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典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3-01-30 17:11:45

经典教育论文

经典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论语》 文化经典 价值定位 人文精神教育

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应对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所以开设这门选修课程,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

语文教师在开设这门选修课程时,一定要给文化经典正确的价值定位。通过文化经典的阅读与学习,进一步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使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发挥得更好,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开设这门选修课程时的教学体验,谈谈对于《论语》这部经典文化的价值定位。

一、人文精神的教育性

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文化思想和情感沉淀于中华五千年的悠悠文明之中,领略它们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情感,完善我们的人格。“教育不是机械的布道和苍白的说教,教育是人格的影响和智慧的引导”。[1]由于当下一些学生的功利心较强,做任何事都要图利,价值观的形成有扭曲的趋势,因此我对文化经典首先给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性”的价值定位。

有研究总结了当前我国中学生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价值主体的冲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矛盾;价值选择的困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价值取向的转变;由人伦关系走向利益效率关系;个人人格价值的冲突:观念意识和行为脱节。”[2]我在教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一课时,就把“对社会转型期中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结合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价值误区,作了正面健康的引导。我很明确地告诉学生:钱和势,只有合道义才肯接受,这体现了孔子“是非分明,有正义感”的精神品质。我们要如何辩证地看待“义与利”的关系?这是我为这堂课设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在“利益”面前的差别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们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孔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可以谋取利益,却不能只谋私利,很多人都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个道理,可是为什么当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还是有那么多的人会抛弃“义”而选择“利”呢?我列举了“三鹿奶粉”、“地沟油”事件,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义愤填膺地指责这些发不义之财,甚至是谋财害命的商家违背了社会道德,没有人性。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有时候是因为经不起诱惑;有时候坚守正义会给人带来危险,甚至生命威胁,这也是一些人抛弃了“义”的一大原因。我进一步问学生:当你在路上被持刀的歹徒敲诈威逼时,你希望经过你身边的人做些什么呢?你又会产生什么感想呢?当你落水时,你希望路人怎么做呢?(学生:自己有危险时都希望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由此看来人是多么矛盾,一方面自己达不到君子的境界,另一方面又希望别人能够成为君子,这就是一切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人类的劣根性。最后我总结:人在面对利益的时候,就要思考,得到这个东西是否符合道义,如果不符合,那我们就不要这个东西。

我在教授文化经典的过程中很注意联系实际,创设生动的情景。因为长时间的文言阅读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惫,如果再不联系实际,则无疑是建造空中楼阁,学生无法真正走进这些文化经典。在教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时,我结合了较多的实例,发现学生兴致很浓,听得津津有味,连平时爱打瞌睡的几个男生整节课头都抬得很高,精神专注。我想这堂课上完,不管他们能掌握多少文言知识,但至少有一点他们一定印象深刻,那就是我们在面对“义与利”时,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因此《论语》教学应注重贴近生活,让学生明白儒学讲的就是关系到自己的事情,关系到自己家庭的事。

学生学习《论语》可以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于我而言也受益匪浅。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与思要结合起来,更强调学习中要善于反思。这一点给了我在教学上很大的启发: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反思的时间。有时我深刻感受到,教师与其整堂课喋喋不休、“满堂灌”,还不如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的空间。但是新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教师赶着教学进度,课堂45分钟内能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教师如何处理好新形式的“教与学”关系,这一点也是我在课程改革实施中产生的困惑。

二、高考功利性

现代的教育功利性很强,学生学习的功利心很强,如果学习对他们没有实在的利益可言,他们就会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高二下学期刚开始介绍先秦诸子思想时,有些学生就很不解:“为什么我们还要学这些东西?”“这对我们有用吗?”“太枯燥了,又是文言文。”诸如此类的抱怨一大堆,特别是理科班的男生,本身就惧怕文言文,现在又是“之乎者也”,他们就更不感兴趣了。为了能够吸引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我对《论语》又给出了“高考的功利性”的价值定位。在《考试大纲》中“文化经典论著”的考点主要考评学生对“论著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而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题也越来越注重学养、学识和综合素质及能力的考查,命题的思维更加宽广,题目也更加新颖。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选修模块的教学上,要有高考的功利因素,适当针对高考。我在上课时,一面注重训练学生文言文的断句、翻译、理解的能力,一面结合高考“文化经典阅读”试题的特点,设置一些思考题,这样学生上完课后感觉时间没有耽误,兴致就越来越高。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结合相关的高考试题,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论著内容和思想的理解,同时也让他们熟悉高考的题型。

例题1:“为政以德”,通常我们把这个“德”字理解为“道德”,包括注解:“德者无为,犹北辰之不移而众星共之。”郭象认为:“万物皆得性谓之德。”还有人把“德”字理解为“有德的人”。古文中“德”字的意思和用法有不少,你能至少说出三种吗?

【评析】本题虽然也是考查字词,却符合文化论著的教学目标,因为对“德”的理解有助于研究孔子的《论语》“为政以德”的思想。

例题2:读了课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句,请自选角度写出你的评点。

【评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可以提供一些名家的点评,引导学生挖掘其内涵。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举一反三是知识迁移的过程,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下语文考试的试题早就超出了课本的范围,尤其是主观综合阅读题,都是从课外采样;学生只靠死记硬背绝对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考的是学生的“反三”能力,也就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因此我很重视对学生诱导式的启发教育,让他们学会触类旁通,即所谓的“告诸往而知来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更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三、民族文化传承性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3]因此我从“民族文化传承性”给《论语》作了价值定位。

中国几千年来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被很多西方学者认为是最终解决困扰人类全球性问题的理论源泉。首先,说说《论语》思想体系的核心:“仁”文化,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总原则。“仁”即“爱人”。孔子认为“仁人”应当具备五种品德:庄重、宽厚、诚实、勤勉、慈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要克制个人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如果人人都能传承《论语》文化中以“仁”为核心的思想,领会其作为民族文化的真正内涵,那么和谐社会将指日可待。其次,从恢复和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目的出发,孔子提出行“仁”以“孝悌”为先。“孝”即是爱自己的父母,“悌”即是爱自己的兄弟和家族的同辈。百善孝为先,现在部分学生自私自利,不懂得爱自己的父母,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都是理所应当的,而从来不想自己能为父母做些什么。有的在家里对父母呼来喝去,能真正做到“孝”的没有几个。当今的“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分享,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我们作为语文的从教者,应该好好利用孔子《论语》中的“孝悌”文化向学生传授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让学生知道何谓“仁”,何为“孝”。语文教育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一个人即便没有读过书,但是他做人做事完全是对的,就可以说是有学问了。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这种意义上说,孔子的思想更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仁、忠、孝、悌”是中国几千年民族文化的根基。因此不管是哪一个阶段的语文教育,都必须致力于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主性,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强化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培育出对各种文化的选择与鉴别能力。因为我们的语文教育不是让学生做一个文化遗产的看守者,而是做一个文化园地的拓荒者。

参考文献:

[1]周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5).

