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国企扶贫驻村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2-02-25 04:36:10

国企扶贫驻村工作总结

国企扶贫驻村工作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战略思路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省委把握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总体要求,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破口,坚持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锻炼干部,努力实现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促进我县追赶跨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到2019年,被帮扶贫困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培育1—2个骨干致富增收产业,村级班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民主管理能力得到加强。

(二)到2019年,被帮扶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观念明显转变,收入明显增加,增收致富能力明显增强,稳定实现“三好、两富”目标。

(三)全县每年完成2000人以上的脱贫解困任务,2019年提前实现贫困村和片区贫困县“脱贫摘帽”,让全县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三、建立联系帮扶制度

(一)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扶贫攻坚制度。实行1名县级领导联系1个乡镇扶贫攻坚工作。分乡镇建立扶贫攻坚督导工作组,督导工作组组长由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兼任,成员由联系该乡镇的州级部门(单位)分管领导、县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组成。

(二)建立县以上部门帮扶贫困村制度。整合省、州、县级帮扶部门力量,统筹安排驻村帮扶全县35个贫困村(具体见附件1)。帮扶部门向贫困村派驻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队长由帮扶该村的州级部门分管领导或县级部门领导担任,副队长由乡镇党委班子成员担任,队员由帮扶部门的驻村干部、联系该村的乡镇干部等人组成,做到贫困村全覆盖。

(三)建立贫困户帮扶制度。按照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的工作要求,采取一帮一、一帮x等方式开展结对帮扶。以贫困户为基本单元落实帮扶责任人,实现全县各村所有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由省、州、县帮扶部门的干部和乡镇、村、组干部及当地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负责帮扶。县级领导干部每人帮扶不超过3户,科级干部每人帮扶2-3户,机关一般干部帮扶1—2户,村(组)干部党员、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人员每人联系至少1户。

(四)建立社会爱心人士参与贫困户帮扶制度。结合社会扶贫工作,积极搭建县籍在外成功人士、爱心企业家等社会帮扶力量“点对点”结对帮扶贫困户平台,探索开展帮扶贫困家庭、资助贫困学生等活动。

四、督导工作组、帮扶部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职责

(一)督导工作组职责。督导工作组负责乡镇贫困村帮扶计划制订和任务落实。

1.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衔接、协调帮扶部门和乡镇,组建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落实好驻村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工作队组建工作于9月5日前完成并进驻帮扶村开展工作。

2.指导编制帮扶规划。立足村组实际,分析致贫原因,找准脱贫思路,制定贫困村帮扶规划、贫困户帮扶方案和具体工作措施。贫困村帮扶规划、贫困户帮扶方案编制于9月25日前完成并经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联系乡县级领导审定确认签字后,上报县委组织部和县民政和扶贫移民局。

3.定期调研指导。督导组每月到乡镇调研指导工作1次以上,跟踪了解联系乡镇工作情况,帮助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统筹协调部门(单位)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二)帮扶部门(单位)职责。帮扶部门要将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与“双联”“挂包帮”、对口定点扶贫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强本单位本部门精准扶贫工作组织领导。

1.选派驻村干部。各帮扶单位指定1名分管领导负责与被帮扶村、户和有关单位沟通联络,至少选派1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驻村工作,每批次驻村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年。

2.定期研究驻村帮扶工作。县级部门负责确定1名驻村干部,掌握驻村干部的工作情况,落实驻村工作经费,协助争取帮扶项目和资金,发动本单位和下属单位干部职工支持驻村干部开展工作。单位一把手要定期听取驻村干部工作汇报,每半年至少1次到驻点村调研指导。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协调,每季度开展1次调查研究、解决1—2个突出问题。

3.关心关怀驻村干部。驻村干部在派驻期间派出部门(单位)原则上不抽调或安排其他工作。积极帮助驻村干部及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驻村干部后顾无忧、扎根基层。

(三)驻村帮扶工作队职责。

1.宣传方针政策,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扶贫政策、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积极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积极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发展意识,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创业增收、脱贫致富。

2.进一步摸清底数,找准致贫原因。在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数据的基础上,再次进村入户,切实摸清贫困户底数,找准致贫原因,为帮扶措施落到实处打下坚实的基础。驻村帮扶工作队将收集的准确信息汇总后,于9月15日前报所在乡镇(场),各乡镇(场)将全乡基本情况汇总后,经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于9月20前将数据上报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

3.建立帮扶台帐,开展结对帮扶。通过调查研究,及时找准和发现问题,收集民意并掌握干部群众对发展的意见,建立帮扶工作台帐。协助村委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做好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工作。驻村工作组成员要做好派出部门党员干部职工包户帮扶工作的沟通、联系、协调工作。

4.指导编制实施扶贫规划。指导驻点村立足实际,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原则,帮助村“两委”科学制定并组织实施扶贫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贫困村帮扶规划和贫困户帮扶方案于9月20日前完成并报督导工作组,经督导组审核签字确认后统一上报。

5.帮助协调衔接落实项目。在积极动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根据贫困村的实际和需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发展资金,争取帮扶项目,并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规划制订、项目实施和工程监管,积极增加农户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6.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致富能力。积极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开展劳务输出。因地制宜助推驻点村特色产业发展,提高贫困户经济效益,帮助培育致富带头人。

7.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协助上级党委、政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指导村“两委”全面推进“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效能,提高村级民主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协助村“两委”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增强村“两委”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驻村帮扶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全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直机关工委、县民政和扶贫移民局共同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建立完善驻村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考核、保障激励等规章制度,建立驻村干部档案,及时向驻村帮扶部门反馈驻村干部工作情况。将驻村帮扶工作纳入派出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每年进行一次考评和基层群众满意度测评,对未完成年度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部门实行目标考核“一票否决”制。全县每2年进行一次评比,对帮扶工作成效突出的部门和驻村干部进行表扬,对完成驻村帮扶任务特别优秀的干部加强培养使用。

(二)严格驻村工作队员选派条件和待遇落实。驻村工作队员选派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专业素养强、有改革创新精神、农村经验较丰富,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热心扶贫工作、吃苦耐劳、办事公道、身体健康,现任科级及以下职务的干部。干部驻村期间,其行政关系、工资和相关待遇在原单位不变。派驻部门要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明确干部挂职工作期间有关待遇的通知》规定,给予派驻人员一定误餐、交通和通讯等补贴。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根据村组贫困程度和贫困人口规模以及年度脱贫解困任务,县委政府创新金融扶持和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县财政局、县民政和扶贫移民局等单位统筹安排中央、省、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贫困村的项目和资金安排倾斜力度,各帮扶单位除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及其他财政资金外,要积极筹措帮扶资金。

国企扶贫驻村工作总结篇2

近年来,根据省、市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相关要求,各级党组织主动转变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促脱贫攻坚上,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脱贫帮扶第一线,查找短板,谋划思路,实施项目,为实现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2019年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精心组织,健全精准脱贫工作机制。一是县上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精准脱贫指挥部,各乡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站长的扶贫工作站,各贫困村设立扶贫工作室,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惠民生”为主线,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扶贫,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形成县乡村齐抓共管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全县30位县级领导干部、80个县直部门和省市帮扶单位负责人、20个脱贫攻坚专项小组成员,全员参与,“一盘棋”挂图作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下沉到19个乡镇(管委会)、144个贫困村,加强指导,细化方案,精准施策,强力推进。县上按照12348的扶贫攻坚战略,即一个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两个体系(以双组长制)、3+20方案、四轮驱动(异地搬迁当头炮;基础建设排头兵;产业发展突破口;金融扶贫助推器)、八大工程(特色产业扶贫工程、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基础设施扶贫工程、电商扶贫工程、教育扶贫工程、旅游扶贫工程、健康医疗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的思路,制定下发《化隆县2017年脱贫攻坚计划》《化隆县2017年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计、一人一方”的要求,逐村逐户逐人制定了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紧紧围绕“贫困村脱贫七项指标”,整合资金3.78亿元,对今年退出的42个贫困村建设文化广场、危旧房改造、人畜饮水安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村道硬化、环境整治等33个项目,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针对我县山大沟深,“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实际,今年对德恒隆等10个乡镇18个村(社) 2051户8127人(建档立卡户435户1622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项目总投资11902万元。二是制定出台“3+20”精准扶贫专项方案,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化隆县锁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七项指标”要求,瞄准“全退出、全脱贫”在“精准”上下功夫。党员领导干部带队抓好一件一件落实,摒弃“大水漫灌”;党员、干部做好一户一户精准对接,实现“精准滴灌”,贫困农户主动按照“一户一策”积极养成好习惯、勤劳搞好自家生产生活。针对贫困户资金短缺的实际,县上实施金融扶贫工程,累计发放扶贫贷款8109万元,其中: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1230笔6534万元;发放能人大户贷款15笔775万元,带动贫困户54户;发放产业园区企业贷款1笔800万元,带动贫困户47户,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资金困难的问题。三是县、乡、村分别绘制贫困村分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年度脱贫时序等“作战图”,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脱贫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四是投资200万元,建立了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云终端操作管理系统,促进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科学化管理。

(二)严格管理,确保第一书记履职尽责。为确保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能切实担起责任、服务群众,有效推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化隆县结合本地实际,一是制定了《第一书记扶贫工作考核制度》《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队员召回制度》《第一书记工作反馈制度》《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队员通报制度》《化隆县建立第一书记关爱激励制度》《化隆县第一书记及扶贫(驻村)工作队员惩罚性召回暂行规定》共六项制度,督促第一书记驻村有为、履职尽责。二是对年度考核不称职的2名第一书记进行了召回。三是实行双向挂职制度。选派20名县直机关干部到脱贫任务重、矛盾问题多的10个乡镇进行挂职锻炼,旨在协助乡镇党委进一步完善扶贫措施,拓宽扶贫路径,指导和推动基层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助推所在乡镇党的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并选派14名乡镇干部到纪委、扶贫、精准扶贫指挥部等部门、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创新工作方法,在全县53个非贫困村选派了53名第一书记,有力地促进了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的能力。

(三)关爱激励,激发扶贫干部队伍活力。立足实际,加强对第一书记、扶贫(驻村)队员和村干部的关爱服务工作,通过建立关爱激励制度,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一是及时为省、市、县选派到村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成员享受艰苦边远地区工资水平补差、乡镇工作岗位补助和生活补助金。二是2016年从党内关爱基金中列支21.2万元为全县111名第一书记、320名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和362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办理了人身意外险,2017年又拿出20.8万元为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办理了人身意外险,确保扶贫工作队在基层待得住、干得好。三是连续两年为“第一书记”征订《党的生活》等党建刊物1-2份。扶贫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从2016年1万元提高到1.5万元。同时,为重点贫困村和一般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分别解决燃油费3000元和2000元。四是县上对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8名第一书记、10名乡镇党委书记、12个优秀帮扶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了第一书记及驻村队员的工作热情。五是通过采取“一述两推三审四评”的方式,将3名政治坚定、作风扎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成员被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

(四)精准施策,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第一书记及驻村队员,认真落实“123”工作机制,立足本村实际,对接各类惠民政策,帮助贫困户脱贫,整合利用每人54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扎实推进产业扶贫。一是在19个村推广“一村一店”模式,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贫困村与品牌拉面店签订合作协议,按本金的10%对加盟贫困户进行利益分红。二是在30个村推广“种养殖业”模式,以“合作社+农户”、分散养殖等模式,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三是在22个村推广“商铺购买”模式,通过购买商铺,让贫困户实现资产收益。四是在2个村推广“民族服饰加工”模式,将资金入股到相关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五是在3个村推广“建筑业”模式,由村集体成立劳务承包公司承揽工程,带动农户增加劳务收入脱贫。六是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投资160万元,对800名贫困群众进行了挖掘机、驾驶员、推土机等实用技术培训,对370多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学历教育补助。同时,依托化隆拉面经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目前已有1020名“带薪在岗实训+创业”人员上岗实训。七是紧紧围绕“贫困村脱贫七项指标”,整合资金3.78亿元,对今年退出的42个贫困村实施文化广场、危旧房改造、人畜饮水安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村道硬化、环境整治等33个项目,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八是对德恒隆等10个乡镇18个村(社) 2051户8127人(建档立卡户435户1622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项目总投资11902万元。九是县上聘用71名建档立卡户到天保、生态、公益林管护护林岗位,人均年工资1.5万元以上,续聘5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继续担任生态护林员,人均年工资1万元,总工资达500万元。十是将“雨露计划”项目资金整合到“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按照“互联网+拉面+n”思路,共投资4000万元在42个贫困村筛选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年增加工资性收入4万元以上。投资4512.78万元,在全县101个村2153贫困户8357人中实施扶贫产业扶持项目。

