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住建系统论文8篇

时间:2023-02-27 11:10:09

住建系统论文

住建系统论文篇1

关键词:居住伦理;居住建筑伦理;居住环境伦理;居住方式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3—0110—06

“居住伦理”,即人们在日常居住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对个体的人格、人生的塑造,对人际交往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及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良序美俗。作为生活伦理的重要内容,居住伦理重在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关注百姓的日常起居生活,塑造健康的居住方式,树立理性的居住伦理观和行为方式。目前国内的居住伦理研究主要可以从近30年来关于居住学研究的成果中体现出来。居住学研究的主旨虽然在于探索人类居住生活的内在规律,生活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及发生、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和结构关系等①,但在研究过程中必然关涉对现实伦理问题的阐析,而且有的伦理研究(如建筑伦理)已呈独立的态势,因此,本文基于居住伦理的内涵与居住学的三个重要范畴:居住建筑、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结合国内的居住学研究成果,对其中伦理研究的发展脉络、主要成果和研究的不足做一述评。

一、居住建筑伦理研究

正如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所说: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作为一门综合诸多软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居住学与建筑学关系密切。人类居住的本质在于建基于人类生活与行为之上的家屋,家屋并不仅仅包括具体技术、材料等实在的内容,还包括抽象的文化传统意识、价值取向等范畴,而这些使居住建筑的伦理研究成为可能。

居住建筑学与伦理学的结合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其兴起,一方面源于建筑本身与伦理之间的深层关联,另一方面则是因现代建筑实践中涌现的大量伦理问题的推动。中国的建筑伦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由一些建筑学者发起,他们在其论著中开始涉及建筑的伦理问题,如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沈福煦在《宗教·伦理·建筑·艺术》一文中较早论及建筑与伦理的关系,指出:“建筑伦理学是从建筑实践中引出的经验和原理,主要关注的是对与建筑相关事物的态度,或者是说,对这些事物的判断。”②21世纪,随着居住学研究在国内的深入展开及城市居住环境恶化、建筑师职业精神缺失等多重危机的出现,关于建筑伦理的讨论日趋白热化。除了建筑学者,一些伦理学者也加入其中。拓荒之作为秦红岭的《建筑的伦理意蕴——建筑伦成果,其主要是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探讨的。

第一,以伦理视角阐析古代居住建筑的思想特征,揭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文化的伦理意蕴及伦理功能。伦理概念在建筑中的形象反映构成建筑与伦理的狭义关系,而伦理观的流变与建筑发展间的关系则构成建筑与伦理的广义关系。有的研究从建筑与伦理的狭义关系出发,指出中国“居以载道”的建筑理念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的伦理型文化。如秦红岭认为,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都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及和谐为本的人伦观;陈喆等在《传统民居空间划分的伦理内涵》中以家庭伦理为主线,考察人类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划分方式,揭示了其中蕴含的伦理旨向;马旭初在《北京四合院与传统伦理观念》中以四合院的建筑风格为例,揭示了四合院内宅、外宅的划分体现着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内宅的居住安排反映出长幼有序的传统伦理观念;张峰率在《“男尊女卑”伦理观对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影响》中,通过对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中男女空间的比较研究,阐述了“男尊女卑”伦理观对传统居住建筑设计的深广影响。从以上研究成果看,中国传统的建筑具有内外有别的空间格局、尊卑有序的标示功能以及注重礼制的精神承载等特征,这些特征皆源于传统儒家伦理规范——“礼”,“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价值内涵,因此,由“礼”的精神影响的建筑无不体现着一种等级差序。有的研究则从建筑与伦理的广义关系出发,探析伦理观念的流变与民居建筑的赓续构成的源流关系。有学者以民居建筑嬗变之“流”为立足点,指出导致这一嬗变的原因是伦理观念的变迁。如董睿在《居住文化的变迁与传统伦理的嬗变》中,从大历史层面揭示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伦理观念从大一统走向民主、从强调等级走向主张平等的巨大嬗变,而作为文化物质载体的民居建筑则见证并体现着这种嬗变。有学者以道德观念的嬗变之“源”为立足点,微观论证观念客体,即民居建筑的巨大变化。如陈斌的《从家庭伦理道德的转变看家庭居住方式的变化》指出,不仅社会文化、伦理意识的变迁会深刻地影响居住建筑、居住生活的变化,居住建筑、居住生活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传统价值观的嬗变。

第二,从应用伦理的视角,探讨建筑师的职业伦理问题。建筑师的职业伦理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进行分析,前者指建筑师从建筑的价值属性、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入手进行的哲学探究;后者则基于西方的伦理准则,围绕建筑师的个体责任和义务,研究建筑师在民居工程实践中碰到的伦理难题和责任冲突及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目前,国内的研究多从微观层面出发探讨建筑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如秦红岭在《试论土木工程师的职业伦理》中将责任伦理视为建筑师首要的道德规范,认为建筑师必须担负起神圣的原始伦理责任,诗意地创造和守护人类的家园,让人更好地存在着。秦红岭在《职业伦理视野中的建筑工程伦理》中还提出了保证这种责任有效的方式。除了责任伦理,有的研究还从美德理论出发,指出建筑活动内蕴着求真、臻善、趋美的伦理价值,所以,“建筑师不仅有求真的欲望,更有求善的欲望……希望自己的目的能够在改造世界和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活动中实现,希望人们在他们所创造的生活环境中幸福地生活”③。这是建筑师的普遍良知,这一良知甚至在制度伦理缺位的时候也能发挥巨大的规范与引导作用。这些研究开拓了国内职业伦理学的新视野。

第三,以中西方哲学元理论来探讨居住建筑的伦理基础,拟构建国内居住建筑伦理体系。对此,有的研究从传统建筑所载之“道”着手,汲取其中的建筑理念,赋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以生命。如邱建伟的博士论文《走向“天人合一”:建筑设计的人文反思与非线性思维观建构》,通过哲学与科学的综合分析,建立科学与人文相交融的合理化因素,从更广泛的领域反思现代建筑设计理论,提出现代建筑设计应秉持人性的、人文的理念,要使建筑与人实现“天人合一”。有的研究以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理论来探讨建筑的伦理本质问题,对其“诗意栖居”的筑造理念进行伦理学的解读。如郭宇力的硕士论文《历史的栖居: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历史性存在”筑造思考》,把“面对事实本身”作为理论视角,将历史街区问题的研究置于“人之存在”的深度和城市、建筑整体演化的背景之下,从哲学和现实“筑造”两个层面展开命题式的探讨,对当前人类社会的危机根源予以反思。还有一些研究基于国内建筑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筑活动中存在的值得研究的伦理问题,如建筑工程伦理、建筑技术伦理等问题,不同利益阶层的利己行为、弱势群体的居住质量问题等,这些研究强调未来的居住建筑实践必须确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建筑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兼顾公平与正义等。

