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传统文化8篇

时间:2023-02-27 11:12:2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国传统文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

篇1

 

高校专业英语教学长期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多数学生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不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概念。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nsch 指出:“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必须把文化放在与本民族文化的对比中进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切入包含着对目的语以及母语的再认识。”[1]可见,重目的语而轻母语文化,不利于外语学习,也不利于跨文化交流,还会伤害民族自信心。鉴于此,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从2012年起面向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开设以“内容为依托”的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课程。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中国人传统的智慧与信仰,创造与交流,美学与艺术,以及民情与风俗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提高文化素质与民族自信心,为日后从事跨文化商务沟通积累文化知识,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祖国文化传播。课程还涉及以下能力的培养。

 

1.外语学习能力:课程属于以中国文化内容为依托的英语语言习得性学习,因此,课程既要求理解中国文化相关内容,又要求熟悉中国文化相关英文表达。此外,学生还要掌握语言学习策略知识、学术语言表达技能以及语言学习评价知识。

 

2.跨文化交流能力:21世纪是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时代[2]。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只有掌握了双方文化,才能真正达到平等交流。本课程就是期待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并能使他们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交流,进而扩大其国际视野。

 

3.高端思维能力:课程不限于语言表述和知识认

 

知,还要求结合所学分析文化现象并思考文化问题。这要求一种批判性的高端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欠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表现突出。文秋芳教授曾于2009年11月针对11所高校14个文科专业超过2000名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展开过思辨能力的实证调查。实验结果显示,“大学3年期间,英语专业学生思维水平有小幅量变,但未呈现质变的阶段性特征。其他文科类大学生不仅进步幅度大,而且呈现质变的关键期在二到三年级之间”[3]。原因在于英语学习多是碎片化的积累,学生缺乏整体思维。本课程就是期望抓住思维质变的关键期来培养学生的高端思维能力。

 

4.审美鉴赏能力:英语课程的教学不应该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更应该是一种人文教育,其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美学意识的培养[4]。中国的传统文化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唯一未曾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是全世界人民公有的文化宝藏[5]。这也蕴含着审美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可从感性角度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爱恋,无限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并且在此基础上得到作为人的全面发展[6]。

 

二、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限课时内无法面面俱到,也不能深入探讨。因此,课程突出通识性意义,选取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特点和最能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部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并增长其见识进而促进其思考。课程的内容要集精练性、代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

 

授课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介绍中国传统的主观文化(孔子思想、老子思想、《周易》思想、孙子兵法、禅宗思想和生态哲学),另一部分介绍中国传统的客观文化(饮食、饮茶、服饰、建筑、园林、民俗、节日、艺术、京剧、中医、文字和文学)。两部分彼此渗透互为反映。授课采用以“内容为依托”的形式分专题进行,每周探讨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专题。

 

三、授课模式

 

课程按照“赏—读—习—论—写”五步来开展教学。第一阶段通过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阶段通过阅读来扩展学生的视野,第三阶段通过习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第四阶段通过课后讨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第五阶段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的反思。

 

“赏析”属于课前引导,类似于课前热身讨论。由于“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中国文化失语’,即 :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概念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的通病”[7],因此学生难对主题进行有效讨论。而教师如给出与中国文化主题相应的视频短片,既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使其快速进入情境,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而且,当今社会的一大趋势是“各式引起视觉刺激的图像通过影视和互联网等媒介空前地渗透到整个社会文化,参与大众的文化生活”[8],我们的学生是视觉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一代 ,更熟悉也更易于接受图像给予他们的信息,也更为自然地融入其中。

 

“阅读”属于主干学习,类似于课上精读学习,选择适宜的文章。这不仅要求内容包含所学主题的精华,还要求语言包含所学主题的词汇。这种基于“内容”的学习兼顾了语言的扩展和知识的储备。旨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交际法教学对我国语言教学界影响颇大,但“尽管有许多可取之处,却受到其自身及我国外语教学环境的种种限制,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许多教师运用交际法组织教学活动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9]。其中一个弊端就是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变弱,而这一阶段的“阅读”就旨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其文本阅读能力。

