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微电影广告论文8篇

时间:2022-06-01 02:30:40

微电影广告论文

微电影广告论文篇1

微电影化身为文化艺术类,转移了观众的视线,它们宣呼网络时代的自由表达,鼓动对新事物具有较强接受能力的高学历年轻化的网络群体参与制作微电影,只是就微电影传播的方式而言,裂变式传播较为恰当。从整个文化产业链来说,微电影制作扩大了传播,通过微博等方式宣传、网络点击随后的评论、制作花絮上映等,受众与微电影线上线下的互动性、媒体的联动性促发对知名微电影的搜索或相关商品的搜索,这些间接受众个体自觉地再传播,一些非常好的主题被拍摄成传统电影,具有了电影专业团队水准的制作。视频网站对微电影的宣传也是重要的利益环节。为了让微电影有更多点击率,一些微电影制作人无疑也要花钱为微电影作广告,如此循环,广告的广告,微电影的文化产业链具有了蝴蝶效应。按照裂变式传播的方式,以上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中断,诸如微博上没有人愿意转发评论,该微电影无知名度,之后改编成传统电影更是幻想。所以,微电影因其“微”容易被淹没在茫茫商海,对创意和精良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告式微电影”和“电影式微电影”的争论微电影还被一些研究者划分为广告式微电影和电影式微电影,这样的划分已表明他们更认同微电影的落脚点在电影,它是电影领域里的新生类,在总体上具有作为艺术的本质属性———审美性,而广告的本质属性却是宣传性,二者的主要区别在此。名义上的宣传性在受众角度来看是遭到拒绝的,而审美性在受众本位来看却是自动选择而不是被迫接受的,拒绝与自动选择之间的鸿沟使宣传性披上审美的外衣,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广告会选择微电影作为外衣来削弱受众的抵抗心理,因为广告商熟知具有自我意识的受众内心对填鸭式宣传的抗拒。微电影的审美性从其艺术特征可以窥出一二。

范玉明将微电影的艺术特征归结为三个方面:①多样化题材的选择,如爱情、怀旧、热点话题等;②故事节奏紧凑,堪称“时间的艺术”;③追求自由的审美理想,提倡自由创作与个性张扬[1]。和传统电影既运用影院平台又运用电视、网络平台相比,微电影借用新媒介的平台传达审美理念,所以它属于网络艺术。这种艺术概念受到的挑战不是微电影本身,而是它的受众、媒介、形式和广告宣传性。现在,美其名曰的广告电影利用年轻网络大众的集体意识狂欢,将微电影作为承载工具,以期微电影引发微链接,触发受众个体的观看行为,合力打造影像与符号的视界。

名人微电影与平民微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名人微电影与平民微电影的划分默认了阶级分析那一套理论。名人微电影指由名人导演或参与演出的微电影。明星代言的符号“暴力”众所周知,同样,名人微电影比平民微电影更容易被点击观看,至于后续的评论则无所谓,前提是点击率提高,比无人关注的境况好多了。名人拥有以自身形象或行为形成的文化资本,符号资本形式在微电影制作时区分了等级,事先区分好的社会等级在符号系统里合法化。网络上以明星名字搜索作品的习惯在不少人中存在,这种习惯可以理解为对现存的阶级基本状况的适应,人们习惯了平民等同于草根的定位。这样的划分唯一让人欣慰的是承认了微电影或许可以改变作品阐释的话语垄断。习惯于拍摄传统电影的名导演在拍摄微电影时也可以坚持自己的风格,那种认为微电影一旦丧失了草根的参与便会失去原创性的观点相当于认为只有草根才具有原创性,而名导演制作微电影就没有原创性了,其片面性不言而喻。二者的主要区别应该看是否有创意,是否表达了个人化风格。

“微”时代宣告了大众文化大潮铺天盖地而来,无论是由文化工业强加的大众文化,还是自下而上自发兴起的大众文化,微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结合了两种概念,更体现出文化研究场域元素的特质。

(1)新型的视频内容表达方式、传播方式和移动观影方式的转换,给予研究者在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主体方面研究的新领域。但是就如文化研究的边界范围受到挑战一样,微电影边界问题也浮出水面,具体多少时长、是否要出现商品宣传才算是微电影。微电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斯图亚特•霍尔试图将文化研究“学科化”的努力被保罗•斯密斯批评为构成话语的规划控制,他认为文化研究的开放性、松散性或未完成的特点正是彻底解放了的知识规划的标志。微电影与文化研究在研究方法论上的自由使研究结果受到了损害[2]。

(2)微电影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拥有独立的场域,应该保持相对自主的观念,同时也应该超越工具主义与结构主义。“通过微电影这种影像显现形式展现故事吸引受众,帮助广告主建立与受众的情感纽带,进而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是“一种新型营销传播手段”[3],这说明以广告产品为主要线索的微电影摆脱不了实用工具主义的影响,但是单一的微电影类型产生的审美疲劳要求它必须超越,扩大题材范围,传递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以视频网站爱奇艺为例,它设置了专门的微电影专题,包含了微•剧情、微•创意、微•动画、微•广告、微•记录五大块。搜索关键词———按片种:剧情片、动画片、创意短片、纪录片;按类型:明星、歌舞、文艺、喜剧、爱情、动作、奇幻、惊悚、悬疑、青春、温情、励志、公益、酷儿、广告、其他;按时间:5分钟以内、5~15分钟、15~30分钟、30分钟以上。从这些设置可以看出,为广告商品制作的微电影只是微电影中的一部分,微电影边界已经大大扩宽,如具有商品宣传性质的凯迪拉克汽车、斯柯达晶锐汽车、《交换旅行》里的每益添饮料;映射现实生活的《干爹》、《信仰麻辣烫》;回归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回归》(汶川地震后的成长)、刘翔事件微电影版;记录现实生活的《退休的声音》、《小强》;回忆青春爱情的《甩女友全攻略》、《脆皮情书》、《粉色情人节》;走公益之路的佛山《小悦悦事件》,倡导爱心救助。大体而言,广告类型的微电影以广告宣传效应为基础,微剧情所讲述的故事与宣传商品浑然一体,微创意的重点在于创意的新颖,微动画强调形式上的改变(微电影以动画的形式来表达灵动的形象),微记录与生活视频短片类似。虽然这并不是平行的类型概念,而是以微电影中的突出元素来定义,但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文化研究让微电影更具有文化内涵,微电影让文化研究更具有社会学、广告学、传播学等跨学科内涵。

