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春晚评价8篇

时间:2022-04-23 01:29:33

春晚评价

春晚评价篇1

一、社会影响力:主春晚强势立足,网络春晚后来居上,环球春晚颇受青睐

从下页表中可以看出,在节目开播前,网络舆情指数(主要反映社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排名依次为北京电视台春晚、网络春晚和环球春晚。而节目播出后,由于网络春晚持续时间长,关注度增长明显,而且数量上占有明显优势,使得网络春晚的网络舆情指数跃升到最高,为74.9。这一指数显示网络春晚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舆情评测数据表明,北京电视台春晚从一开始,网络舆情指数就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尤其是网络春晚的热播明显提升了北京电视台的整体知名度,而传统媒体的报道更乐于将北京电视台春晚与其他地方电视台春晚以及央视春晚进行比较。凭借着大腕云集和绚烂时尚的舞美,北京电视台春晚最终在口碑上赢得了华丽的收官。

环球春晚在播出时间上并不占有优势,其宣传阶段总是与北京电视台其他春晚一并出场,在新闻报道和论坛帖子里数量并不多,关注度相对较低,但是晚会的好评度很高。这是北京电视台契合北京市作为世界级城市的定位,将春晚的元素向国际化拓展的一个积极尝试。

监测数据显示,从议题来看,北京电视台春晚以演员类议题为主,而网络春晚和环球春晚的播出与宣传类议题最多。网络春晚无论是宣传还是具体的演员内容,都是“粉丝”热议自己喜爱的明星,并预告其何时登场。其中罗志祥、Vitas的人气上涨得最快,王亚飞、陈楚生和李玉刚的“粉丝”也非常热情。整体来看,对于演员个人的关注彻底盖过了对具体节目的关注。另外,论坛中询问播出时间和收看方式的疑问非常多,这种情况会随着网络方式的推广而逐渐减少。由于今年的“网络春晚”数量较多,一些网友还没有完全辨清它们的区别。但是多数网民表达了对网络春晚前景的看好与支持,认为它的成功会成为春晚改革的起点。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报名限制年龄等问题也是大家提出的担忧。

在北京电视台春晚中,前期宣传造势以演员为重头。整体来看,小沈阳的人气最旺,其次是王力宏,而期待看到郭德纲的网民对北京电视台提出了质疑,抱怨没有看到郭德纲的出现,同样提出质疑的还有飞轮海的“粉丝”。这些质疑的声音一直持续到了环球春晚。在节目方面,《哥哥》、《阳仔演笑会》、《油菜花》以及《北京之声》等节目非常受欢迎。同时,晚会的舞美效果受到了盛赞,网友称“很养眼”、“眼花缭乱”、“可以与央视舞美相媲美”。总体来看,虽然对于北京电视台春晚的报道热度和论坛议论度不是特别高,但是好评度高,媒体和网民将之与央视春晚进行比较,并给予厚望。

环球春晚由于播出时间靠后,此前大段时间与其他晚会连同为“北京电视台春晚”一起宣传造势,使得它的宣传类议题比重最大。由于对国外演员的熟识度不高,所以整体演员的提及度并不高,只有Vitas和MJ模仿秀被多次提到。总体来看,环球春晚的评价也非常高,网友认为是融汇中外的国际盛宴,并对这种将国际名人搬上春晚舞台的创新给予了肯定。

从网民基本情况来看,网络春晚播出后男性网民明显增多,而北京电视台春晚和环球春晚的女性网民关注者略多。网络春晚的网民结构最为年轻化,更集中于初中和高中学历人群。而环球春晚的网民结构偏大,50―59岁的年龄段异军突起,仅次于29岁以下的年轻人,且学历相对较高,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超过了初中学历,这与环球春晚主打高端牌相吻合。从地域分布来看,以北京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媒体活跃度高、文化娱乐程度更开放的地区整体关注度更高。

二、一点启发:网络春晚将促成一种全民狂欢的社会仪式

如果把网络春晚仅仅视为是传统春晚借助于网络这一新型的传播平台简单地得以传播力和影响力延伸的话,那么,对于网络春晚的崭新意义和巨大的开发潜质就估计太低了。从理论上说,一种传播介质的转换,其实就是一种传播的整体变革:从传播的生产主体到传播的内容制作,再到传播的分享形式,都包含着革命性、创新性的巨大可能。

自从央视1983年推出春晚之后,春晚的格式就被定格为这样一种拼盘式的、“你演我看”的基本程式,春晚因此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夜饭”。但这种“年夜饭”式的节目形式并不能涵盖中国人除夕之夜的全部文化涵义和心理需求。春晚不应仅仅是“饭”、“茶”或者“酒”,春晚更应该成为一种彰显中国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仪式,这种文化仪式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人参与、“我在其中”,而网络恰恰能够构筑这样一个仪式,提供最为全面的参与和互动的平台。北京电视台的网络春晚是一个绝好的创意,它把春晚引入了一个人人都在其中的“集体秀场”当中。实事求是地讲,本届网络春晚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它的全新的生产、制作及分享方式也刚刚初露端倪,但它在筹备时间非常紧促、设计筹划并不完满的情况下,仍然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社会的追捧。其实,并不是它所使用的资源是一流的,而是它的对于传统春晚模式和规则的打破以及它所蕴含的巨大的潜质使然,因此,它的脱颖而出是规则变革的胜利。

春晚评价篇2

2005年春节晚会是上年的晚会结束以后,在一片压力中开始筹备的,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开门办晚会开始成为一项实际改革措施。现在看来,面向全国电视台征集节目的措施落到了实处,让全国30家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积极参与,也可以看作是央视给予地方台的积极回报机会。不开门征集节目,就避免不了春节晚会垄断带来的弊端,也容易滋生腐败现象。最耐人寻味的是,获得最高评价、打动全国观众的节目居然是由残疾人来表演的舞蹈节目,这个结果是不是令众多专业演出团体汗颜呢?而这个节目能杀入春节晚会本身,也说明节目的选择机制逐渐趋于公平。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而对这个全国性的节日盛宴来讲,却是花相似、人也同。2005年的晚会获得比往年的更多的积极评价,与举办机制的改革大有关系。但实事求是地说,晚会从内容到形式,从主题到风格,从编导到演员,依然存在模式固化的问题。盛大的晚会场景,喧闹的造势节目,又是一场超级明星秀。诸如歌曲的乏味,小品节目的参差不齐,节目冗长现象严重,观众参与的缺失,商业气氛较浓,等等,也使我们看到春节晚会节目形式的创新依然任重道远。

依笔者所见,主办一台以全国观众为对象的春节晚会,必须调动全国的资源,单纯的地域性晚会是没有抗衡全国性晚会实力的。而主办全国春节晚会也不应该是中央电视台一个单位的专利。为此笔者冒昧设计了几个改革方案:

方案一:三大部委晚会展开竞争。每年除了中央电视台晚会外,文化部的晚会不可小视。文化部晚会集纳的是全国文艺单位的年度精品节目,它对全国文艺资源的调用具有先天优势,把这个晚会升格为全国人民的除夕晚会也是可行的。每年的公安部晚会也是汇集明星大腕,完全是一副全国晚会的气派和风格,这个部门也具有调动全国文艺资源的能力,也具有主办全国晚会的潜力。除了以上两个部委,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或者全国文联也是很有优势的部门,把每年的电影晚会、或者文化艺术界迎新晚会合并搞一台综艺晚会也是可能的。

方案二:全国地方电视台合办晚会。去年北京电视台与上海电视台这两个全国卫星电视手推出的春节晚会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从节目创意、节目风格、节目内容都有创新性,并不比中央电视台晚会差多少。今年的八省市晚会又有广州、武汉等省会电视台加盟,这个联盟如果维系或者扩大下去,形成另一支抗衡力量不在话下。与其30多个地方电视台主持人、节目资源被中央电视台调用,还不如主动联合出击,加入春晚节目竞争。

方案三:民营力量介入。这里不列举具体主办者的名单,但可圈点的民营机构真是不胜枚举。新画面公司两部大片的票房奇迹,冯小刚贺岁电影的成功,都说明民营影视的制作实力。大牌电影导演介入春节晚会不是小菜一碟吗?《英雄》盛大的首映典礼晚会不也是电影人的杰作吗?

