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8篇

时间:2023-02-27 11:11:16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1

关键词:校企合作;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交流合作

1.引言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适应时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的多方面资源,对加强校方和企业的互利合作、培养实用型人才有重要意义。但是,诸如民办高校设备不够完善、企业不积极参加合作、双方缺乏沟通交流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提出改善措施,加快校企合作的高效互利模式的展开,对国家教育发展、社会进步有重要现实意义。

2.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概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2.1部门民办高校设施和制度不够完善

在校企合作模式发展的初期,民办高校相对公办高校,虽然管理模式比较灵活,但是其硬件设施等仍然不够完善,例如校内实验室的设立、培训实习基地的分配等;在师资方面,教师队伍不够强大,职业素养较低;另外,民办高校的有关制度等不够健全,例如学术研究奖励制度、实验教学大纲制度、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制度等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差距。民办高校内还存在一些对校企合作进行的不利因素,例如学校内缺乏和企业合作交流的场地,一些较大型交流活动受到限制;领导和师生的合作意识较淡薄;学校方面欠缺具体的制度来划分学校和企业的具体职责,资金分配不合理等。因此,为推进校企合作制度的顺利发展,民办高校本身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自身设备及教学制度的构造和完善,增强自身实力水平。

2.2部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企业和学校的资源共享、优势互利的条件,为社会培养输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实用型人才,同时促进学校和企业的不断交流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然而,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不愿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合作意识不够高,企业管理者过分重视自身的眼前利益,眼光不够长远,不能正确认识到校企合作模式对企业长久、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企业部分领导者错误地认为人才培养只是学校的任务,缺乏企业和民办高校交流合作的观念,只有在企业内职位空缺时才进行人才的选拔,这样大大降低了人才选择并重用的效率,同时对推动社会高效运转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企业领导者应该增强合作意识,积极参加校企合作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效益和竞争水平。

2.3民办高校和企业之间缺乏交流沟通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方和企业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并制定相关的交流合作制度,定期开展交流会议,以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促进良好合作和共赢局面的展开。然而,由于部分高校缺乏主动发出邀请的积极态度和热情,缺乏健全的细节规定,合作制度只能是纸上谈兵,得不到一个积极良好的开端。其次,大部分企业只重视到自身的眼前利益,目光短浅,与民办高校的合作仅限于提供一些学生实习的场地和投资一部分教学设备等基础方面,达不到真正意义的长期合作与共赢;更有一部分企业,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目光不够长远,不愿参加校企合作,从而使自身企业的发展过于局限,企业与时俱进的积极性不高,这种消极保守的心态严重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而给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道路上造成障碍,使企业、高校、学生都得不到高效的进步和发展。

3.加强双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改进措施

3.1加大投资提高校方的基础条件和健全制度

为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展开,国家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场地问题,加快合作模式的改革和完善。民办高校应该明确自身实力水平,充分发挥经费自筹、设备齐全、制度完善的部分优势,以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养为重点,优化校内专业分配,深入市场调查和研究,以市场需求为重点做到不断调整,建立合理的专业体系,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实用性、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3.2企业改变观念增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意识

新的时代要求企业要多多交流合作以实现共赢,企业领导者应该改变固步自封的保守观念,更新自身思想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了解,规范企业内部合作制度和细节规定,要意识到校企合作中培养高素质高效率的实用型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企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以第一时间培养选拔出适合自己企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水平,同时有利于企业自身竞争实力和水平的提高,对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企业领导者应该解放观念,真正了解和参与校企合作,把它作为一项长远的合作共赢模式,积极和民办高校进行交流总结,关心学校的教学进度工作,共同合作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毕业人才,为今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

3.3民办高校和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努力实现共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长远发展,需要校方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加强交流,及时了解双方的发展需求。学校应该制定和企业定期的交流合作会议,不断学习企业的文化和发展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培养高效实用型人才。校方和企业应该达成合作、资源共享的一致意见。由学校方面按照计划定期推荐优秀教师学生到企业内体验实习,不断积累企业的工作经验,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在企业工作的水平和贡献。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选派优秀员工到学校内进行培训学习,讲述企业的发展情况和用人要求,同时也可以得到学校专业老师的建议和评价,达到了资源共享及人才的充分培养和合理利用。民办高校和企业可以共同组织一些积极交流的大型活动,促进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以推动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展开和完善,不断促进教育工作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结束语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民办高校和企业合作的模式,顺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实践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校方和企业应该不断积极探索合作方式,加强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培养高水平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同时,更加推进自身实力的提高和竞争核心水平的增强,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民办高校物流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26):91-9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2

