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学院培训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2-12-21 10:03:24

学院培训工作计划

学院培训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校院两级管理 训练计划解构 训练计划路径 基地整合

引言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精神,各高校纷纷制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训练计划”)工作方案。

一、学校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工作思路

实施“训练计划”有利于学院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大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创业实践的机制,更好地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开展形式:两级管理、立体化平台

训练计划的开展采取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校级管理的职能主要是组织开展“训练计划”,搭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和创业训练平台,出台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院级单位的主要职责是实施创新创业“项目驱动式管理”,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落实训练计划的细节工作,确保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有效实施。校、院二级在开展训练计划过程中,应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协调机制,搭建训练计划开展的立体化平台。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的平台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设备器材、基地建设等硬件支持,规章制度的及时出台、氛围的营造、多种形式的推广活动等软件建设同等重要,后者往往是平台搭建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内容。

(二)开展路径:项目驱动、循序渐进

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构成了训练计划的三个层次,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低级训练项目为上级提供保障和支持。训练项目的开展以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为主线,以“项目驱动教学”为起点,创新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项目驱动强化实践训练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继而以工程实践中心和创业实践中心为平台,积极培育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全校大学生广泛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最终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

二、学校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途径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1.深入项目教学改革。在现有项目教学开展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更多专业和课程上开展项目教学,以项目教学为起点,有序开展训练计划工作。

2.普及创新学分制。以学分制形式纳入各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可自主选择参加计划中的有关项目活动,根据其活动情况或按取得相应项目的成果可以获得一定的创新创业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必修学分。

(二)完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

1.建立“校院两级管理组织”。校级管理组织层面,在现有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完善工程训练中心的职能,负责计划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实施;成立校级学术性专家组织,服务于项目的申报、评审等工作。院级管理组织层面,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相关组织机构的职能,明确直接责任人、组建工作小组。(1)充实“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教学副院长担任组长,教务处领导、各学院院长、系(部)主任、教学副主任及相关人员担任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经验交流。(2)建立健全工程实践中心的职能。将现有分散、院系自管的创新创业训练基地整合为工程实践中心,集中为创新训练和创业训练项目提供场地、设施设备的支持,合理安排和协调创新团队的活动,提高实训基地使用效率。(3)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工作专家委员会”。学校将组成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为组长,教授、行业专家等为成员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在组建中,委员会名单见附件二)。专家委员会按照学校现有学科成立对应专家委员会,一是对工程实践中心的工作给予建议和指导,二是负责对申报项目的立项审核、中期检查、验收评审工作。

2.建立“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为保证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度,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分块实施、突出特色,构建以项目负责制为基础的组织管理及运行体系。探索在师生培训、目标管理、考核评价、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上下级机构及二级机构间的分工与协作机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见图1)。

(三)注重计划的组织与实施

1.训练计划实现过程。以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层次为逻辑指导,以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为主线,以“项目驱动教学”为起点,创新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项目驱动强化实践训练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继而以工程实践中心和创业实践中心为平台,积极培育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全校大学生广泛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最终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

2.训练计划实现形式。训练计划的组织由科研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训练计划、科技竞赛计划、人文素养提高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经营模拟计划和实践体验计划等七个子计划构成。

以上七个子计划具体以学生科技活动、科技竞赛、创业项目、创业指导、人文素养和思想素质教育、品牌讲座、社团活动、理论与人文类竞赛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课内外活动整合形成。

3.训练计划实施过程管理。训练计划的实施应形成系统化的工作程序,以下以训练计划实施的过程分别介绍各组织机构的工作职能。(1)教务处的工作职能。协同相关职能部门按工作分工,负责制定各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管理细则,经学校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颁布实施。(2)各教学单位的工作职能。根据各项目组织实施管理细则,组织项目具体活动内容的设计,形成每学年(或每学期)的具体项目实施计划,编印项目指南,并在“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站和校园网上公布。组织学生选择项目,并做好初审工作,汇总学生选项情况后报“创新创业工作专家委员会”。(3)工程实践中心和“创新创业计划工作专家委员会”的工作职能。第一,创新创业计划工作专家委员会审查、确定学生选项情况后,在“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站和校园网上公布;第二,工程实践中心和“创新创业工作计划专家委员会”根据确定的学生选项项目,具体实施对项目的组织、检查、评估和考核,并根据项目管理和学分认定细则对学生参与项目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进行成绩记载与学分认定;第三,各项目活动结束后,将学生参与项目活动的成绩及学分认定材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教务处),教务处进行成绩和学分的最终认定,并负责记入学生学籍档案(成绩管理系统)。

三、校内外的保障条件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师资队伍、学生工作、后勤保障以及社会力量等多方面协同作战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学校在经费投入、基地建设、奖励制度等方面将给予支持。

(一)经费支持

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团队活动专项基金”,根据各团队计划,对立项项目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等级给予相应经费支持。重点支持省级及省级以上竞赛活动,重点支持具有产品设计、加工、研发等类型的活动。各类项目级别的确定由学校根据相应标准进行评审确定。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课外创新团队活动的课题调研、差旅费、材料费等。专项经费支出必须按照“按项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

