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质量分析报告8篇

时间:2022-12-05 20:16:12

质量分析报告

质量分析报告篇1

1.2018年1-12月份,我公司产品质量工作运行较平稳,未出现产品质量和维修质量事故,顾客满意度93.5%以上。

2.供方1-12月份供货质量好,送货准时,没出现质量问题。

3.产品实现过程得到了基本监控,车间对关键过程等均进行了监视和测量,达到了目的。

4.在产品符合性方面

部门负责人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叶片维修工艺流程进行维修作业,要求检验人员按照《风力发电机叶片维修检验指导书》对相应过程进行抽检或必检。2018年公司维修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

5.改进

(1)安全作业

每次维修作业登高前由安全员进行安全培训,检查安全设施的佩戴是否齐全、正确,并检查登高吊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维修的质量

针对工期要求紧的工程,在保证施工工期的情况下,确保人员安全和维修的质量,检验员要对施工过程中必检项目进行跟踪检验。

质量分析报告篇2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试卷评阅的总体情况本学期文科类数学期末考试仍按现用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应用数学基础》教学,和省校下发的学要求和复习指导可依据进行命题;考试命题分析;试卷命题质量分析以平面向量、直线与二次线为重点,占总分的70%左右,空间图形约占30%左右,基础知识覆盖面约占90%以上;学生答卷质量分析,对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命题的基本思想和命题原则命题与教材和教学要求为依据,紧扣教材第五章平面向量;第七章空间图形;第八章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各知识点,同时注意到我省的教学实际学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与后继课程的教学相衔接、试题容量填空题13题,20空,单选题6题,解答题三大题共8小题,具体材料请详见:

一、试卷评阅的总体情况本学期文科类数学期末考试仍按现用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应用数学基础》教学,和省校下发的学要求和复习指导可依据进行命题。经过阅卷后的质量分析,全省各教学点汇总,卷面及格率达到了54%,平均分54.1分,较前学期有很大的提高,答卷还出现了不少高分的学生,这与各教学点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省校统一的教学指导和管理是分不开的。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总结各教学点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卷面考试的质量分析,发给各教学点,望各教学点以教研活动的方式,开展讨论、分析、总结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考试命题分析1、命题的基本思想和命题原则命题与教材和教学要求为依据,紧扣教材第五章平面向量;第七章空间图形;第八章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各知识点,同时注意到我省的教学实际学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与后继课程的教学相衔接。以各章的应知、应会的内容为重点,立足于基础概念、基本运算、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卷整体的难易适中。2、评分原则评分总体上坚持宽严适度的原则,客观性试题是填空及单项选择,这部分试题条案是唯一的,得分统一。避免评分误差。主观性试题的评分原则是,以知识点、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步骤为依据,分步评分,不重复扣分、最后累积得分。

三、试卷命题质量分析以平面向量、直线与二次线为重点,占总分的70%左右,空间图形约占30%左右,基础知识覆盖面约占90%以上。试题容量填空题13题,20空,单选题6题,解答题三大题共8小题。两小时内解答各题容量是足够的,知识点的容量也较充分。平面向量考查基本概念,向量的两种表示方法,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的两种表示形式,与非零向量的共线条件,两向量垂直与两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试题分数约占35%左右。直线与二次曲线考查,曲线与方程关系,各种直线方程及应用,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及一般方程的应用,方程中参数的求解,各几何要素的确定,试题分数约占35%左右。空间图形着重考查平面的基本性质、两线的位置关系、两面的位置关系、线面的位置关系、三垂线定理的应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所成的角、距离计算等问题。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为减轻学生负担末列入试题中(但复习中仍要求应用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该部份试题分数约占30%。三章考点放在平面向量、直线和二次曲线,其次是空间图形部份。故考查的主次是分明的,符合高职公共课教学大纲的要求。

