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批判理论论文8篇

时间:2023-04-10 15:06:07

批判理论论文

批判理论论文篇1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曾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过全面而深刻的理论批判,内容涉及多方面内容,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其中,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其批判理论中最富特色的主题之一,也是其影响最为深广的内容之一。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诞生于法西斯德国。当时,法兰克福学派对法西斯利用大众文化操纵民众意识有痛切的感受与极端的反感。他们发现,纳粹主义利用的是经过艺术和审美化的文化包装后的东西来控制和操纵人们的思想,而并不是一种裸的意识形态。随着德国工人阶级运动的失败以及纳粹地位的提升,法兰克福学派对民众的信任度逐渐降低。马尔库塞描述道:“该时代是一个充满集权恐怖的时代:纳粹统治的力量登峰造极,德军的铁蹄践踏着法兰西,西方文明的价值和标准,不是与法西斯制度的现实同流合污,就是被法西斯制度的现实取而代之。”

二战期间,法兰克福研究所迁往纽约,在这很长时间内,法兰克福学派对美国式的大众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批判。这主要是因为,法兰克福学派深受欧洲古典文化的影响,本能的反感美国的大众文化;同时,美国大众文化的危机与人的生存困境客观存在。大众文化沦为赚钱的手段和工具,其本身也不再服从于自由的创造本性和审美的精神需求,而走向迎合民众的需要和口味,走向平庸和媚俗。由于科学的实用价值被推至极端,物质需要的满足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尺度,人的精神家园日益被人们所淡忘,人成为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的被控制物。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就是形成于法西斯德国和消费主义的美国这两种典型的社会环境之中。但是它又遵循着一种历史的社会的逻辑,继承并发扬了西方早期人文主义对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和工业文明理念的批判,也对近代文化启蒙精神的反思。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特征

马尔库塞和霍克海默把大众文化概括为“肯定的文化”即“这种文化的特征是通过为人们提供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的精神世界而平息社会的内在反对性和反叛欲望,通过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而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为现存辩护。”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把大众文化概括为“文化工业”,他们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用于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推销文化商品的同时操纵了大众意识。凭借现代技术和大众传媒,以独特的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操纵了非自发性的、物化的、虚假的文化,成为束缚大众意识的工具,并通过娱乐来欺骗大众,行使统治功能。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评理论对西方文化价值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体现了一种对晚期资本主义文明的强烈批判精神,但是总体上说,他们对大众文化持有的还是否定的、消极的批判态度。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性。法兰克福学派大多主张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质是其众多属性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工业社会中,一切以经济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因此大众文化的过程更本质地表现为一种经济过程,一种商业行为,大众文化的生产彻底贯彻了商业性原则。也正是大众文化的商业化特征,导致了大众文化生产的批量性、复制性和标准化。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在垄断下的所有的群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这一点已开始明显表现出来”。大众文化的这种工业化生产性质,可以同时把同一文化产品投人到市场,给每一个人受众以相同的感观享受。文化工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大量复制具有较强商业价值的各种产品,利用传媒使这些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周而复始地出现。

2.标准化。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越来越趋于一律。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的制造者更多的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从而使这种生产完全是标准化的类似于工厂生产出来,被大众购买。这就使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呈现出非个性化的倾向。阿多尔诺认为,流行音乐结构简单、旋律反复、机械敲打,像刻板的教条一样,使听众不由自主地产生机械反应。这样下来艺术的个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被扼杀了,艺术欣赏的自主性也被瓦解了。

3.强制性。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文化工业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现实进行辩护。大众文化推销顾客必须消费的产品,从而维持现存的生产制度和体制,这就要求文化工业改变和控制大众心理。文化工业的典型做法是“不断重复”、“整齐划一”,也就使顾客的文化需要本身是受生产者制约的,其消费带有一种强迫的性质。在广告工业和文化工业的广告效应下,人们在心理上逐渐形成一种趋同倾向,流行成了大多数人认可的唯一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这种支配性的力量使“闲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的东西”。在现代社会正是通过不计其数的生产大众文化产品的机构,把因袭守旧的行为模式当作自然、合理的模式强加给个人,履行着操纵意识的职能“文化工业”决定着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一的需求,成了一种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的力量。

4.欺骗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具有很大的欺骗性。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用了许多篇幅来描述大众文化的欺骗性,他们认为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表现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大众文化通过提供娱乐消遣、生产娱乐产品等方式迎合着机械劳动中的人们的文化需要,使工作一天后身心疲惫的人们在娱乐和享乐中得到放松和安慰。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就曾指出“享乐意味着全身心的放松,头脑中什么也不思念,忘记了一切痛苦和优伤。这种享乐是以无能为力为基础的。实际上,享乐是一种逃避,但是不像人们所主张的逃避恶劣的现实,而是逃避对现实的恶劣思想进行反抗。娱乐消遣作品所许诺的解放,是摆脱思想的解放,而不是摆脱消极东西的解放。”因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大众文化垄断下,人们往往表现出逃避现实的特征,并且慢慢失去思想。他们认识到,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无论是大众文化的制作者,还是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和消费者,都表现出“逃避现实”的特征。

三、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以文化批判为手段,对晚期资本主义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奠定了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它对大众文化的全盘否定,相继受到了一些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者的批判,但其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可泯灭的。至今,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阿多尔诺等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许多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20世纪的大众媒体如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广告业及电视业等,仍然在无止尽地复制着商品世界。正如詹姆逊所说,“从阿多尔诺和法兰克福学派到所有现代批评家都在强烈谴责这类整个堕落下去的文化产业,包括廉价低劣的文艺作品、肥皂剧、广告、好莱坞影片以及一切所谓的亚文学等,昔日的大众社会的种种弊端,现在可以说不但是原封不动,而且是变本加厉地长人了今天的消费社会、媒介社会、信息社会和电子社会。”

如今,大众文化的中心,大众传媒己与意识权力互相渗透,大众传媒具有了新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媒体正在制造当今世界新的话语—全球化话语。资本主义的全球文化扩张己成为一种蔓延之势,形成了全球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扩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了“霸权文化”向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文化输出,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大众文化日益深人日常生活,它通过电脑、电视、报刊、杂志等途径将成千上万信息强加人大众的大脑。根据大众需要调制出来的娱乐性、实用性的大众文化快餐,使大众在不费脑筋的乐与笑中,放弃了理性批判和重建世界的态度,也放逐了大众对生活世界的反省。

批判理论论文篇2

[论文摘要】广告文化批判就是通过解读广告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揭露其中存在的结构性压迫关系并寻求解救的知识践行。广告文化批判的对象不是操纵层面的广告活动,而是作为泛文本的广告文化;广告文化批判在权力和主体性的范畴内进行;广告文化批判的目的是在全面深入地认识广告文化现实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广告与社会、广告与人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广告文化生态环境;广告文化批判研究的方法包括对西方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借鉴和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

广告是商业社会的伴生物和商业文化的表征,如今,广告文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广告业更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广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马克?波斯特在以电视广告为例,谈及这种影响时曾说,“电视广告是人们广泛体验的社会事件,是一种独特的信息模式”[I](PI93)“对于正在上升的新文化来说,电视广告是决定性的符号标志”,“广告建构起新型的语言与传播现实”[I](P209-210)。论文百事通这些成为当今社会图景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告文化现象正是广告文化批判研究所要关注的对象。

一、广告文化批判辨析

文化批判是把文化作为批判研究的对象,在批判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文化一直是其关注的重要对象,是批判研究的逻辑起点。同样,广告文化批判立足于广告文化,广告文化的内涵对广告文化批判具有重要意义,而批判理论对文化的考察将对理解批判意义上的广告文化内涵提供重要线索。“文化”可能是当今学术界最难定义也是给出定义最多的概念,我们无需对这些定义一一加以辨析,我们这里主要是在批判的意义上考察文化的三种定义,并据此对广告文化和广告文化批判进行辨析。

首先,是文化的精神说。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贺麟先生认为:“所谓文化,乃是人文化,即是人类精神的活动所影响、所支配、所产生的。,.Lz](}zao)这种观点认为文化即人化,对于人而言,精神活动无疑是人区别于非人的根本特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不过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物质化和客体化而已,偏重于任何一种文化,都将忽略作为文化的最本质的精神特征。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把文化等同于精神文化是过于偏狭地理解了文化的内涵,因为无论我们从哪个专业领域来研究文化,只要立足于这样的文化内涵,就不会为专业眼光和学科规则所限,就能从最本质的意义上来理解该领域的文化。这种文化定义对正确、全面认识广告文化具有启发意义。以往我们多局限在专业和学科立场来理解广告文化,如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广告)是把公众注意力吸引到某种产品或者生意上的行为”[3](P471);侧重于市场学的定义:“(广告)是一个公开的主办者出钱,以非个人的形式介绍和提倡某种主意、商品和服务的方式”[4](P471);侧重于传播学的定义:“(广告)是受控制的可辨认的信息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劝说”faJlPa};。诸如此类,都是立足于外在的物质和制度层面来解读广告文化,都忽略了广告文化本质的精神内核。如果我们能超越狭隘的专业和学科立场,以更恢廓的精神视角来理解广告文化,我们就不但不会无视广告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而且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广告文化的本质。广告文化批判也就不会只集中在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抓住表面的技术操作和法律规范不放,而是更全面地考察广告运作和制度背后更为深层的道德、价值和审美问题,从而走出视野狭窄的低水平广告文化批判的误区,将广告文化批判研究带人一个新境界。

第二,是文化的意义说。威廉斯在《漫长的革命》一书中列出了文化定义的三个分类,在其中的第三个定义里,威廉斯认为:“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文化“表达某种意义和价值观念”(s)(e}s>。而且这种由特定群体、阶级、社会所共享的意义和价值即情感结构在不同历史阶段会有不同表现。也就是说,文化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是社会建构和经由历史转换而成。这种观点把文化看成是意义被生产、流通、交换的社会过程的集合。基于意义的文化内涵对我们理解广告文化的启示是,我们不应该只把广告理解成为方便消费者进行消费选择而提供服务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因为这种避开社会批判,只求功能不求意义的广告文化认知是不全面的。广告文化不只是按照表层逻辑运行的事实,它还是特定社会情感结构的再现,是某一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如果说文化批判是“澄清某种生活方式和某种文化中清晰和含蓄的含义和价值”(s)c}s>,那么广告文化批判就是对特定时期广告活动所包含的情感意义的揭示。

