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卫健委统计信息8篇

时间:2023-03-01 16:27:20

卫健委统计信息

卫健委统计信息篇1

“目前,全国107家妇幼保健院联合参与共建的妇幼保健信息服务网正在紧张地筹备当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信息管理部主任汤学军在忙碌中流露出一丝兴奋。经过近几年来的探索,信息化在全国妇幼保健卫生行业的作用和影响已悄然生变:2002年,妇幼保健中心成立之初,全中心的经费都少得可怜,更不要提信息化部门了。

5年时间过去了,妇幼保健中心信息化工作已是大不同,信息化预算和投入逐年增加,行业信息标准体系初步确立,并在多个地区开展应用试点。最重要的是,全行业的信息化意识已发生重大转变。

一张白纸从零开始

汤学军总是开玩笑说:“自己一直是在搞妇女工作。”作为目前正在攻读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的医学博士,汤学军在临床一线工作过,也搞过科研项目。1996年,汤学军前往武汉计生委工作,负责计生委信息网络的规划和建设。随着200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成立,汤学军又被调到北京来负责全国妇幼保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汤学军介绍,中国是人口大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生殖健康水平更加突出。尤其是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信息化管理不但可以促进妇幼保健工作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还可以方便妇幼保健医疗服务就诊的自主选择。各项基础数据可以即时统计和生成报表,有利于总结经验、开展科研、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妇幼保健工作涉及妇女儿童的各个生命阶段,包括围婚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期保健、青春期保健、育龄妇女非生育期保健、更老年期保健以及妇女儿童健康问题等各个方面。而每一项妇幼保健工作都是以大量的服务对象个案信息为基础,需要逐级记录、整理、分析和上报,并长期跟踪服务。同时,妇幼保健服务及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还涉及许多相关部门的业务配合与协作,如助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以及计划生育、公安、民政等非卫生管理部门。

1997年,汤学军在负责武汉计生委信息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时,投资达到了3000万元,但是各区计生委当时连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都没有,整个部署和规划都是边学边干。2002年,到了妇幼保健中心之后,信息化基础也是一张白纸,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通过研究学习卫生部《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年~2010年〕》,汤学军认识到,目前的妇幼保健信息化在各项基础条件方面尚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要求,还不能及时反映和很好适应社会对妇幼保健服务的需求。于是,汤学军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加强健全标准化、规范化的妇幼保健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以此来为增强各级妇幼保健管理与服务的功能和质量,促进妇幼保健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提高妇幼卫生工作的科学决策和应急指挥能力。

标准出台少走弯路

汤学军认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高效开展和科学决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妇幼保健信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但是汤学军也同时表示,由于我国妇幼保健领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滞后于医院、疾病控制机构等卫生行业其他部门的信息化进程。各地妇幼保健机构缺少信息化实践经验,尤其缺少国家标准和规范的指导,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部署,缺少与相关业务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大量重要的信息资源由此形成“信息孤岛”,海量的信息资料甚至变成信息垃圾。

“信息化是我国妇幼保健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先行,必须尽快研究和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满足基层妇幼保健服务和管理需要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标准体系。”汤学军说。

2004年5月,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受卫生部信息办自筹资金委托,组织启动了《中国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标准体系研究》项目,全国18个省市妇幼保健机构共同参与了课题研究和试点应用工作。经过3年多的工作,妇幼保健行业首批基础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建立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终于完成。并在苏州、厦门、佛山、武汉等城市试点,对项目研制的各项标准规范进行实践检验。2007年,标准成果通过了卫生部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通过了首届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初审。

共享与标准同行

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制订卫生信息化标准,将“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作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的基本前提。所以,在制定妇幼保健行业信息化标准的过程中,汤学军还同时领导开展了妇幼保健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

“SARS事件让我们认识到各级数据共享的重要性。”汤学军介绍,“目前妇幼保健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三大平台:内部数据直报平台、内部政务平台和公众信息门户网站平台。这三个平台的应用内容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共享,几级平台之间数据实现纵向共享、上报共享。”

汤学军强调,在目前国家对妇幼工作投入相对薄弱的时候,省级以下的很多妇幼保健机构并没有条件去投入很多的经费用于建立各自的信息系统。通过上述三级平台的数据共享,可以在短时间内带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让大家尝到数据共享的甜头,就能起到像孵化器一样的效果。各地省级平台、市级平台相继建起来后,虽然各自都是独立的,但并不孤立。”

“光杆司令”的人才计划

全国妇幼保健行业有3000多家县级以上机构,30万从业人员。但是当初刚开始搞信息化的时候,汤学军说只有他“光杆司令”一个人。

“2003年,中国卫生妇幼信息学协会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时候,在全国150个委员中,属于妇幼保健行业的就我一个,而且只是一个兼任委员,连一般的常委都不是。”汤学军笑着说,“我当时有些不服气呀,很多省市级妇幼保健院年收入几亿元,我却只能和县级人民医院信息科主任一样当委员。”

不过汤学军坦言,当时了解妇幼保健行业信息化的专门人才的确很少,尤其是既懂得妇幼保健行业业务,又对信息化建设了解的复合人才匮乏。

卫健委统计信息篇2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下,我认真履行信息中心各项工作任务,较圆满的完成了本职工作,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都有所提高。现将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学习情况

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措施。一是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认真研读《谈治国理政》,准确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于工作之中,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夯实业务能力,自学互联网知识、计算机知识,统计知识,提高依法统计能力和信息化发展站位;三是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严格执行干部廉洁规定,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不讲违反党的纪律的话,不做违反党的纪律的事。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信息化工作

1.做好网络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了我委政府外网(互联网)、政务专网、卫生专网的正常运行。

2.积极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在委各位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多方沟通协调下,启动了我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我们及时督促跟进,现各项工作按预期顺利进行(时间关系,具体情况略。完成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数据质控平台、平台服务组件部署;对XXX市全员人口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健康档案系统数据、服务资源数据库和决策支持数据库的整合;协调预防接种数字门诊一体化系统和医院健康app对接工作;对XXX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代码审计工作;完成平台界面效果图设计;捋顺调试完培训指导操作)。

3. 及时跟进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上传数据存在的问题,并协调相关工程师配合医院进行修改,上传数据质量明显提升。(针对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数据上传存在的问题,我们多次召开座谈会并向省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请示沟通,协调各相关工程师进行分析研究,找解决办法,最终数据质量提升明显)。

