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合法权益论文8篇

时间:2022-10-24 08:30:59

合法权益论文

合法权益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公权 私权 行政主体 依法行政 论文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公权与私权的分析,指出公安民警执法权益与公民合法权益有冲突的一面,为更好的分析公安民警的执法权益与公民合法权益的关系莫定了基础文章分为三部分:公安民警执法既是权利(权力)也是义务;公安民警执法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易扩大性及其规制。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公安民警的执法权益与公民合法权益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指出了防止公安民警执法权益扩大而必须坚持的几大原则。 大陆法系素有公法、私法之分,进而又将权利分为公权力和私权利,即公权和私权。公权以国家为后盾,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而私权则较为弱小,具有较大的被动性。公民个人的私权在公权面前一般处于弱势,很难抬头,这时,如公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即会发展成为剥削者,这就涉及到公权力和私权的关系问题,具体到基层,就包含着一个公安民警执法权益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关系问题。 一、公安民警执法既是权利(权力)也是义务 公安民警执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是否属于行政执法,这就涉及到对行政执法主体的认定。按照通行观点,所谓行政执法主体,是指那些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对外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根据这一定义,行政执法主体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特定行政组织的存在。按照现代行政管理的要求,行政管理是一种组织行为而非个人行为,需要通过特定的行政组织实。现这种管理的职能。第二,依法具有行政执法职责。行政组织必须具备相应的行政执法职责,才能实际取得行政执法主体的法律地位。第三,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实施行政执法活动。这里“以自己的名义”,要求行政组织能够独立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并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特定的行政执法行为。第四,可以独立承担法律后果。独立承担法律后果,即包括承担有利的法律后果,又包括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即法律责任),这是行政执法主体按照自己的独立意志行使权力的必然要求。 那么,公安机关是否属于行政执法主体呢?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职能部门,承担某一方面行政事务的组织与管理职能。职能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某项专门行政事务。职能部门独立行使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决定,井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因此,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公安机关是重要的国家机关,其 职能在于保障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治安,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 职能部门。因此说,公安机关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而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派出所因得到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也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故,公安民警执法属于行政执法。 公安民警执法既然属于行政执法,那么其执法即具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授权,所以公安民警执法是法律规定的一种权利(权力),同时公安民警执法的目的又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社会秩序,因此其执法又是一种对社会对人民的义务。因此,公安民警的执法权益应当得到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保护人民、保护社会的作用。 二、公安民警执法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的根本目的(至少是根本目的之一)是保障和实现人的权利。立法是确认人的权利,界定、明确处在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人们的权利的性质、类别、范围和实现途径:执法则是使立法所确立的人的权利,或虽未为立法所确立,但属于人作为人,或作为社会成员所自然应具有的权利得以实现,包括提供权利实现的途径、条件,排除权利实现的障碍,防止权利滥用和制止侵权,追究侵权者的责任和给予被侵权者以救济等。可见,权利是执法的核心。一切执法行为,如果离开了对相对人权利的辨认、尊重和保障,就会异化成权利滥用,其所执之“法”在形式上可能是“法”,但此种“法”的灵魂己被其扭曲或偷换。 公安民警执法作为行政执法的一种,同样是对相对人权利的保护,包括生命、自由、财产权等法定的权利,也可以是非法定的权利。在特定情况下,即使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执法机关对人作为人,或作为社会成员所自然应具有的这些权利,也不能予以否认和拒绝保护。 行政法对于要求公安民警在内的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正确执法,要求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作出行政处罚和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尤其涉及对公民的财产没收、罚款和公民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时,应该遵循“处罚法定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等,严格依法办事。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应遵循必要的行政程序,以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无论从立法的宗旨、法的目的还是具体的法律规定,都要求行政主体执法以保障公民权利为目标,为中心。在强调依法行政的今天,公安民警执法的落脚点也应是公民的合法权益,应是以公民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方向指针。 三、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易扩大性及其规制 公安机关是有国家武装为后盾的行政机关,拥有法律所规定的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对人们来说最严厉的行政强制措施,所以人们心里长期存有公安机关很强大、自己很弱小的想法,对于公安机关的决定和行为,没人敢违抗也没有人敢违抗。相对应的,在公安民警心里也有一种优越感或优势,认为谁也不敢惹自己,自己有强大的后盾(公安机关)支持,所以其行为就会无视法律或超越法律,而且基层公安民警也是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这样,就会出现一些公安民警无视法律(实体法、程序法) 或淡薄法律的行为,例如到私人家里查看黄片事件,很明显这是个人在私人空间的自由问题,却受到公安民警的调查,很明显这 是一次公安执法公权力与公民自由私权利的碰撞,对于这些如何避免呢?公安民警在执法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贝小 (一)依法行政原则 依法行政是我国国家机关行政的重要原则,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依法行政反映了现代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观念对行政的要求。一国行政的模式一“人治”模式还是“法治”模式一首先取决于一国的国体和政体,决定于一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但它同时也决定于执政者的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观念。执政者具有专制、独裁的观念,必然极力推行人治:执政者具有现代民主的观念,必然努力实行法治。我国推行法治,推行依法行政,说明我国执政者观念的转变。所以,依法行政原则应推行到基层,宣传法律、学习法律,使行政机关的各机关都能懂法、守法、护法,各级执法者都完成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避免出现大范围法治,小范围人治的局面。 (二)人性单严原则 我国长期的专制传统,一直存在不将人当人看的瘤疾,民众被看做“草民”,以至于鲁迅先生从中国历史中读出了“吃人”两个字。新中国建立以后,这一状态虽然有了重大改变,但问题仍然严重存在。由于国家权利没有制度化的制约机制,片面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导致个人没有地位。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对于被“打倒”的对象总是采取各种过激的手段,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下至普通公民,上至国家主席,其人性尊严均得不到尊重,上演了一幕幕践踏人性的恶剧。在当前的执法与司法活动中,刑讯逼供等野蛮执法、不尊重人性尊严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房屋拆迁、市容工商等领域中问题更为严重。新闻媒体经常呼吁执法人性化。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人性尊严原则的理论研究,并将其切实落实到行政执法实践中,真正尊重每个人的尊严,保证每个人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三)平等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不能因为公民的种 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等原因而受到限制。但在行政执法实践 中,因为权利、金钱、关系(人情)影响平等、公正执法的现象极为 普遍,法律的普适性没有得到贯彻,执法态意司空见惯。我国实 践中经常采取的“搞运动”(或者所谓的“专项整治”)和“抓典型” 等执法方式,严格来说并不符合平等原则的要求,带有很强的随 意性。 (四)禁止不当联结原则 禁止不正当联结原则,是指行政行为与私人的给付之间应当具有事理上的关联,也即实质的,内在的关联。这一原则的目的主要在于防止行政机关将其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作为讨价还价的对象,也即禁止行政机关利用优势地位,沼其职责作为商业化的使用。 在我国行政执法实践中,违背“禁止不当联结原则”的情形屡见不鲜,例如,工商行政机关将开设服务场所 (如浴室)为其工作人员提供免费或低价服务作为企业开业的条件。2002年9月!日的《江南时报》报道,襄樊市36中的高中毕业生去学校领取大学录入通知书时被告知,学校要求每人交t00元的“点歌费”,否则通知书将被扣留。学校(一种特殊的行政主体)在此也违反了不当联结禁止的原则。据《南方周末》2002年8月22日报道,近两年,广州、上海、重庆等地相继出台了路桥收费年票制,这种年票制通常还与车辆年审“捆绑”在一起,不买年票就不给办年审。对此,广州曾有两位市民分别提起了诉讼。 (五)正当程序原则 正当程序原则是行政执法中需要遵循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最基本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任何人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因此公务员如果与某个案件的处理结果存在利害关系或有偏私的可能,就应当回避,不参加对该案件的处理;其二,行政机关在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决定前,应当听取其意见;其三,正当程序原则还要行政机关在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决定时应说明理由。正当程序的这三个要求,是对行政机关最低的要求,无论法律有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都应当遵守。我国法制建设中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对行政程序法不够重视,欠缺其本的程序规定,在各种部门行政法律规范中所规定的程序规定往往是基于限制公民自由的目的而不是控制和制约行政机关的权力,因此特别需要利用正当程序原则作为行政执法活动所应遵守的最低限度程序义务

合法权益论文篇2

论文摘要:进城务工人员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进城务工人员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日益凸现。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落后的各种制度和观念还没有被彻底清除,新的体制还不够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制度认同、制度供应和城市主流经济文化的接纳,以及存在社会歧视性政策,必然会形成与城市主流生活格格不入的“另类”,成为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期的社会弱势群体。因此研究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进城务工人员权益遭受侵害的突出问题

1.1就业和岗位选择受到限制,不能享受平等择业,尽管《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是许多单位在招聘职工时特别注明“限本地户口”。所以进城务工人员只能选择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职业和岗位,那就是苦、脏、累、险的职业和岗位。

1.2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人身自由时遭威胁。孙志刚事件终结了我国强制性收容遣送制度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富有人性化的自愿救助制度。这个新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再也不会为“暂住证”之类的规定而东躲了,但还要交各种不合理的规费。进城务工人员要找工作,由于处于劣势地位,其身份证件常常作为个条件被扣押,没有证件或者不交证件,用人单位拒绝录用,你奈何不了。更有甚者,你的人身自由也在用人单位的掌控之中。

1.3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经常被无故拖欠和恶意克扣。进城务工人员在辛勤工作之后,往往不能保证按时、足额地拿到自己应得的工资报酬,并且工资水平普遍很低,增长缓慢,而且被强迫加班加点,且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很多情况下,处于弱势地位的进城务工人员无奈被迫超负荷工作,用人单位却不按国家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因为超时超负荷加班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工伤,甚至死亡的事件已经不是个案,某些行业屡屡发生此类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1.4社会保险没有着落,用人单位不为进城务工人员参保缴费。用人单位很少能按国家规定,为进城务工人员交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类保险。

1.5进城务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工作条件恶劣,工伤事故频繁发生,却享受不了工伤保险待遇。进城务工人员到城市工作,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往往是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城里人不愿意干的岗位上工作,加上不少单位安全意识薄弱,缺少安全保护设施,工伤事故时常发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人透露,我国每年因工致残人员有70万,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占绝大多数。

