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老人与海鸥教案8篇

时间:2022-07-07 09:46:41

老人与海鸥教案

老人与海鸥教案篇1

一、梳理学生质疑,设计课堂主问题

课堂教学应该以“学”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一直重视培养学生在课前质疑的习惯。学习课文前,布置学生预习,将不理解或很想了解的问题写书上,作批注。孩子们天生有好奇心,到课堂上,纷纷晒问题,期望得到解决。于是一种现象产生了:孩子们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课堂活跃了,但也形成“满堂问”模式。学生成了“放牛郎”,老师被学生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回顾整堂课,看似热闹,收效甚微。困惑之余,我开始反思。我发现学生们的问题可分为两类:重要的和不重要的(表层的、简单的,很容易解决的)。如果将一个个问题梳理成一个至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主问题,大家围绕主问题展开学习、讨论,那么课堂开放的同时又能很好地集中。经过几番尝试,我采用如下策略:课前的预习质疑时,让学生尽量有条理地将问题写出来,交由学习小组的组长收集、整理。个别的、简单的问题可以在学习小组内通过合作学习予以解决;有共性的则交给老师。与教学目标和任务无关或不是直接相关的,则可以延伸到课后解决。语文课上前五分钟,老师将共性有价值的问题呈现于大屏幕上,讨论后合并成一至两个主问题。接下来结合主问题,进行对话、体验、感悟、交流等活动。这样的课堂交流显得有针对性、目的性。有时大家会结合主问题展开争辩。不过,万辩不离主线,老师轻松地成为课堂的掌舵手。

如上《两小儿辨日》时,梳理学生的质疑后确定主问:两小儿的话都有道理吗?孔子是个怎样的大师?

争辩片断:

生1:我认为因为早晨人们看到太阳的大,傍晚看到的太阳小来确定太阳离人远近是不对的,不科学的。

生2:我认为太阳与人之间不存在远近的距离问题。因为,根据“地心说”,在银河系中,地球每时每刻绕着太阳转。地球本身有吸引力,有磁场,这个距离应该不会改变。

生3:我有补充,数学课上学过圆的性质: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永远相等。

生4:我反对。地球并不在太阳这个圆上,而只是围绕太阳转,你能确定上作圆周运动吗?

生5:我补充,地球本身是个椭圆,况且本身也在自转。这当中也许会有误差,所以造成距离不一样。

生6:假设你们说的是对的,那么人们感觉“早上凉而中午热,早上刚升起时太阳看起来大而中午时看起来小”这一现象又怎么解释呢?,

师:看来这是个很深奥的问题呢!

生:所以孔子不能答也!

……

通过争辩,得出孔子不愧是位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大师啊!

二、找准重、难点,设计课堂主问题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仍然习惯于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问,过多、过散、过易、过难的提问会影响课堂效率的提高,频繁的提问让学生静不下来,得不到沉思默想和实践练习的大量时间。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表面的、随意的、模糊的、笼统的,学生要么是不需要认真思考,要么是不知道如何思考,那么这样的提问也没有多大的价值。例如,有位老师在上《草原》一文时,欣赏完草原图片后提问:“同学们,草原的景色美不美?”“你们喜欢草原吗?”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又提问:“草原上的空气怎么样?天空怎么样?天底下怎么样?”“课文把‘羊群’比作‘大花’,把‘草原’比作‘绿毯’,对不对?”“‘流入云际’一词中的‘际’是不是边的意思?”“课文把‘骏马’和‘大牛’当作什么来写的?”

课堂中的提问都是一些简单的、表面的问题,答案要么是预设好的,要么是课本上的,要么是简单的是非问,这样的课堂既费时又无效。深人钻研教材,找准重难点精心切入,精心设计主问,使问题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以下笔者在“小语工作室”的二次磨课经历:《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第一次上课:)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问1:默读课文,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生:一群海鸥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问2:是啊,天空那么大,海鸥为什么唯独要在老人遗像前盘旋呢?而且海鸥在遗像前连续鸣叫,如此反常的举动,预示着什么呢?

生:海鸥们急速煽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问3:同学们,瞻仰表示什么?从这里我们发现,海鸥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属。

生继续找到相关句子。

问4: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老人平时喂海鸥与其他人不同之处?

……

这堂课就在老师不断地提问与学生回答中草草结束,直至课堂的后十五分钟,才绕到本课的重点。这次失败的尝试令我深思:除备课时我没有好好备学生外,更重要的是问题的琐碎,一个个小问题串联成了一节课,导致学生跟着老师的问题走,效率低下!在工作室老师及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将教学环节简化了。体会老人与海鸥间那浓浓的亲情是本课重、难点。于是,我从课文重、难点出发,整合了课堂中的众多小问题,设计了主问题。

主问:细细品读课文,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如同亲人一般?

生:“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

师:爱是十多年的坚持!

生齐读句子:“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

生:“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三个“褪色”充分感受到老人十分勤俭。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海鸥啊!

师:爱是节衣缩食给海鸥喂食,爱是爱海鸥胜过爱自己!

生:还有“爱是亲昵的取名,爱是亲热的说话,……”老人把海鸥当成自己的儿女!

师:爱是节衣缩食给海鸥喂食,爱是爱海鸥胜过爱自己!

……

学生油然而生感叹:老人确实是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儿女”啊!为第二幅“海鸥送别图”作下铺垫。

老人与海鸥教案篇2

【教学实录】

一、回忆交流,激感

师:前不久,我带大家到海边去观鸟,说说你看见了哪些鸟?哪种鸟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海边的水鸟真多,有很多我说不出名字。

生:我看见退潮后,沙滩上有许多鸟在觅食,有的嘴特别长,有的脚特别长,有的在沙滩上跑起来特别快,但就是说不出名来。

师:我们小洋口地区,现在已成为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据观鸟专家统计,每年在我们这个地区观察到的鸟类达到二百多种。

生:我们在洋口渔港码头,见到最多的就是海鸥。

师:你们观察到的海鸥是怎样的呢?以小组为单位先交流一下。

(学生四人小组组内展开交流,再全班汇报。)

二、观察想象,驰骋情智

师:海鸥是我们渔港见得较多的海鸟。老师拍摄了一些海鸥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看?(教师出示拍摄的海鸥照片,有展翅翱翔的,有贴着水面低飞的,也有俯冲直下的,甚至有扎到水底的。)

师:说说你喜欢海鸥什么?

生:我喜欢海鸥肚子上洁白的羽毛,比白雪还白。

生:海鸥就像一个纯洁的精灵。我真担心,它那洁白的羽毛会被海水给蘸蓝了。

生:海鸥的翅尖也有一些黑灰色的羽毛,它像燕子一样,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眼睛圆圆的特别有神,嘴巴尖而长,爪子很有力。

师:你们注意到海鸥的外形特点,观察很仔细,说得很形象。你还喜欢它什么?