4. 组织协调、培训,完成了我市村卫生室信息管理系统的部署,上线运行及使用率全省第一。

5,完成了卫生计生系统综合协调办公系统的部署,并协调市电子政务办对委各单位综合协调办公系统运行的网络进行开通部署。

6. 做好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维护工作。一是对全员人口数据库信息质量进行日常监测;二是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做好信息的比对;三是开展人口基础数据清理清查工作。

7. 完成XXX省出生实名登记系统的维护工作。对各医院出生婴儿进行实名登记。

8. 完成卫生计生系统人员的变更和维护。累计更新录入诚信体系相关信息1500余条。

9.完成了我委软件正版化有关工作。对软件正版化有关制度、台帐进行了规范,对机关正版化软件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并登记备案。

(二)做好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1.建立完善意识形态相关制度,规范了各种资料台账。及时修改了《XXX市卫生计生系统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工作机制方案》、《XXX市卫生计生系统网络舆情引导处置流程规范》、《XXX市卫计委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等工作机制,并完善了新闻发言人制度。

2、加强自媒体管理。对我委系统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进行登记、造册,对委属各单位自媒体进行2次抽查,再次梳理委属各单位自媒体备案情况。

3.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年内新增网评员71人,参与市委网信办下达任务22次,转发、跟帖评论367条(次)。

4. 组织开展了我委系统意识形态安全督导检查2次。拟写上报了《XXX市卫计委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执行情况报告》。

(三)加强网络安全工作

1、精心策划组织了卫生计生系统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门户网站、LED显示屏、横幅等重要宣传方式普及宣传国家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各医疗卫生机构也均开展了专题学习)。

2、加强计算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管理。认真开展了卫生计生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隐患的排查,对关键基础设施信息进行了登记备案。

3、坚持信息审核制度,信息实行四级审核,信息要填写《卫计委信息签发单》方可。

4、完成卫生计生系统保密工具的配备和检查

5.请公安网安部门对网站登记保护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网站安全。

6.组织开展我委系统《勒索病毒》防范工作,提出具体防范意见措施,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

(四)加强我委门户网站的维护管理

完善网站管理办法、修改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做好网站维护和信息审核工作,全年共审核、更新各类信息2300余条,处理网站公众信箱来信3条,均以经委领导批示相关科室处理解答完毕。定期对网站进行自查,按要求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模块栏目,并将自查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给市政府电子政务办。

(五)依法执行统计调查

1、完成国家卫生统计报表网络直报工作。全年及时完成了月报表、实时报表、临时报表等各类卫生统计报表。

2、完成国家人口计生统计报表网络直报工作。按时完成了季报和年报工作。(根据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和出生实名登记系统各项报表数据,进行认真的审核)

3、完成了我市区划代码国家直报工作。与统计、民政部门沟通协商,按编码规则,及时对新增小区、撤并的街区进行编码调整。

4完成狂犬病疫苗,百白破疫苗数据上报工作

5、完成了国家安排的卫生计生系统人力资源统计调查工作。

(六)统计培训工作

组织开展卫生计生统计队伍培训工作,全年共组织培训4次参加人员200余人次。

(七)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1.牵头完成了我委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收集、公示、上报工作,在我委网站、信用XXX、信用XXX上公示。

2.编制完成上报了我委系统《2018年度政务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3.完成了我系统对外公布的服务和监督投诉电话接听情况自查整改。

4.每月2号前定期上报我委扫黑除恶会议学习贯彻情况信息。

5.完成了我委系统《清理规范户外政治性标语广告》工作。

6.完成了我委系统宗教自查工作,下发了《XXX市卫生计生系统宗教自查方案》。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存在问题

一是学习自觉性有待加强。二是工作上做细做精还不够,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卫健委统计信息篇3

1月9日,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各级卫生计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行业指导,将社会办医纳入区域卫生规划统筹考虑,持续提高社会办医的管理和质量水平,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规模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实现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共同发展。

《意见》要求,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足够空间,优先满足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需求。新增卫生资源无论何种资金渠道,须按有关规划要求和标准进行审批。

《意见》明确,按照逐步放开、风险可控的原则,将香港、澳门和台湾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的地域范围扩大到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其他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可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特定区域设立独资医疗机构。合理设定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境外资本股权比例要求,省级卫生计生部门负责履行独资医院审批职责。

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社会资本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举办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机构或向医院集团化发展。积极发展中医类别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专科医院,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

《意见》还称,制定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指导意见,允许医务人员在不同举办主体医疗机构之间有序流动,在工龄计算、参加事业单位保险以及人事聘用等方面探索建立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的衔接机制。《意见》同时要求加强监管,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范围。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志刚表示:“通过发展社会办医,扩大卫生资源供给,能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健康统计专委会试点启动

2013年12月25日,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统计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健康测量与健康统计应用发展学术交流会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启动会在上海召开。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代表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对专委会举办学术交流会开展地方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给予了肯定。他要求专委会结合医改深化推进、卫生统计及健康领域相关重大问题的研究与解决,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学术研究以及应用示范工作。

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吴凡介绍了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卫生信息学会支持下,本市疾病防治信息标准研制和专委会学术工作取得的进展以及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市卫生计生委支持下,加快信息标准落地与应用,积极先行先试的工作情况。

2014年,专委会将结合死因统计全覆盖、慢性病危险因素防治评估、残疾死因监测与评价和人口老龄化测量等重点主题开展专委会活动。

医联工程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卫生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医联工程――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及协同服务系统研发与规模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攻克了高可信分布级联式框架设计、分布与集中结合的混合式多级存储结构与多维索引、基于协作网格的医学影像共享与渐显传输等多项关键技术,奠定了上海在区域医疗共享及协同服务方面在全国的技术领先优势;同时该项目首创形成的以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全流程“一站式”自助就医和智能临床诊治为特点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在全国具有推广示范意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为国家医改的重要举措,2005年上海先行先试医疗机构“管办分开”,率先建设医联工程项目――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及协同服务信息系统。这一建设思路为原卫生部制定“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提供了依据。

《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的指导意见》出台

由国家卫计委、财政部、人社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正式印发。《意见》提出,到2015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意见》指出,“5+3”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模式,即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意见》明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是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对象为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培训基地原则上设在三级甲等医院。

《意见》明确,机构编制部门在制定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标准时,将有关机构承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作为核定编制时统筹考虑的因素。