(二)基地保障

高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必须要有训练基地作为保障,在基地建设方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整合校内创新创业基地成立工程实践中心。为保障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可整合各院系的创新创业训练基地为工程实践中心,实现基地与机制的结合,实现校内跨院系、多团队间教学、项目开展和基地管理资源的共享。注重工程实践中心的内涵建设,开发训练项目,提高基地利用率。

2.探索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园区。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开拓校外资源。高校、企业和社会合作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下的校内外教育资源共享的路径,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园区,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提供真实的社会生产经营环境。

(三)指导力量

建设咨询导师和指导教师专家库。学生可就感兴趣的创意或选题向全校各学科教师进行咨询,不断深化创意或选题的认识,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老师入库不设置门槛,只要是本校在编教师,不论学历和职称,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创造性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校园文化营造

为了让全校师生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营造创新氛围,对于完成结题项目的成果进行宣传:一是学校统一在校园网上发文,院系张榜公布,并按项目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报销研究经费;二是学校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表彰在项目研究中做出贡献的学生和教师,交流先进经验;三是院系召开师生总结大会,总结结题项目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为以后更好地开展活动积累宝贵经验;四是教务处对结题项目进行成果展示,在各系科教学楼前巡回展示,项目组成员现场讲解,并接受师生咨询。通过以上宣传推广活动,引发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关注,引导训练计划的深入开展。

四、配套政策

学校每年应安排预算经费作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项目活动进行资助,以保障计划的运行和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此外,对训练计划工作做出贡献的院系、教师和学生个人进行其他鼓励办法。

(一)对学生的鼓励:奖励+表彰+学分替代

为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团队活动,学校将组织开展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评选活动,对取得优异研究成果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任务,提交研究报告(论文)等环节后,按成果和获奖情况记相应的课外学分。

(二)对教师的鼓励:奖励+额定课时减免+培训

为鼓励课外创新活动的开展,学校可组织优秀指导教师评选活动。按照活动开展的记录、取得的成绩,对每年完成项目指导任务,并达到质量要求的大学生课外创新团队指导教师每人给予30-50的当量学时补贴,此部分工作量不计入教师额定当量学时。此外增加大学生课外创新团队指导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科研项目的机会,学校根据需要提供技术、外语、创业等方面的培训,相关教学单位可将需求列入年度培训计划中。

(三)对院系的鼓励:纳入二级教学单位考核项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情况纳入学校每年对职能部门和学院的考核指标中,并根据成果情况设立相应活动的优秀组织奖,用于奖励组织、管理单位和获奖学生所在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立明,何桂英等.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8(3):85-86.

学院培训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医院 护士培训 现状 对策

一、新时期综合性医院护士培训工作现状

首先,医院内部一些护士对于培训学习的认识不到位,护士的职业水平与参加培训学习的主动性、培训学习的效果是有直接联系的。一些在职护士人员对培训缺乏积极性,通常表现出消极参与的心理,不愿意利用自己的时间去参加培训学习,加之部分护士在培训过程中有很大的盲目性,通常都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其次,医院护士培训计划不合理,很多培训计划的制定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培训工作都没有予以重视,不能够全面系统地安排培训,从而导致培训工作无法取得实际效果。不能够科学地展开培训工作,没有将培训计划纳入到医院整体管理工作之中。

再次,医院护士培训的目的不清楚,很多综合性医院开展培训工作的目的往往都是为了完成既定任务或者应对上级检查,没有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导致了“为了培训而培训”的问题。

最后,护士培训的效果无法衡量,护士培训一般来说有思想认识上的培训、护理专业理论的培训以及实际操作的培训等。通常进行的培训效果评估都是从受训者的角度出发。但是在实践中难以制定全面准确的评估标准,比如执业态度培训评价、专业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评价等。

二、综合性医院护士培训工作的对策

1.引导鼓励护士培训。对于现阶段很多医院内护士学历较低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在职护士参与培训学习,要相应地给出一些优惠制度和经费支持,给予护士更多的机会参加省级、部级的进修。让医院护士积极参与外部的学习进修,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专业知识。另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护士培训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护士认识培训学习,努力让护士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让护士能够主动参与各种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在职护士的专业护理能力,从而提升医院的综合医疗质量。

2.明确培训目标需求。要进一步提升护士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就应该让护士培训工作与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实际相符合,在对护士培训需求分析的前提下明确培训目标,深入全面地收集各种护士培训需求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一般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医院护理工作发展的实际需求;二是医院护士个人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一般可以采取对护理部门主管进行询问、向院内所有护士进行调查、进行护士长交流研讨会等。按照培训对象与目的的差异来制定不同层次的培训计划。

