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大学生课余生活8篇

时间:2023-03-02 15:01:24

大学生课余生活

大学生课余生活篇1

【关键词】民办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一、调查的目的

过去的几年里,每年的高考学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大学生也愈来愈多,从过去的大学生是一个稀罕品到如今大学生遍地都是,就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关注点逐渐的放在了大学生上,然而当每一个大学生从一进入大学开始就要面临一个问题:我该如何读好大学?于是,有的人选择了考研考证,有的人选择了在学生会、社团展现自己的领导魅力,还有的人选择了创业。当然,也有不少的大学生陷入到迷茫中,不知所措,往往在大学四年生活里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上课之余,也会在游戏,恋爱,追剧,睡觉中麻醉自己,直到毕业,才幡然顿悟,追悔莫及。这样的情况在各大学里屡见不鲜,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下一个阶段社会各阶层的接班人,倘若在这宝贵的四年里,没有获得能力的提升与成长,又有何资格来肩负重任?正因如此,社会对大学和大学生的看法褒贬不一,但无论处于何种处境,我们都应该以事实来作为依据,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可人云亦云。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是最先触碰到时代的前沿的,我们的想法、观点会影响当下社会,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特别是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贴近社会发展对各种专业、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人才的需求,培养立体型、复合型的“社会职业人”,是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共同特征,不同于公办大学,民办高校更注重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专业实用型人才,那么在民办高校里,大学生究竟是怎样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的呢?课余生活都在做什么呢?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来了解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安排情况,从而发现弊端,找出其问题所在,从而提出我们的对策,使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充实、美好、有规划、有意义。

二、调查方式

本次关于民办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采用在各学院各专业随机抽取部分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第二种是采取从各学院抽出自愿参与的学生进行面对面访谈。

调查问卷过程分为问卷设计、打印调查问卷,发放并回收问卷、对问卷进行分析和处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6份,回收率为97.6%。其中部分题目的答案无效,未计入统计结果。在统计过程中,采取了数据分析方法。先进行问卷编写和数据录入,再由我们自己进行数据整理,将汇总的调查数据转换成具有项数分布和百分比的数据表,最后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撰写调查报告。

面对面访谈过程,采取与心理协会合作,我们对各来自不同学院的36名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学生课余生活与学习现状,征求他们的困惑与建议,共同探索解决方案。

通过对他们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最终根据找出的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

三、民办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分析

1.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情况

根据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把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大致分为三类:学习主导型、娱乐主导型和实践主导型,见表2。

学习主导型的同学将大多数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面,但比例并不高,只有22.34%;娱乐主导型的同学则属于一有时间就会想到玩和休闲娱乐的那种,这个比例是很高的,达到64.96%,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展,上网玩游戏和网络聊天无疑成为了大学生休闲娱乐的首选。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或参加社会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这样的现状,我们了解到,高度自由且充足的课余时间往往会因为部分因素而导致大学生在娱乐中挥霍,那么大学生们对自己的课余生活又有什么评价呢?

2.大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满意度情况

从表3调查结果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评价满意度并不高,很多大学生在大量的课余时间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于是对大学生活感到乏味无聊,致使很多大学生就沉迷于游戏、睡觉和恋爱中。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到,以湖南省为例,大部分公办学校由于课程紧凑,课程任务作业繁重,因此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较为单一但充实,而民办高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大学生留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去锻炼实践,但如果自制力不强,引导不好,会有很多民办高校大学生课余生活浑浑噩噩,那么他们真正的困惑在哪呢?

3.影响大学生生活规划的因素

通过影响大学生生活规划因素的调查分析,主要有这样三类学生群体:一类是不善交际且自制力不足型。目前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性格各异,不善交际,往往接触不到良好的朋友圈子及信息渠道来指导自己成长;二类学生是没有目标安于现状或者跟随大众型,特别是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这一类学生受寝室、班级人群影响颇深,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过着安逸的大学生活,为了合群,和室友、同学打成一片,最终挥霍时间于娱乐之上,而公办大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作风与习惯,往往是一个寝室一起去图书馆学习阅读,这是值得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和发扬的。第三类是自我主导型。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目标,自制力比较强,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提升自己,那么这些学生到底在课余时间需要什么样的平台和机会充实和锻炼自己呢?我们对他们的机会需求进行了调查。

4.大学生的机会需求

从表5调查的结果显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更注重企业的学习实践和创业竞赛的实践机会,通过这些方式来锻炼和提升自身的能力,也更显示出民办高校大学生注重的是应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公办大学学生更注重的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在访谈中,不少的大学生表达出自己希望能够多接触企业的运作流程,为将来的就业做好打算,如果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校企对接平台,打造一个完善的让学生认识学习企业的绿色通道将有助于大学生成长。

