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诵读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01 16:23:57

诵读教学论文

诵读教学论文篇1

从小学到高中12年,语文课占总课时的26.3%,用14的时间来学语文,仍然是“速度效率偏低,不适应国内、国际发展快的需要”,“实用性不强,学了不管用”(张志公语)。是语文教师不努力吗?不是。平心而论,这些年各学科的教学改革,恐怕语文是最红火最热闹的。但就整体而言,语文教改仍是老大难问题。这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如何把握语文教学的整体策略,我们还研究得不够深透。

根壮才能叶茂。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相当大程度取决于这个人的语文积累。如何积累,最主要的还是一条——读书,尤其要诵读。要将一批有代表性的包括各种内容、体裁、风格的诗文熟读成诵,消化领悟,多积累一些典范的规范汉语的语言材料,这才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才是提高语文素质的根本。正是出于此,我们才主张把加强诵读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整体策略。

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为代表的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大家,在实践中融汇了传统教育的精华和国外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了我国优秀的语文教学理论和经验。他们对诵读教学有独到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

叶圣陶先生指出:“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荆”(《〈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这里说的“摹仿”和“实践”,就包括要读好“典范的白话文”。——笔者)“在我看来,现在的问题,至少以白话课文而论,不是讲得太少,而是讲得太多。”“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讲解之外,可以诵读课文或者做别的练习,可以指导课外阅读。”(《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关于语文教学问题》)

语文大师的这些论述,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没有感性的认识就没有理性的认识,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智力的发展有赖于记忆力的发展。没有记忆力为基础,分析、综合、联想、推理、评价、运用……全是虚空的。不储存信息,就谈不上处理信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本来是十分容易理解的道理。

事实已经证明,只分析语法、修辞特点,只记多少个语文知识点,只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写作特点是很难学好语文的。当前世界不少研究语言运用的学者,都指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只研究纯粹的语言形式和关系模式,只用形式化或代数化的方式研究语言系统,确实难以解决使用语言的问题。这就需要研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从语境可以影响话语解释的各个方面发现语用规律。以莫里斯(C.W.Morris,美国哲学家)为代表的现代语用学的兴起就不是偶然的了。我国语文大师的主张,与现代语用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诵读典范作品,正是注意从整体上体味不同语境中如何运用语言,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去领悟语用规律,“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用诵读打下的语文基础去进行语言交际,又进一步消化了读的记的,并在运用中提高了使用语文的技能。语文前辈优秀的语文教学理论没有过时,而且完全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

也许有人要问,加强诵读,是否与大语文教学观相悖呢?现在学生生活面广,能接触各种各样语言媒体,如电视、广播等等,不是处处可以学习语文吗?有必要去多读多背一些诗文吗?

我们把加强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整体策略,并没有反对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思。恰恰相反,我们正是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充分利用各种语言媒体,大量阅读。其实,读书本来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籍本来也是一种语文媒体。我们之所以强调诵读,只是因为与其他媒体比,书籍不但量大,而且相对来说它的语言更为规范、更为直接、更易于为学生所掌握。

我们不能不承认,平时生活中交流的口语,多数与我们所要求的准确、规范、流利、生动、得体的语言,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我们方言区的学生,从小听的说的几乎都是方言。方言与规范的现代汉语比,不但语音相去甚远,在词汇、语序等方面也有巨大的差别。而且方言的口语,几乎都是俚俗语,尽管它也有其群众性、通俗性的一面,但与典范的白话文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能用方言把话讲得妙趣横生,不一定就能用普通话讲出来,更不一定能用规范汉语写出来。

更成问题的是,方言区的学生往往习惯于用方言来思维,听到的普通话必须“翻译”成方言来思考,接着再把想的“翻译”成普通话说出来,写作也是这样。因此语言表达(说与写)不但往往慢一拍,而且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往往变了味,掺杂进不规范的方言。读书少的学生,由于积累的规范汉语少,表达本来就艰涩苍白,一“翻译”更变得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病句连篇,叫人不知所云。

