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校美育论文8篇

时间:2022-09-22 02:39:43

高校美育论文

高校美育论文篇1

1.教学拘泥于传统形式,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近年来随着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是总体来说,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美术理论教学仍以绘画技能的讲授为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没能紧跟社会发展形势和需要;教学中忽视了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和不同学生之间的特殊性。二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美术教育不在于培养出多少画家和艺术家,主要是在教会学生美术绘画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认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很多高校在美术教学中却没能抓住这个目标,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三是部分高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不足。如,很多高校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是板书教学,只有少数教师能用多媒体教学。

2.美术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高校美术教师多数毕业于师范院校,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虽然美术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一是大多数高校由于基本建设任务繁重、建设资金紧张,对美术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在教学硬件建设、教师队伍培训资金上投入不多,导致学生实践教学分组率不高,实践教学效果不好。二是美术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老化。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美术教学改革必须紧跟形势。但是部分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很少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法,只是在教学和工作中被动地学习。久而久之,美术教师专业知识老化,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甚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三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广泛涉猎与美术专业相关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3.忽视文化课程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目前我国教育考试制度还是“严进宽出”,这就造成了高考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势,家长和考生面临高考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有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就选择美术或者音乐,但是自己并不喜欢美术或音乐这类专业。另外,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是对艺术考生放宽上线分数,艺术生相对于普通考生更容易考上理想的大学。在这种制度和观念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高校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忽视了文化课的重要性,学生自己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只要把美术专业课学好了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事实上,美术的内涵和精神只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能理解,美术的创造力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只有绘画技巧而没有文化内涵和底蕴的人不是新形势下需要的人才,这样的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美术教育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和训练,但是有些高校缺乏美术实践教学基地和设备,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强。

4.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美术学习兴趣不浓。当前,大多数高校把办学效益放在首位,单纯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忽视生源的综合素质和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下降。而且,受到社会功利性和浮夸之风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90后”学生的非主流思想的广泛存在,导致很多美术专业学生只追求另类和独特,忽略培养扎实的绘画功底,不能体会真正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内涵。高校美术教师很多时候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对学生的个人内涵、品德和思想养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学生学风不好,学习兴趣不浓,如课堂上使用手机玩游戏、沉迷网络等现象目前已经成为共性问题,高校和教师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不断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新形势下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术教育以独特的方式在完善人格、提升素质、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同样需要在教育发展理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定位、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顺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是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因此,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是以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一是教学思想的改革。艺术创作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教学思想的改革要求师生首先要共同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美术家,而不是只会照葫芦画瓢的“美术匠”。如在进行色彩的静物写生训练时,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先让学生对静物进行临摹,学生能熟练搭配色彩后再进行全新的色彩搭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二是高校在确定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紧跟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开展调查研究,邀请行业、企业的技师和工程师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同时,邀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为学生授课或者做学术讲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后实践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2.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要想提高美术学生培养质量,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提高美术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通过国内外研修和项目支撑,培养国内知名的美术专业领军人物;二是通过选送美术专业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轮训、实训和顶岗,提高教师美术教学实践能力;三是实施校外美术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和校内专任美术教师“结对子”,兼职教师全程参与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以上三点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使美术教师成为具备深厚艺术知识底蕴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传授者,并使教师可以在对学生的传道授业中渗透人文精神,使教师可以借助美术教育帮助学生净化心灵,从而使学生的自我人格得以升华。

3.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构建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培养实际的美术专业教学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一是高校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和美术专业基本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开设美术相关理论和实践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理论素质。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学生课程较多、学校设计的课时量是有限的,教师的授课内容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和就业需求,决不能泛泛而讲,要学有所用;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深入浅出、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因为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三是在教学手段上要不断创新,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要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运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种媒介,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要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充分备课,扩大课堂的知识面和内容含量,授课内容既丰富多彩又重点突出,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4.提升学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专业学生由于从小就侧重艺术理论和专业课学习,忽视文化基础课学习,导致学生文化课底子薄、基础不好。但是,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对美术学习和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艺术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涵盖历史、文化、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感受领会高雅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和寓意,才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融汇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因此,高校在做好美术学生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要有重点加强学生文化国学等课程教学,切实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化内涵。而且,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启迪、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开放思维和想象力,这是教师美术教学的核心任务。