经典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 语文教育 经典阅读 深度体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勃兴和互联网文化的兴起,原本作为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面向普通青年人的大众教育,这个转变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智力水准越来越低,同时导致技术化教育越来越代替知识型教育,人文理性和审美理性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越来越边缘化及高校教师知识体系的浅层化,同时由于生活的平面化和快餐化,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也明显地表现为几个基本特征:

一、阅读形式电子化,关注内容的碎片化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智能手机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根据CNNIC《第37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手机网民占总体网民的90%。更值得注意的是网民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小学及以下13.7%,初中37.4%,高中/中专/技校29.2%,大专8.4%,本科及以上11.2%。也就是说,受过高等教育以上者为20%弱。由当当网的2015年全民阅读趋势报告则表明,网民中92%的人阅读过电子书,85%阅读过纸质书,电子书首次超过纸质书,成为网民阅读的最主要通路。在内容上,与传统纸媒不同的是,今天的网络信息更加泥沙俱下,难觅珍珠。无论是手机还是网络新闻,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信息的泛滥与过度集中,每天翻新的网络热点,不外乎性、谎言、奇闻和窥探,日复一日地再现信息过剩时代的贫乏阅读。更关键的是,人们阅读的目的,就像所谓“微博控”一样,只是想看点什么,阅读点什么,至于阅读的对象是什么,是否有益,能否有效地增进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则不在关注和考虑之列。常常有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指的是人们阅读和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它至少能让我们了解知识,解答疑惑,增进智慧。但在今天,人们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休闲本身,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为一种习惯。

二、阅读对象的生活化、鸡汤化、励志化、厚黑化

首先要指出的是,在各路信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情况下,无论是纸质书籍还是网络文章,其内容的呈现是指向生活化与实用化。根据当当网2015年全民阅读趋势报告的统计结果,2010年至2014年五年中,虽然投资理财、保健养生、风水占卜等实用类书书籍大幅减少,中国国民阅读兴趣和热点转移明显,考试类、心理类、文学艺术等书籍持续升温,但人们的阅读习惯仍然被热点牵引,更容易听信书籍腰封上所谓专家推荐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选择与判断能力。

而且,无论是网络,还是实体书店销售的书籍,在畅销书中含有大量心灵鸡汤文。有论者指出,所谓心灵鸡汤,就是“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可以怡情,作阅读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这也是“心灵鸡汤”风靡不衰的原因:大众化口味,励志化包装,快餐式文本,无需动脑就可大快朵颐。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无处不在的压力,更是需要这种激励味十足的“语言艺术治疗”。但必须强调的是,心灵鸡汤是一种即食性文化快餐,往往内容陈词滥调,空乏与功利,从而麻木心灵,毒害心灵,常常沦为一种精神雾霾。

不仅如此,当前大学生的阅读重点,有相当的比重指向了励志化,从而把社会中的浮躁和肤浅带入大学生活。应当指出,励志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无论是“精忠报国”,还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抑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都值得赞扬。但是,流行的励志书籍更多的是泡沫,对此,心理学博士采铜在《碎片化时代如何阅读》中作过一个精辟的概括,把畅销书分为美式畅销书、日式畅销书和中式畅销书。美式畅销书以格拉德威尔的书为代表,就是本来一页纸能说清楚的道理,填充了很多案例后,硬生生撑起一本书。日式畅销书的特点,不是讲道理,而是从一个点出发,快速繁殖似的,生造出很多奇奇怪怪的概念,比如做某某事的n种方法,但每一种讲得都不透彻。还有一种中式畅销书,不是讲道理的,也不是讲方法、讲概念,而是讲情怀,把你的心灵扰动起来,给了你一些慰藉,就成功了。应该指出的是,对于深度阅读来说,畅销书和心灵鸡汤文是休闲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但同时是低营养的。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阅读中,还有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即畅销书内容的厚黑化。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实体书店中,以传统文化中兵家思维为圭臬的所谓各路“商场三十六计”、“职场三十六计”或“官场三十六计”等书籍,与兵家其实没有关系,但与各种形形的“潜规则”和传统流氓主义文化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路,倒是如出一辙。虽然孙武有“兵者,诡道也”的说法,但战争毕竟是非常态,以特殊手段行特殊之事,但在日常生活,无论是工作、人际交往、经济,政治,却是生活的常态,每一种形态都有自身的规则和尺度,过于强调兵家的计谋,对于良好人格的养成、经济生活中商业伦理的形成和良序社会的形塑都没有好处,反而会形成阻碍,更不利于社会道德的改善。

三、内容层次的浅薄化

基于前述原因,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很轻易地走向了浅薄化。在这里,一方面时代自身的原因,过于浮躁和功利。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修养是导致大学生浅层次阅读的诱因。如何走出过去肤浅和功利型的阅读,值得我们深思。无论大学生将来能否成为社会精英,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文化层次和阅读能力比普通人稍胜一筹的知识人,大学生更应当反思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大学生即便不是所谓“天之骄子”,他们在融入社会生活后也应当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典范,尝试经由自身努力,逐渐影响并改变大众社会粗陋不堪的风习,而不是淹没在芸芸众生中,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至于因高等教育的规训带来的理性的狡计而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就更加等而下之。要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培养良好的公共理性,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是一个必要捷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在一次给大一新生的演讲中说过,小学教育是告诉学生“是什么”(知其然),中学教育是告诉学生“为什么”(知其所以然),而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则是增强理性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对人类的文明和知识进行批判性反思,从而才会有创造和创新”。显然,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对“人类文明和知识进行批判性反思”,在阅读上只有通过经典阅读、深度体验才能实现。

在这个意义上,经典阅读必须提上日程。无论是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还是作为人类文明中最美好的粮食,都是我们精神生活的必需品。诚如钱理群先生所言,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阅读经典而代代相传。在阅读的内容上,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学问》中曾精辟地指出,“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从而,“学问变化气质”。无论是哪一类,都应当是古今中外的人文,社科经典,而不是文化快餐式作品。尤为根本的是,在阅读态度上,我们需要具备“慢读”和“细读”的精神,认真咀嚼经典作品的每一细节,尼采对语文学的态度,也是我们阅读经典应当具备的正确态度,在这里,我不耽冗长,引述如下:

“语文学是一门让人尊敬的艺术,要求其崇拜者最重要的是:走到一边,闲下来,静下来和慢下来――语文学是词的金器制作术和金器鉴赏术,需要小心翼翼和一丝不苟地工作;如果不能缓慢地取得什么东西,语文学就不能取得任何东西。但也正因为如此,语文学在今天比在任何其他时候都更为不可或缺;在一个‘工作’的时代,在一个匆忙、琐碎和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时代,在一个想要一下子‘干掉一件事情’、干掉每一本新的和旧的著作的时代,这样一种艺术对我们来说不啻沙漠中的清泉,甘美异常:――这种艺术并不在任何事情上立竿见影,但它教我们以好的阅读,即,缓慢地、深入地、有保留和小心地,带着各种敞开大门的隐秘思想,指头放慢一点,眼睛放尖一点地阅读”。

参考文献:

[1]当当网.2015年全民阅读趋势报告[R].新浪读书,2015-4-22.

[2]采铜.碎片时代如何做到深度阅读?[N].新华日报,2016-4-29.