所以,我们要向生活学习语文,就要提倡学习生活中的规范汉语,特别是在方言区这个语言环境中,更要多读多记规范的、精当的书面语言,通过诵读准确、生动、鲜明的精彩诗文,口诵心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读入手,带动说写,养成用规范汉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有了这样的基础,才有可能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面对21世纪,我们的学生当然必须掌握人工语言——同样有语汇、形式、语法规则、语句结构和语义内容的电子计算机语言。但是,人工语言的学习和掌握都有赖于自然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掌握。电子计算机无法代替人脑,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规范汉语,就无法很好地运用语言工具,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未来社会更需要人才,需要有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的人才,需要再学习,而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有较高的语文素质。如果青少年时代不多读多记一些,就不可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郭沫若诗)。抓诵读,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特别是方言区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正如张志公先生所总结的,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教学要从语文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要求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要求‘穷经通史’,通晓‘诸子百家言’;他们也并不都主张‘两耳不闻窗外事’,有识之士是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然而,他们毕竟认为多读书是根本。2.凡工具,必须操作熟练,运用自如,才能发挥效力。……要学生多获取语言材料,就不仅要靠多读,还必须要求熟读以至背诵,背得‘烂熟’,这些材料才能真正为他所有……掌握语文工具要靠积蓄丰富的语言材料,要靠纯熟的驾驭这些材料,这条原则是正确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

但是,传统的诵读教学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和问题:1.要求学生读的内容,大多脱离社会生活,脱离社会实际,与语言实际运用的需要距离甚大。2.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过分强调学生直觉体验,缺乏科学的指导,缺乏系统有序的、合乎教学规律的训练体系。3.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窒息学生的创造精神,忽视口头语言训练和多样化语文活动。4.未能形成一套语文教学的理论,并据此产生出一套或几套可以广泛使用的方法。

我们教的学的,毕竟是植根于中国的中国语文。我们应当学习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语文大师,扬弃我国语文教学传统,予以改造创新。我们之所以把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整体策略”,就是要有别于传统的仅仅作为一种方法的诵读,把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点。总的说来,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诵读教学论文篇2

教学大纲是“教纲”,同时也是“考纲”,是教学与命题的依据。语文教学要依纲据本,文言文教学更不例外。新大纲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与过去相比有所降低。文言文课文由过去占全书的30%左右到现在的20%左右,降低了要求,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过去,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就要求讲授许多古汉语知识,学生难以掌握,收效甚少。现在的要求是“能顺畅朗读,了解内容,背诵一些课文”,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都不作要求,只要求能熟读或背诵课文就可以了,考试也只考课本内的基本篇目。对学生来讲,能熟读和背诵一些文言文的名篇,将终身受益。减少了一些内容,降低了一些要求,实际上反而能学得更好。

新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了解内容“了解内容”是指弄懂语句的意思,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至于文学常识方面,能够按照课文的注释,了解一些重要作家简历及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就可以了。课本中对“了解内容”这一要求都有较具体明确的要求。如初中语文第一册《〈论语〉六则》,课前的“阅读提示”及课后“练习”部分,对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都有提示,这就是该文应了解的内容之一。1994年和1996年中招都考查了这方面的内容。这些题目都是紧扣课文的要求而设计的,因此,文言文教学一定要依纲据本,弄懂语句意思,了解基本内容。

诵读教学论文篇3

从小学到高中12年,语文课占总课时的26.3%,用14的时间来学语文,仍然是“速度效率偏低,不适应国内、国际发展快的需要”,“实用性不强,学了不管用”(张志公语)。是语文教师不努力吗?不是。平心而论,这些年各学科的教学改革,恐怕语文是最红火最热闹的。但就整体而言,语文教改仍是老大难问题。这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如何把握语文教学的整体策略,我们还研究得不够深透。

根壮才能叶茂。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相当大程度取决于这个人的语文积累。如何积累,最主要的还是一条——读书,尤其要诵读。要将一批有代表性的包括各种内容、体裁、风格的诗文熟读成诵,消化领悟,多积累一些典范的规范汉语的语言材料,这才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才是提高语文素质的根本。正是出于此,我们才主张把加强诵读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整体策略。

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为代表的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大家,在实践中融汇了传统教育的精华和国外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了我国优秀的语文教学理论和经验。他们对诵读教学有独到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

叶圣陶先生指出:“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荆”(《〈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这里说的“摹仿”和“实践”,就包括要读好“典范的白话文”。——笔者)“在我看来,现在的问题,至少以白话课文而论,不是讲得太少,而是讲得太多。”“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讲解之外,可以诵读课文或者做别的练习,可以指导课外阅读。”(《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关于语文教学问题》)

