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技能培养8篇

时间:2022-05-05 16:22:11

技能培养

技能培养篇1

唐山市第一中学建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并对学生开放,在河北省内各中学中是较早的。开设植物组织培养课,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生物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在学习和掌握组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学习这一生物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和关注生物科学的兴趣。植物组织培养是一个过程,下面就组织培养的3个阶段来谈谈各阶段对学生的作用。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这一阶段包括培养基母液的制备、混合、加热、分装、灭菌。母液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矿质元素的浓缩液,在配制母液时,为避免化学药品溶解时产生沉淀,学生要运用他们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考虑药品间溶解的先后顺序。在量取母液时,通过对分液吸液管的使用,考虑到它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是物理大气压部分知识在此应用的典例。

组培是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分装、灭菌工作至关重要。分装是将加热后的溶液分别灌装在培养瓶中,要求在分装时溶液不能沾留在培养瓶口,以免杂菌污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工作的细心态度。灭菌是对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防止污染,使学生掌握对灭菌器材的使用,培养他们做事要认真、谨慎。

培养基的配制只是组培中的前期准备,但学生从中不仅学到生物学知识,而且应用、巩固和学习了物理学、化学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学习、生活一丝不苟的认真的态度,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阶段:组培繁殖

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运用自主培养的技术、方法去解决,即进行课题研究。

首先要了解自己所选取的培养物的形态特征、习性等相关知识,然后选取植物的某部分作为培养材料,进行培养。从启动培养到继代增殖培养,植物器官在离体的条件下,细胞要经过脱分化、再分化等一系列的过程,最终发育成完整植株。学生在培养期间既要认真观察培养材料的外部变化、生长状况,还要对其细胞进行观察。这就使学生从微观上了解了细胞如何生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也加深对无性繁殖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将胡萝卜培养材料接种到培养基上,就会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之后,愈伤组织中具有胚胎发生能力的细胞团经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鱼雷胚期和子叶期等阶段形成体细胞胚,然后生长、分化、发育成植株。

第三阶段:出瓶栽培管理

试管苗经过壮苗、生根、驯化培养后,就可以移栽到温室中。从试管苗的叶片解剖结构上看,由于试管苗长期生长在培养瓶内,导致海绵细胞层增加而栅栏组织较差,表皮的蜡质层减少,气孔发育差且开关能力低下。从生理上看,组培苗一般无根毛或根毛发育极差,根系对土壤的附着、吸水能力较差。因此,组织培养幼苗移栽入土后极易失水死亡。为了提高苗的成活率,应从提高组培苗根系质量,组培苗移栽质量,移栽前根系处理,移苗后温度、湿度控制等方面去考虑。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上关于植物生长环境、生长因素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技能培养篇2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81-02

成人高等教育与生俱来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想教育模式,但受普通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影响,它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如何充分发挥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功能,力促其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亟须,这是我们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有输送学历人才的补偿教育功能,但绝非教育的补充,更非可有可无。成人高等教育是特色教育,更重要的是从业者大学后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这是它贡献社会的强大服务功能。成人高等教育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它能有效缩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设备、新管理知识的传播时间和传播途径,能依照专业属性直接实现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瓶颈

生源的日渐减少、学费标准的低廉、教育投入的不足、教学师资的短缺、教学内容的陈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缺失、教育教学方式的滞后、教学质量的滑坡、质量监管手段的缺少、学习平台建设的落伍和社会声誉的低下,这些问题的凸显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主体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迫使成人教育工作者去创新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强化人才的职业技能素养,培植新常态,发挥新作用,做出新贡献。

三、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因素1.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内因

(1)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计划课程的融通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计划专业课程的一致性。两种教学模式的课程一致是融通的前提,也可以说专业课程融通是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充要条件,离开专业课程融通谈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融合是空谈,更是无稽之谈,专业课程的融通当然也少不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但专业课程的融通程度完全取决于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可制订相关的指导性专业课程融通标准,指导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

(2)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条件与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要求的适应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条件要完全满足职业技能培训在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条件要求。在实现了专业课程融通的前提下,既能保证理论课的正常教学,又能满足专业课程对实习、实验、实操的要求。

(3)专业设置与岗位要求的适应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工种设置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两者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要与岗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完全一致。只有这样,专业才是社会上受欢迎的专业,人才才是社会需求的人才,技能才是社会紧缺的技能。

(4)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融入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程教材的内容要足够支撑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质要求知识的一致性程度。教材内容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不能短斤少两,更不能用盗版以次充好,在满足专业知识完全符合职业技能要求的前提下,理论性与实操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可读性与专业性、美观性与实用性、前瞻性与现实性的完美统一却是十分重要的,兼顾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做到既遵循成人高等教育规律,又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既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又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既有严格的理论知识要求,又有理论指导实践的实操功能,达到完全符合职业标准的知识融入程度。

