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西安科技大学专业8篇

时间:2023-02-27 11:10:08

西安科技大学专业

西安科技大学专业篇1

【关键词】 陕西省;独立学院;过渡期;发展策略

我国20世纪末开始试办独立学院,它是依靠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的新事物,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模式,到现今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办学形式。这种模式是社会资金资源与公办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品牌结合的产物,在提高本科教育资源的增量下,特别是在发展优质本科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根据调查显示,经教育部批准或确认的独立学院全国共有322所,陕西省就占有12所: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等。

独立学院经过五年的过渡期,那么过渡期是如何度过的?我们通过调查陕西省的12所独立学院,研究和分析这些独立学院在过渡期的具体策略和方针。

一、陕西省独立学院成立概况

西安交大城市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西安工业学院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这7所成为陕西省首批独立学院,2004年面向陕西省招生5700名,已列入2004年陕西省普通高等院校第三批本科统一招生计划。2006年长安大学兴华学院和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成为陕西省独立学院。

二、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学院依托西北工业大学雄厚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设置专业,突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人文艺术和现代经济与管理等学科专业特色,在专业建设方面已逐步形成品牌和特色。学院适时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和充实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质量,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镐京学院将“简约高效,追求卓越”确立为立校之本,强校之策,建立了完善的课堂教学,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把教育目标、人才培养、治校传统和理性精神凝聚成合力,把建立学院先进大学文化放在首位。现设有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服装工程系、生命科学系、基础部五个系部。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充分发挥西安科技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已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的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发挥其在能源地矿及相关领域学科优势,面向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开放办学,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是一所以土木建筑类学科为特色,以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体,兼有艺术等学科的教学型本科院校。学院秉承“以生为本、和谐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坚持“高起点、严要求、懂理论、强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院确立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社会精英和适用人才”的人才目标。第一步成为陕立学院的领先学院,该目标已实现。第二步成为国内一流的品牌型大学,现正在开始努力。第三步成为世界一流的品牌型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学院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办学理念,贯彻拓宽知识、强化实践、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坚持实践训练四年连续不断线、素质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以培养基础好、技能强、素质高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学院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面向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面向“IT”行业、面向企业生产应用第一线,突出电子信息专业特色,突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面向“IT”行业,面向企业生产应用第一线,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 “一流工程师和管理者”。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学院在继承母体学校优良传统基础上,锐意改革和创新,逐步形成了“注重工程实践,突出信息技术”的鲜明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受到考生广泛关注和企事业单位青睐的,培养应用人才的本科教学型大学。

长安大学兴华学院:学院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专家治校,人才兴校,品牌强校”的办学理念,严谨治学,严肃治教,严格治校,积极推进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学院积极探索并努力实践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法,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和对岗位的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大力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工作;狠抓制度建设,科学管理,规范办学;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科学育人。着眼于人才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突出技能训练。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学院按照“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建设教学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坚持“面向社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学以致用为本,不断开拓进取”的办学定位,秉承“行知合一,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和“乐于奉献,勇于创造,手脑相长,行知合一”的行知精神,围绕国家尤其是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突出办学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三、师资力量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学院现有专职专任教师51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2人,副高级职称10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部级教学名师4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0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学院构建了一支以陕西科技大学著名教授、教学名师、教学标兵为核心,自己培养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有专长、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69人,其中著名专家教授56人,副教授77人。学院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千方百计吸引陕科大优秀教师到镐京学院把关任教。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三是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提拔。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0余名,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教师人数40%,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90%,形成一支以西安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为骨干,企业“双师型”教师为辅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学院专职教师近7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0%。学院积极推进学科建设,面向社会需要开展科研工作,现有省级重点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科研21项,省级教改课题12项,主(副)编教材16本,出版学术专著15部,省级以上科研获奖22项。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院聘请西北大学相关院系负责人或骨干教授担任学院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学院的主干课程也主要由西北大学教师任教。任课教师以西北大学教师为主体,来自重点一本大学的教师占80%以上,高级职称高于50%。学院实行有组织上晚自习制度,辅导员跟班听课制度。学院主张师道尊严,对新任课教师进行院领导约谈,对教师实行坐班管理,开展学生评教活动。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学院现有教师近600名,45%具有高级技术职称;8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院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部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7人,部级精品课程负责人3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1人,外籍教师5人,双师素质教师15人。学院的招生生源充足,录取的学生中相当大一部分在二本线以上,招生质量位居陕西省独立学院第一,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近三年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现有教职工2860人,专任教师1536人。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3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0余人,占教师总数的36%,95%的教师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40%的授课教师来自西安工大,满足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长安大学兴华学院:学院是批准授予学士学位的单位,15个专业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院领导、教学负责人、任课教师等主要从长安大学选聘。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学院共享理工大学优质教学资源,一大批理工大学著名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担任各学科和专业的建设负责人,一线教学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70%以上。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现有教职工480多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66人,博士、硕士259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5个基础教学实验室,8个专业基础与专业实验室,共43个实验分室和11个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3100万元。图书馆藏书约28万册,校园网与延安大学联网使用,实现了电子图书资源共享,可以为师生提供较为丰富的网络信息服务和数据资源。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5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46人,并聘请了西安财经学院、陕西师范大学18名教授作为专业带头人。

