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2-03-25 07:04:53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篇1

在著作第一辑的第七篇文章中,陶西平先生提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民族的希望;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促进我国教育繁荣的基础工程;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陶西平先生用具有前瞻性的视野审视了教育的未来,他提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动教育改革,为实现这个“理想教育之梦”努力尝试教育改革,不断总结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历史经验,善于借鉴、敢于创新,发扬优良传统,突出时代精神,推进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素质教育体系的完善……陶西平先生在我国教育事业的丰功伟绩数不胜数,他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贡献功不可没。作为一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师,我们传承,我们沉浸,我们实践,我们探索,为了继续追寻“理想教育之梦”而砥砺前行。

身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铭记党的教育方针,坚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就得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人的各种潜能,尤其是在经济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的需要、国家的栋梁。然而,现在教育所反射出来的问题是德育、智育受到学校、老师、家长、社会的过分关注,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说是“过分”实施德育与智育,严重忽视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甚至后三者成为了开展德育、智育的牺牲品,如今所谓的素质教育更多的向智育、德育倾斜,尤其是智育。这种问题的持续蔓延与不良影响,引发了教育管理者的反思,并联系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例如:中考体育的改革,凸显了体育的重要性;随着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音体美教师逐渐齐备,学校的音体美课程开展得越来越专业,越来越丰富多彩。在开齐、开足、开好音体美课程下,学生的体质能力好了,审美能力提升了,音体美兴趣爱好也培养起来了。但可惜的是,在这样的改变中,劳动教育依旧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就是我想着重论述的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思考。

虽然劳动教育摆在五育之末,但它有着自身的价值。劳动教育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要协同德、智、体、美育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思所行:

一、劳动教育的融通性

1、以劳树德:劳动最光荣一直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就是因为这样,每年五一,都会有全国劳动楷模的颁奖典礼,就是为了弘扬这种中华美德。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那些一直战斗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医生、军人、警察等等,都在为了抗疫战争夜以继日的工作着,为了拯救病人,为了防止更多的人感染,他们一直坚守工作岗位,用自己的劳动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高尚品德,爱国、奉献、敬业等优良的道德品质在他们身上闪闪发光,让人敬佩不已。

2、以劳增智:劳动能使人的思维更加开阔。比如:学生在学校的勤工俭学菜地自己动手种菜时,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来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开阔自己的思维。

3、以劳强体:劳动也算是一种简单的运动,在劳动中学生的身体能达到锻炼的效果,体质能在劳动中得到增强。

4、以劳育美:例如,为了建设更加美丽的校园,学校会鼓励孩子们亲手养一盆花,自己负责照管,在这样悉心照顾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能得到有效提升,还能在劳动中感受到校园生活的美好。

5、以劳创新:开好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动手技能和创新能力。例如:五年级上册劳技课本中,第二单元就安培了创意制作——“变废为宝”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身边的一些废弃物(如拉罐瓶、鸡蛋壳等),通过自己的创意将其变成一个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二、关于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

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把“劳”字列入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需要指出的是,以往五育中的德智体美四育都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建立教育体系,地方根据实际予以补充调整,但劳动教育体系是空缺的,只有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等地方以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技术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探索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体系。为确保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落实,必须从上到下尽快补齐劳动教育体系缺失这块短板。我相信国家会正视这个短板,采取相应措施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以及一线教师能在此之前做些什么呢?

1、学校应该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落实好相关课程,开好《劳动与技术》课,让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2、学校要开展好校内劳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的日常保洁、绿化美化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有计划的让学生参与勤工俭学种养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团结合作、观察分享,体验劳动的快乐。

3、积极组织校外劳动。学校可以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参与清扫街道、植树造林等义务活动,还可以与社区、村委会合作,去敬老院、五保户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还可以适当地开展春游、秋游活动,让学生自己准备食材,展示厨艺,制作简单的食物,与师生共享,提升对生活的热爱感和仪式感。

4、鼓励学生做家务劳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家庭劳动,懂得孝敬父母、敬老爱幼,懂得有效交流、体谅宽容、温和待人。

……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篇2

前不久,市劳动保障局召开了“三新两提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传达贯彻了全省劳动保障系统“三新两提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会议精神,要求按照建新部门、作新贡献、塑新形象,不断提高劳动保障工作服务大局的贡献率和人民群众对劳动保障部门的满意度,努力在服务工业促进就业上有新提升。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要在建立健全投资创业服务体系方面实现新突破,争创最佳创业环境、最快办事效率和群众最满意劳动保障部门,扎实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全力服务好我市工业大决战。为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我认为,主要抓好“五个加快”:

一要加快建立健全投资创业服务体系。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整合各类创业资源,充分发挥和放大资源整合效应,推进全民创业;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中心,积极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融资贷款、税费减免和“绿色通道”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延伸创业服务体系网络,利用覆盖全市的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创业者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拓展“12333”咨询热线服务范围,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建好创业孵化基地,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完善促进各类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要加快优化创业者经营和项目建设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政策,着眼创建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宽松透明的市场和企业经营环境、优越的创新创业成长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和社会环境,巩固和扩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深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改革,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加大投诉受理和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报、占”等行为,及时妥善处理创业者和群众投诉以及监测点反映的问题,深化“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和“示范窗口”创评工作。

三要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服务。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免费培训,主动兑现企业用工培训补贴和中介机构职业补贴。以开展“决战工业亿促进园区用工对接服务年”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为大项目、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举办用工对接专场招聘会,继续开展以“送岗位、送政策、送信息”为重点的“就业直通车”活动。利用“两个合同、三个台账”动态收集的人力资源信息,为我市优势产业、高科技、低碳经济等大项目、大企业以及园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继续完善紧缺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政策措施,加快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篇3

