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8篇

时间:2022-12-01 08:20:39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篇1

【关键词】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分析思路;有机结合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高初中地理教学产生巨大的“落差”,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初中地理为非升学考试科目,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地理成为了可有可无的“豆芽科”,地理课往往遭受排挤甚至砍掉被其他升学科目所取代,即使正常开设地理课,教师、学生也因它是非升学考试科目而不予以重视,如同虚设,致使大部分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普遍薄弱。自从地理再次成为高考科目之后,高中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明显加强,受到较大重视。高一学生必须学习《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上下册,到了高二、高三文科学生还得增加两本选修教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高初中知识联系十分紧密,而且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相比,知识的广度、深度、难度均较大,在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知识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严重影响到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学。

由于基础薄弱,在高一必修教材的学习中,不少同学学习地理非常吃力,甚至对地理产生畏惧情绪,看到地理就头疼、厌学。到了高二又不得不面临文理分科的现实,像我们这类生源不是太好的学校,选择读文科的学生,地理基础普遍薄弱。本着从实际出发,为了弥补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巨大“断层”,帮助文科学生打好坚实的地理基础,我校在高二的地理教学安排上,往往以复习初中地理即:《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为主要教学任务。高二是文科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新起点,高二地理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三的复习进程,甚至影响到高考的发挥,所以,高二的地理教学至关重要。如何才能搞好高二文科的地理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想,借此与广大地理教学同仁商榷、共勉。

一、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所以,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好地理的先决条件。受初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不少学生把地理课当成放松课、休息课,要么不听讲,要么做其它科的作业,看其它书籍。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态度,学校、老师、家长都必修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以高度重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地理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在教学中,老师不要光在纸上谈兵,要学以致用,要联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谈地理,解释地理现象,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知识与我们无时无刻不同在,以激发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要善于把高初中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复习效率

针对我校现状,在高二地理教学中重点补上初中地理,由于初中地理教材是针对初中学生编写的,内容难免比较浅显粗略,无法满足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要熟悉高初中教材,吃透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把高初中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忌简单的走一遍初中教材。

高初中知识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把知识进行罗列与堆砌,以及生硬的安插。要有机的结合就必须找出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高初中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最大的区别在于初中地理侧重于学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而高中地理则侧重于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学习。然而,初高中地理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由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实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方面知识精炼提出,合理搭配,有机融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把高中地理的内容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去呢?不管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在教学上都有一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位置范围、人口和名族、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的。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内容要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

例如:在复习中国地理的时候,可以把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知识融入到相关内容中。初中“北方地区”中“脆弱的生态”部分讲得很粗略,而在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国土整治”中出现时被细化。在“南方地区”的学习中借助南方地区治土治水和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内容,可以把选修第二册中“山区资源的开发”“长江三峡”“浦东新区的开发”融进去;“西北地区”中加入“西北荒漠化”“西气东输”;在“青藏地区”中融入“青藏铁路”“南昆铁路”;在讲完“台湾省”“香港和澳门”之后,再讲海岛资源的开发――海南岛。至此,在中国地理知识基本学完的同时,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也随之讲完。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度和系统性。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气候部分时,初中地理重点学习气候的特点与分布,最好把高中地理中相应的气候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的分析评价等内容融合进来。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所涉及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等人文地理时,要有意识的融入高中地理必修下册的区位知识。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三、探索学习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思路

地理事物和现象是纷纭复杂的,但它的发生、演变和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组成地理环境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建立正确的分析思路。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巩固、深化及其应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篇2

通过高中新生入学检测来看,学生所学的初中地理知识相对零散,知识不成系统。初中教师的授课方法基本雷同,无非是让学生将课本上的重点内容在课本上按照考试的不同要求用不同颜色的笔画下来,课下进行记忆。由于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兴趣不高,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多将地理复习留到考前突击完成。据问卷调查的统计显示,初中学生对地理学科普遍感到乏味。升入高中后,由于课标规定的内容在难度上不断增加,他们感觉到地理更加难学、不好理解。尤其是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的内容,对于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多数学生感觉课本上的知识点较初中课本上的较难,有时明明已经懂了的知识点,在做这方面的练习题时还是不会做。笔者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多年,发现解决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的教学问题对于学生高中地理的学习很重要。

