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8篇

时间:2022-09-23 10:14:08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篇1

一、各批次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第一批次

绵阳中学:662分

绵阳南山中学:649分

第二批次(民办普通高中)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658分

绵阳外国语学校:630分

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549分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625分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622分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639分

江油实验学校高中部:610分

绵阳富乐国际学校:408分

第三批次

科学城第一中学:595分

三台中学:544分

江油中学:528分

绵阳市安州中学:481分

绵阳实验高级中学:612分

绵阳第一中学:546分

绵阳普明中学:501分

第四批次

江油市第一中学:550分

三台县芦溪中学:503分

三台县第一中学:454分

盐亭中学:443分

梓潼中学:486分

北川中学:466分

平武中学:418分

第五批次

高新区实验中学:450分

江油市太白中学:476分

绵阳市开元中学:411分

绵阳市秀水中学:409分

绵阳市第三中学:425分

绵阳市丰谷中学:408分

二、全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08分。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篇2

2019年四川绵阳录取分数线出了,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绵阳市2019年中考成绩已于今日公布,今年我市中考总分为800分,各学校录取分数线已经划定。

一、各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第一批次

绵阳中学:662分

绵阳南山中学:650分

第二批次(民办普通高中)

第一阶段: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636分

绵阳外国语学校:629分

第二阶段: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618分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626分

第三阶段:

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566分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627分

江油实验学校高中部:629分

第三批次

第一阶段:

科学城第一中学:615分

绵阳实验高级中学:611分

第二阶段:

三台中学:558分

江油中学:561分

绵阳市安州中学:512分

第四批次

第一阶段:

绵阳第一中学:561分

绵阳普明中学:504分

第二阶段:

三台县芦溪中学:502分

江油市第一中学:545分

盐亭中学:435分

梓潼中学:467分

三台县第一中学:455分

北川中学:485分

平武中学:414分

第五批次

江油市太白中学:488分

高新区实验中学:443分

绵阳市开元中学:406分

绵阳市第三中学:455分

绵阳市秀水中学:443分

绵阳市丰谷中学:383分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中;教学管理;发展

信息技术在我国各行业的不断应用加快了高中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和发展步伐,教育信息化在高中教学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也是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一大发展战略,是我国需要长期进行监督、研究和改善的一大教育课题。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国土面积辽阔,各省、市和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这也最终导致了我国教育事业以省市为单位发展的局限性。高中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异也很明显。

1.教育信息化在我国高中教学管理应用的现状

我国早在二十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对“信息化技术与我国的教育事业结合”的教育信息化进行探究,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信息化教学管理的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加快了我国教育事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尤其是我国高中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得到了不断扩展。在科学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技术虚拟化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这些信息化的发展方式同样也是我国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智能化在我国高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信息技术的网络化是进行教学信息管理的基础,数字化是信息技术表现的形式,虚拟化是自我表现的手段。我国信息化的高中教学管理是以我国现代的教学理论为依据,通过网络、计算机通讯等多媒体技术对校内外的信息进行搜集,包括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在内,学校的信息化发展管理都涉及到了学校的学生、学校管理以及学校的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在绵阳中学实验学校,校长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工作指挥,在网上所需要实行的方针政策,听取教职员工的工作报告。这种教育信息化在我国高中教学管理的应用,推动了绵阳中学实验学校不断的高位发展。

2.绵阳中学实验学校教学信息化教学管理的特征

2.1对教学信息化教学管理的理解

自信息化一词诞生以来它的定义就存在模糊性,因此也表现为高中教学管理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的人群对教学信息化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从信息化的方面看,它可以表现为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的校园网络建设、校园多媒体教师建设以及学校教学资源开发等等,这些都是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进行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若是从管理的方面看,教学信息化的实施目的是进行数字化教学,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环境下,不断对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不断开发建设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老师的“教育”与学生“学习”之间的互动。同时从传统的教学管理角度看,信息化的教学就是力争将新鲜的教学素材和创新的信息化教学理念融入到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的教学方案之中。就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的教学过程来说,教育的信息化管理就是不断完善教学的信息化资源和不断开创独居特色的教学平台等方面。

2.2绵阳中学实验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特征

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给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与绵阳中学实验学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相比,信息化教学管理主要有以下特征:(1)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进行教学信息化管理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积极地汲取大量的针对自己需求的知识信息,体现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和庞大性,这种特性也同时增加了学生对各种事物的辨别能力,促进学生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避免有害信息对学生自身的危害。(2)绵阳中学实验学校信息化的教学管理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展现了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丰富了教学内容,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形象性。(3)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设立的互网教学,使得教学的信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大的范围内传播,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分享特征。(4)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管理后,信息化的教学氛围能够让老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彰显。(5)绵阳中学实验学校以现代教育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引进各种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实现教学的智能化发展。(6)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实施信息化的教学管理以来,实现了学校教学活动的无纸化,学校的这种改变,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2.3信息化教学管理在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发展的优势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进行校园网的教学管理建设以来,学校的管理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发展,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在学校体现了以下的优势:(1)学校校园网络多媒体平台的建设,为广大师生带来了广阔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和老师都能够施展自己的个性,让学生能够进行创新性的思考,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2)学校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可以实现强大的评论、互动能力,实现多媒体教学的多样性,激发学生认真学习,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3)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工作的进行,发挥了其多媒体的超文本能力,渐渐实现了学校教学管理信息中的多种环节融合。(4)学校信息化的教学管理能够利用网络的特征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不断加深对问题的印象并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能力。