四、在校学生人数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人数9629人;长安学院兴华学院现有在校学生6000人左右;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在校生规模1.1万余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在校生8300余人;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现有在校生8651人;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校学生近1.5万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1000余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目前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1677名;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在校生约16000人左右;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现有学生1万余人。

五、生存状态及策略

与母校合办的独立学院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长安大学兴华学院、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

升为二级本科独立学院的有: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撤销的独立学院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

独立学院经过五年的过渡期,迎来了十年的发展时期,根据学院办学规模和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在五到十年内逐步完善独立学院的建设发展策略。

1、特色策略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日益进入深刻的、更加激烈的竞争时代,如果一个独立学院把所有的专业都办成特色专业,这是不可能的,但如果集中力量根据自己的层次办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这是绝对可以的。独立学院要发挥自己的母体学校资源和投资的优势,在专业选择上和高等学校一二本区分开,去除一些传统的、万金油的专业,选择一些属于自己特色的专业,在办学理念上坚信独立学院要走一条实践应用能力的道路。

2、创新策略

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创新策略的意义不断地凸现出重要的作用。思维上的创新是独立学院通往新教育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学院的建设需要创新,这是学院发展的不竭动力。另外,创新并不是指空想,而是应当根据学院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突出培养应用型能力的人才,增加举办校园的创新型活动,让学生真实的参加到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完成活动任务。在学院的管理工作上创新策略需要独立学院转变原有的工作思路、调整组织结构、改革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同时,也要展开教学活动的创新思维培养,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加入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以便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能动性。

3、全球化策略

在全球化的驱使下,独立学院已经意识到与国际教育活动接轨的重要性,这对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现在独立学院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建立了教育教学之间的交流合作等,包括学生的交流、教师的交流、教学方式的交流,学生的交换给他们提供学习和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课程的机会,而且也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和就业范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获得人生经历的一笔财富。教师之间的交流,无论是国内的教师出去还是国外的教师进来,这种方式都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效果,教师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分享给更多地人,而且教师们也可以学习和了解不同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不同,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质量,帮助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调整和改变,例如,教学形式上国内一直都遵循的是讲台形式,而且国外有些国家会采用圆桌的方式教授课程,虽然根据我们中国的国情做到圆桌授课还需一些时间,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圆桌授课的重点是教师可以充分的了解每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那么国内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用其他的形式体现出对学生的重视,采用分小组先讨论,之后各派一名代表阐述小组的观点,这种教学方式既了解到学生们的观点,又可以增进他们的交流合作,同时,教师的交流不仅帮助教学方式的改变,而且也丰富授课的内容,在课堂上出现的形象更加生动,不再是纸上谈兵的传授知识。

与全球教育活动接轨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独立学院的竞争优势,完善学院在全球化影响下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通过互动的活动方式,让世界感受和了解独立学院的教育发展模式,在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前提下,增强独立学院的开放意识,建立一种契合国际视野的教学理念,在学院的建设和教育上追随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向前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2] 杨科正.地市普通高校发展策略研究-兼论陕西地市普通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西安科技大学专业篇2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 湖南大学 东南大学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武汉大学 四川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福州大学 贵州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河海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华侨大学 石河子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长安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新疆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 青海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西华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长江大学 广州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专业等级的学校有:

济南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中原工学院 平顶山工学院 辽宁工业大学

南华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 武汉科技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 皖西学院 盐城工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武汉工业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黄石理工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茂名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南阳理工学院 榆林学院 孝感学院 台州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黑龙江东方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怀德学院

武汉科技学院外经贸学院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宁夏理工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专业篇3

论文关键词: 教育技术;培养计划;课程设置

论文摘要: 通过分析10多份来自公开渠道的教学计划,对当前的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一次比照研究。统计这些计划所列主要课程的构成,最后通过分析讨论,阐明在这些方面发现的问题,为以后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提供参考。

1 引言

最近由于所在专业发展的需要,笔者从公开途径收集到十几份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并对其加以分析、综合与概括,以备专业建设参考之需要。这些计划时间跨度在2005年到2008年之间(共14份)。