三、结束语

高校美育论文篇2

音乐的审美从本质上来理解,便是对于一个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进行感悟、理解与评价的一种艺术表现能力,这是在现今高校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高校当中的音乐教育教学开展不仅仅需要在形式上与听觉上满足学生们对于审美的期望与要求,并且还需要在更深层次上,满足学生们的思维价值以及审美思想。如同黑格尔曾经说过的那样:“音乐是世界上作为富有情感的艺术。”所以,音乐教育教学作为其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在对于培养高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理念以及促进高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发展等多方面都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审美教育非常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心理

音乐审美教育是可以积极有利地培养大学生的感知能力的,音乐审美教学活动不单单能够锻炼出学生们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还能够让学生们在那些优美的音乐作品当中感知到现实社会之外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他们会在其中欣赏到更多美好的事物,发现更多以前不曾发现的细节。不单单如此,音乐的审美教育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们在欣赏音乐之美的同时不间断地激发其自身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以此便可以促进他们提高自身对审美的直观感悟力。

(二)音乐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

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说过:“音乐是可以在心灵道德建设方面产生某种奇特的作用的,因此,音乐是可以成为培养社会中优秀男女青年公民的一项基本手段。”高校当中实施开展音乐审美教育课程有很多目的性,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作用便是对高校学生们的身心进行净化与熏陶,这可以促使大学生们形成非常高尚的道德情操。音乐审美教育课程还可以使高校的学生们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当中丰富自身的艺术情感,从而获得高雅的审美享受,并且学会自主追寻美好的事物,如此,他们的心灵便会在这种美的陶冶之下得到升华,在接受高校中的音乐审美教育时,获得高尚情操的培养。

(三)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开展还能够促进高校中师资

队伍力量的提升在高校当中实施开展音乐审美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为高校的大学生提供一次全新的体验式教育,对于其授课教师来说也是一次新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许多的高校教师因为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授课的过程中只专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这对学生们来说,是很容易促使他们产生厌恶抵触的心理情绪的。教师应该注重现代化教育要求的新方向,在授课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以学生创新性思维为核心的新式教学理念,并多增设一些师生互动交流的环节,音乐审美教育课程的开展是可以让这些高校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得到改变和完善的。

二、目前高校中音乐审美教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目前高校教育的广泛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其中与传统文化教育毫不相关的音乐教育课程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因为,音乐审美教育不仅仅可以确保其高校中的音乐教育向更为良好正确的方向发展,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于是音乐审美教育受到了许多高校的重视。可是,在音乐审美教育的实际教学开展过程当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阻碍它上升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一)高校中音乐审美的教学内容过于片面

按理说,音乐艺术教育走入高校的课堂本是应该将其自身全部的艺术美感都展现给学生们,但在现实中往往并非如此。不一样的乐种是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审美感受的,如果想要让高校学生们真正感受到音乐艺术的核心美感就应该让学生们更多的接触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可是当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之中,其传授的课堂内容大部分是西方音乐内容的讲解,而对于我国的古典音乐或者本民族的传统音乐都没有太多的讲解。当然,西方音乐一直作为音乐艺术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自身也拥有着许多难以匹敌的独特魅力,但毕竟它依然是单一的,片面化的,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大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认识产生误区,他们的审美视角也会变得极为狭隘,甚至还可能在思想上产生崇洋的趋势,这于高校开展音乐审美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教学内容的片面性还会表现在具体音乐作品的讲解上,有一些高校的音乐教师只会带领学生们去欣赏单纯的音乐作品,而从来不去为学生介绍讲解音乐家在创作其作品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内涵,这种片面的教学方式是会让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感受其音乐背后的真正的美,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错误的。