经典教育论文篇3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是立国之本,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素质。自建国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师范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级各类师范学校培养、培训并向社会输送了数以千万计的教师,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师范教育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教师基本文化素养的培养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文献被定义为:“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是历史及文化的载体,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文献书籍更是人类文明精华的所在。“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是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必经之路。伟大的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文献阅读的对于学生的意义在于:第一,督促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一切风光尽在险峰,要想视野开阔,见识高远,就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读书的好习惯。在当今终身教育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飞快,一纸文凭已远远不能代表一个精英知识分子的全部,再也没有一劳永逸,只有暂逸永劳。永不止步才是未来的教师们应有的治学态度。第三,激活学生的思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应是开设阅读的最高宗旨,引领学生畅翔在思想的海洋中,与古今思想巨人对话,从而不断增进其思想层次。

二、本科师范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教育的困境

中国的本科师范教育,处在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之中。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及中等教育虽然在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上还尚待改善,但在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两基方面无不是处在世界领先水平。而我们的本科师范教育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实在是分不清楚重点,抓不住关键,不得要领。所谓的师范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无非就是看谁步跑得快,听谁歌唱得好,以及谁的字写得好,谁的画画得好,也就是所谓的德智体美综合全面发展了。结果是学校每次开展各项活动,都是熟悉的旧面孔,跑、唱、写、画的专项人才会越来越好,而那些没有参与的人则越来越冷淡。而这无疑是背离了我们为发展学生教育综合素质而举行各项活动的初衷。事实上,在大学这个“囊括大典,兼容并包”的自由氛围中,无论是将来从事何种学科的师范教育学生,学习都应该开始于苏格拉底式的哲思:认识你自己。在明确自己个人定位之后,按照自己制定好的计划,有步骤的完善自己的各种能力,培养职业需要的各种素质,从而为以后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奠定基础。可以说,大学是“熏”出来的,熏的核心是大学文化。经典文献阅读能够熏出学生厚重坚实的文化底蕴,热爱思考、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以及独树一帜,不随波逐流的思维境界。

三、对文献阅读课程开设的建议

如何高效、有效地阅读文献是未来教师必备的科研技能,也是文献阅读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一些学校采取的课程的形式是教师布置阅读书目,课上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读书心得,教师简要点评的形式。能够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但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第一,学生人数较多,使部分同学缺乏发言机会,也就降低了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减弱了同学们自觉主动读书的欲望。第二,学生阅读水平参差不齐,降低了课堂效率。第三,阅读水平有限,缺乏教师指导。有些经典专著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及时的沟通,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读书进展,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读书方法,以及补充一些必要的参考信息。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的建议是:

第一,采用“足球式”教学方法,促进思想火花的碰撞交流。

在每次课堂谈论之前,教师应明确阅读中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供学生参考。每个同学的发言最好能够主题集中,可以围绕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这样,同学们的指导下各抒己见,激活思维,从而热爱思考,并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第二,小组合作,互帮互促。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宿舍或自由结合等方式组成小组进行学习。每次老师布置任务后,比如读一本专著或是留一个问题后,以小组的形式定期碰头,小组成员彼此交流读书过程中的所感所想,通过交流加深和扩展自己的思考,梳理自己的思维并能激发自己的灵感等,以便下一步更好的进行专研阅读。每个小组约四人,组员轮流做代表,在课堂上就可以以小组为单元进行探讨,以代表为主发表本组专研成就,其他组员可以及时做有针对性的补充。

经典教育论文篇4

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经典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以教育经典为视点,从教育经典中的教育基本理论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教育经典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教育经典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作用等方面具体论述教育经典在教育改革中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教育经典;教育改革;现实价值

教育基本理论来源于教育经典,更来源于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总结与理性思考,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是教育家开拓创新的前景设想。因此,教育经典起着桥梁作用,其承接古今中外,连接理想与现实。然而,教育改革一直注重国外先进理论的学习与应用,对教育经典的现实价值缺乏深入思考。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回归教育经典,思考经典的现实价值。

一、教育经典中的教育基本理论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教育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基本理论,有些可指导教育改革向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有些却值得深入探讨。例如,对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命题,部分学者并没有拘泥于权威,而是从多学科视角进行探讨,为教育思想注入新鲜活力[1]。因此,对教育经典中的教育基本理论要辩证看待,存批判精神,不要被权威禁锢了思维。真理与谬误之间往往隐藏着许多深层问题,我们应发挥正向功能,抵制悖论。

二、教育经典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

以《学会生存》为代表,其引起国际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影响当代世界进程的重要文献”“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学会生存》探讨了教育与人类的命运、民主和科学、就业、学习化社会、技术、国际合作等不同方面之间的密切关系[2]。它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教育与各个领域之间、教育自身特点等组成的综合报告,有完备的研究,有不同背景的人们批判性思考的结晶,站在独立客观的角度对变化中的教育展开讨论,对主要问题寻求总的答复。而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蒙学教材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教导我们做人道理、处事之道和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最终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要学习国外教育经典,更要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另外,要遵循人的客观发展规律,顺应天性的成长轨迹,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使课程改革真正适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培养他们成人成才。

三、教育经典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作用

21世纪科技、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教育也随之发生改变,科技与教育将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21世纪教育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教育结构将呈现出新特征,教育内容将焕然一新,教育手段将更加完善[3]。我们应将教育经典中的优秀教育思想充分融入课程改革,做好立德树人的根本工作。首先,利用教育经典的优秀思想加强课程建设。教师要通过学习教育经典,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教育的科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利用教育经典,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再单纯地说教,而要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增加师生互动,做到教学相长,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学习,勤于思考。再次,运用教育经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社会对人才更加具有选择性和挑剔性,学校必须摆脱过去单纯注重学生智育发展的理念,加强对教育经典的学习和运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学习的培养,以及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培养身心健全、具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运用教育经典,做好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人生规划指导。教师应借鉴国外优秀的教育经典,更不要忘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具有崇高的家国情怀、高尚的道德风范、博大的仁爱之心和勤勉的乐学思想,关心国家,关爱社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同时,教育学生做好人生规划,脚踏实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要学会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四、结语

教育经典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关系非比寻常,对我国课程改革的价值更是不容忽视。我们要在贯彻党的十精神过程中,逐步完善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克服前进中的挑战与困惑,为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机制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发挥独特优势。面对教育经典,我们也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课程改革的现实相适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4]。

作者:陈晓霞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冯文全.教育沉思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80-81.

[2]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经典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文化经典 生命 教育

近年来,国学蓬勃兴起,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在大学校园里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信仰的缺乏,价值观的迷离,使他们的生命迷茫而困顿:沉溺于网络,漠视生命,斗殴自残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大学”已经不是一个让人充满无限美好遐想的一方净土,一桩桩自杀事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从中国传媒大学的情侣的殒命到武汉大学的博士的自杀,乃至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一个个生命的凋零似乎用鲜血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怎么了?