1.6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不少进城务工人员是举家进城打工的,作为进城务工人员,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有一个好的前程.然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就近上学,本来应该人人享有的平等受教育权,无形中就被各种部门的各种规定剥夺了。

2.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分析

2.1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得不到保护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传统的自然经济造就了城乡及乡村各村落之间的相互隔离;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现代法制观念淡薄。在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进城务工人员既不能以传统的熟人关系保护自身利益,也不愿意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2.2落后的户籍管理制度,使进城务工人员遭受不平等的待遇

1958年,为了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及其相关配套措施,确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个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种户籍制度本身强化了城市和农村的隔离。

2.3劳动保障法制建设滞后,执法力度不足

2.3.1劳动保障法制不健全,立法边界模糊。虽然现行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了许多规定,却未能有针对性地对进城务工人员这样的弱势群体给予特殊保护,为他们提供便捷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手段。这就使权益受到侵害的进城务工人员无所适从,发生争议后不知应当先找劳动部门还是先找法院,等到了解清楚之后往往又因为超过仲裁申请时效而被驳回。

2.3.2现行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在劳动关系的建立上,对用人单位不与进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处罚只是责令改正,对仍未改正行为没有进一步的处罚措施。在工资支付方面,对拖欠、克扣工资等行为,只是设定了50%到一倍的赔偿金;对企业主拖欠、克扣工资后逃匿等行为没有强制手段。在劳动保护方面,对恣意延长劳动时间、不依法提供劳动保护措施的行为缺乏强硬的处罚措施,等等。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导致行使处罚乏力,难以震慑和遏止违法行为。

2.3.3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效果不理想。目前全国各地劳动保障监察专职人员合计为1.7万人,而全国用人单位约2700万户,涉及劳动者近3亿人,平均到每名监察人员身上,是1600户用人单位和17000名劳动者,责任之大、力量之少,就是监督难以到位的重要原因。另外,劳动争议仲裁缺乏独立的办案机构,办案人员的编制、经费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没有解决,也严重影响了劳动争议处理和仲裁的办案效率和质量。

2.4法律救济的不经济

从劳动争议的解决到拖欠工资的追讨,如果通过正当途径解决正常程序一般要经历几个月。而进城务工人员涉案标的额一般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之间。因此除涉案金额较大的工伤案件外,很少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等途径加以解决。农村条件相对艰苦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人规模转移,城镇劳动力需求供过于求现象导致就业竞争激烈,即使是信誉度不高、工作辛苦甚至高危险的就业岗位仍可招到进城务工人员。同时,法律救济的高成本使进城务工人员理性地回避事后法律救济,这种恶性循环必然导致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状况每况愈下。

3.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路在何方

3.1从立法角度来看,应当逐步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倾斜保护政策

3.1.1修改劳动法。由于劳动法涉及广大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修订过程中,不但要补充具体的实施规范,以便于实际操作,更应注重提高劳动法的立法层次,提升劳动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劳动法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同工同酬等需要加以科学严谨的界定;在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上,更应适应时代的需求继续扩大,顺应劳动、人事、工资制度的改革,在内容上不断更新与完善,丰富和充实集体合同制度,建立职工与企业平等协商机制;要明确对侵犯职工权益的惩罚措施,对于侵犯职工合法权益情节恶劣的企业可采取吊销营业执照,直至永远取消责任人再次从事生产经营的资格。

3.1.2加快民工社会保障的立法。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人员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城市社会中的“纳税大户”,但是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工的积极性。国家对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它有利于形成进城务工人员职业风险的有效分散机制。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在现阶段应以社会保险为主,其他保障措施为辅。而社会保险则可以分类分层分阶段逐步实施,首要选择是推行工伤保险制度,问题在于全面实施,特别是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问题,不论是哪一类型的进城务工人员都应成为当务之急。其他保险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推行。

3.1.3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推进集体协商制度建设。进一步贯彻《集体合同规定》和《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通过广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并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参与其中,使进城务工人员获得平等的对话权利,从制度上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增长,进而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3.1.4完善教育法规,促进教育平等的实现。在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已经在城市中把家庭安顿下来的情况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下一代的教育,而且影响到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应当和城里的孩子一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共同接受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因此,从根本上讲,应打破现行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义务教育的入学政策,实行适龄儿童按居住地原则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使公立学校成为吸收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主渠道。

3.2从执法角度来看,应从解决当前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入手,狠抓各项法律制度的贯彻落实

3.2.1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在监察内容上,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和劳动保护问题应作为当前及今后劳动保障监察的重点,对工资拖欠问题定期进行严格监察,防止新的拖欠。在监察手段上,要以使用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的建筑、餐饮等行业为重点,对用人单位与进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和支付工资、提供劳动保护等情况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和专项检查;在监察队伍建设上,除大规模增加监察机构和人员编制,还要抓好专项培训。

3.2.2及时处理涉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争议案件。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要本着依法、公正的原则,及时立案、快速处理。要推进仲裁机构的实体化和仲裁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完善仲裁程序和各项制度。

3.2.3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保护制度。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建设,印制适用于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示范文本,指导推动用人单位制订本单位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台账,并将其与劳动报酬支付、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社保缴费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印证的管理机制。在劳动保护制度方面,用人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单位劳动保护制度,建立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台账和劳动保护设备管理台账,形成外部检查、内部自查劳动保护情况并及时整改的机制;明确劳保资金来源,引导用人单位加大对劳动保护和预防事故的投入,切实保障农民工的生命安全。

3.2.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制观念和进城务工人员依法维权的意识。大力拓宽劳动保障普法宣传教育渠道,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灵活运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相关法制宣传活动,提高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增强农民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3.3司法角度来看,应当建立和健全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体制

为切实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应有的权益,尽快建立和落实进城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制度。各部门应充分运用法律手段,通过积极开辟进城务工人员“绿色通道”,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解决拖欠工资的法律援助,帮助解决进城务工人员解决拖欠工资维权纠纷。

人民法院在受理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的案件受理时,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诉讼费应作出减、缓、免的决定;受理案件后尽量缩短审理时间,多适用简易程序,依法快立案、快审判、快执行;对符合条件可以采取先予执行等措施;在判决时,应当将进城务工人员诉讼的误工费,请律师费,旅差费,证人出庭费用等直接损失列入赔偿范围。判决生效后对一些故意拖欠不履行判决给付义务的,执行中应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二倍标准支付迟延履行金。

公证机关应积极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服务,可以会同建设行政部门推行进城务工人员劳动合同公证制度。对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的单位,由欠款单位和进城务工人员签订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在欠款到期后,可由进城务工人员直接申请法院强制从工程款中划拨。

总而言之,要切实解决侵犯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把进城务工人员对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需求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的范畴,积极探索适用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各项制度,为进城务工人员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全社会都来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善待进城务工人员,着力改善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的就业环境,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之路才会变为通途。

参考文献:

[1]黑龙江铁兵律师事务所·周建军《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法律问题初探》.

[2]劳动保障部课题组关于农民工情况的研究报告之四——《农民工工资和劳动保护问题》.

[3]崔丽.《综述:农民工欠薪难讨的制度症结》.中国青年报.

[4]林云颜宏辉.《从民工荒看民工权益之维》.工会工作,2006年1月.

[5]经洪斌.《怎么办——现阶段农民工权益问题的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10月.

[6]王亚琴,韩丽萍.《对“农民工”权益的思考》.台声-新视角,2005年9月.

[7]陈禄青.《城市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根源及对策》.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11月.

合法权益论文篇3

首先,就事论事,《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中关于“房屋”的保护,并不是保护房屋本身,而是保护房屋所有人的房屋所有权。保护房屋与保护房屋所有人的房屋所有权,有质的区别。如果法律保护房屋,这个房屋就不能拆除,包括它的所有人也不能拆除这个房屋。就目前我国的法律而言,只有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对象的建筑物等极少数房屋,受法律保护不能拆除。而保护房屋所有人的房屋所有权,则根据不同事项有不同的保护方法。房屋所有权的登记发证,是对房屋所有人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房屋的租赁、抵押登记和交易变更登记,是对房屋所有人权利变更和房屋所有人变更的确认和保护。而房屋拆迁是通过评估补偿和提供安置措施来保护被拆迁人的房屋所有权,是基于房屋拆迁实际的一种特殊保护形式。至于《宪法》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是为防止执法机关、执法人员擅入民宅非法搜查而立,保护的是住宅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其次,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要发展就避免不了新建建设项目,新建建设项目就避免不了房屋拆迁,不能因为个别地方在房屋拆迁中存在违法拆迁、侵害被拆迁人权益的事情而“因噎废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了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决定了工厂、学校、医院、商店、住宅等建设项目需要建在有人生活而不是荒无人烟的地方,城市和村镇在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也不能只建新房而不拆除旧房,铁路、公路也不能为了避开房屋拆迁而弯来弯去。一句话,该拆的,还得拆。叫停房屋拆迁,不利于经济建设,不利于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无助于保护被拆迁人的权益。

第三,保护被拆迁人的权益,关健在于房屋拆迁是否依法进行,职能部门是否监管有力,补偿标准是否合法合理,安置措施是否及时落实,建设资金是否按时到位,法律救济是否渠道畅通。只有严格而又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依法而又合理的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安全而又到位的拆迁和建设资金,畅通而又公正的法律救济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目的,才能在经济建设和被拆迁人权益保护两个方面取得双赢效果。依法

目前,一些地方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违法拆迁问题,如个别地区至今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导致一个项目一个价,甚至拆迁人定价;个别单位未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甚至规划红线尚未划出、用地手续尚未批准,即行违法拆迁;有的在拆迁补偿资金不足,安置措施不落实的情况下,匆匆拆迁,结果不仅拆迁中途停止,已拆户长期在外过渡,建设项目也难以按时开工建设;有的地方实行评估公司总额承包,评估公司则降弄虚作假,降低补偿费用,减少安置面积,通过损害被拆迁人的利益来增加自己的赢利,等等。

在房屋拆迁中,相对拆迁人而言,被拆迁人处于弱势,是需要予以特别保护的群体。下面,就房屋拆迁中如何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1、建立健全房屋拆迁有关规章制度是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建立健全房屋拆迁有关规章制度,是以拆迁法规为依据,在拆迁管理、服务管理、补偿安置、争议调处、监督检查等方面,通过制定具体的政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依法、公正、规范、有序的房屋拆迁秩序,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房屋拆迁的监督管理是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