第三,文化的斗争说。汤普逊认为,文化是不同生活方式之间的斗争,是不同利益集团和社会力量相互竞争和冲突的结果〔“J。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它并非由一种力量塑造而成,而是在各种不同力量之间的斗争、妥协、交易中形成的。也就是说,文化并不是作为一种凝固的事实供人们接受,而是一个在人们的积极参与下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文化最终的形貌是各种合力的结果。这种观点为理解广告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那就是广告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商业信息传播,而是某一社会或团体价值体系的表达。出于组织利益的考虑,广告总是在肯定某些思想和观念的同时,否定其他的思想和观念。也就是说,广告文化产品总是生产时的控制和压抑与消费时的反抗和抵制的混合物,广告文化并非只是一个服务和被服务的领域,它同时还是一个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斗争的场所。这种认识角度使我们不再局限于社会既定体制内考察广告文化,即把广告当作现存体制之内的一种文化形态而屈从于现存体制,而是要摆脱现存体制的束缚,透过广告文化表象发现既存体制所固有的矛盾和冲突,这也是广告文化批判的题中应有之义。广告文化批判就是要关注广告文化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分析广告文化中的各种力量构成,批判性地揭礴广告文化中存在的各种压抑和不公正现象,以便整体性地把握广告文化的结构性关系,并尝试为被压迫群体找出一条解救之路。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广告文化是一种通过广告表达某种意义和价值,以便谋求社会控制的文化活动。而广告文化批判就是通过解读广告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揭露其中存在的结构性压迫关系并寻求解救的知识践行。

二、广告文化批判研究的对象和范畴

广告文化批判实践的开展首先应该确立批判的靶子,即明确广告文化批判的对象,锁定批判的目标。笼统地说,要建立一门广告批评学,批评的对象应该包括所有与广告活动有关的事项,即广告文化的生产者和生产过程,广告文化的传播形式和传播过程,广告文化的接受者和接受过程,广告文化作品和所反映的生活世界等等,都将成为广告文化批判的客体,但是我们这里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要建立完整、系统的广告文化批评学。如果把广告批判区分为关注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广告媒介、广告效果等操作环节的技术批判和关注广告与社会的关系,广告与主体的关系,广告所描绘的世界,作为社会知觉系统的广告等观念层面的文化批判的话,那么后者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阿多诺在《电视和大众文化模式》一书中,认为大众文化产品包括“外显信息”和“内隐信息”。前者是指大众文化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我们能够感知得到的信息;而后者则不同,“暗隐的信息可能比外显的信息更重要,因为这种暗隐信息将逃离意义的控制,将不被看破,将不被心理抵制所阻挡,但它却可能深人观众的思想”[7](P135)。如果我们同意广告文化产品也可分为“外显信息”与“内隐信息”的话,那我们所要关注的恰恰是“外显信息”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的运作、权力结构关系、文化资本的不均衡分布等不便言说的潜在话语。

广告文化批判的对象不是操纵层面的广告活动,而是作为泛文本的广告文化。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何文化形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广告文化也一样,它是整个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也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亚文化,并和其他的文化子系统与亚文化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如果从更高的层次看,广告文化所从属的文化系统又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广告文化是文化系统的表征,而文化又是社会系统的表征,如果以广告文化为切人点,就可以了解总体的文化状态乃至整个社会的结构关系。这就要求广告文化批判应该将所要分析的文本置于其所处的社会制度和权力结构关系之中,而不是孤立、静止地考察哪一个具体的广告文本。也就是说,只有将广告文化作为泛文本来解读,才不致坐井观天,使我们的观察视野受限,才能透过广告文化看到远比它本身开阔得多的天地,对广告文化的理解也才能更全面、更深刻。事实也是如此,“广告可被看作是时间的符号”,“(它)是记录了社会的档案”,“广告揭示了一个时期社会的紧张感”Ul(}m-ass)。广告不仅仅是一种商业促销手段,它还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符号,广告文化批判就是要对这些符号进行解码,进而昭示其隐含的社会权力结构关系。

我们为广告文化批判设定了两个最主要的批判范畴:权力(power)和主体性(subjectivity)。米歇尔?福柯认为权力具有内在性,即权力关系不是存在于其他关系(经济发展、知识关系、两性关系)之外,而是在其他关系之内。它们是关系领地中存在的差异和不平衡的直接反应[fsl。广告领域内的权力关系也不是其他领域权力关系的反映,它应是广告领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该领域内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支配、抵抗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以广告的形式表现出来。“广告是劝说性的,作为一种社会控制形式,它通过提供信息来起作用。;[9](P473)广告文化的权力关系表现为阶级、性别和种族的结构性压迫和控制,这种压迫和控制往往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介来完成。现代传媒生存模式使广告传播关系中的强势群体成了媒介的实际主宰者,而其单向度的传播特性又让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失去了对话机会。在这场所谓的信息沟通中,统治阶层完全掌握了话语权,消费者只在其限定的范围内拥有自由。当然,在某个具体的广告传播活动中,消费者可能掌握着主动权,因为它至少拥有决定是否购买的选择权。但是,广告文化中的权力支配关系主要并不体现在能否左右消费者的购买选择,而是通过广告重塑消费者的知觉方式和知觉内容。在广大消费者慢慢接受了广告所宜传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后,商业利益的实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广告文化批判就是要将广告文化中的权力关系作为自己的对象,紧密联系广告文化中存在的权力结构、压迫和宰制展开批判实践活动。

主体性是我们为广告文化批判设定的第二个研究范畴。伯明翰中心的第三任主任理查德?约翰生说:“文化研究是关于意识或主体性的历史形态的”f}ollP}o>,而所谓主体性的历史形态是指由社会和文化建构并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主体性的独特形态。可见,“主体性是生产的而非给定的,因此是探究的对象,而非前提或出发点”Uoll}m>。广告文化也在建构主体性,而且也需要按照自己的目标建构主体性。如果说艺术多少还保留着创作和欣赏时足够的自由空间的话,那么广告却是商业目标极其明确的文化生产,它在广告文化的接受过程中为受众提供了一个主置,并希望受众能按照这个被预先设计好的主置来回应广告文本的召唤。也就是说,广告文化接受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真正独立、自持的,而是被建构的。广告文化批判就是要考察这种主体性的形成过程,并对主体建构的负面效应进行批判。

三、广告文化批判研究的目的

广告文化本体是作为传播者的主体和作为接受者的客体相互作用的整合结构,它体现了人的本质。同时,广告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必然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广告文本和环境之间又形成了一种互文关系。这里的环境指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广告、人与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依赖关系,广告文化批判就是要将这种关系背后的事实真相揭示出来,让人们更深人、全面地认识广告文化。

广告已成为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之一,这种联系随着广告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原始的口头广告和实物广告以及简单的招牌广告阶段,买主和卖主、买主和货品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因而也是朴实的、自然的。而借助于大众传媒的现代广告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关系,复杂的生产和市场环境使过去那种直接的沟通和交流不再可能,广告是人们进行消费选择时重要的信息参考源。巨额的资金投人和高科技的运用使人们对广告的借助变成了对广告的依赖,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要通过广告等中介手段才能完成。对广告的过分依赖让人们不再关心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商家是否遵循了公序良俗、它的信誉度怎样之类的问题,消费选择的标准也由现实变成了广告,这导致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现实关系为广告的虚拟关系所代替。

广告通过回避和掩盖现实的方式扭曲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现代广告以塑造形象的方式实现它的推销目的。但广告形象并不是现实的反映,在广告可以塑造的充满享乐主义的形象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紧张关系被有意回避了,“对于广告来说,一切真实事件都是例外,它们只是那些素不相识的人的遭遇”Ltt)(Pt87)。广告虽然是大众文化中最集中、最全面地反映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文化形态,但广告文化并没有完整地、真正地反映时代症候,人们通过广告形象也不可能把握到真实的世界。更有甚者,有些产品的广告对事实的掩盖还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直接破坏,如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和户外媒体不断扩大影响的香烟广告对吸烟危害的轻描淡写,杀虫剂广告从不提及对人体和环境的破坏,汽车广告对大气污染也避而不谈,这些产品的使用加剧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立。

的确,如果说其他文化形式更多地是在思想领域内对人们产生影响,那么广告文化因为以促进购买行为作为自己的最根本目标,这必然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学视角的广告文化考察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以前我们对广告文化内涵的认识局限于社会科学,只关注人和人造物(产品),而对其他物种和自然环境视而不见。生态学的广告文化却不同,它是立足于人类和自然环境互补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它更关注广告引发的消费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广告文化所宣传的消费至上主义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如一次性和即时性消费的流行,人与物的关系越来越带有临时的性质,并且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浪费。广告所鼓吹的对一些特殊商品的消费还导致了对动物的猎杀,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平衡,最终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生存。

平时只关注广告文本的受众很难从宏观上认清广告、社会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广告文化批判就是要揭去蒙在广告形象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将潜隐在广告文化表象背后的社会关系带到意识的层面,通过对这些社会关系的认识让人们最终得以摆脱广告的意识形态控制,并重拾被广告文化泯灭的社会价值,重建威廉斯所说的“情感结构”。

四、广告文化批判研究的方法

广告文化是大众文化中牵涉面最广的一种文化形态,因此广告文化批判研究的方法也就不可能局限于一种,它的选择是策略性、实践性的,即要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来确定广告文化批判研究的方法。而问题的提出要依赖于它们的语境,在特定的语境中,我们关注那些具有“症候分析价值”和“话语范型意义”的问题,即那些能够反映社会和文化深层内涵的间题,而不是诸如明星的广告出场费,电视广告的拍摄内幕,某一则广告是否触犯了广告法规之类浮于表面的“伪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处于大众日常的关注以外,隐而不彰,但往往就是这些被现实遗忘、人们视而不见的问题在慢慢地影响着现实,重塑着人性。我们就是根据这些问题来确立广告文化批判研究的方法。