5.课余活动需要得到的指导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规划对大学生的意义重大,什么样的指导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呢?通过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若学校有一个专门服务于本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信息平台将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当然,如果对大学生活充满了迷茫,也应该通过专业的指导老师,向有经验的学长学姐请教学习来摆脱自身困境。

四、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的建议

我们是当代的民办高校大学生,有自己切身的体会,并且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非常渴望在学习之余全面发展与锻炼自己,希望自己的课余生活质量提高,能够过得充实有意义,尤其是在面对面访谈中,学生都不止一次的表达出希望学校有一个专门为大学生课余生活服务的信息平台,来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参加有意义的课余活动,为他们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可以很方便的寻找属于自己的专业信息、社团信息、考证信息、培训信息、就业信息等,这样会进一步丰富大学生课余的生活,提升大学生课余生活与学习的质量。

所以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主流的课余生活在于:考研考证、社团活动、创业竞赛、就业兼职以及阅读交流这五个方面。

因此,我们将研究与设计一个大学生课余生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大学生在考研考证、社团活动、创业竞赛、就业兼职、阅读交流等信息的综合服务平台,有效解决大学生因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圈子而自甘堕落的现况,为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提供资源整合利用的空间,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系统的设计,系统内容设计如下:

(1)优课园:分为三个部分:

①学习类:提供在大学校园礼堂、体育馆等大型场合做演讲授课的企业家、名师的课程信息。

②专业类:提供各学院各专业的校内外的培训机构的免费试听信息,报名信息。

③特长类:提供校内外兴趣爱好类的培训机构的信息。

(2)社联园:提供全校各社团的详细信息以及各类活动信息,让同学们全方位了解学校社团的基本情况、参加社团的条件和报名流程。每个社团或活动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会员,同学们也可以在这个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与活动。

(3)竞创园:主要为希望进行创业或竞赛的个人或团队提供人才库服务,由个人或团队在该版块展示自己的信息,并表达期望以及各类竞赛的信息、创业项目信息和过往的成功案例。

(4)就业园:以兼职、毕业生实习单位、就业咨询为主要内容,通过和校外企业合作,公布招聘信息,为大学生提供最及时的相关信息,并请学校就业指导老师做在线就业指导,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个绿色通道。

(5)遗香园:主要推荐热度高或有价值的书籍,让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留在下面,引发大学生的思维风暴与思考。优化校园的学风建设,提高阅读、读好书的兴趣。

另附其余重要版块:

风云学子:对本校的优秀学长学姐做一个简单介绍,并留下他们的建议和指导,征求学长学姐同意后,留下联系方式,以方便学弟学妹请教和学习。

校内动态新闻:在首页中展示校内的动态新闻、校园微电影视频以及精彩的活动照片。

留言板:给来访学生一个认识了解平台的好位置,给他们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我们将通过这个平台的研究与设计,来完成对大学生课余生活规划的研究、设计与指导。

参考文献:

[1]崔春.高职大学生课余阅读现状及导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05.

[2]谢莉.大学生课余活动的年级差异性调查.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08.

[3]毕瑞.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研究.西南大学.2011-04.

[4]雷启英.浅谈高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现代企业教育.2013-10.

[5]王华倬,刘玫瑾,秀.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01.

[6]石庆善.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调查及思考.现代商贸工业 2010-12.

大学生课余生活篇2

近日,针对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这个话题。了解我校同学的课余活动状况,我展开了对我校大一大二各专业的200名学生的调查(其中大一:110人,大二:90人)这次调查,我采取了任意抽样问卷调查,主要调查了大学生课余活动的内容。现在,结合一项专项调查结果,对我校学生课余活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一、课余活动内容取向概况

根据一项专项调查,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参加课余活动方面存在内容上的不同取向。在给出课余活动的12个选项之后,大学生作出了如下的选择。

体育锻炼 11% 校系活动和工作 13%聊天、社交 19% 课余学习 21% 阅读课外书刊报纸 12.5% 勤工助学 5% 上网、打游戏 10% 活动 4% 睡懒觉 3% 无所事事1% 其他 0.5%

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学习”、“聊天、社交”、“阅读课外书刊报纸”、 “体育锻炼”和“上网玩游戏”五项是大学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而我校学生课余活动取向是以“课余学习”、“聊天、社交”、“体育锻炼”为主要活动。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聊天、社交”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二位。我校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

二、大学课余生活取向表现出年级和性别差异

各年级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对大学生的适应性以及学习任务不同,在课余活动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专项调查表明,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大学生课余生活篇3