二、重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与态度势在必行

多数初中生认为地理是“副科”,是因为在中考中地理学科的分值比重小,有的省份干脆就不考地理,在八年级就结课了。九年级时为了给所谓的“主课”让位,干脆就取消了地理学科的讲授,即使课程表上有这一科目也没有上,形同虚设,七年级、八年级开设此科也纯为了应付检查。这样一来初中学生就打心底里认为地理是“副科”,家长也不重视,所以学校的地理教师上课也没有兴趣,他们就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多讲几句,非重点和学生能懂的内容就一带而过了,甚至是直接让学生在书上画,课下让学生自己看一看、背一背。因此,学生对地理学科就更不重视,对考试成绩也不在乎,认为反正分值在总分中的比重也小,学不学习都无所谓。升入高中后,这些没有打好基础的学生再学习高中地理是相当吃力的。对那些八年级就结地理课的学生更是如此,扔了一年的地理知识已经都忘得差不多了。

因此,高一教师的首项任务就是要通过介绍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转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通过讲授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来端正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态度,帮助高中学生快速进入学习地理知识的状态,以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从而为学生下一步升入高等院校奠定坚实的地理学科基础。

三、摸清学生地理基础,因材施教

如实地掌握学生初中地理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十分必要。笔者在上高一年级地理学科的第一节课时,首先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检测,目的就是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的掌握情况。最后在课下通过与学生座谈掌握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态度。了解完后,笔者认真地分析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归类。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转变他们的态度。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篇3

由于基础薄弱,在高一必修教材的学习中,不少同学学习地理非常吃力,甚至对地理产生畏惧情绪,看到地理就头疼、厌学。到了高二又不得不面临文理分科的现实,像我们这类生源不是太好的学校,选择读文科的学生,地理基础普遍薄弱。本着从实际出发,为了弥补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巨大“断层”,帮助文科学生打好坚实的地理基础,我校在高二的地理教学安排上,往往以复习初中地理即:《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为主要教学任务。高二是文科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新起点,高二地理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三的复习进程,甚至影响到高考的发挥,所以,高二的地理教学至关重要。如何才能搞好高二文科的地理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想,借此与广大地理教学同仁商榷、共勉。

一、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所以,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好地理的先决条件。受初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不少学生把地理课当成放松课、休息课,要么不听讲,要么做其它科的作业,看其它书籍。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态度,学校、老师、家长都必修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以高度重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地理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在教学中,老师不要光在纸上谈兵,要学以致用,要联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谈地理,解释地理现象,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知识与我们无时无刻不同在,以激发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要善于把高初中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复习效率

针对我校现状,在高二地理教学中重点补上初中地理,由于初中地理教材是针对初中学生编写的,内容难免比较浅显粗略,无法满足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要熟悉高初中教材,吃透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把高初中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忌简单的走一遍初中教材。

高初中知识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把知识进行罗列与堆砌,以及生硬的安插。要有机的结合就必须找出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高初中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最大的区别在于初中地理侧重于学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而高中地理则侧重于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学习。然而,初高中地理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由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实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方面知识精炼提出,合理搭配,有机融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把高中地理的内容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去呢?不管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在教学上都有一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位置范围、人口和名族、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的。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内容要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

例如:在复习中国地理的时候,可以把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知识融入到相关内容中。初中“北方地区”中“脆弱的生态”部分讲得很粗略,而在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国土整治”中出现时被细化。在“南方地区”的学习中借助南方地区治土治水和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内容,可以把选修第二册中“山区资源的开发”“长江三峡”“浦东新区的开发”融进去;“西北地区”中加入“西北荒漠化”“西气东输”;在“青藏地区”中融入“青藏铁路”“南昆铁路”;在讲完“台湾省”“香港和澳门”之后,再讲海岛资源的开发——海南岛。至此,在中国地理知识基本学完的同时,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也随之讲完。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度和系统性。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气候部分时,初中地理重点学习气候的特点与分布,最好把高中地理中相应的气候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的分析评价等内容融合进来。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所涉及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等人文地理时,要有意识的融入高中地理必修下册的区位知识。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三、探索学习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思路

地理事物和现象是纷纭复杂的,但它的发生、演变和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组成地理环境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建立正确的分析思路。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巩固、深化及其应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篇4