培训对象是培训基地住院医师队伍的一部分,享受相关待遇。单位委派的培训对象,委派单位发放的工资低于培训基地同等条件住院医师工资水平的部分,由培训基地负责发放;面向社会招收的培训对象与培训基地签订培训协议,其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标准参照培训基地同等条件住院医师工资水平确定。

在经费保障方面,《意见》提出,建立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政府对按规划建设设置的培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教学实践活动,并对面向社会招收和单位委派培训对象给予必要补助,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予以适当支持。

《意见》提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可提前1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申请个体行医,在符合规定条件的前提下,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优先,并逐步将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作为必备条件。

17例死亡病例与疫苗无关

1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通报乙肝疫苗问题最终调查结果:近期各地报告的17例疑似预防接种死亡病例确系与接种疫苗无关,1例重症已康复出院,不排除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未发现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存在质量问题,决定恢复其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的使用。

通报称,截至2014年1月14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国家食药总局组织抽取的康泰公司6个批次乙肝疫苗样品进行了检验。全项目检验显示,所有批次样品均符合企业注册标准和国家药典标准;经与批签发数据对比,所有批次样品的检验结果与同批次产品批签发结果一致,说明产品质量稳定。

健康档案标准与区域信息平台项目获中华医学科技奖

1月8日,中华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医学科技奖(2013)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统计信息中心承担的项目《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标准体系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研究及应用》(以下简称“项目”)荣获三等奖。

项目来源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社区卫生信息技术技术标准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信息技术研究》、《国人健康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与建设》等3项国家课题,期间历经7年研发推广。

项目通过系统研究和大量实践,在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明确提出了健康档案概念和内涵。首次提出了确定健康档案记录内容的时序三维空间概念模型理论,涵盖人的全生命周期;二、首次建立了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标准的四维体系,即基础类、数据类、技术类和管理类标准体系。制定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与值域代码在内的58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研究了文档规范总则、健康档案共享文档20个;三、系统提出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解决路径,被原卫生部采纳并印发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两个技术指导文件;四、首次提出了以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核心的国家卫生信息化总体架构;五、创立了网络化健康档案建立、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包括实现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实现综合卫生管理和对社区全科医生、全科队伍和社区卫生机构量化绩效考核。

中南大学亿元建临床大数据

在数字医学迈入数据医学的时代,中南大学成我国首尝“螃蟹”的高校,投亿元资金启动“湘雅临床大数据建设”项目,展开大数据在临床医学领域大范围、系统性的探索和应用的研究。

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介绍,该校所属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等五医院,医疗体量庞大,年门急诊量共600多万人次,产生的医疗数据亦非常庞大。

该校共遴选出101个研究项目,每个项目年度资助经费不低于20万元,拟连续资助五年。每个项目由湘雅多家医院在某一种或某一类疾病领域的专家们组成团队,共同建设临床大数据库。项目建设内容涉及大部分常见和重要疾病,也包括医疗技术、临床医学、医疗和护理质量及安全等领域的问题。

张尧学表示,通过未来临床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中南大学将建立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的医疗相关数据运营模式,促进智慧医疗、个体化医疗、医院精细化管理、临床科研、转化医院和基础医学的发展。项目可以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00地市跨省医保即时结算

1月16日,财政部公布了由该部和发改委、中央编办、工信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人社部、卫计委、审计署、食药监总局、国家标准委等12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透露先期在15个省份100个地市开展跨省医保即时结算试点,服务城乡居民超3亿人,逐步建立跨地区医保即时结算模式。

为此,12部门要建立信息惠民工程协调推进机制,协调解决推进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督促检查工作落实情况,适时组织阶段评估和绩效评价。据介绍,信息惠民工程实施的重点是解决社保、医疗等九大领域的突出问题。

专家认为,上述信息惠民计划有助于破解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资源短缺失衡、区域城乡差距扩大、均等化普惠化水平不高等老问题。

北京将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1月13日,北京三级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现场交流会在北京朝阳医院召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三级医院负责人等共约200人参加了会议。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雷海潮在会议上说,当前通州、怀柔、海淀等区县开展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未来两年北京市将建设全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整合全市医疗资源。

雷海潮还介绍了2014年北京市医疗信息化建设优先支持项目:医院院级信息平台建设、医联体信息化项目、有助填补目前国内和北京市医疗信息标准空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项目以及面向患者和公众信息服务应用的数据挖掘项目。

1月10日,北京市海淀区两会消息称,2014年下半年,海淀区将实现北医三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世纪坛医院3家三级医院与海淀医院、中关村医院两家海淀区属医院、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公共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

2014年海淀区将打造“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海淀区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王海波说,以往,患者就诊一家医院办一份医疗卡、建一份病历,要想转院,所有手续从头再来。信息化系统建成后,居民不再需要拿着社保、各医院的医疗卡去看病,只用拿着专网的“一卡通”就可以在海淀辖区内任意医院挂号并调取病历。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挂牌

1月15日,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挂牌。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的成立,是该省按照国家要求,为保障人民健康、提高人口素质所作的重要举措,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优化配置服务资源、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坚持医改方向的大政方针。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整合了原省卫生厅和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职责,该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卫生计生系统的机构调整也将展开。

中国首个医学语音识别系统助医生快速输入病历

根据美国医学会(AMA)的统计,医生职业生涯大约有15%~20%的时间用在了病历书写及与之相关的文案工作上。接受训练的医生(如住院医)花在上面的时间更是高达30%。虽然病历书写是行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巨大的工作量让很多医生苦不堪言,对医院来说也是改善运营效率的重要环节。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运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手段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便是一个例子。中国目前有若干语音识别公司,但在医学内容的语音识别上一直没有一个专业的服务商。

针对这个空白,国内领先的移动医疗公司杏树林联手语音识别领域的专业服务商,联合开发了第一个医学专业领域的中文语音识别引擎。该引擎经过杏树林的医学数据库算法优化,对医学专业内容的一次性识别率达到93%,再加上云端校正技术,整体识别率可以接近100%。

3D打印助颅底肿瘤精准切除

日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多学科协作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E-3D数字化医疗三维设计系统,结合3D打印技术,成功将一名患者的复杂颅底肿瘤及周围组织等比例打印出来。医生在术前通过全仿真模型对手术进行干预设计,最终精准地将患者颅内复杂肿瘤完整切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即可下床行走。