过去的几年里,每年的高考学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大学生也愈来愈多,从过去的大学生是一个稀罕品到如今大学生遍地都是,就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关注点逐渐的放在了大学生上,然而当每一个大学生从一进入大学开始就要面临一个问题:我该如何读好大学?于是,有的人选择了考研考证,有的人选择了在学生会、社团展现自己的领导魅力,还有的人选择了创业。当然,也有不少的大学生陷入到迷茫中,不知所措,往往在大学四年生活里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上课之余,也会在游戏,恋爱,追剧,睡觉中麻醉自己,直到毕业,才幡然顿悟,追悔莫及。这样的情况在各大学里屡见不鲜,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下一个阶段社会各阶层的接班人,倘若在这宝贵的四年里,没有获得能力的提升与成长,又有何资格来肩负重任?正因如此,社会对大学和大学生的看法褒贬不一,但无论处于何种处境,我们都应该以事实来作为依据,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可人云亦云。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是最先触碰到时代的前沿的,我们的想法、观点会影响当下社会,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特别是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贴近社会发展对各种专业、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人才的需求,培养立体型、复合型的“社会职业人”,是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共同特征,不同于公办大学,民办高校更注重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专业实用型人才,那么在民办高校里,大学生究竟是怎样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的呢?课余生活都在做什么呢?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来了解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安排情况,从而发现弊端,找出其问题所在,从而提出我们的对策,使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充实、美好、有规划、有意义。

二、调查方式

本次关于民办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采用在各学院各专业随机抽取部分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第二种是采取从各学院抽出自愿参与的学生进行面对面访谈。

调查问卷过程分为问卷设计、打印调查问卷,发放并回收问卷、对问卷进行分析和处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6份,回收率为97.6%。其中部分题目的答案无效,未计入统计结果。在统计过程中,采取了数据分析方法。先进行问卷编写和数据录入,再由我们自己进行数据整理,将汇总的调查数据转换成具有项数分布和百分比的数据表,最后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撰写调查报告。

面对面访谈过程,采取与心理协会合作,我们对各来自不同学院的36名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学生课余生活与学习现状,征求他们的困惑与建议,共同探索解决方案。

通过对他们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最终根据找出的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

三、民办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分析

1.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情况

根据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把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大致分为三类:学习主导型、娱乐主导型和实践主导型,见表2。

学习主导型的同学将大多数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面,但比例并不高,只有22.34%;娱乐主导型的同学则属于一有时间就会想到玩和休闲娱乐的那种,这个比例是很高的,达到64.96%,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展,上网玩游戏和网络聊天无疑成为了大学生休闲娱乐的首选。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或参加社会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这样的现状,我们了解到,高度自由且充足的课余时间往往会因为部分因素而导致大学生在娱乐中挥霍,那么大学生们对自己的课余生活又有什么评价呢?

2.大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满意度情况

从表3调查结果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评价满意度并不高,很多大学生在大量的课余时间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于是对大学生活感到乏味无聊,致使很多大学生就沉迷于游戏、睡觉和恋爱中。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到,以湖南省为例,大部分公办学校由于课程紧凑,课程任务作业繁重,因此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较为单一但充实,而民办高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大学生留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去锻炼实践,但如果自制力不强,引导不好,会有很多民办高校大学生课余生活浑浑噩噩,那么他们真正的困惑在哪呢?

3.影响大学生生活规划的因素

通过影响大学生生活规划因素的调查分析,主要有这样三类学生群体:一类是不善交际且自制力不足型。目前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性格各异,不善交际,往往接触不到良好的朋友圈子及信息渠道来指导自己成长;二类学生是没有目标安于现状或者跟随大众型,特别是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这一类学生受寝室、班级人群影响颇深,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过着安逸的大学生活,为了合群,和室友、同学打成一片,最终挥霍时间于娱乐之上,而公办大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作风与习惯,往往是一个寝室一起去图书馆学习阅读,这是值得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和发扬的。第三类是自我主导型。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目标,自制力比较强,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提升自己,那么这些学生到底在课余时间需要什么样的平台和机会充实和锻炼自己呢?我们对他们的机会需求进行了调查。

4.大学生的机会需求

从表5调查的结果显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更注重企业的学习实践和创业竞赛的实践机会,通过这些方式来锻炼和提升自身的能力,也更显示出民办高校大学生注重的是应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公办大学学生更注重的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在访谈中,不少的大学生表达出自己希望能够多接触企业的运作流程,为将来的就业做好打算,如果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校企对接平台,打造一个完善的让学生认识学习企业的绿色通道将有助于大学生成长。

5.课余活动需要得到的指导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规划对大学生的意义重大,什么样的指导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呢?通过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若学校有一个专门服务于本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信息平台将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当然,如果对大学生活充满了迷茫,也应该通过专业的指导老师,向有经验的学长学姐请教学习来摆脱自身困境。

四、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的建议

我们是当代的民办高校大学生,有自己切身的体会,并且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非常渴望在学习之余全面发展与锻炼自己,希望自己的课余生活质量提高,能够过得充实有意义,尤其是在面对面访谈中,学生都不止一次的表达出希望学校有一个专门为大学生课余生活服务的信息平台,来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参加有意义的课余活动,为他们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可以很方便的寻找属于自己的专业信息、社团信息、考证信息、培训信息、就业信息等,这样会进一步丰富大学生课余的生活,提升大学生课余生活与学习的质量。