(3)新的文化研究结合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政治经济学探讨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提倡对媒介文化的颠覆、亚文化、受众主动性的强调,启示研究应朝多角度的文化研究发展。微电影营销与植入式广告、传统的网络营销相比,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并存。就优势而言,微电影在广告界无疑是一次重大变革,有调查证明微电影的出现冲击着观众对广告的零容忍态度,受众无抵抗力。李荣荣利用传播学的原理作出了如下总结:“微电影形成了故事完整、情节紧凑、悬念迭出、著名导演、明星阵容等商业元素参与的最基本的叙事策略”[4]。微电影中植入的品牌广告常常会成为推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电影成长性悖论与文化研究当微电影成为一个趋势就容易丧失吸引力,其中出现的四种悖论影响了它的成长。新元素的注入需要长时间的考验,所以考察其出现的原因和考虑如何协调它们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悖论(一):微电影日益专业化的喜与优微电影的兴起和发展必须走向剧本创意优先和广告传播一条龙(仅对广告微电影而言),但是它的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草根创作的积极性,也使得微电影产生之初的草根性淡化了。草根的自由说话彰显了个人化风格,当微电影变成专业团队制作和明星加盟时有何利弊?这是微电影想继续发展而不得不讨论的问题。首先,对稳定的、共同的群体身份向流动的个人化身份移动这种趋势的认同,是意识扁平时代的人们热捧草根原创性的原因。草根制作微电影一旦成功,其模式很容易被复制,资金很快介入,介入的后果便是不再“草根”,所谓的平民话语权丧失了真正的群众基础,微电影的本意似乎被消弭了。网站与电影公司的合作,从一种角度来说是微电影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同时带来的悖论是:习惯了拍摄传统电影的电影公司介入了微电影的制作,微电影的草根原创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了折扣。其次,专业化发展是微电影被定位于一个竞争舞台的趋势,竞争市场所具有的结构链条和推动力既产生了微电影,也助推了微电影的蓬勃发展。布尔迪厄提示人们行为的背后有市场行为,市场行为的背后推手却是政治行为,但他否认了完全通过社会阶级的背景或地位或人们在等级结构的位置来对行为加以把握[5]。百度百科将草根定义为“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二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第一层面主要指政治层面,微电影的原创“草根”可能更接近第二类人群。那种认为专业化微电影制作后“草根”失去平民话语权的思维,似乎只看到了微电影制作技术的外壳,并没有真正理解“草根”的本意在于与主流精英话语相对的创意本身。从草根转向专业化制作后,专业的拍摄人员、剪辑技术并没有削弱来源于民众的创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好地呈现了草根们的表达意愿。我们期待专业化制作是对于观众的重新发现,是对观众抵抗广告策略的新理解,是新策略在大众文化领域探索的开始。再次,草根原创的微电影不能简单等同于网络视频短片,但一些制作过于粗糙的作品也确实影响了微电影原创性给人的好感。微电影不仅激发了执着于影视梦想的网络草根们的制作积极性,实现了从看电影到做电影的转换,也给了那些暂时没有能力成为电影导演的人转向传统电影制作的一个过渡平台,让其积累了经验,有人形象地将微电影比喻成“未来导演的训练场”。微电影涉入的门槛变低有利有弊,利用专业化的微电影平台更好地传递草根们试图表达的意愿,不仅不会丧失原创性,反而可以突出原创性,扩大知名度。

悖论(二):“微表达”与艺术性受损相对于传统电影而言,微电影的“微表达”有没有艺术表达上的受损情况?微电影定义里虽然没有特别规定具体多少时长才算是微电影,但是一般5~30分钟的微电影居多,如何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整合出具有影响力的微电影,这需要高度浓缩的时空表现能力和反常规的叙事逻辑能力。微缩的影像带来微电影的“浅”表达,已被学者所诟病,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扁平的时代,人们追求的是浅层次、快餐化认知。大叙事或是小叙事都不得不受到时长的限制,时长容不下过多细节上的雕琢,就像一个容量有限的瓶子装不下超过容量的东西,而没有细节雕琢又削弱了微电影短小精悍的表现力。小叙事造成主题表达的表层化和叙述语境浅显,不得不通过旁白和字幕来弥补,如《魔鬼契约》海报宣传语“迷信国学的老板、吃斋的阿姨、勤勤恳恳的小贩、财迷、吝啬的房东,都群魔乱舞在没有信仰的时代”,实则描绘社会小人物的生活,企图展开宏大叙事,但是实际上受时长的限制,每个人物不过惊鸿一瞥,并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叙事与时长的协调,内在的要求其实是创意,即内容的创意以及表达形式上的创意。微电影的优势在于以裂变式的传播模式传播短小精悍的内容,对受众起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而随时随地收视的便利性引导了即时性的反馈。广告商的本意是通过微电影更好地传达商品的价值理念,让受众对商品有更多认知,促使他们去购买商品,如果观众的注意力过多地转移到微电影的故事情节上,反而忽视了对商品及其理念的关注。这种情节的悖论在微电影情节越吸引人的时候表现得越是突出,更容易导致广告的效果不容易从销量业绩方面进行评估。

悖论(三):微电影对审查制度规避的利弊各种题材的微电影活跃于网络上,规避了国家对广告的审查,为广告主省去大量广告费用,同时也降低了草根原创微电影的涉入门槛,这被认为是微电影前景乐观的主要方面。不被看好的一面也存在,审查制度的缺失让内容低俗、制作粗糙的微电影流入网站,污染了网络环境。当审查制度介入微电影、现在的免费点击以后有可能是付费点击进而转向与传统电影竞争以及竞争带来宣传费用提高时,广告商将会试图寻找新的宣传方式,微电影便会被旁落了,同时,成功案例容易被大量复制,从而加剧互联网行业的竞争。

悖论(四):宣传的价值理念与价值失范问题的矛盾作为艺术殿堂里的一份子,微电影有义务践行艺术的本职,即提供审美体验给人以愉悦,而粗制滥造给不了受众美感。微电影是现代性的审美体验,是碎片化时代影像主题与形式的一次创新。微电影边播边拍,随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进行剧本的调整,而公众转发与评论代表了一种社会价值和品味趋向,一旦感性认同产生,公共消费能力提升,消费的就不仅是微电影里宣传的产品,还有它所传递的内在理念,更是消费了微电影本身,前提是它已经成为了文化产业链中的一环。当然,受众水平参差不齐,大众评判机制在表达民意的同时,也难免偏激失控。是:习惯了拍摄传统电影的电影公司介入了微电影的制作,微电影的草根原创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了折扣。其次,专业化发展是微电影被定位于一个竞争舞台的趋势,竞争市场所具有的结构链条和推动力既产生了微电影,也助推了微电影的蓬勃发展。布尔迪厄提示人们行为的背后有市场行为,市场行为的背后推手却是政治行为,但他否认了完全通过社会阶级的背景或地位或人们在等级结构的位置来对行为加以把握[5]。

微电影广告论文篇2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品牌形象;优势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35-02