2 主要课程统计

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在种类和名称上面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统计时将大致属于同一课程内容的归为一类。统计现有培养计划中的专业课(包括基础课、主干课、必修课,不包括选修课和限选课),课程名称参照天津师大与南京师大的专业必修课,以及南师大的学科教育基础课。

按分布频率,依照“名称,开设院校,频次”的方式进行统计:高等数学,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11;线性代数,首都师大、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4;概率统计,三峡大学、长江大学,2;大学物理/普通物理,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四川师大、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9;电工学/电子技术/电子线路,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安庆师院,11;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接口技术,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长江大学、湖南文理学院,5;(C语言)程序设计,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11;VB.net/JAVA程序设计,天津师大、首都师大、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4;数据结构,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四川师大、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9;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网络应用,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东北师大、韩山师院、三峡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10;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开发/教育软件设计开发/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四川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1;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技术学原理/教育技术学,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4;教学(系统)设计,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3;教与学的理论/教与学的心理学,山西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4;远程教育(基础)/网络教育(基础),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东北师大、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9;教育电视制作技术/数字编辑与制作技术,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四川师大、广州大学、三峡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8;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山西师大、四川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湖南文理学院,7;教育电视系统/电视技术/视频信号基础/数字电视教育应用/数字视频技术,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三峡大学、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8;(电视)摄像技术,广州大学、三峡大学、佛山科技学院,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与教育应用/局域网构建技术,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东北师大、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2;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基础及应用,天津师大、首都师大、三峡大学、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5;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韩山师院,3;计算机平面图形图像设计,天津师大,1;美术基础,天津师大、四川师大、江西农大,3;音乐基础,天津师大,1;艺术基础,东北师大、安庆师院,2;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1;学习科学与学习技术,首都师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3;教育传播学/传播学原理,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东北师大、三峡大学、江西农大,3;摄影(技术)基础,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9;教育技术项目实践,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韩山师院,3;(动态)网页制作技术,韩山师院、三峡大学、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5;教学媒体应用/媒体理论与实践,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三峡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5。

出现频率在10次以上的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14),教学设计(1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2),高等数学(11),电子技术(11),程序设计(11),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11),教育技术研究方法(11),数据库原理(10)。

出现频率在9~8次的课程:大学物理(9),数据结构(9),远程教育(基础)(9),摄影基础(9),教育电视制作技术(8),教育电视系统(8),教育传播学(8)。

以上16门课程显然是专业主干课程中开设频率最高的,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3 问题探讨

3.1 课程之间的关联度通过考察这些课程之间的次序关系,有些问题非常值得思考。比如“高等数学”与“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某些计划的制订者在一定种程度上忽略了课程之间这种显而易见的“先导”与“后续”关系,也说明没有经过广泛和充分的讨论。

3.2 共同的专业基础课除了“教育技术学导论”外,其他没有一门课程是这些学校全部都开设的,而“音乐基础”则只有一家学校在开设。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该专业对自己的主干课程体系还未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也说明教育技术专业作为一个较新的专业,还处在发展变化的阶段。当然,从国内外学者对教育技术学的定义来看,从新的技术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来看,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快速变化来看,都不大可能完全固定下来。

3.3 主干课程中的新面孔从培养计划的制订时间上看,2005年有3份,2006年有6份,2007年有3份;2008年有2份。在不同的年份,培养计划中会出现一些新课程,如在2005年的3份计划中都没有出现与JAVA或者.NET相关的主干课程。这是2项在信息技术领域影响很大的技术,而最早出现它们的是安庆师院2006年的计划。这一方面反映出各个学校自身为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逐渐调整计划,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这种“适应”是比较缓慢的。

参考文献

[1]毕家驹.高校专业培养计划设计[J].比较教育研究,2006(1)

西安科技大学专业篇4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发展概况;特色学科;运作载体

1.引 言

截至目前,我国经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达86家,平均每个科技园内有近百家企业和研发机构,营业收入超过6.58亿元。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启动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经过“十五”和“十一五”两个五年规划的发展,部级、省级和高校自办的三级大学科技园体系日趋成熟,涵盖了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20多所高校。

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统计显示,目前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面积达829.3万平方米,入驻研发机构1235家,批准发明专利1185项,转化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306项。国家大学科技园还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各科技园在园创业大学生达9083人,从业人员总计29.48万人。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将进一步提升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质量和效益、规范园区建设的评价体系、完善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支持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国家大学科由于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起步较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令人欣喜的。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技园不平衡,各省市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水平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作为我国较早参与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省份之一,陕西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其建设水平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陕西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概况