(二)高校中的音乐审美教学方法还存在着诸多弊端

音乐课是一门非常具有艺术性的课程,它并不是非常形象化的内容,与传统的文化理论课拥有着显著的差别,它需要的绝不是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而是应该从艺术性的角度来传授音乐。可是显而易见的是,很多高校音乐教师都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潜移默化的沿用着过去的文化理论语言进行教学,这便使音乐审美课程的开展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这样做,不单单违背了音乐审美的核心价值趋向,甚至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观,这是非常不利于他们音乐修养的提高以及音乐审美水平的提升的。

三、针对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内容的现状问题提出的几点对策

(一)高校领导理应注重起音乐审美教学的培养

学校的相关部门应该将自身对于音乐审美教育的认识提高,从根本上注重起这项教育教学内容。并且,高校的领导们应该在合理可实施的范围之内,适当的增加音乐审美的教学课程,音乐审美绝对不单单是一个审美能力的培训机制,它是能够让学生从欣赏音乐到认知音乐再到学会审美及评价的一个系统过程。只有拥有了充足的课程时间,才能够保证音乐审美教学课程的有效实施开展,才能够确保其教学内容的充足丰富,这样也更利于学生们对于音乐之美的领悟及掌握。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该给予财政方面的适当支持及在制度上给予一定的保障。

(二)高校的师资队伍也应该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以及审美素养,方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

高校的音乐教师肩上承担着一份不小的责任,那就是向大学生们传授其音乐审美教育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对于大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以及最终确立都起到了非常重要关键的作用。所以,高校的音乐教师们一定要努力将自身的音乐修养提升,还要从音乐艺术为基准的角度上去传授音乐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够引导学生们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当中树立起良好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从而促进他们对于音乐审美思维提升,让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走上更高的台阶。

四、结语

高校美育论文篇3

音乐审美作为一种艺术表现能力,主要是对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进行感悟、理解以及评价,它是现代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而言,它不仅仅要在形式以及听觉上满足学生对审美的期望、追求,还要更深层次地满足学生的思维价值以及审美思想。在高校开展音乐教育以及审美教育,对学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学生感知能力以及审美心理的方法有很多,音乐审美教学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一双会听的耳朵,还能让学生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感知现实社会之外丰富多彩的世界;

(二)音乐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高校开展音乐教育以及审美教育有很多目的,其中最关键的一个作用就是对学生的身心进行净化以及熏陶,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追寻美好的事物,最终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音乐审美教育能够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力量的提升。在高校展开音乐审美教育教学,为教师提供了一次全新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同时,还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次全新的体验式教育。

二、目前高校音乐审美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于单调

众所周知,不同的乐种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如果想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艺术的核心美感,就必须让学生接触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与理想状态不同,目前我国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内容大多是西方音乐,对于我国传统音乐以及古典音乐,涉及得很少。西方音乐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唯一的部分,如果只是简单地教授西方音乐,音乐教学就会显得单一、枯燥,甚至是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视角就会变得狭隘,使得学生产生崇洋的思想。

(二)高校音乐审美教学方法不当

音乐作为高中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传统文化理论课程教学不同,音乐教学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相反的,它要求教师要从艺术性的角度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传授音乐。在目前我国高中音乐教学中,依旧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依旧用传统的理论语言对学生展开教学,这使得音乐教育失去了原本的价值以及意义,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观,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相关措施

(一)高校领导应重视对学生音乐审美思想的培养

学生音乐审美思想不是天生的,相反它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积极的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审美教育的认识。由此可见,高校领导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适当的增加音乐审美的教学课程,音乐审美教育绝不是简单的有关审美能力的培训机制,作为一个系统的过程,它必须帮助学生实现从欣赏音乐到认知音乐的变化。只有拥有足够的课程时间,教师才能将自身所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有关音乐审美教育的知识。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给予学校财政等方面的支持,在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适当支持学校的发展,要给学校制度提供一定的保障。

(二)不断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教师而言,他们担负的是一份不小的责任。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向大学生传授其音乐审美教育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教师必须从自身出发,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要真正意义上的从音乐艺术的角度出发传授学生与音乐有关的知识以及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树立科学、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最终提升学生音乐审美思维。

