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8篇

时间:2023-02-28 15:35:34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篇1

[关键词]一条龙型;桥梁性 结合优势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后三种人才的需要量非常大,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强调应用。与其对应的大学也可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性大学、技能型职业教育学院。研究性大学主要指我国一流的重点大学。即便是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大学生,仍有一部分学生毕业时考研深造,还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进入社会应用大学所学的知识就业。由此看来,无论是什么型的大学,通过产学研三结合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工程应用人才,这个定位是符合学校的自身发展规律及市场需要的。

1 高校中产学研结合的模式

依据高校的性质和科研的实力,产学研结合模式可总结分为两大类。

1.1 一条龙型产学研结合模式。一条龙型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集中在研究型高校、即高校依据强大的科研力量,以个别学科带头人发明的科学技术专利为基础,进行产业化生产或创业,把科研成果解化成生产力,形成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有效对接,在通过市场的验证,依据研与学的进一步结合使产品完善,进而推进产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如:北大方正集团依据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作为科研转化生产力的基础,实现了科研、产业、教学一条龙的模式,开始了以汉字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软件开发销售、硬件分销、自主品牌硬件生产销售、系统集成等IT多元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实现了龙头企业带动科研,并为高校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孵化基地的模式。纵观一条龙产学研结合模式规律可见:按照产业链的主要运作动力可分为:科技成果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按产学研联合的紧密程度分为:紧密型和半紧密型。一条龙产学研结合的模式着力与将高校作为龙头的重要位置,它是技术的孵化器,管理的创新地,高校的名称就是企业的品牌。如清华大学的紫光集团,河南工业大学的四维集团,企业的管理人员既是培养人才的能手,又是科研的干将,能脚踏实地的将理论研究付之于实践中去,他们都扮演着双重或三重角色,一条龙产学研结合的关键是要有超前的科技成果。

1.2 桥梁型产学研结合模式。桥梁型产学研结合模式是以研为桥梁,将三者结合起来,利益互动、资源共享是三者结合的动力。它是利用高校的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结合科研院所的专业性和集中性,加以相应企业的产业化试验,进行的平等的利润共享的结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研不是龙头作用,而是纽带作用。就桥梁型产学研结合模式的规律,按带动产业链条的主要运作动力可分为:主导产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按联合的紧密程度可分为:松散型、半紧密性。这些组织形式的主体主要有:高等院校、政府及职能部门、企业(公司)、科研院所等。科研项目能够产生带动主导产业,它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者共同开发的项目。企业在此的利益是:企业能完成正常的定岗定编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生产,将研发项目交给高校有实力的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部门。避免了企业自己设研发室时,研究人员由于专业单一无法完成交叉学科的科研项目,减少了高薪聘用高学历的研究人员费用,避免了高学历的研究生、博士生则因为企业提供的专业单一,研究项目不稳定,待遇较低、企业发展不稳定等原因“跳槽”频繁、客观上造成科研项目呈不连续。科研院所在此结合的利益是:在职的研究人员专业领域较近,研究人员对本专业的研究势力强,但涉及边缘学科、相交学科和非专业学科时显得力不从心。在与高校的合作中,由于资源共享,可以节省仪器和设备费用。不必急于引进新项目开发所急需的新领域人才,节省人员管理及开支费用。这种结合形式不养闲人,只集中骨干力量,选择有市场潜力、有实际利用价值的科研项目进行合作。避免了科研项目重理论、轻实践、纸上谈兵的传统。

2 应用型高校在桥梁型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的优势

应用型高校依据自身特点主要走桥梁型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应用型高校在产学研中的特点按过去的行为习惯是:与产的结合是带学生去工厂实习,看看实际生产情况,与研的结合则是高校自己在试验室里关门搞试验。高校与研究所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产学研结合体中高校有以下的优势:

2.1 高校学科门类齐全。一所综合性高校或一所专业学科的高校几乎设置了所有的基础科学、专业基础科学和专业科学的学科,汇集了全面的学科人员。

2.2 高校人才集中。国家规定高校教师必须是硕士研究生以上毕业的人员才能有站高校讲台的资格,每一所有规模的高校的教职员工都在1000人以上。一线教工也在800人以上。没有那个部门还能够集中如此大量的高学历,高新科技的人才。这些人力资源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

2.3 人员科研热情高。科研项目取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是国家评定一所高校是否达到各种办学等级的关键性指标。学校的管理者会创造各方面条件鼓励并奖励教职员工搞科研。科研项目同时也是衡量教师综合能力的关键指标。许多教师苦于找不到科研项目,而各个行业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可以多为高校教师打通科研之路。

2.4 教工科研时间能保证。高校是国家事业单位,教师工作稳定,工作时间规律,课余时间完全自行安排,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项目中。

2.5 科研队伍庞大。许多高校教师是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同时给本科生上课。一项科研项目中的一个小分支、小课题、重复性实验完全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数位博士生、硕士生、或优秀的本科生既快又准确的完成。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科研工作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我们仍需注意到,高等职业教育仍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诸多问题,这使得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社会认可度不高,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一问题,加强科研工作、促进校企合作将成为必然选择,其不仅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解决校企人才供给的矛盾,还对高职院校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改善办学条件,形成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想搞好校企合作最关键的是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让学校和企业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共赢,高职院校既可以资本为纽带,同企业共建盒子公司,又可以技术为纽带,同企业共同研发产品,只有将合作拓展到学习、科研、就业等多种层面,校企合作才是牢固的。本文以加强科研、促进校企合作为视角,从多方面探讨加强校企合作的路径。

一、科研在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提高其在社会上的声誉和认可度,尤其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科研活动,更是有益于校企合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具体来讲,科研在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科研工作是校企合作的良好切入点。目前,校企合作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现象,学校虽然有强烈的校企合作意象,但难以找到参与热情较高的企业,校企合作长期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迈出实践性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不能从校企合作当中获得利益。高职院校要抓住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充分发挥学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协助企业寻找利于生产经营的科研项目,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促进企业产品及技术更新换代,以科研为切入点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

(二)通过科研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取得利润,作为最活跃的经济体,企业自始至终的使命都是探索提高生产效率、攫取更大利润,企业在决策过程中首先考量的是经济原则和效益原则。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同样要确定参与校企合作能否为企业带来效益。此外,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往往存在很多顾虑,不能自始至终完全投入到合作中,学校不能在短期内带来合作成果,校企合作的关系一直都很脆弱,真正能够形成良性运作的校企合作还很少,企业与学校之间始终缺乏长效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在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组织教师、行业专家、高级技工进行学术交流,召开校企合作学术研讨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当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使企业切实感受到校企合作的好处,真正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建立学校与企业稳定、和谐的发展关系。

