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速度教案8篇

时间:2023-02-05 14:27:27

速度教案

速度教案篇1

知识目标

1、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1)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3)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2、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

(1)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3、理解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速度的定义是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向学生介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材的讲述比较详细,通过两种通俗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过渡到一个统一标准,自然地给出比值法定义速度.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讲述也非常便于学生的接受,且适时给出了速率的概念;课后给出的“阅读材料”和“做一做”对加深概念的理解和扩展思维有很大的好处.

教法建议

在学生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要让学生参与速度的定义过程,通过一些讨论突破瞬时速度这个难点,配合一些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和巩固.在引入速度概念时,也可采用,给出两个具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让同学体会,介绍一种运动要抓住其本质,本质应是相对不变的,位移是变化的,时间是变化的,观察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此比值是不变的.分析比值的含义,由此得到速度的定义.讲述平均速度时,最好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主要设计:

一、速度:

【方案一】

1、提问:在百米赛跑中,如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

(展示媒体资料: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资料)

2、提问:两辆汽车都行驶2h,如何比较哪辆车更快?

3、提问:如果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不同,发生的位移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谁运动的更快?

4、提问:什么叫速度?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的单位?速度的方向?

5、讨论:如何在位移图像中求速度.

【方案二】

1、给出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辆汽车做匀速直线情况,请同学观察它们的特点.

2、引导同学思考与讨论:

(1)如何向别人介绍这两个的运动?谁运动得更快?

(2)只比较两车的位移,或只比较两车的运动时间,能知道哪辆车运动底快吗?为什么?

(3)引导:在介绍某一事物时要抓住其本质,本质应是相对不变的.位移是变化的、时间是变化的,观察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此比值是不变的,分析比值的含义,得到速度的定义.

3、讨论速度的单位、矢量性等.

4、讨论:如何利用位移图像求速度.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平均速度:

1、提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2、提问:如何粗略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什么叫平均速度?

3、提问:在百米跑的过程中,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相同吗?

4、练习:在百米跑的过程中,某运动员10s钟到达终点,观察记录得知,他跑到50m处时,用时5.5s.经过5s时跑到45m处,分别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

(二)瞬时速度:

1、引导启发:某人静止在A位置,与慢走经过A位置,或快跑经过A位置,情况是不同的(运动状态不同),这种不同需要用瞬时速度来描述,第一种情况瞬时速度为零,第二种情况的瞬时速度小于第三种情况的瞬时速度.

2、引导启发:百米赛跑运动员,若全程用10s,则10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若测出每一秒内的位移,如第1秒内的位移为8m,则m/s,第二秒内的位移为9m,则m/s,第3秒内的位移为11m,则m/s,这样对运动员的情况就了解得比较细致了,若能知道每个0.1s内的位移,则对运动情况的了解就更细致了,若能知道每个0.01s内的位移,则对运动情况的了解就更细致了.要更精确的掌握物体的运动情况,则需要知道物体各个时刻的速度.

3、提问:什么叫瞬时速度?什么叫速率?

4、展示多媒体资料:汽车速度计及理程计,让瞬时速度的概念更加具体化.

5、练习书后“做一做”,模拟打点计时器.

探究活动

请你想办法测量下列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率:

1、人走路时的情况.

2、人骑自行车时的情况.

3、某人在运动会上400m跑时的情况.

速度教案篇2

同学们先来看大屏幕,生活中我们见过这样的情景:(先放课件,再解说一下)超载车,遇到险情时,在同样的刹车力作用下难以停下来已酿成车祸;赛车安装了强大的发动机比质量相仿的小汽车启动快的多.根据这些情景,同学们能否年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也就是加速度的大小与什么物理量有关?谁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和物体质量有关.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加速度越大.(学生若不说定性关系,可提示根据情景事实,告诉我们什么呢?)刚才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不仅指出了加速度的相关因素,而且说明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性关系,然而物理学并不满足于这样定性的描述,我们还想知道,物体的加速度与它的受力、它的质量有什么定量关系?谁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设计

1.猜想假设

(生):a∝F、a∝1/m

(师):你是根据什么这样猜想的呢?