所以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主流的课余生活在于:考研考证、社团活动、创业竞赛、就业兼职以及阅读交流这五个方面。

因此,我们将研究与设计一个大学生课余生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大学生在考研考证、社团活动、创业竞赛、就业兼职、阅读交流等信息的综合服务平台,有效解决大学生因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圈子而自甘堕落的现况,为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提供资源整合利用的空间,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系统的设计,系统内容设计如下:

(1)优课园:分为三个部分:

①学习类:提供在大学校园礼堂、体育馆等大型场合做演讲授课的企业家、名师的课程信息。

②专业类:提供各学院各专业的校内外的培训机构的免费试听信息,报名信息。

③特长类:提供校内外兴趣爱好类的培训机构的信息。

(2)社联园:提供全校各社团的详细信息以及各类活动信息,让同学们全方位了解学校社团的基本情况、参加社团的条件和报名流程。每个社团或活动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会员,同学们也可以在这个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与活动。

(3)竞创园:主要为希望进行创业或竞赛的个人或团队提供人才库服务,由个人或团队在该版块展示自己的信息,并表达期望以及各类竞赛的信息、创业项目信息和过往的成功案例。

(4)就业园:以兼职、毕业生实习单位、就业咨询为主要内容,通过和校外企业合作,公布招聘信息,为大学生提供最及时的相关信息,并请学校就业指导老师做在线就业指导,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个绿色通道。

(5)遗香园:主要推荐热度高或有价值的书籍,让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留在下面,引发大学生的思维风暴与思考。优化校园的学风建设,提高阅读、读好书的兴趣。

另附其余重要版块:

风云学子:对本校的优秀学长学姐做一个简单介绍,并留下他们的建议和指导,征求学长学姐同意后,留下联系方式,以方便学弟学妹请教和学习。

校内动态新闻:在首页中展示校内的动态新闻、校园微电影视频以及精彩的活动照片。

大学生课余生活篇4

[关键词]课余生活 高职生 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胡孝四(1971- ),男,安徽安庆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德育与高职教育;蔡有柱(1973- ),男,江苏南京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处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江苏 南京 21003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资助项目“轨道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880055)、2013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高职大学生业余生活调查”(项目编号:201313106012Y)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73-02

重视内涵建设是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关心的问题。内涵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上。本文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谈如何对待高职生的课余生活,促进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课余生活对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影响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课堂教学、课余生活、实习实训、社会影响、家庭教育等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课余生活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影响来看,其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如果忽视课余生活,学生在课堂所学的思想道德知识很快就会被忘记;反之,如果能对课余生活加以引导、教育和管理,必能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知行不统一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一些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如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利用学生寄宿制优势,有效管理学习时间,开展综合素质的全员全院全程皆教的环境育人和养成教育,清洁工都通过身体力行教给学生如何保护环境,收到了良好效果。如果说学校是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平台,那么课余生活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培育的角度看,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所看的书、所听的讲座、所参加的活动、所接触的环境等对素质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职业氛围对于高职大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人文素质的养成也需要相应的人文校园文化环境。从现实来看,我国的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变成了人力工厂和职业培训所,而不是培养“人”的地方。所以,丰富高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对于提升高职生的人文素质及其他素质至关重要。

从身心素质来看,不少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体育课程,这是非常必要的,但还远远不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固然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但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和实践。课余生活中大学生的恋爱、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活动对其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至于身体素质的锻炼,不仅要通过体育课掌握一些运动的技能技巧,更需要在课余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长期坚持。

二、高职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状况如何?其对高职生综合素质具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下简称“我院”),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大一和大二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2份,有效率为87.33%。具体结果如下:

第一,关于课余活动的内容。调查显示,我院大一、大二学生双休日之外每天的课余时间集中在1~4小时,课余活动主要有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睡懒觉、上网、和同学聊天、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等,虽然学习是绝大部分同学课余生活的内容之一,但也有31%的同学在课余时间从不学习。有62.1%和60.9%的同学课余活动的内容分别选择了睡懒觉和上网,这应该是高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真实反映。有26%的同学选择学习(阅读课外书籍)作为花费课余时间最多的活动,18.3%选择睡懒觉,13.4%选择上网,8%选择运动健身,7.6%选择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双休日,上网和睡懒觉均占被调查对象的65.6%,学习(包括上各类培训班)占41.2%,运动占33.2%,逛街占30.9%。可见,目前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参加的社团活动、体育活动、学术讲座等明显偏少,上网、睡懒觉活动明显偏多,这种课余生活状况显然不利于增强高职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课余生活篇5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444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9-1126-02

