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8篇

时间:2022-12-14 04:48:50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当代社会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036-01

随着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对文化发展这种软实力的提升空前的重视,无论是是从执政党的领导权还是从社会基本制度的精神支柱来说,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地位都是不可置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对自身的反思和对外部世界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的两大特质,它们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创新的动力,也是应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面临挑战的有效方法,更是符合当代社会对意识形态的需求。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精神

批判,即是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的物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哲学就是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人类现实世界的关系作出评价。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对旧的现存世界持批判的态度,在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中确立作为高于现实世界形态的理想,再通过不断的实践把理想转变为新的现实。即不断创造出更高层次的现实世界,辩证法意义上的批判并不是一般消极的否定,而是通过实践来体现其意义。批判性哲学的魅力所在。马克思与以往的哲学家不同,他所关注的不仅是哲学的批判,而且是对整个观念领域的批判,不仅是观念领域的批判,而且是现实领域的批判",是"对社会各个实践领域全面总体性批判"。批判是改变旧事物和发展新事物的动力,彻底的批判精神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和科学性的具体表现,也是马克思哲学久存不衰的重要原因。

二、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的本质体现

1、批判性使马克思哲学具有自我超越性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主要体现在对不合理的理论及其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尤其是对那些歪曲现实的资产阶级理论及意识形态,是区别其与其他哲学派别的鲜明依据。因此,只有通过自我批判,克服自身的缺陷,不断变革自身,才能更好地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始终贯穿了自我批判精神,也正是通过自我批判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从而与时俱进,永葆自身的理论青春与历史魅力。

2、在现实的批判中实现哲学的旨趣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唯物主义的精髓就在于实践的批判,它的哲学旨趣就在于把现实的批判诉诸实践,它是在批判一个旧世界中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对人类社会所采取的辩证否定观点,决定了它对"现代性"的批判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建设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的现实意义

作为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恒久的生命力,主要在于它超越狭隘阶级利益与思想意识而获得的彻底批判性。尤其是在我国当今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依靠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同时其批判性的内在要求需要我们要积极地在理论和实践中开展双重批判与双重建构,切实地将理论用于实践。理论的批判就是通过人的实践而实现的祛除意识形态之蔽的过程,就是在我国现代化实践进程中,要理论、科学地批判传统的关于人的发展、关于社会主义的以及哲学的使命的错误观念和认识,实现哲学理论自身的超越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封闭系统”,像基督教思想一样,会自发地排斥与之相异的观点。首先,如果我们提出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个论据,马克思主义者总能在其马克思主义内部寻求某种方式,来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其次,如果我们提出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马克思主义者往往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来分析批判者的动机,以此回应批判。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声称,那些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人,可能正是那些在资本主义制度中获利的人,他们被他们持有的“虚假意识”所蒙蔽。

既然这样,理性地、客观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性讨论,就像本文尝试做的事情,是否还有可能?既然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封闭系统”,那么批判者如何攻击相信者,相信者如何说服批判者?在这种无奈下,怀疑主义、犬儒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态度就十分吸引人:根据这些思想,没有一种理论或者意识形态能够比其他对立的理论或意识形态,获得更合乎理性的论证。比如德国“怀疑主义大师”尼采,他总是时刻准备着攻击你所提出的理论,指明你所谓的“真理”背后隐藏的、未被你本人注意到的意识形态、信仰或是心理诉求。如果是这样,似乎我们所做的所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论,似乎都是无谓的、“立于此而不见彼”的偏见。那么,本文的意图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没有好的结果。

这种绝望也许太早了。首先,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种确立无疑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人们不太可能以一种封闭的思想方式去捍卫它。再者,即便马克思主义被许多人当作一种封闭的体系加以坚持,某种程度上的理性评价仍然是可能的。当我们面对某个的言论的时候,我们总能把其情绪成分和理智成分区分开我们不应当过多地关注说话者的人格和社会背景以搞清说话者的动机,而真正应当关注的是说话者所讲述事情的真伪。我在这里,可能以十分高尚的动机说了一大堆错误的言论;同样地,某人可能怀揣着十分狭隘的动机,却说出了大部分正确的真理。可见,鉴别并且评价对立的观点,必须运用理性去分析。批判不可能因为对批判者的厌恶而被驳倒;有趣的是,最恼人的批判者恰恰是那些正确的人。

结束语:事实上,批判功能和辩护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关键在为谁批判为谁辩护。当我们弘扬革命传统、努力认同还在实践中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时,无疑是对现在一些流行时尚的勇敢批判。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精神,是一种科学的超越资产阶级狭隘眼界的实践精神,既非否定一切的"虚无",亦非束缚于一己私利中的"务实"。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从自己的想象中超越现存不难,听任自发性的摆布认同现实更不难,难的是真正地超越现存和现实。唯物主义和理想主义、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精髓,也是马克思所开辟的、唯一能够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伟大的开创性事业的每一步都需要开创性的工作,我们应当为此而努力。

参考文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当代社会

 随着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对文化发展这种软实力的提升空前的重视,无论是是从执政党的领导权还是从社会基本制度的精神支柱来说,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地位都是不可置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对自身的反思和对外部世界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的两大特质,它们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创新的动力,也是应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面临挑战的有效方法,更是符合当代社会对意识形态的需求。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精神

批判性是马哲的基本精神。批判,即是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的物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哲学就是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人类现实世界的关系作出评价。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对旧的现存世界持批判的态度,在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中确立作为高于现实世界形态的理想,再通过不断的实践把理想转变为新的现实。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对现实世界的作用,即不断创造出更高层次的现实世界,辩证法意义上的批判并不是一般消极的否定,而是通过实践来体现其意义。

批判性哲学的魅力所在,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马克思哲学的变革也是从对旧哲学的批判开始的。但马克思与以往的哲学家不同,他所关注的不仅是哲学的批判,而且是对整个观念领域的批判,不仅是观念领域的批判,而且是现实领域的批判",是"对社会各个实践领域全面总体性批判"。批判一词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标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比如《资本论》这一马克思的代表作,其副标题便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批判一词对马克思而言意味着为追求真理和捍卫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对现实世界的一切事物都进行理性考量和辩证分析从而进行扬弃。批判是改变旧事物和发展新事物的动力,彻底的批判精神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和科学性的具体表现,也是马克思哲学久存不衰的重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社会制度这一块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也是存在的,并不是向有的人认为的,马克思的批判性只针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而对社会主义则不存在。此种观点表面上看起来是维护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却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创新的观念。

二、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的本质体现

1、批判性使马克思哲学具有自我超越性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主要体现在对不合理的理论及其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尤其是对那些歪曲现实的资产阶级理论及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也是区别其与其他哲学派别的鲜明依据。因此,只有通过自我批判,克服自身的缺陷,不断变革自身,才能更好地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始终贯穿了自我批判精神,也正是通过自我批判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从而与时俱进,永葆自身的理论青春与历史魅力。

2、在现实的批判中实现哲学的旨趣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唯物主义的精髓就在于实践的批判,它的哲学旨趣就在于把现实的批判诉诸实践,它是在批判一个旧世界中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人类社会所采取的辩证否定观点,决定了它对"现代性"的批判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建设性。从时代的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进而在现实的批判中实现哲学的旨趣。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的现实意义

作为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恒久的生命力,主要在于它超越狭隘阶级利益与思想意识而获得的彻底批判性。尤其是在我国当今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依靠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同时其批判性的内在要求需要我们要积极地在理论和实践中开展双重批判与双重建构,切实地将理论用于实践。理论的批判就是通过人的实践而实现的祛除意识形态之蔽的过程,就是在我国现代化实践进程中,要理论、科学地批判传统的关于人的发展、关于社会主义的以及哲学的使命的错误观念和认识,实现哲学理论自身的超越与发展。

所谓实践的批判性,指的就是实践活动的本身,她往往是通过实际地批判和改变现存的事物和社会形态的体现,进而加速现存世界的革命化,彻底改变当今实践的弊端。同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境界的形成过程,既是哲学的世界化逐步向世界的哲学化转变的过程,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彻底革命批判性的巨大理论与现实意义之所在。

四、结语

事实上,批判功能和辩护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关键在你为谁批判为谁辩护。当我们弘扬革命传统、努力认同还在实践中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时,无疑是对现在一些流行时尚的勇敢批判。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精神,是一种科学的超越资产阶级狭隘眼界的实践精神,既非否定一切的"虚无",亦非束缚于一己私利中的"务实"。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从自己的想象中超越现存不难,听任自发性的摆布认同现实更不难,难的是真正地超越现存和现实。唯物主义和理想主义、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精髓,也是马克思所开辟的、唯一能够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伟大的开创性事业的每一步都需要开创性的工作,我们应当为此而努力。

参考文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篇3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形而上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1―7740(2009)07―0076―03

引言

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大学派之一,该学派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并没有过时,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学说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对资本主义所作的批判,为此,他们高举起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的旗帜,越出了抽象的思辨王国,积极关心社会问题,致力于从经济、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去研究和批判资本主义,从而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特有的 “社会批判理论”。从理论渊源上看,这一批判理论直接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法兰克福学派却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片面强调了它的批判性而否定其科学性,因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和现实批判的锋芒被他们所钝化。为了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西方社,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两者间的批判理论进辨析比较,具有必要性。