由该院肿瘤科黄俊辉教授和湘雅口腔医院的专家等组成的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E-3D数字化医疗三维设计系统,将患者CT和MRI扫描获得的影像学数据融合,并作进一步精细化处理,获取精细化空间数据,转化重建为三维模型,将颅底复杂肿瘤和毗邻血管及神经等组织区分,结合3D打印技术,成功将患者的颅底肿瘤及周围组织等比例、精细打印出来。以李学军为首的专家组,以此为依据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肿瘤切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以色列3D全息投影让医生模拟操刀

以色列外科医生埃尔哈南・布鲁克海默轻轻转动眼前漂浮着的一个心脏3D全息投影,他的目光聚焦在一个瓣膜上,随后他切开一个刀口,就像是为患者手术一样。这看上去很像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但虚拟影像的运用如今成为了外科医生挽救生命的现实帮手。

近日,以色列开发出了一种梦幻般的医用3D全息投影。通过新技术,医生可以用3D全息投影进行模拟操刀练习,为手术治疗和远程医疗打造了一个新平台。布鲁克海默表示,有了这项新技术,手术的成功率会得到很大提高,“这个新系统可以提供人体解剖图,它很逼真。医生能直观地看到身体组织的一切,这包括器官所处的位置和人体运行的情况。有了它的帮助,你可以更好地进行手术,更好地了解身体结构。”

该项技术的联合开发公司之一的“真实影像”公司表示,新技术将被应用于外科和远程医疗等领域,它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头带可控制梦境

日前,一款包含光和声音播放器的名叫Aurora的智能头带能让佩戴者影响自己的梦境。这款175美元的头带会在佩戴者做梦时测量其脑电波和眼球的运动情况,还能追踪其身体的移动。在佩戴者进入深睡眠之前对设备进行编程,设备可以让其在更深的睡眠时做更生动的梦,甚至能让其在完美的时刻醒来。

头带的制造者说,Aurora能够在人睡眠的REM(快速眼动睡眠期)发出特殊光线和声音帮助人们在做梦时保持意识,让人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梦境。

头带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手机捆绑使用,只需要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APP即可。头带上的LED灯可以发出一系列的红、绿和蓝色光,并能播放使用者选择的音乐。软件通过可以测量佩戴者的脑电波和眼球活动还有身体的移动来判断佩戴者是否入睡。一旦发现人们无法入睡,头带便会发光并播放音乐。

LED会为佩戴者的梦境提供视觉线索,让其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一旦佩戴者发现在做梦,其梦境就会有无限可能。Aurora会帮助佩戴者控制梦境,让人们梦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中国医疗IT市场10大预测

IDC最新的报告《中国医疗行业IT市场2014年10大预测》显示,2013年中国医疗改革稳步推进,政府的医疗卫生信息化投入增加,医院的信息化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3年11月结束的十三中全会决议中,允许医师多点执业、促进民营医院发展和促进公立医院改制等深化改革措施,将会非常有力地推动医疗信息化的发展。

IDC对2014年中国医疗行业IT市场做出如下10大预测:1. 移动医疗系统在大型医院快速普及,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2. 医院无线网络建设加速,并带动固定网络的升级;3. 临床数据中心成为医院的建设重点,大数据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开始试点;4. 医师多点执业促使区域卫生信息化再次成为热点;5. 专业临床科室的信息系统开始建立,医疗信息化向纵深发展;6. 医院机房和数据中心升级,带动企业级IT产品需求增长;7. 民营医院快速发展,公立医院改制重组试点,外资医院扩张;8. 社交网络与健康管理结合,促进可穿戴健康设备市场发展,生成医疗大数据;9. 机构养老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尝试与医院信息系统集成,远程医疗支持居家养老;10. 制药行业的研发和创新受到普遍重视,研发对大数据等信息化的需求加剧。

数字健康公司融资20亿美元

北京时间1月9日消息,专注于移动医疗的创业公司孵化器Rock Health最新报告显示,风险投资家对数字健康创业公司的兴趣依然浓厚,2013年这些企业共获得了19.7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同比增长39%。

整体而言,2013年共有186家数字健康创业公司获得了195笔投资,每笔投资额至少200万美元。其中,电子病历和临床工作流程领域获得2.45亿美元投资,高居榜首。

卫健委统计信息篇4

卫生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啸宏从医改工作和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局,阐述了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要继续围绕卫生改革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做好总体设计和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动员社会力量,促进卫生信息化的实际应用,为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实现健康中国的美好愿景做出更大贡献。

陈啸宏在发言中肯定了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他在大会演讲中表示:“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平台建设成效明显,部分省建立了省级信息平台和区域信息平台,实现了区域内医疗信息共享和跨区域医疗信息协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和影像诊断信息系统加快了建设。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基本实现了院内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一些地区和医院积极开展居民健康卡的发放和应用,在方便群众预约挂号,提供优质、高效、连续、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成效显著。可以说卫生信息化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便民惠民服务,有益地促进了医改的深入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医疗成本控制,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实现了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此次大会是近年来卫生信息化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卫生信息化工作的深入交流,必将为卫生信息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陈啸宏在发言中还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捉住机遇,推动卫生信息化发展迈上新台阶;二是要以需求为导向,强化卫生信息化为民服务的功能定位;三是要以完善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加快推进各业务系统的协同;四是要统筹推进重点工程,尽快实现卫生信息化的整体功能效用。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建设智慧卫生,创造健康生活”的报告。报告指出,随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信息化已成为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医疗保障、计划生育服务和卫生综合管理等各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近年来,卫生信息化已在实现便民惠民措施、支撑卫生改革、提高监管、监测、评价能力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会将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民政部的指导下,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发挥学会社会组织的作用,为政府、用户和厂商的合作搭建活动平台,配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完成好研究、交流、咨询和培训等各项任务,创新卫生信息化服务模式,做到以人为本,互联互通,建设智慧卫生,实现助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目标,为全国人民创造健康生活。

全力实现“卫生信息梦”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做了题为“智慧卫生 信息惠民”的报告,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和重点任务要求、卫生统计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展与挑战等内容进行了报告。指出在全国卫生、计生资源整合的新形势下,通过实施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即搭建部级、省级、地市级(县级)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计划生育、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等业务的应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员人口等数据资源库,建设一个国家卫生专网,重点加强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以居民健康卡为载体,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便民惠民、保障健康”的“中国梦”之“智慧健康梦”。