第四,从代际伦理的视角探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尤其是传统民居的保护问题。这些研究或者运用建筑学、人类学、哲学等方法,反思城市化的功过,认为城市化导致普遍的文化平庸状况,这种平庸已经使历史丰富性丧失,城市记忆力模糊,甚至失语;④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非常危险的时期,正在走向反人性、反人文之路,城市化应有的伦理目标应该是为历史留空间,为生活留空间,为子孙留空间。⑤或者运用文献学、建筑学、伦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拼贴、还原中华传统古老民居建筑原貌的基础上,一方面指出这些由城市、乡镇、集市构成的复杂社会文化现象会随着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行政局面、伦理文化赓续的盘根错节而融为一体,它们是中华悠久历史馈赠给后世的丰富遗产,我们的伦理责任就是让其得以存续;另一方面指出研究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的“寻根”,在“实用”哲学大行其事的今天,我们要完成个体灵魂的完善,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从冷僻、萎缩走向“适应、合理、变通、兼融”。⑥

综上分析,目前国内建筑伦理研究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正如秦红岭在《建筑伦理研究的现状评述:学理基础与趋势展望》中指出的,国内建筑伦理研究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不仅如此,建筑伦理研究的成果更多关注的是城市建筑而非乡村居住建筑的伦理问题,更多的是对文化意蕴而非人居建筑伦理价值的思考,这是由居住伦理的非独立性所导致的。但应当肯定的是,相较于居住伦理其他范畴的研究,国内建筑伦理的研究成果最丰硕、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这些研究,一方面,为中国建筑伦理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城市的人性、人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国内居住伦理学建立之先声,居住建筑伦理的研究也为居住环境伦理、居住方式伦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居住环境伦理研究

挪威建筑理论家C.N.舒尔兹认为,“居住”意味着人与给定环境之间建立一种有意义的关系。人想获得一个“存在的立足点”,必须“认同”于环境,即人赋予环境以意义、对环境有“归属感”,这才是居住的真实意义。⑦因此,有的学者甚至将居住学视为全面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学科。人类居住生活与社会文化环境、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居住学形成之前,就已是学界关注的主要伦理问题。20世纪20年代,中国学者邹德谨和一些日本学者就对这一方面做了最早的探讨。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居住学的确立,日本学界以深切的现实关怀和广阔的理论视域不断推动研究的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也开始了对居住环境伦理的体系化研究,时至今天,居住的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研究已成为西方伦理学研究的显学。但由于政治的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叶,在一些建筑学者、伦理学者的推动下,中国的居住环境伦理研究才渐趋复兴。居住环境包括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人工环境。⑧所以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对国内人居环境伦理研究给予述评。

第一,基于生态伦理观、环境伦理观探讨传统的居住观念、居住行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既有之利”、“现有之弊”与“应有之义”。其中,“既有之利”指居住环境伦理研究重在把握人类传统居住文化的价值,指出中国传统居住追求“宜居”,强调居住环境与人和自然间的融合。如谭刚毅在《两宋时期的中国民居与居住形态》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伦理”的概念,可实际生活中却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这种亲和关系源自中国人的古老智慧。朱力认为,“在中国古代依靠经验来营造宜居环境,并以阴阳五行等思想加以引导,而产生了风水学说,按照‘趋吉避凶’的原则,以指导居住环境的选址、定向、施工等,其中隐含着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⑨。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都认识到指导传统中国人“宜居”生态理念的是“天人合一”哲学观。“现有之弊”主要指出了人类居住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危机,分析了造成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错误的生态观。荆其敏等强调,导致空气、水等居住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人类生存的价值观及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之弊。传统的住宅讲究“天人合一”,但现在,由于建筑师缺乏土地生态学的观点,城市和乡村在建房时只会挑选最好的地段,从而破坏了自然环境。⑩对此,秦红岭也在《试析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价值原则》中揭示,现代人主张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将自然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具,这种观念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反映在国家发展、城市建设、民居建筑和人们居住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朱力以本雅明的批判理论分析了这一价值观的哲学根源,其指出,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理性的崇拜与确立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主宰了人类的价值体系。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代环境伦理问题产生的价值根源。“应有之义”旨在基于导致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的价值和人性根源,强调借鉴传统,以新的自然观应用于当代居住设计与建设、居住生活理念之中,培育现代人的环境伦理道德意识。如孙彩萍从宏观层面指出,传统的自然观、生态伦理观不仅是中国未来居住建设的文化资源,还是遭受现代机械自然观之苦的西方文化观念变革的契机所在。朱力从微观层面强调,明代文人在居住环境理想图式、日常生活情趣、休闲娱乐、社会交往、消费观念等生活方式上对自然的审美与尊重的精神,对当代社会构建生态环境伦理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仅从工具理性的视角思考自然价值的思维定式。此外,有的研究也正确地看到正是人类的欲望造成了今天的环境问题,所以必须抑制人类的消费欲望,善待环境,关爱万物,建立起一个“低熵”社会。

第二,从生活伦理的视角出发,探讨社会文化环境与居住行为间的伦理关系。作为生活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伦理研究的社会文化环境既包括居民的居住观,也包括居住区内的安全、邻里关系等问题。研究者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出发,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于居民生活的意义。宏观层面,有的从历史主义视角研究儒家礼制文化与阴阳风水等神秘文化对城乡聚落方式的影响,如肖群忠指出,中国古代邻里关系的基本特点决定邻里关系主要是以道德作为调节手段,形成了亲仁善邻的道德态度、乡邻和睦的价值目标、相容相让的基本道德、相扶相助的伦理义务;有的研究,如林永匡的《民国居住文化通史》,立足社会大变动时期,探讨新旧文化在城市居住伦理中的共存与冲突。有的研究立足现实,阐述现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民居建筑和居住生活产生的利弊,如郭晓蓓的《“城市生活”今昔:民生伦理的审视视角——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道德思考》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俗文化为主流的社会,这一俗文化在商品社会中以群众的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等为内核,极大地影响着当代的居住文化、居住伦理和居住道德。微观层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各区域及少数民族人居环境伦理的探讨,这是目前该领域研究得比较充分的部分,为中国古民居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从生活伦理的视角出发,研究人工环境的伦理性及其对居住生活的选择、居住质量的影响。“人工环境”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包括住宅的设计和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卫生绿化等。调查显示,人工环境的质量直接反映居民的居住质量,决定着人们的购房行为,成为衡量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主要标准。罗雪中认为,与以往人们“被居住”不同,现代人在选购商品房时更追求住宅区的人工环境。与传统的宜居理念不同,现代的“宜居”与“便利”紧密联系,进而与幸福感、城市的满意度与认同感等伦理心理密不可分。遗憾的是,国内目前这一层面的研究多停留于艺术、建筑的层面。

总之,现代人迫切需要一个安静、安全、优美、便利的居住环境,然而,国内居住环境的状况虽已得到一定改善,伦理研究也已起步,但与民生需求相比,都是相对滞后的。主要体现是:缺乏类似国外学界将居住、社会和环境问题联为一体系统地归纳和阐述居住环境的概念、指标体系、评价理论的系统化、评价理论的理论化等研究成果;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尚未建立,或囿于现象的描述,学理分析不足,或仅局限于形而上的论述,而建筑、环境学等科学知识背景匮乏;针对居住环境问题开出的很多“药方”只能停留在学术层面,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诸如居住安全、居住用水等居住环境的范畴研究尚待起步。这些既是居住环境伦理研究的局限性,也是其未来研究与发展的生长点所在。