随着微博、网络视频等网络应用的迅速发展,微电影这种新的视频内容呈现形式应运而生。2011年8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称,现今时代是“微博、微小说……微元素盛行的时代”,在这一微元素盛行的时代,“微电影来势汹汹”。“而今微电影以浓缩版之‘微’突破了传统电影的固定模式,使得电影艺术走下神坛,走出影院,以更平常的姿态走进了大众之间。继微博热之后,微电影的火热已初见端倪。”稍早于该篇文章,2011年7月26日,《中国经济导报》发表文章认为,微电影“与其说这是一场视频界的革命,毋宁说这是一场广告界的变革。”

2010年至今,互联网上微电影的发展正如《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文章所言,“来势汹汹”。在一定程度上,微电影也验证了《中国经济导报》“一场广告界的变革”这一说法。由三星出品的《四夜奇谭》系列、雪佛兰赞助的《老男孩》、《父亲》、凯迪拉克拍摄的《一触即发》、《66号公路》、以佳能为广告主、姜文导拍的《看球记》、孩儿卡萨帝推出的《谁的爱填满冰箱》、百事集团巨资打造的《把乐带回家》、益达微电影、德芙微电影等等,在网络上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点击量奇迹。

2011年11月2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进一步补充加强“限广令”,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受众对长时段、高频率电视广告的“零容忍”心理。受众的“零容忍”所针对的不仅仅是长时段、高频率的电视广告,也包括电影电视节目中的各类植入广告。

在受众自我意识不断崛起的时代,对于先前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各种类型的广告,受众几乎都持一种“零容忍”的态度。但是据统计,点击破亿的《一触即发》,改变了65%的观众对凯迪拉克赛威的品牌印象及79%的观众对凯迪拉克品牌的印象。累计点击量突破2亿次的《66号公路》更是将凯迪拉克所提倡的“自由、创造、梦想”根治于消费者的内心。据统计数据显示,“凯迪拉克SRX上市以来销量节节攀升,2010上半年销售量超过3500辆,后续订单也突破3000辆”;桔子水晶酒店12星系列微电影,更是使桔子酒店2011年客房入住率直逼100%,创立了四年来的最佳成绩;

因此,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微电影广告的出现使得公众对于广告的“零容忍”态度出现分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对营销性微电影在塑造品牌形象及个性中的作用和优势,进行此项研究,其意义主要体现在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两个方面:

在理论价值方面,学界关于微电影的研究渐趋完善,关于微电影广告的研究还停留于对其传播机制、发展态势等宏观性的研究,而对其在品牌形象及个性塑造等微观角度的研究尚少,本文研究有利于丰富微电影广告的研究角度。

在应用价值方面,深入分析微电影广告在塑造品牌形象及个性中的作用和优势,有利于品牌更好的利用微电影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塑造自己的品牌个性,也有利于微电影广告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其他形式的广告创新,提高受众的收视质量,满足受众不断提高的收视需求。

一、研究方法及假设

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法和实验法,通过对以往关于品牌形象及个性文献的研究,建立一个测量品牌形象及个性的模型,以凯迪拉克为例,选取了凯迪拉克品牌SRX系列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电视广告《凯迪拉克SRX锋芒本色不羁于世》和营销性微电影《66号公路》,选取了40名年龄介于20-30周岁的实验志愿者,将将受试者分为两组组,通过问卷1分别测量出两组受试者在观看电视广告和营销性微电影前对凯迪拉克品牌形象的认识,然后让两组受试者分别观看《凯迪拉克SRX锋芒本色不羁于世》和《66号公路》,然后再通过问卷2测量出两组组受试者对该品牌形象的最新认识是否有所改变,是加强还是改变,与该广告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否相符等,从而通过对比总结出营销性微电影在塑造品牌形象及个性方面的作用及相对于其他广告形式的优势。

在理论支撑方面,本文借鉴了贝尔的品牌形象三维度模型和品牌形象二重性模型,进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模型,同时应用了品牌个性理论和品牌顾客关系理论来帮助衡量品牌形象中的品牌个性维度。

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中关于品牌形象测评理论及模型各自优缺点的研究,总结概括出了一个测评品牌形象的模型如下(图1):

该模型将品牌形象的测量维度分为企业维度、产品维度和使用者维度三大类维度,同时每个维度又根据硬件和软件划分为若干小的更细的维度,进而尽可能做到全面细致而多角度的测量品牌形象。

依据理论框架、研究问题和已有文献,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微电影相对于电视广告更易被受众喜爱和接受。

H2:微电影广告在塑造产品维度中的产品个性和建立顾客关系方面相对于电视广告更有优势。

H3:微电影广告相对于电视广告在受众中的自传播能力更强。

二、研究结果

(一)微电影相对于电视广告更易被受众喜爱和接受

问卷结果显示,75%受众更易接受和观看微电影广告,只有25%的受众会更倾向于观看电视广告,显而易见,微电影相对于电视广告更易被受众喜爱和接受。

(二)微电影广告在塑造产品维度中的产品个性和建立顾客关系方面相对于电视广告更有优势

在产品个性方面,在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凯迪拉克品牌联想、品牌个性联想和因子分析、品牌使用者联想时,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可以明显发现,在观看广告前,90%的受试者对于凯迪拉克的品牌联想基本均为“豪车”“奢侈品”“财富”这类词语(2人未听说过凯迪拉克),而在观看过广告后,微电影组有50%的人对凯迪拉克的联想发生了改变,会联想到“自由”“个性”“实现自我”等词语,而这正是微电影《66号公路》所要传达给受众的凯迪拉克的品牌个性,微电影成功的使凯迪拉克的品牌形象从冰冷的机器变得更富有个性和更人性化。由原来而与之相对的电视组,则前后基本没有变化。

在品牌人物联想度和使用者联想度方面,微电影组在观看后表示能联想到品牌人物和使用者形象的人数分别增加了40%和20%,而相对应的电视组就只有10%和0%,并且在问卷中还能充分看出,即使是先前能够联想出凯迪拉克人物形象的人在看过微电影后也会将人物形象更具象化,会发生倾向于微电影中传达的主题的变化。

在顾客关系方面,有20%的人在看过微电影后觉得自己与凯迪拉克的关系由原来的“毫无关系,毫无感觉”转变成为了“这个品牌是我未来追求的目标”,有另外20%的人增加了“这个品牌与我个性、追求等方面很相符”这一选项,也就是凯迪拉克通过《66号公路》这一微电影成功建立或增加了品牌与顾客之间的自我概念关系。而与此相对的电视组,同样基本没有变化。

(三)微电影广告相对于电视广告在受众中的自传播能力更强

笔者认为,受众的分享欲是影响广告自传播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微电影组中65%人会选择将该微电影分享给身边的人,而电视组中只有20%的人选择会分享该电视广告,由此可见,微电影广告受众更易分享给他人,进而更易成为社会中不同群体关注和探讨的话题,因而其自传播能力较强,而相对而言,传统的电视广告却很少会成为人们之间分享和谈论的话题,所以自传播能力相对较弱。

三、小结

本文以新兴的广告形式――微电影广告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案例法、实验法和文献法的研究方法,通过总结借鉴前人的品牌测量模型提出自己的品牌测量模型,以凯迪拉克这一品牌为例,研究了微电影广告在塑造品牌形象方面相对于电视广告的优势,并得出以下结论:微电影广告相对于电视广告更易被受众喜爱、接受和传播,在受众中的自传播能力更强,微电影广告在塑造产品个性、建立顾客关系、塑造和改变使用者形象方面相对于电视广告更有优势。

参考文献:

[1]曹文龙.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及发展态势研究[D],浙江大学.2012.05:1―2.