孟群在发言中强调:“‘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要求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四点开展: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要积极推广医保就医“一卡通”,方便参保人员就医,把信息化作为提高基本医保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快建立具有复合功能的医保信息系统;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普遍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到2015年实现基本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有条件的村卫生室;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要加强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优化服务模式和服务流程,普遍实行预约诊疗,改善就医环境,明显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并发展面向农村基层及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要加快推进标准建设,进一步实现互联互通,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信息的互联互通,方便群众就医。”

孟群在总结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时,就八项内容进行了介绍: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电子健康档案快速发展,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初具规模,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与应用成效显著,信息化创新医疗服务新模式,信息技术提高卫生应急和管理能力,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发行应用,卫生信息标准促进实现互联互通。

值得一提的是,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各省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区域平台实现了省级平台间的互联互通,上海、北京、云南等省实现了全省跨地域信息交换共享。

在卫计委调查的12个省中,9个省已经建立了省级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了卫生信息的共享交换、统计分析和辅助科学决策。在接受调查的147个地市中,62%已建立与省级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了健康档案调阅、双向转诊、重复检验检查提示、绩效考核等业务应用。在全面推进的居民健康卡工作中,区域发卡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已经确定了15个省市为试点地域,增加了大型医疗机构的发卡模式,居民健康卡的便民惠民效果已经显现。

在谈到未来面对的挑战时,孟群说:“数据质量和利用有待提升,标准的推广急需有效的激励机制,在经费投入上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信息安全面临的形势严峻,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人才,全行业技术开发能力有待提高,所有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着力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卫生监管四大体系,以有效提高业务能力,实现覆盖整个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采集和管理。众所周知,‘35212’是信息化发展的蓝图,而原卫生部和原卫生计生委合并后将实现资源整合,增加了计生系统的原计生资源库后的蓝图将变为‘36312’,我们的工作将围绕这一蓝图有序展开,并最终实现‘中国梦’之中的‘卫生信息梦’。”

交流成绩共话未来

卫健委统计信息篇5

一、建设背景

电子健康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顶层规划的全国通用就诊服务卡,旨在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多卡并存、互不通用”堵点问题,方便群众就医和健康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标志着电子健康卡(码)由试点转为全面普及应用。电子健康卡采用国家标准二维码技术和国密算法,为每位居民生成个人唯一、全国通用的“电子健康二维码”,可实现对各地目前在用的医院就诊卡、母子健康手册(妇幼保健卡)、预防接种证、医保卡等各类健康服务介质的兼容使用和统一管理。居民通过电子健康卡将能顺畅连接预约挂号分时就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电子健康档案授权调阅、互联网诊疗等各类医疗健康服务,对推进健康建设,推动医改政策落地,助力健康精准扶贫,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目标

严格遵循国家和省相关标准和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全县统一规划,以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逐步完成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卡应用环境改造,不断丰富电子健康卡应用场景,实现全县健康医疗服务“一卡通用”。按照“标准统一、安全可靠、开放兼容、保障应用”的原则,建设稳定高效、安全可靠的电子健康卡应用及管理系统,确保各级电子健康卡管理系统无缝对接、身份认证体系统一、数据安全可靠。利用电子健康卡的身份识别功能,基于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对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整合、共享、调阅和管理。

三、建设内容

根据市电子健康卡建设实施方案,改造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子健康卡的应用支撑,为居民在预约就诊、健康档案共享、家庭医生签约、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便捷结算等方面提供惠民服务。

1、制订电子健康卡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内容涵盖电子健康卡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技术路线、实施计划、任务分工和保障措施等,并报市卫生健康委备案。

2、推进用卡环境改造工作。积极推进辖区内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电子健康卡用卡环境建设改造,购置扫码设备,完成相关业务系统升级、识读终端和自助设备改造等工作。

3、县级医院建设内容

(1)制订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内容涵盖电子健康卡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技术路线、实施计划、任务分工和保障措施等,方案报县卫生健康委备案,完成建设后须实现与市、县级电子健康卡系统互联互通,通过互联互通测试后方可正式上线发卡使用。

(2)院内业务系统改造。各医院搭建前置服务器,按照《省电子健康卡应用接口文档》通过专网或电子政务网实现与市级电子健康卡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调用前置服务器的接口服务,实现对电子健康卡二维码的加密和解密服务。同时要积极协调院内信息系统开发商,逐步完成院内涉及电子健康卡应用的各业务系统升级改造。如医院自有APP需集成电子健康卡的,需使用市电子健康卡系统提供的统一SDK。

(3)部署或升级终端设备。部署、升级自助服务机、报到机、窗口扫码设备等所有用于支撑电子健康卡应用的终端设备,以支持电子健康卡的应用,所有相关设备须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电子健康卡技术规范》有关要求。

四、实施步骤

(一)筹划准备阶段(2020年4月-2020年5月)顶层设计,编制方案。

1、结合我县实际编制建设实施方案,报市卫生健康委备案;

2、确定我县居民电子健康卡试点运行医疗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确定县中医院、白塔畈镇和燕子河镇中心卫生院为试点医院。

(二)试点实施阶段2020年6月-2020年7月)夯实基础,逐步实施

1.在试点基层上,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卡环境建设,并实现与市级电子健康卡系统的互联互通。

2.各县级医院完成电子健康卡用卡环境建设,可支撑电子健康卡的发卡和应用,并实现与市级电子健康卡系统的互联互通。

(三)全面推广阶段(2020年8月底前)全面推广,扩大应用。

1.全面完成县、乡、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电子健康卡应用环境建设,逐步扩大电子健康卡应用范围。

2.加强对电子健康卡的应用监管和宣传推广工作,各医疗单位探索深化电子健康卡应用,逐步实现“一卡多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卫健委成立县电子健康卡建设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面推进电子健康卡建设,各医疗机构要及时成立组织,明确专人,制定方案,报县卫健委备案。

(二)明确责任分工。县卫健委负责全县电子健康卡项目建设和工作推进、电子健康推广使用的统筹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负责组织协调本院包括医共体成员单位的电子健康卡软硬件建设和各系统用卡环境改造、使用终端的优化改造等,以及与电子健康卡信息系统的对接开发实施工作,优化医疗机构就医服务流程,开展单位内电子健康卡的用卡宣传和引导工作等。

