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8篇

时间:2023-02-27 11:12:01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篇1

教育内容为根本进行课程构建

1.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确定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由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决定的。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1]依据目标其任务显然是:“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与矫治性的心理咨询。”[2]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学习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诸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方法的辅导与掌握;学习策略的生成与运用;学习压力的调节与释放;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等。二是生活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诸如,青春期教育;情绪调节能力与耐挫力的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与性格的塑造等等。三是升学和择业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诸如,职业观的引导、考试心理与考研心理辅导等等。

2.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

造就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学教师是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也是构建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和根本。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内容的丰富性和对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决定了形成系列课程结构的必要性。一般说来,这一系列课程结构宜以高师公共心理学为基础,以学习心理辅导、生活心理指导为主干,以心理咨询与治疗为延伸与拓展的课程结构系列。其主要包括:公共心理学;青春期学生心理教育;学习、生活与择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四门课程。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系列课程结构,一方面要注意各部分或各门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和统合;另一方面要注意前期课程与后继课程的铺垫与衔接。

二、以系列课程

结构为依据进行教材建设

“教材是一门课程教学的灵魂和根本,加强教材建设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3]

1.依据系列课程结构统筹教材内容

在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构系列中,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围绕各自的侧重点进行各门课程教材内容的统筹。

《公共心理学》侧重于高师生必备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其内容宜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青少年心理、教育心理、心理健康、群体心理的简单知识;中学教育实践的相关知识。

《青春期学生心理教育》侧重于青春期学生的心理辅导。其内容宜主要包括:青春期学生的性心理教育、情绪教育、人格教育、青春期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维护。

《学习、生活与择业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指导。其内容宜主要包括:学习辅导、社会适应辅导、择业指导。

《心理咨询与治疗》侧重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其内容宜主要包括: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2.依据教材内容的侧重点选择编写线索

在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结构中,不同课程的教材在构建各自的体系和编写时,所依据的线索必然有所不同。

《公共心理学》宜依据心理科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线索,侧重于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青春期学生心理教育》宜依据青春期学生心理变化为线索,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北美地区此类课程的教材较成熟,可作为借鉴。

《学习、生活与择业心理辅导》宜以学生面对的社会适应、学习、择业三方面实际生活内容为线索,侧重于生活、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心理辅导。港台此类课程的教材较成熟,可作为借鉴。

《心理咨询与治疗》宜以大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为线索,侧重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理论、方法、技术的掌握。

3.依据课程特点确定教材编写要求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其他课程更具针对性与实践性。因此教材编写宜注意:一是针对高师培养目标;二是结合不同区域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三是考虑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侧重点及其衔接性;四是考虑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心理案例;五是重视专家的作用又不能忽视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三、以教师专职化与全员参与

相结合为模式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就其目标而言是和高师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既是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也是高师教育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从这一点来说,没有教师的全员参与,无论是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还是高师的教育目标都无法实现。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就其具体实施而言,其场所不可能仅限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其内容不可能仅限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其涉及的问题也不可能仅限于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所能解决的。从这一点来说,没有教师的全员参与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也是困难重重的。上述原因,决定了以教师专职化与全员参与相结合为模式进行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比其他类别的高校及中小学所具备的条件要优越得多。因为高师都由专职心理学教师担任公共心理学教学,但并不意味着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就轻而易举了。因为心理学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心理辅导教师并不能划等号。心理学教师要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少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具备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辅导师的资格;二要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心理辅导经验。因此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采取:

走出去锻造人才。一是可考虑选派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而又倾心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教师到有关院校或心理咨询机构进修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理论并参与实践。二是考虑到高师的培养目标,被选派的教师还宜到中小学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三是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开放性,高师还宜为被选派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请进来强化素质。一是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专职心理咨询师承担高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辅导任务,便利高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习与进修,以促进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的提高。二是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讲座、传经验,以增进对中小学生心理的了解。

2.教师全员参与的措施与途径

理念带动。高师院校应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与环境,增强高师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促进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促动。高师心理咨询机构、学生工作机构、高校党团组织,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健康调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活动月等活动引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和参与。

培训启动。高师院校通过启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程,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教师对自身的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影响和推动高师心理健康教育。

目标推动。高师院校宜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和学生工作范畴,确立教学和教育目标,以推动和凝聚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关心感动。高师院校宜关注教师特别是有心理障碍的教师,提供缓解心理压力的条件,以感动教师关心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以教师专职化与全员参与相结合为模式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是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的关键,“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核心。”[4]

四、以主体性、丰富性、

实效性为原则进行教学模式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更需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学模式探索必须遵循主体性、丰富性、实效性的原则,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转变成“教师讲授、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三结合”教学模式。

1.“三结合”教学模式实施的条件

“三结合”教学模式不是三者之间简单相加;也不是三者之间按一定比例结合;更不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添点花样,而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与实践。实施“三结合”教学模式,至少要具备下述条件:

确立现代教育理念是实施“三结合”教学模式前提。

现代教育理念是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主体性为前提,以尊重引导、平等互动、因人而异、激发鼓励等为教育原则,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为目的一种教育思想。因而确立现代教育理念,是“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实施的前提。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三结合”教学模式的关键。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只有建立了这种关系,师生双方才能平等沟通、民主交往;才能真正互相尊重,互相影响,成为共同学习和交往的伙伴。这是“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得以实施的关键。

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是实施“三结合”教学模式的保证。

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为课堂人际关系提供了和谐的心理环境,有助于激发人际交往的愿望和积极性,促进师生、生生的充分交往与和谐互动。这是“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得以实施的保证。

2.实施“三结合”教学模式的教法探索

实施“三结合”教学模式宜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下述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专题研讨结合法。