[2]薛可.品牌扩张:路径与传播[C].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Aker, Jennifer L. “D imensions of B r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34 (August),1997:347-356.

[4]Park, C. Whan, Bernand J.Janorski &Deborah J. MacInnis, “Strategic Brand Concept 2 Image Management ”, Journal of Marketing , 50 (October),1986:135-145.

微电影广告论文篇3

关键词 微电影 研究 综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Micro not Small; Dripping Possession of the Sea; Ascendant

——China Mainland Micro Film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WANG Anquan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Education,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Abstract Based on the CNKI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of micro-film related academic literature retrieval collate, review research status of micro-film, micro film in mainland China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generally include communications, marketing, advertising, film studies, political science,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directed to the further integration of management, social environ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in depth.

Key words micro film; research; review

利用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对微电影相关学术论文进行检索,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四个学术库中选取文史哲、政治军事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经济与管理等五个查询目录进行检索,把题目作为检索项、“微电影”作为检索词,匹配为精确,时间为2010-2012年,共查询到246条记录,其中关于微电影的硕士学位论文3篇。作为广告与电影的衍生物,微电影很好地迎合了时下的需要,成为新兴的一种的营销模式。微电影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二是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三是受众注意力的碎片化;四是受众自我意识的提升。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微而不小、方兴未艾,虽然研究历史不长,但是已经引起一些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微电影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

1 何为微电影

对于微电影的概念,各家意见不一,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微电影进行概括,按照“百科名片”的说法, 微电影(Micro-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是网络时代的类型电影,名称具有中国特色,事实上发端于国外早期的“短片”。微电影之特征表现在: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微播放平台,以其短时、精悍、灵活的形式风行于中国互联网。

2 研究视角

自2010年微电影一词在中国风行以来,短短几年里,微电影已经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传播学、营销学、广告学、电影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以及其它领域的实践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从最初的微电影广告特征研究到后来扩展到全方位研究,研究的内容也从基本状态的描述深入到学科的探讨。

2.1 传播学

持此视角的学者主要对微电影的传播方式、传播机制、传播特征、内容特点等进行分析研究。微电影的传播方式多样。它不像传统的电影,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播放。它开辟了许多新路径,在网络、手机等领域探索新思路。在传播机制上采用创新的手法,注重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调动受众的积极参与性,影片以互动的方式,将主动权交到观众手中,为观众增添了更多主导影片的乐趣。微电影宣传相对于传统的宣传方式,拥有时效性快、直接性好、互动敏捷的优点,同时,还具有树状传播结构、渗透性强、个性化互动、草根式交流、语言亲切等特有的传播机制。在传播特征上主要表现在传播主体的全民性、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在传播内容上具有独占性和灵活性,有的是反映社会的现实,有的是科幻故事,有的揭示扑朔迷离的悬疑情节,有的还与广告联姻,体现出营销产品和企业文化。此外,如何控制微电影传播并进行舆情引导,也是新闻传播学领域学者及相关研究机构关心的话题。

2.2 营销学

微电影建立了一种营销的新模式——植入式广告,一方面是对电视节目的限广令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的探索,突破了电视广告和传统广告的限制,同时,微电影能带给受众良好的视听享受,另一方面通过有创意的故事诠释品牌,也使受众在体验影片的过程中无意识地了解广告产品。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加(截至2013年7月,移动互联网对中国手机用户的渗透率达到69.2%,3G上网用户总数达到2.5亿户),微电影营销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微电影营销模式市场潜力不可估量。但是微电影行业才初出茅庐,很多相关研究还没有延续,其商业价值和营销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相信会有更多的学者一起来探讨微电影,微电影营销模式的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2.3 广告学

微电影来源于广告营销,部分学者认为微电影里有的可以作为长广告片,但大多数具有广告功能的画面场景可看作是植入式广告,微电影植入式广告突破了原有的广告理念和模式,使广告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其旺盛的生命力将在广阔的空间里得以延长和继续。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些缺失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例如有的广告显得比较做作、生硬,反而使受众难以接受。至于微电影植入式广告究竟能走多远,还是要看它是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2.4 电影学

由于微电影的出现,与传统的电影制作和传播媒介相比,微电影制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技术更好,传播媒介更加丰富,这些都对传统电影的明显量变。而且,微电影对电影概念的升华,必将使得电影的美学和产业格局产生质变。微电影以浓缩之精华,体现大主题的故事情节,而且突破了传统电影的固定播放模式,使得电影艺术走出影院,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以更亲民的姿态走进了大众之间。大部分微电影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电影叙事结构,拥有明星阵容的出演,制作技术的精良。播放平台的扩展,适应了时下人们的碎片化生活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选择它。微电影的诞生,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个新的奇迹。目前,微电影产量逐年增加,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如果能合理运用新的技术成果加以制作,科学的管理模式,微电影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它在电影界会走得更远。

2.5 思想政治学

持此视角的学者主要探讨了微电影在理念和主题思想宣传中发挥的作用及对受众思想的影响。微电影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养成性,也会对社会主流价值的宣传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微电影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例如主流意识淡化、网络道德失范、享乐主义、过度消费、快餐文化泛滥等,这时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下,提高微电影创作团队的责任意识,推出有创意的微电影作品、降低植入式广告、提高微电影内涵、构建微电影文化产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微电影的审核力度,规范微电影行业,使其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

2.6 社会学

微电影是“微时代”的产物,“微”时代,是web2.0带来的横向传播特点,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信息很容易被获得,使得“微事物”被人们无限放大,迎合受众从细节中体现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的心理感受,快餐文化、碎片化精神追求成为一种潮流。“微诉求”和“微表达”是这个“微时代”的人对社会现实的情感诉求,并自发形成一种无形的“微力量”,它使得“微”观念深入人心,催生出许多新鲜事物,从而衍生出新鲜的名词。在这横向文化传播时代,许多名词都以“微”字为开头,例如微博、微小说、微信、微表情、微现实、微电影等,这些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渲染着微时代的来临。为了迎合这样一种碎片化社会的快餐消费时代,微电影赶上时代的班车,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3 主要研究方法