(一)对西方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借鉴

随着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的学术实践已经置身于全球化的思想语境之中,离开全球化的知识语境,我们将无法确立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只有在与非中国化的学术思想碰撞、互动的过程中,我们的学术实践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批判理论是一种源于西方的学术传统,广告文化批判实践需要借鉴西方的批判理论,但这种借鉴是批判性的借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避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于强调中国广告文化现象的特殊性,而忽略在全球化进程的裹挟下,广告作为大众文化现象的共性的一面,否认西方批判理论在中国广告文化批判实践中的适用性。的确,和在以理性、自由为特征的启蒙思想的背景下生成的、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相匹配的西方广告文化不同,中国的广告文化现象是在长期的政治专制和思想禁锢的背景下产生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广告文化并非意识形态宰制的同谋,而是对政治中心的解构,对被压抑的世俗情怀的唤醒。但不能否认的是,从oo年代末至今,这种状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加人WTO以后吸引了大量外资,跨国广告活动越来越多,这使中国的广告文化现象带上了更多的国际化色彩。同时商业化也加速了性别、阶级、种族的分化,使广告文化表现出新的权力结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批判性地借鉴西方的批判理论开展中国的广告文化批判实践。另一种倾向是过于强调中国广告文化与西方广告文化的共性,而忽略了由于语境的不同导致的差异性,在广告文化批判实践中毫无批判地移植西方的批判理论。这种倾向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批判研究的对象,中西方的广告文化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在广告文化的物质层面,我们尚缺少西方国家先进的制作设备和手段,以及高水平的从业人员;在制度方面,西方广告文化已实施了上百年的广告制在我国才刚刚开始;在文化层面,中西方的广告经营理念存在着很大不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时期不同,广告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权力结构关系以及社会成员感受到的结构性压迫都不一样。西方的批判理论在中国广告文化批判实践中的运用需要结合中国的广告文化现实“再语境化”。

另外,要正确认识西方的批判理论,还要解除一些不必要的顾虑,如认为借用批判理论会将其固有的缺陷也一并拿来,同时也会丧失自己的批判立场。其实,任何的思想、理论在被引人另外一种异质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去的时候,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它都会经过当地文化的过滤,即便想要全盘照搬也不可能,况且中国悠久的文化和扎实的人文学术传统一定能让我们在借鉴西方批判理论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形成自己的立足点。新晨

《二)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

广告文化批判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实践领域,它拒绝对批判的对象划定学科界限。我们这里用“广告文化批判”而不用“广告批判”为研究命名,正是考虑了“广告批判”容易让人把这种学术实践理解成社会科学的知识活动,而“广告文化批判”则不排除人文科学的参与,因为广告文化可以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既可指称广告的技术操作,也可指称广告动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关系。从后者的意义上讲,广告不过是社会文化世界的一个主题,通过这一主题我们可以对复杂的社会文化进行批判和分析,而这种批判和分析自然涉及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多学科的综合运用。现代广告已成为内蕴丰富、具有某种隐喻象征的文化符号,单一的学科视角无法全面、深人地把握广告符号复杂的意义世界,一元观点的学科偏见、种种预设容易把对广告文化的认识引人歧途。

批判理论论文篇3

[关键词]福斯特;批判理论;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批判理论思潮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源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思想,直接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相连,通过对传统的和现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批判,已成为教育管理理论不可忽视的思想派别。其中,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福斯特受到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影响,对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与实践作了精辟的论述。

一、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的形成、发展福斯特教授1977年毕业于宾西法尼亚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曾在多所大学教授教育管理导论、教育管理组织理论等课程,曾是美国《教育管理季刊》的编委。早在1980年,福斯特就探讨了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思想与教育管理的关系,用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思想分析了传统教育管理理论的合法性危机[1]。

1982年,在“全美教育研究协会”年会上,福斯特提交了《走向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一文,积极倡导建立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范式。福斯特认为,建立一种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范式是有可能的,但要对我们当前的思考偏见进行分析,并要使批判的观点具有可接受性。福斯特还指出,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应当接受并建立在解释学和经验科学的观点之上,既要对现实进行现象学的分析,又要对现实进行结构性的分析,还要对社会意义和历史背景进行批判分析;批判理论应当关注揭露教育实践的障碍,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2](p254-255)。

1986年,福斯特出版了《范式与承诺——教育管理的新方法》(以下简称《范式与承诺》)一书,极力倡导批判与反思,把教育管理看作是一门“道德科学”,把改革教育管理实践作为批判研究的旨趣。福斯特不仅指出了教育管理研究的直接责任,而且指出了社会变革的文化框架,以对教育管理的矛盾和冲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审视,并根据社会的责任和行动,解决教育管理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正如丹特里对《范式与承诺》所作的评论:福斯特教授提出了难以回答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那些能够激发思想和觉醒的疑问的途径,《范式与承诺》是这一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它对一个令人感到兴奋的教育管理理论新范式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9年,在史密斯主编的《教育领导的批判观》一书中,福斯特又发表了《走向领导的批评性实践》一文,认为伦理的思考是教育领导者的首要责任,因此也必须是教育管理培养方案的首要内容。福斯特指出:“领导从总体上必须保持一种趋向民主价值观的伦理关照,它必须历史地与伦理的意义相关联……这里的伦理不仅仅指个体的行为,而是指一种更加综合的观念,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道德社区应当如何共同地生活。”[4]

21世纪初,福斯特教授一方面仍坚持着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观点,将《范式与承诺》一书作为其思想的基础,另一方面则转向对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研究,对教育管理共同体、教育管理的伦理问题、学校组织变革、教育组织的管理隐喻、建构主义教育领导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

二、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基本观点

1.打破霸权的主流教育管理观念,实现教育管理观念的变革

福斯特提出,教育管理的固定思维倾向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以打破霸权的传统教育管理观念,包括对实证主义及强调价值中立教育管理观念的批判,实现教育管理观念的变革。

他还指出,传统的教育管理观是建立在泰勒“科学管理”基本主题之上的,它把经验主义作为获取真理和事实的唯一源泉,而其它的任何方法都是荒谬的。福斯特简明而公正地批判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认为“科学管理”的原则摈弃和忽视了行政决策和管理的情感、价值维度,过分强调了劳动分工的原理,以追求组织管理的最大效率。

福斯特还批判了梅奥在霍桑研究中提出的人际关系管理模式,认为人际关系的组织管理理论虽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但其经营管理的操作策略还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最终目的,即生产的高效性和产品的价廉物美,这种对个体的“虚伪”兴趣仅仅是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过程人性化的另一种途径。福斯特认为,人际关系研究为“科学管理”的形式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对立面,成为控制工人的另一种工具,它在本质上为管理者提供了开展“社会工程”的技能,要求由同辈群体起支配作用,以控制非正式组织,并确定生产的规范、过程和质量等[5](p41)。

福斯特批判了实证主义教育管理的本质,认为实证主义是与唯名论相连的,传统教育管理科学是根据自然科学方法建立的一体化知识体系,价值判断则不具有知识的地位[2](p241)。福斯特指出,教育管理研究一直被实证主义者所垄断,他们以及一些解释主义者试图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现实的社会结构。福斯特认为,这种科学主义研究的价值并不高,因为它只关心教育管理的技术因素。在对实证主义批判的基础上,福斯特提出,批判理论不仅要指出意识形态的关系,反思工具理性对社会交往的危害,而且要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指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这种两分法的错误本质,重新考虑教育管理所依赖的整个社会的结构。

2.作为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应树立一种道德科学的思想方法

福斯特还认为,教育管理是一项道德科学,要树立一种道德科学的思想方法。作为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观假定,教育组织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中更大的、无所不包的教育伦理之上”的。这种教育管理观念相信,学校不仅仅是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保存者,而且是自由的促进者和真正民主的倡导者。学校不应使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永久化,而必须着力解决自由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问题。福斯特指出,缺乏教育管理的道德观、教育管理理论对于学校实现其目的就不具有很大的价值[5](p21)。

福斯特关于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是在20世纪末的激进时代中提出的,甚至一些保守的学校管理人员也接受了福斯特关于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福斯特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公平、民主和自由。他指出,学校管理人员必须拒绝主流意识形态的假定,使学校成为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成人与成人之间进行对话的“竞技场”。在学校“竞技场”中,需要审视以下一些问题:在学校管理中,教师能够参与多少?管理的角色是以同事为中心还是以权威为中心?学校重视基本技能,高级技能,还是社会技能?学校应当注重改正有些学生的所谓“缺陷”,还是注重不同文化和不同群体的优势?应当把学校看成是变革的者,以开创更加公正的社会,还是社会化的场所,以使年轻人适应现存的社会结构?