(三)科研工作能够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校企合作应当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双向共赢的。学校与企业要想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长久合作,就必须互惠互利,寻找双方利益的契合点。通过科研合作,高职院校能够将科研成果带到企业生产一线,企业也能将生产经验带到课堂当中,产业发展真正同专业建设相联结,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水平提高,还有益于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帮助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

高职院校经费有限,缺少必要的科研仪器设备,科研力量相对薄弱,无法开展高投入、高科技等大型科技项目的开发与研究。科研条件方面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科研模式,而不能简单套用普通高等院校的科研模式。高职院校要立足自身办学特点与发展需要,选择恰当的研究领域,利用自身在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应用研究。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始搞科研,但研究过程同外界独立,这导致研究成果、科研立项同企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很多研究课题还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加之,科研条件、科研水平等方面的限制,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很难反映自身专业特色,真正能够应用于生产的、具有实践价值的项目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职院校对科研的分析定位不准确,因此,重新明确科研工作在校企合作中的定位对顺利开展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结合点应定位于“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将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起来,重视科研活动在校企合作中的推进作用。在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通过科研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与经营中出现的难题,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活动,努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将科研作为促进校企合作的动力。高职院校还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将生产中得来的经验应用到课题研究中,利用高职院校的条件优势将经验与技术转化为科研成果,并最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将从企业中得来的最前沿的技术、技能、技巧融入课堂教学或教材内容中,增加实践课程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为教学改革注入活力。可以说,将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融入校企合作当中,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让学生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为企业带来了学术气息,有利于企业科研成果的价值转化,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

(二)高职科研服务功能的着眼点应定位于行业、产业生产一线。高职院校办学的功能定位之一就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应当是面向行业、产业生产第一线的。高职院校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小企I生产实际找课题、找项目,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尽一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要认清自身在科研方面同普通高等院校的差距,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在高等院校没有涉及的、不愿搞的科研领域下手,将科研能力较强同时又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做出成果,从而提高学校知名度,扩大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侧重点

(一)科研要立足于企业需要。高职院校要深入了解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院校专业特色深入一线,主动寻找科研课题,突出投入产出好、见效快的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在为企业服务中搞科研、在技术实践中搞科研,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地位,促进产学研良性循环的形成。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对市场有一定了解,协同企业做好市场分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寻找研发课题,不能局限于政府招标项目。

(二)突出重点,形成学科优势。高职院校加强科研的根本原则是突出专业重点、形成学科优势。具体来讲,高职院校一是要面向周边地区,立足区域发展,紧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及本校发展目标开展科研工作;二是要集中力量开展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不能四面出击,分散研究力量,要集中自身专业优势大力扶持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专业,尽快形成科研特色。

(三)大力推进合作科研。当今世界是知识密集、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单独依靠某一力量很难完成科技攻关,合作研究、合作实验变得日益重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并不占有优势,其在科研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如果仅依靠自身力量开展科研工作,难免出现选题范围窄小、科研成果肤浅等问题,这不利于高职院校科研品牌的创建。因此,高职院校要打造合作站,走出校门,同企业合作、同其他院校合作、同科研院所合作、同行业内优秀的企业合作,集思广益,吸取对方优势,发挥自身长处,搞好科研工作。同时,还要以中小型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联合企业自身做好项目攻关,搞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

(四)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要转化成企业的实际利润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高职院校科研可少量涉及理论性研究,但不能以理论研究为主,要以“短、平、快”的、能够为企业尽快带来效益的科研项目为主。高职院校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政府出台的科研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开拓市场,同企业分工合作,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高职院校不能独立经营公司,但可以参股企业,以知识和技术的形式出资,鼓励有经营能力的教师承包部分科研项目,还要参与企业专利转让、产品分成等工作,同企业合作进行市场运作。

(五)组建高素质的科研队伍。高职院校要加快引进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同时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相关制度,落实科研工作目标责任制,以校领导牵头,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学校实际为出发点,制订贴合实际的科研计划;适当增加科研队伍编制,根据教师特长对工作进行分配,在理论教学方面有专长的教师可多承担教学任务,有科研特长及一线工作能力的教师多参与校企合作及科研工作;在全校范围内树立“上得了课堂,下得了一线”的观念,鼓励教师参与企业运作;从社会上聘请一些高级专家、学者、行业带头人、一线优秀技工等人才进行讲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提高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度,对科研工作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有明确定位,立足地方实际与学科特色,找到科研工作的重点,积极同企业开展生产、研发、经营等多方面合作,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惠民.产学研结合在高职电类专业教学中的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6(6).

[2]雷建龙.高职科研工作的定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5).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既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及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历史较短,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自身特色,如何准确定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淄博职业学院科研工作实践出发,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做初步探讨。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

1.认识存在偏差,人财物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大多起步晚、基础薄,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人财物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高职院校教学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是硬任务,科研是软指标,有人甚至认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二是认为众多本科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科研实力雄厚,高职院校,在申报课题、成果方面难以有效果,产生了畏难情绪。由此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也势必影响学校的全面健康发展。

2.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科研氛围尚未形成

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教师的参与面较窄,存在一定的“唯功利”倾向;成果层次普遍较低,浓厚的科研氛围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少教"币仍然认为科研是高不可攀的事,再加之近年高校连续扩招,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对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二是不少教师科研目的在于职称晋升和成果奖励,一味追求写几篇论文,缺乏持久性,科研工作在“功利”思想引导下,呈现一种短期推动效应;三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科研队伍中缺乏骨干和带头人,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3.管理机制不健全,科研工作形式化、表面化

由于多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在科研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约40%的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也没有分管科研的领导;有些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开展了科研工作,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但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科研工作流于形式。由此导致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不进行理性思考和科研实践,教学中习惯于照本宣科,缺乏创新精神。

4.科研结构、工作重点亟待调整

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科研工作长远规划,科研结构欠合理,工作目标、重点不明确。主要表现在:重申报,轻研究,项目结题数量、质量有待提高;应用技术项目欠缺,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不协调;项目研究定位欠准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产学研结合程度差,成果转化慢等。