 

“复习”属于学习检测,类似于课后练习。这部分属于学生自主检测,不涉及学生间互评和教师评价。这种检测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从所学知识层面设计问题,可通过判断、选择和填空等来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从所学语言层面设计问题,可通过词语释义、选词填空和英汉互译等来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英文表述的掌握。文化学习始于兴趣,但不该止于兴趣,必须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才能在日后跨文化商务沟通中有效应用。

 

“讨论”属于学习反馈,类似于课堂讨论。这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需要于前一次课留下下一次课的讨论话题,并将学生随机分组,给学习充足的自主性,让他们课下查找资料并制作PPT,于下一课课上演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组必须随机,如分组固定,组内个别学生会产生惰性;(2)组内学生分工平均,可按学生具体表现打分并计入总成绩;(3)无法监控课下讨论,可要求学生根据组别提交组内讨论记录。这个阶段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主动性,而且教学相长,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得到及时反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写作”属于学习反思,类似于深入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高端思维能力。它需要以前几个阶段的学习为基础,探讨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主题的深层次问题,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考。教师可留几个思考问题供学生参考,学生也可以自拟问题,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透彻理解主题的基础上做深入思考,并将其所思所想用流畅英文加以表述,这是对上阶段“讨论”结果的系统化呈现。

 

写作可设最低字数(如500字),上限不控制,且教师要尽量保护学生写作的创造性,鼓励其打破常年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式,表述心中真实所想内容。写作初期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如语法混乱,结构不清,逻辑混乱,论点不明,论证含糊,可让学生自评后再进行学生间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这样学生的写作逐渐地会有很大提高,可以写得更多,写得更准,表达更自如,开始感受用英语畅快表述自身的快乐,不仅可以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为平时考核,占50% ,包括:课堂提问、随堂测试、课堂讨论、课后翻译和课后写作。终结性评价为期末闭卷考试,占50% ,包括填空、搭配、判断、翻译和写作。

 

笔试中,考核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识记能力(5%),指对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的辨认,表现为回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概括等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领会能力(10%),指对观念的初步理解,表现为能够转换、解释、区分、推断等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现象分析能力(15%),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对其中问题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整合能力(20%),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事件评价能力(20%),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文化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文化问题)或外在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处理一些文化实务问题的能力(占30%),指运用恰当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表现为论证、澄清、举例说明、解答问题等。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看重评价结果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更加强调学生在文化教学中的自身成长,也尊重并守护每个学生的发展价值。

篇2

中华传统文化——剪纸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剪纸。

舅妈会剪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窗花,非常漂亮,我很羡慕,于是缠着舅妈教我剪一些简单又漂亮的窗花。那天,舅妈拿出两把剪刀和两张白纸,要教我剪一个“喜”字。舅妈让我把纸对折,再写上半个“喜”字,然后慢慢地剪下来。一开始,我怎么剪都剪不好看,在舅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剪出了一个大的“喜”字,我喜出望外。舅妈不但会剪“喜”字,还会剪“凤凰”、“喜雀”、“蝴蝶”、“小鱼”、“小鹿”……个个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妈妈还特意让我上网查找了一些有关剪纸的资料。原来剪纸艺术是从唐代一直流传到今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有些人,还能把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剪成一张张“花草树木”、“山山水水”、“活泼的小孩”、“年迈的老人”等等,真是太神奇了。

剪纸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训练了我的动手能力,更发挥了我的想象力,设计出一张张美丽的剪纸。

篇3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作文300字1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一段时间,我读了很多神话故事,例如:《后羿射日》、《十二生肖》、《济公传》等,其中我最喜欢《十二生肖》。那么我就来介绍介绍传统文化《十二生肖》里面的老鼠吧!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来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定好一个日子,让天下所有的动物都来报名,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选举火热进行着,天下所有的动物都踊跃参加。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睡醒就去叫你,然后咱们一块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了,可是它光想着自己的事,把叫醒好朋友猫的事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却因为爱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只好拼命地逃。到现在还是这样。