基层医疗机构在卫健委、医共体牵头医院的统一部署下,积极配合用卡环境改造,配备电子健康卡扫描终端,将电子健康卡进行宣传推广使用。

科大讯飞负责完成基层医疗HIS、区域LIS、区域PACS、区域心电、区域公卫与电子健康卡管理系统、电子健康卡应用密码机接入、虚拟化SDK程序包、虚拟化应用接口等开发工作及国家平台密钥管理系统的对接工作。负责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与市等上级系统的有效对接,保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集成度和成熟度。

(三)强化保障措施。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医共体牵头医院承担本单位的全部软硬件改造、安装、运维服务等费用;卫健委、医共体牵头医院承担基层卫生医疗单位的全部软硬件改造、安裝、运维服务等费用。各单位要积极争取,切实保障电子健康卡建设、应用、宣传推广等经费。

(四)加强实名管理。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实名制管理,重点将医院自建的就诊卡及基层卫生、妇幼保健等系统按照“统一标准、开放兼容”原则,统一接入电子健康卡注册管理体系,全面实现实名制就医和“一卡通用”。

卫健委统计信息篇6

[关键词]卫生信息化;社会资本;内涵;分类;参与特征

卫生信息化是集先进卫生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投入、创新技术、完善系统和培养队伍的长期而渐进的过程。卫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金、技术、服务资源等。据原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计,2010-2012年间,我国国家层面总投入95.754亿元支持全国卫生信息化建设[1]。《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估计,实施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工程,预计需要中央累计投资611亿元,加上地方配套及医疗机构自筹,实际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2]。然而,各级政府对于卫生信息化的财政投入有限,筹资渠道单一,卫生信息化软硬件的投入、运营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卫生信息化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缺乏也造成其对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支撑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卫生信息化后续系统升级和运行维护经费难以到位,卫生行政部门仅靠自身的资源难以满足卫生信息化的需要。因此合理利用社会资本,明确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分类与特征,创新卫生信息化建设模式,推动卫生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1.1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由社会学中的社会和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综合而来。最早提出社会资本一词的是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格林•洛瑞(GlennLoury),他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促进或帮助获得市场价值中有价值的技能或特点的人之间自然产生的社会关系[3]。随后,皮埃尔•布迪厄(P•Bourdieu)、詹姆斯•科尔曼(JamesColeman)、罗伯特•D•普特南(RobertPutnam)等学者将社会资本全面引入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并建立了社会资本的理论框架[4]。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社会资本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各个领域中[5]。目前关于社会资本的内涵仍然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朱炜提出社会资本是除政府资本之外的所有物力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行动力资本的总和[6];我国民间认为社会资本是一个相对于政府投资资本的概念,是指政府投资资金以外的社会资源[7];财政部印发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中将社会资本定位为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境内外企业法人,但不包括本级政府所属融资平台公司及其他控股国有企业[8]。本文主要探讨社会资本和政府的合作问题,而社会资本是不同于政府的概念体,将其界定为区别政府资本以外的社会资源,分为智力资本、物力资本和财力资本。1.2卫生信息化为充分反映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信息化不同内容和不同阶段的特点,我们深入分析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就确立了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9],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也有学者认为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软件系统建设、信息化的组织体系建设、信息化系统安全体系建设、组织的信息化与业务连续性管理意识的培养和强化[10]。2013年,《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人口健康信息化的总体框架,明确了卫生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数据资源、业务系统、区域平台、基础设施网络等内容[11]。综上所述,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政策、技术和资源三大类。政策包括为规划、促进、完善卫生信息化建设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分析、评估和监测;技术包括卫生信息化建设必需的标准规范、软件系统、硬件设施等条件,根据其技术属性以及与卫生业务的相关程度又可以分为基础工具、核心服务和延伸服务3类,基础工具是指不具备业务特异性,适用于所有卫生信息化服务的建设内容,如网络基础设施、信息传输介质、标准规范等,核心服务是指与卫生服务紧密相关的业务信息化建设内容,延伸服务是指有别于传统卫生服务的其他卫生服务所需的信息化建设内容,如健康咨询平台、健康管理服务、就医流程优化服务等新生业态;资源包括保证卫生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人才、资金等外部资源。

2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分类

本文以用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社会资本物理属性为划分依据,将社会资本分为以下三类。2.1智力资本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咨询机构等提供的各类卫生信息化政策、规划、标准规范、业务需求分析、数据分析与利用等。这类社会资本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通过知识、管理等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提供方向上的指导和信息利用服务。2.2物力资本包括信息技术类、信息服务类企业提供的各类卫生信息化软件、硬件、基础设施、互联网服务等。这类社会资本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体,通过提供卫生信息系统、信息设施、信息服务等产品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提供实物环境。2.3财力资本包括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社会组织提供的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以及相关金融服务。这类社会资本并不直接参与卫生信息化建设,而是通过与智力资本或物力资本合作提供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通过对卫生信息的运营管理、基于卫生信息服务的衍生服务等实现资本的升值。

