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化学教学教案8篇

时间:2023-03-01 16:24:42

化学教学教案

化学教学教案篇1

导学案通过合理安排任务,引导学生完成预定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具有可读性和实践性,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果都有促进作用.

一、导学案概述

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真正体现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导学案导学,自始至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拿到导学案后,开始了主动学习,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老师,可以使学生自觉地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这里没有教师陈述式的讲解,完全成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将成为无目的、无方法的学习.导学案导学,从设计导学案开始,教师就处在指导位置,因为从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的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环节的设计,都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教学中教师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并根据教学环境的变化随时给予帮助和点拨.

导学案注重的是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独立钻研,或请教教师、请教同学,完成学习任务.

导学案可以实现减负,达到高效.导学案可让学生课业堂堂清,严格控制课后作业量,学生再也不用为加班加点赶作业犯愁.

二、运用导学案的目的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于课本中一些内容仅靠简单的叙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运用导学案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的、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也许通过一个提示就可以让学生顿悟,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同时也学会自主学习.

例如,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是高中教学的难点,若仅按课本的描述来设计问题,难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电子运动微观印象和掌握电子能量与排布的关系.若以课本描述为基础,设计问题,形成悬念,能够诱发学生的解疑动机.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形成清晰的认识.

三、如何运用导学案

1.教师要在课前设计出具有“磁性”的导学案

作为供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使用和课后巩固的导学案,在整个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学案的优劣直接决定学习的效果,所以要以教材为基础合理设计,既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又要夯实基础.教师作为导学案的设计者,应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的角度出发,合理设计导学案.

2.教师要充分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这样,可使学生记忆深刻,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上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一目了然, 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将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化,可以保证实验安全,节省化学药品试剂,节约能源.通过规范化的实验操作,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和学生间讨论复习所学知识,进而引出新知识点, 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对于经典例题的讲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再对解题思维、方法、技巧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虽然课堂时间有限,但也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 以便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在下课前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化学教学教案篇2

一、化学导学案要有学法指导

化学导学案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怎么去学习化学,也就是学法上的指导思路,这种学法指导最具特色的是“诱思、导学”.学法指导主要目的是使高中生把学习化学的思路方法和学习的化学知识紧紧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在设计学法时,应该根据高中生所要学习的化学内容、每个学生的具体水平及学习能力,并且确定学法的载体是化学知识点,通过精心设计,确定其为最佳的化学导学案.这样的导学案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就是化学教师不能只掌握化学课本中的知识点,还要对不同的化学内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进行研究,从而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最佳学习方法,这可以通过化学导学案进行实践.在导学案中加入教师象征性的指导,可以将教法灵活地转换为学法,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学习方法.

二、化学导学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时,以最简单常见的物质,引领学生进入有机化学的世界.引入课题时,用三个关键词:“可燃冰”、“西气东输”、“矿难”,将学生带入情境.通过对三个并不关联的词的解释,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并形成一些自己的看法.然后,简介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情况,让学生明白“西气东输”的重要社会意义,同时总结出甲烷的相关性质.

三、化学导学案的实施

1.指导学生预习

在讲新课时,将化学导学案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做好学习每一节课的准备工作,最主要的还是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提前预习,可使学生自己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这样的话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对于下一节的课堂结构和知识重点可以更好地把握,并从中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着疑惑.这样的方法,可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深化和理解上,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用于课堂导学

用学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对于基础知识部分,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问等方式教学.对于重点知识一般宜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研究模式进行,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探索、汇报学案中设计问题的解决策略,促成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对学生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在教师点拨下逐一释疑.

用学案理解基本知识和学习重点.可让学生先尝试解题(可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题汇报中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解题见解,集思广益,形成多途径、多思路解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对学生解题中出现或教师预先备好的典型错例,放手让学生寻找错误所在,分析错误的原因,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最后经教师对解析思维、方法、技巧的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东西,真正把例题搞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某些例题展开,指导学生一题多变,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用学案培养学生的化学技能.在学案的引导下,学生预习阅读课文,解决了大部分问题,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突破重难点.学生用预习过的学案进行上课,在听课时目标更为明确,效果当然更好.

用学案组织复习.在化学专题复习中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学生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如实验、观察、练习、评价等),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使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概念得到纠正,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同时,通过知识的应用,促进智能的转化,提高学生的能力.

