的规范和标准带来全球性挑战,突显了制定评估方法和考量方法的紧迫性。如今科技评估已越来越成为“战略智能”的来源,即评估活动不仅着眼于过去、现在,而且更关注对于未来科技战略的制定和启示。在国际间形成基本一致的概念框架模式、标准与规范,对于推进国际间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无疑有着深远的价值。中国的科技评估是为适应对公共科技投入进行监督和科学决策的需求应运而生。因而,早期主要关注为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服务的评估,开创了适应国情的评估理论方法和体系。纵观中国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专业化”、“规范化”是每一项评估工作追求的标准,并且在每一项评估活动中,都把“客观、公正、科学”的信誉看作是自身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中国第一个行为规范和技术规范是在2001年出版的《评估规范》。该规范作为中国评估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浓缩,标志着中国科技评估开始步入专业化阶段。不过,由于实践时间相对较短,加之国情和国内科技发展阶段的特点,尽管中国已经形成自身的评估特色,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够与国际接轨的评估行业标准,尤其是科技评估的标准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因为国际评估组织每一部的标准与规范的都明确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更新、修订与完善。比如JCSEE在2010年已经更新到第三版、UNEG也分别在2005、2008、2011年分别制定、补充各项标准与规范,而我国科技评估规范和方法尚未及时更新。因此,中国迫切需要结合目前的科技发展状况要加强更新和完善,以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特色、适应我国科技发展和能够与国际接轨的评估标准与规范。研究分析最新的国际有代表性的评估标准与规范将成为新形势下必要而迫切的工作。在国际科技评估领域,近年来对原有既成的方法有了较多革新进展。

2科技评估方法的进展动态

近年来,评估方法进展的一个新趋势是结合具体特定领域来制定。对传统的定量分析有新的突破,逐渐重视定性分析。对原有评估方法的集成运用也有新的探索,特别是参数相关性的建模。总体来说,都极为注重具体项目的特定条件,都试图从特定条件出发来设计。

2.1定性比较分析研究

相对于传统的定量分析,定性比较分析方式善于处理复杂性因果关系问题。其中定性对比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用来提供在干预手段与背景产生交互情况下的证据,可以从特定条件如何与预期结果相结合的考察中获得因果途径的端倪。FritzSager和Ce′lineAndereggen(AJE,2012(1):60-78)认为,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处理政策决策中各因素之间现实主义复杂的因果关系,并通过在17例瑞士交通政策的例子中应用两步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证明了其观点。KeithZvoch(AJE,2014(9):430-440)指出,因果关系是伴随着适合多层级和潜变量模型的估计算法的发展。他的研究提供了以定性为导向的评估者越来越相关的五个方法内容的概要,包括因果推断/实验设计、多层级模型、结构方程及潜变量模型、纵向数据分析、缺失数据以及便于理解和使用的教材资源。总的来说,定性研究方法变得越来越概念集成化和技术成熟化。对支撑因果推论的框架设计与分析的基本看法已经转变了传统的方法实践并迎来对现代数据建模技术之间潜在关系的新认识。

2.2结合案例对原有评估方法的集成与混合

AntónioFirminodaCosta(EPP,2013(4),1-9)以评价葡萄牙全国阅读计划为例重点介绍评价复杂计划的基于多元化并建立于混合方法的集成方法,其在评价第一阶段使用的评价模型使持续且系统的监控、以及分析项目计划等的开发和实施成为可能,并指出了混合方法在评价计划的潜力。CarterBloch和MadsP.Sensen(EPP,2014(3):105-117)指出,由于人们对科学基金如何分配才能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加重视,这些需求涉及到了一系列复杂问题。借鉴评估基金影响的案例,说明了混合方法为政策影响分析带来了强大而完整的价值。YurikoSato(EIJ,2012(2):230-245)运用了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的标准化平均差的方法解释了日本对国外留学生的评估政策。ZaheerKhan,DavidLudlow(EPP,2013(5):27-41)在评估大规模的综合研究项目中定义了参与式评价方法并使用了基于用户的评价结果,并强调参与式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合作研究项目。StaffanBjurulf,EvertVedungandC.G.Larsson(EIJ,2013(1):56-73)用三角测量集群效应结合方法来克服影响评估结果可靠性的挑战,三角测量集群效应结合方法是用阴影控制、通用控制和过程追踪结合起来一起揭示因果关系。AlyssaW.Goldman和MaryKane(EPP,2014(12):9-17)对概念图与网络分析进行了研究并指出,测量结构关系的分析方法,)群组概念图是通过一系列相关的图标形象展示观点的混合性方法,这些图标和附加的图形对规划、评估和理论发展都有帮助。群组概念图通过点、集群和距离描述解释设计构念的潜在特性。重点是把网络分析应用到群组概念图上以量化集群关系之间的强度和方向。