四、学生答卷质量分析填空题:第1至3题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和位置向量的坐标线性运算,答对率约85%左右,其中大部份学生对书写向量遗漏箭头,部分学生将第3题的答案(-9,3)答成(9,-3)或(-9,-3)等。符号是不清楚的,反映出部份学生对向量的线性运算并非完全掌握。第4~7题涉及立体几何问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答对率70%左右,其它学生主要是空间概念不清,不能确定线面间、平面间的位置关系。多数对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清楚。第8~13题涉及解析几何的问题,考查曲线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直线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情况尚好,答对率70%左右。第11~13题反而答错率占65%左右,主要反映出学生对各种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混淆不清,对几何要素的位置掌握不好,突出表现在对二次曲线的几何性质掌握较差,不牢固。单项选择题:学生一般得分为12—18分第1题选对的占80%以上,学生对平面的基本性质中的公理及推论掌握较好。第2题选对的占70%左右,学生对两向量垂直与两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掌握较好。答错较多的是第4和第6题,其次是第5题。第5题多数错选(A)或(B),可见学生对一般圆方程用公式求圆心和半径不熟悉,同时用配方法化圆的一般方程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和半径也掌握不好。特别是第4题平行坐标轴,坐标变换竟有33%的学生错选(B)或不选(空白),可见不少学生对坐标轴平移引起坐标变换的新概念并不清楚,对新、旧坐标的概念也不清楚。第6题不少学生错选(B),反映出学生对向量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混淆,判断两向量相等的条件也不明确,才会出现如此的错误。第三题:(1)题是考查异面直线的成的角及长方体对角的计算。对本题的解答约80%的学生能找到异面直线A1C1与BC所成的角,但有30%~40%的学生不习惯用反正切函数表示角度,反而用反正弦或反余弦函数表示角度,教学中应引起跑的重视。计算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仅有20%的学生会用简捷方法“长方体的对角线的平方等于长、宽、高的平方和”。其余学生计算较繁琐。(2)题是考查证明三点共线问题。约有80%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证明,有用解析法的,也有用向量法的,也有用平面几何与解析几何综合知识证明的“三点连线中,两线之和等于第三线则三点共线”,反映出各教学点对该问题给出了多种证明法和思路,值得提倡。第(3)题考查根据不同的己知条件选用向量数量积的表达式。第四题:1题主要考查动点的轨迹方程,学生的解答,多出现两种方法,按轨迹满足椭圆定义求解或按求轨迹方程的四大步骤求解,但解答中又出现不少错误。第五题:1题是考查由给定双曲线的条件求它的标准方程和渐近线方程,但不少学生将双曲线中的参数a,b与随圆中的参数a、b、c混为一谈,对渐逐近线方程掌握不好,不能根据渐逐线的位置,写出渐近线的方程。2题主要考查用向量法证明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但不少学生随心所意,反而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去证明,严格讲这是错误的,应该引起重视。有的学生在证明中逻辑混乱,逻辑推理叙述不严密,在矩形的证明中,用“垂直证明垂直”。对向量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求向量的坐标时,差值的顺序不对,导致计算错误。第六题:本题是一道立体几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一是两平面垂直的性质,二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本题评阅结果,有近60%的考生得满分,这些学生是掌握了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清晰,能迅速地用两平面垂直的性质,证明ΔABC和ΔBDC是直角三角形,求出BC和CD后,又用三角函数计算CD与平面所成的角。有的学生构造三角形思路灵活,连接AD得直角ΔABD,在此三角形中求出AD,又在直角ΔDAC中求出CD,最后在直角ΔDBC中求出DC与平面所成的角,即∠DCB。在20%的学生错答的原因是找不准直角,把直角边当成斜边来计算,导致解答错误。有近20%的学生空间概念较差,交白卷,有的认为AB与CD是在一个平面上且相交,完全按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答本题,如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这是完全没有空间概念的主要表现。五、通过考试反馈的信息对今后教学的建议通过以上考试命题,试卷质量,答卷质量,基本概况的综合分析,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是非常必要的。将考试成绩通报各教学点,对互通信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分析和探索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教育(高职)的教学规律,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通过考生的答卷分析,各教学点要开展教研活动,分析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的提高教学质。

质量分析报告篇3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报告;改进措施;评价

【中图分类号】R8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62-01

为提高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对2009――2013年医院传染病迟报率及漏报率进行连续性监测,将采取改进措施前后迟报率及漏报率进行比较并评价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2013年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传染病患者,共3593例。

1.2 方法

由专职疫情报告人员1次/d对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放射和检验科阳性结果登记、预防保健科传染病登记以及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核查统计。

1.3 评价标准

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诊断为依据,超过传染病规定的上报时限为迟报病例,凡在预防保健科传染病登记簿和网络记录中无记录的为漏报病例。

2 结果

2009――2011年传染病迟报率平均为30.41%,漏报率平均为25.68%;2011年12月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后,医院传染病迟报率及漏报率明显降低,2012――2013年迟报率平均值下降至0.84%,无1例传染病漏报。见表1。

3 讨论

传染病迟报和漏报均可能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引发医院感染,所以医院传染病的迟报率和漏报率,是衡量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工作中笔者发现我院传染病迟报、漏报因素有:(1)管理组织和制度不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无专职人员固定管理,加上有关传染病制度不健全而导致迟报、漏报。(2)医师责任心不强:各科室医师不能主动去核查放射科或检病科的阳性结果,导致部分传染病阳性结果未及时发现而造成漏报;预防保健科虽每日对漏报医师及科主任进行电话通知要求补报,但个别医师不重视导致漏报、迟报;医师填卡字迹潦草、内容不齐全使传染病报告卡未能准确上报。(3)疫情网络直报流程不畅。

3.1 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原因,自2011年12月我院开始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3.1.1 健全制度

健全传染病管理组织完善管理制度。院领导高度重视,加大管理力度,重新调整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传染病应急救治小组等管理组织,分工明确。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重新完善了一系列传染病管理制度,如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自查与奖惩制度、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等,并在工作中认真执行。

3.1.2 强化培训

疫情报告是防疫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为提高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防控意识,医院感染控制科重新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并执行培训签到制度。

3.1.3 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门诊各诊室及临床科室使用医院设计的传染病报告及监测系统,在每个医师工作站,嵌入传染病报告卡,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流程。规范传染病诊断:医师诊断传染病时必须录入ICD―10编码,使系统自动弹出传染病报告卡,要求医师上报,如医师不按标准准确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工作站将实行拦截功能,无法进入下一个工作界面。解决了手工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弊端,提高报卡的质量,确保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1.4 持续改进环节质量管理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监测,是预防与控制医院传染病的重要环节。我院采用调整改进工作方法和程序,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预防保健科疫报员每天通过传染病监测系统接收全院网络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卡片录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检查门诊日志情况、出入院登记情况、传染病报告登记情况,传染病报告登记必须与辅助科室的阳性结果登记情况相符合;每周由预防保健科管理人员对门诊、住院传染病报告情况、辅助科室的阳性结果登记及反馈情况进行自查;每月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成员组织1次检查分析;每月对传染病报告卡资料进行1次全院疫情动态分析,及时掌握疫情发展动态;每季度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1次对全院传染病报告情况的讲评,了解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漏报情况,对漏报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存在不足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情况,使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持续改进。