(1)已有研究主要是实践调研为主,探讨微电影的拍摄技巧、商业前景和受众喜好,举办微电影节等。微电影的作品自诞生以来已经突破千部大关,随着技术和投入的加大,关注度的提升,微电影的数量将会快速的增加,主题也会越来越丰富,商业前景也将被大多数商家和企业看好。为了促进微电影的发展,各大网站和电视台也相继推出微电影节,主要的微电影节包括中国国际微电影节、大学生微电影节、滨海国际微电影节、盛大美我微电影节、沈阳国际微电影节、南方微电影节等。这些微电影节设置奖项,鼓励微电影制作和研究,微电影节在提升微电影作品、培养部分微电影人才、规范微电影行业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2)对微电影进行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实践研究较多,少数文献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

已有文献主要分布于2011至2013年。研究以描述性论文居多,研究内容为微电影的基本现状,多为作者自身的观点阐述或现实案例介绍评论。对微电影进行理论研究比较少,实践研究比较多,少数文献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微电影的经验研究比较少,学理深度有明显不足。研究方法上,仅有少数文献采取了同传统电影和国外微电影相比较研究的方法。随着微电影关注度的提升和行业前景的明朗,管理的逐步规范,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深入研究将会延续,研究的学科切入点将会增多。

4 结论

通过对已有关于“微电影”研究的梳理发现:学者以及实践者主要从传播学、营销学、广告学、电影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角度开展研究,且主要集中在传播学和广告营销学视角。鉴于微电影主体的公共性,后续研究应增加心理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视角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融合技术、管理、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来考察微电影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以及精神文化建设的宣传作用研究,并加大对国外理论的介绍或进行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1] 李荣荣.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J].东南传播,2011(12):33-34.

[2] 任忆冬.从经济学角度看微电影带给独立电影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2(10):179,140.

微电影广告论文篇4

【关键词】新媒体;微电影;功用指向;发展态势

近年来,微电影艺术在国内完成了三个向度的发展蜕变。其一,业界介入下的概念成型。从早期“5分钟以内”抑或“十分钟为限”的争论,到目前对“30分钟界限”的广泛认可,微电影概念逐渐成型并趋于稳定。以微电影被大众认可的过程而论,业界制作方和媒体的宣传推介是重要因素。在网络上,成型的微电影作品往往被冠以“首部青春微电影”“国内优秀微电影”的名头,而伴随着相关视频点击率的一路走高,各大媒体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跟进报道。2010年以来,微电影与微博、微信等快媒体一并涌入了大众的视线和生活。其二,快捷消费基础上的跨平台传播。如果说单纯的影片长度标准并不能区分开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短片的话,那么新媒体时代的跨平台传播则构建了微电影的另一重要特质,一方面,在PC终端、手机、公共视听载体等平台上,微电影实现了跨媒介传播;另一方面,作为电视台吸纳网络自制节目的重要对象之一,微电影体现了视频网站与电视台的内容合作与共享。其三,逐渐细分的功用化指向。基于影像制作快捷与传播高效的特质,微电影迅速被不同主体基于多样目的拓展出丰富功用向度,在逐渐细分的功用指向层面,微电影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

一、商业诉求的广告承载功用

相对而言,除却电影艺术本身的叙事功能和情感伦理承载之外,广告功能是微电影较早开拓的功用指向之一。国内较早涌现的凯迪拉克广告《一触即发》本身就是一个广告作品,然而它同时又是一部微电影。近年来,类似创作层出不穷,有不少都成功地发挥了配合产品销售或品牌宣传的广告功能。在广告类微电影层面,微电影既是影像叙事艺术,又是广告作品,二者没有根本的区别。综观国内外以往的优秀剧情类广告作品,其叙事内容和镜头语言与当下微电影作品也大同小异,因此,在广告模式下制作的微电影,更多地体现了两方面的“投机取巧”。一是充分借助新媒体时代微电影艺术传播信息的便利。与新媒体时代之前依靠电视和纸媒的二维传播方式不同,当下的广告微电影能够实现“电视+网络+纸媒”的三维营销。二是借助“微电影”的名头实现宣传。从广告创意学的角度看,“新瓶装旧酒”也是一种包装策划的方式,而那些借助微电影名头实现推介的广告作品,大多将产品营销诉求潜藏在微电影叙事内容之中,故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接受者对广告宣传的抵触心理。

当下微电影表现出了先天的亲广告性,植入广告以及产品冠名等形式成为较多微电影获取收益的重要方式。对那些希望通过微电影作品来宣传自身的业界公司而言,微电影影像及其故事成为承载广告功用的载体。从相关研究看,媒体内容所提供的体验,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1]40落脚到发挥广告推介功用的微电影作品上,其叙事的情节无疑是宣传产品或品牌的利器。从这里出发,广告类微电影实际上体现了基于微电影艺术和广告功用两者之间的双向协调。一方面,微电影往往因广告诉求而调整自身叙事和拍摄,即使那些单纯在片头或者片尾打出公司LOGO的作品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广告主及广告公司在选择或制作相关微电影时,也会考虑自身产品与电影叙事的契合度,希望最大化地发挥其推介作用。从这一层面讲,广告和微电影叙事的契合度越高,受众接受效果就会越好。

广告类微电影的大量涌现,解决了微电影发展之初的资金投入问题。即使微电影制作已经大大降低了参与门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粗劣制作。从市场实际看,虽然在优酷网等可以自由上传视频的网页平台上早已出现网友自制短片,然而首先进入大众视线、斩获公众关注的微电影仍然是那些由业界参与、具备一定投入和制作水准的作品。从2010年到当下的短短几年中,吸引大众注意力的作品往往都是具备雄厚资金支持的,其中就有大量的广告微电影。

与具体文化产品结合之后,微电影的广告功用被进一步拓展。像《前尘饮下》等立足“游戏+微电影”模式制作的作品,大多以游戏镜头拼贴或者游戏衍生故事的方式创作,体现了宣传游戏的制作诉求;而《相约雅林》《大美》《缘分西江》等“旅游+微电影”的创作,则是把人文地理与风土人情、爱情故事相互融合,以微电影的方式为当地旅游产业做推介。在旅游微电影中,一个电影文本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旅游宣传广告,它的目的是让观众投入到形象生动、美轮美奂的影像之中,刺激其关注当地旅游资源,产生实际的旅游欲望并付诸行动。

微电影广告论文篇5

关键词 微电影;新媒体;广告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 153-0014-02

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微电影广告,以其无与伦比的创意性,故事内容的完整性,制作手法的多样性,品牌理念的融入性,成为当下媒体广告中的新贵。本文重点论述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广告传媒的作用及实现手段。微电影是一个更加具有潜力的营销模式。它将声音、画面、企业文化进行了很好的整合传播,比传统广告模式更具吸引力。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微电影的受众群体多为年轻人。