前不久,市劳动保障局召开了“三新两提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传达贯彻了全省劳动保障系统“三新两提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会议精神,要求按照建新部门、作新贡献、塑新形象,不断提高劳动保障工作服务大局的贡献率和人民群众对劳动保障部门的满意度,努力在服务工业促进就业上有新提升。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要在建立健全投资创业服务体系方面实现新突破,争创最佳创业环境、最快办事效率和群众最满意劳动保障部门,扎实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全力服务好我市工业大决战。为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我认为,主要抓好“五个加快”:

一要加快建立健全投资创业服务体系。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整合各类创业资源,充分发挥和放大资源整合效应,推进全民创业;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中心,积极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融资贷款、税费减免和“绿色通道”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延伸创业服务体系网络,利用覆盖全市的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创业者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拓展“12333”咨询热线服务范围,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建好创业孵化基地,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完善促进各类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要加快优化创业者经营和项目建设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政策,着眼创建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宽松透明的市场和企业经营环境、优越的创新创业成长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和社会环境,巩固和扩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深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改革,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加大投诉受理和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报、占”等行为,及时妥善处理创业者和群众投诉以及监测点反映的问题,深化“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和“示范窗口”创评工作。

三要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服务。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免费培训,主动兑现企业用工培训补贴和中介机构职业补贴。以开展“决战工业亿促进园区用工对接服务年”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为大项目、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举办用工对接专场招聘会,继续开展以“送岗位、送政策、送信息”为重点的“就业直通车”活动。利用“两个合同、三个台账”动态收集的人力资源信息,为我市优势产业、高科技、低碳经济等大项目、大企业以及园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继续完善紧缺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政策措施,加快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劳作教育 服务式学习 工作记录单 工作细则

劳动是社会普遍提倡的一种美德,是德育教育最好的载体之一。我系从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在全系学生中开展了“创建绿色教室”的劳作教育。在一年多时间的探索中,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和反思劳动对大学生的影响、带动等,对大学生劳作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对劳作教育工作思路进行了梳理。其中有收获,有经验,也有一些困惑。

一、劳作教育的意义、目的和必要性

1.劳作教育的意义。目前科技的发展、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和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各项工作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也使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强德育教育,使未来的劳动者具有社会所期望的道德面貌,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劳作教育,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伦理取向,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以及积极、敬业、自尊、合作等个性品德。正确认识团体和个人的关系,正确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激发工作的欲望和兴趣,学会服务式学习,感受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培养自立和负责的职业态度,形成与人友善、相互尊重的合作意识。

2.劳作教育的目的。通过让学生参与劳作,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和高效的学习作风。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人与人的平等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通过劳作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勇于奉献和忠于职守的品质,使之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以平实负责的工作态度贡献所长来服务社会。

3.劳作教育的必要性。劳动是德育教育最好的载体之一。虽然“德智体美劳”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教育方针,但“劳”在现今的教育中却渐渐缺失。学生们养成“好逸恶劳”和“眼高手低”的心态,他们不愿参加集体劳动,不愿整理好自己的宿舍、不愿意打扫和维护学习生活环境,继而看不起体力劳动者,部分学生缺乏恒心、责任心,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

自从有了在我系开展劳作教育的想法后,我们注意吸取和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在学习中我们发现台湾劳作教育已成为了现今的教育特色之一,笔者曾亲自去台湾高校走访:台湾东海大学在1955年开始实施劳作教育制度,把劳作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成为大学生的正式必修课程。1957年,台湾地区教育管理机构公布了“加强大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台湾许多高校正通过劳作教育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和认真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爱学校、爱社会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不仅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由此可见,教育收效非常明显,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劳作是一种学习,是一种服务,也是一种美德。学生在劳作的过程中必然要与他人沟通,在为他人服务时会得到肯定和赞扬,也会赢得尊重,不但增强了自信心,还能更好的融入社会。通过劳作学生能够体会成果的来之不易,就会知道珍惜劳动成果,进而激发对他人、对师长、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劳作教育考验着人的敬业与负责的态度,让学生专注而认真地完成劳作任务,对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勤劳、善良的健全人格是非常有益的。

劳作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互相关心的感情,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做事和努力学习的态度。如果一个学生能自觉自愿的认真完成劳作任务,那么相信这位学生也会自觉自愿的认真完成作业,进而乐于承担社会工作,或者是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从而按照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提到的对青年的“三点希望”那样,更加积极、富有热情,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我系在学生中开展劳作教育的做法和实施方案

1.具体做法。我系开展的劳作教育工作的具体做法是:在系党支部的号召、带领与指导下,以思想教育为先导,由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实践教学分中心商议,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学生工作办公室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实践教学分中心负责具体操作。劳作教育的内容首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分以下几个层面:由全体学生党员发出“创建绿色教室”的倡议;学生工作办公室老师在每周学生干部例会上宣讲劳作教育目的、意义、要求等,动员学生干部带头参加;辅导员、班主任对各班学生进行“我贡献,所以我快乐”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全系所有班级轮作的方式。为形成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干事的高效工作方式,各班由团支部书记牵头负责,把班里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7至8名学生为一个劳作小组,每周的劳作教育由一个劳作小组完成。这种组织形式使得每次参与劳动的学生人数不多,不仅便于任务划分明确,责任可以落实到每一个人,而且每个人表现的差异容易显现,同时利于同组成员间相互监督,便于对每名学生进行评价。每周根据各班课程安排,学生按劳作小组次序轮流,利用当周的课余时间进行义务劳动(根据劳动地点的卫生状况,每周的任务量由于课程多少的不同,可能会不一样,到目前为止,学生都会认真对待)。劳作地点为全系公共学习空间,包括实验室和机房。