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进行“画龙点睛”式精讲;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讨论;针对某种理论或某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专题研讨。

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团体咨询)结合法。

对一些受情绪困扰、有行为偏差等的特殊学生,实施一种比较深入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对面临共同问题的学生进行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在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处理他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结合法。

对典型案例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分析,促进学生更为深透地理解理论;角色扮演法与案例分析相辅相成,通过扮演问题情境中的角色,启发学生对一些心理问题进一步理解与认识。

行为训练与咨询实践结合法。

指导高师生对自身行为进行训练,以提高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咨询实践法是通过组织高师生对中小学生进行咨询辅导,以适应未来工作。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站,一为高师生解决心理困扰,二为高师生提供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可根据课程要求和内容需要,采用上述某种或诸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以隐性课程建设

为保障促进显性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教育学家刘佛年指出,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是课内学科课程,也不等于以实践为主的活动课程,而是一种寓教育于环境的潜在课程”。[5]潜在课程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启迪、感染,学生的这种无意识的、非特定性的心理反应,构成了学习显性课程的心理背景。这是显性课程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隐性课程建设,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必须着力于下述诸方面: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人行为起着引导、规范、激励等制约和影响作用,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其本身就孕含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宜注重:

设施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宜优美宜人,艺术景点的布置、教育文化设施的设计、格言警语的选择等均要具有陶冶学生的情操、舒畅学生的身心、激励学生的志向等功能。

制度文化建设。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的管理细则、课堂教学管理等都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努力营造良好的管理文化氛围。

确立适宜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的希望,是凝聚、影响、激励师生的力量。校风是校园精神的关键,它经常以心理氛围的形式出现,形成良好的校风,可熏陶师生的精神风貌,促进师生的心理健康。

2.和谐校园人际关系

校园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可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生生关系。生生关系是校园中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团结互助、亲密友善的伙伴关系,对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冲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方法、技术层面的东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教育理念。因而应渗透和融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科教育、各项教育活动、德育和辅导员等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6.

[2] 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15.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篇2

关键词:健康旅游概论课程;专创融合;教学设计

“创新驱动、创业促进”是21世纪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议题,而作为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自2015年国务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深化部署[1]以来,各高校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专业实践相分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方法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因此专创融合将成为双创教育改革新的抓手和突破口。

一、专创融合的概念界定

专创融合是将专业与创新创业融合,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创新创业理论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思维方法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从现实问题出发,由真实流程驱动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解构,最终通过师生共创实现价值产出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专创融合视角下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侧重在不开设新课程的情况下,将创新创业理念、方法与思维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教育评价体系、专业文化建设、专业真实性项目研发等,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实践层面更加深刻而广泛的融合,从而实现教育目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双向耦合,改变以往“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转向师生共创的合作学习模式,注重情景体验和行动导向,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深度思考、合作共创[3]。高校应依托现有的学科课程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探索情境体验式教学方式[4],推进专业教育在不同阶段围绕专创融合主题,利用访谈法、观察法、互动法等方法,对产业格局和趋势、社会热点事件、产业企业奋斗史、专业难题突破史、风云人物励志故事、行业和用户痛点、创新创业机会识别、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实践场景、创新创业校友资源、技术与工艺创新空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教授,进而推动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方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健康旅游概论课程简介及教学现状

(一)健康旅游概论课程简介

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以“森林、户外游憩、温泉、园艺、海洋、SPA、养生、医疗、养老、拓训”十大健康旅游专项为主,以“心理、环境、运动、营养”等健康旅游理论基础为辅。该专业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十大健康旅游资源的禀赋,掌握专项健康旅游服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规范,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专项健康旅游的服务技能,并具备相关健康旅游项目产品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能力。

(二)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以及健康促进活动的日益广泛多元化,全龄人口积极投身大健康旅游的趋势正在形成,健康旅游的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与此同时,市场对于健康旅游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5]。基于此,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健康旅游概论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由于开设时间较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首先,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课内实践不足,缺乏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的平台,导致其对有关健康旅游项目的服务技能、规划设计能力等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落实的教学内容认识不足;其次,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单一,教学方法多为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教学资源基本集中在线下教材和线上课程资源上,且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导致学生的课堂体验参与度不高,同时单项知识“灌输”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最后,产教融合落实不到位,对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产业资源优势如实践教育基地优势、企业行业优势等利用不充分,导致学生对于健康旅游市场的认识仅停留在课本知识上,缺乏与健康旅游相关产业行业的融合和与市场的对接。

三、基于专创融合的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设计

(一)递进式循环的教学目标

健康旅游概论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兼顾健康旅游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注重以健康旅游专业知识为导向的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培养学生规划设计、寻找市场机会及组建与管理团队的能力[6]。基于此,对于课程教学目标,本文进行了一个从理论知识、作用机理到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四级递进式目标设计,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健康旅游的定义和相关理论基础,理解健康因子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专项健康旅游项目的操作流程与服务技能,最终能够识别市场痛点,对健康旅游项目或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而这也是创新创业思维的集中体现。以四级递进式目标为基础,形成了课程教学目标循环模型,如图1所示,具体将课程内容划分成不同的健康旅游项目模块,每一个模块均可以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四个方面进行能力的螺旋式提升,特别是情感方面,主要从专业认同和思政教育两个角度进行培养,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使其形成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良好修养与品德。当然,这一能力循环模型不仅适用于健康旅游概论课程内不同模块间的教学,同样也可拓展到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当中,这样既能实现课程内的目标能力循环,也能实现课程间教学目标的融合。