化学教学教案篇3

多媒体课件引入化学课堂,把师生带入了一个清新又神奇的世界。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时,创建优美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轻松的教学情境,用动画展示在微观世界里水分子在电离的条件下先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使学生理解了整个微观的变化过程。再利用导学案中的基础导学,对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展开合作交流,解决心中的疑问。实验证明:学生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的帮助下,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提高显著。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迁移、合作探究得到体现,学生能很轻松地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导学部分。堂课就生动体现出了容量大、节奏快、效率高。

二、多媒体与实验绝妙配合,形象直观,突破教学难点

化学实验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帮助记忆,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全面、清晰、准确地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5%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新型的动态的教学辅助形式,它在视觉和听觉方面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感染力,容易被学生接受。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等物质的内部变化和形成过程更加形象、逼真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的有效性显著提高。现实中一些难以演示的实验,在多媒体课件中通过动画的形式却能很好地模拟出来,如氢气的爆炸。多媒体课件与化学实验两者可相辅相成,在实验的基础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可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我们在讲授电子在核外的分层排布时,进行实验演示后,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动态地形象地把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呈现给学生看,让学生把实验现象与多媒体技术展示的理想状态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布的理解。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轻松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三、将现代教育手段与导学案有机统一,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导学案中的课前预习只是学习新内容的热身运动,许多知识还得依靠学生去开展合作探究才能掌握。一般来说,学生在完成预习案的过程中会留下许多未知的知识,也会有许多的问题等待去解决。在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这些问题,并进行知识内化。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案一步一步地进行探究,开展合作性学习。此时,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根据情况,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辅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后如果学生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或微课视频在交流群中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学生把现代教育手段和导学案结合起来,主动地进行学习,找到知识的突破口,很自然地实现从感性认知到能力的转换,轻松地把握每一课的教学内容。

四、合理设计导学案,与现代教育手段结合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化学教学教案篇4

作者:余红伟 魏徴 李瑜 王源升 单位:海军工程大学 四川大学

大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实践

第一个案例提出问题,通过演示实验揭示腐蚀现象发生的本质和原理,然后让学生分析、解决第二个案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一:18世纪,英国皇家海军为了解决木质舰船船体附着生长海生物问题,特意建造了“阿拉姆”号驱逐舰。将铜皮用铁质铆钉包覆在船壳外,很好地解决了海生物附着问题,大大提高了舰艇航速。遗憾的是,“阿拉姆”号下海航行不久,铜皮大面积脱落,舰船几乎解体,完全丧失战斗力!问题1:“阿拉姆”号驱逐舰为什么会解体?分析:“阿拉姆”号驱逐舰与其他舰艇相比有哪些异同?回答:相同点是均为木质舰艇,均以铁质铆钉固定。不同点是“阿拉姆”号驱逐舰外面包覆铜皮,用铁质铆钉固定。问题2:是否是因为“阿拉姆”号驱逐舰外面包覆铜皮用铁质铆钉固定,也就是铁钉和铜皮紧密接触导致舰艇解体呢?可以通过实验模拟“阿拉姆”号舰艇在海水中的情况。模拟实验一:将生活中常用的铁钉穿过一块10mm×10mm×1mm的铜皮,之后放置于海水中,海水中滴加酚酞和赤血盐溶液。实验现象:大约放置30min后,铁钉周围出现了蓝色沉淀,铜皮周围出现了红色。现象解释: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很容易就可以判断,铁钉周围出现了蓝色沉淀,说明有Fe2+生成,也就是铁钉被腐蚀了。铜皮周围出现红色,说明有OH-生成。初步结论:铁钉与铜皮在海水这个电解质中接触,铁是比较活泼的、电极电势较低金属,被腐蚀了。那么,是否铁与其他金属在电解质中接触时都被腐蚀呢?问题3:铁与其他金属在电解质中接触时哪种金属被腐蚀呢?模拟实验二:将生活中常用的铁钉穿过一块10mm×10mm×1mm的锌皮,之后放置于海水中,海水中滴加酚酞和赤血盐溶液。实验现象:大约放置30min后,铁钉周围出现了红色,溶液中没有蓝色沉淀出现。现象解释: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可以判断,铁钉周围未出现蓝色沉淀,说明没有Fe2+生成,也就是铁钉未被腐蚀。铁钉周围出现红色,说明有OH-生成。初步结论:铁钉与锌皮在海水这个电解质中接触,锌是比较活泼的、电极电势较低金属,被腐蚀了。铁没有被腐蚀。结论:通过两个模拟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两种不同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接触时会形成腐蚀电池,也就是异种金属接触腐蚀电池。较活泼的金属、电极电势较低的金属被腐蚀,做腐蚀电池的阳极。案例二:格林太太是一位漂亮、富有、开朗的女人,当她开怀大笑的时候,人们发现她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中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她富有的标志;另外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给她留下的印记。格林太太镶上不锈钢牙齿后经常头疼、失眠、心情烦躁,医生想尽办法也无济于事,格林太太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问题4:格林太太的病情我们能否可以通过电化学知识进行诊断呢?实际上,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对格林太太的病情进行诊断。不锈钢的假牙和黄金假牙在口腔接触,口腔分泌的唾液是电解质,于是形成了异种金属接触腐蚀电池。形成电池后产生微小电流,刺激格林太太的脑部神经,导致她头疼、失眠、心情烦躁,并会引起她的假牙腐蚀。处理方案就是换掉其中的一颗假牙。这样,我们在讲授异种金属接触腐蚀电池时,用案例教学法,对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的挖掘和研究,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对结合实际的问题的剖析又可以引导、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大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案例教学是通过解决来自实际的一个具体问题作为案例,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活动中灵活多样地运用案例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一,采用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工科学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就是在实际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运用典型案例,将实际问题和相关理论有机结合,通过抽丝剥茧的讲授,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启发、引导作用。第二,采用案例教学,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中,枯燥的理论知识能够和生动活泼的案例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辩证统一。经过选择的案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趣味性,讲授中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第三,采用案例教学,能够增进课堂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随着案例展开,教师事先设计的问题不断推出,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良好的互动氛围中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领会学习的理论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教学教案篇5