【关键词】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与人才始终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中等职业院校较大地填补了我国技术人口的缺口,为经济增长添加动力,因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是目前职业教育的趋势,双方合作平台的建立,不但可以检验学生的专业质量,强化学校办学能力,且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性人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2010年,国家教育部提出,未来要支持建立1000所中等职业示范院校,突出职业院校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各示范性院校要结合专业特性,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引导职业院校培养方式的转变。2012年,十则进一步强调新时期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院校技术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可见,中职院校的发展要不断地进行培养模式变革,发挥政府、学校和企业的联动作用。本文将结合南昌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希望对同类院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是指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技工学校(简称“技校”)、职业高中(简称“职高”)等对所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实施中等层次职业教育的全日制职业教育实体所实施的教育。校企合作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校企合作是一种以现代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需求为目的,以现代科技与文化为内容,以校企合作为手段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模式。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满足企业人才方面的需求,以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转换单纯培养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工作需要为基础,加强实践教学。校企双方达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和互利共赢。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实施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实践中学习等,提升了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我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有所发展,主要由以下几种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形式、“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二、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为更好地了解护理专业订单培养的现状,我们对南昌市卫生学校进行抽拥鞑椋通过深入细致地调研与分析,找出了中职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人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订单式要求学生更具有实践能力,学生实践技能不足将导致教学环节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但学校当前的课程设置并不能适应校企合作模式的要求。从专业设置来看,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第一,学科体系与其他学校基本上如出一辙,课程都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但这样的课程体系并不能充分体现出中职院校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特点;第二,公共基础课在全部课程安排中的所占比重较高,一般与专业基础课的比例为1:1或4:6,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第三,专业设计过度偏重于理论,缺乏实践教学的机会,难以在实质上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此外,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中职院校一味地强调知识灌输,认为知识对就业的帮助最大,设置一系列理论课程,而忽略了学生年纪偏小,无法全部理解并接受纯理论知识,也无法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工作中的特性,轻视实践环节在课程设计中的地位以及技能环节教学的重要性,致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2.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不高

护理专业是比较讲究实际操作的专业,单纯依靠传统讲解的方法教学,很难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但中职院校的教师讲学一般都以讲授教学为主,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动手机会较少,动手能力较差。同时,在职教师具有较少的医院实践经验,教学知识过于老化,致使学校的实践教学能力直线下降,培养出的人才较难符合社会需求。双师型教学能帮助学校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是订单式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从目前来看,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偏少,占比较低,教师结构严重不合理。按订单式培养的中职院校虽外聘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但数量较少,学校的师资队伍仍以学校教师为主,而且,学校教师只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相关岗位的实践经验却少之又少。这样的师资队伍建设无法体现订单式教学的针对性、适用性和“订单”教学效果的优化性,无法培养出让学生和企业共同满意的成果。

3.合作形式单一,缺乏校企合作的持续性发展

校企的合作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不应过分依赖于某种形式,但该校以订单式培养为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校企互动都较少。单一培养模式容易将学生暴露在危险的状态,学生权益受到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一旦企业遭遇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校企合作中的实习学生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同时,订单式培养也存在以下4个问题:第一,与同专业非订单班相比,订单班虽然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方面有变化,但变化不大,且开设针对性的课程较少,并未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及质量无法统一,人才培养模式缺乏“订单”;第二,学生一般在刚入学时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此时的学生和企业对未来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订单”的不确定性为校企合作的持续性增加了较大难度;第三,与特定企业的订单培养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单一的知识也会影响学生的继续学习;第四,“订单式”培养模式下企业教学参与度不够,教学效果不明显。

4.实践教学时间短,实践操作少

虽然学校秉持以就业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但在实践教学方面仍存在不足。首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实践教学的学习,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实践时间往往较短,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培养出在校德才兼备,在岗操作娴熟的技术人才是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但实践时间过少容易出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其次,以见习为主的实践过程,并未将学生真正纳入并参与到实践中,同时较少的专业指导老师和较少的实习机会都会促使学校出现“僧多肉少”的局面,致使学校为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实习而安排较短的实践教学时间以及较少的实践过程操作。另外,学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医疗机构支持意愿小、经费保障不足等都是困扰中职学校实践学习环节的问题。

5.校企合作中缺乏有效沟通机制

由于进行校企合作的双方在需求、理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合作内容也仅是建立在双方的短期需求之上,二者均为意识到双方沟通的重要性,交流会、研讨会等举办的次数均较少,完善的沟通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彼此间的有效信息不能进行及时传递,从而不能及时纠正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在联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双方缺乏沟通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很多实践环节的问题不能得到反映和解决,这严重阻碍了培养模式的优化和改进。如果双方合作只是形式上做大做强,并未让学生真正受益,不仅无益于学生培养,还不利于双方的持续合作。因此,双方建立有效的沟通方案并真正加以执行,那么联合培养效果将逐渐显现,培养人才的素质会真正提高,双方的合作将持续下去。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1.构建有效沟通机制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效的沟通机制,合理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双方能够有效地沟通、交流学生的培养信息,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效率。

沟通机制一般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形式。对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而言,首先,双方之间应建立起正式的沟通机制及渠道,建立各自的领导机构,定期开展相关的人才培养活动,使得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双方的协商加以解决。沟通渠道的畅通是双方得到并反馈各种培养情况的基础,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并提高效率。同时,及时沟通是保障双方合作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其次,非正式沟通渠道的构建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式沟通渠道中的不足可以通过非正式渠道来弥补,提升沟通效率。构建非正式渠道主要是依赖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渠道进行沟通。

2.提高教学质量,创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变得尤为重要。综上分析,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1)改善课程结构,注重实践教学

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依赖于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的革新,以学生未来职业为核心,岗位需求为教学标准,依据行业特征等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并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论,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间,锻炼并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实践教学放在首位,以突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职业性和实用性。

(2)优化专业课设置,突出个性化学习

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依据专业发展要求重新修订课程内容,以解决课程脱离实际需求、学生难以理解和学习等问题;第二,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人才需求来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剔除与培养实践技能无关的课程;第三,增设专业选修课,扩大学生专业选修课的选择范围,使学生能依据个人兴趣选择更多的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第四,设立与职业资格考试互通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未来就业能力。