(二)主辅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专创融合的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健康旅游概论的课堂教学应以项目式驱动为主,以案例式、访谈法、小组合作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为辅,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结合,由此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其中,项目式驱动是指以健康旅游概论课程十大健康旅游项目为依托,学生择其一,以组建团队的形式进行健康旅游项目实践,并在项目实践中寻找市场痛点,进行项目和产品的规划设计,模拟项目运营和实施过程中的服务和管理流程,从而体验真实的健康旅游项目运作过程,推动课程内容的学习进程,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7]。对于其他辅助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可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灵活运用,如通过案例分析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案例分享,也可聘请行业内具有丰富旅游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投资家或管理人员参与课堂案例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健康旅游业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通过访谈法让学生与市场消费者、企业管理者交谈,并加强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掌握行业状况、寻找市场痛点、满足市场需求的思维和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完成健康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以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对应训练

在进行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时,教师应以能够进行项目任务型、应用型、成果型教学操作的内容模块为主,贴近行业实际进行创新创业场景的构建。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以“什么是健康旅游”“健康旅游理论基础”为内容的基础理论部分,以“森林浴、户外游憩、温泉、园艺、海洋”为内容的资源型健康旅游项目部分,以及以“SPA、养生、医疗、养老、拓训”为内容的康复型健康旅游项目部分[8]。其中,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以案例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为主,注重加强学生对于行业的研判、市场分析及知识的探究能力;资源型和康复型健康旅游项目部分是课程的核心部分,主要运用项目式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以学生组建的团队为单位,进行某一种健康旅游项目或产品的设计,培养其发现市场痛点并寻找解决办法的能力和思维。教学内容与对应的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及教学方法如表1所示。教师通过将课程知识点与创新创业方法、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意识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旅游创新研究、项目设计、产品开发,使其在实践中体验、总结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可增强学生对项目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和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估及可视化呈现

专创融合的课程考核应摆脱传统考核方式单一化、结果导向的倾向,坚持弱化纯知识点考核、突出过程性考核的原则。本文对健康旅游概论课程考核的成绩构成体系进行了再设计,如图2所示。其中,过程考核注重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过程性评价,从团队组建、小组合作、案例分享、精益创业画布等方面进行考核,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作品考核主要以学生团队的健康旅游项目规划文本为依托,考查其市场研判、项目创意与产品开发的能力及团队意识,这既是对学生课程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也是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考查[9]。另外,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可视化的呈现设计,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及情感四大课程目标为一级指标进行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并进行问卷调查的设计,在课程教授前和课程教授后进行问卷的发放和统计,并通过Before-After的对比,进行教学效果的可视化呈现,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

(五)多方共享的教学资源

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旅游管理专业的资源优势,可提供教材、案例库、规划文本、实践教育基地、行业企业管理人员、线上教学视频等资源供学生学习、讨论和访谈,从而实现“学校+企业+行业+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共享[10]。

四、基于专创融合的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实践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篇3

摘要:60年的大学体育课程流变历程与风格,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特点,凸显了非课程化的态度与思维方式。审视与反思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走出“健康范式”,从体育学科角度和课程价值取向入手,通过实践与研究而总结和提炼课程思想,形成有“学科规约”的实然指导思想,才是有效发展大学体育课程之路。

关键词:体育课程;思想;流变;审视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5-0104-03

Abstract: Evolution history and style of 60’s curriculum of P.E in college reflect social character and main thoughts. Rethinking historic experience and lessons, P.E of college, based on type of curriculum, should seek logic point of curriculum thoughts, out of “health model”, return to the origin of academy culture of P.E with courage, and take shape actual curriculum of “academy conven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of P.E;main thoughts; evolution; review

新中国60年来的政治变更与经济改革,给大学体育课程发展与改革的外力和动力是强大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新的认识、思想、见解与理念,外化出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体育课程思想。“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当代人对亲历历史特有的知性力,审视与反思体育课程思想发展流变历程与脉络,对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发作用。

1 大学体育课程主流思想流变的回顾

1.1 大学体育课程主流思想流变历程

各种教育思潮、流派的兴衰更替,都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的各种社会环境和社会力量的影响,大学体育课程亦不例外,主流思想流变轨迹与时代同步,受所处时代的各种社会环境和社会力量的影响,经历了“学习苏联、自身发展、“文化大革命”、恢复与复苏、改革开放”等具有特殊意义和时代特色的课程时期,形成五个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痕迹的体育课程主流思想。

(1)建国之初(1949-1956年)的“军事体育”思想:建国之初在“全面学苏”的社会背景下,面对全国各级学校的学生健康不良情况颇为严重的现实,体育课程主流思想基本沿用苏联的“军事体育”思想,主要是为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军事训练,目的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

(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的“体质和军事体育”思想:这一时期时期,体育课程开始摸索自身发展,体质教育和军事体育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但由于“左”的思想及“全面大跃进”的冲击,体育课程也进入了“大跃进”时代,出现了高指标、浮夸风等“左”的错误,比较突出的是大搞“四红”运动——所有的学生(除病残者外)都要达到《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一级、二级和等级运动员、普通射手的标准,课程外在的思想与目的在体育课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演绎。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政治体育”思想:这一时期政治运动频繁,课程主流思想外化为“政治挂帅”,加之“文化大革命”催生的“教育革命”,造成了教学秩序的混乱,大学体育课程陷入完全的非课程化,政治活动和劳动代替了体育。

