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医人才论文8篇

时间:2022-12-12 17:20:51

中医人才论文

中医人才论文篇1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较系统的掌握中、西医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知识防治疾病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因此在知识结构中强调“复合”,中西医并重,要求较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本领,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应用”。社区全科医学教育,是以发现和发展人的自我健康能力为目的,运用整体医学临床思维模式解决健康问题。当前,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目前在社区内担任全科医生的,学历结构以大、中专为主,专业多为医疗和护理,医疗模式更侧重于疾病诊断和治疗。中西医注重中、西并重,在疾病预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作为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中西医结合人才在社区全科医学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我校在构建社区卫生实践模式中的探索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结合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注重院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医学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开展实践性教学,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意识、努力推进医学生的素质教育,积极与地方卫生部门合力育人,探索构建独具我校特色的社区卫生实践模式。

2.1组织结构

围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部级特色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需求,我校与合肥市庐阳区卫生局本着“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对共建社区卫生实践基地。双方通过共建活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学校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学校人才科技优势,促进双方科学发展,卫生实践基地分别在合肥市庐阳区卫生局下辖的8个卫生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学院分别成立领导小组、教学实践组、学生临时管理组,形成领导-教师-学生三级管理联动制度。

2.2教学目的

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预防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预防为主、群体和社区保健的观念;

②熟悉社区医疗机构相应的卫生法规和全科医疗模式,明确“三级预防”知识;

③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逐步理清全科医学知识结构,逐步完善全科医学知识体系。

2.3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

教学对象为我校二、三年级中西医临床、中西医临床(全科方向)专业五年制大学本科生。教学内容:熟悉掌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模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调查、医疗咨询服务,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定期安排健康知识宣讲等。

2.4教学安排

采用内容上课本回顾、临床实践、社会活动相结合,形式上固定实践与自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目前我校把社区卫生实践时间定在本科第三、四、五、六学期,此阶段学生已经学习或正在学习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课程。

2.4.1固定实践

(课本回顾,临床实践)分两个阶段开展,“课本回顾”以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主要学习内容有:社区卫生实践动员大会,使学生明确卫生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国家关于医疗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政策简介;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模式,包括健康档案的建立;学习听诊器、血压计等仪器的使用原理,进行心肺听诊、血糖采集、血型快速检测等技能培训。“临床实践”阶段是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科室轮转,分组见习,重点掌握社区常见慢性病的保健康复;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随访和家访技能的教育和实践;个人及社区健康档案的内容、书写与管理规范;医患沟通技巧等。固定实践阶段要求本科二三年级学生都参与其中,纳入社区课程教学计划。

2.4.2自主实践

(社会活动)自主实践课程是提供学生自主实践的平台,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宣传普及卫生知识等。为提高自主实践内涵质量,我校以社区为依托,成立了大学生健康知识宣讲团,以基层、社区、学校、工地、农村广大群众为服务对象,围绕中医药养生保健、慢病管理、药物合理使用、合理营养、食品安全、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卫生政策、法规等宣讲模块,开展健康宣讲。该阶段分学生自愿申请、带教老师指导、考核认定三部分,作为社区卫生实践附加分纳入教学考核体系。

2.5保证措施

(1)师资队伍建设选取具有奉献、敬业精神的教师组成指导教师队伍,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卫生实践,定期讨论、总结、分析,做到全程指导。

(2)举办知识讲座邀请公共卫生专家、卫生局负责人等作为主讲人,开设社区卫生相关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3)与公共卫生课程开设相结合社区卫生实践与公共卫生课程《社区预防保健》、《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相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2.6评价体系

以每名参与社区卫生实践的学生提交的心得体会,学生自评,带教老师评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评,学院考核,以及学校从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反馈回的健康知识宣讲群众反映效果等方面考核评定每名学生社区卫生实践成绩,并纳入当学年综合测评体系。

3我校社区卫生实践效果

3.1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特质

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明显的专业特质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是医学生人才培养中的趋势和方向。临床与学校课堂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缺少职业环境。我校在制定社区实践方案更多的考虑让学生融入社区的职业环境,培养具有相关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特质。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专业能力(技能)外,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例如病史采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卫生法规的熟悉和运用能力等。

3.2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是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振兴中医的责任感,中西医结合的根基源自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教育是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然而,受当前环境因素的影响,当今的中医药教育或多或少存在着中医药文化教育减少与削弱的情况,反映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则显得尤为突出。以我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报考研究生专业情况为例,近五年来,报考研究生中,有80%以上人报考西医院校。强化学生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中已是迫在眉睫。我校在社区卫生实践中加大了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并且要求学生参与中医药实践、感受中医药魅力、提升中医药能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如经常性的跟随中医专家义诊,成立大学生健康知识宣讲团对中医专病专科的宣讲,社区中医药文化调查等。另一方面是人文科学素养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感,中西医临床医学是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尤为重要。我校在卫生实践中对其加强医学文化能力的训练,强化文化能力培养,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引导。

