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8篇

时间:2022-12-14 12:35:51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1

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厶或儿);畜(亠)

(2)正音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1、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

2、课件出示摘录的内容。

3、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六、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

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所以这件事不算。)

2、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3、学生畅谈

【(1)看瓜刺猹。因为这件事是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一件事,课文中先后出现了两次,写得最详细。(2)学生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听后感到很新鲜,所以印象最深。(3)作者写得生动,特别是你听“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闰土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所以印象最深。(4)一读到这儿,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少年闰土在月亮地里勇敢刺猹的画面,所以印象深。(5)这一段不仅给我们的印象深,而且留给作者的印象也很深。课文一开始写作者回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也是看瓜刺猹的画面。这一段最能突出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

适时板书:聪明、能干勇敢

4、教师小结:好极了,这一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谁的脑子里已经浮现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5、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体会感情。

7、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其中有一个少年”“其”怎样讲?(那中间,课文中指西瓜地。)

8、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1)学生找后回答。

(2)教师板书:听、捏、走、看、刺

9、“看瓜刺猹”动画演示

(1)再次体会感情

(2)引导背诵(可以演示动画进行提示)

三、学生自学“捕鸟、捡贝壳”两件事

1、说说“看瓜刺猹”这件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2、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

3、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

4、适时演示“捕鸟”动画,加深理解和体会。

【(1)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2)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3)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适时板书:见识广扫、支、撒、拉

3、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大家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捡贝壳、捕鸟等事情的学习讨论,对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领会得不错,一个海边农村的少年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学习“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部分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

【因为那一年作者家是大祭祀的值年,一个忙月忙不过来,所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从此他俩就认识了。】

2、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

【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和他仿佛年纪,又会装弶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3、“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

4、谁能结合句子再给大家说说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的父亲答应让闰土来管祭器,作者非常高兴,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年龄和他差不多,还会装弶捉小鸟雀,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板书:“我”盼望

五、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人物的语言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少年闰土的几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讲的?(四件事,对话形式。)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闰土的语言,“我”的语言及作者的插说部分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划出来。

3、学生默读勾划。

4、谁把闰土的话给大家读读。

5、在闰土讲的这几段话中,你对哪一段话最感兴趣。请在小组内给同学们讲讲。

6、小组讲。

7、小组讨论结束,请把你最感兴趣的话给大家说说。

【(1)我觉得闰土讲“看瓜刺猹”这段话最有趣,特别是讲闰土刺猹时的动作,连用了几个动词,讲得那么逼真,把一个海边少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2)我觉得闰土捡贝壳那一段讲得好,他不但把海边美丽贝壳的颜色、样子都介绍给我们这些没有见过贝壳的孩子们,而且还使我们爱上了海边的那有趣的生活。(3)我觉得这句话最好:“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因为他俩身份不同,但他很直爽地邀请人家去,说明他天真、淳朴的性格。(4)我觉得看跳鱼儿这段话最好,原来我只知道海洋里有鱼,但不知道还有像青蛙似的长着两只脚的跳鱼儿,从中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5)我觉得闰土说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从中可以看出闰土通情达理、朴素可爱的性格。……】

8、刚才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确实感到闰土所讲的这几件事,都是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最熟悉的事,也是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乐趣。这几件事,生动地显示出少年闰土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从小就热爱农村生活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现在集体朗读插叙部分,体会这几段话的意思。

2、“那时候……只是无端地……”这一段话插在了“我”与闰土的对话中间有什么作用?“无端”如何讲?两个破折号有什么用?(说明“我‘知识贫乏,什么也不知道。黑暗的封建教育制度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并非”我“念书不用功。两个破折号的用法一样,表示注释作用。)

3、读第14、16自然段

(1)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师生对答:

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而“我”却不知道

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而“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而“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而“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

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

(2)小组讨论、交流:①“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富家子弟)②“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③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板书:羡慕佩服向往

七、学习“分别“部分

过渡: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刻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

