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基建项目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2-02-07 19:55:46

基建项目管理论文

基建项目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高校;财务;监督;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投资方式改变为投资方式的多元化,国家投资逐步转化为自筹资金,其规范管理尤为重要。高校基建面临着如何将有限的建设资金使用的更好的问题。应力求做到所投资的基建项目布局合理,使用功能完备,有利于保障教学、科研、实验、生活正常运行和开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基建财务的管理,为领导提供真实、可靠、完整、准确的各类分析数据,以最少的投资,最快的建设速度,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一、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是提高基建投资效益的切实保证

财务部门负责各工程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为了全面了解基建项目的建设和工程进度情况以及各专项资金、自筹资金的运用方向,还应掌握以下主要内容:①了解和掌握建设项目概算投资额或工程项目合同投资额:②计划年度投资完成额;③工程进度和资金支出进度是否相符:④结余资金的数量构成情况:⑤工程建设的其他条件是否具备:⑥自筹资金安排的项目资金来源是否妥当:⑦国家下达专项资金是否专户专存:⑧自筹资金安排的项目是否合理、可行。财务部门有必要参与基建计划管理,除了参与计划部门年度基建资金计划的制定,提出合理建议外。还应在计划部门下达基建资金计划后,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结合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计划部门调整、追加、减少投资和调整计划。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的监督和管理,投资控制是核心。合理的投资,是在满足使用单位所需功能条件下所付出的费用最小。无论人力、物力还是方法和环境,它们本身均存在费用的问题,都是工程建设投资构成的基本因素。这就是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的相关关系,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对立统一,实质上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不搞投资控制,质量控制也难以搞好。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就能避免投资无计划,开支无控制,效益无人抓,质量不达标,工期无保证的现象。

二、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主要抓好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个环节

基建项目管理论文篇2

(一)学校对基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处理不当

高校基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编制过于简单,设立出发点是为了获取项目资金,项目建设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建设方案不完善,缺乏保障性预备等,在建设中造成了资源、人力、财力等的浪费。

(二)基本建设项目编制过程不规范

由于没有科学的、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立项的编制流程仅限于形式,未起到实质性作用。基本是由基建部门经过相关领导批准后即准予立项,由于基建部门负责报建估算,没有统筹规划、全面考虑,投资估算缺少财务部门的参与,造成项目实施和结算中出现较为严重的超概算等问题。江苏省某高校计划建设心理学实验室,只向准核立项的机构发送申请,并未向学校的财务机构提交资金预算等数据资料,因缺乏专业领域的数字计算和评估审核,按原计划建设的项目却因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而终止,正是编制过程不规范的后果。

(三)基本项目的建设过程不合理,造成超概严重

在高校基本建设项目中“三超”现象很普遍,所谓“三超”即概算超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根据教育部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某高校基建项目中,大量数据证实普遍存在超概现象,数额高达数千万。这不仅反映了建设计划的漏洞,还使得项目建设进程止步不前,阻碍了高校的科研发展。

(四)基本建设项目执行过程存在偏差

笔者统计某高校数据结果,将其工程合同与结算数对比分析,显示实际支出大于施工合同比率均超过10%,甚至翻倍增长。计划和实际执行合同过程中支出的偏差过大,暴露了对于基本建设资金预算支出的评估不合理。

(五)基建项目决算长期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

经办人不及时报账,造成建设成本难于归集整理,对于后续建设资金的运用缺乏指导性;基建部门不积极办理应收各项政府押金及保障金退回手续,使得高校基本项目建设长期占用资金,不能形成固定资产;高校基建部门人员业务不熟练,责任感缺乏,由于不及时向上级反映问题造成恶果。

二、高校基本建设项目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没有得到充分论证

1.建设项目立项没有结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论证,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征求使用部门的意见,使得项目缺乏可行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2.可行性方案设计没有考虑价值优化因素,缺少成本价值观。

3.项目服务对象不具体。并未确立具体明确的项目服务目标客户,缺乏目的性、系统性,没有围绕高校特征对科研、教学、师生进行综合分析。

(二)建设项目细化预算处理不当

一直以来大多数高校的基建财务都只能在建设过程中及建设完成后发挥作用,没有真正参与项目的前期工作,造成项目预算管理的断带。

(三)项目招标、投标的合同不规范

据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基建部门的管理人员并非建筑工程、建筑造价工程专业人员,招标、投标文件一般都是委托招标公司做,在编制招标文件时甲方(学校)提出的合理的需求未得到充分体现,对签订合同的一些陷阱尚没有鉴别能力;签订合同时没有通过律师把关,在支付工程款方面对合同内及签证的支付比率不明确,对合同结算不能超过合同的百分比没有约束条款,对质保条款支付很笼统。例如某高校签订合同,最终结算超过合同100%,并签订了可调价的补充合同,却未对签证做详细规定,在法律上处于不利地位。既增加了建设成本,同时使财务部门在资金筹措中处于被动地位。