生:我喜欢在浅水中悠闲踱步的海鸥,显得温文尔雅。

生:我喜欢停落在桅杆上的海鸥,或者是站在礁石上的海鸥。

师:看上去,那些停落的海鸥在做什么呢?

生:它们静静地伫立,像是在欣赏大海的迷人风光,又像是在享受日光浴。(学生齐笑)

生:我特别喜欢它飞翔时的翅膀,那一对翅膀特别大,张开后几乎有它的身子的好几倍长。

生:我喜欢它飞行的姿势,有时翅膀纹丝不动,却能像一架迷你飞机一样稳稳地在天空滑行;有时展翅高飞,只要轻轻地扇动几下翅膀,就飞上高空;有时一个俯冲,就像离弦的箭射入水面,叼起一条小鱼,又轻快地飞上蓝天,真是一个飞翔的高手。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海鸥的几种飞行姿势你都描述得栩栩如生。其实海鸥那一俯冲是发现了水里的猎物――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锐利的眼睛。

生:我从资料上知道,如果海鸥离开水面,高高飞翔,成群结队地从大海远处飞向海边,或者成群的海鸥聚集在沙滩上或岩石缝里,则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所以有人把海鸥称作“气象预报员”。

生:我从书中知道,海鸥除了以鱼虾、蟹、贝为食外,还爱拣食船上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故海鸥又有“海港清洁工”的绰号。

师:是啊,我们通过观察和查找相关的资料,知道了有关海鸥的生活习性。海鸥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师搜集的有关海鸥的一些资料。(教师出示收集的海鸥的生活习性)

(播放《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

师:听,多美的歌声,你在想什么呢?

生:海鸥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

生:我好像看到海鸥像一位洁白的天使,正向我们快乐地招手。

生:大海那么美,如果没有海鸥,那就不美了。如果让我画大海,我一定会画上很多飞翔的海鸥。

师:你真是一个有心的孩子,相信你画出的大海一定会很美的。

生:海鸥迎风斗浪,搏击长空,它那种勇于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自主习作,放飞思维

师:说得真好,如果让你来写一写你眼中、你心中的海鸥,你想写些什么?

生:我想描写海鸥美丽的身姿,描写它在海上高飞的姿态。

生:我也想写写它戏水捉鱼的画面。

生:我觉得海鸥就是风浪中的精灵,不仅可以写海鸥矫健的身姿,也可以写它在风浪中勇于拼搏的精神。

师:现在大家拿起笔,写下你眼中的海鸥吧。

【案例赏析】

这是学生观鸟之后进行的一堂作文指导课,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交流共享观鸟的发现和收获。该课例借鉴情境教育思想,优选情境,在情境作文中有效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 优选情境,激发兴趣

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概括出四大领域的情境课程,其中之一就是“源泉领域”:让儿童走进周围世界的“野外情境课程”,让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地活动,真切地感受,为创造性地表达成文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本课例正是巧妙应用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野外情境课程,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海鸥,创设了两个生动的情境:一是课前的观鸟情境,老师组织学生海边观鸟,让真实生活情境作用于儿童的感官,刺激他们的大脑,形成鲜明、深刻的表象,为课堂表达建构基础。二是课上的画面情境,课堂中呈现观察时拍摄到的海鸥不同姿态的图片,帮助他们组织、积累语言,为后面的习作打下基础。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内在的情感得到激发,表达的欲望增强,教师的放手更是让学生可以自由、不拘形式和内容地去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二、有效引导,激活想象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五原则”中的“突出创造性”说的是:强调观察,在观察中丰富表象、储存表象,这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步骤;强调想象,为创造新形象提供契机;鼓励求异,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生活处处皆语文。学生的作文题材的源泉就是社会生活。观察让儿童一步步去认识世界,观察中获得的感受会影响他们幼小的心灵。他们的精神世界、智慧及情感世界也随之丰富和发展起来。本课例中学生交流自己观察海鸥的所见所感完全是发自肺腑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是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的,也是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的。例如,当学生一开始只关注到海鸥的外形特点时,教师适时总结,点明学生善于抓住外形特点、叙述生动等特点,再鼓励学生及时拓展思路,追问“还喜欢什么”,一个问题让学生立刻变换了思维的角度,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观察要抓住特点去观察;当学生喜欢停落的海鸥时,教师立刻追问“停落的海鸥像在做什么呢?”立刻引发了学生妙趣横生的想象。

三、适当拓展,丰富表达

这节课,学生不但欣赏了老师拍摄的海鸥活动的画面,与他们观察到的海鸥形成了记忆的补充,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适时适量地补充了一些有关海鸥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丰富了对海鸥的认识。学生的观察是感性认识,老师的知识补充是理性的认识;而多次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又丰富了学生的认知。通过活动的开展,也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学会了探究性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积累。尤其是最后,通过歌曲的介入,让想象得以自由驰骋,作文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注: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习作情境创设与乡村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20051―11)”课题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组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

目录精选

我心中的儿童教育

一、从“弊端”中提出问题

二、“意境说”让我豁然开朗

三、美是教育的磁石

四、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

五、反思产生顿悟

六、改革没有尽头

七、围绕一个“情”字去构建

八、创新教育理论顺其自然

九、情境课程是块富矿

十、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生力军

我和学生在课堂里

一、荷花(纪实)

二、海底世界(三年级拓展阅读综合课)

三、月光曲(纪实)

四、小音乐家扬科(纪实)

五、草地夜行(四年级故事教学)

六、燕子(四年级散文教学)

七、桂林山水(五年级散文教学)

八、长征(五年级诗歌教学)

九、卖火柴的小女孩(五年级童话教学)

十、春姑娘的大柳筐(三年级想象作文)

十一、一瓶墨汁(纪实)(三年级情境作文纪实)

老人与海鸥教案篇3

红鸥,是上海市市东中学高二女生侯美度,在初期,为迎合革命造反大势而改取的名字:

“我给自己起名叫红鸥――红色代表理想,代表光明,代表革命,海鸥是自由的象征。我生长在黄浦江畔,小时候就喜欢看黄浦江上自由飞翔的海鸥。

“飞吧!红鸥,自由自在地飞,不怕惊涛骇浪,不畏雷鸣电闪,飞向理想,飞向光明,飞向革命!”(《红鸥自传》第22页,下文仅标页码)

红鸥――这只自喻为红色的闪电般飞翔在惊涛骇浪之中的“革命造反”之鸟,确实是为运动而“生”的人。恰如红鸥自述:

“我以前总是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生20年,早生20年就可以参加革命了。现在好了!一来,我参加了革命,我就什么遗憾也没有了,这场革命真伟大!与当年打日本鬼子打一样惊心动魄,一样你死我活。