批判理论论文篇4

论文摘要:以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为研究视角,从文化精英主义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三个阶段,对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进路进行梳理和评析,以期对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目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大众文化研究都已经成为理论界的一门显学。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复杂的新兴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必将呈现出新的特征。纵观国内外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无非是从批判理论的视角、符号学研究的视角和文化研究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文化精英主义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三个阶段对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的进路进行归纳梳理,力图从宏观上把握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的整体发展脉络,以期对当前大众文化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文化精英主义批判理论

大众文化研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英国马修·阿诺德在1869年出版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阿诺德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思想和言论”、“是对美好的追求”,在社会中肩负着主导、引领文化发展的作用,这些文化仅仅掌握在少数“有教养的知识分子”手中,而广大的工人阶级被认为是“没有受过教育、缺乏教养”的人,大众文化就是这些“没有受过教育没有修养的民众发展壮大的文化”,是一种离散的“无政府主义”的文化,它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处于一种对立的态势。阿诺德的这种观点流露出明显的精英主义色彩。艾略特继承了阿诺德这种文化观,认为文化只能为社会中的文化精英所理解,并对工业文明和大众文化抱严厉的批评态度。1930年利维斯出版了著作《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在书中他把当时流行的电影、流行小说、广告等文化现象统称为“大众文化”,他认为这是一种没有受过教育的大多数人消费的商业文化,已经大规模地充斥于社会文化领域,它对传统的精英文化构成巨大的威胁,使传统价值受到挑战,少数文化精英的地位日益式微。他号召“精英们”武装起来,以抵制大众文化。

德怀特·麦克唐纳也是一个文化精英主义者,在他的视野中“大众”(mass)是没有个性的、彼此之间失去精神联系的群氓…。1944年他撰写《大众文化理论》,他通过对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比较后认为,民间文化是来自下层、直接反映民众生存经验、不受高雅文化的恩惠、与统治阶级的阴谋没有关系的文化。而大众文化则是从上面下达的文化,是面向市场成批制作出来的,包括广播、电影、电视、卡通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大众文化并非大众主动生产或接受的文化,是统治阶级赚取高额利润维护其统治而开发的,是文化商人花钱雇佣技术人员制作出来的文化。它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它破坏了高雅文化的生命力,它是一种寄生文化,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和庸俗作家们赚钱的工具。“大众文化是上面强加的,是商人雇佣技术人员创造的,它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他们的参与仅限于在买与不买之间选择。简言之,庸俗作家们利用大众文化需求来赚钱,或者为了维护他们的阶级统治……民间艺术是人民自己的风俗,是他们的私人小花园,与统治者的高雅文化深墙壁垒的大公园格格不人。但大众文化拆掉了这堵墙,把大众纳入了一种庸俗化了的高雅文化,从而成为政治统治的一个工具。”可见,在阿诺德、利维斯、怀特·麦克唐纳等人的视野中,文化是完美的思想和言论,是理想的人性和谐发展的状态,是人们谋求实现完美的智慧和道德的过程,是对完美思想的传播;文化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而一般社会大众是反文化的,是粗俗的群氓,他们根本不可能拥有真理,必须要靠文化精英来引导。由于这些文化精英主义批判观对大众文化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西方社会称之为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利维斯精英主义”。文化精英主义以一种“文化贵族”的身份,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极力的排除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认为只有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批评才能达到改造人性、以使人达到“高贵化”目的,其内心渗透着“文化中心主义”的偏见。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文化工业”这一概念的提出,首次出现在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在西方学术界对“文化工业”进行全面批判,是从法兰克福学派开始的。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本雅明先是默默无闻,死后因阿多尔诺等人介绍而名震天下。杰姆逊说:“从今天的眼光看来,本雅明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最渊博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尽管本雅明没有明确地提出过“大众文化”一词,但本雅明的美学思想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雅明认识到在机械复制的时代对艺术品“韵味”的强烈冲击。他说:“即使是艺术作品中最完美的复制品,也会缺少一些成分,即它的时空存在,它在其偶然问世的地点的唯一无二性的存在。艺术作品的这种唯一无二的存在决定了它的历史,在它存在的全部时间里是历史的主旋律。”但总的来说,本雅明对大众文化基本持肯定的态度。他认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艺术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艺术的进步和发展,机械复制理论作为一种艺术生产力将推动艺术的进步。但诚如德国学者布罗德森所言:“本雅明对于他对机械复制为大众带来了理解和领悟艺术作品的新的可能性这一估计是过于乐观了”。

在本雅明之后的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对大众文化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广告、杂志等)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批量生产的艺术品等。阿多诺在《文化工业再思考》中直接把这些“大众文化”称为“文化工业”。他解释说:文化工业别有用心地自上而下整合它的消费者,它把分离了数千年的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的领域强行聚合在一块,结果使双方都深受其害。纵观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1.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中说道:“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却是令人惊奇的现象”。的确,艺术向商业屈服甚至献媚,是艺术最大的堕落!一方面,意味着文化艺术成为获取利润的手段,意味着文化艺术必须服从市场机制和商品价值规律,服从于经济规则,这样艺术必然受制于他者,不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纯粹个人的精神领域,不再履行着批判与否定的职责,而是屈从于现实法则以证实自己的社会效用,结果艺术也就将自己终结了。另一方面,由于大众化的商业化文化,使文化丧失了真正的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即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和商品拜物教的特征。这些商业化特征导致的恶果是使“大众文化成了一种可怜而贫困的美学产品”,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所言:在文化工业中,普遍存在着“个性的虚假”无论在文化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欣赏中,创造性的个性都不复存在。

2.大众文化具有很大的欺骗性。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大众文化主要是迎合在机械劳动中疲惫的人们的需求,它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承诺和越来越好的无限的娱乐消遣来消解人们内在的超越维度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思想和深度,从而在平面化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沉溺于无思想的享乐。这样在大众文化“虚假幻觉”的笼罩下,人们习惯于无思想的平面生存模式,艺术家很少能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思想深度的作品,而且,人们也不愿欣赏严肃的艺术品,而满足于和习惯于平庸的无个性的大众文化消费品。

3.大众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大众文化表面上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而实际上却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服务的,是通过文化上的麻醉来使大众接受资本主义秩序,大众文化具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按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说法,文化工业给大众提供感性的满足,但实质上只是以不断的许愿来欺骗大众。“文化工业”不仅说服消费者,相信它的欺骗就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而且它要求消费者,不管怎样都应该对它所提的东西心满意足。“它(文化工业)刻意地由上而下,藉着一种意识形态将消费者收编进去,让人以顺从替代主体意识,压根儿不允许人脱离规范而存在,文化工业整体效果是违反启蒙原则的,它是一种桎梏意识的手段”。阿多诺进一步指出“意识形态纯粹是谎言,这种谎言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而是用诱惑的方式和锤炼的方式——大众文化表达出来的”。

作为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继承和发展了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他认为:

1.大众文化缺乏否定性和批判性。马尔库塞将文化的发展历程划分出两个阶段,即前技术时代和后技术时代。他认为前技术时代的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文化,“它的合法性得自于一个因技术社会的出现而不再存在、也无法恢复的世界的经验”。到了技术时代,文化与社会的“间距”已经消弭,文化不仅是“韵味”消逝殆尽,而且文化丧失了批判性的立场,沦落成为“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这样“艺术的异在效应在艺术中的消亡使今日艺术的革命性大为失色”。

2.大众文化压抑人的自由,以虚假性、幻象性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马尔库塞认为人类社会不是根据劳动建立而是根据需要的个体满足建立的。他认为:“真正的自由仅存在理念中。因此解放乃是一个精神的事件。”¨刮但大众文化以“假的”幻象性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所谓“‘假的’需要是这样一些需要,它们是通过社会对各人的压抑的特殊影响附加到他头上去的,这种需要使得劳苦、侵略性、困境及非正义永恒存在。”大众文化以广告、购物指南等形式向大众灌输消费意识造成了人的精神需要是不自由的,导致了人的需要的异化。

3.大众文化是以快乐为原则的“工业化”文化商品。马尔库塞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到发达工业社会阶段。高层文化沦落成为“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资产阶级的艺术品都是商品,它们也许甚至是作为上市销售的商品而被创造出来的。”它们的特点是以快乐为原则的。快乐原则与物质享受结合起来,“它被结合到了厨房、咖啡馆、商场,它为工作提供松弛与快乐……快乐原则同化了现实原则。”人们沉浸于物质享乐中,接纳了这种文化,“它创造了这样一种形象,这些形象与既定现实原则不可调和,但作为文化典型形象,它们就变得可以容忍”。

20世纪7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阿尔都塞对现代文化工业也持激烈批判态度。他认为:“文化工业的每一个产品,都是经济机器上巨大机器的一个标本,所有的人从一开始起,在工作时,在休息时,只要他还进行呼吸,他就离不开这些产品,没有一个人能不看有声电影,没有一个人能不收听无线电广播。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受文化工业品的影响”。大众文化成为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商品拜物教。“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公开的欺骗,这些文娱活动,就像宗教界经常说的,心理学的影响和妇女连载小说所喋喋不休地谈论的,进行装腔作势的空谈,以便能更牢靠地在生活中支配人们的活动。”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导人哈贝马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起了以否定辩证法为基础的否定主义大众文化观。一方面他充分肯定霍克海默等人的文化批判理论;另一方面修正了本雅明对于大众文化的乐观主义立场。哈贝马斯认为,大众文化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了一个理想型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这个“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的功能,在这个公共领域所培养出来的公众是具有批判意识的大众,文化在他们那里不仅仅是消遣或愉悦的对象,更是一种批判的武器。哈贝马斯认为,由于市场规律在文化商品领域的广泛蔓延,文化的内在规则遭到了彻底破坏,市场最终成为了文化创造的内在法则,在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文化由作为批判的武器落入到交换关系的魔爪,异化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它迎合的是教育水平很低的消费群体的娱乐需求和消闲需求,追求的再也不是知识或社会责任,而是剩余价值。文化不是被导向大众,而是屈从于大众;在市场规律渗透和支配下,批判意识逐渐转换成了消费观念,在拜物教潮流的支配下,“大众传媒塑造起来的世界所具有的仅仅是公共领域的假象。即便是它对消费者保障的完整的私人领地,也同样是幻象”。文化工业造就了缺乏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的消费公众,他们不再是批判意识的知识分子,而只是丧失了交往方式和文化共识的消费大众。

三、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后现代”是一个极为模糊的术语,它既是一种文化景观的描述,也是一种文化批判的视角,更是一种理论的思维方式。在西方许多理论家都对后现代文化进行过探讨,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其中重要的代表。研究西方大众文化的批判性研究进路,我们不能回避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批判理论论文篇5

论文摘要:以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为研究视角,从文化精英主义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三个阶段,对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进路进行梳理和评析,以期对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目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大众文化研究都已经成为理论界的一门显学。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复杂的新兴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必将呈现出新的特征。纵观国内外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无非是从批判理论的视角、符号学研究的视角和文化研究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文化精英主义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三个阶段对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的进路进行归纳梳理,力图从宏观上把握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的整体发展脉络,以期对当前大众文化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文化精英主义批判理论