(四)施工过程签证、变更较多,没有制约

施工单位为了获取利润,总是通过各种工程变更签证来确保自身利益;而校方建设部门在施工中没有严格控制工程中的变更、签证,致使工程造价成本大大增加,超过了投资规模;也有校方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不按最初设计施工,造成签证和变更。

建设项目财务决算时基建部门不能提供完整的建设资料,尚未形成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基本建设项目须经决算报财政部门批复后才能结转固定资产;对于影响项目决算报批的人或部门缺乏相应的奖罚制度,基建部门管理涣散;管理机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确,造成部门间推咎责任,降低效率。

三、规范化管理的途径

(一)做好建设管理前期的论证工作

做好单位内部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是规范化管理前期最重要的环节。高校应成立对大额固定资产基建项目论证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应设于学校规划部门,负责项目立项前的组织和论证工作,论证应结合学校的整体布局、资源状况和发展方向等综合考虑,统筹项目资金的运用,实现全校资源的优化配置。报主管部门立项批复后,组织相关人员商议,制定细化的项目预算。项目建设前期一定要符合高校整体布局特征,资金匹配度要合理,与学校未来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达到资源和资金的最优配置。

(二)实施规范化概预算管理工作

学校项目的顶层设计,由校领导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资金筹措的情况确定,制定合理的项目总体投入资金数目;项目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项目概算的编制,并报上级部门批复等工作;基建部门负责组建项目工作管理组,编制项目预算。项目预算是学校各部门执行项目管理的依据,原则上不能超预算10%,凡超预算的内容均需报财务部门备案,并向相关部门调整立项并获批复。财务部门根据批复后的概算调整项目预算安排资金,进行监督管理,保证项目决算的顺利进行。

(三)签订合法、科学的工程合同

提高施工合同签订的技术含量,各校的基建部门应该配置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在项目前期的报批论证、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的甲方需求的设定、后期的竣工验收及质保问题等环节,请专业人员进行有效评估考查;同时请律师对合同的法律效力进行维护,确保合同合法、有效。

(四)抓好施工过程的管理,减少签证、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校方工地代表要参加工地例会、查看签证事项并严控施工过程的变更及签证;合同严格按设计执行,按合同要求施工方工程报量及价款不能超过结算的10%,不可以虚高。

(五)加强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职能

基建项目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建设项目;财务管理

1基建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会计核算不规范。基本项目会计核算主要存在建账不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不准确,项目建设成本核算不完整等问题。

第二,没有开设银行专户存储建设资金或者多头开户。财政部要求,同一个建设项目,不论其建设资金来源性质,必须在同一账户核算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建设单位没有专户存储建设资金,而是把建设资金混同在其他资金账户中一并核算;有的单位由于项目资金来源渠道、性质不同,造成多头开户,对同一个建设项目在几个银行开设账户核算建设资金,违背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定。

第三,对施工单位垫付工程款不合规。按照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要求,在项目尚未批准开工以前,可以支付前期工作费用(但不得支付工程款);计划任务书已经批准,初步设计和概算尚未批准的,可以支付必要的施工费用;施工企业确需备料周转金的,建设单位可根据合同规定拨付一定的备料款。备料款一般不得超过当年建筑安装工作量所需资金的25%。建设单位支付的备料款,应根据周转情况,陆续冲抵工程款。

第四,预留工程的质量保证金不规范。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规定,“建设单位必须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待工程竣工验收一年后再清算”。有些建设单位没按规定预留质量保证金,工程质量有问题时很难向施工单位找回应扣回的款项,起不到约束施工单位确保工程质量的作用。

第五,建设单位管理费支出不规范。按照基本建设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对建设单位管理费应实行“总额控制,据实列支”,有些单位的此项费用超预算较多,挤占建设成本,有的单位按计提金额列支,有的单位却是从别的账户列转支出,违反了建设单位管理费的使用规定。

第六,资金筹措不及时。地方配套资金到位迟缓,严重影响了建设进度及上级拨付资金的使用效益;工程价款结算不合规,没有严格按照计量支付制度支付工程价款,而是为施工单位大额垫付资金,不按工程进度拨付建设资金;对工程结余资金管理不合规定。

2基建项目全过程的财务管理

2.1抓好基本建设前期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关键

基本建设项目前期是基本建设程序中的重要阶段,是项目成败的基础。为了确保基本建设项目决策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财务管理与监督要抓好以下方面:①在项目建设阶段。要根据国家、行业的宏观经济政策、财税政策、企业收入结构、财务状况审核项目,对设计单位招投标的审核和过程的监督,对项目前期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持的控制。由于前期工作具有阶段性、变动性和随时中断性,必须对具体费用的发生进行实时有效的财务监督与控制。②在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煤炭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监督的重点是经济上是否可行、项目概算是否合理合规、资金来源是否可信合法。因此,不仅要根据国家通用的指标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还要结合行业特点、财税政策进行综合论证;还要根据国家规定对项目概算进行审核,防止“钓鱼”和虚高,并认真审核融资方案,提出投融资合理组合方案;要结合基本建设项目的行业指标进行分析,从源头上防止工程项目亏损,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发展。③在立项审批阶段。财务管理与监督的重点是“防腐”、“防变”。要强化费用预算的控制,敢于否决不合规项目,防止发生“超额”费用,防止通过行贿过关。更要防止为了过关,随意修改项目基础指标,造成建设项目先天缺陷。