一、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非科学性

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这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主题。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就对人的本质活动和存在方式做了正面分析和负面分析,弘扬了人类理性的自我批判精神,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摧残。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不懈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从剩余价值理论出发,批判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而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主要是从马克思的早期文本中来理解马克思的批判理论的。在他们看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早期批判资本主义的方法日益显示出生命力,而他在《资本论》中所采用的批判方法已经不合时宜了,用剩余价值理论来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似乎是一个“矛盾消失了的世界”。因此,他们得出结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本质上说是伦理的而非经济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要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要回到马克思早期的轨道上来,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把批判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摧残作为重点。他们提出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的批判理论。认为,虽然马克思为如何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指出了方向,但马克思对人本质的规定是“含混的”、“肤浅的”,忽略了对人心理的研究,因此在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是压抑人性时,它缺乏具体的标准。因此,他们接受了弗洛伊德关于文明起源于对本能的压抑的观点,将人道主义及异化思想合在一起,提出人的本质是“”的思想,并从分析个体人的生物的、心理的和非理性的生存状态入手,去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关系,强调高度发达的科学和物质文明对人性严重的压抑乃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所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工业化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第二是现代科技文明与环境人化的矛盾。法兰克福学派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为批判对象,其目的是暴露该社会对人性的全面压抑。他们通过对该社会的人性异化所作的全方位扫描,激烈地抨击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机器操纵人,机构驾驭人、物欲奴役人的非人道的现象;如实地揭示出人处于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生活优裕、心理失常的异化状态;深刻地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对自然的掠夺性利用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所有这一切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他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合理性的否定无疑是坚决的、彻底的,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诸领域各种异化现象的揭露也是全面的、无情的。但尽管如此,由于他们的这种否定、揭露只是站在抽象的人道主义立场上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声讨,而不是立足于科学基础上的剖析,因而,他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只能是一种价值悬设的道德批判,因而在根本上是非科学的,是与马克思的科学批判精神背道而弛的。

二、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是形而上学的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是要破坏一切既定性、事实性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所以,它是作为一种否定一切的理论出现的。否定的辩证法是该理论的哲学基础,其特点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立面同一或统一辩证法的核心理论,主张从同一性转向非同一性,阿多尔诺说:“辩证法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而他之所以突出“非同一性”主要目的是为了反对否定与肯定的辩证统一,反对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他看来,肯定与否定不能有任何联系,肯定就是绝对的肯定,凡是肯定的地方没有否定;反之,否定则是不包含任何肯定因素的绝对否定,是否定一切的全盘否定。阿多尔诺主张用非同一性代替同一性,用绝对否定代替辩证否定,用矛盾的不可解决性代替矛盾的对立统一,这种态度和立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倾向。由于绝对否定是“存在的最高原则”,否定的结果必将使一切归于虚无;在否定的过程中,一切对立物相互吞噬,相互消灭,“运动的结果回复到它的开始阶段,将它宣布为死亡”,一切归于崩溃,所以“否定的辩证法是一种崩溃的逻辑”。借助这种逻辑,法兰克福学派在批判当代西方社会时得出一些激进的结论:它批判肯定的“实证思维”与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和,崇拜事实,不能区分本质与现实,不能理解否定性,并由此导致顺从主义、保守主义;它指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采用高工资、高福利、高消费的政策,成功地压抑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使该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

因而,它强调要揭露矛盾,揭露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人的新型的控制与奴役,猛烈抨击西方工业社会是“病态社会”,并号召人们起来拒绝资本主义的一切。从这点来说,无疑人有反对资本主义的积极的意义。但是,这种“否定的辩证法”只强调了“非同一性”,而避开或不提“同一性”,甚至认为“同一性”是虚假的,因而就陷入片面性,其结果往往会导致“打倒一切”的简单化的极左倾向。这种简单化的批判仅限于在批判的对象上面打上一个负号,简单地把对方肯定的东西变成否定的东西。结果,从形式上看来是否定了对方,而在实质上不但没有克服对方,反而常常遭到客观逻辑的无情报复。显然,法兰克福学派的这种充满着极端虚无主义的绝对否定论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实质上是一种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

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是抽象的批判

把理论研究的主题从社会政治经济转换为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又一个基本特征。从20世纪40年代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的辩证法》,经过20世纪50年代马尔库塞的《与文明》,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马尔库塞的《单面人》、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成”的技术和科学》,都贯穿着“文化=意识形成=操纵性工具”的典型模式。他们认为,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发达工业文明阶段,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人们的统治,已经转向一种技术性统治,并达到高度“合理”,这种合理性的实质就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直接成为统治阶段的意识形态工具。据此,他们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极权主义看作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极权,而造成这种极权主义性质的主要不是恐怖与暴力,而是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造成一种“控制的新形式”。今天,在西方工业社会,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背景的大众传播媒介,已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到人的生活方式之中,使外在的统治、压迫日益内化在人的生活方式之中,直接阻止了人的真正自由发展。因而,他们主张将批判矛头直指西方社会的现代文化,以及技术文明所造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并由此展开了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批判、心理机制批判等文化批判主题,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文化批判理论。与此同时,针对日益发展的科学理性、社会文明对个人的压抑,他们还进一步强调现在要进行的革命已不再是政权和改变经济制度的革命,而是改变人的心理结构、解除人的心理压制的“意识革命”、“文化革命”;未来的理想社会也不再是马克思所说的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各尽所能、按需要分配的社会,而是一种“心理健全”的、以“”为中心和以人的本性的彻底解放为根本目的的社会。

然而,该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貌似激进,但实际上是把社会批判局限于抽象的意识批判。

首先,他们倒转了马克思本身的思想发展轨道,注意的焦点由经济基础转移到哲学和文化等上层建筑。由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批判意识的基点,因而导致其社会批判误入歧途陷于偏颇。他们社会批判的基本方向跟马克思、恩格斯截然相左。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批判坚持把上层建筑的批判归结为经济基础的批判,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却背离了马克思学说的唯物主义基础,他们无意去批判西方现存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更不愿去具体考察现代西方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经济特性,而只去批判西方社会的现代文化。因而,尽管他们一再声称要发扬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精神,但是这种批判早已不是象马克思本人那样,针对着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现实矛盾,而是针对着它们在文化和意识形成领域的反射和回声。所以,这种批判充其量只是一种浮在社会现象表层的道德说教,它决定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否定最终只能陷入乌托邦式的幻想之中。

其次,他们的技术理性批判显然也消解了马克思的政治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虽然他们看到了科学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某些联系,看到在当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阶级宣扬技术统治意识,把科学技术变成统治或奴役的新工具,这具有合理之处。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科学技术本身并不具有意识形成所特有的阶级性或政治偏向性。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出现的“技术统治”不过是垄断资产阶级统治的表现,它完全是由于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被资本主义式的利用所造成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抛开特定的社会背景,片面地强调科学技术对理性影响的消极性,甚至把科学技术直接等同于意识形成,用对文化技术的批判来代替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批判,这就把人的现实的政治解放简单地看成了物性的解放。他们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会引导人们对技术文明的彻底怀疑和全盘否定,而且还会消解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怀疑意识和批判精神。

最后,他们的社会批判仅是一种纯理论的批判,而不是马克思所强调的实践批判。从该学派社会批判的总体视角来说,他们都是以先验的“应该”范畴为理论内核的,并且都把理论观点投向现代社会与文明的冲突,把研究兴趣放在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上,甚至还一步把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批判归缩为意识形态的批判,主张进行“文化――心理”革命。这显然是夸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而马克思的批判强调不再是使用远离现实的、随意选择的尺度来评判现实,而要求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造成自己的实现性的实践活动的客观逻辑和科学的价值观出发,对自己的社会存在持一种客观态度,并通过科学地再现现实实践活动中展开的现实的矛盾,深刻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超越现存,“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正确途径。可见,马克思强调的是付诸于行动,即通过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来“改变世界”,而不仅仅是“解释世界”。法兰克福学派,尽管他们批判一切,但批判的矛头实际上只是观念、思想和概念,因而,他们的批判仅仅是一种不触动现实的批判,最多也只是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种解释。他们既是深受西方启蒙精神熏陶的理想主义者,又是实践上的无能者,但他们却经历了精神上的“奥德赛”漫游。他们批判现实,憧憬未来,却又始终找不到实现理想社会的阶级基础、物质力量和现实道路,于是,“乌托邦” 便成了他们抗议现实和躲避现实的理想之路,他们的批判精神也成为昨日风中摇曳不定的旗帜,偶而让人回首瞩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法兰克福学派尽管以马克思的批判理论继承者自居,且他们的“批判”理论也一度成为现代西方思想的流行,但由于他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背离了马克思的科学批判原则,进行的是一种从主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的人本主义批判,因而在根本上与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革命的、批判的精神是对立的,这种不同的批判理论,不可与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同日而语。

参考文献:

[1]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新编教程: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70-580.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篇4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生存论;哲学观

[中图分类号]B506;B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5-0006-03

一、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内涵及其分析

1.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内涵

首先,法兰克福学派对批判理论加以界定。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霍克海默认为,马克思哲学就是批判理论,因为“马克思本人著作的主线是批判,其证据就是马克思把他的许多著作的标题或副标题都命名为‘批判’,如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哥达纲领批判》等等,所以,他(霍克海默)把马克思主义、也把自己的理论称为‘批判理论’”。[1]霍克海默认为,批判理论是一种批判现实的活动,“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2]批判理论不在于对现实进行简单地否定或批判,而是要形成人类发展的内在批判意识。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主张要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批判。

其次,国内外的学者也大多是从批判理论的角度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加以界定。加拿大的本・阿格尔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留给我们的是对以虚假需求、工具理性和日益衰落的个人等概念为基础的支配的批判。”[3]国内学者孙正聿指出:“霍克海默的社会――文化批判的哲学观,对包括宗教、科学、政治、文化、社会、家庭在内的诸多现象进行理论的分析与反思,构成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的纲领,并影响到该派成员对社会――文化的批判考察。”[4]衣俊卿在《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一书中,把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理解为一种文化批判观。张一兵、胡大平认为,“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潮的一面镜子。从30年代开始,作为批判理论的最重要代表,法兰克福学派……致力于一种社会批判理论。”[5]

综上可知,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它继承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哲学的反思批判本性;它对人的现实存在状态进行关注,对资本主义中人的异化状态进行批判;它是一种社会批判,即不仅仅停留于理论上的反思批判,更多地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批判。