公告拆迁,接受监督。拆迁主管部门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后,必须将拆迁人名称、房屋拆迁许可证发证机关名称和文号、拆迁范围和四至、拆迁期限和搬迁期限、拆迁登记事项和诉权等内容,依法进行公告,接受社会监督。被拆迁人认为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审理期间认为需要停止拆迁行为的,可以作出暂停拆迁的决定。

加强监管,维护秩序。首先,加强对拆迁人的监督管理力度,防止违法拆迁、损害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对无房屋拆迁许可证拆迁、超拆迁范围拆迁、超拆迁期限拆迁、自行评估、克扣补偿款和安置面积、拖延补偿款、超期限安置等违法行为,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坚决制止、严肃查处。其次,加强对被拆迁人的监督管理力度,对乘拆迁之机满天要价、敲竹杠的,也应及时制止,依法维护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第三,加强对拆迁服务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对无证服务、有证乱服务等行为,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要建立健康、有序的拆迁服务市场。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房屋拆迁服务工作上岗资格培训和后续教育等工作,不断提高房屋拆迁服务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技能,保证房屋拆迁服务工作的公正和拆迁服务工作的质量。第四,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对违法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该管理的不管理、该查处的不查处、不该管的乱管等行政违法行为,要严肃处理,维护房屋拆迁正常秩序。

二、依法拆迁,规范服务

1、拆迁人依法进行房屋拆迁活动是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关健因素。

持证拆迁。持证拆迁的“证”,即房屋拆迁许可证。任何单位因建设需要拆迁房屋的,应持建设项目计划立项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批准文件、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和拆迁方案等资料,向拆迁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拆迁。

按证拆迁。在房屋拆迁中,拆迁人必须按照房屋拆迁许可证核定的拆迁范围、拆迁期限进行拆迁,不得超过批准的拆迁范围或者拆迁期限违法拆迁。确实需要调整拆迁范围或者拆迁期限的,拆迁人应持相应资料,向拆迁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拆迁主管部门批准,重新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并重新房屋拆迁公告。

2、规范的拆迁服务行为是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因素。

持证服务,“动”“评”分离。从事房屋拆迁服务工作的单位必须具有房屋拆迁服务资质,其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房屋拆迁服务工作上岗资格。未取得房屋拆迁服务资质、上岗证的单位、人员不得从事房屋拆迁服务工作。同时,应实行拆迁服务“动迁与评估相分离”,动迁工作由具有动迁服务资质的拆迁服务单位实施,评估工作由具有价格评估资质的拆迁服务单位从事,各负其责。动迁单位受拆迁人委托从事动迁工作,对拆迁人负责;评估单位居中服务,如实评估,对法律负责,对评估结果承担法律责任。不得由同一家拆迁服务单位同时进行动迁服务和价格评估工作。

中介服务,依法收费。拆迁评估是拆迁补偿的依据。为保

证房屋拆迁价格评估的公正性,拆迁人、被拆迁人不得自行评估,拆迁主管部门也不得进行房屋拆迁评估。此外,动迁单位和评估单位应严格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向拆迁人收取动迁服务费和评估费,要坚决杜绝拆迁费用总包或者拆迁补偿安置承包。拆迁服务单位与被拆迁人分同一块蛋糕,吃亏的只能是被拆迁人。

三、标准合理,措施到位

1、符合当地经济状况实际的拆迁补偿安置标准是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根本所在。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标准是房屋拆迁中最核心的问题,不仅关系到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也会对当地的经济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偏低的补偿安置标准,损害被拆迁人的利益,影响社会稳定,也造成拆迁难;偏高的补偿安置标准,损害拆迁人的利益,影响招商引资,影响社会发展。

合理的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应当符合当地的经济状况实际。衡量拆迁补偿安置标准是否合理,这有一条,“补偿费用与安置成本基本平衡”,即被拆迁人得到的房屋拆迁补偿款,能够支付同等级同面积安置房的购(建)房款;被拆迁人得到的临时过渡费,能够租得起一定面积的房屋。

2、落实拆迁补偿安置各项措施是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关健所在。

房屋拆迁,拆迁人应当准备齐全拆迁所需资金,按拆迁协议的约定,及时向被拆迁人支付房屋补偿费、装修补偿费、地面附属物补偿费、搬家补助费、临时过渡费等拆迁补偿费用。

同时,拆迁人还应向被拆迁人提供必要的安置措施,并根据具体安置方式,进行安置价格结算。需要拆迁人购买商品房或者建造成套住宅安置被拆迁人的,拆迁人应准备充足的购(建)房资金,及时购买或者建造符合国家建筑规范要求的成套住宅,按时交付给被拆迁人。实行货币安置的,拆迁人应按拆迁协议约定支付货币安置款。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实行宅基地安置的,拆迁人应协助被征地村办理农居点建设用地有关报批手续。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地方把对被拆迁人的补偿安置当作仅仅是拆迁人的责任,似乎与政府无关,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建设项目不仅给投资人带来利润,也给当地带来长期的税收和就业机会,带来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拆迁安置工作,给被拆迁人以一定的政策扶持。如一些地方向被拆迁人提供低价商品房或者经济适用房,对原住房面积较小的被拆迁人实行保底安置政策,对经济特困户由政府给予资金资助,建造农村多层公寓或者提供规划农居点安置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中的被拆迁人等,缩小了被拆迁人补偿收入与安置支出之间的差距,变“入不敷出”为“基本平衡”。既不加重拆迁人的经济负担,也解决了被拆迁人的安置问题,缓解了拆迁难的矛盾。

四、依法裁决,司法救济

1、依法调解和裁决房屋拆迁争议是维护拆迁双方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

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对拆迁补偿形式、补偿金额、安置人口、安置方式、安置面积、安置地点、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宜有争议,在所难免。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申请拆迁主管部门依法裁决,是解决争议的有效途径,也是拆迁双方的正当权利。

裁决工作的目的是保护合法,纠正违法,解决争议。因此,拆迁主管部门受理拆迁争议裁决申请后,应查明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中应充分听取双方的陈述意见,保障争议当事人平等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拆迁主管部门应认真核对资料,核实证据。对合法的主张,应予支持,不合法的主张不予支持。做到依法、公正,适用法律平等,以法服人,以理服人。

调解无效,拆迁主管部门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及时作出裁决决定并送达争议各方,不得拖延不办。裁决后需要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实行强制执行前,应当依法向公证机关办理被拆除房屋证据保全手续和拆迁补偿安置款提存手续,拆迁人必须依法向被拆迁人提供过渡用房或者作出安置措施。不能因强制执行而侵害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2、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是拆迁双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手段

1、被拆迁人认为拆迁主管部门或者拆迁人有下述违法行为的,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认为拆迁主管部门违法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

(2)认为拆迁主管部门不履行法定监督管理职责,对违法拆迁行为不查处,或者不依法查处的,可向该拆迁主管部门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人民政府投诉,也可向人民法院。

(3)认为拆迁主管部门违法裁决,或者对拆迁主管部门作出的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

(4)认为拆迁人有违法拆迁行为的,可以向拆迁主管部门举报,也可向人民法院。

2、拆迁人认为拆迁主管部门行政不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

3、拆迁双方发生拆迁争议的,可以申请拆迁主管部门裁决,也可向人民法院。

4、对于已经超过行政复议和诉讼期限,或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属于行政复议和诉讼的事项,可以通过渠道,向政府和拆迁主管部门反映。

3、加强拆迁案件的审判和执行工作是维护拆迁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人民法院受理房屋拆迁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申请后,应依据国家《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房屋拆迁政策法规的具体规定,及时作出判决。拆迁主管部门申请先予执行或者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作出裁定,履行执行职能。

合法权益论文篇4

一、引言

安居乐业,安居才能乐业。

自从诗圣杜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至今,有多少中国人为圆这个期盼已久的梦而苦苦追求着……以上海市为例:1979年人均住房面积仅4.2m2,住房困难的就达80万户,占市区总户数的28%.直至1987年,上海居民中还有1.6万户居住在人均不足两平方米的环境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住宅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1949年—1978年,城镇年均住房竣工面积仅为1800万m2,1980年突破了1亿m2,1998年为4.75亿m2,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3m2,比1978年增加5.7m2.到20世纪末,市场机制已经在住房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基本形成了以个人产权为主体的住房产权结构,从新建住房看,个人购买商品房住宅的比例已经接近94%.现在,拥有一个舒适、优美的“安乐窝”已成为现代人迫切而现实的愿望。

商品房销售分为现房销售和期房销售。期房销售即商品房预售,它是指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简称“出卖人”)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买受人,并由买受人支付定金或房价款的行为。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育滞后,市场体系不完善,房地产法制不健全,针对现房销售而言,商品房预售,使得买受人在签订合同时,只取得该商品房的期待权,而非实际上的所有权,只有待开发商将房屋建成竣工后交付给买受人,买受人才能享有现实的所有权及对房屋进行占有、使用和收益。因而,商品房预售合同的买受人承担了比现房销售合同更大的风险。近几年来,随着购买商品房的增多,消费者对商品房销售过程中的广告不实、商品房面积“缩水”、质量隐患严重等方面的投诉越来越多,已成为广大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为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我国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后,最高人民法院又于2003年3月24日通过了《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并于6月1日起开始施行。该司法解释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约定优于法定、惩罚性赔偿等原则,买受人可依法行使买卖合同的撤销权、解除权,要求出卖人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承担违约、修复及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等,从而凸显了对广大买受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下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在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中,对买受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