2.2强化基本建设项目过程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

第一,资金筹措方案和投资计划(预算)落实。煤炭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由项目资本金、借入资金构成。要审核自有资本金是否到位,列入年度预算中的货币资金预算;要审核招商引资的资本金出资合同(协议)是否签署,与工程计划是否匹配;要审核政府拨款或补助文件或批文是否拿到,如果不到位有无其他资金补充;要审核借入资金是否有银行出具贷款承诺意向书,国外银行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或发行债券的方案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要审核年度投资计划(预算)是否落实。只有资金与计划落实了,才能同意开工建设。保证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能够按计划、按进度及时供应资金,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二,强化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的财务监督和管理。要审核参与竞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如资金实力与现金流量状况、偿债能力与企业信贷情况,以确认其有足够财务履约能力,保证项目能够按合同约定的工期完成,提高投资效果;要审核参与竞标企业的社会信誉度,通过人民银行、各类网络进行社会信誉度调查,了解其未决诉讼、归还贷款、往来拖欠、设备工艺等情况,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要参与标的审核与招标全过程的监督特别是招标说明书的制定,要将双方约定的资金、工期、验收方法、材料供应、付款方式、质量标准及押金规定清楚。

第三,强化基本建设项目建造过程的财务管理与监督。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监督的工作质量,保证建设项目资金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建设项目会计核算质量和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机构的设置和领导分工,实现各职能部门及各个环节之间相互牵制,互相制约。特别要健全人、财、物管理制度、工程验收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建设项目的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监督制度的执行,要按照制定的各项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对现存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2.3做好基本建设项目完工决算是财务管理的重心

煤炭基本建设项目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和设计全部完成后,要求组织项目完工验收、移交投产,为确保建设项目新增资产价值正确全面反映投资者权益,要抓好竣工验收和调试投产的财务管理与监督。要按照单项工程合同约定的工期、质量进行,特别要注重投产调试验收情况,保证基建项目移交的完好性。抓好完工项目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的清理。基本建设项目完工验收后,应对各种固定资产、设备、材料、债权债务及时清理和移交,并办理规范的交接手续,做到工完账清。做好基建项目尾工款的管理和监督。在基本建设项目主要工程完工验收后,仍然会有部分零星工程在建,此时容易发生管理松懈现象,要像对待主体工程一样的验收标准和付款程序。对于工程质量保证金,必须达到合同规定的保证年限,经有关部门验收确认后,方可付款。要抓好基建项目决算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按照财政法规编制决算报告和决算编制说明,对基本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晴况、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要按规定分配处理结余资金和结余物资,预留好尾工款和质量保证金。

基建项目管理论文篇4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中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参差不齐,组织协调能力仍需加强,对于一些法律法规掌握不够,严重缺少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经营管理运营机制不贵熟练。另外,一些管理机构的人员设置不合理,并且没有组织员工进行统一培训,致使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2论加强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的方法

2.1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现阶段,我国政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和职能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样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而且容易出现腐败的现象。因此,要针对现代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社会地位,将相关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事项从政府中分离出来,并由建筑市场和社会去处理和解决。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不断加快,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改进以往项目管理模式,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平台,积极引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评价中介组织结构。引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评价的目的为了满足建筑企业对安全监督管理的方法和应用的实际需求,使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评价能够综合评价建筑企业管理体系、安全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管理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水平等。

2.2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筑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加强项目工程管理水平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起步较晚,方式落后。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有效的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并派出相应的从业人员去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并在我国高校设置有关管理课程。另外,必须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2.3严格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实行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一定要严格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保证相应制度的实行。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建立相应的负责制度,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解为不同的环节,做到分步骤管理,使工程项目管理能够有效覆盖建筑项目的全部内容。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工程管理有理可依,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防止因为工程项目管理延误致使工程效益降低。必须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使管理不仅仅停留于表面形式,将管理制度与实践进行结合,根据实际的情况发挥制度的作用。

2.4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相关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要深入了解各个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办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并将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培养相应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最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结束语

基建项目管理论文篇5

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是传统管理,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在项目初期,规模不大,范围较小,参与人员少,流程不复杂的情况下能起到一定的项目管控作用。但是随着工程建设数量增多,体量增大,项目建设资金翻倍上升,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项目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管理压力越来越大,已难以适应工程大规模,规范性的建设要求。公路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众多的项目文档、图纸、文件存放调阅困难,审查证明性材料无法随时调阅。项目汇报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合同审批工作进展缓慢、条款落实不到位,成本难以控制,资金投入超出预算、工期拖延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出了问题相关人员相互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了公路工程项目的推进,还给整个项目管理带来风险。