4讨论

中医人才论文篇2

1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构建目标、原则

与其他行业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医学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升,现阶段中医学领域对人才的总体目标是具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构建,应当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使命。

1.1人才培养的管理目标

现阶段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引导下,通过将中医教育与管理的有效结合,实现学生能力、学生各方面素质以及个体知识的有效融合,从而使广大中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成为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中医学人才。这种教学目标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它能够使广大大学生在今后的就业岗位上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医疗、管理等多岗位的需求,还能够使学生在零磨合的基础下,迅速融入到工作岗位上,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1]。

1.2人才培养管理目标的构建依据

首先,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的转变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科学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医学领域的新纪元。在这种大背景下,传统的医学模式已经发生改变,逐步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模式的转变前提下,我国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当发生变化,特别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目标的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中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打造综合性和型创新型中医学人才,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其次,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人才管理目标[2]。中医学领域若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做到不断适应时展的需求,做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再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是符合现代化、符合世界需要的。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国际交流的开展越来越广泛,而中医药作为人类医学发展中的一部分,也已经成为了社会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医学的传统色彩非常浓厚,它能够将时代性与传统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代表我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化。而我国的中医学能否走向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就在于大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最后,现代中医学教育的现状要求我们构建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管理目标。目前,我国中医教育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封闭型、重复型的教学模式。不仅如此,受古老的哲学观念以及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医学知识的时候,往往将其学习方法局限在多写、多背、多读上,难以对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创新精神[3]。

1.3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构建原则

首先方向性原则,不论是做什么事情都应当有一个具体的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当如此。中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构建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时候应当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并在此基础上以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为目标,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其次,科学性原则。目标的制定必须以一定的科学标准为原则,必须符合相关的教育理念以及科学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制定的目标同教育发展的规律相契合。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管理目标的制定,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了解现阶段我国中医专业实际发展情况,并分析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从而实现科学有效地制定。除此之外,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构建,还必须以当地医疗保健和服务模式的期望为标准,在充分考虑当地科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分析、详细研究,将相应的人才培养管理目标制定出来。最后,模式的构建还必须以基础性和终身性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终身教育对于广大中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医专业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短期内的教育根本就难以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中医知识,然而,如果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终生学习意识就能够使大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以及工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方式方法来深入探讨中医的奥秘,从而实现自己的成长。正因如此,在制定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目标的时候,我们应当在注重强调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还应当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与时俱进[4]。

2构建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路径

2.1实现改革,推行卓越中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随着中医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数量较多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综合实力较强的研究基地,这对培养中医专业大学来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迫切的需要应用型、创新型的中医人才,因此,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我们应当依据教育部引导,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打造应用型中医人才培养工作基础,并充分发挥我国各基地对培养中医专业人才的技术优势,瞄准国际医疗前沿,创建现代化中医名医成才的新路径。具体来说,改革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应当注重实践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卓越中医师人才培养新模式。其次,充分利用任务导向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将一些先进的医学案例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再次,创新招生机制,多途径引进各种人才,打造新型的人才培养平台。最后,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实习活动,了解医师的身份以及工作内容。

2.2实现从课堂到临床的全方位教育改革

从课堂到临床的全方位教育改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相关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而在实现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我们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从学制设置方面来说。中医专业应当建立硕博贯通的五年新学制。这种做法能够实现整体优化、分段培养,切实提高广大中医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第二学年度实施中期考核制度,以达到将那些优秀学生选拔出来,使其进入博士学习阶段的目的。而对于那些没有完成中期考核的学生,可以继续停留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进行学习,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硕士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其专业的硕士学位证书,没有通过的人则颁发结业证书。这种做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广大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对自身的未来发展给予一个良好的规划。其次,从招生选拔工作角度来看。招生工作是为中医学专业提供优秀生源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可以建立多元化的学生选拔机制,通过这一选拔机制将那些学习优秀的、具有医师道德标准的学生选拔出来,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真正地为广大民众服务。除此之外,还应当逐步建立开放式的、适应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遴选体系。最后从培养模式方面来看,笔者认为可以实现三段式培养新体系。第一阶段,时间为一学年,该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基础训练,在训练期间对学生进行轮番训练,训练内容包括临床教学内容等。这种做法改变了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以临床医学教学为切入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第二阶段为强化阶段,持续时间为一年。在这一学年里,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不断强化专业知识,提升学生技能,还可以实现24h医院值班制度,了解中医院的运行基本情况,督促学生熟练地掌握各项诊疗技能,树立科学合理的中医临床思维。最后阶段为名师指导阶段。通过上述两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中医诊疗技能,并对中医院的日常运行体制有一个了深入的了解,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甚至还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立了第三阶段。该阶段的设立遵循了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实现了名校与名校的联合培养,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选择那些优秀的学生到国外进行深造或是到其他平行院校进行深造,深造时间不少于一年,通过这种名师指导使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5]。上述几个阶段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内容上的连续性,需要在落实学制的时候,给予高度的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科学的衔接。