在2005年以前,重点建设有4个大学科技园, 它们分别是: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园。其中,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园、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园成为部级大学科技园在全国首批22个部级大学科技园中,陕西是唯一有3家的省份。2004 年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园 通过科技部、教育部大学科技园评估, 挂“ 国家大学科技园 ”标牌。这4 个大学科技园密切结合本校优势学科、优势研究方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各具特色,形成了陕西省高新技术的源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极大地促进了陕西省高新技术成果的转换,强有力地推动了陕西省的经济发展。但大学科技园仍处于发展初期和探索阶段。

十年来,依托各高校的特点和学科优势,陕西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形成了各自的主导产业,并成功地孵化出了一大批国内外业界瞩目的企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创新创业精英,在科技成果转化、专利授权、场地建设及创造就业岗位等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据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0年)中的数据显示,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企业148个,毕业企业102个。另据相关报道,大学科技园区内企业和研发机构累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00余项,解决劳动就业人口逾万人。

3.陕西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策略

3.1依靠高校特色学科,培育主导产业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所依托大学的学科水平有密切联系,它们的成长多数得益于一批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学科。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西北工业大学的航天航空专业,西北农林大学农林水利专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这些优势学科不仅在该校具有特色和优势,而且也是全国重点学科,具有一大批拔尖的学科带头人、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充足的科研经费,每年产出大量的研究成果,成为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发展特色产业的技术基础。基于这一特点,陕西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充分利用各校的优势学科、重点学科以及特色学科,孕育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发展产业。西安交大科技园在抓园区基本建设的同时,努力抓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截至2003年底,科技园已入驻在孵企业10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4家,育成企业17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71项,其中列入国家、部委、省市各类计划的38项。累计申请专利56项,获准专利35项。累计培训各类技术人员5700人次,吸纳从业人员4390人,其中西安交大的科技人员416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85名,本科生208名,回国留学人员12名。2003年销售收入达33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交大科技园在企业孵化方面也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科技园新区自2003年4月开园以来,共孵化企业111家。育成出园企业31家,先后进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其中70%的企业,得到了依托高校西安交通大学在人才、技术、信息、设备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已成为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和企业孵化的重要基地。同时科技园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双孵化”功能,将一批博士研究生和教授,培养成为企业领军人物。

3.2 依靠社会力量组建运作载体,共同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发展

为了推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各大学都利用大学科技企业积累的经营性资产与政府或社会企业联合组建了大学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大学科技园的运作载体。股份公司是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平台公司,是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一大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大学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科技园的硬环境和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它借助政府支持,依托于大学,利用市场机制,将大学的无形资产和少量资金吸引大量社会资金进行科技园建设。同时,它还将能体现大学主流技术的知识资本(科研成果)与社会产业资本和风险资本结合起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不断组建新的公司,帮助其发展壮大。

4.结束语

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内,陕西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之所以能得到快速地成长,并且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这与各高校依靠各自的特色学科培育主导产业,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力量共同推进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策略密切相关。两大依靠不仅提供了大学科技园赖以生存的技术保障, 也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是大学科技园发展与壮大的生命线。遵循着这一策略,陕西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必然会朝着一个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2010中国火炬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刘莹,康建辉.陕西大学科技园区政府政策扶持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

[3] 曹斌,尹余生,侯天伟.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S1).

[4] 李正荣,杨留印.突出农业特色 构筑创业乐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J].科技成果纵横,2003(2).

[5] 吴保根,张海生.上海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概况及其策略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24).

西安科技大学专业篇5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 工学专业 教育部直属 985高校 211高校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14-0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版本)指出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1]。但是,2012年却是要培养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2]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内地普通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现状,需要对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以便对未来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有一个定性的对比,也为将来高中毕业生高考时选择相关专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我国内地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1.1 华东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华东地区共有91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山东省(22所),包括:山东大学,聊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工大学,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菏泽学院,泰山医学院,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德州学院,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济宁学院。江苏省(20所),包括:江南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常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淮海工学院,盐城工学院,淮阴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浙江省(16所),包括: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科技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嘉兴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台州学院。安徽省(10所),包括: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西学院,合肥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蚌埠学院。江西省(10所),包括: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宜春学院,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南昌理工学院。福建省(8所),包括: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上海市(5所),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1.2 华中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华中地区共有63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湖北省(25所),包括: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工程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湖北理工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南省(20所),包括:长沙理工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怀化学院,邵阳学院,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科技学院,长沙学院,湖南工程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河南省(18所),包括: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平顶山学院,安阳工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1.3 华北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华北地区共有40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山西省(11所),包括:中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同大学,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北京市(9所),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北省(10所),包括: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石家庄学院。天津市(6所),包括:天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农学院。内蒙古自治区(4所),包括: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