1学案教学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1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学生课前不预习,只凭课堂上听教师讲解,很难理解知识要点并较快吸收,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实施学案教学法,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学案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课前按照学案的要求准备,容易理解的内容课前消化,不易理解或不懂的内容可以带到课堂上师生一起讨论,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1.2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学习缺乏主动性,课堂气氛沉闷。学案教学法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学案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

1.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课前布置学案内容,要求学生借助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资料,结合分析化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完成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这种形式,不仅能完成学案任务,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查阅专业书籍的能力。

2学案教学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2.1学案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设计学案是实施学案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课前,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结合实际设计学案内容,选取典型的、与实际紧密结合且学生有较大学习兴趣的案例。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设计所有学生能够完成的学案,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掌握分析化学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1学案设计要有科学性

设计学案时,一定要重点突出,难度适中,考虑到学生综合能力的不同,既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又要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较好地完成学案任务。

2.1.2学案设计要有针对性

教师设计学案时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贴近学生将来职业需求的案例。例如,针对高职药学专业学生,设计酸碱滴定法这一章学案时,引入某些药品的测定,要求学生查阅药品的测定方法、测定原理及应用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的依据。这样既达到了理论学习的要求,又能将理论知识较好地运用于实践中。

2.2学案的完成是关键环节

学案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学案项目、学案内容及问题等,于上课前一周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学案任务。课堂上,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指派代表回答学案中的问题。对有分歧的问题,小组间展开讨论,教师掌控课堂节奏与秩序;对于分歧较大的疑难问题,教师给予分析、引导、解释,使学生获得圆满的答案。最后,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对各小组的表现给予点评,对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发言不积极的学生给予鼓励,希望在下一单元的学习中看到其进步。

3体会

3.1提高教师综合教学水平

实施学案教学法,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药学、检验等专业知识,设计体现教学重点、难点,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学案,能很好地调控课堂教学氛围,组织开展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等活动。因此,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促使教师加强分析化学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学案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课堂上由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由无趣学习转变为有趣学习;学生需提前预习学习内容,查找资料,归纳总结,独立思考,团结协作,不仅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增进了师生感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3.3调整分析化学综合评价内容

化学教学教案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 学案教学 应用探讨

一、学案教学模式的内涵诠释及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分析

1、学案教学模式的内涵诠释

学案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经过改革与创新而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所谓学案,即教师以教学和学习双重理论为总体指导,以二次挖掘教材和分析学情为基础[1],在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知识积累的多重约束下,将学习的目标、具体内容、总体要求以及学习方法等因素融入学习过程而编写的一个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的方案。