2.3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

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在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的时候,教师应当同学生运用QQ、微信等多媒体平台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对考核机制的需求,并借此机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考核机制的科学建立。笔者认为考核机制的建立不应当局限在传统的、单一的考试卷考核方式上,应当实现考核模式的多元化,传统的试卷考核,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错误的学习理念,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我们应当将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情况以及实习情况等诸多情况,引入到考核机制评价体系当中,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评价,借此来改变学生以往落后的中医学习观念,使学生深刻的明白,中医学习并不仅仅需要背就可以了,它需要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不断积累与中医相关的知识,并做到不断地创新,积极主动地参与实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6]。

2.4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传统中医学专业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沿用的依旧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支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就是课堂上的所有教具。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兴趣很难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得到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成绩不仅不会提高,还有可能出现下降的现象。为此笔者认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例如可以应用案例教学法,将一些中医学治疗的案例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使大家能够熟练应用中医学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水平的提高,网络逐步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中医学教育也不例外。教师可以通过开设中医学相关微博的形式,潜移默化使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将《伤寒论辩证理论与临床实践》等微课程上传到QQ平台上,打破以往教学模式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更加方便。

3结语

中医人才论文篇3

【关键词】 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人文关怀

一、 人文关怀:何谓?

何谓“人文”?“人文”一词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曰“人”,一曰“文”。前者是关于理想的“人格”、理想的“人性”的观念,后者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格(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前者往往与“人性”(humanity或human nature)一致,后者往往与“人文学科”(humanities)等同,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人文的第一方面的“人”的理念往往比后者更重要、更基本,这其实就是“精神成人”与“知识堆砌”的区别所在。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站在价值论的高度,承认和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格,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使人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具体到大学,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理解,让学生的生命自由成长、发展。

“人文关怀”的立足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对自身存在意义寻求,对“人之为人”的精神追求。人对“人存在意义”的追求决定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方向,“人存在意义”也随之成为人文关怀的价值追求。我们常说的“人文精神”,也就是对“人之为人”的精神追求,所说的“终极关怀”也就是“人文的关怀”或“人性的关怀”,是从人性与人格的完善、提升与发展的目标上所追求的价值体系与意义的叩问。“人文关怀”就是基于对现实人性和人格的批判性反思与构建之上,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二、 人文关怀:何为?

(一)人文关怀有助于大学生成人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始终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总是全方位的,始终包含着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统一。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应是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人才”培养包括“人的培养”与“才的培养”。人生教育的第一要务乃是以“文”化人、精神成人,第二大任务才是养成“技艺之才”。因此,我们不能只见“才”不见“人”,让“人才”倒向“才”的一面,否则,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不是健全、自由的“人”,而是片面异化的“才”。

一直以来,在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只强调医药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科学精神的培养,虽然说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技术操作上是合格的,但培养出来的“有能力的劳动力”在本质上是片面的、异化的。冯恩洪生动地把传统教育称为“补短教育”,认为只有实施重在发展个性的“扬长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现代医药事业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形成,医药院校的大学生应更多注入人文教育、人文关怀的相关内容。医药类大学生,发展个性教育中必然包含着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两方面的教育。当代著名教育家朱九思也认为“要学会做一个把奉献放在第一位,把索取放在第二位的人。要学会做一个正直的人,敢于中流砥柱,决不随波逐流。”没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也就是镜中花、水中月。换句话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没能在精神发展上有所收获,那将是极其可悲的。