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地理课程衔接问题,如何把握初高中课程标准,用好新教材,指导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上,有效学习地理课程,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地理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要求,分析处理初高中教材,关注和了解学生学情,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铺垫,充实处理,对地理学习方法加以指导,有利于初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以下是我对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几点想法:

1.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

新课程教材是教学资源之一,课程标准才是教学的依据,是考试和评价的依据。初高中课程标准是有机整体,课程理念基本一致。地理课程均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总目标。重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重视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区别在于三维目标要求层次不同,初中为基础,高中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初中地理教学必须为高中阶段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作及时弥补,拓展知识空间,并加以落实,不能单纯为了应付会考而教学,而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地理教师不仅要研读初中课程标准,而且要研读高中课程标准,明确初高中的课程目标,确定“标准”和教材的对应关系,将“标准”细化落实在教学中,还应告诉学生,便于学生自学。

2.依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学情,分析处理教材

教师在教材面前不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研究者、开发者。地理教师应认真阅读初高中材料,分析学生学习基础,了解不同版本初高中教材及学生学习情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且“活用”教材。首先,要从客观上理清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思路。其次,要把握章节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要求,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亮点,备课时认真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及所达到的要求在教材中的体现。还可补充哪些内容?有机整合初高中的内容,有效处理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衔接问题。如:关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初中阶段对这方面的要求比较低,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教育的课标要求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表明对本课“标准”的要求从初中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高中地理新教材分别以“地球自转与时差”、“地球公转与季节”两个标题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与初中地理相关内容承接,初中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进一步拓展(如:时差),为高中学习打下基础。

3.研究教学方法的衔接,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一就是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老师就要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放下“师”的权威架子,以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学设计要有启发性,突出探究性和创新性,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初高中均有可用的方法,例如:经纬网知识是初高中教学中的难点。在“经纬网”的教学中,我把班级中横的桌子作为纬线,中间(横的)一组为赤道,把纵的桌子作为经线,中间(纵的)一组为0°经线,每组相隔10°,然后,把经纬网画在黑板上,先由学生说出自己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再根据经纬度到黑板上标出自己的所在位置。这样,全班师生共同参与,气氛浓厚,把原来难学的经纬网转化成有趣的活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旧教材在编写时,侧重于地理现象的描述或直接给出结论让学生记忆,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喜欢死记硬背,记住就行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注重记忆,被动模仿的学习倾向,把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传授获得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对学生而言,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应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衔接,如:通过演讲、讨论、调查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交流地理热点问题等方式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对容易忽视和薄弱的地方应及时弥补

由于中考是水平考试,考查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往往停留在会考的知识层面,教师传授的只是基础知识或与会考相关的内容,甚至以练代讲,而对一些概念、原理和规律一般不做拓展延伸,不重视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是导致学生地理知识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可根据高中教学需要适当地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适当拓展世界大洲、国家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对于初高中知识有冲突的地方,应以高中地理知识为主,如:气候类型的分类、特点、分布规律、成因等。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篇5

关键词:学习观念;地理课堂;课堂有效教学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科目的数量(增至9门课)、容量增加了,在高考面前负担也加重了。如何使学生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地理教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此谈一些个人见解。

一、教师引导学生从初中形态向高中形态转变

初中阶段地理课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初中地理已经纳入中考范围,这使得初中生的地理水平整体得到提高。然而,初中地理课仍然是不被老师、家长、学生重视的一门学科,存在教学过程的间断性,应试突击性的问题。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高一初期,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地理课的地位,不懂得如何去学习、运用地理知识,更不能实现育人陶冶情操的目的。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材发生了一些变化。江西地理高考模块分别是:必修部分的必修一(自然地理模块)、必修二(人文地理模块)、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块);选修部分的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和选修六(环境保护)。必修一当中一些系统地理中非常重要的原理和规律一直贯穿在高中地理之中,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中之重。高一阶段地理教材的知识是基础,是重点,也是难点,又是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和选修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比重较大的部分。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从初中形态向高中形态转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高一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为今后两学年的地理教学做准备。这种形态转型包括学习观念转型、考试观念转型、学习习惯转型、学习方法转型等。

