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单位档案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2-06-25 17:22:24

单位档案管理论文

单位档案管理论文篇1

1基层林业单位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档案管理意识薄弱。首先,基层林业单位的有关领导干部忽视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对促进政治经济、社会与科学文化等方面发展所具有的参考价值欠缺正确的认知,从而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的规划与落实[1]。其次,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消极,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到各科室与各部门收集需要归档的林业资料,致使档案资料不全。有些工作人员对收集后的档案资料不进行及时的归档整理,导致大量资料内容不全或丢失,降低了档案资料的价值与利用率。1.2人力物力投入不足。首先,很多基层林业单位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存档室、阅档室及档案室,室内也没有备齐专用的“六防”设备,使得很多档案资料出现虫蛀、霉变、潮湿、字迹磨灭等情况,使得档案使用性较差。还有些单位的林业档案夹不统一,致使档案混乱摆放等。其次,相关领导与干部不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训与招聘。由于事业机关单位的档案资料管理是一项机密性、政治性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需要具备高政治素养与保密意识的专业人才来进行归档与保管工作[2]。实地调查显示,很多基层林业单位所任用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身兼数职,没有时间与精力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归档与管理工作,更多人员只是将需要归档的材料机械地放入档案袋中,并不对档案内容进行鉴别、归档、分类与装订工作。1.3档案管理交接环节问题多。首先,档案在交接时存在手续不严格的问题。根据档案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档案交接是一项手续严密、认真详实、责任重大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在职位调动或请假或离岗时,如果不严格按照交接手续进行办理,将会出现机密档案资料外泄、资料丢失等问题。很多管理人员在交接时既不检查也不签字,忽视了档案交接工作的基本要求与档案资料内容的重要价值。其次,档案交接工作存在不及时的问题,比如很多人员的档案已经调离了原来的存档部门,但是仍旧有部分档案资料留置在存档部门中,致使责任不明、界限不清,档案资料残缺不全。

2基层林业单位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2.1提升基层林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意识。首先,基层林业单位的各级领导要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充分意识到档案资料对林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建设。其次,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加强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优秀档案管理人才,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稳定开展[3]。2.2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基层林业单位要根据我国颁布的《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并与基层林业单位的发展状况相结合,建立一套完善的有关档案资料收集管理、归档要求、归档范围、档案销毁、档案利用、档案交接和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同时,要建立明确的评估机制与监督机制,发挥制度之间的联动效应,促进各部门的相互协作与联系。2.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基层林业单位应给予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足够的资金,改善档案管理库房与办公条件,购置先进的扫描仪、计算机、数码摄像机与打印机等硬件设备,购置档案管理软件,加强微机管理,引进光盘技术与多媒体技术[4]。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文字、图像、音频与视频进行处理,并实现交互使用;而光盘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音频与视频等资料存贮在一起,能够长期保存,以此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容与目录数据库,从而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此同时,还应建立档案资料信息共享平台,为领导干部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区域林业经济的发展。2.4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因为档案管理所特定的要求与内在规律,需要任用责任心强、政治觉悟高与作风正派的同志进行档案管理。基层林业单位要匹配数量足够的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定期组织专职与兼职人员参与业务知识的学习与技能培训,不断强化档案管理意识,补充档案管理的新知识,提升档案管理技能与计算机操作水平。或者邀请一批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实地进行指导与讲解,建立学习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培养员工主动学习与自我提升的意识[5]。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制度化领导,将员工的绩效工资与档案管理工作成果相挂钩,约束员工行为,实现制度化与标准化管理,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此外,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督促员工做好日常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与流程对原始档案进行分类、编目、登记、入库的整理工作,熟悉掌握《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相关制度,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使林业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有效化。

3结语

林业档案是对林业科研项目与实践活动的真实反映,是对林业发展历史的客观记录,对推动林业发展与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林业工程的深入建设,对林业档案能够实现规范化与科学化管理,能够提高档案利用率,其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林业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

作者:范文彦 王彦涛 单位:1.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事处 2.宁强县天保办

参考文献

[1]王峰.浅谈基层林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J].档案天地,2017(4):60-61.

[2].基层林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2):68.

[3]早克热阿依•司马义.基层林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实际操作[J].新疆林业,2016(2):45-46.