语文大师的这些论述,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没有感性的认识就没有理性的认识,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智力的发展有赖于记忆力的发展。没有记忆力为基础,分析、综合、联想、推理、评价、运用……全是虚空的。不储存信息,就谈不上处理信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本来是十分容易理解的道理。

事实已经证明,只分析语法、修辞特点,只记多少个语文知识点,只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写作特点是很难学好语文的。当前世界不少研究语言运用的学者,都指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只研究纯粹的语言形式和关系模式,只用形式化或代数化的方式研究语言系统,确实难以解决使用语言的问题。这就需要研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从语境可以影响话语解释的各个方面发现语用规律。以莫里斯(C.W.Morris,美国哲学家)为代表的现代语用学的兴起就不是偶然的了。我国语文大师的主张,与现代语用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诵读典范作品,正是注意从整体上体味不同语境中如何运用语言,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去领悟语用规律,“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用诵读打下的语文基础去进行语言交际,又进一步消化了读的记的,并在运用中提高了使用语文的技能。语文前辈优秀的语文教学理论没有过时,而且完全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

也许有人要问,加强诵读,是否与大语文教学观相悖呢?现在学生生活面广,能接触各种各样语言媒体,如电视、广播等等,不是处处可以学习语文吗?有必要去多读多背一些诗文吗?

我们把加强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整体策略,并没有反对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思。恰恰相反,我们正是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充分利用各种语言媒体,大量阅读。其实,读书本来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籍本来也是一种语文媒体。我们之所以强调诵读,只是因为与其他媒体比,书籍不但量大,而且相对来说它的语言更为规范、更为直接、更易于为学生所掌握。

我们不能不承认,平时生活中交流的口语,多数与我们所要求的准确、规范、流利、生动、得体的语言,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我们方言区的学生,从小听的说的几乎都是方言。方言与规范的现代汉语比,不但语音相去甚远,在词汇、语序等方面也有巨大的差别。而且方言的口语,几乎都是俚俗语,尽管它也有其群众性、通俗性的一面,但与典范的白话文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能用方言把话讲得妙趣横生,不一定就能用普通话讲出来,更不一定能用规范汉语写出来。

更成问题的是,方言区的学生往往习惯于用方言来思维,听到的普通话必须“翻译”成方言来思考,接着再把想的“翻译”成普通话说出来,写作也是这样。因此语言表达(说与写)不但往往慢一拍,而且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往往变了味,掺杂进不规范的方言。读书少的学生,由于积累的规范汉语少,表达本来就艰涩苍白,一“翻译”更变得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病句连篇,叫人不知所云。

所以,我们要向生活学习语文,就要提倡学习生活中的规范汉语,特别是在方言区这个语言环境中,更要多读多记规范的、精当的书面语言,通过诵读准确、生动、鲜明的精彩诗文,口诵心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读入手,带动说写,养成用规范汉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有了这样的基础,才有可能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面对21世纪,我们的学生当然必须掌握人工语言——同样有语汇、形式、语法规则、语句结构和语义内容的电子计算机语言。但是,人工语言的学习和掌握都有赖于自然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掌握。电子计算机无法代替人脑,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规范汉语,就无法很好地运用语言工具,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未来社会更需要人才,需要有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的人才,需要再学习,而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有较高的语文素质。如果青少年时代不多读多记一些,就不可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郭沫若诗)。抓诵读,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特别是方言区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正如张志公先生所总结的,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教学要从语文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要求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要求‘穷经通史’,通晓‘诸子百家言’;他们也并不都主张‘两耳不闻窗外事’,有识之士是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然而,他们毕竟认为多读书是根本。2.凡工具,必须操作熟练,运用自如,才能发挥效力。……要学生多获取语言材料,就不仅要靠多读,还必须要求熟读以至背诵,背得‘烂熟’,这些材料才能真正为他所有……掌握语文工具要靠积蓄丰富的语言材料,要靠纯熟的驾驭这些材料,这条原则是正确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

但是,传统的诵读教学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和问题:1.要求学生读的内容,大多脱离社会生活,脱离社会实际,与语言实际运用的需要距离甚大。2.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过分强调学生直觉体验,缺乏科学的指导,缺乏系统有序的、合乎教学规律的训练体系。3.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窒息学生的创造精神,忽视口头语言训练和多样化语文活动。4.未能形成一套语文教学的理论,并据此产生出一套或几套可以广泛使用的方法。