3.1.5 奖惩严明

在检查中发现传染病漏报、迟报、瞒报、谎报以及报告卡填写不符合规范的,给予院周会通报及扣分处理,与个人及科室绩效工资挂钩,增加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重视。

3.2 效果评价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一个地区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成效。我院自20011年12月改进以上措施后,经过近3年的实施,收效好,降低了传染病迟报率,基本杜绝了传染病漏报情况。从传染病迟报率及漏报率监测结果显示,2012――2013年平 均迟报率、漏报率明显低于2009――2011年,而且2012――2013年医院传染病漏报率连续为0。我院传染病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使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走上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之,医疗机构疫情网络报告的专业指导机构,须动态了解医疗机构的网报质量,通过网报内容、现场指导、医务人员培训考核、漏报调查、定人定岗、奖惩制度等等综合手段,切实提高辖区医疗机构的疫情网报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桂香,王月英.院内传染病漏报因素分析及对策[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8,31(2):170.

质量分析报告篇4

【关键词】性病;疫情报告;质量分析

Zhangwan 2012 venereal disease reporting quality analysis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D epidemic situation report area, master the real epidemic level, to formulat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and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next step. Methods: from the "export related data STD surveillance report management system" statistical analysis, analysis of indicators: the network reporting rate, network report repetition rate, timely reporting rate, timely review rate, false alarm rate. Results: the rate of STD epidemic situation report, Zhangwan district; timely reporting rate, timely trial card rate is 100%, rate of direct network report of heavy truck 3.6%, false positive rate is 0, indicating that the epidemic report quality is better. In 2012 the region reported a total of 250 cases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5,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78.125/ one hundred thousand, among them, the incidence of syphilis in 123 cases, accounting for 49.2% of the total incidence; pathogenesis of condyloma in 58 cases, accounting for 23.2% of the total incidence;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 38 cases, accounting for the total incidence of 15.2%; 20 cases of gonorrhea morbidity, incidence a total of 6.7%; 6 cases of genital herpes, accounting for the total incidence of 2.01%.Conclusion: The Bay Area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diagnosed with venereal disease outbreak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erms of quality. Therefore,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clinic work, and implement interventions STD surveillance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enhanced reporting disease outbreaks have been reported persons responsible for consciousness and awareness of the law,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venereal disease reporting.

[Keywords]Venereal;report ;quality.

为了有效掌握张家湾性病发病的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提高性病防治工作的质量,现对张家湾地区2012年度性病疫情的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2012年《性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导出2012年张湾区辖区性病报告卡、辖区各直报医疗单位传染病登记本、门诊日志登记、检验科登记

1.2 方法 据上述材料计算出网络报告率、网络报告重卡率、及时报告率、误报率、及时审卡率,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1]。

2 结果

2.1 网络报告2012年全区9家医疗单位全部达到网络直报条件,全区全年网络直报性病病例250例,其中综合医院3家共报告209例,占报告总数的83.6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共报告41例,占报告总数的16.40%。

2.2 报告质量分析 2012年,全区网络直报性病疫情250例,均为及时上报,及时审卡,经与各上报单位性病疫情登记本、门诊日志、检验科登记本核查,准确报告率100%,无误报,经对上报病例的姓名、年龄、性别、现住址、职业、病种6个变量组合信息进行核对,有9例为重复上报,重卡率为3.6%,经调查核实这9例病例,均是因为病例本人至本辖区不同医疗单位在不同时段重复检查所致。

3 讨论

张湾区全区9个网络直报单位,实现网络直报覆盖率100%,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保持并加强网络直报覆盖率;确保疫情能及时上报,性病疫情报告质量保证的必要条件是:直报覆盖率、及时审卡率、及时报告率、误报率、重报率得到保证。我市网络直报系统运行到2012年底已经运行了整整10个年头,性病疫情报告质量逐年提升,特别是近5年来,在网络达到全覆盖后,在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得到不断加强后,性病疫情报告质量多次得到好评[2]。特别是在2012年初,国家、省先后下发了《2012年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质量考核指标》、《2012年湖北省性病工作要点》后,我区组织各医疗机构责任人员进行了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使报病责任人准确掌握性病诊断与要求,我区的性病疫情报告质量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性病疫情报告的管理及与卫生监督执法部门的沟通,落实各项性病监测干预措施及技术规范,增强报病责任人的疫情报告意识和法律意识。

不断完善管理措施,提高性病疫情报告质量,为制定保护人民群众的集体健康措施提供可靠依据[2-3]。

参考文献

[1]朱强,邹雅琴,赵会勇,王林.云南省楚雄州2007~2009年性病疫情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0,32(1):49-50.

质量分析报告篇5

质量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领域中较为新兴的内容。企业运用质量成本报告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对企业的益处良多。本文通过分析质量与成本间的关系,介绍质量成本管理对企业战略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质量成本报告在使用时的几点注意事巩文章还结合企业案例。讨论了企业如何使用质量成本报告进行质量成本管理。

一、质量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工具

质量长久以来就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工具之一。什么是质量?质量并不是简单的高品质。它可以从使用的效用性、顾客满意度等各种角度来定义。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Juran认为,产品质量就是产品对用户的适用性。一般而言,顾客需求能适用自己目的、不易损毁、并有一定维护保障的产品。在国际贸易日趋发达、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任何一家企业如果提供的产品不满足用户的适用性,就会把客户推向自己的竞争者。国内范围而言,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同1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物美”较“价廉”更受消费者重视;国际范围而言,中国制造一向以低成本取胜,但近些年来,因为面临来自印度等劳动力成本低廉国家的竞争,也不得不把重心转移到如何树立中国产品优质形象上。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战略管理的重点转移到质量管理上。