2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优点

2.1由传统的碎片化管理到先进的信息管理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浩如烟海,流程复杂,重点环节难以掌控,管理面广,涉及单位多,传统的管理受个人能力及素质影响较大,很难理清宏观管理脉络,以至于在工作中疲于应付;信息化管理可以从繁杂的工作中提炼出清晰的工作流程,公开的平台可以使工程管理更加透明化、规范化,从而杜绝工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足,并且可以有效考核部门及人员的工作质量。巨量信息也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平台整合,并按项目管理流程的管理层次分配至相应岗位及时处理。

2.2由冗长低效的找人签字到网上资料的审批传统的资料审批是把待审批资料做好后,再找设计、监理、审计和业主签字,往往是工作人员从一个单位跑到另外一个单位,有时需要签字的人由于工作的原因,没能及时找到,影响资料及时签批及现场情况的及时处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使得工程管理人员更显不足。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报批、计量确认、信息传递、自动汇总等技术手段可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现场核实的及时性。

2.3系统明确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有效加强施工队伍自身管理施工队伍的管理良莠不齐,通过该工程管理系统,使每个参建单位的管理处在同一个起点上,通过系统来规范参建单位的管理,特别是对我建设集团现状的管理而言,可以优化建设集团的资源配置,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效率,加强建设集团对项目部的管理,提高建设集团整体竞争力。

2.4改进合同变更和计量支付管理流程,多审批层次即时进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施工单位虚报、多报工程计量,不规范合同变更,施工、监理单位故意拖延报审时间等情况。通过完善的合同管理和透明的审批流程,约束建设各方行为,杜绝工程中不规范的履约,对超计量和重复计量进行控制,规范变更行为,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降低项目建设廉政风险。

2.5对工程项目全方位管理通过系统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进行控制,采用质量、安全文档网上签批等方式规范工作流程,建立项目建设各方的运作轨道和约束机制;通过工程指令和会议纪要、工程信息等的上传下达,使工程管理人员及时、全面的掌握工程现场情况;采用形象进度实时照片反映工程实时进展情况;同时工程各级单位(业主、质监、审计、监理、承包商、设计单位等)能及时接收指令,明确各自的阶段工作目标,有利于精确管理。

2.6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使管理者快速洞察项目的执行情况管控一个项目,决策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兼顾细节;做好项目筹划,制定和跟踪项目时序进程和资金计划;要对项目各阶段的合同、变更、质量、安全、进度、前期等进行全方位地控制,及时了解项目团队的管理状况。系统设置了不同层次的用户权限,通过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规范业务流程,将各方面的项目记录都集中在一个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上,让各项目参与方在平台上进行操作;又可以整合分配各管理部门的权限和任务,自动执行各层次管理方的流程,及时调整各自工作。同时智能化提取项目数据信息,生成各种图表、报表、关键计划节点,自动报警等等,为管理者对项目全局的准确把握打下坚实基础,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从而帮助管理者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按目标完成;提升不同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合作、落实关键的审批流程。通过查询系统的组合运用,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提炼并分析出有用的信息,即时生成各种直观的效果图以供决策。

2.7降低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难度项目施工过程中,竣工资料的收集一直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老大难。往往一个工程结束后,竣工资料的编制和整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竣工资料完整性和正确性也不如人意,延缓了工程项目的交竣工时间,不利于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结转。系统对合同、质量、安全、进度、计划、会议等现场管理进行网络化过程管理,保留了大量的过程资料,系统竣工资料模块能将现场资料自动转入归档,并形成完整的竣工资料。而且系统能够保存历年的工程项目资料,随时可以调取任意年度和任意工程的资料,保证了工程项目的连续性和可溯性。竣(交)工过程资料也可以进行电子存档,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3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在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宜兴市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是运用于宜兴市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开发的一套系统,该系统采用VisualStuio.NET2008为主要开发工具,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运行环境为Windows2008Server,MSIIS6.0并基于.NetFramWork3.5平台框架下的ASP.NET技术,采用B/S体系结构和C/S模式结合的新一代项目管理系统。该管理信息系统已包含了网络首页、业务审批、合同管理、会议纪要、信息、计划进度、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计量支付、工程变更以及廉政建设等内容,实现了从施工单位申报到监理审核、交建处审核、审计审查、分管领导审批、局领导审定等流程网上审批的工作,将质量、计量、支付完全联系起来,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审批流程,并增加了工程前期管理、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等模块,符合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的需要。

4结语

基建项目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基建项目;作用

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中最常用的控制方法是挣值法,是目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工程效率评估中最常用的工具。当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对我国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国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创新管理制度、转变管理理念,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

一、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基本含义

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是基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项目资金的合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其本质就是负责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前期预算、资金筹集、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基建项目的建设,可划分为八个阶段,而财务管理贯穿于基建项目的全过程(详见图1)。而过去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只涉及到工程实施和竣工阶段。