“刘胡兰、、、……的故事,从小我们就烂熟于心,谁不仰慕英雄?谁不做英雄梦?”(第19页)

红鸥满腔热血与豪情,满脑“英雄梦”。中国的“革命”与“继续革命”,借托着长久的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很快就点燃了稚嫩而肤浅的灵魂,致使红鸥在学校里模仿北京红卫兵(市东中学是北京红卫兵在上海活动的一个“点”。市西中学也是),起草了《红色恐怖》宣言书(并印成传单散发),成立了“红色恐怖战斗队”;继而,“杀向社会”,在一片“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歌唱中,火烧了杨浦区图书馆的藏书;继而,只身北上,又在中央小组接见外地红卫兵的会议上(在场),“腾地跳出来,几乎是小跑地跑到主席台,递给大会主持人一张纸条”,要求“代表上海红卫兵”发言……正是“红鸥”这种划响天空的飞翔和鸣叫,使之很快融入了高校红卫兵的队列,并以一所中学“红色恐怖战斗队”的名义,与复旦大学“东方红公社”,上海纺织工学院“东方红公社”等,在市中心的人民公园筹建了市一级的红卫兵组织“上海市红卫兵炮打司令部联合兵团”(简称“炮司”)。在此,值得注意的是:红鸥在市东中学并没有群众基础,她连通过班级选举去北京见的正式名额都轮不上。但红鸥却能在那个波涛滚滚的乱局中,乘着社会政治运动的大势,呼地蹿上了“革命造反”的云端。这大概可以是红卫兵运动史进入“深部和细部”研究中的一个课题(即“人物与组织与运动”的构成)。

上海“炮司”在上海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短暂而显赫的,其重要的特点和功能是率先发动了“工学运动”。所以,红鸥就在一个特殊的时段内,跟随复旦大学的周谷声、胡守钧,交通大学的许云飞,上海纺织工学院的林翌,上海师范学院的江必雄等一批大学生红卫兵,跻身于上海运动的重大事变中――殊不知,红鸥参加了上海“工总司”的筹备会议,并以红卫兵的身份赴国棉十七厂、三十一厂外调了、黄金海的政治情况(昨日的必需是今日的荒诞);红鸥两度随送面包的车辆,到达安亭事件的现场,并追击到苏州、南京,动员“工总司”“二兵团”“一兵团”返沪;红鸥出席了陈丕显在市委东湖路招待所主持的各造反组织会议,见证了《急告全市人民书》的讨论过程;红鸥参与了“1・28炮打”事件,并代表“炮司”宣布退出上海筹备会(“炮司”曾是称赞的《急告全市人民书》《紧急通告》的讨论者之一;上海的发起单位之一),直至在“反逆流”中被剥夺了“红卫兵资格”……。确实,在一片激荡中,红鸥就如同一只火鸟,腾空呼号,叱咤风云。红鸥不仅成就了她自喻名称的寓意,甚至成为大众传播的话题,成为“革命造反”的“偶像级”的精神象征。就是在那个时候,笔者作为一个运动的旁观者和思考者(因没有资格成为参与者),曾在复旦一会场上,经同学(一复旦教工子弟)的指点仰视过“红鸥”和“海鹰”,她俩一头短发,斜背挎包,像精灵一样在台上蹦来跳去。那幅图景至今可复演在眼前。但眼前的红鸥――虽然本书的署名仍然叫“红鸥”――却再也没有“火鸟”和“精灵”般的风采了。为了本书的修改,笔者拜托研究工作者李逊帮助红鸥订正一些史实,为一些非亲历的段落做出注释。李逊回复同意,却说:红鸥很固执,很难沟通。我也有同感,甚至感到这大概就是红鸥当年“革命造反”的个性基因和精神的延续。

如果说以上是红鸥所经历的“革命造反”的高潮,那么,当红鸥从高潮中跌落下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1967年4月至9月,红鸥为“用鲜血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红卫兵”,以赴死的决定赶往武斗激烈(红鸥自述是“两条路线斗争最激烈”)的重庆、乐山和开封。红鸥在给周谷声的告别信中写道:

“我们的红司令教导我们说: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将亲手把我们一穷二白的祖国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将亲手参加埋葬帝国主义的战斗,任重而道远。有志气有抱负的中国青年,一定要为完成我们伟大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终生!……使命在身,我能躺下不干吗?使命在身,我能自暴自弃吗?

“……亲爱的战友,你看哪,全人类解放的日子近了,近了,愿那一天,马列主义、思想红旗插遍全球。那一面最红最红的旗帜是我的鲜血染成。

“埋葬帝修反,解放全人类!”(第150页)

1967年下半年,红鸥从外地返沪后,立即投入“上海市中学运动串联会”(简称“中串会”。总部设在光明中学,共2万多成员)的活动。“中串会”乃被称为原“红上司”“红反会”等部分市一级的“老造反”红卫兵,因不满市中学红卫兵代表大会筹建时,遭遇来自、徐景贤的冷落――在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和“一月革命”的高潮中,曾纵横驰骋,冲锋陷阵的一群――却在新一轮“代表权”的确立中(实为“权力再分配”),被来自基层的“老造反”,却在“大联合”和“军训”等政治需要中脱颖而出的市六女中、控江中学的代表所替代(此类“替代”的例证,还包括“一派分化”“另派重起”等,在1967年中国各省区的造反派队伍中比比皆是。旗号上有“主义”和“原则”,形态上有“过程”和“状况”,核心还是“权力”和“权利”)。于是,红鸥与他人合写了《给春桥同志的一封信》,刊登在影印版的《红卫战报》上;参与了“中串会”组织的千人大游行,从长宁区俱乐部出发,经静安寺沿南京路至外滩,一路高举红卫兵大旗,呼喊着“主席健在,我们必胜”“批判新的资反路线”“中学红代会是大凑合”等口号……直至1968年上半年因形势紧迫,避退外地后,又“落网”进入了徐景贤主持的“‘中串会’问题学习班”。

1968年下半年,中国运动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和社会形势,决定了已在校“革命造反”了3年的红卫兵必须退出“现场”。那么,哪里是“出口”呢?按照关于“革命青年”的认定标准,就是“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当时,上海1966届和1967届高初中生的分配,大约有45%的名额在工矿企业,即便去务农,也多在外地(如黑龙江)和市郊的农场(“拿工资”),真正去农村以生产劳动“挣工分”的“插队落户”者却是少数(约10%。1968届后则为多数)。然而,以红鸥为骨干的一路“老造反”,则独树一帜地向市革委会提出到河南兰考去“插队落户”(为此,红鸥曾两度到兰考考察,并取得兰考县革委会的接受证明,直接“交给上海康平路办公室的秘书何秀文”)。