2.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外因

(1)“职业资格证书制”。它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

(2)“双证制”。它是指政府相关部门允许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分发,学分互认,成人高等教育颁发学历毕业证书,职业技能培训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学历毕业证是从业者系统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证明,而职业资格证是从业者具备足够专业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的证明。

(3)“行业准入制”。它是指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加剧和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一体化国际市场,我国的人事制度逐步从学历证书向职业资格证书过渡,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已做规定的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才准进入的制度。“行业准入制”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就业制度迈入常态化、法规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4)“认证体系”。它是指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数据库、职业资格数据库进行网上认证的体系。特殊情况或由政府授权,委派教育主管部门或社保部门的某个单位对认证者在网上进行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并出具相关证明。

(5)“双证管理制”。即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的管理体系。双证管理体系是指从业者在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以专业技能和职业标准为核心,以专业课程融通为纽带,使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一致,达到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最终实现从业者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水平相互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同时持有的体制机制。

四、注重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创新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1)科学拟定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要兼顾理论性,突出实践性,注重应用性,强化实操性,建立学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研发机制,充分吸纳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技能素质要求的合理化建议,力促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完全符合职业技能准入标准要求,实现两种教育模式专业课程互相融通,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和修改,以满足经济社会对“留得住”“善管理”“精工艺”“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既有高深理论的支撑,又有实践技能的传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可通过师资培训、内请外聘、专兼结合的方式,建立“金牌师资库”,以确保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才培养质量。

(3)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培养。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就是重视人才培养的能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职业技能素养,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的实践平台。高校应加大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加强与基层企业与生产单位的联系,让实习实训基地落地行业企业内部,深入生产线、流水线,真正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

(4)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学习培训平台。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要重视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学习平台建设,建立学习便捷、不限时空、形式灵活、开放自由、轻松愉悦、兴致乐向、反复演练、利于记忆的网上学习和考试平台,方便从业者业余学习,有效避免了工学矛盾。

(5)开展“双向互动,订单培养”服务。高校可以通过联合办学、送教上门、委托培养、实习实训等方式,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与行业、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为行业、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专门人才。

(6)加强监管,确保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质量好坏决定成人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管,要把监管深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用制度机制、监管队伍和措施手段,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达到职业标准的准入度要求。

(7)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合作联盟,走驱动发展之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瓶颈已日益凸显,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拓宽思路,完善系列制度建设,建立利于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体制机制,从影响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融合的内外因素上下功夫,积极与行业、企业建立联盟,合作办学,订单培养,便于产学研互相促进,教学与需求相互匹配,不断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以两种教育模式的专业课程融通作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共同探索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培养计划与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与职业资格准入要求相一致,校企合作、计划共订、教师互聘、课程融通、学分互认,证书分发、产学研结合,相互促进,驱动发展,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需要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相互配合,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共同奋斗,强化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共同建造服务型成人高等教育新体系,服务当今经济社会,引领新常态,走驱动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黎璞琛.成人高校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4,(8).

技能培养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途径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1],显然,职业技能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2]。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应当进一步探讨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和模式,以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职业技能培养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所谓技能,指的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活动方式。”[3]可见,由于理论知识可以通过理论课堂教学培养,技能培养则应注重对某类活动经验的培养和对完成此类活动方式的训练。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

显然,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技能培养主要有课内和课外培养(训)两种途径。课内培养是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

1.课内培养

高职院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般要根据岗位(群)的要求开发课程或课程模块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显然,“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技能课作为学生赖以就业谋生的‘饭碗课’,在各专业的课程建设中更应占有重要地位。”[4]关于职业技能课课程建设,笔者认为应当从教学内容、师资、实训条件、教材等方面进行建设,对此可参看笔者拙作《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课程建设》一文,在此不再赘述[4]。

2.课外培训

限于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以及某些专业或职业技能本身的特点,有一些职业技能不可能或不易纳入教学计划进行培养,这时就需要另辟蹊径,通过课外培训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如果要学习汽车驾驶技术,大多数学校很难保证在课内使每个学生都达到驾驶员的标准,但如果结合课外培训,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又如笔者担任模具专业教师时,由于3D技术应用在模具设计上还是一种新的技能,暂时不具备纳入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的条件,便以课外培训的方式教授学生应用3D工业设计软件设计模具,使模具专业学生掌握这一技能,并在条件成熟后开发为模具专业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课外培训不仅解决了难以通过教学计划培养某些职业技能的问题,也为新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

这里要说明的是,虽然可以将职业技能培养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途径,但这两种途径并非泾渭分明。在笔者调研的过程中,就发现不少院校将课外培训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而课内教学和课外培训也可能随着专业发展而产生互换。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大力提倡开设“证书置换课程”,将企业或社会培训课程引入教学计划,就是一种通过技能培养途径转换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做法。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几种方式

根据教学组织方式的不同,笔者将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大致分为渐进式、项目式和蛙跳式三种模式,分述如下:

1.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

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是将职业技能先分解为若干简单的单项技能培训项目并逐项进行培训,进而过渡到复杂的综合技能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采取由简单技能到复杂技能、由单一技能向综合技能过渡的方式培养职业技能是符合一般教育规律的,较多高职院校的大多数专业均采取了这种培养模式。如我院模具专业学生先进行金工实习、数控加工实习等,掌握机械加工的简单技能,其培训内容是单项的,到毕业实习时则要完成从设计到加工全过程训练,这时进行的已经是综合技能的训练了。又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学生也是先进行记账等单一技能训练,然后逐步过渡到模拟公司综合业务训练。

渐进式培养模式将技能分为不同的学习阶段,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对实训条件、师资等的要求也不高,为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采用,但其技能培养的职业指向性不强,如机械类学生均要进行金工实习,其与专业综合技能的关系并不密切,同时其程式化的教学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的对象。

2.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

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是从项目教学法演化而来的,即交给学生一个典型项目,让他们围绕着项目开发学习相关知识、培养技能等。这种模式不同于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它依靠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技能,学生在训练技能时目的性更强。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采用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我院模具专业在综合实训中采取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得以提高,同时由于采取团队协作完成项目的方式,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作等能力。通过实践,笔者认为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在实践性、针对性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明显要优于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虽然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应用的时间还不长,范围也不大,但它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高职院校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通过调研和实践,笔者认为,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一批典型的教学项目(教材)。如我院模具专业将原来的“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改造为“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后,应用项目教学方式,在原先单纯的设计实训中加入了制造实训的内容,实施时虽然学生积极性很高,但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大部分学生在结构设计、图形绘制阶段表现不错,但在零件加工和装配调整阶段就“偃旗息鼓”了,主要原因就是指导教师的加工、装配能力有限,无法给予高水平的教学指导。

3.“蛙跳式”技能培养模式

对今后就业面向的是岗位群的学生来讲,全面掌握所有技能是不现实的,怎样处理好一般技能和主要技能之间的关系呢?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是这样做的:他们发现市场需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掌握一定的电工技能,便在相关实践课程(室内艺术设计)中分出一部分学时,培训基础电工技能。这好比青蛙在前进中向旁边跳了一下又跳回来,因此,笔者称之为“蛙跳式”技能培养模式。这种技能培养模式主要用于与专业主要技能关系不大而又必需的一些一般技能,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故而应用并不广泛。由于培养的是一般技能,因此这种培养方式对教师的相关技能水平和实训条件要求均不高。

事实上,以上三种技能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经常是交叉运用的,如采取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同样应当遵循渐进式培养的原则,在技能培养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蛙跳式培养模式培养一些关联度不大的一般技能。

不难看出,技能培养仍然应当按照一般的教育规律进行,但由于其不同于知识培养的特性,没有必要也不应当照搬知识培养的模式,而应当根据技能本身的特点确定教学的顺序和方式。当然,还应当注意受训者的一般水平,如企业员工培训课程和在校生技能培训就应当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实训项目(技术水平)等也是在制定技能培养途径和方式时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06-12-20].

技能培养篇4

歌唱的学习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歌唱,基本技能训练必不可少,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有限,需对简单的歌唱技能进行循序渐进地教学。

一、发声训练

发声训练是歌唱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一种集体的声音艺术,它包括如何使歌唱有一个正确的口型,从而使声音变得集中、统一;如何使音量控制合理、舒适;如何使读音咬字清晰、准确;如何使歌唱变得轻松、自然等,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极为枯燥,怎样使学生有一个新奇的状态去向往学每个技能呢?

1.用正确的口型帮助声音集中、统一

如:1 2 3 4 5 4 3 2 1 ─

Lo o o o Lo o o o o

La a a a La a a a a

韵母“o”最容易训练口型,先让学生不发出任何声音做一个“o”的口型,观察是否正确,如口型有一定的变形,老师就做一个正确口型的示范让学生模仿,口型可根据语文中拼音“o”的学习来学,学习公鸡的叫声,轻声地学叫并将声音拉长至四拍,由老师注意学生的口型,要求嘴巴突出,外形成圆形,口型成管状,声音竖立,等口型掌握正确后再跟着钢琴唱旋律,要求口型统一,将“Lo”以一条线的形式唱出,并体会声音是否集中。然后唱“a”和“La”,要求口型仍然竖立,如学生学习困难可在“o”的基础上训练“a”,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将变化万千的文字、读音读标准的技能。

2.用合理、舒适的音量帮助学生轻松演唱

音量的控制要掌握一定的度,由于高年段的小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所以课堂上让学生轻声歌唱是个很好的方法,既能让课堂音乐的学习有个安静、祥和的氛围,又能保护学生的嗓子,但小学生很难掌握轻声的度,因为气息控制是使音量均衡的关键,但小学生还缺乏这部分的练习,所以在此之前我让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歌唱,适当将声音放轻,同时可适当地给学生一些任务,让他们在唱的同时互相聆听,仔细听听旁边同学是否在唱,是否唱对或是否太大声等。