(二)人文关怀有助于学校做强

大学之于社会,其作用与价值众人皆知。社会的发展之所以需要大学,就是因为大学培养了人,培养了这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人才。但是,大学靠什么培养人呢?不仅靠它的学术,而且靠它的精神,靠它那种探究学术、严谨治学、追求理想、不断进取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学者荟萃、大师云集、弟子向往。然而,今日之大学,由于教育的职业化、学术的市场化、道德的物化,常常只剩下了技术,缺少了精神,以至于不少学子也只埋头于具体的知识,迷恋于功利难以自拔,缺乏激情,缺乏活力,缺乏理想。值得指出的是,大学向以“精神殿堂”著称于世,因此,精神的平庸乃大学之大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的富裕、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在不断壮大的基础上,加强内涵建设成为首要任务。如何才能实现学校的长足发展?面对未来社会,大学必须有自己的理想、精神,只有这样,大学才能继续引导社会,才能广纳天下英才,这正是大学的支撑点和立足社会的根本所在。这一理念已经被许多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家与著名大学的领导人所倡导。他们认为,现代大学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应是学生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加强人才培养中的人文关怀,这是高等院校的强校之本。

而高等医药院校人文教育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对人文教育的重视明显不够,相应地在教育投入与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割裂现象比较严重,没有进行相互整合渗透,人文课程在结构和内容上抱残守缺。这些都表明,医药院校人文教育还有较大的改善和发展的空间,在高等医药院校大力加强人文关怀势在必行。

三、 人文关怀:何以?

(一)确立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

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人文关怀的先导。人文关怀教育的目的,要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最终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人文关怀以追求真善美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首先,加强人文关怀教育,在专业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充分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专业教师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使相关的人文关怀内容融合到专业课程中去。把“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结合起来,把文化科学知识的专业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并把人文关怀教育放在培养人才的首要地位。其次,树立人文关怀教育理念,培养创造型人才,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高等医药院校党政领导应尽快树立人文关怀教育的理念;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观念和机制。尊重人文社科教育,调整科研人才管理政策,加大人文社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校必须经常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理念、科学意识创新的教育。建立新型的教育教学机制,使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人文关怀的学术基础和指导力量。首先,医药院校的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不仅要做好一名“经师”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做好一名“人师”,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的师德去熏陶学生,帮助学生怡情养性,塑造人格。其次,教师要通过进修、培训、学习等方式不断更新知识面。在知识一体化、学科综合化的今天,作为医药院校的教师要有合理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固有知识体系、抱残守缺,要做到文理渗透、古今渗透、中外渗透。尤其我们培养的是要有很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相结合的医药学人才,教师文化知识结构就必须具有科学和人文知识相结合的特点。

(三)构建多层次的人文课程体系

要构建一套完整的、多层次的人文学科教育课程,内容包括语文、历史、文化、艺术、自然、哲学、音乐等领域。开设与医药学相关的专业素质课程;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此类课程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开设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医药类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关怀素养;开设人文知识讲座,人文讲座能够有效地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比课堂教学更切入社会热点,内容更广泛更新颖,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宽。构建这一套人文关怀教育课程体系时,一要考虑跟医药院校的专业性相结合,二要考虑与学生的发展递进性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这套人文关怀课程体系真正有效发挥其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讲授和让学生被动接受的水平上。人文关怀绝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多修几门课程、多知道一些人文知识,乃至于成为“有脚的书橱”和“活的百科全书”,而是要培养真、善、美的人格。就此,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认为:“人文学科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化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

要改变我国医药教育以学科为基础,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带来的弊端。从而适应当前国内外高等院校大量开设选修课的趋势,使医药教育融知识传授、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尤其是人文关怀素质为一体。

(四)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好的文化环境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效果,是提升学生文化品味的重要一环,它包括各种社团活动、各类科技文化节、各种文化人文景观的建设等。学校还可以举办艺术作品展览或组织音乐会、艺术展览的欣赏活动等。除了在校园硬件上融入人文气息、在校园活动中夯实人文底蕴,还要特别重视构建网络上的人文精神家园。当代大学生都是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因此要重视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优化、美化、人文化网络环境,从各种渠道提升学生的文化境界和修养层次。建设一个优美而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校园人文环境,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袁本新,王丽荣著.人本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中医人才论文篇4

关键词:中医人才;拔尖人才;现状;利弊;措施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人们对于健康与疾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更多心血。中医学作为我国本土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兴起和发展,中医的处境越来越“尴尬”,如何振兴中医事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振兴的关键在于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1]。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着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中医拔尖人才的目的,建立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

1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现状

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主要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即学校在学生完成大一对中医基础课程的学习后,通过对学生的笔试与面试选取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的具有中医临床思维的学生进入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与其他班级不同的是,首先,该班级增添了许多如《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心悟》等中医特色课程,并安排高年制老师进行教学。其次,在课余时间,学校给学生安排了一系列来自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师的讲座。并且对学生本科阶段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配备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即1~3年级一对一跟从基础导师学习,4~5年级一对一跟随临床导师上临床进行学习。