2.3结合案例研究新方法的应用

LeonHermans、ScottCunningham和JillSlinger(EIJ,2014(1):10-25)基于对评估和博弈论方面文献的综述,阐述了博弈论作为评估方法有用性问题,通过对荷兰沿海政策评估中使用博弈论,表明博弈论有助于开启实施过程依赖于部分利益相关者行为的政策暗箱。博弈论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作为正规模型方法的应用。ZaheerKhan和DavidLudlow(EPP,2013(5):27-41)在评估大规模的综合研究项目中定义了参与式评价方法并使用了基于用户的评价结果,并强调参与式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合作研究项目。JessicaShawandRebeccaCampbell(AJE,2014(6):250-260)指出了“过程运用”的流程在多点评价中的纵向评估方法。过程运用(ProcessUse)指利益相关者和评估者改变成为参与评估活动的一种功能的途径。虽然过程运用的讨论屡见不鲜,但是探索为过程运用的测量和评估而制定的方法论战略不多,特别是关于过程运用的实证研究一直局限在单点评估项目的跨部门研究上。研究者对多点评估项目的过程运用进行了纵向研究,在三个时间点上对利益相关者在学习、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变化进行了评估:评估咨询之前;接近长达一年的参与式咨询项目的总结点;项目终止6-8周后。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流程使用会随着时间推移出现差异性的发展。

2.4对评估体系和模型建构的研究

WesMartz(AJE,2013(3):385-401)探讨了由组织理论和管理领域的学者建立的用以评价组织绩效的五个现存模型,包括目标模型、系统模型、过程模型、战略选择模型以及竞争价值模型,作者根据现有模型的分析建立了一个用来评估组织绩效的检查方法,将评估逻辑细致地纳入其框架,并且在保存现有模型优势的基础上减轻比较突出的局限性。Hung-YiWu(EPP,2012(3):303-320)研究了在银行绩效中把关键绩效指标(KPI)引入到银行机构的平衡记分卡(BSC—)战略布局中。关键绩效指标,是由专家组成的委员会从相关的文献中筛选并组合出对于银行业绩最重要的评估指标,并使用决策测试和评估实验室(DEMATEL)这种多标准分析工具确定关键绩效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找出关键的核心和影响因素,从而在逻辑角度上建立了提高银行绩效的可视化的战略布局。JenniferBrownUrban、MonicaHargraves和WilliamM.Trochim(EPP,2014(8):127-139)研究了进化理论、发展系统理论和进化认识论,为了解评估、评估发展历史以及评估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进化评估是在项目和评估演化阶段实施的,进化评估的模型融入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评估发展的概念,由此产生的框架对许多项目管理和评估问题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者说明了进化评估视角如何能够用随机控制实验在评估中阐述重要的辩论,这样的辩论能激起人们对“证据为基础评估”的反思。从进化评估视角看,对证据为基础评估的一般性解释是评估进化的重大挑战,说明了评估阶段的不一致而导致的后果,支持以研究者为导向的评估和以实践者为导向的评估的重要性。