在教案与学案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差异:教案侧重于“教”,且具有相对封闭性,是教师的自用资料,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展以前无从知晓教师的实际教学意图,仅能处于被动的接收状态;而学案侧重于“学”;且具有相对开放性,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共享的教学资源。此外,教案教学模式以教师和课本为核心,侧重于关注教师讲课的精彩程度,而学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侧重于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性的培养。因此,相对于教案教学模式而言,学案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案作为教师的替代,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而教师负责提供相关的教学材料,依据接受的学生反馈,提出具体策略,进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推动学生利用学案和教材完成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模式。

2、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当前,随着我国教学规模的逐步扩大,教学模式由精英式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立足大众化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性的培养方法则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暴增所导致的教学内容繁多,与国家要求减少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从而迫切要求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进行改革。高中化学教学不可单纯的进行知识的教学,位于更重要地位的工作则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因此,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将学案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总之,学案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提供便利性的因素的考虑,侧重于规律性知识的传授,进而要求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完成自主性学习。

二、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上述分析,学案教学模式以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以解决当前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重点,因此,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天然气的利用甲烷”一节为例,将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界定为以下几方面:

1、创设条件、前期准备

在此环节中,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制定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此为学案教学模式的基本前提和首要出发点。在本节教学课程中,学习目标如下:(1)通过甲烷分子式的学习,初步掌握确定气态的烃分子式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2)复习碳的原子结构以及共价键的内容,掌握甲烷的结构式以及电子式的记法,培养想象能力;(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提升能源关注度。其次,为学案教学营造适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教师依据对学生自身能力的了解,将学生分为由3~5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并由组内成员推选出一名组长。教师从可用资料当中搜集出大量的教学资源,通过实际教学经验,编制出符合教学实际需求、具有高度启发性的优质学案,并且提前准备课堂教学所需的道具、模型以及多媒体设备等。

2、目标引导、依案自学[2]

由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应将制定好的学案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的适当时间范围内发放到学生手中,使其能够进行自主性课程预习。在课堂教学开展初期,教师花费1~2分钟时间,通过预先准备好的材料、道具等,营造适当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学生需根据学案的内容,逐个条目对比看书,并圈出难点、疑点,此过程大约占课堂教学时间的1/4。

问题:

(1)我们时常听见国家的一项重点工程――西气东输,谁知道在“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为何物?

(2)有谁知道在农村普遍使用的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3)当前,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新的能源,是什么?其实质构成是什么?

(4)通过什么实验可以确定甲烷的分子式为“CH4”?

3、组织讨论、疑点解答

当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阶段结束后,教师将在此过程中搜集到的有关学生自学的全部信息进行归类、总结,并一一标注于黑板,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自主性学习阶段,可以清洗的抓住课程的学习重点:

(1)甲烷的分子式应通过何种方法加以确定;

(2)甲烷分子在空间上的构成形式;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置于主动的、核心的地位,引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并按照学案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分为,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并允许存在一定程度的“激烈争吵”。教师也要在适当的时机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帮助学生进行方式、方法的创新,同时了解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效果,依据实际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的进度和走向,同时搜集课堂教学反映出来的信息,为下一阶段的具体任务提供基础数据。

4、精讲点拨、总结达标

在小组讨论环节之后,教师依据学生反馈回来的疑点、难点信息,进行归类整体,并进行具体的靖江点拨,从而解答学生在自主性学习阶段产生的疑惑,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系统性的掌握。此环节中的精讲点拨与传统意义上的讲解存在区别,此环节的讲解是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小组讨论基础上开展的。同时,需要注意到:此环节的精讲点拨应以前阶段的反馈信息为基础,尽量不要脱离自主性学习和小组讨论,以便使学生能够较为自然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要点,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并且产生深刻的印象。

5、课程小结[1]

课程小姐即要求学生依据学案的内容,将课堂所学知识整理成系统的、清晰地知识脉络,并从中提炼出重点的、有价值的思想或做法,意在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以及独立学习能力。

三、结语

化学课程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化学课程中引入学案教学模式,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将学案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具体措施:“创设条件、前期准备;目标引导、依案自学;组织讨论、疑点解答;精讲点拨、总结达标;课程小结”。应用措施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化学教学教案篇7

一、案例展示

教 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必修二

课 题:原电池

课 型:新知识教学

案例形式:教学设计――原电池工作原理

二、案例的分析

“原电池”在学生头脑是一个陌生的科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很有可能存在相异构想,对于“原电池