3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社会资本参与的特征分析

3.1各类社会资本已参与卫生信息化建设随着卫生信息化建设理念的创新,各类社会资本均已参与到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在智力社会资本参与方面,如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从2001年依托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长期从事标准信息研究和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卫生标准规范研究[12];在物力资本参与方面,如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租用中国电信网络建设卫生系统业务专网[13],崇州市政府引入第三方软件公司共同注资成立合资公司开展崇州智慧医疗建设项目[14];在财力资本参与方面,如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引入银行及企业的支持开展市级平台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信息系统接入平台建设[15]。3.2社会资本已参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各领域通过对国内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社会资本参与案例的分析,在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机制设计、网络基础设施、信息传输介质、标准规范、各类业务信息系统、健康管理服务等方面均有社会资本参与。在政策机制设计方面主要以智力资本参与为主,主要体现为规划、促进、完善卫生信息化建设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分析、评估和监测等;在网络基础设施、信息传输介质、标准规范等方面,以银行、通讯公司等大型国企的物力资本投入为主,如北京怀柔、平谷等试点区县的医疗机构通过与银行合作,为广大居民发放健康就诊卡[16];在各类医疗卫生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部署方面,目前参与主体仍是传统信息技术公司,如国内大多数医院所使用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主要是购买软件供应商提供的成熟产品;在健康咨询平台、健康管理服务、就医流程优化服务等新生业态方面,发展迅速,各互联网巨头们也纷纷参与其中,如宁波市卫生计生委与第三方公司共同开发的全国首家云医院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运营的健康管理[17];在保证卫生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人才、资金等外部资源方面,参与主体以银行等财力资本为主,大量金融企业通过提供风险投资等金融服务参与到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中,实现了对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有效补充。3.3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信息化建设合作的方式多样化目前国内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信息化建设合作方式多样,主要可归纳为三类:一是外包模式,即政府卫生部门将其信息化规划、建设、监理、运维和信息资源管理、业务管理等工作中的部分内容通过市场化机制或授权委托交给专业机构完成,主要包括技术咨询、系统建设及运维、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加工、设备托管、数据备份、业务执行、项目筹资等[18],一般通过政府付费实现收益;二是特许经营模式,即根据使用者付费原则,社会资本部分或全部投资卫生信息化建设,并通过一定的合作机制与政府部门分担项目风险、共享项目收益,政府根据项目实际收益向特许经营公司收取一定的特许经营费或给予一定的补偿,项目的资产最终由政府保留,如崇州智慧医疗建设项目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同时,崇州市政府每年拿出上年GDP的2‰购买服务,为合资公司提供盈利渠道[19];三是多元合作模式,这种新型模式中不仅有公共部门与私有部门的合作,还可有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的参与,各合作主体以完成公共服务的供给为目的,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形成以双赢或多赢为理念的相互协作模式,如邵逸夫医院、杭州市江干区卫计委和第三方软件公司等联合,共同建设“邵医健康云”平台[20]。3.4新技术应用助推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信息化建设近年来,移动医疗、健康物联网、健康云服务、医疗大数据等新兴概念与技术引起了医疗卫生行业和信息通信行业的普遍关注[21]。如利用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进行健康管理的理念得到广泛共识,预计在未来5年中,将会产生约200亿元的健康管理服务市场[22]。移动医疗产品正在走向智能化、个体化、轻便化和连续化,以“北京健康云”为例,它包括三层架构:底层是“感知设备层”,通过dulife可穿戴设备、百度健康平台等产品,用户可以实时监测到自己的健康数据;中间是“健康云平台层”,当健康数据上传到云,健康云平台层负责对所有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计算;上层是“健康服务层”,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如减肥瘦身辅导、健康管理咨询、远程心电监测等[23]。同时,随着居民对生活方式和健康保健的日益重视,互联网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获取健康保健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各种健康资讯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3.5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在国家转变政府职能的大背景下,公私合作模式在各行各业得到推广应用。大力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信息时代、开放时代的必然选择。2013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建立政府统筹、部门主导、社会参与、便民惠民、合作共赢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模式”,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啸宏在2014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上指出:“卫生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24]。近年来,伴随智慧城市的发展,地方卫生政府也积极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信息化建设,如浙江《关于促进健康信息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引入社会资本搭建健康信息服务基础框架、开发健康信息服务普惠项目、拓展健康信息服务新型业态等。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国内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地相继开展了多个公私合作项目,参与主体涉及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公私合作模式项目公司、信息软件公司、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通信运营商、高校科研单位等,项目的投资金额也屡创新高,如财政部已经公布首批30个PPP示范智慧城市项目,总投资规模约为1800亿[25]。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借助银行及电信运营商,2014年累计引入社会资本3.64亿元开展居民健康卡建设[26]。

4结语

卫健委统计信息篇7

践行大健康

会议以“智慧互联大健康、融合创新见未来”为主题,从智慧医疗、移动医疗、医疗健康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分级诊疗等方向,全面解析了信息技术在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与发展趋势,体现了大会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平台作用,以及持续推进云大物移、人工智能等相关应用、技术与医疗健康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宗旨。

健康报社副社长肖景丹及北京大学信息科学院副院长谢冰代表主办方致辞,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原副主任王才有和北京大学教授、IEEEVTS北京分会主席焦秉立主持了开幕式全体大会。

据了解,目前我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存在资源统筹和整合利用不足、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亟待加强、政策法规和相关标准滞后、专业机构不健全及人才总量不足等问题。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将着眼加快建成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工程、基层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智慧医疗便民惠民工程和健康扶贫信息支撑工程五大重点工程。

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恭伟、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分别就全民健康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大智移云时代的智慧医疗为主题做了大会主旨报告。

周恭伟在报告中说,国家卫生计生委围绕13大重点工作任务,制定了加快建成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工程、建设基层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智慧医疗便民惠民工程、建设健康扶贫信息支撑工程等五大工程,来着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践行大健康理念,核心就是要树立大健康理念,要以治病为中心,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的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也就是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周恭伟说。

区块链护航医疗数据安全

邬贺铨院士则从技术应用方面分析了未来医疗健康领域创新技术的应用。他讲到,“现在是一个计算无处不在的时代,软件定义一切,软件包容万物,连接随手可及,宽带永无止境,智慧点亮未来,服务以人为本,助力智慧及精准医疗。”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宽带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展现智慧医疗未来的场景。当前,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是医疗领域永远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随着互联网移动医疗时代的到来,医疗行业面临严重的数据安全问题,也许来源于医师的失误,黑客的攻击,或者实时编辑过程中没有及时更新电子记录,患者可能遭遇各种健康、精神和经济损失。

邬贺铨介绍说,区块是包含时间戳的数字资产交易信息数据块,区块链是由密码关联的区块串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也可称为分布式账本。区块链(Block Chain)是比特币技术中的核心部分,能够实时核实和记录所有交易,维护数据的可靠性,有助于避免医疗行业误诊或恶意修改数据的行为。

“目前的医疗网络,所有数据都汇总到一个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服务器管理者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可能使用其存储的涉及用户隐私的数据。由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其所有传输的数据都经过严格加密,用户的数据和隐私更加安全。区块链能够收集和整合医疗过程中的所有数据,所记录的每一次诊断治疗和其他医疗行为都有时间戳,事后不可改变,确保了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完整性,有助于在医患之间建立起信任。”

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制定“医院信息化建设指引”,预计下半年能够出台。

多点发力 各方协作

北京市卫计委信息中心主任琚文胜则从电子健康记录共享的实践与思考方面,分享了电子健康记录共享在未来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与国家规划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希望移动医疗的出现,能在下一步电子健康记录分享带来新的突破。

湖北省卫计委信息中心主任肖树发从服务医改、惠及民生的高度,讲解了省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在推进医改实践中的助力。河南省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王永峰从区域医疗协同平台的实践,展现了未来发展的前景与期望。