(五)强化培训,提升党员干部脱贫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渠道为村党支部书记及第一书记集体充电。一是组织89名村党支部书记、100名第一书记和320多名驻村队员到青海省农村干部学院进行培训,组织74名村党支部书记赴江苏华西村参加农村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有力提升了村党支部书记党性觉悟和农村工作能力。二是县委组织部抽调县纪检、宣传、党校、扶贫等单位的业务骨干,组成两个培训小组,分赴17个乡镇,开展农村党员冬春季培训,共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362名、农村党员50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200余名,真正让广大党员群众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三是和县委党校联合在全县开展了“扶贫先扶志”宣讲活动和精准扶贫政策知识(思想扶贫)培训班,宣讲队深入17个乡镇进行授课,并从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等方面讲解了精神扶贫的思路和对策。四是开展了全县精准扶贫知识考试,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干部精准扶贫政策知晓率,强化干部扶贫工作水平,切实做到精准发力,有效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及精准扶贫干部在县第一小学举办了“全县精准扶贫知识考试”全县760多名干部参加了考试 。

(六)多方联动,形成精准扶贫强大合力。认真开展“双联双帮”和结对认亲帮扶活动。全县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双联双帮”和结对认亲帮扶活动,采取1+1、1+N或N+1的方式确定结对帮扶。全县68个党组、党支部结对帮扶68个贫困村;省直61个党组、支部结对帮扶61个村;市直15个党组、支部结对帮扶15个村。结对帮扶单位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结对认亲,使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亲戚”,“双联双帮”实现了全覆盖。全县各机关单位、各企事业单位职工9699人与全县362个行政村91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认亲,共帮扶资金210多万元。144名驻村第一书记、288名驻村工作组成员,与贫困村群众同住同吃,一块苦,一起干,宣政策、谋思路、跑项目、送温暖、兑承诺,帮助贫困群众“快马加鞭”,脱贫奔康。全县9000余名党员在各自战线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与广大干部群众,担责立责,同甘共苦奔小康。一是采取1+1、1+N或N+1等方式确定结对帮扶关系,“双联双帮”实现全覆盖,做到贫困户都有党员干部或爱心人士结对帮扶。二是加强与中国地质大学、鞍山市、省直机关、县民营企业家的协调联系,积极争取教育援助、产业扶贫、干部培训、矿产资源勘测等方面帮扶项目。截止目前,我县已累计争取各类帮扶物资约合1889.8万元。通过各界帮扶,极大的改善了我县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三是加大力度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按照“县委书记破难点、组织部长抓重点”的思路,实施了100个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化党建,目前21个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已经峻工,目前正在配备办公设备及空调,10个村的村级办公场所已经完成主体,其他的正在抓紧施工。

二、存在问题

(一)第一书记作用发挥不平衡。在落实“123”工作机制中,由于第一书所在的单位不同,扶贫力度不一样,省上和市级帮扶的贫困村“123”机制落实的很好,但县上的个别单位认亲帮扶也只是蜻蜓点水,停留在争取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上,仍属于“输血”式扶贫,从长远规划脱贫攻坚思考的不够。

(二)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全县84.2%的耕地分布在浅脑山地区,73%的农民聚居在浅脑山地区,群众收入主要依赖简单的种养业,农产品主要以出售原始产品为主,农民群众生活困难,贫困群众发展能力不高,防灾抗灾能力弱,因病因学因婚因灾致贫的问题存在,严重制约着群众脱贫的步伐。

(三)全县产业扶贫形式单一。受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恶劣等的影响,贫困群众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就业门路狭窄,一些贫困村靠天吃饭的现象依然存在,收入很不稳定。广大群众增收的内生机制尚未形成,支撑体系比较脆弱,在化隆除了拉面经济以外,缺乏其他有支撑力的产业和资源,以产业带动扶贫工作的难度较大。

(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县362个村均没有集体经济,都属于“空壳”村,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缺乏财力支撑,无钱办事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力促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50条措施的要求,从思想认识方面、责任落实方面、骨干培养方面、固本强基方面、先锋引领方面、能力提升方面、人才服务方面、合力攻坚方面、基础保障方面、督查考核共10个方面继续狠抓50项措施落实工作,以此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做到“双推进”“双提升”。

(二)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脱贫攻坚的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服务引领作用,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旗帜树立起来,把功能作用发挥出来,探索建立“党组织十”的党建模式,以及“能人引领、强村带动”等,为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推进精准扶贫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

(三)拓宽产业扶贫思路,探寻符合实际脱贫之策。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各级党组织和第一书记的一项政治任务,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第一书记沉下身子,深入实际,拓宽脱贫致富的思路,既要利用好本地资源优势,又要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对症下药制定对策,走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脱贫之路。

(四)加大统筹攻坚力量,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双帮”作用,不断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的投入,突出区域化布局,厚植发展优势,彰显地方特色,做到“一乡一品、一村一店”,发挥好社会企业的带动作用、合作组织的引导作用,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转移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户脱贫致富的问题。

(五)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投资、财政专项资金和发动群众入股等措施,创办村级合作社等经济实体,逐步在一些有条件的村率先建立集体经济。

(六)加强第一书记的管理,夯实脱贫攻坚的基层基础。进一步加强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的管理,通过定期抽查、查看出勤、听取群众反映等方式严格管理第一书记,同时加强对“第一书记”的年终考核,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给予批评教育,对工作不胜任的及时调整和处理,确保贫困村不脱贫,“第一书记”不撤离。

2019年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中心认真开展党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了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切实提高了党总支的党建工作水平。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抓党建工作责任

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要求,明确党总支履行抓基层党建的主体责任,明确党总支书记为党总支党建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各支部书记为各支部的党建第一责任人。

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和引导党员认真学习《党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有关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明确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同时,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种党建活动。

国企扶贫驻村工作总结篇3

税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总结

在20XX年上半年里,为了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

政府关于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根据

市委、市政府2月13日召开的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精

神,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

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及市第

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我们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的总体要求,从全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入手,狠抓各项目

标任务的整体有序推进,做到底数清,家底明,靶向准,

坚持集体和贫困户同等重视,同步推进,同步受益的三同

原则,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努力,扶贫工作已经初见成效。

一、驻村单位及靠山村基本情况

望海区国税局在20XX年10月底,接到对口扶贫皇

冠区九龙街靠山村的任务,11月初确定了驻村人员并入驻,

选派二名干部长年驻村进行扶贫,成立了以区局党组书、

局长和分管局长、机关党办主任,驻村工作为员组成的扶

贫攻坚小组,形成了局长挂帅亲自抓,分管局长具体管,

11个支部书记分别包干11个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驻村

工作人员长期驻村抓扶贫项目,政策宣传落实的工作机制。

靠山村位于皇冠区东部边远山区,革命老区,海拔

高度675米,南与黄冈市接壤,东与罗田交界,北与麻城

市毗邻,全村275户,总人口

1138人,13个自然湾组成8

个村民小组,党员40名,组织建设基本完善,由5名村干

部组成村支部和村委会,一名书记兼村主任,4名村干部为

村二委委员。有8个村小组长。全村劳动力566人,长年

外出打工人员456人,20XX年人均收入10100元,上年农

业生产总值1149万元,低保户17户,贫困户11户38人,

贫困原因为自然灾害和因病因、因残导致。全村的主要收

入来源以外出务工和4000亩油茶基地为主。另有独特的山

林资源野生猗猴桃近100亩,板栗200亩,柿子近千棵,

全村具有天然形成将军洞、鹰嘴石和情人洞、还有古老的

金盆寨城墙近500余米等旅游资源,靠山现已被武汉市委、

市政府区,皇冠区委区政府列为“十三五”红色旅游区。

二、主要做的工作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下半年工作打

1、

在开展“春季攻势”行动方面;根据市政府在2

月13日召开的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精神,我们驻村工

作队及时地召开村“两委”会,研究和制定了

“春季攻势”

的工作方案,并按照省、市、区扶贫办的要求,逐一抓了

落实。

2、

在各单位领导到驻点村开展调研及走访慰问方面;

望海国税局局长兼党委书记:陈红兵及分管扶贫工作的副

局长:王体训经常带领结队帮扶的11名支部书记到驻点村

开展调研和走访慰问,特别是在今年春节期间慰问,带去

慰问金9000元整,共慰问了

18名贫困户及老党员。

3、

在各单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责任制落实方

面;

望海国税局有11名支部书记和靠山村11户贫困户结

成帮扶对子,并制定了具体的帮扶工作计划,经常取得联

系,贫困户家庭情况了如指掌,经常定期和不定期到贫困

户家进行交流和支助。

4、

在帮助驻点村制定三年脱贫规划、年度帮扶计划

和贫困户脱贫方案方面;望海区国税局在20XX年10月底,

接到对口扶贫皇冠区九龙街靠山村的任务,11月初确定了

驻村人员并入驻,选派二名干部长年驻村进行扶贫,成立

了以区局党组书记、局长和分管局长、机关党办主任,驻

村工作队员组成的扶贫攻坚小组,同时根据要求并制定了

三年脱贫的规划、每年在三年脱贫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年度

帮扶计划和脱贫户数及人数。

5、

在帮助驻点村理清发展思路、促进农民增收、发

展集体经济、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村湾环境等方面;在年

初根据市委、市政府2月13日召开的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

议的精神,以精准扶贫三年总体规划和20XX年的工作方案

为基础,制定20XX年精准扶贫的工作方案和“春季攻势”

工作方案;一是投入了2万元在柿子园旁边大道上种植了

600棵银杏树,并取名“银杏大道”,绿化了村的环境;二

是经村支部提议,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投入了资金6

万元给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改善了党员群众活动

的环境;三是为了确保本村精准扶贫按原计划全面完成,

结合本村实际,因家施策,依托天风天勤生态养殖优势,

在1

1户中选拔有能力的8户实施家庭养鸡,投资了1万

元,年底每只鸡可收益50元左右,每户一年可增收近两千

元左右;四是建油茶示范园304亩,每亩投资100元左右,

共投资3万元,贫困户每人每年增收近千元左右。

6、

在协助做好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工作方面;广泛

宣传,入户调查,摸清底数,精准识别。我们工作队驻村

以后,迅速投入工作,在听取了村委会的情况介绍后,立

即启动了调查摸底工作。一是走湾串户,弄清全村的基本

情况,包括生产生活方式,主要收入来源,生活水准,初

步找到贫困户范围,二是按照政策要求,确认精准扶贫对

象。与村委会一道召开全村村民大会,宣讲精准扶贫政策

文件,村民投票,初步选出贫困户,按票数多少,根据调

查掌握的情况,对初选名单进行公示,并进行入户调查,

经过反复调查最后确认了

11贫困户共38人为本村精准扶

贫对象;在动态管理上,我们根据不同的工作阶段对贫困

户的资料进行不断更新升级,做到贫困户的每个人都与资

料相符。

7、

在协助做好“市民下乡”与“精准脱贫”相结合

工作方面;我们把政府主导、财政投入和社会各界广泛参

与有机的结合起来,群策群力,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

“市民下乡”

“新青年下乡”“银行小额贷款”

“万名警察

进社区”“靠山村与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对接”

等活动,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捐款捐物和外出务工人员、

复转军人、企业老板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致富,帮助贫困

人口购买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等社会力量,助推精准扶

贫。

8、

在开展驻村帮扶专项整改工作方面;按照(关于

对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存在问题进行专项整改的通知)

和武扶组办(20XX)

6号文件的精神,对照“整改问题清单”