3.清晰、准确的读音咬字让欣赏者有美的享受

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通话是通用语言,一直以来给我的感觉语文老师的普通话要求严格,而我认为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普通话更应标准,歌唱中普通话的标准与否直接关系到演唱时的音准及听觉效果。咬字是按规范化的发音方法,找准声母的发音部位,按照“小声”的口型加以延长并注意归韵,总之,要按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发音方法去咬字,这里一定要注意,在纠正学生的普通话时,要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跟读,这样才能使读音咬字清晰、准确,让欣赏者有美的享受。

4.运用小技巧轻松、自然解决歌唱难点

小学音乐教学,特别要注意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简单的学习,适当地加入一些辅助的声音动作都是不错的选择。

歌曲的演唱要自然轻松,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解释如何把握切分节奏的演唱,让学生注意唱到切分节奏时就要数好拍子,这样做老师说得很累,可学生有的不愿听,有的听不懂,有的做不到……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畏难的情绪,不敢去唱高音,因此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启发他们,让他们在动词后面的空拍上加入一些象声词,既可以很形象地表现这些动作,又可以让学生在空拍时有事可干,不至于很迷茫地一味去念节奏。这样学生唱起这几句话时就变得简单、轻松、自然了。

二、歌唱的姿势

良好的姿势对于歌唱者很重要,用一个漂亮的姿势去唱歌才会唱出漂亮的声音,唱歌的姿势包括站姿、坐姿,面部的表情,简单的动作以及呼吸的变化。

课堂教学中以坐式唱歌为主,坐式唱歌,要求上身自然挺直,端正,两腿弯曲分开,看课本唱歌时,要求两手拿课本视唱,划拍时,左手持书,右手用小动作轻轻划拍。总之,指导原则是姿势正确自然美观,有利于歌唱和身心正常发育。同时还应注意,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那些不正确的姿势,如:仰头、挺胸过高,精神过于紧张等,既影响呼吸、发声器官的正常活动和声音的流畅,又不美观,这样就不利于歌唱和学生的正常发育。可结合实践活动,给学生做示范。

面部表情要求面带微笑,小学音乐多以欢快活泼的旋律为主,所以学会自然的笑是学好面部语言的基础,常说“眉开眼笑”,所以要想“笑”就要先“开眉”,小学生有个习惯就是一唱高音就容易仰头、皱眉,而他们自己又往往不易察觉,所以我建议学生在家对着镜子轻声练习,这样他们没有了在老师同学面前的害羞和尴尬,也能亲眼看到自己面部表情的不足并予以改正,让镜子说话,自己体会自己改,而不是老师灌输式地说好或坏,然后学生又灌输式地学或改。

三、歌唱中的呼吸

呼吸似乎很简单,因为人自出生就已是个呼吸能手了,可也许正因为太过于得心应手了,才使得它又似乎变得陌生而生疏了,当我让一个学生试着吸气再呼气,然后体会自己胸腹的变化时,我却发现有学生吸气时腹部收缩而呼气时则突起。我就给学生以气球为例,学生很清楚地告诉我“吹气使气球膨胀,放气使气球收缩。”让他们意识到正确的吸、呼和胸腹胀、缩的关系。

技能培养篇5

关键词: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模式;高职商英专业

作者简介:魏海波(1970—),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汉对比与翻译。

项目简介: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社科研项目(2010SJD880045)的研究成果,得到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项目资助。

一、 应用翻译技能是应用性涉外人才培养的关键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是满足社会需求,造就高素质应用型涉外人才的重要环节。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商英专业历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显示:商英专业毕业生的从业方向主要集中在涉外企业或部门中的一般管理和业务岗位,如翻译、市场营销人员、进出口业务员、办公文员等。这些岗位要求从业者既精通现代商务,又具备足够的外语沟通能力,其中应用翻译技能已成为这些岗位的必备技能。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是提高商英专业翻译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商英专业的办学水平的必然要求。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是高职商英专业翻译课程的中心任务,通过涵盖商务,旅游,科技,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文体的翻译实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学以致用,满足社会对高职商英毕业生的要求和期待,为毕业生就业及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彰显商英专业特色,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实现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近年来南通人才网公布的经贸和外语类人才交流专场的信息来看,多数招聘岗位的从业者可能会接触到各类应用型外文资料,需要完成一定的应用翻译任务。在招聘会现场可以看到,具备一定的应用翻译技能的求职者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在求职过程中占据非常有利的地位。