1.学习观念转型

教师在高一第一节地理课上就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把原先思维中基本概念,哪怕是一知半解的概念作为基础,让学生尝试接受高中系统地理模式,使其逐渐适应高一地理学习。教师从总体上向学生介绍高中地理教材的构成特点,使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习、理解和运用什么,使学生对地理课重视起来。另外,详细介绍新高考方案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由原来地理是副科转变为地理是高考科目,使其意识到高中阶段地理课除去必要的基础记忆之外,也重思考、重理解和重能力。

2.考试观念转变

考试观念对现在学生和家长的影响很大,是否属于必测、必考的科目直接关系到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要让学生了解到高中地理学科考试在文科中是必选科目,考试成绩能否达到B级以上直接影响其是否被本科学校录取。即使是理科同学,也必须要参加每年举行的学业水平测试,对于普通类考生,成绩需要达到C级以上。初中生进入高一之后,对地理科目的考试观念改变了,会促使其端正地理学习态度,加深对课程的认识。

3.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转型

初中地理的教课形式和应试形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甚至于造成部分学生轻视课堂学习,只是把它作为“学科调味品”。有的地理课堂甚至于被其他科目占据,老师、学生只是在考前突击一下,因为在学生看来地理可以不看、不记、不理解,考试时在书本上找一找即可,使初中地理课出现间断性、应试突击性的现象。

高中地理课要求学生重视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会思考、会探究。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中学生不能只简单记忆知识点,问几道“我不会做的题目”,应该注重培养“老师为什么是这样呢?”“与我平时感觉怎么不同呢?”的思考方式。对于学习中“吃不饱”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课外“加餐”。

学习地理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学生应该注重平时知识积累,如阅读相关书籍,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介获取知识,拓展知识面。

二、教师应该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高一地理课按照要求是每周2课时,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能够充分利用45分钟,发挥个人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当前的考试要求。如:了解、理解《江西省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说明》,把握每一课的要旨,使教学具有明确的导向,重点、难点适宜。2.重视课堂,一堂课有好的导入,可以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上课一开始就以趣引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艺术表演,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教师可以培养自己独特的方式以吸引学生。如: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开端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做到事半功倍。3.适量的作业与测试。高一地理学科保证学生每天有15分钟的课后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如制作地理小报、自绘地理漫画等。以达到巩固知识,适应高考的目的。4.要坚持写教学后记,自我反思,寻找自身的不足,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学后记可以让自己不断反思,总结,并不断改进。5.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开展“教师合作”。“教师合作”有利于发挥教师整体功能,通过集体备课,协同施教,实施教学过程的通力合作,使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引导教师进行合作教学,使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智慧上的交流与碰撞,从而达到一种“默契”,形成巨大合力,最大程度地提高教育的整体功能。通过“资源共享”使全组地理教师不断进步,共同提高,特别是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篇6

每年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地理学习的时候,都感觉高一地理的学习非常困难,这其中有很多原因。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初中地理知识与高中地理知识未能有效衔接,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先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学生学起来会感到轻松很多,也容易很多。结合高中教学实际阐述高中和初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原则,从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兴趣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课堂教学;方法策略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应该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地理课程相衔接,通过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该描述中可以看出,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是一个前后联系的统一整体。很多初中毕业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发现地理非常难学,尤其是必修一的学习,无论在学习方法上还是地理知识接受上都无法适应,这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

一、高一地理必须要和初中地理相衔接的原因

1.学生初中地理基础薄弱

很多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一点地理基础知识都没有,在上课的时候感到非常吃力。如在看地图的时候,学生经常说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上边是什么,下面是什么。正常的说法应该是西面是什么,东面是什么,北面是什么,南面是什么。因为地图的判读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很多高一学生不知道。对于经度和纬度很多同学不知道,在高一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讲到地方时和时区计算时,需要用到经纬度。很多学生在初中没有好好学习地理,导致了这部分知识的欠缺,从而使其进入高中后感到地理学习很难。

2.高中教材结构不合理

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任何一门学科的编排都应该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这样学生便于接受,也符合认知的规律。但目前的高一必修1地理教材,高一第一学期五章内容都是很难的自然地理,从“地球的运动”“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标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几章的学习,要涉及到很多初中地理知识,还涉及到学生的物理学、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生物学、区域地理的地图等,有的很抽象、有的规律性很强,这些内容对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和接受。