2、课件演示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得怎样告别的,再说一说。

板书:难舍难分

八、小结学习情况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2

这些教学设计自然用意都不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拓展延伸的作用,但依笔者之见,第一类题目有些偏浅、偏易,学生一查原文便知,而第二类题目又有些偏大、偏空,要想回答得全面准确,恐怕也非易事。因此在布置课外阅读作业时,是否可以引导学生先集中角度从某一方面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从而明确人到中年的闰土性格形象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师生共同分析其发生改变的具体原因,也许这样的设计既易于操作,也便于取得效果。抱着这样的教学思路,笔者尝试从语言方面,即语句长短、语气语调变化、语汇与句式运用等方面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谈吐细加比较并略作分析,以供有兴趣的同行参考。

首先,从语句长短看。少年闰土出场时共说了5句话,计266个字。(为方便分析起见,这里的“句”已不同于一般语法意义上的“句”,它表示相对连贯完整的一串话,可由一句或数句组成)而中年闰土与“我”交谈时,共用了7句话,计161个字。少年闰土的每句话平均由53个字组成,语义形象,内容丰富,浅白生动,表现出人物天真活泼、热情机敏的个性特征。他满脑子装着“天下的新鲜事”,现身说法教“我”雪天捕鸟,兴致盎然地告诉“我”海边有五彩的贝壳,津津有味地向“我”描述西瓜地“危险的经历”,“我”只是短短一问,甚至尚未发问,却引发出他的话语如“连珠一般涌出”。而人到中年历经了诸如“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等种种压迫与磨难的闰土,已变得有如木偶人一般,木讷寡言,沉闷少语,每句平均仅为23个字。当“我”主动询问起他的境况时,也只是一再摇头,欲说还休,仿佛石像一般沉默。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说话时语句的长与短,文字的多与寡,形象而生动地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苦难的岁月在人物心灵上投下的冗长阴影,也表现了经过三十年隔绝,“我”与闰土间已经有了一道看不见的“厚障壁”,感情难以沟通,不知从何说起。

其次,从语气语调的运用看。少年闰土说话时,语速平缓、流畅而富于节律,语调抑扬顿挫,变化多端;中年闰土的语速则是紊乱而无规律,时而急促,时而凝滞,断断续续,结结巴巴。不同的语气语调,折射出人物不同的精神状态。少年闰土终日在海边田野摸爬滚打,过着贫穷但充满野趣的生活,心境开朗,无忧无虑,说话自然从容不迫、有板有眼。而对中年闰土来说,那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他饱经忧患,在极度的贫困与磨难中挣扎煎熬,艰难的生活已磨平了他生命的棱角,他变得小心翼翼、谨慎惶恐,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根本找不到人生的出路,浑浑噩噩中只得听凭命运(神灵)的摆布,那紊乱的语气、呆板的语调便是他复杂、矛盾心态的自然流露。

再次,从语汇运用上看。少年闰土语汇丰富,绘声绘色,富于变化。不仅有多音节词,也有连绵词、叠音词、拟声词。如鬼见怕、观音手、伶俐、远远、轻轻、啦啦的响等。他运用的名词鲜活形象,令人遐想,如稻鸡、角鸡、贝壳、獾猪、刺猬。运用的动词生动贴切,富于表现力,如扫、支、缚、撒、捡、拉、捏、刺。所运用的形容词更是色彩明丽、质感丰厚,如红、绿、青、滑。而中年闰土所运用的语汇则生硬、晦暗、苦涩、沉重,如磕头、规矩、捐、折本、烂掉等,给人以压抑、沉闷的感觉。