方案四:如果以上设计不很现实,从内部竞争进行改革也是一种思路。每年央视春节晚会都要办三台:综艺、歌舞和戏曲。既然是三台晚会,何不就办三台综艺晚会,选择三个有实力导演展开竞争,这样不就打破了一台戏的垄断吗?每年的导演竞争都打破脑袋,这说明央视导演数量并不缺乏,实力上也难分伯仲,多给几个人机会不可以吗?央视春节晚会既然涉及利益收益,不想制播分离放弃肥肉,那么笔者绞尽脑汁想的这个改革思路是否也是一种权宜之策?

春晚评价篇3

【关键词】春晚 国际化 文化创意产业

春晚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电视盛会,是中国当代文化想象的符号,也是中国主流价值体系的隐喻。春晚同样具备文化创意产业的属性。1994年,曾任两届央视春晚总导演的郎昆提出春晚要“走向世界”,这一趋势在“2013年蛇年春晚”越发明显。春晚的“国际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春晚“引进来”,即制作的国际化,在管理运作模式、技术设备运用、主创团队和演职人员构成、创作视野等方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吸收国际优秀人才;二是指春晚“走出去”,即扩大春晚的受众与市场范围,“走出去”的并不只是这台晚会,更是以晚会为中心打造和带动的产业链。

一、春晚“国际化”的语境

1、打破春晚自身瓶颈

首先,春晚面临市场全球化、分众化和年轻化的转变。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市场不断发展,竞争激烈,多种平台让央视春晚失去了对资源的垄断地位;文化消费的极大丰富加剧受众多元化和分众化趋势,受众“千人一面”的特点被分众化取代,春晚作为一台综合性晚会“众口难调”的矛盾更加突出;受众构成发生变化,70、80甚至90后是春晚希望影响的主要受众群,他们的成长背景、喜好、性格与父辈都有很大的不同。其次,春晚面临节目内容新意少、原创性不高的困境。现今文化市场繁荣,文化交流密切,优秀作品能通过更多的渠道传播。相比央视春晚一年举办一次,国内其他平台有制播的连续性和灵活性,这减少了春晚的创新空间和受众体验的新鲜感。最后,春晚处于创作团队转型的尴尬时期。春晚走过三十年,许多伴随春晚成长成名的艺术家、演职人员渐渐退出舞台,受众因标志性人物缺席而失落,与新人还未建立起亲近感,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主创团队方面,春晚正处在尴尬的人员接替期。

2、认识我国文化产业现状

刘璇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一文中对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析。她指出,中国文化资源优势明显,但资源优势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在现代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中,我国文化资源中的高级要素对产业竞争优势的作用较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尽合理;丰富的文化资源缺乏有效的产品载体为资本,各种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对比国际市场,我国文化产业贸易逆差大,拓展供给市场的能力较弱。文化产业中缺乏像美国的电影业、日本的动漫业那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国家的龙头产业。春晚“国际化”能有效整合我国优势文化资源,用晚会、节目做资源载体,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围绕晚会为核心打造“春晚”产业链,能充分发挥春晚对整个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意义,盘活中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整个棋局,为中国其他文化项目“走出去”试水和示范。

3、满足提高我国软实力以及公共外交的需求

现代国家竞争围绕综合国力展开,观念和意识形态成为国际冲突的新战场。一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为评价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争夺话语权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软实力的水平仍有待加强。中国缺乏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代表,在国际社会的话语力量较弱。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需要进行公共外交,提高国家软实力。春晚是我国丰富文化资源的有效产品载体。它借电视综艺节目的外壳,以柔性的、文艺的手段,包装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包装中国文化的正能量,达到输出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彰显文化中国影响力的目的。“春晚履行的是中国主流媒介所担负的构建国家想象,促进全球华人社群的文化身份认同,展现中国国家与社会的主旋律文化的作用。”它表达中国每一个时代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能成为国际传播中提高我国软实力和展开有效公共外交的有力武器。

二、春晚“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

参考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和国内学者祁述裕建立的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辅助产业、文化企业战略和政府行为五个方面,对春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析。

1、生产要素

评析春晚的生产要素系统,主要从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基础资源和资本资源展开。首先,依靠中央媒体的地位和政策偏向,央视春晚能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电视人才和创作团队,31年办春晚的经验也让央视的制作和运营更加成熟。其次,传统春节民俗及其延伸出的整个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春晚取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春晚让中国的风土人情、民俗传统、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精神风貌都得到艺术的表达。再次,基础资源方面,春晚团队及央视拥有世界级水平的技术设备和强大的频道资源。一流的舞美技术和摄播设备,基本覆盖全球的频道辐射力,与国际传媒的积极交流合作,为节目顺利落地奠定基础。最后,春晚财力雄厚。央视既享受政府的包干政策,又是央视广告“吸金”的大头。虽然2012、2013年春晚继续推行“零广告”策略,但通过倒计时节目、春晚预告片和产业链上其他栏目(如《梦想合唱团》)吸纳广告,春晚仍旧“不差钱”。

2、需求状况

春晚的国际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全球华人,二是西方受众。春晚能构建全球华人社群的文化认同,对海外华人群体来说有国家、民族的向心力,在华人社会有坚实的受众基础。对西方受众,依附于春节的春晚电视传播有亲近感和共通感。亲近性在于春节是最为国外受众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国外受众心中,它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特色。共同性在于春晚强调一家团聚、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思想内核,春晚传递中西共享的普世价值,能为国外受众接受。此外,春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完全不同于西方受众以往的审美体验,国际市场上没有同类节目与春晚竞争,独特的中国韵味对西方受众有吸引力和新颖性。当然,春晚“国际化”也面临文化输出与受众理解的困难。如何巧妙地处理节目背后的意识形态,尽量减少冲突与误解,有技巧地利用春晚带给西方受众的独特审美体验,在勾起兴趣的同时避免生硬难懂,求同存异地打开西方市场,是春晚“走出去”必须解决的问题。

3、相关辅助产业系统/产业集群

相关辅助产业系统是指对文化产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境提供支持的有关产业。春晚“国际化”的辅助产业集群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以春节为核心的“假日经济”。包括国外游客到中国来旅游,春节期间由海外的中国各使领馆、孔子学院或唐人街举办的春节主题文化活动,由中国政府主导推广的“中国年”等文化交流项目;第二,以演职人员为核心的文化演出产业,演职人员的国际知名度有助于提升春晚的影响力,但目前真正“走出去”的中国艺术家仍较少;第三,以播出平台为核心的媒介产业、信息产业。央视的优点在装备精良、资金充裕、覆盖范围广、海外合作媒体多,但缺点是在国际上公信力和话语权弱;第四,以舞美编程为核心的数字技术产业。

4、政府行为系统

春晚的政府行为系统,主要指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对春晚市场的培育。目前我国正在全力支持文化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同时主导开展许多国际文化交流项目,鼓励文化产业“走出去”。2009年7月22日,我国通过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2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党的十进一步强化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做出专门部署,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列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国家的全力支持是春晚“国际化”的坚实依靠。

