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微课程历史教学8篇

时间:2022-10-01 11:21:35

微课程历史教学

微课程历史教学篇1

关键词:高中历史;微课程;设计策略

G633.51

高中历史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一般教师都是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但是考完试之后很容易忘记。微课程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合理地运用微课程来进行教学。

一、微课程概述

微课程是在2008年美国提出的,它是以构建主义学习论为基本原理,以在线学习或者线下学习为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1]。微课程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区别在于,微课程具有图文并茂、短小精悍和便于开发的的特点。针对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利用视频或者音频来展开教学,时间一般在5分钟到10分钟内,主要包括微视频、微课件、微教案、微练习、微反思。微课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其势在于重点明确,将复杂的、枯燥的历史时间和事件变得简单化;内容精简,传统的课堂需要40分钟才能讲完一个知识点,而微课程不会超过十分钟,学生能够在线上学习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将微课程下载下来,在课外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三,微课程顺应了课程改革的当今教学需求,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能够保持更大的学习兴趣[2]。

二、微课程的设计策略

要将微课程运用好,高中历史教师就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方案,应结合教学的内容,加入趣味性的知识,这样才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更深入地去了解历史知识。以下是笔者对于微课程设计的一些建议。

(一)切勿与教学内容相脱节

在设计微课程时,教师要对历史这个学科的特点有很好的把握,对重难点知识要重视。教师应该明白哪些知识是可以一笔带过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具体讲解的。而对于一些需要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的内容,不能用来制作微课程。微课程的内容常见的包括概念的讲述、课题的引入和练习巩固等,不管是哪一种,都要紧紧围绕模块主题来进行教学。所以教师要将微课程和现实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握好主题的知识框架,根据历史学科的思维逻辑来对讲述的内容进行分析和重组[3]。比如在讲述近代中国反侵略的战争史实时,就可以制作成微课程,而如“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类具有争议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交流互动,而不列入微课程的设计。

(二)注重细节的反思和研磨

在高中历史微课程的设计中,除了利用微课件、微视频和微教案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微问题,以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思考。从讲解的层面向历史阐述和反思层面延伸,在教材知识中提炼出微问题,从宏观的角度上细分,对主题重点进行划分,将主题细分为各个小专题,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历史知识[4]。教师要对教学语言进行简化,向学生传递有效的历史知识信息。在进行下一个单元的学习时,教师要做好知识间的衔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反思。比如在学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时,可以将这个大专题划分为几个小专题来学习,注重细节的反思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研磨,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三)重视课程的互动和引导

教师在设计历史微课程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避免一股脑地灌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还要注意发现和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高。教师要重视课程的互动和引导,这就需要完善教学硬件的设施,以为开展互动交流提供工具,保证微课程的顺利开展。微课程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一个知识点后的反应,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和比较,将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提炼加工,使其变成自己的知识。比如在学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对这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事件分阶段列出来,并采取图片、视频和文字的方式自己制作微课程课件,在课堂上再开展互动交流,探讨学生自制的课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微课的特点在于主题突出、使用便捷、传播方式多样,是针对某一重点知识或者教学主题而开展的互动教学,微课的形式一般是以视频短片为主,内容简单且具体,所用的时间较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交流的兴致较高。高中历史所涉及的内容很多又复杂,大多数学生学得比较吃力,对知识点的记忆不深,所以教师要合理地设计微课程,以明确主题,通过精简的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惠玲.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探讨[J].读与写,2015(09):361.

[2]郭宏梅.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探讨[J].科教文汇,2015(02):121-122.