3.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在实行中存在的困难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在实行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以来,也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主要有:

3.1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的态度不积极

从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以来,教师对这些网络化的设备拥有不同的态度,但是总的来说态度不甚积极,主要问题有:(1)许多教师的思维很难转变过来,他们不愿意为了一种新的教学管理做出自己的改变,担心信息化的教学工作影响自己的工作方式,同时当前的教育体制也会影响教学的信息化管理。学校在进行信息化的教学管理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机制,这样会使得教学工作事倍功半。所以学校在进行信息化管理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忽略技术的重要作用,在进行学校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信息化的教学方式。(2)在实施信息化教学管理以来,教师除了传统的工作,如准备上课教案、练习题命制等,还要从基础学习新的设备和技术,这样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量,一定程度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3)实行信息化的教学管理之后,教师运用新型的设备还不熟练,老师在准备电子教案的时候又浪费了时间,导致教师的精力不集中,一定程度影响了老师们的教学积极性。(4)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设备会发生不运行、出现故障的情况,这样很容易破坏教师的上课节奏,使得教师不得改变或者延迟教学课程,也会造成学生学习环境的混乱,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麻烦;同时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的网络设置的不稳定性,也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3.2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不充足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在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方式时,还会遇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问题的情况,这些情况都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表现在:(1)学校在利用新的科学设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不能找到合适的教育学生的教学资源,如果找到也是很少或者是需要收费的,免费的教学资源是很少的。(2)学校虽然为教师购买了网络资源的查看账号,但是这些资源有些是和学生不符合的,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教师会选择使用以前的教学课件或者是自己制作,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3)学校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视频演示时,很方便,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是与这些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却不足,只能通过网络搜索和下载,或者进行视频的重新剪辑,浪费教学时间。(4)学校的教学资源除了一些学生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之外,还缺少有关教师教学的一些原创资源,在这方面,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还不完善。

3.3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缺少完善的教学评价体制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在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管理中引入一些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系统性的评价。但是在评价体系的实行过程中,缺乏对教师和学生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其中最缺少的是对教师的评价。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的教师评价体系是通过对教师提交的纸质资料和教师的教学成绩进行评价的,没有一个完整性的信息化评价体系,不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长期的监督,对教师的成长有详细的分析,缺少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这种简单的评价方式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主要采取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最后的评论,这种教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展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培养学生自身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4.完善教育信息化在绵阳中学实验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4.1不断完善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在实行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管理中,要建设好以下主要的管理平台:(1)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要建设管理好信息化教学平台。信息化的教学平台主要是由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控制的,它是依据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的多方面特征进行设计的一款管理软件。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的不限制时间与空间的阅读资源的机会。信息化平台要把学校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利于学生和教师的阅读。此外,信息化管理平台还要容易管理,方便操作,不断完善信息平台的功能;(2)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还要管理好学校的教务系统管理平台,教务系统平台包含着教师和学生学籍、档案、以及教师的上课情况等等。提高学校教障低车墓芾硇率能够为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的发展带来方面。所以在进行教务系统的建设时,要设置合理的教学应用,对学生的上学课程进行监督。同时教务系统还要具有拓展性,便于信息技术的及时更新。(3)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要不断完善学校远程教育的平台,远程教育的发展平台大大缩短了人们交流的距离,减少人们交流的障碍,这种跨越距离的教学方式能够扩展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所以,在进行远程教学平台的建设时要满足学生和教师对校外互联网访问的需求,让学生和教师能够进行远距离的交流。

4.2要不断完善绵阳中学实验学校教学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当今学生几乎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学生已经对互联网世界习以为常。所以学校在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时,可以设置网络课程,把网络技术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课程中。通过远程的课程让学生能够通过科学技术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课程的交流。学生还能够在网上进行信息的搜集,总结网络查阅资料的方法。此外,学生还能够通过合作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的困难。通过网络课程的运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的学习应用,锻炼自己的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减少了性别和年龄的阻碍。所以学校要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利用智能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3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要不断完善不同科目的信息化教学管理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在获得足够的教学资源之时,要不断完善教学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学校要根据不同的科目采取合适的管理方式。如在进行语言艺术和英语的信息化教学时,要注重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中心,让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工作要将多种学习语言的技巧进行整合,加强学生之间以及与教师的交流。同时,信息化的教学工作还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促使学生丰富语言的拓展。而语境教学则是注重给学生提供合适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在不断的发展,学校正在致力于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完善工作。它在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发展进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从学校的各方面进行分析,不断发挥信息化教育在学校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蒋锦健.信息化平台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7(05):41-43