二、“五证”与商品房预售合同效力的认定

预售合同不同于委建合同。所谓“委建合同”,是指当事人约定,一方委托另一方建筑房屋,并负担费用的合同。关于委建合同的性质有“买卖契约说”、“制作物供给说”、“承揽契约说”、“承揽与买卖混同契约说”、“承揽、委托与买卖之混合契约说”。而预售合同有关付款、标的物交付、权利担保、瑕疵担保和违约责任等条款内容多与一般买卖合同相同,在性质上属买卖合同。商品房预售可以加快房地产融资,搞活房地产市场。但在房屋预售中,交易标的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使预购人所面临的风险要比一般现房买卖大得多。例如:有的开发商预收了购房者房款后,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所建项目不能继续进行,甚至停工,给购房人造成巨大损失。有时因为种种原因,个别开发商未能按期竣工或如期交付房屋,使购房人无法按时进住或出租。有时购房人在交付了首期房价款后,个别开发商会以种种借口提出后期房价款要涨,甚至要求首期已经交付的房价款要重新加价等,使购房人无所适从。因此,这种形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投机性,为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对商品房预售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第44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使用权证书;(二)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四)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由此可知,房地产商在预售商品房时,应具备“五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购房者在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时,应查验开发商是否齐备上述证件及批准文件。有无完备的证件,表明商品房买卖是否属于合法交易的范畴。因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都规定了“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由于在实践中,商品房预售存在的问题较多,也较复杂,尽管《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颁布实施后,房地产市场相对比较规范,但开发商在预售房屋时手续尚不完善的情况仍然存在。如尚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土地使用证及规划许可证或者没有交土地出让金。由于出现上述情况,既有当事人自身的原因,有的也同政府主管部门的行为不规范,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力有关。如果不考虑除外情况,一概认定买卖合同无效,既不利于稳定交易秩序,保护买受人实现合同目的,同时也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相悖。因此,对此类问题应事实求是的处理,不能轻易地认定为无效合同。只要时已经取得了相关证书,具备预售条件或经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同意的,均不因此影响销售合同的效力。2003年3月通过的《解释》在规定了“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之后,也规定了一个“但书”:“但是在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同时第八条还规定:如果出卖人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买受人可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这样规定,既有利于稳定交易秩序,也利于买受人实现合同目的,从而保护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三、“楼花”许诺与合同义务

现在,有人将房地产开发经营商为即将开发经营的商品房所作预售广告的“许诺”称之为“楼花”许诺。这些广告或宣传材料全都图文并茂,对所售房屋及其周边环境构画得犹如人间天堂,对购房者颇富吸引力。但是不乏某些开发商为了销售其商品房,会用夸大其实的广告内容来吸引甚至是误导消费。如××花园称其“环境幽雅,空气清新”,其实那里连绿地建设也不完善;××小区称其地点距某车站只有十几分钟的距离,其实那只是地图上虚设的直线距离,根本没考虑实际线路;许诺的汽车车库却变成了自行车车库;什么比邻的学校、医院、邮局等,更是多少年的远景规划……许多购房者实际入住后大呼上当,却又感到木已成舟,无可奈何。在人们日益呼唤诚信的今天,如何依法解决开发商随意允诺,任意违反,欺骗购房者,从而有效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呢?对此问题,应首先弄清预售广告具有何种法律效力?根据合同法规定,商业广告包括商品房预售广告,其性质只属于一种要约邀请或称要约引诱,即希望购房者向自己发出要约购买其物业的意思表示,而并非是向购房者作出的承诺。因而不构成要约,不能作为买卖合同义务。购房者只能在购房前先针对广告内容详细咨询、翻阅房屋设计图纸、看其构建格局等,确认广告是否真实可信,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如决定购买,应尽量将“楼花”许诺在签订书面合同时重新约定为合同条款,才能使其具有拘束力;但是,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预售广告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开发商在合同之外的广告及其宣传材料中,对其所售房屋的公用部分的设施及装修标准、小区配套设施、绿化及社区公益等问题的具体承诺,应属于合同内容的一部分或属于合同的随负义务,开发商违反的,应承担违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司法解释,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一,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所做的空泛的,不能具体确定的说明、允诺,为要约邀请,不作为合同义务,购房者需与开发商重新约定,签订规范、详备的商品房预售合同,而使其成为合同条款。合同样式可参照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印发的商品房购销合同示范文本;其二,开发商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如公用部分的设施及装修标准、小区配套设施、绿化及社区公益建设等问题的具体承诺,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作为合同内容的一部分或合同的附负义务,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也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此外,不少开发商的销售广告或图片资料都在不显眼的角落,有一行意思大概相同的文字“本广告的最终解释权归开发商所有,相关数据以政府最终批准文件为准”。依据法律规定,此格式性善告并不能免除开发商的诚信责任,只要其图片的内容符合解释中规定的要约条件,开发商违反时,仍应承担违约责任。这些规定为购房者权益的保护及诚信社会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

我国于1993年10月3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中备受人关注的当属第49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即通常所说的“双倍赔偿”。商品房销售案件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存在较大争议。主张适用消法的观点认为:商品房本身就是典型的商品,不适用消法没有依据,且适用消法可以充分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另一种观点认为:消法制定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才刚刚启动,当时并没有将房屋这种不动产考虑在内,且由于商品房价值较大,适用消法可能存在双倍赔偿问题,不仅开发商无法承受,对欺诈的界定也存在难度。2003年通过的司法《解释》在第八、第九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责任,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且力求最大限度的保护购房者的权益。其目的在于对商品房买卖过程中因出卖人恶意违约和欺诈,致使买受人无法取得房屋的交易行为,予以超出违约责任范围的民事责任追究。对此,《解释》第八、第九条规定了五种情形: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第八条);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第九条)。凡属上述五种情形,从而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或导致合同无效、撤销、解除时,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五、计量规定与商品房面积“缩水”

商品房面积“缺斤短两”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为此建设部制定了《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也制定了《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对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及应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销售面积的测量方法,计算及测量偏差都作了相应规定。最新颁布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均规定商品房可以按照套内建筑面积或建筑面积计价。商品房建筑面积是指层高在2.20米(含2.20米)以上的房屋外墙水平投影面积。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单元)内的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一)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1.永久性结构的单层房屋,不论其高度均算一层,按其外墙勒脚以上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多层房屋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2.穿过房屋的通道、房屋内的大厅、门厅,不论其高度,均按一层计算。3.楼梯间、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均按房屋的自然层计算。4.封闭的阳台、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二)计算一半建筑面积的范围:1.与房屋相连有上盖、未封闭的架空通廊和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围护结构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2.独立柱、单排柱的门廊、车棚、货棚、站台等永久性建筑,按其上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3.未封闭的阳台、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三)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1.凸出房屋墙面的构件、配件、挑檐、半园柱、勒脚、台阶等。2.半园柱的雨篷。3.房屋的天面、挑台,天面上的花园、游泳池。

(四)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1.各产权户共有的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配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为整幢房屋服务的共有房屋和管理用房均作为共有部位计算建筑面积。2.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为共有建筑面积。

(五)不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1.从属于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半地下室。2.供出租或出售的固定车位或专用车库。

现在,有不少房产开发商在房屋面积上做文章,往往会有实测面积少于图纸上住房面积的情况出现。由于购房金额巨大,这样会使买受人造成不少的损失。因此,购房时应在合同中写明销售房屋包括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在内的暂测总建筑面积,并明确约定:“预售时根据甲方暂测面积付款,最终以房地局认定的实测面积为准”。以及实测面积与暂测面积误差比及其处理原则。如合同无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解释》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处理原则:(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如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给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解释》将面积误差比界定为3%,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建议稿)规定的5%提高了二个百分点,既增强了当事人的合同意识,也突出体现了对买受人这一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

六、质量缺陷与司法救济

商品房的质量关系到买受人今后的生活环境优劣甚至生命财产安全。对于渴望安居乐业的平民百姓来说,倾其积蓄甚至多方借款买套住房如果遇上屋漏墙裂、墙倒楼塌的厄运,无异于晴天霹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针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包括:勘察、设计、施工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工程安全标准要求;建筑物在合理的使用寿命年限内,必须确保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建筑工程竣工时,屋顶、墙面不得留有渗漏、开裂等质量缺陷,对已发现的质量缺陷,施工企业应当修复;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建筑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等。建设部规定,开发企业向用户交付销售的新建商品住宅时必须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住宅质量保证书》的内容有: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检验的质量等级、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在合理使用寿命年限内承担保修的承诺;用户报修的单位、答复和处理的时限;正常使用情况下各部位、部件保修内容与保修期的最低期限。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住宅质量保证书》的约定,承担保修责任。《住宅质量保证书?fontcolor=red>房勺魑唐?fontcolor=red>房买卖合同的补充内容,实际是商品房的保险书。其中质量保证书中应当标明正常使用情况下,各部位、部件保修内容和保修期。商品房整体工程及其内部设施的保修期限各有不同,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40条的规定,商品房的保修期限从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日期算起。具体期限如下:

(一)基础设备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三)供热与供冷系统,为两个采暖期、供冷期;(四)电器管线、给水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

《住宅使用说明书》的内容有:住宅的结构、性能和各部件(部位)的类型、性能、标准等说明,并提出使用注意事项,装修、装饰注意事项,有关设备、设施安装预留位置的说明和安装注意事项;门窗类型、结构类型、配电负荷、承重墙、保温墙、防水层、阳台部位的注意事项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同时指出,如因用户使用不当,装修等造成质量问题,开发商不承担保修责任。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该司法《解释》的规定:(一)如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商品房交付使用后,购买人认为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可以向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申请重新核验,经核验,确属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二)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致使房屋使用功能受到影响,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三)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其他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出卖人应承担修复责任;出卖人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但对“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范围”等,该解释过于规范,不利于操作,仍需要进一步明确。

七、结语

党的十六大已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买房在成为颇受人们关注的日常生活中第一件大事的同时,住房的地理位置、楼层、朝向、绿化以及周边环境的好坏已成为现代家庭居住追求的新时尚。但是,蕴涵着巨大商机的房地产业同时也因为法律、法规等制度性缺陷而潜伏着陷阱与危机,加之购房的环节又纷繁复杂,在商品房预售法律关系中,买受人将始终处于弱者地位。经济法的“实质正义”理念要求给予购房者特殊的法律保护。本文仅从上述几个侧面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以期为购房者提供醒示,作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但由于商品房预售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多而复杂,还应从行政管理、合同法保护措施、物权法保护措施等不同方面给予特殊保护。希望能抛砖引玉,唤起学界给予更多的讨论和关注,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买受人的合法权益,减少买受人预购商品房的法律风险!