(4)恢复与复苏(1976-1979年)时期的“体质教育”思想: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在总结建国初期大学体育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重新颁布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体质教育思想为主流,以“三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教育为主。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年以后)的“多元体育”思想: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学校体育以1979年“扬州会议”为转折点,统一了“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认识,确立了以体质健康教育思想来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工作方针,开创了高校体育“体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的新局面。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992年)中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随着对大学体育课程的不断探索,许多教育思潮不断涌入,多元多维学术思潮热情高涨,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在反思中不断提出和认证新说,如: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终身体育;情感教育论、合作教育论(主张建立以师生关系为中心的诸多教育关系的和谐发展);自然主义思想、人本主义思想、健康第一思想等等,对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研究者立场不同、研究视角不同,概念上“思想”与“理念”混淆,理论上缺乏理性思考与实践研究,导致了课程思想泛化现象。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课程指导思想方面有了较大变革,明确提出了“三维健康”(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理念和“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1],进入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繁荣发展期。

回顾历史,课程主流思想发展与时代主题相结合,不同时期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了不同的主张,大胆创新与实践为体育课程创造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但各种思想的提出所遵循的并不是课程的价值规律,更多的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政治需要,并不是课程本身发展的需要,具有“当代潮流思想”或“历史”的色彩,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特点,课程特质模糊,凸显了非课程化的态度与思维方式。

1.2 大学体育课程主流思想发展脉络

纵观大学体育课程主流思想的流变,无论思想认识如何变化,“健康”一直是课程不变的关注焦点,如:1950年6月,针对学生健康不良情况颇为严重的现实,毛泽东回信给时任教育部长马叙伦“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中规定“学生的学习、生活、体育……都要按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学术上,从建国初期“增强体质”的课程思想,经历了“体质健康”、“快乐体育”(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的思想历程,到现在的“三维健康”思想,每一次课程思想的流变, “健康”(体质或身心健康)都是体育课程不变的主题,课程指导思想终始以“体质、健康”为主线;从体质论到身心二元论再到身体育、心理、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论,每一次发展都是课程对“健康”的责任的一次超越。

60年大学体育课程主流思想发展,前30年是以“政治价值”为主流的身体健康思想,后30年是以“健康价值”为主导的多维健康理念。随着时间的发展,按照“政治价值”系统下的课程思想慢慢消退,但按照“健康价值”体系下的多维健康理念在体育课程中却越来越理想化,“健康”成为体育课程法理化的“定理”与预设目标,这种主流思想形态下的课程运行路径越来越偏离课程本体与体育学科体系的轨道,我们遗憾地看到现实与愿望不相配,健康定势下的各个时期的体育课程思想都没能成行,学生“体质下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又无法在课程中预设。以动态的眼光去看课程思想60年的发展脉络,尽管彰显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个性,但还是无法回避体育课程领域里“健康”的沉寂。

2 大学体育课程主流思想流变的审视

审视历史,政治思想、体育思想、教育思想是体育课程思想的基础,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在“政治”、“体育”和“教育”中徘徊,使得课程主流思想围绕多个中心甚至于偏离体育课程的本质,我们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审视体育课程思想,以当代人对亲历历史特有的知性力,剖析与反思所经历的曲折历程。

2.1 体育课程思想的错位

(1)内涵的错位。反观中国大学体育60年,“学校体育思想”、“体育课程思想”、“体育教学思想”在现实中合而为一,如彭国强、项贤林[2]的“新中国60年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演变及思考”,王朋涛[3]的“论体育课程思想的历史沿革”等,包括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内,都与学校体育思想形成“共识”,“学校体育思想”、“体育课程思想”、“体育教学思想”形成“通识”思想,习惯上大多是“学校体育思想”的“本源”,其理论基础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体育学、社会学、哲学等多个逻辑起点上,由于不同研究者的逻辑起点不同,对不同的研究对象的视角不一样,导致实践中主流思想的泛化,针对性与指导性不强,只要是与体育、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有关的思想都可以作为体育课程思想,反之亦然,这就使得体育课程思想发生了错位。

从三者的结构论:体育教学属于体育课程的范畴,体育课程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学校体育是体育课程的上位概念,体育课程是体育教学的上位概念;从三者的内涵论:“学校体育思想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研究者对有关学校体育的基本认识,是学校体育观的反映。[4]”学校体育思想具有宏观指导性,主要出发点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育课程思想是在一定时期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对课程规划及其结构程度的实质性认识,体育课程思想具有规定性,主要出发点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未来储备理论指导知识与运动能力);而体育教学思想是对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或任务的各种教学要素认识和见解,体育教学思想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主要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操作手段。

(2)概念的错位。“思想”与“理念”概念混为一谈,由于这种理论上的错位就更加地牢固了体育课程思想的错位,以至于到现在我们还不能从这两种错位的惯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是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主体在各自立场、背景和价值取向下通过实践与研究而总结和提炼出来的理性认识;理念虽然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但同时加上了主观化的理解色彩,是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群体或个体的主意、念头或模糊想法。体育课程思想实质上是以课程为主体,从体育学科角度和课程价值取向入手,通过实践与研究而总结和提炼出来的理性认识,而体育课程理念则不具备思想的这些基本属性和基本内涵,只是产生思想的基础。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思想。思想引发行动,体育被列入学校作为一门教学课程,体育课程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基础,体育课程思想应有自己基本属性、内涵和自己特定的逻辑起点,从体育学科角度和课程价值取向入手,通过实践与研究总结和提炼课程思想。

2.3 体育课程“学科”思想的缺席

“课程的发展总是存在着客观的自身的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绝非外部因素简单地决定,绝非简单地割断历史,也绝非简单地进化,这是可以肯定的[5]”。反思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思想的流变,却恰恰是外在要素和历史的转折在起主要决定作用,其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并非课程本身的自发,外在动力受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发展外力和政府的政策的干预,内在动力受各种教育思潮与体育思想的推动,体育课程思想更多的是与时代主题相结合,具有课程本质的学科思想处于缺席状态,不论是“军事体育”思想还是“体质体育”思想,不论是“终身体育思想”还是“健康第一”思想,都与课程的“学科性”无关。