大会得到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七乐康、蓝卡健康集团、IBM、健客网的支持,也带来了最新的技术应用演示。中国移动以服务健康中国发展的战略愿景,依托技术资源的优势,展示了在医疗健康领域远程医疗、智慧医院、分级诊疗、健康管理4大业务领域的应用案例;中国联通建立了医疗云基地,着力于医疗信息化云化之路的推进与服务;七乐康以全新的医疗生态平台打造的互联网医院,通过融合与创新,实现医疗的无界限;蓝卡健康集团则通过互联网平台强基层、扶基层,以支撑家庭医生签约及分级诊疗的实现;蓝色巨人IBM是全球领先的ICT公司,一直在引领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次会议IBM带来了认知医疗的最新实践,为医疗与健康构建有效的连接;健客网则从医药电商的角度发力互联网医院,向与会观众分析了互联网医院的赢利模式、医药电商的助力和健康网的互联网医疗探索。

卫健委统计信息篇8

会议吸引了来自中、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位医院管理者和信息化建设专家出席,围绕新医改形势下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新任务和新需求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根据新医改的目标和需求建设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平台的路径和方法。来自国内外近百家知名医疗IT厂商参展。

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名誉会长曹荣桂,总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傅征,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总后卫生部综合计划局副局长刘爱国,总后卫生部信息中心主任刘运成,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洪山,湖南省卫生厅厅长张健,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湘雅医院院长孙虹,湖南省儿童医院党委书记盛小奇,301医院原副院长陈晓红,中国卫生信息协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李包罗,美国医疗保健信息与管理协会(HIMSS)亚太区总经理杨裕华等出会开幕式。

曹荣桂会长在开幕式上说,希望本次大会成为活跃的、具有开创性的和可信赖的大会。CHINC举办17年来,中国医院信息化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然而也要认识到我们与国际水平还存在差距,中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

王羽司长对我国的医疗信息化进程做了简单回顾。他总结说,卫生部近来对医疗信息化的投入在逐步加大,经过三年医疗信息化试点工作的实践,目前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各机构应在利用自己的力量基础上整合各方力量,积极稳妥地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最终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李包罗副会长对中国HL7(Health Level)卫生信息交换标准委员会工作做了重点介绍。

会议上对获HIMSS Analytics 6级认证的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长安医院和烟台毓璜顶医院进行了颁奖。

电子病历有标可依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梁铭会在大会上对卫生部电子病历试点工作及应用评级情况做了介绍。他说,自2010年以来,卫生部在全国29个省(区、市)选取178家医院进行了电子病历试点,并对其进行评级测评。在已经进行的测评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获得6级认证,山东平阴县人民医院获得5级。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刘海一说:“中国电子病历评级标准的推出和实施,有利于卫生管理部门掌握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情况与应用水平;有利于医院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有利于应用软件厂商的产品向合作、共享、智能化发展。”

专家对我国电子病历评级系统持乐观态度:也许我国电子病历评级系统还不够成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毕竟它只有一年的历史,就像一个一岁的孩子,随着时间的推进,必然会慢慢长大,越来越成熟。

三家医院获HIMSS6级认证

随着电子病历热度升级,本届会议特别开设了电子病历分会,该分会由HIMSS亚太及中东地区事务副总裁兼执行总裁杨裕华主持。不久前,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长安医院和烟台毓璜顶医院在今年的HIMSS Analytics评级中获得6级认证,成为国内获得最高等级的医院。5月26日中午,HIMSS为以上三家医院进行了颁奖。

韩国盆唐首尔大学医院是亚洲唯一一家达到HIMSS7级的医院,该院首席科技官和小儿神经科教授Hee Hwang在会上做了《跨越HIMSS Analytics7级——下一代电子健康档案》的演讲,对其医院通过HIMSS Analytics 7级的历程做了介绍。

盛京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全宇在《自反馈式的电子病历平台助推医院管理》的演讲中说,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手术麻醉系统、集中打印等形成全医疗流程的无纸化。自反馈式的质量控制保障了医疗质量、不断提升医疗效率和医院管理。长安医院院长王景明对7级目标进行展望时说:“达到7级不但需要IT技术保障,更需要领先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做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才能实现。”

HL7的中国路径

HL7是Health Level Seven的简称,HL7卫生信息交换标准是标准化的卫生信息传输协议,是医疗领域不同应用之间电子传输的协议。它汇集了不同厂商用来设计应用软件之间界面的标准格式,将允许各个医疗机构在异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互。该组织成立于1987年,由SamSchultz博士在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医院主持的一次会议促成了HL7组织和通信标准的诞生。

HL7的主要应用领域是HIS/RIS,目前主要是规范HIS/RIS系统及其设备之间的通信,它涉及到病房和病人信息管理、化验系统、药房系统、放射系统、收费系统等各个方面。HL7的宗旨是开发和研制医院数据信息传输协议和标准,规范临床医学和管理信息格式,降低医院信息系统互连的成本,提高医院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信息共享的程度。Health Level 7中的“Level 7”是指OSI的七层模型中的最高一层。

HL7中国委员会于2006年成立,作为第二届委员会主席,李包罗教授就本届委员会的目标和使命做了详细介绍。李教授说,本届委员会的终极目标是推广HL7在中国的应用,使其真正成为中国HIT信息交换的基础。他说,委员会目前的目标是进行HL7 CDA(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临床文件构架)概念宣传与基础培训,以及进行一系列中国HL7 CDA Implementation的编写。

李包罗教授说:“从有标准到认同标准,最后才能实现互联互通,这是一个过程。而中国,电子病历可检测、可认证的标准还未出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县医院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基层医疗一直是行业热点,也是在新医改方案中要着力发展的重点,信息化建设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届大会专设“基层医疗机构和县医院”分会场,就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问题进行分享和探讨。

卫生部医管司综合信息处处长高学成做了题为《中国县医院医院信息化现状调查》的发言,高处长说,为真实反映我国县医院医疗行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全面概括县医院信息化现状,卫生部医管司委托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对全国842家县医院进行了调查,从收集问卷到整理数据及数据分析处理,历时3个月最终编写成报告。

调查项目主要包括信息化部门人员数量、网络主干带宽、集中存储设备应用、终端设备种类、台式PC数量、放射/超声设备配备、应用系统重视程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电子病历系统建设、HIT存在的问题、信息化建设中的障碍、信息化建设投入等。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