[2]曲珊珊.浅析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民营科技,2016,(09):241

[3]马壮.教育信息化在高中教学管理中的发展研究[J].中国培训,2016(16):83

[4]袁韬.云计算对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影响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175-176

[5]刘艳丽.浅析信息化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发展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253-254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篇4

一、化学学科在与我校重要董事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地处绵阳的我校董事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国防化学上有一流的人才和设备,因此我们可以联合开办国防应用化学方向,即与国防建设有关的含能材料(炸药)即硝基化合物化学,放射废物治理及放射分析方向,以满足西部大量的军工企事业单位对这些方向人才的需求(注:我国仅北京理工大和南京理工大在开设该方向专业,但毕业生不愿到西部特别是一般离城市较远的军工企事业单位工作,造成这些单位人才严重短缺,急需西部高校培养输送该方向的专业人才);我们已经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核化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签定了正式的联合培养这些方向的应用化学高级人才的协议,并得到了积极和热情的响应,他们非常愿意并决心和我们一起将该专业办成全国一流的特色专业;我们已与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申报成功应用化学本科、分析化学硕士点办学资格。近年来我校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展了多项有关放射废渣固化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合作,获得了多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基金,并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委派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楚士晋教授出任我校副校长后,双方的合作达到了水融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楚校长所研究的学科就是国防应用化学,因此一定能发挥地处绵阳的我校董事单位的巨大学科优势联合办学,将这个专业方向发展成全国有名的有特色的重点专业。

二、我校化学学科的现状

1.学科情况

化学教研室及现在的化学研究所,是我校最老的教研室之一,多年来承担全校基础化学教学任务,科研方向主要围绕材料学科开展。从1995年起共申报8次应用化学本科办学资格,直到最后一次于2002年申报成功,现有应用化学和分析化学两个硕士点,2004年度已申报无机化学硕士点,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绝大部分具有硕士以上的学历,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正按计划引进高水平人员。

2.实验室建设情况

化学实验室分为化学基础实验室和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共计1200平米左右,现有的基础实验室已不能满足需要,新化学基础实验室共3000平米正在新区兴建;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于2003年度批准立项,一期投资50万,能完成部分教学和科研工作,但对我校教学和科研有重大影响的大型高技术测试设备如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ICP光谱仪等还没有到位,精细化工实验室还未建设。

3.科研情况

多年来在生物大分子分子光谱学、纳米材料、工业废渣利用、化学建材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开发,200多篇,被SCI摘录10余篇,有数项科研成果已转化生产,为有关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绩突出。

三、适应我校发展的化学学科建设设想

1.化学学科建设

应明确化学学科在我校的地位和作用,如前所述,化学学科是我校理工学科的知识结构组成部分,更是材料、生物和环境的基础和支撑,本身又有广阔发展前景,是我校必须重点发展的学科,要让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欠帐较多,已不能跟上学校的发展,更谈不上毕业学生或对外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在社会上的影响。学校的大发展同样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责任和巨大的发展机会,理清我们的思绪,明确任务,制订好计划,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化学学科一定会对学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成绩。在化学基础教学和学科发展方向方面,应做好基础化学课的教学,在学科发展和意见方向上,应研究材料化学、生物化学和环境化学,研究这些学科中的化学问题,对相临学科确实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并积极开展与这些学科的合作,相辅相存,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在应用化学发展方面,办好应用化学的三个方向即应用分析、精细化工和国防化学。应用分析又称为工业和科研的“眼睛”,应把发展方向定为与我校相临学科紧密相关的材料分析、生物医药分析、环境分析和国防化学分析;精细化工方向应跟上国民经济发展,坚持在高新的新型化学建材、生物化工、药物合成等方向上;国防应用化学应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签好协议,充分利用董事单位一流的设备和人才,把这个方向办成全国有名的专业。研究生发展方面,在已有的应用化学和分析化学硕士点基础上,再申请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硕士点,争取在不远的将来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申报应用化学博士点。研究生论文研究应围绕材料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国防化学、分析测试、精细化工等方向开展工作,逐步的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特色,深刻体会联合办学的“西南科技大学模式”的含义,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实现化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2.实验室建设