2培养方式的利弊

建立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的成功之处在于,学校把对中医有兴趣的学生聚集起来组成行政班级,对该班级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制造浓厚的中医学习氛围,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人才。处于该班级中的学生也能够获得比普通班级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促使人向上[2]。本科阶段的基础导师可为学生的学习答疑解惑,从而稳固中医基础知识,避免学生走弯路,而临床导师则可带学生上临床,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更完美的结合。任何制度在存在好处的同时免不了有弊端,这种管理体系也不可避免。如,每学期所增加的额外课程太多易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不堪重负;太过匆忙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无法深入体会中医专业知识的内涵,只停留于知识的表面,尤其体现在对于中医经典知识的学习理解上;教育资源的倾斜引起同级学生的不满;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中医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脱节,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术视野狭窄,缺乏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等等。

3解决措施

3.1明确定位不仅仅局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于所有中医院校而言,首先是要对自己学校做出一个精准的定位。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教授指出,每个大学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本科学制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本硕连读学制的目标是什么,本硕博学制的目标是什么。各个学制之间的目标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学校对各学制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根据自己的学校条件来对学生因材施教,探索出属于各学制的独特的培养模式。

3.2循序渐进在对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不可追求过快的速度,追求过快的速度只会导致质量的下降,正如金字塔需要将地基稳固,再一层一层往上累积一样,如果地基未垒好就往上添砖加瓦,看似牢固的金字塔实则岌岌可危。中医的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地基,只有将基础理论掌握牢固了,才能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去追求更高阶的知识。因而要合理的安排学生的课程,一步一步地稳固知识。

3.3注重经典中医经典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它们构建了中医药学的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甚者有,不读《伤寒》不知辨证,不读《金匮》不知病源的言论,经典作用可见一斑。但学生目前学的东西过于繁杂,不仅有经典,还有英语、各种西医教材,这样反而导致学生的中医根基不扎实,导致进入临床后茫然不知所措。因而,各大中医学校应立足于经典知识点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

3.4加强临床任何一门医学都离不开临床实践,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发展从古发展至今,仍能在医学界中占有一席地位的原因就在于实际疗效。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的理论根源,更是其发展的核心。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证。而现今的中医院校学生,往往被学业所累,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病人,更谈不上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学校应通过设置一些中医基本技能训练或者临床各科技能训练,将课堂从教室移至医院,从而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临床,使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

3.5培养全面创新人才在生物医学模式下的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更多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继承,却忽略了对知识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目前社会需求的是全方面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全面创新人才,就需要学校加强人文科学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中医学放置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中进行学习和研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同时,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诱导学生积极探索中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多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探讨[3]。具体来说,学校可通过提供更多的平台和资源供给学生开发创新思维,如建立名医工作室、以学生需要为主体的论坛,对实验室适当开放,多举行大学生创新能力竞赛,建立创新实验小组等措施,从而培养出博学而多才的中医拔尖人才。导师可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医学观,加强学生的医学道德教育建设[4]。

中医人才论文篇5

一、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翻译水平不达标

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是我国中医药文化能否又好又快走向世界的关键。翻译人才必须在深刻了解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工作,并且要对外国语言以及外国语言与本国语言的译介关系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在翻译过程中注意技巧的运用。而当下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数量与质量均有欠缺,翻译人员对中医药理论知识掌握不好,翻译缺乏一定的原则,也不注意灵活翻译方法的使用。

二、提高中医药文化中医翻译水准的主要措施

1.加强中医药知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积累。翻译人员必须经过高等院校严格的外语专业教育或者对外汉语教育且专业素养优秀,在具备良好的翻译素养之后必须进行中医药文化进修,不仅要对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掌握,还要对中医药实践非常熟悉。为了减轻学习负担可以进行中医药文化分科式教学,确定学员的专攻项目。良好的中医药知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从事中医药文化翻译工作的重要前提。

2.确立权威严格的翻译理论规范。综合所有中医药文化典籍和一些较为规范的翻译理论著作,制定科学严格的翻译理论标准,为了提高翻译工作的统一性可以编制相应的中医药文化外译教材,制定翻译权威,供学员进行综合学习。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在遵守翻译理论规范的基础上,通过了解中外双方文化差异与语言表达差异,来进行灵活性的翻译活动。

3.加强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的培养力度。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是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传播质量的主要凭借,必须重视对翻译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可在各个高等中医院校中设立中医药文化翻译专业,大量聘请外教与专业的中医药学医师担任专业授课教师,即提高学生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休养与实践能力,又培养翻译语感。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投入,优化办学条件。