红鸥说:

“今天号召我们上山下乡,我这个最忠贞的红卫兵能不去吗?如果不去,我要后悔一辈子的。”

到达兰考时,红鸥一行下了火车,就抬着花圈,捧着小松树,在焦裕禄墓前庄严宣誓:

“焦裕禄同志,我们上海的红卫兵踏着您的脚印跟上来了。我们一定要继承您未竟的事业,在兰考广阔天地里锤炼一颗忠于的红心……,把双杨树的道路走到底!”(据同去兰考的原“中串会”成员说,上海没有去河南兰考插队的名额。他们所以申请去兰考,追随焦裕禄固然是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动机是:他们曾查看了中国地图,认为大批京沪两地的知青到黑龙江去“垦屯戍边”,将来“中苏之战”时,东北并非是苏军的突破区域,反而是经蒙古至内蒙古至中原一马平川,苏军的机械化部队可长驱直入。所以,他们准备在兰考筑起抵抗的防线)

呜呼!不必怀疑红鸥(和红鸥们)对伟大领袖的热爱和忠诚;不必怀疑红鸥(和红鸥们)对“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信服和追求……,如果说红鸥在“革命造反”高潮时的鸣叫曾划响天空,那么纵观红鸥在跌落时的苦斗,则充分证明了这位自喻为“天生的理想主义者”,确实就是天生的为而“生”的人,天生的为“革命造反”而“生”的人。红鸥用自己的热烈和执着,同时也用自己的轻狂和简单,写就了自己奇崛的青春史。

接着,发生的故事就是1970年初开展了“一打三反”运动(中国运动就是这么“大运动”中套着“小运动”;“整体运动”中套着“局部运动”),红鸥因牵涉到胡守钧、周谷声、邱励欧等“炮打”的案件被专案组特派的四人小组,从兰考押回上海,关进了复旦大学10号楼。历经近两年的隔离审查和逼供信,于1971年12月底,带着从“敌性内处”减轻为“犯严重错误”的政治结论,由复旦“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工宣队员”送回了兰考……

诚然,红鸥以其个性、信念、意志,以及家庭和教育的背景,世运和机遇的汇通,形塑成了中学红卫兵“革命造反”的“典型人物”。这样的“典型人物”,在当时可以是先锋,甚或可以是偶像,自然与许多历史事件的现场和过程发生着关联,抑或就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那么,从“人物”研究的角度来说,红鸥之类的“典型”如何定位呢?

引用惯常的说法,是一场“全民运动”(甚至造成“夫妻离婚”“父子反目”),这固然是总体性的形态和结论。但若做出严格的辨析和区隔,或者说给予实质性的认定,运动在群众中的发动、参与、争辩、对抗、斗争……,尤其至1967年下半年以后,只是少量的“积极分子”,或“骨干分子”,或“极端分子”在运动,多数人则是观望着的,逍遥着的(以至形成了一个与运动的“政治场”相区隔的“社会场”)。

再引用惯常的说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运动,其主导的方向和力量,无疑来自于“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战略部署”,即来自于、、以及中央小组、等人的决策,如策划《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炮打司令部”,以及中后期的整党建党、清理阶级队伍、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等。但所有这一切,并不排斥在如此壮阔的群众运动中,在一些大关节上,有“自下而上”的举措和行动,参与并创造了历史的进程和走向。譬如在北京,有清华附中张承志等组建了红卫兵,并写信给,得到了高度的赞赏;有清华大学的蒯大富率先挑战王光美领导的工作组,引出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在辽宁,有大连海运学院红卫兵倡导“徒步大串联”,并向全国推广;在武汉,有“七二事件”,引起部署的连环变化,以及后来张铁生的“一张白卷”,黄帅的“一封信”,风庆轮的“远洋航行”,刘冰的“告状”,“四五”天安门广场悼念,等等,均或从底层,或从民间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震动。在上海,最重要的此类例证就是上海“工总司”的建立(含经“安亭事件”,以宪法为由,“先斩后奏”地签署了承认“工总司”的“五条”),标志群众性的工人运动登上了的舞台,以及以“反击经济主义”和“夺权”为标志的“一月革命”。本书的主角红鸥确实参与了这两项发生于上海,影响了全国的行动(至于发生于上海的两次“1・28炮打”事件,为什么不能列入此例证内,那是因为其影响仅限于上海,而没能直接影响全国运动的大局和走势。当然,做间接的推论,不能否认上海的两次“炮打”针对的是)。

基于以上对两点惯常说法的判断,再进入“人物”研究的讨论,便可见在“参与”的层面上是毋庸置疑的,否则根本支撑不起“典型”的权重,正是从这个角度说,因为“参与”才有经历,才有故事,才有构成研究的可能和价值。但“参与”的层面和能动是有差异的,即“参与”的广度、深度和结果,又决定了对此类“人物”的评定,应做出“参与―创造”历史、“参与―进入”历史和“参与―见证”历史的区分。一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参与―见证”历史的肯定是多数,“参与―进入”历史的肯定是少数,而“参与―创造”历史的则肯定是个别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如笔者这般没有资格“参与”的,或有“参与”资格却没有信念、志趣和激情的,则是“经历”了或“观望”了这段历史)。那么,依凭此理论的阐述,红鸥理想高扬和激情燃烧的“革命造反”,应该列入哪一档“参与―?”的位序呢?大概不能列入“参与―创造”历史的位序,因为红鸥没有像包炮那样直接主导了上海“工总司”的建立;没有像包炮、潘国平、那样直接与进行了承认上海“工总司”的谈判;没有像《文汇报》“星火燎原”战斗队那样在上海、在全国开创了“夺权”的先例,等等。所以,对红鸥此类“人物”的研究,一般应该进入“参与―进入”历史的位序。对红鸥来说,这不是遗憾。正如之所以要在理论上做出“参与―创造”历史、“参与―进入”历史和“参与―见证”历史的区分(没有“参与”的则更多),恰是为了求得对“人物”研究的客观定位和判断。

然而,红鸥作为名声显赫的“人物”,在人生的履历上,是否留有遗憾呢?就一代人的“生命史”而言,红鸥作为“老三届”人,其命运俨然被共和国的历史划分为3个阶段,即17年的求学期、10年的运动期(含“上山下乡”)和后30多年的“改革开放”期。如果说红鸥(出身于上海一般的“革命干部”家庭,即并非所谓“高干”家庭,更并非类似北京的“高干”家庭)的第一阶段是幸福的,第二阶段是燃烧的,那么,红鸥第三阶段的遭际呢?就在笔者所属的研究小组试图联络红鸥的时候,发觉红鸥早已在公众的视野中“失踪”了――红鸥属于思想史学者朱学勤所寻找的“失踪者”之一(运动时期,朱学勤只是一小学生,或称“红小兵”。但朱兄以“牛犊”之情追随着一批重点中学的“红卫兵”,包括一直追随至红鸥在内的“中串会”成员的落户地河南兰考)――然而,当辗转多时在人群找到红鸥的时候,红鸥除了捧出这本《红鸥自传》,并希望笔者竭力相助问世,成就“人生的最大心愿”外,就是喋喋地诉说当外婆带外孙“必须三时赶回家”的时间上和心理上的紧张。