3.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对于当前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来说,师资队伍建设应该着重从以下3个方面不断努力:首先,通过设立教师准入制度,优先考虑拥有双证的应聘者,建立并完善薪酬福利制度,鼓励在校教师考取双证,并定期开展双师型队伍培训活动,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重点建设双师型队伍;其次,通过增加教职人员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在校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弥补自身知识在教学上的不足,建立并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注重继续教育效果的评价,以考察教师继续教育结果,对相应的体系进行适当的改进,从而加强教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最后,通过提高薪酬待遇等给予教师物质激励和授予荣誉称号等给予教师精神激励的方式,鼓励教师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4.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专业技能要求、教育特色导向、培养学生具有一专多能的技能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培养过程应始终立足于企业技能要求,坚持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导向,通过了解企业职位需求和市场情况,分析岗位胜任力模型,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借助课程设置及人才评价体系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自身技能,从而让培养出学生能够胜任企业的职位需求。面对院校间激烈的市场竞争,学校应通过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并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创造差异化、独具特色的培养方式,依据企业需求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突出职业教育多技能、高素质、高能力的特色。同时,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学校应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渗入到培养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增设其他专业选修课,注重学生其他专业技能的拓展,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实习机会,锻炼学生多工作岗位的就业能力,提升学生适用多岗位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四、结束语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培养模式的创新应以订单模式为基本框架,以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制度保障,以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为重要前提,学校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积极主动配合企业开展培养工作。但一枝独秀的培养模式,严重阻碍了其他模式在校企合作中的l展与创新,不利于校企合作形式的多样化和丰富化,滞约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应以订单式为主,多种培养模式为辅,培养针对性、技术型、多岗位的专业人才,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受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邓泽民,陈庆合.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 教育部.必由之路一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4.

[3] 陈露露.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4 (3).

[4] 陈美忠.抓准校企合作关键促进中职学校发展[J].交通职业教育,2010 (6).

[5] 黄怀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5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3

关键词:技工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208-01

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主要分支,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技能人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日益增大,迫切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劳动人才。技工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办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固然是影响技工教育发展的多方面因素,然而,技工教育要想突破当前窘境,就需要探索对自身有利的发展方向,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校企合作的契合点。该文对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技工院校样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1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素质技能人才是社会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是促进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我国技工教育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正轨,从墨守成规向精益求精发展,发展方向从效益化发展向内涵化提升。不过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1.1 校企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对于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大部分技工院校持主动态度,而企业则没有很高的积极性。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对自身人力资源的需求没有进行长远的规划,通常情况下,只在出现人才需求时才进行招聘,多呈季节性招聘模式。此外,企业的社会公益责任感有待进一步增强,虽然有与院校合作的想法,但是多出于对自身企业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不采取教学课程设计,只为获取廉价的劳动力。

1.2 思想观念有待转变

技工教育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技工院校都希望能够成为现代化技工学校。这就促使技工院校树立了以经济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大力宣传校企合作的措施。不过,这仅仅代表了一种思想观念,其并没有转化为成熟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过于注重人才培养的形式。技工院校应该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才,如果只注重学生的技术培养而无视德育的养成,那么待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心理素质差会频频出现离职现象。

1.3 校企合作管理体系不健全

校企合作的有效衔接是关键,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习惯了长久以来形成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进入企业实训带有负面影响,因而会影响到整个校企合作的质量,此外,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后,被分散在多个企业、多个工厂,无法进行实时监控,导致实习成绩的标准不一。而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校企合作的准备工作如果不到位,出现学生的不规范操作,那么就会对企业本身的利益造成严重影响,出于对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的保护,企业很难会教授学生核心技术,导致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质量大打折扣。

2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2.1 实习基地模式

实习基地是采用最广泛的校企合作模式,学生在入学的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之后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这期间,技工院校对在校期间的学生进行培养,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企业负责培训,一些技工学习勇于创新,在多个企中业建立实习基础,不仅交流方便,操作也相对简单。

2.2 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是指技工院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对于合作提出相关的要求,制订目标和方案,实现教学实训的同步进行。这种形式往往以企业冠名,需要学生在学此期间开始了解企业内部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毕业之后直接到企业进行标准化工作。订单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习在一开始就能够明确出学习目标,一方面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缩短学生进入工作状态的适应期。

2.3 企业办学模式

由企业出资办学,承担管理、教学等所有责任,企业办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职,实现院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从企业方面考虑,这种模式可以储备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人才,避免出现招不上人的现象;从院校方面考虑,学校只需负责招生和制定教学方案,无需考虑资金投入和学生毕业后的就职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仅可以与时俱进地理解前沿信息,掌握操作技术,还能够解决就业问题。企业办学模式对企业的资金要求和人力资源要求较高。

2.4 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具备能够统筹教育和企业资源的强大力量,不仅可以为校企合作提供专项资金和制度保障,还能够很大程度的调动校企的积极性和团结性。

3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

3.1 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

要想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技术人才,就要有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从而满足不同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专业设置直接影响到技工教育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质量。因此,技工院校要设置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并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预测,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3.2 创建良好的实训基地

实训过程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实训基础能够保证学生技能训练的完成,是企业培养员工的重要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在环境、技术和应用方面做到充足的准备。对于校外基地来说,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生产经验以及工作责任感。