主要参考资料叶金良:《WTO与房地产营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王海、刘元:《王海忠告-打假专家传授消费者维权诀窍》,法律出版社,1999年5月版。

殷勇:《商品房买卖中的法律问题与案例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7月版。

仲俊生、张维民、孟俊、李艳涛:《巧置居室》,中信出版社,1999年7月版。

杨玉龄:《房屋之买卖、委建与承揽》,正中法律出版社。

陈文、朱茂元:《购置房地产时应注意的法律问题》,《北京律师》1995年第6期。

米健:《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看-物权变动原则的司法创制》,2003年5月23日人民法院报第3版。

张桂刚、孙传霞:《“楼花”许诺的法律拘束力》,2003年6月18日人民法院报B4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起草说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建议稿)。

钱明星、姜晓春:《房屋预售制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2003年12月3日北大法律信息网。

胡黎明:《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2003年11月24日中国法院网。

范缳菁:《商品房预售中的若干法律问题》,2003年12月3日北大法律信息网。

合法权益论文篇5

关键词女被害性合法权益保护

无论是在合法还是非法的国家或地区,(我国现在一般称为女)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亚文化群体。据联合国人口发展机构公布的资料显示:在法律不禁娼的国家和地区,平均占总人口的1%以上;而发达的美国,历史上最高占总人口的12%,现在仍占6.7%;日本的占总人口的5.6%;德国占总人口的6.1%;法国占人口的5.4%;前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最高也达到了10%左右。我国曾经一度消灭了现象,但是经过20余年的恢复与发展,女的数量日渐庞大,有学者推测她们已经占到总人口数0.8%。[1]

女——危害与被害的二重性分析

在人类历史上所拥有的短暂的光荣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自19世纪各国纷纷立法禁娼以来,人们对的评价大都是否定的,其社会危害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不容。人们对危害性的指责大多数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是对人类共同道德尤其是性道德的冒犯,与人类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背道而驰,严重腐蚀社会上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品德,毒化社会风气。(2)导致性病的蔓延,危害人类健康。性乱是性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今天,艾滋病、梅毒等性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所遭到的指责越来越大。(3)严重扰乱社会治安,诱发其他犯罪。例如诱使嫖客争风吃醋,打架斗殴甚至行凶杀人;有的在活动中常常“顺便”实施盗窃、敲诈勒索、抢劫等犯罪活动;还常常与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腐败犯罪纠合在一起,等等。(4)破坏家庭稳定和幸福。有人调查说,因而造成的离婚案占到了所有离婚案的10%左右。[2]

的危害性的确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同时也具有被害性的一面,这是一个日益突出而却为人们所有意或无意忽视的问题。在人们的观念中,是“坏人”,人们投向的目光中充满着鄙夷和歧视,她们的痛苦和灾难被视为罪有应得。在疾恶如仇的中国,这一点似乎更为突出。但是的被害性与其危害性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许多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环境中。

国内外学者有关的研究大都显示,家庭因素在女性走上道路中的作用非常重大,而探究的堕落史大都能从破损的家庭因素中找到原因。许多的早年饱受困苦和沧桑,形成童年阴影,逐渐产生不健全的人格,这是导致她们走上风尘之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她们的家长腐化堕落,酗酒、吸毒、犯罪的占了很大比例,有些的家庭残缺,或者父母不和,或者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美国一位学者对少女的家庭状况研究表明:47%的失足少女在之前就由于死亡、遗弃、监禁或类似的不幸而失去双亲或其中之一。[3]2000年10月,在伊拉克发生的萨达姆长子命令特种部队将百名当街砍头示众的骇人听闻事件中,受害也大都来自没有男性的破碎家庭。[4]在我国,1999年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女家庭处于非正常状态的比例高达22.3%。[5]国内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也大都证实,比例不低的女身后都有不幸的家庭背景,她们过早体验的不是家庭的温暖而是各种家庭不幸。

2.许多是因为被强迫、引诱或者因为生活贫苦而被迫。

在旧社会,大多数都是被迫从事活动。今天,被迫从事活动的仍然占了不低的比例。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疯狂实施引诱、强迫妇女等犯罪行为。近年来,强迫他人的犯罪分子与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相互勾结,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危害极为严重。在被拐卖妇女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强迫。2000年4-6月开展的全国公安机关“打击人贩子、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专项斗争中所解救出的被拐卖妇女中被强迫的比例很高,仅贵州省遵义县公安局摧毁的一个拐卖、强迫妇女特大犯罪团伙,自1996年以来,就先后多次将遵义县80余名青年妇女拐骗到福建东山岛等地强迫。一份统计报告表明,全球约有多达200万名女子遭人口贩子的诱骗或拐卖沦为娼妓,在欧洲大约有25万至50万妇女被迫沦为。[6]

有些妇女是因为生活贫困,无法生存,无奈只得。广东、四川、辽宁、上海等多发地的调查显示,中年妇女因为生活困难而的比例较高。[7]在这种情形中,并未直接遭受不法侵害,但广义而言她们仍然具有被害性。由于自然的原因,女性在社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她们最容易成为社会变革所引发的阵痛的利益直接受损者,在社会变革中,当政府扶助弱者的配套措施滞后时,她们利益的损害则更为突出。譬如国有企业改革带来职工下岗,女工往往是最先考虑的下岗对象。下岗工人中,女工占了相当比例。原本她们的生活政府应该保障,而事实上这一点在目前难以做到。下岗女工由于生活所迫的,并非空穴来风。据全国总工会调查显示,许多下岗女工由于没有了经济来源,在家庭中又受到丈夫的嘲讽、打骂,不得已弃良为娼。[8]以笔者在劳教所工作的体验,下岗女工的数量并不低。

3.许多是在遭受不法侵害后,发生恶逆变,自暴自弃,从事活动。

不法侵害主要是指害,如、、猥亵、严重的性骚扰等。遭受不法侵害后,发生恶逆变而走上道路的,在中占了相当的比例。经历从受害人到犯罪人的转变过程,是的一个典型特征。据安徽省某市妇联的调查,在37名女流氓犯中,第一次处在强迫、胁迫、被迫的情况下发生的有14人,被骗奸的一人,恋爱对象提出性要求后坚持不住发生的有6人,这三项合计21人,占总数地56.8%。另据调查,某监狱在押的50名青年女犯中,他人以恋爱为名,利用职权或从属关系,采取欺骗引诱或其他手段使女青年受骗上当失去后,逐渐走上犯罪道路的占62%。[9]

4.是特殊的,极易遭受不法侵害的高危群体。

职业能够轻易致富,许多身上都带有大量现金或者存折、信用卡及其他贵重物品;大都是单独活动,由于的需要容易进入高危时间和空间,也容易落入不法分子的设下的犯罪圈套中;所从事的是一种不光彩的、非法的职业,她们都是隐蔽、“地下活动”,在遭受不法侵害时,常常是忍气吞声,鲜有寻求司法救济的,这使得不法分子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常常被迫向黑恶势力寻求保护,为此经常受到社会黑势力的敲诈、迫害;报刊上时有“”女子被抢劫、杀害的报道。汕头市普宁县梅塘镇田丰村青年官某(男,28岁)到该县流沙镇做临时基建工,白天上工,夜晚则四处游荡,见到一些外省暗娼在阴暗角落拉客,膨胀,又无钱,于是采取嫖后抢钱、杀人的手段。官某从1988年9月至1989年1月14日,共15名,嫖后用手卡暗娼脖子抢钱7次,卡死4人。北京出租车司机华瑞茁因恋爱失败,竟疯狂选择女作为报复对象,他在1998年月到2001年6月间先后杀害14名女。另据披露:某一城市,三年内被恶势力杀掉“、卖春”女竟达九十名。[10]在一些城市中,甚至出现了专门针对女的犯罪活动,女遭受犯罪侵害,已成为社会治安中的突出问题。①

5.活动本身严重损害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频繁的、杂乱的,会损害的生理健康,由于政府把她们的行为定为行政处罚的打击重点,因此她们都在“地下”活动,没有健康检查制度、卫生防治措施,造成性病发病率成倍增长。群体中妇女疾病及性病感染率非常高。广州市抽查314名女,患性病的高达76.7%。[11]为了生意的成功,往往被迫满足各色嫖客的需要。许多嫖客在中的表现是掠夺式的,他们不管的承受能力,举止粗暴,常常造成性器官的损伤。有些嫖客是性变态者,他们对的机体伤害更加严重。对的心理损害也是非常严重的,从良后,生理的伤害也许可以很快治愈,但心理上的损害则是长期的,难以愈合的。知道她们经历者的鄙夷和歧视,还会加深这种伤害。从良后,大多数前景暗淡。

对女合法权益的保护

论及,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其危害,是如何防治,所谓“非我族类,同株共灭”,鲜有关注对群体的保护问题的,因为这个话题太容易引起部分疾恶如仇的正义人士的不满。但是一个现代化、文明、法治国家也应该是一个注重犯罪人权益保障的国家。国家不应仅仅是善良公民的保护者,也应该是犯罪人的保护人。对群体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对其行为的默许,更不是肯定。这正如一些国家基于人道主义给吸毒人员发放注射用针管,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肯定吸毒这种行为一样。

关注的被害性,加强对群体的保护,也是基于维护社会整体治安的考虑。在我国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专门针对“女”的犯罪现象,而且危害大,影响坏,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影响了社会公众的安全感,也有损我国国际形象。

重视和倡导对的人道保护,尊重的人格,保护的合法权益,也是消灭这种社会丑恶现象所必须的。者在时都有一个对的非人化过程,他们在实施行为时不是把作为母亲、女儿、妻子的形象看待,而是把她们当作纯粹的泻欲工具,这也是者得以实施行为所必须的。一味强调对的打击,对泾渭分明的敌视,以及对人格、权益的蔑视,实际上也是一个对的非人格化过程,这正是行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人格与权益的漠视,也就是容忍这种社会丑恶现象的存在。

目前,对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在以下几个方面应予加强:

1.法律上坚持禁娼的立场。

彻底禁绝,是最好的保措施,虽然目前要做到这一点不现实,但法律上必须坚持禁娼的立场。有些学者提出合法化的建议,这是我们所不赞同的。在理论上是一种无直接受害者的犯罪,它与其他类型的犯罪最大的不同是除了本身是受害者外,别无其他直接受害者。为什么国家还应该坚持禁娼的立场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对这种行为的干预和禁止实际上也是对行为人的一种保护措施。美国著名法学家德沃金就曾经指出:国家对这种行为的干预是一种“社会保险对策”,因为一个理智健全的人,为了保护自己,一定会采取这种做法。[12]