大众文化研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英国马修·阿诺德在1869年出版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阿诺德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思想和言论”、“是对美好的追求”,在社会中肩负着主导、引领文化发展的作用,这些文化仅仅掌握在少数“有教养的知识分子”手中,而广大的工人阶级被认为是“没有受过教育、缺乏教养”的人,大众文化就是这些“没有受过教育没有修养的民众发展壮大的文化”,是一种离散的“无政府主义”的文化,它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处于一种对立的态势。阿诺德的这种观点流露出明显的精英主义色彩。艾略特继承了阿诺德这种文化观,认为文化只能为社会中的文化精英所理解,并对工业文明和大众文化抱严厉的批评态度。1930年利维斯出版了著作《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在书中他把当时流行的电影、流行小说、广告等文化现象统称为“大众文化”,他认为这是一种没有受过教育的大多数人消费的商业文化,已经大规模地充斥于社会文化领域,它对传统的精英文化构成巨大的威胁,使传统价值受到挑战,少数文化精英的地位日益式微。他号召“精英们”武装起来,以抵制大众文化。

德怀特·麦克唐纳也是一个文化精英主义者,在他的视野中“大众”(mass)是没有个性的、彼此之间失去精神联系的群氓…。1944年他撰写《大众文化理论》,他通过对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比较后认为,民间文化是来自下层、直接反映民众生存经验、不受高雅文化的恩惠、与统治阶级的阴谋没有关系的文化。而大众文化则是从上面下达的文化,是面向市场成批制作出来的,包括广播、电影、电视、卡通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大众文化并非大众主动生产或接受的文化,是统治阶级赚取高额利润维护其统治而开发的,是文化商人花钱雇佣技术人员制作出来的文化。它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它破坏了高雅文化的生命力,它是一种寄生文化,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和庸俗作家们赚钱的工具。“大众文化是上面强加的,是商人雇佣技术人员创造的,它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他们的参与仅限于在买与不买之间选择。简言之,庸俗作家们利用大众文化需求来赚钱,或者为了维护他们的阶级统治……民间艺术是人民自己的风俗,是他们的私人小花园,与统治者的高雅文化深墙壁垒的大公园格格不人。但大众文化拆掉了这堵墙,把大众纳入了一种庸俗化了的高雅文化,从而成为政治统治的一个工具。”可见,在阿诺德、利维斯、怀特·麦克唐纳等人的视野中,文化是完美的思想和言论,是理想的人性和谐发展的状态,是人们谋求实现完美的智慧和道德的过程,是对完美思想的传播;文化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而一般社会大众是反文化的,是粗俗的群氓,他们根本不可能拥有真理,必须要靠文化精英来引导。由于这些文化精英主义批判观对大众文化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西方社会称之为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利维斯精英主义”。文化精英主义以一种“文化贵族”的身份,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极力的排除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认为只有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批评才能达到改造人性、以使人达到“高贵化”目的,其内心渗透着“文化中心主义”的偏见。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文化工业”这一概念的提出,首次出现在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在西方学术界对“文化工业”进行全面批判,是从法兰克福学派开始的。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本雅明先是默默无闻,死后因阿多尔诺等人介绍而名震天下。杰姆逊说:“从今天的眼光看来,本雅明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最渊博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尽管本雅明没有明确地提出过“大众文化”一词,但本雅明的美学思想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雅明认识到在机械复制的时代对艺术品“韵味”的强烈冲击。他说:“即使是艺术作品中最完美的复制品,也会缺少一些成分,即它的时空存在,它在其偶然问世的地点的唯一无二性的存在。艺术作品的这种唯一无二的存在决定了它的历史,在它存在的全部时间里是历史的主旋律。”但总的来说,本雅明对大众文化基本持肯定的态度。他认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艺术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艺术的进步和发展,机械复制理论作为一种艺术生产力将推动艺术的进步。但诚如德国学者布罗德森所言:“本雅明对于他对机械复制为大众带来了理解和领悟艺术作品的新的可能性这一估计是过于乐观了”。

在本雅明之后的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对大众文化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广告、杂志等)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批量生产的艺术品等。阿多诺在《文化工业再思考》中直接把这些“大众文化”称为“文化工业”。他解释说:文化工业别有用心地自上而下整合它的消费者,它把分离了数千年的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的领域强行聚合在一块,结果使双方都深受其害。纵观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1.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中说道:“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却是令人惊奇的现象”。的确,艺术向商业屈服甚至献媚,是艺术最大的堕落!一方面,意味着文化艺术成为获取利润的手段,意味着文化艺术必须服从市场机制和商品价值规律,服从于经济规则,这样艺术必然受制于他者,不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纯粹个人的精神领域,不再履行着批判与否定的职责,而是屈从于现实法则以证实自己的社会效用,结果艺术也就将自己终结了。另一方面,由于大众化的商业化文化,使文化丧失了真正的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即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和商品拜物教的特征。这些商业化特征导致的恶果是使“大众文化成了一种可怜而贫困的美学产品”,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所言:在文化工业中,普遍存在着“个性的虚假”无论在文化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欣赏中,创造性的个性都不复存在。

2.大众文化具有很大的欺骗性。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大众文化主要是迎合在机械劳动中疲惫的人们的需求,它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承诺和越来越好的无限的娱乐消遣来消解人们内在的超越维度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思想和深度,从而在平面化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沉溺于无思想的享乐。这样在大众文化“虚假幻觉”的笼罩下,人们习惯于无思想的平面生存模式,艺术家很少能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思想深度的作品,而且,人们也不愿欣赏严肃的艺术品,而满足于和习惯于平庸的无个性的大众文化消费品。

3.大众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大众文化表面上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而实际上却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服务的,是通过文化上的麻醉来使大众接受资本主义秩序,大众文化具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按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说法,文化工业给大众提供感性的满足,但实质上只是以不断的许愿来欺骗大众。“文化工业”不仅说服消费者,相信它的欺骗就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而且它要求消费者,不管怎样都应该对它所提的东西心满意足。“它(文化工业)刻意地由上而下,藉着一种意识形态将消费者收编进去,让人以顺从替代主体意识,压根儿不允许人脱离规范而存在,文化工业整体效果是违反启蒙原则的,它是一种桎梏意识的手段”。阿多诺进一步指出“意识形态纯粹是谎言,这种谎言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而是用诱惑的方式和锤炼的方式——大众文化表达出来的”。

作为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继承和发展了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他认为:

1.大众文化缺乏否定性和批判性。马尔库塞将文化的发展历程划分出两个阶段,即前技术时代和后技术时代。他认为前技术时代的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文化,“它的合法性得自于一个因技术社会的出现而不再存在、也无法恢复的世界的经验”。到了技术时代,文化与社会的“间距”已经消弭,文化不仅是“韵味”消逝殆尽,而且文化丧失了批判性的立场,沦落成为“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这样“艺术的异在效应在艺术中的消亡使今日艺术的革命性大为失色”。

2.大众文化压抑人的自由,以虚假性、幻象性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马尔库塞认为人类社会不是根据劳动建立而是根据需要的个体满足建立的。他认为:“真正的自由仅存在理念中。因此解放乃是一个精神的事件。”¨刮但大众文化以“假的”幻象性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所谓“‘假的’需要是这样一些需要,它们是通过社会对各人的压抑的特殊影响附加到他头上去的,这种需要使得劳苦、侵略性、困境及非正义永恒存在。”大众文化以广告、购物指南等形式向大众灌输消费意识造成了人的精神需要是不自由的,导致了人的需要的异化。

3.大众文化是以快乐为原则的“工业化”文化商品。马尔库塞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到发达工业社会阶段。高层文化沦落成为“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资产阶级的艺术品都是商品,它们也许甚至是作为上市销售的商品而被创造出来的。”它们的特点是以快乐为原则的。快乐原则与物质享受结合起来,“它被结合到了厨房、咖啡馆、商场,它为工作提供松弛与快乐……快乐原则同化了现实原则。”人们沉浸于物质享乐中,接纳了这种文化,“它创造了这样一种形象,这些形象与既定现实原则不可调和,但作为文化典型形象,它们就变得可以容忍”。

20世纪7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阿尔都塞对现代文化工业也持激烈批判态度。他认为:“文化工业的每一个产品,都是经济机器上巨大机器的一个标本,所有的人从一开始起,在工作时,在休息时,只要他还进行呼吸,他就离不开这些产品,没有一个人能不看有声电影,没有一个人能不收听无线电广播。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受文化工业品的影响”。大众文化成为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商品拜物教。“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公开的欺骗,这些文娱活动,就像宗教界经常说的,心理学的影响和妇女连载小说所喋喋不休地谈论的,进行装腔作势的空谈,以便能更牢靠地在生活中支配人们的活动。”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导人哈贝马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起了以否定辩证法为基础的否定主义大众文化观。一方面他充分肯定霍克海默等人的文化批判理论;另一方面修正了本雅明对于大众文化的乐观主义立场。哈贝马斯认为,大众文化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了一个理想型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这个“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的功能,在这个公共领域所培养出来的公众是具有批判意识的大众,文化在他们那里不仅仅是消遣或愉悦的对象,更是一种批判的武器。哈贝马斯认为,由于市场规律在文化商品领域的广泛蔓延,文化的内在规则遭到了彻底破坏,市场最终成为了文化创造的内在法则,在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文化由作为批判的武器落入到交换关系的魔爪,异化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它迎合的是教育水平很低的消费群体的娱乐需求和消闲需求,追求的再也不是知识或社会责任,而是剩余价值。文化不是被导向大众,而是屈从于大众;在市场规律渗透和支配下,批判意识逐渐转换成了消费观念,在拜物教潮流的支配下,“大众传媒塑造起来的世界所具有的仅仅是公共领域的假象。即便是它对消费者保障的完整的私人领地,也同样是幻象”。文化工业造就了缺乏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的消费公众,他们不再是批判意识的知识分子,而只是丧失了交往方式和文化共识的消费大众。

三、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后现代”是一个极为模糊的术语,它既是一种文化景观的描述,也是一种文化批判的视角,更是一种理论的思维方式。在西方许多理论家都对后现代文化进行过探讨,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其中重要的代表。研究西方大众文化的批判性研究进路,我们不能回避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批判理论论文篇6

论文摘要:以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为研究视角,从文化精英主义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三个阶段,对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进路进行梳理和评析,以期对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目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大众文化研究都已经成为理论界的一门显学。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复杂的新兴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必将呈现出新的特征。纵观国内外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无非是从批判理论的视角、符号学研究的视角和文化研究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文化精英主义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三个阶段对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的进路进行归纳梳理,力图从宏观上把握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的整体发展脉络,以期对当前大众文化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文化精英主义批判理论