(三)不断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都具有本能的创造欲望,这种欲望如果没能得到很好地引导以及发展,就会很快的消失。音乐,其本质就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以及欣赏等各个环节,体现的就是学生独特的创造意识,由此可见,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只注重传授学生单一的技巧,为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教师会谈及一些歌曲,但也只是大概论述,这样学生就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结语

高校美育论文篇4

(一)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共同点

1.产生的经济背景相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在1947年出现以后发展缓慢,原因是高校创业教育在当时没有市场,这是因为美国当时处于大工业时代,大公司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有限。直到1970年以后,美国经济结构转型,大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弱,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高校创业教育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因此,创业教育开始逐渐兴起。我国经济目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都要处于转型期,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交税收,分别占全国的60.5%、69.6%、53.1%。随着经济转型的升级,中小企业的发展必将对经济的贡献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相对于美国的机会型创业活动占创业活动主体,我国的生存型创业活动比重更大,中小企业的寿命相对美国也更短,这和很多因素有关,但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欠缺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意义重大。

2.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效果相同美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企业发展前景暗淡导致广泛裁员,适龄青年不能就业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高校创业教育通过指导青年创业不仅能促进青年本身就业,而且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相关数据表明,美国从1969年到1976年,创业企业创造了81.5%的新增就业机会。我国高校于1999年开始扩招,当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就达到42%,随后每年递增25%左右,这种扩招速度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考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各大高校纷纷开始自主探索创业教育,直到2004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高校创业教育进入政府引导阶段,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展开。

(二)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不同点

1.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不同美国高校毕业生对创业的渴望很迫切。据统计,18岁至29岁的青年中有超过65%的人想拥有自己的企业,这一方面因为他们渴望获得财富,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渴望获得独立。美国的文化崇尚自由、独立,奉行个人主义,崇尚通过个人的奋斗获得财富与认可,这种文化氛围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国的传统文化主张中庸,这和创新文化某种程度上背道而驰。在中庸文化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创新精神不被鼓励,创业并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而往往是无奈的选择。数据显示,我国80%的创业活动是生存型创业而非机会型创业,也就是说在我国大部分创业活动是因为生活所迫。在这种封闭的、静态的、循规蹈矩的文化氛围中,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斗志必将被掩埋。

2.对创业教育的研究程度不同美国是最早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的国家,哈佛大学在18世纪中期就开始组织创业研究,随后,各个大学都创办了创业研究中心。1987年,创业领域正式纳入管理学科,标志着制度化的创业研究开始。到90年代末,创业领域和其他领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不同领域的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创业,丰富了创业理论。美国研究创业的期刊在国际上有深远影响,1963年创刊的《小企业管理期刊》、1975年创刊的《创业理论与实践》和1985年创刊的《企业创业杂志》三个期刊是当前创业研究领域国际公认的重要刊物。我国的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滞后于创业实践,创业理论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真正触及创业教育的本质,只是停留在空洞的表面。一些高校建立了创业研究中心,但不论是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度、广度、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都难以和美国相比,更谈不上对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同时创业教育研究平台缺乏,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创业期刊,没有为创业教育研究搭建合理的平台。

3.师资队伍不同美国高校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高校创业教师大多具备创业经验,一方面是高校创业教育教师本身就有过创业经历,或者正在进行创业活动,这使得他们对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的契合有很好的把握;另一方面是高校会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里担任兼职创业教师,现身说法讲解创业过程或者跟踪辅导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我国的创业师资队伍尚不完备,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教师很少,大部分是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教师兼职从事创业教育,同时这些教师本身就不具备创业经验,导致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另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的情况也很少,有志于创业的学生也得不到很好的辅导。