三、居住方式伦理研究

居住方式伦理以居住主体的价值,居住主体与居住空间的关系,社会中各种因素成长、组合与嬗变综合作用引起的居住方式流变为研究内容,其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初,伴随世界范围内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居住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20世纪50年代,居住学形成,居住方式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逐渐为西方的多个研究领域所重视,出现学科综合、交叉的大趋势。在中国,现代意义的居住方式研究开始是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内容承担着启蒙民众的使命,20世纪90年代中叶得到一定程度的独立发展。21世纪,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传统聚落与现代城居的矛盾,居住主体的多元化、复杂化与住宅理念一元化的矛盾,贫富差距、居住空间的隔绝与社会制度的公正性问题之间的矛盾以及西方居住学理论的引进,推动了居住方式研究的迅速发展。综合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居住方式的伦理本质及现代居住行为的价值缺失问题。有的研究综观古今中外的居住文化,主张住宅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才能让人们对生活更满意,才能共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现代城市高层住宅与小区正背道而驰,造成使用者的不满。有的研究认为,虽然现代城市住宅建筑已开始强调人的参与和改善人的居住感受,但中国的城市规划本质上仍未摆脱功能主义的影响,住区规划“见物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依然很严重。鉴于此,邱建伟博士在其论文《走向“天人合一”——建筑设计的人文反思与非线性思维观建构》中,主张研究或借助西方建筑模式、生活模式的自然主义、人本主义思潮指导中国的建筑观、居住观,或者致力于以传统“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作为今天住宅建设者的学理依据。

第二,从政治伦理层面探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居住建设的权利。根据1987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的《布赖顿会议宣言》提出的城市住宅的发展均势,未来的居民是最主要的决策者与建设者。按建筑规划设计的步骤,市民、设计师、政府官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义务,由此产生了对不同角色职业伦理问题的探讨。目前,国内研究多为对建筑师、城市规划设计师和政府官员的职业伦理的探讨,而对于城市规划、居住决策的“公众参与”问题的伦理研究很少有涉及。其中,对政府官员职业伦理问题的探讨主要从百姓“难住”、“住难”的现状及其居住政策、法规的研究中加以体现,如张增船指出,“住有所居”是当前的一项民生大计,有着人道主义、制度公正、人权等内在伦理意蕴,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政府责任的缺位、财税体制和土地政策的伦理失范,使“住”成了居民的沉重负担。居住危机实质上就是制度伦理危机。

第三,从制度伦理与关怀伦理层面探讨中国的弱势群体居住生活中凸显的伦理问题。这是目前中国居住伦理研究亟待重点关注的领域,然而却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现有的研究有的着力从整体探讨城市“居住弱势群体”的伦理问题,如焦怡雪的博士后报告《城市居住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规划问题研究》,将“居住弱势群体”界定为居住现状水平不能满足基本居住需要又无法通过市场途径改善居住状况的群体,提出城市居住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目标为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社会权利。有的则具体研究了“年龄弱势群体”——城市老人的居住问题。21世纪,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老年人居住问题的研究持续升温。与20世纪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多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如王江萍在《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研究》中指出,孤独感和沮丧感是独居老人的普遍精神状态,传统的以“孝”为核心建构的住宅设计和家庭居住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老人的这种状态,使老人能够获得幸福的晚年生活。有的研究针对“绝对弱势群体”——农民工的居住问题作以初探,如单孝虹的《失地农民集中居住新区的道德伦理建设初探》强调,农民工居住在城市中,形成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其居住方式或大或小地影响着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实际上,农民工的居住方式彰显出的是制度的公正、公平等伦理问题。这部分的研究应当成为伦理学各个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

第四,从家庭伦理的视角透析反传统的“特殊家庭”的居住伦理问题。由于家庭组织形式和成员间伦理关系、社会地位的不同,家庭成员的居住方式、日常的交往形式存在巨大的差异。有的研究探讨了“丁克家庭”的家居方式,如梁旭的《“丁克家庭”的居住问题研究》指出了“丁克家庭”这一居住方式对传统婚姻、家庭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有的则研究了城市的“空巢家庭”,如侯立丽的硕士论文《我国城市“空巢家庭”居住模式研究》指出,计划生育造成“空巢家庭”成为未来中国人的主要居住方式,对于“空巢家庭”,除了来自家庭、社会的人文关怀外,还必须实现空巢家庭住宅设计的人性化、住宅环境的环保性和住宅社区的交流性特征,这样才能确保空巢家庭的和谐。实际上,除了城市“空巢家庭”,乡村也表达出日益纠结的家庭、社会伦理困境:夫妻长年外出打工,孩子和老人形成“空巢家庭”,由于相比由此导致的“留守儿童”的伦理问题,老人的居住伦理问题已显得微乎其微了,所以这部分的伦理研究少有人问津。

第五,从社会伦理的层面探讨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居住方式伦理问题。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空间资源分配不公导致阶层分化,由此映射出社会阶层分化后不同阶层居住方式的封闭与隔绝、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等诸多社会伦理问题。在中国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住房资源不仅被市场“看不见的手”掌控,更为权力所控制,于是,腐败现象丛生,寻租活动猖獗,有限的住房资源分配失衡。就此,刘精明指出,旧城改造的过程就是一个城市优势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是权力和金钱占有教育、交通、环境等最好的资源,而拆迁居民逐步被边缘化为弱势群体的过程。居住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空间使用上的隔离与分化,客观上形成了社会的阶层隔离和贫富隔离。鉴于此,研究者试图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秦红岭在罗尔斯正义论的启示下,强调了城市规划者的社会责任。有的研究则通过对美英等国的实践分析,提出“混合居住”的方式,以解决居住分异、空间资源分配失衡等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但唐晓岚反对“混合居住”方式,认为这样可能引发和激化阶层矛盾,应该加强以政府管理为核心的社会调控的介入,以达到各阶层居住利益的公平。

总之,目前国内关于居住方式伦理的研究从各个层面反思了中国现代居住方式存在的伦理困境,但研究也存在非独立性、非系统性特征。此外,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政治制度伦理的否定维度即保障性制度的研究,而非诸如公众权利、公众参与、公众监督等的维度;研究还局限于城居生活方式的探讨,乡居方式的研究甚少涉及;对居住主体范围的伦理研究也亟待扩大。

四、结语

“住”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和行为,而以居住建筑伦理、居住环境伦理与居住方式伦理为本质内容的居住伦理,蕴含着人道、人性和人本,公正、平等和幸福等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不管时空如何变幻,都必然折射出个体的追求与价值、整个社会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所以,它本应为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主客观的因素,相较于发达国家理论成熟、视阈开阔、方法多元的居住伦理研究,中国的相关研究起步晚,目前还处于对居住的伦理问题进行多角度反思与学理基础的探索阶段。因此,这些反思和探索必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而弥补这些不足,推动中国的居住伦理研究走向独立,实现学理化、系统化和人居价值指导正是未来研究者的目标所在。