2.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意义及其限度

把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定位为批判理论有其合理之处。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马克思早期的异化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抓住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髓,他们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基础上又对资本主义的科技、文化、社会心理等各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从一个侧面正确地解读了马克思哲学。

把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理解为批判理论把握了哲学的社会功能,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批判理论的批判常常成为一种激进的批判,否定一切的批判。如阿多尔诺说:“辩证法是始终如一的对非同一性的意识”。[6]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7]因而它是一种以辩证否定为基本方法的建设性批判。

值得注意的是,透过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表层,我们发现其更多地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是对人的异化状态的批判,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而绝不仅仅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这才是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的主旨,它既内蕴了生存论的指向,也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关注的理论精神。

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生存论视域的敞开

1.生存论的内涵

生存哲学(即生存论)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弗利茨・海纳曼在1929年出版的《哲学的新路》一书中提出来的,而详尽论述生存哲学内涵的却是另一位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他在1937年出版的《生存哲学》一书中指出,生存哲学的宗旨就是要人们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即“从本原上去观察现实,并且通过我在思维中对待我自己的办法,亦即通过内心行为去把握现实”。[8]

现代意义上的生存论一般认为是始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他们都批判理性主义哲学,认为理性主义哲学使人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失去了个性与自由,从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而真正完成了传统哲学向生存论哲学转向的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认为,必须通过“在者”的研究才能达到对于“存在”的研究,因为“存在又总是意味着存在者的存在”。[9]只有通过“此在”的研究才能最终达到“存在”,而“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10]因此,哲学本体论首先就是对此在的生存论解读。

通过对生存论历史发展演变的简要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生存论的基本内涵:它规定人的本真存在状态,对于异化沉沦状态的人的非本真状态的批判并不是生存论的目的而只是手段;它关注人的现实存在状态,因为只要人活着他就无法躲避生存;它对当下人的非本真状态进行批判,并以澄清人的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为己任。

2.从生存论出发阐释法兰克福学派哲学观的必要性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哲学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实现了对现实中人的异化生存状态的批判,从而为在现实中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状态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如果过分强调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内质,而忽视其生存论的内涵,则会使理论失去其内在的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如果忽视了生存论视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哲学观就会回归到旧哲学,也会失去对人生存状态的把握。生存论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人的世界,而不应该是与人的历史性无涉的世界的本体、本原或普遍规律。

第二,如果忽视了生存论视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哲学观就无法实现对理性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理性主义哲学是以某种超验的、终极的实体作为追求目标,而生存论哲学是以一种未完成的、不断生成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人的未完成的本质。

第三,如果忽视了生存论视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哲学观就无法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理解。生存论以动态的开放的思维来考察人,认为人怎样生存,他就是怎样的人。正如尼采所说“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与完成”。[11]

总之,尽管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哲学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如果忽视了其内含的生存论视域,容易使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陷入一种纯粹的理论思辨,而最终走向虚无主义。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生存论的角度来解读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观。

三、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生存论内涵

1.人的自由和解放: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生存论旨趣

首先,法兰克福学派对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的关注。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人的现实生存状态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展开的,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人自身的生产,而更为重要的是人必须要在这些生产活动中获得自身精神需要的满足。也就是说,法兰克福学派通过对大多数人的现实的状态进行分析,认为人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也在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并期望在日常活动中不断确证自己的生命本质和生存意义。

其次,法兰克福学派对人的本真存在的规定。在批判了人的非本真存在状况――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的基础上,批判理论家指出要改变人的异化状态,重新回到人的本真状态,实现全面丰富多样的人的本质,并主张使人成为能够自由地表现和发挥其创造力的人,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之中。

综上,法兰克福学派哲学深切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把对异化压抑的人的非本真存在状态的批判、寻求人的自由和解放作为其追求的目标。

2.人的异化的生存境遇: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生存论观照

20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人陷入严重的生存悖论之中,即人在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之中陷入主客体的错位、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失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背离等一系列矛盾之中,人的个性受到压抑,自由受到威胁。而这些现象都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所关注,其批判背后蕴含的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永恒关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意识形态异化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扮演着维护统治的职能。阿多尔诺曾断言意识形态就是不真实――虚假意识,谎言。因此,“客观上处于受压抑的地位,同主观上是不是意识到这种压抑,并不是一回事,人们没有感到这种压抑,不等于这种压抑不存在,这恰恰表明压抑到了更加严重程度,压抑已深入到人的本能结构之中。”[12]马尔库塞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完全成了扼杀人的个性的工具,导致自由思想的沦丧、创造性的消失和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哈贝马斯也对科学技术具有的意识形态功能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他说,“毫无疑问,无论是新的意识形态,还是旧的意识形态,都是用来阻挠人们议论社会基本问题的。”[13]他认为科学技术是以合法性为名义的一种新的政治统治。

(2)对技术理性异化的批判。技术理性本应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在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达的今天,却逐渐走向其反面,成为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工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的“启蒙辩证法”指出:在完全被技术理性统治的世界中,不但人与自然相异化,而且还导致了人的自我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异化。哈贝马斯也指出,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使人们成为一种被动的客体,丧失了否定的、超越的维度。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批判侧重于从文化、生存层面对西方理性化进程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进行批判,它指出了理性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进步力量,而且成为一种阻碍人的自由得以实现的消极力量。

(3)对大众文化异化的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现象,而且成为经济控制现象、政治统治现象。法兰克福学派严厉批判文化的经济化、商品化、反对文化与政治统治的同一关系、坚决否定和批判大众文化对人的异化。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批判理论》和《启蒙辩证法》中,从大众文化的娱乐消遣功能、电影的欺骗功能,以及广告的现实实用主义功能等不同的视角分析和批判了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操控性和统治性等特征。法兰克福学派所进行的大众文化批判核心是批判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对人精神的摧残和异化,目的是为了凸显人的生存本质、生命意义。

(4)对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异化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异化的存在状态已经深入到人的心灵之中。弗洛姆等人认为异化是一种心理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个人与自身也日渐疏远,人主要是作为一种与客体相分离的主体,被动地接收外部世界。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不健全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生物本能或者说物质需求,成为人的唯一需求并且内化到人的生存方式与性格结构之中。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人首先是社会的人,个人无论是健全的还是病态的,都是由社会塑造和决定的,所以当全社会的人都处于病态的情况时,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个社会本身是不健全的。可见,心理机制与性格结构批判也直接描述和关注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3.总体性的生成: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生存论路径

法兰克福学派从生存论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进行阐释,指出在20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异化的社会,这种异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兰克福学派从生存论出发,针对现实人的生存困境提出了很多创见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法兰克福学派将这一异化的社会现实归因于文化和意识问题。英国学者佩里・安德森就指出,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主题的创新”,即渐渐地不再从理论上正视重大的经济或政治问题,而“自始至终地主要关注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14]

其次,法兰克福学派主张通过总体的革命,实现人类自由自觉的本质。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对资本主义全方位的批判为总体性的人的生成创造了条件。社会的病根在于人的本能心理结构遭到了破坏,因此需要总体的人的生成。同时,法兰克福学派还注意到社会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他们理论的最终目的即要为人的理想的、完善的存在状态找到一条解放的道路,也就是要寻找生成“健全的人格”或者说“总体的人”的道路,从而最终消灭异化的生存状态。

四、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生存论解读的当代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这种解读超越了正统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恢复和确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对于生存问题的关注,使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视野不再仅仅局限于政治和经济领域,而是更多地转向了艺术、文化和心理层面。此外,法兰克福学派更加自觉关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问题,这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现实把握的哲学精神相契合。

第二,突出了法兰克福学派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现代西方哲学一般只是对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进行关注,因而不能够真正地把握人的本质。而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在关注个人生存状态的同时,还对整个人类的发展表达了强烈的兴趣。法兰克福学派批判人的异化状态,关注人现实的存在状态,并以完整的理论揭示了人的生存状况,探讨了人生存的意义,主张以总体性的革命等方式实现人的本真生存状态。这些都体现了对西方生存哲学的超越。

2.现实意义

第一,确证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是人的现实生存状态,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法兰克福学派从具体的时代环境出发,吸收马克思的合理思想,对现实进行批判,创造了自己的哲学观。它通过对现实资本主义异化状态的批判和揭露,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层危机,而这又与马克思关注人的生存、追寻人的自由自觉状态相一致。

第二,对现实中人的生存状态提供了理论观照。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达导致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对于人的生存意义的忽略,人处于一种缺失“精神家园”的状态,人不知道应该如何生存。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突出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人的生存状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法兰克福学派针对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状态所进行的批判,对于我们人类如何解决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生存内涵解读从文化、心理等层面揭示了人的存在的意义,在促进自身理论自觉和实现哲学的文化价值的同时,凸显了人的自由自觉本性,那就是人并不是为了生存而生存,人生存的意义在于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来不断地确证自己、反思自己,不断地彰显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使人真正成为全面的人。

参考文献:

[1]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出版社,1982:315.

[2]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50.

[3]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37.

[4]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

[5]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15.

[6]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7.

[8]熊伟.存在主义资料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押538.

[9][1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8,15,49.

[11]尼采.尼采生存哲学[M].杨恒达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押274.