2.实施方案。结合我系劳作教育开展的实际,我们设计了《工程艺术系学生劳作教育工作记录单》(以下简称为《记录单》)。《记录单》用于记录每组学生的劳作任务、各劳作小组长及实践教学分中心对劳作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评价,填完后交至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备案。系学工办定期召开各班团支书会或劳作小组长会,进行阶段工作的总结、奖惩。根据学生劳作的情况,我系还制定了《工程艺术系学生劳作教育工作细则》(以下简称为《细则》,另有文件)。《细则》中规定了每周劳作工作完成质量由实践教学分中心进行评价,并认定合格与否。若不合格则该小组或当事人需要在当周内重新约定时间完成任务,直至合格。我系劳作教育工作的流程如图所示。

三、我系在开展劳作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1.取得的成绩。①劳作教育工作逐步系统化。我系劳作教育工作从2010年9月开始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学生党小组起草了倡议书,学生党员到每个班做宣讲,让学生们了解了劳作教育工作的内容和主旨。在号召和带领下,我系所有的班级都参加了此活动。一年多来,各劳作小组都完成了任务。但前段工作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积极性不高、被动参与活动、整个工作体系中各方面的职责不明确、工作质量没有统一合理的标准等。为改进这些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我系先后制定了《劳作教育活动流程表》、《劳作教育规程》,从而使每个学生了解了劳作教育活动开展的流程;划分和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制度,分清了小组负责人和每个小组成员在工作中担任的角色和责任;制定了《劳作教育工作记录单》,用于监督每个小组的工作质量。形成了完成劳作工作后先由小组负责人自查,认定合格后再由实践教学分中心的教师检查,并给整个活动书写评语的做法;对于工作不积极或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小组或个人作不合格处理,需要另约时间重新进行打扫工作;制定了《工程艺术系学生劳作教育工作细则》,对劳教工作的宗旨、基本劳作教育方式、劳作教育规则、劳作教育的评价与认定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通过本学期出台的相关制度,使参与劳作教育活动的学生做到有章可循,使我系劳作教育工作系统化更进一步,并且更加规范,更具有可操作性。②进一步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我系的劳作教育是在全系各班开展的,这项活动得到了全系教师们的拥护和积极响应。不仅是学工办、实践教学分中心的老师们,包括所有的班主任、导师在内,一起行动起来为劳作教育献计献策,协助进行劳作教育的宣传和督促工作。大家一致认为,作为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先做人、后做事。而我们对学生们进行劳作教育是在一个层面弥补道德缺失;给学生提供的劳作机会正是实践正确劳动价值观的一种渠道。③培养学生骨干队伍。通过劳作教育,我们给学生搭建了一个锻炼和学习的平台。特别是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他们根据劳作教育工作的流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在带领同学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他们在工作中学习工作方法,学习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学习协调、沟通,学习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以下是学生劳作教育过程中的真切感受:(学生小组负责人A):我是我们小组的负责人,首先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和实验室老师约时间,老师会给我们2~3个时间段和实验室使用没有冲突的时间。但一个小组7~10名同学很难在这几个时间都有空。为了完成任务我就需要找个别同学做工作,让他们牺牲一下个人的活动安排。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我又组织大家一起开座谈会,把每个人的困难讲出来讨论。了解了个别同学的困难后大家做到了相互理解,为了完成集体任务愿意调整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组织同学参加劳作教育活动,使我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知晓了具备团队合作意识是每个人参加工作后必须具备的,这也是我们小组每个成员在劳动教育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④强化了学生身体力行、尊重劳动的意识。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在劳动价值观上讲奉献的少,讲索取的多;从家庭小环境的影响看,我系多数学生家庭生活条件较优越,几乎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种优越感使他们自我中心意识更加强烈,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鄙视体力劳动,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劳作教育,强化了学生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和服务式学习的意识。从以下学生们的收获中不难反映出他们在此方面思想认识的提高。(学生小组负责人B):第一次参加劳作教育工作,是我和班里7位同学一起来的。我之前为大家作了动员,我们的目标是一定要做的又快又好。实践教学分中心的老师给我们布置任务后,我们马上开始打扫。需要40分钟的任务我们没到30分钟就做完了。我兴冲冲的跑到办公室找老师检查工作质量。老师看了看我们打扫的实验室,摇了摇头说:不合格。不合格?为什么?实践教学分中心的老师把一张电脑桌往外拉了一些,说你们过来看看。我们凑过去一看,两个电脑桌中间有很多垃圾。我当时真的感到惭愧,对于我们来说在家做家务太少了,一般都是父母代我们做了本该自己做的事。通过劳作教育让我们体会到劳动的可贵,不能轻视简单的劳动。要把简单的事做好同样需要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普通学生):我第一次参加劳作教育工作被分配和几个同学打扫画室。工作中我才感觉到我们平时太不注意爱惜自己的学习环境,更没能体会到实验室老师工作的辛苦。画室中打扫出来最多的就是同学们吃的零食包装和画画用剩的纸屑。我平时也有在画室中吃东西的习惯,包装纸随手就扔掉了。看着清扫出的一大堆垃圾,我体会到我原来的行为是可耻的。公共环境不仅需要大家共同清理,更需要每个人来自觉维护。这不只是公德心的体现,更是对劳动的尊重。从学生们的感受可以看出,我系的劳作教育工作已初现成果。通过近一年的劳作教育工作的实施,学生们在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相互理解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增强奉献精神和如何做人做事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篇5