然而,质量不是免费午餐,它的代价是成本,所以正如本文开始所说,质量并不是简单的高品质,从经济角度来看,产品的质量并不是越高越好。国外有观点认为在衡量质量时,可以细分为三个衡量因素:等级(grade)、设计质量(quality of design)和遵循/符合性质量(quality of conformance)。等级是指有同类功效的产品或服务之间在级别、价值或排序上的差异,等级越高的产品或服务,预期质量就越高,例如现在服务业流行的VIP服务,质量要高于给普通客户提供的服务;设计质量衡量生产出来的产品的特性或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它强调产品的生产技术环节;遵循质量衡量最终产品或服务与设计和生产规格之间的符合程度,它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这一分类法同样适用于国内企业。设计质量低于遵循质量则产品的适用性没有保障,设计质量过高于遵循质量则会脱离实际需求,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无效成本。所以在衡量三因素时,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遵循成本是关键因素。顾客是质量概念的核心。

根据以上分析,质量与成本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同时,只有为避免出现产品质量不合要求情况的发生或在出现不合要求后采取纠正措施而产生的成本才是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报告(Cost of Quality Report,CQR)是管理企业质量成本的有效工具。国外早有企业运用此工具,通过增加预防成本来减少再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上的开支,从而减少总的质量成本,并通过质量改善来减少顾客抱怨数,提高产品信誉,提升市场占有率,最终达到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故而质量成本的管理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系统(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重要部分。质量成本报告的运用也可以与企业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系统相联系。在平衡计分卡系统编制阶段,质量成本报告的结果可用来反映企业质量成本与战略管理之间的关系所以设立的BSC顾客相关指标要能反映质量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例如,设立市场占有率、废品率、顾客抱怨数等指标,可以了解顾客因质量未达期望而不满意的情况。

二、质量成本管理的注意事项

质量成本管理是对从产品生产到顾客消费这一全过程的成本进行管理。质量成本控制的优势在于通过增加事前防范事项上的开支来降低差错产生后所造成的损失。在具体实践时,以下几点值得企业管理层关注:

1.质量成本控制的有效进行需要得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认可和支持。CQR是企业评估其公司战略成功度的一个重要控制工具,在战略的计划阶段也可发挥巨大作用。要将质量成本管理提高到公司战略高度,需要公司高层的支持与配合。

2.质量成本的核算不是会计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公司各部门配合,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编制质量成本报告所需的数据是由研发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各部门分别收集,最后再汇总至品保部。这项工作并不是由会计部门单独完成的。各部门要将与质量成本相关的原始记录或凭证(如保修单、抽查记录、废品清单等)定期整理汇总,再按要求编制成报告。

3.在推行CQR时,要将非财务因素或其他特别情况考虑在内。比较典型的有:

(1)机会成本的计量。在设立质量成本具体项目时,会计账目上未做记录的成本也应在考虑范围内,才能更为灵敏和准确地反映某项因素对决策制定的影响。例如,由于要提高产品质量而更改该产品设计,导致多占用本可以用于其他产品生产的车间。这些机会成本往往较难追溯,所以如何将它们量化需要特别关注。

(2)质量成本的多时间效应。分析质量成本的变动趋势要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进行。例如设计的变更对产品最终销量的影响往往随时间推移会有一个变化过程,所以在考虑该设计是否应该沿用时就要考虑质量成本随时间推移的变动趋势。

(3)质量成本间关联性。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这四类质量成本间存在一定依赖关系,在决策时要全面考虑。例如:一项工艺的重新设计会增加预防成本,同时也可能导致检测设备的变动从而增加鉴定成本,当然相应的内部和外部故障成本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衡量该工艺时就要考虑到它对四类成本的相互影响。

(4)道德因素。国外在衡量企业成功与否时常将社会贡献作为很重要的一个维度,而中国企业传统上只将财务指标作为单一衡量指标。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外大型企业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许多国内企业也开始将一些非财务的道德因素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某项工艺可以降低次品率从而减少内部故障成本,但该工艺将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决定采用何种工艺时会将该因素重点考虑。类似道德因素还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工人的安全和舒适度、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安全程度等等。

三、质量成本报告的应用:TG企业的案例

为具体探讨CQR的应用1论文选取从事电缆制造加工业的TG企业,就其位于江苏省某县级市的一线缆分公司为分析对象,讨论如何运用质量成本报告进行质量成本管理。

TG公司位于HM地区的线缆分公司主要从事各类电线电缆半成品至成品的生产。由于行业特殊性,所有产品都进行流程验收,每道工序后都进行质量检

查,未达质量要求的产品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的加工,负责每道工序的工人对该道工序的质量负责,最后全部产品进行抽样验收。该公司生产进行全员、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基本达到了TQM“零缺陷”的目标。该公司品保部设立仅两年,表1是公司近两年的质量成本报告。

TG公司生产的产品种类上百,但工艺流程相近,故本文讨论时选取销售额占比较大的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有屏蔽、有护套)电线电缆作因果分析。图1是生产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根据流程图,由过去年度经验数据可知,企业内部故障成本是主要的非增值成本,需要重点控制。利用因果分析图得到导致内部故障成本产生的因素如图2。

较为严谨的方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再结合对各类因素导致质量问题产生的次数统计,即利用Pareto图形法来确定导致故障产生的因素排序。本文讨论时并未利用此法,而是根据行业经验和TG公司多年的经验总结,将产品的设计和流程检测作为质量控制的核心。