单位档案管理论文篇2

1.管理意识淡薄,外事档案材料收集缺乏完整性

外事档案是事业单位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各项活动的详实记录,是珍贵的信息资源,应该尽可能地保证其完整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外事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对外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致经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外事活动的最终结果上,而对于外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只是走一个过程而已,造成外事档案材料收集出现不完整的现象。事业单位对外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低,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外事档案的作用。同时,事业单位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工作态度也决定着事业单位的发展高度。若工作人员在外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延后更新档案内容,不能做好外事档案工作,必将给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2.不重视外事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健全的外事档案管理制度

许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对档案管理不重视,没有配置较好的档案硬件设施,也忽视对外事档案工作人员的培养。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定期系统的培训,缺乏理论知识,管理水平欠缺,难以保持较高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社会需要。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事业单位外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档案管理日趋落后,缺少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阻碍了外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和进步。外事档案的检索有两种形式,分别是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的效率明显高于手工检索,但是事业单位对硬件设施投入资金不够,使得大部分事业单位仍在采用手工检索的方式工作,工作效率难以提高。

3.外事档案管理工作和事业单位改革未能同步进行

外事档案既是外事活动的历史记录,更属于信息资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单位的各项体制、机制、机构都出现了一定的变革。在整个变革的过程中,由于薄弱的档案管理意识,单位只对最为直接的经济效益给予关注,对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部门或机构的工作进行重点落实,往往忽视文件收集、归档及利用工作,随着变革中的人员流动,一些技术资料及文件资料流失的现象也会发生。

4.外事档案利用水平较低

外事档案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外事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服务意识淡薄,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对外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鉴别目的都是为了外事档案利用。外事档案内容包括所有外事活动中产生的全部数据、材料及信息资源,应用应该极其广泛。可现阶段的外事档案管理普遍存在轻利用的现象,外事档案管理只是处于进行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以及保管的简单模式上,工作上是“你调我查”,呈现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就算是利用外事档案,也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利用,只有当需要的时候,才找上门利用档案,外事档案利用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降低了外事档案的利用价值。

二、加强外事档案管理的措施

1.提高外事档案管理意识,健全外事档案管理

制度(1)选准、用好外事档案管理人员。将那些细心勤快、热爱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选配到外事档案管理员的岗位上来,鼓励他们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和热情。在岗位调整时,要考虑到保持外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稳定的重要性,确保该队伍的专业性。(2)与单位外事工作实际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外事档案管理制度。外事档案来源比较复杂,种类也不少,要根据外事工作的特点,结合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外事档案管理办法及归档范围》,并严格执行,让外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这是外事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核心所在。(3)强化外事档案业务培训。要积极选派外事档案管理员参加档案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鼓励他们自学外事档案管理知识,并从时间和经费上给予保障,提高外事档案管理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业务指导能力。(4)强化外事档案保密制度。外事档案有它的特殊性,保密性比其他类档案要求更高,因此在执行一般档案的保密制度时还必须对外事档案的保密制度进行强化。对密级的外事档案要进行单独保管,明确开放利用范围,严格把关查阅审批,使保密工作万无一失。

2.制定外事档案材料收集程序,确保材料收集完整

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各项外事活动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外事档案材料收集程序,并严格监督其执行过程。比如要举办一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会,邀请大批各国学术专家,那么外事档案文件材料的收集就可以先进行会议现场的视频录像,以记录整个会场的真实原貌,此外收集会议现场发放的各项文稿、图表等有关资料,最后对参与会议的各国专家进行专访,以建立完整的外事档案资料体系。

3.重视声像档案的收集

外事档案材料中占重要部分的是声像档案,主要包括照片、录音及录像等。外事声像档案由于其固有的特性,在进行收集管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合理的声像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归档范围,并落实责任。将声像档案需具备的六要素制成表格,让摄录像人员完成时进行填写,避免声像档案残缺不全。对现行的报销制度进行修改,使归档管理能够前置,即摄录像工作人员在进行照片冲洗后要向档案部门登记归档,合格后才能够报销,杜绝收集上出现的遗漏。二是为有外事活动的部门配备必要的数码摄录像设备和储存设备,以保证外事声像档案的质量。