【关键词】 精神卫生;生活质量;回归分析;学生

课余生活满意度是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一种主观评价。它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幸福感取决于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参加程度和适应能力[1]。有研究表明,学校是学生课余生活压力产生的主要场所,课余生活满意度的高低是影响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2]。学生课余生活是学校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大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现状和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关系,有利于了解大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现状,进一步指导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选择乐山某普通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问卷987份,其中有效问卷9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6.2%。其中男生400名,女生550名;一至四年级分别为225,390,181和154名;理工、人文、艺术及其他专业分别有285,143,394和128人。

1.2 问卷的设计 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量表在简明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的基础之上[3],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访谈学生,在保留家庭、友谊、学校、自身、和生活环境的5个项目基础上,认为有必要增添健康状况、学业、课余生活自由、课余生活质量4个项目。共9个问项,量表采用Likert 7点式计分法,选项从“特别不满意”到“特别满意”,计为1~7分。各项目满意度的平均值作为整体课余生活满意度值,而增加一项“我对课余生活总的满意程度”问项,作为一个有效性的检查。量表包括环境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和自我满意度3个分量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0,0.743,0.659,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NRI=0.907,FI=0.995,RMSEA=0.005)。9个问项在潜变量上的标准化负荷系数为0.36~0.67。表明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测量学量表使用。

《学校生活质量量表》采用中文版量表[4]。量表由45个题目组成,包括整体满足感、负面情感、师生关系、社群关系、成就感、机会和经历7个分量表。量表选项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计为1~4分。学校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school life scale,QSL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 α系数为0.896,重测信度为0.843,总分与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3~0.815,各因子之间相关系数为0.269~0.773;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统计学要求。

另一部分是学生基本情况,共15个问项。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用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等。

2 结果

2.1 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和大学生学校生活质量得分情况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中对家庭和友谊满意度最高,对学校课余生活质量和自由满意度方面得分较低。课余生活满意度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这和大学生对学校生活质量方面的评价结论一致:学生对学校生活质量社群关系和师生关系方面得分最高,对正面评价的整体满足感方面较低,而对学校生活质量的负面评价方面更低。见表1。

表1 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和学校生活质量得分

2.2 课余生活满意度和学校生活质量的关系

2.2.1 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和学校生活质量相关性 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学校与学校生活质量的总分及各分量表都存在关联,课余生活质量除了与师生关系不明显之外,其余Pearson相关系数都达到了统计学水平(P值均

2.2.2 课余生活满意度对大学生学校生活质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对学校生活质量进行回归分析,以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为自变量,学校生活质量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除自由变量之外,课余生活满意度绝大多数变量对学校生活质量具有显著预测作用,9个变量对学校生活质量的解释率为43%。

表2 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和学校生活质量的相关系数(r值)

变量机会负面情感整体满足感师生关系社群关系成就感经历学校生活质量

家庭0.220*-0.1110.0600.1680.0710.188*0.191*0.172

友谊0.045-0.1000.0310.1540.226*0.228*0.1230.141

学校0.441**-0.300**0.488**0.247**0.204*0.262**0.379**0.395**

自身0.166-0.0410.0800.0600.1690.294**0.1580.184*

所住环境0.159-0.1530.288**0.1730.212*0.260**0.187*0.248**

健康0.049-0.183*0.1160.1530.184*0.187*0.0620.113

学业0.060-0.109-0.0030.179*0.295**0.323**0.0900.161

自由0.256**-0.1610.279**0.271**0.193*0.282**0.343**0.328**

课余生活质量0.315**-0.218*0.341**0.1180.225*0.462**0.367**0.344**

课余生活满意度0.294**-0.256**0.291**0.287**0.346**0.443**0.305**0.366**

注:*P

表3 课余生活满意度对学校生活质量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

变量Beta值t值P值

家庭0.1889.080.046

友谊-0.126-2.700.088

学校0.33113.710.000

自身0.1666.870.049

所住环境-0.103-1.310.004

健康-0.147-5.180.006

学业0.1818.500.037

自由0.23313.370.544

课余生活质量0.27117.460.004

注:F=46.15,P=0.000,R2=0.43。

2.3 不同年级学生学校生活质量和课余生活满意度比较方差分析表明,年级在学校生活质量和课余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校生活质量量表中机会、整体满足感、师生关系、社群关系、经历和学校生活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课余生活满意度量表中健康满意和自由满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维度不存在着年级差异。说明年级对学校生活质量各维度方面影响显著,而对课余生活满意度只影响2个维度。进一步作LSD分析发现,学校生活质量和课余生活满意度各维度方面大一学生的得分最高,说明大一学生刚进校时对大学充满了期待,小心的应付着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对他们在大学里所学的东西与未来的生活相关及可以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的认同程度显著比其他年级要高,随着对大学的进一步了解,这种认同程度逐渐下降,其他年级之间差别不明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 讨论

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是以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为基础的一种主观感受。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又是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方面高质量的学校生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不断提高有利于促进学校生活质量提高。