二、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实践探索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定位在:面向教学、面向地方生产建设第一线;强化实践意识,重视中小型技术课题,突出技术实用性;体现高职教育特点,探索高职教育特色;通过大力开展科研工作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1.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坚持为教学改革服务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凸现出诸多实际问题,如生源的多样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质量的评价问题,教材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这些来源于高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只能靠学校和教U币立足学校实际,用新的教育理念作指导,通过教育实践加以研究解决。

为了开展好高职教育科研活动,淄博职业学院组织广大教师学习、研讨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逐步深入探讨和改革,使广大教师树立了正确的高职人才观、质量观,逐步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思想观念。

(1)提供研究平台,设立专门机构。2003年,我院出版了《淄博职业学院学报》,设有“高职论坛”、“教育教学研究”等专栏,为教师提供了有关高职教育思想讨论和争鸣的阵地;为进一步加强高职教学研究,2004年我院成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所”,配备了专门研究人员,并编辑内部刊物《高职教研》,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研讨,交流经验。四年来,教职工在省级以上刊物及学院报刊上发表教研论文400余篇,有力促进了学院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针对高职教育热点问题,大力开展教育科学课题研究。为鼓励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工作,在创新中谋发展,2006年我院开展了“岗位创新百万行动”,以解决学院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为主攻方向,以岗位应用研究为出发点,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支持岗位创新课题研究,连续投入三年。岗位创新课题研究活动,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既有操作性又有理论性,为学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我院还组织精干力量积极申报国家、省、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现已承担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1项,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规划课题 24项,山东省高等院校实验技术课题 24项。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推动了淄博职业学院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2个部级实训基地、1门部级精品课程、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9部,省级精品课程5门、示范专业2个、教改项目3项、教学成果奖1项。 2.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实现校企双赢

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而科研活动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个结合点、切入点。我们学院近几年以科研工作为先导,在产学研结合上进行了大胆尝试,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学院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之路。

(1)以专业建设为纽带,深化合作层次。2004年12月学院成立了“淄博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建设指导委员会”,地方政府领导及省内外100多位企业家到会共商产学研合作大计。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增担任名誉会长,96家企业成为理事单位。各系根据专业服务面向,分别成立了系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了院系两级产学研合作管理体制,搭建了校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坚实平台。

(2)以技术服务为突破,赢得企业支持。学院各系组织专门人员对驻地企业进行科研调查,积极寻找为企业服务的突破点,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如电子电气工程系针对城市电水汽热上门抄表、非法窃用、依赖银行网点收费等传统难题,与淄博莱特电气公司联合开发了“城市级电水汽热预付仪表及客户综合管理系统”,提高了运营商的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校企互利互惠,实现校企双赢。随着校企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解决了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定岗实习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难题,企业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实际技术问题,双方均感到收益很多。几年来,学院通过产品开发、联合攻关,教师下厂、下店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等形式,进一步密切了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信任和支持,实现了校企(地)双赢。2006年,淄博市政府计划在三年内投资1亿元依托淄博职业学院建设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电工电子、应用化工、生物技术 5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国网通淄博分公司等20余家企业向学院捐赠了1 250万元设备,共建工厂供电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5个,有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百余名来自生产一线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承担了学院的专业课教学和实训指导任务,科研工作在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要定位于自身的实力,客观估计和分析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准确把握可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研发能力等状况,这对高职院校积极稳妥地开展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应注意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研工作领域、范围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第一线技能型人才为根本,因此科研工作领域可少些,技术服务的范围可窄些。二是科研工作层次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基本是以教学为主的专科学校,应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三是科研工作对象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科研工

作、技术服务的对象应以广大中小型企业为主。四是科研工作经济效益的确定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由于受到类型、层次、专业结构、办学历史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短期内通过科学研究、技术攻关不可能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对此,高职院校不可期望值过高。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我们始终将科研方向定位在为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服务的方向上。学院各系根据自身专业特点,选择数家企业作为技术合作挂钩单位,通过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推广、调整优化工艺结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寻找科研内容,在生产一线中捕捉项目难题。生物工程系开发的“低盐固态酱油酿造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被多家食品企业采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电子电气工程系研制的“无人值守环境远程监控系统”通过了省级鉴定,居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已被多家单位使用。机械与汽车工程系研制的“多功能发动机新型翻转架”,为汽车修理厂发动机大修带来了很大便利,得到广大汽车维修企业的认可,现已批量生产。近3年来,学院先后承担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86项,与企业横向合作开发项目8项,获各类科研、技术成果奖励46项,为淄博市建设文化大市、经济强市、绿色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发挥自身优势,面向教学、面向地方生产建设第一线,将科研工作重点定位在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层面,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和结合点,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攻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晓燕,谢芳.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析田.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2]罗晓芳.优化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探析田.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3).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篇4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结合:化工领域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076-02

一、省内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化工类学科专业产学研合作途径的比较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相比全国高校和省属高校,成立时间短,产学研合作底子薄,欠账多,观念落后,信息闭塞而进展不大,欠账多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必须从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选取一个符合地方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相关专业方向进行建设,化学化工类学科专业也是如此。

经调研发现,化学化工类专业实施产学研大多数都是依托当地的环境资源。其中遵义、贵阳、毕节、六盘水就是如此。而我校实施产学研较好的是民族旅游学,而不是化学专业。现阶段,大多数院校都设有非编制性的相关研究所从事产学研工作。这些地方院校因工业化发展的区位与程度不同,各自选取自己的优势研究方向,结合地方资源争取省级学科建设项目,并以此为龙头,选择产学研切入点,明确研究方向。比如,六盘水瞄准的是煤炭加工产业,黔南瞄准的是磷化工,毕节瞄准的是应用化学,遵义瞄准的是黔北特色资源。而我们结合黔东南正在实施的工业强州、城镇化带动、旅游活州的战略,瞄准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凯里经济开发区、黔东循环经济开发区及州边地区材料类企业,包括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凯里市闽源锰业公司、凯里市凯荣玻璃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材料类生产企业。同时分院以省级重点特色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建设为龙头,依托材料化学专业建设,进行产学研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与省内其他地方本科院校的切入点相比,我们是结合本地多数企业的生产实际,大力加强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产实训能力,并以此为切入点,加强与改善学科建设。目前,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对学校周边的工业园区进行调研,以期在校企实习基地、联合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攻关方面有新的进展。在与周边高新技术企业——铜仁市武陵冶化厂合作的过程中,实施产学研联盟,不断总结经验,探讨实施产学研的工作途径。同时,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充实了一批大型精密仪器,改善了科研硬件条件,建成了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科研平台。