体育,产生与发展于劳动生产、军事训练、宗教祭祀、礼仪乐舞、医疗保健和教育活动之中,伴随着各种现象与经验和知识累积,发展至今的体育,已由身体运动发展成为有关社会、人文、生理、心理、教育等的理论知识体系指导下的身体运动为媒介的体育文化,而与这种文化息息相关的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传播、融合和创新体育文化的学科“文化路径”,从政治需要到身体需要再到文化需要,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价值标准、思维与行为方式、理论系统、研究方法等学科文化已凸显了自己独立的个性和自身的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其文化、研究对象与方法,都出现了加以认识和解决的客观需要,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是我们必须正视且无法逃避的,也是课程存在的意义,“无论体育课程在任何时代或社会,无论基于怎样的课程观或教学观来实施体育课程,同样都应该以“体育文化(或运动文化)”为媒介,同样应该是为了实现生物人的‘文化’化”[6]。

体育课程是以课程形式为前提,以体育文化为课程文化,在“培养学生体育学科能力”的目的下,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的学校教育课程,体育课程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学科文化的引导与激励,必须树立体育课程的学科观,以学科文化思想加以认识和研发大学体育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解决体育课程问题,向理论深层涉足而深层理论的研究一定要保持独立的品格,从“学科”的高度思考大学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2.3 对“三维健康”思想的沉思

(1)思想与理念的思辨:“三维健康”思想主张摒弃单纯生物体育教育观,用三维体育观来理解学校体育课程。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明确了“三维健康”(身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的课程思想,从多层次、多角度建立课程目标体系,旨在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结合起来,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社会教育贯穿始终,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教养、教育和社会目标。这种全面教育、全面发展的思想具有浓重的“理想”色彩,是追求“理想化的人”的理念,是思想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共同的追求,体育课程无法做答,不是从体育学科角度和课程价值取向入手,通过实践与研究而总结和提炼出来的理性认识,不具备体育课程思想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内涵,这种“理念”与“思想”的错位发展,必然导致课程的失败。

(2)健康与体育课程的思辨:“健康”受遗传、营养、环境、社会、生活习惯、教育、运动和年龄等等多种因素影响,体育课程无法作答,“‘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为立足点的体质(健康)说,实际上是在有意无意的企图将体育课程从课程的概念体系中剥离出来,而这种“非课程化”的态度或思维方式将最终导致对体育课程的扼杀[6]”。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学校课程,是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与传播、创新、发展体育文化的学科课程,对“健康”的追求,正如“运动技术学练活动虽具有却不追求而虽不追求却必有强化体质之功效”[7]一样,也只是一种“虽具有却不追求而虽不追求却必有强化”的效应。体育课程虽有使其健康的功能与责任,但无法左右健康,更无法定格学生的“三维健康”。

大学体育课程具有自己所独有的价值——生物改造价值、运动技能价值、体育文化价值,体育课程思想如果脱离了这种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的理性认识,如果违背体育课程的基本属性与价值的客观存在,不能从“健康依赖”中走出,体育课程将蜕化变质,最终将成为其他事项的附庸,我们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审视“三维健康”理念,避免把“三维健康”问题当成课程研究的出发点和定理化目标,大学体育课程要有勇气走出这种“健康范式”的规定性与强制性逻辑与品质,不再陷入“布里丹选择”的苦恼。

任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既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也是人类思想、观念合乎逻辑的发展,每个时代的每一种思想都有它所以发生及存在的理由,体育课程思想的每次变迁都和其背后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主题,体育课程思想与时代主题相结合无可非议,因为历史终是客观事实,客观存在没有不对的,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如果我们漠视了这一点,那就是一种错误,就不可能找到一条有效的发展大学体育课程之路。

当代人对当代历史特有的直觉、特有的现实感是后来人难以捕捉的,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体育课程思想产生的基础原因和条件,对“思想”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对“课程”有一个学科角度的定位,根据现有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在课程行动之前提出某种理念,经过实践的检验与理性的思维后提出符合客观现实的体育课程思想,用正确思想来指导体育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Z]. 教体艺〔2002〕13号,2002-8-6.

[2] 彭国强,项贤林.新中国60年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演变及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3):205-208.

[3] 王朋涛.论体育课程思想的历史沿革[J]. 江苏社会科学,2007,(2): 160-163.

[4] 周学荣.谭明义.新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比较[J]. 体育与科学,2003, 24(1):77-78.

[5]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05-210.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篇4

【关键词】生命 健康 课程 实践

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源于20 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是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人。2002 年8 月, 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国家和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在国家正式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英国重要的教育改革政策。21 世纪后,西方的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感到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学者们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我国近年许多学者和学校也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逐步认识到生命教 育的重要性。2003 年4 月8 日, 我国湖北省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2004 年 4 月在杭州召开“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 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 40 多位专家、教授呼吁,必须重视校园“生命健康”教 育理念;2006 年 12 月28 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 教育部、司法部、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联合支持的以“优化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的代表和北大、清华、人大在内的67 所学校的专家及教育人士参与探讨了生命教育在中国的现状及必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等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江西省7所普通大学的大一学生,专业不限,班级随机抽样。其中有男生589人,女生725人。

1.2研究方法

(1)文献法:收集国内外有关生命健康教育及其课程研究的文献,以此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调查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现状,进行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及行为实践的比较分析和研究。

(3)对照组研究:选择不同学校,专业不限,班级随机抽样,进行生命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训、生活实践的对照组班级,进行分析、研究。