2.严厉打击组织、强迫以及皮条客等居间盘剥的不法行为。

近年来组织、强迫妇女犯罪较为突出,一些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或者逼良为娼或者控制,稍有不从即残酷迫害。一些为寻求保护不得不依附于黑恶势力,受到黑恶势力的盘剥。有从良的念头也往往难以实现。皮条客居间对嫖客与进行撮合并收取一定费用,是的一种常见形式。的血汗钱相当一部分落入皮条客的腰包,对这种居间盘剥的行为,我国目前的立法对之尚缺乏相应的对策,皮条客往往逍遥法外。即便是在合法化的国家,也大都禁止皮条客居间盘剥。目前,应该理性地,不带世俗偏见地从保护利益的角度考虑,加强对皮条客的打击力度,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

3.贯彻司法上的非歧视原则。

一些不法分子选择为犯罪对象,并且屡屡得逞,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受害往往忍气吞声,不愿或不敢向司法机关报案。部分司法机关在处理针对的犯罪时,并不很尽力——好人受害都管不过来,何况是。除了一些重特大案件外,受害常常为司法机关所忽视。处于羁押场所的常常受到歧视性待遇,她们不仅仅可能受到司法人员的歧视,其他违法犯罪女性对这种类型的违法犯罪也是嗤之以鼻。被羁押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这些情况是应予纠正的。也是国家的公民,国家并不能因为其的身份而不给予与其他公民一样同等的司法保护。对这部分人权益的忽视,只会带来社会治安恶化的后果,进而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司法上贯彻对的非歧视原则,除了加强对司法人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外,有必要做出鼓励被害主动寻求司法机关救济的特殊规定。如对于受到犯罪侵害而报案的,司法机关不得同时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4.的受害经历,在决定处罚时应予酌情考虑。

自愿与被迫,与因为受害而堕落的,是有区别的。她们在主观恶性,再犯可能,社会危害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但是目前司法机关在对她们进行处理时,很少考虑或并不考虑这些差异。从对的合法权益保护角度说,考虑这些差异有利于对的挽救,同时也表明了国家对受害特别关注的价值取向。

5.加强对群体性病的防治。

是性病的高危感染和传播群体,群体中感染艾滋病、淋病、梅毒等性病的比例非常高。调查表明,暗娼中有50%以上为艾滋病带菌者,且绝大多数没有使用的习惯。[13]司法机关对的打击立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只能在“地下活动”,且往往不能在一个稳定的处所中活动,而经常出于“游击”状态之中,这使得对于性病的检疫和防治工作无法开展,除了少数被司法机关捕获的带有性病的能在司法部门得到救治之外,绝大多数患有性病和艾滋病带菌处于完全失控状态。加强对群体性病的防治工作,并非仅仅是基于对人道保护角度的考虑,也是保护整个社会公众健康的需要。既要保持对的打击态势,又要人道保护的生命健康,的确是一个难题。应该纠正一种偏见:如果对小姐进行管理就等于承认的合法性。在生命与道德面前,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两害相权取其轻”,可以考虑免费向发放避孕工具的做法,如果这一点难以做到的话,至少也应该在“扫黄”行动中淡化避孕工具的证据作用,以让放心的使用避孕工具。司法机关对于发现的患有性病的都应依法强制治疗。

6.注重对的行为矫正,而非惩罚。

各国对的处罚有逐渐减轻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进行非犯罪化,把这种行为从刑法调控的范围内剔除出去;二是即使在现有刑法中保留罪名的,其刑罚幅度也越来越轻。因为也是受害者,各国禁娼实践也证明惩罚对于遏制犯罪来说几乎无济于事。为了挽救,让她们脱离皮肉生涯的苦海,各国大都以教养的方式对进行行为矫正,教会她们一技之长,以便她们能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谋生。我国针对的法律措施主要有罚款、拘留、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等几种方式。应该说在立法上也注重对的行为矫治,但是实践中对教养的处罚色彩依然非常浓厚,这是教养后重犯率非常高的重要原因。据粗略统计,从妇教所解教出来的不低于20%重抄旧业。[14]国家对所发动的处置措施,应该以矫正的行为为中心,教会她们一技之长,防止她们再从事的营生。

7.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是群体容易遭受犯罪侵害的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够真正有效避免犯罪侵害的只有被害人自身。许多对于嫖客缺乏必要的防备心理,她们怕得罪嫖客,影响“生意”,往往对嫖客曲意迎合,这一点容易为犯罪分子所利用。许多就是因此陷入犯罪分子的圈套之中。对艾滋病等性病的自我保护意识之弱令人惊讶。据中国医科院流行病研究室研究人员对广西、山东、海南等省区调查发现(资料统计截止到1997年底),750名路边店服务员中有42-64%自报有“商业性”行为,其中只有1.6-7%的人表示每次使用。在海南某县路边店的221名服务员中,竟由34%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艾滋病,35%从来没听说过性病。这些女的性病感染率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15]前文也提到过50%的暗娼没有使用的习惯。教育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和常识,是非常必要的。司法机关、传媒以及一些社会公益性机构对不应只是一味的责难和非议,而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本文原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房思玉.中国遏制“红灯区”[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15.

[2]欧阳涛.当代中外性犯罪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299.

[3][11]彦欣.与社会控制[M].北京:朝华出版社,1992.21,168.

[4]萨达姆长子命令特种部队将百名当街砍头示众[N].扬子晚报,2001-2-9.

[5][13]皮艺军、马皑.活动的共生模式[A].陈兴良.刑事法评论2000,(7)[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636,648.

[6]打拐情长路更长[J].人民公安,2000,(9).

[7][8]周钢:下岗职工违法犯罪的特征及预防对策[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

[9]任平安、赵艳屏.妇女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171.

[10]蔡本红.可否给予色情业合法地位?[J/OL].三九健康网.

[12][美]汤姆?L?彼彻姆著,雷克勤等译.哲学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30.

合法权益论文篇6

近年来,一些地方因学校事故,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和幼儿园在校学生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及伤害事件而诉诸法律的事情日益增多,而且进入法律程序后,不少学校由于不懂得如何收集有利的证据,也不善于依法为自己辩护,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几乎毫无例外地被判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责任。还有一些学校无任何责任的事故中,面对伤亡学生家长的无理纠缠,学校也不善于主动地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往往是委曲求全,花钱换安宁。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感到困惑和无奈,学生及家长也感到非常委曲。同时,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现实生活中被侵害的事件也日益增多,没有真正地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去认真落实、贯彻,导致许多侵权事件和伤害事故的出现,给学校和社会、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维护中小学及师生合法权益成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校在未成年保护中的作用与任务。

1、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2、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智力的培养。

3、抓好青春期教育。

4、对有特殊情况的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5、坚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

二、维护在校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是学校紧迫的、也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1、学校和教职工应尊重并自觉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2、学校、幼儿园组织未成年人活动必须坚持有益、安全的原则。

3、校舍及其它教学设施必须符合安全标准。

三、加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在校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的根本。

近年来,一些地方因学校事故,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和幼儿园在校学生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及伤害事件而诉诸法律的事情日益增多,而且进入法律程序后,不少学校由于不懂得如何收集有利的证据,也不善于依法为自己辩护,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几乎毫无例外地被判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责任。还有一些学校无任何责任的事故中,面对伤亡学生家长的无理纠缠,学校也不善于主动地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往往是委曲求全,花钱换安宁。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感到困惑和无奈,学生及家长也感到非常委曲。因此,如何履行学校法定义务,依法维护在校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结合在教学管理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一下对该问题的认识:

一、学校在未成年保护中的作用与任务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担负着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文化教学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学校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首先是通过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全面系统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来实现的。同时,保护未成年人的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也同样是学校的应尽义务。具体地讲,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对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作出了明文规定。未成年时期是人生最富于情趣、最浪漫的时期,但同时也是最难抵御各种诱惑、最具危险性的时期。这一时期,未成年人还在性格形成时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前我们的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有些学校抓智育扎扎实实,抓德育花拳秀腿,一些小学甚至挤掉思想品德课,而代之以主课或自习课;有的学校团队组织形同虚设,人员配备不得力,工作基本陷于停顿。这些学校把绝大部分精力用于抓教学、抓考试、抓分数、抓成绩排队,假日补课现象正由毕业班向低年级逐步蔓延,学校鲜有组织其他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其结果是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低下,没有革命理想,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只讲实惠,贪图享乐,有奶便是娘。一部分学生变成“双差生”[1],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近年来,各类犯罪呈向低龄化发展趋势,全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案犯70%--80%,而且居高不下,从一些地方公安机关截获的给敌特机关的挂钩信中来看,在校学生发信者所占比例逐步加大。这类案件的增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在校学生来看,除了受社会大气候影响之外,最主要的是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削弱,使他们缺乏政治辨别能力,由好奇入迷,从而中毒。尽管在校学生中,这类带有政治性的犯罪案件数量不多,但从中完全可以反映出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学校,削弱甚至放弃思想政治工作将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方向,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阵地,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具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四有新人。

2、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智力的培养。反对片追并不是不要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工作仍然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们必须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水平。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同时,要注重挖掘未成年人的智力潜力,扩大其知识视野,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未成年人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尽可能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耐心地帮助未成年人解答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

3、抓好青春期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受传统思想和意识的影响,对青春期教育遮遮闪闪,未能系统地、有效地进行而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是黄色的东西则乘虚而入,所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因此,在未成年人性成熟前,父母、教师及其他有关公民就应对其进行青春期教育,使其对性有一个正确的心理态势,安全度过青春危险期。为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第1款对此做了明确规定,为未成年人安全度过青春期生活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证。

4、对有特殊天赋[2]或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3]进行特殊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有特殊天赋或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中的佼佼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6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由此把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的保护上升到法律高度。根据这一规定,有些学校允许具有特殊天赋的未成年人破格提前入学、插班或跳级;有的大学还设有少年班等。这些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加速了人才的培养,同时,可以激发广大未成年人以他们为榜样,立志成才。

5、坚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做好“双差生”的转化工作。

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小学生中往往出现一些学习成绩差、品德操行存在种种问题的所谓“双差生”,令老师、家长大为头疼。《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学校应当关心、保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根据这一规定精神,我们应当端正对待“双差生”的态度。