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有趣,以后我要学多几样跟朋友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作文300字2

春节前夕的扫尘开始了,“咚、咚、咚,”一大清早我和妈妈摆这忙那的,忽然,妈妈说到:“是不是人少了点?我们去叫奶奶吧!”我一蹦三尺高。最后,我们分好了工。

妈妈拖地,我擦桌子,爸爸在收拾屋子里的东西,奶奶在打扫墙角上的小蜘蛛网,你忙你的,我忙我的。不一会儿,终于把屋子收拾干净了。此时,我心里充满了喜悦。“笃笃笃”有客人来了呀!门铃的声音清晰的响了起来。

“妈妈,有客人来了”我小声对妈妈说。

我连忙打开门,呀!是最心疼我的爷爷,我忙伸出我的“攒钱手”对着爷爷不自然地笑了笑。在我身边的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一把拽过我说:“小孩伸什么手?嘴巴才靠得住,用得长久呢!”我恍然大悟,赶紧说:“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呀!我爱您!”

“好!好!呵呵!”爷爷摸着胡子笑呵呵地说,顺手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画着娃娃脸的小红包,放在了我手心里,像个老顽童似的走了。

篇4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武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角色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令周边的国家普遍地感到惊羡。中国在地区性的事务中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合作当中。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高度融合,把“中国风”带入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经济的强盛也使中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中国的形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体细微又超大规模地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距离地观察中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推进,由于电影、电视、网络等的传播,中国的武术(功夫)以它独特的魅力而风靡全球,武术成为中国人形象的重要标志。在国外,只要有人知道你是个中国人,就会把你和中国功夫联系在一起。为此,笔者对一些武术方面的知识加以阐述。

一、何为武术

武术简单来说就是技击之术。“武”在汉字解译中,是有“止”和“戈”组成,止戈为武。“术”可以理解为技术或者是一种方法。武术一词,笔者认为其意思在于停止战争,也就是说武术是由战斗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先民在战争之后总结格斗与防卫的技术,进行实践演练,同时也加强休养生息和个人的自我修炼,其表现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中国武术的传统套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从实战技击中加以提炼并赋予生活理念与哲学思想的智慧的结晶。通过套路的学习和演练,武者可以更好地修炼自己的身心。

武术又是一个集合名词,这一概念的外延包含世界所有格斗技术的流派。例如,中国的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俄罗斯的桑搏,巴西柔术,还包括了现在中国散打、西方的拳击、蒙古的摔跤等,都可以称之为武术。每一武术流派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训练系统,而中国的传统武术更具有它的特殊性和神奇的色彩,它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生活理念都融入贯穿在武术的修炼之中。

二、何为武术套路

武术的套路,就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主,注意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协调配合,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的运动变化规律,符合有起势和收势的徒手与器械的演练形式。

三、何为传统的少林武术

传统的少林武术是将禅学、武学、医学,三者合一而进行修炼。以禅理为做人的基础和指标,以武学为方法而达到坐禅、禅定的境界。而从武学的修练中,渐渐明白自己的心性及身体状况,可以熟知经络、穴位,精通医理,医理精通又可以陶冶禅心武德,从而禅通、武达、医理明。修行自身,济世为怀。少林传统武术特点,来回演练皆可于一线之上。即使是卧牛之地,一样可以原地翻身、跳跃、旋转,而不拘泥于场地。讲求的劲道是轻、灵、粘、滚,由易至繁,返璞归真。技击和防守上出拳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多以挑、拨、摆、压、挂、撩等动作为主。

四、武术拳法简介

1.形意拳:以五行拳(劈、蹦、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骀、鹰、熊)为基本拳法,暗含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舒展沉实。

2.八卦掌:“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卦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八卦掌以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圈手于一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 扣、顺步法,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在走转中全身合一,步似行云流水。八卦练功者从行步入手,以内功为基,达到正形、通气、懂劲、熟技、明变。以掌为母掌,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实用掌法和套路。