(4)归纳整理法。对材料去伪存真,边实践、探索,边总结、调整,获得对生命健康教育规律性的认识。

2 结果

2.1在江西省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构建研究,并把生命健康教育全面结合在学校的专业教育全过程中。在大学教学课程计划中,研究并建设性的开设生命健康教育,求生训练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危险情景下的求生训练活动实践;研究学校生命健康教育与相关学科学习的有机结合的效果,并进行交流和提升。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举办生命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及相关活动,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2)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生命健康教育的咨询和辅导的策略或方法,有利于教师建立学校和家庭的生命健康教育沟通渠道和学生的生命健康档案,可达到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随时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效果;(3)开展以学校社团、班级等为单位的生命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游戏活动、求生训练活动,在大学校园开展“生命健康教育文化”,利用校园板报、广播、征文比赛、小品演出等进行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各校的评估结果显示效果很好,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大大增强,“爱我,爱生命,爱学习,爱生活”成为研究基地大学生的新风尚。

2.2本研究成果:形成了大学特色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在大学试点开设了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本研究开设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从一个比较显性的方面形成了我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的主要特色。通过生命健康教育,初步实现了我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升华,大学生生命健康文化的认同和生命健康理念的内化。完成的适合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能初步实现高校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实践训练课程的开设,促进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求生知识,建立正确的生命健康观,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和心理健康。

2.3研究效益:(1)本课题实现构建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提升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理念。(2)本课题大学生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开设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实现大学生整体生命健康意识的升华具有重要的作用。(3)本课题构建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实践课平台,激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生命健康教育注入新的教学模式。

3 讨论

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开发生命健康教育的社会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在生命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性问题上的解决和生命健康人格内化过程中的评价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就如何运用校外生命健康教育资源加强学校生命健康教育理念,引领大学生对生命健康教育学习的深层次探索有一定的意义。

本课题以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为特点,探索了认知、体验与实践为一体的模式;以教师关注生命健康的实际行为来带动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建立学校与家庭的生命健康教育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把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生所学的相关学科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重视研究生命健康教育的课外训练实践等。本研究成果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将运用于生命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会对高校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江伟,张韵君.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2]马金娟.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3]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J].教育,2011,23

[4]蒋强军,梁文慧,林莉,韦静,周建平,闫娟.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和途径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03

[5]刘杰.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新视角[J].教育评论,2011,03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篇5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文件资料,为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2)调查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家进行走访,咨询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以及在高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看法。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涵。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更加明确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近期内面向21世纪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已经启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新的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对原有的体育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取而代之已势在必行。要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就要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把学生健康视为体育教学追求的根本目标,树立新的健康教育观。现代健康观立足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空间,包括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及生活行为。健康体现着人类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基本关怀,体育是体现这种基本关怀的最佳执行者。从我国目前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和体育实践两大部分,两者紧密结合,保健、养护和锻炼并重。因此,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以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终身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为目标,从而达到以健康的高度导向体育,用体育的手段保持健康。

2“.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仍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中心,忽视了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忽视了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忽视了科学方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即使有健康教育,也只是停留在单纯传授知识这一个层面上,学生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培养问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相互独立,没有融为一体,不能互相促进。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归根到底是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其中,身体、心理素质处于基础地位,是硬件。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道德、知识、理想、情操、信念等软件就没有可靠的载体。大学是人即将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冲刺阶段,在此阶段开展体育和健康教育非常重要。通过体育和健康教育,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康的心理。此外,由于大学生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大学的体育和健康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获得体育技能和健康知识,还能通过他们对其父母、邻居、亲友和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并有可能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因此,做好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能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民族素质的提高。

3“.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第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21世纪学校体育将表现出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和市场化趋势,因此,要求体育教师首先应根据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历史使命来指导和规范高校体育各要素和各环节的改革,使之顺利地与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接轨,并纳入终身体育和生活体育的轨道。其次,应突出高校体育的特性,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即学习中突出理性、文化性、娱乐性、生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并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渴望,使体育基本知识的掌握为其追求体育文化的要求服务,使健身原理和方法的掌握为其自主设计、自主锻炼和自主评价服务,使身体的形成为大学生健康、学习和生活服务。即使大学生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实际需要贴近,使体育教育的目标具有个性,让大学生不仅懂体育而且也喜欢体育。最后,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贯彻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建立为增进大学生现实与未来健康的“求知创新”和“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的过去、现代和未来融为一体,并使教学重心向未来转移,高校体育从以增强体质为中心向以健身为中心转移,从而实现健康教育与身体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将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和单向传授式教学改为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自主学习式的教学和互教互评式的教学。理论课可以进行辩论式教学和答辩式教学,让大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学时要重视大学生的合理要求,提倡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创造条件使其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引导其增强体育意识,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教师要不断采用新的练习方法供大学生参考,使其择优而行,以适应他们因身高、体重、智力、运动动机及运动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使每个大学生都能进行充分的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在教学中要改变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变主从型为合作型,变被动型为主动型,变传授型为进取型,并把课内体育健身教学延伸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总之,教师要探索多种多样的方法,为大学生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真正使其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这是提高体育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三,提高利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现代化科学技术可以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现的动作和过程反复多次呈现;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重感官刺激,使学生获得视、听、触等多种感觉,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使体育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社会化方向迈进,必将成为体育教学中一种有效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要有强烈的研究意识和较强的研究能力,能深刻分析和学习教学战线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研究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敢于突破自己和他人已有的经验和结论,提出新见解。