4.创造性地开展外事档案管理工作

日益活跃的外事工作对外事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外事档案管理时,一方面应当认真、切实做好原有的工作;另一方面还应该发挥创新能力,开拓进取,在工作中融入创造性思维。对于相关的档案材料,应当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有效的整理,以提高档案的时效性以及档案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深化延伸服务,创新服务形式,促进外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发展。对于外事档案来说,与普通档案既存在着相似之处,又具备自己的个性特征。外事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会形成如外事文件、计划安排、总结汇报、会议纪要、合作协议、来往信件、照片录像及纪念品等材料。对于这些档案材料,应当定期对其进行有效的整理,并装订成册,然后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类与保管。5.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外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与管理属于信息资源的处理,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给外事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大便利,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迅速地将一个单位收集的有关档案文件材料传递到另一个单位,也可以迅速地从海量的档案中找到所需的资料。可见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打造信息时代的外事档案管理平台有着很大的优势。

三、结语

单位档案管理论文篇3

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其档案是事业单位所有信息的汇聚地,必须在一定的标准与原则下进行管理:

(1)规范、灵活相统一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方法应该规范、灵活,在遵循相关规定下根据单位自身的特点对档案档案进行灵活管理,以此保证档案管理方法的实用性;

(2)职责、权益兼顾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中,相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及权益都有明确的范围确定,当出现档案管理的纰漏问题,能公平处理和责任到人;

(3)制定、执行并重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保证合理、科学和系统,并确保其执行效率,促进档案管理制度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完善;

(4)静态、动态相结合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要在保持其科学稳定的同时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在时展的大背景下创新档案管理体制与方法,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毋庸置疑,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对于满足新时期事业单位全面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通过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系统教育与培训,能强化其档案管理技巧,有利于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其次,通过对现代网络档案管理工具的使用,能够获得更为精准的档案资料的详细数据,提升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系统化水平,进而大大提升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最后,通过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具及管理人员等方面的优化,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能不断的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制在理论及实践上的完善,是推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相对薄弱

由于有些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认识,对国家相关法律学习和贯彻不够,使得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不被重视,造成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相对薄弱、管理混乱的局面。从目前部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来看,其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明确的机制、工作流程及标准,即使有的单位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但却在执行落实方面有待欠缺,缺少专人负责,单位领导也未真正督促落实,使得档案整理不规范、组卷不符要求、分散的民生档案移交受阻以及擅自销毁应归档文件资料的现象比比皆是,不仅违背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原则,还造成了有效资源的巨大浪费。

2.档案管理方式陈旧,缺乏创新

通常情况下,要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就必须在档案管理方式方面下功夫。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事业单位日常档案信息处理日渐繁琐的情况下,档案管理的方式却仍停留在陈旧单一的程度上。档案管理部门对于档案信息的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传统的档案处理流程也无法对重要的档案信息进行及时整理、装订和归档,同时由于缺乏对现代档案管理设备的利用,缺乏对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也使得档案管理效率低下,大量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源被破坏和丢失。

3.档案管理设施落后,档案资源开发

利用不够科技及时代的发展,使得现代信息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领域,但是由于我国较多的事业单位未充分的重视档案工作,因而没有将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合理的应用到档案管理中来。有些单位的档案管理室条件较差,设备配置不齐全,软硬件设施更新不及时,一些现代化的光盘和电子档案处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仅对相关档案信息实现了计算机保存,并未实现信息化的处理,造成了档案信息资料的无形损失。正由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设施的落后,也造成了单位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的局面。对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些事业单位并未重视起来,仅将档案管理停留在档案的收集、整理及保管的工作上,对于后期档案资源的利用力度不够,一些能为单位带来有效参考价值及系统服务的档案资源并未在合适的条件下发挥出作用,使得档案管理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中。

4.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业务素质不高

对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有重要影响。纵观当前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现状,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并非专职管理人员,其身兼多职,对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应付,缺乏专业的业务素质也工作责任心,在频繁的工作变动中,致使档案管理工作稳定性受到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有些事业单位中在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其本身缺乏专业的业务素质,加之单位未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业务培训,使得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并不十分了解档案工作的具体程序,对于档案文件的整理、分类及划分保管等问题出现错误,档案的立卷、归卷及移交工作也难以顺利完成,进而使得单位档案管理质量低下。