”的教学,关键是帮助学生构建起“原电池模型”。教学处理方式对学生原电池模型的建构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本研究以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切入点,来探讨教学对于学生“原电池”学习的具体影响。选择高二年级两个水平相当的理科重点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处理讲解“原电池及其应用”整节知识。(教学设计1、2分别对应的授课班级称为实验班和对比班)

教学引入:均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指出讨论的相关内容。[2]

实验班从能源的角度引入,直接引入原电池的概念

对比班是从趣味电池出发,为建立原电池模型作铺垫。

教学环节1:是帮助学生构建原电池模型。

实验班引入“盐桥”模型,围绕“电流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构建的模型比对比班更为本质,思维的关注点在于正负极可能发生的反应以及由此引发的结果。

对比班则围绕“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进行分析,对比班建构的模型是出于宏观层面的,具体的落脚点是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模型所提供的材料

教学环节2:均是为了使学生巩固上一环节构建的原电池模型,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书写电极反应,认识电极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同时明确Fe―NaCl―C模型的电极反应,为讨论钢铁腐蚀打下基础。在实验班中,增加了对Zn―ZnSO4ZnSO4―Cu模型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盐桥”模型[3]

三、教学效果的测查结果与分析

1.测查工具

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结束后,均采用了相应的测试题对两个教学班进行了测查,实验班和对比班使用的测试题是相同的。测查一共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是测查学生对于基本的原电池模型的分析能力。测查的时间是学生学习完第一课时,在第二课时正式讲新课以前,测查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在不同的教学处理下建立的原电池模型在分析简单原电池问题上是否存在差异。(见测查问卷1)

第2部分是测查学生应用原电池模型分析金属防腐措施的原理。测查的时间是学生学习完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整节知识以后。测查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于生活中与原电池原理密切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学生是否可以顺利准确抽提出原电池模型,分析电极以及电极反应,并且进行正确描述。[4]

2.测试统计结果与分析讨论

关于学生对于基本原电池模型分析能力的测查结果及其分析讨论

测查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比班对于电池的正负极判断均正确率很高,正确率在85%以上,对比班的结果要略好于实验班。对比班在判断Fe―H2SO4―Cu 模型、Fe―H2SO4―C模型和Zn―CuSO4―Cu 模型的正负极时正确率达到了100%。在书写电极反应的正确率上,实验班要明显好于对比班,1、2、3、4组电池的电极反应书写,正确率实验班分别比对比班高出了6.8%、12.6%、38.9%和26.8%。同时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同学只要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一般都可以把相应得电极反应书写正确,而对比班尽管很多同学可以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但是当中的很多同学并不能写出相应的电极方程式。[5]

在对比班的教学处理中,详细讨论了原电池构成的基本条件,对于电池正负极判断的时候,明确得出了“活泼物质作负极,不活泼物质作正极”,通过这个结论,对比班的同学因而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比较电极物质失电子能力的差异性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班的同学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时,由于在教学处理中没有出现“活泼物质作负极,不活泼物质作正极”这样的结论,学生不可能以此直接作为判断依据。实验班学生的判断只能是依据于对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的判断,分析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分析在两电极发生的变化,从电流的方向判断出正负极。[6]

化学教学教案篇8

关键词: 中学化学 专业化发展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案例,源于英文单词“case”,又称“个案”,是对个体对象、决策行为或对某个实践中发生的情景的真实性描述,是一种描写性的研究文本。案例分析法代表着当代教师教育中比较新颖、颇有前景的一种有效地研究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 案例讨论被移用于教师培训,现已发展为课例学习。这几年,我国教师职前培训(师范教育)中,教育学、课堂教学技能等的教学很多采用案例分析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采用纯理论式的教学。同时,我国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也逐渐开始采用案例分析法。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这就是“案例分析”。[1]

一、案例展示

教 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必修二

课 题:原电池

课 型:新知识教学

案例形式:教学设计――原电池工作原理

二、案例的分析

“原电池”在学生头脑是一个陌生的科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很有可能存在相异构想,对于“原电池

”的教学,关键是帮助学生构建起“原电池模型”。教学处理方式对学生原电池模型的建构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本研究以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切入点,来探讨教学对于学生“原电池”学习的具体影响。选择高二年级两个水平相当的理科重点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处理讲解“原电池及其应用”整节知识。(教学设计1、2分别对应的授课班级称为实验班和对比班)

教学引入:均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指出讨论的相关内容。[2]