二、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现存的问题

(一)应用翻译技能在英语教学体系的定位模糊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的高校在翻译专门人才培养方面至今还没有把翻译技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能力来培养,[2]应用翻译人才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高职院校商英专业英语教学在教材、教法、考核等方面大多沿袭本科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以应用为特色的高职模式尚待形成。大多数高职院校商英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英语能力的描述强调听说交际能力,应用翻译技能鲜有提及,或者仅依附在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培养中。

在作为英语教学效果评价重要指标的各类考试中,如英语四六级考试,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等,翻译题型少,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翻译题型是选择题,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翻译题型是词组或句型翻译,它们并不能考核考生的实际翻译能力,而且所占卷面分值低,英语四六级翻译分值仅占5%。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教学和学习积极性。

(二)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的手段和途径单调低效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还没有形成独立高效的教学模式。翻译课程肩负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的任务,但目前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偏离实际,重文学体裁翻译轻应用文体翻译;教学模式僵化,重理论知识传授轻翻译实践;考核手段单一,重课程考试轻社会和行业测评。以上种种表现反映了翻译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翻译实践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的主体有待进一步拓展,社会和行业的力量在培养学生应用翻译技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还远远不够。

(三)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所需的师资和实训条件匮乏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对师资和实训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任教老师要有理论有实践,具备丰富的翻译实战经验,同时学院上下能够利用各种渠道,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获得真实的翻译任务资源和翻译实训岗位。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目前高职院校拥有“双师”证书的教师人数逐年增加,也成功建立了一些实训基地,但整体而言,高职院校商英专业,在师资和实训基地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 高职商英专业应用翻译技能培养对策

(一)应用翻译技能构成

应用翻译技能是翻译能力的运用,其构成应包括各种知识和操作,同时更强调两者在翻译实践中的融合和应用。因此,应用翻译技能构成可以表述为知识、操作和综合应用。它们自成体系,分别构成知识系统,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其中,知识系统提供各种必要的知识储备,主要回答“是什么”,操作系统由包括翻译行为在内的各种操作构成,主要解决“做什么”,综合应用系统将知识和操作融合起来,并付诸实施,在翻译实践中完成应用翻译任务,主要解决“怎么做”。知识系统,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互为条件,互为补充,共同构建应用翻译技能。其中,知识系统和操作系统是基础,综合应用系统是关键。[3]

1.知识系统

知识系统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构成。基础知识包括双语知识、跨文化知识和世界知识。双语知识指源语和译语语言知识,包括两种语言的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掌握双语知识是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的基础,也是翻译活动的前提条件。跨文化知识包括两种语言民族所特有的惯常信仰、社会礼仪、道德法律、生活风俗、宗教观点、艺术思想等知识。译者只有具备跨文化知识,并使之成为内在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才能使译文流畅自然。世界知识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般性认识和经验,与双语知识、跨文化知识一起构成了翻译活动的基石。

2.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由信息识解、译文生成和调节控制三个层面的具体操作构成。信息的识解表现为各种认知活动。译文的产出包括各类转换操作。翻译活动中的相关环节的调节和控制则表现为人格统协、交际和自我评估。

3. 综合应用系统

综合应用系统统协知识系统和操作系统,是应用翻译技能构成的核心。综合应用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在于使知识系统和操作系统有机融合,最终建构实用翻译技能。实际上,操作必然需要知识的支撑,将知识系统,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区分开来,是为了研究和叙述的方便,它们是紧密联系的。

综合应用系统构成和运作包括如下环节和步骤:目标----评估----方案----实施。在目标阶段,确定实用翻译任务,包括各种应用翻译文本类型和译文用途等。评估对象包括翻译任务涉及的内容、难度以及要求等。在评估的基础上,激活相关知识储备,选择相关操作,形成翻译实施方案。在实施阶段,相关知识和操作有机融合,构成实用翻译技能,完成实用翻译任务。[4]

(二)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模式框架

应用翻译技能的构成表明:知识系统,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应用翻译技能构建的关键。以此为基础,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模式的框架可以表述为: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导向,以应用文体翻译训练为主线,以应用翻译技能建构和运用为核心,以基于翻译过程的项目教学为载体,课内外翻译实践相结合,构建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模式(图1)。

(三)校企合作是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共创学校、企业双赢局面,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5]。一方面,企业岗位虚位以待,要求待聘的员工符合一定的岗位要求,具备某种应用技能,另一方面,学校肩负培养人才的使命,致力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帮助毕业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顺利过渡。校企合作模式将人才的需求端和供给端联系起来,互惠互利,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 校企合作制定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及方案。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必须与职业岗位特征和社会需求接轨。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岗位设置,分析专业岗位群涉及的应用翻译技能运用领域,共同制定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及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大有作为。来自企业的专家对岗位设置及技能要求比较熟悉,他们的加入使培养目标的制定更加准确和全面。此外,企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和岗位,确保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校企合作制定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及方案包括以下环节:(1)调研阶段。企业根据岗位群,确定应用翻译技能运用领域。(2)培养目标的制定。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应用翻译技能运用领域,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包括完成应用翻译任务的种类、难度及技能发展的阶段。(3)方案的形成。校企双方协商技能培养的途径、方法及评价,制定课程标准,突出翻译实训及完成真实翻译任务的顶岗实习环节,引入企业和社会评价,改革传统的考评制度。