我们教的学的,毕竟是植根于中国的中国语文。我们应当学习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语文大师,扬弃我国语文教学传统,予以改造创新。我们之所以把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整体策略”,就是要有别于传统的仅仅作为一种方法的诵读,把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点。总的说来,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诵读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诵读;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语文素养

G633.3

一、提供诵读平台,激发诵读兴趣

1.模仿范读,引发学生共鸣

模仿就是照着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就是模仿,很多时候就是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从不敢张口诵读到积极踊跃参与其中。在实际教学中,首先选取适合范读的文本,特别是在诵读教学的初期,要选择内容经典,篇幅较短,诵读技巧相对比较简单的文本材料,比如《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这样的经典诗词。教师采用范读或播放名家诵读录音的方式,让学生一起模仿诵读,“模仿”这一活动本身就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尤其当大家在一起模仿时,更会引发同学们的共鸣。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有学生不喜欢诵读的原因是没有适当的诵读情境,再加上以往的诵读展示都是名家诵读,这样难免造成“曲高和寡”的错觉,使得诵读这种学习方式成为艺术形式,而非传统的学习方式。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是营造整体诵读氛围,另一方面是针对具体诵读文本,创设相应诵读情境。在营造整体诵读氛围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诵读。

二、适时点拨方法,培养多元化诵读手段,形成诵读系统工程

1.引导学生读想结合,诵读中融入个性化情感

诵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诵读是文本作者和诵读者双重情感的融合体。体现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在诵读中只是停留在技巧的点拨上,忽略了诵读者的情感,这样的诵读不过是简单的将文字读出来,意义不大。如在教学《雨巷》时,未对学生做任何背景资料的介绍,只是让学生从揣摩“意象”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学生由于各自知识积累不同,对诗歌的理解有所不同,有的认为是爱情诗,有的认为是政治理想诗,这样的个性化解读自然形成了个性化诵读,在细节的诵读处理上就有了个性化的特点:认为是爱情诗的同学在读到“丁香一样的姑娘”时更多的融入爱慕之情,而认为是政治理想诗时则表现出憧憬之情。前者诵读时语调中更多的是一种柔情,后者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向往之情。这个教学环节在处理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明确一点“言之成理”,任何一种诵读处理方式,都要有所根据,不能妄加判断。

2.引导学生读写结合,诵读中提升写作能力

诵读教学中能够产生很多教学副产品,学生对文本的诵读处理方式,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这些个性化的解读要及时引导学生写下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勤动笔,勤积累的良好习惯。诵读和写作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语文能力“释放"的过程,写作可以将诵读中不能详尽表明的情感思想通过文字表现出来,这是对诵读的一种补充,而诵读可以利用语调、停顿等语音方面的技巧将文字无法表现出来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

3.针对不同文本、不同b读者进行多角度诵读训练

诵读的常规训练方法有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通常的做法只是选择其中几项进行,多角度诵读训练是根据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比如读诗歌散文,可采用配乐朗读,个别朗读,轻声读等几种诵读方法综合训练。读戏剧,学生分几组进行表演朗读,等等...

三、促进个性化诵读,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

多种评价方式从多角度对学生诵读进行评价,可以客观、全面地对学生诵读进行跟踪评价,教师评价相对具有权威性,可以在关键环节对学生予以点拨。学生参与评价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评价他人需要自己具有更高的能力。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定评价方案,一方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他人的培训,这个过程就是再次的理论提升,操作简单,事半功倍。

1.师评导读,授予评价的技巧

这个环节主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评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对于诵读教学的初期,这一点尤为重要,教师应规范的有步骤的将点评的全过程逐一示范给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诵读评价指导。

2.师生互评,创设民主气氛,增强评价乐趣

这个环节强调教师参与诵读活动,类似“下水文”的作文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民主,教师和学生处于相对平等的评价平台。这个评价方式是在“师评导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参与其中的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能听到学生虽显稚嫩但热情中肯的评价,整个诵读教学其乐融融。更难能可贵的是,经常会有学生打破常规评价模式,进行个性化点评,教学相长的意义由此凸显出来。另外,当教师和学生同时点评学生诵读作品时,往往会在诵读处理方式上产生不同意见,在与学生的争论过程中,能够更有效的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和创新设计。