劳动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本文着重论述劳动技术课的德育功能问题。

一、德育不能离开劳动教育

我们说,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实现都会有适合它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德育同样需要新的育人方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教学还是最主要的德育方式。课堂教学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活动,其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学科地位以及德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成就了人的发展。教育的起源在于劳动的社会分工。而德育则起源于对人的态度,对劳动分工的态度。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劳动技术课承载着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作用。而德育需要贯穿到学科教学中,挖掘学科本身的德育价值,并在实践中得以深化、升华,这是德育有效性的理性选择。而劳动技术课便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德育需要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也只有在多元化的实践中才能深化,才能升华,才会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以劳育德”理念的时代性

(一)劳动是人的第一实践活动

“以劳育德”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技术课的长期教学中形成的重要理念和经验结晶。劳动承载着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塑造着人的勤奋、责任心、诚实、正义、纪律、严谨、自信、向善、创新等品性和德性。劳动是社会肌体的最好防腐剂,是人生经验积累、成长、成熟、成功的端点,劳动的过程是锤炼人意志的过程。每个人需要学会欣赏劳动的美,感悟劳动中的文化,深刻体味劳动对人格的完善和历练。正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的劳动教育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二)素质教育,德育为先

德育是对人的品德的一种教育行为和实践要求,德育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对“真、善、美”主流社会价值目标的认同教育,是对“温、良、恭、俭、让”人生文明态度的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德行是做人的基础,劳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纳什也曾认为:“当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劳动而解决问题和参与民主过程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在理性地学习道德德性。”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道德孵化”、“道德养育”的功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以劳育德

目前,劳动技术教育缺乏制度性规定,没有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的实施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阻碍,从而导致学生只知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视劳动技能方面的培养。而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认为:“在‘劳动素养’这个概念里,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活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劳动素养还指一个人达到了这样的精神发展阶段:他感到缺少为大众谋福利的劳动就无法生活。劳动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鼓舞力量充实着他的生活,并且从精神上丰富着集体的生活。”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与事业发展咨询中心主任钱焕琦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出:如果不给今天的孩子进行普通劳动者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孩子既缺乏吃苦的经历,又缺乏遭受挫折的准备,他们是很难具备良好的素质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又对启智、育德、健体和益美有着重要作用。从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又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中的德育作用

(一)正确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

“德育是人全面教育的核心”是指德育居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核,其他各育则围绕它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的教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德育为人的精神成长承担着“种子”的作用,其他各育则是人精神成长的养分,德育则渗透在其他各育之中,引领其他各育的精神方向,其他各育又深化着人的行为培养和精神发展。怎样理解“五育”的关系――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陈桂生指出:“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的核心问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即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l展。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学校培养人的目标大多不是成‘人’,而是成‘材’、成‘器’,这无疑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成‘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即使他资质不够,能力平平,但倘若他能够通过教育从生活中获取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那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样的学校教育就是成功的。”张承先先生认为:“劳技教育是影响人的素质的根本问题。”顾明远先生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从理论上把人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或人的教育就是按照这几个方面独立进行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人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劳动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劳动技术课程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社会主义劳动原则,现代劳动技术课是融知识性、实践性、技能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它蕴涵着勤奋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劳动的快乐、学习的方法、智慧的启迪以及劳动美感、技术思维、工具意识、规则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劳动素养教育的内容。所以,它最能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在教织物洗涤,烹饪,花卉与盆景课程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来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让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服务。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总结: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缺少和淡化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了科学文化的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及技术文化、技术思维和人文精神。劳动技术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潜在媒介,具有传播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我们需要优先发展教育,需要科学发展教育,所以必须重视劳动技术课的德育作用。

参考文献:

[1]纳什.德性的探询: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M].李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劳动教育;生活化;前植式劳动;即时式劳动;后延式劳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4C-0007-03

一、现状扫描及问题归因

高等学府本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扬之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校园中学生的文明素养却遭遇了大幅滑坡,一些不良行为日渐增多,校园中“低头族”和“啃老族”的学生数量日益壮大。据有关调查统计,大学生92%使用智能手机,每人日均紧盯手机屏幕3小时左右,课堂之上的“低头族”也不乏其人;“啃老族”大学毕业生已经扩大或前移到了部分在校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交往圈中请客聚餐消费过高、恋爱成本感情投资居高不下、非理性攀比消费支出惊人等等。网络技术在支撑学子们更便捷获取讯息的同时,也阻断了与他人躬身交流沟通的能力,课堂上的“低头族”们,沉湎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自娱自乐,不尊重教师劳动与付出,折射出目前高校学风建设、思想教育的紧迫性与严峻性;自身没有断奶、衣食住行全靠父母的“啃老族”们,视家庭和亲人的付出为理所应当,挥霍、坐享父母劳动成果而毫无歉意内疚之情,更是将爱劳动与善感恩的传统美德抛在了脑后。“破窗效应”中的部分大学生,集中反映出了劳动观念淡漠,自理能力不足,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未形成等诸多问题。

劳动教育,不仅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部分大学生不热爱劳动的种种现象,笔者认为其形成原因是多维度多方面的,既有个体主观原因,也有外在客观因素;既有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有家庭、社会的深度影响;既有生源地城乡区域差异,也有男女性别差别等等。

第一,源自家庭教育方面的深度影响。来自城镇经济宽裕家庭的独生子女以及“官二代”、“富二代”们不爱劳动的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并占有很大比例。这些独生子女在家养尊处优,衣食无忧,有求必应,几乎所有生活事务全由父母亲人包办代劳,家务劳动从不动手承担,父母的辛劳从不关心体恤。而父母的百般宠溺与宽容又时时固化着他们追逐享受的心理定势,使他们劳动能力日渐下降,感恩意识淡薄。