3中国与国际科技评估方法的比较和借鉴

评估标准与规范基本的精神中国已经具备,但是国际科技评估标准的结构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基本趋于统一,而我国的标准尚未精准投放到每一个评估者和评估活动中。国际的标准一直随着实践和情况的进行动态调整,不断修正与更新,我国的规范制定于2001年,在此之后一直没有及时更新。国际科技评估标准和规范已基本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且实施动态管理,从面上看,辐射到涉及评估的各个环节,从点上看,精准地针对评估中的不同职能定位有不同的标准,包括评估组织、评估者和参与组织与个人的标准与规范。在一项评估活动中,有些原则是必须遵循的。如果不遵循其中某些原则,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如法律方面的限制)。当然,这些原则是在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背景中产生的,未必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相适应。但是,国际科技评估原则中,要求评估者所秉持的价值导向、道德规范和理念方法,对于任何文化背景下的评估活动,仍不失为一个普遍适用的职业规范。这对于结合我国的国情、科技发展阶段和评估实践的特点来综合衡量与比较,制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评估标准与规范,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总而言之,充分考察当今国际科技评估方法研究的新动态,是中国科技评估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国际科技评估组织和评估层次较为多元,评估标准与规范在实践中运用的时间也较长,经历了不断的修正的过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全球化背景下,为科技决策的制定与有效实施,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同时又能够与国际进行交流、对话和合作的科技评估标准与规范的任务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菲利普•夏皮拉,斯蒂芬•库尔曼.科技政策评估———来自美国和欧洲的经验[M].方衍,邢怀滨,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2]党倩娜,杨莺歌,吴磊.国外创新评估的发展概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5).

评估方法论文篇6

[关键词]图书馆;绩效评估;广西

图书馆绩效评估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始发展至今,由于受到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影响,一直是业界人士关注的热门议题,这由其纷杂多样且不断创新的表述可见一斑。而“绩效评估”一词是直至20世纪80年代因美国政府及公共事务机构采用才得到通行的,我国则是直至21世纪中国国家图书馆对《国家图书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制定,才真正引入了“图书馆绩效评估”的概念。

1 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估发展历程

随着美国图书馆协会《公共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估》第二版的出版、美国大学及研究图书馆协会《评估学术图书馆绩效标准》的制定,特别是1998年4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与文献工作——图书馆绩效指标》(IS011620)的颁布,为世界各国制订图书馆绩效评估的具体指标提供了统一的指导,大大推动了图书馆绩效评估在各国的实施。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图书馆工作评估实践。1983—1985年,中国科学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上海、兰州文献情报中心的发展方向、工作任务、学术活动和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学术评议。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下达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1991年由国家教委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大纲》、《关于指标体系大纲的说明》和《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意见》,比较完整地对评估的内容、级别和评估的组织领导和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展开了全面的评估工作。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评估工作已纳入每5年一轮的学校整体评价之中,其标准要求是2003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由文化部组织领导的公共图书馆评估活动是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活跃起来的。1992年12月文化部在广西柳州召开的全国公共图书馆工作会议对图书馆评估工作进行了部署,并于1993年在部分省、市、自治区图书馆进行试点。1994年3月7日文化部下发了《关于在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相应的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开始了省、地、县三级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工作,1998年和2003~2004年又进行了第二、第三次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并计划于2008年进行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文化部根据各级图书馆的不同任务和服务范围,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标准,且每一次新的标准都较前次在评估内容、评估分值、评估标准等方面有显著变化。2003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及各省级图书馆学会首次受文化部及各省文化厅委托,负责组织专家评估组对各级图书馆进行评估。同时,中国图书馆学会制定并印发了各级图书馆评估标准《细则》,对《标准》的大部分款项做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和分值的细化分配,并对各级图书馆提出考评需要提供相应材料的具体要求,从而大大增强了评估工作的可操作性。四年一次的评估定级制度,有效地推动了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三大系统图书馆评估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国家图书馆于2001年参照国际标准,贯彻绩效评估理念,制定出了《国家图书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标志着中国图书馆评估与国际图书馆绩效评估的正式接轨。