5、文化企业战略系统

评析春晚的文化企业战略系统,主要考察央视在提升自我形象和打造春晚及其产业链方面的努力。首先,央视不断拓展全球市场,重视新闻和评论立台,开办纪录频道,发展文艺节目。不断增强的媒体公信力和文化底蕴,客观上为春晚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形象。其次,春晚是央视综艺节目发展的重点,央视正在全力打造相关节目群和产业链。围绕春晚,在纵向的节目链上前有中秋晚会预热,后有元宵晚会再掀高潮收官;在横向的产业链上,既有《梦想合唱团》、《我要上春晚》和《星光大道》等发挥春晚品牌效应开办的子节目,又有《春晚三十年》的纪录片、书籍。节目链的打造使春晚价值最大化,能保持受众的注意力。

央视春晚集合了全中国最好的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资源和频道资源,代表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最顶尖的水平,并且以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坚实的国家政策为依托,对华人群体有号召力,对西方受众有吸引力,具备竞争优势。但要真正实现“国际化”,还应针对受众的心理,对春晚及其产业链进行再创造和再包装,淡化节目中的政治色彩、隐藏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①朱丽丽,《民族话语、视觉奇观和消费主义——春晚的表征与传播》,《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4)

②郭镇之,《从服务人民到召唤大众——透视春晚30年》,《现代传播》,2012(10)

③张凤铸主编:《中国电视文艺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385-387

④殷国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若干建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

⑤张培成,《央视春晚走向世界的潜质及途径》[J].《传媒观察》,2008(6)

⑥刘璇、张向前,《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3(1)

春晚评价篇4

从1983年的第一届春晚到2011年的春晚,中国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夏秋冬。2011年的春晚,仍似一道盛宴被摆到了人们的面前,但却少了些欣喜。只是,于每个中国人而言,春晚就是每年除夕最热闹的视觉年夜饭,看春晚也已经变成了一种时间累积沉淀了的习惯。

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春晚这顿年夜饭,吃得可不可口,当然要接受品评。而要照顾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3亿人的口味,不知道这属不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兔年春晚结束后,尽管央视官方称,81.92%的观众认为春节联欢晚会办得好,但来自民间的信息显示,大家对央视兔年春晚有不同的看法。

央视网称,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TR)对春节联欢晚会的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同时进行了满意度调查。截止到2011年2月2日23时45分,共访问成功2098个家庭,其中1969个家庭收看了春节联欢晚会,经数据加权后推算出,今年除夕夜,在全国收看电视的家庭中,有93.88%的家庭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收看过晚会节目的家庭中,81.92%的受访者认为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办得好(其中表示很好的为49.90%,表示比较好的为32.02%)。

但是,民间对央视春晚的评价与央视网官方评价差别很大。兔年春晚期间的5个小时内,新浪微博网友共发出了823万条与春晚相关的微博。在1万多人参与的新浪微博小秘书发起的调查中,对兔年春晚表示“满意”的只有6%,认为“一般”的有25%,还有59%的人表示“失望”,10%的人“没看”。作家郑渊洁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中做了个调查对央视春晚打分,截至4日上午10时15分有4000多人参与,认为央视兔年春晚得分应该在60分以上的只有25%,认为得分应在80分以上的只有9%,还有38%的人直接为央视春晚给出了20分。

显然,在今年的春晚中,民众通过网络前所未有地充分参与到了对节目的评价中。而随着2010年微博被迅速地运用,微博今年成为春晚评分的一个重要载体,更让即时信息透明化。据统计,在春晚直播的5个小时内,某门户网站的微博网友就发出了823万条与春晚相关的微博。归结起来,今年春晚后出现了以下现象:

事件篇

五成网友评春晚“不合格”

兔年春晚刚过,网上就有各种对春晚满意度的调查。据了解,网友们总体来说只能给个“过得去”的评语。某网站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人认为今年春晚表现不及格。该网站评选的“我最喜爱的节目”中,赵本山的《同桌的你》以16.16%的投票率没有悬念地领先,排名第二的是《兰亭序》,而第三名则是今年春晚大变革的开场舞《回家过年》。

网友对春晚的不满主要来自于节目内容本身。很多网友表示,今年春晚虽然语言类节目多,但是精品太少,基本上没有笑点,而歌舞类节目也没有太过抢眼的,导致总体评价很是一般。

“春晚意外”网络疯传

今年春晚结束后,网上马上有网友发出帖子,称“春晚现场炸开锅,央视播的是备播带”,据透露,一位春晚内部姜姓工作人员称,由于电子系统设备的原因让西单女孩与家连线出现问题,并且因为西单女孩在现场说话语无伦次最后被迫切换备播带。还有网友说有演员在后台被打。这些消息一度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随后,春晚总导演陈临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辟谣说:“是不是备播?完全是无稽之谈。”

魔术揭秘再次火爆网络

魔术揭秘一直是春晚结束后网友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今年也不例外。

魔术师傅琰东与主持人董卿搭档表演的魔术《年年有鱼》被揭秘的频率最高。很多网友甚至给出了图解,详细标明了鱼线在舞台上的位置。总体来说磁铁植入、鱼线操控、电流刺激这三种揭秘方法流传率是最高的。但是对于这些说法,魔术师傅琰东在接受采访时都完全给予了否定,并表示自己压力很大。

赵本山身体关注度高过小品

赵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依旧是“后春晚时代”的热门话题,只是今年更多的话题围绕在赵本山本人身上。据说今年春晚小品,赵本山上台前先吸氧、下台后又打点滴,身体状况很是让人担心。不过赵本山3日凌晨4点08分在自己的微博上先向大家报了平安:“今天上台前突然头晕了,挺危险的。幸亏吸了点氧,可能是下午喝咖啡,心脏跳得快,血压有点高。”

而不久之后导演马东解释了本山吸氧的原因是由于春晚后台人多,赵本山的休息间是相对封闭,很容易处于缺氧状态。

植入广告被“疑似植入”

虽说今年春晚导演陈临春信誓旦旦地说春晚不再植入广告了,但还是有网友发现了植入广告的痕迹。如小品《“聪明”丈夫》中提到“铁梨花”;西单女孩《想家》大屏幕背景同步播放游戏《星辰变》画面;而该游戏公司的总裁也在微博中称:“给力!中国网游首度亮相央视春晚!”小品《同桌的你》由小沈阳展示某品牌服装特写2秒等。

对于这些植入广告,央视并没给出正面回答,一位工作人员称,春晚在播出前就已经和很多商家签了合同,“不植入是不可能的,只是多少的问题!”

流行篇

2011央视春晚十大流行词

1 把××埋起来。

2 养猪的养成狐狸了。

3 昨天就出门了一直堵到今天。

4 此处略去××个字。

5 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眼睛是红的、心就黑了。

6 我人才,你天才,不就比我多个二。

7 是漆皮的,鸡皮的鞋。

8 别谢大坝,你谢三峡吧!

9 我滴个亲娘四舅奶奶!