第二,来自社会文化方面的不良熏陶。随着改革开放深度推进,社会多元文化日益融合,国际化视野中的高校青年学生,正兼收并蓄着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与声音。但是在域外强势文化面前,部分大学生过于崇拜西方文明,盲目跟风,流连于洋风洋节洋生活,淡化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忘却了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的朴素道理,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被摒弃,个别学生终日沉湎于网络世界、追逐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心安理得。

第三,囿于学校教育方面的教条呆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先后颁布各项政策,对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应该说在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殊时期,学生的体力劳动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但是在今天改革开放中得到极大发展的高等教育,仍多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劳动教育被弱化和边缘化。不仅劳动教育内容空泛,劳动形式和方法也显得呆板乏趣,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与提高。

在这种倒逼机制下,笔者认为,劳动教育不能成为一纸空文,创新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全面提高新世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二、消除破窗效应的对策探讨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1]在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中应该树立劳动教育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生活是劳动教育的源泉。生活源于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和生活水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强调“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在生活中才可求到的教育”,[2]生活是教育的活力之源,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就不能离开生活。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不能和生活脱节,必须紧密联系生活,以个体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为教育的起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教育的养料。高校重视和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就是要让劳动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校园日常生活,回归大学生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丰富实践。高校只有实现劳动教育生活化,只有实现劳动教育内容的丰富化、情感化和教育方法的趣味化、多样化,才能真正让大学生们在劳动和感恩中体验感悟到幸福与快乐,才能真正让大学生们懂得劳动创造美好梦想的人生哲理,才能寻找到消除“破窗效应”的根本良策。

第一,补上家庭劳动课。与家风家训相融合,与学生家长相配合,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前植式劳动”,补足补齐成长过程中缺失掉的家庭劳动一课。家风家训等家庭教育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3]“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常态下和谐社会大力倡导的家庭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植根于家庭教育的肥沃土壤,才能根深叶茂,生机无限。家风家训等家庭教育不同于课堂教育、职业教育的突出优势是,它靠亲情的力量来拨动心灵琴弦,扣的是人生第一粒纽扣。作家老舍先生认为:“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家风家训等家庭教育对人的亲情影响离不开规劝、褒奖与提醒,但成效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身体力行、躬身示范,正所谓“三分靠说,七分靠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家风淳正、相亲相敬、和谐温馨的家教环境成长的人,一定会在耳濡目染、润物无声中增强共同的价值认同,实现优秀道德润泽与传承。有鉴于此,我们在“前植式劳动”教育过程中,具体做法是:精心设计“我的家风家训是什么”主题班会,通过学生在校撰写“家务劳动承诺书”,教育引导大学生爱家庭、爱父母、爱劳动、懂感恩,广泛开展“我帮妈妈做家务”、“我帮爸爸干农活”、“我替父母看亲戚”、“我为爸妈分忧愁”等系列家庭劳动。这是一场体验式的劳动,其劳动的最大实效是让学生深刻感受父母的辛劳、体验家庭的责任和传递亲人间的温情。这种体验式劳动,最大优势在于学生情感上的真情倾注和投入,以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心态,让独生子女大学生担当起家庭的责任义务,在劳动中学会感恩,学会奉献,懂得珍惜,增进亲情。

第二,抓好学校劳动教育环节。与学生自理能力提升相协调,与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相契合,积极组织大学生大力开展“即时式劳动”,抓常、抓实、抓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劳动进行时和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即时式劳动”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与学习生活相关的各类课外实践,包括自理状态下的个体自我服务性劳动与合作状态下的奉献他人集体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体现为大学生个体涉及衣食住行等生活化的劳动内容与劳动行为,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躬行,遏止并逐步消除依赖父母、依靠同学的心理惯性。其劳动载体是寝室个人内务整理、服装清洗、个人自主学习安排等等。集体性劳动体现为集体协作和团队合作,在劳动合作中增进友谊、加强交流,克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缺失,其劳动载体是教室、寝室劳动值日、校园区域卫生保洁、校内社团活动组织及服务等等。“即时式劳动”是在校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时期,是学生能否形成正确劳动观和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关键一步,作为辅导员必须抓细抓实。

第三,拓展社会实践平台。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相一致,与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相契合,组织大学生广泛开展“后延式劳动”,驰而不息地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载体与平台。“后延式劳动”是指大学生为走向社会应具备的实践能力与责任担当作准备的综合性实践劳动。诸如“劳动进社区”活动、“手拉手结对子送温暖”活动、“送科技送文化下乡”活动、“植树节”开展的植树活动。“后延式劳动”作为大学生踏入社会之前参与的劳动,对于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奉献社会、担当社会责任做了必要而丰厚的心理、能力与才干储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三、实施劳动教育生活化的启示

第一,高校劳动教育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高尚人格的基本内容,中华传统文化是责任文化,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勤劳勇敢,勤俭持家是本分。高校理应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发挥家风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培育青年学生正确的劳动观提供丰厚的文化营养。

第二,高校必须创新劳动教育载体,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凝练劳动教育特色。高校应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重点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首先做到“内化于心”,然后才能“外化于行”。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劳动,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思想上要认识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生命中的一切辉煌,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行动上要清晰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就是普通劳动者,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加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第三,高校必须把劳动教育纳入完整的教育体系之中。劳动意识与劳动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的实施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高校应把劳动教育纳入完整的教育体系之中。在操作层面上要贴近生活、回归家庭、走向社会,采取综合实施策略,从细处着眼、实处入手,才能久久为功。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篇7