2.2关注焦点

随着各系统图书馆评估工作的逐步展开,广西图书馆界在评估实践和学术研究方面出了不少成果,研究内容广泛涉及了对图书馆整体的评估如综合性理论、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以及针对图书馆某一工作环节的评估如信息资源评估、信息服务评价、读者(用户)满意度评估、人力资源评价、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评价、图书馆效益评价等,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是根据一些省、市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评估的实践经验与工作探讨。

2.2.1信息资源评价由早期的藏书评价向多元化资源评价发展。我国图书馆界一直以来比较重视文献的收集、加工和存贮,藏书评价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广西也不例外,大家都试图从多个角度对藏书进行评价。针对当前存在的部分高校图书馆“达标至上,滥竽充数”的现象,提出了应坚持“读者至上,藏以致用,质量达标”的观点,并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及评估表;从文献采访的角度分别提出创新型采访机制的重要步骤是建立采访评估体系和各类型文献的采集价值评价标准。随着时展,研究热点向电子资源、数字资源评价转移,对数字时代图书馆整体馆藏的评价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试图构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用户满意度的图书馆整体电子资源使用评价模型。

2.2.2图书馆信息服务评估成为新的评估视角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环境及自身的巨大变化使得图书馆界不得不拓展图书馆评估的内容,寻求新的评估视角,图书馆信息服务评估便是其中之一,且随着信息服务向提高社会效益方向发展,而越来越侧重于信息服务质量评估。对处于图书馆评价体系中核心地位的图书馆服务功能评价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图书馆用户感知价值的特性,并提出了提升策略;构建了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对传统、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方法及评价内容进行了综合论述;就协作参考咨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评估机构建立和评估方法选择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2.2.3图书馆用户(读者)满意度评价逐渐引起重视。庄子逸在20世纪80年代曾撰文指出读者评价的重要性,但由于评价的高成本和大阻力,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进入21世纪,图书馆界开始更多地意识到从读者角度评价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意义。认为“读者满意度”指标的合理设计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工作的一种全新价值取向,并设计了以绩效为导向的部分岗位“读者满意度”指标;指出了传统读者满意评价工作流程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网络环境下人性化的读者满意度评价系统的总体构架;将商业用语“用户满意度”与图书馆整体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结合在一起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图书馆评价体系缺陷的根源,提出了社会参评的必要性及社会评价的主要内容。

2.2.4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的研究渐趋于科学化、实用化和多样化。针对文化部几次全国性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评估标准不足之处的研究早期有,近年有;而则就广西乡镇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评估标准的特点与问题提出了修订意见;针对现行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财务和就业为核心的新评估方案及设想;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我国地区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因素即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方法研究方面,早在1988年就用Q型点群分析这种多元统计方法,对具体的八所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水平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而近几年,探讨了层次分析法,则利用服务质量的测试工具SERVQUAL对具体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进行了调查及统计分析。

2.2.5评估的实践经验与探讨的可操作性较强。由于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两大系统意识到开展图书馆评估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在各自的系统内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评估实践,相关的实践经验较多,且大多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些论文一方面使得现有的评估理论得以发挥其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为理论的完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2.3不足之处

2.3.1缺乏有效组织与领导。目前,我区图书馆评估理论研究还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与领导,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二十年间发表的相关主题学术研究论文仅占全国同主题学术研究论文的2.69%(见表一),而各系统图书馆开展评估工作前后,相关的研究论文则较多。公共图书馆评估方面的研究论文相对集中在文化部几次评估活动之后,如在文化部组织的第一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当年就及时研究了评估标准的不足之处;又于第二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之后的2000年,探讨了评估原则问题;大量的研究论文集中在第三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前后,占了二十年间公共图书馆发表的相关论文的近81%。高校图书馆由于数量众多,且高校图书馆评估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早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纳入了学校整体评价之中,因此相应在评估方面的研究论文较公共图书馆多,占了全部相关论文的近72.8%。