基础化学实验室:原有的基础化学实验室已不能满足我校基础化学教学的需要,经努力申报,已获批准在新区划拨了3000平方,具有相当水平的实验室规划和建设方案已初步完成,基础化学实验室建设工作按计划于2005年建成。应用分析实验室:2003年度,申请获批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已投资50余万,初步建成能开出部分仪器分析和生物分离与分析的应用分析实验室,但一些对全校教学科研有重大影响的大型分析测试设备还没有,这对提高我校教学科研水平和提升学校的档次很不利。由于学校的资金有限,现阶段不太可能购买,因此应与地处绵阳的拥有这些设备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卫生防疫站、绵阳水务集团水质中心联系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以保证我们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水平和条件,并在科研和社会服务上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精细化工实验室:精细化工属高科技产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贡献巨大,绵阳千亿工程计划中,计划精细化工将贡献50亿/年,而目前仅10余亿元/年,这说明精细化工的前景,精细化工实验室的建立将使该方向学生就业分配和我校在该行业的地位作用及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创造必要的条件。目前该实验室还未建设,绵阳计经委有意出资30~50万在绵阳选单位共建绵阳精细化工研发中心,我校是最有希望获批的单位,如我校再配套30~50万,那么一个具有相当水平的精细化工研发中心就会在我校建成。同时应建立有关的实验基地,加大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按“产、学、研”的发展模式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国防化学实验室:国防应用化学含核材料与放射分析、炸药合成与分析、燃烧化学等,我校没有也不可能有能力建设该方向的实验室,但我们已和联合办学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谈好,由他们出设备和师资来完成该方向学生的专业课和毕业论文教学和科研工作,相信该专业由于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流的设备和师资会办成全国有名的我校亮点专业。校外联合共建实验室:前已述及,由于学校建设资金有限,短时间内不可能全部投资建设上述实验室,这就要求我们应利用联合共建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人力和物力,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建立实习单位、聘用相关人才和有偿服务的形式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教学和科研上较大的收获,并与他们一起实现双赢,共同发展。

3.化学师资队伍建设

化学目前的师资力量仅能维持教学任务,研究条件仅能基本满足少数教师的科研,形成少数学科梯队,大部分教师没有固定的研究场所和条件,而是跟随其他学科有关教师做一些辅助型研究;学科内部沟通、配合交流和学术气氛还有待提高。面对越来越大的任务,要求我们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并以实验室和各类研究课题申报和开展为突破口,形成学科和学术带头人领导的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的数个学科梯队和群体,充分发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合作单位和外聘教授的作用,在短时间内形成化学学科高水平队伍和优良的学术气氛,在产、学、研多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

四、适应我校发展的教学改革研究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篇5

绵阳市现有高职高专5所,其中国家示范高职1所,公办高职3所,民办高职2所,它们是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中医院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汽车职业学院和四川电子机械职业学院,截止2013年9月,全市高职高专在校生24111人,在省内位居前列。

根据教育部2004年10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绵阳市5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覆盖其中的电子信息、财经、旅游、文化教育、材料与能源、土建、制造、医药卫生、公共事业、艺术设计传媒、交通运输、轻纺食品、农业技术、生化与药品等14个专业大类。

专业设置上有如下特点:一是财经类专业,如会计、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的覆盖率较高,除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其余四所高校均设置有相关专业,其中,职业技术学院5门、医专1门、汽车职业技术学院3门、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3门。二是电子信息类、制造类、文化教育类专业优势明显,三类专业共计45门,占全市高职高专类专业的45%,这也是由于这三类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就业率高、和绵阳市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符,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专业性较强,除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种类较多,综合性较强外,医专85%的专业是医学卫生类,幼专70%的专业是文化教育类,汽车职院67%的专业为制造类,专业性较强。

二、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热门专业设置重复率高

在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为紧密,是非常典型的需求推动型教育,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日常教学、师资建设等办学过程中,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但从绵阳市高职专业设置情况来看,还存在“跟风”情况,一味开办热门专业,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有待加强。如在5所高职高专里,市场营销、会计等专业的重复率较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当今社会对财经类人才需求量大、工作机会多;二是相比工科类专业,文科类专业开办成本低,对实验实训室的技术要求低,因此会出现此种情况。

(二)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对应尚需加强

绵阳市当前正在着力发展“2+4”产业,其中,“2”是指电子信息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4”是指食品医药、化工环保、冶金机械和新材料产业。其中,2013年1-5月,绵阳市“2+4”重点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24.0亿元,占绵阳市规上工业比重的83.9%,增长11.8%。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5.4%、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增长13.3%、化工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2.0%、冶金机械产业增长10.9%、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7.1%、材料产业增长6.7%。根据统计数据可知,“2+4”产业正在引领全市经济迅猛发展,其产业发展所依托的长虹、九洲、华瑞、中国重汽、新华、丰谷酒业、川渝中烟绵阳分公司等企业,对相应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但食品类、冶金类、环保类、生物医药等类专业在绵阳高职院校中还较少,电子信息类专业只有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四川电子机械职院技术学院两所高职院校中开设,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对应度。