10 爱我你就抱抱我。

人物篇

林志玲 揭秘魔术遭炮轰

今年春晚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大美女林志玲可真是栽大了,不仅造型被质疑“胸没了,头发乱了”,其在介绍悬空弹琵琶乐手时,台上两度明显躲避主持人董卿也令人不解。而林志玲最要命的节目是现场揭秘魔术《大变活人》,此举更被网友们质疑,也被诸多魔术师炮轰。包括陈冠、张国洲、吴国华等魔术师都在微博上抗议。魔术师郑淼认为,林志玲的行为无疑是伤害了魔术,春晚直接揭穿魔术,艺人怎么这么不尊重魔术。刘谦也在自己的微博上说:“我都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对于这些质疑,林志玲经纪人范清美表示,这些都是春晚剧组安排的节目,林志玲本人只是执行表演,因此这些责怪并没有理由。

夏达 春晚最美女观众

每年春晚都会捧出一两个“明星观众”,今年也不例外。兔年春晚播出时,摄像师几次将镜头对准一位在嘉宾席就座的清纯漂亮女孩,其获封“春晚最美女观众”,引发网友追捧。她的身份也很快浮出水面――夏达,漫画家,湖南怀化人。据知情人透露,夏达原本还被安排和容祖儿、余翠芝、林志玲三位美

女一起,向观众拜年并送上兔年大礼。夏达送上的,是她创作的兔年吉祥贺图。不过在最后一次彩排时,送贺图的人选改为了李小冉。

对于自己的意外走红,她并没有太过欣喜,还在微博上提醒网友:“不要传播我的照片,不要转发我的任何新闻,不要在我名字或职业前加上美女二字,做到这些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史上最牛春晚观众出炉

一则名为“盘踞春晚十余年,史上最牛春晚观众出炉”的帖子在网上流传。从截图中清晰可见,从2001年到2010年,“笑脸哥”每年如约出现在春晚现场,兔年春晚也不例外。马东表示,这位笑脸哥估计是位经常上春晚的演员的朋友,“演员有时候会有票,但他确实也是很突出比较打眼,因为他太喜庆了。”

有媒体采访到了这位“笑脸哥”,“笑脸哥”姓冉,现居北京,是搞艺术的,特别喜欢看春晚。谈起自己受网友关注的原因,他说“可能是我这个人长得比较胖,喜欢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旭日阳刚 出场费暴涨到五位数

春晚草根明星最给力的当属旭日阳刚。如今,旭日阳刚的人气已经远远超过了西单女孩,更有媒体爆出旭日阳刚3月将在杭州、宁波等地开演唱会的消息,虽然很快被否认,但是这股“旭日风”还是在春晚之后迅速掀起。据说其出场费已经涨到了五位数。

王旭的妹妹王蓉更向记者表示,自“旭日阳刚”上春晚以来就有不少公司前来洽谈过签约事宜。但目前两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据悉,在稍加休息后,两人还将参与央视的《欢乐中国行》、《中国文艺》等节目的录制,开启兔年属于他们自己的星光大道。

春晚经济凸显

春晚李小冉的大衣、手机链、丝巾,小宋佳的风衣、书包,董卿的连体裤装,陈数的紫色大衣……兔年春晚刚结束,春晚上的服装道具便开始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关注,网络商家们也纷纷给自己的商品加上“春晚”元素来吸引眼球。

在一些时尚论坛上,类似于“李小冉丝巾什么牌的”、“宋佳的风衣很好看”的帖子占领了时尚生活分论坛首页的位置,在淘宝网上用“2011春晚”的字样进行搜索,立即弹出相关商品500余种,主要包括魔术道具以及明星春装等。在这些商品中,大多为山寨货。李小冉的大衣、围巾,刘威小品的墙纸,小品《新房》中的兔子情侣卫衣以及丁建忠的“手撕报纸”、画中金鱼等魔术道具纷纷出现在不少卖家的店铺之中。当笔者打入“李小冉春晚大衣”等关键字时,都能搜索到百余条相关信息。“这款大衣其实是去年冬季的样子,看了春晚后,我们发现店中现有的大衣其实是同款,只是颜色不同,于是为了促进销售,我们就把商品的名字改成了‘李小冉同款大衣’。”店主“澜歆儿”说道。

近几年,电影、偶像剧中明星、名人饰品、服装一向为年轻时尚人士所追捧,尤其是春晚服饰影响力更大,像去年春晚上王菲的裙子、牛莉的大衣等,都成为了当季最流行的服饰。

淘宝卖家沈小姐表示,大年初一的时候,自己店铺所出售的兔子情侣卫衣就已经成交了四十几笔,此后几天里,成交量始终呈增长态势。

此外,淘宝店铺“布衣小妞”的掌柜说,春晚结束后,店铺所卖的李小冉同款粉色大衣销量良好,6天来卖了30多件。

不过,“正品”价格高且销售渠道有限,因此相关的“高仿”产品在国内有很大的消费市场。许多南方网络商家都是在看完春晚后,立即联系相关厂商或直接在自己的厂中加工,由于春节长假工人放假,因此相关产品最快也要20日之后出货。

一家出售“春晚李小冉手机链”的店主直白地告诉记者,该店里售卖的产品绝大部分是“高仿”产品,价格低廉,满足年轻消费者“快时尚”消费需求。“我家有自己的饰品厂,平时就专做仿韩版饰品,紧跟偶像剧等市场,像这样的手机链,等到工人复工后,看着图样打板,然后开模生产,三天就能做出来。”

春晚效应引发的一股狂热的时尚潮,反映出消费者对新潮商品的需求强烈。不过据了解,也有一些商家表示了自己的顾虑。“像这些热门的服饰,许多都是在南方小型工厂中生产的山寨货,由于生产时间很紧,所以产品质量经常是参差不齐,有时候会因为这些跟顾客产生矛盾,影响店里其他商品生意。”新区淘宝卖家孙小姐表示,“因此我们现在在消费者购买前,就向其表明相关产品是仿单,让消费者买得清楚明白。其实一些类似于‘原单’、‘剪吊牌’的服饰大都是仿品。”

需要提醒读者的是春晚商品虽然热销,但相伴而生的山寨明星衣以次充好问题也在增加。跟风和潮流无可厚非,但若过于狂热和贪小便宜,恐怕就变成盲目了。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相关商品时还应注意甄别。

春晚变或不变

近些年来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央视春晚仿佛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每每对春晚进行毫不留情的抨击,从内容到形式、从主持到演员、从细节到台词都把春晚批得体无完肤,而一谈到如何改进春晚,能给出建议的人是少之又少。

毋庸讳言,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和视野的开阔,尤其是文化生活(包括网络文化)的不断丰富,不论是精英阶层还是普罗大众,对春晚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央视也意识到这一点,近年来一直在探寻春晚的改革之道,先后推出了网络歌曲、草根歌手、开门办春晚等一系列举措,试图改变春晚一年不如一年的尴尬和窘境。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取得观众的好评。

那么,春晚到底应该变还是不变呢?

从央视一改春晚导演“竞标制”为“任命制”所招致的非议,到邀请“草根明星”上春晚所引发的猜想;从节目单曝光后公众对“老面孔”的失望情绪,到“赵本山搭档章子怡”传闻折射出的民间兴趣。期待央视春晚发生改变,是所有热烈争论的焦点;而这一期待的再次落空,则是后来一切批评的源头。

也许人们不得不承认,面对这样一台部级电视媒体最重要的文艺演出,一台据称收视率、播出时间和参演人员数量足以破世界纪录的综艺晚会,一台已经垄断除夕娱乐29年、被称作是“新民俗”的电视节目,让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真正发生深刻的改变,并不是一件如想像中那么容易的事情。

面对今年满意率不到五成的状况,作为今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总导演的马东,自称从不看重收视分析:“因为那是一个后置的东西,你所有的努力都做完了,那就听之任之吧。”对于此时仍在互联网上发出的种种批评声音,他的态度也很坦然:“春晚一定会挨骂,我们这些导演都很清楚,不觉得可怕,也不觉得委屈。”

马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改变春晚,先尊重传统的惯性,是创新,不是导演能够左右的。被问及如何看待人们提出的改变春晚的呼声时,他认为,29年的央视春晚有一个自己的惯性,它不是由创作者所决定的。春晚不是导演的艺术,它本身是一个国家层面的行为,是由我们现行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氛围所共同决定的,绝不是任何导演能够去左右的事情。某种意义上来说,导演就是执行者,你接受了这个任务,就在自己的层面上把它完成。

从导演工作层面,我们建立了一个理念,叫做“秉承传统,有限创新”,就是你首先得尊重这29年来约定俗成的传统,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去创新。如果你把这个传统颠覆性地改变了,那后果一定是不堪设想的。这绝不是旁观者所能了解的,这其中有一种内部的操作程序,当然这个程序确实也是需要创新的。

在谈及春晚应该在地域文化上有所调整,照顾南方观众的欣赏需求,但是在今年春晚上,为什么仍没有来自南方的语言类节目?

