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教师小学法制普法8篇

时间:2023-03-02 15:01:55

教师小学法制普法

教师小学法制普法篇1

全面推进学校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饶河农场教育系统“四五”普法工作总结

版权所有

二00三年是我国“四五”普法教育的最后一年,也是“四五”普法工作的检查验收年。“四五”普法以来,我场教育系统的法制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并举,全面推进学校法制化建设进程的这一总体目标,认真落实“四五”普法的各项内容,积极构建走向法制化轨道的新格局,整合资源,着力营造校园优良环境。通过几年来的实施,实现了整个教育系统普法工作的新进程,有效地提高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新水平,全面完成了“四五”普法所规定的内容和依法治理的各项任务。按照总局、分局关于转发省教育厅教办发〔2005〕82号文件做好垦区教育系统“四五”普法工作总结和迎接省验收工作的通知精神的要求,现将我场教育系统“四五”普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四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

(一)、“四五”普法使依法治理工作理念取得新突破

“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上更加明确。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学校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深入开展“四五”普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以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并举的原则,为创建法制化学校而奋斗。通过四年多来的普法学习、宣传、教育,提高了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实现了“两个转变”、“两个提高”,即实现由增强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各项工作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的转变,积极推进了各项工作的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场中小学的法制化管理水平。其中突出表现为各校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维法、执法,这是普法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二)、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取得了新成绩

学校自“四五”普法以来,将普法工作视为五年规划的助推器,各校均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法制副校长、政教主任为副组长、党团支部、少先大队成员、社会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学校“四五”普法领导小组。各校基本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高规格、有权威的民主法制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纵到底就是从学校到各处、室、组、班级、学生宿舍、食堂均设置了管理人员。横到边就是学校各部门对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做到处处有人管、有人抓。高规格就是无论块块还是条条,学校各部门都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即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真正做到了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家的门,办好自家的事,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机制。同时,按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均专题研究制定出“四五”普法规划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并按照规划要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从而确保了“四五”普法工作的持久性和深入性。

通过四年多来的普法学习宣传、教育,学校法制工作取得了主要成绩是:一是教学工作、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四五”普法以来中小学每年都有1400余名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法制教育,中小学先后都相继组织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了“四五”普法规定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还着重学习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并定期通过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我国已进入法制化轨道,自觉运用法律法规、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同时,利用课堂教育配合重大节日、校会、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如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语文课以文载道,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国防知识讲座,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兵役法》;和国防知识;历史课渗透《文物保护法》,生物课了解《环境保护法》。通过这些形式的教育使与老师、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得到了普及。二是注重实效,活化法制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在普法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不断寻求他的真对性、实效性结合点。如小学政教处利用“三八”妇女节组织学生进行“献给妈妈”的“五个一”活动,即唱一首赞美母亲的歌,送妈妈一份节日礼物,说一句节日的祝贺词;做一件家务事;为妈妈做一首小诗,培养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乐于奉献的好作风、好品质。清明节,少先大队组织各班级缅怀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把老干部科作为进行“北大荒”精神教育的基地,请老干部定期为学生讲北大荒精神,学校与场公安分局、综治办联合举办“远离”的宣传活动,与西通边防二连合作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搞少年军校活动。以上这些形式的活动有效地与普法教育实现了密切性的结合。三是学校法制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中小学为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着力实施“四长”工程,即校长、法制副校长、班长、家长相互配合,联合行动,达到四项指标。即(学生平安、秩序安定,校园安全,围边安定),学校还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聘请公安局副局长杨勇为法制副校长兼法制辅导员,政教主任,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政教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法制教育工作。为确保它的实效性、针对性,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系会议,研究安排法制教育工作。并明确提出了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学生依法从学的基本要求。在全体教职工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做到了:(1)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已步入法治化的轨道。(2)全体教职工均能严格按照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要求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自觉遵守各项规定,不断提高师德修养。(3)法制教育制度日趋完善,教育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法制讲座或法制报告会。每周的团会、队会、政治课、心理健康教育课都能坚持对学生进行有关法律知识教育。(4)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在工作实践中,采取两项措施,即按年级分建立学生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部分管理,负责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理论,让每位家长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家庭远离、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创建文明家庭,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优良的家庭环境。(5)建立依法治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机构和措施。现在全体师生不仅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还能大胆的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如校外小青年来捣乱,多次被师生们抓获归案,保证了学校的安定,体现了师生文明向上、知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

(三)夯实工作基础,依法治理工程跃上新台阶

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上,中小学十分注重把普法与依法治理与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制定了“四五”普法宣传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培训制度”、学习制度、档案制度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制度。教职员工由普法小组负责讲座,每月一次为普法学时间。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十个学时。学生由政教处组织实施,做到计划、课时、教村、师资四落实,全年学习教育不少于二十学时。真正实现管理制度化,组织网络化、计划程序化、阵地社会化、内容多样化、形式具体化,四年来学校实行内外相结合,组织师生召开法制报告会8次,参加法律、法规知识测试8次,办法制教育专栏2个,出刊20期,每年搞一次法制宣传月活动。2005年中学开展了“远离青春陷井”拒绝非法网吧的法制教育活动。进行一次在国旗下教师面向学生宣誓仪式的活动。要求教师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倡导学生远离网吧,中小学通过广播、板报、橱窗等多渠道宣传不健康的信息的危害性;组织“法在我心中”演讲,观看“”图片展。组织召开崇向科学反对的主题班会,中小学每学期都印发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来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这些扎实的工作,为学校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四五“普法期间,学校还特别注重把法制教育与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中小学都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印发给班级,达到人手一份,由政教处对班级进行考核、评比。根据学校实际,中学出台了《饶河农场中学一日常规管理》小学出台了《饶河农场小学—日常规、班规、学生在校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进行明确的规范,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日常行为。