上述语汇运用上的差异,鲜明地表现出闰土不同时期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状态,其中最触动人的仍是称谓上的变化。少年闰土开口便是“我们、我、你”这些人称代词高频率的使用,真切而细腻地传达出与“我”之间两小无猜、亲密无间的关系。反观中年闰土的话语里,除了因久别重逢,“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一句中下意识地出现过一次“我”以外,再没有出现过“我”或“我们”。至于第二人称的“你”,则已被令“我”“寒噤”的一声“老爷”所取代。“老爷”这一称谓所表达出来的意蕴,是十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从表层意义上看,说明“迅哥儿已不再是少年时亲密无间的玩伴了,而是一个住在城里的有身份、有地位的阔人”。因此,闰土与“我”见面久未作声后发出的第一个单词就是“老爷”,也就显得似乎是合情合理了。从深层意义上分析,“老爷”一词生动地表现了闰土所处的原始封闭、愚昧麻木的文化状态,深受封建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影响。谁比他地位尊贵,谁有钱有势,他就会叫谁“老爷”,这已成了他们的情感评估方式和感情表达方式。正是这一声“老爷”,打破了“我”对故乡最后的美好期待与幻想,在“我”与闰土间划上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我”终于明白:童年时期的纯真友谊已经一去不回了,这使“我”感到了莫大的悲哀和失落,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此外,从句式运用上看。少年闰土的语言全为陈述句。如“须大雪下了才好。”“现在天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等等。陈述句在句式上一般具有稳固性的特征。大量陈述句的运用,体现了少年闰土天真烂漫的心态,同时上述陈述句又都带有假设的性质,假设出来的画面与情境令人遐思、让人神往。它一方面表现出闰土活泼流动的思维及充满童趣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似乎也规定了小说对记忆中故乡的描绘所具有的写意而非写实性。它仅是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童年往事的向往而已,这为下文幻景与现实的最终剥离、怀乡梦的最终破灭作了必要的铺垫。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3

《故乡》的主人公是谁?这个问题提得似乎有点多余,这不是明摆着的吗,闰土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教参上基本统一了口径,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和学生就都个个从道理上明白了。其实,时至今日,评论界、教育界仍有不同看法。在许多练习设计者就这篇小说所设计的题中,总少不了“主人公是谁”一问,这些都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问题仍是个能引起争论的问题。同时也说明对《故乡》主人公的判断,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们说主人公是闰土,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是“我”。那么为什么有人认为“我”是主人公呢?理由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我”这个人物的活动贯穿全篇始终,《故乡》的环境、人物、情节是通过“我”在回故乡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感表现出来的。二是在整个小说中,“我”的出场次数最多,写“我”的篇幅也最多。根据学生以往对小说的阅读经验和水平,这两点往往就是学生确定主人公的标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说明主人公是闰土的同时,有必要向学生讲清楚为什么是闰土。这对学生以后正确地判断小说主人公,准确把握主题,提高小说阅读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为什么说《故乡》的主人公是闰土而不是“我”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从小说本身的特点,从小说的阅读常识来谈。人物,作为小说的一个要素,在作品中是不是主人公,主要看的是,他是否在小说的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占中心地位。据此,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一下闰土在这篇小说中的地位。首先,闰土是小说描写的中心。作者写了小说中“我”的几次情感经历,每次都与闰土有关,实则是通过“我”写闰土,也就是说,小说通过“我”,敬佩的是闰土(少年时期的闰土);同情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也是闰土(中年时期的闰土);寄予希望(希望“我”与闰土的下一代创造新的生活)的还是闰土。这就充分说明了闰士才真正是小说描写的中心。其次,闰土处在构成小说情节的矛盾冲突的中心。在小说揭示的几组矛盾冲突中,闰土一直是矛盾冲突的中心人物,并处在矛盾冲突的主要方面。因为推动情节发展,扭转局势,解决矛盾的主动权,实际上掌握在闰土手里。小说的主要矛盾冲突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支配下的反动黑暗统治同贫苦农民阶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这一矛盾冲突中,闰土是作为贫苦农民的典型出现的;在揭示农民与当时知识分子之间因顽固的封建等级观念所形成的“可悲的厚障壁”这组矛盾时,闰土也是作为农民阶级的代表,成为矛盾的一方;此外,在揭示小市民阶层堕落人物杨二嫂与最低层农民阶级的矛盾冲突时,也有闰土。第三,闰土是小说主题思想的主要体现者。小说揭露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精神上,对农民的奴役和压迫;批判辛亥革命的失败;表达作者对农民的热爱、敬重和同情;对同农民形成“厚障壁”而感到非常气闷和悲哀。这些,都是通过闰土这个典型形象反映出来的,是从闰土的遭遇中概括出来的。另外,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可以作为闰土是主人公的旁证。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从《呐喊》到《彷徨》,作者写了多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主要意图就是“引进疗救的注意”,闰土也是“不幸人们”中的一个。