[12]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98.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篇5

关键词:批判学派;文化批判;价值理性;理论定位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2-0073-04

一、过去对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理论定位:人本主义

长期以来,学者们基本上一致地用“人本主义及其价值理性”和“科学主义及其工具理性”来分别区分传播学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理论定位,认为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实用主义社会观与量化方法实质上遵循着启蒙现代性的基本原则――工具理性与计算原则”,而传播学批判学派是秉承“人文传统及其价值理性而发展起来的,它与秉承科学主义及其工具理性而兴起的传播学经验学派,在关注的问题、研究的范式、使用的方法等诸方面均大异其趣”。由此,学者们形象地比喻批判学派是传播学领域里与正统的“牛顿体系”即传统学派相抗衡的“爱因斯坦体系”。可见,学者们对传播学两个经典学派的理论定位是从理性主义内部中二元对立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坐标加以判断、区分。

如果说目前学者们的看法是正确的,即认为传播学批判学派是秉承现代人本主义思潮及其价值理性的批判取向,那么批判学派的批判研究前途是十分渺茫的,其作用不过是对经验学派研究缺憾的一种学术制衡,因为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存在自我分裂,二者并没有意识到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往往互相背离,走向自己的极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把矛头指向传统理性主义的“逻各斯”精神,认为传统的理性是“冷酷的理性”,要求理性回归人的生活,关注人的生命、意欲、人的存在、人的意向、人的理解活动以及人的无意识生命需求,高扬人的创造性、独特性、主体性、历史性以及人的自然性,以丰富的人性取代“冷酷的理性”。与人本主义相对立的科学主义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传统理性“努斯”精神,认为传统理性是“狂妄的理性”,要求放弃自由解放的宏大叙事,让理性回归经验世界,在经验实证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为命题寻找表达可能性,为知识寻找可靠的基础,为文化寻找无意识结构,以谦虚的理性取代“狂妄的理性”。遗憾的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以非此即彼的方式对西方文化的内部矛盾进行揭示和批判,人本主义以人本精神批判传统理性主义中的“逻各斯”精神所导致的技术理性主义的限度,而科学主义以技术理性批判传统理性主义中的“努斯”精神及其所导致的人本主义的限度,两种思潮都只抓住传统理性主义的一个侧面。二者的分化和发展最后导致西方现代文化的危机,那就是,人的生存陷入本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两难境地。这样一来,传播学批判学派对媒介文化危机的焦虑也仅仅是一种内心的呐喊和发泄,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在批判学派看来,首要的问题是对现状进行无情的批判与断然的否定。至于批判以后怎么办,否定之后何处去,他们并没有十分清楚的认识和主张,或者顶多有些乌托邦的幻想。……正因如此,有人干脆把批判学派的特点概括为‘只破不立’或‘重破轻立’,正像说传统学派是‘只立不破’或‘重立轻破’一样。这种提法虽然过于简单化,但不容否认,批判学派在传播理论上的建树的确不很突出。”

传播学批判学派在人本主义及其价值理性的批判取向中更注重于凸现问题而不是贡献方略吗?事实上,如何超越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二元对立。对媒介文化给人带来的全面异化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和批判,使媒介批判“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加‘关怀的胸襟’,在批判与超越中使人们逐渐摆脱被自己创造物‘奴役’的状况,从而实现社会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自由发展与全面进步”,是摆在传播学批判学派面前的难题。

二、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理论定位:文化批判

如果深入到传播学批判学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学理基础和理论逻辑之中,就会发现,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批判取向是企图超越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二元对立,自觉地实现一种“文化转向”。因此,应该对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理论予以重新定位。

(一)批判学派是基于对20世纪媒介文化危机的焦虑而自觉进行的文化批判

分析传播学批判学派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会清楚地发现,传播学批判学派是理解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特点的结果。 20世纪以来的时代,既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时代,却也更是普遍的文化焦虑与文化危机时代。这种文化困境的普遍化体现在:传统的经济、政治、权力、技术、宣传、道德、家庭等不再表现为直接的、裸的外在强制力对特殊阶级和阶层的统治和压迫,而是通过技术理性整合成一种无所不在的、渗透到一切生存领域中的、总体性的、内在的操纵和统治机制;文化的统治所形成的物化和异化的生存样式不仅仅是某些被统治阶级的命运,而且是越来越表现为现代人的普遍境遇。弗洛姆姆(rich Fromm)说:“异化已经变成为大多数人的命运,特别是那部分人数愈来愈多的居民的命运,这部分人主要不是与机器打交道,而是与符号打交道。说起来,职员、商人和行政官员在今天的异化程度,甚至超过熟练的手工劳动者的程度。”在这样的历史时期,真正的理论更多地是批判性的,而不是肯定性的,人类的未来依赖于现存的批判态度,这种态度当然包括传统理论要素和普遍衰退的文化要素。正因如此,在20世纪,西方社会展开了大规模的、自觉的文化批判,如以胡塞尔(Htlsserl)、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等人为代表的生活世界理论,站在前现代的视角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技术理性主义进行批判;以存在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批判理论,从捍卫现代性和人的主体性的角度批判技术理性主义文化模式的异化;而以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文化批判理论,从否定现代性的后现代视角对技术理性主义文化模式进行激进批判。

在媒介文化领域,20世纪后半叶以来,以高新技术为背景的大众媒介的日益发达与无所不在的影响,促使媒介化生存的出现。文化离不开传播,而传播又离不开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在20世纪的飞跃发展,使20世纪的社会文化展现了两个方面的突出特征。一是文化的媒介化。大众媒介作为一个社会辐射力最强的文化装置,不仅影响到文化传播的范围、内容与

速度,成为文化传播的推动力,而且大众媒介的诸多特点已进入当代文化的深层结构,使当代文化呈现出媒介化特征。大众媒介的崛起使得原本在人际口耳相传的文化传承关系跃上了社会性传播的新层面,大到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小至企业文化、家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无一不经由传播媒介发挥着其特定功能。随着光纤通讯、卫星传播、互联网络等传播尖端技术的发展,文化传播上升到全球传播的规模,形成汹涌的全球性的“文化流”。尽管20世纪林林总总的多元价值观以及以多样性为基础的文化形态是通过各种媒介得以传播和表现的,但其中大众媒介仍然是目前主要的文化管道。例如,一些传统的文化样式和传播手段,如戏剧、舞蹈、音乐会、艺术展览会、博物馆等也多以“媒介寄存”的方式进入大众媒介的传播空间,而一些新的文化样式则更深地打上了媒介的烙印,因此形成当代文化传播特有的媒介复合化特点。可以说,20世纪的人类生活已经整体进入媒介。二是媒介文化的社会化。大众媒介经文化传播的积淀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媒介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有机构成,并对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在20世纪,媒介传播活动成为各行各业以及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中的基本组成,随着这种运用方式本身日趋丰富,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正在形成,即媒介文化的“社会化”。政治生活离不开大众媒介,政府要实行任何新的政策,只有通过新闻传播才能具有政策效力;经济生活离不开大众媒介,企业能否与大众媒介进行有效地合作,决定企业的命运;科学文化活动同样离不开媒介传播活动。文化的媒介化和媒介文化的社会化,使大众传媒的处境显出几分尴尬:一方面大众媒介致力于信息的收集与传播,竭尽全力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娱乐需求;而另一方面,当人们满足于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丰富而现成的信息时,由于无暇甚至无意对媒介所传的信息给予甄别与证实,往往会不加选择地将其作为确定自己生存状态与生存目标的参照系统,使个人完全陷入媒介化生存状态而几乎丧失了自我,丧失了保有自我的权力与自由。

面对20世纪人类日益媒介化的生存现状及其严重后果,以法兰克福学派为发端的传播学批判学派一直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关注着20世纪人类的精神状况和文化境遇,关心着发达社会条件下人的解放和自由,他们从大众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现代国家批判等多角度透视了媒介生存化的异化问题,这些正触及了20世纪人类社会演进的核心问题。“从广义上说,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各个方面的批判都属于文化批判,在某种意义上,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就是文化批判理论。”因不仅法兰克福学派如此,传播学批判学派中的文化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文化帝国主义研究都有明显的文化批判取向。

(二)传播学批判学派秉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进行文化批判

文化是人的文化,人是文化的人,因此,以怎样的方式理解人是界定“文化”内涵的关键。对人知性的及思辩的理解导致文化对人的不断疏离,而从人的活动出发的辩证理解,则建立了文化与人的总体的、本质的关联。因此,在本体的意义上,文化是用来指称文明成果中那些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而难以泯灭的、稳定的、深层的、无形的东西。具体说,本体性的文化范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人的生存的角度看,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二是从社会历史方位来看,文化不是与政治、经济等相并列的特殊领域或简单附属现象,而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存在领域中内在的、机理性的东西,是从深层制约和影响每一个体和每一种社会活动的生存方式。正因为如此,文化的变迁或转型总是人的世界的最深刻的变革,因为它代表着人的根本生存方式的转变。虽然文化一直作为人类社会的深层内涵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但是在过去的绝大部分历史过程中,文化一直为社会的经济、政治等更为直接的表层因素所遮蔽,不被理性的自觉目光所关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和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人类开始体会到传统文化模式的惰性和异化的文化力量对人的统治。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及其在历史中的转型与演化的把握,从深层次、从根本上揭示人的生存方式,即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

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兴起,不是一种特殊的、偶然的理论现象,而是在20世纪自觉地反抗普遍文化困境的文化批判运动,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传播学欧洲批判学派的主要学理基础之一,以此为思想背景,传播学批判学派吸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本性,开始超越传统的阶级分析和政治革命的视野,从文化层面切入现代人的传播生存境遇,在传播学领域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批判理论。给批判学派提供相对具体的理论基础的主要人物,首推意大利共产党的领袖葛兰西(Antonio Gramsci),他提出的“文化霸权”理论,让后来的传播学批判学派学者认识到,西方社会革命的首要任务不是政治革命,而是同资产阶级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或文化霸权的文化革命,这对于后人分析资本主义的传播体制和运作的文化霸权,提供了一种宏观的基本认识的切入口。

(三)传播学批判学派是超越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而进行的文化批判

批判学派认识到,人不仅要用自己的对象化活动扬弃自然存在物的给定性,而且要不断超越和扬弃人的造物及人的活动的异化,所以哈贝马斯(JrgenHabermas)主张媒介的研究必须是一种文化研究,是真实世界环境的研究,是服务于解放利益要求的公共领域前途的研究。由此,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批判宗旨是促使现代人自觉地反抗全面的媒介文化危机,为人的自由和主体性的健全发展提供合理的条件。美国艾奥瓦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授汉诺・哈特认为:“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分析框架,批判传播研究以实现传播和媒介的民主理想为目标,通过提出理论洞见、提供诠释、定性分析策略,以及鼓励反抗,可能有助于提升自我反思的重要性,而自我反思则是重构支配关系的第一步。”因此,批判学派假设现存社会机体的不合理,从体制外来考虑问题,其实这个“体制外”就是文化批判的角度。