3.1 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当今有不少学生对自己的母校感觉不到归属感,其原因之一是学生对学校没有认同感,对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情况了解不多。研究表明,学生对学校满意度和整体满足感的得分较低,除加强学校的教学水平、管理服务水平和硬件条件之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传承精神来引导学生,以文化教育人,以文化塑造人,从而提高学生对学校满意和整体满足感水平。

3.2 定期进行课余生活满意度测评,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定期进行课余生活满意度测评,特别是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的学生,因为随着年级越高,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和学校生活质量呈下降趋势。通过测评,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分类指导,如学业满意度下降,则可以通过改善学习方法,增加学习努力程度,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增强自信心,进而促进自己身心的发展[5]。

3.3 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 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课余生活满意度和学校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都比较高,这说明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心,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因此,为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校应该围绕学风建设这个主题长抓不懈。

3.4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普及大众参与的活动项目 研究表明,参与活动程度高的学生在课余生活满意度和学校生活质量方面得分都比较高。因此,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围绕学生专业开展相应的专业社团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既能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档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4 参考文献

[1] KARATZIAS A, POWER KG, FLEMMING J, et al. The role o f demographics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school stress on predicting school satisfaction/dissatisfaction: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findings. Educ Psychol, 2002,22(1):33-50.

[2] 丁新华,王极盛.初中生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788-90.

[3] SELIGSON JL, HUEBNERES, VALOIS BF. Priliminary validation of the brief multidimensiond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Soc Indic Res, 2003,61(2):121-145.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8-100.

[5] 阙敏,陶芳标,何春燕,等.初中生抑郁焦虑与生活满意度及自我意识的相关性.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11-615.

大学生课余生活篇6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对影响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得调查研究发现,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的形式和动机男女生有着很大的差别,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男女生有别,不少大学生缺乏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知识,学校缺乏安排和老师的指导,影响他们课外体育锻炼的有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并根据其影响因素来制定相应措施来提高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生活得积极性。

关键词 课余体育 因素 课余体育生活 动机

一、前言

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1]。课余体育生活与体育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任务。大学生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关键期,它是由学校体育过渡到社会体育的桥梁,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以及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树立终身体育观念起着决定性作用[2]。由于大学生自由支配自己的空间不断扩大,怎样体验和利用课余生活已成为当前高校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探究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以及怎样促进大学生更加积极的参加课余体育生活对个体健康甚至国民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的内容及形式

大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他因不同学生的年龄、性格和性别等特征而表现不一。男生大多喜欢球类运动,比如篮球、足球和乒乓球等,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同学还经常参加羽毛球、网球等运动;相对男生,女生则更喜欢参加一些出汗少、趣味性强的体育活动,例如慢跑、快走、踢毽子和扔沙包等体育活动。

大学虽说是一个半开放的小社会,但是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的形式却显得相对单调些,学生主要通过体育课、班级体育活动或者学校运动会等形式来参与体育运动,尽管课下时间充裕,可大多数同学还是选择逛街和在宿舍呆着上网,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与学生的对体育的兴趣和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

三、影响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生活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的因素主要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两方面:在外因方面,受环境、群体(同学)影响的比率最大,说明体育环境对人有明显的影响,高校大学生交往对象主要局限于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久而久之,势必产生彼此之间的影响,这可能与学生的从众心理、从众程度有关,另外,外因中还受地方区域性和地方传统性项目的制约。

(一)影响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生活显性因素

场地器材因素。近年来,由于普通高校的“扩招”现象一直在不断地继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数量都直线上升,这势必造成场地器材满足不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需求。因此,各学校在完成扩招任务的同时,嗨应该考虑到,如何从硬件条件,尤其是场地器材方面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育爱好需要。

时间因素。没时间或时间不够,是制约学生从事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但真正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的却不多,许多课余时间都用到了各类社团活动、上网聊天、交结朋友等活动上,这样使得诸多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没有保障,绝大多数学生时断时续,不具备持久性,而体育锻炼要经常地、持久地进行才能有效地调节和促进机体的发展。

组织指导因素。组织力度不够或根本没人组织,是制约其课外体育活动的另一重要因素。从事体育专业的学生更乐意和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在这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大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另外,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怕累、懒动、没兴趣、体育环境差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3]。

(二)影响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生活的隐性因素

大学生掌握科学锻炼与卫生保健知识不容乐观。由于体育知识的贫乏,导致他们在健身实践及健身习惯养成等方面缺乏正确、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目前高校体育课大都采取选项课教学形式,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但高校在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上,理论课教学时数的极少(体育系除外)。由于体育理论课的不足,严重影响大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与卫生保健常识,这造成部分大学生体育意识淡薄、锻炼自觉性差甚至过量运动反而有损健康的后果。