高校美育论文篇5

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对于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掌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美术绘画技能技法,能在中小学从事美术教学,组织课外活动和竞赛工作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虽然各院校在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表述上略有差别,但基本内容大体一致。本专业的就业面向是:中小学、企事业、群众团体的美术教师或管理工作。从对培养目标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其实是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对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简化版本,没有能够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目前,我国开办美术教育专业的高校很多,有专门的美术学院和艺术学院,有部属师范大学、有省属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还有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等)。这么多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其办学层次、专业侧重、办学能力都不尽相同,各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几乎相同肯定是不合适的,不同类型学校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该根据自身特点而有所差别才对。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如果不根据自身实际确定有差异的人才培养方向,盲目地向本科层次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靠拢,是不切合实际的,更是没有出路的。伴随着中等师范教育的取消,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的教育师资培养任务也主要由高等职业教育来承担,并培养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学前和初等教育的师资。从近几年麦可思研究院编制的就业蓝皮书中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高等学校的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被看好,在就业前景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中列第9位。在报告中也同时指出,高职高专专业中的学前教育类和中小学教育类专业就业满意度较高,就业后行业转换率较低,就业前景被普遍看好。我们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紧紧把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方向,把培养目标的定位调整为培养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美术教师以及社会美术活动人才。

2 关于人才质量观念的更新

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要走有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就需要更新质量观念,根据培养目标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来树立恰当的人才质量观。高等教育在21世纪初经历了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更多的是体现在数量和规模上,并没有从更深的层次上改变教育的体制和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越来越多地被熟知和接受,但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还属于边缘的范畴,学生选择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而不是情愿。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是真正喜欢美术和有从事美术教育这一职业,更多的原因是文化课程成绩低而不得已选择了美术专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高专的艺术类专业(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等)成为一些低分考生的“收容站”。我们的高等教育多年来一直是实施立足于学科本位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生怕学不足;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教育本位、素质本位的口号也越来越响亮,生怕学不宽;这都直接影响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质量观念。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人才应具有高度职业适应性,这就需要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上下足功夫,高等职业教育更要考虑的应该是学不学的专的问题。文化课成绩偏低、美术技能基础弱,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普遍状况。这种情况造成在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下组织教学难度大,教学质量难保障。我们也看到,文化课程偏低的学生普遍的表现出对技术技能类项目的一种爱好,对技术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程的热情超过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换个说法:这些学生“爱玩”。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特征,依据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对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从实际出发,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3 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

高校美育论文篇6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张华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认为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陈伯璋教授则认为,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及学校领导风格等,这些因素看似无形,但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其在隐性课程上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有“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构成的计划性显性课程。“两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确立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第二,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如党委书记、团委专职干部、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等组织实施的各项校内外德育工作或活动以及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

第三,由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在方法上主要采用指向性明显的灌输法,这对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但从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和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来看,这种方法陈旧、生硬,忽视了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要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仅靠传统的灌输法是不够的。德育的任务是在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要求看,除了继续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外,还需充分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影响。因为隐性课程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

三、美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在隐性课程上的特点

1.设置通识课程进行德育

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具体有历史科、公民科、人文科及有关专题。通过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好公民”。

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德育

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增强德育的实效。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活动。通过以上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自主、自重、积极探索、公平竞争和爱校爱国的精神;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关系的协作态度。这些实践活动也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成为美国大学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3.运用心理咨询进行德育

心理咨询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心理咨询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划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划,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如哈佛大学设有学习咨询处,有24名专职人员,其中7人有心理咨询博士学位,4人有硕士学位。美国高校对心理咨询人员还有十分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

4.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环境进行德育

美国高校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进行道德教育,倡导美国精神和价值观。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在美国具有典型性。美国首都华盛顿以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而著称于世,像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馆、林肯纪念堂等这样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场所,大都免费向学生开放,宣扬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其国民包括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基地。在美国随处可见飘扬着的美国国旗,在旧金山,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杰佛逊等重要历史人物命名,以致整个旧金山的街道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这些社会公共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美国精神”。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极大地提高了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四、美国高校隐性课程教育形式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1.注重对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上的探讨并运用于渗透性德育的实践

美国较注重从多学科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出现了一大批成熟的德育理论,很多高校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形式单一,所以可以借鉴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倡导教书育人,减少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道德教育效果。

2.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的活动性德育的作用

要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各种社团活动,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道德规范。学校也应注重学生对社会参与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

3.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发挥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德育作用

学校要在社会各届建立广泛联系,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堂等公共场所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世界要齐心协力,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4]陈伯璋.潜在课程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