于是,想到红鸥曾酣畅地宣称要“报考复旦生物系”;想到与红鸥共同奋战的复旦红卫兵周谷声、邱励欧等,均后去了美国深造;想到与红鸥共同奋战的交大红卫兵许云飞等,成为某一省级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想到与红鸥共同起草《给春桥同志的一封信》的魏威,成为《萌芽》杂志的编辑;想到与红鸥共同去兰考选址考察的王鸿生,成为文艺评论家……为什么红鸥的这些昔日“战友”,都能在“改革开放”中重新飞翔,而自称天生崇尚飞翔的红鸥,却在“改革开放”中消失了飞翔的踪影?或许红鸥的思维已凝固了,手持着的证明,仍停留在原有的思维惯性中;或许红鸥的激情已荡然了,日日为现实生活的困顿所束缚;或许红鸥的价值判断已发生了蜕变,人生的追念不是丧失动力就是指向空门;或许红鸥没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和能力准备,难以应付种种从天而降的机会……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作为红卫兵的“红鸥”是骄傲的,因为曾有为“革命造反”而献身的理想和行动;作为外婆的“红鸥”则会是怎样的?(或悲哀或幸福;或失落或惬意;或烦乱或安然)但有一点应该确定:红鸥终究没有跟上“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没有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飞翔而起,而转换“红卫兵”和“知青”经历所遗留下来的角色定位。

请红鸥谅解,现在仍然需要回到本文的主题(这是一个严肃的学术命题,一个供后学研究的命题):红鸥天然地为的“革命造反”而“生”,却没有为“改革开放”做好准备;红鸥的信念和情感仍活在那个时代的记忆中,但那个时代早已远去了。

毋庸置疑,红鸥是一位典型的“人物”。当年,笔者在台下仰视着这位红卫兵领袖的风采;当下,笔者受托为上海的一位普通阿婆不忘青春的《自传》作序,其间可察考的脉络和机缘究竟是什么?大概是一个“革命造反”者的精神寄托和一个研究工作者的义务吧。

的“两性”(含“两情”)关系研究,一定会成为那个“非常”年代里――社会生活史方向非常重要的课题。它大致包括可供伸展探究的三个向度:即在时期总体的“性禁忌”的社会氛围下,运动中男女“战友”间所萌发的“两性”(含“两情”)关系;运动中发生于种种特异情况下的“易”“性贿赂”“性欺骗”“犯”(“性暴力”)等;中期以来所谓青少年“流飞”活动中的“性诱惑”“性骚扰”(上海称“搓拉三”;北京称“拍婆子”)和“”(“性教唆”“性”)等。当然,作为本书主角的红鸥,作为一个典型的红卫兵人物,其情感的故事肯定属于第一个向度。

自1966年运动爆发时的投入,至1971年作为“胡守钧小集团案”主要成员审查完毕,在红鸥5年来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革命造反”的经历中,共与异性发生了三段感情(俗称“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第一段,是红鸥暗恋复旦大学的周谷声。在周分配前夕,“我几乎天天到他学校去,常常在他宿舍抽屉里偷偷放几个我省下来舍不得吃的咸鸭蛋、鸡蛋。天长日久,暗生情愫,我们之间一种超过友谊的恋情正在不知不觉地增长。”(第208页)第二段,是同学“瓦西里”(后分在港务局当装卸工)痴恋红鸥。红鸥说:“他常常来看我,却常常不说一句话,丢魂失魄地站在那里。”(第209页)即便红鸥受审,仍不离不弃,但红鸥表示“擦不掉初恋刻在我心上的痕迹”,只是敬他,而不爱他。第三段,是红鸥与复旦附中陈大东(昵称“阿哥”,分配在上海工矿)的热恋。陈大东的情书:“我变成了一只雪白的天鹅,在宇宙间遇见了你――红色的海鸥,我们双双飞呵,永远飞翔,妹呵,那一天不会太远!”红鸥则“心里泛起无限柔情,飞快地在他的签名上吻了一下”(第223页)。但当红鸥被关押审查后,两年来“血尽泪干也写不完我对阿哥的爱”,终于断弦了。

红鸥这个高二年级的女生,在“革命造反”年代里产生的“情爱”,就如同“革命造反”一样的热烈(及女性特有的缠绵)。是红鸥浪漫洒脱,率性而为,随性而至?是红鸥卓尔不群,决意抗拒社会“性禁忌”的压迫?想必红鸥也难以准确回答这般的追问。确实,“革命”(造反)与“爱情”的主题永远是并举的――因为“革命”(造反)而处于激荡之中;因为立场一致而爱憎分明,价值趋同;因为比肩奋战而共举杯,共患难……同为年轻人怎能不迸发出情爱的光芒呢(甚或“革命”就是为“爱情”而奔赴的;“爱情”就是为“革命”而点燃的)!毋宁说红鸥暗恋着周谷声,又热恋着陈大东,就是大名鼎鼎的蒯大富与清华附中一女红卫兵的情爱,不也成为京城热门的话题嘛!

然而,不幸的是这场“造反”运动,恰是“祛爱”的(“阶级友爱”另论),任何理念中的、艺术中的,还有意识中的、现实中的所谓“爱情”,均属于“资产阶级的伦理”范畴,而遭遇隔绝与批判,以至通过社会舆论和群众,形成了一个以“灭人欲”为圭臬的高高在上的“道德裁判所”,监视着、驱散着、鞭挞着一切男欢女爱(北京红卫兵至上海串联时,捉拿黄浦江边携手恋爱的男女;里弄居民向城市民兵、派出所举报“搞腐化”的者;孩童们则向树荫下双双出行的年轻男女吼歌谣、扔石块……但至后期,上海团市委“为抓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组织全体机关人员,分头在外滩、南京路、人民广场设点观察。据报告:傍晚,在北京东路外滩至南京东路外滩200多米的江堤上,就有600多对青年男女在谈恋爱,其中将近200对“动作不正常”)。

