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美术鉴赏教学8篇

时间:2022-07-07 01:32:09

美术鉴赏教学

美术鉴赏教学篇1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鉴赏能力;价值意义

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画画,还需要让学生具备美术鉴赏能力,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对于学生而言,拥有美术鉴赏能力可以使自身在美术创作中获得灵感,进而使自身所创作的美术作品具备创新性。与此同时,具备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总之,美术鉴赏作用显著。鉴于此,文章对美术鉴赏教学的价值意义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单单要使学生具备美术创作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与审美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是有一定联系的。学生若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便更易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从而以作品的形式传达出来。教师要想使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便需要对学生进行训练。而美术审美能力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学生不但需要专注,还需要持之以恒。美术鉴赏作为美术教学的一项重点课程,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美术鉴赏,可了解、体会作者创作的背景、思想感情,进而能够掌握美术作品传达的思想。学生通过学习与借鉴,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能够使自己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总之,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是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目标。美术教师需要充分重视这一点,进而为美术鉴赏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增长见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

美术具有视觉传播特征,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古人通过图像进行信息交流。如今,在广告传播中,美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视觉传达设计通过图像、文字和色彩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美术创作设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鉴赏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与此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美术作品,使自身的文化修养得到有效培养。彩陶文化、青铜文化等均与美术息息相关,如果学生具备对这些文化的鉴赏能力,显然能够使自身的文化修养得到提升。美术兼有艺术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当学生具备美术鉴赏能力时,能够使自身的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当学生了解到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时,便能够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从而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有效提升。如,《流民图》描述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激发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热情和斗志。这样的作品既能够让学生铭记历史,又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总之,美术鉴赏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增长见识,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缺乏个性,其创新能力也难以被激发出来。在美术领域,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表现个性、实现创新非常重要。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所以,美术鉴赏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个性。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汉姆雷特”,美术鉴赏亦是如此。不同的学生面对相同的一幅美术作品,其鉴赏感受是不同的。这便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进而使学生将鉴赏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然后在美术创作中实现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鉴赏是感受美术作品的美感和深刻内涵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容易投入自己的情感,从而体会作品的内涵,进一步刺激自身的感官,影响自身的心理。当学生感知能力、心理接受能力得到增强时,便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独树一帜,在具备个性特点的同时,不缺失美感和内涵。

结语

美术鉴赏教学的价值很高、意义重大,主要体现为其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因此,各院校应该重视美术鉴赏教学,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美术鉴赏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褚翠翠.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研究,2014(20).

[2]徐露旖.现代美术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法——以美术鉴赏课为例.职业教育(中旬刊),2014(11).

美术鉴赏教学篇2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激发兴趣;创造氛围;美术语言。

鉴赏,是高中美术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对初中阶段美术欣赏和评述的一个飞跃和拓展,是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品鉴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知、经验和相应的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体验、联想、分析判断的一系列过程。事实上,鉴赏高于一般的“欣赏”,欣赏只是表面的感知,而鉴赏则是要求学生从专业的角度,用心去体验美术作品,在感受美术“美”的同时,也形成对民族文化艺术、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一般来说,鉴赏包括对形象、色彩、创作风格等艺术因素的审美,同时也包括对其中所蕴含的社会历史文化、性格心理、人文情怀等因素的鉴赏和体验。由此可见,高中美术课程中的鉴赏,其实是一系列较为复杂和深刻的情感和心理体验,对高中学生有较好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创造美术氛围、从美术语言的运用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鉴赏。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快乐鉴赏

在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纲要,在实践中实现教学目标。但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达成这些标准,是值得教学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鉴赏能力的第一步,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因为,学生只有对美术鉴赏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具备广阔的知识和深厚专业知识,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和分解,提炼出教学核心要点,其次,要充分的运用自身的教学能力,用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以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说,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关系是很难辨别的,尤其是具体到色相关系、明度关系、纯度关系,还有冷暖关系以及它们的整体对比关系时,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在鉴赏学习的过程中,对色彩关系的辨别,却又是最为核心的一个内容,学生必须要掌握,这样才能了解作品。所以,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去辨别色彩,只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去面对,那很难收到好的效果。所以,笔者别出心裁,挑选几个衣服颜色各异的同学,在课堂上进行排队,让他们代表一种颜色由同学们进行观察,并且不断变换位置,形象地展示了色彩之间的对比和次序。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同学们认识色彩。学生也在这样的活动中,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在学习中掌握色彩关系的变化规律,对学生在鉴赏中的色彩分辨极为有利。