大众文化研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英国马修·阿诺德在1869年出版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阿诺德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思想和言论”、“是对美好的追求”,在社会中肩负着主导、引领文化发展的作用,这些文化仅仅掌握在少数“有教养的知识分子”手中,而广大的工人阶级被认为是“没有受过教育、缺乏教养”的人,大众文化就是这些“没有受过教育没有修养的民众发展壮大的文化”,是一种离散的“无政府主义”的文化,它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处于一种对立的态势。阿诺德的这种观点流露出明显的精英主义色彩。艾略特继承了阿诺德这种文化观,认为文化只能为社会中的文化精英所理解,并对工业文明和大众文化抱严厉的批评态度。1930年利维斯出版了著作《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在书中他把当时流行的电影、流行小说、广告等文化现象统称为“大众文化”,他认为这是一种没有受过教育的大多数人消费的商业文化,已经大规模地充斥于社会文化领域,它对传统的精英文化构成巨大的威胁,使传统价值受到挑战,少数文化精英的地位日益式微。他号召“精英们”武装起来,以抵制大众文化。

德怀特·麦克唐纳也是一个文化精英主义者,在他的视野中“大众”(mass)是没有个性的、彼此之间失去精神联系的群氓…。1944年他撰写《大众文化理论》,他通过对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比较后认为,民间文化是来自下层、直接反映民众生存经验、不受高雅文化的恩惠、与统治阶级的阴谋没有关系的文化。而大众文化则是从上面下达的文化,是面向市场成批制作出来的,包括广播、电影、电视、卡通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大众文化并非大众主动生产或接受的文化,是统治阶级赚取高额利润维护其统治而开发的,是文化商人花钱雇佣技术人员制作出来的文化。它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它破坏了高雅文化的生命力,它是一种寄生文化,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和庸俗作家们赚钱的工具。“大众文化是上面强加的,是商人雇佣技术人员创造的,它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他们的参与仅限于在买与不买之间选择。简言之,庸俗作家们利用大众文化需求来赚钱,或者为了维护他们的阶级统治……民间艺术是人民自己的风俗,是他们的私人小花园,与统治者的高雅文化深墙壁垒的大公园格格不人。但大众文化拆掉了这堵墙,把大众纳入了一种庸俗化了的高雅文化,从而成为政治统治的一个工具。”可见,在阿诺德、利维斯、怀特·麦克唐纳等人的视野中,文化是完美的思想和言论,是理想的人性和谐发展的状态,是人们谋求实现完美的智慧和道德的过程,是对完美思想的传播;文化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而一般社会大众是反文化的,是粗俗的群氓,他们根本不可能拥有真理,必须要靠文化精英来引导。由于这些文化精英主义批判观对大众文化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西方社会称之为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利维斯精英主义”。文化精英主义以一种“文化贵族”的身份,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极力的排除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认为只有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批评才能达到改造人性、以使人达到“高贵化”目的,其内心渗透着“文化中心主义”的偏见。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文化工业”这一概念的提出,首次出现在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在西方学术界对“文化工业”进行全面批判,是从法兰克福学派开始的。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本雅明先是默默无闻,死后因阿多尔诺等人介绍而名震天下。杰姆逊说:“从今天的眼光看来,本雅明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最渊博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尽管本雅明没有明确地提出过“大众文化”一词,但本雅明的美学思想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雅明认识到在机械复制的时代对艺术品“韵味”的强烈冲击。他说:“即使是艺术作品中最完美的复制品,也会缺少一些成分,即它的时空存在,它在其偶然问世的地点的唯一无二性的存在。艺术作品的这种唯一无二的存在决定了它的历史,在它存在的全部时间里是历史的主旋律。”但总的来说,本雅明对大众文化基本持肯定的态度。他认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艺术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艺术的进步和发展,机械复制理论作为一种艺术生产力将推动艺术的进步。但诚如德国学者布罗德森所言:“本雅明对于他对机械复制为大众带来了理解和领悟艺术作品的新的可能性这一估计是过于乐观了”。

在本雅明之后的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对大众文化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广告、杂志等)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批量生产的艺术品等。阿多诺在《文化工业再思考》中直接把这些“大众文化”称为“文化工业”。他解释说:文化工业别有用心地自上而下整合它的消费者,它把分离了数千年的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的领域强行聚合在一块,结果使双方都深受其害。纵观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1.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中说道:“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却是令人惊奇的现象”。的确,艺术向商业屈服甚至献媚,是艺术最大的堕落!一方面,意味着文化艺术成为获取利润的手段,意味着文化艺术必须服从市场机制和商品价值规律,服从于经济规则,这样艺术必然受制于他者,不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纯粹个人的精神领域,不再履行着批判与否定的职责,而是屈从于现实法则以证实自己的社会效用,结果艺术也就将自己终结了。另一方面,由于大众化的商业化文化,使文化丧失了真正的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即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和商品拜物教的特征。这些商业化特征导致的恶果是使“大众文化成了一种可怜而贫困的美学产品”,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所言:在文化工业中,普遍存在着“个性的虚假”无论在文化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欣赏中,创造性的个性都不复存在。

2.大众文化具有很大的欺骗性。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大众文化主要是迎合在机械劳动中疲惫的人们的需求,它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承诺和越来越好的无限的娱乐消遣来消解人们内在的超越维度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思想和深度,从而在平面化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沉溺于无思想的享乐。这样在大众文化“虚假幻觉”的笼罩下,人们习惯于无思想的平面生存模式,艺术家很少能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思想深度的作品,而且,人们也不愿欣赏严肃的艺术品,而满足于和习惯于平庸的无个性的大众文化消费品。

3.大众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大众文化表面上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而实际上却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服务的,是通过文化上的麻醉来使大众接受资本主义秩序,大众文化具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按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说法,文化工业给大众提供感性的满足,但实质上只是以不断的许愿来欺骗大众。“文化工业”不仅说服消费者,相信它的欺骗就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而且它要求消费者,不管怎样都应该对它所提的东西心满意足。“它(文化工业)刻意地由上而下,藉着一种意识形态将消费者收编进去,让人以顺从替代主体意识,压根儿不允许人脱离规范而存在,文化工业整体效果是违反启蒙原则的,它是一种桎梏意识的手段”。阿多诺进一步指出“意识形态纯粹是谎言,这种谎言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而是用诱惑的方式和锤炼的方式——大众文化表达出来的”。

作为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继承和发展了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他认为:

1.大众文化缺乏否定性和批判性。马尔库塞将文化的发展历程划分出两个阶段,即前技术时代和后技术时代。他认为前技术时代的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文化,“它的合法性得自于一个因技术社会的出现而不再存在、也无法恢复的世界的经验”。到了技术时代,文化与社会的“间距”已经消弭,文化不仅是“韵味”消逝殆尽,而且文化丧失了批判性的立场,沦落成为“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这样“艺术的异在效应在艺术中的消亡使今日艺术的革命性大为失色”。

2.大众文化压抑人的自由,以虚假性、幻象性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马尔库塞认为人类社会不是根据劳动建立而是根据需要的个体满足建立的。他认为:“真正的自由仅存在理念中。因此解放乃是一个精神的事件。”¨刮但大众文化以“假的”幻象性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所谓“‘假的’需要是这样一些需要,它们是通过社会对各人的压抑的特殊影响附加到他头上去的,这种需要使得劳苦、侵略性、困境及非正义永恒存在。”大众文化以广告、购物指南等形式向大众灌输消费意识造成了人的精神需要是不自由的,导致了人的需要的异化。

3.大众文化是以快乐为原则的“工业化”文化商品。马尔库塞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到发达工业社会阶段。高层文化沦落成为“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资产阶级的艺术品都是商品,它们也许甚至是作为上市销售的商品而被创造出来的。”它们的特点是以快乐为原则的。快乐原则与物质享受结合起来,“它被结合到了厨房、咖啡馆、商场,它为工作提供松弛与快乐……快乐原则同化了现实原则。”人们沉浸于物质享乐中,接纳了这种文化,“它创造了这样一种形象,这些形象与既定现实原则不可调和,但作为文化典型形象,它们就变得可以容忍”。

20世纪7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阿尔都塞对现代文化工业也持激烈批判态度。他认为:“文化工业的每一个产品,都是经济机器上巨大机器的一个标本,所有的人从一开始起,在工作时,在休息时,只要他还进行呼吸,他就离不开这些产品,没有一个人能不看有声电影,没有一个人能不收听无线电广播。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受文化工业品的影响”。大众文化成为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商品拜物教。“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公开的欺骗,这些文娱活动,就像宗教界经常说的,心理学的影响和妇女连载小说所喋喋不休地谈论的,进行装腔作势的空谈,以便能更牢靠地在生活中支配人们的活动。”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导人哈贝马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起了以否定辩证法为基础的否定主义大众文化观。一方面他充分肯定霍克海默等人的文化批判理论;另一方面修正了本雅明对于大众文化的乐观主义立场。哈贝马斯认为,大众文化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了一个理想型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这个“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的功能,在这个公共领域所培养出来的公众是具有批判意识的大众,文化在他们那里不仅仅是消遣或愉悦的对象,更是一种批判的武器。哈贝马斯认为,由于市场规律在文化商品领域的广泛蔓延,文化的内在规则遭到了彻底破坏,市场最终成为了文化创造的内在法则,在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文化由作为批判的武器落入到交换关系的魔爪,异化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它迎合的是教育水平很低的消费群体的娱乐需求和消闲需求,追求的再也不是知识或社会责任,而是剩余价值。文化不是被导向大众,而是屈从于大众;在市场规律渗透和支配下,批判意识逐渐转换成了消费观念,在拜物教潮流的支配下,“大众传媒塑造起来的世界所具有的仅仅是公共领域的假象。即便是它对消费者保障的完整的私人领地,也同样是幻象”。文化工业造就了缺乏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的消费公众,他们不再是批判意识的知识分子,而只是丧失了交往方式和文化共识的消费大众。

三、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后现代”是一个极为模糊的术语,它既是一种文化景观的描述,也是一种文化批判的视角,更是一种理论的思维方式。在西方许多理论家都对后现代文化进行过探讨,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其中重要的代表。研究西方大众文化的批判性研究进路,我们不能回避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批判理论论文篇7