,逐一对标整改;举一反三,全面自查自纠,建立问题台

账,分类制定整改措施和写出总结报告;完善规章制度,

促进驻村帮扶各项工作落实。

9、

在协助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提高班子战斗

力方面;做好驻村党建工作,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

关键看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

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健全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基层

治理能力,开展驻村党员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该民主的要

民主、该公开的要公开,村两委会要密切联系群众,艰苦

奋斗、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与老百姓同呼吸、共

命运、心连心,确保社会风清气正,确保两委会班子执政

廉政。

10、

在驻村工作队及队员学习、工作、作风建设和

驻村考勤方面;我们驻村工作队员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

工作上都能起表率作用,只有自己学懂学精,才能更好地

作好宣传;在考勤方面;能严格落实驻村队员驻村时间不

少于三分之二的规定;能做好“4和1”的工作制度(就是

每个星期一至星期四驻村,星期五到单位回报精准扶贫工

作),能严格遵守驻村帮扶工作纪律,做到“六不准”,树

立好的形象。

11、

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方面;

一是受靠山自然条件限制,不宜发展农业,依靠现有资源

和条件,很难脱贫;二是贫困户大都是老弱病残,没有自

身脱贫能力;三是靠山脱贫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旅游

产业,而依靠帮扶单位的帮扶资金,可说是杯水车薪,虽

然现在引进了天风天勤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进行着猗猴桃

种植和五黑鸡养殖,但如果没有政府大力引进和开发旅游

产业,其前景也不乐观。

12、在下半年工作安排方面;一是完成100千瓦光

伏发电建设项目,到年底使村的集体经济达到10万元以;

二是着力巩固今年的扶贫项目和成果,特别是帮助天勤公

司找到鸡蛋的固定销售渠道,使其尽快达到计划的产销量,

确保今年八月份入股分红的实施;三是进一步寻找与帮扶

资金相适应的新项目,努力做到扶贫项目和帮扶收益有新

的突破。

小编为您推荐以下相关文章:驻村扶贫工作总结2019

年扶贫日系列活动工作总结

街道扶贫

“双到”工作总结

2011年扶贫工作总结县扶贫办上半年工作总结扶贫

办整村推进工作总结2010年县扶贫办工作总结扶贫办

年度扶贫宣传工作总结

国企扶贫驻村工作总结篇4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工作机构。成立“县人社局、乡政府驻村工作组”,并设立驻村工作队办公室。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任组长,县人社局,乡政府、为工作组成员和驻村干部。

2、落实驻村干部责任。按照国家扶贫工作和县委、县政府要求,工作组要求驻村干部一要认真履职,进驻到村;二要进入角色,吃透村情,协助村干部制定致富方案,帮助联系致富项目;三要严格纪律,约束自己;四要当好宣传员,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各种惠民政策;五要按时上报信息,写好心得体会。

二、吃透村情,制定规划

1、摸清帮扶村村情。自9月帮扶村调整以来,我局领导和职工于10月(一次)、11月(两次)、12月(两次)多次深入到挂包联系村进行调研和蹲点,了解情况并制定帮扶计划、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等。

2、制定帮扶规划。一是制定了《县人社局关于开展干部驻村帮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三年规划》;二是制定了《村精准扶贫2014年工作计划》;三是制定了一户一策脱贫方案(包括分户情况和汇总表);四是协助、指导该村两委班子,研究发展致富方案,帮助他们选准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项目等。

三、真抓实干,做好帮扶

1、进行政策宣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采取召开会议(包括户主大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宣讲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宣讲新时期综合扶贫工作要求、涉农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宣传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做好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

2、加强基础建设。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该村干部和群众反映最急切的事情就是该村6.7公里的村道路问题。村道路路基本不错,但没有专人管理,致使杂草丛生、灌木遍地,车开进去找不到路。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召开党委会议,研究解决2万元资金,对该村道路进行“亮”化;下一步,协调县交通运输局,将该村村道路纳入储备项目。同时,解决新电脑(一体机)1台,帮助该村党务、村务工作实现数据化、电子化管理。

3、进行产业培育。作为贫困村,村尚无村集体企业。按照扶贫工作要求,县人社局与村干部一道,通过召开户主大会、入户走访摄像,帮助41户贫困家庭发展致富产业。经过统计汇总,近三年41户贫困户将养牛53头;猪219头,其中母猪4头;羊40只;鸡3150只,其中确认养土鸡2050只;鸭子300只;养鱼30500尾;种植白果树、桂花树0.7亩;药材1.5亩。

国企扶贫驻村工作总结篇5

5月23日—5月25日,由县委书记XXX、县长XXX带队,组建考察学习团赴兰考县、滑县专题考察学习脱贫攻坚工作。考察团通过参加座谈听取经验介绍、现场互动解疑答惑、实地考察现场感受、进村入户了解实情、查阅档案相互比较等方式对两地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习了解。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兰考县和滑县基本情况

兰考县下辖13个乡镇、3个街道办、450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116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其中乡村人口77.3万人,是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15个,贫困户22058户、72100人。近年来,实现2014年脱贫5063户19360人,2015年脱贫10843户37556人,2016年脱贫5310户12675人,截止2016年底,全县剩余贫困人口3511户,7046人(其中未脱贫户3325户,6463人;返贫户186户,583人)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27%,于2017年2月27日实现摘帽。

滑县辖12镇10乡和1个产业集聚区、1019个行政村,人口143万人,总面积1814平方公里,是部级贫困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滑县牢牢把握“突出三个精准、围绕四有目标、实现五个保障”这一攻坚要义,举全县之力决战决胜。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78个,贫困户41781户、137196人。截止2016年底,滑县剩余建档立卡贫困户7748户、16852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10.1%降至1.15%;2017年11月31日实现摘帽。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引领脱贫攻坚

兰考县和滑县对精准扶贫工作政治站位高、思想认识高、战略定位高。兰考县作为的联系点,县委、县政府坚持按照对兰考改革发展提出的“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要求,牢固树立抓脱贫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提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总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第一工作要务,以脱贫攻坚统揽统筹建设大局、发展全局,突出了脱贫攻坚在抓发展、强县富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统领地位。滑县深刻牢记汪洋副总理“滑县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殷切嘱托,紧紧围绕“精准、落实、可持续”,“抓实抓细,经得起检验”,以及“保障措施、实际收入、长效机制‘三个到位’”等要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政治任务来抓。

(二)用精准的顶层设计把准扶贫工作

兰考县和滑县牢牢扣准提出的“六个精准”,突出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问题。在解决“扶持谁”的问题上,两县都以摸清底数建系统、多轮识别“过筛子”、反复督查保精准的方法,确保扶持对象不搞偏。在解决“谁来扶”的问题上,兰考县实行县级领导分包乡镇(街道),科级干部当队长、科级后备干部当队员的驻村帮扶机制,在驻村干部的“选、派、配、管、用”等环节上下功夫;对贫困村,实行“2+1”派驻,在全县范围内共抽调345名后备干部和优秀干部派驻到贫困村,确保每村有2名县直派驻的干部、有1名乡镇派驻的干部;对非贫困村,实行“1+2”派驻,从各乡镇(街道)抽调335名优秀干部驻村专职从事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确保每村有2名乡镇派驻的干部、有1名县直派驻的干部。滑县实行县领导分包乡、村、户制度,每年拿出一月工资救济贫困户; 100个县直单位分包178个贫困村,一包到底,不脱贫、不出村、不脱钩;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第一书记、司法扶贫专职副书记和科技精准扶贫人员(农业、林业、畜牧、农机),88家实力雄厚、有吸纳就业能力的规模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村、贫困户实现了结对帮扶;建立科技、教育、文化、健康、司法五支扶贫队伍,向贫困群众送技术、送知识、送电影(戏)、送医疗保障、送法律,全方位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各项难题。在解决“怎么扶”的问题上,兰考县在专项扶贫上,通过整合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县财政资金,对一般贫困户、已脱贫户、兜底户分类制定12项有针对性的具体帮扶措施,确保开对药方、政策得到落实;在行业扶贫上整合各部门资源、项目和措施,统一调配,根据工作队和乡村需求反馈优先支持,重点完善乡村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同时由县监察局根据行业部门的具体任务建立工作台帐并督促落实;在社会扶贫上,探索党委政府引导,工会、团委、妇联、工商等群团组织协调负责,社会企业积极参与的社会扶贫模式。滑县将贫困人口分为四类(有劳动能力和发展产业意向类、有劳动能力和外出务工类、劳动能力弱及生活特别困难类、无劳动能力的五保、低保人员),推出“五业并举”(种植、养殖、加工、劳务、金融),因户制定落实措施。在解决“如何退”的问题上,兰考县在省定贫困村退出“1+7+2”标准(“1”即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7”即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等7项指标达到标准;“2”即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村集体有经济收入或经评估年收益在3万元以上,该村贫困户参与产业覆盖率达70%以上)的基础上,又自我加压,增加了5项内容(即脱贫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集体经济发展规划齐全;贫困村退出后有持续的帮扶计划;档案资料齐全,无缺项、漏项,无逻辑关系错误;兜底户精神面貌明显改善;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形成了“1+7+2+5”退出标准体系。在县退出中突出“三率一度”这个关键,以第三方评估入户评估综合测算全县贫困发生率、漏评率、误退率和群众满意度为指挥棒,对标补短板,确保全县贫困发生率小于2%,漏评率小于1%,误退率小于2%。

(三)用真正的措施落实普惠贫困对象

1、到户政策给的实。兰考县对已脱贫户,实施保险、产业扶贫、外出务工补助、大学生补贴、危房改造、雨露计划等6项措施,确保其稳定增收不返贫。对一般贫困户,除落实以上6项措施外,增加医疗救助、中小学教育救助、光伏扶贫3项措施,确保贫困户不因学、因病致贫;利用到户增收、小额担保贷款等资金,支持发展“种养+”项目,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对兜底户,除落实以上9项措施外,兜底人员全部纳入低保,60岁以下人员给予临时救助1000元/人,人均土地不足1亩的按每亩收益500元差额补助等3项措施,确保兜得起、稳得住。针对弱势群众精神和生活面貌差的问题,开展“春风行动”,按照“五净一规范”和“五不五有”(即: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院内摆放规范;不能住危房,要有大门和围墙,不能没门窗,要有玻璃和纱窗,不能没家具,要有床柜和桌椅;不能没家电,要有电视和电扇;不能脏和乱,环境要有改变)标准,重点引导改善贫困群众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同时,建立“爱心超市”,由乡村提供60-100平米的场所,动员爱心企业按照20万元的标准捐赠油盐酱醋、洗涤用品、衣服等作为启动物资,群团组织持续募捐补充,驻村工作队开展卫生评比、德孝评比等导向性的评比活动,奖励发放积分券,贫困户可凭积分券到爱心超市兑换所需物品,这种模式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滑县对贫困户实施“六改一增”(改院、改厕、改厨、改门窗、改墙(地)面、改照明灯、增添或更新简单家具),户均投入5000-8000元,并由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入户帮助贫困群众买原料、雇工人、一起干,既解决了工程队施工赚差价、效果差的问题,又增进了干群关系,提升了贫困群众对干部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2.到村政策落得实。在积极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兰考县全县40%以上的涉农项目资金必须投入到贫困村;县本级财力每年拿出不低于5000万元的财政资金,集中投向贫困村、贫困人口,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的提高;每个贫困村投入的资金总量不低于500万元;免费为115个贫困村安装2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确保每个贫困村稳定实现2-3万元的集体收入。滑县依托盛达光伏企业,采取财政出资、银行贷款、集中建设的方法,投资3.6亿元,利用公共场所屋顶、空闲场地,按照分布式、集中式等模式,建成620个光伏站点,每年向每个贫困村分配10千瓦的光伏扶贫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使贫困户和村集体连续收益20年。