老人与海鸥教案篇4

一、目标,自主生成

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作为提供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有的放矢,高效学习。如:我在教学《丑小鸭》这篇课文时,第一课时我是这样制订教学目标的。师:我们先商量一下,怎么学这篇课文?要完成哪些任务?生:首先要认识这课的14个生字。师:好,我们除了要记住这14个生字的读音,还要记住这14个生字的字形。师:(板书:认识14个生字)还有吗?生:我觉得要求写的生字中有两个鸟字旁的字“鸭、鹅”很难写,我们应该要把它们写好。师:他添加了一个目标。(板书:会写“鸭、鹅”)还有吗?生:我觉得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必须把它读熟。师:他也添加了一个目标,熟读就是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板书:熟读课文)生:我还想知道丑小鸭名字是怎么来的。师:好,那我们等一下一起来探究丑小鸭名字究竟是怎么来的。(板书:名字的由来)师: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完成这四个任务……这样让学生参与制订教学目标,易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当然,这也仅是一种尝试,不可能每节课都这样进行,更多的时候,应将教学目标自然地分解、融化在教学环节之中,关键的是,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必须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与需要。

二、方法,有效探究

1.教给自主读书的方法。一是读提示。很多学生一拿到课文,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往往忽略了课文的提示与习题,因而对学习要求茫然无知,自然不懂得从何学起。所以,要引导学生课前认真阅读安排在课文前面的“导读提示”和课文后面的习题,初步了解文章的编排目的和学习要求。二是读资料。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从容应对自己能知会的内容,减少对教师的依赖。三是读重点。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和精彩片段,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可以有效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四是读疑惑。即学生在自主读书、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在形成的新问题上做记号,提交小组或班级交流研讨,在解疑中获得新的认知。

2.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一是质疑课题。要紧紧抓住课文题目,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如教学《花钟》一文,就可启发学生:普通的钟我们都见过,你有见过用花做的钟吗?让学生齐读课题,读完后问:此时你最想知道些什么?有的学生说,花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有的说,花钟是用哪些花做的呢?有的说,花钟真的可以报时吗……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质疑关键词句。如教学《草船借箭》,引导学生围绕文中关键词“神机妙算”提出问题:诸葛亮草船借箭首先算到了什么?为了保证借箭成功,他还算到了什么?接着,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思考,从课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鼓励学生互助解疑,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解读,把握核心

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文的篇幅越来越长,所蕴涵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而一节课仅仅四十分钟,如何把握这短短的四十分钟,发挥它最大的有效性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的学习情况大胆地处理教材,选择最有价值、最核心的内容进行教学。

1.找准切入点。我校一个老师教学《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时,没有过多的渲染与铺垫,而是根据课文内容找准切入点,开门见山地切入课文: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1课《老人与海鸥》,看着课题猜猜看,课文写了什么?一个学生说:“写了老人与海鸥的故事。”“对,那么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个场面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然后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写了两个场面,一个是老人爱海鸥,另一个是海鸥爱老人”,“写了两个场面,一个是老人对海鸥的爱,一个是海鸥对老人的情”。“同学们真会读书,一下就切中了课文的要点,现在就请同学们动动笔,把描写‘老人对海鸥的爱和海鸥对老人的情’画出来,细细品味,开始吧!”因为找准了切入点,少了花架子,也少走了许多弯路,学生当然学得高效而省时。

2.抓住关键句。不少课文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句子,如果在教学中能抓住这些句子,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两个板块,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文。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和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的这对父子经历了什么?父亲为了做到“和儿子在一起”在地震中是怎么做的?儿子为了做到“和父亲在一起”在地震中又是怎么做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父与子的了不起。这样的教学,切中要害,方向明确,学生能够较快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住文本的内涵。

四、拓展,提升能力

老人与海鸥教案篇5

一、钻研文本理清文章脉络

教师一定要深刻阅读文本,理清文章脉络,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切实读懂作者的心,读懂文本的意,整理出贯穿全文的最深刻、最凝练、最有价值、最能引领孩子读懂文本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文本、学习文本、钻研文本,从而感悟文章的叙述线索、写作手法。例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贯穿全文的问题就是当地震来临之时:你会想什么?会做些什么?李博士,年轻人想些什么?做了些什么?用这个问题贯穿全文使之成为课堂的主线。《老人与海鸥》贯穿全文的两条线索是:老人昔日细心照顾海鸥,海鸥今日悲痛怀念老人。《雪地里的小画家》引领全文的问题是:小画家们用什么画了哪些美丽的奇妙的图案。《慈母情深》贯穿全文的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二、走进作者挖掘教学契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上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师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例如《慈母情深》,生答:我从文中读出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位瘦弱的母亲。师问:母亲怎么瘦弱?生答:极其瘦弱。师问:母亲如何瘦?能用一个词语表示吗?生答:(骨瘦如柴)。师问:母亲如何弱?能用一个词语表示吗?生答:(弱不禁风)。母亲是一位疲惫的母亲,她为什么如此疲惫?因为母亲长时间起早贪黑为儿女日夜操劳。师问:从几个“立刻”很容易可以看出母亲忙碌,母亲为什么不停下来喝口水?母亲为什么不停下来伸伸腰?看到母亲劳累、辛苦、疲惫、瘦弱的身影我不好意思向母亲开口,但母亲却毫不犹豫把钱给我。不平凡、伟大的母亲的做法你从文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塞”?这一“塞”塞的仅仅是钱吗?等等的教学契机都需要教师去剖析把握。例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当地震来临之时,年轻人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李博士依然沉着地工作着,他们这壮举会让小钱苍白的脸变得怎样?让小钱微弱的身体变得怎样?让小钱凋零的生命重新怎样?让小钱绝望的眼神重新怎样?让小钱的无奈的精神顿时焕发朝气。又如《雪地里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小马、小鸡、小狗、小鸭。你能换一种方式表达吗?生答: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小马、小鸡、小狗和小鸭。这些美丽的图案是小动物们用小脚( )出来的?生答:(画出来)、(印出来)、(踩出来)(跺出来)。教师只要走近作者,把握教学契机,扎扎实实进行双基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必定会得到健康发展。

老人与海鸥教案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评价语言 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58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这主导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具体评价上。不过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教师的评价语言除了要关注评价内容、态度外,更重要的是还要体现语用特点。

一、穿插名言警句,引发学生积累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语文知识的积累。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如果能够适当穿插一些名言警句、古诗成语等,不仅可以重塑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还能给学生的语言积累带来无形的影响。比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一课,笔者就曾这样评价――

(学生自由朗读高尔基给儿子的信,并在小组里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师:当我看到这封高尔基写给自己儿子的信时,想到的一句名言就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学生阅读高尔基在庭院里赏花的内容,并且通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师:当我读到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想到的成语是“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在高尔基眼里,那些儿子种下的花,就是他的“儿子”呀!