劳动教育;概念;定位

王毓,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

迄今,教育理论界并没有就劳动教育的概念和定位达成共识。这种情形不仅影响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而且影响劳动教育的定位与实践。因此,明晰界定劳动教育的概念,明确劳动教育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劳动的本质是改变

劳动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难怪恩格斯指出:“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然而,人们对劳动这一概念的认识却莫衷一是。

《现代汉语词典》对“劳动”一词的解读有三:一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二是“专指体力劳动。”三是“进行体力劳动。”[2]可见,劳动在现代汉语中有时包括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两个含义,有时则单指体力劳动。无独有偶。在英语中,《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labour”的解读为:“bodily or mental work:(身或心之)劳作;劳动。”劳动也被赋予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双重含义。马克思对“劳动”的解读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3]201-202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为了能够有饭吃,就要劳动,不仅用脑劳动,而且也用手劳动。”[4]认可劳动是脑力和体力的支出。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基本沿用了这一定义:“劳动,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费。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5]930文新华的界定是:劳动,“它是指人有目的地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品的活动。”[6]这一界定只将劳动对象指向了自然物,而忽略了社会物。

综上所述,劳动是指人有目的地支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物或社会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活动。可见,其一,劳动不仅包括脑力劳动,而且包括体力劳动。其二,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可以创造精神财富。其三,劳动是人有目的的活动。其四,劳动对象既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社会物。

二、劳动教育的要义是培养完整

意义上的劳动者

关于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可谓是众说纷纭。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一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内容之一加以界定。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这一界定把劳动教育置于德育之中,淹没了劳动教育的独立性。

二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技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加以界定。例如,《中国百科大辞典》界定:“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从这一角度理解,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教育+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属于上位概念,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属于其下并列的下位概念。

三是从广狭义两个角度加以界定。例如,马开剑认为劳动教育有广狭义之分:“劳动教育的广义理解是泛指一切与劳动、生产和技术有关的教育活动。……狭义理解,即劳动教育指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即劳动者)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7]

四是把技术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加以界定。例如,《教育大辞典》定义:“劳动教育,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艰苦奋斗作风,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果实,抵制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不良思想倾向。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5]934国内著名劳动教育专家徐长发的界定则更进了一步:“劳动教育是使青少年学生获得正确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了解和懂得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的育人活动。它包括劳动思想观念的教育、劳动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8]在他们看来,劳动教育是上位概念,技术教育是下位概念。劳动教育包括技术教育(选用的词汇为:劳动技术知识、劳动技能、生产技术知识、生产、技术等)。

我们认为:劳动教育是教育者在一定的时空中对受教育者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

劳动教育根据其付出分为: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根据其过程分为:简单劳动教育与复杂劳动教育。根据其对象分为:生产性劳动教育(细分为:物质生产劳动教育与精神生产劳动教育)与服务性劳动教育。根据其报酬分为:有酬劳动教育与公益劳动教育。根据其范围分为:自我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等。

三、劳动教育的定位

(一)劳动教育应否列入教育构成

“教育构成”这一概念源于陈桂生先生提出的教育的构成。在他看来:“所谓教育的构成,是指通常所谓‘教育的组成部分’。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9]我们认为,删除教育的构成中之“的”,改为教育构成更为简约。

1.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构成的实然努力

劳动教育与劳动是相伴而生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劳动教育,甚至没有教育。然而,试图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最早的当属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他要求每位青年都要接受农业劳动和手工业劳动。此后,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为了培养个性解放的自由人,必须注重手工劳动教育。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指出:“使人人长于劳作,并能胜任愉快,那么,他在世界上才能得到快乐,生活都有保障。”[10]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首次将工业劳动纳入劳动教育之中。马克思继承与发展了欧文等人的思想,结合大工业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530此后,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克鲁普斯卡娅、苏霍姆林斯基、凯洛夫等更成了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主力军。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就在自己执掌的帕夫雷什中学中倡导并实践了包括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教育构成,并深有感触地指出:“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11]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一起重视劳动教育,力倡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也大有人在。颇有代表性的有:黄济先生指出:“劳动教育应列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2]徐长发认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需要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答《人民教育》记者问“您曾多次提到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的提法吗?”时,回答:“在教育方针中,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句子。因而,将五育并提,实际上是教育方针的简明表达。”[13]

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看,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这段话:“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最接近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构成的表述之一。

2.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应然思考

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不排斥劳动教育。《教育大辞典》对全面发展教育的界定为:“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5]1254从这个定义分析,凡是能够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成分均可列入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之中。劳动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纪律、劳动习惯等施加强有力的影响,自然可以列为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之中。换言之,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不排斥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与其它诸育存在并列关系。当下,有的学者把劳动教育纳入德育之中,并将其作为德育内容之一。还有的学者则把劳动教育纳入智育之中。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纳入的前提是二者必须属于包容关系。所谓包容关系就是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其实,劳动教育的外延极其宽泛,绝非德育或智育的外延所能包容的。也就是说,德育或智育无法全部包容劳动教育的内容,无法完成劳动教育的所有任务等。仔细审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逻辑关系应为并列关系,所谓并列关系,就是属于同一上位概念:教育构成的各个同层次的下位概念: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在教育构成这一概念下存在着并列的几个下位概念: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立存在的必要。这一是因为劳动教育有自己独立的内涵与外延。这是其他四育无法包纳的。二是因为劳动教育具有独立的作用与任务。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体脑结合的劳动者。而这一作用与任务的完成需要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精神与创造能力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三是因为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是把一个自然的人逐渐转化为自然与社会统合的体脑结合的劳动者的过程。也就是说,依据其潜能,挖掘其潜力,张扬其个性,促成其发展,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使命。四是因为劳动教育有其独有的规律和内容。只有依据劳动教育的规律,遵循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采取劳动教育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绩效。