由此,有识之士试图通过传播文化经典来挽救大学生失落的精神家园。大声疾呼大学生生命教育必然要进行文化传统教育。而且一些院校开始了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江西师范大学“生命教育课”(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开设,到南阳理工学院在学生中推行中华文化经典的诵读,可以说,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生命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格完善、心智健全的人。人的生命在教育中不断成长,人通过受教育而成为人,夸美纽斯说:“有人说:学校是人性的工场。这是明智的说法。因为毫无疑问,通过学校的作用,人真正地成为人。”[1]郑晓江先生把人的生命分为“血缘性生理生命、社会性的人际生命和超越性的精神生命”。[2]前者是生理生命,后两者是人文生命。人文生命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位列三才之一,可以顶天立地,在于人有情有义有灵,即人的精神性生命。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经典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塑造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及中国人的思想品格,生命教育中社会性的人际生命与超越性的精神生命都是文化传统所赋予的。传统文化经典是塑造人生命的基本力量,利用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其一,传统文化经典尤其是思想类经典,具有丰富博大的生命意蕴,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命。传统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学者徐春林把传统文化经典分为四类:即思想类经典、文学艺术类经典、生活类经典、科技类经典。思想类经典可分为儒释道三类经典。儒家经典主要有四书五经,讲求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成己而成人,着重建构人的社会性生命。道家经典以《道德经》、《庄子》为代表,以得道成仙、自然无为为旨归;侧重生命的超越性精神生命。佛教禅宗经典以《坛经》为代表,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核要,直指人的灵性存在,侧重生命的超越性。儒释道经典中所探讨的生命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万论归一,讨论的是“有心灵生命的存在”。

其二,传统文化经典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智慧,有利于提升人格,涵养心灵。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无法离开传统文化而自成一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智慧,如道家的重生养生、少私寡欲;儒家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佛家智悲双运,自利利他等思想,对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生命的价值与信念,保持良好心境,处理人际关系,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智慧与修养,不无裨益。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传统文化课,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纵观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仍然不尽人意。虽说《论语》、《孟子》等一些传统文化经典一直是很多大学本科生的必读书目,但在经典教育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面临困境。

原因似乎显而易见:

其一,西方的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的影响。近些年来,西方的实用主义的思潮,伴随着市场经济,席卷中华大地。人对物表现出无限的贪恋,金钱曾一度成为生命价值的标尺。大学校园亦非净土,实用主义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价值观,“学ⅹⅹ有什么用?”成为大学生思考问题的主要方式。所谓“有用”即是否有利于考证、就业、赚钱等等,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所学知识与教育的价值。“教育即成长”的内在生命价值消失,“大学生”的生命开始物化,实用功利成为生命的全部价值,精神价值与智慧价值一片荒芜。美国教育家艾略特不无讽刺地说:“要不是教育意味着更多的金钱,或更大的支配人的权利或更多的社会地位,或至少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那么费心获得教育的人便会寥寥无几。”[3]所以阅读经典在一些学生看来,费时费力,又不能获利,没什么大用。自然不会去阅读,更谈不上以经典涵养生命。

其二,一些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与人文素养无法承担教育的责任。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高中“应试教育”以高考为终极目标,与提升人格的教育主旨无关,与功利性的目标有关。学生在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也发生急剧的变化,人生开始失去方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引导。

而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人文素质,道德水准不尽人意。无法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院校中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教师,数量并不多,难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而更让人忧虑的是,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让人堪忧,君不见高校教师抄袭事件屡屡见诸于报端,其中不乏名校;一些“专家学者”因为缺乏社会责任,正在使这一称号失去光环,“高校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不再神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现在的大学教师更多是在“授业”而非“传道”。大多在“谋食”,而非“谋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4],一语道破高校教育现状。很多教师成为教书的机器和工具,而非教育者。人文教育与素养,绝非几节人文课就可以解决问题,教师的言传身教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庸》有言:“修道之谓教”[5],讲授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师,应是“经师”与“人师”的合一。

古人“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6],庄子认为教诲之人,“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7]反躬自身,仁义忠信,恭俭推让这种素养,我们多数为人师者并不具备,而大学生命教育的主要承载者是教师,教育的本质是人对人的启迪!笔者以为,要让学生的生命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得以涵养,必须塑造教师自己良好的人格与心灵,否则无法涵养学生的生命。夸美纽斯说:“我们真正的工作是什么?它就是学习能提升我们、使我们思想高尚的智慧——我们把这种学习称之为道德和虔诚。”[8]一个拥有美好心灵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迪与教育将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胜过任何教学技巧。老子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9]

针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与教育中进行了一些尝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尝试:

其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角度渗透传统文化经典,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经典。在阐释“和谐社会”的理念时,从“和而不同、中和为美、以和为贵”等角度阐释其文化内涵,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儒家理念。并介绍道家和谐观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与自我生命的和谐,强调道家“道法自然,敬畏与尊重生命”的发展理念。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过多讲述,为使学生达到自身生命的和谐,把笔者所撰写的论文《老子的心理和谐观》发到学生公共邮箱,供学生阅读与参照!在阐述先进文化时,介绍传统文化之精粹,激发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鼓励学生修身养德,经邦济世,承担社会责任。其次,课外开设讲座,讲解经典的读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应学生社团之邀,专门做了“以经典浸润人生”的讲座,结合自己的求学读书经历,从各个角度阐述以经典浸润人生的重要性、必要性与意义。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所执教的班级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对传统文化经典产生了兴趣。

再次,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计入学分。在笔者所列学生的书目中,除了与毛邓课程相关的一些红色经典外,还有《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朱光潜说:“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经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10]所以在开学初,我告知学生“与其到处挖井,不如深凿一井”,在对书目做了具体介绍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本,作为本学期的经典精读书目。让我感到惊异的是,百分之六十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论语》。要求学生的读书笔记字数不限,但必须结合人生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的体会。写读书笔记的过程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位同学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她关于曾子三省的体会:我们每天也应该反省自己,回忆今天做了什么事情,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的地方,反省一天中所学的知识,是不是已经熟练掌握了,不能虚度每一天!”。从所交上来的读书笔记来看,学生确实从阅读文化经典中受益。

其二,课外组织《论语》读书会,以经典滋养生命。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对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教师的指导!因势利导,组织了《论语》读书会。之所以选择《论语》这本经典,原因有三:首先学生之兴趣与需要。近几年,随着于丹百家讲坛《论语心得》的热播,《论语》几乎家喻户晓。大学生渴望接近《论语》又缺乏指导,尤其是人文知识比较薄弱的理工院校学生。其次从《论语》这本经典的文体来看,是格言语录式的对话,又比较贴近生活,很少有抽象思辩与论理,大学生读起来不会有太多的陌生感,读来会有亲近感。再次,《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魂”之所在,其所体现的实用理性有助于学生在行动中践覆。正如李泽厚所说:“这里很少有‘什么是’的问题,所问特别是所答(孔子的回答)总是‘如何做’的问题。但这些非常实用的回答和讲述,却仍然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11]所以这些处事格言关乎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从而成为准宗教性能的教诫与体会。因此容易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