二、营造鉴赏氛围,渲染课堂教学

美术,本就绚丽多彩。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也应该是绚丽多彩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过于单调,那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美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在鉴赏教学中,如果教师所展示的美术作品过于单一,展示的方式过于单调,那就很难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也就很难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在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注意加强课堂教学氛围的渲染,改平面教学为立体教学,让学生在多视觉的角度中,完成鉴赏之旅。比如说,在人物肖像画的鉴赏系列教学中,笔者就采用了影音与画面结合的方式。如在鉴赏《蒙娜丽莎》这一世界名作的过程中,笔者就以“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主题,在课堂上观看一系列的“世界微笑”视频资料,让学生在沉积在“笑脸”中,慢慢地回到蒙娜丽莎本身,从不同的“微笑”进行对比,感受蒙娜丽莎那令全世界着迷的微笑,并能够深化到情感深处,体验这一笑脸所代表的文化意蕴,或是意大利式的微笑,或是整个欧洲式的微笑,或是达・芬奇自己内心的浅笑,无论是何种结论,都是学生鉴赏的升华。

三、让学生用美术的语言看美术

对高中学生而言,学会运用美术的语言,去鉴赏美术,是最基本的任务之一。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主要有点、线、面、色。但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各个民族又产生了较为独特的美术语言,比如中国绘画中讲求笔墨、意趣、虚实、章法等,西方绘画中的透视、质感、空间、色彩等。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语言,看不同的美术作品。当然,因为学生知识结构、生活经历、个性等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四、结语

美术鉴赏教学篇3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鉴赏能力;价值意义

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画画,还需要让学生具备美术鉴赏能力,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对于学生而言,拥有美术鉴赏能力可以使自身在美术创作中获得灵感,进而使自身所创作的美术作品具备创新性。与此同时,具备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总之,美术鉴赏作用显著。鉴于此,文章对美术鉴赏教学的价值意义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单单要使学生具备美术创作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与审美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是有一定联系的。学生若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便更易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从而以作品的形式传达出来。教师要想使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便需要对学生进行训练。而美术审美能力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学生不但需要专注,还需要持之以恒。美术鉴赏作为美术教学的一项重点课程,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美术鉴赏,可了解、体会作者创作的背景、思想感情,进而能够掌握美术作品传达的思想。学生通过学习与借鉴,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能够使自己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总之,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是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目标。美术教师需要充分重视这一点,进而为美术鉴赏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增长见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

美术具有视觉传播特征,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古人通过图像进行信息交流。如今,在广告传播中,美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视觉传达设计通过图像、文字和色彩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美术创作设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鉴赏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与此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美术作品,使自身的文化修养得到有效培养。彩陶文化、青铜文化等均与美术息息相关,如果学生具备对这些文化的鉴赏能力,显然能够使自身的文化修养得到提升。美术兼有艺术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当学生具备美术鉴赏能力时,能够使自身的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当学生了解到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时,便能够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从而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有效提升。如,《流民图》描述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激发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热情和斗志。这样的作品既能够让学生铭记历史,又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总之,美术鉴赏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增长见识,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缺乏个性,其创新能力也难以被激发出来。在美术领域,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表现个性、实现创新非常重要。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所以,美术鉴赏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个性。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汉姆雷特”,美术鉴赏亦是如此。不同的学生面对相同的一幅美术作品,其鉴赏感受是不同的。这便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进而使学生将鉴赏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然后在美术创作中实现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鉴赏是感受美术作品的美感和深刻内涵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容易投入自己的情感,从而体会作品的内涵,进一步刺激自身的感官,影响自身的心理。当学生感知能力、心理接受能力得到增强时,便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独树一帜,在具备个性特点的同时,不缺失美感和内涵。

结语

美术鉴赏教学的价值很高、意义重大,主要体现为其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因此,各院校应该重视美术鉴赏教学,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美术鉴赏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褚翠翠.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研究,2014(20).