四、促进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生活的措施

怎样促进大学生积极的去参加课余体育生活是本文的重点,要针对其影响因素解决问题。首先,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是学生进行余暇体育锻炼的基本条件。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条件并挖掘潜力,科学合理的安排提高使用效率;搞好体育场馆、器材的规划建设,使体育场馆设施对硬件条件跟上学校的总体发展,以保障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开展。其次,学校要增加体育活动的项目种类,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课余体育生活中来。第三,为每项活动配对专业的老师,专门保护学生和对学生进行项目指导,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课余体育生活更加有序、和谐。第四,对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理论和卫生保健知识的课堂教育,让学生增强内在理论,并逐渐运用到外在锻炼上去。

五、结束语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缺乏、时间问题、无人组织指导等问题,成为制约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最主要的显性因素。高校大学生不仅是我国体育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国民素质提高的生力军。通过对影响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得因素的研究分析,可以方便从各个方面让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中来,使大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佩华.对体育生活化的再论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6(2):19-21.

大学生课余生活篇7

关键词: 中国、新加坡大学生 课外余暇体育活动 比较 建议

一、引言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大学生在学校体育课之外,利用余暇时间,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康复娱乐和发展为目标,增强体质、娱乐身心、调节生活、舒缓压力、消除疲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是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个人体育爱好的重要途径。

重视大学生课外余暇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贯彻落实全面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计划,帮助大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态度和兴趣爱好,以及锻炼习惯;还有利于大学生跨越校际、班际、性别、年龄等界限,给学生创造一个社交结友、扩大联系的平台,增进社交与社会适应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选取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共6所高校6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2份,有效率99%。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新加坡课外体育活动。

新加坡的课外活动(CCA)又称课程辅助活动,所谓CCA是英语Co-CurricularActivitie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辅助课程”,是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辅助活动处是其专门的管理机构。为了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教育部强制性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参加体育活动团体、制服团体、表演艺术团体、协会和学会团体四大组别中的一项活动。

表1显示,新加坡社会竞争激烈,所有用人单位都将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一项具体要求,这就迫使大学生重视课外体育活动。

表2显示,男生参与最多的是场地要求很高的高尔夫和网球,这对他们今后工作后的社会交际是有帮助的。女生参与最多的是羽毛球、游泳、瑜伽,趣味性高,又能塑身。新加坡课外体育活动有专门的经费,能够较好地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与社会、与专业接轨。

表3显示,新加坡大学生可以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男生有47.3%、女生有45.3%,每次训练时间在60分钟以上。这说明他们已经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

表4显示,在诸多因素中,学习负担重是制约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此,这和新加坡社会竞争激烈是分不开的。

(二)我国课外体育活动。

1951年7月,政务院通过的《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规定:“学生每日体育、娱乐活动或生产劳动时间,除体育课及晨操或课间活动外,以1小时到1小时半为原则。”1990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教委下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都对群众性体育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1995年颁布《中化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近年正在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这些皆为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政策基础,确保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与地位。

表5显示,娱乐消遣、缓解压力是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动机,这说明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走向实际,走向生活。部分企、事业单位在用人标准上已将“身体状态”列为一项具体要求,迫使学生重视课外体育锻炼。

表6显示,男生以大球为主,是为了表现强壮、勇敢、自信和团结。女生以健美操、瑜伽为主,是为了满足健身、塑造形体的目的。

表7显示,55.3%的男生每周参与次数在3―4次,50.76%的男生参与时间在31―60分钟。52.7%女生每周参与次数在1―2次,57.3%的女生参与时间在30分钟以内。可以看出女生参与频率低、时间短,没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表8显示制约因素有两个一是体育场馆不足是制约大学生以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客观地讲,大学生课余时间比较丰富,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合理支配好个人学习、生活时间;二是体育基础差,从小学到高中都没有形成较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四、中国、新加坡两国课外体育活动比较

(一)中国、新加坡两国教育体制的差异。

新加坡高校没有把体育教学视为一个单独的大类别,没有设置必修体育课程与选修体育课程,而是把体育教学活动列入了类似我国课外体育(或称为群体活动)的类别之中。我国所有普通高校都把体育教学单列为一个重要大类。我国的教育体制是中央集权制,全国各类普通高校都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设置了必修体育课程与选修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教学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因此体育教学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活动内容中的一个重要大类。

(二)中国、新加坡两国高校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差异。

中新两国高校体育项目基本相同,尽管两国高校体育项目大同小异,但还是呈现出一些差异,如:新加坡有高尔夫、攀岩、马术、保龄球等项目。从表2可以看出,新加坡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繁多,而我国比较单调,因场地、资金等方面因素,很多项目无法开设。

(三)中国、新加坡课外体育活动培养目标的差异。

新加坡课外体育活动注重学生的潜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立、适应能力,以及自律与服务精神,使他们成为良好公民。