可见,传播学批判学派并没有简单重复现代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已有的理论命题,而是在传播文化自觉上,反思传播学经验学派研究方法的不足和弘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精神,从文化哲学的高度,从总体上克服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开展对异化的媒介生存方式的批判和探讨对人的自由自觉的媒介生存方式的建立。因此,文化批判并非是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而是它的基本理论特色和主要理论构建;对批判学派作文化批判的新的理论定位,不是关于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枝节性分析,而是对它的一种总体性的、深层次的和本质的解读。

三、传播学批判学派新的理论定位的启示

如前所述,在研究取向上,传播学批判学派自觉地实现了一种文化转向,换句话说,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实质是文化批判。因此,我们可得出以下几个启示。

第一,传播学批判学派是一个整体性的学派。当前,有学者认为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不是一个体系分明的研究派别,或者说传播学的批判学派并不是一个整体。如果要说批判学派在整体上是传播学的一个派别,似乎就是批判取向的传播研究,是针对技术理性的限度而增加人本精神的另一种批判。的确,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研究流派与主张,较为人们所注目的有政治经济学批判、帝国主义批判、文化研究等,其实,它们不是简单对资本主义传播体系的“破”,在整体上是一种文化批判。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篇6

关键词:哲学的批判;前提性批判;人的批判本性;双向批判;批判精神

作者简介:王成华,安徽师范大学诠释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安徽 芜湖 241000)

对于“批判”概念,依从不同的维度可以作出不同的划分,大致说来:a.依从主体,有个体的批判,群体的批判,社会(国家)的批判,人类的批判;b.依从客体(对象),有社会现实的批判,观念、意识、知识的批判,人的行为—实践方式的批判;c.依从主客体关系,有单向式批判,双向式批判(或互批判);d.依从性质,有合理的批判,不合理的批判;e.依从层次(深度),有生活世界的批判,经验科学的批判,哲学的批判;等。本文所诠说的“批判”,是“哲学的批判”。哲学的批判是最深层次的批判,是一种“形上批判”或“元批判”,其涵义是批判的本来涵义。对于批判这一概念,应当从其本来的哲学涵义上理解和使用。

通览哲学史,我们发现,批判概念或思想,各家哲学无一例外地都富而有之。批判概念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有了,并且在近现代哲学中凸显为一个核心的、主导性的概念,其涵义在西方思想界是自明的;但在中国,批判概念的涵义一直晦暗不明。不但如此,而且,批判概念在中国曾被歪曲误解得面目全非,人们甚至把被误解的批判当作本来涵义的批判,在实践中造成了极为有害的恶果。人们至今对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尚懵懵懂懂。而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亟需我们开展正常的批判和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因此,我们应当恢复哲学批判概念本来的、合理的内涵,以发挥其在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因而诠说、理解和把握本来的哲学涵义上的批判概念,对于合理、恰适地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进而理解和开展其他领域的批判,以及促进和繁荣学术事业,都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明乎以上,我们就来诠说哲学的批判概念的涵义。

1. 首先需明确,哲学的批判与非哲学的批判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哲学涵义的批判蕴寓于其他非哲学的批判中,后者则又体现、贯彻前者。具体说,哲学的批判概念的涵义渗透于人类的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学科中,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学科中的批判又蕴涵着前者的涵义和精神。人是生活在意义世界里,而意义只有通过对生活的批判才显现出来。这种批判有多种形式。哲学的批判是批判的理性形式,它具有根本性或终极性。哲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指向的是人的存在与发展、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性问题。哲学的批判表达或体现着人的生存意义、行为方式和理想的终极关怀。这种批判在广度尤其深度上,是其他任何批判所不能及的。

哲学批判是一种总体性的批判,哲学的这种总体性的批判视角,决定着其批判向度的多维性、无限性。一般说来,哲学之外的其他学科,因其对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观照视角的单一性,其批判的向度也相对单一;即便是某些具有综合与交叉性质的学科,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观照,也同样不具有总体的性质。哲学是以探寻人的生存的合理方式为出发点,去观照与审视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

2. 不同于其他的批判,哲学的批判是一种源始性、基础性或根本性的批判,一种前提性批判,是对一切批判对象的前提、根据、合理性、存在的方式及意义等进行的诸如“是什么”、“如何是”、“为何是”、“是否成立”、“何以成立”等的无穷无尽的追问、发难、盘诘、探寻、求证。哲学批判直指人类生活由以建立和遵行的一些最基本的前提(或假设)。人类的一切趋于理想的活动都是有理性支撑的;人类的社会生活、社会机体的运行,是需要有一些最基本的信念、理念、前提的。事实上,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就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信念、理念、前提,人类生活没有须臾离开过这些东西。没有了这些前提性东西,将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前提是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渐渐形成的,久而久之,它们就被人们视为当然合理的东西而深信不疑,并在日常生活中践履之,或者说认为没有必要对其存有怀疑之心。而问题在于,如果对这诸种前提作批判性的考察,就会发现,它们远远不是那么可靠,也远远不是那么合理,它们往往是有问题的。这样一来,正如英国哲学家I.伯林所说,“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上睡大觉,就有可能会渐渐烂掉。要运用智慧,激励想象,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对正义的追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持之以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至少应做到足以推动社会前进的水平。” [1 ] (4)问题很显然,要使人类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思想认识不断发展、社会充满活力并持续前进,就必须对这些前提性东西进行追问、审察、检验,就不应将它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接受下来,简言之,就必须对种种假设质疑,向所有前提挑战,对一切信仰批判。这正是哲学的天职,也是哲学的宿命。

首先,这是哲学的学科性质使然。哲学天性不满足于既有的东西,总爱对一切既有的东西、现行的东西说三道四、评头论足。哲学之疑,哲学之问,哲学之思,既不同于经验学科,也不同于日常生活,而是对人和世界的最一般、最源始、最根本或最前提性的问题的所疑、所问、所思。其次,是由哲学的思考特性使然。在黑格尔看来,哲学是对思想的思想。这种对思想的思想,就是哲学的反思。哲学的反思,实质就是哲学的批判。因而反思性作为哲学的特性,是与批判性密不可分的。再次,是由具体科学的深度发展对哲学的呼唤所决定的。各门具体科学,其深度领域都必然会越出自己的学科界限而进入到哲学的领域。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具体科学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它便不得不呼唤或求助于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深层次所关涉的形而上问题进行思考与解答,以及对各门具体科学的边缘性问题进行总体性或整体性的追问和深究,这正是哲学的看家本领。哲学并不是对各门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具体问题指手划脚,而是对具体学科知识最一般的理论预设、理论前提的考察、质疑和批判。

哲学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重大问题,它要不断地对人们业已存在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进行反思、拷问与批判,对人们现有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及种种前提进行理性地怀疑与诘问。

3. 哲学的批判根源于人的批判本性。(1)人天生不会满足于形而下的既定状态,总是要否定和超越形而下进入形而上的高度,完全可以说,人在本质上是形而上的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说,“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 [2 ] (163);黑格尔则更直截了当地说,“作为一个能思维的存在物,人是一个天生的形而上学家。” [3 ]人的形而上性,意味着人的批判性。(2)人又是不满足于现存和追求理想的存在。不满足现存,就必然会批判现存和追求超越现存的理想。在理想的视野里,一切既存的事物都是不完满的,因而都是应该被批判的,绝没有不可批判的神圣的东西。所以,人的理想性存在决定了人的批判性。(3)人的进化史表明,人不是一种先天既定的存在,而是一种开放的、面向未来的即无限性的存在。人的存在的无限性,使人不会拘泥于眼前既定的状态,而必然会不断地改变和超越既定,走向茫茫的未来。这种超越既定的批判禀性与生俱来,且始终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人类。

哲学的批判指涉或隐喻的是人的批判。从笛卡儿到康德、黑格尔、胡塞尔的理性批判,以及20世纪以来的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批判,无不为一定时代人之批判性的表征。通过批判,人们不但可以不断地揭示人的形上存在,而且可以不断地超越人自身的现实存在,并不断导引人走向理想和无限的境界。

4. 人的内在尺度与物的外在尺度的有机结合是批判活动的依据。批判是人的批判,是人对万事万物的批判。批判主体(人)与批判客体(物)二者发生现实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批判活动现实发生的客观前提。因而,人的内在尺度(或主体尺度)与物的外在尺度(或客体尺度),自然就是批判所依据的尺度。任何现实性批判都是主体依据自己的尺度和客体的尺度并将此二尺度有机地统一起来的活动。只依据其中一种尺度而舍弃另一尺度的批判,不是现实的批判。关于批判的主客体性、批判的人的尺度(主体尺度)和物的尺度(客体尺度)的思想,不少哲学家均有言说,如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事物的尺度”,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支配世界”,费尔巴哈的“物质先于思想”,叔本华的“主体是一切客体的前提条件,凡是存在都是对于主体的存在” [4 ] (28)等,但以马克思讲得最为明确和科学。马克思说:“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 [5 ] (274)。即人的活动既按照自己的尺度进行,又遵循任何对象的尺度从事,而且人懂得把人的尺度运用于外在对象。马克思的两个尺度思想 ,既是对人类活动(生产活动是人的基础性和本质性活动)特性及全部活动历史的揭示,又是规导人们一切活动及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尺度。因而人类活动的这两个尺度就具有普适性,它也就成为人类批判活动所依据的两个尺度。马克思两个尺度的思想,揭示了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的基本规则。具体到批判这种主体性活动,我们看到,一切批判都贯注着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因而一切批判又都是价值性和真理性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愈自觉、愈和谐,批判也就愈合理、愈有价值。