1.4 东北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东北地区共有38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辽宁省(16所),包括:沈阳药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城市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大连民族学院,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吉林省(12所),包括: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长春科技学院,吉林工商学院。黑龙江省(10所),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绥化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

1.5 西南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西南地区共有25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四川省(13所),包括: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宜宾学院,西昌学院,攀枝花学院,四川理工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学院。重庆市(5所),包括: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长江师范学院。贵州省(5所),包括: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贵州大学明德学院,遵义医学院。云南省(1所):昆明理工大学。自治区(1所):大学。

1.6 华南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华南地区共有20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广东省(12所),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嘉应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7所),包括: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贺州学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海南省(1所):海南大学。

1.7 西北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西北地区共有16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陕西省(7所),包括: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理工学院。甘肃省(5所),包括: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青海省校(2所),包括: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校(1所):新疆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1所):北方民族大学。

2 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数据分析

从数据来看,开设生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和华北地区,占了全国内地高校66.21%,接近2/3左右,尤其是靠近东南沿海的华东地区,比例为31.06%,接近1/3。说明在这些地区,生物工程专业较为受到高校和学生的欢迎,就业方面应该有很不错的发展。

如果从单个省市来看,如图1所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华中和华东地区的湖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湖南省、河南省和浙江省,这几个省占了全国的46.76%的比例,接近一半。一方面的因素与这些地方经济发达,也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好有关,使得这些地方的高校较大比例的开设生物工程专业,也使得很多学生选择这个专业。

参考文献

西安科技大学专业篇6

关键词:大学精神;行业院校;人才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508(2016)03-0003-03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职能,然而人才培养依然是高等教育最首要和最核心的任务,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共同的办学目标,需要调动学校的一切力量和资源为之服务。大学精神具有思想引领、精神激励、价值导向的功能,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在煤炭工业安全形势严峻、高素质专业人才紧缺的今天,把大学精神融入煤炭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中,培养甘于奉献、安于岗位、技术过硬、素质全面的专业煤炭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精神与文化育人

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人需要精神,大学需要精神,人才培养更需要大学精神的浇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谈到“人的灵魂教育”时,提出了“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美国著名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所指出:“在保证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还有人说“,最差的教育是人管人,中间层次是制度约束人,最高境界是文化塑造人”。大学精神育人的优势关键在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根本上讲是激发接受文化熏陶的个体的内在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固化为自觉行为。大学精神是指大学以拟人格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是在大学传统文化基础上,通过大学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学校精神文化体系中高度成熟并业已被全校师生员工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大学的精神文化传统一旦形成,会随着时间和空间不断延续,逐渐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影响着大学人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和行为,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起着导向和规范、凝聚和激励、熏陶和感染的作用。那些在长期办学育人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必然体现在今人的办学理念中,对学校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发展思路、价值取向等都具有导向作用,这些精神代代传承,会内化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自觉意识,成为行为习惯。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逐渐化为大学人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并铸造成为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又对全体成员产生了凝聚力和归属感。大学精神的育人过程是一个无形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的过程,大学精神与人才培养质量互为表里、互相依存。

二、当前煤炭行业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战略和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煤炭行业的科学发展,关系到国家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矿难的频频发生,安保措施不力、违规违法生产等是主要原因,煤矿企业生产手段落后、煤炭工人专业素质偏低也是重要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认为,煤矿人才短缺是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煤炭行业科技水平的提高、高素质矿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无疑是降低矿难发生率,提高产业效率的根本途径。一直以来,国家和煤炭行业企业十分重视发展煤炭专业人才培养,通过行业院校培养、单考单招、成人教育、安全技术培训等举措,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成为煤炭工业成长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由于煤炭院校数量少,地矿类专业压缩,煤炭院校向行业输送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加之煤炭行业艰苦,煤炭人才存在着大量的人才流失,煤炭专业人才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面,已经不能适应煤炭行业的发展需要,出现了严重的人才短缺现象。据相关数据显示,现今90%的煤炭企业缺乏机电人才,88%的煤炭企业缺乏采矿专业人才。有专家表示,全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区缺口达30万以上。虽然近年来煤炭主体专业高校毕业生面向煤炭行业就业人数逐年提高,但愿意向西部煤炭企业、煤矿一线就业的毕业生依然很少,煤炭行业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和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由此,培养在地矿行业上“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迫在眉睫。现代煤炭行业的发展对地矿科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如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创新设计等“物质化”的培养模式探索,取得一些成效,但这些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它往往是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业地矿人才,就必须在专业教育中加以人文教育,用大学精神来养成行业和职业品质,才能既使学生具有人文精神学会“做人”,成为地矿行业“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通过其深厚历史积淀,运用精神层面的校风、校训、学校名人、学校精神等,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和道德教化,才能进一步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特别是通过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固化学生脚踏实地、甘于奉献、乐于创新精神的养成,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