3.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医院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来考虑护士培训工作,进而确定护士培训的最终目标,同时将这一目标进行分解,再按照分解出来之后目标的要求科学地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培训计划的轻重缓急分配对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各项培训计划得以有效落实。制定护士培训计划时必须要选择科学的方法,力求培训的内容必须要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比如说我们可以按照医院内部科室的设置情况来合理地安排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4.做好培训评估工作。在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就要对考核评估方法进行确定。医院护士培训考核评估一般包含的内容有:护士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基本技能、专科技能、急救技能等)、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情况、护士综合能力等。通过对这一系列的考核评估标准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护士培训工作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另外,我们还必须要在护士培训工作完成之后对各专科护士展开回访工作,积极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引导和鼓励护士运用好他们的实际技能,从而切实提升医院护理质量。

5.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ICU、手术室、产房以及些急诊科等科室具有很强的专科性,对这些科室的护士要求他们具有更好的专业护理水平。随着护士条例的出台,规定了护理人员必须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备,各重点科室必须要配置足够数量的护理人员。但是从目前很多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这些重点科室中,取得了专业资格证书的护士非常少,无法满足临床护理的实际需求。我们应该要认识到,专科护士将会逐渐取代普通护士进行专科护理工作,这也是未来医院护士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我们在开展培训工作时必须要重点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并将其列为培训工作和医院战略发展的长期规划中。

总之,我们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护士培训计划,对护士培训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全面系统的护士培训规范化体系,坚持分层、系统开展培训工作,为全院护士提供公平的培训机会和空间。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促进医院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学院培训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86-0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实施“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各级别、各层次培训项目,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是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加快教师教育的发展,扎实推进“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1-3]。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政策要点,吹响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进军号角。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时强调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出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党中央、国务院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部署,为教师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教师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高等院校必须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切实做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工作,扎实推进“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为我国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4-6]。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实施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暑期先后承办了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化工与制药专业省级省内培训和企业顶岗、部级国内培训和企业顶岗培训项目培训任务。在“化工与制药专业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学校、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协作,依托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该专业“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整合校内外优质培训师资资源,认真贯彻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方针政策,结合化工与制药专业特点,在培训方案的课程安排上充分考虑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技能训练的实用性、培训学员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并精心选择合适的实践企业,切实落实好企业实践环节,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广大学员和学员单位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一、管理人性化,服务周到化

人性化的管理、周到的服务是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的重要前提条件。从培训项目邀(竞)标开始,学校就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副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处长为副组长,化学化工学院领导及化学制药研究所骨干教师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河南师范大学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化工与制药专业培训项目”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化工与制药专业培训项目”工作进行总体组织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项目执行办公室,项目执行办公室下设生活班主任、学科班主任、宣传、行政保障、督导检查等相关职能工作组,制定了各工作组职责和学员管理规章制度等。同时,化学化工学院也合理安排制药工程专业化学制药研究所骨干教师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和管理服务团队,具体负责培训学员的教学、生活、管理和考核等任务。班主任在学员报到之前就与学员取得联系,深入调查,充分沟通,了解学员对培训的需求,做好服务。校、院联动的两级管理模式,既保证了培训工作步调一致,又保证了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步共享。学校还多次召开“化工与制药专业培训项目”协调会,要求所涉及到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从组织领导、后勤保障、教学资源、师资配备、培训过程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保证培训任务的顺利实施创造了优越的前提条件。

二、培训方案科学合理化

一个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可以使培训工作的各方面事半功倍。为了使培训方案科学合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化学化工学院组织本院制药工程专业全体教师、专家在培训前展开培训需求调研,初步确定了各个项目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在学员报到后,利用休整时间对学员进行了详细的需求调研,向学员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了个别访谈,全方位了解了学员工作中的困惑和培训需求。根据以上调研情况,化学化工学院各专家再一次对培训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形成了最终的培训实施方案。在培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入了解学员的需求情况,进而及时调整培训方案,既保证了培训方案的科学合理化,又保证了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和人性化。

学院培训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实施专业理论与综合技能的系统化培训,更新医疗服务观念,解决医疗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学习、研究新技术、新项目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职工参与各级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职工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全面提高医院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原则

紧密结合医院发展规划,突出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医院发展需求和业务需要;按需施教,结合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分类培训,做到层次清晰;实事求是,精心组织,注重实效,不断完善,确保质量。

三、培训组织机构与职责

按照职责明确、上下贯通的原则,根据医院的特点,职工培训工作采用三级网络管理模式。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各科室培训小组。各级培训组织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职能科室负责人

主要职责:全面指导和监督培训工作的开展。包括审定培训计划、指导培训工作、审核考核结果。

下设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各项培训工作的开展,督促检查培训计划执行情况;并根据不同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拟定相关培训的具体管理措施、考核办法,以及年度培训计划。由考核培训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全院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各职能部门培训情况汇总、整理、分析、运用。

主要工作任务:

1、统筹安排全院培训计划;

2、负责全院培训工作的日常管理;

3、负责指导、监督各培训工作小组完

成培训计划;

4、组织对培训的评估和持续改进;

5、负责培训资料归档管理和结果运用。

(二)工作小组

由各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拟定相关培训的具体管理措施、考核办法以及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并负责各类培训对象、师资、项目、内容、时间的拟定和培训的过程组织。