微课程历史教学篇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在不断结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微课程”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密切联系课堂教学、采取多种微课程形式、加强师生互动三方面入手,有效运用“微课程”这一教学手段。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本文以“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微课程;高中历史;运用

前言

“微课程”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衍生出的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密切联系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随时随地的、在短时间内掌握细小的知识点,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辅助课堂教学的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微课程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让学生在一种更加轻松的环境下习得历史知识。

一、与课堂教学密切联系

微课程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辅助与延伸,因此教师运用这一手段需要建立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微课程有多种呈现形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需要围绕教材以及课堂来进行,不能为满足学生的兴趣而一味的追求新颖有趣。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对每节课进行研究与设计,从中挑选出一些学生难以理解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利用微课程的手段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不断巩固。微课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不同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有效运用。教师在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时需要准确地把握课本的知识框架,抓住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尊重史实以及历史学习的思维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例如在学习西方思想解放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很容易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混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进行设计,将三者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记忆与理解。可以首先将三者的时间、背景、中心国家、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批判手段、影响等进行梳理,以表格的形式制作出来。接下来教师可以将这一表格中的相关内容设计成填词游戏,安装在教室的多媒体和学生的手机等电子设备上,让学生边玩边掌握其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将手中的电子设备变成学习的工具,掌握在课上理解困难、记忆困难的知识点。

二、采取多种微课程形式

微课程主要包括PPT式微课程、讲课式微课程、情景剧式微课程三种形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形式,使三者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更好地发挥作用。PPT式微课程在设计、制作与运用上都较为简便,可以直接利用PPT,将所学内容进行制作,并在课间循环播放给学生,高中历史课堂上可以更多地采用此种形式,保证在更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内容。讲课式微课程需要教师做好课程设计并进行录制,能够更为模块化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具备系统性。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一些适合整体解读的重难点进行详细的解读并录制,做好后期的剪辑之后以电子的形式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学习与巩固,在不断的观看录像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相关知识。情景剧式微课程是三种形式中效果最好但实行起来最为复杂的一种。需要教师与学生根据课堂需要进行研究,并根据教材进行情景剧的设计,制作脚本,选取演员、拍摄场地等,经过拍摄与后期剪辑和制作之后形成微课程的形式。在时间充裕的条件下适用于高中课堂。例如春秋争霸战争的相关知识点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但在战争的实质与影响方面需要教师进行反复强调,此时就可以选择PPT式微课程以及讲课式微课程两种方式,将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及影响的相关知识点制作成PPT,再由教师将自己在相关部分的授课进行录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并做到牢固掌握。

三、注重师生互动

微课程教学虽然具备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突出教学重难点等优势,但又具有所学知识碎片化、不适合长期教学使用等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手段时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随时了解微课程在学生学习中发挥了何种功效以及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利用微课程学习时出现的困难以及理解上的偏差,保证微课程发挥更大的效果。特别是在利用微课程进行教学的初期,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使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接受微课程。同时,由于微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随时监督学生是否合理的利用了自己手中的电子设备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特别是一些课程的重难点内容,教师需要课上讲解之后再让学生通过微课程的手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记忆,不能简单地将微课程布置给学生。在使用微课程之后,还需要定期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并以一种系统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明确高中历史知识是具备系统化与整体性的。例如在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课程之后,教师需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合,特别是将每一微课程进行联系,让学生了解到每节微课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并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进行考察,保证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牢固掌握。并给学生进行提问与交流的时间,让其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从而更为深入的掌握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程能够让学生利用好细碎的时间来掌握更多的内容,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设计,并根据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形式,注重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从而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合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对历史问题进行合理的思考,落实历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宏梅.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1:121-122.

[2]陈旺.试谈“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亚太教育,2015,04:65+17.

[3]朱学尧.高中地理微课程的设计——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课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08:53-55.

微课程历史教学篇3

一、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和教材的整合

现如今是一个信息技术化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在对高中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就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微课程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创新,也是时展下的必然产物。在利用微课程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教学主题,然后将其和历史教材进行整合,制作出相应的微课程,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如果下一节课想利用微课程对学生进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课题的教学,在教学之前,教师就需要围绕这一课题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框架有一个具体的把握,然后再使用微课程相关软件对所要讲述的内容进行重组加工,之后才能将其制作出相应的教学微课程。总而言之,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程的作用,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整合,这样才能实现微课程的价值。