公司采用的是按订单生产,考核的第二年度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订单数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故而在预防性支出上公司略有减少。但从占该年销售额比例的角度来衡量,预防性支出的占比是增加的,其中前文分析出的设计研发费占比从第一年的0.47%增加到了第二年的0.49%;同样的,用于流程检测的检验费和检测仪器的维修费分别从第一年的0.17%和0.23%相应增加到了0.20%和0.26%。总的预防性成本和鉴定成本分别从0.49%和O.5%增加到了0.51%和0.56%。而同时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都相应下降了,分别从第一年的0.16%和0.09%下降到了第二年的0.09%和0.05%。其中,降幅最大的是生产过程中报废不合格品的成本,从78138元下降至37517元,降幅达52%。将四类质量成本相加求总和,可见总的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从1.24%下降至1.22%,从比例上来看,说明在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上的投入小于故障成本的下降量,质量成本管理的效益显著。

需要特别说明两点:

质量分析报告篇6

【关键词】 医院感染病例 质量 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619-01

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利于发现潜在隐患,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多存在漏报、错报、不完整和不准确等问题,对医疗质量评价和全面质量管理构成不利影响[2]。我院通过对1025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全面分析,并总结病例报告所存在的问题,以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发生医院感染的所有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病例所涵盖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产科等。

1.2方法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制定并要求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需对病例报告进行认真核查。对病例报告填写的完整和规范程度进行评估,医院感染的漏报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以及时发现住院期间未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对发现感染后,未在24h内,将“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交送至医院感染管理科视为迟报。

1.3结果

在本组1059份病例报告中,排除病例填写不完整,缺少诊断依据或诊断错误者82例。实际共发生医院感染1025例次,漏报病例48例,迟报病例33例,及时报告944例。

2存在的问题

2.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临床上很多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常忽视该制度的重要性,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进而导致错报、漏报、迟报或病例报告填写不完整等问题的出现。尤其是有些医生认为,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最关键的是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抗感染治疗,病例上报则无关紧要,因此思想上对病例报告持有轻视或忽视的态度。

2.2未有效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部分临床医生未能有效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仅依靠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在病例报告过程中存在较大偏差。此外,限于现有的医疗条件,由于缺少相应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加之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因此给诊断带来了较大困难,使得不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进而造成病例漏报。另外,医生的诊疗和病例书写水平也是影响病例报告质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针对经验较少的年轻医生而言,这是造成病例填写不完整、错报和漏报的主要原因。

2.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到位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到位,进而造成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形同虚设,这也是影响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由于医院专门参与感染管理的人员十分有限,因此难以保障相关规定的严格落实。此外,在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难以让临床医生积极主动的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

3讨论

3.1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人员培训,是提高临床医生思想认识的有效方法。医院可通过开展系统的全院培训,让所有临床医生明确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并全面学习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的相关要求和书写方法,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此外,针对年轻医生,医院的培训内容还应涉及医院感染诊断的相关知识,以提高临床医生的专业水平,保障报告质量。

3.2完善相关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也要进行完善,力求制定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规范要求。在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中,要明确临床医生责任,并对实施细则进行深入阐述。此外,与之相配套的奖惩制度也要同步出台,奖惩措施的制定要科学合理,以规范医生的行为,并保证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的顺利落实。

3.3强化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必须要有专人严格监督,才能确保执行质量。因此需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职责明确到人,并制定完善的监督准则。针对人员短缺这一问题,可通过筛选并动员临床医生,兼任监督人员的办法,让临床医生也参与到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管理中来,尤其是对漏报病例的筛查,可充分发挥临床医生的专业特长,同时还能降低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工作负荷,有助于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的认真落实。

参考文献

质量分析报告篇7

【论文摘要】现行财务会计报告对于投资者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维护投资者利益、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财务报告本身的局限性、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等3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影响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因素。

1 财务报告本身的局限性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在我国资本市场十多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目前难以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的资产和负债,都未能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反映。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活动发生的日益频繁,需要企业披露各方面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现行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还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1.1 财务报告中估计和判断的运用

由于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下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估计和判断:如坏账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残值的确定、无形资产经济寿命的认定等项目。但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却掩盖了这个固有的特点,在财务报表上列示的仿佛是十分确定的数字,这大大影响了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理解和运用。

1.2 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不及时

企业几乎每天都要发生交易事项,只要经营状况正常,其会计信息的生产就必然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手段和信息生产成本、传递成本的严格限制,会计信息的披露只能是间断的。生产的连结性与披露的间断性之间的矛盾,使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其结果是:一方面当用户得到信息时,许多会计信息已失去了相关性;另一方面,那些占有信息优势的人可利用信息披露的时间差而进行内幕交易,导致了投资者之间的非公平竞争,使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1.3 财务报告分析的数据可比性较弱

由于企业使用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不同,将使有关指标失去可比性。如果两企业的规模也大致相当,由于折旧方法、存货发出成本、坏账准备的计提都是由企业自行决定,两企业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存货计价方法不同,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也不同,即使两企业在同一时期有相同的业务收入,利润也会相差很大,无法根据利润来评价两企业的经营业绩,从而使由此而产生的有关分析指标失去可比性。

2 会计政策的选择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会计政策具有一定弹性,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在政策范围内,“灵活”地选择会计政策,而会计政策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的质量 。

2.1 会计政策的局限性

我们知道,列入报表的仅仅是可以利用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我们对报表的分析仅仅是分析了那些报表中列示的经济资源,实际上,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或是受客观条件制约、或是受会计方法的制约而并未在报表中得到体现。例如,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价值未能在报表得到反映。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力资源逐渐成为第一资源,作为提供生产经营信息的信息系统会计由注重成本逐渐转向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关注。与物质资本投入不同,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不是直截了当,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深远的。