[5]赵四亮.关于当前高校“两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

高校美育论文篇7

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今天需要大量高素质工艺美术从业人员。据2006年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调查显示,全省民族民间工艺产品97.91%以小型企业、手工作坊的单打独斗形式生产。行业分布不均,产业链连接薄弱,常因人亡技绝而出现人才断档。可见,云南及各边疆地区的民族工艺传承后继乏人。长期以来,一方面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另一方面固有教育模式过于强调学术性人才的培养,与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存在明显差距。在边疆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培养高素质工艺美术人才,可以合理地利用民族地区的传统资源,进一步发挥调整结构、优化教育布局的作用,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探索迈出坚实的一步。这对于高等院校分类改革、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都有指导和示范作用。

二、高校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方向与定位目标

首先,由于文化传播的局限性,也因多元的民族文化及多变的地理地貌,边疆地区往往形成中原地区不可替代的文化特点。从民族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的角度出发,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应全面了解工艺美术专业理论的相关知识与各种装饰加工工艺技术。以云南省为例,民族金属工艺、木刻剪纸、民族染织绣工艺与民族陶艺等专项技能都是颇具特色并在技艺沿袭中不可或缺的民族工艺美术类别。其次,从发展本土经济与开发民族工艺的角度考虑,工艺美术是边疆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重要因素,因此,与时俱进的工艺美术人才不仅要具备实践制作能力,还应具有一定的设计研发能力。其中,高层次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目标还应面向工艺美术专业研究与生产第一线,尤其是培养能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做贡献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工艺美术设计与制作人才。其应以民族工艺美术品的设计定制以及具有地域本土特点的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应用为重点,同时也可以从事工艺美术品相关门类的自主创业活动,如开设工艺美术品公司、个人工作室、高级定制设计公司、品牌设计公司等。云南地处边疆,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地区交流的重要窗口。因此,立足于云南甚至东南亚文化特性,以云南本土化工艺美术元素及传统手工艺技艺为教学思路,并注重将传统云南民族工艺美术文化艺术与优秀的东南亚工艺美术专业知识进行关联性引导,使学生建立和运用民族化、区域化、现代化的开拓性思维,具备将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相结合的能力,是实现云南桥头堡文化建设典型、服务于国家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现代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式的思考

高校美育论文篇8

关键词: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美育价值

校园文化是由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环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多校区办学已成为各高校办学的“新常态”。然而,多数高校的新校区普遍存在着重基础设施建设、轻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美育价值。本文试图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着手,分析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其美育价值。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校园文化的定义还未形成统一意见。潘懋元先生把校园文化分为智能文化(学术水平、学科设置、科研成果等)、物质文化(文化设施、校园营造等)、规范文化(学校制度、校风校纪、道德规范等)和精神文化(价值体系、观念、精神氛围等)。本文主张一切区别于物质层面的文化都可归于精神文化,如此可以把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比如学校的那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硬件,如校园建筑、校园景观等,都可归到物质文化;而那些抽象的、观念性的文化软件,如大学精神、校训、校风以及各类人文艺术活动等,便可归于精神文化。同时,从历史的维度来看,校园文化可分为“过去”和“现在”两个方面。“过去”即指高校在过去一段时期发展所形成的物质财富、精神产品、校园氛围等,如学校具有历史感的校园环境、历史建筑及校园布局、校园精神、校风、校训等。“现在”即指高校目前正在进行的各类活动的总和,如正在进行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开展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学习实践活动等。这些正在进行的文化活动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会沉淀下来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就是由高校历代师生共同创造的反映大学师生的精神追求、理想信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的系统。它包含高校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也包含高校正在进行的物质建设及文化建设。

二、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规模的扩大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要扩大规模就需要更多的办学空间,致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多校区办学的队伍。于是,建设新校区成为这些高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尽管高校建设新校区时,也十分注意校园文化建设,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1.校园文化底蕴不深厚

高校在建设新校区时,设计规划上已考虑到硬件建设的审美价值,也考虑到了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基本建成后在视觉上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毕竟新校区建成时间短,放眼望去全是玻璃幕墙、钢筋混凝土,缺少能体现高校历史底蕴之物。更重要的是,因启用时间短,师生在短期内也难以承继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校训、校风、学风等精神文化。与此同时,从地缘上看,新校区一般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与当地城市的文化融入也较慢,在城市文化中也处于边缘地带。