(三)专业教学滞后于人才发展需求

在绵阳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具体表现如:与企业行业、岗位的联系不够紧密,实验实训室建设滞后,校企合作多停留于表面、深度不够,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小、教学质量尚待提高等。在师资方面,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有些教师直接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高职院校担任教师,缺乏职业教育的经验,实践教学技能不足,这也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软肋”。

三、改进专业设置的对策

(一)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 合理优化专业结构

高职教育始终要面向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因此,学校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市场信息,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产业需求。这是由于区域经济特征不仅是划分经济区域和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决定和规划经济区域内高职教育发展规模、层次和类型的主要依据。例如在农业占有很大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农民为主;在电子产品占有很高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技术工人为多。[2]

对绵阳市而言,“2+4”产业正处在迅猛发展阶段,但是其所需的食品类、冶金类、环保类、生物医药专业,在我市高职院校中设置偏少,汽车制造、汽车电子等新专业等虽已有院校开设,但办学力量还较薄弱,专业性尚待加强。反之土建类、经济管理类招生火爆、人才供应量足。随着“2+4”产业在绵阳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相应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合理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优先发展制造类、电子信息类、食品医药等类专业,提供行业企业所需的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绵阳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教师作为专业建设的实践者和中坚力量,其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与专业建设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是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含金量”和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

(三)创新专业教学形式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对职业教育而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进行开放式办学,创新专业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实现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结构有效对接的重要举措。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篇6

灾区教育系统灾后重建工程,使教育技术装备发展速度迅速提升,其中凝聚了国家的支持和社会的大爱,也是教育系统一笔巨大财富。如何科学、规范管理,充分发挥装备效益,得到政府高度重视,也成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亟待探究的管理课题。为此,四川省、市、县各级政府层层召开现场会,印发相关文件,绵阳市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也做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和扎实的工作,着力于建立一种机制,切实解决问题,取得良好的效果。

1 增强理性,提升能力

绵阳市举办了灾后教育技术装备公共设施管理校长轮训班,编印了培训手册,对管理层进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通识性、全员性培训。

1.1 了解什么是“教育技术”

组织校长研讨教育技术理论及应用实践,深入了解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明确通过装备的科学应用优化教育教学的目标。理解其本质内涵是涉及教学资源、教与学过程的一种理论与实践,以利于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去整体把握学校教育技术工作。

1.2 了解什么是“教育技术装备”

要求校长们了解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范围、功能、标准、程序,尤其要熟悉国家对规划设计、投资计划、建筑安装、招标采购、质量检测等环节的相关要求。

1.3 理解管与理的辩证关系

要求校长们能达到内行管理、规范管理、人文管理、科学管理的目标。通过管理,推进事业发展,提高装备效益,促进队伍成长,形成良好机制。

1.4 了解新课改的主旨和理念

要求校长们能从办学理念、管理策略上,运用教育技术于教育教学管理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合作交流,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

1.5 深化对新课程的实验教学理念的认识

要求校长们深化对学校装备实验室等专用教室、强化开展实验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国家新课程标准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逐步形成创造力、意志力、科学品质和人文素养,以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成长需要。

1.6 了解学校管理者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教育部于2004年就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其别明确了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标准,包括: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知识和技能、应用与创新、道德与责任等,尤其明确规定了学校校长应具备教育技术的决策与规划能力、组织与运用能力、评估与发展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能力。

1.7 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

学习借鉴“一个实验室就是一门学科的博物馆,主持实验室的教师必须是专家型教师”的技术装备理念。

2 提升专业水平和实施能力

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及其组成人员,从事具体的技术和管理业务以及教学应用工作,所有人员都应对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有相应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为此,绵阳市通过多个层次、多种形式,对学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相应的全员培训,包括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学技能全员培训、基于城域网的学校网管员全员培训、图书信息化管理全员培训。其培训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

学校功能用房较多,规范管理是有效应用的基础。仅以理科实验室为例,教育部专门印发了《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实验室规范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了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功能与要求、面积与间数、建筑要求、环境要求、固定设施、布置、实验室设备等七个方面。尤其对于理科实验室主要功能及其发展趋势,作为一般行政领导需要加深理解和认识,才能作到内行管理。

2.2 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作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者,无论是管理使用,还是计划投资,均务必要熟悉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绵阳市对此也组织了多次专题培训。明确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是教育技术装备的准则、规范和示范。是经专业学术权威机构组织研发、审定后,由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以规范性文件正式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先后6次修订颁布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四川省教育厅也先后印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并指明了适用不同类别、不同规模学校的装备种类、配备数量等。

要熟悉教学仪器设备九大类别,必修、选修课程中必配、选配的数量要求等。要熟悉中小学各学科、各学段教学仪器配备的品种数量测算(表1)及其经费测算(表2)便于具体管理和制订招标方案。