5. 哲学的批判既蕴含着人文性和人文精神,又蕴含着科学性和科学精神,是人文性和科学性、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人的活动存在着人的尺度(主体尺度)和物的尺度(客体尺度)的内在矛盾,根源或决定于这一内在矛盾,批判活动要遵循这两个尺度的有机统一,因而真正的批判是人文性批判和科学性批判的统一体。首先,批判要依据人的尺度(主体尺度),因而批判具有人文性。哲学的批判必然是从人自身出发,并以人为尺度的,人的内在尺度在批判活动中自始至终起着规导、检测作用。哲学对人、人的世界及二者关系所持的是一种批判态度,它要对现实对象及人们关于现实对象的“前理解”进行应当—不应当、合理—不合理、善—不善等的审视与追问;并在此基础上,对现实对象进行新的批判性的重建与超越。此中,融入了当下时代人们的理想、价值、诉求、情感等,以及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亦即融入了人的尺度。内涵着人的理想追求与价值取向等内在尺度的哲学批判,浸润、体现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人文精神是构成人类精神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它渗透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当然也渗透于批判之中。富涵人文精神或人文性的哲学批判,实质乃是一种向善的行为。其次,批判要遵循物的尺度(客体尺度),因而批判又具有科学性。哲学的批判既是向善的行为,又是求真的行为,它既图向善,又要求真,并且求真是向善的必要保证。既要求真,就须遵循物的尺度。哲学的批判是否遵循着物的尺度以及遵循得如何,这是其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也是其是否属于科学性批判的前提。不遵循物的尺度的哲学批判,自然就无科学性可言。换言之,哲学的批判不能与科学相悖逆;批判的结论如果与经验科学相■牾,它就不能使人信服。因此,当哲学以批判的态度对待现实对象时,无疑应将科学性和科学精神贯注其中。正因如此,哲学的批判既浸透着人文精神,又灌注、体现着科学精神。

分析可知,哲学的批判不是在任何情境下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只有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人文性与科学性、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统一的批判,才是合理的批判。如果一味地追求二者中的某一方面譬如物的尺度、科学性而忽视人的尺度、人文性,批判就势必沦陷为如霍克海默所描述的“人变成了哑巴,只有科学在讲话” [6 ] (179)的畸形“批判”。

6. 哲学批判的对象有客体现实(对客体现实的批判)和主体自我(对主体自我的批判)两方面。(1)对客体现实的批判,也就是以哲学为“批判的武器”对外在现实事物行之以批判,具体表征为哲学对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及一切精神生活,以及常识和经验、思维方式、各经验科学、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社会思潮、既定秩序、生活样式,等等,进行批判。无疑,哲学对现存事物的批判也包含着对其合理性的论证或肯定,但这种肯定是否定前提下的肯定,是批判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因而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而不是盲目、褊狭、非人性或非人道的批判。哲学批判是改变世界(人的现实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就是揭示出并力图克服社会现实和社会精神方面的各种疾患,使社会向着健康有序的轨道运行。一句话,哲学批判就是为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终极关切之思、人文品格之魂和安身立命之所。这便是哲学批判的真义所在。

在古代,哲学的批判主要表现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哲学在自己的童年时,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自身以外的对象事物。哲学之思既投向自然,又关注社会,还指向人自身。古希腊哲学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特征。

(2)哲学的批判又是对主体自我的批判。一是对主体用以批判的哲学理论自身的批判;二是对运用这一哲学从事批判的主体自身的批判。在现实的批判实践中,对自我的批判的这两方面是难以黑白二分的,二者实际上是密切关联、相互贯通、相互关指的:对哲学理论的批判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运用这一哲学从事批判的主体的批判,反之亦然。康德将这两种批判概括地表述为“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 [7 ] (5 )。哲学对自我的批判是哲学批判本性和批判精神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一切批判活动都是针对人类自我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总是十分自觉、严格地进行自我批判,他们从来都是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说。那种以非批判的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彻底批判本性相悖的。

哲学的自我批判在近现代哲学中获得了突出的、富有成果的发挥:其一,新哲学的创立,大多是通过对哲学自身的批判来实现的,自我批判成为创立哲学的重要契机。其二,哲学家们破天荒地喊出了“哲学的终结”的时代之声,并积极从事着“终结”、“消解”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工作。毫无疑问,哲学的否定自己,意味着哲学的自我批判。主张拒斥、消解哲学,无非是从前门推出去旧哲学又从后门请回新哲学而已。正如一个以色列哲学家说的,哲学史是“哲学死了,哲学万岁”的永久呼喊。 [8 ] (90)这实际上是哲学自我批判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其三,在持续的自我批判中,衍生出后现代哲学这一当代新形态新范式哲学。

综上所述,无论是客体现实对象还是批判者自我,都逃脱不了批判,乃至“批判”本身同样需要不断地接受批判。在当代,我们应充分发挥哲学在批判现实、批判自我中的独特功用。

7. 哲学的批判所遵循的主要方法有:实事求是方法、辩证否定方法和怀疑—提问—建构方法。(1)实事求是方法。它要求人们在对现存客体进行批判时,应从实际出发,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分析和掌握批判客体的基本状况及其规律性;在将批判成果(观念形态的理想模型)付诸实施、改变现存客体时,应尊重现实,充分考虑现有的物质技术条件,因地因时地施行,力戒不顾客观条件的为所欲为。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界和历史的每一科学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从事实中发现这些联系” [9 ] (288)。他认为,要发挥理论的批判、指导作用,必须具体了解、研究所要批判的对象;为此,就要把握对象的总的客观的联系。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坚持以实际生活而不是观念教条为批判的出发点,就是坚持批判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2)辩证否定方法。从整体的观点看,一个完整的批判活动就是“肯定—否定—肯定”的辩证否定过程。肯定即承认批判对象的客观状况,并以此作为批判的出发点;否定就是对客体对象进行审视、批评、发难、扬弃,在此基础上在观念中建构出一个改造原客体的相对理想的模型,在观念中否定了原客体;第二个肯定即是将观念模型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条件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原客体,转化为现实,改造原客体,创造新客体,达到新的肯定,完成批判的一个循环。哲学的批判首先意味着对旧事物的否定,但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面向未来发展的、富有内容的、积极的否定,是立足于创新的否定,目的是创造出理想的客体(由理论的到实践的)。马克思关于“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命题,深刻揭示了批判与辩证法(辩证否定)的内在关联。辩证的否定作为批判的基本方法,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的批判都不应采取绝对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应取科学分析、批判继承的态度。富于辩证否定的批判被两极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取代。实践证明,不理解或丢弃了批判的本真内涵,或者肆意歪曲、误解和误用批判,必然会对社会生活造成十分有害的影响。(3)怀疑—提问—建构的方法。I.怀疑:哲学产生于对问题的疑惑,它与生俱来就有怀疑的秉性。哲学的怀疑是理性主义(或笛卡尔主义)意义上的怀疑。理性的怀疑是进行任何批判的起点,它要追寻事物存在的充分的原因或根据。因而这种怀疑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我们没有任何预设的观念。马克思就将“怀疑一切”作为自己喜爱的座右铭。 [10 ] (215)II.提问:怀疑的产生,就意味着对事物的存在打上了问号,就是把事物转化为问题,继而对之追问。因此,哲学的批判总是围绕着问题,以追问的方式进行的。哲学的提问是最前提意义上的追问:它既是针对疑问产生的原初处——作为主体的人为何会产生疑问的追问,又是针对客体的事物存在的追问。一般来讲,哲学批判的提问方式有三种,即本体上的追问、方法上的提问和因果关系的追问。III.建构:就是在思维中建构出优越于现存客体的、拟付诸实施的观念形态的客体模型。这是批判的观念成果,它是最终实际地改变现存客体的观念模型或实践蓝图。

应当看到,对于一个现实具体的批判来说,由于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各不相同,主体的知识、认识和批判能力有高有低,以及客体本身的复杂性,因而批判自然就有正确的、合理的与错误的、不合理的差别。但无论如何,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批判方法,对于保证批判活动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具有关键作用。

8. 观念的批判与实践的批判的相互结合,是批判的基本内涵。人类是不断趋向进步的,向善的;而要为此,就必须使人类自己不断得到矫正,并不断扬弃自己,不断地趋向真理。因为人类是容易犯错误的,而哲学批判“可以减少错误的危险,而且就某些情形而论,它使得错误小到实际上是微不足道的程度” [11 ] (127)。这样一来,哲学批判就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念的层次,还必须同时进行实践领域的批判。正如马克思所说,“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 [12 ] (11)。“思想成为现实”与“现实趋向思想”,思想、观念的批判与现实、实践的批判,二者你来我往,须臾不分,相得益彰。无论是观念的批判,还是实践的批判,都是对人类生存中各种矛盾(如现实与理想、实践与理论、个体与类、人与自然等矛盾)的永无止境的追究和探解。

9. 哲学批判是批判主体之间的批判与反批判(对批判的批判)的双向批判或相互批判,这种双向批判以平等、开放的对话、讨论和思想交锋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展开为相互的质疑、追问、盘诘、辩证等,并自始至终贯注着相互尊重和宽容的精神,以善意的、友爱的心态对待和从事批判。哲学批判某某,不是因为仇恨他、与他为敌而恶意地诋毁他、抑或彻底地否定掉他的存在,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哲学关怀他,爱他。正因为关怀他、爱他,才批判他,其目的是使他更好。 比附日常生活的话说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才批判你”。或“你/他之所以批判我,是因为你/他爱我”。恨铁是为了使其成钢。在宽容自由的思想学术领域,将某人(某学派)及其思想学说设定为批判的对象及对之批判本身,就预设或承认了对象的价值。因此,真正的批判是没有个人偏见和私心杂念参与其中的。对批判的这种理解,既是哲学批判的本义使然,又是吸取我们民族在这方面曾经有过的深刻教训,因而对于我们来说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哲学的批判以“哲学之爱”体现了哲学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的伟大情怀。对此伟大之爱(大写的爱),我们没有理由拒之于千里之外,而应以开放的心态欢迎它、接受它。我们这样做,实际上是我们真正地善待自己!