四、扩大诵读教学外延,通过活动提高诵读能力

1.诵读小组,合作中良性竞争

学生对诵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后,随即成立诵读小组,根据各自诵读情况进行优势互补,组员们共同制定小组发展目标,并在班级中实行目标承诺制,这里所谓的竞争,并不仅仅是指小组间的比赛,更重要的是小组间互相监督,对各自目标实现情况的比较,这样的竞争不再仅仅是为了争夺名次,避免了恶性竞争。这样的分组方法更重要的意义是让学生在参加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学会合作。

当然,在这些诵读活动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活动的痕迹,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记录,这样,在学生毕业之时可以将此作为礼物赠与学生,为学生留下珍贵的高中学习记录。而这些记录,更可以作为珍贵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以往我们都是听名家的诵读录音,笔者认为,如果可以在教学中播放往届学生的优秀诵读录音,可以给应届学生带来更有效的影响。这方面更是能够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五.总结

诵读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诵读;高年级

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历经五千年的风雨洗礼,文化传承仍然没有中断的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藏,这些宝F的文化遗产以经典的文本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展文化诵读,让学生接触到中国的传统经典,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文化人文素养,而且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诵读促进了小学生的思想情感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高年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而在小学阶段适当开展语文经典诵读是很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诵读现状

(一)语文诵读的阶段性不突出,独立地位不明显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在横向的阶段目标中,也明确提出了对诵读的能力要求。但是在现代中国的大多数小学院校中,这样阶段目标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经过前几个阶段的学习,基础语文素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仍然沿用低年级诵读时对学生的评测标准,偏重于对基础字词的要求,没有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对文本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导致高年级诵读出现浅薄化、表面化的现象。同时,小学语文教学的课时分配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某些小学语文教师对诵读的涵义没有明确的认识,认为诵读就是让学生简单的阅读和背诵文本,不能够充分地理解诵读的独立地位,而是单纯的把诵读活动看成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另一种拓展教学的形式。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写作和认字识字的阶段性要求,没有清醒的教学布局观念。

(二)高年级语文诵读的功利性过强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语文教师在开展诵读活动时也将提高分数为最主要的目的,过于强调诵读的短时收益性。教师在为高年级学生选择诵读的内容时,主要是以课本为主,以考试范围作为选择的标准,实际上将诵读看作是语文课本内容在课堂外的延伸。由此可见,教师并没有真正把握经典诵读的本质目的。有些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诵读的重要性,但由于真正经典诵读开展与否并不对自己的教学成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于是就算学校要求开展,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倾向于让学生学会学懂。当学生在对难度较高的诵读文本产生困惑时,教师便建议选择简单易懂的经典内容进行教学,完全忽视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所应该履行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二、提高高年级语文诵读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深化教师学生的语文素养

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的语文诵读活动具有涵盖的范围广、文化内涵高的特点,对师生的语文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素养内核的提升和外在的诵读水平的提升是同步的,要想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诵读水平,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内在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增加学生对语文诵读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养。教师在学生素养的学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自身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素养水平。因此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开展广泛的语文知识学习和学生共同成长。单方面的教学模式的确立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实现语文诵读模式多元化,采取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诵读教学的开展做好前提准备。

(二)让诵读融入学生的实践运用

理论层面的学习和背诵是属于短时期的记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诵读的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就会所剩无几,必须配合相应的实践训练才能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经典。学生在经过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素材,对诵读文本的理解力和感知力也有所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指导学生去运用诵读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例如,在进行以“爱国”为题的作文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诵读过程中所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将杜甫的爱国情感进行阐释升华,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其次,教师可以列举诵读中的一些诗句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联想起诵读内容中相关的人物,行成系统作文的写作,实现诵读和语文学习的完美结合。

(三)语文诵读和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各个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不能因为学科不同就割裂彼此之间的联系。开展高年级诵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美术、音乐等学科在辅助诵读活动开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诵读《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行预习,解决生字词的问题,理解把握文本的大意。其次,教师可以寻求班级内在绘画和音乐方面有造诣的同学的帮助,将这个故事以一种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在视觉听觉方面对学生进行渗透教学,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最后,引导学生将诵读和其它学科结合起来,可以询问生物老师“负荆请罪”中“荆”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深化形式文学内涵。

三、结束语

诵读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文诵读;教学实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那么,如何让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呢?《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有些课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