3、“两业”政策谋得准。兰考县围绕家居制造、食品加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3个主导产业,坚持招大引强,突出龙头带动,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统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在县产业集聚区培育以恒大家居联盟产业园为龙头的品牌家居和以正大、禾丰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两个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乡级引进格林美、富士康等行业龙头企业,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吸引青壮年贫困劳动力就业;在镇区按照“一乡一业”或者“多乡连片一业”的原则,积极围绕主导产业引进配套企业,初步建成了6个乡镇特色产业园区,辐射带动群众创业、就业;在村庄以解决留守妇女和60岁以上老龄人群就业为目的,推进以龙头企业引领、规模养殖支撑、饲草种植配套为一体的畜牧产业化,同时积极发展群创产业,培育了堌阳镇范场村、南漳镇周庄村等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和以服装类、手工制品类等一批吸引留守妇女就业的“巧媳妇工程”。同时,在鼓励贫困户建大棚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方面,制订了贫困户可享受贴息贷5万元、连续贴息5年,保证每年赚2万元的政策。先后成立兴工、城投、等9个融资平台,组建兰瑞、金鼎2个担保公司,到位各种融资资金123亿元,为城市基础设施、乡村道路、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此外,还积极引入保险机制,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财产、人身、产业三类保险,真正做到了让贫困群众在脱贫路上“零风险”。全县各级通过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增强产业发展的区域竞争力,并逐步解决不同年龄层次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滑县采取“2+5”扶贫举措(两个带贫“全覆盖”,“五业并举”促增收),增强“造血”功能,激活内生动力。龙头企业带贫全覆盖,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永达、牧原、雏鹰等40家企业通过股份帮扶、托管帮扶、资产收益分配等模式,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8500户增收;光伏带贫全覆盖,分两期实施光伏扶贫,带动1万余户贫困户年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五业并举”。立足乡镇种植业基础,打造八里营洋香瓜,慈周寨西瓜、樱桃番茄,高平蔬菜等一批特色瓜菜生产基地,提供务工岗位2万余个,吸纳贫困户就业2200余人;改造、新建畜牧产业项目22个,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产业项目,解决了3000余人的就业和增收问题;金泰制衣、故道家纺、安绣等20多家加工企业吸纳1100余名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帮扶贫困户1900余户,特别是金泰制衣采用“总部+卫星工厂+贫困户”模式,建设17个“卫星工厂”使贫困群众就近就业;以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依托阿里巴巴农淘网、农商1号、云之端等电商平台,吸纳贫困人口就业,鼓励贫困户开办网店,农淘网已覆盖贫困村94个,电商交易额达4000多万元;创新“风险补偿基金+贷款对象”模式,以基准利率向带贫企业、合作社提供免抵押、免担保贷款,财政扶贫资金再按贷款额的3%贴息,10家银行推出金融扶贫产品19个,发放扶贫信贷资金3.31亿元,协调2家保险公司免费为全县2016年建档立卡未脱贫的贫困户投保家庭财产保险,累计保额1.03亿元。

(四)用创新的机制保障脱贫攻坚

1.创新干部帮扶机制。兰考县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与原单位工作岗位脱离,吃住在村,保留原待遇;接受县驻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所在乡镇党委的双重领导。驻村帮扶以“五天四夜”工作制和县委常委每星期带头在村住一晚的方法,解决驻村帮扶“派而不驻”的问题;以帮扶队员每天到驻村村委会签到、参加乡镇政府点名、每天在村里开晚会、每周到乡镇开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县乡村三个层面的碰头会等办法,出台以“三晒三比三查三评”(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群众熟悉程度、比工作作风、比工作实绩、乡镇日常检查、组织部定期抽查、县领导联村督查,乡镇测评、部门考评、县领导点评)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书记管理办法,解决驻村帮扶“驻而不动”的问题。制定驻村“八项铁律”,强化驻村督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偏。

2.创新攻坚激励机制。兰考县和滑县把激励机制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方式,对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先提拔重用;不是科级后备干部的,优先确定为后备干部。兰考县制定“美丽乡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基层党建”四种流动红旗,每种红旗20面,每半年对全县所有行政村评选一次,村每有一面红旗,对村两委干部每月按“300元、500”元的标准增加待遇;每年倒排出45个软弱涣散村党支部,运用“六步工作法”,建强支部班子治“弱”,规范制度运行治“乱”,提升造血能力治“穷”,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利用焦裕禄干部学院和党校、“兰考讲堂”等阵地,大规模高密度开展干部能力培训,消除“本领恐慌”,干部服务、攻坚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3.创新攻坚大督查机制。兰考县整合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县委巡察组、县政府督查室等部门资源和职能,成立170人的县委县政府督查局,督查对象从全体县处级领导干部覆盖到脱贫攻坚参与的全体干部,督查重点从县处级领导分包乡村户工作覆盖到脱贫攻坚工作的任何角落,解决脱贫攻坚“动而不实不准”的突出问题。滑县实行周例会制度,每周一脱贫攻坚指挥部召集乡镇党委书记召开周例会,通过会议听取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对阶段工作进行决策部署并向下传导压力;采取县处级干部随机督查的方式(即督查出发前随机抽乡、到乡随机抽村、到村随机抽户),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制度;实行 “五大员”(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暗访制度、3个非本地的常委专职督查制度等,倒逼乡镇全面、细致、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4.创新考核导向机制。滑县强化脱贫的考核权重,把促进贫困村经济发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将乡镇和市直部门单位脱贫攻坚考核权重由以前的20分提高至700分(年终考核满分1000分),切实实行脱贫攻坚“一票否决”制。同时,设立脱贫攻坚先进工作奖,把力量全部引导到脱贫攻坚上来,引导到真脱贫上来。

三、对策与建议

从兰考、滑县两地情况看,我县县级工作的顶层设计基本到位,惠及贫困群众的各项政策制定基本类似,而工作成效差距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是“人”的问题、是作风的问题、是落实的问题。针对当前工作任务的紧迫程度,如不破釜沉舟,从思想认识上、从领导体制上、从难点突破上、从各类保障上彻底改观、全面革新,县摘帽任务难以保质保量完成。县委、县政府要下定决心,真正做到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从全县领导干部的思维模式上来一次革命,从各部门履职尽责的要求上来一次革命,从调兵遣将筹备粮草上来一次革命。

(一)必须鲜明地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当前第一要务

一是在战略上要尽快作出调整,将脱贫攻坚作为“天大”的事、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全县性工作必须让位于脱贫攻坚,宜快则快刀斩麻,宜慢则从长计议,宜止则果断中止;各部门、各乡镇、村必须确保将主要精力、人力、物力、财力用于脱贫攻坚。二是以“扶贫+”的思维统领全局。提升扶贫工作在年度考核中的比重(占比60%—80%),实行扶贫工作一票否决制,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要严格对县直行业部门的督查考核,不但考核行业部门对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落实情况,而且还要考核县直部门对所包村和派出的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帮助,及所包村的工作成效情况。要完善对行政村脱贫攻坚考核体系,丰富完善产业、人居环境、满意度、乡风民风等考评指标,把精准识别的责任给村“两委”干部压实,严厉奖惩。三是建立完善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体制,改变当前主要领导重视抓事多、重视抓人少的局面;改变基层分管同志抓的多、调动全体参与少的局面;改变一味强调扶贫局统筹协调的多、体恤扶贫局“人微言轻”窘境的少的局面;改变口头上重视扶贫工作的多、行动上关心爱护扶贫干部的少的局面。四是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建议每两周一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四大家有关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主要负责人,主要是听取汇报、解决问题、督察督办。同时,工作再忙,也要坚持会议制度、工作专班和乡镇主要领导述职制度和现场观摩、明察暗访等推进机制,切实将脱贫攻坚放在第一位。

(二)必须大刀阔斧地改进扶贫工作机制

1、改进工作督查机制。好话说一筐,不如动一人。决战当前,必须整肃军纪。主要领导讲仁慈,下面就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政策措施就会走了样,就会打折扣。可借鉴兰考和滑县“大督查”经验,整合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巡察办和“两办”督查室等强力部门的资源及职能,建议成立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督查办公室,抽调人员,专职专责,对上至县处级领导,下至村“两委”干部及驻村干部,进行持续不间断、全覆盖地开展综合督查、专项督查、随机督查,要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督查的铁鞭抽向扶贫的角角落落。在今后的工作中责任再不上肩,工作再不落实的,坚决通报一批,约谈一批,处理一批,调整一批。通过一级一级传导压力,逼迫一级一级扛起责任,切实解决脱贫工作中“不推不动”、“推推动动”、“动而不准不实”的问题。

2、改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机制。不可否认,我县这类深度贫困地区,愚昧和懒惰不仅是致贫的深层次原因,也成为脱贫后“返贫”的直接诱因。我们要真正脱贫,在加强原有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应改变过去精准扶贫中大包大揽、替民做主的做法,更多运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形成有劳有得、多劳多得的新机制。如:借鉴两县经验,建立爱心超市,在村部或者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乡村提供60-100平米的场所,由政府动员爱心企业按照15-20万元的标准捐赠油盐酱醋、洗涤等生活用品作为启动物资,由社会扶贫力量负责捐赠补充,由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开展美丽庭院评比、德孝评比、劳模评比等导向性的评比活动,奖励发放积分券,贫困户可凭积分券到爱心超市兑换所需物品。由政府通过爱心超市代工、用工信息,增强劳动务工宣传效果;由村“两委”收集待救助的贫困学生、兜底户等对象信息,引导社会力量进行帮扶。同时,抓紧实施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交通补贴等惠民政策。

3、改进干部队伍工作作风。一是完善干部管理办法,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对扶贫一线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不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出台正式文件对有关事项先予以明确,给扶贫一线干吃上定心丸,政治上有盼头、干扶贫有劲头。建议组织部门迅速出台《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在扶贫一线选拔任用干部的若干规定》,规定在脱贫攻坚期内(2020年底前),将扶贫一线(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脱贫责任组组长和副组长、基层扶贫办主任和副主任、扶贫督查办成员等经认定为直接从事扶贫工作的,帮扶责任人除外)工作经历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先决条件,不参与扶贫一线工作的干部一律不准提拔、重用。在脱贫攻坚期后(2020年后),同等条件下,参与扶贫一线工作的干部优先提拔、任用。将扶贫业绩与干部重用挂钩,对帮扶工作扎实、扶贫成效显著、群众高度认可的帮扶干部,经考核认定可破格提拔任用。二是借鉴兰考和滑县经验,建议重新制定驻村工作队派驻管理方案,按照全覆盖、选骨干、后盾强、严管理、细考核、敢重用的选择,对现有驻村工作队去差留强,企业派驻的一律召回,年龄大、工作效果差的一律召回,改由县直一级单位选派。建议实行207个行政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县直副科级干部任第一书记、队长,后备干部任队员,乡镇配一名后备干部任队员。同时严格督查考核,以高频次高规格督查检查、以“五天四夜制”和县处级干部带头在村住一晚的方法,推动驻村帮扶工作落实。通过对我县当前驻村帮扶队伍进行重新调整、大力充实,选派思想过硬、追求上进、作风务实、责任心强、熟悉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扎根基层,真正做到全脱产、真帮扶,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派出单位要全力支持,不讲条件。此项工作应抓紧进行,避免贻误战机。三是借鉴滑县经验,在实施“七改一增”过程中,由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及帮扶责任人入户帮助贫困群众购入原材料、帮助施工或聘请专项专业工人,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提升群众满意度。四是借鉴兰考经验,建议由组织部门负责,设立“脱贫攻坚、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基层党建、乡风文明”等流动红旗,制定各项“红旗村”评选标准,每半年对全县所有行政村评选一次,每拥有一面红旗,可对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每月给予300-500元资金奖励,“红旗不走,待遇不变”,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作用,完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提升基层党员威望;除其本身的帮扶责任人外,可让农村党员对一些“上访户”、“懒惰户”等重点户再次分包,进一步增强村党支部和贫困群众的联结力度,把一些矛盾化解在村级。