2.3.2专著方面是空白。笔者网上查询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的书目结果显示(2007年12月25日查询),截至2006年,我国作者出版的有关图书馆评估主题方面的专著有5部。而广西尽管发表了相当数量的研究论文,但系统的理论研究仍显薄弱,图书馆评估主题方面的专著呈现空白状态。这与国内、外图书馆绩效评估研究的丰硕成果形成强烈反差,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区在图书馆评估理念研究方面的不足,同时,与理论研究薄弱密切相关的人才问题也有所凸显。

2.3.3绩效评估理念滞后。从21世纪我国真正引入“图书馆绩效评估”的概念伊始,国内有关专家纷纷把目光投向绩效评估,较早发表的研究论文是发表于《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年第2期上的5篇专题文章。据统计,从2002年至今,全国在CNKI收录的中国全文期刊中共发表有关图书馆绩效评估的学术论文49篇(2008年元月3日查询统计,检索策略:关键词=图书馆and绩效评估)。研究表明,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估已形成了一定的制度,也有了相对规范的操作程序。但广西目前则只有极少数作者将研究触角延伸到图书馆绩效评估上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区在图书馆绩效评估方面的实践还未全面展开,也从一定角度揭示出我区图书馆工作者还应进一步强化图书馆绩效评估理念,加强图书馆绩效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评估方法论文篇7

关键词:无形资产;评估;失范现象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失范现象

无形资产评估的失范现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失范。某些评估机构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做出了许多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评估,某些评估机构不服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评估目的,不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估结论,有些评估机构未取得合法的评估资格,或者聘用了没有评估资格的人担任评估人员。

2.科学失范。某些评估机构在评估时评估方法和价值参数的选取存在着许多不科学、不严谨。主要有:评估方法选择不当,评估的价值参数和技术参数不当,评估的分析调查方法和计算公式选择不准确,或计算出现严重失误。

3.财务失范。某些评估机构对企业进行无形资产评估时,不按照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进行科学的财务核算,甚至连简单的财务统计都不进行,就作出评估结论。

4.方法失范。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主要有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现行市场法、清算价格法及数学方法。评估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评估对象的基本要求,要求综合使用各种评估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评估结论。

二、失范原因

(一)无形资产评估失范的客观原因:无形资产评估对象的模糊性可能造成评估结论的失真和失范;评估的复杂性可能使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产生错误的认识,做出错误的判断;评估工作的艰苦性可能使评估人员由于时间、精力、智力及体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评估结论的失真和失范;评估结论的估计性的特点可能使评估人员因材料掌握不全面、评估经验不丰富、思维判断的不正确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评估结论的失真、失范。

(二)无形资产评估失范的主观原因:评估机构少权威,由于缺乏专门的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因而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很难适应无形资产评估的复杂情况;评估规范无细则,对无形资产评估的许多具体项目没有具体细则,对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中的具体问题未能也不可能做出明确规定;评估方法欠科学,不同的评估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是单独还是综合采用评估方法,这都需要根据评估对象的客观实际做出决定的;评估机制缺监督,无形资产评估的结论不能仅仅由评估机构单方面做出决定,必须有一定的权威机构予以复核、监督。

三、防范对策

1.完善评估组织机构:无形资产评估工作必须由合法的、专门的评估机构的具有评估资格的人员进行;应该有更加严格、更加明确、更加规范的审批程序;无形资产评估人员应该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取得专业评估资格证书,并被合法的评估机构确认和聘用,才有资格参加无形资产评估工作。

2.建立评估法规体系:要对无形资产评估系统作出明确的规定;要对无形资产评估的管理作出规范化的规定;要对无形资产评估结论的认定和公布作出必要的规定,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要对无形资产评估的责任作出明朗化的规定。

3.培训评估专业人员:搞好无形资产的评估,必须大力培养一大批无形资产评估的专门人才,要提高评估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法律政策水平、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公关力事能力。

4.宣传评估专业知识。

无形资产的评估是一项对整个社会都有影响的工作,因而必须加强对无形资产有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无形资产评估的有关知识不能只被少数评估专家所掌握,要扩大宣传力度,使整个社会尤其是产业部门的领导者和工作人员都能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无形资产评估的有关知识,让社会和界运用自己掌握的无形资产评估知识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进行监督,以防止无形资产评估的失实、失真和失范。