他说,我们在筹备过程中,其实是在南方节目上下了极大功夫的。湖北有两个小品节目,经过了几十稿的修改,也经过了审查,但是都没有成功;还有一个上海的作品,也是我们力推的,最后也没上去。就是没有办法,彩排的时候横向一拉线,欢喜度上能不能符合春晚的要求,观众是否认可,一比就很明显。

你观察汉语方言的区域划分就会发现,北方方言覆盖了我国比较广泛的区域,而南方方言则分割得特别细碎。所以我怀疑所谓南方节目就是一个伪概念,南方根本就不是完整的一块儿,你照顾了这个就忽略了那个。

春晚评价篇5

【摘要】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媒体在报道中呈现新闻事实的相互呼应、印证的现象出现,然而媒体传者和受者的重合特性可能使得电视媒介仪式在形成价值认同力量的功能方面受到冲击。本文认为微博等新媒体的介入对媒介仪式有解构作用,并以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和新浪微博对其发表的微博为例,分析微博对春晚这种媒介仪式的影响。

关键词 微博媒介 仪式 影响

美国传播学家詹姆斯·凯瑞首先把仪式同媒介结合衍生出媒介仪式,“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①自1983 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次春节联欢晚会以来,春晚已经从一个单纯的节目转换为中国人除夕守岁、共享民俗的年度家庭欢聚仪式。本文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仪式景观为例,分析微博对电视媒介仪式介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以及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一、微博对春晚这一媒介仪式的解读

1、解读的类型

笔者在新浪微博上“2013 年央视春晚”为

关键词 进行搜索,并对于2013 年2月9 日20:00 至2013 年2 月10 日20:00共24 小时的微博内容进行抽样,2 月9日20:59 分开始,每一个小时抽样一次,共计183 条微博。

对183 条微博进行分类:1、积极支持(以任何形式认同春晚或者认同某一具体节目)共44 条,占抽样总数24.04%;2、批评反对(对春晚本身及具体节目的意见和调侃)共45 条,占总数24.59%;3、转载节目视频(不包含任何评论性词汇)46条,占总数25.13%;4、其他:通过微博对春晚节目进行投票(21)、春晚流行语(13 条)、发表目前状态但无任何评论意见(12 条),占总数6.55%。

笔者将抽样中持“批评反对”意见的45 条微博进行分类,主要有三类:

(1)直观式解读。微博的大多数用户发表的内容都是对春晚节目的一种直观的感受。比如:“IFYOURSlove:央视春晚的镜头好恶心,老是喜欢远镜头,人都看不清的。@2013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或者是对主持人和演员的讨论和评价。如:“图腾天狼星:刘谦的魔术道具红酒瓶子都漏酒了,看了之后很失望不够专业。”,“愛做夢的_ 青青青長吥大:春晚就不能换几个新鲜的主持人么?总是那几个人!真是没意思!@2013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媒介仪式一个重要方面是电视对媒介事件的“表演”,并通过一种或多种象征性符号表达一种社会意义。春晚作为一种盛大的仪式,其公众“印象”应是宏大的场面,主持人在外表形象端庄、节目内容应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等。微博上对这种仪式符号的反叛对媒介仪式本身形成一种挑战。比如“lu 呀呀:# 蛇年春晚微直播# 小时候看春晚是很幸福的事,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春晚每年惊喜给到观众,歌曲永远是春晚一唱全年都火。现在各种倒退,歌曲唱遍全国再到春晚唱,失去新鲜感;舞美例如全息是09 年已被日本用到极致,连其它卫视前年都用到烂,今年春晚才开始。以后春晚还能创新么?@2013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春晚通过各种符号来提供这一仪式的意义。主持人的串场词,抒情的语气,缓慢或者激昂的节奏,都是确认意义的手段。但是微博中碎片化的海量信息背离了组织者希望被确认的那些意义,相反,这些符号本身对观众形成刺激,成为微博舆论的“议程”。微博弱化电视传媒议程设置功能,同时微博内部也形成自己的议程设置。

微博对媒介仪式的影响不在颠覆电视媒介已经建立起来的仪式框架,它最大的影响在于对媒介仪式中的符号链进行拆分,根据自己的语境对仪式中的各种符号进行批评和“审阅”,并运用微博本身的裂变式、碎片化的传播模式,使信息具有更强大的传播力与穿透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媒介事件本身。

(2)娱乐化解读。春晚是一场集体狂欢,舞台表演者很多都是名人、明星,名人要素是娱乐的重要构成要素,所以对春晚的参与也通常表现为对名人明星的观赏和评价,同时这种调侃呈现一定的娱乐化倾向。例如“would_you_:哈哈2013 央视春晚刘谦调侃李云迪王力宏片段”,“秀气伟:今夜春晚主题:让我们一起见证齐基的时刻!@2013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烟霞仙居:席琳迪翁唱《茉莉花》气场十足,宋祖英成陪衬”。对于微博的大多数用户来说,明星或者媒介精英以及微博名人属于自己普通生活圈之外的远距离图景,是一种与自身生活不同的“奇观”,微博为他们提供一个窥视他人生活的平台,他们积极关注或者转发、评论。而娱乐化的解读倾向可能是大众对自己平淡生活的反叛,但消解了媒介仪式“神圣”、“崇敬”的象征性意义。

按照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理论,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幽默讽刺、娱乐调侃是微博语言的重要特点,再加上微博140 个字的字数限制,使得微博中传播的信息广泛实用并且鞭辟入里。媒介仪式是严肃的、权威的,但是对娱乐明星等的八卦和调侃是对媒介仪式本身“气氛”的反向性解读,它偏离了媒介仪式组织者、表演者预先设定的意义,扭曲了媒介仪式的塑造,对媒介仪式的传播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3)去权威性解读。从微博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受众对于春晚的质疑。主持人的串场词其实是春晚叙事结构的一部分,但模式化的串场词几乎变成了渲染烘托情绪和气氛的八股文,于是,有网友调侃,“春,不是这样叫出来的。”

媒介事件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强调冲突的时候—它们庆祝的不是冲突而是和解。”而且“电视使人们待在家里,使得社会非政治化,使人们产生政治参与的错觉。” ②媒介仪式借助传统媒体是一种单向和强制性的传播方式,通常表达神圣和敬畏。而微博可以将信息的力量和公众的意志发挥出来,影响现实环境中事态的真实进程和公权利的行使。微博的诞生为人们平等参与和讨论公共事件提供了场所,而它的自媒体属性更是允许人们的意见自由地构建舆论,为信息的分享和理性的批判提供独立空间。

2、意见领袖解读的影响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是大众传播效果形成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环节,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新媒体环境下,特别是微博中的意见领袖则是在微博上主动积极发表观点,凭借粉丝数量和微博质量、转发数和评论数直观地体现其影响力。