2.2 会计计量方法的局限性

会计计量是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前提,这就要求有一个能综合各类经济业务的计量单位作为计量各项经济业务的影响及其结果的共同尺度.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这个共同尺度只能是货币单位,因为货币是价值的表现形态,具有其他任何计量单位所不具备的综合能力。会计所提供的主要是企业经济活动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数据和信息。然而就用货币单位作为会计统一的计量尺度,实质上存在着货币是稳定的这一假设,因为如果货币不稳定就没法把它作为统一的标准尺度。然而这一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持续通货膨胀的冲击。

3 环境因素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3.1 企业内部因素

3.1.1 业绩压力

公司的业绩压力分别来自于内部与外部。外部压力主要来自于资本市场。因为证券分析师和股东所重视的是短期的获利能力和营业收入的增长,这就使得管理层不得不明哲保身,投其所好。此外,管理层还必须对董事会及股东负责,董事会常常施加压力要求管理层完成财务及其他目标,为激励管理层,公司还经常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将个人的绩效及薪酬与经营或财务目标相连接。在这种环境下财务报告失真是不可避免的。

3.1.2 复杂的商品交易活动

随着金融商品的不断创新,出现了一些复杂的财务工具和结构复杂的交易活动,有的公司还会采取一些创意性的商业活动,如通过购并等形式扩大自己的规模,但是有关资料显示很多购并并未达到预定目标,反而会增加公司财务危机及财务报告不实的风险。

3.1.3 市场竞争的压力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需求矛盾突出,其结果往往会造成有的企业利润下降、筹资能力减弱、成长趋缓、资本市场发展受阻、公司被迫采取减产或降价等措施。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后都将反映在公司的财务报告上。相关的会计实务如果未加以处理,财务报告的质量必然会下降。

3.2 企业外部因素

3.2.1 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

从一些已经查处的案件来看,不少在招股说明书中作假的不法行为监管机构没有及时发现。另外,交易所对上市财务报告披露的监管主要是在持续披露阶段,对于持续财务信息披露的载体——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的审查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采取事前审核的办法,由于时间和人力的制约造成了事实上的审查不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3.2.2 中介机构功能的错位,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一些中介机构在财务报告披露的问题上和上市公司一起与监管部门周旋,使监管者在专业水平上处于劣势,大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3.2.3 法制不健全

我国“证券法”中缺乏民事责任的规定,因此在实践中,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通常采用行政处罚的办法解决,但对受害投资者却没有给予补偿,无法对违规者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目前的情况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财务报告的质量还有多方面的不足,但随着世界各国会计的不断发展进步,财务报告的质量将会有越来越真实公充,而且实用,将会更好的为信息使用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新民,王秀丽.解读财务报表——分析方法[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23-25.

质量分析报告篇8

【关键词】 网络环境; 财务报告; 质量

一、研究背景

自从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出现以来,其发展与普及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为会计学研究和应用领域拓展出一个极其重要的新方向。信息技术将引起会计模式、会计交流、鉴证本质以及会计职业本身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网络财务报告(IFR)是一个最明显的变化。Ettredge等(2002)认为,IFR可以减少信息披露成本,可与潜在的信息使用者沟通和交流,潜在地允许公司增加财务披露的内容。

然而,通过互联网进行财务信息的披露只是问题的开端,新的技术环境也给会计信息披露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环境下更重要的是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网络财务报告的质量。“如果会计这一行业要在新的环境下继续生存并能够更好地为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和及时的信息,就必须不断变革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杨周南,2000)

FASB在公告中指出:“决策的有用性应作为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如果没有有用性,就谈不上从信息中获得足以抵偿该项信息所花费成本的利益。”ASB(1999)、IASB(1989)等也都提出相似的质量特征观点。与传统纸质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相比,决策有用性这个核心没有改变,它是由财务报告的目标所决定的,但其外在特征是与时俱进的。在网络环境下,IFR的质量应能够体现出财务报告与互联网集成的优势,并以是否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决策者提供比传统纸质报告更为有用的财务信息作为其质量评判的主要标准。

二、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设计与概况

本次调查的问卷围绕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的质量展开,对相关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三个质量特征分别设置了具体项目。其中相关性是基本特征,其他两项属于相关性的支撑特征。共发放问卷426份,回收308份。剔除回答不完整的和非上市公司的59份,有效问卷为249份。被调查者所在的公司36.52%属于制造行业,35.5%属于服务业,贸易和金融业分别占16.67%和11.31%。被调查者当中普通财务人员占77.89%,构成了被调查主体;其次为部门主管,占19.76%;其他人员占2.35%。

调查项目分为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和不重要五种情况,并依次赋予5、4、3、2、1的分值,以每种情况出现次数的比重作为概率分别计算平均值和标准离差率。调查中计算了两类百分比,一类是被调查者中赞同各项因素能够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另一类是实际能做到这些项目的公司占总数的百分比。分析方法是以平均值和标准离差率来衡量观点赞同程度和意见分歧程度,同时通过比较两类比例(观点赞同比例和实际比例)发现观念与实际之间的差距。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从观念上和实际操作上来发现网络环境下公司IFR的质量是否比传统财务报告有所提高,进而找到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相关性分析

美国FASB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对相关性所下的定义为:“信息导致差别的能力。”即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够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差别。根据IASB框架,如果信息能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过程,则这种信息就是相关的。