二、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细节

高中历史相对于初中历史而言,内容更多也较为难懂,所以,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有一个较为具体的理解,使其在理解上不出现误差。具体指的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对教材进行一个较为具体的细分,也就是先确定教学大主题,然后再将其中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将其划分为一个个的小主题,从而就能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化的微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更容易理解。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一内容教学时,教首先可以确定大主题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以及“辛亥革命”,小主题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什么时候”“辛亥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等。这样,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微问题的过程,就能加深对《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一课程的理解,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一课程,从而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程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三、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互动性

微课程历史教学篇4

【关键词】微视频 高中历史 教学实践

一、研究背景

传统的“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的模式,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枯燥单调,学生学习被动,这必然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微视频,作为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一种补充和辅助手段,微视频集图、文、声、像多重刺激于一体,是课堂很好的调味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微视频的含义及特点

微视频泛指时间很短的视频短片,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等视频短片的统称,短、快、精、大众参与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

图1:微视频的特点

本文所指的微视频特指用于教学,播放时长介于3~20分钟的视频,适合于所有终端浏览和交互的视频片段。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学习知识并且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主动手实践的操作平台。

三、微视频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下面以《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一课为例,阐述微视频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图2所示为该课的课堂的教学流程图。

图2:教学流程示意图

从该流程图中,可以看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知识准备阶段和任务实施阶段都采用了微视频的教学手段。

在知识准备阶段,“影视、音乐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是一个教学重点。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微视频的使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教师事先针对本节课制作微视频,如歌曲《四海一家》、抗震救灾短片《因为爱》影片片段,通过这些影视艺术形式传达着对人类爱的呼唤,形成心灵的震撼。

在任务实施阶段,学生首要的任务是了解相关史实,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影视音乐作品为什么能让我们感动,来认识和体验影视艺术和现代音乐所体现的人类爱的这一主题。教师通过制作《We are the world》《非洲灾荒图片展示》等感人微视频这种表达方式,感受和体验文学艺术作品所体现的爱的时代性、全球性和人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微视频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微视频的应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

面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模式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微视频凭借其形象直观的画面和丰富的视听效果,更适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有效地激活课堂。

为了了解微视频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起的作用,本人对进行教学实验的85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与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学习兴趣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对采用微视频手段辅助教学比较感兴趣,认为微视频对自己的学习很有帮助,并且希望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视频开展教学。

(二)微视频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验证微视频能否提高教学效果,本人选取高二年级两个文科班(A班43人;B班42人)共85人,在历史课上进行了教学实验。其中A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B班在教学中引入微视频。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B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A班。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微视频教学效果研究结果

通过效果研究表明,利用微视频手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能力,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微视频的应用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首先,微视频本身就是学习素材,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自主选择使用,变“结论式教”为“过程式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其次,微视频教学优化了教学资源,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最后,微视频的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自主空间,课堂得到了延伸。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能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参考文献】

[1] 张小斌. 视频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于教学效果评估[J].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2):58-60,84.

[2] 常咏梅. 信息技术支持下《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的自主学习活动设计[J].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0):25-28.

微课程历史教学篇5

关键词:微课;《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98-02

一、微课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以下简称《教程》)课为新疆高等学校学生的地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帮助学生了解新疆的历史文化,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宗教理论,掌握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增强“五个认同”,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努力。该课程内容是学习新疆地方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本文试图探讨“微课”教学在《教程》中的设计与应用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从而达到使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新疆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目的。

多年来大家都在积极探索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作为一门地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了提高《教程》课的时效性,增强《教程》课对新疆高校大学生的吸引力,新疆地区教授《教程》课的教师无一例外也在探索着这门课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微课从2010年起以“高频词”的身份闯入教育者的视野里,微课的特点在于突出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和视觉的别样,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以“90后”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更热衷于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将“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90后”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和热情,而且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升《教程》课的教学质量。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组合。把“微课”运用于的教学,有利于《教程》课程教学源库建设,提升《教程》课教学实效性的新路径,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