3.3 提高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学的主力,教师不仅仅是负责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因此,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使校企合作取得成功,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关键因素。教师可以到企业进行进一步学习,加强自身的技术能力,校企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师资力量。

4 结语

校企合作为学校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途径,校企合作也是技工机构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技工院校的教育目标而言,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的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从市场经济方面出发,人才就是企业的产品,因此,应更多的关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社会经济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许晋仙.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 迟俊,刘晓倩.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5):135-136.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4

[关键词]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155-0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研究职业教育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并应用于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立足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和衡水市的地域经济,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深入研究基于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有效模式和机制,旨在寻找突破口,促进职业教育走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困境,营造校企良性互动的运行环境,使学校与用人单位、学生与职业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更好的满足区域经济与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以中央财政支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面向整个地区大力引进合作企业,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使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为企业急需人才的供应基地与培训基地。以企业实用人才培养为核心,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企业单位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培养,为机电行业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推进校企对接,形成了“一主线、二证书、三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教育模式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岗位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衡水装备制造业企业群、金属制品、工程橡胶骨干企业为校企合作主基地,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举措,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和行业指导作用的衔接,形成了“一主线、二证书、三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教育模式。

(二)积极推进“基础学中做+专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1.构建基于典型工作过程分析的课程内容。基于典型工作过程分析教学内容构建的目的,是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2.推行“双证书”制。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将教学内容涵盖相应的职业标准,做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职业标准的要求相适应,从而使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相互沟通,真正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

3.人才培养过程突出职业素养教育。积极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的特点,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推行了“边教边学,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来组织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

4.积极推进过程考核。制定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标准,采用学习过程考核、闭卷、口试、故障分析、实际操作、生产实践等多种考核形式,实现知识应用考核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构建了学生、教师、现场专家共同参与、以能力考核为主、涵盖知识、态度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内部培养。鼓励或安排青年教师利用暑假、节假日到企业参观实习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到企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加快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二是外部引进。通过从企业调入工程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作为专任教师;三是互聘。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技能的企业人员来学校兼职,企业聘请技术经验丰富的教师到企业兼职。

(四)合理布局基于专业群的校内实训基地

机电工程系对实践教学资源不断进行有效整合,优化重组,充分考虑专业课程特色,建立了数字化实训工厂、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虚拟仿真实验室、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等28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满足系部所有专业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5

[关键词]农林高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209-02

校企合作的主体是校方、企方,但政府的推动作用和市场的调节功能也不容小觑。除此之外,法律法规制度、社会文化历史传承、管理机制与体制、经济发展走势等,也共同构成了影响校企合作的外部动因。农林高校的校企合作也同样依赖于这些因素的合力,并在某种程度上受其制约。

一、农林高校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校企合作是经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实践证明的有效模式之一,也是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的必由之路。但同时,除了高校自身的机制建设外,校企合作还需要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也就是说,校企合作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相关的各类因素、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作。特别是农林院校的校企合作,其面向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企业,而是要着眼国家的农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大局,在良好的政策导引下,逐步步入健康有序的合作道路。

归纳来说,影响农林高校校企合作和拓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文化历史传承的影响

社会文化历史传承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整个群体的行为和价值导向,所以任何一个群体、组织和社会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积淀和传承。而德国的校企合作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教育领域的典范,是与其德意志民族传统、根深蒂固的行会传统以及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密切关联。悠久的行会传统使学徒培训的企业负责制一直保持在德国企业自我负责的精神与相应的制度中;由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培植的国家援助主义一方面充分保证企业在开展高等教育上的决定权,一方面固守了国家在教育中的责任而行使必要的宏观调控权力。而具体到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的儒家思想和教育理念一直秉承理论重于实践、学而优则仕,从而造成了普遍大众对农业现代化的漠然和不关注,无形中制约了农林院校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从每年高校招生的情况来看,全国农林类高校的招生普遍不被看好和重视。在这样的传统影响下,极大地遏制了农林类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机制的形成和落实,不利于学生校企合作的实现。

(二)法律法规制度的影响

政府对于高校校企合作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政策制定、等管理职能来实现的。也只有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保障下,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或行业组织、学生四个主体都实现有保障的合作和共赢。在一个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下,必然有先进、完备的立法来做支撑,并依靠法律制度来规范和调整高校与企业间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发展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校企合作最成功的典范――德国政府,制定了《职业教育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劳动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调整校企合作四方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对于各方的责权利均有明确、详细的规定。相比较其他国家,德国校企合作法律体系中,配套规定更是得力和完备。出台了如《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合作考试条例》等。此外,如美、日、英、法、等国家的政府也都相继通过立法、财政或税收手段鼓励企业参与到教育中,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双赢。具体到我国,尽管也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措施,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现实中,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一边热一边冷,在相关法规执行监督方面更是处于匮乏状态。

(三)行业组织利益的影响

行业组织是基于共同的利益要求所组成的一种民间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是行业成员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同时,亦是行业成员与政府之间的沟通者和协调者,行业成员通过行业组织,实现了其与政府之间博弈的组织化和理性化,从而有效地克服了行业成员因个人博弈带来的弱势化和非理性的缺点。德国的“双元制”,即通过发挥行业组织的沟通、协调、引导和规范职能,建立起一种更适应德国发展的现代学徒制。现今德国例如手工业协会等行业组织,承担着企业内部员工上岗许可、培训、考试和监督等义务。同时,也承担着企业与高校间校企合作情况的组织和监督工作。而长时间以来,我国没有产生如此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体,所造成的结果就是缺乏对行业内部、企业的教育培训、学生到企实习等的协调和管理,并且在校企间开展的合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力。