本次问卷根据网络技术对财务报告相关性的影响,设计了五项能提高相关性的具体特征:A:建立会计与管理控制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流程(实际:63.03%);B:对财务报告中的关键数据能链接到其明细的来源、变化(实际工作中尚未涉足);C:根据客户订制,提供个性化信息(实际:2.8%);D:能够在页面快速找到财务报告信息并方便用户下载(实际:86%);E:便于使用者理解、反馈和分析(实际:32%)。括号中为实际做到此项的企业占被调查总数的百分比。调查结果和分析如表1。

统计分析:

特征一的平均值为4.15,介于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之间,即大多数人(75.9%)认为企业应建立会计与管理控制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流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基本思想是:在IT环境下,将财务会计流程与经济业务流程有机地融合,实时生成集成信息,并使财务与业务之间的信息能及时有效传递。调查结果与实际值63.03%有一些差异,说明企业实际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此项目的标准离差率为0.32,在本组中基本居中,说明在这点上被调查者的意见分歧程度一般。

特征二的平均值为3.18,介于一般和比较重要之间,说明大部分人认为链接到明细数据来源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关联性不明显,而事实上几乎没有企业能做到这一点。现行的财务报告信息多为一些综合数据,很少有数据的来源和明细变化,有时难以满足使用者的分析需求。本项目的标准离差率较大,说明在这点上被调查者的意见分歧程度较大。

特征三的平均值为4.05,与特征二的结果相似。大多数人(81.53%)认为企业应根据客户订制提供个性化信息。实际比例与赞同率相比有明显差距。从标准离差率来看,被调查者的意见较为集中。

特征四的平均值为4.28,介于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之间,即76.71%的人基本赞同此项目。实际操作中,86%的企业建立了财务报告数据库,方便用户查阅并下载,供用户随时查询所需信息,略高于赞成比率。该项目标准离差率较小,说明被调查者的意见比较一致。

特征五的平均值为4.35,与特征一类似。有91.96%的人认同便于理解、反馈和分析是支持财务报告相关性的特征。此项目最低的标准离差率也表示,被调查者的意见达到较高程度的一致。与此同时,实际比率为32%,远小于认同率,说明目前财务信息流仍然是单向的。

2.可靠性分析

根据IASB框架,有用的信息也必须是可靠的信息,不能有误导性或欺骗性。衡量证券市场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之一是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孙铮,1999)。

网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包括财务报告本身的可靠性和信息生成、传输和披露中的可靠性。本次问卷根据网络技术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影响,设计了六项能促进可靠性的具体特征:A:通过对数据的输入环节设置相关程序及密码控制等方式对数据的输入进行控制,把好数据录入关(实际:75.45%);B:对违反可靠性的人员追究责任(包括法律责任)(实际:50.35%);C:通过合理授权来限定员工职责(实际:82.63%);D:数字签名技术(实际:56.29%);E:通过信息保密技术、追踪非法行为技术等加强网络信息传输安全(实际:50.6%);F:对数据档案进行存储和备份(实际:80.24%)。调查结果和分析如表2。

统计分析:

特征一的平均值为3.22,介于一般和比较重要之间,但偏向于一般。在无纸化的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中,如果应用软件正确无误,系统传输安全可靠,则会计信息系统中派生数据(包括电子化的记账凭证、账簿数据和会计报表)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完全取决于电子原始数据。所以说,会计信息的输入是保障信息可靠性的源头,在信息质量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理应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和支持,但仅有14.06%的被调查者认为此项工作非常重要,这样的调查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反映了企业中一般操作人员对数据输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可靠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该项目的标准离差率在本组特征中也是较高的,表明被调查者对此项目的认同与否分歧较大。与此同时,实际能做到的企业占75.45%。这表明管理层财务决策的实践与操作人员的认知方面没有达成一致。

特征二的平均值为2.55,在不太重要和一般之间,即大多数操作人员对责任的追究并不赞成。有50.3%的企业实际做到了对违反可靠性的人员追究责任(包括法律责任)。从其较高的标准离差率可知,在这个观点上分歧较大,说明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特征三的平均值为3.65,介于一般和比较重要之间,即超过一半(59.44%)的被调查人员认为企业应通过合理授权来限定员工职责,如系统设计人员与操作人员进行岗位隔离、操作与稽查两种岗位进行隔离、维修人员与其他岗位隔离等。此项目的标准离差率相对较小,说明观点比较集中。实际做到的企业占总数的82.63%,远远超过赞成人数比例。由于授权是管理层进行的,这个结果也说明企业管理层对授权分工普遍赞成并已实施,但操作人员对此项目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

特征四的平均值为2.25,介于一般和不太重要之间,且小于2.5。《电子签名法》中明确规定: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也可以说它就是电子印章,它是电子商务安全的重要保障手段。但调查结果显示赞成人数只占18.07%,且标准离差率最高,表明观点分歧很大。实际做到的企业占56.29%,与赞成观点人数比例反差较大。

特征五的平均值为3.51,介于一般和比较赞成之间,且大于3.5,即大多数操作人员倾向于基本赞成的态度。此项目的标准离差率较小,说明在此观点方面比较一致。实际采用对交易计算机的IP地址予以保留、设计网络跟踪系统、对信息流运用加密技术以增强传输安全的企业占50.6%,与所持观点比例基本一致。

特征六的平均值为3.04,介于一般和比较重要之间,但小于3.5。其较低的标准离差率也表明赞同此特征比较集中。实际有80.24%的企业对磁(光)介质存放的交易双方的电子商务数据进行编码并进行了异地备份,高于赞成人数的比例。