微电影还将艺术手法与企业文化进行了很好的整合。微电影相比传统广告方式而言具有更多的创造空间。它不仅能够在内容上进行打磨,在画面上以及声音上也使得广告制造商有更多发挥的余地。这些都为微电影打下了更好的传播基础。同时良好的网络平台使用率,为微电影广告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和平台。

1 解构与建构:符号学层面下的微电影广告阐释

1.1 传统电影的颠覆与再创造

微电影广告内涵是对传统电影和广告的重新解构和建构。传统电影播放媒介仅限于影院,随着新媒体的推广,逐步走向大众化的网络平台。而受广电总局在2011年颁布的“限娱令”“限广令”的影响,一般广告的发展空间不断被挤压。而此时微电影的出现,其实是结合传统电影与广告的优点,去其糟粕,从电影角度讲,形式即内容,而在新媒体的的支撑下,压缩传统电影的播放时长,保留相关情节结构和拍摄手段,采用电影的符号形式来阐释广告的内容,这是微电影在新媒体背景下作为广告宣传的一大新策略,巧妙对传统电影符号形式的接纳,融入了广告的内容,以新媒体为媒介,从而达到宣传品牌的目的。

1.2 画面意象的能指游戏

符号学理论中,对于“符号”的阐释,它是以自己特定的方式来揭示“符号”的意义。而微电影广告则是将画面进行拼接组合起来的一个系统的符号体系。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把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在微电影广告中,能指的画面意象是不断转换的,而所指的意义也是不固定的,一个成功的微电影广告,就是将所看到的具有能指意义的画面意象,让观众准确接收到企业或者广告商所传达出来的这些意象组合起来的所指意义,也就是说,让观众通过这些可见的“符号”来深入理解广告所传达的品牌观念和价值。这些所指意义能否正确的传达给观众,关键的就是这些画面意象的组合。

从微电影广告本身来看,电影主角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受众的一个“符号”,他们所代表的是一个品牌,而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则更能带动受众的情绪,所以在很多微电影中,像《一触即发》,益达酸甜苦辣系列,选用了吴彦祖、彭于晏、桂纶镁等当红的影星。

此外,符号的不断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广告,一个有创意的微电影广告必然会将这些画面意象进行巧妙的组合,是符号的能指游戏,而最终的是达到一个所指的效果,即理解企业文化和品牌的内涵。

作为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只有依靠强大的外部平台作为媒介,才能真正达到宣传目的,对此,在一个好的微电影创作下,聚美优品公司将后期的播放重心转投网络媒体,在新浪微博中经由多个名人的转发再次吸引不少粉丝围观,事实证明这一转型,不但为媒体投放节约了资金,并引起了受众的广泛关注,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1.3 “陌生化”的广告形式

俄国形式主义提出来陌生化的概念,具体运用到微电影的广告中,是通过画面的色彩,语言等技术手段,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可口可乐为例,可口可乐本身的符号标志就是红色,而百事可乐的符号不同的是蓝色。把颜色与饮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视觉上的谎言,红色既有火一样的热情,又是象征火热的夏天的消防栓,具有清凉之效。虽然陌生化可以给广告带来新意,但是过度的夸张和变形也会适得其反。所以一个成功的微电影广告,需要创意和陌生化的形式。

2 “术”的依托――新媒体技术下的广告策略

当今社会,高新科技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早已离不开手机、iPad、无线网络,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一代,对于信息的接收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碎片化的吸纳。这样的发展趋势,为微电影广告得发展提供了机会,面对还未成熟的市场机制,微信电影广告在新媒体的推动下出现的热潮还未消散,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也是当下广告界需要思考的。

首先,国内各大网站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定制不同的策略和营销方案。拍摄作品,可以走高端精良路线,也可走亲民大众路线,也可以以单品模式,和系列剧模式呈现,主题可走温馨情感路线,也可主打惊悚悬疑主题。总之多样化的主题,才能满足各层面的受众。

其次,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才能够充分的提高广告的受众群体,针对部分网络普及率低的地区,要做好充分的线下宣传工作,以便于更好的让这一群体了解作品。

最后,实施多种营销模式相结合的营销手段,最大化利用传播资源,让更多人关注转载和互动。

3 新媒体视域下广告的运用

一个微电影广告的成败关键取决于,内容的选择是否迎合受众的审美。如何在数以万计的故事中激发灵感,寻找到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广告故事题材,是当今微电影广告界面临的巨大挑战。

把广告艺术化,理念化。用精彩的故事内容打动观众,使观众形成对品牌的认同感。微电影广告,不在是直白简单的最求品牌形象的推广,商标的重复曝光,而是以唯美感人的故事情节为主线.精良的影像音效制作,把产品转化为电影中的一个情节、场景、又或是一个角色。潜移默化的将产品的理念带入到每一个受众的心里。

东风日产的微电影广告,是以青年人南下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为依托,题材也是取自于电影《中国合伙人》而改编,整个广告总共九分钟,以黄晓明作为一个成功人士一路开着东风日产的汽车来回顾他们曾经的为梦想所做出的努力,广告以俯拍的镜头拍摄车的构造,配以广告词“宽容世界,人生从此大不同,东风日产荣誉巨献”,在beyond歌声《海阔天空》中而结束。这样一个取材非常符合东风日产的宣传,大气而不失稳重。同时东风日产借助新浪微博和微信这一强势平台,又一次实现了品牌的推广。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微电影广告主要应用于对某些商品的宣传使用中,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一个成功的微电影广告,对于扩大企业的品牌影响、提升品牌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广告发展的必然趋势。

微电影广告论文篇6

>> “微”语境下的“深”传播:微电影传播模式探析 “微”电影的“深”传播 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 微电影的传播效果探析 微时代下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分析 “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 基于微博的传播模式探析 公益类微电影的传播学探析 浅析“全媒体”语境下的微博传播特点 微信传播模式探析 全媒体语境下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策略分析 互联网语境下城市形象微电影的传播和营销 微电影的网络传播机制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特色分析 微电影的轻广告传播 微电影的传播价值解析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优势研究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研究 微博公益的传播机制探析 微信的传播价值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转引自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180.

[3]洪长晖.微电影的成长及悖论——市场与受众的双重透视[J].现代视听,2011(12):49-51.

[4]王方、颜子澜.微缩的影像:微电影时代的“浅”表达[J].大众文艺,2011(20):182.

[5]赵磊.论微电影网络传播的利与弊[J].大众文艺,2012(20):156.

[6]李淑娟,曹慎慎.当电影遇见新媒体——微电影观念与实践初探[J].当代电影,2011(8):140-141.