案例中,教师运用名句、成语等对学生表达的内容进行恰当评价,不仅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另外,教师语言运用的规范化也能给学生一种榜样的引导。

二、营造语言意境,引导学生品析

汉语言博大精深,字面上的细微差别,意义上却迥然不同。在具体评价中,教师的语言也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入语言的感性世界,并通过对词语乃至句子的比较、推敲、斟酌,让干瘪的语言成为鲜活的画面,从而给学生最直接的感悟与体验,最终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比如《荷花》这一课可以这样评价――

生:这个“冒”我感觉用得很好。

师:你有这个感觉,说明你对语言有敏感性。那么具体说说,好在哪?

生:不知道。

师:那你觉得这个“冒”可以用哪些词语来代替呢?

生:长、伸、钻、顶、穿……

师:你说的这些字都很好,但是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不用,而要用“冒”字。再次认真读课文,仔细品析一下。

(学生阅读课文,沉思)

师:你看,荷花争着、抢着出来,这一朵要出来,那一朵要出来,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荷花的什么心情吗?

生:急切。

师:是呀,作者这里用“冒”而不用其他字,就是要让我们从中品析出荷花那种激动,那种心花怒放的心情。

从阅读表现来看,学生已经体会到“冒”字的与众不同,但具体好在哪里,他们却无法说出。这主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缺乏有关。对此,教师的评价语言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语言情境,引导他们通过对比、想象来体会“冒”字的妙处,实现言意兼得。

三、构建多元对话,引申文本意蕴

阅读不仅仅要读懂字面意思,更需要理解文字背后的意蕴。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思想尚未成熟,加之他们生活体验缺乏,这就导致他们对文本所蕴含的深意无法领会。对此,教师的评价语言需要发挥引申作用,从而有效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文本意蕴,准确理解文本主题。比如《老人与海鸥》这一课的外貌描写,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褪色”体会到了老人生活的简朴。但是,这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品析,与文本、作者对话,从中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爱。

师:是的,你们能从“褪色”中感受到老人的简朴,确实不错。但是我认为,这简朴中还有很多的不简朴,你们体会到了吗?

(学生进行讨论,然后交流汇报)

生1:我从“褪色”一词中感受到老人来这里喂海鸥已经很长时间了,这说明老人对海鸥的爱是长久的。

生2:我从“大塑料袋”中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大方。

生3:下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这我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爱是坚定的。

……

评价也是教师主导课堂的一种方式,通过评价语言,可以有效推促学生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进行心灵交流,从而把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到更高层次,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述素养。

老人与海鸥教案篇7

关键词:激发兴趣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065-01

一、巧妙提问,在读书思考中尝试质疑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既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课堂提问运用得好,不但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氛围之中,还可以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激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谁要领导好教学和教育过程,谁就要精通教学和教育的科学、技巧和艺术。”由此,我认为:谁要想领导好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谁就要精通提问的科学、技巧和艺术,

有时还可以在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这种明确的要求避免了学生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使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更易发现问题。

二、创设情境,在宽松氛围中学会质疑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很多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勇敢的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三、激发兴趣,在品词析句中主动质疑

在课文中,有许多句子的含义是很深的,常常隐有作者的写作意图,有许多句子很含蓄,往往表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及至文章的主题,也有些句子,字面意思一目了然,然而细细品味,即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还有些句子看上去不难理解,但联系课文则有“一石二鸟”的作用。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点词句,并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设计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

四、自主探究,在发散思维中自行释疑

学习过程是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最终还应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全盘端出,而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性的难题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学生各抒已见的,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答案需具体分析概括的,可把一个大问题分为几个问题,层层剥笋,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思考逐渐揭开谜底。

学生提出了问题,便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了,如何释疑,他们往往把希望寄托于老师。可以让学生在重复朗读课文后,从课文中探求依据、讨论辨析、自行求解。让学生体验思考乐趣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快乐。语文课文中有不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点”,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去发现,并充分利用,使之形成“问题点”,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培养思维的多端性。如 《老人与海鸥》一课教学,在学到老人去世后海鸥在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肯离去的不同寻常的场面后,我提问:“如果当时你在现场,看到这样的场面有什么感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浮想联翩,仿佛真的来到当时的现场,心灵受到震撼,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海鸥的灵性与情义,感受到老人对海鸥无私的关爱,感受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感受到“大爱”可以创造奇迹,感受到善待一切,就会收获无价情义……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努力从多角度去思考, 去感悟,老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高大、丰满起来,海鸥的情义也深深植根在学生的心中,针对发散点质疑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也为更好地理解下了铺垫。

再如我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质疑“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楚王达到目的了吗?”的疑问,而这一题目的解答,则可以让学生自己认真朗读课、准确明确课文内容以后,便可以得出准确的答案。我引导学生重复朗读课文,特别是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读读悟悟,读悟结合,让学生读出语气、从中领会情绪;让学生深切感悟楚王侮辱晏子的真正目的是侮辱齐国,晏子反驳楚王是为了维护齐国的尊严,使学生在重复朗读中自我释疑。

老人与海鸥教案篇8

当赖声川听说蒋雯丽曾在2009年就出演过林兆华导演的契诃夫作品《樱桃园》后,饶有兴味地问记者效果如何。当得到“现场不少观众都觉得很难过,还有人哭了”。这样的答案后,他把手一摊,有些皱眉,“哭了?林导把它排成了一个悲剧?可是《樱桃园》不应该做这样的舞台处理啊!”——你很难想象一贯谦和的他,会在北京讲出这样的话。抛却同行相轻的臆度,契诃夫戏剧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的争鸣其实已横贯一个多世纪。

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契诃夫,答案是不言自明的:这位俄国作家在自己几出大戏《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的剧本封面上,都工工整整地写着“四幕喜剧”。

但对作者初衷的“误读”依旧存在,且还是圈子里顶尖的大牌。1904年1月17日,《樱桃园》在莫斯科艺术剧院首演,大名鼎鼎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接棒执导。戏中的女主角欧嘉,也是契诃夫最后的爱人,在一次排练后难掩激动,给契诃夫写信道:“安东,真是太感人了,剧本朗读会上大家就哭成了一团……”契诃夫阅毕却出离地愤怒了,回信告诉欧嘉:“哭?你们为什么要哭?我写的难道不是一个喜剧吗?!”而对于好友斯坦尼,契诃夫也毫不客气,称其“不过是个不算太差的导演,但却是个很烂的演员,他根本不懂戏!”尽管《樱桃园》首演大获成功,两人的私交却亮起了红灯——而契诃夫生前同丹钦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人都曾为此不惜争得面红耳赤。