实验班从能源的角度引入,直接引入原电池的概念

对比班是从趣味电池出发,为建立原电池模型作铺垫。

教学环节1:是帮助学生构建原电池模型。

实验班引入“盐桥”模型,围绕“电流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构建的模型比对比班更为本质,思维的关注点在于正负极可能发生的反应以及由此引发的结果。

对比班则围绕“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进行分析,对比班建构的模型是出于宏观层面的,具体的落脚点是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模型所提供的材料

教学环节2:均是为了使学生巩固上一环节构建的原电池模型,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书写电极反应,认识电极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同时明确Fe―NaCl―C模型的电极反应,为讨论钢铁腐蚀打下基础。在实验班中,增加了对Zn―ZnSO4ZnSO4―Cu模型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盐桥”模型[3]

三、教学效果的测查结果与分析

1.测查工具

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结束后,均采用了相应的测试题对两个教学班进行了测查,实验班和对比班使用的测试题是相同的。测查一共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是测查学生对于基本的原电池模型的分析能力。测查的时间是学生学习完第一课时,在第二课时正式讲新课以前,测查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在不同的教学处理下建立的原电池模型在分析简单原电池问题上是否存在差异。(见测查问卷1)

第2部分是测查学生应用原电池模型分析金属防腐措施的原理。测查的时间是学生学习完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整节知识以后。测查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于生活中与原电池原理密切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学生是否可以顺利准确抽提出原电池模型,分析电极以及电极反应,并且进行正确描述。[4]

2.测试统计结果与分析讨论

关于学生对于基本原电池模型分析能力的测查结果及其分析讨论

测查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比班对于电池的正负极判断均正确率很高,正确率在85%以上,对比班的结果要略好于实验班。对比班在判断Fe―H2SO4―Cu 模型、Fe―H2SO4―C模型和Zn―CuSO4―Cu 模型的正负极时正确率达到了100%。在书写电极反应的正确率上,实验班要明显好于对比班,1、2、3、4组电池的电极反应书写,正确率实验班分别比对比班高出了6.8%、12.6%、38.9%和26.8%。同时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同学只要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一般都可以把相应得电极反应书写正确,而对比班尽管很多同学可以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但是当中的很多同学并不能写出相应的电极方程式。[5]

在对比班的教学处理中,详细讨论了原电池构成的基本条件,对于电池正负极判断的时候,明确得出了“活泼物质作负极,不活泼物质作正极”,通过这个结论,对比班的同学因而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比较电极物质失电子能力的差异性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班的同学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时,由于在教学处理中没有出现“活泼物质作负极,不活泼物质作正极”这样的结论,学生不可能以此直接作为判断依据。实验班学生的判断只能是依据于对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的判断,分析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分析在两电极发生的变化,从电流的方向判断出正负极。[6]

上述结果反映出通过不同教学处理后,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产生了差异。实验班的同学把分析问题的焦点是集中于“电流的产生”,分析电极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相应的其他结论,而对比班的同学分析问题的焦点集中于“原电池的构成”,分析电极本身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在书写电极方程式的时候,需要原电池构成条件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支持,如果学生不能明确分析出整个装置总体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对于电极反应的书写则存在较大障碍。第3小题分析Zn―CuSO4―Cu 模型可以非常明显的体现这个问题,对比班学生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的差异判断出Zn为负极,Cu为正极,但是学生无法找到发生的总反应(授课时教师是以H2SO4作为电解液分析问题的),因而会有100%的学生判断正确正负极,却只有45.7%的同学能书写出电极反应,下降54.3个百分点。

结语:案例对比分析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很好的教研活动形式,“案例研究”直接与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联系;它不是抽象的活动,而是针对具体的教学任务,由教师合作完成的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化学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不断纠正和优化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使学生在同等的条件下,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教研活动中,中学化学教师有意识的不断积累各类教学案例,积极增加自身的案例知识;同时,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应用化学学科知识、化学学科思想、化学学科方法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针对相同的化学内容,采用对比法分析各类化学教学案例,把自身的化学课堂教学行为与其他途径积累的各类案例加以对比分析,只有明确自身课堂教学行为的优缺点,才能创造性的吸收优秀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逐渐深化和丰富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认识,进而将各类案例创造性的分析、整合为真正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案例,最终形成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总之,案例积累和对比分析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后雄主编,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4,1;

[2]文庆城主编,现代化学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06,40;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4;

[4]顾泠沅,教学任务与案例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1.03,3-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