云南广南职业高级中学(663300)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4

小说以我回乡的见闻为主要情节,在故乡,作者塑造了两个主要人物――杨二嫂和闰土。教学中,我试着从这两个人物与“我”关系的“远”与“近”的角度,去勾勒他们的性格特征,启发学生去思考,鲁迅笔下那个年代的人物的命运走向;进而,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看法和态度,接近鲁迅的精神世界。

一、杨二嫂与“我”

杨二嫂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连续的三个感叹号,加重了语气,泼辣的气势扑面而来,也显出杨二嫂对“我”的“亲近”。在我“愕然”之时,杨二嫂再接再厉:“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经过母亲的解释,“我”才记起,她是小时候斜对门开豆腐店的女人。年龄的差距使“我”不太关注这个漂亮的女人,“所以竟完全忘却了”。杨二嫂之于“我”,是早已忘却了的疏远,但“我”之于杨二嫂,却是“我还抱过你咧”的亲密。杨二嫂的“亲近”,其实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有利可图和人道谴责作铺垫:“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这样的“亲近”,不从相处得来,更非血缘关系,只是为了索取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泼辣、势利、斤斤计较,杨二嫂这个人物,不讨人喜。但如果我们的评价仅停留于杨二嫂的可鄙可厌,便容易陷入肤浅的道德批判,也会抹杀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杨二嫂两次到“我”家,都是冲着一些零碎物件去的,“母亲的一副手套”“狗气杀”等日常用品,成了她虎视眈眈的宝物。第一次到来,试图拉近关系不太成功,面对我无言的抵抗,杨二嫂“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相比之下,第二次取东西要光明正大得多,因为抓住了闰土的把柄,觉得自己有功,便肆无忌惮起来,“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两次拿东西,动作、神情都不一样,这是鲁迅小说人物描写中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抓住这些细节,让学生细细品味杨二嫂在索取物品时的策略,还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杨二嫂这个人物的可悲可怜,如此处心积虑地想要接近“我”和母亲,甚至不惜怀疑、冤枉闰土的品行,其实只是为了一些非常廉价的日用品。曾经貌美的“豆腐西施”,落到这步田地,有着深广的社会原因。小说写于1921年,军阀混战正酣,生灵涂炭,生活无着。生活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更是如海上孤舟,必须抓住一切机会扩充自己,寻求依傍,才不至于有船翻人亡之险。杨二嫂的命运,折射着的是那个时代的恶毒和不幸。

二、闰土与“我”

关于少年闰土的选段,已经收在人教版六年级的课文里,学生对闰土这个人物并不陌生。课上,不少学生能够复述出童年时的“我”和闰土的有趣经历。接下来,我让学生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比较。

少年闰土:

这不能。须大学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18自然段)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走过去……(23自然段)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28自然段)

中年闰土: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66自然段)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67自然段)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71自然段)

要求学生观察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语言描写,从句子成分上分析两者的不同。问题一出,就有学生发现,在少年闰土的语言里,基本上每句话都以“我”“我们”或“你”作主语;而在中年闰土的语言中,则缺少了这类代词主语,代之以“自家”“老太太”“老爷”,或者干脆没有。联系日常语境,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说话方式,反映出怎样的人物关系。不难得出结论:少年闰土的世界充满了欢乐和想象,也乐于与“我”分享自己的一切,这里不光有光怪陆离的虫鱼鸟兽,也有相互体谅的朴素人情,并且这种分享,是带着极强的个人认同和自豪感,此时的闰土,单纯质朴,把“我”当做他的一个亲密伙伴,对我无话不谈;相比之下,中年闰土的世界则处处流露出苦涩的悲哀,“多子,饥荒,苛税”是他头顶的几座大山,压着他往前挣扎,贫苦的生活又使他在面对“我”时保持一种下等人的谦卑,觉得从城市中到来的“我”是“老爷”,“我”与他是主仆关系。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细读,对鲁迅写作句法的挖掘,我们可以带学生领略鲁迅语言的精巧,进而理解,儿童时代的伙伴式亲密已经荡然无存,成人世界里,只有生活的压迫、世俗的观念以及由此带来的地位的尊卑。