工作职责:

(1)制定临床医师、医技人员、护理人员、职工年度培训计划;

(2)制订相关培训管理措施和具体考核办法;

(3)负责指导、监督科室培训小组完成培训计划;

(4)负责相关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

(5)负责培训项目、内容、时间的拟定和培训师资、培训对象的组织;

(6)拟定相关培训费用的预算。

(三)培训小组

由各科主任、护士长组成,主要根据培训计划开展小组工作,并按要求负责本科室职工的培训工作,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四、培训内容

根据培训原则,针对不同人员,有计划的开展以专业知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人文理念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工作。具体培训内容由各相关职能科室制定。

五、时间安排与方法

(一)时间安排

按各科室制定的周、月、年度培训计划实施。

(二)具体方法

1、科内培训:

(1)各科室根据上级或医院要求以及本科室业务需要,制定本科室月度、季度或年度培训计划,报职能科室和考核培训办公室备案;

(2)按计划组织培训,对培训的过程进行规范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效果与结果等);

(3)将培训情况整理汇总后,及时上报其所属职能科室;

(4)各职能科室按时对所辖科室的培训情况进行指导与管理,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科室目标考核内容;

(5)考核培训办公室定期对全院的科内培训工作进行抽查和评估。

2、院内培训

(1)由各职能科室根据上级要求和医院实际以及科室业务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2)培训计划由各分管领导审核后交考核培训办公室备案;

(3)考核培训办公室统一安排培训场地和时间,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实施;

(4)各职能科室根据各自培训计划,拟定考核标准和培训内容、人员、时间等,并就培训场地、时间、培训费用等与办公室 、财务处、考核培训办公室沟通,各司其职;

(5)各职能科室将培训内容、相关课件、题库和参考答案交考核培训办公室;考核培训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出卷、阅卷,并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反馈各职能科室。

(6)、考核培训办公室根据医院考核细则拟定奖惩措施,交财务科落实。

六、实施原则

(一)统筹安排。为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效率,合理使用现有资源和配置,以注重实效为原则,由考核培训办公室统筹安排培训的管理工作,协调各职能科室的培训计划的安排与实施,以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分级责任。根据各自的职责,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保证培训的正常实施与反馈渠道的畅通,及时处理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和遇到的新情况,不断总结,持续改进,逐步完善培训细则,使之成为我院各项工作更有效、更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注重实效。结合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分类培训,做到层次清晰;实事求是,便于执行,利于提高,以实际工作为基础,以提高我院的整体素质为契入点和着眼点,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走过场,以提高医院整体技术水平及职工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为目的。

七、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医院实施统一培训的重要意义,结合科室现有培训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

(二)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常态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反馈各种情况,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学院培训工作计划篇5

一、目标任务

全面推进培训处各项工作,做好培训鉴定工作的全面铺开,做到对内完善各项流程制度,理顺校内师生鉴定培训工作;对外做好培训工作,完成今年人设局给予的指标任务,寻找机会参与对外鉴定工作,为下一步对外鉴定积累工作经验。同时,能借助培训的契机对外进行招生宣传。也通过培训的平台,提高分院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和福利待遇。

二、2021年上半年重点工作与问题

1、与企业洽谈情况:

(1)多次与大为焦化洽谈,初期确定工种尚未确定,预计80余人。由于焦化厂处于生产高峰期,只能等待高峰期之后再洽谈培训事宜,后续待商议。

(2)复烤厂,经过多次洽谈,因考虑培训时间问题,需要商议,培训待定。

(3)云鹏电站,预计50余人,确定培训工种为信息处理技术。原计划因工种退出等原因无法拟定工种待定。现目前提供7个工种,待协商确定即可开班培训。

(4)烟草公司,预计160余人,培训工种为信息处理技术,正在商议。

2、经过2019年至2020年的培训情况,目前急需要解决校内教师上课费用问题。按照总院要求执行,就必须按照校内课时标准计算;因考虑校内教师外出进行校外教学,按照学院课时标准计算,不能调动校内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以及培训班级需要配备班主任等问题,培训处根据总院文件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正在拟定申请报送学院审批。在已经完成的培训项目中,仅数名分院教师能有限的参与培训工作。一旦开展培训工作就需要跟班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学员培训工作,人员缺口较大。因院本部政策制度的原因无法调动分院教职工能积极的参与培训活动,而外聘人员则存在后期管理难的问题。

3、学院学生技能认定工作:根据总院要求进行,需提前申报计划,学生报名等工作,故学院学生技能认定工作在总院对外交流中心无法派人参加前提下能按照计划进行。

4、普通话鉴定工作因人数较少,对外联系鉴定机构将处于亏损,本学期暂停普通话培训鉴定工作;自费焊工培训因耗材价格上涨、无法确定收费标准等客观原因暂时停止。

5、全员招生工作:

根据学院要求,培训处全员参加招生工作,涉及县内外(弥勒、师宗)各中学。因今年各地高中都持续扩招(录取分数线都普遍较低),加上多家民办职业学院开设综合高中分化生源,今年招生任务十分艰巨。利用多方面的培训资源进行招生,也没有达到很好的招生效果。其中原因已经在招生会议上提出建议。