二、微课在《教程》第九章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2015年10月我校教师就对《教程》第五章“民族平等、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进行了微课教学,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知识点的内容,分别设计成10~15分钟的微课视频,并将教学视频、讲义、习题集等内容上传到《教程》微信平台,各位老师提供在线答疑。2015年11月对这次微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率100%。在问卷中问及对微课《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满意度时,选择“非常满意”的学生占15.58%,59.12%的学生选择“满意”,25.3%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学生选择“不满”或“非常不满”。这些数据表明,学生还是喜欢微课教学的。

《教程》第九章的内容是整本书教学重点和难点最多的章节之一,通过第九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宗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等等。这一章节是与现实紧密结合并能引发大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章,在新疆这样的一个特定的局势下讲好这一章节,对于解决新疆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一些实例有很大的帮助,能够让学生了解宗教的本质,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使学生明白在校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怎样区别正常的宗教活动和非法的宗教活动从而保持思想的坚定。讲好这一章节就要手段新颖,贴近实际,把微课应用于这一章节一定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针对《教程》课第九章教学内容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关于党员和共青团员为什么不能信仰宗教、在校学生为什么不能从事宗教活动和穿戴带有宗教色彩的服饰问题等问题,表现出感兴趣的学生比例超过80%,对于正常的宗教活动与非法的宗教活动的区别问题,也表现出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并且在问卷调查中问及“是否愿意接受第九章的内容设计成微课教学?”调查结果如下。

从表格的统计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学生对于把这一章节设计成微课教学还是很期待的,可见“90后”的大学生勇于尝试,富有个性,对于教师适用的新教学模式,都表示愿意尝试。

三、《教程》第九章实行微课的设计思路

《教程》第九章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紧密结合,特别是近年来极端宗教活动的频繁发生,引发了大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第九章实行“微课”设计的教学,既能精练教学内容,又符合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既能提升“概论”课的教学效果,又能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具体思路如下。

1.学前准备。学前准备是讲好这一节课的提前,由于这一章节的内容较多,要想在运用微课的基础上上好这一章,必须要让学生课下做到:(1)上校园网看该课程专题六(我们学校是按照专题化讲授这门课的)的精品课内容。(2)微信平台上观看视频《反警示教育》,中央12台的普法栏目组。(3)学生预习教材并查阅、收集与党和国家宗教政策有关的资料;思考在校的大学生为什么不能从事宗教活动和穿戴带有宗教色彩的服饰。教师课前准备的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方便学习与管理,每个小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以6~12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安排一名组长,学生给自己小组命名。小组划分好后,先安排小组的学习任务。目的是方便学习与管理,提升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2.“微课”教学设计。微课最主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微课”教学效果,它包括教案的编写和课件的制作。微课的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基于教学章节或课时的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设计必须新颖,并在设计过程中依据“微课”特点要有所创新。《教程》课第九章实施“微课”教学,要依据“微课”特点,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过去的说教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以第九章中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党的宗教政策”为例,“微课”主题《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的教学设计,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我国的宗教政策,树立科学世界观。为突出教学重点,依据主题内容的逻辑结构,在“微课”教学设计上可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采取学生讨论、案例分析和学生讲述等教学方法完成教学。

3.微视频导入。微视频的导入既要紧扣主题又要与所讲的内容紧密结合,这样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微课”教学的核心资源是“微课”视频,“微课”的主讲内容是通过视频来展现的。“微课”视频要短小精悍,一般为10~15分钟左右。《教程》第九章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时间设计应在10分钟左右为宜,《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这一结的内容,因为涉及时事内容较多,时间可控制在15分钟左右。

4.上传网络平台。微课微视频录制完成后,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上传到网络平台,利用“微课”视频进行网络的相互学习,这也体现了“微课”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符合当代大学生偏好网络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以《教程》第九章为例,围绕“微课”设计专题,可在精品课课程的空间或“微课”微信平台上,开展围绕“在校学生为什么不能从事宗教活动和穿戴带有宗教色彩的服饰”、“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什么不能信仰宗教”等问题的讨论,也可以组织一些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热情,从而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四、结语