三、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

1.创新档案管理制度,强化档案管理能力

一项完善的管理制度通常都是保证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基于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创新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适合于事业单发展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已显得极为迫切。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在单位档案管理的特点基础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确定好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方向及内容,重点对单位档案管理的机构设置及岗位设置进行制度规定,对制度中的内容进行创新,不断与时俱进。其次,要坚持制度约束的地位平等性,在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中,其制度既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约束,也要对单位领导进行约束,以此保证档案管理的独立性与规范性。最后,要在档案管理制度中确保奖惩分明,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高度负责的职工进行奖励,对于为了自身利益而恶意篡改档案信息的非法人员进行惩罚,以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2.创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不断发展的事业单位要想充分发挥出档案信息的作用,就应该采用科学的现代信息手段对档案信息进行高效管理。为此,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引进适合自身发展与需要的现代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并在确保单位内档案信息传递准确且及时的条件下,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文字类、图片类资料等档案信息的纸质化与数据格式并存,以此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完整。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创新档案管理技术,通过网络向社会提供有用的档案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以此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

3.创新档案管理服务手段,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在我国各领域中,档案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事业单位档案同样也不例外。因为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使得档案利用率低,相反,又因为档案利用率较低,而又因影响到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事业单位应该重视起档案开发利用工作,通过档案管理服务手段的创新,而促进档案利用率的提升。具体而言,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内部局域网,增强网站的信息检索功能,并模仿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方式,提高档案服务手段。除此之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建立高效的在线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在线服务功能,以此促进档案利用率的提升,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4.创新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强化业务能力

随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的增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亟待强化。为了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创新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机制,结合单位自身档案管理实施的现状,建立以网络培训为主、实体培训为辅的培训机制。通过对管理人员方案管理技术知识的培训,引导其进行基础知识学习,以及各种档案管理理论与是实践知识学习,不断强化其自身专业技能,以推动档案管理人员为档案管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总结

单位档案管理论文篇4

1.1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众多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事业单位都没有对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认识,对其重要性不够了解。不管是从单位领导还是职工方面来讲,都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管理职责与年度考核上,也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指标进行纳入。这样的现象也就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不自信,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起不到作用。另外,单位对于办公室档案管理的认知不足,有的单位甚至缺乏基本的资金投入与档案软硬件配备,这也严重阻碍了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1.2缺乏高综合素质的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从档案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专业性极高的工作,更需要技术性较强、专业素质高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而当前的情况最为突出的也就是人员素质问题,因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人事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机构调整和重组,工作人员与岗位之间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一些不具备专业档案管理能力的人员或者说业务能力不强的人员从事了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而对于这些专业素质不高,业务能力尚有欠缺的职工来讲,单位没能给予一定的培训与指导,也使得职工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更不利于办公室档案工作。

1.3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技术与手段运用到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就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而言,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运用,给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由于对档案工作的不重视,缺乏资金的投入,许多事业单位在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到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上做得不够好。而为了档案资源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并逐步实现事业单位内部资源共享,更应该结合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水平。此外,因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与应用,对于灵活的设备与软硬件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是导致现代化信息技术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重要原因。

2事业单位加强办公室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2.1建立并完善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首先,制度的完善是任何管理工作的前提,想要提高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其制度环境,以保证办公室档案工作的规范性。其次,必须依据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并不断从制度上来改进和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要提高从业职员对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来引起重视,要求职工严格的执行档案管理的制度规范,并逐步构建和完善制度。

2.2提高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为了更好的管理办公室档案,人员的因素必不可少。前面介绍过,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综合性高的工作,因此,其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较高。事业单位必须明确好办公室档案管理的岗位职责,从能力与责任上来完善队伍建设,出于岗位变动的考虑,要确保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应不断开展能力培训与实践性的培训活动,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知识,进一步提升其管理经验,增强责任感,扎实档案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知识,以此来确保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队伍水平。

2.3推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事实上,档案管理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方向。所以,在实际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运用起来,切实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来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可以通过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利用光盘、缩微等技术,或者声像等技术来实现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工作的数字化。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投入,并加快现代化管理进程的发展,以充分发挥出信息社会中档案管理的价值。另外,必须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资金的投入,与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3结语