5.建立评估监督机制。

要保证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评估结论的可靠性,必须有一定的监督机制。只有加强对评估工作的监督,才能有效地鞭策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依法依德进行无形资产的评估,才能防止评估结论的失真和失范。对无形资产评估工作的监督主要有政府机构的监督、社会的监督、法律监督和技术监督等。对评估机构所做出的评估结论在必要的时候要进行一定的审核。必要时尤其是对重大项目的评估最好选择两个不同的评估机构进行背靠背的评估,比较他们的评估结论,从而得出可靠的评估结论。

6.按无形资产的特点进行评估

(1)系统性:评估企业的不同资产或为不同目的而进行的资产评估,所采用的计价标准和评估方法不可完全一致,必须对针每一问题,从众多的评估方法中选取最恰当的方法,或同时采用数种方法,这种现象表现为评估方法的系统性。

(2)动态性:企业资产评估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现有资产进行评估,不仅考虑现有资产的价值,而且还要考虑现存资产可能实现的预期收益;二是资产评估不仅发生在经营者接受资产的时刻,而且还发生在经营者终止经营的时刻,为了更有效地掌握企业资产的运营状况,做到清楚,亦可在不同的时期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再评估。

(3)市场性:企业资产评估,一般来说,都是发生在产权转让或资产流动的时候,所以,企业资产的转让及伴随的企业资产评估也势必在这一市场中完成。

(4)预测性:既然企业资产价值是由资产的本身价值及其预期的经济效益共同确定的,可见,其价值的大小不会是非常精确的,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总之,随着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新的变化是无形资产在企业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对企业及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与完善评估中的相关法规、制度、程序及监督,使无形资产的评估更公正合理,有利于企业与社会的发展及建设。

参考文献:

[1]汪国芳.科研工作中形成的无形资产的计价问题.

[2]常文学.浅议知识经济时代的无形资产会计.

评估方法论文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58-03

评估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科学的评估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评估不仅包括以标准化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估,也包括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估(Leung &Mohan 2004:336)。终结性评估一般在学期末或某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对象,为学生此阶段的学习提供鉴定性评价,终结性评估已被公认为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们逐渐意识到终结性测试只是教学评估的一部分,它不能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力发展和成绩进步等方面的情况,无法评价教学过程这一重要环节。而形成性评估则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形成性评估的各种手段和方法,教师可以不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很多研究者认为形成性评估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成分,它为老师和学生及时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2004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要求改革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方式,主张把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有效评价,形成性评估从此成为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重要话题之一。

一、近十年来形成性评估研究评述

笔者以“形成性评估”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了自2004年1月日至2013年7月1日发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教育类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鉴于存在“形成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价”混用的情况,又以“形成性评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去掉重合文献,选取相关文献16篇。根据研究内容对文献进行了分类,结果发现国内关于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建立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体系的理论研究、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估存在的问题。其中前两方面引起了研究者更多的关注。