(二)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核心在于识别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子,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可预见的风险因子进行规范化管理,防止财务风险,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益最大化。(1)信息学理论:大数据时代,管理工作始于信息的采集,只有收集有效的信息源,才能够指导人们合理地使用信息资源。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决策是有成本的,而明智的施工决策源于信息的收集、评估和利用。(2)挣值理论:挣值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国防部,到20世纪90年代才成型。挣值理论主要是根据已完成的工程项目的预算值,对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成本进行综合的评估,换而言之,就是要与之前的工程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对即将建设的工程项目的预算值进行动态的综合的评估,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3)基建项目中的财务风险理论,主要是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特点、地理位置、工期、招投标文件等相关规定,对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财务风险进行筛查,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评估每一项财务风险的风险量,采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其进行防范、控制和处理,以达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二、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项目工程建设的实际过程中,要做好基建项目管理工作,所要遵循的财务管理原则主要包括:(1)投资利益至上原则,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提高投资效益,因此在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每个过程、每个环节都要确保投资效益的高效。(2)加强计划管理原则,基建项目从规划开始到最后的竣工,每一阶段都需要预算计划,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3)以经济核算为基础的原则,实体经济核算是降低建设成本,保证投资利益的基础。(4)经济和行政手段并用的原则,基建财务是首先要完成预算的经济实体,采用经济手段外,还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5)诚信理财为本,财务管理的原则是诚信、客观,基建项目工程庞大,其财务管理更是复杂多变,但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基础,更应该遵守。

三、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结合上述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则,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根据国家及相关部门的建设方针,查找项目建设有关的资料,制定可行性工程预算计划;(2)筹办财务管理机构,根据工程预算计划,制定财务管理制度;(3)进行项目融资,按照项目预算计划,及时筹措资金,做到资源分配合理;(4)严格管理合同,一方面根据工程进度预算、筹资情况,制定合同,另外要严格制定合同要求;(5)开展会计核算,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管作用。

四、结语

基建工程项目涉及广泛、工程量大,而财务管理是基建项目投资的核心,在基建项目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提高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水平,不仅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促进企业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林.试论如何发挥财务管理在基建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财会园地,2007.

基建项目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造价管理;全面造价管理;管理范式转换

自从前国家计委于1988年提出要在全国推行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以来,一直到2003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颁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1]为止,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初步完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下基于统一定额的管理范式向基于工程量清单的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但是这一步转换并没有完全实现我们要向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范式转化的最终目标,甚至连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编制者也承认这一规范中给出的工程造价确定方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2]。为此,近来不管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企业都十分关注我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问题,因为这是关系到未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如何发展和向转变的大问题,是我国未来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究竟采用何种主导模式(范式)的大问题。

现在国际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基本模式:其一是英国人最先在1980年前后提出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其二是我国最先在1988年前后提出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其三是美国人最先在1993年前后提出的全面造价管理模式。作者认为首先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全球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史进程,然后再通过对现有这些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最终才能给出我国未来应该采纳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研究结论。

一、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历史发展进程

人们对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管理科学的不断拓展而逐渐进步和展开的。最初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始于人们对家屋建造成本的管理,现在工程造价管理已经发展成了管理科学的一个专门的独立领域,并被应用到了像三峡工程这样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中。这一学科的创立和发展是人们经历了几千年工程建设实践的结果,是人们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结果。

自20世纪30年代一些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原理被应用到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领域,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从简单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开始向重视项目价值和投资效益评估以及项目经济技术分析的方向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就已经有人将项目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和项目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等项目评估技术方法应用到了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之中并创建了“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不但使得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而且使得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有了很大的发展。二战之后的全球重建时期,大量的建设项目为人们提供了开展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机会,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这一时期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国纷纷成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协会组织,如1951年澳大利亚工料测量师协会(AIQS)宣布成立,1956年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AACE)成立和1959年加拿大工料测量师协会(CIQS)等宣告成立。这些组织的专业人员和大专院校合作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造价确定、造价控制、造价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且创立了被称为传统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方法。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各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和学术机构先后开始了对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新模式和新方法的探索工作。例如,美国国防部等政府部门从1967年开始探索“造价与工期控制系统的规范”(Cost/Schedule Control System Criterion--C/SCSC),后经反复修订而成为现在最新的项目挣值管理(Earned Value Management--EVM)的技术方法[3],这是一种建设项目造价和工期集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另外,1976年成立的国际造价工程联合会(ICEC)联合了全世界26个国家的造价管理协会和工料测量师协会为推进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做了大量的工作。一般认为从此人们开始了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重新认识,所以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进入现代阶段的起点。

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现代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下述三个:

1、以英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界为主提出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4]

2、以中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界为主推出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5]

3、以美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界为主推出的“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6]

这使得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但是在究竟应该以哪一种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方法作为主导模式(或范式)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例如,在1998年美国新新纳提召开的国际全面造价管理促进协会(AACE-I)年会和国际造价工程师联合会会议,与会专家和代表多数认为应该将“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定为21世纪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技术与方法,他们认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面管理的模式已经成熟,所以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模式将会是21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主导模式(Dominate Design)或叫范式(Paradigm)。但是我国的政府主管部门和多数工程造价实际工作者都认为应该使用“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主导模式,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使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主导模式。作者认为“何去何从”主要取决于这些不同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我国的适用性,所以只有通过对于它们适用性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各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适用性的分析