因此利用业余时间,每周与学生一同学习与讨论《论语》,学习分为几个过程:注音解字、释意连篇、涵泳讨论。由教师先主讲几次,每次不可贪多,不宜超过五章。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可以由几个学生分别主讲。目的只是让学生通过《论语》的学习,了解儒家文化,体会人生,躬身自省。在讨论阶段必须结合自身与社会现实,如孔子在《论语》第二篇《为政》中集中论述了“孝道”观,我结合《弟子规》与《孝经》介绍了中国传统孝的文化观念,也指出要辨证看待“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孝道观。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谈到了对父母的孝道,发现按照儒家的孝道观,我们每个人自身有很大的差距,深刻体会了孔子所说“色难”之理。结合社会现实,大家也讨论了现代社会对传统孝道观的冲击。最后形成了“行孝当及时,论心不论迹”的共识,对待父母尽力做到愉色婉容。在这样的经典阅读中,《论语》变成了启迪生命的文本,生命与生命可以真诚地交流,卢梭说:“利用日益成长的感性给这个青年人的心中投下博爱的种子。正是由于在他一生中,只有这个时候对他的关心教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12]。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个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每一次与学生讨论《论语》,自己仿佛做了一次心灵体操,自身的生命同时得到教益与提升!在共同的阅读中阐述道理,点化智慧、丰盈精神,从而滋养生命。

其三,在读书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成立“《论语》修身会”的学生社团。社团以“阅读文化经典,提升人文修养”为宗旨,以生命来影响生命,形成良好的氛围。学生在读书之余,组织了考察孔庙的活动。学生组织者对杭州孔庙先进行了考察,有一位学生讲解,提出相关问题,并召开了协会的会议,大家互相介绍,彼此熟悉。在考察的过程中,对孔子生平主要事迹,儒家思想及礼仪有了感性和具体的认识,又发现了传统文化知识的不足!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论语》。结合孔子弟子颜回与曾子的事迹进行教育,当学生面对塑像时候,他们了解知识与人物的愿望比较强烈,教师的言语更容易渗入他们的心田!“《论语》修身会”刚刚起步,作为教师,如何更好地引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在探索以传统文化经典浸润大学生生命的过程中,深感“知易行难”!以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生命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还不能吸引起大多数学生加入其中。同时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经历,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指导学生进行传文化经典阅读,关键在于教育者的真诚。孟子言:“诚者,天之道;思诚,人之道也”[13],坦诚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生命的悲欢与感受!此外,一人的力量极为有限,需要学校多方力量的配合,教育应该形成合力!由于初步探索与实践,从笔者自身素养与教学教育实践来说,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生命教育本身是“以心传心”的。没有经过实践与思索的理论是苍白与肤浅的,生活与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是鲜活与丰富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躬身而行!相信经过同仁的共同努力,生命教育的星星之火终有一天会成为成燎原之势!

参考文献

[1][8][捷]夸美纽斯著:任钟泉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第191页.

[2] 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96—105页.

[3] [英]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204页.

[4]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18页.

[5][6]陈绍敏主编:《大学·中庸》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第10页.

[7]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37页.

[9]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 页.

[10]朱光潜:《谈修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宁,2008年版第92页.

[11]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3页.

经典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文化经典 生命 教育

近年来,国学蓬勃兴起,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在大学校园里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信仰的缺乏,价值观的迷离,使他们的生命迷茫而困顿:沉溺于网络,漠视生命,斗殴自残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大学”已经不是一个让人充满无限美好遐想的一方净土,一桩桩自杀事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从中国传媒大学的情侣的殒命到武汉大学的博士的自杀,乃至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一个个生命的凋零似乎用鲜血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怎么了?

由此,有识之士试图通过传播文化经典来挽救大学生失落的精神家园。大声疾呼大学生生命教育必然要进行文化传统教育。而且一些院校开始了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江西师范大学“生命教育课”(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开设,到南阳理工学院在学生中推行中华文化经典的诵读,可以说,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生命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格完善、心智健全的人。人的生命在教育中不断成长,人通过受教育而成为人,夸美纽斯说:“有人说:学校是人性的工场。这是明智的说法。因为毫无疑问,通过学校的作用,人真正地成为人。”[1]郑晓江先生把人的生命分为“血缘性生理生命、社会性的人际生命和超越性的精神生命”。[2]前者是生理生命,后两者是人文生命。人文生命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位列三才之一,可以顶天立地,在于人有情有义有灵,即人的精神性生命。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经典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塑造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及中国人的思想品格,生命教育中社会性的人际生命与超越性的精神生命都是文化传统所赋予的。传统文化经典是塑造人生命的基本力量,利用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其一,传统文化经典尤其是思想类经典,具有丰富博大的生命意蕴,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命。传统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学者徐春林把传统文化经典分为四类:即思想类经典、文学艺术类经典、生活类经典、科技类经典。思想类经典可分为儒释道三类经典。儒家经典主要有四书五经,讲求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成己而成人,着重建构人的社会性生命。道家经典以《道德经》、《庄子》为代表,以得道成仙、自然无为为旨归;侧重生命的超越性精神生命。佛教禅宗经典以《坛经》为代表,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核要,直指人的灵性存在,侧重生命的超越性。儒释道经典中所探讨的生命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万论归一,讨论的是“有心灵生命的存在”。

其二,传统文化经典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智慧,有利于提升人格,涵养心灵。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无法离开传统文化而自成一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智慧,如道家的重生养生、少私寡欲;儒家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佛家智悲双运,自利利他等思想,对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生命的价值与信念,保持良好心境,处理人际关系,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智慧与修养,不无裨益。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传统文化课,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纵观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仍然不尽人意。虽说《论语》、《孟子》等一些传统文化经典一直是很多大学本科生的必读书目,但在经典教育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面临困境。

原因似乎显而易见:

其一,西方的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的影响。近些年来,西方的实用主义的思潮,伴随着市场经济,席卷中华大地。人对物表现出无限的贪恋,金钱曾一度成为生命价值的标尺。大学校园亦非净土,实用主义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价值观,“学ⅹⅹ有什么用?”成为大学生思考问题的主要方式。所谓“有用”即是否有利于考证、就业、赚钱等等,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所学知识与教育的价值。“教育即成长”的内在生命价值消失,“大学生”的生命开始物化,实用功利成为生命的全部价值,精神价值与智慧价值一片荒芜。美国教育家艾略特不无讽刺地说:“要不是教育意味着更多的金钱,或更大的支配人的权利或更多的社会地位,或至少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那么费心获得教育的人便会寥寥无几。”[3]所以阅读经典在一些学生看来,费时费力,又不能获利,没什么大用。自然不会去阅读,更谈不上以经典涵养生命。

其二,一些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与人文素养无法承担教育的责任。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高中“应试教育”以高考为终极目标,与提升人格的教育主旨无关,与功利性的目标有关。学生在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也发生急剧的变化,人生开始失去方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引导。

而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人文素质,道德水准不尽人意。无法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院校中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教师,数量并不多,难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而更让人忧虑的是,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让人堪忧,君不见高校教师抄袭事件屡屡见诸于报端,其中不乏名校;一些“专家学者”因为缺乏社会责任,正在使这一称号失去光环,“高校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不再神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现在的大学教师更多是在“授业”而非“传道”。大多在“谋食”,而非“谋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4],一语道破高校教育现状。很多教师成为教书的机器和工具,而非教育者。人文教育与素养,绝非几节人文课就可以解决问题,教师的言传身教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庸》有言:“修道之谓教”[5],讲授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师,应是“经师”与“人师”的合一。