三、2021年暑假期间工作计划

1、暑假前两周工作:参与泸西县2021年技工院校技能提升培训采购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注册相关平台账户、准备前期相关工作资料、研读招标公告文件、参与竞争性磋商。

2、暑期中工作:根据招标公告要求联系符合培训需求的单位,进行初期对接协商,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部分工种开展培训工作。

3、开学后两周工作:根据泸西县人设局要求开展技工院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做好培训工作。

4、与人社局深度对接,本年度培训及下年度培训工作需人社局给予大力支持。这样,分院培训处才能有效的完成培训任务以及提高培训质量。

5、加大对外联系力度,积极与县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沟通交流,发掘县内培训潜力;向同行业单位开展学习工作,进一步推进培训工作。

四、结语

学院培训工作计划篇6

作者:蔡姗 韩祁

一般说来,医学院校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卫生学校教育和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与医学院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但是两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详细区别和联系见下表:(表略)总体而言,医学院校开展教育活动,是因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是为了维持经营、履行责任和义务而对外开展的服务工作。学校和学生之间主要是组织与产品的关系或服务与消费的关系,对于学生,接收教育是一种个人投资,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发展;而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中,接受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单位成员,提供教育的主体可以是本单位,也可以是其它单位,也可以是书本、音像等知识载体。对于单位,教育活动开展是人力资源培训的形式,是单位为了可持续发展、保持竞争力而进行的内功修炼。对于学员,由于工作关系形成的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学员接受教育是为了适应工作和单位要求而进行的终身学习,个体的学习与单位整体目标有关联。本文所说的“单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是广义的,不单纯指单位开展的学习班、举办的学术讲座等,而是指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知识技能水平,促进知识更新,而为其提供和创造的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条件。如单位给职工创造出国进修的平台,单位出台供职工外出参加学习班的经费支持政策等。继续医学教育与医学院校教育两者之间的异同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继续医学教育的特征、内涵以及开展意义,有助于医疗单位和个人主动借助继续医学教育的平台实现单位和个人的协调统一发展。继续医学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中最主要的途径是内部员工的培养,内部员工的培养除了师徒式的言传身教外,最系统最有效的方式是人力资源的培训,而在医院主要表现为继续医学教育。当今很多医疗卫生机构在人力资源培养时忽略了继续医学教育的真正培训作用,只是仅仅作为医务人员行为活动和学习经历构成要素的规范,将其作为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的刚性条件,从而产生了继续教育主管部门毫无能动性得机械作业,医疗人员为了应付继续教育规定要求而“买学分、刷学分”,为了单纯追求职称晋升而盲目读研或者进修等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将医院的发展规划同医疗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联系起来,没有将医院的卫生人才战略同医疗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对培训的需求结合起来。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是医院人才培养必经的、最有效的渠道,是搭建个人发展利益与组织发展利益相统一的优良平台,是促进知识传承、科室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继续医学教育的核心本质综合前面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继续医学教育的核心本质为:医疗卫生机构及成员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去追求和认知生命科学与真理的过程。首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以及医疗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其目的都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医疗机构整体与医疗技术人员个体对于继续医学教育的需求是统一的。其次,继续医学教育的核心本质体现为追求生命科学的真知。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成员从事的行业就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停得学习真理、应用真理、验证真理、否定真理、探索真理。

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开展情况我院有经广州市人事局批准和确认的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由人事培训科主管,人事培训科是我院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员招聘、人事调动、高层次人才申报与引进、工资福利、考勤管理、职称晋升、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等工作。我院之所以将人力资源部门命名为人事培训科,是认识到人才培养对于人事工作的重要性。我院人事培训科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工作有: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班的申报与组织;②组织院内学术报告、专题讲座;③邀请国内外学科领域专家来院讲学;④组织临床科室进行病例讨论与业务总结;⑤为职工外出参加学习班、培训班和学术会议提供经费支持;⑥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与管理;⑦医疗人员外出进修、攻读在职研究生教育审批和管理等。过去一年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共投入经费62.1万元,主要用于单位职工进修、外出培训、参加学习班、邀请专家讲学等。举办学习班25项,省级6项,部级6项,市级13项;住院医师培训109人,取得合格证26人;在职学历教育60人;外出进修21人,其中国外进修5人。总体来讲,我院继续医学教育情况开展良好,医院鼓励职工进行继续教育的学习,职工也能认真贯彻和执行医院有关的政策规定。但是,大部分科室和医疗人员对于继续教育的热情不是很高,很多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医院整体的培训规划和医疗人员自身的年度培训计划不够系统,人事培训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的空间不是很大。这样导致达到的培训效果不大,对医疗人员的能力培养和医疗机构的发展贡献不明显,没有体现出继续医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和作用。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核心本质和功效后,单位和学员才能提高对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增强培训的目的性,提升学员自我管理的能力。