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适应国家和社会文明建设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秩序与生活方式,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这一目标应当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得到实现,而不能只将精力集中在少数“双优生”而忽视对后进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双差生”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当前在学校教育中对“双差生”的教育突出存在以下问题:

(1)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后进生、“双差生”的教育。

首先表现在忽视德育的问题上。一部分学生之所以成为“双差生”,有的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从根本上讲,就是缺乏正确的政治观念,没有远大理想。有的学校只注重追求升学率,忙于抓教学成绩,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不闻不问或很少过问,这样必导致“双差生”更容易在思想上受到感染病害;其次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只重视尖子生而忽视放任落后学生。许多学校与教师对“双差生”只投入很少精力,无心认真关照,导致其放任自流,使这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问题越来越严重。

(2)校内外教育脱节,不能对“双差生”的学习、生活等进行全面指导,全面教育。现在学校和家庭、社会的联系普遍都不很紧密。主要是学校与家庭间信息交往较少,或者很不具体。如家长不知道学生在校的具体表现,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因此双方的教育都缺乏针对性。许多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初都是从内瞒家长、外骗教师开始的,应引起注意。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结合起来也是重要的问题。学生家长中有相当一部分对教育子女缺乏知识、经验和精力,普遍存在方法简单的问题。学校方面如不和家长共同协商教育方法,就会形成严重的脱节,如有时教师发现学生有问题,就简单通知家长了事,家长则报以严厉训斥责骂甚至体罚。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学生很容易对教师和家长失去信任,甚至造成怨恨心理。

(3)对“双差生”中违反纪律的情况处理方法简单。由于存在对“双差生”不够关心的倾向,有些教师对违反纪律的“双差生”缺乏说服感化的耐心,偏重于使用处罚手段,甚至动辄以开除学籍相威吓。在学生中曾发现一段顺口溜,可以说是对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的一个生动写照:“写不完的检讨,罚不完的站,请不完的家长,滚不完的蛋。”

综上所述,抓紧对“双差生”的特殊教育,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发现问题和帮助有困难的后进生的成长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应采取下列措施:

(1)重视教育,对症下药,以感化教育的方法对待“双差生”。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以身作则,家长要言传身教,真正把全体学生的德育情况纳入对教学的考察评价之中。其次,要因材施教。教师要树立“孺子可教”的思想,善于发现“双差生”的长处,挖掘其潜在的优势加以鼓励、培养。最后,要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感化后进生,使其对社会生活树立信心,从而使其由差转优。

(2)对“双差生”要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法律意识。青少年学生正逐步走向社会,将面临许多社会问题,面临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是非不清,必须及时对其进行法制教育,使之了解社会规范对行为的价值取向。这对于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

(3)对“双差生”要严格管理,全面管理。一方面,对该类学生的教育管理一定要严格,绝不能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对“双差生”的管理要和家庭、社会结合起来,进行开放式的教育,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家长,共同协商解决办法。许多学校开办了家长教育学习班,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

(4)对于违纪的“双差生”不要轻易惩罚,更不能随便开除,要全力积极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达到改正的目的。更不能草率从事,在没有其他保证措施的情况下开除学生,把其推上社会,极易使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维护在校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4]是学校紧迫的也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近年来,学校和教职工侵害在校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现象相当普遍,各类人身伤害事故接连不断,个别地方、个别学校还相当突出,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针对近几年来全国安全治理活动中出现的安全责任事故,我们必须切实把在校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牢牢挂在心上,把各项保护工作落实到行动上。

第一,学校和教职工应尊重并自觉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未成年人尚未成年,不享有人格尊严,因而,侵犯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严重。有的未成年人家长认为子女是他们的私有财产,一旦犯有错误则随意打骂、虐待。有的教职工对犯错误的未成年学生采取歧视、污辱、体罚、变相体罚。所有这些行为都是侵犯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犯法行为。有些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有的未成年人被致伤、致残,甚至死亡。有的未成年学生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给社会带来了更大危害,所有这些后果都和不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有着直接的联系,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和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1)关心爱护、平等对待未成年学生。教职工要平等对待每个未成年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更不能随意擅自决定开除学生。

(2)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教职工应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姓名权利,不能随便更改,更不能给学生起绰号、外号;要鼓励学生的荣誉感,不能对有创造性意念的学生泼冷水,在公众场合或集体活动时间,不能冷嘲讽刺学生,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

(3)尊重未成年学生的隐私权。教职工不能公开学生自身或家族的某些隐私事件,不能私拆学生的信件,也不能干涉学生个人的通信来往,对有劣迹或违反纪律、法规和法律的学生要尽量减少影响范围。

(4)尊重品行有缺点的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施以体罚[5]和变相体罚[6];发现有旷课、逃学的学生,应及时通知其家长,并配合家长教育学生改正,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抓住某一缺点不放,经常批评或找家长对学生施加批评、打骂。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我国《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禁止侮辱、殴打教师、禁止体罚学生。”从上述规定可知,体罚、变相体罚未成年学生和儿童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

教职员体罚、变相体罚未成年学生和儿童的行为,是严重违犯教职员职业道德的行为。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行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利他们健康成长,也有违教育目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正处在成长阶段,对他们进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会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有时还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结果。而且还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人格尊严,导致学生与教职员关系的对立,更有可能使他们从小养成恶劣的品质,以致危害社会。因此,必须坚决禁止教职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未成年学生和儿童的行为。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8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加强对教职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教职员遵守法律的规定,不得体罚、变相体罚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对于那些体罚、变相体罚未成年学生的教职员应当批评教育,责令改正,也可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者,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应给予行政处分。如造成伤害结果,触犯刑律者,应依法追究行为者的刑事责任,以便能禁止体罚、变相体罚未成年学生和儿童的行为。

第二,学校、幼儿园组织未成年人活动必须坚持有益、安全的原则。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7条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学校在组织未成年人集体活动时,首先,应该注意所组织的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儿童身心健康的需要。未成年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让他们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使他们进入社会角色,适应发展环境,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其次,要注意选择对学生和儿童有益的、长知识、增见识的活动项目,使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增长才干,而不能让他们经常参加,应付与学习、生活无关的社会活动,更不能让他们进入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场所。再次,要注意活动场所、场地的环境卫生、安全,不能让学生、儿童在有毒、有害的、危险的环境中活动。最后,教职员在组织未成年学生活动时,要注意不能让幼儿使用有害的玩具、用具,更不能让未成年人饮用有害的食品饮料。

第三,校舍及其它教学设施必须符合安全标准。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校舍等建筑设施是在校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保证校舍、活动设施的安全可靠,保证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对校舍危房要立即停止使用,及时修整改造,消除隐患,防止危害学生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同时,对因故意或过失造成危房倒塌,致伤未成年学生的,要依法追究直接或间接责任者的法律责任。

明知校舍、设施有倒塌危险,并危及未成年学生人身安全,而故意不采取措施,放任伤害事故发生的,要根据《刑法》第138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处理:“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导致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加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在校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的根本。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关爱学生是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具体表现。然而,爱好学生容易,而对那些孤儿、离婚、再婚家庭子女,身体有明显缺陷、性格乖僻的学生,要真正的思想上关心其进步,在学习上细心指导,在生活上热心照顾,遇到困难时耐心帮助,则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的,因为这些学生身上往往存在一些令人讨厌的缺点和错误、问题。但是,这些孩子恰恰是我们学校教育和保护的重点对象。由于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有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而又最不容易得到家长的温暖,因此,他们应该得到教师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只有那些严肃的、认真负责的教育工作者,才能迎着困难、顶着压力,抛掉个人名利来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不嫌弃任何一个差生,不疏忽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以加倍的辛勤劳动抚育祖国的花朵,用真挚的爱教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千千万万这样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是我们时代的呼唤。

文中注释:

[1]“双差生”:学习成绩差、品德操行存在种种问题的学生。

[2]特殊天赋的未成年人:指智能发展明显超过同年龄常态未成年人发展水平可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未成年人。

[3]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是指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或有突出创造发明的未成年人。

[4]人格尊严:即公民的人格权,指公民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

[5]体罚:就是指教职员用打手心或打屁股等直接殴打的方式来处罚未成年学生和儿童的错误教育方法。

[6]变相体罚:就是指教职员采用罚站、罚跪或者罚做某种行为等方式来处罚未成年学生和儿童的错误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

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2、《义务教育六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