注释

住建系统论文篇2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住宅;技术策略

1.生态建筑概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所谓“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据此定义,“健康住宅”不仅仅是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还指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人的健康为根本。

1.1生态住宅定义

健康住宅又称“生态住宅”,生态住宅居住区的总体布局、生态住宅建筑单体的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和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1.2生态住宅原则

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来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亏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为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努力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生态住宅的特征是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

1.3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1.3、1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  生态住宅首先要满足的是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此外还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既要保证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居住功能——安全性和私密性,又要满足邻里交往、人与自然环境交融等要求。健康还有另外一层很重要的含义,即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住宅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碳、固体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1.3.2追求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  所谓高效,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

1.3-3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  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也同时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生态住宅应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两大课题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包括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污染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2.生态住宅设计理论

目前,世界各国新型的生态住宅可谓方兴未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城镇住宅建设必将快速发展。所以,如果不抓住时机,及时把“生态理念”引入到住宅设计中,解决住宅节能和住区环境保护问题,将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来说,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住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b智能化住区,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c节省土地,节约能源,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

住建系统论文篇3

关键词 生态建筑 住宅设计 理论

中图分类号:TU241.91;F287.8 文献标识码:A

1生态建筑理论的特点

1.1生态住宅的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的设计涉及到建筑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要想让设计出的住宅建筑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需要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通过科学的设计来改善建筑的生态结构,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生态住宅建筑由能源系统、环境系统、娱乐系统等多种系统构成,住宅的功能多样,可以满足人类居住的多种需求,因此,生态建筑的设计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

1.2生态建筑理论的特点

生态建筑理论的建设采用的是先进的建筑学理论。对于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其主要特点,在建筑物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对我们生活中的不可再生资源不产生消耗或减少消耗的建筑方式。建筑物采用生物学与物理学的特点,对其建筑物的内部进行通风与保温和采光处理,从而达到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达到真正的生态建筑标准。生态建筑的特点有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美观,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要融入生态设计理念。

2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风环境设计

我们进行建筑设计时,如果住宅设计的不合理,那么会使得建筑物的局部小气候较差。而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已经对风环境与再生风环境的问题进行重识。可现在的情况是,在建筑设计时只会更多的把设计重点放在建筑平面的功能设计上,对外观的设计及整体的空间设计上。

2.2热岛现象

热岛现象与其建筑的自身环境还有与其气流的流动具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其与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我们在进行住宅设计时对于其建筑的容积与密度,还有建筑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整个建筑所进行的内外布局,建筑物周围的绿化程度,还有水景设施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我们在建筑设计时必须使用合理高效的绿化方式,对整体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设置,增加建筑区域内的水景设计,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其热岛现象的产生。

2.3日照、遮阳与采光

夏季对于建筑物的影响也较大,其中阳光的直射还有热辐射,都对建筑物的居住环境具有热环境的影响。我们所指的遮阳是对建筑物的外在围护结构进行改造,使其对室内所接受的阳光直射与其辐射量得到减少的过程。最简单的设计方式就是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对日照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对单体住宅的相对关系,应用生态理论的方法来设计。

3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运用情况

(1)国内对生态建筑理论还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与国外的生态建筑理论定义存在差异和差距。但都是以建筑物周边的自然环境为设计依据,对建筑周围的综合性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把建筑与周边环境相结合,使之与周边的生成环境形成一体。以前,我国对于生态建筑理论的认识比较偏颇,认为生态建筑理论即是建筑的绿化,或是觉得生态建筑理论就是建筑节能,这些认识都是具有岐议的。

(2)我们目前只著重城市的生态建筑理论建设,对其我们农村的生态建筑理论建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认识。

(3)多年来,我国对于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并不是只停留在文章的讨论上,而是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正逐步运用到建筑物的设计与建设当中。目前,我国生态建筑理论研究已经略有成果。国内发表的关于生态建筑理论的论文对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建设具有非常重在的借鉴意义。

4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运用发展对策

(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建筑通过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的,生存品质的追求,具有人类发展的重要表象,是表明我们人类社会进步的明显特征。我们在未来进行建筑物设计时,对其建筑物的使用者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具有合谐共存的状态。人与自然应该是自然的进行融合的。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我们要把据生态学的理论,在建筑物使用生态设计理念时,其就是对于周边自然环境的经济利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状态下,为了对有限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上,必须具有使用效率的高的特性。所以现在的建筑设计多是以高层低密度的人文生态建筑建设。生态建筑所强调的建筑与自然最合谐的关系,建筑进行建设时,应该对其环境的原有生态进行保护,双方应该是共同生长的状态。

(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建筑物是自然与人的联系桥梁,建筑物在建设中应该是将自然中的生态因素引入到人的生活当中,这也是对于生态理念的一种重要的体现。在自然环境中,人是其中的重要M成部份。建筑物从设计到建筑到后期的使用的过程中,生态建筑理论对于环境的整体影响最小。但是在传统的建筑物,生态建筑理论应用为人类提供的是最接近自然,最自然的生存的方式。

(4)在进行生态建筑理论应用时,应该对建筑的周边环境增加其绿化的面积,让建筑物的周边环境达到生态平衡。

5结语

本文所提到的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运用的研究工作,希望可以对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运用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随着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运用的开展,对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运用的研究工作也将成为保障生态建筑理论运用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住建系统论文篇4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住宅;技术策略

1.生态建筑概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所谓“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据此定义,“健康住宅”不仅仅是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还指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人的健康为根本。

1.1生态住宅定义

健康住宅又称“生态住宅”,生态住宅居住区的总体布局、生态住宅建筑单体的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和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1.2生态住宅原则

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来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亏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为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努力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生态住宅的特征是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

1.3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1.3、1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  生态住宅首先要满足的是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此外还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既要保证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居住功能——安全性和私密性,又要满足邻里交往、人与自然环境交融等要求。健康还有另外一层很重要的含义,即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住宅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碳、固体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1.3.2追求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  所谓高效,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

1.3-3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  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也同时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生态住宅应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两大课题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包括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污染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2.生态住宅设计理论

目前,世界各国新型的生态住宅可谓方兴未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城镇住宅建设必将快速发展。所以,如果不抓住时机,及时把“生态理念”引入到住宅设计中,解决住宅节能和住区环境保护问题,将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来说,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住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b智能化住区,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c节省土地,节约能源,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

3.设计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从上述思路出发,要实现住宅设计生态化,需综合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住宅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部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本文将从住区风环境、自然通风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日照遮阳与采光护结构布置、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等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几个方面,分别阐述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1住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要获得良好的住区风环境,了解小区内气流流动情况,是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所必须做到的。

3.2自然通风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一影响而进行建筑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住宅中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而且在不增加住户投资的情况下,就能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室环境。

住建系统论文篇5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住宅;技术策略

1.生态建筑概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所谓“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据此定义,“健康住宅”不仅仅是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还指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人的健康为根本。

1.1生态住宅定义

健康住宅又称“生态住宅”,生态住宅居住区的总体布局、生态住宅建筑单体的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和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1.2生态住宅原则

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来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亏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为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努力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生态住宅的特征是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