二、我院产学研合作切入的途径

1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地方化工产业、高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要地方高校支持,而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在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周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调研,结合我们分院这几年实践的探索,以及参考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及部分重点院校的经验,我们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产学研如何进入角色,取得地方企业的信任,“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主要取决于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这一点已为各高校所认同。相比其他地方院校,我们人才组成结构相对合理,教授、博士数量居于中等偏上,但总体数量偏少。人才能力结构的竞争力也处于前列(见表1)。要保持并继续放大这种优势,现在急需增加科研创新人才团队和教学人才团队。同时,增加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数量,这样就有可能增加我们在实施产学研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

2 调整专业结构,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的人才竞争和全球化的人才流动,高校原有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1)构建一支多学历、多学位、多学科交叉双师型人才队伍。可以通过选派教师到工厂进行岗位培训、到相关知名院校进行课程培训、聘请或引进具有丰富企业生产实际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方式来解决。(2)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所处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企业生产技术工艺的进步与更新,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因此有必要打破旧的学科界线,把相关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开设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的知识容量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金字塔型的创造性知识结构的形成,它将众多学科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融汇于一门课程之中,有利于大学生通过比较学习开拓视野,也有利于打破传统专业教育模式所造成的“隔行如隔山”的封闭状态,促进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的大融合。

3 建立分院产学研中心,协调统筹管理产学研相关事务。即成立以重点学科负责人为带头人及其团队成员为参与者,教学管理人员,分院分管领导、相关企业与技术负责人参与的科研创新人才团队,以应用化学研究所为依托,积极发挥团队作用。以团队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作为显示我分院科研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标识。

4 建立区域科研开发平台。充分利用我院良好的科研设施和精密仪器设备,如XRD、UV-Vis DRS、FT-IR、BET、GC-MS、AAS等仪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并以此作为介入生产企业科技服务,联合攻关,开展产学研联盟的科研开发平台。

5 坚持科研为企业生产实际服务的方向。力争产生的科研成果是企业急需的对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有用。通过确定与凝炼学科研究方向,筛选研究项目,实现研究方向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开发出与企业技术改造、产业更新、产品换代需要的科研成果,使其工业化。以此作为高校提高科研影响力的依据。

6 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践与科研合作关系。校企(事业)合作是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基础,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强一强结合”结合模式,就必须选择理想的企业事业合作单位,实现平等、互利,这是真正通过产学研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这几年我们有一些成功探索。如我们2009年暑期利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共建单位麻江县农业局成功进行土壤测土配方项目的合作,2012年暑期利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共建单位天柱县农业局开展土壤测土配方项目的合作:以及2008年以来连续几年送学生到共建单位黔东南州环境监测站进行专业实习和与该单位开展科研技术合作,这几年每年都有毕业生考取州环境监测站的岗位。共建教学实践与科研合作关系使师生受益,参加活动的师生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应用,熟练掌握了专业实验技能,提高了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7 共建“基地”,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按照专业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互动,建设一批融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与科学研究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在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中,以企业车间、实验室、研发中心、教学工厂和校内实训室为基地;在顶岗实习、就业安置过程中,以合作企业为主体。通过这种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全过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化学、材料化学及制药工程专业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学院加大投入,基本满足校内实践教学的需要,有效利用企业捐赠的设备,使实训室车间化、工厂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合作企业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作用,聘请各类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总之,产学研合作切入的途径是多样化的,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我们能做事,能做成事”,企业才会对我们产生信任感,也才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愿意出资出人出物与我们合作。

三、关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化工领域产学研合作途径研究的几点建议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由于升本时间短,合作经验不足,师资力量与科研技术能力不足,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人才引进的多层次性。新建本科院校自身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在产学研合作中具有增加高校话语权的重要作用。目前情况下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主要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来达到。高层次人才引进要考虑学科建设发展需要。用优惠的政策和条件引进的博士应考察其专业背景及其发展的可塑性。让引进的人才能留得住,用得上;同时,对现有博士也要以同等条件留住,否则,进来一个生疏的,气走一个熟悉、好用的,得不偿失。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有目的地通过选派教师进修、到企业业务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或从企业引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应注意技能型人才的属性,合理搭配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必须明白我们引进人才的主要目的及其作用。候鸟型人才引进应偏重于国内相关学科的院士、重点大学的著名专家、国有大型企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们均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为高质量培养应用型、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人才保证。

2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下在合理制定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兼顾课程设置与当地企业的生产工艺的对口需求,在加大实践性课程比重的同时,对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兼顾专业实验和企业工艺生产需要;兼顾专业实习与就业的结合。

3 把握贵州实施工业强省的战略契机,以课题申报为突破口,引领学科发展。积极申报国家、省厅纵向项目,扩大横向项目研究范围,争取科研经费,建好科研平台。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篇5

学校密切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做法

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密切产学研合作不仅是践行大学社会使命的必由之路,更是学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正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支撑因素变为内在动力的今天,地方院校只有抓住机遇,大力度开放办学,密切产学研合作,才能形成发展的大格局、大舞台和大空间,使学校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在专业建设方面

学校紧紧围绕河北省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行业,适时设置与调整学科专业。比如,为了支持石家庄市“药都”的建设,先后设立了制药工程、药物制剂、药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形成了紧密围绕制药工业、以医药产业链为脉络的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群体。又如,为满足河北省纺织大省的人才需求,学校从1980年开始,先后设立了染整、针织、纺织等专业,逐步形成了从纺织、染整、服装设计、服装工程到服装表演的完整的纺织学科专业链,所设专业涵盖了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的全部环节。目前,学校所设的60个本科专业,与河北省重点发展的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医药、建材、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十大主导产业有很高的吻合度,为密切产学研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人才培养方面

学校从两个方面入手,突出强化实践教育。构建了覆盖各专业、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育体系,努力实现毕业生与社会的“零距离”对接。一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所有理工科中青年教师都有企业挂职锻炼的经历,所有文科中青年教师都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二是坚持走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路子。为学生搭建好实习实践平台。除了在校内建成了工程训练中心等多个校内实习基地外。还在工业和信息化部54所、邯钢集团、唐钢集团、石药集团、华药集团等128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践的需要。