实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就进入了现代项目管理的阶段,由此导致了在这一阶段产生了上述三种主要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7]。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研究我国究竟应该采用哪一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作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三种不同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作一番比较研究,通过充分讨论它们各自的适用性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才能够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1、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及其适用性分析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最早是由英国人提出的,现在能够找到的最初文献是英国的A.Gordon于1974年6月在英国特许测量师协会《建筑与工料测量》季刊上发表的“3L概念的经济学”一文。随后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其中O.Orshan 在“全生命周期造价:比较建筑方案的工具”一文中首次从建筑方案比较分析的角度讨论了在建筑设计中全面考虑工程建造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的概念与思想。然后R. Flanagan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问题”一文中从建筑经济学角度讨论了这一模式的主要内涵。早期这方面比较重要的著作还有P. E.Dellasola 等人的《设计中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和J. Bull的《建筑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等。同时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RICS)和特许建筑师协会(RIBA)也组织出版了《建筑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指南》[8] 等指南和手册。这些代表性的文献给出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关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的核心概念及其适用性的分析与结论如下:

1)它是用于建设项目投资分析和决策的一种工具,是一种用来选择项目备选方案的数学决策方法,但是它不能用来做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它的核心思想是人们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备选方案评选中要遵循工程项目建造和运营维护两个方面成本最优的原则。

2)它是建筑设计中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手段,用它可以计算一个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的全部成本以及相应的社会与环境成本等。它是用来确定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一种技术方法,因为它能够帮助人们从项目成本和价值两个方面去安排建设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

3)它是一种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项目前期、建设期、运营期和拆除期)造价最小化的一种计划方法,是一种追求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最小化和项目价值最大化的计划技术。

综上所述可知:

1)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模式主要是在项目设计和决策阶段使用的一种全面考虑建设项目成本和价值原理和方法;

2)它有助于人们在项目全过程中统筹考虑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并帮助人们提升项目的价值。因此这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主要是一种指导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与建筑设计的方法,但是它并不能用于对建设项目造价的估算、预算和全过程造价控制,所以它的适用性存在较大的局限。当然,这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作为一种投资决策和建筑设计的方法还是比较科学的,所以它在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及其适用性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界的工作者中就有一批人先后提出了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特别是在1988年前国家计划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控制建设工程造价的若干规定》(计标[1988]30号)[9]的通知,通知提出了:“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建立健全投资主管单位、建设、设计、施工等各有关单位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责任制”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从而奠定了我国率先提出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基础。同时,国内外也先后出现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文献。例如,国内的徐大图和龚维莉等人就提出过这方面的观点[10],国外的R.E.Dragoo等人在“实时造价管理”[11]一文中就提出只有使用全过程造价管理才能管理好建设项目造价的观点。

关于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核心概念和适用性的分析与结论如下:

1)它是一种基于活动和过程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是一种用来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的方法。它强调建设项目是由一系列活动所构成的过程,所以其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应该使用基于活动和过程的方法,因此人们必须按照全过程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去开展这种管理工作。

2)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确定中使用基于活动的造价确定方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这种方法将一个建设项目的全部工作分解成一系列的项目活动,然后分别确定出每项活动消耗或占用的资源,最终根据这些资源及其价格信息确定出一个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

3)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中使用基于活动的造价控制方法(Activity Based Management--ABM),这种方法强调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必须从项目活动数量和方法的控制入手,通过消减不必要的项目活动和改进低效的活动方法去减少资源消耗,进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综上所述可知:

1)这种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要求使用基于活动的方法去确定和控制一个建设项目的造价;

2)它要求使用对于项目活动及其方法的分析和改进去降低或消除项目的无效和低效活动从而实现建设项目造价的全面控制和最小化。这种管理模式更注重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各项具体活动的成本确定与控制,但是它未能充分考虑一个建设项目的建造与运营成本的全生命周期集成管理问题,所以它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也存在有一些局限。当然,这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方面是比较科学的,所以这一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3、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及其适用性分析

最早使用“全面造价管理”一词的文献是1978年由B.J. Mitchell所著《图书馆职能的造价分析》一书,随后J. P. Campi发表了在企业中应用全面造价管理的方法和结果的研究报告[12],接下来著名的国际财务管理咨询公司--安永公司出版了供制造企业使用的《全面造价管理方法指南》[13]。然而这些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都不是针对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按照其美国造价管理协会会长R. E. Westney的说法,他是最早于1993年在“90年代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14]一文中提出了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理念。此后美国工程造价管理界对这种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思想、原理和方法开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到今天这种管理模式也发展成了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主导模式之一。

关于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的核心概念和适用性的分析与结论如下:

1)这是一种全新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它可以用来分析、评价、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它强调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要全面考虑项目各种要素的影响,要集成管理建设项目全过程中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造价,要促使全体项目相关利益主体都参与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

2)这一模式中包含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它同样要求在评价、分析和设计建设项目时要考虑项目建造和运营维护这两种成本。这种管理模式还包括通过全体项目相关利益主体参与造价管理去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和方法。

3)这种模式中还包含有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它要求人们按照基于活动的确定和管理方法(ABC & ABM)去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这种管理模式进一步还包括了建设项目造价的全要素集成管理和全风险造价管理等方面的思想和方法。