4.注重翻译经验的积累与翻译方法的创新。中医药文化翻译人员在翻译工作中应当注意积累翻译经验,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与外国人的交流探讨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与思维行为方式,采用最易接受的方式对外国人进行书面翻译或口头翻译。注重翻译方法的创新,不断优化翻译思维。

中医人才论文篇6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中医药人才培养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中原经济区建设”专项课题:“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医药产业是一个系统的产业链条,包含中药种植、加工、制造、新品研发、人才培养教育、医疗和养生保健、医用器械、商品流通、文化产业等环节。中医药产业各个链条的生产和发展都离不开中医药人才,人才培养教育既是中医药产业链条中的一项,又是整个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中医药人才培养对中医药产业的盛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视角去探析中医药人才培养问题。

1、中医药产业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中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药材种植面积已初具规模。但中医药产业目前面临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如:中药企业缺乏名牌产品及名牌企业、国内市场的高端领域被进口或合资产品占据、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中药资源的无序过度开发、国外教育机构抢占国际中医药人才市场等等。近年来,世界医药保健发展潮流对养生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大、国际市场中药需求旺盛、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等等,使中医药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自2006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意见。2011年,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提升中医药产业规模和技术竞争力”,这使中医药产业发展将面临巨大机遇,为提升我国中医药产业规模和技术、增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2、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没有中医药教育,就没有中医药人才,没有中医药人才,就谈不上中医药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才能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的发展。

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模式是师带徒教育。此模式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高等教育起源于1951年国家相继建立的17所中医进修学校,这成为新中国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雏形。1956年,国家建立了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4所中医学院,这标志着中医教育正式步入国家高等国民教育轨道。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6所,其中中医药大学11所,中医药学院14所,中医药专业在校生总数460939人。全国高等西医药院校中,中医药专业在校生总数57364人,全国高等非医药院校、研究院所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总数35174人,这些在校生包括统招博士、硕士、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和网络本专科生。这些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中医药人才,他们拥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科研力量,在中医药领域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3、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教育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国家也对新时期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医药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也对中医药教育体制、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3.1、中医教育模式西医化

现代中医教育模式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建立起来的模式,这种模式西医化的特点表现在:①教学方面:安排了大量的西医学课程。以往中医药学生学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理论,而目前中西医课程比例最先是8∶2,渐而达到7∶3和6∶4,西医占的比例渐高,用西医理论诠释中医理论的内容越来越多,中医传统文化的课程越来越少,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联系未能很好体现,中医药特色很难得到传承;②科研方面:对中医药的研究多采用实验研究、动物模型、还原分析、客观标准、定量数据等方法,通过植物化学研究提取有效成分的思路成为主流,中药药性的丰富内涵被“据效而用”的线性思维所代替,用中医理论指导中药治疗的思维源头被截断;③实践方面:照搬前苏联的基础、临床和实习三段式西医学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被分割为几个阶段。传统中医药教学都是边学习边实践边积累,但在现在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学校更重视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严重脱节。④培养模式单一,学生缺乏学术特点。本科生阶段重理论,研究生阶段重实验、重论文。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动手能力弱,创新意识差,缺乏学术流派特点。

3.2、专业设置偏离市场需求

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要有中医药基础研究和临床专业人才外,还应该有既能掌握中医药专业知识又能适应中医药产业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在中药材种植、加工、制造、中医养生保健、医用器械、中医文化、中药商业流通等众多领域发展的需要。他们必须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管理学理论,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及获取知识的能力。现行专业设置过于集中于中医药专业,而外语、法律、管理、营销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大,导致学生的专业性太强,知识面太窄,就业面不宽。一部分毕业后从事医疗器械和药品商业流行业的人才,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才能适应市场,中医药产业化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尤其匮乏。

中医人才论文篇7

关键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承教学

1师承教学是传统中医人才培养的主体模式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阴阳学说”、“精气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的支撑下逐渐孕育而出的医学体系,千百年来守护着华夏先民的繁衍生息。中医学依靠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得以流传并发展至今,从师承授受到院校教育,中医教育模式经历了漫长时期[1]。师承,又称“亲炙”,是指通过以师带徒形式进行中医药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并在此过程中传授自己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以使徒弟有所继承甚至丰富、创新的中医药教育方法[2]。师承教学是传统中医人才培养的主体模式,也是中医学术流派思想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中医理论的完整性、传承性与实践性特色。古有黄帝师于岐伯,扁鹊师于长桑君,金元以降,更见刘完素二传罗知悌,罗知悌收徒朱丹溪,创“河间派”,张元素传艺李东垣、王好古,立“易水派”,师承教学在中医学继承和发展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师承教学具有周期长、人员局限化、官方认定和监管困难等弊端[3],当代规培作为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经阶段,也是青年医生临床知识技能提升的重要节点,将师承教学搭建于现有规培上,是保留中医传统人才培养特色的合理化、现代化可行性方案。