笔者选取新浪微博上几个意见领袖关于2013 年央视春晚在2013 年2 月9号20:00 至2013 年2 月10 号20:00 发表所发微博及其转发、评论的情况作简要分析,来说明意见领袖对媒介仪式的评论等通过微博的转发评论等互动功能所发挥的影响。

(1)邓飞:新浪微博上的认证身份为免费午餐发起人、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关注:2655 粉丝4129211 微博24553 ,在这期间共发7 条相关微博;

(2) 任志强:知名地产商,关注137 粉丝15780013 微博62471,在这期间发表或转发相关微博5 条。

费斯克认为,“一个文本要成为大众文化,它必同时包含宰制的力量,以及反驳那些宰制性力量的机会。” ③一条微博蕴含多大的影响力,不在于它的传播者是谁,而在于这条信息有多少人关注了,并对其转播、评论、赋予新的内容。比如:任志强发的一条微博:“没看春晚的很幸福。” 得到609 个赞、1642 个转发、2020个评论。而作业本则直接拿主持人开刷:“李咏、朱军、毕福剑出来了,求撒贝宁跑步上台把这个填空完成:LZ_B!” 引来2673 个赞、30014 个转发和9392 个评论。邓飞赞誉性的微博:“少年强,则中国强。提气,我们加油!” 引来网友质疑性的感叹:“绽放- 风吹麦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说了百年了,看如今的中国,好讽刺!祝福先生新年快乐,一切平安!”“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意见领袖针对媒介仪式发表的观点往往因为其粉丝群巨大而被关注,而后大众对其进行转发、评论,使得对春晚的赞誉、对春晚的“批评”成为一个“议程”,这种互动性的加强让大众对媒介仪式的讨论更加激烈,同时使得媒介仪式传统的单向性的传播渠道受到冲击,以此影响媒介仪式权威性的集体价值认同感。

二、微博对媒介仪式的影响反思

微博为人们的自由表达、平等参与讨论公共事件提供了便捷的平台,有利于信息的分享和理性的批判,也为草根介入媒介仪式、建构舆论提供了有效空间。微博形成“抗议价值”,把事件喻示的价值一致的神话戳穿④,微博中的话题和观点讨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对传统媒体、媒介仪式形成“议程”。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微博舆论场中鱼龙混杂的现象,信息源可靠性是我们关注微博等新媒体应该警惕的。但是在看到微博对电视媒介仪式的解构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关于春晚的网络讨论的狂欢化,也无形地为春晚的收视率添薪加火。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春晚观看方式,它挤压着传统电视媒体的空间,也助推着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①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5:28

②④丹尼尔·戴杨、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69、83

③姜渌波,《微博生产性受众解读》[D].辽宁大学,2012

春晚评价篇6

如今,面对周围崛起的竞争对手和审美不一的众多观众,春晚该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春晚的没落

1983年,20多岁的刘晓庆身着红色连衣裙,秀发披肩,在600平方米的演播室与马季、姜昆等人主持了第一届春节晚会。在央视一些老编导的记忆里,那时的春晚就是自娱自乐,演员演完节目就跑到台下嗑瓜子。刘晓庆甚至在念了一封电报之后自己临时加了一段:“此时此刻,我最想念我的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一定坐在电视机前看节目……”

那时的春晚非常灵活机动,观众电话可以直接打进演播厅点播,当年时任广电部部长的吴冷西顶着压力拍板,让李谷一演唱了观众点播的、曾被列为“禁歌”的《乡恋》,此歌一经播出,无数观众激动不已。在当年的春晚上,李谷一一人连唱了7首歌。

当年的导演黄一鹤多年后回忆,晚会结束后,组委会收到大量观众来信,评价央视是“人民自己的好电视台”,同事们全都哭了。而没过多久,马路上女同志全都穿上了刘晓庆的那件红色衣服,并起名“晓庆衫”。

就这样,在那个年代,春晚培养了巨大的粉丝群。从马季的“宇宙牌香烟”、费翔带来的《冬天里的一把火》,韦唯演唱的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到上世纪90年代,赵本山首次亮相、港台明星频繁出场……春晚成为中国人过节必需的娱乐项目之一,一度被称为“精神年夜饭”。

2004年,是央视自办春晚的最后一届,“春晚再也不能闭门造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等言论喧嚣尘上。

一夜之间,春晚从圣殿跌落下来,有人心痛,有人不屑。而此后的情况更为糟糕,假唱、节目单调,主持人语言程式化等几乎成为专属春晚的“老生常谈”,用文化学者朱大可的话来说,对于中国人,春晚是一根典型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根据央视市场研究公司公布历年的调查结果,近6年来央视春晚的叫好率逐年下降。每年春晚,观众最期待的便是语言类节目,但越来越多的观众评论道:语言类节目不逗乐了,“包袱”抖得很牵强。

在演艺人才上,春晚也显现出“青黄不接”的局面,赵本山、宋祖英等已是多年“挑大梁”,更有很多观众觉得“看春晚就是看赵本山”。

观众普遍认为,一些春晚老面孔的表演风格、搞笑套路、肢体动作已固化成“标本”,无法再像十几年前一样赢得观众的共鸣,唯一的优势只剩下“脸熟能详”。

民间春晚遍地开花

就在春晚这台国宴没落的同时,从2010年开始央视春晚不再一家独大,东方、安徽、广东3家省级卫视都停止了转播央视春晚,用自己的节目正面对抗春晚,再加上各个卫视纷纷开始“砸钱”办自己的春晚,使得央视春晚的地位愈发尴尬。

的确,比起央视春晚的中规中矩,卫视的春晚更加特色鲜明,北京卫视的春晚完全没有语言类节目,东方卫视的小品则走的是黑色幽默路线……用东方卫视春晚总导演王磊卿的话来说,这些都是央视春晚所没有的“毛边感”,虽然没有央视春晚大牌大腕多,却更接地气。

分羹的还不止这些。2008年年末,“山寨春晚”导演施孟奇竖起“向央视春晚叫板,给全国人民拜年”的旗帜招摇在大街时,央视春晚的形象几乎掉到了最低值。第一届山寨春晚最终流产,但却吸引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山寨春晚被形容成“普通百姓的嘉年华”。

而在举办第二届山寨春晚时,施孟奇不仅领到了文化部门的“演出许可证”,还让节目在一家卫视、6家网站顺利播出。

同时,各种版本的春晚相继诞生,北漂春晚、南方春晚、寂寞春晚、笑动中国春晚、老年春晚……据施孟奇评价:“除了南方春晚和笑动中国春晚行动失败,其他春晚都做得有声有色。”

让春晚回归民间

2010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张倩红提交了一份名为“让春晚回归平常”的提案,建议春晚低调下来,“多从普通人的生活中发掘艺术精品”。

她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春晚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从政治上看,要弘扬时代精神;从文化上看,要融雅与俗、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于一体,庞杂的因素组合使春晚背负起沉重的十字架,很难自如创新。”

就在类似的“讨伐声”此起彼伏之时,春晚也在试图进行改变和创新。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于2010年9月3日播出新节目《我要上春晚》。该节目以向春晚输入新鲜血液为宗旨,吸纳全国各地的草根选手,3位评委只做点评不定生死,最终直面导演的演员将由观众投票决定,由于各地奇人的卖力表演,有网友评价《我要上春晚》“因为不完美所以更好看”、“比起春晚的严谨,《我要上春晚》中的意外不断,却更让人觉得有意思”。

2010年12月,《我要上春晚》正式揭晓了在除夕夜登上春晚的选手名单,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以一首《春天里》得到了34.1%的网络投票,获得了入场券。而除了“旭日阳刚”外,兔年春晚的草根明星还有西单女孩任月丽、深圳民工街舞团。这些普通的百姓通过一段视频、一场选拔,改变了命运。草根也能上春晚,这几乎被看做央视春晚转型的一大重要标志。

2012年的龙年春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出现了颇多创新之处,比如取消了软硬广告的植入,存在了长达20年之久的“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也被取消,语言类节目出现了新老结合等。

春晚评价篇7

2月13日,肖鹰教授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说,接受专访并非回应马东博文,而是希望从正面、建设性的角度,探讨一些关于春晚的问题。

春晚明星化、竞技化的背后,是文化演艺行业被利益集团化了

记者:您为什么对今年央视的春晚不满意?