2.3 教学仪器设备一般质量要求以及检测规则培训

绵阳市为了严把灾后重建设备购置质量关,专门建立了近80人的教育技术设备招标专家队伍和近50人的质量检测专家队伍,多次进行了专业培训,在各个层次的招标采购和履约验收中,发挥了良好的把关作用。

3 全面加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效益提升

作为灾区教育技术工作者,应首先心怀感恩。对灾后重建的一房一屋、一草一木,哪怕是一件设备、一颗螺丝,都务必加倍珍惜。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发挥装备促进和保障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根据四川编制管理中“职位分类、专兼结合、一人多岗”的用人原则,提出年度工作目标,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学校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属教学或教学辅助人员,可由教师兼职。鉴于配备专职人员困难较大的实际情况,绵阳市规定:可由本学科教师兼职,并制订了工作量和报酬计算方法,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此外,对《绵阳市中小学实验人员保护防护用品保健津贴标准》作了修订,提高了标准,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力争年内正式实施。坚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公开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增强责任感。

通过以上措施和几年的努力,一支具有较高素养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正在形成,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进入新阶段。

细化装备管理,把好购置计划关和采购质检关。落实责任人,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分学科、分功能室落实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管理;规范管理制度,修订印发了一整套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和表册,已经在全市学校广泛使用;建好两本账,即《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资源总账及明细账》和《学校图书总括登记册及个别登记册》;管理信息化,绵阳市研制开发了《绵阳市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2年来效果良好。

开展丰富有效的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活动,确保教育技术装备基本使用率。每学期选择性地开展教学主题活动,指导创建省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全市现有省、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近80所,在全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篇7

2014年10月,在天津滨海新区大港五中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换届会议暨初中校长论坛”上,一个既出人意料又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出: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校长祝启程荣任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是由一位来自绵阳、表面上缺乏竞争力的没有地域优势的校长担任,显示出他较强的学术成就和实践能力,以及在国内教育界的巨大影响力。

祝启程在教育界的成长历程是个传奇。起点很低,师院毕业,分配到蓬安县一所区中学任普通教师。1984年开始走上中学校长的管理岗位,经历了4所学校,有姓“农”的有姓“城”的,有姓“私”的有姓“公”的,有职校有普通学校。不一样的教育管理,积淀了他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视察东辰学校时对祝校长的评价是“你很有思想”“学校办得很不错”;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李全初评价他是“办学校的天才”。

祝校长没有把外界对他的好评当作炫耀的资本,而是作为鞭策。他说:我并没有外界认为的那样神奇、传奇,只不过我在校长管理岗位上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即做校长就要做创新型改革型校长,坚决不做“维持会长”式的校长。

反弹琵琶 化腐朽为神奇

1981年9月,祝启程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南充蓬安一个既偏远且条件最差的农村中学。

不过,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将要一生从事的事业中去,每天都忘我地工作,他始终坚信只要心到的地方,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干出伟大的业绩,在巨龙中学这块贫瘠的土壤地里同样可以编织出精彩的人生。的确,因为显著的语文教学成绩和管理才能,26岁的他就被晋升为巨龙中学负责行政工作的副校长并主持全面工作,成为当时南充地区最年轻的完中校长。

当语文教师,教的毕竟仅仅是一个学科,当校长则要思考各个学科以及整个学校的如何发展。怎么才能让全校获得跨越式发展,来一次真正的华丽转身呢?这是祝启程当上校长后一直思考的问题。说实话,要改革真的困难重重,巨龙中学离县城很远,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学校只有几栋破旧砖瓦房,数百套老掉牙的桌凳,理化实验连演示都做不全,文体器具几乎等于零,更不必说电教设备。但是,改革是必须的,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改革必须要贴近家长的需求,这是校长办学的根本。于是,祝校长决定走群众路线,在全校师生和家长中征集意见,看看群众是如何反应的。好多个日日夜夜,他都在梳理着学生、家长、教师的一条条办学建议,研究着巨龙镇乃至蓬安县的乡情县况,更眼观着中国社会对人才市场需求的态势,寻找巨龙腾飞的出路。

当时,蓬安巨龙中学是一所农村职业中学,上级领导要求农村职业学校必须“姓职”和“姓农”,必须高举农字号旗帜,全面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祝启程校长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当时很多学生不缺普通的就业机会,何况改革开放的春风才吹响,全国各地需要高级人才,单一的职业教育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实际和社会所需,教育管理者只有打破传统单一的职教模式,采取“双轨”教育,即把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相结合,“职业教育”与“升学教育”并举,才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更好地改变他们的人生。因此,他根据学校实际,坚持学农与学工、学商、师范、服务业多专业并举的“巨龙模式”,就是这种反向模式立即让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很多职业中学门可罗雀惨淡经营的时候,巨龙中学却门庭若市。