综上所述可知:

1)这一模式最根本的特点是“全面”,它不但包括了项目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同时它还包括了项目全要素、全团队和全风险造价管理等全新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2)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现有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一种全面集成,即是一种对于建设项目造价全面集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当然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它至今基本上还是一种原理和思想,它在方法论和技术方法等方面还有待完善,这使得它的适用性同样存在较高的局限性。但是这种全新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相对比较全面,最终一定会成为未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主导模式。转贴于

三、关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科学转换的论证

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对于一般管理范式的定义及其转换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代表性的文献包括王振江等人1999年的“论管理范式转换”[15],张方华2000年的“论我国企业管理范式的转换”[16]和余敬等人2002年的“传统管理范式与管理新范式的比较”[17]等等。但是有关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及其科学转换方面的学术文章并不多,本文针对一般管理范式转换的影响要素和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科学转换的论证给出了作者的研究结果和结论。

1、这种范式转换中的工程造价管理知识的历史发展和逻辑问题

任何管理范式的转换都必然会受其管理知识历史发展情况和发展逻辑的客观影响,因此任何一个专业管理领域的范式转换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该专业管理领域的知识历史发展情况和发展逻辑的要求,即任何一个专业管理领域新范式的生成都必须适应其知识体系发展的现状和逻辑规律,因为任何管理新范式都必须有其全新的管理知识体系作为支撑。例如,我国企业管理范式的转换就逐步完成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生产型管理范式到经营型管理范式的转换,然后进一步发展到向创新型管理范式转换的这样过程。然而这种我国企业管理范式转换的过程正是由于我国企业管理知识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客观逻辑规律所决定的,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首先引进了国外的经营管理知识,然后才引进了管理创新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才有了这一企业管理范式转换的路径。

显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也必须体现这种管理范式发展的客观逻辑规律。对照分析前面所述的三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模式,人们不难发现:

1)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模式虽然综合考虑了项目建造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的集成管理,但它在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确定和控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它难以成为我国未来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主导模式,但是人们可以借用其中的全生命造价管理思想与原理。

2)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模式比过去计划经济下基于定额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进了一大步,但是它未考虑项目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的集成管理问题,所以它也无法成为我国未来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主导模式,不过其中基于活动的造价确定与控制思想和方法是可取的。

3)不管从其蕴含的管理知识内容的广泛性,还是从其中的管理知识历史发展变化逻辑规律来看,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模式最有可能最终成为我国未来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主导模式。因为这一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不但同时包含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与方法,而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全要素、全团队和全风险等造价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这三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可以发现:实际上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还蕴含有最为宽广的管理知识内涵并且最为符合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发展的逻辑规律。这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内涵的逻辑关系可见下面的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这一模式不但涵盖了建设项目全生命造价管理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内涵,而且还包括了一系列新的管理知识内涵。这正是作者确信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最终会成为我国未来工程造价管理新范式的主要论据,因为不管从管理知识的历史发展进程还是从知识内涵的逻辑涵盖范围等因素上说,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模式都具备作为我国未来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条件。

2、这种范式转换中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思想形态的影响问题

任何一个管理范式的转换都会受到在其同一时期的各种相关专业知识和思想形态的影响。对于管理范式转换能够产生影响的这类主要因素有:人们同期在其他相关学科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和人们同期的政治意识与社会道德理念和思想的发展。这其中甚至包括了同期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环保、生态、动物保护等各方面思想观念的影响。本文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当今对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影响最大的要素有两个:

其一是现代项目管理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急剧发展与变化,其二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形态和道德意识的变化。所以有必要就这两方面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转换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讨论和论证。

美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其信息产业产值超过了GDP半数而宣布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已先后宣布进入了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知识经济形态与传统工业和农业社会经济形态的最大区别在于人们创造财富和利润的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增产节约为主转变成了更多地倚重于变革或创新。由于各种创新或变革都需要通过以项目的方式来实现,所以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学科发展之一就是项目管理学科的急剧发展,它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传统项目管理到现代项目管理的范式转换。现代项目管理不当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特别强调项目全团队的合作、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集成管理等全新的知识和方法。这些变化进一步对人们的政治意识和社会道德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如从2000年开始欧美等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建设面向项目的组织与社会的努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这些现代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政治意识及社会道德的转变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从传统的管理范式向现代管理范式转换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条件,随着我国自上世纪末开始引进现代项目管理科学和我国向信息社会的迈进,这些也正在积极地影响着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作者通过研究发现:虽然我国现在正在开展和逐步完成由基于定额的传统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向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转换,但是国际发展惯例和各种事实引进证明今后我们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下,必然会进一步向更为全面和集成的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范式进行转变。这既会是现代项目管理科学发展和推动的必然结果,也将是我国整个信息社会发展与知识经济进步的大势所趋和客观需要。