(生):同前面的定性分析,物体受力越大,加速度越大;物体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师):受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也不一定a∝F、a∝1/m,你还能想象出其他的什么形式?a∝F2、a∝1/m2或其它情况。很好,同学们能放开思维进行大胆的猜想,颇有物理学大师的风范,了不起,可是同学们,你将通过什么方式去检验你的猜想呢?

2.研究方法

(生):通过实验检验猜想

(师):可这里有三个物理量a、F、m,如何研究三个变量之间关系比较好呢?

(生):先保持m一定,研究a、F的关系

再保持F一定,研究a、m的关系

(师):很好,这就是实验的两个基本思路,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大家看这是控制变量法的定义。其实初中我们也用过这种方法,同学们能否回忆一下什么地方用过这种方法。

(生):研究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以及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师):很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只研究第一种思路,保持m一定进,探究a与F的关系,而且只检验a∝F;这种最简单的形式是否正确好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依据实验数据去检验其它的形式!显见测量a与F就成为本实验的关键了!

3.方案探究

(师):猜想假设与实验的基本思路都有了,我们应该去寻求具体的方案来检验我们的猜想。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讲义,看一下自主探究指南卡上面的几个问题,然后带着这几个问题去阅读教材77页“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直到78页上边的“参考案例”,了解一下书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实验方案,读完书后同学们可以试用一下桌上的实验仪器,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组内同学相互交流完成后,由各组组长汇集一下本组的方案及观点,并给大家介绍一下。哪个小组有了主意,及时举手向老师示意一下,好现在开始!

(中间隔上3-5分钟)

(师):同学们完成的怎么样拉?哪个小组先来把你们小组交流的内容让大家分享一下,第一小组先来把你们小组交流的内容让大家分享下,首先请你回忆一下与加速度相关的公式?

(学生汇报3-5分钟,教师作适当点拨和补充,学生汇报同时课件展示,最后总结现有条件下的两种可行性方案)

自主探究指南卡参考及点评

小组长代表本组介绍实验方案

1.测a、F

2.求加速度的公式:

前三个公式都要涉及速度,而测速度比较困难,后两个公式,只要测位移和时间就可以了,位移用刻度尺测量,时间用秒表或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1)由知,测s或测t用秒表即可,需要轨道、小车,钩码(作小车拉力用)、平衡

摩擦力。看a与F的比值是否为定值,

(2)只适用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知道运动性质的前提下才可用,由

知,只要看为常量,即可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来测a更科学,需要用轨道、小车,多用一个打点计时器,另需学生电源、纸带、导线。由

求a,再看a与F的比值是否为定值可验证a与F是否为正比例关系。

我们跟刚才小组方案一样,只是我们采用a-F图象检验a-F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这样更能清楚看出a-F的变化关系.直线若过坐标原点即能说明问题.

(3)前几个小组都是直接测a,其实,由书上的参考案例,可知,也可以不用测a,由控制两辆小车运动相同时间t,则有只需读出两小车位移、及各自秘用拉力

,只需调节的大小看随的变化关系,即可检验a与F是否为正比例关系,我们

需要两个轨道、两辆小车及双份钩码,用这个双层轨道做实验。

3.

4.平衡好摩擦力

5.用比值法,或用图象法

方案非常好,有难度,但创新意识好,巧妙运用转化的方法,实验好象很复杂,其实更科学,给这位同学一个鼓励的掌声。

当然,如果实验条件允许的话,我们也可采用频闪照相,用气垫导轨方案去完成实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总结出两种可行的实验方案,大家看一下,这是实验中同学们提到的一些注意事项,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

4.自主实验

(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a是否与F成正比例关系呢?还要看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才见分晓,现在请同学们依据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规律,大胆检验你们的猜测想吧!老师建议大家彼此借鉴其它小组方案中的优点,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好现在开始实验,看哪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做的又快又规范!

(实验10分钟左右,中间针对学生的操作出现的共同问题稍作点拨,让学生注意操作事项和要领及规范性)

学生做实验过程中,打开excel表格的参考样表

有些小组已经得到了实验数据,其他小组加油啊!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样表,也可以自主设计表格画在讲义上,请最先测出数据的同学到前面电脑前输入数据!

(展示三种情况)

各小组已经完成实验,第一小组说一下你们的结论,验证出a∝F了吗?