1.3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1.3、1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  生态住宅首先要满足的是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此外还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既要保证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居住功能——安全性和私密性,又要满足邻里交往、人与自然环境交融等要求。健康还有另外一层很重要的含义,即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住宅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碳、固体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1.3.2追求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  所谓高效,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

1.3-3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  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也同时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生态住宅应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两大课题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包括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污染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2.生态住宅设计理论

目前,世界各国新型的生态住宅可谓方兴未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城镇住宅建设必将快速发展。所以,如果不抓住时机,及时把“生态理念”引入到住宅设计中,解决住宅节能和住区环境保护问题,将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来说,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住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b智能化住区,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c节省土地,节约能源,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

3.设计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从上述思路出发,要实现住宅设计生态化,需综合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住宅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部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本文将从住区风环境、自然通风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日照遮阳与采光护结构布置、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等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几个方面,分别阐述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1住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要获得良好的住区风环境,了解小区内气流流动情况,是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所必须做到的。

3.2自然通风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一影响而进行建筑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住宅中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而且在不增加住户投资的情况下,就能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室环境。

住建系统论文篇6

Abstract :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es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China ,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ecological living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sign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hould follow the ecological design theory an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esthetics ,an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balance of ecological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 .

生态建筑是在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创立的生态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人类高科技发展中,人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有节制地运用技术与资源,达到“天人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建筑

1. 1  国外生态建筑范例

美国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生态住宅。水、电能源独立自供,使用生态环境材料,新型生态住宅的特点有:收集雨水、循环利用,雨水汇集到房下储水槽,然后送到厨房,使用后经净化再冲厕所或浇灌植物: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太阳能电池板及时为电器设备供电,不用或用不了的电由蓄电池储存,即使太阳能电池不工作,蓄电池可保证5 天用电:房屋结构灵活多变,外观呈圆柱体,坐落在矩形的轻钢质平台上,平台上的房屋由各种可拆卸组合的构件组成。室内空间围合随意、舒适。英国诺茨大学设计并建造了一种生态房。是四居室的住房,隔热性佳,热能来自人体散热、阳光及家电设备所产生的热量。家庭用电依靠安装在花园凉亭上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提供;用水是屋檐流下的雨水,蓄存于地下室,使用前用沙床过滤;粪便和污水流入一堆肥坑,经发酵后供花园施肥。

1. 2  国内生态建筑范例

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建造的生态办公楼,技术指标为:综合能耗是普通建筑四分之一;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能耗20 %;再生建材资源利用率达到60 %。该院主攻“生态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建立评估体系,研发生态型建材,生态办公楼结构一反常见的办公楼南北排列,长方形造型。而它外形南低北高,南面办公室下大上小,北面办公室下小上大,东北向西南倾斜的中庭从一楼直达三楼,形成一个共享空间。中庭内,绿树葱茏。中庭屋顶巨大的透明玻璃天窗,开启角度大小随意。冬天阳光射入,照耀着北面的办公室。夏天, 自然风清爽。生态办公楼在地下2 m深处,间隔埋设若干根数十米长的小管道,管道出口一头在中庭,另一头在数十米外的旷地。由于热空气“体轻”,会直窜而上,从办公楼北面顶层的通风口散逸而出,形成烟囱效应,从地面管道中拔风。而包裹地下管道的是凉湿的泥土和恒温的地下水,从地面抽取的热风经过数十米长的地下管道时,温度下降,再经过滤处理,进入生态办公楼后清新宜人。此外,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再生能源,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空调,收集雨水再利用,全方位采取节能技术。

2  绿色生态住区

绿色生态住区指从规划用地、建筑设计造型、运营到物业管理等方面在开发与建设中,以生态设计原则为指导,遵循“生态美学”“以人为本”的创新意识,协调人、自然、建筑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审美关系,以绿色经济为基石、绿色技术做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从而体现住区人格化、自然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并以“人性化”为出发点进行管理的新型住区[1 ] 。

在设计中,思考人、建筑、绿色生态住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注重造型艺术的多维表现,更突出人的居住与生存环境的相融性以及生态规律的作用。维系与自然的平衡,有效控制资源消耗、再生和维护生态系统。建筑作为载体,将生态环境与人格化设计有机结合,并赋建筑予生命;同时,生态环境美与建筑的完美和谐,又体现出了人、生态建筑与住区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从而满足可持续发展规律。

2. 1  绿色生态住区的调控机制

绿色生态住区就自然控制论的理论而言,应将其视为一有机功能整体,系统的调控与运营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住区生活与服务系统、交通与工作范围联系系统、物业管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之间的关系为链接、经过对住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并起重要作用的因子分析,建立明确、严谨的系统发展目标及其功能结构网络关系。通过国家各部门宏观调控、融资者的科技投入以及业主参与,这种三位一体的系统反馈机制传递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住区发展目标,合理调节和控制系统内功能流(能流、物流和价值流) ,实现3R (Reduce 、Recy2cle、Reuse) 原则[2 ] 。通过系统分析、综合、优化和生态设计、运行等环节,从整体上对住区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住区循环再生性、反馈平衡性、高效和谐性、文脉延续性等特征。并形成总体优化的系统,使绿色生态住区实现高效节能、绿地占用合理、节水、低污染、物业高水准管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2. 2  绿色生态住区的系统分析与评价

2. 2. 1  系统分析

在复杂因子中,寻找关键的影响因素。分析绿色生态住区系统之间的关系,生物的如生物之间各个食物链上的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非生物的如净化水体、土壤、空气流动等诸多复杂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生物和非生物的过程;分析系统生态环境的相融性;分析实现生态建筑目标结构体系中影响系统发展方向的排它性;分析环境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的完美和谐性。

2. 2. 2  系统评价

绿色生态住区系统评价的范围,按照国际绿色建筑协会的定义,对绿色生态建筑的评定包括能源、水、声、光、热、绿化、环境、绿色建材及废物处理等九大系统。而绿化系统又包括三大功能:首先是树木、花、草的生态平衡功能,其次是休闲功能,最后是景观文化功能。对现有住宅的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进行评价。从专业角度出发,评价住宅小区的声、光、热和节能效果,以及居民居住在其中的健康、舒适程度。并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去研究,其内容包括小区规划评价、建筑单体评价、环控系统方案评价等。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由建设部、清华大学等有关单位专家、学者提出,从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等五个方面对居住小区进行全面评价,并兼顾社会、环境效益和用户权益。若上述5 个指标体系都在60 分以上就被认定为绿色生态住宅。分体系得分在80 分以上的住宅,可进行绿色生态住宅单项认定。

2. 3  绿色生态住区系统实施与反馈

绿色生态住区系统的实施与建设过程应充分体现整个系统发展过程的动态性和反馈平衡性。在实施过程中所收集的信息是综合的、全方位的。从绿色生态住区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到单位住宅设计;从政府各部门到业主;从自然经济环境到地方建材质量、价位。总之,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及其资源(太阳能、地能、生物质能、风能、雨水资源、中水资源等) 的利用为目标,并确定适应地域发展的主导能源和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诚然,必须考虑开发项目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支撑以及诸多条件是否可行。如象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采取的生态措施,变废弃有机物为可利用物质,成为清洁型能源。并对所获取的反馈信息、能源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形成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系统可持续发展。