1.建立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体系的理论研究。国内众多研究者一致认为建立完善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体系势在必行。建立完善的形成性评估体系,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系统运用、实施形成性评估。众多研究者分别从理论框架、教学模式、评估技术和工具、评估方式等几方面探讨了建立完善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体系的理论和方法。王华、富长洪(2006:67-72)针对国外有关外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估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主要涉及性成形评估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同时,对国内形成性评估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希望藉此促进形成性评估,特别是外语教学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发展。黄华(2010:18-19)认为要想建立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体系,要从三方面入手,即建立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理论框架,建立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形成性评估体系,建立立体教学环境下的形成性评估技术和工具。他指出,以学习为目的的形成性评估理论是以认知和社会情景学习理论为基础,以语言学习认知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为支撑,将语言学习和认知发展结合起来的三位一体的评估价值取向。建立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形成性评估体系应该反映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模块化、个性化、协作化、网络化等特征,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应该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特征相互渗透互为支撑。立体教学环境下的形成性评估包括网络平台教学评估工具。王华(2008:56-63)通过综述相关课程评估文献,确定了对建立教学课程中形成性评估流程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七个评估理论,分别是Cronbach(1963,1983,2000)提出的三大评估功能,Stufflebeam(1971,1997,2000b)的“背景―输入―过程―结果”模型,Scriven(1972,1994)的自由评估模型,Stake(1975)的回应模型,Wolf(1975,1983)的判断模型,Eisner(1975,1983)的鉴赏模型和Weiss(1983,1997)的“兴趣―意识―信息”分析。王华(2010:52)提出形成性评估必需的十个步骤,并将评估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评估设计,通过文献和评估目的设计各种评估工具,并前测其实用性从而进一步修改,翻阅项目文件了解该评估项目的背景等。第二阶段是实施评估,重点是数据的收集。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评估者向评估主体(教师和学生)和项目设计者提供及时反馈。通过评估者的及时总结和反馈,形成性评估可使教师洞察学生,更好地专注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和健康成长。第三阶段是评估结束后的最终总结,决定项目应如何调整及是否继续推行。李清华、曾用强(2008:82-88)指出课堂形成性评估能否作为终结性标准化测试的有效补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评估的质量。李清华、曾用强(2008:82-88)指出课堂形成性评估的效度研究刚刚起步,这些理论框架尚需实证研究的验证,效度验证的具体方法和程序有待进一步探索。王红艳、解芳(2004:39-40)建议采用的形成性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所用评估资料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而完成。具体实施方法包括教师观察、访谈/座谈、自评/互评、读书笔记、多媒体项目展示、学生档案等。郭贝(2012:63)认为作为多维度的评估,形成性评估可使用多种评价手段,除了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察、课内外活动记录、多媒体展示、访谈外,还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读书笔记、档案记录等形式。

2.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形成性评估最终的评价标准在于它是否能够为教学带来显著成效,在于能否为教学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研究者们主张采用形成性评估评价并促进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等语言技能的提高。王红艳、解芳(2004:37-40)探讨了从单纯的应试教育向评估教育转变的必要性,特别是形成性评估手段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以及它们给外语教学带来的启示。许悦婷、刘永灿(2008:61-66)以一名在职大学英语教师的三个形成性评估实践故事及其个人生活史为现场文本,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分析文本中的权威故事,挖掘形成性评估的知识。张仰奋(2011:93-95)认为形成性评估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积极的反拨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元认知策略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对教师的角色转变也有积极的反拨作用。李静(2008:17-46)的研究分析了形成性评估以及英语听力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在结合二者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英语听力学习形成性评估模式,对来自广西大学四个自然班共17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实施了历时三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实验表明:英语听力学习形成性评估的教学模式实施是可行的,但需要教师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另外现代教育技术是它实施的基本保障。李万军(2007:31-42)、陈旭红(2009:22-25)、刘芹(2011:57-61)将形成性评估与英语口语教学相结合,以此来探讨形成性评估对于口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李万军(2007:31-42)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得出,形成性评估得到建构主义、人文主义以及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持,因而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并最终对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形成性评估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合作学习意识,这在目前网络自主学习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陈旭红(2009:22-25)将形成性评价的课程口语测试成绩和终结性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使用调查问卷检验形成性评价应用于课程口语测试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刘芹(2011:57-61)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设计适用于我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形成性评估体系。在上海某理工科高校不同性质和不同年级口语课程教学中试用后,验证了其信度和可行性,也指出了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曹荣平等(2004:82-87)、徐(2011:57-64)、郭贝(2012:63-64)、张青妹(2009:145-146)将形成性评估与英语写作教学相结合,探讨形成性评估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发挥作用。曹荣平等(2004:82-87)尝试性地提出了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模型,设计和实施了为期十周的教学实验,在一个177名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上运用了这一评价方法。此项实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形成性评估方法通过提供较为科学并且学生拥护的课程评估手段,监控和督促了写作过程法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的实施,培养了学习者的写作自主能力,也在客观上使学生在传统评价意义上的写作能力在短期内有所提高。张青妹(2009:145-146)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形成性评估的大学英语写作测评体系,通过有机结合档案袋式评价、分单项评价、同伴评价、分层次评价等多样化评估,在实际教学中较好地落实形成性评估的理念,对写作水平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估。徐(2011:57-64)、郭贝(2012:63-64)从写作角度研究了形成性评估所起的作用。徐(2011:57-64)通过回顾和评价各类写作教学法,再从形成性评估理念出发思考怎样组织这些教学步骤开展有效的写作课堂教学。郭贝(2012:63-64)从写作的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修改阶段和成稿阶段来探讨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估。他指出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写前准备,采取的形式有:同伴互评、学生自评、教师反馈。修改阶段可采取同伴互评初稿和教师书面评价的形式。成稿阶段教师还应明确指出学生写作的优点长处,并建设性地指出缺点,并告知如何改进。