在科学研究方面

学校根据自身的区域和学科特点,把主攻方向瞄向地方,瞄准企业。与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建了“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与石药集团合建了“国家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华药集团合建了“国家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清洁能源化工联合实验室”等一批研发基地。“低温活化氯乙酸生产新技术”在全国26个省市的40多家企业推广,占全国氯乙酸生产企业的65%;“催化反应精馏技术”使醋酸甲酯水解率由24%提高到了80%以上,在国内一半以上的大型聚乙烯醇生产企业应用;“高效、高纯二氧化氯”系列成果,在国内10个省市的17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

在社会服务方面

学校已经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张家口市,山东省济南市,内蒙古集宁市等省内外22个地方政府建立了长期的科技教育合作关系。与河北省水利研究院共同承担的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为河北省水资源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与石家庄市环保所合作的“石家庄市大气环境治理规划研究”,为石家庄市调整东北工业区的布局提供了技术支撑。最近,学校还承担了石家庄市3项“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建立了石家庄市科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仿真实验室”,为石家庄市政府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校密切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成效

学校密切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证明,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的贡献越大,社会对学校的反哺也越强。学校不仅从密切产学研合作中获得了经费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推向前进,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学校形成了“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在2007年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河北科技大学原来是本科二批录取的学校,但由于录取分数线连年提高,去年有3个、今年又有4个专业被批准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学校毕业生以“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一分签约率连续七年位居河北省属高校前三名,许多毕业生在河北省重点企业的重要岗位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

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密切产学研合作,逐步形成了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兼有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格局。五年来,共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和重大横向课题150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0多项,获得专利授权140多项,有800多项科研成果在企业得到转化。

赢得了政府与企业的大力支持

在石家庄市每年组织的高科技攻关计划课题招标工作中,学校作为技术依托方承担的课题数量连年占其全部课题量的三分之~以上。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许多企业相继投资助学。金蝶软件公司捐赠了价值1030万元的软件,在学校建立了金蝶一河北科大信息化实验中心;石药集团投资300多万元,与学校合建了“新药研发中心”。近几年,学校70%以上的科研经费来自于企业。

学校密切产学研合作的几点体会

在长期推进产学研合作中,我们有以下三点体会:

练好内功是密切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产学研合作的目的,就是学校与科研单位、工矿企业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学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学校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科研投入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苦练内功,不断增强竞争实力。

强化服务意识是密切产学研合作的前提

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一定的主动性,尤其是地方院校,名气、实力都比不上重点大学,更应从服务上多下功夫。主动走出去,联合科研单位,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作为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出发点,使企业在接受我们的服务过程中感到温暖、见到实惠。在一些科研成果的转化中,我们采取了学校先投入,企业根据该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支付报酬的方式,增强了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信心。

抓好基地建设是密切产学研合作的保证

没有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基地,就很难保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有稳定的课题来源,生产企业也很难获得能直接满足其自身需要的科技成果,更谈不上产学研三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因此,抓好产学研基地建设是确保产学研合作成功的重要条件。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篇6

一、“十五”粮食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五”以绿色储粮技术、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为标志的科技进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粮食科技项目和经费投入显著增长,粮食科技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行业科技总体水平明显提高。由国家科技项目带动,一批自主开发、适合国情的先进、实用的储粮新技术,随着“十五”国家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全面推广和产业化应用,有效地提升了粮食储运技术现代化水平;粮油加工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我国粮油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部分粮食深加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参与竞争;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粮油质量标准检测技术及计算机信息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成为粮食技术创新的主流趋势。粮食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十一五”粮食科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重大需求

(一)国内外环境

“十一五”期间,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和决定性因素。随着WTO后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粮食产业将置身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发达国家以控制核心技术为特征将继续保持优势地位,标准和知识产权构成的技术壁垒日益成为各国间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同期,随着国内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6亿,粮食供需紧平衡的状态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抓住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粮食产业和技术发展带来的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提高我国粮食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增强我国粮食科技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重大科技需求

1.保障粮食安全,建立更加完善的粮食产后技术支撑体系。保证粮食的可供应数量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随着粮食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减少粮食产后流通过程中的损失,保持粮食储存、运输中品质,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十一五”期间,要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为目标,实现便捷、高效、安全的粮食流通方式,增强粮食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满足粮油检测技术市场需求和维护公众食物质量安全,建立更加完善的粮食流通技术支撑体系。

2.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待改造传统的粮食流通技术。目前,集中分布在粮食产区的农村小型粮油加工企业,其加工质量差,效益低,资源浪费严重,能源消耗高出大型加工业企业约30%~50%;农村粮食产后收购、处理环节中,还存在着传统落后的晾晒、储存等方式;农户储粮的虫、霉、鼠害严重,在源头上影响粮食质量安全。因此,通过继续推广新型适用的农户储粮、农村干燥处理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落后的粮食流通技术,建立农村粮食产后安全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粮食流通与加工的技术水平。

3.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环保、安全、节约、高效的粮食流通技术。长期以来,我国粮食资源利用效率低,高成本、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阻碍了粮食流通产业的高效增长。“十一五”期间,推动以行业的技术进步带动粮食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在粮食储藏、加工、物流等环节,积极采用环保、安全、节约、高效技术,研究开发适合粮食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新型技术,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加强粮食综合利用和增值转化,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粮食流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以发展高技术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加粮食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面对国外资本、产品、成熟技术和过剩生产能力不断涌入的国际竞争压力,粮食科技发展方向也要适时调整,要将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技术抓紧引入粮食流通领域,不断带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充分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和延长产业链。通过应用高新技术,降低粮食加工、储藏、流通环节的生产成本,不断将高技术产品投入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三、“十一五”粮食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支撑粮食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建立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安全、环保、节约和高效的粮食流通技术体系,促进粮食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

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到2020年,我国粮食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为: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粮食科技要形成较完善的粮食流通技术支撑体系,粮食科技总体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对粮食产后减损、绿色高效储运和深加工技术装备等重大技术瓶颈有所突破,在重点产品、重点工艺、重点技术、重点装备上实现关键技术创新;粮食储藏技术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粮食物流和加工技术装备得到优化升级,粮食质量标准检测技术不断完善,农村传统的粮食流通技术方式得到改造;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持续研发能力强的粮食基础科研队伍,完善粮食科技创新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科技资源共享、技术优势互补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三)基本原则