2.校园文化建设不平衡

新校区在建设初期,为加快建设进度,往往只注重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在建成了一些必需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楼宇后,便开始入住新生。于是这些新生成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拓荒者”。但由于高校在建设新校区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忽视或滞后,使得很长一段时间新校区成为一片“文化沙漠”,导致了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上的严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带来的不仅是校园文化感官上的文化氛围缺乏,还给师生特别是先入住的新生心理上造成一种失落感,从而影响校园文化群体意识的形成。

3.校园文化主体作用不明显

学校师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新校区一般都建在较为偏僻的城乡接合部,各项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因而教师一般较少在新校区居住。这便导致了教师在新校区的投入精力不够,许多教师在新校区的时间就是从朝九到晚五,与学生交流机会就少了,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情感疏离,这便大大削弱了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各校区的功能定位不一样,各校区入住的学生也不一样,新、老生之间因校区的阻隔也存在交流障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4.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不顺畅

相较于老校区地处城市中心、交通便捷来讲,新校区交通不便、远离市区,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同时,教师对学生各类活动的指导也没有老校区的那么便利,有一些文化活动也因为地理位置、经费、交通等问题而无法很好地进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是铸造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新校区缺少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自然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滞后。

三、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美育价值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美育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高校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重要的育人载体,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相比于老校区来讲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但可以通过是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发挥其美育价值,从而使新校区也焕发出“美的光辉”。其美育价值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引领核心

教育与引导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倡导的主旋律,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行为有着重要影响。高校是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各方的文化冲击。各类思潮在这里碰撞,导致了校园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与此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如高校对此不予重视,不加引导,必然会影响到和谐校园建设,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高校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鲜明的导向作用,特别是高校一代又一代师生共同建设凝聚成的校风、校园精神,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更明显。它能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接受教育,久之则内化为个人自觉行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价值,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浸润学生心田,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2.凝聚人心

校园文化有其自身的审美价值,这种价值的核心是学校主要群体共同创造的价值观念和校园精神。在校园审美文化氛围的长期熏陶和感染下,大学生将逐渐形成一种群体意识。这种群体观念如同磁铁,有着巨大的向心力和无形的凝聚力,不仅凝聚着全校师生,也让大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约束和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应高度重视其凝聚人心的价值作用,努力打造富有审美意味的校园文化,积极培育师生的学校群体意识和团体精神,以此来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形成推动高校发展的无尽动力。

3.陶冶身心

真正高明的教育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受到启迪,得到成长。如果说校园文化是一张无形的网,那么其中每一个结点都在无形地散发着审美的“正能量”。这种能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使大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使身心受到熏陶。例如,进到北京大学校园,我们就能想到未名湖,就能感受到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进到清华大学,就能想到水木清华,想到《荷塘月色》等。这就是校园文化的无形力量,让置身其中的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种文化,受到审美教育,这种独特的感染和陶冶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颜之推《慕贤》)

4.创造中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高校校园文化的美育价值还在于能促进大学生自觉参与到美的创造活动中来。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蕴含着创造,不仅创造美的对象,还创造会审美的人。大学生参与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比如有些高校艺术专业学生进行的艺术创作,作品完成后有些学校会收藏,将其于图书馆,或置于艺术馆,或置于校园之中。他们的艺术创作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他们自身也在创作之中接受审美教育,完善了审美心理,提升了人生境界。因而,校园文化建设还有着创造中心的美育价值。

5.平衡重心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高校新老校区有着明显的不平衡。老校区往往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在物质文化上有许多能代表高校特色的建筑物或人文景观等,这些都是校园文化中很好的育人载体。而新校区虽然也建设得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甚至也植入了一些体现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校风、校训等实物,但始终难以从视觉方面给师生形成冲击,从心灵方面造成影响。因此,高校新校区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达到新校区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平衡,继而促进师生审美心理上的平衡。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良好的、富有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无疑将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增添重要筹码。我们应当正视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建设的美育价值,为高校更好地培养人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