(四)企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影响

企业的生产方式决定其参与到学校教育的积极程度。举例来说,技术密集型企业会比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关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相比较而言,技术密集型企业参与教育中的积极性也比劳动密集型企业要高。随着科技进步,企业的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步取代了以单纯增长物质或金钱财富的生产方式,代之以灵活性更强的第三产业、甚至第四产业,这就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职业道德及掌握多项实践技能,这从结果上增加了企业对于高端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层次需求。所以说,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速了校企合作的进程。

二、校企合作的两种驱动类型

高等院校、企业、政府和市场四者构成了校企合作的四要素。基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条件,校企合作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会有差别,从驱动力来源分,可分为政府驱动型和市场驱动型两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政府驱动型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主要是由校企外部的国家政策和政府管理、监督行为来驱动的,也就是说,以政府主导为主,自发合作为辅。高等院校的经费、设备和材料等都由国家统一配置和发放。农林高等院校因其农林专业的特点,一般不需要担心毕业生的就业对口问题。但是,由于农林高校往往也开设一些综合性的专业,例如会计专业、中文专业等。无论是农口专业,还是综合专业,一般只需按照政府的指令计划来培养人才,而不必过多地考虑市场的需求。这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更多的是依赖于政府的推动和促进,由此可见,在以政府为主导的状态下,校企合作与否并不威胁到校企双方的生存与发展,其合作动力和深度也更显不足。

(二)市场驱动型校企合作模式

在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基础上,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不赖以市场是无法取得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以致双方都必须主动转变模式去适应市场竞争的发展格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基于农林高校和企业双方内在利益需要而获得自发的、可持续动力的校企合作模式即为“市场驱动型”校企合作模式。

农林类高校人才培养,随着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的转变,也转变了关于人才质量的检验方式,逐步形成了以市场就业为最主要检验手段的人才质量观。农林高校在遵循国家人才培养宏观方针的基础上,开始主动找寻与行业组织、企业的合作,依据行业组织对员工的一般需求和特别需要来培养学生,以确保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而企业未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更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处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也日益意识到与高校合作的必要性,提前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面向企业的实际需求,参与到农林高校专业设置、培养规格、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多领域中,专门培养对企业适应性强、有强烈企业荣誉感的高层次人才,从而有利于企业适格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预先选拔,从学生的角度和企业的角度实现双赢。

三、农林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机制构建

农林高校与企业、用人单位间的校企合作模式,需要从其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构建,能有效保障合作的长期性、稳定性。

(一)动力机制构建

对于企业来说,追逐利润最大化是最强目的,强烈的利益驱动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最有效的驱动力量。而对于高校来说,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培养出更适格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学生就业和高等教育质量的大幅提升。其二者的结合点是优秀、适格的人才。

因此,对于农林高等院校,要自主构建校企合作的意向,找寻到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标准,主动以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来评价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高校要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可概括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突破、创新”为主线,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提高,面向行业,立足地方,培养和造就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发展后劲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对于企业,积极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自发动力,为企业在合作中获得的近期和远期利益作预期规划。例如:获得优秀毕业生的预期挑选权利、重点学生着重培养权利,等等。从长远来看,校企合作还可以为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和终审教育提供优良的实施基地。并且,校企合作产生的优质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创新人才,企业也可预先获得一定程度的优先权。从这些角度来说,企业可以从校企合作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将高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企业转型为快速增长的成长型、学习型企业,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约束机制构建

现今,被证明约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有效举措是:将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激励性政策与不履行高等教育义务的惩罚性政策制度化、成文化。制度中明确对企业应承担的校企合作义务和责任加以规定,并加强管理的执行力,对于未能履行高等教育合作义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利益惩罚措施,从法律上高度形成对企业的约束力。

同时,还应加强对行业组织的监管职能,构建行业组织对企业的约束机制。在政府的引导下,让行业性组织参与企业的管理。建立起企业、高校和政府的中间环节协调机构,为三者校企合作提供桥梁和纽带作用,向企业和高校宣传、推广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成功经验等,在行业内营造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良好合作机制和氛围。

【参考文献】

[1]阳征保,肖淑葵.略论区域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J].经济师,2006,(2).

[2]周万平,姚圣洪.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培训,2009(07).

[3]韩伟平.论校企合作双赢的价值取向[J].教育与职业,2009(18).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校企合作;通信工程

1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民族地区通常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发展速度慢。地处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长期以来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吉首大学为例,由于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当地培养了大量人才,为区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被朱镕基总理称为“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地方政府无力给以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学校区位交通条件差等原因。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与条件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与发达地区高校都存在较大差距。诸多不利因素导致了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短板[1]。

2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育人的必要性

2.1外部环境要求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实行校企合作育人

在国家层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3]更是给建设创新型国家做了政策指导。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国家一系列规划和政策的出台,对高校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服务层面,民族地区地方高校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重任。以吉首大学为例,学校地处武陵山区,自办学以来为武陵山片区培养了大量人才。进入21世纪后,国家进一步加快了对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例如,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出台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指出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任务与措施。在通信服务方面,规划明确了“加快该区域现代通信网络建设。积极建设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相结合的现代通信体系”、“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推进发展物联网应用。加速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信盲区,实现通信普遍服务”、推动“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旅游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4]的重要任务。为了服务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吉首大学于2012年启动了“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特色专业群”建设,通信工程专业成功入选。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合格人才,服务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校企合作育人是一条可行的重要途径。