4“.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需多方参与。教育工作必须有一种全员参与意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只有相互沟通,积极配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理工科高校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时习惯于一味强调专业教育,特别是知识教育,而忽视体育教育。更由于支持力度太小,形不成主干课程应有的影响力度,使体育与健康课在学校工作中起的作用相对有限。因此,首先,学校领导应该从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整体出发,把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重视,使体育与健康课真正融入高校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框架之中,并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合部分,切实发挥它的功能。其次,体育教学要解决好学生家长的淡出问题。目前的体育教学忽视调动家庭教育的潜在力量,使得课程教育的正面效应经常与家庭教育的负面效应发生冲突。因此,体育与健康课应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利用全国高校的网络系统,让学生家长学到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家庭教育跟上学校素质教育的步伐,向健康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最后,体育与健康教学一定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严防学生个体的淡漠。当代学生思维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成长期,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发生变化,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与学校其他部门配合起来,创造更多的体育比赛和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直接感受、体验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健康美、自信和喜悦。要让学生从课堂教学的幕后走向幕前,让他们能在课堂上动脑、动口,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

三、结论与建议

1.增强领导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意识,完善组织机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开发领导层,其中包括决策者、立法人员、财政人员和资源分配者。必须劝说他们给健康教育以应有的重视。领导者是我们健康状况最重要的因素。”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学校的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只有这样,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意识才会得到增强。

2.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完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体育课程,二是健康教育课程。首先,体育课程应根据终身体育教学总目标(完善体格,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使体育锻炼经常化,成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大学体育教学应改革体育课程结构,增大体育课程的总体弹性,增加体育活动课的内容,将健身、健美活动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中。其次,健康教育课程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让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和一般医学知识,养成文明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健康教育应以促进和保护身心健康为目标,编写健康教育的卫生知识教材。

3.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素质。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学校需体育教师60万,但整个教育系统大约有体育教师32万,尚缺28万人左右。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改行人数令人瞠目,每年均在80%左右。为此,现在迫切需要各级教育部门以岗位培训的方式对在职体育教师和校医进行专门培训,以增加高校体育和健康教育师资数量。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篇6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一、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学的现状

室内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是为了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在室内完成的课堂教学,是室外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辅助。上好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是新课程所规定的,也是教材所必需的,是完成体育室外课(实践课)教学良好的辅助,同样也是加强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场所。但在很多学校,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学被长期忽视,很多教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放弃这个阵地,成为学校教育的弱点和盲点。

二、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的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的教学内容:基础理论、健康知识(疾病预防、安全教育、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体育与社会等)、体育时事和重大赛事。从课程标准角度来说,初中体育与健康属于水平四,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几个方面均应安排室内课,今天的两节室内课均呈现在课程内容标准水平四(7~9年级)“身体健康”这部分内容中,其中“生活方式与健康”是课程内容标准“身体健康”中“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的第一个目标,课程内容标准对这一部分教学与评价是这样表述的:

学习目标: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了解营养、睡眠、吸烟、饮酒等与健康的关系。如知道膳食平衡有利于促进健康,充分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害健康;懂的食品中毒的常见原因;学会拒绝吸烟、酗酒的方法;了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拒绝等。

评价要点:对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式举例: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说明合理饮食与控制体重的关系,或说出2~3种有效拒绝吸烟、酗酒的方法。

三、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学和文化课教学的异同

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的教学方法:体育与健康室内课与文化课教学具有共性,就在于通过设计符合课程标准、符合教材实际、符合学情和教情合理设置学习目标,通过情境导入(体育课的情境导入应该与其他文化课有所不同)、激趣推进、启发诱导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学会方法、知道运用,为室外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深知,体育与健康的室内课教学与文化课有明显的区别,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突出实践特征、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课程,其室内教学必然有别于文化课。以我粗浅的认识,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别于文化课:一是动静结合,把室内课的静与室外课的动相结合,力所能及地突出实践性。二是诱导结合,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和周边生活出发,学习健康与体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配合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三是身心结合,把身体健康(形体健康和机能健康)和心理健康教学与相结合,把身体体验和心理体验相结合,一方面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对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以我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粗浅的认识,就本课程室内课堂教学提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学校高度重视,把体育与健康室内课堂教学纳入学校课程规划中,与室外实践教学同安排、同要求、同考评。二是认真学习《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要义,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厘清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场所和教学方式,在学段课程纲要、学期课程纲要中按照内容特点安排室内和室外课教学。三是体育与健康教师通过课程理论和室内课堂教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驾驭室内课堂的能力。四是提倡体育与健康教师经常深入文化课教师的课堂,学习室内课设计、情境导入、流程推进、方法选择、师生互动、教学练习、教学评价的方法。五是在每学期初,将体育与健康室内课作为教学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前谋划、提前设计,切实做到适应学科特点、体现学科特色,突出动静结合、诱导结合和身心结合,从而提高室内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效用和效果。六是对重大赛事、特殊天气和环境,提前收集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随时做好临时性室内课堂教学的准备。

参考文献: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篇7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理应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教学模式也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心理特点出发,使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然而近年来,现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理论实践与思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作进一步思考。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据最近一项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为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优化自我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自卑心理”、“控制不良情绪”等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他们现存的心理不健康问题。目前,现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侧重于心理发展规律及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与高校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明显脱节,与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产生错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存在“脱钩”,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内容陈旧等问题逐步凸显。

1.2课程设置单一化

课程设置单一化,即是指众多大学只在大一新生班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其他年级如大二、大三、大四等则未设置、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导致整个大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大一已经全部讲授完。然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一新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寻找自我和调节心态;大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大三学生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心理、就业压力等,然而现今大部分高校仅在大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级特点、学生的实际需要,目标设置不具体、不明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能针对大二、大三、大四等不同年级分别设立针对性、具体化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泛”而“空”,不具体不明确。

1.3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的现场实地调研,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健康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而讲授法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却比较低,因此常常出现学生厌学、逃学、“隐性逃课”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从目前的课堂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形式主要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方式过于传统,为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紧迫。