4、改进财力保障机制。一是借鉴两地经验,进一步增强县级财政扶贫投入,对于已出台的政策、承诺过的贫困户收益等,该兑现的要及时、足额兑现,做到取信于基层,取信于贫困群众,让基层干部说话有底气、干事有豪气,让贫困对象真正得实惠,具有“获得感”。二是在扶贫资金使用方面,适当给乡镇级一定的自主权,在县级强化监督、乡镇充分调研核查的基础上,由乡镇政府自行决定资金投放方向及比例,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三是加大人居环境改善资金投入力度。从考察情况看,人居环境改善和群众和群众满意度密切相关,滑县“六改一增”户均投入达5000-8000万元,目前我们的户均仅3000元,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七改一增”等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督查力度,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必须全力以赴地做好攻坚保障工作

1、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要做好内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决剔除“硬伤户”,坚决补录“漏评户”,及时纳入“返贫户”,完善乡村两级档卡资料,必须确保基础数据和扶持对象的精准性,确保“三率一度”达到第三方评估标准。开展脱贫工作三个“回头看”。一看已摘帽贫困户是否严格落实了上级要求,在脱贫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二看重点帮扶对象(兜底户、生活极困难户等)的家庭生活是不是真的走上了持续向好之路;三看那些因病因残致贫的家庭有无返贫的危险。通过“三看”,时刻绷紧扶贫这根弦,保证脱贫的质量,巩固扶贫成果。

2、突出扶贫队伍建设。一是乡镇专职扶贫干部队伍要专职化、专业化。乡镇分管扶贫的班子成员要专职负责精准扶贫工作;扶贫办主任和扶贫信息员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攻坚期内绝不能随意换人。二是立即扩充强化县扶贫局领导班子(或通过某种方式对班子进行调整)和工作人员力量。县扶贫局任务重,班子成员年龄老化、结构不优,又要被上级抽调人员参加各类评估、考核,使得原本小马拉大车的扶贫局更是雪上加霜。其作为县委县政府扶贫战场的参谋部、协调部,位置特殊、责任重大,现有力量早已不能适应目前成倍增长的工作量,在日常工作推进中存在工作节奏慢赶不上节拍、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等情况。随着脱贫攻坚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难,时间越来越紧迫。非常时期,要出台非常政策,要拿出非常举措,要让县扶贫局成为检验干部工作能力的阵地、成为年轻干部成长进步的“黄浦军校”、成为年轻干部向往的工作平台。建议迅速补充强化扶贫局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把全县具备一定文字基础、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工作作风扎实、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年轻干部挑选到扶贫局。把本领最强的人,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干最重要的工作。在班子成员充实强化上,当前虽因机构改革而人事冻结,但可从乡镇(产业集聚区)选拔3-4名38岁以下(1980年以后出生的)优秀乡科级干部补充到县扶贫局,由县委组织部门通过口头或某种形式,宣布其为扶贫局班子成员,并承诺根据上级有关干部调整的规定,在人事冻结解除后正式办理调动手续或另行提拔重用。在工作人员充实强化上,从县有关单位以党委(党组)红头文件推荐上报的本单位拟提拔为副科级的优秀年轻干部中挑选5-10名,分配充实到县扶贫局各科室,在下一批次全县的副科级干部选拔任用时,经考核确定为称职等次以上的,直接提拔为副乡科级干部。挑选到县扶贫局工作的所有人员一律与原工作岗位脱钩,不参与原单位分工,在年底干部考评时,在县扶贫局参加考评活动。三是向所有非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在日常工作及市、县组织考评时,可以发现,非贫困村在工作成效、质量标准、扶贫力量、基础设施硬件、档案资料软件等各个方面,与贫困村存在较大差距。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已成为我县如期脱贫摘帽的短板、弱项,成为影响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位次的“定时炸弹”,必须立即予以加强。建议向所有非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实现派驻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对全县所有行政村(城关镇除外)的全覆盖。

3、进一步强化招引。龙头企业少制约着我县产业带贫作用的发挥,兰考、滑县利用其区位、特色产业、政治等优势,引进了许多大型龙头企业,各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发展规模大、群众就业机会多。我们要根据自身特色产业优势,抓住长葛市对口帮扶我县的有利契机,出台优惠政策,尽快引进一批茶、艾、菌、果等农产品种植、加工、仓储物流企业,延长完善产业链条;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我县建厂或者组织长葛市相关企业来我县招工等方式,促进我县贫困劳动力回流,通过与上述企业沟通对接,使我县贫困劳动力在工资收入、务工情况等方面达到县级可控状态。这一方面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难、就业务工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同时,县乡村要转变服务理念,摒弃利益至上思想,对民营企业流转贫困村土地、山林,投资贫困村开发的,积极给予支持和配合。

(四)必须高度关注脱贫攻坚软件建设

1、着手收集整理编制脱贫攻坚资料汇编。从考察情况看,在脱贫摘帽时,两县均编制了一系列印刷精美、装订规范的高质量脱贫攻坚资料汇编、影像资料,用以记录脱贫历程、印证脱贫成效、迎接考核验收。建议由县扶贫部门牵头,整合现有资料内容,现在开始着手编辑制作标准高、文字图片美、内含我县工作特色的一套“XXX脱贫攻坚之路”汇编及影像资料,争取在2019年迎接脱贫摘帽前印制完成。

国企扶贫驻村工作总结篇6

5月23日—5月25日,由县委书记XXX、县长XXX带队,组建考察学习团赴兰考县、滑县专题考察学习脱贫攻坚工作。考察团通过参加座谈听取经验介绍、现场互动解疑答惑、实地考察现场感受、进村入户了解实情、查阅档案相互比较等方式对两地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习了解。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兰考县和滑县基本情况

兰考县下辖13个乡镇、3个街道办、450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116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其中乡村人口77.3万人,是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15个,贫困户22058户、72100人。近年来,实现2014年脱贫5063户19360人,2015年脱贫10843户37556人,2016年脱贫5310户12675人,截止2016年底,全县剩余贫困人口3511户,7046人(其中未脱贫户3325户,6463人;返贫户186户,583人)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27%,于2017年2月27日实现摘帽。

滑县辖12镇10乡和1个产业集聚区、1019个行政村,人口143万人,总面积1814平方公里,是部级贫困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滑县牢牢把握“突出三个精准、围绕四有目标、实现五个保障”这一攻坚要义,举全县之力决战决胜。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78个,贫困户41781户、137196人。截止2016年底,滑县剩余建档立卡贫困户7748户、16852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10.1%降至1.15%;2017年11月31日实现摘帽。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引领脱贫攻坚

兰考县和滑县对精准扶贫工作政治站位高、思想认识高、战略定位高。兰考县作为的联系点,县委、县政府坚持按照对兰考改革发展提出的“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要求,牢固树立抓脱贫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提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总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第一工作要务,以脱贫攻坚统揽统筹建设大局、发展全局,突出了脱贫攻坚在抓发展、强县富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统领地位。滑县深刻牢记汪洋副总理“滑县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殷切嘱托,紧紧围绕“精准、落实、可持续”,“抓实抓细,经得起检验”,以及“保障措施、实际收入、长效机制‘三个到位’”等要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政治任务来抓。

(二)用精准的顶层设计把准扶贫工作

兰考县和滑县牢牢扣准提出的“六个精准”,突出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问题。在解决“扶持谁”的问题上,两县都以摸清底数建系统、多轮识别“过筛子”、反复督查保精准的方法,确保扶持对象不搞偏。在解决“谁来扶”的问题上,兰考县实行县级领导分包乡镇(街道),科级干部当队长、科级后备干部当队员的驻村帮扶机制,在驻村干部的“选、派、配、管、用”等环节上下功夫;对贫困村,实行“2+1”派驻,在全县范围内共抽调345名后备干部和优秀干部派驻到贫困村,确保每村有2名县直派驻的干部、有1名乡镇派驻的干部;对非贫困村,实行“1+2”派驻,从各乡镇(街道)抽调335名优秀干部驻村专职从事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确保每村有2名乡镇派驻的干部、有1名县直派驻的干部。滑县实行县领导分包乡、村、户制度,每年拿出一月工资救济贫困户; 100个县直单位分包178个贫困村,一包到底,不脱贫、不出村、不脱钩;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第一书记、司法扶贫专职副书记和科技精准扶贫人员(农业、林业、畜牧、农机),88家实力雄厚、有吸纳就业能力的规模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村、贫困户实现了结对帮扶;建立科技、教育、文化、健康、司法五支扶贫队伍,向贫困群众送技术、送知识、送电影(戏)、送医疗保障、送法律,全方位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各项难题。在解决“怎么扶”的问题上,兰考县在专项扶贫上,通过整合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县财政资金,对一般贫困户、已脱贫户、兜底户分类制定12项有针对性的具体帮扶措施,确保开对药方、政策得到落实;在行业扶贫上整合各部门资源、项目和措施,统一调配,根据工作队和乡村需求反馈优先支持,重点完善乡村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同时由县监察局根据行业部门的具体任务建立工作台帐并督促落实;在社会扶贫上,探索党委政府引导,工会、团委、妇联、工商等群团组织协调负责,社会企业积极参与的社会扶贫模式。滑县将贫困人口分为四类(有劳动能力和发展产业意向类、有劳动能力和外出务工类、劳动能力弱及生活特别困难类、无劳动能力的五保、低保人员),推出“五业并举”(种植、养殖、加工、劳务、金融),因户制定落实措施。在解决“如何退”的问题上,兰考县在省定贫困村退出“1+7+2”标准(“1”即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7”即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等7项指标达到标准;“2”即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村集体有经济收入或经评估年收益在3万元以上,该村贫困户参与产业覆盖率达70%以上)的基础上,又自我加压,增加了5项内容(即脱贫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集体经济发展规划齐全;贫困村退出后有持续的帮扶计划;档案资料齐全,无缺项、漏项,无逻辑关系错误;兜底户精神面貌明显改善;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形成了“1+7+2+5”退出标准体系。在县退出中突出“三率一度”这个关键,以第三方评估入户评估综合测算全县贫困发生率、漏评率、误退率和群众满意度为指挥棒,对标补短板,确保全县贫困发生率小于2%,漏评率小于1%,误退率小于2%。

(三)用真正的措施落实普惠贫困对象

1、到户政策给的实。兰考县对已脱贫户,实施保险、产业扶贫、外出务工补助、大学生补贴、危房改造、雨露计划等6项措施,确保其稳定增收不返贫。对一般贫困户,除落实以上6项措施外,增加医疗救助、中小学教育救助、光伏扶贫3项措施,确保贫困户不因学、因病致贫;利用到户增收、小额担保贷款等资金,支持发展“种养+”项目,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对兜底户,除落实以上9项措施外,兜底人员全部纳入低保,60岁以下人员给予临时救助1000元/人,人均土地不足1亩的按每亩收益500元差额补助等3项措施,确保兜得起、稳得住。针对弱势群众精神和生活面貌差的问题,开展“春风行动”,按照“五净一规范”和“五不五有”(即: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院内摆放规范;不能住危房,要有大门和围墙,不能没门窗,要有玻璃和纱窗,不能没家具,要有床柜和桌椅;不能没家电,要有电视和电扇;不能脏和乱,环境要有改变)标准,重点引导改善贫困群众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同时,建立“爱心超市”,由乡村提供60-100平米的场所,动员爱心企业按照20万元的标准捐赠油盐酱醋、洗涤用品、衣服等作为启动物资,群团组织持续募捐补充,驻村工作队开展卫生评比、德孝评比等导向性的评比活动,奖励发放积分券,贫困户可凭积分券到爱心超市兑换所需物品,这种模式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滑县对贫困户实施“六改一增”(改院、改厕、改厨、改门窗、改墙(地)面、改照明灯、增添或更新简单家具),户均投入5000-8000元,并由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入户帮助贫困群众买原料、雇工人、一起干,既解决了工程队施工赚差价、效果差的问题,又增进了干群关系,提升了贫困群众对干部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2.到村政策落得实。在积极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兰考县全县40%以上的涉农项目资金必须投入到贫困村;县本级财力每年拿出不低于5000万元的财政资金,集中投向贫困村、贫困人口,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的提高;每个贫困村投入的资金总量不低于500万元;免费为115个贫困村安装2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确保每个贫困村稳定实现2-3万元的集体收入。滑县依托盛达光伏企业,采取财政出资、银行贷款、集中建设的方法,投资3.6亿元,利用公共场所屋顶、空闲场地,按照分布式、集中式等模式,建成620个光伏站点,每年向每个贫困村分配10千瓦的光伏扶贫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使贫困户和村集体连续收益20年。