我们所追求的高校课堂是:心灵的融合,灵魂的对话,智慧的碰撞,生命的互动。为了这一目标笔者将继续努力,深信“微课”时代的到来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微课程历史教学篇6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众所周知,在新的世纪里,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竞争将是新世纪发展的主流。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历史教学,由教师作为传播者,将一套标准化、权威性的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去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内在的需要的感受。历史课堂上的“满堂灌” 、“填鸭式”,尽管教师累得口干舌燥,苦不堪言,学生依旧是头脑空空、收获不大,而且也严重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于是便出现了“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的悖论。 显然,这种教学观远远落后于时代。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叶圣陶指出:“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知…… 教师为了不教。”因此,我在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的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例如:记得我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老师在讲台上给我们讲授其爆发的原因、过程、影响,而我们在下面似懂非懂的听者,听完后也只是要求我们牢牢记住里面的“重点”。我在讲授这一课内容时,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把“教”变成了“学”,简要过程如下:导入新课后,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疏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学完成如下作业,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革命过程中主要有几件事?3、革命的影响(国内、国际)是什么?革命过程有何特点及其说明了什么等,学生完成后,公布自学结果,教师再对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串联讲解,最后,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向老师质疑,把思维的触觉点升华到理论高度,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双向交流的气氛。这样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二、激活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迸发出最大的学习主动性,以满腔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努力获取知识,学习中的艰辛不再感到苦涩。然而对学习兴趣并非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中的挫折、困难使一些学生由害怕变为厌学。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竞争的新形式,学好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既是自身价值的需要,又是社会生存的需要,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真正地把“要我学” 变成“我要学”,学习也就会从畏难发愁、望而却步转变为跃跃欲试、知难而进。例如:我在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是,当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对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有了较深了解后,我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启发学生编小故事,条件是与本课内容相符,可以以旁观者身份,也可以以一个美国人的身份,还可以以美国总统华盛顿的身份……通过编故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既对本课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使学生得到了快乐,并且还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质疑解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创造的动力。北宋张载曾说“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 “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不难看出,任何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需要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再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要求题目难易适中,深浅适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例如,学了《法国大革命》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想一想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在思维上马上活跃起来,立即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对革命的每一个方面进行比较,积极回答问题,并且提出新问题,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四、精心设计练习题,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微课程历史教学篇7

关键词:中职历史;微课;翻转课堂

一、微课的概念及描述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的教学视频(课例片段),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微课能够通过网络中各种通信工具进行有效的传播,比较方便快捷,是一种非常优质的教学模式。微课可以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呈现出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疑点和应该注意到的重点,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课程中的各类概念,使中职历史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

二、翻转课堂的概念与特点

翻转课堂是由美国人创造的,主要是将传统的先教后学的课堂模式转变为先学后教的模式,翻转课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将知识的消化与知识的传授进行颠倒。上课前,学生先通过视频课程的预习,完成对知识的了解,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小组讨论,有不懂的问题时,再由教师进行讲解,最后进行拓展练习。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目前,翻转课堂在国外的发展较为全面,常见的模型有:林地公园高中模型、可汗学院模型、河畔联合学区模型、哈佛大学模型以及斯坦福大学模型。

三、微课与翻转课堂的联系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微课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翻转课堂中需要的教学资源的服务由微课提供,微课的发展空间则需要翻转课堂来进行维持,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进行不同类型微课的中职历史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在中职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历史的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对历史的发展进行差异对比,探究整个历史进程发展的原因与结果。在专题知识类微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分析,了解课堂内容,再借助微课学习,将课堂上没弄懂的地方再进行及时查阅交流,建立专题知识网络。在探究活动类微课中,首先确定探究的主题,教师选取与之相关的资料、图片,在微课视频播放以后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深入理解。在交流讨论类微课中,教师收集资料制作微课视频,并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找出自己的疑问所在,在课堂上进行及时的交流与讨论。微课的产生与发展,延伸扩展了中职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微课进行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查漏补缺,有效解决问题。

(2)制作出科学合理的微课材料,及时与学生共享。在进行中职历史课之前,通过教师共享有关课堂内容的视频,学生们进行课前预习,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与网络相结合,教师在进行微课制作前要明确教学目的,从网络中寻找合适优异的教学内容,并且能够了解中职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态度,从而制作出难易适中、内容新颖丰富的微课材料。