这个想法在现在看起来虽然简单,但在当时却掀起了轩然大波――是否符合当时的教育实际,很多人都质疑他这样干是否科学合理。事实证明,祝校长这个反弹琵琶思想恰好“弹”到了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相切合的音符上,奏出了当时响彻全县的教育新乐章,让巨龙中学这个普通的职校,一跃成为全省的明星学校,普高升学率跃居区中学之首,走职教路,学有一技之长,农字号专业和城市类专业并举,职业学校红红火火,后成为省级重点职校。

破旧立新 凤凰涅

祝校长在巨龙中学做得顺风顺水,踌躇满志的时候,县委却一纸调令把他调往县城城关中学当校长。这个学校说起来是县城中学,其实是比巨龙中学还要差的一所完全中学,教师几乎都是其他学校“淘汰”出来的,学生也是专收初、高中生当中的三类学生,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渣子学校”,谁家的孩子做得有些不好的地方,家里大人就以“你再这样以后就等着上城关中学”的话去警告孩子。

“想在城关办出巨龙那样的成绩,难度超乎想象。但上级选择我就是要我让这个学校脱胎换骨。”祝校长想:怎么改革,如何改革,才能“颠覆”城关中学“渣子”的名声?尽管当时他还没有找到思路,但学校“要变、快变、大变”却是这所学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革”者,易王者之命也,即要进行彻底的改变。因此,改革不是修修补补,不仅仅要在内容上进行彻底的改革,还要在形式上进行全面的改变,只有把内容和形式这两种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改革的目的,否则,只有内容没有形式,对于城关中学而言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1990年7月,祝校长正式上任城关中学校长,上任伊始他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在形式上在取得上级支持后,他做了更校名和修校舍这两件事情。掀掉了原来城关中学校名,更名为蓬安县实验中学,这个新校名让人们逐渐淡忘城关中学的影子,新校名给人新的希望、新的起点、新的方向;推倒城关中学那些旧校舍,重新修建焕然一新、格局高雅、大气的新校舍,达到旧貌变新颜,给师生和家长造成全新的视觉冲击,达到洗新革面的目的。其次,他在教育内容上进行全新的设计。改教学模式,针对生源差这个情况实施成功教学改革,即改课堂结构和学生管理;改管理机制,实施教师聘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全校教师在新老教师有机结合和管理下,全面激活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力。

三年后,原城关中学由三流学校一跃成为一流学校的华丽转身,让很多人吃惊,赞叹这是一个教育的奇迹!南充地区教育局专门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当时的行署专员向阳称蓬安县实验中学是“教改旗帜”,也把祝校长称为“改革先锋”。

创办新学校 再攀办学高峰

1993年5月1日,绵阳市第七中学向全国招聘校长的广告登上了多家教育媒体,祝校长看到这个消息,觉得非常兴奋。因为这是一所新创办的学校,一切规划设计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毕竟,从祝校长走上校长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盼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办出一所中国式的“帕夫雷什中学”,让其也能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的教育改革的“实验室”。如果说前面2所学校是他办学思想和经验的实践和探索,绵阳七中将是真正实现他办学思想的一次难得的机遇。

于是,祝校长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很快就完成了一份办学方略,全面规划和设计绵阳七中的未来,甚至是绵阳中学教育的未来。正因为他的办学方略高端大气,也因为他在蓬安2所学校传奇般的办学业绩,他得以从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就任校长。

祝校长是一个外地人,初来乍到,绵阳人当时并不买账,当年计划招生400人,结果第一轮招生仅招了78人,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后来,虽然通过补收和接纳其他学校赶出的差生,这才勉强凑足了300多学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和创业。但是,这些在外人看来的巨大困难,但祝校长却没有畏惧。毕竟,城关中学那样差的生涯都能扭转“乾坤”,何况现在这点难度。只要抓住教育教学的规律,抓住了管理的核心,这些都不是问题。

这次祝校长针对当时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忽视质量,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又仅停留在多开展课外活动这个粗浅层次上的误区,他果断地把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放在课堂上,全面推行课堂改革,即实行“三清”制(课清、日清、周清)和“三全”(全面、全员、全程)质量管理,扎实打下语文、数学、英语三根支柱,创造一流质量。全面改革课程结构,课内课外一起抓,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一起抓,创造一流的优质教育品牌。为配合这些教育改革,他在学校建立教师培训学校,实行专业训练和业务考试,配以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学科组捆绑评价制及丰富多彩的凝聚人心活动,集中解决了教师拼命工作的动力问题、教书育人的能力问题、共进互享的合力问题。

全新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理念,很快就改变了学生家长的观念。一个学年以后,学校就像从冰点到沸水的温度计,急遽升温,一下子冲至全区质量第一,成为绵阳学子争先抢读的学校,而绵阳七中也成了一所享誉全国的名校。教育部当时举办的全国理科实验班,每年限招收80人,实验中学每年都有好几个学生入选,最多的一年达到9人。1998年,全国初中专委会在该校召开了全国初中教育综合改革现场会。