批判与反批判不可分离,乃是根源于人类认识及实践的有限性。其一,客观世界的复杂性、无限性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活动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人们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把握具有不确定性、不完全性与近似性,即相对性。在认识史上,康德最先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作了缜密的反思和批判性考察,在此基础上划分了主体认识的范围、界限和有限性。这表明,哲学批判首先是针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因而实际上首先是一种对人的自我的批判。其二,实践对人类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有限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通过“证实”和“证伪”这两种主要方式实现的。就此而言,实践既是证实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又是证伪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然而,证实和证伪二者又都具有局限性。波普尔系统地考察和研究了反驳、批判、证伪与知识的增长、科学的发展的关系,倡导科学研究中的批判、否证、试错。他主张,理性或知识应向批判开放,随时接受批判和进行自我批判。并指出,是否“自觉地采取批判方法”,是知识的前科学增长与科学增长的主要区别 [13 ] (158)。

因此,任何批判者均应抱以开放的心态,虚怀若谷,在批判他者的同时,随时接受来自他者的批判,并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批判,力戒惟我独尊、话语霸权和单向独白式批判,在相互批判中促进各方发展。

10. 渗透于哲学批判活动中的内在精神,就是哲学的批判精神。批判精神,就是一种理性怀疑精神,一种辩证否定性精神(或否定性辩证法精神),一种不故步自封,不囿于前见,不受已有的经验、常识、观念、理论、知识和视域限制自己追求新知以及不被外在的权威泯灭创造的超越性精神。这种精神不承认任何绝对、永恒、神圣的东西,它总是对已有的观念、事物以及人们的行为进行反思,发出疑问,深入审察、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批判精神并非倡扬一种纯粹否定,并非倡扬对已有的东西进行无根基、无根据、无来由的随意抵制或拒绝,而是蕴涵怀疑、否定(扬弃)和超越的一种内在的“人类精神”,是辩证法的灵魂。作为人类精神和辩证法灵魂的批判精神,其深层根基在于人类自身及人类实践活动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本性。作为在者的人类及其生活、实践活动本身,内在地蕴涵着基于自身的此岸性和外部现实的彼岸性的张力。这种张力使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未完成性和开放性。人类实践活动将人与世界的多重矛盾关系一一展现出来。寻求这些矛盾关系的合理解决,既是实践的要求,也是批判精神存在的缘由和基础。哲学批判精神是浸透和弥漫于哲学批判之中的活的灵魂,它像一种流动的普照光,照耀着批判的途程,映示着批判的路标;批判精神堪称与人俱来、伴随人类始终并使人之为人的人类的“绝对精神”,它是人类的一种“类精神”。

综合诠说,我们可以将哲学的批判概念界说如次:哲学的批判是一种根本性和前提性的批判;它根源于人的批判本性;其依据是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及二者的结合;因而是人文性和科学性、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融合的批判;其批判的对象不仅是客体现实,而且包括主体自我;哲学的批判不是单向独白式的批判,而是批判主体间的双向式的批判;基本内涵是观念的批判与实践的批判的统一;批判的主要方法是实事求是方法、辩证否定方法和怀疑—提问—建构方法;贯注于哲学批判中的内在精神,乃是蕴含辩证否定性和超越性的理性的批判精神。哲学的批判是一项无止无尽的寻根究底的活动。

“定义乃是把概念引入科学体系的最重要方法。” [14 ] (384)以上之诠,大致廓清了批判概念的基本的哲学义域,这为正确运用批判概念提供了初始前提。还要将诠解基本明晰了其本真涵义的批判概念,纳入哲学学科及其概念的系统中,并被其所统摄,而不能游离于哲学学科及其整个概念体系之外。否则它就会被扭曲变形,甚至被误用、滥用。惟此,才能在批判概念本来的哲学的涵义域,正确运用批判概念从事批判活动。这既是学科规范的需要,也是反思历史教训之使然。虽然如此,然而,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哲学家们往往热衷、专注于用不同的方式解释、论证、说明现存世界。我们要说的是:重要的是批判现存世界,发现理想世界(“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15 ] (64));问题是在现实中建构理想世界。

参考文献:

[1] 布莱恩·麦基.思想家——当代哲学的创造者们(周穗明译)[M].北京:三联书店,1987.

[2] 康 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 G.W.F.Hegel,Werke 8,Frankfurt an Main:Suhrkamp Verlag,1986,s.207.(转引自俞吾金:《形而上学发展史上的三次翻转》,《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4]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7] 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 张汝伦.思想的踪迹[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瓦连京·奇金.马克思的自白(彭卓吾译)[M].北京:文艺出版社,1998.

[11] 罗素.哲学问题(何兆武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 卡尔·波普尔.波普尔思想自述(赵月瑟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4] 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炳文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篇7

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进行研究,自然离不开对它的涵义的理解。涵义理解的不同,必然导致理论本身的差异。因此,涵义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综合学界对此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要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首先要把握社会的自我意识。而社会的自我意识,又分为社会的自我肯定意识和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社会自我意识的肯定方面要解决的是如何维持现状的问题,而作为社会自我意识的否定方面则要解决如何超越现状的问题。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属于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存在合理性的追问。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批判理论是反思性的历史认识、评价活动。哲学的反思以间接性为特点,但它是对理论性间接反思的二重否定,它不仅通过事物的内部矛盾使事物的本质显现出来,而且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反思社会的,是对社会进行的最一般、最抽象的哲学批判活动。因此社会批判的首要条件应当是社会必须处于将自己最丰富的具体展现出来的时期,即社会的成熟时期。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是从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这两个前提是:1.人类趋向于变革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进一步发展;2.人类社会生活趋向于普遍的丰富性、多样化。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以这两个理论假设为依托,建立在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对某一具体事物向人类普遍进步方向发展的现实可能性进行揭示。具体地说,就是指从某一事物本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出发,考察并揭示这一事物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义方面纳入事物一般运作规律的可能性。就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批判来说,就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出发,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义方面被纳入到人类社会历史运行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规律——一般的现实可能性。

我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理论,而是统摄全局的一个思想主旨。批判不只是单纯的否定,而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不是指社会的单方面发展,而是指社会发展与理论发展的统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理论与现实的相互监督、相互批判,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发展、理论的完善,在互动中实现双赢。因此,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应坚持全面、辩证、发展的原则,把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论自身的批判结合起来,揭示贯穿于马克思理论总体中的批判精神。

二、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博大精深,如何从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勾勒出社会批判理论的框架与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角度,因而也必然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过程的自我批判,即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着对其否定的理解,把任何一个特定的阶段当作过程去理解;二是理论上的自我批判,从认识论角度探讨马克思是如何超越同时代人的思想,其本身如何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三是从主体角度对资本主义特定社会的批判。

第二,认为可以把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归纳为“四阶段五假设批判模式”。首先是社会批判理论前提的确立(即A阶段)。在这一阶段上,有一个基本的理论假设:物质存在决定精神意识(a)。其次是唯物主义分析方法的锻造阶段(即B阶段)。在马克思那里是一个从基始性唯物主义到方法论唯物主义的思想发展过程。这里有两个基本的理论假设,事物处于不断生成与灭亡的过程中(b);事物处于系统联系之中(c)。这两个理论假设是方法论唯物主义作为分析方法得以成立的一般性理论假设,它们分别是“历史的”与“具体的”这两个规定性的理论依据。再次是具体的现实性分析阶段(即C阶段)。这同时包括对事物本身特殊规律和对事物所属的一般过程的规律性分析。最后是批判阶段(即D阶段),这一阶段是哲学批判的历时性、暂时性完成。它也隐含有两个理论假设:人类趋向于变革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进一步发展(d)和人类社会生活趋向于普遍的丰富性、多样化(e)。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四个阶段五个假设是最少思辨、又最接近现实的,这正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魅力之所在。

第三,认为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识是马克思学说的灵魂。回顾马克思毕生的理论活动或浏览一下他的全部著作,可以看出,他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例如: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物化和异化的批判、对蒲鲁东的批判、对拉萨尔的批判、对哥达纲领的批判、对形形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批判、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批判等等。可以断言,马克思通过毕生的批判活动完全实践了他早年为自己规定的历史使命: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第四,认为马克思通过对其早期文本思想的批判与超越,完成了一系列内在的逻辑转换,进而建构起了科学的社会批判学说。具体表现在:在哲学上,马克思扬弃了人本学的异化逻辑,从黑格尔关于社会关系矛盾分析的历史辩证法中,生发出现实的批判张力;在经济学上,马克思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非历史性思维方式,引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并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与批判。成熟时期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融科学实证分析与价值理想追求于一体的社会历史学说,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识构成了他的学说的灵魂。正如他本人指出的那样: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事物,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理论构成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对于这一点来说,学界是无疑义的。问题的分歧在于探讨社会批判理论的方法,从哪个角度更能恰如其分地概括马克思的思想,理清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我认为问题的切入点还应以“实践”为基础,以“批判”为灵魂,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解剖,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学说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正是在“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革命进程中,在对理论自身不断批判、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的学说不断走向成熟。社会与理论的互动构成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形成的全过程,批判精神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因此,在实践中把握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我们把握马克思思想真谛的现实途径。三、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