3  观察平台

住区的系统生态调控,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生态设计为导向,构建“整体优化”和“生态优化”为准则的绿色生态住区。并融合人居生态环境美学等学科知识。绿色生态住区的开发,为最佳表现“生态设计”符合自然生态本原,完美表现生态建筑形象提供了一个观察平台和运作模式。绿色生态住区目标的实现,是生态城市目标的集合。绿色生态住区的环境绿化是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笔者建议将未来的规划设计(小区的绿地设计) 提升到人类聚层环境科学研究范畴上去构建。从自然、人类、社会、建筑及其支撑网络(即所有人工或自然的联系系统) 去考察生态建筑[3 ] 。并明确未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地理学、园林学等相互融合与拓展的发展方向,视建筑为自然生态系统之中一个开放的子系统,有效的参与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活动的循环与交换,有机的结合绿地生态、植物生态、建材生态、能源生态、景观生态等体系,逐步完善生态系统的评价体系。

4  住区环境效益

住区环境效益表现为环境设计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其经济效益诸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4. 1  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效益

绿色生态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效益可表现在绿色空间设计、水资源系统设计、能源系统设计、废弃物处理、住区道路与居住环境设计诸多方面。即要考虑居住者使用功能和健康等因子、以及建筑造型的特点,又要结合绿色生态住区环境的可行性。这就意味着未来的设计将是一种三位一体或多维思维的建筑模式。是以建筑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建筑设计理念。

4. 2  住区环境设计的社会效益

绿色生态住区环境设计的社会效益,显而易见的是环境的绿化,目前,我国许多开发商,都将住宅小区开发的绿化率作为小区的重要环境指标之一,相同地段的住宅小区,周边绿化环境佳,其销售价或租金要明显高于周边环境欠佳的住宅小区。绿色生态住区绿地建设是生态设计中不容忽略的影响因子和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数据之一,笔者建议,绿色生态住区的环境绿化率不应低于50 % ,可根据不同标准加以规定。规划与设计师应审慎认知,并对环境绿化的循环成本加以关注。

4. 3  住区环境设计的经济效益

绿色生态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体现出环境的经济效益。既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存在着统一性,反映出小区设计与开发建设的协调关系。表现生态建筑的绿色生态住区环境效益存在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在海口市“望海狮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设计中,根据现有能源技术经济条件,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层次上采用了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风能用于景观水体的循环流动的动力用能,太阳能用于区域生活用洗浴热水的加热用能,生物质能用于小区管理人员生活用能及标志性景观火炬、照明用能。小区水景观用水总量约2000 m3 ,按照3 d 全部循环一次计算,采用风能替代电能全年节约用电约3. 13 ?07 kWh。如果1 度电造价为1. 5 元。则节约工程造价: 3. 13 ?07 ?. 5 元/ kWh = 4 695 万元[4 ] 。

5  结语

生态建筑设计理论与人居环境生态美学运用于反映住区人与绿色生态住区环境的协调性,将成为未来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与实施的重要研究内容。人、生态建筑造型艺术、绿色生态住区三者的关系亦是规划师和建筑师遵循可持续发展规律和生态学理论去进行创作的主题。生态住宅评估标准的推出,无庸质疑,为未来的绿色生态住区规划和建筑造型追求外型美的同时,要重视生态建筑设计及其环境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  景星蓉,张健. 论绿色生态住宅小区[J ] . 工业建筑,2003 ,33(5) :24.

[2 ]  李立敏,王竹. 绿色住区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 ] . 新建筑1999 ,20 (5) :1.

住建系统论文篇7

关键词:非线性,住宅楼,理论,案例研究,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 F287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1.1背景

现代建筑理论提出了不同城市的城市形象相似,忽视了地域文化和地方特征的问题,建筑的多样性逐渐消失。在已经注意到的这种情况后,新的建筑理论正在发展(LAI,1999)。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将建筑设计从现代主义的单调规则中解放出来,使建筑设计的形式不需要遵循任何假设的标准(Jencks,2007)。它颠覆了西方的传统理性,是建筑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它们使不同的图像融合的强制约束,使设计常常缺乏内部逻辑。(LAI,1999)

模糊理论、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非标准分析等理论的建立,证明了有序结构的动态稳定状态的存在(Waldrop,1993)。这也揭示了复杂性是大自然的常态,并且包含更深层连续性和流动性。建筑受这些理论的影响,打破了标准几何的界限,并逐渐表现出了非线性结构的形态特征。

研究目标

本文对非线性设计的研究结合了在建筑设计中的理性思维和感性视角。非线性设计理论的文献将解释其社会背景、技术支持和发展历程,这些文献为更好地理解非线性设计提供了可能性。此外,过去的研究将表明了当前所处的阶段:为达到功能、形式和空间完美融合提供基础。在最后一节中,荣国新加坡住宅楼的案例研究,限定居住方面的非线性设计,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探讨。

2.文献回顾

2.1定义

非线性建筑是对自由形式建筑的总称。考虑到没有明确定义,研究尝试提出一个合适的定义来明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总而言之,非线性建筑是基于受复杂性科学影响的非线性理论和哲学(Li,2004)。其特征是连续地流动、不规则和柔软,它企图通过不可预测的形式进而多样的空间体验模仿真实世界的复杂性。

2.2非线性设计的基本理论

2.2.1复杂科学和非线性设计

复杂科学是一个主要研究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的跨专业学科(Shi, 2010; Tao, 2008)。复杂科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它所研究的现象包括交通管理、预测自然灾害等等。简而言之,它研究的是在难以捉摸的环境下复杂系统的演化、出现(emergence)、自组织和自相似性的共同特征。出现的机制是令人振奋的现象、模式和模型的共同特征(Li & Zeng, 2006)。复杂系统的宏观结构是在生物学和社会学中存在的其自组织机制调节的结果。自组织是一个重要的的自身适应环境的系统。

复杂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非线性理论,整体论和分数理论。

非线性理论

非线性理论是复杂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复杂系统是非线性的动态表现。非线性暗示整个系统大于全部组成部分的简单叠加,即每个组成部分不能代替整体,每个级别也不能解释整体。每一个子系统有相当独立的结构、功能和行为。通过内部系统和系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动态系统随时间而发生改变。自组织功能将会使动态系统通过不同阶段进行更好的改善。

整体论

简化论论认为一个系统是每一部分简单地叠加。然而,系统通过持续改变有很大提高的这个观点已被证实(Liu,1999)。换句话说,整体系统已经有不同于每个层级和因子的新特性。仅关于组成部分的研究不能揭示整个系统的特性,因此,整体论应该是能揭示复杂性系统的理论之一。

分形理论

1975年,分形理论被用来解释不规则和破碎的事物。自然常常不是平衡、有序、稳定的和确定的,而是在一个混乱、不稳定、不平衡和非线性过程中的随机状态。客观世界是复杂的,“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Lai,1999),而复杂的问题由于过去的简化论的简化,将非线性的问题视为线性的问题。