肖鹰:这其实是一个怎样看待央视春晚的问题。有人说,春晚不就是让大家乐一乐吗?但你不要忘了,央视春晚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结合体。春晚有今天的地位,与近30年来春晚主创人员的辛苦奉献有关,但更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国家体制决定的。

央视春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不能只是乐一乐。它应有准确的定位、必要的底线和正确的导向。

我认为,春晚要定位于中华民族的春节联欢。它的导向,是在21世纪新形势下,维系和提升全球华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春晚的底线,是要尊重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生活情趣和个人尊严,让人们在乐一乐的同时,没有感到被取笑、侮辱、歧视、排斥。

但在近年包括2011年的春晚中,我们看到不少节目,特别是作为收视重点的小品、相声,丧失底线的问题日益严重。

前几天,一个朋友跟我聊天,说除夕一家老小看春晚,看到小品《同桌的你》说到“走进一个苞米地,此处省略多少个字”时,他10岁的女儿跟着大人们一起笑起来,让他觉得特尴尬。

这几年春晚语言类节目充满类似噱头,好像大家都习以为常了。难道国人非此就不乐了吗?

记者:逗乐是相声、小品的看点,招大家笑了,还不好吗?

肖鹰:你不能用笑或不笑作为艺术价值的标准。我们是要让大家笑,但也要笑得有点意思,不失尊严。赵本山和春晚导演的问题,在于他们片面地以取悦大多数人为借口,以制造低俗的“笑果”为能事,把春晚观众的趣味一再往低处拉。

按照他们的逻辑,要让观众乐,就只能以嘲弄残疾、智障等弱势群体,用性的暧昧想象为技巧。这是低于广大公众欣赏趣味和伦理底线的,而且也低于农民的伦理底线。

春晚导演和赵本山一味强调只有“俗”才能满足大众需要,仿佛大众天然不能接受“雅”。在他们看来,“俗”和“雅”好像水火不容。这实际上是歪曲审美规律。在人类审美活动中,“俗”和“雅”只是不同的审美表现形式。“俗”并不是“低俗”,它在形式上是纯朴自然,在内容上是新鲜生动,也就是大家讲的“接地气”。这样的“俗”文艺,大家都欣赏。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经典回目――编者注)俗不俗?侯宝林的相声俗不俗?但它们都是中国人共同喜爱的文学艺术。“俗”不能是形式上的粗制滥造和内容上的阴暗猥亵,“俗”不能是“低俗”。公众对现在春晚的普遍不满,学界对春晚的严厉批评,就是针对它的“低俗”。春晚导演和赵本山们在回应时,偷换概念,硬把“低俗之辩”,炒成“雅俗之争”,这是掩人耳目。

春晚主办方一直强调,国大人多,众口难调,因此春晚难办,有些观众不满意是理所当然的。这话听来似乎是那么个理,但其实也是逃避责任的托词。中国人多,但都是中国人吧?大家认知、情趣差异大,但都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吧?如果你找着了“21世纪中国人”这个文化共同点,就确定了春晚的操作底线。在这个底线上寻求多样化、差异性,你就游刃有余。

我认为早期的春晚导演对这个共同点找得准,对底线把握得也好,留下许多广受欢迎的经典节目。现在的春晚导演,为了出“笑果”一味趴在底线上活动,能不低俗,能不招骂吗?

记者:您认为春晚究竟应当怎样定位7对于春晚主要演员固定化,比如“赵本山钉子户”,您有什么看法?

肖鹰:春晚办了28年,为什么只成就一个赵本山?难道不是春晚定位和节目创新机制出了问题?

我有一个问题,春晚究竟是体现我们民族文化趣味、表现春节喜乐祥和的舞台,还是要成就“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商业娱乐竞技场?

我认为,春晚不应成为商业竞技场,春晚是万众联欢。然而,多年演变下来,春晚现在不仅变成了垄断性的娱乐竞技场,而且还变成了“星工场”。为什么那么多人打破头要挤进春晚?因为春晚不仅是艺人演员圆梦之地,也成了表演者和其背后支持者一夜暴富的地方。

小沈阳2009年一上春晚,就从一位普通的商艺演员一夜成为“全国红星”,身价猛增。是小沈阳演技高吗?他真为观众奉献了艺术佳作吗?成名三年了,小沈阳的表演,今天不仅被专业人士也为普通观众所诟病,批评声音日隆。但连续三年,赵本山“带病坚持”带他上春晚,为什么?说白了,因为赵氏商演集团要想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的大腕作卖票招牌。

春晚本来是一个全民公益联欢晚会,现在却办成了央视借国家传播资源的创收机器。春晚为什么不能自我批评,为什么对于民调的负面信息和学界批评一概排斥?

继陈佩斯、朱时茂、赵丽蓉之后,赵本山是最受观众喜爱的小品演员。如今他为什么会被人们讥讽为“钉子户”?除了赵本山及其团队长期“将局限作优势”外,春晚导演恐怕也难辞其咎。

记者:春晚节目长达四个半小时,为什么您只说赵本山的小品?

肖鹰: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看春晚就是看赵本山”;“赵本山好了,春晚就好,赵本山不好,春晚就不好”。你看一下春晚的历史会发现,春晚曾有很多打动人心的节目,不仅有小品,还有相声、歌曲、舞蹈。前些年的歌曲《常回家看看》,朴实、真情而优美,非常感动人心,不仅一时间唱遍大江南北,数年后还在流传。但在近几年的春晚上,有几首歌能让人记住?

我为什么就揪着赵本山不放?第一,他太重要了;第二,他的问题也太大;第三,他的影响太严重。要将春晚从目前的困局中拨出来,赵本山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春晚对个别明星的过度依赖,春晚现在的竞技化、帮会化,造成了春晚现在的状况。而春晚明星化、竞技化的背后,就是文化演艺行业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被迅速地利益集团化了。在这个格局下,靠一两个导演的确难以扭转乾坤。

记者:但也有人说,只要普通老百姓都喜欢赵本山的小品,这就足够了。

肖鹰:这种说法显然低估了21世纪的中国民众,包括农村民众的眼界、素养和精神需要。近年来,春晚舞台充斥着低俗化、反智化。他们现在不敢嘲笑权贵、富贾,就一味嘲笑弱势群体。比如今年小品可以嘲笑为了一套房子离婚的人,他们为什么不嘲笑那些把房价炒到天上的地产商和“地王”,为什么不嘲笑那些专靠“土

地财政”升官发财的“父母官”?

尽管如此,我并不认为权贵、高官和老百姓是对立的,他们仍会有共同点。春晚的定位就应该是全民联欢,全民联欢就应该找大家的共同点。大家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相思、怀旧,都有父母弟兄、妻子女儿。为什么不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展现出来?美好的东西就没有“笑点”、没有“娱乐价值”吗?

春晚是活的中国文化符号,对国内演艺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

记者:您认为,春晚导演到底该怎么做?