五、何为功夫

篇5

关键词:筷子;箸;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人来说,使用筷子过于习常,以至于熟视无睹。然而,筷子作为中华民族情感的载体和精神文化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动。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对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缺乏关注。但也正因如此,这种作用才更为无形和巨大。可以说,不管是筷子的起源、外观或是命名都深深地打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一、从“筷子”的起源看中国传统文化

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必定经历过直接用双手抓,捧而食的阶段。然而,随着进餐工具的产生和不断演变,炎黄子孙最终放弃了用手指和刀叉而形成了用筷子进食的传统,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化背景呢?

1、吃热食的饮食习惯

中国人的热食习惯可谓是与生俱来的。从消化生理特征上看,谢文伟的《易经于东方营养学》就提到:现代解剖学发现,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消化系统的细微结构并不相同,各种消化器官之间的形态结构与组织结构也有差异。而东方人是偏向热食、熟食的。因此,为了满足这种消化生理上的需要,古人必然会利用一切条件创造人们所喜欢的热食。而随着火的发现和利用,先民们由于不能直接用手抓取熟食,就借助竹枝来放置和翻动食物。经过长期的练习也就学会了用竹条夹取食物的方法,于是就有了“”,即筷子的雏形。

此外,古人非常看重祭祀活动。而在祭祀中,进贡食物便是一项重要内容。又因为他们认为鬼神主要是吸收食物的精华,所以在生产技术较为低下的时代,烹煮食物所散发的热蒸气无疑被视为“精华”的最好体现。这也就造成了人们视热食为礼食的传统。而热食的普及势必会淘汰用手直接取食的原始方法。

2、传统农耕文明

在远古时期,先民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动物。然而“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所以人们因饥饿所迫,便转向了吃庄稼。而三大流域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使得中华民族的祖先们较早地进入了农耕文化形态,并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这也就决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便是粒食传统。

不论是黄河流域的黍稞亦或长江流域的水稻,这两种粮食都可以直接剥壳经过烹煮后得到饭和粥。而一旦确定以饭和粥作为主食,则必不会把刀叉作为主要进餐工具。另外,受农耕文化的影响,羹成为古代先人的主要菜色。而羹汤中的菜肴不仅不便于直接用手抓,更无法用刀叉切取,于是用两根小木棍去夹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3、瓷饭碗的使用

中国古代陶发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屈家岭文化遗址中,瓷则发现于汉代遗址中。而根据《说文》的解释,“”就是“饭器”。后来被写作“碗”。可以说,饭碗作为盛食物的工具很早就产生了。然而饭碗不止局限于盛放的功能,还可以作为进食的辅助工具使用。而随着瓷的发明,碗壁的厚度也大大降低了,更加方便人们以口就碗啜饮。从而弥补了筷子不便获取流质食物的不足,使其与筷子的配合更为天衣无缝。而筷子也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

二、从“筷子”的得名看中国传统文化

筷子的得名还经历了由“箸”到“筷”再定为“筷子”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在这种命名的变迁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传统文化气息。

早期的筷子被称为“箸”,目前找到的最早提出著的典籍是战国时期《韩非子・喻老》中的“昔者,纣为象箸箕子怖。”而“箸”这个名称也被一直沿袭下来。直到明代,“箸”改名为“筷”。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中记载:“民间讳俗,各处有之,而无中为甚。从“箸”改为“筷”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避讳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此外,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崇尚偶数。因此,又在“筷”后面加上了“子”这一后缀,最终命名为“筷子”,使之更符合中国人的心理期待。

三、从“筷子”的外观看中国传统文化

其实,筷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性符号从它的外观就可见一斑。首先,首方足圆便是筷子最普遍的造型。而圆和方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造型,筷子这种方圆兼并的外观无疑是中国人这种传统造型观念和审美趣味的绝佳体现,也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存在的“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交相呼应。