单位档案管理论文篇5

一、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工作中法制化信息管理不当

人事档案改革工作中人事档案内容较广泛主要包括人员的经历、社会关系、个人学历、工作经验、思想道德以及奖励过失处罚等,对于档案人员之后的工作学习等的未来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工作是一项持续性较强的工作,现阶段法制化程度较低,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应该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改革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制化,从而确保其具有法律效益。此外,随着现代化智能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事档案的管理改革工作要不断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强化管理。但是,目前我国企事业的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工作没有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在评选优秀工作者的过程中,需要人为的将个人之前的工作经历、学历以及奖励情况等进行分类归档,对比分析,在这个查询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对较大。若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可以将人员的各种信息资料直接导入电子系统中,查阅过程中方便快捷,与纸质版的人事档案资料的查询整理相比,具有绝对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影响着档案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工作的管理措施

1.强化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工作的队伍建设。在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人事档案改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管理工作榜样,充分调动整个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正确对待在人事档案改革工作中所担任的责任角色,及时分析工作期间出现的突发性难点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人事档案改革工作的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人事档案改革管理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质上进行教育培训,可以通过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负责人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落后的管理理念,更新档案管理技术,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的改革创新。熟悉掌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信息化管理技术,将这些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质量水平。2.增强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工作的管理意识。为了保证人事档案改革工作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要在思想意识上,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以及转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首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单位需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加大管理资金的供应力度,科学安排人事档案工作人员。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满足档案管理物质需求的基础上,确保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增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对于工作的管理意识,认识到改革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档案管理改革工作的效率,形成系统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平台,方便人员信息档案的查询使用。最后,转变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工作人员的错误理念,使其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专业性、系统性、全面性以及细致性特点。增强对管理工作的认知能力,使其更好的胜任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熟练掌握必要的人事档案管理办公软件,学习新知识新方法。3.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工作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随着人事档案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纸质版的人事档案逐渐出现诸多问题和弊端。因此,要在人事档案改革工作中,增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专业化人事档案管理理论知识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与规范化。第一,在原有的纸质版人事档案前提下,建立人事电子档案,将不同地区的以及不同载体的档案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储管理。第二,按照已经建立好的人事电子档案,形成企事业各单位的人员档案数据库,满足单位以及个人查阅信息资料的个性化需求。将单位的人事档案软件进行统一管理,查阅软件与管理软件相结合,定期更新人员档案信息。

三、结语

单位档案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对策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当前我国事业单位领导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与重要性认识不足,将档案管理工作简单看作一个储存性质的工作,资金投入较少,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相关设备不够齐全,档案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或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无法正确处理人工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效率低下。(二)相关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逐渐向着规范化、科学性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素质较差,缺乏档案意识,服务意识较低,责任感较差,管理方法与管理理念陈旧落后,无法满足当前档案管理的需要。(三)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较低。据了解,虽然我国当前已经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但是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健全,未对档案管理程序等进行具体明确的要求,某些归档材料不够准确,档案的考核与鉴定无法反映相关人员的真实情况,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较低。此外,电子档案的出现为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是我国当前现代化设施还较为落后,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水平较低。

二、提高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对档案规范化管理重要性的重视,加大投资力度。单位领导者应当注意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加强对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视,充分认识档案规范化管理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宣传力度,营造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氛围,加强督导与检查,提高相关负责人员的档案意识与责任感,更新相关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定位与认识,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相关单位应当注意加大投资力度,按照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标准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档案柜、阅览室、陈列室、档案微机室以及电脑、打印机装订机等相关设备,添置灭火器、防潮箱、除湿机等相关设备,尽可能地改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工作条件,加强档案的开发与研究,真正解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二)创新档案规范化管理方法,完善档案规范化管理体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注意创新档案规范化管理方法,建立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严格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权,科学制定档案管理计划,做好档案分类工作,严格档案整理工作,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认真分析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相关单位应当注意完善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体制,从管理机制规范化、工作程序规范化和工作交接规范化三个方面入手,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统一档案工作标准,坚持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有计划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尽可能地保证档案的安全与完整。此外,相关管理人员在离岗和离职时应当注意最后按照企业的相应程序做好移交准备工作,明确相关责任。(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转变档案管理模式。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相关企业应当注意加强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学习与培训工作来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增强相关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规范重要性的认识;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注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改变自身的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以满足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档案发展迅速,传统的纸质档案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与范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注意依据当前实际情况调整档案管理的工作重心与管理模式,树立服务意识,开发多种服务渠道和服务方式,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促进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三、结语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还存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相关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以及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相关单位应当注意加强对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投资力度,创新档案规范化管理方法,完善档案规范化管理体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转变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我国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

作者:王秋菊 单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参考文献】

[1]陈俏丽.机关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6(15).