1.创新引领的原则——以科技创新引导技术发展方向,不断带动产业进步,促进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培育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扶持基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把创新作为促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统筹协调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强调突出科技创新,同时兼顾技术普及;突出发展高新技术,同时兼顾常规技术的改造;强调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兼顾重大成果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粮食科技的整体现代化水平。

3.优化机制的原则——以体制创新和完善机制作为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积极探索和建立竞争、流动、开放的科技运行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的学科结构和布局结构,逐步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政府投入引导社会各类资源相互补充的有效机制。

四、“十一五”粮食科技优先发展的领域和重点工作

按照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十一五”粮食科技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和重点工作。

(一)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

1.以生态理论为指导的绿色、高效、实用的仓储技术。促进储粮技术方式由传统向绿色生态型转变。以改善储藏环境、降低储藏成本、提高监管手段为主要技术取向。

2.以成套高技术设备和生物(工程)技术为重点的粮食深加工技术。通过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技术、智能化设备制造等高技术在粮油加工业应用,促进高效、节约、增值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

3.以新型散粮装运方式为带动的高效快速的粮食物流技术。发展散粮物流技术、集装化装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标准化,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粮食物流体系。

4.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国产仪器为支撑的粮食质量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发展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加速粮食质量检测仪器的升级换代,促进检测技术及国产仪器迈上新的台阶。

5.以预警、监测为重点的粮食流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推进信息技术在粮食宏观调控及储藏、加工、物流、质量标准仪器、品质测报等领域的全面开发应用。

(二)重点工作

按照我国粮食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方向,“十一五”重点攻克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技术装备,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的结构框架,从六个层面部署重点工作:

1.加快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全面应用,带动和促进粮食科技向高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开展“数字粮食流通”、信息采集、预警、预报、控制技术和基于3S技术的管理决策技术的研究开发,推进粮食流通电子商务的发展。在重点地区、重点方面实现粮食预警、监测和动态信息管理。

开展粮食生物工程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重点对生物技术在以粮食及其副产品(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对粮食在营养食品、造纸、医药、材料、化工、纺织、能源等方面的各类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及产业化示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粮食深加工、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新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

2.实施科技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制约粮食流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集中行业优势力量,组织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攻关。重点研发粮食快速检测仪器、监测应用技术和相关的传感器技术;以信息化带动高效便捷的粮食物流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粮食散装化和集装化运输技术装备;开展生态环保储粮、生物防治、化学薰蒸药剂替代、低温储粮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对高效利用、清洁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的酶技术、发酵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质构重组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技术进行攻关和产业化;继续组织开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针对农村和粮食流通过程的产后减损增效技术开展研究和集成示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装备。

3.注重交叉学科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粮食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组织开展粮食物质信息学与储存品质变化机理、谷物油脂化学及生物活性物质功能、转基因粮食食品检测等多方面应用基础研究,粮食行业公益性、基础性重点技术标准研究,把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与粮食应用科学相结合,培育和发展粮食科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注重粮食科技的前瞻性,鼓励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探索。

4.支持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粮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改造和淘汰粮油食品加工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引进国外先进的粮食流通与加工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要联合制造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限制盲目和重复引进。加强相关技术集成化创新。提高粮食技术产品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5.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落后的农村粮食产后流通技术方式。开展粮食流通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科学普及等工作,以粮食主产区的收纳库为依托,推广适用农户储粮的新型技术设备和农村粮食集中处理的干燥技术,通过储藏、物流、加工、信息及标准化等技术的集成,探索建立农村粮食产后存储、整理、干燥、加工、运输等集约化处理技术服务体系与示范。开展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6.搭建粮食科技公共基础条件平台,为推动粮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撑。重点组织开展粮食科学仪器、设备、技术标准、科学数据共享、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与实验基地建设。加大粮食流通公益性、基础性技术标准研究,推进国家、行业标准和检测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在不同的粮食技术应用领域、不同的地区建立若干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

五、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科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为确保“十一五”粮食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完成“十一五”粮食科技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形成环境条件优良、机制运行良好、组织措施完善的国家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一)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按照粮食行业科技发展的体系框架,结合粮食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十一五”着力从五个方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1.完善粮食科技协调管理体系。全面指导行业科技发展方向,统筹、协调、管理行业科技资源,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进粮食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管理协调,组织和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向粮食行业配置,营造上下结合的政策环境。

2.建设以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粮食龙头企业在粮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在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十一五”重点突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机制,在企业形成吸引人才、创新技术的研发平台,不断培育企业竞争的后发优势。通过增强企业自身的人才集聚和研发能力,使企业成为创新人才和资金的主要投入者、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新技术的创造者和产业发展先导技术的引领者。

转制科研院所是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优良资源,是行业应用技术研发的主体力量。发挥以转制科研院所和大型粮食科技型企业为主体,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粮食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实现创新主体与经营主体最紧密的结合。促进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校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让。在以高新技术为先导,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不断提高企业高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建设以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的科研创新体系。发挥社会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新科学创造和引领技术持续创新的作用。通过建立稳定的投入和激励机制,形成优良的科研环境,突出以人为本,把社会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建成粮食学科带头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不断提高粮食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吸引国内外高层研究人才,为粮食科学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4.建设以地方粮食科研院所为主的区域科研创新体系。进一步突出省级粮食科研院所学科优势和服务特色。各级粮食科研机构、质量检测机构要加强对地区粮食经济和农村粮食产后的技术服务。联合农村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国家与区域农村粮食产后技术服务中心。不断推广先进、适用的粮食新技术,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粮食流通技术方式。通过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粮食主产区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给予技术支撑。通过加强国家与地方,以及地区间、部门(行业)间的科研人员交流和技术项目合作,发展和强化技术优势,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5.建设中介机构有效参与的科技服务体系。“十一五”通过加强中介组织的社会化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各级粮食行业协会、粮油学会联系各创新主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粮食科技发展,为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提供信息指导和市场服务。加强与政府管理部门的沟通,通过网络化服务推广技术成果,使之成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

针对粮食行业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十一五”为建立“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粮食科技运行机制的建设。深化粮食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研究解决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在适应市场经济和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针对科研院所转制后仍存在传统体制的薄弱环节,加快建立既能够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又能提高政府协调能力;既能激发创新主体的内在活力,又能实现体系协同发展的管理体制。大型粮食科技型企业,更要注重体制机制建设,形成稳定的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在不断创造企业效益的同时,注重发挥粮食科技优良资源在粮食产业和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十一五”积极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参与粮食科技创新活动,鼓励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合作与竞争,鼓励人才流动,形成“竞争、协作、流动、开放”的运行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技术创新奖励制度,吸引社会优秀科技人才,推动粮食科技进步和创新。