从公办学校向民办学校的跨越

在1999年8月初的一天上午,绵阳东辰集团董事长邬永平驱车来到学校,直接找到祝校长要他接收自己的女儿来校读书。祝校长和邬永平在闲聊中,随口说了一句“没想到读书也会难倒大名鼎鼎的董事长,不如自己出资办一所学校”。

说者本无意,听者却有心。邬永平回去后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召开董事会进行研究、考察、调研、论证,最后决定出资创办民办学校。当时,恰逢涪城区政府也在谋划教育园区,进一步拓展城市版图,而优质教育无疑是城市建设的助推器。于是,区教育局和东辰集团达成一致协议创办民办学校,即后来的“绵阳东辰国际学校”,而校长人选都一致相中祝启程。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是祝校长教育人生的第四站,也是跨越最大、最具挑战性的一次办学探索。当时,民办学校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没有多少经验可循,好多朋友都劝他谨慎。但是,当时他正年富力强,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不想错过任何机会。有挑战才有际遇,民办学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探索空间,校长也有更大的办学自,有利于去追逐梦想。

2000年5月底,祝校长开始上任,并根据自己16年来的校长经验和自己的学习探索,起草了“东辰办学方略”,制定了东辰学校发展的定位和方向,把学校定位为“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伊顿,世界东辰”。尽管这个目标非常远大,几乎高不可攀登,但是,东辰学校就是要朝这个目标前进。

东辰新教育是祝校长在东辰学校做的第一件伟大的改革,他针对以分数和考试为本的应试教育弊端提出了一种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的人本素质教育,把生命、生态、生活、生涯作为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的四个最关键的因素。对传统的学校教育进行了“七位一体”的创新设计和全面变革。一是变革学校管理,构建了以关注师生生命成长、关注师生生存状态、关注师生生活质量、关注师生生涯发展为支柱的人本管理思想体系和以文化管理、战略管理、模式管理、执行力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操作体系。二是变革质量标准。构建了高素质与高升学率相统一的新的办学质量标准,并把她作为立校之本。三是变革学校课程,建立起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品牌化、学生课程个性化”为内核的学校大课程体系。四是变革课堂,创立了以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益为特色的“三环四步开放大课堂”。五是变革德育。构建了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心理发展、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性德育模式。六是变革学习模式,构建了“习惯、方法、能力”三阶梯和“学、思、用、创”一体的四环高效学习法,构建起包括发现式、创造式、探究式、开放式、合作式等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模式。七是变革教师。通过人才强校战略和实施教师专业化工程、校本研修工程,以及建设教师发展学校、青年教育家学校、干部培训中心等途径,全面变革教师、发展教师、转变教师的观念,提升教师的能量,从而形成强大的人才优势。

在东辰学校,祝校长针对当时全国课改普遍模式单一,割裂了课堂、课程和德育的关系的现状,率先在全国树起“两课一育大课改”旗帜,即对课堂、课程和德育进行立体式改革。现在这项改革已经成为全国一个知名的教育品牌,《中国教育报》在报道东辰两课一育大课改的编者按中指出:“东辰新教育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走向。”同时,东辰新教育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不少地方把东辰新教育作为课改样板和典范推广。

在东辰,祝校长不仅实施“均衡教育”,也实施英才教育,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2014年3月底,学校正式挂牌成立“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创新与竞赛培训中心”和“东辰学校初高中一体化教育管理中心”,这两个中心全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全面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领东辰学校从过去的“均衡教育”中走出来,在扎实进行“均衡教育”的同时全方位培养创新人才。这是东辰学校,也是祝校长管理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将是实现他伟大教育理想非常核心的一个环节。

东辰学校历经16年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名校,在当地官员眼里,东辰学校有四大贡献:一是造福了一方百姓。“要读书到东辰,读东辰好前程”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现象;二是推动了绵阳市教育的发展。因东辰的存在,推动了其他学校改革创新,激活了整个绵阳教育改革;三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每年从全国慕名来绵阳求学的高达几万人,有力地拉动了绵阳地区的房地产、第三产业的发展。四是为中国教育教改创新作出了理论和实践的贡献。祝校长也因为东辰,先后评为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四川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全国民办教育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教育家协会副会长、四川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教育厅咨询专家、四川省特级教师等。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篇8

成都绵实外是二类校。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是四川省常春藤幸福教育集团携手全国百强中学,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在成都市郫都区打造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K12)的高起点高品质、现代化智慧型、全寄宿制学校。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位于成都市郫都区永兴东路。(一期)占地170余亩,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现有学生近1200人(学校规模为5000人),教师137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20人,硕士研究生38人,绵阳派遣来校任教的优秀教师将接近高中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