古人“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6],庄子认为教诲之人,“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7]反躬自身,仁义忠信,恭俭推让这种素养,我们多数为人师者并不具备,而大学生命教育的主要承载者是教师,教育的本质是人对人的启迪!笔者以为,要让学生的生命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得以涵养,必须塑造教师自己良好的人格与心灵,否则无法涵养学生的生命。夸美纽斯说:“我们真正的工作是什么?它就是学习能提升我们、使我们思想高尚的智慧——我们把这种学习称之为道德和虔诚。”[8]一个拥有美好心灵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迪与教育将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胜过任何教学技巧。老子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9]

针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与教育中进行了一些尝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尝试:

其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角度渗透传统文化经典,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经典。在阐释“和谐社会”的理念时,从“和而不同、中和为美、以和为贵”等角度阐释其文化内涵,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儒家理念。并介绍道家和谐观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与自我生命的和谐,强调道家“道法自然,敬畏与尊重生命”的发展理念。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过多讲述,为使学生达到自身生命的和谐,把笔者所撰写的论文《老子的心理和谐观》发到学生公共邮箱,供学生阅读与参照!在阐述先进文化时,介绍传统文化之精粹,激发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鼓励学生修身养德,经邦济世,承担社会责任。其次,课外开设讲座,讲解经典的读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应学生社团之邀,专门做了“以经典浸润人生”的讲座,结合自己的求学读书经历,从各个角度阐述以经典浸润人生的重要性、必要性与意义。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所执教的班级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对传统文化经典产生了兴趣。

再次,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计入学分。在笔者所列学生的书目中,除了与毛邓课程相关的一些红色经典外,还有《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朱光潜说:“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经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10]所以在开学初,我告知学生“与其到处挖井,不如深凿一井”,在对书目做了具体介绍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本,作为本学期的经典精读书目。让我感到惊异的是,百分之六十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论语》。要求学生的读书笔记字数不限,但必须结合人生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的体会。写读书笔记的过程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位同学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她关于曾子三省的体会:我们每天也应该反省自己,回忆今天做了什么事情,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的地方,反省一天中所学的知识,是不是已经熟练掌握了,不能虚度每一天!”。从所交上来的读书笔记来看,学生确实从阅读文化经典中受益。

其二,课外组织《论语》读书会,以经典滋养生命。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对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教师的指导!因势利导,组织了《论语》读书会。之所以选择《论语》这本经典,原因有三:首先学生之兴趣与需要。近几年,随着于丹百家讲坛《论语心得》的热播,《论语》几乎家喻户晓。大学生渴望接近《论语》又缺乏指导,尤其是人文知识比较薄弱的理工院校学生。其次从《论语》这本经典的文体来看,是格言语录式的对话,又比较贴近生活,很少有抽象思辩与论理,大学生读起来不会有太多的陌生感,读来会有亲近感。再次,《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魂”之所在,其所体现的实用理性有助于学生在行动中践覆。正如李泽厚所说:“这里很少有‘什么是’的问题,所问特别是所答(孔子的回答)总是‘如何做’的问题。但这些非常实用的回答和讲述,却仍然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11]所以这些处事格言关乎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从而成为准宗教性能的教诫与体会。因此容易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

因此利用业余时间,每周与学生一同学习与讨论《论语》,学习分为几个过程:注音解字、释意连篇、涵泳讨论。由教师先主讲几次,每次不可贪多,不宜超过五章。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可以由几个学生分别主讲。目的只是让学生通过《论语》的学习,了解儒家文化,体会人生,躬身自省。在讨论阶段必须结合自身与社会现实,如孔子在《论语》第二篇《为政》中集中论述了“孝道”观,我结合《弟子规》与《孝经》介绍了中国传统孝的文化观念,也指出要辨证看待“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孝道观。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谈到了对父母的孝道,发现按照儒家的孝道观,我们每个人自身有很大的差距,深刻体会了孔子所说“色难”之理。结合社会现实,大家也讨论了现代社会对传统孝道观的冲击。最后形成了“行孝当及时,论心不论迹”的共识,对待父母尽力做到愉色婉容。在这样的经典阅读中,《论语》变成了启迪生命的文本,生命与生命可以真诚地交流,卢梭说:“利用日益成长的感性给这个青年人的心中投下博爱的种子。正是由于在他一生中,只有这个时候对他的关心教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12]。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个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每一次与学生讨论《论语》,自己仿佛做了一次心灵体操,自身的生命同时得到教益与提升!在共同的阅读中阐述道理,点化智慧、丰盈精神,从而滋养生命。

其三,在读书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成立“《论语》修身会”的学生社团。社团以“阅读文化经典,提升人文修养”为宗旨,以生命来影响生命,形成良好的氛围。学生在读书之余,组织了考察孔庙的活动。学生组织者对杭州孔庙先进行了考察,有一位学生讲解,提出相关问题,并召开了协会的会议,大家互相介绍,彼此熟悉。在考察的过程中,对孔子生平主要事迹,儒家思想及礼仪有了感性和具体的认识,又发现了传统文化知识的不足!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论语》。结合孔子弟子颜回与曾子的事迹进行教育,当学生面对塑像时候,他们了解知识与人物的愿望比较强烈,教师的言语更容易渗入他们的心田!“《论语》修身会”刚刚起步,作为教师,如何更好地引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在探索以传统文化经典浸润大学生生命的过程中,深感“知易行难”!以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生命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还不能吸引起大多数学生加入其中。同时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经历,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指导学生进行传文化经典阅读,关键在于教育者的真诚。孟子言:“诚者,天之道;思诚,人之道也”[13],坦诚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生命的悲欢与感受!此外,一人的力量极为有限,需要学校多方力量的配合,教育应该形成合力!由于初步探索与实践,从笔者自身素养与教学教育实践来说,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生命教育本身是“以心传心”的。没有经过实践与思索的理论是苍白与肤浅的,生活与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是鲜活与丰富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躬身而行!相信经过同仁的共同努力,生命教育的星星之火终有一天会成为成燎原之势!

参考文献

[1][8][捷]夸美纽斯著:任钟泉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第191页.

[2] 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96—105页.

[3] [英]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204页.

[4]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18页.

[5][6]陈绍编:《大学·中庸》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第10页.

[7]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37页.

[9]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 页.

[10]朱光潜:《谈修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宁,2008年版第92页.

[11]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3页.