3.教学安排不科学

目前的教学都是以考试为指挥棒。初中中考地理不是必考科目,所以在初中教学中地理不受重视,有的学校初中地理课时少,经常等到考试前发一些地理资料给学生背诵即可,有的学校缺乏专业的地理教师,使用其他任课教师来上地理,导致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了解甚少。学生进入高中后,学科明显增多,地理课一般一周只有2课时,而高一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属于理科性质,理解难度大,有限的时间和薄弱的地理基础,导致高一学生的地理学习非常困难。

二、高一地理和初中地理相衔接的教学策略

1.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初中阶段所学科目少,教材内容简单,课时多,学生学起来感觉相对容易。同时,初中学生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在学习上主要以记忆为主。进入高中后,学科增多,内容增加,难度和深度增强,加上高一必修1地理偏理科性质,所以学生在理解上感到很难。进入高一后,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课本上有些知识还应延续初中的学习方法,先记忆,甚至死背。把这些知识点记住了以后再理解。如在学习必修1第三章“洋流”这一节的内容时,洋流的成因、洋流的性质、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洋流的名称可以让学生进行背诵或者默写。洋流的规律概括为“中低纬度的洋流是‘北顺南逆,西暖冬寒’、中高纬度是‘北半球逆时针,西寒东暖、南半球是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这些规律先让学生熟记,如果学生记不住可以通过画洋流模式图或者默写的方式来加强,至于洋流名称的记忆则要求学生先记住各大洋的名称以及沿岸城市的名称,洋流的名称主要以流经地区命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心中有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轮廓图,在做题目时只要把简图画出来,把规律背出来,题目自然就出来了。所以对这部分以识记为主的地理知识,教师还是要延续初中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久而久之就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地理学习自然就感到容易了。

2.教师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高中阶段课时紧张,课堂容量大,有时一节课既要讲课后习题又要讲新课,时间非常紧凑。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堂重点听讲、课后的练习以及复习,都与初中有较大区别。首先,要熟悉地理课标和教材,对整个高中地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时就会游刃有余,知道哪个阶段讲解哪些内容,讲到什么深度,要求学生掌握哪些,当然,最好对初中地理课标也要进行了解,对初中教材熟悉,这样,就可以把初中和高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知识体系,有的放矢,节省教学时间,做到事半功倍。其次,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调查。考入高中的学生,在初中阶段都是学习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有的还沉浸在考入高中的成功中,有的还在怀念初中,但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学习的好坏在于各自是否进入了学习状态。因此,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了解和调查,逐一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进行生活上的关心,使他们从初中顺利过渡到高中的学习。

3.高一教学内容与初中的衔接

高一必修1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地理,每一章都很难,无论知识点还是课堂容量都与初中不一样。有些地理知识是初中教材中有的,在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进入高中后,这些初中知识点会用到,用来理解高中知识。如果这部分初中知识没有学习好和掌握牢固,在高中地理学习中肯定就会有障碍。如在教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一章中的“时区和时差”“昼夜长短”两部分中有关计算的问题。按照正常的备课,介绍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1分钟,1个时区相差1个小时,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但在上课的时候,讲到具体计算时,发现学生对东经、西经、本初子午线、把经度换算成时区等知识都不会。这些知识都是初中地理内容,通过了解知道学生在初中地理课没有好好上,有的初中没有正式的地理教师、有的初中地理课基本不上,导致学生对经度、纬度、时区部分的知识都不知道。通过课后及时反思,调整教案,在其他班级授课时,先补充初中地理的知识,然后再教高中的内容,经过这样的补充,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再比如,在学习必修1第三章“洋流”时,有的学生对世界上的大洋名称和分布以及个大洋的轮廓特征不知道,更不知道洋流流经沿岸的地名。所以在学习洋流时,先补充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用多媒体显示世界地形图,带领学生读出大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极大陆,了解各大洋的轮廓特征以及大洋两侧的大陆名称,记住洋流流经各地的地名。通过对初中地理知识的补充,学生的学习会感到比较轻松,理解上也比较容易。