继续医学教育的本质给予我们的启发和相应策略继续医学教育是为了知识更新保证可持续发展:医院的工作业务性质和医疗卫生人员从事的职业类型要求不断得更新知识、时刻与医疗前沿知识保持同步,这既是医院和个人保持生存的前提条件,也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竞争力、促进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医院进行培训与开发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始终能掌握科学技术前沿的高级人才,并通过培训使员工适应工作内容的变化[2]。因此,全院领导和职工都应重视继续医学教育的工作,增强工作中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学习的意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医院领导要重视这项工作,出善的有活力的政策、搭建优良的平台,把继续教育工作放到关乎全院发展和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地位,组织开展全院队员宣讲活动,在医院内形成浓厚的争先学习的气氛。继续医学教育要求个人发展规划与医院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在管理学中,只有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个人才会对工作产生热情、有成就感,才会积极努力得工作,而单位因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产生良好发展的势头。同样,在医院人力资源培训中,只有个人的培训计划同医院整体的培训战略相一致时,才能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因此,在继续医学教育中,首先要保证个人的培训计划与医院的培训规划相统一。首先,医院因根据长远的和近几年的发展战略分别制定长期的和短期的培训规划,规划的制定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协同医院领导班子和具备管理学知识的医疗专家一起制定,制定后因根据开展情况、形势变化以及学员的需求每年作出相应调整;其次,医院职工每年应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对培训知识结构的需求制定计划,医院职工在个人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中,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寻找自身的不足,选择可以提高的培训方法和途径。目前比较常用的培训需求评价方法是胜任力模型,医院职工可采用这种模型为自己评价打分,但是目前我院还没有制定出适合我院发展现状的胜任力模型,这些工作人事培训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具体完善。另外,医院制定了年度培训规划后,应将每年的具体培训工作重点和教学安排进行公布,医院职工可根据自身的培训计划去认真执行,院内的教学安排可以满足自身培训需求的在院内参加,自身的培训需求难以在院内得到满足的应在个人的培训计划中具体安排好外出学习的方式和目的,比如申请去什么单位进修哪方面的知识,提出去什么地方参加哪方面的培训学习班等。

由于大多数的学习班项目和进修人员需求都在每年的2月左右公布,所以医院和个人的培训方案都应当在每年3月份之前完成。根据医疗工作的性质,结合我院对医疗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我院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德、能、技、教、研五方面,即礼仪道德、综合素质、临床技能、带教能力、科研能力。根据我院之前的培训经验和今后的工作设想,我院的培训开展方式、以及医院培训规划与个人培训计划的协调办法如下表所示:继续医学教育注重培训效果和实践应用:医院培训工作的关键在于计划的落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协同各专业主管部门通力完成,首先要分解培训目标,责任明确,行使部门认真组织实施,以保证目标实现。但培训的效果如何,能否满足员工更新知识的渴求和适应医院发展的战略,更关键的是要对培训后的效果实施跟踪评价,即在一个时段对培训人员的技能或培训项目的开展情况、有效程度,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考核、分析,为下一步培训的开展提供依据。如:以点带面,让培训过的人员汇报所见、所闻、所学,开阔更多人的眼界;由培训过的人员发挥所长,参与或负责带组开展项目,开拓医院技术新领域等,使培训实用有效,真正发挥其作用[3]。另外,院内的督导制度和奖罚措施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应当将继续医学教育作为医疗人员的一项工作要求,医疗人员应当将每年参加的继续教育活动总结、收获以及证明材料上交,而且医院应当对培训工作制定激励措施,如将培训计划完成情况与年终奖挂钩,给予从培训中得到明显提高的员工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以及晋升政策上的倾斜等。

学院培训工作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政干部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一起抓,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谱写民本岳阳和谐崛起新篇章提供政治思想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把握干部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根据对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要求和干部的实际情况,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分级分类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员培训,保证质量。干部教育培训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全体干部,创造人人皆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才的条件,针对不同对象和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标准和体系,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效益的统一。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健康素质,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联系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引导干部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努力探索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律,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根据全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为重点,整体推进“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重点进行《文选》和党中央提出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一)重点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按照党政干部五年轮训一次的要求,全市每年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县处级以上干部300人左右、科级干部3000人左右。市委组织部和各县(市、区)委组织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认真落实县处级、科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任务。

1.地厅级干部。根据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的调训计划,每年安排10名左右地厅级干部参加中央五所干部院校和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或者其他培训机构的培训。

2.县处级干部。根据中央组织部的干部调训计划,每年安排2名左右县(市、区)委书记到中央五所干部院校学习。根据省委组织部干部调训计划,每年安排25名左右市直单位正处级实职干部、2名县(市、区)长和2名县(市、区)委副书记到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学习2个月;市委组织部每年组织调训260名左右处级干部到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学习2个月。

3.科级干部。市委组织部制定调训计划,每年安排80名左右的乡镇党委书记(街道办事处工委书记)、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和100名左右的县(市、区)直部门正职到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学习2个月;每年安排100名左右的新任职公务员到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培训2个月;每年安排300名左右市直机关科级干部到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进修1次。