2探索突出师承教学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

现代中医药人才应在掌握现代医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具备中医药传统思维方式、实践能力与人文精神,形成中医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具有其独特性,要想培养出符合中医药发展需求、保持中医药发展特色的现代医学人才,就不能单纯嫁接西医人才培养方式,中医规培模式应突出中医特色[4]。将中医药师承教学模式与现代规培制度相互融合,探索突出师承教学的规培模式,是培养出符合中医药人才培养特点及要求的可行性方案。虽然目前中医规培已将师承教学纳入其篇幅中,但并未凸显其独特地位,且具体实施细则也未明晰。形成突出师承教学的中医规培模式,主要在于以下几个要点。

2.1突出师承教学主体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2015版)将规培过程划分为基础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两个阶段,仍强调临床科室轮转过程,医生主要集中在各临床科室轮转学习。虽然科室轮转对于住院医师技能提升必不可少,但培养中医药人才应符合其自身特点,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搭建、中医药学术流派的传承离不开师承教学,在规培过程中,应当为师承教学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一步细化师承教学细则及要求,把控师承教学质量,决不能流于形式,方能达到培养合格中医规培医生的目的。

2.2将师承教学贯穿

规培始终2017年中医规培工作推进会上也强调师承教育应贯穿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始终。师承授受要求积年累月跟师临证、经典学习,收集、整理老师的学术思想,并能为己所用,有所发挥,非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在时间上,应当要求自规培开始即选定师承导师,并实行整个规培期间的全程化带教,与科室轮转并行,以保障跟师学习的合理周期而不是单纯的一周一次的门诊跟师。

2.3突出名中医关键要素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规培中的师承教学,应以名中医为带教主体,突出名中医关键要素,明确限定临证年资、学术地位、医德医风等条件,形成严格的《师承导师遴选标准》,保证师承导师队伍的高层次。一方面,能保障学生学有所获,使得师承教学真正取得成效;另一方面,德艺双馨的名中医们是中医学宝贵的资源,学习、整理、继承、发展当代名中医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学发展的急切要求。

2.4强调经典理论学习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为后世杏林中人奉为圭臬,任何中医的学术传承和创新都离不开中医经典理论学习的基石,“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三位一体的优秀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缺一不可,忽略了中医经典理论学习的师承教学更是空中楼阁。在规范化培训中,中医经典理论学习的内容必不可少,可开展类似于“名医大讲堂”、“中医经典课程讲座”、“读书会”等教学活动。

2.5注重中医传统文化培养

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逐渐孕育而生的,中医传统文化与中医理论体系更是一脉相承,古语有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医药人才不仅应具备中医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应当注重中医传统文化的培养,《大医习业》:“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基地在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应适当组织中医传统文化学习的相关内容,以羽翼中医理论知识的提升。

2.6细化质控管理

在规培过程中应当形成严格、细致的师承教学质控管理,把控住院医师跟师过程,保障师承教学成果。由规范化培训管理小组定期查阅跟师签到记录、成果考察、病案梳理、心得撰写、老师学术经验总结及师生诊后问答等,形成阶段性跟师成果考核机制和师生互评机制,促进中医学术传承和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使得师承教学在中医规培和中医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实践经验

天津市某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自2014年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切实履行规培基地培训任务,积极进行提升规培质量的探索和实践。自2017年起,基地采取突出师承教学的中医规培模式,主要包括上文所述的突出名中医要素以及开展“名医大讲堂”、“中医经典课程讲座”、“读书会”等教学活动等要素。基地师承导师情况,教学活动开展情况,规培学员考核情况,由此可见突出师承教学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能提高规培学员中医综合技能水平,在中医人才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中医人才论文篇8

摘要:本文系统整理了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总结其经验有四:一是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二是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三是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四是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

关键词: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约60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也使中医学融入到了大教育、大卫生的体系之中[1]。然而,不少人对高等中医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质疑[2],许多毕业生中医理论不够扎实、动手能力不强,很难适应医院的要求。我校早在1958年即开展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58级4班实行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了张六通、孙国杰、梅国强、陈如泉、涂晋文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学家,其中梅国强教授今年被评为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我校针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形势,于2004年成立了中医教改实验班,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显著,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组班方法及班级管理