[7]权亚楠.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C].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郭倩微电影的传播解读及发展方向浅析田.前沿,2012(11):178-180.

[09]网易专题.第30次互联网报告: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10]陈新焱.微电影:生于“恶搞”,死于广告[N].南方周.末网站.

[15]张宇丹,吴丽.可视的文化——影像文化传播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30.

微电影广告论文篇7

[关键词]大众文化元素 微电影广告

一、大众文化的界定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市场规律去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其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外延非常宽泛,叫座的电影与电视、畅销的通俗小说、流行杂志、流行音乐与时尚服装等,它既是以大众消费者为中心的新的文化产业,同时又是现代社会发展衍生出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大众在英文里对应的是“popular culture”和“mass culture”两个概念,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威廉斯认为“popular culture”是从普通百姓而不是欲博取他人好感或追逐权力的人的角度做的认定,这与它早期的意涵与之相反的,早期的“大众”被定位在低等次的概念,而雷蒙・威廉斯则是在肯定甚至是赞扬的意义上使用“popular culture”,他认为“popular culture”的概念具有所有好的特质,是广大文化群众信赖的文化。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是“mass culture”的代表学派,学派的理论家们在其著作和文章中频繁使用它,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大众文化已经是对社会群体的具有极大的控制力的“文化工业”,它能够把社会中的个人塑造成无个性分子,他们被社会同化成一群没有个性的大众即mass;这是在国外的关于大众到的一些说法,而在国内,大众最早渊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艺术“大众化”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关“大众”的表述。在《讲话》中指出:什么是人们大众?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自近代以来,中国关于“大众”的表述日益意识形态化,郭沫若曾说“大众是无产大众,是全中国的工农大众,是全世界的工农大众”,王独清则认为“所谓的大众,应该是我们底大众――新兴阶级底大众。”无论是国内的“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还是“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of the people”,大众的概念就是一个全体的概念,所以不管是哪种理论或学派,我们既不能一昧排斥,也不能全盘接收,可以适当取上述学派中的其中一部分,综合给“大众”及“大众文化”一个定义。

二、大众文化的特征

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渐渐具有复合化的属性,包括多种文化性质,多元的文化性质是多元的社会结构中到的体现与延伸,“工业化”和“城市化”决定了大众文化的文化形态、受众、传播方式、运作手段和审美品格。

首先,大众文化是一种现代通俗文化,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传统的文化范畴主要指的是精英文化、贵族文化、属于少数人;而当下社会是一个民主化、世俗化、知识日益普及的社会,民间文学和刚刚兴起的新型通俗文化形式不断滋生着;

其次,大众文化是一种现代传播文化,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大众媒介,通常包括平面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以前依靠口头传播或文字传播的社会不断发展极具现代特征的传播方式,通过电子技术、通信卫星等先进传播方式使现代社会中的大众文化如潮水般涌来。

再次,大众文化也是一种消费文化,现代社会中的消费者的地位日渐提高,成为了生产者和商人心中的“上帝”,人们在消费大众文化的同时,也获得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所以,现代社会为大众文化的出现提供了生存滋长的契机和空间。换句话说,大众文化也具有娱乐性,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e或娱乐 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最后,大众文化也是一种市场文化,现代社会是一个发达的市场社会,而大众文化也已经是高度市场化了的产业,对大众文化的普遍性需求为大众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文化市场的扩大,经济效益的增加,大众文化已具有了浓烈的商业气息。

三、大众文化元素中的微电影元素

文化不仅指人类优秀的思想和言论,而且还包括了其他的知识形态、制度风俗、习惯等,它不只涉及人类群体完美的知识和各种人类理智与想象的记录,而且拓宽到了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方式,包括各种文化实践,而大众文化的范围之广是任何文化类型都无法比拟的,目前,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列举出一个不能穷尽的大众文化,娱乐性的书包杂志、影视文化、流行歌曲、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网络文化、街头艺术、广告等诸如此类。这里主要讲的是影视文化里的微电影文化,微电影同电影一样在这个时代占有很大地位,尤其和广告结合的微电影更是有了不一样的形态。

电影毫无疑问是大众文化具体艺术形态的一种,对大众具有明显的文化影响,它对于一般观众的思想影响超过其他任何艺术,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通俗性是其特征之一,它与传统的文化形态大相径庭,从以前只属于少数人的文化心态转变成一种大众所喜爱的通俗文化形式,其二就是它的商业性,也是电影与生俱来的一个特性,电影的产生一开始就与工业生产和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电影生产所需要的大量金融投资是资本家成了影片的控制着,他们唯一的活动规律就是谋取利润;而微电影也同样如此,微电影是电影史的开端,也叫短片,微电影和电影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三“微”特征,使得过去曲高和寡的单项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它的低门槛,广泛性与参与互动性适合了新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

微电影在广告里的运用更是越来越广泛,微电影广告是一种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从2010年开始,充满草根气质的微电影营销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广告营销市场的新宠,例如,姜文指导的《看球记》就是和佳能合作、《一触即发》背后是凯迪拉克定制的广告作品,在传统广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行情下,微电影营销凭借强大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和更优越的表现形式,成为备受业界关注的广告营销新天地。微电影广告在情节方面,可以让人们在短时间就能够知道主要故事情节,也能更快传播,因为微电影广告传播具有灵活性、多样性与整体性、低成本、短周期、制作精良、目标明确的优点,它的受众群体具有广泛性与互动性。这样,就在广告领域有了更加稳固的地位。

微电影作为新媒体互动影视的重要内容,其市场规模早已超越百亿大关,形成了从前期策划、营收、制作、播出、直至后期推广发行的完整产业链,迎来了更加成熟的规模化纵深发展,并能够帮助广告主实现精准与立体相结合的整合营销思路,其互动性带来的广泛而深层的传播效果为广告主提供了一个进入品牌娱乐营销的创新切入点,其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广告主的认可,其中旅游、汽车、网游、家用电器等几大行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微电影的市场份额快速膨胀。从2010到2012年,微电影从零散无序的萌芽状态到爆发式的持续增长,经历了关键期的蜕变,朝着更加清晰明朗的产业方向成长,未来的发展更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微电影广告的出现可以说是广告行业表现品牌形象的方式之一,看腻了一般的硬性广告,偶尔看看微电影也是不错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会觉得是“被广告化”,而是主动去接收广告,这估计也是“润物细无声”的又一种境界吧。