我国的课外活动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课再延续的旧框框,课外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为主,从本质上看,仍是从学校的需要出发,完成学校的体育教育任务。目前虽然体育课的功能与形式正在发生变化,但课外体育活动尚处在换汤不换药的尴尬境地。

(四)中国、新加坡课外体育活动空间差异。

我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仅局限于校内参与,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与社会接触。而新加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空间不仅仅局限于校园,更多的是走向社会,让大学生成为课外体育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让他们在自我管理中成长,广阔的课外体育活动空间让学生更多的与社会接触,在实践中更客观地思考和评价自我价值。

五、建议

通过比较发现:我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想通过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需借鉴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开展好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课外体育活动运行机制,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在课外体育活动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一是运行采取项目管理动制,包括“课外体育活动申报、审批、项目开展、检查和验收评估”等内容。二是管理方式上实行目标导向管理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三自”作用。

(二)建立科学、合理、民主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评价体系,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继续良性运转至关重要。包括:活动组织实施评价、活动效果评价、个人出勤与参与评价。

(三)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内外体育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四)改善校园硬件条件,为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环境,使学生有物可用、有处可去,从而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硬件环境中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伍安春.国外大学生课外活动对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启示.重庆工业学院学报,2006.

[2]张冬梅.四平市青少年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其对策研究.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

[3]张迎春.中、美、日三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比较.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

[4]杨培基.我国部分地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

大学生课余生活篇8

关键词 田径队 课余生活 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学生课余时间学习生活现状为研究对象,对该校代表队学生课余生活进行调查分析。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实验研究的需要,在中国知网上调查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书籍,选取准确合适的问题构建调查问卷。

1.2.2问卷调查法

实验对象为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学生。

1.2.3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山东财经大学田径教练员和班级辅导员的访谈,全面了解分析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队员课余生活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掌握第一手资料。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田径代表队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一个田径队的项目、性别以及运动年限等情况往往与这个队的运动成绩等有很大的关系,另外,生活习惯、娱乐方式、性格特征等也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

2.1.1田径代表队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表1:田径代表队队员基本情况调查表(N=42)

从表1可知,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队员共43人,调查人数42人,其中,短跑项目和投掷项目都是16人,各占总人数的38.10%,跳跃类为10人,占总人数的23.80%,没有长跑项目。男女分布上,男生26人,占总人数的61.90%,女生16人,占总人数的38.10%,男女比例为1.6:1。代表队中项目分布均衡,虽然男多女少,但人数比例适中,符合体育类性别比例特点。

2.1.2 田径代表队运动情况调查分析

表2:田径代表队队员运动年限调查表(N=42)

从表2总结得知,田径代表队队员运动时间为3年以下的有10人,占人数比例为23.80%,3~5年的14人,占总人数比例为33.33%,5~8年和8年以上的各为12和6人,分别占比例为28.57%和14.30%,大部分学生都有3年以上的运动时间,有长期的体育锻炼经历。

2.2田径代表队学生生活习惯调查分析

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往往和其精神状态、生活满意度有直接关系,并且会影响到学习效率和人际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活习惯可以预测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情况。

2.2.1田径代表队饮食状况调查分析

田径代表队大多数人有用餐习惯,占总人数的73.81%,无用餐习惯的也较多有11人占总人数的26.19%;在午饭和晚饭的用餐规律性上,有92.86%人用餐规律,另外很少人用餐不规律,占总人数的7.14%。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田径代表队队员用餐情况基本规律,不过不规律情况主要存在早餐用餐上,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吃早餐的习惯。

2.2.2田径代表队作息情况调查分析

如果一个人有一个科学健康的作息时间,那么也能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以及一副饱满的精神状态。所以,养成合理的作息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田径代表队队员生活休闲方式及人际关系调查分析

学生的休闲方式往往能够反映其心理健康程度,从心理学来看,健康的休闲方式可以作为预测心理情况以及其交际情况的指标。反过来说,一个心理健康、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人,其生活休闲方式和人际关系都不会太差。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学生性别比例适中,符合体育专业学生性别分布规律。

(2)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的学生作息时间并不规律,大部分学生有熬夜习惯,且晚起,午休时间过长。

(3)人际关系方面,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是同学关系和恋爱关系和师生关系,部分存在社会关系,并且田径代表队学生乐于跟他人交流交友。

(4)自我感知方面,学生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并且大部分学生的性格和脾气都是稳定的,这可能和身体活动较多有关系。

3.2建议

(1)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养成科学规律的生活习惯。

(2)加强学校管理,丰富校园生活。

(3)加大学校餐厅营养供给,开辟多种营养渠道。

(4)丰富专业课锻炼内容,增加锻炼和学习的趣味性。

(5)培养学生心理学知识素养,科学评价自我。

参考文献

[l] 吴萍.论大学生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部,2005:(2):5

[2] 刘俊庭,吴纪饶.大学生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