(生1):我们测出a与F发现a/F比值非常接近,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近似相等。说明a∝F

(生2):我们画出a-F图象为一条直线,但稍微偏离坐标原点

(师):能说出偏离的原因吗?

(生2):平衡摩擦力不足,但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a-F为正比例关系

(生3):我们在电脑中输入数据,作出趋势线,发现为正比例函数,稍微不些偏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a-F为正比例。

(师):同学们表现太棒了,课堂因你们而精彩!为自己的精彩表现来一次激烈的掌声吧!

5.实验结论

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数据及图象描述,我们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质量一定时,a与F成正比例关系。

(三)探究历程

回想本堂课我们的探究历程。

首先是情景再现、然后是猜想假设a、F、m的关系、接着进行探究实验方案、同学位自主进行实验、通过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我们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m一定时a与F的关系。让大家体会了物理学研究工作是以怎样的形式和方法来进行的,望大家从以下两方面有所体会:第一,物理学研究并不神秘,每个同学都可以开展物理学研究。第二,今天我们的工作是粗糙的,真正的物理学研究更精确、更完善,但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一样的,让我们都拥有这样一种方法,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吧!

(四)为巩固课堂所用知识与技能,老师送大家几道竞赛题,看谁先来抢答,以最先站起来,并且快速回答的为获胜者。

(五)课后探究题

速度教案篇3

“实验:测平均速度”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会使用表、刻度尺测量平均速度.

2.正确观察和测量平均速度.

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通过实验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建议

"实验:测平均速度"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实验来巩固平均速度的知识,练习用钟表测时间,用刻度尺测长度,选用的器材简单,木块、斜面和小车,在斜面的中间放上铁片,用来划分两段路程,在小车或小球撞击到铁片上时能记录时间,两段时间之和就是小车在斜面上的总路程所通过的时间.

教材要求学生计算前半程、后半程、总程的平均速度,应当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在计算中复习物理计算的步骤.

"实验:测平均速度"教法建议

用实验法教学,观察实验仪器,看各部分的在实验中的作用,并分析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该物理量,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对应着哪步的测量结果.

要分小组做实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小组可以有发令成员,负责使小组各位预备完善后统一进行实验.有手持小车预备实验的成员,当听到发令后进行实验,有记录成员,当小车到达铁片时,听到撞击声就记录钟表所用的时间,并记录在表格中,三个成员共同完成本实验.

还可以在条件较好的学校、学生中使用其他的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过程,只要能完成测量平均速度的目的就可以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实验:测平均速度”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单元分析】

实验要求学生会用钟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同时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对于实验器材可以自行选择.

将数据填入表格中,计算三个阶段的平均速度,假如用停表计时,可以用教材中的表格,假如用钟表计时,应当将运动时间改为三个栏目“计时开始、计时结束、运动时间”,再分别计算出运动时间.

对于时间的测量,应当进行适当的练习,经过几次实验,时间就会测得准确些.

【教学过程分析】

一.实验指导

小车的坡度要很小,小车在斜面的运动时间就会较长,测量时间增长,最后结果的误差就会减小.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中间,测量出斜面的总长,则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距离都可以得到.

二.表格设计

提供一个表格供参考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计时开始

计时结束

运动时间

s1=

t11=

t12=

t13=

v1=

s2=

t21=

t22=

t23=

v2=

s=

t=

v=

三.实验过程辅导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实验器材可以让学生说明,指出长度、时间的测量可以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而速度测量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所以实验原理是速度的公式,由公式也可以看出实验器材是钟表和刻度尺.

平均速度测量,实验难点是计时结束以听到撞击声为准,即听到声音的同时记录结束时刻,注重学生区分时刻和时间的概念,时刻是结束或开始时刻在时间轴上的位置,而运动时间是这两个时刻之间的在时间轴上的长度,所以表格中的t13=t12-t11,t23=t22-t21.

平均速度的计算,注重物理量的对应,.而决定不能认为,可以让学生分析两个问题以加深理解:

1.某运动过程中,行驶的路程前半程的速度是10m/s,后半程是20m/s,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2.某运动过程中,前半段时间行驶的速度是10m/s,后半段时间行驶的速度20m/s,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对于问题1,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对于问题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

调查在交通规章制度中,对速度的限定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教师辅导参考方案】

1.我国不同的公路、铁路(两者都分不同的级别)中对速度的要求.