我们发现,杨二嫂和闰土在处理与“我”的关系时,方式截然相反。与“我”并不熟悉的杨二嫂,觊觎着几个物件,拼命拉近与“我”的关系;小时候的亲密玩伴闰土,则在阔别多年后,极力否认童年玩乐的价值,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异。这两者,一是“辛苦麻木”,一是“辛苦恣睢”。即,要么封闭自我,蜷缩在自我保护的壳中,与外界疏离,只为犬儒的生活;要么侵犯他人,占他人之物为己有,在残酷竞争下踩着他人向前。变态的人际,变态的人性,共同指向变态的社会和观念。

王富仁先生在《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一文中提到,小说涉及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如果我们爬梳三个故乡之间的关系,便会发现,它们相互作用又有机结合。作为记忆中的故乡,充满着奇幻的、理想化的色彩。它是“我”对故土最本真最原始的依恋,但也是“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不切实际的“想象”。这种“想象”在“现实的故乡”的无情解构下分崩离析,其实这“现实的故乡”早就存在,残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的阶级感与疏离感一直没变,只是童年的经验恰好提供了一个躲避世俗的场所。当成年的“我”回乡后品尝到旧日不再的苦果时,对未来的愿景则延续着鲁迅作品中一贯的深刻之犹疑:在新的生活与旧的经验、希望与绝望、切近与茫远、有与无的二元对立间徘徊。“路”的比喻,正如《自序》中“铁屋子的呐喊”的比喻,夹杂着无奈、绝望与决绝的复杂情感。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5

如此看来,要上好一节课,不仅仅取决于一位老师的专业知识的深厚程度,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交流上,一次恰当的提问是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收取实效。

那么,如何使课堂的提问变得恰当呢?这就是老师们的一道难题。多年来也有不少专家老师归纳总结出一些比较切实的技巧。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也总结了一些愚见:

一、课堂提问必须合情合理。所谓“合情合理”,简而言之就是要看“问题问得是否有目的性和科学”。

可问则问,不必问就不问;设计问题要有目的性,不能为问问题而提问,更不能只是为了搞课堂气氛而发问;而且合理的课堂提问是在教师的调控下有序进行,减少弯路,做到教学的最优化。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水平和臆想去过高地要求学生,否则强人所难,违背了的教育的规律。如果学生已经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水平,那我们当然可以确定更高的目标。

比如,在到入《春》这一课的时候,如果设计问题是,“你喜欢什么季节?”学生的答案就会众说纷纭,并且能够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按要求回答本无可厚非,但是与教师引课题的目的不能吻合。这个问题的设计就不够合理,很有可能越讲离题越远。

课堂提问可以尽量活泼、生动、幽默些,但用语一定要准确、恰当,能真正表达应该表达的意思;不能一味迎合学生某些低层次的情趣而丧失科学性。

例如,《春》一文中的问题,“写小草偷偷的钻出来,用了‘钻’,花为什么就不钻出来?”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是无法得到正确答案的。因为花和草各自展现的环境条件是迥然不同的。草生于土中,作者用动态的“钻”,形象地描绘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旺盛生命力。而花孕育于蓓蕾中,悬浮于枝头之上,当然没有钻出来的可能,如果要描绘花开,只能用绽开之类的词语。显然这样的问题是不科学的。设计问题的教师很可能是要通过类比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回答出精当的动词,准确地表述花开的现象。但是由于提问的设计不科学,两种目的均无法达到。

二、课堂提问必须适时适度。做到“适时适度”就必须要求老师在课堂准确的把握提问时机,而且必要时一定要进行追问;当然,在做问题设计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尽量不要问一些可以不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更不要提出令全班鸦雀无声的问题,过难过易都会使学生对提问失去兴趣。

有一位老师讲解《故乡》一文时,他的提问恰到其时。他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这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做到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因为此时学生易产生胆怯畏难情绪,问题一出必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我教《祝福》时,指导同学先理清情节,然后要求他们复述故事,再谈感受。对于感受,大部分同学只是简单地下了一个悲剧的结论。此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如果生活在今天,她会死去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异常,“礼教杀人”的主题自然地为学生所接受。

在课堂上提问更应该注意适度和必要的追问,善于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的适时启发,才能打开思维的门扉。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鲁迅;农民;闰土形象

鲁迅在对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现实状况的描绘中,形成了独立的人物谱系,其中包括了五个人物类型,其中的劳动群众和下层封建知识分子中的悲剧主人公是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全面受害者,他们缺乏与封建传统思想对立的新的社会理想和思想观念,同时缺乏维护自己的道德尊严所必备的虚伪。