三、大学精神融入煤炭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西安科技大学是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地矿特色鲜明、行业背景突出的地矿类本科高等院校,是西部地区煤炭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西安科技大学始终保持地矿特色,继承和弘扬“励志图存、自强不息”胡杨精神,坚持服务地矿不动摇,把培养高素质行业人才作为重要使命。之所以把胡杨精神确定为西安科技大学精神,是因为胡杨扎根西部大漠、奉献绿色和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中坚韧顽强的精神与西科人的奋斗精神是相通的。这种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的质朴无私;这种海纳百川、同舟共济的包容和谐;这种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图变的精神被凝练为“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成为西安科技大学精神的灵魂。多年来,西安科技大学一批批毕业生扎根在祖国的西部、祖国的边疆,为西部的发展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年华,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坚力量。像西安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徐文升、还有大家熟悉的当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我国煤矿防灭火专家、因公殉职的原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徐精彩教授等等,他们是胡杨精神的一种体现。他们铭记西安科技大学“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弘扬“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熏陶和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西科学子不畏艰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走向广袤的西部,走向艰苦的煤炭行业。据统计,西部各省煤炭系统的主要高层管理和技术人才,大部分是西安科技大学校友。目前,西安科技大学每年有45%的毕业生到西部就业,其中有一大批从事采矿、地质、测量、矿建等艰苦专业。在煤矿工作一线组织大学生采煤班操作全国首套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学校2009届毕业硕士研究生董刚,第二届感动中国十大矿工、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大柳塔煤矿总工程师陈苏社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可以说,西安科技大学毕业生献身煤业、扎根基层、干业西部的品质,正是学校精神浇灌在人才培养中具体体现。

1、以“胡杨”精神引领人才培养目标方向

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和最高境界。大学精神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正确方向,主要回答“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怎样办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它主要通过学校发展战略、校训、规章制度等方面体现出来,直接影响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方向。西安科技大学虽历经两次更名,但始终以“胡杨”精神为指引坚持“西部”和“地矿”办学特色和育人特色。学校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管、文、法协调发展的、在国内有广泛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在“十二五”规划中,学校提出了建设“地矿及其相关学科特色鲜明、工程技术学科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服务地矿相关行业及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中,学校坚持以培养煤炭工业所需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己任,根据煤炭工业发展的新要求,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调整课程设置,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优良育人传统与特色,切合了煤炭工业和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2、把“胡杨”精神融入学科专业体系建设

学科和专业是大学精神育人的重要载体。西安科技大学把“胡杨”精神中的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图变精神,融入到学科和课程建设中,构建了“地矿特色学科重点发展、相关学科突出地矿特色发展、新兴学科依托地矿特色发展”的学科发展思路和学科文化。比如像通讯专业,该校的通讯专业结合采矿工艺到井下去研究怎么实现井下通讯和信息传递,这样学校的优势就充分的发挥出来。机械专业要结合矿山机械,这样也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比如一些文科的新兴学科,依托地矿特色去发展,像文科的管理学科,注重发展特色是矿山经营与管理,英语专业特色在于以科技英语翻译为主导。在课程体系中,学校开设了校史、校情课,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学校的历史传统和优势特色;在全校学生中开设金工实习课,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职业素养纳入人才方案,实施“三对接”育人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加强教学与科研的对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对接,专业课教师经常带领学生深入企业、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参观、考察,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提倡“现场教学”和“真刀真枪”搞设计,对强化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训练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独具西安科技大学特色的“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工作扎实、作风朴实、勇于创新”人才特色,加强了与煤炭工业人才需求的对接。

3、以“胡杨”精神加强教师队伍行业使命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总理讲“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大师是大学精神当之无愧的承载主体,优秀的“名师”、专家学者则是大学精神的实现主体。教师对学生人生发展和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煤炭行业,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影响更加突出。在煤炭这个特别艰苦、高风险、工作环境极为恶劣的行业中,西安科技大学涌现出了一大批献身煤业学术大师、教学名师。新中国第一位地下采煤女专家———吴绍倩教授。她几乎逢井必下,足迹遍布20多个省区的100多个矿井。当她辛勤耕耘了45年的讲台、矿井时,为了鼓励学生热爱采煤专业,她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及捐款创立了“热爱采煤事业奖学金”。赵嘉荫教授身患癌症仍坚持为学生上课,病逝前一周虚弱得难以走路,仍硬撑着病体为同学考前辅导5天后,溘然长逝。灭火专家徐精彩教授,他苦心钻研煤炭技术,尽心竭力为煤矿服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前往为煤矿灭火的路上,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献给了祖国的煤炭事业。正是这些大师、名师们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震撼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灵,引导着西科学子坚守西部和煤业。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西安科技大学注重发挥团队的作用特别是发挥老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使得优势地矿学科和学术方向能够有效的继承下去。对于新工作的年轻教师,积极开展入校教育和煤矿企业参观,让其了解学校的特色优势、科研方向和地矿服务面向,让教师感受煤炭生产一线艰苦的工作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渗透吃苦奉献精神教育。在教书育人上,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科研指导过程中灌输行业知识背景的便利,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定位,不断强化面向基层就业观念的教育,教育他们要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从基层做起,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奉献、高尚品质等矿业人的传统美德。