2.对于同一种路面,各个国家的规定是否相同,分析其特点.

3.其他相关的问题,例如某路面超速的处罚是什么.

【评价】

1.从网上学习的小组,列出学习过程.

速度教案篇4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与“导学”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是全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了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二、何为导学案

导学案即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更不是教,而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自主学习。“导”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因此导学案的编写过程即是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过程。整个过程不仅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蕴含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三、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以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探究和课后巩固训练三位一体进行设计。

1.前置性学习载体――预习案

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认真分析研究,设计出一个教学单元的基础性、预备性和铺垫性知识,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通过基础性题目检测预习效果。

2.探究性学习的依据――探究案

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采用递进式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和交流,弄清知识或规律的来龙去脉。师生以学案为载体,共同构建知识体系,提炼物理规律和方法。

3.巩固性学习作业――训练案

知识和规律的理解、方法的应用,还要通过训练解决,课下要布置适量和难度适宜的练习题巩固教学效果。

四、导学案的基本结构

1.学习目标定位

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明确定位,特别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准确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相关知识链接

(1)复习性知识

根据学案的教学内容,梳理对本节教学内容具有铺垫性的知识、规律和方法,以填空或思考性问题的形式进行设计,为新课的学习铺垫台阶,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例如:物理人教必修1“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节,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知识填空,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①物体运动的?摇 ?摇用速度表示,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摇 ?摇。②路程是质点运动?摇 ?摇,位移用由质点的?摇 ?摇指向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是?摇 ?摇量。③物体沿直线运动,若以这条直线为x轴,则位移用?摇 ?摇来表示,即Δx=x■-x■。

(2)基础性知识

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对于基础概念和基础规律,学生已有初步认识和把握。把教材中基本概念和规律设计成填空形式,通过对关键词语进行挖空,从而加深理解,为课堂探究储备知识打基础。

例如:对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我们可以这样设计:(1)平均速度:公式v=■,表示的是物体在t内的?摇 ?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摇 ?摇地描述运动的快慢。(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摇 ?摇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它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摇 ?摇.

3.重点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应遵循的原则: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设问层次化。

(1)知识问题化

①不管是新授课、习题课还是复习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把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问题。问题应该明确,学生一看就懂,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②怎样设计问题?

a.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b.问题不宜太多、太碎;问题设计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要有方向。

c.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探究和交流。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意识到要解决老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老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例如:在讲解加速度的概念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速度(v)大”、“速度变化(Δv)大”和“速度变化得快”的意义相同吗?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吗?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一定很大吗?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很大吗?

(2)问题情景化

问题设计要围绕某一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脱离物理情景的设计空洞乏味,学生缺乏探究兴趣。在对某一物理情景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可以适当拓展,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但不应该偏离教学重点和主题。

(3)设问层次化

对某一物理知识、规律和方法进行设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能力水平。问题设计应具有梯度性和层次性。有的问题设计就像爬楼梯一样,一步一个台阶,逐渐上升到较高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而有的问题设计就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剥皮,去伪存真,最终得到知识的核心内容。比如: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判断实验:

实验1:如图1所示,导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线路中有电流产生,而导体AB顺着磁感线运动时,线路中无电流产生。这两种运动对回路的什么影响是不一样的?

实验2:如图2所示,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时,线圈中有电流产生,但条形磁铁在线圈中静止不动时,线圈中无电流产生。条形磁铁动和不动对线圈中的磁通量有什么影响?

图2

实验3:如图3所示,将小螺线管A插入大螺线管B中不动,当开关S接通或断开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若开关S一直闭合,当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而开关一直闭合,滑动变阻器不动时,电流表中无电流产生。电流的变化将对螺线管B中的磁通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图3

思考:上述三个实验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不同,但其中肯定有某种共同的原因,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上面的例子是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即使是对某一题目的分析,也可以为学生解题设计一个阶梯方案。此时的问题设计应该围绕审题、挖掘隐含条件和解题的基本程序,学生完成问题设计,也就完成了一个题目的解题方案。

(4)总结要点化

问题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弄清楚知识、规律和方法的生成过程;或者通过问题的层层剖析,得到某一物理规律和方法,因此探究后的总结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课堂环节。导学案是给学生用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杖”,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习题。因此,导学案的总结性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要让学生一看就明白。