劳动教育与其它诸育既有独立性又有联系性。一方面,劳动教育具有独立性。这是因为劳动教育具有区别于其它诸育的显著特征。其一,知行合一性。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学以致用,是其常态。其二,体脑并用性。事实上,世上绝对的体力劳动或绝对的脑力劳动是不存在的。任何一项劳动都兼具体脑并用的特征,只不过有的体力劳动占的比重大一些,有的脑力劳动占的比重大一些罢了。其三,人类本质性。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显著标志。教育就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发展的。其四,劳动技术性。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加以支撑。“在现实社会中,离开技术的劳动教育和离开劳动的技术,都是不可行的,也是没有前途的。”[8]其五,劳动育人性。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言:“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14]解放人就是教育人、发展人。此外,劳动教育还具有创造性、体验性等特征。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还具有联系性。即与其它四育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学者曾对劳动教育与诸育的关系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15]的确,实施劳动教育,在德育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感情、劳动体验、劳动态度、劳动纪律等;在智育上,有利于学生“做到手脑并用,把理论与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16]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活学活用,生成智慧;在体育上,有利于学生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体脑结合、协调发展;在美育上,有利于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美产生于劳动,劳动创造了美。总之,劳动教育和其它四育互相渗透、相互补充。

劳动教育在教育构成中始终占有一定的位置。众所周知,教育分为:自然形态教育与学校形态教育。早期的原始的教育即属于自然形态教育。在自然形态教育中,劳动教育是与劳动相伴而生的。也就是说,自从有教育以来,劳动教育就是教育构成的重要教育成分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17]伴随着这种真实的劳动分工的出现,即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工的出现,学校教育的产生,尽管纯粹的理论已经出现,但是学校形态教育并没有完全脱离劳动教育,淡出人们的视野。例如,在西周时期学校中学习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至少射、御、数仍与劳动教育相关。而《管子・弟子职》中的记载:“凡拼之道,实水于盘,攘臂袂及肘,堂上则播洒,室中握手。执箕膺揲,厥中有帚。入户而立,其仪不忒。执帚下箕,倚于户侧。凡拚之纪,必由奥始。俯仰磬折,拚毋有彻。拚前而退,聚于户内,坐板排之,以叶适己,实帚于箕。先生若作,乃兴而辞。坐执而立,遂出弃之。既拚反立,是协是稽。”就是对学校中洒扫之道的详细要求。

此后,劳动教育始终在自然形态教育和学校形态教育的教育构成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其实,换个角度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学习也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为辅的劳动教育。

(二)劳动教育在教育构成中的定位

应特别指出的是,把教育构成划分为若干教育成分,或三育、或四育、或五育等,只是“研究者为了研究的方便与实施的便利而进行的人为的划分,事实上,它们共同属于全面发展教育系统。”[18]

至于在教育构成中各种教育成分的定位,我们认同蔡元培与桑新民的立体观,但不赞成两人对五育及关系的见解。蔡元培曾经形象地指出:“譬之人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桑新民也提出:“五育不属于同一层次,而分别属于心理发展,身心发展和实践能力发展三个不同抽象层次。”[19]224

从立体的视角审视,教育构成的五个教育成分分别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五者分属立体的三个层次:基础层次为体育,中间层次为德育、智育与美育,最高层次为劳动教育。

图1 教育构成层次图

由图1可见,首先,体育属于基础层次的教育。这是因为体育包含身心健康,而健康的身心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又是学生服务社会的基本保障。其次,中间层次的德育、智育与美育属于精神教育层次。这三育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德育与智育分别代表人的左右腿,只有左右腿粗细相近、长短相同,才能组成健全的人。人字上的美育,是沟通德育与智育的津梁。德育、智育与美育三者是彼此影响、相互渗透、不可或缺的。最后,劳动教育属于最高层次的教育。桑新民认为:“劳技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19]260我们认为,劳动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体脑结合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劳动者。同时,这些劳动者必须具有相应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界限的逐步消失,“目的在于达到个人的身体、情感、心理及道德观念和美学价值的平衡发展,以为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20]的劳动教育在教育构成中所处的最高位置日益彰显、日益巩固。

当然,我们强调劳动教育的最高地位并不排斥其它四育的地位与作用。事实上,五育在教育构成中虽然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所属层次也有差异,但是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将各育有机地联系和统一起来,教育才能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2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5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就若干问题给临时总委员会代表的指示[C]//瞿葆奎.教育学的探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9.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全订本)[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6]文新华.论劳动、劳动素质与劳动教育[J].教育研究,1995(5):9-15.

[7]马开剑.国际视野中的高中技术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4.

[8]徐长发.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5-05-06(7).

[9]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43.

[10]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173.

[1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2.

[12]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与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5):17-22.

[13]余慧娟,李帆.2015关键词:改革 法治 落实[J].人民教育,2015(5):22-26.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3.

[15]李建平.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1-10-17(2).

[1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56.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5-36.