3、“两业”政策谋得准。兰考县围绕家居制造、食品加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3个主导产业,坚持招大引强,突出龙头带动,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统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在县产业集聚区培育以恒大家居联盟产业园为龙头的品牌家居和以正大、禾丰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两个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乡级引进格林美、富士康等行业龙头企业,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吸引青壮年贫困劳动力就业;在镇区按照“一乡一业”或者“多乡连片一业”的原则,积极围绕主导产业引进配套企业,初步建成了6个乡镇特色产业园区,辐射带动群众创业、就业;在村庄以解决留守妇女和60岁以上老龄人群就业为目的,推进以龙头企业引领、规模养殖支撑、饲草种植配套为一体的畜牧产业化,同时积极发展群创产业,培育了堌阳镇范场村、南漳镇周庄村等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和以服装类、手工制品类等一批吸引留守妇女就业的“巧媳妇工程”。同时,在鼓励贫困户建大棚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方面,制订了贫困户可享受贴息贷5万元、连续贴息5年,保证每年赚2万元的政策。先后成立兴工、城投、等9个融资平台,组建兰瑞、金鼎2个担保公司,到位各种融资资金123亿元,为城市基础设施、乡村道路、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此外,还积极引入保险机制,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财产、人身、产业三类保险,真正做到了让贫困群众在脱贫路上“零风险”。全县各级通过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增强产业发展的区域竞争力,并逐步解决不同年龄层次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滑县采取“2+5”扶贫举措(两个带贫“全覆盖”,“五业并举”促增收),增强“造血”功能,激活内生动力。龙头企业带贫全覆盖,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永达、牧原、雏鹰等40家企业通过股份帮扶、托管帮扶、资产收益分配等模式,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8500户增收;光伏带贫全覆盖,分两期实施光伏扶贫,带动1万余户贫困户年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五业并举”。立足乡镇种植业基础,打造八里营洋香瓜,慈周寨西瓜、樱桃番茄,高平蔬菜等一批特色瓜菜生产基地,提供务工岗位2万余个,吸纳贫困户就业2200余人;改造、新建畜牧产业项目22个,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产业项目,解决了3000余人的就业和增收问题;金泰制衣、故道家纺、安绣等20多家加工企业吸纳1100余名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帮扶贫困户1900余户,特别是金泰制衣采用“总部+卫星工厂+贫困户”模式,建设17个“卫星工厂”使贫困群众就近就业;以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依托阿里巴巴农淘网、农商1号、云之端等电商平台,吸纳贫困人口就业,鼓励贫困户开办网店,农淘网已覆盖贫困村94个,电商交易额达4000多万元;创新“风险补偿基金+贷款对象”模式,以基准利率向带贫企业、合作社提供免抵押、免担保贷款,财政扶贫资金再按贷款额的3%贴息,10家银行推出金融扶贫产品19个,发放扶贫信贷资金3.31亿元,协调2家保险公司免费为全县2016年建档立卡未脱贫的贫困户投保家庭财产保险,累计保额1.03亿元。

(四)用创新的机制保障脱贫攻坚

1.创新干部帮扶机制。兰考县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与原单位工作岗位脱离,吃住在村,保留原待遇;接受县驻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所在乡镇党委的双重领导。驻村帮扶以“五天四夜”工作制和县委常委每星期带头在村住一晚的方法,解决驻村帮扶“派而不驻”的问题;以帮扶队员每天到驻村村委会签到、参加乡镇政府点名、每天在村里开晚会、每周到乡镇开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县乡村三个层面的碰头会等办法,出台以“三晒三比三查三评”(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群众熟悉程度、比工作作风、比工作实绩、乡镇日常检查、组织部定期抽查、县领导联村督查,乡镇测评、部门考评、县领导点评)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书记管理办法,解决驻村帮扶“驻而不动”的问题。制定驻村“八项铁律”,强化驻村督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偏。

2.创新攻坚激励机制。兰考县和滑县把激励机制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方式,对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先提拔重用;不是科级后备干部的,优先确定为后备干部。兰考县制定“美丽乡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基层党建”四种流动红旗,每种红旗20面,每半年对全县所有行政村评选一次,村每有一面红旗,对村两委干部每月按“300元、500”元的标准增加待遇;每年倒排出45个软弱涣散村党支部,运用“六步工作法”,建强支部班子治“弱”,规范制度运行治“乱”,提升造血能力治“穷”,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利用焦裕禄干部学院和党校、“兰考讲堂”等阵地,大规模高密度开展干部能力培训,消除“本领恐慌”,干部服务、攻坚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3.创新攻坚大督查机制。兰考县整合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县委巡察组、县政府督查室等部门资源和职能,成立170人的县委县政府督查局,督查对象从全体县处级领导干部覆盖到脱贫攻坚参与的全体干部,督查重点从县处级领导分包乡村户工作覆盖到脱贫攻坚工作的任何角落,解决脱贫攻坚“动而不实不准”的突出问题。滑县实行周例会制度,每周一脱贫攻坚指挥部召集乡镇党委书记召开周例会,通过会议听取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对阶段工作进行决策部署并向下传导压力;采取县处级干部随机督查的方式(即督查出发前随机抽乡、到乡随机抽村、到村随机抽户),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制度;实行 “五大员”(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暗访制度、3个非本地的常委专职督查制度等,倒逼乡镇全面、细致、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4.创新考核导向机制。滑县强化脱贫的考核权重,把促进贫困村经济发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将乡镇和市直部门单位脱贫攻坚考核权重由以前的20分提高至700分(年终考核满分1000分),切实实行脱贫攻坚“一票否决”制。同时,设立脱贫攻坚先进工作奖,把力量全部引导到脱贫攻坚上来,引导到真脱贫上来。

三、对策与建议

从兰考、滑县两地情况看,我县县级工作的顶层设计基本到位,惠及贫困群众的各项政策制定基本类似,而工作成效差距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是“人”的问题、是作风的问题、是落实的问题。针对当前工作任务的紧迫程度,如不破釜沉舟,从思想认识上、从领导体制上、从难点突破上、从各类保障上彻底改观、全面革新,县摘帽任务难以保质保量完成。县委、县政府要下定决心,真正做到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从全县领导干部的思维模式上来一次革命,从各部门履职尽责的要求上来一次革命,从调兵遣将筹备粮草上来一次革命。

(一)必须鲜明地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当前第一要务

一是在战略上要尽快作出调整,将脱贫攻坚作为“天大”的事、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全县性工作必须让位于脱贫攻坚,宜快则快刀斩麻,宜慢则从长计议,宜止则果断中止;各部门、各乡镇、村必须确保将主要精力、人力、物力、财力用于脱贫攻坚。二是以“扶贫+”的思维统领全局。提升扶贫工作在年度考核中的比重(占比60%—80%),实行扶贫工作一票否决制,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要严格对县直行业部门的督查考核,不但考核行业部门对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落实情况,而且还要考核县直部门对所包村和派出的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帮助,及所包村的工作成效情况。要完善对行政村脱贫攻坚考核体系,丰富完善产业、人居环境、满意度、乡风民风等考评指标,把精准识别的责任给村“两委”干部压实,严厉奖惩。三是建立完善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体制,改变当前主要领导重视抓事多、重视抓人少的局面;改变基层分管同志抓的多、调动全体参与少的局面;改变一味强调扶贫局统筹协调的多、体恤扶贫局“人微言轻”窘境的少的局面;改变口头上重视扶贫工作的多、行动上关心爱护扶贫干部的少的局面。四是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建议每两周一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四大家有关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主要负责人,主要是听取汇报、解决问题、督察督办。同时,工作再忙,也要坚持会议制度、工作专班和乡镇主要领导述职制度和现场观摩、明察暗访等推进机制,切实将脱贫攻坚放在第一位。

(二)必须大刀阔斧地改进扶贫工作机制

1、改进工作督查机制。好话说一筐,不如动一人。决战当前,必须整肃军纪。主要领导讲仁慈,下面就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政策措施就会走了样,就会打折扣。可借鉴兰考和滑县“大督查”经验,整合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巡察办和“两办”督查室等强力部门的资源及职能,建议成立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督查办公室,抽调人员,专职专责,对上至县处级领导,下至村“两委”干部及驻村干部,进行持续不间断、全覆盖地开展综合督查、专项督查、随机督查,要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督查的铁鞭抽向扶贫的角角落落。在今后的工作中责任再不上肩,工作再不落实的,坚决通报一批,约谈一批,处理一批,调整一批。通过一级一级传导压力,逼迫一级一级扛起责任,切实解决脱贫工作中“不推不动”、“推推动动”、“动而不准不实”的问题。

2、改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机制。不可否认,我县这类深度贫困地区,愚昧和懒惰不仅是致贫的深层次原因,也成为脱贫后“返贫”的直接诱因。我们要真正脱贫,在加强原有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应改变过去精准扶贫中大包大揽、替民做主的做法,更多运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形成有劳有得、多劳多得的新机制。如:借鉴两县经验,建立爱心超市,在村部或者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乡村提供60-100平米的场所,由政府动员爱心企业按照15-20万元的标准捐赠油盐酱醋、洗涤等生活用品作为启动物资,由社会扶贫力量负责捐赠补充,由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开展美丽庭院评比、德孝评比、劳模评比等导向性的评比活动,奖励发放积分券,贫困户可凭积分券到爱心超市兑换所需物品。由政府通过爱心超市代工、用工信息,增强劳动务工宣传效果;由村“两委”收集待救助的贫困学生、兜底户等对象信息,引导社会力量进行帮扶。同时,抓紧实施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交通补贴等惠民政策。

3、改进干部队伍工作作风。一是完善干部管理办法,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对扶贫一线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不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出台正式文件对有关事项先予以明确,给扶贫一线干吃上定心丸,政治上有盼头、干扶贫有劲头。建议组织部门迅速出台《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在扶贫一线选拔任用干部的若干规定》,规定在脱贫攻坚期内(2020年底前),将扶贫一线(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脱贫责任组组长和副组长、基层扶贫办主任和副主任、扶贫督查办成员等经认定为直接从事扶贫工作的,帮扶责任人除外)工作经历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先决条件,不参与扶贫一线工作的干部一律不准提拔、重用。在脱贫攻坚期后(2020年后),同等条件下,参与扶贫一线工作的干部优先提拔、任用。将扶贫业绩与干部重用挂钩,对帮扶工作扎实、扶贫成效显著、群众高度认可的帮扶干部,经考核认定可破格提拔任用。二是借鉴兰考和滑县经验,建议重新制定驻村工作队派驻管理方案,按照全覆盖、选骨干、后盾强、严管理、细考核、敢重用的选择,对现有驻村工作队去差留强,企业派驻的一律召回,年龄大、工作效果差的一律召回,改由县直一级单位选派。建议实行207个行政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县直副科级干部任第一书记、队长,后备干部任队员,乡镇配一名后备干部任队员。同时严格督查考核,以高频次高规格督查检查、以“五天四夜制”和县处级干部带头在村住一晚的方法,推动驻村帮扶工作落实。通过对我县当前驻村帮扶队伍进行重新调整、大力充实,选派思想过硬、追求上进、作风务实、责任心强、熟悉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扎根基层,真正做到全脱产、真帮扶,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派出单位要全力支持,不讲条件。此项工作应抓紧进行,避免贻误战机。三是借鉴滑县经验,在实施“七改一增”过程中,由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及帮扶责任人入户帮助贫困群众购入原材料、帮助施工或聘请专项专业工人,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提升群众满意度。四是借鉴兰考经验,建议由组织部门负责,设立“脱贫攻坚、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基层党建、乡风文明”等流动红旗,制定各项“红旗村”评选标准,每半年对全县所有行政村评选一次,每拥有一面红旗,可对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每月给予300-500元资金奖励,“红旗不走,待遇不变”,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作用,完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提升基层党员威望;除其本身的帮扶责任人外,可让农村党员对一些“上访户”、“懒惰户”等重点户再次分包,进一步增强村党支部和贫困群众的联结力度,把一些矛盾化解在村级。