美术鉴赏教学篇4

关键词:加强 艺术 熏陶,提高 审美 能力

一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教师应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美术素养。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美术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在内容上更加符合时尚,贴近学生的生活;课程的内容加强了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的联系,强调了美术和其他学科的融合,新课程强化了课程的选择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间等等。

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是适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达到益智增识,提高文化修养、艺术素养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师要积极关注课堂教学中情感的培养。情感发展不仅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景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学,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自主性学习。

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美术作品的鉴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美术基础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必需的“拐棍”。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才能对具体的作品有比较深入的感受、体验,进而通过讨论、分析、评价,全方位地认识、理解作品,达到鉴赏目的。

二 、教师应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新课的导入的方法很多。例如在讲到人物画这一课时在讲课之前,让两个学生到讲台演示人物画的常用创作手段——面对面写生,并提问“如果让你来画这位同学,你会如何表现 ”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在介绍《蒙娜丽莎》等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所表现内容、思想感情、有关历史故事,使学生感到美术作品背后还有丰富有趣的内容。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从而为上好美术鉴赏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新课讲解要有亮点。普通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智力发展程度较高,一般而言,普通高中学生会更注重理解而不去死记硬背,更注重自我理解和判断。审美意识有所增加。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美术鉴赏教学中需要大量图片,这个特点就使得美术鉴赏的教学,相比其他学科的教学,更多地需要多媒体电脑课件来辅助教学。一件准备充分制作精美的课件能让学生目不暇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让课堂效率有所提高,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书上没有的作品内容,让学生有新鲜感。

三、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上好美术鉴赏课的重要前提

创设课堂情境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首要条件。在现在的美术课堂中,老师要从领导者的角色走出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共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通常情况下,在每一堂美术鉴赏课前做一个多媒体课件,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的果实。

师生交流互动,审美创美。美术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多项交互的教学过程。教学在师生参与、体验、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美术创造性教育是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表现、创造艺术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之中,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

积极参与,发挥独特天赋。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欣赏作品,对作品内涵的体验,学生有了美术实践,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美术作品,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四、 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近作品去鉴赏

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让作品鉴赏灵动起来。可以选择李苦禅、李小可、张大林、李世南、白崇然的作品观摩,名家名画给人以熏陶和启发。另外,也可以到生活中去观察,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同样也是美术课堂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以生活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发掘学生们思维的智慧,提供给学生们多彩多姿的美的享受,从而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视觉艺术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美术鉴赏教学篇5

随着后现代思潮的介入,对美术和美术教育进行了重新思考,美术教育的内容得到拓展。装置艺术、表演艺术、设计、插图、表演艺术、卡通、漫画……、面对良莠不齐的视觉文化,没有像经典作品那样有所谓的“盖棺定论”,如何选择?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中,我们要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和兴趣爱好,例如网络、大众传媒的内容,对社会的自然灾害、环境、慈善等视觉图像和影像的关注,帮助他们在文化的情境中学习美术,建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是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在大量的艺术作品的欣赏中,以培养他们发现美、感知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2美术鉴赏方法的选择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主张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的鉴赏,进行自主探究和个性化的解读。但是,许多教师对美术鉴赏的认识模糊含混,方法简单。只介绍作品的背景、主体、艺术家等,脱离对具体作品的直观感受和形势分析、批评,不具备“美术性”。但是,教学有其特殊的要求,因为任何教学,都要将完整统一的知识分解成不同的要素,并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框架中向学生加以传授。费得门曾经提出将美术奖赏的程序分为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丰子恺则认为鉴赏是创作的逆行,他认为的程序是:第一诉于感觉,第二发生感动,第三感情移入,第四美的判断,第五美的批评。两者的鉴赏程序都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提高,合乎美术鉴赏的规律。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教师可以从中得以借鉴,只要是合乎鉴赏规律,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手段都应该加以运用。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自由的教学情景;其次,运用多媒体、画册等给学生进行直观教学;然后,强化临摹练习,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艺术作品的了解;最后,要科学评价,尊重个性的解读。在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美术鉴赏规律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艺术家生平、心理学、图像学、比较学等多角度进行鉴赏。例如中国画,其哲学思想、艺术观念、表现方法和西方绘画存在很大的差异,完全按照西方的鉴赏方法是很难真正体会到传统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主观选择对象,以游走的视角感受事物,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在了解以上这些知识,才能学会初步鉴赏中国画的方法。此外,谢赫提出的六法也可以作为一种借鉴。多种美术鉴赏方法的,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美术教师知识存储不足及知识结构不合理