分形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在分形维数和数学方法的角度描述和研究客观事物,分形维数这种数学工具是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它不是关于传统的一维线性、二维平面、三维立体甚至四维时空,而是更接近真实现象和特征的描述。

2.2.2当代哲学理论和非线性建筑形态

从20世纪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西方哲学中,世界上有一种流动阻力的、复杂的、综合的改变生活经验的方式。近年来,德里达和德勒兹哲学的理论已经被应用在建筑设计,它被作为解构主义建筑和数字建筑的理论基础。

随着计算机应用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文学理论和西方哲学的热情开始减弱,关于理解变化的哲学开始被关注。德里达的作品开始被忽略,而德勒兹的作品却越来越受欢迎。德勒兹哲学的本质是对世界突发事件的解释。其理论含有大量数学内容,在最近几年的数字建筑领域中流行(Deleuze,1983)。其引用的主要原因是力学、微积分、拓扑结构、生物学、地理学等,这些学科和当代空间及数字建筑有共享概念。从德勒兹的理论中来源的“折叠”概念被艾森曼应用于数字设计,“差折”概念被被格雷戈使用,以摆脱任何阻碍和框架(Deleuze,1983;Waldrop,1993)。他相信开放系统应摒弃传统的线性因果联系制度,并且应该基于相互关系。他的思维方式模糊了事物之间的界限,打破了中心主义、二元体系和评价体系,导致了多样性,分化性和增殖抑制。

3非线性设计表达。

3.1形式特性

非线性建筑形式的自由风格,来自于对建筑功能和周围环境要素的分析。换句话说,由于各种影响因素,它从概念发展到形式。考虑到建筑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并且一个新的时代,建筑师的审美已经改变,建筑的形状大多是不规则的(Xu,2005)。非线性建筑的分析与设计过程不仅是基于人的基本生理需求,而且提取了某些建筑环境定的心理特征。(Yan,2007)非线性建筑可以被描述为理性和感性相互作用的产品,总而言之,它有两个特点如下。

3.1.1流体和动态的形式

非线性建筑的流体形态主要体现在在转化过程中的内部空间序列和消除垂直与水平界限的过度空间。空间流动性的追求是外在的表达,这是密斯・凡德罗“流动空间”的进一步发展(Jencks,2007)。建筑的表面和界限逐渐减弱,形式之间大量的联系显示了流畅的界面,这是从建筑内部产生的流动性。流动性的出现也极大地丰富了建筑室内空间的内涵,它可以产生振奋的情绪和与空间情感的共鸣。

非线性建筑的动态特性普遍反映为建筑的体量变形。这种变形可用建筑语汇表示,如扭曲、旋转、倾斜、覆盖和变异。综合考虑、理性组织的建筑语汇可以增加非线性建筑的视觉效果。

3.1.2不规则轮廓和非标准化细节:

在非线性理论的影响下,建筑师力求通过空间反映建筑在各个领域的复杂性,因此匀质的空间将被打破。换句话说,每部分的非线性结构可以不同但需要有流畅的过渡,从而产生形式的流动性(Jencks,2007;Xu 2009)。其不断变化的部分形成了静态非线性建筑的动力。同时,这种变化形成了不规则的轮廓和建筑平面。大多数先锋建筑师认为,不规则的轮廓不是故意扭曲的结果,而是适应现场环境、行为和当地功能要求的结果。

3.2外观特征的研究

外观被认为是一个有空间界限的封闭系统,其发展成有自己的功能――如限制空间、调整内部环境以及成为特殊媒介。最明显的外观特征表现在结构与形式上。结构部分有两个特征――连续流畅与扭曲动态。形式部分反映了建构方面的新的研究。基于现有材料,新的模式被期望于为当代社会带入更多动态的信息。

4.案例研究。

4.1吉宝湾映像

“吉宝湾映像”是由丹尼尔・里伯斯金在亚洲的第一个住宅项目,位于新加坡吉宝湾。它有圣淘沙和花柏山的优美景色。它是由6个24-41层的高层塔楼以及11座68层的低层别墅组成,一共有1129户。”(Huang & Xu,2011)

它的设计理念是“沿着新加坡的滨水区的交响乐”。“任何相似的住宅都有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视角;该设计的结果是高层居住生活根本性的转变:不牺牲个性与差异。”(Huang & Xu,2011)

丹尼尔・里伯斯金的设计在现状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的精神层面。他的作品不仅反映非线性设计的视觉表达和创新理念,也反映了生机勃勃的音乐、文学和哲学内涵。在他看来,塔式住宅不应只为生活提供一个空间,而是需要考虑生活方式。它要对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吉宝湾映像”的非线性结构具有优美的曲线轮廓,看起来像一系列高亢的音符,它准确地表现了交响曲。非线性设计为收纳圣淘沙岛和附近高尔夫球场的美丽景色提供了可能性,甚至能俯瞰全景。每一层楼都有连续的变化,消除了刚性线性排列的感觉。这些改变的目的是在每层提供各种不同角度的观景屏幕。人行天桥连接不同的楼层,它们的铝制表面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反射着不断变化的阳光和海洋。总之,这种非线性设计方法改变了高层住宅过去固有的布局,提供了更为个性化的生活空间。

4.2丽敦豪邸

另一个典型的非线性住宅楼是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丽敦豪邸。它位于新加坡CBD,毗邻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包括7栋住宅楼,1715户。

这是一个扎哈进一步探索建筑流动语言的建筑。作为她第一个新加坡住宅项目,它的灵感来自于基地独特的空间品质。住宅楼好像从周围下陷的私家园林中生长出来。这种创新的设计理念贯穿了7座楼,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考虑到周边地区条件,垂直高度的设计是为了从基地向周边地区最大范围的全景。

受括水、植被、绿地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城市广场被定义为不同的主题景观。景观设计与照明和装饰相结合,产生了特殊的视觉和空间的体验。

由于非线性设计,丽敦豪邸还提供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户型,以满足不同的要求。此外,它提供了足够的服务和基础设施。在公共场所,如电梯和大堂中,丽敦豪邸的设施很多都使用绿色能源,能够减少能源和水的消耗:自然光进入地下停车场、太阳能板能提供大量可再生能源等等。园林植物的灌溉依赖于传感器控制的雨水器收集。因此,丽敦豪邸被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授予Gold PLUS奖。

非线性理论是当代建筑师拓宽现有建筑思维的新方式。它提醒建筑师应该用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球和地域的态度对待设计。他们将试图探讨真实世界中的非线性建筑设计。复杂的建筑追求导致建筑形式从简单的几何复杂的非线性变换。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即是研究住宅楼的非线性设计。

非线性建筑不是线性设计的否定,而是线性设计的发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设计理论。

参考文献:

1)Charles Jencks et. The Story of Post-Modernism[M]. Wiley London, 2007.

2)David Lai. Opportunities and Chaos [M]. Academy Addtions, 1999.

3)Huang Xianming. Research on Complexity Science and Architectural Complexity [J]. Huazhong Architecure, 2004(4). 32-36.

4)Huang Weixin & Xu Weiguo.Nonlinear Architectural Design Approaches: to Generate Multi-Agent System [J].Architecture Technique, 2011.Z1.27-30.