然而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诵读教学日渐式微,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重抽象思维,轻形象思维;重理解分析,轻整体识记;重应试能力培养,轻知识素养传授。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只顾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却忽视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失去了学生琅琅的诵读之声。教师不抓诵读,学生不愿读书。认为诵读那是小学和初中的事,高中语文教学就可以不注重了。这种理解有些偏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诵读应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诵读教学,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无论是蒙学教育还是经学教育,都极为重视诵读。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整体地感受、品味文章。南宋理学家朱熹就认为诵读,“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国藩的诵读体会是,“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他对读出气概、诵出神韵的方法的有效性,体会是很真切的。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学生通过亲切体会的诵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诵读内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并终生受用不尽。因此说语文课应该高度重视学生诵读,老师带领学生诵读,学生自己诵读,诵读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含英咀华的过程,同时也是把经典语言“化”入个人身心的过程。人们也常说“好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讲的都是诵读的好处。尤其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佳载体的古诗文,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多诵读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能起到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语文诵读的欲望,让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诵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地提高呢?

一、 高度重视,理念引领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经验。语文老师要高度重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语文教学要改革,但语文教学中的诵读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弃。诵读在帮助学生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训练读书技巧、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记忆力,提高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课程的理念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避免一味的说教。讲诵结合,以诵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诵读。使教学相得益彰,活跃课堂气氛,诵读之声才能“声声入耳”,课本上的知识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尤其是古诗文、散文这些适合学生自己诵读的文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诵读。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即在诵读教学中营造人性化的特定氛围,激发学生诵读文章的兴趣。如果学生对诵读感兴趣并且真切感受到其不可或缺的实践作用,那么他就会积极地投入所诵读的东西。要让学生愉快、有效的诵读,关键在于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而多种形式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还能够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把自己的心理和情景融合为一体,真正地感悟,从而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孔子就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借助语言描述、音乐渲染、视频演示等媒体手段将学生带入诵读的情境中,提起学生诵读的兴致,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如在《雨霖铃》的诵读教学上,教师可以播放了一段舒缓低沉的音乐营造氛围,再播放示范诵读。引导学生在充分感受体味中投入诵读。

三、培养语感,传授方法

叶圣陶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王尚文也认为,“语感居于语文素质的核心,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学的困难之处也在于它必须创造学生高品味的语感”。

要想创造学生高品味的语感,就要求教师要有熟练的朗读技巧,能够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朗读知识和朗读技巧。因为教师的诵读示范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在带领学生赏析课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饱含感情的示范诵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避免读错字句,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的欲望,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获得美的熏陶。

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诵读中来,这仅仅是开始,要想“展其雄伟之概”“探其深远之韵”,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要求学生在诵读时首先精神饱满,眼到心到。读书应该全身心的投入,朱熹强调读书应“整顿几案,正身体”等,正是这个道理。其次在诵读时要排除方言等社会影响,根据文本思想感情的需要,以适当的速度诵读。

诵读过程主要包括:初读,以读准字音,读清文句为主,可称之为“音读”;再读,指在通过与文本对话,联系背景,理解了文本形象和作者情感后,带着理解来读,可称之为“意读”;三读指运用各种诵读技巧(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等),读出韵味,读出意境,读出情感的“以声传情”,可称之为“情读”。当然在诵读时可采用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个性化诵读等多种形式,充分彰显诵读的魅力。

诵读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诗歌鉴赏;诵读;质疑;讨论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教学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那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语文教师该怎样处理好诗歌教学中的诵读、质疑、讨论呢?

一、学习诗歌要做到多读、熟读

古人学习诗文,讲求烂熟于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崇尚诵读。孔夫子时代“诵《诗》三百”(《论语・子路》)蔚然成风。虽然我们没有必要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但其重视诵读的习惯无疑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部分,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使用多样的诗歌教学方法,谨防教法单一。提倡多读、熟读,严防心口分离。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除此之外,读的数量、遍数也要注意。阅读也不是盲目的阅读,是有针对性的,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重点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长期这样训练下去,就可以让诗歌教学落到实处,收效将是显而易见的。

二、以学生质疑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取知识

学生懒于质疑,懒于思考,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是语文老师的悲剧。质疑是探究式阅读教学的中心,教师应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鼓励质疑问难,让学生敢于质疑,多角度、多方位质疑,激发质疑思维的活跃性,有效地质疑。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解决学生不敢质疑、懒于质疑的心理问题