4.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初中学生刚刚进入高中,由于初中很多学生和学校对初中地理不是很重视,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还有的学生对高中地理的认识仅停留在初中阶段的理解上,因此,在学生进入高一的学习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如在讲到“板块构造”部分知识时,比较枯燥。把初中地理上有关“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引入课堂,“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一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组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学生很快有了兴趣,然后带领学生看世界轮廓图,继续讲板块构造理论,六大板块的理解就容易了。

三、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高一是关键,而且高中地理中的三本必修课本,两本必须是在高一完成。所以,教师要调查研究学生,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把初中和高中教材知识有机衔接起来,降低学生高中地理学习的难度。在衔接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教学机会,促进学生在地理学习能力上的提升,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恰当的教学时机,把初中必要的地理知识给学生进行补习。总之,高一地理和初中地理的衔接很重要,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地理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高一阶段,教师在对初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能否做好衔接,能否正确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如果这些工作都做到位,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一定不会感到困难。

作者:陈岚婷 单位:江苏省震泽中学

参考文献:

[1]罗雅晶.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

[2]郑于艺,黄志明.让微课为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润色[J].地理教学,2015,(17).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篇7

【关键词】初中 数学 总复习 教学质量

进入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教学阶段,由于教学时间比较紧、教学任务比较重,数学教师在这一阶段怎样开展复习?复习哪些内容?如何保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总复习,进而提高复习教学的质量……这些都是每位初中数学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有步骤地安排实施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总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随着近几年中考命题改革的趋势越来越大,科学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成为摆在每一位初中数学老师面前相当有挑战性的任务。认真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这个教学任务完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巩固、归纳数学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达到查缺补漏,巩固提高的效果。

二、有步骤地安排实施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的几点建议

1.紧扣教学大纲,精心制定复习计划。我们都知道,初中数学的内容不仅较多而且知识点还比较杂,基础知识和概念性质的分布也不均匀,学生通常在初二学了新的知识,却又忘了旧的知识。所以,必须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归纳出的知识重点,精心制订复习计划。

在复习计划制订的时候,必须根据学生知识体系的实际状况,注意总结那些平常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紧扣教材,确定重点。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复习中充分认识、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进而丰富学生的解题策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2.梳理知识结构,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众所周知,中考数学试卷中,基础概念试题通常占有60%~70%的比例。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是不能被轻视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总复习中系统地梳理知识结构,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最起码要使学生达到准确掌握每个概念和定理的含义,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加扎实的。

3.及时做好数学总复习的总结记录。一节课或一天的复习教学结束之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仔细反思一下:这次复习课的总体设计是不是合理?教学环节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合理?重点、难点的内容是不是突出的讲到了?哪些做得还不够好,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和改进?学生的理解程度如何?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等。把这些想清楚,然后记录下来,形成教学总结。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经验参照。长期下来,必然会给我们复习教学带来非常有益的帮助。

4.注重对学生解题表述的训练。数学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必须通过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然而,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还不能有效地运用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

例如,正方形ABCD中才有∠A=∠B=∠C=∠D=90°,学生解题过程中通常容易忽略正方形ABCD这个条件,而直接写出∠A=∠B=∠C=∠D=90°。这种不规范、不严密的表达,倘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影响正常的逻辑推理过程,甚至造成答题时的分数丢失。所以,我们在总复习中有必要严格规范学生的解题表达,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严谨的解题思路,避免在中考考场上再犯同样的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穿插思维训练,缓解学生紧张感。随着近几年中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立意新颖、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新题型也逐渐增加。因此,在复习中我们有必要经常注意收集一些既具有丰富的数学思想,又具有促进学生发展性思维的新题型,如阅读理解、归纳猜想、开放探索、图表信息分析等。

我们可以把这一类型的问题放在总复习的第二阶段,在强化习题训练的时候偶尔插入一些这样的例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进而在此基础上养成向参考答案挑战的习惯,还可以缓解他们的复习紧张感,培养他们敢于怀疑的精神,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总复习阶段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学生心理压力大。每个初中数学老师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为了有步骤地安排实施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取得好的复习效果,我们就必须在总复习教学中既注重知识的全面巩固,又要突出概念、性质、定理等基础重点知识的复习;既要严格按照复习教学计划开展复习教学,又要注重与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既要注重对学生解题表述的训练,还必须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进而进一步做到复习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成绩的明显提高和进步,为他们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征信.如何搞好初中的数学总复习[J].教与学.2011(05).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篇8