    【论文摘要】马尔库塞的文化批判理论,其旨在揭示这种外在性的现存的资本主义文化使人和社会失去了否定力、批判力和创造力的事实。在我国向 工业 化推进的过程中,了解一下这种振聋发绩的分析和批判是有益处的。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20-30年代形成和创立的,在西欧和北美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这一学派经历了不同的 发展 阶段,成员很多,思想丰富。马尔库塞是该学派最富有代性的理论家。他以当代资本主义的发达工业社会为背景,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压抑人性、摧残自由,使人和社会失去了批判力和否定力等现象的分析,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批判理论。

    一、文化批判理论提出的逻辑思路

    1.文化批判理论的立论根据为了弄清“压抑”的问题,马尔库塞把压抑分为“基本压抑”和“剩余压抑”两种。“基本压抑,是为了使人类在文明中永久生存下去而对本能所作的必要‘变更”’。在他看来,这种压抑最初出于 经济 的匾乏,由于它能使本能的力量指向外部世界,推动文明的进步,故有一定的合理性;“额外(剩余)压抑”是为了维护社会统治而强加于个人的控制。它是对人的本能压抑之外的附加于入的压抑,给人带来紧张和负担,不利于社会的继续发展。

    马尔库塞分析了压抑类型之后,又在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本我努力获得快乐)和“现实原则”(对本能和欲望进行监督和约束,使其受到节制,以适应外界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行为原则”的术语,认为“行为原则”是现实原则的特定 历史 形式,它表达了“额外压抑”的时代特征。通过对“剩余压抑”和“行为原则”的分析,企图说明在 科学 技术高度发达物质丰裕的 现代 社会,压抑则更多地表现为“剩余压抑”。比如,现代社会使力比多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行为上,不再是为了谋求快乐,而是为了需要的满足,驱使人们去进行一种痛苦的劳动,可以说在行为原则的统治下,人的身心都成了异化劳动的工具。并以此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道本质,从而为文化批判理论提供了立论根据。

    2.爱欲压抑与文化批判马尔库塞认为,爱欲是性欲的升华:在对象上,爱欲已超出性客体范围而广涉非生殖性活动,如文化创造、审美过程等,并从中得到满足;在作用上,爱欲已从生物内驱力变为文化内驱力,不仅生育肉体,而且生育精神,成为文化的建设力量;在目标上,从追求局部快乐,推广到社会各领域,要求实现消除苦役、改造环境、征服疾病和衰老、建立安逸生活。总之,他把爱欲扩展为创造文明、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的力量。可是,在发达工业社会这种爱欲不可能充分实现,是受到压抑的。“行为原则”就是对爱欲进行压抑的特定历史形式。

    他指出,“所谓文化,就是有条不紊地牺牲力比多,并把它强行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活动和表现上去。’,川(导言pas)力比多本身固有着表现文化而又不受外部压抑性变化的趋势。即文化是受压抑的性本能升华的产物,是力比多向有利于社会活动的转移,从根本上文化应该具有对现实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应该有否定现实、超越现实的价值理想。但是现有文化是对爱欲和人性的压抑,是摧残自由的,完全丧失了批判的和否定的向度,而变成了单向度的维护现存秩序的肯定性文化。为了消除对人的爱欲压抑,必须对这种文化进行批判。他的逻辑思路表示为:

    这便是他以深厚的情怀关心着工业文明中的人  的种种压抑,从爱欲解放的独特视角而提出的关于文化批判的理论。

      二、文化批判理论的内容:

      1.对肯定文化的批判什么是肯定的文化?马  尔库塞解释说:“所谓肯定的文化,是指资产阶级时代文化……,它的根本特征就是维护一个普通强制  的、永远更为美好和有价值的、必须无条件肯定的世界:这是一个根本不同于日常生存竞争的实际世界  的世界,但可由每一个追寻自我的个人从‘内心’而无需改造现实状态加以实现的世界。其基本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辩护,充当现实的装饰品,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引导人们同现实相调和,又可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平息反叛的欲望。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这是一种使人丧失了批判和否定能力的单向度文化。他从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和大众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批判。

      (1)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之所以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是因为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压抑人、操纵人的功能空前增强,形成了一股严重威胁社会解放的阻遏力量。具有操纵、欺骗和辩护性质的意识形态,都是其制订者们为巩固和扩大自身的阶级利益而杜撰、虚构出来的,以满足狭隘的阶级利益为准则,压抑着人们的需要,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决定着社会的生活。它的任务不是确证事实,而是给行动以指示;它的命题是绝对僵化的公式,却要求人们无条件的、强制的服从。因而,这种虚假的意识形态只是“大众的欺骗”、“公开的谎言”。

    (2)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在当代工业社会的肯定性文化中,科学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对现存秩序的维护和对大众意识的操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技术的合理性变成 政治 的合理性和技术变成控制的新形式而实现的。

    马尔库塞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了科学技术,一方面,它产生了对人的负面效应,觉察到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产生了人类主体与他所创造的客体之间角色颠倒的异化,人类面临生存威胁,抗议人失去人性而变成自动机器的现象;另一方面,又觉察到科学技术已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工具来利用的局面,技  术的进步及其合理性的扩张,已成了巩固现存秩序  的政治手段,使技术的合理性变成了政治的合理性。  例如:工人和老板能够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领略同  样的风光,打字员和雇主的女儿可以打扮得一样漂亮等等。这虽不意味着阶级的消灭,但至少也表明无论何种人都分享着现制度的好处,这样,维持和改善现存制度成了大家共同关心的事情。

      随着技术合理性变成政治合理性,技术也就成  了一种控制的新形式,即一种新的意识形态。首先,它能使肯定性文化通过先进的文化传媒:广播、电视等,去占领人们的内心世界,占领人们的闲暇时间,向人们灌输美化现实生活的种种虚假意识。其次,技术的进步,使“当代工业社会的力量(智力的和物质的)比以往大得无可估量—这意味着社会对人统治的范围比以往大得无可估量”。最后,这是一种更令人愉快的形式。因为它对人的压抑主要是通过它所创造的富裕社会来实现的,让人们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满足于眼前的舒适生活,却放弃对超越性理想的追求,付出了自由的代价。所以“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这是技术进步的标志。

    总之,他对 科学 技术的批判,实质上是对科学异化、理性异化的批判。科学与理性作为人摆脱 自然 强制性的工具,转化为统治人的工具,这是科学技术的悲剧、理性的悲剧。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物欲横流、文化 工业 对人心的控制日益增强的西方社会里,他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保持人的独立意识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这是非常可贵的,对今天

    (3)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媒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它溶合了 艺术 、商业、 政治 、宗教和 哲学 ,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故被称为巩固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

    他的批判,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大众文化呈现商品化趋势。在当代工业社会中,文化成果已变成文化商品,文化的产生已变成文化的生产,在完成大众文化的生产中,一切成果都是预先计划好了的,以便经得起市场的竞争。正如马尔库塞所说:“资产阶级的艺术品都是商品,它们也许甚至是作为上市销售的商品而被创造出来的。第二,大众文化生产的标准化、齐一化,导致扼杀个性。由于文化消费者的顺从听命和文化供应者的厚颜无耻,使文化生产和消费呈现出伪个性化和非个性化倾向,剥夺了个人的创造能力。第三,文化是一种支配力量,具有强制性。履行着操纵意识的控制功能,文化中心成了市政中心的适当场所,文化成了肯定现制度的一种意识形态,而失去了对现存制度的批判力量。从他的深刻批判中,可以引发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文化泛化”和“文化商化”等现象的反思。

    2.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只有彻底否定以唯科学主义与肯定主义为核心的实证主义,才能建立以人本主义和否定主义为核心的批判的社会理论,才能以人为对象,运用辩证的方法,关心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价值判断。

    在《单向度人》出版之前,法兰克福学派对实证主义的批判还停留在纯理论领域。把以实证主义为主体的各种资产阶级理论,称为“传统的理论”,认为这种理论是在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形成的,运用经验和实证的方法,以攻击封建秩序为目的的理论。在《单向度人》出版以后,马尔库塞把实证主义与当达工业社会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对实证主义运用传统概念和判断结构,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和的顺从主义结论进行了研究,指出这种理论是维护现存社会体制、扼杀革命意识、阻遏社会变革的单面思维、单面哲学。“因为它把语言的意义同经验事实和具体操作等同起来,并把既定事实无批判地接受下来,从而把多向度的语言清洗成单向度的语言。

    总起来说,马尔库塞等人主要指责了实证主义思潮盲目崇拜单个事实、经验、语言形式,轻视总体、理论和理性原则;只承认事实判断和自然科学知识,排斥价值判断和伦理、美学等知识形式;肯定目前存在的事物和顺从既定的秩序和社会现实,缺乏否定思维和批判意识;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或语言分析,忽视对事物本质以及对人和社会的探究,等等。这一切无疑击中了实证主义思潮的要害,使其批判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3,对传统美学的批判马尔库塞对传统美学进行批判,主要基于这样一个基本思想:艺术即现实的“异在”。“艺术表现了一切革命的最终目标: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美被抬高到“自由的决定性因素”和“自由社会基本的质”的高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第一,艺术是否受生产关系的制约?马尔库塞质问道:希腊悲剧和中世纪史诗尽管分别出自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何以到今天仍然被感受为“伟大的”、“真正的”文学,原因在于艺术的“自主性”或“自律性”。即艺术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和内在 规律 ,并非完全由生产关系决定。第二,艺术的价值是否决定于阶级性?马尔库塞认为,一件作品表现了无产阶级或资产阶级的利益或观点,并不能使它成为真正的艺术品,因为它还不具有艺术的普遍感染力。在他看来,“艺术的普遍化不能以一个特定阶级的世界和世界观为基础,因为艺术预想着一个具体的全称命题,即人性,这是任何阶级,即使是马克思称之为‘普遍阶级’的无产阶级也不能体现的”。第三,在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上,他认为艺术与政治有一定的联系,但反对正统美学把艺术与政治等同,以政治代替艺术的倾向。第四,在艺术形式上,主张多种表现形式,反对正统观念把现实主义作为唯一创作原则的“僵硬图式”。