2. 校企合作开发实用翻译教材

校企合作开发实用翻译教材是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是落实校企双方制定的技能培养目标及方案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开发实用翻译教材必须突出翻译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根据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材编写大纲,确定教材内容和实训项目。教材编写体例必须打破重理论知识的学科体系,构建以应用翻译任务为载体,以具体翻译操作项目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单元设计既要全面反映应用翻译技能的构成要素,又要重点突出,强调知识系统、翻译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有机融合,合理安排实训内容和项目。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真”、“新”、“精”的原则,无论是例句,还是提供给学生翻译训练的材料,必须反映岗位要求的相关性,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将选材的广泛性与典型性结合起来。

3. 校企合作培养师资,构建应用翻译实训体系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需要建设一支既精通职业教育和教学规律,又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水平,积累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目前高职院校翻译课程的任课老师,大多数缺乏一定时间和某种类型的社会翻译实践,具备翻译实践经验和翻译资格证书的双师型老师严重缺乏,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传统的英语本科教学重知识的传授,包括翻译在内的实践环节薄弱,造成英语专业毕业生在翻译实践方面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当他们毕业后从事英语教学,学校的课务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社会去从事翻译实践。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应用翻译技能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应用翻译实训体系的建立将面临相当大的困难。

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师资力量和水平。一方面,校企双方支持企业中应用翻译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进修和任教,使其熟悉教育和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和专业理论水平。学校将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逐步扩大兼职教师的比重。另一方面,校企双方鼓励翻译课程老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相关运作,积累应用翻译的实践经验,并将其在企业的表现和成果作为专业技术评聘和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 校企合作创新应用翻译技能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建立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企业评价和社会考证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学生投身翻译实践,掌握一定的应用翻译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在考评的内容设计上不仅要审视结果,还要突出过程,根据应用翻译技能构成,将应用翻译过程分成若干项目,量化评分,让学习、训练、考评有据可依,使评价不仅客观、全面、而且便于操作。

四、结语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是涉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商英专业办学的重要任务。应用翻译技能是由知识、操作和综合应用系统有机融合而形成的统一体,在此基础上,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模式应以上述三个系统的建构为核心,以应用文体翻译为主线,走工学结合之路,循序渐进,培养顺应社会需求,高质量的涉外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何其莘.翻译和外语教学[J].中国翻译,2007(04).

[3]魏海波.文本意义结构及跨语重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06).

技能培养篇6

因此,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规定将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战略目标之一,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围绕国家对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部署和要求,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时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培养体系、评估、激励、保障机制也不健全,特别是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产业,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安市机电工业的一项社会调查和分析表明:西安市机电类高技能工人只占该领域10万名工人中的15%,其中青年高级工只有5000余人,人才结构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大开发和西安大发展的需要。

因此,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是当务之急。“十五”末期,我国高技能人才在劳动者中的比例从“九五”末期的3.5%提高到4%。“十一五”末期的发展目标是使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1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00万。也就是说,要使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5%,高级工占20%,才能基本建立起规模宏大、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劳动者队伍。

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调整教育结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高技能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投入成本大的教育类型,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必须有强大的实习训练设施,费用很高,尤其是国家重点技工院校和名牌专业的实习培训,更需要大量的场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及原材料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的目标。改善实习条件与手段,强制淘汰传统落后的实习设备势在必行。

据悉,“十一五”期间,国家要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将投入150亿元人民币集中扶持一批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这一举措无疑将会极大地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2 落实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不到位

为了调动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实现人才强国、人才强省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早在两年前就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初步建立了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规定高技能人才可以享受与其他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同等的工资待遇,即高级工可以比照助理工程师级别的待遇、技师可以比照工程师级别待遇、高级技师可以比照享受高级工程师级别待遇。但是,由于社会的分配机制不健全、不合理,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加之受传统文化“重仕轻工”的影响,形成了“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使得高技能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尊重。

一些单位,甚至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在内,在用人政策上,以学历为导向,按学历、文凭的高低确定员工的工资标准和社会地位。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高技能人才发挥技术才能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了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信心,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青年人不断追求高学历,不想学习技能,不肯下工夫钻研技术,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当技术工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实现“科教兴国”、“技能振兴”战略,就要改变传统观念,全面落实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和政策。