3、范式转换中的社会经济水平与既得利益格局问题

在一种管理范式替代另一种管理范式的过程中必将会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和既得利益格局重构的问题,在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中同样会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求和既得利益格局变化的问题。不管是从基于定额的传统造价管理范式向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转化过程中,还是未来进一步向全面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过程中都需要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作者通过分析研究认定: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已经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从基于定额的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向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转变的要求条件,但是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进一步向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模式转换的要求条件,因为我国现阶段仍然处在商品经济为主的阶段,我们的知识经济水平相对还比较低,所以在向现代项目管理模式和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的转换方面还时机不太成熟。

另外,我国社会在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方面的现有既得利益格局变化及其影响也不允许我们立刻就转变成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模式,而只能首先实现从基于定额的传统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转换成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模式,等待这方面既得利益格局发展变化到一定程度以后再进一步向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范式转换。因为在这些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过程中,由于原有既得利益格局的打破,那些适应了过去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人们肯定会进行必要的“抗争”,而且这种“抗争”的力度同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转换的程度大小有关,如果我们由基于定额的传统工程造价管理范式一下子就转换到建设项目全造价管理模式,就有可能会出现过度“抗争”从而导致我国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转换夭折或失败。

现今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转换中的既得利益格局变化的实际情况是: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正在抛弃我们已使用多年的基于定额的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尤其是从200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基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造价管理新模式,这使得我国原有那些熟悉基于定额的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人们有些被淘汰出局了,剩下的正在努力学习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各种知识并努力实现自身知识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易马上开展进一步向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的转换工作,只能设法组织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学界去积极研究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便为我国最终进一步向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转换创造条件。

四、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有关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转换问题的讨论,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科学转换必须经历两个阶段,其一是我国正在进行的从基于定额的传统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向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转换,其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模式转换。这种两步走的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科学转换过程与步骤如下面的图2所示,其中每一步转向的新范式都必须充分吸取旧范式中的精华,从而实现一个具有扬弃性质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新旧范式的科学转换。

基建项目管理论文篇8

(1)课程之间缺乏连贯性,交叉现象严重在课程内容方面,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概论、组织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其中,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等较为重要,但是可以详细,也可以简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来说,工程估价、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合同管理等一般会单独开设,其中,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会存在交叉现象。(2)课程内容偏理论,缺乏实践传统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模式采用静态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以讲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其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教学内容源自社会实践,课本中的知识较为单调、枯燥,并且难以理解,例如,在讲授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问题,要求教师耐心讲解,有时学生还是理解不到位,反之如果将教学现场转移到施工现场,让学生亲自观察一下浇筑混凝土的过程,学生立刻就明白了。另一方面理论性强,缺乏实践性,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教育质量之所以高,是因为其教学过程注重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反观国内,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普遍缺乏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时效性。(3)任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模式单一在高校的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属于典型的学院派,从做实验、写文章的角度来说,这些青年教师能力非常强,教授理论知识绝对没问题,在讲授一些案例时,由于缺乏亲身体验,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与其他专业相比,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很容易找到实践的机会,但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此需要高校给予理解。

二、完善建设工程项目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路

教育部在2010年6月就制定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社会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也提出新的要求。基于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项目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路。(1)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科动态,帮助学生奠定理论基础,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在教学模式方面,引入一些工程实例,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则,以工程技术为基础,同时需要融合管理、经济等专业的知识,按照复合型人才标准培养学生,在内容安排方面,重视双语教学,为学生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2)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在组织开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活动时,需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这是该课程的基本要求,对此,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涉及到的组织原理、控制原理等进行系统的阐述。(3)实践教学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需要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体系中,融入课程设计、实习、创新竞赛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于高校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案例教学库。与其他课程相比,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特点主要表现为,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的同一性,科研项目提供了案例教学素材,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造了实践、实习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教育教学活动,使之能够胜任项目的管理者、项目经理等工作。因此,要求学生一方面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具备观察、分析、调查、监督等方面的能力。基于此,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通过案例教学、实践实习等,为学生创造培养能力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学校、社会的平稳过度。

三、丰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方面教学方法(1)讲授在组织开展建设工程项目教学活动时,需要教师对涉及建设工程项目的理论知识(整体管理、组织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对于教师来说,这是实施其他教学方式的重要保证。(2)讨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可以有效解决建设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或争议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例如,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发生安全事故等,那么通过讨论可以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3)案例教学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理论教学内容,可以将发生的典型案例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并案例中融合相应的知识点,例如,为了便于解释建设工程项目中索赔证据收集、索赔计算等,可以引入大亚湾核电站项目索赔案例,通过该案例讲解相应的内容。(4)研究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任课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专题,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和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然后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项目管理知识,帮助学生提升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另一方面教学手段(1)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将建设工程项目实例制作成动画、施工现场图等,借助先进的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时效性。(2)参观建设工程项目现场,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某些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帮助学生强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感性认识。(3)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让学生参加一些课题研究活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调研等,让学生撰写课题论文,帮助学生培养驾驭语言的能力。

四、结论

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其他课程相比,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培养综合素质,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进一步提升教学时效性。

作者:叶芳 单位:四川天一学院

参考文献

[1]宋玲,赵春菊,黄建文,晋良海.基于沙盘模拟的工程项目管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4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