初中地理教学是基础教学,为高中地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初中地理会考为高中地理会考和文综地理高考服务。这一点已经从多年的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因此每年进行初中地理会考的地区越来越多,会考过程越来越规范,会考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与迎考工作呢?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为做好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思想高度重视,时间充分保证

目前,由于地理会考在中考中占的比重不大,未能得到领导和师生们的高度重视,从而使地理教学成为难以突破的薄弱环节。因此,要想在地理会考中取得好成绩,上至领导下至教师、学生都必须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地理教学。这有充足的理由:(1)初中地理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基础教学,为高中地理的学习打基础。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中地理学习的成败。(2)对于一部分初中毕业后不升读高中,不再学习地理的人来说,初中地理的学习意义很大。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极端天气不断出现,灾难越来越严重;必须普及环保意识,强化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初中地理教学肩负着这样的时代使命。所以,初中地理教学显得日益重要,初中地理会考的要求也相应地日益提高。(3)初中地生会考的时间安排在初二,有利于学生分阶段作战,挤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迎考;从而学生地理学习的质量和会考成绩也相应提高。

要搞好初中地理教学,提高初中地理会考质量,关键是在时间上得到充分保证。商人说“时间就是金钱”,医生说“时间就是生命”,教师说“时间就是成绩”。学生从学习、理解记忆课本知识到掌握、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有一个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教师在辅导学生复习、迎考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时间作保障。所以,到初二地理会考复习、迎考期间,争分夺秒、惜时如金成为会考的制胜盾牌。

二、上下齐心协作,因材分层施教

初二地理任课教师是中考地理会考的主将。其作战团队包括初二全体学生、班主任、初一地理任课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团队全体员工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如分管领导要把会考最新信息及时通知地理任课教师;班主任帮忙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后勤”服务;学生听从地理老师指挥,按教学要求及时保质保量完成学习、复习的任务等等。初二与初一任课教师团结合作、群策群力,共同为打好学生地理知识基础,提升学生学习地理、考好地理的能力而拼搏。初二地理任课教师间的精诚合作、坦诚交流、充分研讨、共同前进更是打胜中考首仗的关键。如果任教初二地理有2个以上的老师,最好都任有各种层次的班级教学,甚至每个教师都任初一初二的地理课,这样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情,相互交流、研讨教学教法;共同研讨会考发展趋向、学生的薄弱环节与会考要求的差距,每个阶段的做法及复习模式;制订各阶段目标、主攻方向及清除前进道路障碍的策略,等等。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是会考胜利的有力保障。

多年的会考经验告诉我们: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考试成绩优异,会考比中考难度还大。为什么?因为会考时间在初二,差生数量远比初三中考来得多。怎么办?可以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类,分层管理,因材施教。对优生,提出较高的会考目标,要求他们成绩都达到“优秀”,鼓励他们学多一点,做些难度稍大的练习,知识点要全面、细致,稳拿高分。对于中等学生,会考目标稍低,成绩坐稳“良好”,尽力拿“优秀”,复习的知识点也要全面、细致,难度中等。师生多作交流互动,以勤奋拼搏来达到较高学习质量。对于差生,会考目标是“坐八望二”,即将会考题难易比“8:1:1”中的8成尽量拿下,有机会再抢答2成中等、稍难题,以便尽力拉高平均分和及格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狠抓差生的基础训练,强调他们练习不离课本,放弃难题、偏题;圈出复习重点,缩小复习范围,剑锋直指会考高频知识点、出题趋向。从不放弃一个差生,哪怕他只进步了一点点,也给予大力表扬。激励他改变学习观念、不良习惯,负起责任,为自己的前途理想而努力拼搏。这样每扶起一个“差生”就多了一分战斗力。“优、中、差”三军各尽其力,均完成学习任务,就能达到预定的较高的会考目标。

三、讲究教学技巧,过好学习难关

专家指出:“获胜有赖于技巧,成败在于细节”。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要针对学情精心设计,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如强调学生课前预习,发现一些问题或通过做练习题寻求答案;课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跟上老师讲课思路,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整理笔记,做相关练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优生,少讲多练,重在引导他们自己去积极思考,寻求答案,攻克知识难关;对中等生,则讲解课本与思考练习并用,重在解疑答惑,帮助他们整理知识,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技巧;对于差生,要多加鼓励、关心和照顾,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热情;重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出较低目标让他们容易达到,以唤起成就感,恢复自信心;显示教师的亲和力,与他们交流沟通以改变厌学情绪,等等。