一、“农民问题”与“农民情结”

(一)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鲁迅的小说《故乡》借助故乡人事、风物的描绘,提出了中国革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问题――农民问题。小说从闰土这个有着半生的悲苦遭遇的普通农民身上挖掘和提炼出世纪末年到五四时期,中国广大农民群体所受的沉重苦难,真实地展现了半殖民半封建地中国农村的精神风貌。

“农民问题”始终是鲁迅关注并重视的中心,以农民为描写对象的作品在鲁迅小说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鲁迅从现实的生活出发,在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凭借自身的社会理想与美学理想创造出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真实地再现了从辛亥革命前夕到“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农村的面貌,反映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时期广大农村的社会动态,起到了通过文艺创作作为中国革命探索着前进道路的作用。

(二)乡土生活的精神气质――农民情结

在《故乡》中鲁迅通过“我”回乡途中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副萧条凄冷的中国农村图景,重点塑造了以“闰土”为典型的贫苦农民形象。闰土的形象极具普遍性和代表性,他质朴、善良、沉默、厚实,独自承受着生活的苦痛与艰辛。这样的生活使闰土变得麻木。一种壁垄森严的等级观念己经注入闰土的身体里,于是他把童年时代的玩伴称呼为“老爷”,向主宰命运的“绅”低头并祈求保佑。《故乡》里,最使读者震动的,恐怕就是这一声“老爷”了。

二、“农民转型”与“农民困境”

(一)“二十年”――农民的精神转型

《故乡》中,闰土代表了旧式农民的形象,他凭借有限的生产资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辛勤劳作。水生是闰土的第五个孩子,多子成为了这个家庭的负担。再加上饥荒、背税、经济破产等社会原因,导致这位旧派农民的生活过的异常心酸和窘迫。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双重压迫之下,在经历了二十年的苦难之后,闰土无论是外貌还是精神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闰土的形象是广大中国农民的典型,勤劳质朴而又坚忍。而这二十年的时光硬生生地把当年的淳朴善良的闰土变成了一个服从者,一个依附于封建礼教的生存者。“吃人”的封建思想等级观念制度已经完完全全地扼杀了闰土的个性,导致了闰土的精神转型。这种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制度在闰土的潜意识中始终引导和规范着他的一举一动,压抑其个性从而使其变成了“木头人”。

(二)“生活难”――农民的生存困境

闰土口中的“生活难”,恐怕也是旧中国广大农民典型的共同生活感受。闰土的生存困境并不是由他自身的因素造成的,他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庄稼汉,朴实能干,却依然养不活家人,时时面临着饥饿甚至死亡,这不就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两句古诗的真写照吗?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把农民逼得走投无路,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

三、总结

鲁迅先生之所以喜欢关注那些始终处在社会底层的“不幸的人们”,就是因为他们失去的发言权,这让他们时时刻刻处在被掩盖、被抹杀的位置。但是,这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不幸的人们”,他们不是没有存在的价值。鲁迅先生凭借着高度的文学素养和渊博的理论知识,致力于解放国民的思想,挽救多灾多难的祖国。因此在鲁迅的创作活动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己成为他审美主体的精神特征。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是“五四”时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人和事:麻木的农民,悲惨的妇女,倒的知识分子,平庸的市民……些人物典型超越时空,能够传达出深广的审美意义,是能够给人以无限启示和震撼的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J].文学评论,1985(3,4).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描写;推敲;细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222-01

鲁迅的小说《故乡》通过烘托、对比、描写等手法,画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贫苦农民形象。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所带来的一些社会弊端。闰土形象的塑造可谓是精雕细刻和独具匠心,人物形象达到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统一。

一、绘画式描写: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者写“我”回故乡这一情节时,对故乡的人物,全然是只字未提,而是先展示一幅萧索、荒寂的农村画面:深冬时节,阴晦天气,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单一“横”字足以现出当时农村的杂乱、荒凉、了无生气,可谓“惜墨如金,意境全出”。这与《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同是久别故乡的游子,都有着“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人是物非,沧桑巨变,着实让人倍添凄凉,以自然环境描写来反衬社会背景在此处更显珍贵。