2.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是我国粮食产业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技术垄断,获得国际贸易有利地位和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基点。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广泛学习和引入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成果,加强基础研究,发展交叉学科和前沿技术,以发展生物技术及应用作为突破口,在粮食储藏、加工等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等技术集成为核心,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

3.加强基础条件及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十一五”要体现为粮食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化等科技活动提供有效的转化平台。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粮食重大产业化工程,如粮食流通通道建设、粮食深加工产业化工程示范、粮食安全储藏等的重大技术问题,在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组建国家粮食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并争取创建部级粮食重点实验室;以粮食科研机构为主组建部级粮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不同地区以优势技术领域、优势技术产品为重点组建国家粮食局(省级)粮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重点粮食产品和特色资源型产品为依托,在粮食主产区的大型龙头企业,建立部级粮食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集成化和产业化,构建支撑有力、机制灵活、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粮食工程技术转化平台。

六、组织措施

为落实《规划纲要》的各项战略部署,确保粮食科技在“十一五”有较快的发展,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新时期粮食科技对粮食产业化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切实加强粮食科技的指导管理工作。为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调动广大粮食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成政府部门引导,市场配置资源,发挥行业优势、吸引社会力量的协调互动开放式格局,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组织方式和工作方法,形成有力的组织措施和政策保障。

(一)逐步改变粮食科技的管理方式

粮食科技管理部门要改变单纯的以项目支持和单项技术研发的科技管理模式,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通过科学的安排项目和有效的管理方式,强化和引导粮食科技发展方向,将项目安排与基地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结合起来。在科技攻关过程中,既要注意发挥行业优势,也要加强与其他行业及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的联合。通过对重点技术领域的扶持,形成项目、基地、人才互相协调的科技发展新局面。积极研究探讨有利于引导和推动从跟踪模仿研发向自主创新研发转变的管理方式。

(二)加大对公益类科研院所的科研投入

在国家不断加大对公益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公益类院所要继续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探索以院所长基金等方式,建立对基础研究、交叉学科和前沿高技术研究的稳定投入和激励机制。把粮食应用基础研究与人才战略紧密联系起来,为公益类院所的发展创造一流的研发环境。

(三)积极争取对粮食科技的政策支持

各级粮食管理部门、各类粮食科研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发展纲要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6〕6号)的要求,积极组织和促进《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的落实,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对粮食科研和高技术项目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逐步增加省级粮食科研经费预算。各级粮食部门应积极争取粮食产后处理技术、设备享受同等农机的政策性补贴。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篇7

一、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我县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自主创新),实施一个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三体建设(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主攻七大产业(高新铸造、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饮料、生物技术、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构建三大平台(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农业科技),实现倍增目标。

我县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到XX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要进展,科技支撑条件明显改善。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35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6亿元,省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20家,专利申请总量达500件,授权量达300件,全社会研发投入达5亿元,均较增长两倍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筑牢科技创新基础。

将知识产权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组织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建立企业专利制度,设立工作机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专利联络员制度,明确职责。县设立专利技术申报与专利技术转化激励资金,推动专利技术的申报、实施与产业化,努力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综合竞争力。

(二)强化三体建设,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以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为突破口,强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强化企业主体。分批选择20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健全研发机构、培育创新人才,实施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战略,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扶持10家骨干企业,申报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承担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计划项目,努力形成若干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到XX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35家以上。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使其单项产品规模和效益达到省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2、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对接,推进创新要素和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落儿岭工业集中区、大沙埂现代农业科技园和高桥湾科技园区的功能,推进科技政策、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中介服务、科技人才和科研机构入园区,提高园区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将县经济开发区打造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以应流集团为主体的省级铸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通过1–2年的努力,升格为部级特色产业基地。围绕光伏产业、新型电光源等新兴产业,力争到XX年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2家。

3、强化产学研一体。扩大范围,加强高校与政府间的战略合作。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积极开展技术难题和需求征集,有针对性地遴选一批技术攻关课题,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有效对接。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功能,建设一批研究生实习基地,推进科技人才向我县流动。创造条件,建立院士工作站。大力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特聘员)创业行动,建立特派员与企业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帮助企业引进、转化科技成果,解决技术难题。到XX年,在铸造业、光伏产业、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分别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主攻七大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围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针对重大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提升四大优势产业。

①高新铸造产业。加快推进 “超奥不锈钢”技术创新项目,重点发展陶瓷壳消失模精密铸件、核电精密铸件产品,联合合肥工业大学、沈阳铸造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快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延伸产业链条,到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5亿元。

②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联合南京林业大学、浙江林学院、苏州大学等科研院所技术力量,重点推进刨切微薄竹片、重竹地板技术研发、碳化高密度竹材产品开发、圆形生丝产品开发、桑红茶系列开发、环保型双车低衡·还原复制水洗羽绒加工工艺改造项目,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到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亿元。

③食品饮料产业。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学院、江南大学等技术力量,加快新产品研发,重点在冰红茶系列产品、蕨菜饮品、百合深加工、酯化黄油工艺技术开发、茶叶冷泡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开发健康食品饮料新产品,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到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亿元。

④生物技术产业。加快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基地,推进石斛产业化,联合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药物研究所、皖西学院等高校院所,加快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重点开发蕨菜黄酮提取颗粒、食用蛋白粉、破壁灵芝孢子粉、石斛保健饮品和生物制药、动物生物疫苗生物添加剂等。到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亿元。

2、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①新能源产业。加快光伏产业发展,扶持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加快清洁能源及设备的生产与制造,加大技术研发和引进的力度,推进新能源产业的提档升级。到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亿元。

②新光源产业。加强与东南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总参63所电光源研究实验室的技术合作,重点发展led固体光源及其照明、显示器件,开展以增强照明用led光效和寿命的技术攻关,研制开发更高效和可靠的驱动电路,促进产业化发展。培育发展电子节能灯、照明电光源设备、新型灯用玻璃材料等产品。强化对生产动力系统的变频技术改造,应用节能技术节能降耗,控制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到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亿元。

③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年产一万吨军民融合铝镁钛合金项目、高档铁氧体软磁材料等项目建设,推广新型节能保温墙体材料应用示范,加快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重点开发硅碳材料、竹木塑复合材料、核电材料及电子元器件产品。到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亿元。