2.2内在需求要求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行校企合作育人专业办学定位方面,为行业企业提供人才和服务区域信息化建设及经济转型发展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办学的重要出发点。企业需要的是能快速上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囿于条件所限,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少等问题。培养的人才进入企业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方能胜任专业工作。实践创新能力不强也导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通信工程专业知识又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应加强校内的实践教学环节外,与企业合作育人是重要的方式。

3可行的路径探索

3.1明确专业办学定位,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吉首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提出了办“平民大学”的目标。在人才培养上,立足于武陵山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通信工程专业的办学也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相一致。近年来,为了更好的为区域发展服务,通信工程专业进一步明确了“服务于武陵山片区信息化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求”的专业办学定位。通过分析《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通信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要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要素,学院通过邀请领域专家、相关企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而确定。

3.2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通过对《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及《数字湖南建设纲要》等进行专题研究,分析了区域信息化产业对人才的诉求,确定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工业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校企合作育人的重点培养方向。基于这一原则,有计划的与企业共建了一批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涵盖“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优化”、“嵌入式与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工业4.0及信息技术”“、Android手机应用开发”等四个方向。通过校企合作育人的培养模式,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就业能力大大增强,培养的学生得到区域内外用人单位的好评。

3.3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教师申请专利进行奖励。通信工程专业教师瞄准区域内企业的生产需求,将自身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例如,通过与湖南马尔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横向合作,了解到公司在新能源照明发明的需求后,主动与其合作,联合建立了“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LED集中控制器等多款产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信工程专业教师的工程开发能力大大增强,获得专利授权数量比前些年有较大增长,获得的专利技术有部分已应用于企业生产中。另一方面,教师的工程实践带动了学生参与到实践创新中来,近年来学生参与申请的国家专利和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也日益增多。

4结语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以吉首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为服务武陵山片区信息化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为例,从外部环境和内在需求两方面深入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并总结了明确专业办学定位、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可行的校企合作路径。通过实施校企合作育人,吉首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区域信息化建设与经济转型发展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在校企合作育人实施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可供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同类专业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雷可君,杨喜,孟凡斌.欠发达地区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的改革实践———以吉首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7

关键词: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水产养殖;校企合作;特训营;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需求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1]。当前,随着我国渔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对支撑渔业行业发展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急需渔业从业人员在类型、数量和素质等方面发生结构性改变。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的平台是学生素质和技能形成发展的根源和动力[2],因而,不断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新模式,将企业文化、企业标准、企业管理与学校育人深度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是输送更多与企业需求高度吻合的水产养殖优秀人才的关键所在[3]。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学院针对现代水产行业发展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围绕新时期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需要,注重技术技能发展,关注创新培养水产未来先锋,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江苏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启动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项目。现将“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的校企合作实践介绍如下。

1“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的举办

在江苏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学院与江苏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严格贯彻执行江苏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8—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学术冬令营项目的通知》文件要求,面向江苏省内各个高职院校招生,于2019年1月12—19日在江苏省淮安市成功举办了大学生冬令营“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活动。

1.1入营条件

1)招生对象为江苏省全省高职院校学习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动物医学、水族科学与技术及饲料与营养等相关专业的2017级专科生,经所在高校推荐参加。2)要求参加者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有出色的创新创业成果或省级以上表彰奖励的优先录取。3)要求参加者对现代渔业行业有浓厚兴趣,爱渔民、爱渔村、爱渔业并有较强的或潜在的创新创业能力。4)要求参加者具备一定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

1.2招收人数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项目招募来自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共100名学生参营。

1.3“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的组织开展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与江苏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一起成立了一支由水产科技学院院长担任总指挥、由公司总裁担任总协调、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秘书处的活动策划工作小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活动宗旨要求,精心策划特训营议程。特训营时长7d,此期间学员们深入参与了各项课程的学习,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当前水产行业发展形势、水产饲料生产流程、水产前沿技术、职场礼仪、水产行业专项调查等,紧扣水产发展大趋势,抓住水产养殖业痛点,让参营学员学有所感、学有所得。除了技术专业课程外,还策划安排了一系列贴近实际操作的课程、提升素养文化的课程和考察活动。通过实地考察生产基地,参与生产活动各项环节,学员对饲料生产加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与拓展训练,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团队意识。参与“红色之旅”,参观伟人周恩来故居,领略领袖风采,升华心灵体验。特训营采用独具特色的小组竞赛方式开展学习,将参营学生分为6个小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日常表现、学习情况为自己的小组赢得加分,增加学习趣味性,提高学员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培养学员的团队意识,得到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