美术鉴赏教学篇6

关键词:高中美术 作品鉴赏 美术教学

高中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高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素质,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习鉴赏习惯和鉴赏特征。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常见误区

(一)“专业课”型的失误

在美术作品分析中,关于绘画作品中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绘画专业语言。有些教师一讲到构图就必谈“三角形、S形”,一讲到色彩就必然分析“环境色、光源色”,这种“专业课”也许只有美术专业的学生才会听得懂。而面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

(二)“故事会”式的失误

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低估了高中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甚至以一些秘闻轶事来招徕笑声,哗众取宠。分析作品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教学只是让学生走近了作品,而并没有进行剖析,学生当然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也无从获得鉴赏作品的能力。

(三)“模糊区域”型的失误

与此同时,美术鉴赏课也有一片“模糊区域”,教师在分析诸如抽象作品、意象作品、印象派、后印象派等流派作品时往往束手无策。用什么方法来构建通向这些作品的桥梁呢?是美术史为这些风格流派所下的概念定义,还是课本上简单笼统的描述?是艺术家生平中的怪异举止,还是拍卖行中创下的惊人天价?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方法

(一)选择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

了解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分析作品,欣赏美的同时接受思想教育。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屹立不倒,不仅有外表的美,更重要是对社会产生影响。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艺术在他看来是静观默察,深入渗透自然。与之同化心灵和智慧的喜悦,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及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

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是熟悉、亲切、陌生而新鲜的心灵体现。对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都在幻觉中产生,从再现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再现。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的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意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这一精神活动本身"力"图样,体现梦想与现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矛盾。罗丹的助手葛赛尔写下了《沉思》这座雕像给他的审美经验--"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的张弛、往复。伴随着极度的审美愉悦,呈现为精神上的创造、自由和超越。他在表现时特别注重强调和对比,把眼睛以上从眉弓推向前额,突出人类精神生活最主要的领域,以先声夺人的精神力量去接近观赏者。而下颉到脖颈再到双肩,几乎“沉没”在石座里,“突出”与“沉没”的“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脑上帽子的边缘,好象她梦想的羽翼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得颔都在一块粗大得石头上,好象夹在不能摆脱得枷板中一样,不具形的“思想”在静止的“物质”中花一般地吐放出来,而且用辉煌地光彩照亮了这物质,但是她丝毫没有办法摆脱现实的沉重束缚。引导学生在欣赏感受美的力量。一个朦胧中的少女有着自己的梦想,心灵的沟通与激发、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自觉地接受了罗丹的高尚艺术品格。

(二)了解中西绘画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中国古代绘画在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着它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各种绘画体裁,画家们将书法的结构,用笔运用到绘画中去。以加强绘画的表现力和艺术趣味,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老画家中村不折在他的《中国绘画史》一书中指出:“中国绘画是日本绘画的母体,不懂中国绘画而研究日本绘画是不合理的要求,用长流不息来比喻中国的绘画是最合适不过的。”