单位档案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网络化

前言:

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系统是建设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单位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档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还可实现共享查询。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虽然我国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起步晚,经验不足,管理水平也不高,但建设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条件已经具备

1.网络硬件的发展。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筑建起中国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和中国金桥网并均与国际互联网接轨。就全国建设单位来看,90年已有许多单位开始使用计算机制图,到2000年以后许多单位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并纷纷着手建设局域网。我国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迅速崛起,为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2.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已开发出数千个自动化专用软件。许多档案馆(室)均采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馆(室)的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尤其可喜的是,计算机应用正在改变着档案人员的观念,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系统开发、维护和应用人才。数据库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有这些为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二、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原因,建设单位档案馆(室)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档案馆(室)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档案馆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档案馆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而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馆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所以标准化水平低。

2.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单位档案馆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由于各个档案馆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商业服务水平差。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所以数据库建设滞后。

3.在档案馆现代化建设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档案人员才能发挥作用。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建设单位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馆(室)内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档案网络化建设和建设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三、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的构想

1.建立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建议由建设部牵头组织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建设单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既有近期又有远期的目标,以对全国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和资金建设大型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破除那种传统的自成一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

2.加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前提。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集有关专家,共同酝酿制订档案的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高校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如网络通讯及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建设单位在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选用统一的高质量应用软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

3.开发馆藏资源,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是档案馆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各馆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当然数据库的建设应与网络建设配套进行。

4.培养网络化人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高层次信息人员,为此要加快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信息人员,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水平,使他们尽快掌握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还要努力引进或选调计算机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档案馆网络化工作。

信息社会把建设单位档案馆推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向21世纪,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设单位档案馆必须真正实现网络化,大力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并与互连网接轨,全面实现资源共享,为建设单位及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优质的服务,使档案馆的服务走向全方位现代化。

参考文献:

单位档案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网络化

前言:

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系统是建设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单位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档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还可实现共享查询。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虽然我国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起步晚,经验不足,管理水平也不高,但建设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条件已经具备

1.网络硬件的发展。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筑建起中国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和中国金桥网并均与国际互联网接轨。就全国建设单位来看,90年已有许多单位开始使用计算机制图,到2000年以后许多单位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并纷纷着手建设局域网。我国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迅速崛起,为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2.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已开发出数千个自动化专用软件。许多档案馆(室)均采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馆(室)的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尤其可喜的是,计算机应用正在改变着档案人员的观念,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系统开发、维护和应用人才。数据库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有这些为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二、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原因,建设单位档案馆(室)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档案馆(室)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档案馆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档案馆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而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馆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所以标准化水平低。

2.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单位档案馆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由于各个档案馆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商业服务水平差。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所以数据库建设滞后。

3.在档案馆现代化建设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档案人员才能发挥作用。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建设单位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馆(室)内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档案网络化建设和建设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三、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的构想

1.建立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建议由建设部牵头组织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建设单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既有近期又有远期的目标,以对全国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和资金建设大型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破除那种传统的自成一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

2.加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前提。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集有关专家,共同酝酿制订档案的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高校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如网络通讯及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建设单位在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选用统一的高质量应用软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

3.开发馆藏资源,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是档案馆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各馆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当然数据库的建设应与网络建设配套进行。

4.培养网络化人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高层次信息人员,为此要加快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信息人员,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水平,使他们尽快掌握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还要努力引进或选调计算机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档案馆网络化工作。

信息社会把建设单位档案馆推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向21世纪,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设单位档案馆必须真正实现网络化,大力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并与互连网接轨,全面实现资源共享,为建设单位及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优质的服务,使档案馆的服务走向全方位现代化。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