合法权益论文篇7

4.妓女的受害经历,在决定处罚时应予酌情考虑。自愿**妓女与被迫**妓女,与因为受害而堕落的妓女,是有区别的。她们在主观恶性,再犯可能,社会危害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但是目前司法机关在对她们进行处理时,很少考虑或并不考虑这些差异。从对妓女的合法权益保护角度说,考虑这些差异有利于对妓女的挽救,同时也表明了国家对受害妓女特别关注的价值取向。5.加强对妓女群体性病的防治。妓女是性病的高危感染和传播群体,妓女群体中感染艾滋病、淋病、梅毒等性病的比例非常高。调查表明,暗娼中有50%以上为艾滋病带菌者,且绝大多数没有使用避孕套的习惯。[13] 司法机关对妓女的打击立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妓女只能在“地下活动”,且往往不能在一个稳定的处所中活动,而经常出于“游击”状态之中,这使得对于妓女性病的检疫和防治工作无法开展,除了少数被司法机关捕获的带有性病的妓女能在司法部门得到救治之外,绝大多数患有性病和艾滋病带菌妓女处于完全失控状态。加强对妓女群体性病的防治工作,并非仅仅是基于对妓女人道保护角度的考虑,也是保护整个社会公众健康的需要。既要保持对**的打击态势,又要人道保护妓女的生命健康,的确是一个难题。应该纠正一种偏见:如果对小姐进行管理就等于承认**的合法性。在生命与道德面前,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两害相权取其轻”,可以考虑免费向妓女发放避孕工具的做法,如果这一点难以做到的话,至少也应该在“扫黄”行动中淡化避孕工具的证据作用,以让妓女放心的使用避孕工具。司法机关对于发现的患有性病的妓女都应依法强制治疗。6.注重对妓女的行为矫正,而非惩罚。各国对妓女的处罚有逐渐减轻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进行非犯罪化,把**这种行为从刑法调控的范围内剔除出去;二是即使在现有刑法中保留**罪名的,其刑罚幅度也越来越轻。因为妓女也是受害者,各国禁娼实践也证明惩罚对于遏制**犯罪来说几乎无济于事。为了挽救妓女,让她们脱离皮肉生涯的苦海,各国大都以教养的方式对妓女进行行为矫正,教会她们一技之长,以便她们能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谋生。我国针对妓女的法律措施主要有罚款、拘留、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等几种方式。应该说在立法上也注重对妓女的行为矫治,但是实践中对妓女教养的处罚色彩依然非常浓厚,这是教养后妓女重犯率非常高的重要原因。据粗略统计,从妇教所解教出来的妓女不低于20%重抄旧业。[14] 国家对妓女所发动的处置措施,应该以矫正妓女的行为为中心,教会她们一技之长,防止她们再从事**的营生。7.加强妓女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是妓女群体容易遭受犯罪侵害的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够真正有效避免犯罪侵害的只有被害人自身。许多妓女对于嫖客缺乏必要的防备心理,她们怕得罪嫖客,影响“生意”,往往对嫖客曲意迎合,这一点容易为犯罪分子所利用。许多妓女就是因此陷入犯罪分子的圈套之中。妓女对艾滋病等性病的自我保护意识之弱令人惊讶。据中国医科院流行病研究室研究人员对广西、山东、海南等省区调查发现(资料统计截止到1997年底),750名路边店服务员中有42-64%自报有“商业性”性服务行为,其中只有1.6-7%的人表示每次使用避孕套。在海南某县路边店的221名服务员中,竟由34%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艾滋病,35%从来没听说过性病。这些**女的性病感染率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15] 前文也提到过50%的暗娼没有使用避孕套的习惯。教育妓女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和常识,是非常必要的。司法机关、传媒以及一些社会公益性机构对妓女不应只是一味的责难和非议,而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本文原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参 考 文 献 房思玉. 中国遏制“红灯区”[M].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0. 15. 欧阳涛. 当代中外性犯罪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299. 彦欣. **嫖娼与社会控制[M]. 北京:朝华出版社, 1992. 21, 168 . 萨达姆长子命令特种部队将百名妓女当街砍头示众[N]. 扬子晚报, 2001-2-9. [13] 皮艺军、马皑.**活动的共生模式[A]. 陈兴良. 刑事法评论2000,(7)[C].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636, 648. 打拐情长路更长[J]. 人民公安 , 2000, (9). 周钢:下岗职工违法犯罪的特征及预防对策[J]. 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 任平安、赵艳屏. 妇女心理学[M].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171. 蔡本红. 可否给予色情业合法地位?[J/OL]. 三九健康网http// www.999.com.[12] [美]汤姆?L?彼彻姆著,雷克勤等译.哲学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30.[14] 陈京秋. 青年女性**行为的心理和防范[J]. 青少年犯罪问题. 1997, (1).[15] 爱滋病盯紧性乱人群[J]. 性教育与生殖健康, 1999,(1).

合法权益论文篇8

笔者认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险业同样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同时,如何开垦好这片尚待挖掘的处女地,也是保险业在新时期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农民工是推动中国社会经济进步的巨大力量

在中国,“农民工”这个词是近十几年来才渐渐为人所耳熟能详的。它的出现,是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格局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改革不断深入的巨大力量。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典型的农业国家,13亿人口中,农业人口就占了9.3亿。人口众多,但耕地资源却很少。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实际可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只有1.43亩,只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0%左右。而且耕地面积还在以每年数千万亩的速度减少,仅2002年耕地面积就减少了2529万亩,2003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3800多万亩。由于人多地少,按照我国现有的耕作与经济发展水平计算,农业剩余劳动力有2.7—3亿之多。五个人干三个人的活,效率自然可想而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在劳动用工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的逐步放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然也就被解放了出来,开始离地离农,逐渐向城市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另一方面,农业收益的下降及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亦造成大量的农民争相弃农从商。由于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农副产品价格的持续走低,加上各种税费过高,单纯靠种田赚不到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资料表明,近年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十分缓慢,200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622元,只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472元的1/3还不到。特别是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已连续7年低于5%,年均增长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从1985年的1.72:1扩大到2002年的3.1:1,如果考虑到城市群体中所受到的各种福利,实际差距还要大,可能达到四倍、五倍甚至六倍,是世界上最高的!

种种原因,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不断涌向城市,并最终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民工潮”,形成之快,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乃世界所罕见。据统计,1978年我国农村外出打工者还不足200万,到1988年已超过2500万。2003年,实际外出打工的农民达9900万,仅四川一地外出打工的农民就超过了1300万!而且,这种现象已遍及全国各个角落,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地,又是输入地。如地处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在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1500万打工者的同时,也有300多万浙江人活跃在全国各地,务工经商。

大量农民工的涌现,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据测算,一个农民工在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的贡献,折合成GDP约为全年3万元左右,以平均每人按最低贡献1万元至1.5万元计算,如果一个省有500万外来打工者,那么其为当地GDP所作的贡献每年就在500亿至750亿元之巨。至于农民工在方便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就更不用说了。

另外,据有关部门对2002年全国9400万外出打工农民的调查,其一年的工资总额高达5500亿元,其中拿回农村的就有3200亿元。在农民纯收人中,工资性收入已从1995年占总收入的22.42%上升到2003年的35%,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专家预计,如果保持这样的一个发展态势,那么,不出10年,工资性收入将很可能取代家庭经营带来的纯收入,成为农民最主要的纯收入来源。目前,四川、安徽、江西等一些中西部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农民外出打工总收入已相当或超过这些省全省财政收入。农民外出打工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家乡和广大农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民工参保情况

虽然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已被视作“工人阶级的新成员”(中华全国总工会),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但由于他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都缺少专业技术,再加上一些地方对农民工就业出台了一些限制性、歧视性的政策,使得农民工的打工生涯充满了艰辛,常常是干着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拿的却是比城市居民少得多的工资。即便这样,还常常被拖欠。然而,就是这样一群面临的各种风险最多、最需要保险来保障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却是城市中游离保险最远的人。

据初略调查,农民工中投保了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为数极少,不到10%。而且这些保险也绝大多数都是社会保险,真正自己掏钱购买商业保险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农民工压根从来就没有投过保。

造成这一风险与保险极不相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保险意识淡薄。由于长期生活在偏远的农村,许多农民工保险意识十分淡薄,根本不知道保险为何物。有的把保险当作是乱收费;有的封建思想严重,认为买保险不吉利,唯恐避之不及。即使是一些从事高危作业的农民工,也总是抱着“哪会这么巧就出事”的侥幸心理,对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知道如何运用保险来转移和分散风险。

二是经济承受能力低。许多农民工怀着美好的愿望来到城市打工,然而,进城之后才发现城市里并非遍地黄金。工作难找,工资低,而吃、住、行、子女上学还有这个证那个费等必需的开支却是一样也不能少的。一年下来,打工所得所剩无几。这使得他们对在城市里生活之不易有了更深的体会,对来之不易的打工所得倍加珍惜,不敢随便乱花一分钱,也没有多余的“闲钱”来像城镇居民那样奢望这奢望那。由于没有更多的经济实力,因此,在生存需要尚不能得到很好满足的情况下,其他方面的需求自然也就无暇顾及了。

三是保险公司有意无意的忽略。9900万农民工,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特殊群体,它相当于我国好几个省的人口总和。而且,这个群体还在以每年五六百万的速度增加。按理,这么大的一个客户群,各保险公司争抢都还来不及。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一次,各保险公司的表现却出奇一致,对此基本上都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各保险公司鲜有兴趣研究农民工的保险问题,在已经准出来的林林总总的险种中,也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工的险种。平时,也看不到各保险公司下大力气在农民工中宣传、推广、拓展保险的。农民工几乎成了被保险公司遗忘的角落。究其原因,还是一个“利”字在作怪。在一些保险公司看来,在农民工中宣传、推广保险,投入成本很大,而农民工有购买意向和买得起保险的却很少,回报率太低,划不来,因此,对农民工保险退避三舍。

四是政策措施和执行不到位。从农民工投保的情况来看,社保是他们参保的主要对象。然而,实际情况也很不理想。虽然国家有关部门早已明确规定,凡劳动用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并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但在执行中,地方政府对此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许多地方城镇居民的社保问题都还没有完全解决,哪还顾得上考虑农民工的社保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与用工单位在社保问题上相互妥协,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的用工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愿意给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通过造假等手段,想方设法进行逃避。广大的农民工明知执行这项制度可受益,但不敢主张。对他们来说,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能在城市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是很不错了,如果贸然在签订合同时,提出办保险,怕用工单位不要了。因此,绝大多数农民工都不敢和用工单位提保险的事。而且,从本来就不多的工资中每个月再扣除几十元钱,这笔钱以后能不能拿回来,许多农民工心存疑虑。还有就是农民流动性大,这个单位给你缴了保险,换个单位或者没有工作了又不给缴了,这样时断时续,大家觉得也没多大把握。因此,造成农民工参保积极性不高。凡此种种,使得农民工的社保情况很不理想。据国家统计局的消息,目前,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只有3.4%和2.7%,为数极少,几乎忽略不计。

保险业应关注农民工

前不久,国内第一家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始筹建。这标志着保险业支持“三农”迈出了坚实而又重要的一步。当前,保险业应继续再接再励,给予农民工更多的关注,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是转变观念,加大宣传力度。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开始逐渐走人寻常百姓家,发展势头良好。但农民工的保险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和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各保险公司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积极转变观念,努力实现城乡保险和各险种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要改变“农民工保险连鸡肋都不如”的认识,把它作为一座富矿,精心地去挖掘。不能因为农民工保险难做就临阵退缩;要多一些逆向思维,充分认识到空白即是潜力,积极地去开拓和占领这个市场。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农民工的保险意识。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推出适合农民工需要的保险产品。产品要卖的快,首先就要适销对路。在市场越来越强调差异化经营的今天,保险公司必须细分客户群,而不能不分对象,照搬现有的一些产品,搞粗放式经营。各保险公司要多深入农民工这个特殊的客户群中,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倾听农民工的呼声,认真研究他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贴近他们生活、为他们所欢迎和需要的保险产品。当前,重点是要打破常规,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多开发一些低费率、广覆盖的综合性、一揽子保险。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