1.4课程考核单一化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现场实地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其中开卷考试、撰写主题论文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采纳的主要方法,虽然有平时成绩如作业提交、考勤、到课率、旷课率等方面的考核,但是很多流于形式,对实施全方位、全角度、全维度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瓶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1课程设置多元化

高校领导和心理健康教师应高度重,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不同心理需求,对课程设置实施全面改革,可实施“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设置,实施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作为公共选修课“对症下药、量身定制”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课程,采取“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公共必修课应涉及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和基本心理需求,公共选修课则针对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开设不同主题或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分年级、分主题进行,设置系列化的课程,如学习心理学、恋爱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作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为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每个年级的需求不同“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针对性、具体性解决大学生每个年级阶段的心理问题,推动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避免一次课堂教学目标“泛”而“空”,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注意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实用性

针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及教学内容、章节的选择,高校与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应通过众多本科、高职院校实地调研,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实地学情分析,通过问卷、调研、访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调研、问卷与实地访谈与调查,了解大学生针对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以及大学生现存的问题,喜欢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如何讲、什么方式讲”等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量身定制”、“对症下药”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强调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有调查研究显示,60.5%的大学生不喜欢老师讲复杂难懂、理论性高的教学内容,这进一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传授、选择应避免复杂难懂,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实际接受的程度,应遵循“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的法则,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能解决孩子们的实际问题。

2.3教学方法多元化

针对心理健康教师课堂上教学方法单一、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活动、小组讨论、行为训练等形式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参与度、体验度,引导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学习心理学理论提出:成人学习80%是由于自身体验而获得成长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改为“你做我听”,引入互动体验式教学,教与学形成一种积极地互动,通过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统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一门填鸭式的灌输课,而是一门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并重视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增强课堂授课形式的灵活性,强化授课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2.4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为全方位公平、公正地考核、评估大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在设有撰写课程主题论文、开卷考试、问题解答的基础上,应采取活动展现、案例讨论、比赛答疑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全面、综合性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奠定基础。

2.5注重优秀师资队伍的培养与选拔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主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要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应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在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基础上,高校还应鼓励、积极推荐高水平的、有丰富实战经验心理学理论背景的教师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另外,学校应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培养,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讨论,参加心理健康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以及教育教学培训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水平,为保证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为一名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心理健康乃大学生健康之本,各大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一系列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管力度,逐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满足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等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多元化知识的需求与满足,让在校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作者简介:陈志伟(1982-),女,湖南长沙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等。

参考文献

[1] 陈志伟.浅析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5(6).

[2] 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9(2):93-94.

[3] 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4] 欧贤才,杨晓玲.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多重偏差与匡正[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师;健康知识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需要初中体育教师不仅更新知识体系,而且在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的同时,重点关注对健康知识的传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体育健康知识的内容

体育健康知识其的内容相对比较多,主要包含了运动卫生方面的知识、保健方面的知识和营养与卫生方面的知识以及科学锻炼的知识,还有安全运动的相关知识等很多的知识。这些体育健康知识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需要体育教师对其进行深入地学习,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

二、现阶段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学习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程中对于健康知识的理论课时相对较少,体育课中其的课堂的活动技能课很多,由于体育健康知识理论知识太多,教学内容比较繁杂,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重点进行筛选,因此对于健康知识的传授没有足够的时间。并且初中阶段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体育课的课时容易被其他的文化课使用,对于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很难实现。

2.在体育课的实践活动中,对于体育健康知识的渗入相对缺乏。而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够使得体育教学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很多体育教师并没有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使得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能有效地结合,很容易导致学生即使学到了理论知识但是并没有应用到实践中去,使得教学事倍功半。

3.由于一些体育教师坚持固有的教学模式,对于体育的健康知识了解不全面和完整,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导致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无法灵活使用体育健康知识的理论知识,使得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更不用说在课堂中把对体育的技能方面的学习和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指导了。

三、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健康知识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思想

现阶段,随着新课改实施的逐渐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在体育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关注既要重视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对学生健康知识的传授。面对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也给体育教育带来了一些挑战,体育教师首先要确立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基本的、综合的体育素质和体育锻炼的习惯,而所谓的体育素质,不仅仅是指体育课本上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活动实践的能力,还包括要把表面的体育文化知识进行内化,进而逐渐树立成为自身做事的准则和思想道德的素质,让学生把在课堂中所学的健康知识进行内化,成为自身的潜能以及优秀的品质和精神。所以,关于体育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健康知识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健康知识技能素养

教师要不断提高对于健康知识内容的学习,逐渐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体育健康知识的专业度。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体育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人们对于体育教育的新要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要从健身育人这个方面来对学生的进行体育的教育,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对体育的态度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更为健康地发展,体育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标准,根据新时期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不断掌握有关的体育健康知识并把其融入到体育的实践活动当中,进而提高自身体育的教学质量。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其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陈旧,一些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这种现象的发生使得体育教育的质量难以提升。所以,一定要建立科学的体育教育观念,对教材中过分形式化的内容进行调整和淡化,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际结合起来,把现代的科学的体育健康知识和在现实的体育锻炼中经常用到的体育健康知识不断渗透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把不适应时展的内容进行调整或者删减。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课程已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变化,对内容中过多的项目与过于零散的内容进行了整合,这也体现出了现阶段体育教学课程的灵活性。使得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在教学中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重点关注社会的变化以及时代的要求,对固有的传统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进,努力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勇于创新,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总结,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三)建立生本观念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才是教学课堂的主人,因此要在教学中发挥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轻松愉快的的教学氛围。在对教学进行设计和安排时,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征来设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对健康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勇于发表自己意见。让教学课堂更为和谐轻松,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与成功的体验,进而使得学生可以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四、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的体育教育,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健康知识,在教学中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提高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付晓蒙,毛振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授问题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07:89-9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