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遴选出综合素质高、对传统中医文化和中医专业有学习潜能和浓厚兴趣、特长突出(如医古文或英语特长)的学生30名左右组建新班级。选拔环节有志愿报名、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笔试考英语、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面试重在对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意志品质及思维能力进行考核。同时,专门给中医教改实验班配备专任教师作为班级辅导员,要求工作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并针对学生跟师临床,建立了定期考核、监管和反馈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该班执行独立的教学计划,目标是培养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中医经典功底深厚、临床思辨能力强、具有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中医专门人才。

1.院校教育中结合师承,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院校教育”有系统培养的优势,“师承教育”有早临床、多临床、名师指导的优势。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外,我校为该班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指导老师。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有18个单元时间跟师临床,每次跟师临床要写跟师临床记录,至少记录3个完整病案。同时,每学期必须至少完成10篇读书心得,其主要内容为学生读经典心得体会、记录导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以及在课程学习、跟师临床中发现的问题、设想的解决方案等,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师古而不泥古,继承又能创新,积极开展古方古法新用、成方成法活用等。

2.课程体系中突出中医经典和中国古代文化。我校对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设置以中医课程为主体,中医文化课程为基础,经典课程突出,西医课程少而精,先中医后西医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群有五类:一是中医文化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医哲学基础》和《国学经典选读》等;二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三是中医经典课程,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是中医临床课程,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等;五是中医临床思维拓展课程,包括《名医医案精华选讲》、《经方临床应用》等。其特点:一是确保中医经典课程学时占中医类课程的14,并突出其核心地位;二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内容涉及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理论特色等。

3.培养计划中强化临床,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我校通过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以及中医与西医课程比例,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等来强化临床实践环节。通过构建课程实践、预实习、跟师临证、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环节、立体式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技能训练融为一体。

三、改革成效

1.学生培养质量。目前,我校已有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毕业,硕士研究生平均录取率约80%,其中2008级达到88%,就业率基本上达到100%。在已毕业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中,有10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有10余篇论文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有近20篇论文获得湖北中医药大学优秀论文奖,并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100余篇。

2.社会影响。通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同类院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至今,已有十余家新闻单位如中国医药学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湖北电视台就该班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医文化课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报道。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单位对中医教改实验班培养出来的学生评价非常高。

四、成果应用

1.中医学七年制拔尖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建立。2011年我校“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中医师)培育试验计划”成功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这是我校总结传统“师承教育”经验,实施中医教改实验班,同时结合国家教育部“中医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而取得的又一成果。“基于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于2013年获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我校针对中医学七年制实行多元化的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五个结合”,即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学期教育与假期访学(访名院、名科、名医、名药)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名医名家讲坛相结合、国内教育与国际交流相结合。

2.试点学院改革项目的确立。我校在成功举办中医学教改实验班的基础上,2013年成功申报湖北省高校试点学院改革项目———国医学院(鄂教高函〔2013〕15号),标志着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试点学院改革是在普通本科高校选择专业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推进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学院与社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为路径,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至此,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试行与教育部中医学专业改革试点项目以及省级试点学院相适应,形成一条以“试点班—试点专业—试点学院”为主线的富有中医特色的试点改革之路。

五、体会

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采取“分数”结合“兴趣+潜力”选拔人才组建新班级,重视学生对中医传统文化和中医专业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克服了单纯分数选拔方式的不足。(2)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程。调查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发现熟读经典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因素[3]。但随着学科的分化、学分制的推行,西医课程、选修课,以及顺应素质教育要求开设的课程均有所增加,因此中医经典课程学时数大幅度削减,以致学生普遍对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采取应付态度。另外,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中医学要发展就要对中国的宗教、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有所涉猎,才能够谈得上研究和发展中医[4]。(3)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合二为一。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无论经验的获得或是理论的深化,都离不开临床实践。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正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最佳方式。(4)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也十分重要。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证明了熟读中医经典、反复临床实践是中医药人才成才的必由之路;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最佳模式[5]。

参考文献:

[1]陈晓明,罗小泉,吴伟.对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反思[J].陕西中医,2008,29(11):1567-1568.

[2]赵志英.浅论中医高等人才之现状[J].中医药导报,2007,13(2):20-21.

[3]黄利兴,刘英钱,查青林等.当代百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调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87.

[4]王新陆.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83-90.

推荐期刊
  • 中医正骨
    刊号:41-1162/R
    级别:部级期刊
  • 中医
    刊号:11-2166/R
    级别:北大期刊
  • 陕西中医
    刊号:61-1105/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浙江中医
    刊号:33-1083/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