数十年前,当赖声川还在加州伯克利大学读书的时候,讲义中把契诃夫抬到了承接现实主义。启发荒诞派的位置,赖声川回忆说,书上言之凿凿,自己却昏昏沉沉,“有次我问我的戏剧老师,契诃夫究竟好在哪里?连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伯克利有一整年时间赖声川和同学及老师专做契诃夫戏剧,所有人都很努力,可就是没有做出观众喜欢的契诃夫喜剧。惟一有喜感的竟然是,“我们演出时候,台下不少观众睡着了”。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孙强,此次在赖声川联排大戏《让我牵着你的手……》与《海鸥》中都担纲主要角色。他为了演这个戏自己曾去找资料,却找不着多少东西,“中戏、上戏和北电都一样,除了中戏的童道明老师,几乎没有人愿意去涉猎、研究这位大师。我在学校并没排过契诃夫,甚至没有一个老师和我聊过契诃夫”。在这位勤奋的演员看来,契诃夫的戏“从不呈现很大的矛盾冲突”也许是让人鲜有问津的原因之一,“在我看来,敢排《海鸥》,敢排契诃夫的戏,甭管什么,那都是需要勇气的”。

互文契诃夫—“先看这个人,再看他的戏”

此次将契诃夫的戏搬上舞台,赖声川的计划是这样的:下午上演《让我牵着你的手……》,由蒋雯丽搭档《如梦之梦》男主角孙强;晚上的《海鸥》,则由剧雪、孙强等演员共同呈现。“《让我牵着你的手……》是美国戏剧家依据契诃夫跟自己最后一位爱人欧嘉之间800多封信中的部分内容构成的。晚上演的《海鸥》则是契诃夫的传世名作。想想看,观众下午体会过契诃夫及其爱人欧嘉的爱情故事之后,晚上去感受契诃夫笔下‘展现各种谬误’的爱情纠葛,这是多么美妙的事。”赖声川说。

早在1990年,赖声川就在台北艺术大学排演了《海鸥》,口碑很好,当时很多人都问他改了什么,赖声川回答:我怎么敢改契诃夫的剧本,我只是把背景改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上海。在他看来,“观众的笑声很微妙也很残酷,因为契诃夫让你笑的是人性的弱点和人的愚蠢、错误的判断,这方面有点残酷”。过往成功的经验,让赖声川可以自言是“为数不多的,真正懂契诃夫的导演”。

“契诃夫的戏是‘反戏剧’,他去掉了所有舞台上的戏剧冲突,只留下看似平淡的生活。”赖声川说。笃信佛教的他称自己从静水流深的剧情中,看到了作者对于世俗情爱中男男女女纠结、纠葛乃至纠纷的悲悯。反观到契诃夫本人彼时的生活状态,肺结核把他的身体折腾得极为虚弱,但在莫斯科艺术剧院重拍《海鸥》的现场,他与最后的爱人欧嘉相逢、相识……欧嘉要在莫斯科排戏、表演,契诃夫则基本在雅尔塔的老家休养,彼此写给对方的800多封书信,成就了他们柏拉图式的爱情。

在赖声川看来,《海鸥》里面的感情的纠结全都是错误的示范,“夫妻的相处之道其实就是要沟通,你看契诃夫和欧嘉之间每天都会写信,一天不来信都会去撒娇,‘今天没有收到你的信……’”

BQ=《北京青年》周刊L=赖声川

BQ:在契诃夫众多著名的剧本里,为什么这一次你选择了《海鸥》?

L:《海鸥》是我最早接触的契诃夫的戏,也是通过《海鸥》才开始真正理解契诃夫,所以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最触动我的是契诃夫居然可以把“生命”直接搬到舞台上。没有一个剧作家的作品更像生命本身。

BQ:据我所知,《海鸥》在俄国的首演其实是失败的,联想到你曾说很多人排契诃夫的戏都没有真正理解他,你怎么看待这出戏?

L:这出戏超过它的时代很多,其实超过任何时代都很多。你要研究契诃夫可以有很多地方可以入手,可以从他的小说说起,可以从整个俄罗斯对于人物描写细腻的传统说起,但《海鸥》这出戏里头没有什么事件了,全部都是描写细腻的人物,当这样一种众生相呈现出来的时候,别人当然不能够接受。其实他的作品倒还是蛮适合东方人的口胃,东方人于文学喜欢抒情的东西,喜欢沉潜而有内涵的东西,但要不伤于凝重。

BQ:据说生活中契诃夫是个很幽默的人,这一点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也可见一斑,通过研读他的书信,你有没有一些自己的发现和心得?

L:一般文人的幽默契诃夫是完全有的,其实他的幽默还多一层,多一种黑色的、自嘲的、灰暗的部分。在我看来,这也许来自他童年的经历。老实说,他的童年是很坎坷的,每天被爸爸打得一塌糊涂。因为他爸爸打他的那种方式是完全不正常的,他爸爸的想法就是不打不成材,一边打一边说,“你未来会谢谢我的”,真的很残酷。他爸爸也不太会赚钱,开了个店,让他看店,也不让他好好读书。契诃夫是真的很有才华,于是自己开始写小说,开始小有名气,于是才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他大概17岁开始就养家了,家里有七八口人。

BQ:看过《海鸥》的排练,我发现现场的氛围非常欢乐,你是不是把这出戏排的往夸张里走了呢?

L:《海鸥》我排得并不夸张。如果学者们研究我的戏会发现其实我根本没有改动什么,除了背景之外我什么都没有改。我的用意很简单,就是让观众找到亲密感,觉得契诃夫很亲近,不是一个外国人写的发生在遥远的地方的我们看不懂的故事。你完全可以看懂,就像发生在你周围的一样。等大家都熟悉了契诃夫以后,其他的导演就可以玩得更凶。也许,下一次我排,我就可以让演员全部穿牛仔裤,背景放在今天的北京,妮娜不是被骗到上海,而是东莞(大笑)。

BQ:契诃夫既是小说家也是戏剧家,你怎么看待他的这两重身份?另外,随着时光的推移,契诃夫的戏剧愈发被世人重视,他在戏剧界的地位也被某些人抬到了莎士比亚的高度,你怎么看?

L:契诃夫和莎士比亚并列不了,因为他的戏太少。我也喜欢看他的小说,但是我觉得他在戏剧领域做出的革命更大。在戏剧方面,他基本上是一个革命家。契诃夫到底革命在哪儿?这就很难解释了。他可以做出一个看似比易卜生还要写实的写实主义,但是没有人会这么去说,大家都还是会认为易卜生是比较写实主义的。所以易卜生、曹禺可能是一条线,但是契诃夫是哪一条线的呢?契诃夫是没线的。到底谁在模仿他?没有人,他很难模仿。但细细品读他的剧本,你会发现看似是生活,其实还是精心雕琢出来的艺术品。难就难在这里,革命就革命在这里。说要搞得像生活一样,也不难做到啊,就像上世纪60年代那些前卫摄影家拿着摄影机摆在街上拍,拍八个小时就是一个作品了,也ok啊。

推荐期刊
  • 老年人
    刊号:43-1261/C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