      三、结论

批判理论论文篇8

【论文摘要】马尔库塞的文化批判理论,其旨在揭示这种外在性的现存的资本主义文化使人和社会失去了否定力、批判力和创造力的事实。在我国向 工业 化推进的过程中,了解一下这种振聋发绩的分析和批判是有益处的。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20-30年代形成和创立的,在西欧和北美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这一学派经历了不同的 发展 阶段,成员很多,思想丰富。马尔库塞是该学派最富有代性的理论家。他以当代资本主义的发达工业社会为背景,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压抑人性、摧残自由,使人和社会失去了批判力和否定力等现象的分析,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批判理论。

一、文化批判理论提出的逻辑思路

1.文化批判理论的立论根据为了弄清“压抑”的问题,马尔库塞把压抑分为“基本压抑”和“剩余压抑”两种。“基本压抑,是为了使人类在文明中永久生存下去而对本能所作的必要‘变更”’。在他看来,这种压抑最初出于 经济 的匾乏,由于它能使本能的力量指向外部世界,推动文明的进步,故有一定的合理性;“额外(剩余)压抑”是为了维护社会统治而强加于个人的控制。它是对人的本能压抑之外的附加于入的压抑,给人带来紧张和负担,不利于社会的继续发展。

马尔库塞分析了压抑类型之后,又在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本我努力获得快乐)和“现实原则”(对本能和欲望进行监督和约束,使其受到节制,以适应外界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行为原则”的术语,认为“行为原则”是现实原则的特定 历史 形式,它表达了“额外压抑”的时代特征。通过对“剩余压抑”和“行为原则”的分析,企图说明在 科学 技术高度发达物质丰裕的 现代 社会,压抑则更多地表现为“剩余压抑”。比如,现代社会使力比多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行为上,不再是为了谋求快乐,而是为了需要的满足,驱使人们去进行一种痛苦的劳动,可以说在行为原则的统治下,人的身心都成了异化劳动的工具。并以此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道本质,从而为文化批判理论提供了立论根据。

2.压抑与文化批判马尔库塞认为,是的升华:在对象上,已超出性客体范围而广涉非生殖性活动,如文化创造、审美过程等,并从中得到满足;在作用上,已从生物内驱力变为文化内驱力,不仅生育肉体,而且生育精神,成为文化的建设力量;在目标上,从追求局部快乐,推广到社会各领域,要求实现消除苦役、改造环境、征服疾病和衰老、建立安逸生活。总之,他把扩展为创造文明、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的力量。可是,在发达工业社会这种不可能充分实现,是受到压抑的。“行为原则”就是对进行压抑的特定历史形式。

他指出,“所谓文化,就是有条不紊地牺牲力比多,并把它强行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活动和表现上去。’,川(导言pas)力比多本身固有着表现文化而又不受外部压抑性变化的趋势。即文化是受压抑的性本能升华的产物,是力比多向有利于社会活动的转移,从根本上文化应该具有对现实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应该有否定现实、超越现实的价值理想。但是现有文化是对和人性的压抑,是摧残自由的,完全丧失了批判的和否定的向度,而变成了单向度的维护现存秩序的肯定性文化。为了消除对人的压抑,必须对这种文化进行批判。他的逻辑思路表示为:

这便是他以深厚的情怀关心着工业文明中的人 的种种压抑,从解放的独特视角而提出的关于文化批判的理论。

二、文化批判理论的内容:

1.对肯定文化的批判什么是肯定的文化?马 尔库塞解释说:“所谓肯定的文化,是指资产阶级时代文化……,它的根本特征就是维护一个普通强制 的、永远更为美好和有价值的、必须无条件肯定的世界:这是一个根本不同于日常生存竞争的实际世界 的世界,但可由每一个追寻自我的个人从‘内心’而无需改造现实状态加以实现的世界。其基本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辩护,充当现实的装饰品,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引导人们同现实相调和,又可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平息反叛的欲望。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这是一种使人丧失了批判和否定能力的单向度文化。他从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和大众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批判。

(1)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之所以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是因为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压抑人、操纵人的功能空前增强,形成了一股严重威胁社会解放的阻遏力量。具有操纵、欺骗和辩护性质的意识形态,都是其制订者们为巩固和扩大自身的阶级利益而杜撰、虚构出来的,以满足狭隘的阶级利益为准则,压抑着人们的需要,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决定着社会的生活。它的任务不是确证事实,而是给行动以指示;它的命题是绝对僵化的公式,却要求人们无条件的、强制的服从。因而,这种虚假的意识形态只是“大众的欺骗”、“公开的谎言”。

(2)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在当代工业社会的肯定性文化中,科学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对现存秩序的维护和对大众意识的操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技术的合理性变成 政治 的合理性和技术变成控制的新形式而实现的。

马尔库塞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了科学技术,一方面,它产生了对人的负面效应,觉察到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产生了人类主体与他所创造的客体之间角色颠倒的异化,人类面临生存威胁,抗议人失去人性而变成自动机器的现象;另一方面,又觉察到科学技术已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工具来利用的局面,技 术的进步及其合理性的扩张,已成了巩固现存秩序 的政治手段,使技术的合理性变成了政治的合理性。 例如:工人和老板能够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领略同 样的风光,打字员和雇主的女儿可以打扮得一样漂亮等等。这虽不意味着阶级的消灭,但至少也表明无论何种人都分享着现制度的好处,这样,维持和改善现存制度成了大家共同关心的事情。

随着技术合理性变成政治合理性,技术也就成 了一种控制的新形式,即一种新的意识形态。首先,它能使肯定性文化通过先进的文化传媒:广播、电视等,去占领人们的内心世界,占领人们的闲暇时间,向人们灌输美化现实生活的种种虚假意识。其次,技术的进步,使“当代工业社会的力量(智力的和物质的)比以往大得无可估量—这意味着社会对人统治的范围比以往大得无可估量”。最后,这是一种更令人愉快的形式。因为它对人的压抑主要是通过它所创造的富裕社会来实现的,让人们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满足于眼前的舒适生活,却放弃对超越性理想的追求,付出了自由的代价。所以“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这是技术进步的标志。

总之,他对 科学 技术的批判,实质上是对科学异化、理性异化的批判。科学与理性作为人摆脱 自然 强制性的工具,转化为统治人的工具,这是科学技术的悲剧、理性的悲剧。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物欲横流、文化 工业 对人心的控制日益增强的西方社会里,他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保持人的独立意识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这是非常可贵的,对今天

(3)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媒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它溶合了 艺术 、商业、 政治 、宗教和 哲学 ,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故被称为巩固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

他的批判,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大众文化呈现商品化趋势。在当代工业社会中,文化成果已变成文化商品,文化的产生已变成文化的生产,在完成大众文化的生产中,一切成果都是预先计划好了的,以便经得起市场的竞争。正如马尔库塞所说:“资产阶级的艺术品都是商品,它们也许甚至是作为上市销售的商品而被创造出来的。第二,大众文化生产的标准化、齐一化,导致扼杀个性。由于文化消费者的顺从听命和文化供应者的厚颜,使文化生产和消费呈现出伪个性化和非个性化倾向,剥夺了个人的创造能力。第三,文化是一种支配力量,具有强制性。履行着操纵意识的控制功能,文化中心成了市政中心的适当场所,文化成了肯定现制度的一种意识形态,而失去了对现存制度的批判力量。从他的深刻批判中,可以引发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文化泛化”和“文化商化”等现象的反思。

2.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只有彻底否定以唯科学主义与肯定主义为核心的实证主义,才能建立以人本主义和否定主义为核心的批判的社会理论,才能以人为对象,运用辩证的方法,关心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价值判断。

在《单向度人》出版之前,法兰克福学派对实证主义的批判还停留在纯理论领域。把以实证主义为主体的各种资产阶级理论,称为“传统的理论”,认为这种理论是在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形成的,运用经验和实证的方法,以攻击封建秩序为目的的理论。在《单向度人》出版以后,马尔库塞把实证主义与当达工业社会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对实证主义运用传统概念和判断结构,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和的顺从主义结论进行了研究,指出这种理论是维护现存社会体制、扼杀革命意识、阻遏社会变革的单面思维、单面哲学。“因为它把语言的意义同经验事实和具体操作等同起来,并把既定事实无批判地接受下来,从而把多向度的语言清洗成单向度的语言。

总起来说,马尔库塞等人主要指责了实证主义思潮盲目崇拜单个事实、经验、语言形式,轻视总体、理论和理性原则;只承认事实判断和自然科学知识,排斥价值判断和伦理、美学等知识形式;肯定目前存在的事物和顺从既定的秩序和社会现实,缺乏否定思维和批判意识;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或语言分析,忽视对事物本质以及对人和社会的探究,等等。这一切无疑击中了实证主义思潮的要害,使其批判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3,对传统美学的批判马尔库塞对传统美学进行批判,主要基于这样一个基本思想:艺术即现实的“异在”。“艺术表现了一切革命的最终目标: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美被抬高到“自由的决定性因素”和“自由社会基本的质”的高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第一,艺术是否受生产关系的制约?马尔库塞质问道:希腊悲剧和中世纪史诗尽管分别出自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何以到今天仍然被感受为“伟大的”、“真正的”文学,原因在于艺术的“自主性”或“自律性”。即艺术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和内在 规律 ,并非完全由生产关系决定。第二,艺术的价值是否决定于阶级性?马尔库塞认为,一件作品表现了无产阶级或资产阶级的利益或观点,并不能使它成为真正的艺术品,因为它还不具有艺术的普遍感染力。在他看来,“艺术的普遍化不能以一个特定阶级的世界和世界观为基础,因为艺术预想着一个具体的全称命题,即人性,这是任何阶级,即使是马克思称之为‘普遍阶级’的无产阶级也不能体现的”。第三,在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上,他认为艺术与政治有一定的联系,但反对正统美学把艺术与政治等同,以政治代替艺术的倾向。第四,在艺术形式上,主张多种表现形式,反对正统观念把现实主义作为唯一创作原则的“僵硬图式”。

三、结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