2“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成功举办的体会

2.1特训营之校企合作提升了专业吸引力

我国是世界第一渔业大国,水产品总产量约占世界的35%,其中养殖产量占世界渔业养殖产量65%左右,目前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国家战略产业。但水产养殖是较为艰苦的专业,学生潜意识中“轻农、歧农”思想较严重,再加上对现代水产养殖缺乏了解,一般不愿意选择水产类专业,因而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均面临着招生难,生源层次低的困境;在读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往往专业思想不稳定,行业热爱度低,不少学生总想转专业,或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旷课,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职业规划,对将来就业创业去向迷茫,总体形成了当前产业急需大量技术技能和一线高级管理人才的双紧缺、供需严重失衡的局面[1]。“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招募了来自多所职业院校的100名学生,专业受益面广,并且集训场地直接设置在了江苏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从水产业前景、水产饲料发展趋势、现代水产养殖技术模式、水产养殖前沿技术等方面为学生作了主题讲课;学生实地考察企业厂区和生产基地,生产各关键岗位负责人为学员讲解水产动保微生态发展动态、饲料产品生产工艺以及产品品质管理,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服务的全套流程;教学之余企业专家、学校教师还与学生进行了热烈而深刻的讨论,回答了学生提出的关于专业、行业以及职业方面的各种问题;此外,参营学员还接受了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团队素质拓展训练,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等红色景点。通过名师名家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讲授以及近距离的沟通交流,学生逐渐认知了水产专业,了解了水产行业,认识了就业,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水产养殖的兴趣和成就感,增强了学习动力和信心,同时素质拓展、红色之旅激发了学生的潜力,磨练了意志,培训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意识到要抓住水产行业目前的黄金时期,努力学习,扎实工作,超越自我,成就未来。

2.2特训营之校企合作增强了行业适应能力

当前,水产类专业校内很难提供水产养殖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实境条件,教学内容也较为宽泛,与企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训营期间,企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针对性的就业岗位,将理论、实践、服务全方位融合,理论教学既贴近市场前沿又与工作岗位及生产一线案例结合,实践教学贯穿全过程,让学生真正接触到了最实用的生产技术,获取了更多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也能使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进行综合运用。此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在于学生对于专业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还在于其职业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只有具备了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才能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创新[4]。特训营期间,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了解企业的发展愿景,接收企业文化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职业素养和人格品质方面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这些对于参营的大专二年级学生是非常好的提前感知和参与的机会,在之后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甚至毕业进入企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能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符合职业目标的实践岗位进行有效锻炼,大大缩短了学生综合技能运用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的适应期,也为更好地提升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特训营之校企合作调动了教师与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企业的生产任务与社会需求是分不开的,学校教师在带队学生参与冬令营的活动中能及时掌握水产行情动态,了解一线水产养殖需求,获得学生培养的新导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科研能力,积极进行课程开发,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学内容和科研项目更加切合现代养殖生产企业的实际需求。此外,特训营小组竞赛的学习方式,启发专业教师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注入式教学模式,大力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案例式、专题式、研讨探究式、设计实践式等形式,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实践的能力。特训营期间,企业专家通过与学生的深度交流,对于当代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部分学生的问题及顾虑,能给予针对性的关怀和引导,这些及时而有效的思想干预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专业,积极进行专业学习和实践[5]。企业能够接触到所需的储备人才进而进行培养,避免了人才培养成本和时间上的浪费,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高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已有我校多位毕业学子选择在该公司实习,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工作。

2.4特训营之校企合作推进了专业与产业深度对接

特训营期间的校企合作实践启发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学院全面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派出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同时聘请行业管理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打造既懂生产又懂教学的高水平联合专家团队。依据现实企业人才需求深度剖析岗位技能,共同设置工作任务,开发综合性、连续性和针对性的功能模块实践课程群,把课堂搬到生产车间,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紧密结合,丰富学生的职业岗位群知识,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培养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同时,将企业优秀文化渗透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学生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校企无间协作,无论对水产养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学院在国家高职院校中的知名度,还是对企业持续创造财富,都是一个“双赢”的过程[6]。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8

一、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依据

(一)理论依据

1.需求决定论

指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顾客需求,进而生产相应品,体现“市场调查”架构的“顾客―产品”的双向需求思维。根据需求决定论,可以根据产业需求、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来决定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理念、功能、体制、评价和测量等。

2.利益相关者理论

由弗里曼于1984年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根据相关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主体是学校、企业、学生、教师,分析各利益相关主体在校企合作之中的影响力及定位需求,明晰校企合作的功能。

(二)政策依据

1.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鼓励公民接受职业教育,《劳动法(2016)》指出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就业,《职业教育法》中强调了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为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

2.国家政策

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首次提出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的可行性,2006年颁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2006107号文),2010年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 年)》等,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度和创新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3.其他政策

《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2009年)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性的职业教育法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指导原则和目标方向。

(三)现实依据

1.创新校企合作击碎校企合作三分化

部分校企合作仅局限于课程实习、教学补充、基地建设等比较浅层的初级合作阶段,存在“逐利化”,学校培养人才的长期性、延时性、艰巨性与企业追求效益的“短、平、快”存在价值上的差异,造成校企合作 “难产化”现象。

2.创新校企合作聚焦人才培养的发展性

校企合作必须确立以育人为目的的指导原则,架构师生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循环促进体系中的桥梁,促进师生在价值理念、知识结构、创新思维的磨合与碰撞,便于形成师生良性循环教育氛围。

3.创新校企合作定位社会发展的需求性

成人高等教育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把握,致使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应以融合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解决教育、创新及市场分离的问题。

二、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瓶颈

(一)学校层面

1.成人高等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觉悟不深

部分学校缺乏寻求合作机会的主动性,对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认识误区,难以准?_把握学校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岗位需求的一致性,更加不能提出规避校企合作带来的风险预警机制,激活不了双方的合作动力。