3.大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性评估以“关注过程、关注个体、促进发展”为价值旨归,但在教学实践中的确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非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还会严重地伤害教学,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理论探讨和引介国外研究成果的论述居多,基于本土语言教学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还无法为构建符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要求的形成性评估体系提供充足的实践基础和参照(黄华,2010:15-17);②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价研究多于整体和全面的形成性评估研究,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语言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主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实践,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倡导的也恰恰是大学英语教学与计算机网络的整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估自然就成了研究的主要话题(黄华,2010:15-17)。黄华等对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估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基于对20所大学的调查,指出目前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实践中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的比例问题有待商榷;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形式不够多样化,改革创新的力度有待增强;形成性评估模式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个性化、协作化学习理念还有差距,其参与者主要还是教师,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黄华把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三点:第一,对形成性评估的本质和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分歧。第二,与对形成性评估的误解随之而来的是技术问题,如果形成性评估不采用标准化考试形式,如期中考试,单元测验等,那么就要考虑采用一系列的非传统的评估技术。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者深入思考。第三,学校对形成性评估认可和支持的程度也是影响形成性评估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

二、国内“形成性评估”研究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从以上分析来看,近十年来国内形成性评估研究呈现出以下两个主要特点:(1)从研究方法来看,采用实证方法的研究比较丰富。笔者所引用的国内期刊上的16篇文章中,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章有10篇,纯粹的理论探讨方面的文章6篇。注重实证研究,也说明研究者们意识到形成性评估需在教学实施中研究,更易发现其特点、问题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实证研究基本是参照国外研究的方法和实验程序进行的,在有些研究中,研究过程、研究假设和研究结论缺少逻辑关联,研究的有效性值得质疑,详见顾世民(2013:134-140)。(2)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建立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体系的理论研究、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估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多数是在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进行的,这说明研究者越来越重视研究问题的现实语境,更加注重理论研究与现实需要的结合,这无疑会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促进和深化教学主体和客体对形成性评估的本质和必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推动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乃至于在整个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广泛应用。尽管国内形成性评估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而且,主要还是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指导国内教学实践,距离构建符合我国语言教学实践需要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值得高兴的是,学者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近些年,形成性评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参见顾世民(2013:129-132)。

以上研究带给我们不少启示,同时也给我们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建立完善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体系仍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未来研究应加强周期较长的实证性研究,要鼓励难度较大的纵向研究,即不仅要对该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及时的形成性评估,还要对他们的后续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以进一步检验该课程体系的有效性。建立完善的形成性评估体系的同时,也要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实施形成性评估有哪些不足之外,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曹荣平,张文霞,周燕.形成性评估在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2004.

[2]陈旭红.形成性评估应用于大学英语课程口语测试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3]顾世民.促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课程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4]郭贝.运用形成性评估改进英语写作教学[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

[5]黄华.立体教学模式中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问题研究[J].中国外语,2010.

[6]李静.英语听力学习形成性评估对大学英语教学影响的初探[D].南宁:广西大学,2008.

[7]李清华,曾用强.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理论[J].外语界,2008.

[8]李万军.形成性评估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