4、改进财力保障机制。一是借鉴两地经验,进一步增强县级财政扶贫投入,对于已出台的政策、承诺过的贫困户收益等,该兑现的要及时、足额兑现,做到取信于基层,取信于贫困群众,让基层干部说话有底气、干事有豪气,让贫困对象真正得实惠,具有“获得感”。二是在扶贫资金使用方面,适当给乡镇级一定的自主权,在县级强化监督、乡镇充分调研核查的基础上,由乡镇政府自行决定资金投放方向及比例,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三是加大人居环境改善资金投入力度。从考察情况看,人居环境改善和群众和群众满意度密切相关,滑县“六改一增”户均投入达5000-8000万元,目前我们的户均仅3000元,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七改一增”等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督查力度,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必须全力以赴地做好攻坚保障工作

1、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要做好内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决剔除“硬伤户”,坚决补录“漏评户”,及时纳入“返贫户”,完善乡村两级档卡资料,必须确保基础数据和扶持对象的精准性,确保“三率一度”达到第三方评估标准。开展脱贫工作三个“回头看”。一看已摘帽贫困户是否严格落实了上级要求,在脱贫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二看重点帮扶对象(兜底户、生活极困难户等)的家庭生活是不是真的走上了持续向好之路;三看那些因病因残致贫的家庭有无返贫的危险。通过“三看”,时刻绷紧扶贫这根弦,保证脱贫的质量,巩固扶贫成果。

2、突出扶贫队伍建设。一是乡镇专职扶贫干部队伍要专职化、专业化。乡镇分管扶贫的班子成员要专职负责精准扶贫工作;扶贫办主任和扶贫信息员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攻坚期内绝不能随意换人。二是立即扩充强化县扶贫局领导班子(或通过某种方式对班子进行调整)和工作人员力量。县扶贫局任务重,班子成员年龄老化、结构不优,又要被上级抽调人员参加各类评估、考核,使得原本小马拉大车的扶贫局更是雪上加霜。其作为县委县政府扶贫战场的参谋部、协调部,位置特殊、责任重大,现有力量早已不能适应目前成倍增长的工作量,在日常工作推进中存在工作节奏慢赶不上节拍、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等情况。随着脱贫攻坚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难,时间越来越紧迫。非常时期,要出台非常政策,要拿出非常举措,要让县扶贫局成为检验干部工作能力的阵地、成为年轻干部成长进步的“黄浦军校”、成为年轻干部向往的工作平台。建议迅速补充强化扶贫局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把全县具备一定文字基础、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工作作风扎实、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年轻干部挑选到扶贫局。把本领最强的人,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干最重要的工作。在班子成员充实强化上,当前虽因机构改革而人事冻结,但可从乡镇(产业集聚区)选拔3-4名38岁以下(1980年以后出生的)优秀乡科级干部补充到县扶贫局,由县委组织部门通过口头或某种形式,宣布其为扶贫局班子成员,并承诺根据上级有关干部调整的规定,在人事冻结解除后正式办理调动手续或另行提拔重用。在工作人员充实强化上,从县有关单位以党委(党组)红头文件推荐上报的本单位拟提拔为副科级的优秀年轻干部中挑选5-10名,分配充实到县扶贫局各科室,在下一批次全县的副科级干部选拔任用时,经考核确定为称职等次以上的,直接提拔为副乡科级干部。挑选到县扶贫局工作的所有人员一律与原工作岗位脱钩,不参与原单位分工,在年底干部考评时,在县扶贫局参加考评活动。三是向所有非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在日常工作及市、县组织考评时,可以发现,非贫困村在工作成效、质量标准、扶贫力量、基础设施硬件、档案资料软件等各个方面,与贫困村存在较大差距。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已成为我县如期脱贫摘帽的短板、弱项,成为影响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位次的“定时炸弹”,必须立即予以加强。建议向所有非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实现派驻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对全县所有行政村(城关镇除外)的全覆盖。

3、进一步强化招引。龙头企业少制约着我县产业带贫作用的发挥,兰考、滑县利用其区位、特色产业、政治等优势,引进了许多大型龙头企业,各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发展规模大、群众就业机会多。我们要根据自身特色产业优势,抓住长葛市对口帮扶我县的有利契机,出台优惠政策,尽快引进一批茶、艾、菌、果等农产品种植、加工、仓储物流企业,延长完善产业链条;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我县建厂或者组织长葛市相关企业来我县招工等方式,促进我县贫困劳动力回流,通过与上述企业沟通对接,使我县贫困劳动力在工资收入、务工情况等方面达到县级可控状态。这一方面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难、就业务工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同时,县乡村要转变服务理念,摒弃利益至上思想,对民营企业流转贫困村土地、山林,投资贫困村开发的,积极给予支持和配合。

(四)必须高度关注脱贫攻坚软件建设

1、着手收集整理编制脱贫攻坚资料汇编。从考察情况看,在脱贫摘帽时,两县均编制了一系列印刷精美、装订规范的高质量脱贫攻坚资料汇编、影像资料,用以记录脱贫历程、印证脱贫成效、迎接考核验收。建议由县扶贫部门牵头,整合现有资料内容,现在开始着手编辑制作标准高、文字图片美、内含我县工作特色的一套“XXX脱贫攻坚之路”汇编及影像资料,争取在2019年迎接脱贫摘帽前印制完成。

国企扶贫驻村工作总结篇7

近年来,我局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市、旗党委政府的各项要求,全力推进扶贫、脱贫攻坚工作。现将近年来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6年以前的包扶工作情况

2006年10月分局成立以来,包村扶贫工作一直作为我局的重点工作之一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根据上级安排先后包扶****村、***村、***村。包扶期间,我局每年抽调干部到包扶村实施项目帮扶、产业扶持、为贫困人员出策出力,实际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每年争取资金*万元左右用于包扶工作,一是用于村级阵地建设,如修缮村委会办公场地、帮助购买办公文化用品等;二是用于村集体公共事业,如投资修建部分村社道路和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三是主要用于帮扶包村贫困户,如为他们看病、上学困难提供帮助,在春耕时节帮助购买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通过分局上下工作人员的群策群力,不懈工作,包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包扶村集体经济保障和带动人口致富能力有了一定的增强。

二、2016年以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根据***旗委办公室、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县级领导旗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包联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及贫困户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的通知》(***政字〔2016〕**号)文件精神,我局于2016年包联***村,通过5年的努力工作,以包联村建档立卡的国贫户和市贫户实现稳定脱贫为工作目标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村基本情况:

***村属于典型的干旱梁峁山区,沟壑纵横、自然资源匮乏,辖区总面积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780.24亩、草地50374.46亩、林地4171亩。全村755户**人,常住人口365户1049人。村民平均文化水平较低,部分人生产劳动积极性不强,村集体经济相对落后。

(一)成立领导小组、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按照旗委、政府转发《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旗委、政府《关于印发***旗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关,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安排一名副局长负责我局脱贫攻坚工作,选派一名工作人员为驻村(帮扶)干部负责具体工作任务落实,2018年选派一名年轻党员任***村第一书记。期间,不断加大脱贫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各项帮扶工作,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助力郑峁梁村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二)多方位多举措落实帮扶、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深入落实自治区、市、旗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工作要求,局领导班子与村“两委”和党员群众代表一起研究讨论,从该村的实际出发,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贫困户脱贫意识为重点,有针对性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和实施办法,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异地搬迁与危房改造、社保兜底、扶贫资金“五个到户”,确保郑峁梁村部级贫困户尽快全部脱贫,所有贫困户做到“两不愁、三保障”。

1、结对帮扶到户

根据上级要求,我局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入户,协助镇、村两级干部,认真对贫困户进行摸底排查,通过党员群众代表评议,村民大会讨论决定,最终确定该村部级贫困户15户45人,市级贫困户13户21人。为此,我局三名领导班子成员与三名普通干部与该村28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所有结对帮扶的干部都定期到扶贫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征询意见,根据他们的生产、生活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和办法。并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将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建立台账进行管理,实现户有卡、村有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真正把“五个到户”的扶贫措施认真落实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把扶智和扶志放在首位,帮助贫困户规划生产,为贫困户增收出谋划策,引导贫困增加自强自立信心,尽全力保障他们脱贫奔小康。

2、产业扶持到户

根据旗委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精神,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我们围绕种(植)养殖、劳务输出、服务等产业,为贫困户量身定做发展路子。对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26人(部级12户、市级7户)每人投入产业帮扶资金5000元,共帮助贫困户购买羊121只、仔猪3头、建设棚圈200平方米、购买农用三轮车2台、双骅犁旋耕机一台,发展他们的农业生产。对有经营经验和有技术的贫困户帮助成立小饭店、小卖部、手机店等各一处。以上帮扶措施共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3万元。

3、异地搬迁与危房改造到户

对自然环境恶劣、居住条件差的贫困户,采取集中与分散两种方式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对该村15户部级贫困户分别采取了易地搬迁、入住幸福互助院、自住购房、危房改造等措施实施居住条件改造。其中:国贫户5户新建房屋已建成,国贫户3户入住幸福院已建成,国贫户5户自主购房已实施,国贫户2户危房改造已入住。通过易地搬迁,产业扶持,资金补贴等保障措施,实现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过得好。

4、社保兜底脱贫到户

通过摸底排查,群众评议,将丧失劳动力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使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将部级贫户1户、市级贫户9户年龄大、无法通过产业扶持脱贫的贫困对象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政策保障脱贫。

教育、残疾、医疗保障到户

针对贫困户因教育支出、残疾和疾病就医导致的贫困问题,我们认真逐一摸排,建档立卡并及时汇总上报,共为9户9人申请教育救助;为部级贫户4户,市级贫2户申请了政府残疾救助;为3户贫困户申请了大病医疗救助。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因残、因病和子女教育造成的贫困问题,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历年包扶工作及资金落实情况

从2016年开始帮扶***村开始,我局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政策,分局领导班子以身作则,亲自帮扶到户,帮扶责任人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规划、指导,实现贫困户“一户一帮扶责任人”,做到“干部到户,责任到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全面落实《****市包联驻村工作办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工作脱产脱岗制度,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从2016年起截止目前累计为***村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投入资金24.362万元。

1.2016年派出两名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投入帮扶资金3.402万元。对建卡立档15户国贫户、13户市贫户实行了结对帮扶。合理使用旗政府拨付的产业发展补助资金13万元,通过产业扶持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国贫户12户、市贫户7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第三产业;通过易地搬迁、入住幸福互助院、自住购房、危房改造等措施,帮助15户部级贫困户实施住房保障;通过社保兜底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政策保障脱贫。分局还为村委会办公室安装了上网设施,配备了电脑一台,购置了会议室桌椅共10套;春耕季节为贫困户发放春耕籽种、肥料及生活保障金共计3.402万元。

2.2017年继续派出两名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投入帮扶资金3.71万元。2017年建卡立档15户国贫户、12户市贫户实行了结对帮扶(市贫户王挨仲去世)。驻村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进行了细致地摸底调查,对产业扶持户进行了回访,整理和完善了贫困户档案。年初,分局为该村27户贫困户每户发放春耕帮扶款500元,春节前慰问贫困户购买粮油等食品3600元,年底向帮扶村拨付通社道路维修款20000元,共计3.71万元。协助旗交通局修通通社水泥路(齐甲线)5.8公里,投入资金200多万元;继续对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13万元的组织实施,继续实施异地搬迁补贴115万元,实施政府教育救助11320元,实施贫困户残疾救助资金12000元,属于贫困户医疗救助对象的,除合作医疗报销外全部由政府兜底。