3 与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信息交流不畅通

目前,发达国家在培训高技能人才工作方面早已全面发展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和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培训方向。上世纪70年代,提出一个人应该掌握多种技能的新英国职业主义学派出现;法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则采用了更为科学、更为系统的培训工程学的方法。培训工程学将整个培训工作大致分为若干阶段:收集培训信息、制定培训方法、组织培训、跟踪培训、评估培训效果等;英美德澳等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和剑桥、哈佛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之间互相沟通、融合和衔接,构建起了世界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我国也瞄准国际市场,建立与升格了一批技术院校和技师学院、高职学院,积极开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提升培训层次,开拓培养空间。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能力训练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就水平而言与上述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职教特色还不够突出,校企结合也不够紧密,开放性办学力量不足,校际、国际交流不够广泛等。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我们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动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培养体制和经验。

进一步加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力度

1 加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要加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和教育,争取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使其认识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政策支持和舆论宣传,营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环境,激发广大劳动者立足本职、钻研技术、苦练技能的积极性,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能、尊重人才的时代风尚。

2 建立与现代技术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技能同时具备“一体化”和“双师型”特点的师资队伍是技术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支队伍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和综合实践能力和较强的管理水平以及协调能力。没有这样一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从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来看,“一体化”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尚未真正建立起来,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还相当普遍,一些传统产业的职业教育理念仍然根深蒂固,从事传统单一工种或简单工种的专业教师还相当多,与现代企业建立相应的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力度不够,只重视师资的学历文凭而忽视技能水平等,这些都阻碍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加强对理论教师的技能培养,要求他们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2)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3)面向社会招聘具有生产经验的兼职教师(技师、高级技师);(4)对现职教师进行高新技术培训。

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技能培养篇7

尽管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上捷报频传,人们往往用“技能在手,就业不愁”来形容中职生,但是繁荣表象下面难掩中职生的“先天不足”,教育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1.学校方面。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大部分中职生就业岗位是一线操作人员,但技能培养恰恰是一些职业学校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缺乏基本实训设备和师资,只能在黑板上“种田”、教室里开机器,学生缺乏真刀真枪的实战能力,毕业后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要。2.学生方面。中职生多为15~18岁之间,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时期,对未来生活和所从事职业充满幻想,但对走进企业、独立生活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因而许多学生对技能操作训练不够重视,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笔者经常发现本应在车间进行实训的学生在外面游荡。还有些学生受普教学习方式影响,重视文化课轻视技能训练,动手能力差、技能不过硬;有些学生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眼高手低,频繁跳槽。因此,中职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和企业要求之间有很大差距。

二、中职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

面对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中职学校应从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多个环节上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1.依市场需求确定培养方向。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职业性”特点,决定了中职学校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职业岗位要求确定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因此,学校应与社会各行各业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动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的有机统一。以北方工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在多年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专业布局:利用技工教育与中专教育的宝贵经验,将普通中专的专业与技工学校的工种对接起来,如将普通中专的工业设备安装专业与技工学校的铆工、管工对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车铣刨工、钳工对接,把专业分解成多个工种开展招生、教学培训和就业安置,为企业选择员工、学生选择专业提供清晰、明确的概念。

2.根据经济发展设置和调整专业。

专业是学生当前的学习范围和今后的工作领域,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首要环节。因此,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应注意以下方面:(1)要瞄准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中职学校的专业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来分析本地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中职学校要走出校园,主动上门、积极联络相关行业企业,及时了解市场用工动态,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在此基础上对专业建设进行评估和论证。(2)要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伴随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与经济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中职教育也必然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努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能型人才。以辽宁省为例,随着“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等各项发展战略的实施,我省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钢铁、石油、石化、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相应地,职业教育也必须加速调整专业结构,及时开发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淘汰过时专业,加强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如工业设备安装、机械加工、金属热加工、机电一体化等。(3)要体现适应性与前瞻性。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必须具有一定灵活性,适时适度开发新专业,改造和淘汰旧专业,及时调整并细化专业培养方向;必须处理好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宽口径专业与岗位针对性专业的辩证关系;必须按照技术领域未来发展需求预测专业发展方向,达到适时性与前瞻性的统一。一般而言,所设立的专业应该是在分析研究今后3~5年里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在学校所属产业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或在全省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独特性的专业品牌。