欧洲的绘画是世界上最早的美术品,发现于欧洲的西南部与中部。到了中世纪以后,由于基督教成为统治国家的精神支柱,这一时代在绘画史上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扫清前途的障碍,需要很有说服力的思想武器,他门终于从古人的武器宝库里找到了饱含着现实主义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文化,从而打出文艺复兴的旗号,正如恩格斯所说:"拜占庭灭亡之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地西方人面前展示一个新的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因此,欧洲的绘画是时而浩瀚,时而干涸,这与中国地绘画地源远流长是不同的。

三、结语

中国的艺术,那些黑色的墨迹,行云流水一般在白纸上酝开,所表达的意境尽在不言中。大象无形,至美无华。而中国的建筑艺术,其结构上巧夺天工一般的设计,与其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诉说着更为贴近自然的情感。看着那些亭台楼阁,想象自己走在那雕廊画栋之间,觉得心都可以宁静下来,感受周围一丝的风吹与草动,那是一种真正的回归。对于美术的鉴赏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才能对艺术品表达自己的鉴赏力。了解和感受美术背后的故事,科学技术教会我们如何生存,美术和其他艺术形式,则教会我们看待生活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屈晓静.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2]舍艳青.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年03期

美术鉴赏教学篇7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所谓“美术鉴赏”,是指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及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拓展与延伸。现行的《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一、正确认识学习美术鉴赏课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音体美的完善落实下,我们美术教育也被推到了最前沿。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美术教师应多方面探索发展之路,当然也要根据美术教育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素质来促进教育。高中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可以有效改变其在高中这个成长阶段的理性思维。现在高中生确实面临着沉重的高考压力,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如果学生适当参加一些艺术教育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他们左右脑的均衡发展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从教育的规律看,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是高中所提倡的,这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段时间是一个高中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经过了初中阶段,其兴趣可能已经比较集中地落到某一点上,如果在高中阶段有这样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深入地接触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会有助于选择以后的发展方向。

二、新课程指导下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解

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如何达到教学效果也是教师要考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再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一课为例,本课中我运用到很多种方法和手段,具体做法如下。

(一)精彩导入情境

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要抓住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和特征。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会使授课伊始,便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会使学生积极的、活跃进参与教学。打破以往的教学导入风格,本课伊始,我用名家名言导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紧接着就顺理成章地进行本课的下一个游戏环节―――档案整理。当然这个游戏是有的放矢的游戏,是根据本课内容的需要设置,它是贯穿本课的一条线,在下面文章中我会谈到。在学生兴趣兴起之余再“添柴加料”,学生完全被吸引了进来。

(二)小组合作探究和游戏等方法能轻松让学生参与到看似枯燥的教学中

前文提到过我在名人名言引入后的“档案整理”游戏。我是这样操作的,把代表三位画家的关键词打乱,让学生整理归位,学生在游戏中积极地都参与了进来,而且小组合作一起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任务,同时也能检测到学生自学的效果。而后再通过档案词的解释完成对艺术家的介绍,学生知道的不再重要,学生不知道的详细介绍,这样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巨大贡献。这个方法要比单纯教师一个人在台上枯燥地讲要好得多,此方法让我获得了一些教学感悟。

(三)建立数码美术课堂。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美术是艺术与美学密切结合的学科,那么我们在教学中不仅需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美、美的具体模样是什么样子,更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的探索美、发现美。所以建立数码美术课堂是激发高中生学习美术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带着对美术的感悟和对美的向往走进生活,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物体和场景出发,但凡是发现与美术有关的物体和场景,学生都可以用相机将其记录下来,让这些美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例如在讲到“中国民间艺术”这一单元时,除了在课堂上将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我还在教学之前和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发现美的眼睛拓展到真实的生活中,让学生带着相机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去发现我们一直生活的家乡有哪些实实在在的民间艺术。与传统美术教学相比,数码美术课堂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我的要求下,每一个学生都表现的跃跃欲试,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现自己生活的家乡的民间艺术。在拍摄中,很多学生都发现了丰县的吹糖人和唐人贡、邳州的狮子头和年画、沛县的狗肉、徐州的香包等等民间的艺术,甚至于有一些正在逐渐失传的民间艺术也在学生的拍摄中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帮助学生对所收集的民间艺术进行一个整理、分析和讨论的过程。我们在对民间艺术的探究和发现并不是真正的目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将收集到的民间艺术带到课堂上,在讨论中使得对美术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比如我们鼓励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成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报自己的收集成果,这样每一个学生除了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其他学生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民间艺术,从而使得他们对美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扩充。