以怀疑与反思为本质特征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理论所独具的思想魅力。然而囿于马克思著作之丰,内容之巨,人们对其社会批判理论特征的把握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活动基本上经历着两步回溯或还原过程:第一,从表面现象向深层本质的回溯或还原。马克思习惯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区分出现象与本质、表层存在与深层存在、上层建筑与基础等等,然后从本质、深层存在和基础出发去对现象、表层存在或上层建筑作出价值学判断,说明后者存在的理由和根据,揭示其局限性和消极方面,指出其被超越与扬弃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由一般本质向人的活动的回溯或还原。他在做了第一步回溯或还原之后,没有停留于此,没有把这些深层的和本质的存在或基础当作给定的和终极的实在,而是进一步揭示这些存在或基础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从而把它们回溯或还原到人的基本活动,即劳动或实践的层面上。从人的劳动或实践活动出发,扬弃各种社会历史存在的给定性和自在性,这是马克思全部批判意识的基点。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有两个主要特点:1.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所谓科学批判,是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科学的批判;所谓价值批判,是指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以实证事实为根据,揭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不合理性。科学批判与价值批判是有机统一的。2.批判与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要从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得出其否定性的理解。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就是揭示事物自身内在矛盾的发展,从对现存事物的内在矛盾中找到自我否定的力量。所以,这种发展本身也是一种自我超越,因而也是一种批判。马克思是批判中包含着自我发展,发展中又体现着批判,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总之,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既是科学的,又是彻底的。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性论辩的特点在方法论上为我们的这一研究提供了重要启迪。这些特点有:1.坚持实践是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与源泉;2.坚持哲学前提和现实前提双重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3.坚持多学科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4.坚持不断扬弃和反复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总之,批判性视角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一个重要视角。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同于其他非理论、非专门化的批判活动,这些批判往往具有自发性、随意性,而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则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建立在实践性、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之上。正是这些特点构筑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独具特色。

四、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其他批判理论的区别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他对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是他探索人类命运的一种不懈尝试。但西方学者在赞同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片面的阐发,使马克思哲学中固有的丰富性与完整性日益走向片面与狭隘。因此,他们的社会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

以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早期社会批判理论把“批判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认为只有抓住马克思的批判方法,才能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批判”不仅意味着对现存学说在理论上的变革,而且还要批判地分析现存社会以导致社会的变革。但是这种理论不是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专门化劳动过程之中,而是置身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之外。它的目的不是要维护现存社会的秩序,而是要破坏一切既定的东西,以证明它的不合理性和不真实性。而且这种社会批判理论把人看作全部历史生活的生产者,所运用的方法仍然是主体性原则和抽象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新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区别在于:1.两种批判理论由于对社会动力结构的不同认识,使批判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不是通过分析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说明社会的发展,而是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归结为日益发展的文化、科学技术对人的本性的压抑。因此他们以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批判等来取代马克思哲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2.两种批判理论选择了不同的革命主体。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批判家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现有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改变了马克思所处时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关系,从而使革命的主体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认为,革命的主体不是马克思所认为的工人阶级,而是知识分子。3.这两种批判理论采取了不同的革命策略。马克思在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下,主要采取了暴力夺取政权的措施,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发达的工业社会时期,则采取了文化心理革命的方式。

持批判精神学说的还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这种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列斐弗尔,他力图把马克思的学说改造成一种以现代人的异化为出发点的日常生活批判。在他看来,日常生活批判就是向人们揭示:控制消费的官僚机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每个人的经验深处,消除异化的设想必须从自我改造入手,使人们克服社会制度的网络影响,去掉国家机器的物化和神秘性的外罩,认识到国家机器作为人类行为方式的真正起源,以此削弱现代官僚生活的普遍性和合理性。日常生活批判就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分析它,就是要揭穿日常生活的虚假性,撩开异化现实的面纱。

乍看起来,西方的社会批判理论似乎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精神,但实际上它们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与批判精神割裂开来,片面地弘扬了批判的一面,而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它们以对个人的重视压倒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以主体性的研究取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它们把对现存社会的批判变成了一种不加区别的总体性价值人本学批判,最终无法逃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窠臼。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片面的曲解并不能切中当代资本主义的要害,从而使它们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离马克思主义的真实内涵越来越远,而成为一种从根本上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

五、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实性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进行研究,不仅对于进一步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揭示蕴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深刻内涵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更深刻地了解资本主义,认识处于科技困境之中的西方工业社会,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铺路搭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服务于现代社会,学界有如下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实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类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在人的活动之外寻找终极的和绝对的实体来作为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据,如自然、逻各斯、上帝、理性、技术、绝对理念等等。而在近现代的历史演进中,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上帝、理性、技术等支柱相继坍塌或动摇。因此,以怀疑和反思为本质特征的批判意识必然增强。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日益膨胀的政治机构、失控和自律发展的技术等异化的社会力量。处在深刻变化危机中的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和行为本身进行批判性的检讨和反思。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代意义在于:它克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做的“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片面解读,实现了对实证科学与人本主义的内在整合与超越,并在新的基点上实现了科学认识方法与价值认识方法的辩证统一,这一新的基点就是社会实践。这种从社会生活中生发出的社会批判力是其他学者所不能达到的,而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

一种观点认为,批判意识的发扬无论是对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新危机,还是对处在文化转型时期的中国均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哲学既应有超然于尘世的冷静,又要有立足于生活的现实;用批判的眼光,指出现实的弊端,刺痛时下一些日渐麻木、沉溺于物质追求与感官享乐的神经,使人们不致在吵吵嚷嚷的日常生活中迷失方向,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安顿;为促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帮助人们去实现公正、合理、人道的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具有重大意义。

蕴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那种深刻的批判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正如凯尔纳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包含着发展现时代的一种批判理论的源泉。深刻挖掘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根源,发现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理解马克思,用马克思思想的精神来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陈先达.被肢解的马克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张奎良.跨世纪的哲学回响[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俞吾金.实践诠释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6]吕世荣.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孙麾.批判性论辩的科学价值[J].哲学研究,1997,(6).

[8]仰海峰.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视界[J].哲学研究,1997,(8).

[9]车玉玲.从社会政治批判到文化批判[J].求是学刊,1996,(4).

[10]卞绍斌.唯物史观:纯粹实证科学还是哲学的社会批判学说[J].理论探讨,1998,(6).

[11]赵泳.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J].教学与研究,1994,(3).

[12]程家明.社会自我批判与超越[J].江汉论坛,1995,(6).

[13]李亚宁,王仲士.关于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的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1995,(4).

[14]刘冰.科学的批判[J].广西社会科学,1997,(2).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篇8

关键词 女性主义 文学批判 本土文化 两性和谐

一、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发展简史

长期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与外界隔绝。而早在1970年,西方就产生了女性文学思潮及其批判主义;而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才出现了女性文学研究的萌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没有开设女性文学相关的课程。而直到80年代后期,才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研究女性文学及其批判主义的课程。而直到今天,中国的女性主义及其批判思想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基础之上,对于女性主义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造诣。通过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进行深入研究以后,扩充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新内涵和新思想。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有了更大的进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思想的视角和方向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大量的女性主义文学著作,至此中国的女性主义批判文学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二、主要的研究内容

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发展的基础之上,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包罗万象,涵盖了女性主义文学的方方面面。中国女性主义从一种整体格局的形势出发,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各个命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学者贺桂梅提出了“不放弃历史唯物论中的阶级批评思想,讨论基于性别歧视制度的女性主义”的观点,开始成为中国女性主义批判文学的基本研究资源之一。与此同时,结合马列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应用,我们可以将马列主义中的阶级及其斗争理论与西方女性主义提出的性别理论以及女性文学写作理论相结合,结合中国的本土文化和国情,女性主义文学就有了深厚的发展根基。当然,这对于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迈入了跨学科的行列,而对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和发展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采取多样化的研究策略,才能解决中国女性主义批判文学发展的困境。

三、表现特点

中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文学批判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资源并没有西方人文思想那么丰富多样,然而在80年代后期,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判主要针对男权主义进行研究。1989年,学者王绯指出父权文化的罪恶性,并对女性具有严重的伤害性。她认为创造并批判父权主义的时候,主要目标就是批判父权文化的罪恶本质,伸张女性人权,最后进行文学批判。与此同时,西方的女性主义对男性也存在偏激认识的时期。到了21世纪初期,女性主义的偏激阶段才正式结束,女性主义逐步和男性主义开始交好。在2001年出版的《中华读书报》文中,英国的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学者莱辛指出过去的偏激性,开始反对打击男性主义的行为。而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开始着眼于中国本土文化和国情,建立本土的研究基础和理论。女性主义开始关注本土民族文化,开始以文化的视角去观察和研究女性主义文学批判,最终结束了将一切问题归为男性文化的根本问题。

四、发展前景

在西方国家里,女性主义主要包括:基于平权主义的温派以及基于霸权主义的激进派两大派别。早期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盲目引进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思想,激进派占据了主要的地位。然而由于东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早期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盲目跟从西方女性主义批判并没有实质性的发展。那么,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应该在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批判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之上,要结合本土文化和国情,建设属于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理论,走中国的发展道路,要注重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及其思想在关注和保障中国女性地位以及女权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歪曲了女权文化和男权文化,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判不宜盲目跟从,一定要结合本土文化和国情,要摒弃盲目的女性主义文学批判思想。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发展到“性别诗学”的阶段,在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的精髓以后,逐步实现了构建了中国式的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理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出现了“女性诗学”思潮,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开阔眼界视野,不断丰富研究课题和内容,注重基础理论建设。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应该避免男权主义和女权主义的偏激性,要注重男性和女性文化的同等重要性,共同建设基于两性平等的文化理念,才能体现人性的平等和美好。

五、结语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理论的发展逐步摒弃了男性文化或女性文化的偏激,开始具备了审视自身局限性以及偏激性的辨别力。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开始注重本土文化和国情,这将有利于发挥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的最终价值归宿,有利于关怀女性、男性,促进两性和谐发展,实现人性的平等和美好。

参考文献:

[1]王雪盼.21世纪视野中的中国女性主义[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2)

[2]石彤矗邵娟.女性主义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1(0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