肖鹰:如果春晚是一盘菜,春晚导演应该做采购而不是厨师。春晚为什么难办?就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当成了厨师,自己在设计节目,这就是越俎代庖了。当你去做采购时,就会发现,你的演员就是全国人民。

最好的春晚节目,应该从民间选择。为什么大家认为春晚节目越来越假,脱离生活?关键就在于“闭门造车”。总导演把一批人圈起来搞“找笑点竞赛”。现在的小品、相声,都是导演“指定”的一批“春晚专业户”,在黑屋子中做脑筋急转弯的产物。姑且不讲他们究竟有多大心思在专务此事,就是全身心投入,这样的运作模式也是上缺氧气下缺地气。

我认为,春晚导演的功能,就是在对当年度全中国文艺的广泛了解、对当下中国民情的广泛了解和对中国时代精神的深入认知的基础上,把优秀的节目选择出来,组织晚会的编排、表演。

春晚回归民间,一方面要向民间取材;另一方面是要引导民间,引导民间走向更美好、更文明、更先进的艺术、文化生活。我还要强调一点,春晚向民间取材,应立足于选节目,而不是选人。张三今年有好节目,今年就选张三;明年李四节目好,就选李四。这样,春晚导演就不需要吊在一棵或几棵大树上受苦了。现在大腕的价值被绝对化、神人化了,新人怎么上来?上来了又怎么闪光?

记者:今年春晚专门设立了“草根明星板块”,这是不是民间性的体现?

肖鹰:我所说的“民间”,不是一般所认为的限于“草根”。所谓“春晚民间性”,是一种向全社会开放。就艺术表演而言,应该让专业、业余和原生态的表演都有自己的位置。不能一说到民间,就只想到农民工。现在春晚导演的创作意识,一方面排斥所谓“学界精英”,一方面又依赖于几位“春晚老人”,以为这样就可以安全保险了。为什么呢?就是没有懂得春晚的生命线在当代中国社会整体生活中。不把这个“整体”的文化内涵搞清楚,怎么有底气办好春晚?

记者:除了您说的春晚设计存在误区外,您认为春晚导演的根本问题何在?

肖鹰:近年来,许多学者专家都对春晚导演有不少善意的建议和批评,但似乎春晚导演们很难听进去,明里暗里都当作“不靠谱儿”给打发了。专家学者谈得最多的、批评最严厉的,都集中在春晚节目表现出导演们缺少必要的文化视野和文化判断力。许多节目出来,大家看到的是节目的文化缺陷和伦理纲常问题,但导演们宁愿相信“笑声”,不愿相信“良知”。

目前学界普遍的共识是,春晚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口号、忽悠、煽情,而是缺少文化灵魂。

所谓文化灵魂,就是正确的文化意识,就是知道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的文化精神诉求是什么。春晚作为年度最重要的国家综艺晚会,它的核心导向是维系和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为什么不提“中国文化”,而提“中华文化”,因为春晚不是两会,应当承担凝聚全球华人的文化仪式责任。这就是我说的“春晚的灵魂”,这是春晚导演没有抓住的。相反,他们现在不仅没有意识关注海外华人,连对国内民众,都分出三六九等,把某些领域的人士排斥在“收视主体”之外。以这样抓不住魂的方式办春晚,当然会感到领导的意志很难贯彻,群众的要求很难满足,文化学者更难对付。

一台春晚虽然一年只演出四个半小时,也尽管它的收视率和关注度逐年走低,但对于当代中国文艺、文化仍然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几年,我国演艺事业普遍低俗化,春晚要负极大的责任,因为春晚的地位,决定了它对演艺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

归根结底,能否办好春晚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春晚导演要虚怀若谷地听听文化专家、尤其是人文学者的意见,另外他们自己也要有创造力。春晚在国家文化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春晚导演应具有文化战略家的视野、胸怀和文化统领能力。

记者:现在也有人觉得春晚已成“鸡肋”,不如干脆取消算了。

肖鹰:我不这么认为。只要有中国,就要有春晚。春晚是活的中国文化符号。春晚的价值,首先是一个重要的民族文化仪式的价值,它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年度重大仪式,所以春晚问题再大,批评声音再多,春晚还是有人在看。这不是春晚的节目抓住人,而是春晚这个仪式在抓人。我听说,我们的留学生在海外过年时会聚在一起打开电视,播放春晚节目――看不看、喜不喜欢另说。现在全球化运动对民族文化的消解力非常大,日常生活又是非常个人化的,春晚的文化认同和凝聚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春晚必须办,并不意味着要继续搞央视春晚一家独霸大年三十的垄断局面。这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垄断导致的不是强健,而是衰败。除夕之夜应向全国影视、网络媒体开放,允许有从中央到地方,各层次的春晚举办。这不仅为地方文化提供了春晚空间,而且也只有在百花齐放的局面下,央视春晚才可能在竞争中重发生机。

春晚评价篇8

赵本山十三年蝉联“小品王”的同时却获评“最三俗”,两个评选的结果竟然大相径庭,有网友当即发出了“赵本山获‘最佳’、‘最差’双料王,谁在说谎”的质疑。这已经不是今年春晚第一次出现官方声音和民间声音“不合拍”的现象了――春晚刚结束时,央视官方称81.92%的观众认为春节联欢晚会办得好,但是来自民间的信息显示,大家对央视兔年春晚评价并没有这么高。在一万多人参与的微博调查中,对兔年春晚表示“满意”的只有区区6%。民间调查竟敢跟官方叫板,是可忍孰不可忍呐!

其实何止是春晚呢,近年来民意调查方面可谓是问题频发:中国首发反腐白皮书,称七成民众满意反腐工作;广东调查称90%以上民众对县委书记满意……七成以上民众满意反腐工作,是否意味着还有差不多三成的民众对反腐工作不满意?90%以上民众对县委书记满意,是否意味着还有一小撮民众对我们的父母官不满意?如果认可了上述数字,是不是等于承认我们的反腐工作还有“漏洞”?是不是意味着每一百个县委书记中就有近十个不称职?如此重要的调查,却无法得出100%的满意率来,简直是岂有此理!

正是由于我们的官方对民意调视不够、措施不力,才给了某些别有用心者以扰乱视听的可乘之机。教训深刻,必须警醒。我在此郑重提议:各级政府应立即成立一个专门的“确保民意调查100%满意办公室”(简称“满意办”),来专门规范和管理民意调查特别是关于满意度的调查。从今以后,“满意办”为有权实施民意调查的惟一合法机构,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无权实施任何调查。“满意办”公布的满意率为惟一权威数字、主旋律声音,任何机构和个人必须无条件相信。

“满意办”成立后,必须牢记以下工作要点:其一,严控调查范围。在重要调查活动中,调查对象应内定为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分子,那些不明真相者、别有用心者和不听话的“刺儿头”应严格排除在外;其二,加大对调查的重要意义的宣传。调查进行之前要逐级召开动员会反复宣讲其重大意义,让所有的人都引起高度重视,填表的时候就会慎重多了;其三,对调查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在调查中层层把关、全程监控,决不让一张不满意票轻易蒙混过关;其四,合理设置调查选项。如果每次都能像某些地方搞的调查那样,只设置“非常满意”和“满意”两个选项,不就能从根本上遏制“不满意”票的出现了嘛?

今后类似“反腐满意度调查”、“县委书记满意度调查”、“我最喜爱的优秀节目评选”这样的重大事项一定要严格把关,站在维稳的高度不惜一切代价确保100%的满意率。我还建议,“满意办”最好由统计出“2009年房价上涨1.5%”之类经典数字的国家统计局管理,以确保数据、结果的权威性和主流性,让老百姓无话可说。

【选自《凤凰博报》标题有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