4、以“胡杨”精神强化学生献身煤业选择

针对煤炭企业用人注重吃苦奉献精神的“第一准则”和学生普遍缺乏这一精神的实际,西安科技大学继承和弘扬“胡杨”精神,以政治思想教育为导向,深化系统认知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煤业、奉献基层的志向。一是营造献身煤业的良好文化氛围。校徽、校训、校歌、大学精神的凝练,彰显地矿特点;建立校友风采长廊、校史校情展览馆,宣传优秀校友在一线不畏艰险、吃苦奉献的品质。将“思政课”作为主渠道,将吃苦奉献教育融入课堂教育中。二是加强优秀校友和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平煤神马集团六矿综采四队大学生采煤班班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学校2009届毕业硕士研究生董刚和第二届感动中国十大矿工、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大柳塔煤矿总工程师陈苏社精神等系列活动,以先进模范、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深切体会吃苦奉献、爱岗敬业是干成事业的唯一法宝。积极举办“校友大讲堂”和先进模范报告会。定期邀请事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母校介绍他们的奋斗经历,激励学生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勇气和信心。邀请先进模范、优秀知识分子来校作报告,让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样,学习先进,克服自身在人生价值观取向上的错误观念。三是以卓越计划、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为依托,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煤矿、奉献基层的志向。以卓越计划为契机,建立联合培养学生机制和定期交流互访机制,深化学校和煤炭企业合作联系;依托科研项目和课题,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深化对煤炭企业的认识;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深入煤矿一线,通过问卷调查,组织参观,聆听报告等形式探索与学生学习、就业相关的各类问题,完成调研报告。总之通过各种举措,加深学生对煤炭企业的感情,让企业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科研基地和最终选择地。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高润青.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滋养[N].光明日报,2010-10-28(11).

[2]王革、刘艳艳.凝练大学精神培育创新人才———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发展历程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转引自杨琳.筑巢引凤成就未来———关于煤炭行业人才发展的思考[J].山西煤炭,2012,(2).

[4]常家宁,马辉.煤炭主体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西安科技大学专业篇7

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点亮了西安睿智的眼眸,这儿是文学艺术的乐国沃土,陕军东征,声名赫赫。这儿是中国科技教育优势城市,国防科技独占巅峰。这儿高校累累密布,灿若明珠。

【院校推荐】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是国内建立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2000年由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与原西安交通大学组建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专业为特色的综合类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商管理三大专业是行业第一。其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力学、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也是迈入全国前十,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和开放式的科学技术大学,隶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七子”是人们送给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七所高校的别称,西部仅西工大一所,从此处也能看出西工大的实力。西工大的“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实力强劲,为全国“三航”项目提供了大量人才。“歼-10”战机总设计师杨伟、总工程师薛炽寿、试飞总师周自全都毕业于此。西工大的材料、力学、机械制造等专业排名全国前五。

西安科技大学专业篇8

关键词:统筹科技 陕西高校 科技机制 创新

1 概述

2009年6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批,《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统筹科技资源,是国务院在批复的所有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的概念。陕西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等院校和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明显。所以,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是在国家层面被寄予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的厚望,是国家赋予西安的重大课题,国务院规划能够明确提出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实际上也是对西安雄厚科技资源基础的一种肯定。