(四)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艺术美理性认识

在美学鉴赏过程中,其主要流程是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这也是美术鉴赏教学的最佳教学方法。在实际的鉴赏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对学生感受鉴赏作品的深刻内涵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对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出一个正确的认识。例如,在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进行鉴赏时,任课教师可以将整幅画面的重点进行选取,在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眼前,启发学生对《蒙娜丽莎》作品的美学吸引力进行思考,并阐述该幅经典作品对于自身而言的感受,继而通过自身对创作背景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对作者的创造意图做出一个正确的认识,继而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该幅作品的文化艺术价值。

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探讨的方法很多,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创新的研究或许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更多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的领域,但仍有助于我们拓展思路、激活思维,把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以使美术教育教学更趋成熟。

参考文献:

[1]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美术鉴赏教学篇8

【关键词】重视;鉴赏;提高;效果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提高鉴赏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堂信息量大,传递迅速,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把声音、图画可以综合运用,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把一些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转换成形、声结合的可欣赏的画面,充分刺激学生感官,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领悟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因素很多。那么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呢?美术教师要根据各个知识点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绘画鉴赏需静态的图像,而建筑鉴赏则更多的运用动态图像等。即使上述因素都考虑到了,也不一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里还要求教师掌握好多媒体运用的时机,即在什么时候运用,如何运用,尤其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把直观教具和正常教学连在一起,使其浑然一体。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美术作为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它有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而且在人格完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中涉及到的综合应依托视觉艺术的思维和表达特征,基于对社会、生活、对自然感受经验,在美术学习中,学生会有很多产生疑问的地方。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疑”中思,在“思”中学。在上美术欣赏课时,美术老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学生之间会争论,这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对学生正确的观点给予充分肯定,对学生不正确的观点要给予纠正,而不是一味地表扬说“很好,很好”。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要及时对学生的见解进行梳理、归纳与评述。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教学时机,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高中美术学习的主人。

例如曾经听过一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欣赏《捣练图》这幅作品,图中描绘的是盛唐时期唐代劳动妇女劳动(捣练)场面,老师从欣赏中国工笔人物画线条、色彩、造型精美的人物形象导入,设计通过以盛唐历史为背景,分析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引入到盛唐时期人们的国民素质及审美观。老师正说着,下面突然有学生提出异议,认为画面上的人物一点都不美,太胖了,身材也不好看;这下课堂可热闹了,同学争论不休,又一个学生站起来反对前面同学的观点,这位学生说:因为盛唐时期人的审美观就是“以肥为美”。班上很多同学都笑了,这时,老师借这个问题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盛唐时期社会是怎样的景象?想一想历史课上讲到的盛唐景象?接着,有学生回答,盛唐时期是开明盛世,国泰民安,经济繁荣,人民丰衣足食,物质生活达到满足,随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及审美素质的提高。

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盛唐时期随着社会繁荣,人们的审美观不再是封闭保守禁锢的思想,不再是欣赏西施病态之美,而是以开放、健康、健壮为美,欣赏雍容华贵之美。接着,老师又对人物的装饰、服饰及造型进一步的分析,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给唐朝带来的文化、思想、观念上的改变,是有史以来绝无仅有。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探讨,提出异议的同学明白的点头,我懂了。

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老师适时适量,精心设计,使综合性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了课堂效益,也反映了老师的敏锐机智驾驭课堂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这节课我们不仅仅欣赏了绘画作品,还领略到绘画以外的艺术文化教育,体现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美术与社会、生活的沟通。

三、给予学生学习积极评价,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推荐期刊
  • 美术
    刊号:11-1311/J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美术文献
    刊号:42-1756/J
    级别:省级期刊
  • 美术之友
    刊号:11-1414/J
    级别:省级期刊
  • 美术向导
    刊号:11-2825/J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