2.成人高等学校对校企合作的治理能力不强

部分学校的发展方式落后、办学思维较为固化。一是学校对内的治理能力。学校复杂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专业能力、实践经验等无法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工作。二是学校对外的治理能力。学校对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定位、市场的需求方面缺乏敏锐的利益思维,不能赢得企业真正的信任。

3.成人高等学校对校企合作的监管力度不够

部分学校对企业运作的模式和实习实训流程不甚了解,找不准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企业和学生监管的方向,导致对进入企业或者基地进行实习实训学生的监督管理、后勤保障方面存在漏洞。

(二)企业层面

1.企业“逐利化”现象导致参与热情不高

企业作为以经济效益为指标的实体,亟待看到利益成果。同时,存在因学生知识结构不强、技术能力不够、劳动效率低下所造成的资源和物质浪费,甚至会出现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所以企业出现“望而却步”的现象。

2.企业“战略性”眼光的缺乏阻碍合作发展

许多企业存在短期的经济利益,不能准确认识到自身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是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的,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同时,缺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3.企业“教育化”意识的不强导致合作的不深入

许多企业缺乏利用教育革新企业、行业发展的前瞻思维,缺乏利用科学知识武装企业发展的意识。企业未能清晰的认识到将盘活人力资源市场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教育挂钩,认识不到教育可以为企业带来人力资源、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的提升。

(三)师生层面

1.师资队伍建设的不“鲜活性”影响校企合作的质量

部分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思维的捕捉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和行业前沿发展方向缺乏准确的认识。成人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和理念受到高等院校学术性的制约和影响,影响人才培养的特色性。

2.学生队伍的不“踏实性”影响校企合作的实效性

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普遍存在心理上的不自信,缺乏争取成才的决心和毅力,存在想要坚持到底却又中途放弃的想法,进而造成责任心不强、半途而废,甚至好大喜功的表现,影响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3.交往关系缺乏“情感化”导致校企合作的浅层性

学校倾向学校本位,遵循人才培养需要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企业倾向市场发展,坚持人才培养需要符合企业持续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教师存在将学生送去企业就撒手不管的错误思想,企业存在将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不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象,影响人才培养的深度性。

三、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建设

(一)协同联盟:发展双型人才

1.树立协同发展意识,发展研究型人才

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在成人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具有共同科研技术合作需求的基础之上,双方在共同研究、资源互补、科学技术共享的情况下取得合作成果。如美国的科技园模式、英国的沃里克模式、法国的精英教育模式等,借鉴这类模式的教育理念、培养方法和考评机制,结合成教学生的特色,完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帮助成教学生树立自信,引导他们端正态度,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学生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之间的桥梁,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学生与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区的合作通道,提高他们的认知和研发能力。其次,帮助成教学生培养从“探索自身--探索专业―探索行业―探索企业―探索市场―探索自身”的动态创新意识。最后,引导成教学生参与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的过程,从中发现自身不足,进而优化自我管理能力。

2.树立联合培养意识,发展应用型人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在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企业实践技能的培训结合的基础上,培养适合企业、行业、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如美国的辛辛提那大学的培养模式、英国高校的“三明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等。首先,提倡成人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执行,行业协会全程参与,将实践技能所需知识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培养适合企业行业发展、市场创新的应用人才。其次,破解成教学生“闭门造车”心理,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将理论外化于实操,将实践内化为理论;禁止专任教师“固步自封”,加强教师与企业行业的紧密联系,开发专任教师的前沿思维和行业发展的敏锐度,实现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学校与市场的资源共享,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二)供需搭建:完善课程设置

校企合作是在需求关系、利益关系推动之下形成的育人机制,政府的政策保障、高校的科技资源、市场的经济效益,是校企合作双方在利益诉求方面的动力支撑。但是,推动校企合作的创新性发展,最关键的是加强课程教学,完善课程设置。

1.设置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

设置校企合作视角下的课程体系,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企业专家渗透到课程体系建设之中,防止课程体系过分追求学科性、系统性,阻碍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实行校企联合制订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由学校教务处、成教研究所、专任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课程计划,行业协会、学生代表参与,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强化实践技能为重点,选定课程内容,完善课程方案。培养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综合的知识技能体系;促使他们了解本专业、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了解相关行业领域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培养他们的行业思维、创新意识和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在对比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差值中,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真正让课程设置“满意”人才培养目标。

2.设置卓越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卓越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内容依据专业技术标准和行业发展要求,与市场需求接轨。加强课程体系建立的实际教学性,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施教,突出重点。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是人才培养在专业上的理论基础,应该由学校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学科建设体系、学生发展规律等为核心来设计,企业参与制定,确保理论课程在其自身学科系统性前提下,保持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实践课程设置则主要以企业设计为主,学校参与为辅的形式,企业根据岗位能力标准、企业发展需求、市场经济诉求为核心,强化教学实践性,通过实习实训模拟教学,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同时,注重挖掘可参与课程设置的高科技技术人才、行业协会专家、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者等重要人力资源,与时俱进的优化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三)畅通体验:强化评价监控

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同时,校企合作相关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导致双方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必须畅通情感沟通与协调机制。

1.加强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过程监控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行业发展需求为核心的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首先考察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体系、行业所需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其次,评估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成才效果的契合度,评估企业所需岗位人才与学生成才效果的契合度。最后,做好学生就业跟踪调查,健全学生自我评价、单位用人评价、社会需求反馈的机制,重视行业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同时,将家长对学校人才培养效果的满意程度与意见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之中,注重多方位的评价结果。

2.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综合评价体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