4.限时巩固训练

(1)巩固限时化

平时就要让学生形成做题的时间观念,提高学习效率。

(2)题目梯度化

题目的选择既要注意对本节内容的覆盖,又要注意从三个不同的层次要求上排序,即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规律方法的应用;综合问题的分析。

速度教案篇5

1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案例1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以往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由比较运动快慢引入速度概念,速度定义等于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的时间的比值.通过速度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平均速度,并能计算平均速度.而对于瞬时速度,学生尽管知道它是指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但不能理解这样的物理量如何去测量.这就使瞬时速度这个物理量显得有些神秘,也失去了它的实用性.

新课改教材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首先介绍坐标的变化量和时间的变化量,然后再用物理学中对速度的定义,将速度表示为这样一个微小的变动,表面上差异不大,但它对下一步引入和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影响差异就大了.通过表达式,学生能很直观地看到表示物体在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即平均速度,当时间间隔Δt取小一些,则物体从t时刻到t+Δt时刻这样较小的时间间隔内运动快慢差异就小一些,运动的描述就精确一些.再就是当时间间隔Δ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认为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即瞬时速度.这样处理较清晰地体现了极限思想,加深了学生对科学思维方法的感悟.学生由此不仅明确了瞬时速度概念,也了解了瞬时速度的测量方法.这一点十分重要,它体现了物理学-个特点,即给出一个物理量,不仅要知道这个物理量是什么,更要知道怎样去测量这个物理量,知道怎样测量的物理量才更有实际意义.同时,学生了解的测量方法也为下一节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做理论铺垫.

在加速度部分的处理方面,新教材比以往教材也更合理些.以往教材只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即它在引入概念时避开了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而新教材先介绍速度的变化量Δv和时间间隔Δt,然后再沿用加速度的定义表示.这样一来,学生可借鉴已学过的速度定义来认识加速度定义,从而了解变化率这个概念,并理解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知道对应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此处极限思想的应用为测量表示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提供了数学依据,同时又回避了严格的极限概念和计算,没引入极限这个术语,高中学生能够接受,从而给高中物理探究实验中的测量奠定基础.

2 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案例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以往教材在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部分时,先从理论入手得出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利用公式计算加速度,然后再进行实验通过测位移求加速度.这种内容顺序安排下,知识传授痕迹过多,而学生探究部分有些欠缺.

新教材首先安排了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学生通过该实验掌握了一种测量速度的方法,然后再利用这种测量速度的方法去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亲身体会到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并采用这种方法去研究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这种安排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学以致用,又再现了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

又比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所掌握的知识,猜想力、质量、加速度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同学之间猜想并且互相讨论,学生分组得出结论:加速度和力成正比,和质量成反比.教师接着提出要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注意尽可能多设计几套方案,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方案一,取一个物体,施加力,同时测量出加速度,然后不断地改变质量和力,测量出加速度大小,再寻找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案二,先控制质量不变,改变力的大小,测量出加速度大小,验证加速度和力是否成正比.然后控制力不变,改变质量的大小,测量出加速度大小,验证加速度是否和质量成反比.”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两种方案进行验证,结果利用方案二验证结论,并引导学生得出高中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这样的探究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体验了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和过程,同时也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由“熟记知识”转向“感悟知识”,他们不再是被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即被动学习者),而变成在教师引导下感悟知识、探究问题的研究者(即主动学习者).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学习由此变成一种主动行为,其效率也更加高了.

3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实验素质

案例3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以往教材采用演示实验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的目的在于得出实验结果,而对实验探究过程要求不是很高.

新教材采用学生实验去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师生更关注的是如何去设计和实施这个实验.这里主要有四个部分.首先,要确定所要探究的问题,即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和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第二,要设计实验基本思路和数据分析方法.探究三个变量间关系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一个量不变,测物体在另一个量变化时对应第三个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后两个量的关系.例如在本案例中,先保证物体质量不变,测物体在不同的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数据分析一般要设计表格记录原始数据(尊重原始测量数据,是良好实验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为了能直观观察也可作出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曲线.第三,要解决实验的关键问题,即如何测量相应的物理量.比如在本实验中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怎样测量加速度,另一个是怎样提供所测量物体所受的恒力.第四,得出实验结果后,如何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速度教案篇6