二十年前的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子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同时配以上述“海边瓜地”美好的境地,构成了色彩明快,艳丽的物景。鲁迅先生在此美景之中又赋以一位活泼刚键,勇敢机敏的少年――闰土,更添画面的美感价值,以乐景来反衬悲凉。二十年后的闰土则“灰黄的脸色,很深的皱纹,头戴着破毡帽,身上穿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又粗又笨且开裂,好似松树皮。”作者运用肖像描写,采用定格的艺术镜头,逼真、准确地将一位饱受饥寒交迫之苦,忍受生活重负之压的贫苦农民形象跃然纸上,前后的强烈反差可见当时社会对其的压迫之深,好似《天净沙・秋思》中的那匹疲惫不堪的瘦马。人物变化之大,造成悬念,更能激起我们深思其如此反差之大的原因。

神情描画也是作者所苦心经营的:“闰土仿佛石刻一般”、“像一个木偶人了”,两个比喻句,精练传神,以神情的描摩来推动展现人物内心感情的跌宕起伏:闰土的呆滞、迟钝、衰老刻画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衰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情油然而生,这种神情刻画更为下文的水生与宏儿纯真友谊作了对比。鲁迅先生说过:“写人就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在本篇小说中的闰土的神情描绘确实显示鲁迅的艺术水准之高,画技之精湛。

二、言简意丰,潜心推敲:弦弦掩抑声声响

闰土简单而又断断续续的话语,已非昔日的“滔滔不绝”。这是作者特意精心安排之处,以短语和省略号的形式来表现闰土言语的内涵。闰土的内心世界已有微妙的变化:“欢喜--凄凉--恭敬”。因少年好友久别而重逢,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不过想到自己的贫困现状而生凄凉、自卑自贱,进而产生恭敬,可谓“言由心出”。这些变化证实:闰土的精神生活彻底变样,且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深深埋藏于心底,并下意识的指引规范着自己的举止行为,使自己“循规蹈矩”。这种语言与杨二嫂的直言快语的语气、语调截然相反,更显闰土的善良、朴实。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勤劳、朴质、坚韧,但又近乎麻木”。这也是鲁迅先生的性格小说的一大特色。

三、细节刻画,旁敲侧击: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将浓烈的感情寄寓客观的叙事之中。“我”回忆与少年闰土交往时用了三个细节:教“我”雪地捕鸟、邀“我”看瓜刺猹、讲述海边新鲜事儿。采用这些细节描写,更丰富了闰土形象。少年闰土活泼多知、朴素热情。这可谓文中的喜剧因素。精雕细琢之功。有力的控诉了封建主义对“我”这一类少年的束缚,而闰土则是千千万万受苦的劳动人民只一,能很好的突出了“反封建反压迫”主题思想,也正体现了“呐喊”之初衷。

闰土在谈及自己的苦衷时,“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吸咽。”着笔不多,采用“特写”这一艺术镜头,让我们由此窥探出这位善良淳朴的农民朋友有着说不清的重压,只能麻木忍受着,也暗示了当时封建势力的强大,面对如此强大的黑暗势力,只是“默默无闻”。鲁迅凭借这寥寥数语,看似平淡,实是充满激情。这正是“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沉默”只能是灭亡,启示人们去冲破“绝无窗户的铁屋子,唤醒昏睡中的人们奋起捣毁这‘铁屋子’”。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似乎”也值得玩味:其实并没有真的打寒噤,此处强调突出,并非一般,更能突出“我”的主观感受--精神上受得了震动。“厚障壁”则是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而这一切都是旧的等级观念的束缚之下的产物。它凶猛而又强大,无形也有形,这看不到的老虎能将人世间的纯真友情吞噬得一干二净。

四、补述点染,虚实结合:柳暗花明又一村

少年闰土“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不难发觉:闰土向神灵祈祷,许愿祝福,旨在寄托自己美好心愿,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真实的再现了闰土的忠厚朴淳。中年闰土的希望,早已初残酷的现实所击碎。向“我”要了一副香炉和烛台。他善良而又朴实的心灵受伤害后变得麻木愚昧、无所适从,以致与“我”分离,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毫无意义的香炉和烛台上,终生“忙忙碌碌”,却是“无为一场”,可见封建社会不仅压迫人们的肉体而且控制人们的灵魂,这是证明当时农民真正要解救的不是其肉体,而是被封建思想“扭曲变型”了的灵魂。这也是作者的真正花“明”之处,也是鲁迅创作该小说的主旨之一。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8