四、以《伤心料理》为例看大众文化元素的应用

《伤心料理》是新百伦微电影广告的又一新作,讲述的是几段失恋的青年男女和四样奇特的菜系,每道菜背后都是男主人公曾经的回忆,男主人公对错失感情后悔不已,以致拾起过往,开了一家料理店,全程赤脚为失恋的食客服务,值得注意的是男主人公全程赤脚,一直等到女友的出现,才穿上了鞋,而这时,新百伦鞋出现在大家眼前,大概这是这部微电影广告与产品唯一的联系吧,之前的两部微电影里,几乎也是没有什么直接和新百伦鞋关联的元素,但就是这样的没有任何关联的元素切让消费者感受到了新百伦鞋所传达出的“原色574”概念;一段18分钟的微电影以温暖的色调和轻柔的音乐向我们诠释了一场关于青春的爱恋,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和刻意的华丽铺陈。有的只是一段简简单单、干干净净的心事,然而,就是这样的不加粉饰、质朴干净的表达才能准确诠释青春,诠释新百伦产品理念。新百伦鞋主要的消费者是年轻男女,通过表现年轻男女的青春来引起他们的共鸣,深化品牌形象,提高产品在消费者心里的位置。

所以,当大众文化里的微电影元素运用到广告中,所产生的效果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在这个越来越注重品牌的时代里,微电影广告也为品牌形象的树立贡I了自己的一份力,当我们在观看微电影广告时,以及感觉不到这是一则广告,但即便最后我们发现这是广告,我们心里也只是会觉得这个广告拍的还不错,最起码比起一般的硬性广告好,所以,现代消费者也是一个更注重心理满足的消费者,用微电影传达出品牌情感,使其在消费者心里拥有一定地位,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想要达到的效果吧。无论哪种大众文化元素,也不管运用在何种地方,我们都可以找到,这个时代,消费更多的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已经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参考文献:

[1]陈灵强:《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梁锋:《大众文化》,《新闻前哨》2014年第7期

[3]杨致远:《网络娱乐配音:另类声音的文本“游击”与文化表达》,《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9期

微电影广告论文篇8

关键词:微电影;消费时代;大众

一、广告与电影的暧昧与争论

作为一种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微电影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与其相关的还有一个概念――微电影广告,两者的内涵都比较含混。微电影到底是电影还是广告?郑晓君这样定义:“微电影又称微影,即微型电影,一般用于各种具有视频功能的移动设备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片长一般在30~300秒之间,以产生话题为目的而植入广告”。[1]其将微电影直接视为微电影广告,突出了微电影广告以广告为目的的功利性追求。的确,从早期微电影的发展中很容易总结出这样的特征,即广告微电影在本质上还是广告,或者说是一种样式新颖的广告模式。

也有学者认识到电影式微电影与广告式微电影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提出“根据微电影广告的特征大致可以将其定义为:为了宣传某个特定的产品或品牌,采用电影的手法而拍摄的具有故事情节的、时长一般在5-30分钟的视频短片”[2]。这样把微电影广告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与微电影进行了区分。

另一种观点就是,无论微电影在内容表现上是偏于广告等商业目的还是作为传统的电影的一支,“微电影最终还是电影,而不是广告,产品品牌作为一种道具在微电影中出现,在客观上却是为叙事情节服务的”[3]。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微电影,它既是加长版的广告片,也是精华版的电影,它是广告同时也传递了电影的剧情。它在受众紧张的生活节奏中,快速的如同快餐一样满足了受众的某种精神需求。”[4]这种对于微电影及其广告性质不做区分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受早期微电影的发展情况影响的。

可见,微电影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电影与广告的暧昧与争论,而这既需追溯其诞生的原因,又启迪我们去思考其发展为何在近年来如此“蓬勃”。

二、多重原因催生与发展

首先,微电影是微时代的必然产物。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5.32亿。在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经济等微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显然已跨入了“微时代”。“微时代”强大的互联网技术支持使微电影的发展如鱼得水。

其次是“碎片化”的社会传播语境的形成。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节奏迅速的时代,一天中完整的时间被无限分割进而碎片化。快节奏的社会造就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在用来休闲时间被“碎片化”之后,更多人开始习惯“浅阅读”,逐渐远离“深阅读”,形成了现在用“视觉去思维的一代人”。微电影在故事情节、时长、节奏等各方面都给观众需求的“浅阅读”提供了方便。

最后是消费文化在网络传播媒介作用下的扩张。在当代中国,消费者为了追求时尚和所谓的虚荣的符号身份而疯狂地购买商品,消费文化成为大众文化。“通过消费,个体从群体之中浮现出来、自我意识和人的内在独特性格从他人中脱颖而出。现代机器大工业把人碎片化之后,劳动异化所产生的压抑、无自我、无价值的焦虑感被引向在消费中释放,人们期望通过消费来对象化自己、确证自己的存在和实现自己的个性。”[5]

三、大众消费时代:微电影的温床

20世纪初福特主义在美国的出现是现代社会大量生产和大众消费的开端。流水线式标准化生产的引入使产品成本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但由此也产生了生产过剩的问题,商家开始发愁如何将产品销售出去。于是在销售商品之前,商家开始制造人们消费的欲望。而诸如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便是其鼓励大众消费的得力助手。微电影广告在微时代中取得这样迅猛的发展亦可看作是大众传播媒介敏锐触角的新领域。

鲍德里亚曾宣称:“告诉我你扔的是什么,我就会告诉你你是谁。”[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提高,我们已经步入鲍德里亚所宣称的消费社会。今天“‘我买故我在’(I shop therefore I am)成为时髦的隽语,大众消费成为我们时代的文化,消费升格为生活的中心”。[7]

“在迅速变化的社会里,必然会出现行为方式、鉴赏方式和穿着方式的混乱。社会地位变动中的人们往往缺乏现成的指导,不易获得把日子过得比以前更好的‘知识’。于是电影、电视和广告就来为他们引路。”[8]今天,人们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不知道何去何从,而商家面临的问题也从如何生产更好的商品转移到如何更好地销售自己生产的商品,于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广告和微电影这一形式的融合形成微电影广告也就自然而然了。

因此,从早期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网络恶搞视频所演变发展而来的微电影一开始就带着强烈的广告气息就可以理解了。作为传统广告在“微”时代的延伸,微电影广告是软传播和新媒体的联姻。相较于传统广告一味地宣传产品的各种功能,微电影广告作为新颖的广告载体,利用微电影优质的画面感、耐人寻味的剧情以及播放的便捷性将独特的品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送到受众的眼中,因而也获得商家独特的亲睐。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部90秒的微电影广告《一触即发》值得凯迪拉克公司投入近亿元资金去拍摄了。(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郑晓君:《微电影――“微”时代广告模式初探》,《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2] 徐苒:《共鸣、猎奇、快节奏、个性――微电影广告中的消费者心理探究》,《中国报业》,2012年第8期。

[3] 李荣荣:《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东南传播》2011年第12期。

[4] 黄钧鑫:《微电影影响带给企业影响的三大启示》[EB/OL],http///2011/1221/305334.shtml,2011.12.31.

[5] [7]张筱薏:《消费背后的隐匿力量》,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2页。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