3.及时性分析

及时性是相关性的辅助特征之一。信息只有不断保持更新才是有价值的。IASB(2001)陈述道:“如果在信息报告中有过分的或不适当的延迟,则可能失去其相关性。”FASB在描述信息质量特征时指出:“信息只具备及时性,不能成为相关的信息,但是倘不及时,相关的信息也就变成不相关的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非常关注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并认为即使有财务信息的最佳的质量,如果信息不及时,也会使用于决策的信息变得无用和不相关。Alferdon,Leo,Picker,Pacter和Radford(2005)进一步认为,信息要有用,就必须在最可能影响使用者决策的期间提供给他们。

本次问卷根据网络技术对财务报告及时性的影响,设计了四项与及时性密切相关的具体特征:A:信息更加及时(实际为0);B:在线实时报告系统,即信息是实时制的(实际为0);C:定期检测系统并为系统升级(实际:69.05%);D:对交易事项设立交易的时效性,过了时间期限,该事项自动取消(实际:39.39%)。括号中为实际做到此项的企业占被调查总数的百分比。调查结果和分析如表3。

统计分析:

特征一的平均值为3.27,介于一般和比较重要之间,且小于3.5,即倾向于一般,说明信息技术与财务报告信息及时性之间有关联性,但并不明显。也就是说,网络技术对信息及时性的贡献并不是很大,也可能是企业对网络技术的运用效率并不高,信息及时性没有得到改善。大多数人只是被动地按规定披露年报、中报等,缺乏主动及时披露的动力。

特征二的平均值为2.65,介于一般和不太重要之间,说明被调查者对在线实时报告的认同度不高。从公司方面看,虽然高度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使会计报告向实时报告的发展具备了技术条件,但实时报告也可能使公司卷入没有及时更新信息引致的责任风险之中。从信息使用者方面看,实时在线报告对其决策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尚不明确,因此其必要性有待进一步考量。

特征三的平均值为2.61,介于一般和不太重要之间。只有19.68%的人认为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此项目的标准离差率较大,表明被调查者在这个观点上有较大分歧。从执行情况看,企业实际能做到定期检测系统并为系统升级的占69.05%,明显高于支持此观点的比例。

特征四的平均值为2.92,在不太重要和一般之间。说明大多数会计人员认为此项目对网络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一般。与第三项类似,标准离差率较高,说明在支持这两个观点方面有较大分歧。企业对该特征的实际执行比例也较低(39.39%)。

三、小结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比传统的纸质财务报告,网络财务报告的质量更强调利用各种网络技术使报告的生成和传输过程更加可靠、安全;报告本身更加相关、及时;使用者能更有效地获取并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对企业财务操作人员的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几个比较突出的制约网络财务报告质量的问题:

一是在网络技术对财务报告质量的促进方面,部分观念落后于实际。表现在:1.可靠性方面:对数据的输入进行控制,把好数据录入关;对违反可靠性的人员追究责任(包括法律责任);通过合理授权来限定员工职责;数字签名技术;通过信息保密技术、追踪非法行为技术等加强网络信息传输安全;对数据档案进行存储和备份。2.及时性方面:定期检测系统并为系统升级。

二是在网络技术与财务报告结合方面,某些实际操作落后于观念。表现在:1.相关性方面:建立会计与管理控制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流程;披露非财务的信息及专项、重大信息;根据客户订制,提供个性化信息;便于理解、反馈和分析。2.及时性方面:关于实时报告的讨论很多,但实际操作中还未提上日程。

三是网络财务报告的观念和实际执行情况都不尽人意。表现在:1.相关性方面:对财务报告中的关键数据能链接到其明细的来源、变化。2.及时性方面:信息更加及时;在线实时报告系统(信息是实时制的);对交易事项设立交易的时效性,过了时间期限,该事项自动取消。

四是网络环境对网络财务报告质量的促进方面,部分观念分歧较大。表现在:1.相关性方面:对财务报告中的关键数据能链接到其明细的来源、变化。2.可靠性方面:对违反可靠性的人员追究责任(包括法律责任);数字签名技术。3.及时性方面:定期检测系统并为系统升级;对交易事项设立交易的时效性,过了时间期限,该事项自动取消。

总体来看,在考量企业是否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网络技术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时笔者发现,由于观念、实际操作或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网络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表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性方面,实际执行情况总体落后于观念;在可靠性方面,观念总体落后于实际执行情况;在及时性方面,观念和实际执行情况都不乐观。财务报告这种特殊的产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其主体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需求者。其质量更多是从使用者角度来观察的,而信息的提供者方面则更多考虑成本效益、技术、相关责任、负面效应等,两方面存在诸多的不匹配,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是否披露、能否披露高质量的IFR。本研究进一步的方向是从信息管理观念、内部会计控制的规范、信息披露技术、公司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网络财务报告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Ettredge,M.,Richardson,V.J.,

Scolz,S.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for investors at corporate Web sit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02(21):357-369.

[2] 杨周南.IT环境下传统会计面临的十二大变革[J].广西会计,2000(1):14-17.

[3]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2000,Business Reporting Research Project :Electronic Distribution of Business Reporting Information[J].viewed January,2004.

[4] ASB. Statements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M]. London,1999.

[5] IASC. Framework for the Pre-

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S].1989.

[6] 潘琰.互联网上的公司财务报告――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网上披露情况调查[J].会计研究,2000(9):54-58.

[7] 王跃堂,孙铮,陈世敏.会计改革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1(7):16-27.

[8]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S]. 2001.

[9]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MF Standards for Data Dissemination[J].2003 viewed:11.

[10] Alferdson,K. Leo,K. Picker,R. Pacter,P. & Radford,G. Applying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M].John Wiley & Sons Australia ltd,Milton.2005.

[11] 王霞,薛跃,于学强. CFO的背景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中国财务重述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1(9):123-134.

[12] 臧秀清,张新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8(23):173-17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