(一)学案的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属于一堂习题课,习题课的目的是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现代教学理论表明,联系实际生活会使学生感觉学有所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因此本节学案设计时的宗旨是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创设真实问题情境,丰富学生情感观和价值观。温州动车碰撞事件的引入既让学生关注了社会,又巧妙地将动静碰撞延伸到实际生活的动动碰撞。通过判断是否超速和交警测量刹车痕迹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课堂讨论使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学案的实际应用:

1.学案明确内容,预习知识

教师通过查阅资料研究学习目标完成学案制作后在课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利用空余时间根据要求完成预习,在学习目标中将“了解、掌握、理解”变为“记住、注意、会运用”,例如记住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注意减速时间,会运用公式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样学生能参照学案要求明确预习要点,针对注意问题提前讨论找出问题,使预习更具有针对性,将预习落至实处。

2.“三讲三不讲”提高课堂效率

教育学家曾一通过心理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集中力思维情感活跃度持续时间为15分钟~20分钟,这无疑指出了教师的讲课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左右。学案的设计使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大部分知识,教师可进行“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易漏、易错,不讲学生已会的、能自学会的、讲了也不会的,例如在本节课堂上仅仅讲了速度——位移公式的使用条件和平均速度公式使用技巧,以及怎样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节约了讲课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3.创设问题增强互动,丰富情感观和价值观

事实表明学生上课不愿开口的原因是不会或知识不准。学案的设计使学生能提前预习或查阅资料,例如本节课需要根据两个案例分析车祸产生原因及写成标语宣传,假如在平常课堂上学生只可能提出超速,超载和“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之类的,但由于学案的提前发放,学生有备而来,所以在实际教学时学生不仅回答踊跃,而且思路开阔,不仅提出了醉驾、路滑、刹车性能坏等答案,标语更是标新立异“十次事故九次快,再加饮酒和超载”“超速超越了生命”“醉驾醉了反应时间,延长了刹车距离”等。通过两个生活实例的计算使学生感受到作为司机如果超速将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同时又让学生扮演了交警勘查现场怎样判断是否超速。真实的感受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感,骄人的标语增强了自信心,言谈中的宣传丰富了情感和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4.解决了预设和生成的矛盾,便于引导探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出其不意的问题常使学生茫然无从下手,然后教师进行引导学生仅用“是”或“不是”回答,而学案的设计学生提前探究并通过跑步理解感受到临界速度。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很容易地分析出了温州动车碰撞问题,将抽象问题从生活中简单化。

5.课堂练习检测增强了知识巩固

洋思教学曾提出:理解和运用知识都是课堂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有相当的练习就很难判断理解得多好更谈不上能力。在本节课中设置了“以18 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6 m/s2求汽车在刹车后6秒内的位移”的问题,在练习中学生出现了直接应用6秒进行计算而未考虑3秒后汽车已经处于静止状态的错误,纠正后并要求学生通过提示“刹车陷阱”来理解此类问题。

本节学案的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解决了预设和生成的矛盾,提高了课堂效率,注重了学习结果的反馈和反思。

速度教案篇7

【关键词】:“学案”导学 高中物理 低效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正如一位教授说过:“教学效率的高低不是看交给学生什么,而是看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而学案导学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它改变了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局面,可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达到最大效益。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案导学的设计脱离了教学实际,很多老师没有认真研究学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匆匆的下载、抄袭、拼凑致使学案质量不高,致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陷入“低效”的漩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一、 教案、学案二合一,难以分辨师生的地位。

很到老师认为,学案导学就是按照学案进行教学,所以不再花费时间在教案中了,甚至不写教案了。于是他们把教案中的内容搬到学案中,对整堂课的各环节改头换面,稍加调整或充实,把老师要讲什么、怎么讲,学生怎样学都写在学案中,致使学案越编越厚,最后到底是学案还是教案分不清了。

比如在学习《曲线运动》时,有的老师设计了下面的片段: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

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 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习重点】1.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从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的内容不难看出,实际上老师把教学目标改成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改成了学习的重难点,完全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展现出来。尤其让人费解的是,有的老师一上来就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其实学生还没有学,读一遍能了解到什么呢?只是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从学习过程来看,这实际上混淆了师生的地位和应该承担的任务,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 “学案”设计成了课堂实录,失去了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师生互动是课堂生机的体现,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教学境界。但有的老师把教学环节全部设计在学案上,完全成了课堂教学实录。比如下面是《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学案片段:

【师】:①若物体具有水平初速度Vo但不受重力。将如何运动?