(3)基于实践,综合应用。学习历史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谨记历史,还能够学习历史进程,教师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历史进行对比分析,鼓励学生将生活与历史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基于综合活动实践类的微课为基础,让学生在学习微课的同时,熟悉掌握微课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思路。例如,学生通过查询资料。阅读书籍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本文对微课和翻转课堂进行了介绍,并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能够促使中职学生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中,合理地安排时间,有效地进行学习。在以后的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微课与翻转课堂的特点,将两者的优点相互结合,引导中职学生历史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历史、熟悉历史,取得更加优异的历史成绩。

参考文献:

[1]杨荣娟.“翻转课堂”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尝试[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3):38-39.

[2]夏 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职教通讯,2015(12):46-48.

微课程历史教学篇8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16-0025-020

前言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在线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微课中的知识比较细化,讲解的可能仅仅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环节,它不像实际课堂教学时间那么长,而且教学的容量比较小,避免了学生在学习时产生倦态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助于他们掌握历史知识。

1微课的特点

微课具有主题突出、传播方式多样和使用便捷的特点。微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传统的课堂教学精简,主题鲜明,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掌握知识。微课便于学生使用,在线学习方便快捷,而且学生可以用手机进行相互传播讨论。

2微课的开发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2.1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较长,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走神分心,而微课用时短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因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过长的时间会使学生分心走神,学习效率未必高,微课主要是精细地讲解一些疑点、难点,不会耗费学生太多的精力,符合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学生在学习微课时能够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2.2微课是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能够起到提升历史教学质量、改革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作用。微课能够使学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平等性。另外,微课技术有利于提高一线历史教师教育教学技术能力,比如使用视频处理软件的能力。

2.3微课能够适于各种版本的历史教材,改变了过去历史教材版本束缚教学资源的状态,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微课便于师生索引资源,因为微课的讲解内容侧重于某一具体的知识点,微课是历史知识体系的标准零件。

2.4应用策略2.4.1学校要支持微课教学,努力完善微课教学所需的器材。微课有助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因为微课中教师注重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所以学校要支持微课教学,完善微课教学所需的硬件设施。2.4.2讲究细节,不忘突出重点。每件历史事件都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决定的,因此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时不能光看历史事件的表面,要注重细节,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刻思考。历史教师创造微课时要学会对历史知识进行微处理,突出重难点,把重点难点分成若干分支,最后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对于一些不易形容的事件可以多展示些与历史事件有关的历史图片,这样事件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2.4.3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初中历史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而学生也要认真的学习教师所讲的内容并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补充的,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学生也能够对历史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进而学习效率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微笑=课还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复习历史知识,历史教师可以把练习题设计到微课中,通过多种样式展示解答方法,使学生轻松的掌握多种解答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2.4.4将微课与课堂紧密结合。微课是传统的教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史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将微课与历史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微课在现代教育中不断的发展,微课要想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离不开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内容,历史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注重借鉴历史课堂教学的框架突出历史教学的主题。另外教师要尽量将微课堂设计的生动有趣,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动态的图片、视频等,增添微课堂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结语

作为一种现代的先进的课堂教学方式,它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补充,它使历史知识的重难点细节化,它便于传播知识,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善于创作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微课,积极转换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历史教师要善于创设微课,因为微课能够把历史知识渗透入多媒体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乐趣。微课有助于推动历史教学实践迈上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努力探索微课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最优化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德康.微课能“翻转”高中历史课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年04期[7]陈阳.历史微课设计及立意———以人教版必修2“第一次工业革命”微课设计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06期

[2]薛菲.微课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5年01期

[3]李海军.“微课”不微见微知著———例谈历史“微课”的制作与实施[J].教育科学论坛2015年05期[3]闫涛中国历史“微课程”设计初探湖北省宜昌外国语学院2014,7

[4]翟宏斌中学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探讨临潼中学2014,5

[5]张永谦,杨茕杰.打造微课精品促进教育公平———中学历史“慕课”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4年02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