5)Li Xiaohai & Zeng Jian.Natural Intention of Irregular Buildings[J]. World Architect,2006(4). 19-24

6)Li Wei. Architecture Order [D]. Tianjin University, 2004.

7)Li Wanli.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Nonlinear Design[D]. Chongqing University, 2008.

8)Liu Xianjue. Modern Architecture Theory [M]. 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 1999.

住建系统论文篇8

关键词传统居住空间庭院居住区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居住是城市的基本职能,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空间结构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以及生活和工作的方便程度,而且影响着整个城市效率的实现。

中华民族是有着6000年的居住文化历史的民族,中间有社会兴衰,居住文化也由兴盛发展或停止中断,但其精华却一直延续并不断的发扬光大。

中国改革开放已20余载,人们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和结构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正如赵冬日大师在《论北京地区住宅方面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曾经说到的:“住宅建筑的演变,与社会和家庭的演变密切相关。为适应社会和家庭的需求,深入研究社会制度和家庭生活的变迁是十分必要的。”

要研究发展适合中国国情及地方特点的住宅类型,而不能简单的套用欧陆式经典住宅或直接拷贝出一个西方别墅住宅。21世纪小康住宅或商品住宅步入世界之林,他将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和地方特点的人居空间的现代经典式住宅。

1、对我国目前传统重构 即住宅的中式实验的思考

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从来没有脱离开对传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并在每一代都有特殊的参照系统。从第一代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官式建筑形式的借用到贝聿铭在北京香山饭店对传统民居符号的借用,直至今天的年轻建筑师更时尚的对传统材料和构造的借用。而当建筑师讲述这样一个学术化和文人化的形式时他们无形中建造了一个自我参照系统,而与大时代的风声雨声格格不入,从而丧失了与更大范围听众对话的可能。

那么,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理论应该有比当前复古主义有更深刻的内涵,同时实践中也有前所未有的作品,下面就是对传统在现论及实践的一些探索。

1.1“院” 传统住宅建筑空间的本源

传统住宅建筑空间的本源是“院”。“宅中有院,院中有园”。它是中国传统四合院住宅的特征。钱学森先生在《关于建立城市学的设想》一文中曾说:“楼式四合院再加上些老北京的花卉,荷花缸,养鱼缸等等,那该是多么美的庭院啊!”

宅院是住宅的中枢,是吐故纳新的脏器。宅院是幼儿子女的天堂。宅院又是宠物活动空间,可以减少对人的干扰和污染。宅院是房门和户门的过渡空间,宅院为你的家庭提供一处安静和祥和的空间。

现在很多东西都在追求传统,而真实的老住宅已经难以挽回地消逝了,社会结构,家庭结构都变了。所谓的社会结构变化,是指一个富有审美条件和能力的社会上层的消失,尽管近年来该阶层在恢复中,却远没有当年长远的历史文化积淀感。而家庭结构的变化,则是指大家庭的丧失,遍布现代社会的核心家庭无法再想象当年的四合院一样。

住宅的中国传统应当包括从生活哲学,社会制度,城市规划,空间布局,资源利用,建造方式到样式、构件、符号等一整套系统。现在这套系统各个枝节都在逐渐粉碎中。

这并不是说传统式的住宅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近20年来,经过了一系列住宅的粗陋设计和照搬西方模式后,中式住宅设计开始抬头。市场上开始出现中国风潮的回归,形式上的参照开始盛行一时。但传统是一个系统,是不能单独保留一些符号的。中国的传统住宅是对世界、人际关系、人的生存状况的一整套系统,而当前盛行的一些硬性的模仿形式的做法还是有些肤浅。

1.2 重构传统意境

中国传统强调意境。

就像艾未未说“我喜欢无形的,看不见的意象”,明确地觉得中国文化传统中对居住环境的细腻要求是可以保留下来的,也存在一些可能性:“空间、光线、植物、小溪,这些都是目前设计住宅时的养料。”他认为,现在的设计师可以根据中国人对尺度的理解,进行一些设计和分割,也把他的理想贯穿到现实中。

现代住宅设计强调功能主义,貌似科学合理的设计给每一块空间以功能,但是忘记了人还需要精神生活的空间。我觉得传统住宅中值得恢复的东西正是和精神相关的一些东西。

1.3 实验建筑中的“昔日”因子

在建筑界内被公认最有中国文人气的王澍是这样形容自己的杭州生活,坐在西湖中的小船上,谁不会想象自己在水墨画中生活呢?建筑评论很喜欢用迷宫、游戏、盒子之类的语言来评论王澍的作品,但是,他却用生活的延续来解释自己的作品。城市里面的生活变动大,所以激烈了许多,他喜欢小型怡人的生活视界,“传统能否活下来,要看现代人的努力”。他觉得能激活的传统才是真传统,同样拒绝那些符号化的东西,和一批建筑师在苏州设计的三合宅正是用了他所谓很多的活传统,他们根本没有复原一座园林的想法,而是“用了特殊的水波状的屋顶,虽然是混凝土材料,但一看就是中国味的东西”。他还特地在院落里面建造了檐廊,“可以光着脚在里面跑来跑去”。照王澍看来,这些建筑都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老中国的生活方式。“在檐下看雨。”

建筑传统式住宅,实际上是对过去的历史和文化,生活方式和传统的挖掘和重释。就像艾未未说:“没有创造力的传统会被扔进垃圾桶。有想象力的人不会复制传统,而是感受那一阵风似的来来往往的传统。”

2、对我国目前居住区模式的思考

说到居住空间就不得不去更大范围的考虑居住区,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区不单是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纵观我国目前的居住区模式,可以看出我国的居住区规划大多是按照一种典型的现代主义创作思维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然而,人的居住生活对应的是一种含混复杂的内在机理。简单划一的物质空间缺乏了生活的情趣,容易造成精神上对环境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居住空间的设计正是要打破这种简单划一的物质空间,通过创造多元化、多层次居住空间,来反映生活含混复杂的内在机理。

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扩大居住空间,方便居民的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如英国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家F吉全德所说:“过去采用单纯的单元式住宅与联排式住宅的混合方式,但在被几乎有无限可能的,多样变化的住宅类型混合修建的形式所取代。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但使建筑物适合于每个住户的特殊的居住形式,而且将它们设计成有机整体,也就是把建筑物组合成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形态,由单纯的平面变成连续的建筑复合体的组合形式”。以往单一的条形住宅行列式布置的住宅组团是对空间的化整为零,那么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在50—60年代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创造了一系列的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好的居住环境,壁如:荷兰某居住小区,用地6公倾,人口23000,整个小区由7个大小不等,层数不同,类型多样的住宅组团组成,以此形成独特的多样化的居住环境。现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它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复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又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此规划布局形式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

总之,在中国当前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传统式住区流行拓展了对传统空间的探索,这之中虽然有很多商业因素,但是这也为传统居住空间的探索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使传统居住空间理论不断地在批判中进展,而我们在研究传统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传统在实践中的应用,把建筑思考最大限度的贴近当下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并希望能产生出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居住空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