【生】:在水平方向上将做 。

【师】:②若物体只受重力,没有水平初速度Vo,将如何运动?

【生】:在竖直方向将做 。

【师】: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运动,有何办法使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学生思考】:

【教师提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应该知道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那行一个曲线运动也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

【师生讨论】:水平方向上可能是 运动,因为水平方向有初速度,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可能是 运动,因为竖直方向初速度为零,且只受重力的作用。

这种把师生活动的细节都展现在学案中,教学过程成了固定了的“流水线”,教师按照设计好的流程排查下来,好像很顺利的进行,但实际上失去了激发学生兴趣和启发引导的机会。学生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触及不到学生心灵深处的思考。特别是随着流水线的进行,前面有了一定的提示,后面有了结果,哪些需要老师讲,哪些需要老师回答等等,基本上都清楚了,老师的讲解没有了激情,学生学起来也没有了新鲜感,更为关键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造成了不必要的缺失。

三、 学案设计成了抄课本,浪费时间和精力。

有的老师把学案设计成抄概念或答案。比如在《曲线运动》中,老师出示了这样的学案片段:曲线运动的条件:

(1) 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

(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运动。

(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__运动。

概念明明在书上摆着,偏要让学生照书抄,特别还设计成填空的形式,有这个必要吗?看看学生就知道了,他们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忙于抄写根本没有时间来思考,更谈不上深入的思考了。依我看,只要让学生看书,把重点或难点在课本中标出来就行了,没必要让学生照书抄。

四、 学案设计成了练习案,脱离学生实际

有的老师很省事,干脆从网上直接下载现成的练习,改头换面变成学案。然后以讲解为主,这样选题既缺乏针对性,又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

一节课不但以做题来推动教学,而且很多问题超前、超标、超量,甚至超难。学生不会不说,反而把重点弄糊涂了,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效果事倍功半。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克服这些不良现象和做法,并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潜在素材,充分了解学情,结合学生要求和学生水平进行创新设计,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高质量的学案,进而达到学案导学教学的真正高效。

参考文献:

速度教案篇8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二:一是不少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至深,教学观念落后,潜意识中始终认为实验探究费时费力,远不如直接讲有效;二是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没有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要改变上述现状,就不能忽视实验方案的设计环节。实验方案的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是保证探究有序并有效开展的关键。因此,如果将实验方案设计环节分为“毛坯方案设计”“实验方案改进”和“实验方案的引申和发展”三个阶段进行引导。

下面以“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实验方案设计教学为例加以探讨。

本实验可以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对加速度和力、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猜想,再确定实验的基本思路: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再保持物体所受外力不变,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制定实验方案,然后引导学生周密思考,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完善实验方案,使学生体会整个探究过程的严谨性和合理性。

第一阶段:毛坯方案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建立简洁的物理情景,设计出最简单、最基本的实验方案,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应该如何入手。

教学片断一

建立物理情景:桌面上的滑块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加速运动。

问题链设计:问题引导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问题引导2:如何测量?问题引导3:要探究三个物理间的关系,应该采取什么方法?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建立简洁的物理情景,控制实验条件,画出实验装置草图,在此基础上提出总体的实验思路,来突出学生的主题作用。

第二阶段:实验方案引申和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完成实验教学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其它方法来测量本实验的物理量,寻求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对教材有关实验的引申和拓展。

教学片断二

实验装置:气垫导轨、光电门

问题链设计

问题引导1:如何利用光电门测得的速度来得到加速度?

问题引导2:如果不猜测出加速度的具体数值,能否探究加速度和其他物理量的关系?

问题引导3:如何测得不同情况下加速度的比值?

问题引导4:如何解决同时开始运动?如何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这一阶段通过设置适当的问题,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旨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学生的视野。

课堂留给我们的思考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思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物理知识的探索、发现和推理过程。同时,还要发挥“空白效应”,即教学中教师要“言犹未尽”,留下空白,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尽情想象,或有意设置几个“漏洞”,让学生自己去钻研、填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