经典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国学经典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关系 必要性 途径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着华夏民族的主体意识,是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的根基。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在经济多元化以及全球化的今天,更应该把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开创实践教学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式,探索二者相融合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从而推动国学经典的传承,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国学的内涵

《辞源》中国学的定义为:“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广义上的国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为主体文化,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科技等,是研究中国传统文明的一门学问。狭义上的国学可以分为三类: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思想流派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释道三家等;以目录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二、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关系

国学经典涵盖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教育原则和方法,可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理论资源和方法借鉴。将其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也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所在。

(一)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国学经典凝聚了华夏民族精神和思想文化。例如国学经典家国一体、心忧天下、以身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宽厚仁德、诚实守信、浩然正气的德行修养,奉养令其身安、尊重令其心安、孝要推恩及人的孝道教育,见贤思齐、和而不同、信义为重的人际交往原则,自强弘毅、学而不厌、知行合一的为学思想,进退有度、顺应自然、得失自如的人生境界等,都是思政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可将其融入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当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从国学经典里汲取充足的养分,通过继承、转化国学内涵并赋予时代性,才可以给予传统文化绵延的生命力,赋予思政理论课、实践课教学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底蕴。

(二)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国学思想涵盖了行之有效的德育原则和方法(两者的相同之处)。国学思想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比如引导、规范、教育等,尤其在德育原则和方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学思想主张的立德树人原则、知行合一原则、榜样示范法、家校共同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都可以融入当代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

三、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呈现信息多元化、社会开放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特征。一方面,各种思潮的交汇交锋,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交流碰撞,使得当代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发生各种冲突和选择,从而影响到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知的稳定性,强化了他们的功利性,弱化了或消解了他们的主体性。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引导大学生克服多元文化的冲击,解决他们在成长成才中的精神迷惘和传统文化素养的缺失问题,如何进行国学教育,让大学生感受国学魅力,增强其民族文化自信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觉性,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又一新的教学难点。因此,思政理论课教学不能脱离对国学经典的传承,要让国学所具有的民族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在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才能提高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知程度,使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思政理论课,长期以来的教学效果堪忧。将国学融入思政理论课不能只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

一是国学经典本身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与价值。要让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到国学对思想的引导、教化作用,对社会环境的净化作用,激发大学生学习国学的热情,深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逐渐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观点与立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立足于国学经典开展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民族精神,了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从而实现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三是国学经典能够极大地改善传统思政理论课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运用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灵活地将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听课热情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将传统文化落实到大学生的一言一行当中去,让国学真正入脑入心,使大学生从本质上陶冶性情,提高个人修养。

四、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途径

(一)国学经典与思政理论校园实践活动相融合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校内实践教学形式通常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阐发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实际开展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操作的活动。例如国学经典中的家国一体、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道生法、唯公无私的道家法治思想等,都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三大块内容相契合。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辩论、诗歌朗诵、红赏析、道德法制剧表演、历史人物故事分享等实践活动。在教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教师可针对课程内容组织实施以“中国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主动阅读经典著作,查找重要文献,整理分析收集材料,撰写研究论文,制作汇报课件,师生课堂讨论交流一系列环节,深刻认识民族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课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独自或合作完成这些任务。任务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体验每一个学习环节。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国学经典还可以渗透于课外实践活动中。高校思政部门可以组织开展国学讲堂、汉字书写比赛、知识抢答、征文比赛、国学读书会、国学经典诵读、中国书画展览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此外,思政部门可以与其他部门联动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文艺节、学生社团协会活动、党课团课培训学习、板报展示、橱窗宣传栏、文化艺术墙、校训、校徽、校歌、学校精神等都可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如我院开展的狮山讲坛之国学讲堂、经典红歌咏比赛、经典诵读、传统节假日系列文化活动,以及阅读经典校本德育读物――《国学之美》等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极大地提高了思政教学质量。我院还充分利用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媒介,将国学普及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国学氛围,让学生深度领会国学思想精髓。

(二)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相契合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常见形式,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将国学经典融入社会实践,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可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外实践教学中,开展具有地方人文内涵的活动。例如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开展地域人物寻访、地方红色教育基地考查、地域历史文化学习活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展追溯文化源头、重走文化古道、寻访民间艺术、考察民俗文化等活动,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另外,我院组织实施的德育实践项目、志愿者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慈善一日捐”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都融入了国学文化。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国学理论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素材,从而化教为学,化学为思,化理为情,化知为行。这样既促进了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重视、喜爱、守护和践行,又进一步提升了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三)国学经典与校园新媒体相结合

在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时空的限制、覆盖面窄的局限被打破,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影响力日渐深入。而且,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日益完善,信息化技术手段日益成熟,“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的建设开始普及。这一切都使得思政课的教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基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丰富形式和新媒体的特点,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与校园新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思政理论课专题网站、世界大学城空间、微课、MOOC、QQ、博客、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进行国学课程的开发和共享,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技术,结合视觉与听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强化教学效果。网络视频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在线观看,国学讲座视频也可以运用其中;APP游戏可以在好友之间进行竞争排名,国学经典也可以融入其中;选秀比赛可以吸引选手参赛和粉丝目光,国学知识比赛也可以吸引大众学习。因此,运用新媒体的多媒体性可以改进和完善传统的教学形式,从单一运用参与性教学方法到融合吸收在线互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的综合提升,增强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W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骆建彬.卓越领导国学讲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秦凯文,刘璐,王赵h.新媒体环境下国学经典的推广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44,43.

经典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文学经典;消费社会;文学教育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就有学者关注文学经典问题。时至2005年,关于文学经典的论争在广度与深度方面都大有拓进,文学经典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理论热点。2006年该问题愈发为学术界所重视,不仅有更多学者在学理层面深入研究,而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陕西师范大学还共同主办了“文学经典的传承与重构”学术研讨会。综观近几年的论争与研究,我们发现大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经典面临挑战

在任何一个大变革时代,经典都会面临挑战,如“五四”时期,“四书五经”不再成为经典,流传千百年的文言诗文从文学场阈中心骤然边缘化;“”时期,诸多文学经典成为“毒草”。但是,在以往这些时期,变革者所做的是摧毁旧经典,确立新经典,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其实是推陈出新,是文学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不管思想观念变革多么剧烈,新旧经典反差多么刺目,没有人质疑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当前所谓的文学经典面临挑战恰恰并非如此,它不是说以“戏说”、“大话”、“恶搞”等方式改写经典,损害了某些文学经典的形象,动摇了其作为经典的地位,使得当下文学经典面临着被新的文学作品取而代之的危险,而是说在当代这样一个消费社会中,在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挺进审美文化轴心的背景下,文学经典还有存在的充足理由吗?所谓经典,不仅意味着价值的恒久性,更重要的是,它首先得有价值,能满足特定历史时期对于文化权威以及文化规训的需求。如果文学在人们精神生活中变得无足轻重,那么,这个时代的文化就可能不需要任何文学作品成为经典。有学者认为,由于社会生活资源过度丰裕,文化资源充沛,文学在社会生活中不再举足轻重,经典文学时代已经终结,文学进入了“后文学时代”。孟繁华在《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一文中则以极其丰富的材料例证了文学经典的终结。

针对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高楠在《文学经典的危言与大众趣味权力化》一文中认为,以历史名义进行经典解构或否定,不过是造势的危言耸听,是精英群体面对大众趣味权力化的现实进行媚俗式的价值退让。高楠将文学经典面临挑战与大众趣味权力化联系起来考察,眼光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将文学经典面临的现实挑战解释为造势者的危言耸听,不免有失偏颇。盖生在题为《“文学终结论”疑析――兼论经典的文学写作价值的永恒性》一文中则提出,文学需求是人的本体性需求,文学自身的本体规定使其具有无可取代的独特性。当前文学在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冲击下被边缘化是文学非线性进步的表现,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现象。他进一步指出,随着物质享乐的相对餍足,将会出现意义焦虑,因此,生产意义的文学不仅不会终结,还将在新形势下具有重建经典的可能。然而,人并不具有先于社会历史的本体性,人的文学需求与其文学经验,尤其是与其所接受的文学教育密切相关,换句话说,所谓人的文学本体性需求其实是由文学经典建构出来的,一旦文学经典退出当代文化场阈,不久之后文学也许就不再成为人的本体性需求,到那时,文学自身也将无所谓独特价值。本文以为,文学经典是否会终结,这既不是历史事实,也不是一个纯粹理论问题,它受到社会文化变迁的客观影响,但是,人们毕竟还可以通过操纵文学教育这台机器等实践性努力改变其进程与方向。