(二)突出抓好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突出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党性修养等环节,通过到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参加中长期脱产进修,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国情教育基地进行党性锻炼,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培训机构学习培训等措施,加强中青年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

1.厅局级后备干部。根据省委组织部调训计划,安排到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半年。

2.县处级后备干部和优秀中青年干部。每年有计划安排60人左右到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3个月。

3.启动中青年领导干部出国(境)培训工作。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需要,择优选派培训对象参加出国(境)培训。

(三)认真抓好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校)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加强以乡镇干部为主体的农村基层干部和以街道干部为主体的社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围绕促进社区事业协调发展目标,提高社区基层干部依法办事、做群众工作、开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事业的能力。基层干部每年应参加1次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一个星期。

(四)加强其他各类干部的教育培训。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严格依法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认真开展公务员的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在职培训和其他培训。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对新录用人员应当在试用期内进行初任培训;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在任职前或者任职后一年内进行任职培训;对从事专项工作的公务员应当进行专门业务培训。对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干部培训,由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继续抓好非中共党员干部和妇女干部的教育培训。根据非中共党员干部、妇女干部的特点和需求,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每年安排非中共党员干部、妇女干部各50人到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培训2个月。各地、各部门在选调学员和举办有关班次时,要注意安排非中共党员干部、妇女干部参加培训。

(五)组织开展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由市委组织部、市工业经委、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牵头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计划,组织培训。重点抓好大中型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教育培训,每年累计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5天。要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培训的作用,认真研究和引导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切实抓好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者的培训。

(六)继续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按照岳阳市人才发展规划的要求,重点加强学术技术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高新技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全市企事业单位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要分期分批安排培训一次,5年累计学习时间不少于60天。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要求同步规划,确保落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定期听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各级党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宏观管理职能,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分类指导,加强典型示范和工作引导,整体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二)坚持和完善组织调训制度、计划申报制度。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点名调训办法。县处级、科级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应统筹安排,制定出2006~2010年本单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培训的具体计划,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报送党委组织部门,党委组织部门以此为依据进行点名调训。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门抽调领导干部参加部门业务培训,必须事先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审批,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调训。未经审核同意的,干部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可以拒绝送训。

(三)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年度考核、任用考察时,应将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制度,干部提拔担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参加5年内累计3个月以上的培训,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培训;未完成培训的,经选举、任命的领导干部应当及时进行补训,试用的领导干部要延长试用期直至完成补训。干部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组织安排参加教育培训的,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直至调离、降职、免职等组织处理。干部在参加教育培训期间,应当自觉遵守教育培训机构的学员管理、教学组织、考试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对违反有关规定和纪律的,视情节轻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要逐步推行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增强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自我约束力。

(四)加强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培育和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对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实行资格审查制度和培训准入制度。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有计划地安排专职教师到上一级的党校、行政学院(校)或高等院校进修学习,保证专职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个月。

学院培训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医院培训 存在的问题 改进方法 培训需求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247-0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医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竞争,人才建设成为推动医院前进的主要动力,规范医院培训体系,强化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提高百姓的健康水平,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队伍素质和医疗工作质量,有利于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更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医院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培训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由于医院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一些固有的培训模式,导致山西省一些公立医院在培训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也制约着医院的发展。如何科学合理地探索更好的培训模式?本文将逐一分析,共同探讨。

一、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空洞随意

1.培训内容缺乏系针对性、培训方式缺乏吸引力。医院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缺乏战略发展规划的指导,没有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医院发展战略目标中,没有将员工个人能力发展纳入到医院整体人才发展需求中,由于缺乏培训需求分析,内容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导致在实施培训计划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同一内容针对所有职工,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灌输式教学等现象,导致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理想。

2.培训过程短平快,追求立竿见影。有些医院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把医院培训作为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认为出现问题的时候才需要培训,仅仅把培训当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药方,而不是系统性强身健体的方案,认为培训是可以一次性、短期内强化完成的。例如,有的医院没有新员工成长周期内的连续培训方案,新员工在接受基本的岗位培训后,就依靠个人的悟性自学成长。常见的培训方法,无非是短期时间,请来老师集中授课、研讨,或者是把人派出去交流学习,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培训是一项长期和系统性的工作,仅仅通过一次或几天集中培训班就达到培训目标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

3.培训管理体系不完善,培训理念落后。培训理念滞后于培训的发展需要,仅仅把培训当成临时性的“救火”行为,只有当工作出现问题才想起来培训补救。培训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费、设施、组织机制、师资、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

(二)培训对象定位不准确

1.没有明确具体的参训人员。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培训安排较为随意,常认为这是医院的一种福利,员工参与培训的意识薄弱,使极为有限的培训经费达不到投资回报率。

(2)有些部门领导培训意识淡薄,认为重要岗位的日常工作不能受影响,安排那些工作相对轻松的人员参加培训,参训的人员也会觉得没人才让我们去,自上而下都用敷衍应付的态度参加培训,造成“忙人不培训,闲人要培训,急需人员不培训”的乱象。