那年,我十一岁,常和伙伴们一起掏鸟窝、摸河鱼,总被父母斥为“不务正业”。但我喜出望外地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里发现,十一二岁的少年闰土,月下刺猹、雪里捕鸟,却被形容为“机智勇敢、活泼可爱”。

经过前四年的教育,语文教材的权威地位已在我心目中树立起来。我当时判断,这至少说明我用竹筛捕鸟,不算不务正业。否则闰土用竹匾捕鸟这事,绝对进不了语文课本。

在他身上,我尽力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性,并以此与平时喜欢翻看我课本的父亲理直气壮地争辩。此后,不仅捕鸟照旧,还在上学或放学路上,在水性好的同学贵平带领下,在河里洗澡、摸鱼。

老师在课堂上讲,少年闰土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当时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农村凋敝,农民生活非常困苦。我不大明白其中的意思,只是觉得一边种地一边教书的老师在胡说八道。明明城里少爷鲁迅对闰土是那样的羡慕,以至于让我觉得作为一个农村少年是一种幸福。

父母却似乎不这么认为,一再督促我们要好好读书,长大后进城工作,不要再像他们一样“汗滴禾下土”。这也让我的童年开始变得满怀心事,在一种复杂的心境中纠结徘徊。

尽管如此,闰土还是作为一个正面形象,活在我的世界,直到上了初二,这形象才被彻底颠覆。

课文《故乡》里说,中年闰土脸色灰黄,皱纹很深,眼睛红肿,松树皮般的大手粗笨而且开裂。语文老师一再强调,课文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但于我和我的农村伙伴们,这篇课文带来的是延续至今的震慑作用。

“啊,留在农村种地,结果都会像闰土那么可怜啊。”贵平曾跟我探讨。

父亲则晃着课本警告我:“看到了吧,你要不好好读书,将来就跟闰土一样。”

我常常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孩子,有多少人是在学习《故乡》之后,产生了拼命读书和一定要进城工作的念头。至少我是,贵平也是。

作者鲁迅和教材编写者可能会失望,他们的中年闰土,其实并未让我产生批判旧社会的心思,倒是让我意识到,如果不像鲁迅少爷一样进到城里,自己将来的命运可能悲惨如闰土。我的青春期,还未来得及产生一丝丝冲动,便带着一种深深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忧上路。

我侥幸考上高中,到县城读书,贵平则不幸落榜。不少县城高中当时流行一句话――“宁穿皮鞋,不穿草鞋”。班主任让我把这八个字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以示激励。

此时,贵平也进了城,在市里打工。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到外省读书,他继续在市里打工。我以为,路径尽管不同,我们仍然都会一步一步走上进城之路,并在城里找到容身之处。

然而,有一天,父亲在电话里告诉我说,贵平回村里了。他在城里遭遇车祸。出院后,行走略有不便,面部恢复得不好,之前相貌堂堂的贵平,现在“乍一看有点儿吓人”。他的进城之路,就这样走到了尽头。

一年多后,父亲打来电话说贵平死了,自杀。卖橘子时与城里女人发生口角,结果招来女人对他相貌的反唇相讥。卖完橘子的当晚,贵平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网络上,有人提及闰土――那位女生走在街上,猛然听到旁边一个人轻轻地喊自己的名字。女生转头,看到个子高高的男人,满脸的笑,满脸的皱纹和木讷。旁人告诉她这就是当年的班长时,女生热情地伸出了手,可班长那两只手相互搓着,连连说:“我的手好脏好脏……”

“我硬是没能跟分别二十多年的班长握个手。那一刹那,闰土的形象活生生地浮现在我眼前。”那位女生这样写道。

这些年,一提到闰土,我首先想到的是贵平,他不愿落到闰土的境地,在人生路上早早掉头离去;接着便想到自己,从在《故乡》里与闰土重逢起,我和同学们的前进之路,便开始步步惊心。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