其次,从筷子的外型所呈现出来的“直”、“齐”的特点来看,筷子不仅具有科学性,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众所周知,筷子一定要直,不然就难以夹取食物。而这种“直”也符合中华民族宁折不屈的精神内涵。因此,帝王常常用贵重的筷子作为赏赐嘉奖臣子。古书上就有唐玄宗赐箸的故事,“所赐之物,非赐汝金,盖赐卿之,表卿之直也。”此外,筷子还蕴含着中国人崇尚协作、重视配合的特性。而筷子成双成对的形态就对此有所体现。我们知道,单只筷子的功用是有限的。然而一旦把两只筷子放在一起配合使用,它就成了人类手指的延伸,手能做到的几乎它都能做到。所以,学会如何协调两只筷子使其合作默契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从筷子的使用看中国传统文化

筷子的使用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罗兰・巴特尔在《符号帝国》中这样描述筷子:“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成为和谐地被传送的物质。”他称筷子与刀叉相比,有一种“母性的温柔”,因为筷子“不切、不抓、不毁、不穿……是在移动一个婴儿时所表现出的那种谨慎的动作,它是一种力量,而非一种冲动……”的确,与西方人在餐桌上使用刀叉切割未完全熟透的肉食所表现出来的暴虐和张狂相比,东方人温文尔雅地使用筷子夹取熟食,确实要显得内敛和含蓄。由此也可以看出,筷子隐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和为贵”的意蕴。

此外,先生曾对筷子和刀叉做过如下评述:“中国远古时代也曾使用过刀叉进食,不过我们民族是一个酷爱和平的礼仪之邦,总觉得刀叉是战争武器,进食时用它未免太不雅观,所以早在商周时代就改用箸,世代相传至今,中国人皆以用筷子为荣。”中国古代对礼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对于筷子的使用也存在诸多规范和禁忌。如不能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餐桌上,这是不吉利的;不能将筷子直插在食物中,因为只有在供奉死者时才会那样做;此外,做客时,只有主人先动筷,客人才能动筷;用餐时,用筷子在盘子里翻挑也是不礼貌的……这诸多的礼仪禁忌正是中国作为礼仪之邦重礼的体现。

结语

可以说,筷子不仅仅是餐具,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当今社会一次性碗筷带来的污染问题,让筷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受到了挑战。因此,如何发扬筷子文化,从而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赵荣光著《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 刘云、朱碇欧著《筷子春秋》[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篇6

关键词:书法;语文课堂;融合

目前,书法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大重点中学普及,开展的是有声有色,轰轰烈烈。农村中学也在初步尝试。书法教学也引起了学校领导和当地主管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但是,书法教师的严重缺失,据统计,全国缺少的专业书法教师500多万,中学文化课负担重没有时间的客观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电脑的普遍使用,学生书写能力严重低下,连最基本的书写工整,字迹清楚都达不到。就更不用说字体优美,舒朗俊秀了,,更谈不上王,欧,柳,颜,赵体了。这种严重缺失体现在学生作业潦草,卷面混乱不堪。特别是近几年高考实行裸考,答案要扫描到电脑上,本来就潦草的卷面扫描之后就不堪入目了。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书法教学由语文教师承担义不容辞,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完美融合已经是刻不容缓。

同时,我觉得,书法教学的普及也是传统文化回归的必然趋势。书法课堂的开设不仅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书写能力,长期坚持练习书法更能让学生学会静心观察的习惯,精心甄别对比分析的习惯,凝神静气思考问题的习惯,还可以增强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高中新课改也学生的素质要求进一步加强,语文课堂融入书法教学,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统一。

尤为重要的是,我校具备书法教学融入语文课堂的基本条件。

1.经典诵读、书法教学进驻农村中学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加之,专业书法教师的严重匮乏,所以书法教学由语文老师担任已经是普遍现象,而书法教学的开展已经刻不容缓,我校又有一大批书写基础良好,有一定书法专长的语文老师,因而有一定师资保障。