(3)培训效果不尽人意,参加培训的人员出勤不出力,所学非而所用,所用非所学。

2.培训资源不合理。长期培训固定的少数成员。有些医院片面地认为应该重点培训和发展业务骨干及有发展潜力的人员,将培养“全能型人才”错误地理解为不管什么培训、什么内容都让他们参加,这种多而全的培训模式不仅挫伤了业务骨干培训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也挫伤了其他人员培训的积极性。

(三)缺乏培训效果评估机制

仅仅强调培训计划,忽视培训效果,是目前很多医院存在的问题。如果缺乏培训效果评估,就无法评价培训效果是否实现既定的目标,更无法优化和改进培训方案。这种培训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且培训效果也十分低下。

(四)忽视了价值观和职业操守的培养

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是围绕岗位知识和技能培训,缺乏在价值观、道德观方面的教育,因而员工的价值观和与职业态度有所缺失,积极性、责任感与创新精神也连同缺失。

二、医院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建议及改进方法

针对目前培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强化对人力资源培训的认识。医院管理者要优先树立人才资本投入的理念,明确认识到人力资源培训投入最终才能获得成效,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规划,本着“重使用,更重培养”的原则,建立终身培训制度,创建“学习型医院”。

2.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体系。完善培训战略和规划离不开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以医院发展战略为导向,结合各科室和员工的发展需求,制定一套适合本院发展的培训计划和方案,细化近期、中期及远期的培训目标及计划。

3.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医院制定培训规划前,医院培训部门采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对医院和的员工的知识结构、工作技能等方面进行评鉴和分析,更好地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过程的必要性。通过培训需求分析可以明确培训谁、培训什么、谁来培训、培训的目的及培训周期等具体问题,它对制定培训计划有很强指导性,是合理分配培训资源,有效实施培训的基础,也是完成培训评估的重要前提。例如,挖掘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专家的成功经验,将其整理为针对和适用性较强的培训内容,传递给每一位所需的临床医护人员,从而带动科室和医院发展。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越来越多的医院已意识到医院间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医院快速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培训要由被动转向主动、互动培训,要由“要我培训”转向“我要培训”,只有让正确的培训观深入人心,医院培训工作才能稳步推进。

(2)培训内容丰富多样。培训内容应从单一的岗位或职务培训转向全方位培训。培训内容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完善的岗位技能和技术,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态度,不断提高员工学习的自觉性与学习能力,与医院共同成长。建立真正的学习型医院,改变过去简单枯燥的听课式教学,使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员工培训的积极性也将极大地提高。

(3)科学合理地确定培训对象。培训中实施“全面撒网,重点培养”的原则,不仅要全员轮训,更要将培训对象分专业、分时间和分层次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培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人才队伍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衡量一个医院的竞争力,不仅仅要考察医院整体的人力资源状况,更要考察医院有多少名优秀骨干,以及是否存在人力资源短板。在医院的快速发展中,这些短板会愈发明显,比如常会出现重视中高层员工培训而忽视基层员工培训,重视新入职员工培训而忽视资深老员工培训的现象。培训是员工成长的重要途径,被忽视的基层员工和资深老员工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医院人力资源“木桶”上最短的木板,从而制约了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每位员工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因此,医院培训对象应该全员化,持续化。

4.实现师资队伍的转变与创新。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训工作的重要保证,单靠培训授课,无法实现理论联系实践。想改善这一状况,就必须实施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建立和培训自己的师资,扎实有效地推行导师带徒弟的模式。培训师由临床验丰富的主任医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共同担任,前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后者拥有专业的理论和教学技能,取长补短,合理搭配。根据培训计划,分梯次、有目的地安排医护人员和培训讲师、培训骨干到兄弟医院及相关院校、专业培训机构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理论和培训技巧,这样有助于在培训教学水平上,实现专业培训师与兼职培训师优劣互补,为提高培训工作质量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障。

5.抓好培训评估和改进工作。培训工作中最重要环节就是培训效果的评估。通过收集培训信息及建议,包括接受培训的科室和个人对培训的建议,培训后的工作效率、工作态度、行为有无变化等等,形式可采用抽样调查、电话访谈、个别问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其评估的结果可以作为制定培训计划的依据。

6.建立健全培训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培训激励机制,奖励在培训过程中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由院领导颁发奖状,在给予精神奖励的同时,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培训约束机制上,制定考核制度,结合员工在培训期间的表现、考勤、成绩、态度与岗位任职资格及绩效等挂钩,作为未来晋级晋职的优选条件,或是在内部招聘、先进评比、内训师选拔、职称晋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等给予优先考虑。这样,可以使个人和组织共同成长,尽快实现组织的培训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要想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医院猿帜诤发展道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笔者深信:只要我们以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与时俱进,转变固步自封的观念,开拓创新,大胆实践,培训工作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推动医院科学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经管视线,2012(12)

[2] 谢磊,黄星.员工培训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4.6.24

[3] 游文丽,张庆宏,张英奎.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思考.中国人力资源网,2004.5.1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