教师如果总唱独角戏,“满堂灌”是无法启发学生质疑的。在实践中,教师要认识到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消除胆怯怕羞的心理,多鼓励,多表扬。不要因为学生问题稀奇古怪就大加挞伐,不要因为学生语言幼稚就大加斥责,用学生的眼光去看问题,我们不仅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更应该仰视学生。针对诗歌鉴赏的大胆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让教师欣喜的。生问生答、生问师答,让学生问出来,学生才能真正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如,李白《蜀道难》中的情感变化就是学生质疑的热点,无论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还是缘景明情的角度,学生想出来了新意,各抒己见,各抒奇见,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教会学生质疑

“读书须反复,读书须思考,读书须生疑。”在实践中,通过预习和阅读,发现新知识和难点,在课堂上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提高质疑效果和学习效率,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引向深入。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诗题中质疑,在注释中质疑,在意象中质疑,在意境中质疑,在诗人情感中,在选词造句上质疑,在多媒体教学中质疑,在画面中质疑等。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探究的过程;质疑的过程是教师启发学生智慧的过程,也是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过程。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这样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热爱我国的古典诗歌。

三、讨论不但能启发学生思维,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之间合作的精神,更是探究性教学形成结论的过程

1.讨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难易要恰当,方法要多样

讨论内容要与学生掌握的知识相联系,要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相联系,要保证内容不难,同时也不要太简单。太难,讨论无疾而终;太简单,失去了讨论的意义。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围绕诗歌鉴赏的内容和情感积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动口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学生是讨论主体,教师是讨论的指导者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学生讨论机会不多,时间不长,学生也可能认为自己的发言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教师成为讨论中的指导者。教师在学生简明扼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在抓住核心关键时,在讨论出新意时鼓励赞扬;在学生偏离主题时,在学生钻牛角时给予指导;同时调控各讨论小组,使讨论有序地进行,调控时间,提高教学质量,甚至教师可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营造课堂教学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

总之,诗歌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阅读、质疑、讨论,共同探求,获得新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敏捷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诵读教学论文篇8

1.投影仪、记分牌及投影片若干。

2.学生选定诵读篇目、备齐纸笔。

3.学生自带一本诗词读物或一幅抄写诗词的书法作品。

二、分组准备,推荐选手

学生自愿组成3-5人活动小组,推荐一名选手上台参赛(小组成员要轮流当选手,不能连任),另选两首课外诗词写在投影片上(各小组选题重复的不能超过3首)。

老师分发记分牌和投影片,主持人给小组和选手编号,通报各组选题。

三、抽签背诵,评选能手

第一轮:将已经学过或要求背诵的古诗词题目及作者写在纸条上,由选手抽出三首诗,当众背诵,每首诗满分为10分。

要求用普通话,声音洪亮且正确、流利。观众席上各小组用记分牌打分、亮分,各组打的分数之和即为选手得分,由老师在黑板上标出。

第二轮:选手依次背诵自选的课外诗词,主持人投影出示诗词全文,各小组对照投影给选手打分,要求及做法同上。

此外,选手若能加背一首课外诗词,另奖2分,但必须正确、流畅,否则倒扣2分,而且加背的诗词不能超过三首。两轮竞赛得分之和的前三名即为此次活动的背诵能手,全班鼓掌祝贺,这三位同学的名字将写进班集体的光荣榜。

四、抄录诗词,自由诵读

竞赛告一段落,各小组交换课外读物、摘抄课外诗词,然后自由诵读。老师巡视、答疑。主持人收集书法作品,课后组织评委评选,择优张贴到“学习园地”,供全班同学学习、欣赏。

五、挑战能手,争当“擂主”

下课前5分钟,挑战者(包括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可选用古诗联句、报字说句、报题背诗、据问背诗等形式让背诵能手检验自己的实力,并选读或加背1一2首课外诗词。

如能胜出,即为“擂主”(下次活动的主持人),名字也上“光荣榜”;如果出师不利,就在背诵能手中推荐一名同学做“擂主”。不过,“擂主”评选一般比较灵活,比如有一位挑战者虽然在按要求背诗答题中表现欠佳,但最后因声情并茂地自选朗诵了一首诗,赢得满堂喝彩而顺利当选。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