2.我校重视教育科研,大力支持课题研究,屯字中学近几年有七项省级课题立项新题,为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套可供借鉴的经验;学校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及时间保障。

3.学校利用“改薄”项目书法教学与语文课堂完美融合,能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书写能力。通过实验之后如果在全校推广的话,将会使我校学生的书写能力大有提高,进而促进教育教学的显著提高。

4.书法教学融入语文教学,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书法教学下的语文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细心,认真,静心的好习惯,学会观察,借鉴,甄别,审美。书法静心与语文教学完美融合,可以共同提高师生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

我们尝试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从而走向完美统一,既体现了我校提倡的“感知------发现------互动------训练------反思”五步语文教学模式,也可以把这种五步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到学习书法的具体方法之中。比如学生临帖的过程就是感知书法碑帖的整体特点,发现碑帖中字的细微变化,笔法运用。互相练习,相互指正,取长补短,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总结共性问题与个性特征。最后反思。如果真正语文教学和书法教学融为一体,又以’五步教学法’为指导,这样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语文课堂的丰富,书法课堂的生动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篇7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要礼貌。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牵的牢。爱护公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这是一首文明礼貌歌。

礼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礼貌的定义:是指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的尊重与友好的体现。

小时候,父母总是说见到人一定要叫。小时候的我天真烂漫,很听父母的话,一见到认识的人就会叫个不停,什么阿姨叔叔啊;姑父姑母啊……

现在的我已是一个高一的学生了,不怎么爱叫人了,只有在父母的逼迫下才会叫人。一般见到熟人也就笑笑而已了……老妈一直说“见认识的人一定要叫,这是礼貌问题。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老师也经常说“在校一定要叫老师好,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学生。”可是现在的我,总觉的自己是一个小大人了,一直嘴边挂着阿姨叔叔什么的,会被我自己的朋友、同学笑话。

我承认这一点我做的不好,但我有自信的说我有一点做的很好----那就是尊老爱幼。

坐车是一件很普通的事,特别是公交车。在公交车上,后门一开就能看见三把黄色的单人座椅,这三把座椅是专门为老弱病残所设的。但我总是会看见一个孕妇或老人站着,偏偏会有年轻人、中年人坐在旁边。其实我猜想坐着的人有想让位的,但就是自己不想吃亏。直到售票员说“谁能让一下位???!!!”我有信心说我不是这样的!因为我做到,看见这样的情况会主动让位!

篇8

不管作者是如何与自然进行共鸣的,总归是体现了作者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作者对大自然有了深刻的感悟以后,由内而外产生的一种情感的体现,是人的精神和自然高度统一的条件下,通过绘画工具营造的视觉形象,是作者人生体验的集中展现。作品中大自然的风神面貌蕴含作者的理想追求,带有明显的抒情性。在各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中,中国人追求的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空灵澄澈”、与“天”合一、与“道”合一的物我完全浑融的自然美。作者与大自然是交流神会,正如庄子所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上与造物者游”。在自然景物中,作者与天地万物沟通,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是主体精神和客体世界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之“天人合一”的文化心境。

二、印象派对自然的再现

印象派是法国19世纪下半叶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印象派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首先和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孤立存在,它所描绘的题材也多是自然风景。印象派画家在描绘风景方面有很大的贡献,他们追求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从而使风景画有了很大的变革,具有清新明亮、丰富多彩的特点。印象派同19世纪现实主义绘画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正如乔治·里维尔说:“为了题材的色调特点而处理题材,不是为了题材本身,这就是印象派画家不同其他画派的特点。”这句话精确地说出了印象派的艺术特色。印象派画家不关注社会现实,他们关注对大自然的认知和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社会事实题材都是被排斥在外的,他们最为关切的是大自然本身。他们热衷于对自然光、色的表现,借助描绘对大自然的瞬间印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注重对自然的模仿,但这种模仿也不是纯粹的机械模仿,而是画家不带有任何功利的心境进行的对大自然的描绘,但是印象派的这种对自然的模仿不是完全被动的,同样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感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