统筹科技资源,不光是政府的事情,也是高校科技人才的重大“利好”。纵观世界名校发展的历史,都与产业界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比如提到硅谷,就不能不提到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因为有人评价:“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也有人赞誉:“斯坦福大学是牵引硅谷前进的火车头。”硅谷的发展离不开斯坦福大学,而硅谷的发展也让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名校。著名的雅虎、思科、惠普、谷歌都是斯坦福的老师或学生创办的,谷歌的核心技术是在斯坦福大学研发的,斯坦福大学拥有技术所有权,谷歌每年要向斯坦福大学缴纳专利许可费用,斯坦福还拥有谷歌的股票;惠普公司给斯坦福的捐款就达到数亿美元,真正达到了企业、学校双赢的局面,斯坦福大学甚至被称为“最赚钱的大学”。我觉得硅谷的崛起和斯坦福大学的提升,正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因此,高校、科研院所通过统筹科技资源将自身的资源向市场转化,从而也将带动高校和科研院所自身的发展。另外,科技人员不但要创新,更要创业、创富,在统筹科技资源中实现自我价值。西安的众多院校及科研工作者也在积极地探索科技创新、科技转化的最佳路径,西安交通大学有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在西安高新区创业,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2 存在问题

根据陕西省第二次R&D资源清查结果,2009年全省有高等院校77个,其中开展R&D活动的高等院校45个,R&D人员1.85万人,R&D经费20.85亿元,R&D项目研究1.95万项,研究机构241个,机构R&D人员0.4万人,其士和硕士0.27万人,发表科技论文4.73万篇,出版著作0.12万种,申请专利3134件,其中发明专利2033件,获得专利授权1276件。据省科技厅资料,2011年,全省共申请专利32227件,居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第13位,其中发明专利13037件,居全国第8位,西部第1位;共获授权专利11662件,其中发明专利3139件,居全国第10位。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有效发明专利8197件,居全国第11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2件,居全国第8位。科技成果产出总量高,但转化率低、就地转化率更低。如,2008年西安高校承担国家863计划148项,其中成果转让的仅有29项,不到项目总数的20%。2009年西安高校共实现项目技术交易3.35亿元,而西安本地单位购买技术实现交易的仅为1.0亿元,占29.9%。通过对这一现象分析,从高校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2.1 我省高校以学术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为主,普遍存在着“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更加关注的是进行科研创新,以及培养拔尖创新的研究型人才,对于服务地方社会的认识仍不清楚。人才资源利用上存在“一少,两多”。即投入到地区经济发展的专项科研人才数量少;人才总量和从事单打独斗式的地下科技服务人才数量较多;这源于目前高校考评体系和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轻服务经济。

2.2 在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排名、评估等指挥棒影响下,高校对科研人员的考核“重纵向、轻横向”,“重科研成果、轻成果转化”;高校对科技人员的职称晋升、成果评定注重向获得层级较高认证的权重分配、与地方政府合作的研究项目往往遇到轻视。

2.3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共享程度低,绝大多数平台资源与地方产业结合不够紧密。西安地区1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9.5%集中于部属院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中,“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仅占20%权重。由于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对设备共享的责任、费用收取、利益保障等没有具体规定,共享程度很低。而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地方产业发展而开展的研究不多。

2.4 高校服务地方的“对接”机制尚未形成,校地关系松散。由于信息不对称、技术经纪活跃度不高、复合型人才缺乏以及工作经费少等方面原因,西安科技中介机构发育还不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2.5 风险投资滞后,成果转化资金缺乏。目前,西安从事科技企业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15家,注册资本金23亿元;截止2009年,仅有7家科技企业进入风险投资(4.25亿元)。而大多数高校科技成果靠政府与学校的计划完成,当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由于较高的中试费用和较大的风险而搁置。

3 对策建议

3.1 创立多元化的高校评价体系。在上级部门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评价的基础上,探索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考核机制。兼顾高校特点,把高校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贡献作为考核内容,建立一套以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率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

3.2 创新高校教师晋升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教师在完成好本职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对高校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科技奖励、人才计划选拔等方面保证适当的比例。建议省政府出台政策,允许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向企业作价入股,可按科技成果评估价金额的20%至30%折为股权鼓励给技术人才。对拥有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的科技人员,根据市场效益情况给予资金奖励,高校在评定职称时优先考虑,充分调动高校人才服务地方的积极性。

3.3 探索产学研联盟的教学科研模式。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工程技术中心,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政府也可通过政策激励和财政扛引导高校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4 促进高校平台资源对外开放。通过制定和完善科技平台对外开放交流的管理机制;制定科技平台对外开放共享的方案和管理考核办法;规范科研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的职责、权利、义务;修订和完善有关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实验资源共享效益评价体系为实验室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3.5 落实国家政策与支持。充分利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的契机和国家关于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和先行先试的政策,大胆创新,加快科技资源大市场建设,争取纳入重大平台建设规划布局,逐步建成科技资源共享、科研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投融资、技术交易等平台,促进我省及全国科技发展,突现我省高校的科技实力。

参考文献:

[1]魏少平.构筑统筹科技资源体系,引领关天区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2010.06.

[2]陕西省统计局.统计报告第20号,2010.4.1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