课堂教学要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用语浅显易懂;多提问,多鼓励,多师生互动,多检查学生的课本、笔记、练习情况、复习进度和对知识的识记运用程度。对于学习上遇到的各个难关,一定要努力攻克,一步一个脚印前进。比如一定要过好读图关。 学生要学会看图、用图,不但能图文结合理解课文,还能从图上获取课文未表述的地理知识;用图来理解记忆,是地理学科的最大特点,也是学好地理的一大捷径,考好地理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教学中要花更多时间来教学生学会看图用图。学生不能避难就易,使问题堆积如山;提倡“今日事今日毕”,每天完成一个学习任务,逐渐积累雄厚知识,学到解题技能。要强调学生做好考题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审准题目,谨慎答题,字体力求端正,没有错别字;注重从题目文字、图片中捕捉答题信息,寻求答题灵感,灵活应变等。强调学生运用各种技巧来理解记忆地理知识,如用比较法,综合法,口诀法,形象思维法,正反串联记忆法等来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以上这些都可视为一个个学习难关,让学生努力攻克,尤其在复习期间一定要扫清这些障碍,让学生顺利前进。

四、复习布局合理,信息攸关胜负

进入初二,就进入“会考时期”,任课教师要有通盘考虑,制定好会考复习迎考计划,合理地布局。比如初二第一学期就上八年级下册地理,为第二学期的复习争取时间;又如,在学习八年级地理中凡是涉及到七年级地理的,都要让学生复习,利用“遗忘规律”来巩固已学的知识。一般地,在会考复习期间要合理安排几个阶段:(一)分册分章节复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的解题技巧,使知识“由薄到厚”。(二)专题归类复习,建立全面脉络清晰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课本的重点内容、考查角度有一个系统的把握,使知识“由厚到薄”。(三)靠考复习,关注时事热点。即将课本知识与会考出题趋向、高频内容及重大时事结合起来,使学生“目标有准”、“弹无虚发”,提高答题命中率。(四)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课本是会考出题的依据与源泉,“万变不离其宗”。复习最后回归课本,即“九九归一”,完成“由放到收”的过程。(五)查漏补缺,进行考试心理素质训练。在查漏补缺中巩固基础知识,会考出题高频知识,传授答题技巧,鼓舞士气扬起战斗激情等等。五个阶段严密有序,有时也穿插进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会考复习的最后一个月,任课教师要多方收集会考最新信息,认真分析研究考试说明,近几年的会考试题,权威学校的最新模拟试题,选编一些试题进行测练。编题要求有较强的靠考性和批判性。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制订出题高频内容;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问题如易考易错的知识、不良的答题习惯等揉进试题中,以增强会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选编试题强化了出题的新方向:如初中会考紧紧靠拢高考,就链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选择与高考相关的初中地理知识点来编题演练;题型有创设情景题,知识迁移题,材料阅读题,无图考图题,依图问答题,重大时事题等等。通过会考模拟和综合测试,既查漏补缺,又使学生熟悉会考题型,答题技巧,提高了解题技能和答题的命中率。对于占多数的中差层学生,要根据出题趋向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结合课本相关知识来分析,大胆推出会考考题猜想,假设几种出题方式加以剖析,教给他们灵活应变的方法,提高活学活用的能力及答题命中率。对于优生,则要求他们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全面、细致,防范一些偏冷偏难的题目,以提高满分率,稳拿高分。这样运筹帷幄,有备而战,胜利就在望了。

五、强化“临阵一脚”,调好“竞技状态”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说:“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因此,平日练兵要求珍惜时间,不怕厌烦与劳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强调课堂练习、课外思忆,题不离书、书必有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看课本,熟悉课本以达到“烂熟于胸”的地步。即每一道题都要“似乎见过”,在书本或平日练习中找到它的“影子”,并且敏捷地反应,做出正确的解答。只有达到卖炭翁“我亦无他,唯手熟尔”的程度,才算完成了会考的冲刺阶段训练。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