(四)构建三大平台,促进创新资源共享。

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立足现有基础,整合、优化科技资源,建设一批综合性和专业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1、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县经济开发区,把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抓手,增强功能,提高质量,使之成为集聚创新要素、招才引智的窗口。建设科技成果信息库,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对接。支持在孵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通过项目带动,孵化高新技术,形成产业集群。到XX年孵化器面积达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40家以上。

2、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组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在转化科技成果、申报项目、申请专利、技术交流、信息服务、品牌策划等方面提供服务。建立“科技路路通”服务站,逐步形成“运作市场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农业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科技专家大院服务模式,构建农村科技创业与服务体系。到XX年,科技特派员动态发展总数达到100人,建立示范基地10个,培育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总数达到10家,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0项,获重大科技成果10项。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的重大事项,统筹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各自职能,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密切配合,针对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和落实,形成协调一致的组织领导机制,为全县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大投入,建立政策激励机制。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县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作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随着财政的增长逐年增加。科技创新基金是政府引导性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以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服务为主的科技型企业,奖励自主创新企业和优秀科技人才。重点包括对企业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引进关键技术并实施成果转化给予无偿资助,对企业从事技术研发、联合高校院所从事重大技术攻关并取得成果的给予无偿资助,对争取并实施的国家科技项目给予配套支持,对取得国家专利授权给予资助,对专利发明人(专利联络员)给予奖励,对企业成功申报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给予奖励,对在全县范围内从事科技创新并获得省以上科技成果鉴定的企业、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等。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支持方式,引导全社会增加研发投入,切实发挥杠杆作用。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落实自主创新政策,重点落实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民营科技企业所得税奖励等激励政策。

(三)营造环境,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科技人才从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流动,向产业集聚。鼓励支持企业与省内外高校联合,创办职工大学,组建研发中心。加快推进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创造条件开展院士工作站试点工作。培养和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金融、管理等专业人才,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加快企业技术研发骨干和高素质的企业职工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企业就业,促进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篇8

关键词: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

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企业生产所需物资的申请、审批、采购、运输、储备、使用等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阻止和控制的过程。对生产所需物资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达到企业盈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物资管理,包括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物资仓储管理等几个重要管理部分。物资管理信息化是为了进一步理顺物资管理流程,提高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物资管理水平。

1.加强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军工科研生产单位是中国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要建设一个强大的国防,实现军事装备现代化的总要求,必须发展先进的武器装备。所以,军队科研单位的发展是国家提高军事实力、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物资管理对于军工科研工作的正常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物资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各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军工科研生产单位原有的物资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军工科研生产单位通过物资信息化管理,加强物资的计划、采购、仓储等各环节的动态管理,对各种科研生产信息进行详细的汇总与分析,可以及早地发现和改正军工科研生产物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军工科研生产物资信息化管理,对军工科研生产物资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和统计工作,实现军工物资信息资源的共享,让军工物资信息按照物资流程进行科学流动,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军工科研生产物资的采购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还可以实现军工科研生产物资的收发、验收、运输、仓储等过程的数据共享。军工物资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实时动态共享,决策者了解线管部门的实际生产情况,可以帮助决策者对于军工科研生产工作的科学决策。传统物资管理方式的物资信息汇总过程,需要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传递来实现军工科研物资信息的流通。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大量的时间,而且对于信息的传递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但是,物资管理实现信息化,各种物资管理信息处理结果可以及时在计算机网络上显现出来,既节省人力又节省时间,还保障物资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2.军工科研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流程分析

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物资管理根据精益管理的总体形势,结合军工科研生产单位日常工作实际,在军工科研生产物资领域导入“消除浪费、创造价值、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物资精益管理理念,深化军工物资精益化管理,规范军工物资管理流程,以落实责任为主,管理上到岗到位制,抓好军工物资全过程管控,极大地提升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工作效率。

2.1物资计划管理信息化

军工物资计划是按照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科研生产任务进行编制的。对于军工科研生产单位来讲主要是要确定军工科研生产项目,根据项目确定物资采购地点、物资采购数量、物资采购周期等情况,以此保障军工科研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物资管理人员根据科研生产项目的相关信息,利用计算机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整理,按照要求将一种数据形式转换成另一种数据形式。这种信息处理方式快速准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物资计划管理做出科学合理的依据。

2.2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化

物资采购管理通常是指军工科研生产单位根据各部门科研生产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对于科研生产物资的采购,要对各类物资进行综合分析与考量,特别是要健全军工物资的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完善质量管理专项建设。加大对军工物资驻厂监造管控,落实重件物资集中驻厂监造工作,保障军工物资质量管理从源头入手。继续加强与质量检测部门工作联动机制,加大对重点军工物资品种抽查力度,对问题供应商及时处理,把好军工物资入库质量检验关。

2.3物资仓储管理信息化

军工科研生产单位要严对库房面积消减,对于军工物资做到帐、卡、物的一致性。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务实高效、分步实施”的科学原则,整合军工科研生产单位库存资源,按照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要求进行合理布局,规范库容库貌及仓库存储区、功能区的分区定置化管理,提高军工物资收发存等业务的同步性和及时性,保证帐、卡、物一致性。规范物资的流程业务,实行专人专线专库管理。对军工物资的验收入库、在库存放、调拨、出库、退库、补仓、库存盘点、物资报废等业务环节要实时登记,实行仓储物资信息化的管理,进一步加强物资出入库管理,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通过在物资系统上完善流程,实时更新物资出入库情况,线下清点发放、回收、签字确认的方式。为确保物资仓储信息的准确性,需要军工科研生产单位明确责任分工,明确物资出入库制度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储备定额标准,做到“先入库、后提报”,防止形成物资积压和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的现象,同时也要完善废旧物资管理制度,按计划对废旧物资及时回收,设专人专库进行管理,并及时登记入账,杜绝发生未按流程私自处理的现象。

3.结束语

军工科研生产单位以履行国防任务为使命,而物资管理是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管理的重要一环,所以军工科研生产单位要推进物资信息化管理,规范有效管理物资链。在学习培训ERP系统、物资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同时,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提升物资供应链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不断提高数据挖掘能力及物资信息化管理、辅助决策水平,有力支撑精益管理要求。通过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改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松.军工科研单位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化思考与实践[D].西南交通大学,20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