3.2018年投入帮扶资金3.45万元。按照上级政府指示成立驻村工作队并选拔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任郑峁梁村第一书记。根据镇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对贫困户进行全方位摸底调查识别,建卡立档贫困户18户,进行不间断跟踪服务,按要求全部达到精准识别和稳定脱贫;我局春节前慰问贫困户投入资金4500元,为农机合作社建机具库投入30000元,共投入帮扶资金3.45万元;积极配合镇政府和村两委发展集体经济,成立了农穗合作社和耘田合作社;协调政府扶贫资金25万元,以贫困户入股的形式成立农机合作社,购置拖拉机1台农机具8套,为贫困户脱贫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打好基础。按照准旗“企业+党支部+合作组织+农户”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合作社、农户与农乡丰公司签订小杂粮种植合同;协调****煤矿出资80多万元新建4栋温室大棚;积极配合镇政府做好扶贫工作档案管理和完善,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对接企业安排工作,其中有两人安排为镇政府护林员工作。驻村工作队按期完成指导村“两委”抓好党建工作,监督“两委”选举换届,协助环境专项整治等日常工作。2018年底,经市、旗两级脱贫攻坚部门验收,建卡立档18户53人全部达到脱贫要求,符合贫困人口退出标准。

4.2019年投入帮扶资金7万元,本年度帮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稳定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建卡立档18户贫困户返贫,全年帮扶责任人到户56次,结合五级书记入户36次;驻村工作队入贫困户共计156次,继续完善各类帮扶档案,做好帮扶工作。;我局春节前慰问贫困户和春耕准备款投入资金20000元,为农机合作社购买机具投入50000元,共投入帮扶资金7万元;对接信用社完成两户贫困户小额贷款工作,对接镇卫生院帮助三户贫困户的“一站式”医疗报销。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民生项目:“千亩小杂粮”项目,计划到2020年平整土地900亩,本年度已完成伙房焉社和黄榆树峁社平整土地120亩,已经实行集中连片统一机械化耕种、收割。为了使村民生产效率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切实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修建温室大棚水泥路0.7公里、修建***社到***社水泥路6.3公里。完成两处幸福院集体供暖设施。帮助村集体经济销售温室大棚西瓜、香瓜约27000斤,为贫困户出售小杂粮600斤,出售猪肉280斤。

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领导班子做好党建、村务、扫黑除恶、环境整治、村规民约、脱贫攻坚和惠民政策等宣传等工作。

5.2020年截止目前投入帮扶资金6.8万元。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分局高度重视,在原有派出人员的基础上,增派2名能力强的干部驻村协助第一书记完成帮扶工作。建卡立档贫困户18户,现已全部脱贫。其中8户稳定脱贫、10户正常脱贫,继续享受扶贫政策。2020年驻村工作队和包扶责任人多次入贫困户家中调查,继续完善各类帮扶档案,有效防止脱贫户返贫。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了让贫困户正常开展春耕准备工作,开发区国土分局为18户贫困户每户发放1000元春耕准备款,有效的对脱贫攻坚成果进行巩固。发展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民生实施项目“千亩小杂粮”,正对700亩土地进行平整。投资5万元为农机具合作社购置农机具一套。帮助村集体经济销售温室大棚西瓜、香瓜约4500斤;近期工作队员摸底排查18户贫困户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情况进行立卡建档,并进行重新核算研判。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国企扶贫驻村工作总结篇8

20__年初春,省委、省政府从省、市、县三级抽调1088名优秀干部组建了19支扶贫工作队,进驻19个经济薄弱县,重点对苏北1011个经济薄弱村310万低收入人口组织开展"千村万户帮扶"工程。春节刚过,省委驻××扶贫工作队带着省委、省政府的重托,踏上了××县的土地,为全县55个经济薄弱村的群众送来了春天的福祉。

2月28日下午,省委驻××扶贫工作队冒着漫天飞舞的春雪到达××县后,来不及片刻休息,扶贫工作队队长徐莹同志就召集队员进行座谈,商谈学习前几届省委驻××扶贫工作队扶贫工作的经验,筹划近期扶贫工作计划。确定了总体扶贫工作重点,即"围绕三个主题,紧扣三大目标,实施三块工作,强化五条措施"。省委驻××扶贫工作队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先导,在进驻××县不久就成立了工作队临时党委,按片分工组成5个分队,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从实际出发,对省市县扶贫队实行"三统三分"的管理方法,即"统一党组织活动、统一开展业务、统一日常考核"和"后方单位项目支持省市县分开、队员管理责任省市县分开、工作经费使用省市县分开",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委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省扶贫办后来在全省19支工作队中推广提出了"五统五分"的做法。省委驻××扶贫工作队依靠制度强化管理,及时制定了《工作队管理制度》、《临时党委工作制度》、《临时支部工作制度》、《工作队员守则》、《扶贫指导员工作职责》等一系列工作管理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

来到××县,就是××县人。春华秋实,半年多来,省委驻××扶贫工作队员们串农户,进企业,倾听群众的心声,解决群众的困难,55个经济薄弱村都结出了××硕的扶贫成果。目前,全县扶贫项目建设计划投资2799万元,计划文秘杂烩网帮建项目405个,在建项目160个,已完成项目94个,计划帮建项目中,产业类项目210个,道路危桥类项目148个,村部建设项目25个,还有一批环境整治类项目。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985.8万元,贫困劳动力转移1650人,培训输出率88%。

多年来,××县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积极发展农村特色种养业,形成了一批以果品、肉羊、牛蒡、苔蒜为代表的龙头产业化种植(养殖)区。今年以来,省委驻××扶贫工作队继续强抓产业化扶贫这条主线,结合"千村万户帮扶"工程的要求,着力在如何把产业发展成实实在在的富民工程、惠民工程上下功夫,确定了以提高产业生产标准化,增强龙头企业(经济组织)带动性、竞争力为目标,以促进薄弱村发展,带动农户增收为宗旨的新路子,重点推进了一批"技术示范县镇联动""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高效惠民农业项目。

今年以来,省委扶贫工作队实施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还有顺河镇犇源奶牛养殖小区二期工程,中华果都网薄弱村服务延伸工程,10个扶贫村肉鸭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等10多个产业项目,基本上做到了55个经济薄弱村村村"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可带动全县20__多农户脱贫致富。同时,为55个薄弱村编制了村级发展规划,启动了100多项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推广果品新技术4项,新建高标准化示范园10个;发展了长毛兔饲养等短平快致富项目,本文来源:文秘站 年内争取完成80个。通过扶持三鹿乳业有限公司,新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600多户贫困家庭脱贫。创新资金管理新模式。为了更好的用好每一笔扶贫资金,省委驻××扶贫工作队努力创新整村推进扶贫资金投入退出机制,资金专款专用,村有镇管,分期还本,滚动使用,受益归农户。

穆楼村是××县55个经济薄弱村之一,也是××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省扶贫工作队员到该村后,把贫困之脉,谋解困之策,与该村村组干部、镇包村干部和群众反复座谈讨论,结合该村实际情况,组织贫困农户发展500亩芦笋连片示范方项目。扶贫工作队免费向该村贫困户发放芦笋种子,筹资帮助改造500亩示范方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围绕芦笋产业发展,引导芦笋加工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定产销合同,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定价"三个统一",推行订单生产、标准化栽培、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良性发展机制,激发了贫困户的致富热情,深受当地干部群众欢迎。目前,已有200多户近千农民已与公司签定了合同,领到了格兰德优质芦笋种子。按照今年芦笋市场行情,每亩芦笋可为村民带来8000元的收入。

近年来××县肉鸭养殖发展很快,现全县肉鸭饲养量达20__万只,养鸭效益看好,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养鸭业,带动一批贫困农户实现脱贫, 今年来,省委驻××工作队为推广规模化、标准化肉鸭生产技术,达到质与量的同步提高,提高市场的竞争力,筹资扶持了城南六镇建设了"统一规划、统一读者论坛、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标准"五统一肉鸭养殖基地,在经济薄弱村建设1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引进无公害饲料,重点推广肉鸭无公害养殖,逐步实施"百村万户"养鸭工程。为提高养鸭业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组织、协调全县养鸭大户成立了6个畜禽养殖协会,重点向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延伸服务,目前,全县养殖协会和合作组织已发展会员近3000人,会员饲养肉鸭规模达1200多万只。

7月8日,××县境内普降暴雨,造成全县大部分在田作物受淹,部分村庄由于排水不畅,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灾情发生后,省委驻××扶贫工作队队长徐莹同志立即带领队员深入受灾农户家中走访,查看灾情。省委驻××扶贫工作队在做好薄弱村扶贫的同时,从宏观着手,为××县县域生产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积极出谋划策。按照省委建设新农村提出的"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三化"基本思路,强化"五方挂钩"间单位的合作,动真情,使实劲,真扶贫,扶真贫,着力从"推产业、搭平台、做服务、创优势"四个方面加快××县强县步伐。

推动果业的产业标准化。××县大沙河果园是全国十大果园之一,果品生产是大沙河镇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果品市场因为连续低迷,果品价格下滑,果农积极性下降,再加上栽培技术的推广体系不健全、品种落后等诸多因素,致使果品质量不高,常常出现了销售难的问题,影响了果农收入。扶贫工作队了解这些情况后,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论证,根据大沙河流域的气候土壤特点,在巩固发展现有果品优质化的同时,筹资支持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和推广4项新技术,实现果树种植品种多样化,并使中晚熟品种、鲜食与加工品种、主品种与新品种合理搭配。同时,进一步更新改造老果园,新建高标准化示范园10个,其中8个生产果园,2个新品种引进果园,通过老果区改造和果树更新,将会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

帮助做好做优发展平台。8月30日,在省委驻××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铁道部,济南铁路局,济南勘察设计院,江苏省发改委、铁路办,徐州市政府,沛县县政府、××县县委、县政府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参加评审。《新建××县至沛县铁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原则同意研究报告中的设计标准和推荐的路线总体走向方案,并对下阶段的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该工程东起沛县站,西至××县首羡站,全长50.409公里,按国铁ⅱ级标准建设,概算总投资5.68亿元。此次审查,标志着新建××县至沛县铁路建设工程正式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县几代人的铁路梦想将变为现实。配合县政府加强同国家、省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努力实现把徐济高速江苏段、××沛运河6级航道等路通出去的目标,从而在根本上消除××县交通的制约,改善投资环境。经多次向后方单位省发改委汇报、争取,现已将××县经济开发区列入省重点扶持的苏北十大开发区名单,并协调联系锡山开发区做为对口帮扶开发区,为××县经济开发区加速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提供政府公共服务。继续推动中华果都网等信息平台的建设开发,重点推动网站资源向农村延伸、为更多农户服务。帮助协调地面水厂立项、筹资、开工等一系列工作,力争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问题,让××县百姓早日喝上合格水。帮助争取了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国债资金,有力改善××县群众就医条件。

立足特殊区位挖掘打造新优势。帮助××县建成了几个影响面大、辐射力强的区域易市场;把职教优势转化成人才储备与富民优势,已帮助××县职教中心争取建设资金350万元和职教助学专项补助资金223万元。

××县55个薄弱村的脱贫工作一直受到省、市领导和各后方单位的高度关怀和厚爱。省委副书记张连珍、省长助理陈宝田,省委副秘书长胥爱贵、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省质监局局长夏明、团省委书记魏国强、徐州市副市长刘兆勤等领导先后来××调研检查指导扶贫工作。省发改委多次召开××县发展与扶贫开发专题会议,研究扶贫资金与项目的落实工作。在今年春夏两季先后遭受冰雹与暴雨灾害后,省委驻××扶贫工作队及时向后方单位汇报灾情,开展各种形式的救助慰问活动,让遭受灾害的农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省市政府的关怀,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省委驻××扶贫工作队的工作也得到了××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3月4日工作队进驻伊始,××县即召开由四套班子参加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通报会,全面介绍××县综合情况;县委书记赵保华,县委副书记、县长邱成多次深入扶贫工作一线,了 解扶贫工作动态,帮助解决队员在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困难,为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省委扶贫工作队员发扬光大老扶贫工作队的传统,接受扶贫工作的考验和锻炼,当好公仆,当好参谋,当好学生,脚踏实地,扎实苦干,自觉融入××县第二故乡,涌现出众多的感人事迹,驻常店镇工作队员李明武在扶贫资金暂未到位的情况下,为不误农时,自垫资金用于项目前期建设;2名队员在下村途中被狗咬伤仍坚持工作。正是工作队员的默默付出,才有力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