3.围绕职业能力实施教学改革。

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离校后能否直接上岗、转岗及后续发展。针对统编教材的不足,可以在基础课“够用”、专业课“适用”、实践课“实用”的原则下,多渠道开发校本教材,使课程内容设置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岗位实际。我校自2005年开始尝试在各专业实施教学改革,把《物理》教学内容分散在《工程力学》和《电工基础》课中讲授,《计算机绘图》结合《机械制图》讲授,《专业工艺》结合学生实习期间讲授。整合后,技能课和理论课的比例由原来3∶7变为1∶1,如工业设备安装、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每学期理论教学9周,专业技能实训9周,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技能操作训练。(1)要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中职生实际,通过多种教学法增强其学习兴趣;要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陈旧模式,广泛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要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测评。对中职生的考核应该从“重知识不重能力”转变为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除笔试外,还可采取口试、答辩、现场测试、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我校从2005年逐步改革了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将学生成绩考核分成平时考核和期末总结性考核两部分:平时学习过程考核占30%,主要根据出席情况、学习态度、完成作业数量和质量、解决问题能力来确定分值;期末总结性考核占70%,采用答辩的方式评定成绩,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有一定要求的综合性作业或实训作品。在完成过程中,学生要制定实施方案,可查阅技术规范、书籍,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研究也可以向教师请教;学生要向考核委员会展示作业或作品,陈述实施方案,回答考核委员会提出的相关问题;考核委员会根据完成综合性作业或作品的质量、方案陈述,以及问题回答情况综合评定成绩。2005年我们在管工、铆工、钳工三个专业试行,目前已向其他主干专业推开。该考核办法体现了由选拔考试向达标考试的转变,由记住什么向会做什么的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受到学生欢迎。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技能培养。

技能培养篇8

Abstract: The society urgently needs skilled talents in recent year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situation of Yantai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llege,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of cultivating skilled talents in a short time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技术素质教育;“双师型”师资

Key words: skilled talents;technical quality education;"double division types" teacher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186-01

0引言

经济学家预测,10-15年,中国制造业将会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可以认为,21世纪将是“中国制造”之旗高扬的时代。随着全球化竞争加剧,制造业面临产业升级的严峻挑战,显而易见的是“制造”业呼唤大量技能型人才。例如:在浙江,媒体上更是载出“10万元年薪聘不到一个钳工”,以至“技工荒”成了浙江人才市场上的强烈呼声;东北则是用“断层”来描绘技工后继乏人的境况。据统计,我国技师只占工人总数的4%,而中等发达国家为10%,美国已达40%。如何快速培养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1 技校新生多为十五、六岁,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多家长“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的思想,导致学生产生“职业院校培养的就是工人,工人就是社会的下层人物”的陈旧观念。因此学校要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学校要把教“书”转为重点教“能”,真正增强“三个能力”职业教育市场定位要以就业为导向,主要是面向企业,而不是机关和科研院所。面向企业的就业方向,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由过去的教书为主转变为教能为主,也就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1.3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教材几十年一贯制,技术设备和教育手段严重滞后等问题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国家发展教育的舆论导向要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之外,还要改革教材,既然是职业教育,教材不应过多研究“为什么”,而应该研究“怎么做、怎么做得快、怎么做得好,怎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的技能与技巧”。

2加强专业技术素质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型人才,所以在专业技术上有其独特的要求。首先要培养学生一技多能。生产第一线面临的技术问题大都比较复杂,比如设备问题、工艺问题、人为的问题,甚至是几个方面的综合问题,所以一线工作人员如果知识面窄,实践经验少,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二是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应该熟知每一环节每一种设备的性能,这样才会指挥得当且有权威性;三是要有很强的学习研究精神。目前企业里的管理模式很多,引进的设备也很多,加之产品更新快等特点,每天都有新的东西需要去熟悉去研究,所以要有继续学习不断充实更新知识的能力。

3加速培养“双师型”师资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保证办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关键,是快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障。

3.1 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条件一是要有良好的实践工作环境,使学生实习时间随生产工程的时间改变,以便让教师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实习环节,使之和生产工程紧密联系。二是把教师送到对口生产单位进行中、短期锻炼,让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教师在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胜任岗位工作。三是教师在校内要多实践。教师除上好本门课程之外,应多寻找校内实践机会,如多收集专业技术信息、参加本门课程实验室建设、积极参加用于生产的设计及实验等。

3.2 缩短获得第二技术职称资格时间,促使向“双师型”发展第二系列技术职称资格的获得所需时间比教师系列职称要长,这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障碍。为克服这一难题,一是学校应重视实验室建设,重视面向社会、面向专业资质的获得,重视加强与和专业有关的管理、生产部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为教师提供实习实践场所;同时给教师下达与教学有关的生产任务,使教师直接参与生产实践,为教师获得技术职称提供机会和时间。二要大力推行科技服务开发。科技服务与开发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所学校可产生多方位辐射效应:既加强了与生产科研部门的联系合作,也为教师创造了生产实践和继续提高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改革。三要特别注意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或聘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管理人才到校任教,把他们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入学校,在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传给教师,促进教育和社会的有机结合。

3.3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深化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加速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是改革以往师资培训经费主要靠学校的模式,采取单位与个人共同负担或鼓励自费学习等办法,解决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二是合理调配教师资源,鼓励骨干专业教师读在职研究生;学校还应主动与政府部门联系,制订政策允许各专业教师申报技术职称。三是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以教师的实际工作业绩为依据,在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出国进行培训、职称聘任、职务晋升、提薪奖励时给予优先考虑,并逐步淘汰不合格教师。

3.4 快速培养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在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职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必须过硬,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职业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的积累技术经验,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以开阔视野充实自我,满足教学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