二、文学经典与消费社会

文学经典之所以面临挑战,首要在于社会文化正在发生急剧变革。当代社会正在走向消费社会,消费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和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刻。赵学勇在《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一文中,就明确提出文学经典面临危机源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冲突。在该文中他还分析了消费时代文学经典所处的外部矛盾和自身悖论,认为只要能够正确处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学经典面临的矛盾就会逐步消弭,甚至可能依靠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播。吴兴明在《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一文中,提出了恰好相反的观点。他首先详细地分析了文学经典商业扩张的种种情况。所谓文学经典的商业化扩张是指出于经济驱动而改变文学经典的形态,使文学经典成为各种各样的文化消费品;或者直接利用文学经典的知名度,获取经济利益。比如《三国演义》被改写为小人书,被拍摄为影视作品,被制作成网络游戏,其中的人名、地名、故事情节被用于制作酒店招牌,开发旅游业等。吴兴明认为,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是因为经济上升为社会的主导力量,消费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基础(座架),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将使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经典走向终结。仔细思量,吴兴明的推论学理依据并不充足。一方面消费关系未必是当代社会关系的座架;另一方面当代社会毕竟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某一种社会关系虽然可能上升为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力量,但也未必就能决定文学经典的命运。相比较而言,赵学勇的观点有些乐观主义色彩,但其思想方法不同于决定论者,他重视文化参与者的实践努力,提出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新问题――依靠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播。

对于消费社会中文学经典的遭遇,有些学者还就具体问题作了深入考察。陶东风在《“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一文中,分析了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中的独特遭遇――“大话文化”对文学经典的消解,并认为“大话文化”容易导致犬儒主义人生态度。李治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通俗文学、大众文化的经典化》一文中,介绍了消费文化语境中通俗文学、大众文化进入中小学教材的概况,他认为通俗文学、大众文化的经典化可以促进雅俗互动的文学文化生态平衡时代的到来。消费社会中文学经典的遭遇是个大课题,其中值得关注的具体问题还有很多,如消费社会中网络文化对文学经典影响、消费社会中文学经典的商业化扩张等。

三、文学经典的形成机制

文学经典面临挑战一方面来自社会文化变革;另一方面来自文学理论本身。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乃是因其永久的艺术魅力,这曾经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公理。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激进的文学经典论者提出,现存的所谓经典绝大多数出自已经过世的、欧洲的、男性的、白人(Dead White European Man,缩写为DWEM)作家之手,而众多非欧洲的、非白人的、女性的作家却常常被排除在经典作家名单之外,由此可见,超然的审美仅仅是幻象,文学经典不是功利世界中的“飞地”,而是文化权力的竞技场。这种理论催生了文学经典虚无主义观念,使得人们从理论上怀疑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与必要性。朱国华在《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一文中,对这两种文学经典理论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并认为古往今来的经典化结构原则根本无法通约。这也就是说,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以及其内在机制,是一个不可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论争也许只能走向西方学者所走的文化政治学路径,而无多少纯粹的学术价值。

朱国华的观点并没有引发国内学者共鸣,大多数国内学者仍然把文学经典的形成机制看作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并且主张将审美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结合起来考察。童庆炳在《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等文章中就提出,文学经典是时常变动的,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在此建构过程中,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只是诸多建构因素的一维,此外还有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与可阐释空间以及接受者和特定的文学观念等重要因素参与其中。陈太胜在《文学经典与理论:变与不变的辨证》、《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的身份政治》等文章中则批评了以萨义德的后殖民批评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对文学性的忽视,认为一切理论对文学经典的创造性阐释只是文学经典暂时的“变”,文学经典本身其实是“不变”的,它是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将文学经典形成机制作为一个纯粹学术问题来对待,显然不是三五篇论争性的文章所能真正解决,而且宏观论证也难免失之于空疏。有些学者另辟研究路径,开始深入研究文学经典化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这方面代表性文章有黄大宏的《重写:文学文本的经典化途径》、杨春忠的《本事迁移理论视界中的经典再生产》等。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个案研究,如胡景敏的《巴金的自我叙述与〈随想录〉的经典化》、陈刚的《戏曲的经典化形式:折子戏》等。

四、文学经典与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既是文学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学经典价值实现的重要场阈。在阅读文化还未兴起之前,文学教育几乎是文学经典化的唯一途径。由于活字印刷术发明与市民阶层兴起,阅读文化占据了审美文化的中心,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成为文学经典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广泛传播的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仍然与文学教育机构的认可密切相关。随着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汹涌而来,阅读文化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文学教育在文学经典化过程中还能有何作为呢?是顺应历史潮流,欢迎武侠传奇、流行音乐等通俗文学、大众文化进入教材,还是坚守“利维斯主义”,严格鉴定文学经典,并利用文学教育体制广泛传播文学经典,以此抵制大众文化的威胁呢?这是一个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严肃问题。有学者针对文学教学现状,认为文化研究的经典观是当前文学教育的误区,主张借鉴“利维斯主义”,重新认识文学经典的意义与价值。

其实,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应该在人类教育史与当代教育体系这个坐标中确定文学教育的位置。我们知道,在现代教育体制建立之前,并不存在独立自主的文学教育,所谓文学教育其实主要是意识形态与伦理观念的载体,用于教育的文学经典也主要发挥其教化功能,而不是审美功能。随着现代学科分化的发展与审美自律观念的确立,形成了专业化的文学教育。专业化文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训练人们的阅读能力来培育其文学审美能力与文学创造能力,通过传授文学史知识来提高其文化修养等。但是,在阅读文化衰微时期,文学审美能力还能够为人们认可吗?人们还需要文学史知识来提高文化修养吗?“利维斯主义”只是把能够培养读者道德意识的名著作为文学教育的经典,其主张的文学教育恰恰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化多元化时期,即使传统的文学写作终结了,文学经典还是否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呢?又具有怎样的人文教育价值呢?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 黄浩.《从“文学经典时代”到“后文学时代”――简论“后文学社会”的五大历史特征》.《文艺争鸣》[J].2002,(6).

[2] 高楠.《文学经典的危言与大众趣味权力化》.《文学评论》[J].2005,(6).

[3] 盖生.《“文学终结论”疑析―兼论经典的文学写作价值的永恒性》.《文艺理论研究》[J].2006,(2).

[4] 赵学勇.《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文学评论》[J].2006,(5).

[5] 吴兴明.《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中国比较文学》[J].2006,(1).

[6] 陶东风.《“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中州学刊》[J].2005,(4).

[7]李治建.《消费文化语境中通俗文学、大众文化的经典化》.《中州学刊》[J].2005,(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