[18]王毓.全面发展教育创新的理性思考[J].天津教育,2000(7/8):33-34.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篇8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的成因进行解析,研究认为诱发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的主要原因包括:自身因素、工作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针对于此,提出了提高社会认同感、培养教师自身素养以及给予体育教师人文关爱等对策.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为切实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保障、维护其身心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缓解;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78-02

1 前言

疲劳是一种主观不适的感觉,会导致社会个体正常的社会活动能力下降,进而影响行为的整体效果.而工作疲劳是在具体的社会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身心俱惫的状态.如果长时期地保持疲劳工作的状态,不仅会对工作效果产生影响,同时,对于社会个体的健康状况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害.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尤其是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应承担起为社会体育培养与输送具有一定体育综合素质的人才、推动社会体育健康发展的全新使命,其社会责任与社会职能得到全面的提高与拓展.但是,由于自身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体育教师长时期处于强度较大、风险较高以及环境相对恶劣的工作状态下,致使职业疲劳的症状在广大高校体育教师中普遍存在,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疲劳,在确保其自身健康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就成为当前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并给予切实解决的现实性问题.这对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深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2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的成因

2.1 自身因素

(1)生理疲劳.由于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给学生作出规范的示范,同时还要专注于对学生技术动作的纠偏与指导,因而,频繁的亲身示范会造成体育教师体力上透支,而长时期地处于身体透支下的工作状态,会造成体育教师出现生理的疲劳.往往会出现身体肌肉酸痛、四肢乏力的症状,而一旦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会导致肌肉劳损以及器官功能下降的严重后果.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始终保持站立状态,为了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不能出现稍许的懈怠,因而,也会诱发下肢肿胀、酸软,甚至会导致静脉曲张.

(2)心理疲劳.高校体育教师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师而言,除去要面对生理疲劳症状频发的现实性问题,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在高校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型教学科目存在,受重视程度较低.受此影响,体育教师的地位较为低下,社会归属感较为淡薄,自卑心理自然存在.虽然现阶段体育教学的社会职能得到全面的拓展,教师的地位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体育教师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认知评价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体育教师心理负担的加剧.在这种既要付出艰辛劳动,同时,还无法获取社会认可状态下的高校体育教师群体,其心理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的调整、紧张与压抑情绪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久而久之会出现神情困顿、精神不振,对本职工作表现出厌倦的心理.进而对其身心健康以及教学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2.2 工作因素

(1)教学工作负荷过大.目前,工作量是考核高校体育教师工作业绩的基础标准,在一般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师每个学期都要完成200~400学时的基础工作量.如果考虑到评级、评优等因素,则完成的工作量远远不止这个数量.另外,伴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社会职能的拓展,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愈加繁重,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肩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辅导工作;既要对教学程序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与规划,又要抽出时间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辅导工作.因而,绝大多数的高校体育教师都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

(2)科研工作压力过大.科研工作不仅是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同时,也是体育教师工作考核与职称晋级的必要条件.而科研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对于研究者的学术水平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运用能力相对较强,而理论素养则是其较为明显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能力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因此,科研工作无疑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师群体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所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教学工作.

2.3 环境因素

首先,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春天的阴雨、夏季的炎热、秋天的风尘以及冬季的寒冷,是每一名高校体育教师所必须面对的自然工作条件,因此,体育教学环境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较为明显的恶劣性.长时期地置身于这种工作环境,无疑会导致体育教师的身心疲惫.其次,由于受资金限制,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与更新,陈旧的基础设施、破损的教学器具,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情绪产生消极影响.再次,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下,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地位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重文理而轻体育”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使得体育教师的社会重视程度以及社会归属相对薄弱,因而会对体育教师的心理与情感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是诱发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改善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状态的策略

3.1 提高体育教学的社会认同感,用以舒缓体育教师的心理压力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偏见的长期存在,使得体育教师的工作与付出无法得到社会的正确理解与公正认知.在无法获得与其他学科相同的社会认同感的境况下,会造成高校体育教师压抑、自卑、烦躁等心理现象的产生.而这种心理问题一旦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会导致体育教师长时期处于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造成其心理疲劳症状的生成.鉴于此,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认同感,是改善其职业疲劳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首先,要借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地位,彰显其重要的社会价值,用以改变社会对于体育教学的传统认识;其次,要增强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其师德的培养,引导高校体育教师秉承高尚的“教书育人”的职业操守,以自身的辛勤劳动与付出来赢得社会的认同;第三,要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构建,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热爱体育、乐于健身”的观念得以确立与发展,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在高校校园蔚然成风,为体育教师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

3.2 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激发与维系其旺盛的工作热情

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与“健康”具有直接的关系,是一项关乎人才质量与社会发展的神圣职业.因此,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使之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问题,切实提高自身工作的实效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其“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思想的自然生成.在增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成就感的同时,确保其工作热情得以有机的延续.这对于缓解工作的疲劳,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建立相关机制,鼓励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可以采用外出深造、内部培训等方法,并制定相关的奖励与保障政策,来激发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促进其自身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3.3 改善工作条件,关爱体育教师的健康

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相对较差,主要体现为除去相关的硬件设施外,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也会对体育教师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其职业疲劳的重要诱因.因此,改善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对于缓解其职业疲劳的症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应加强对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破损的教学器材应进行及时的修缮或替换;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修建综合性体育教学场馆,为各个体育教学科目的开展提供保障;第三,应加大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防护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力度,针对不同的季节为体育教师增设相关的防护设施,如购置防寒设施、防暑降温设施等,以便于有效消除自然条件对体育教师身心健康的影响;第四,应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关爱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体育教师能够心情舒畅、精力十足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这对于切实解决在高校体育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职业疲劳现象,并有效缓解与改善因职业疲劳而对体育教师身心所造成的损害,具有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郎修玲,姚桢译.劳动职业疲劳的调研方法及其对策[J].日本医学介绍,2003,24(12).

(2)孙建华.对学校体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高师学校体育研究,2002,(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