在依法治理的过程中,学校还注重将普法与校园综合治理相合,学校均成立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安全领导小组,中学制定了《饶河农场中学关于加强学生安全的有关规定》,小学制定了《饶河农场小学住校生安全管理制度》、《接送学生制度》,定时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规定全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班级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食堂承包人是第一安全责任人。宿舍后勤副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各组织按职责定期对学校各重点部门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不安全的事故发生。同时学校还配合农场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定期进行检查,整治影响学校环境的不良因素。四年多来,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中小学达到无一例重大事故的发生。

(四)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为普法治理工作作出了新贡献。

在整个“四五”普法依法治理的过程中,学校建立了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执法制度,法律法规学习考核制度,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制度。四年来,中小学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这些制度的制约,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均能以身作则,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真正做到了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在每年的教职工民主大会上,得到了全体教职工的认可。

(五)普法依法治理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在整个“四五”普法过程中,根据学校这一特殊职业,中小学党支部还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依法从教的主攻方向,在学习“四五”普法内容和教育有关法律的同时,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双评》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展“加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大讨论和树师表“铸师魂”的活动。特别是开展近三年来的“双评”工作,通过教育系统在电版权所有视上进行承若,和建立学生、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设立校长信箱,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校风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广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是加强和改善学校管理,推进改革发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重要工作,更是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中小学在此方面也已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每年按期召开教职工民主大会,听取和审议学校的工作报告。规划和财务预决算情况,进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对学校重大决策提出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民主的职能,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展和依法治校的进程。两个中小学先后获得了先进党支部,文明单位,安全文明小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四五”普法先进单位,总局、分局以依法治校合格单位等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四五”普法,有力地推进了学校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进程,极大的提高了学校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的法制素质,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总结起来,回过头细细检查,与当今新形势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个别师生法制观念还需加强,对依法治校不够重视,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师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的自觉性还有待于加强。但我们坚信存在这些不足之外,在“五五”普法时期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三、今后的打算

“四五”普法即将结束,并将迎接上级的检查和验收,总结过去四年多的普法工作,及到的经验是可喜可贺的。也是需要在下步工作中继续发扬和实施的。我们将在“五五”普法时期;进一步加大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有效机制;进一步找好法治和德治的结合点,按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来做好普法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法制化学校做出新的成绩。

教师小学法制普法篇2

我校要认真按照“五五”普法规划,完成普法的学习宣传任务,按照县法建办、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我校“五五普法”工作实际,特制订出今年的“五五”普法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理论为指导。继续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把普法教育同依法治理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师生的民主管理和法律意识,增强师生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依法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依法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普法工作责任

为确保今年普法工作,学校落实普法责任制,校长、书记亲自抓,完善“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党支部书记李春桦为组长,副校长何大琼、教导主任何月熙、法制副校长刘相语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杨明华、工会主席杨加全、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袁爱华、门卫王朝东、学生住管苟银科为组员,各教职工小家为小组。思品教师、班主任为学生的宣传员。坚持党政统一领导,按县局的统一布置,抓好普法工作,切实做到普法工作为教学工作创造安定团结的育人环境。

三、“五五”普法的对象和重点

对象:教师、职工、学生和教职工的待业子女及家属

重点:教职工、学生和学校门卫保安人员学生住管、食堂炊事人员。

四、普法学习的主要内容

以十六大精神、《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建设》和《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学习主要内容,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安全法》、《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为重点,结合学习《中国公民手册》、《行政诉讼法》等。

五、普法学习的具体要求

1、普法学习坚持以集中辅导、讲座为主,结合小组学习个人学习,看录像、知识竞赛,思品课教学,统一考试等形式进行,普法教育面达99%以上。

2、定期召开校普法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工作,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要求小组成员要带头学法、用法,牢固树立依法办事观念,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水平。

3、组织教职工学习专业及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亚格依法办事依法办学、依法执教,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继继开展“三让一树”活动,让学生成才,让人民放心,让家长满意,树文明校风。2010年4月学校举办反普法讲座;2010年5月举办禁毒宣传讲座;2010年6月由交警队举办一次交通法规讲座;2010年10月由法治辅导员举办一次师生大型普法活动讲座,其余时间由教职工自学。

4、按照“五五”普法的五年规划及2010年计划安排好学习,保证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人员三到位。“五五”普法的学习考试一年一次,试题以县司法局提供的试卷为标准,成绩册和样卷由学校存档,成绩册报文教局备案。

5、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法制教育课、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加强日常行为规范及防骗、防拐等意识的教育,增强师生自我保护意识。

6、用健康、文明的生活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禁止“黄、赌、毒”现象在校内发生,崇尚科学,反对,珍爱生命,远离,加强反邪、禁毒、防艾教育,优化育人环境。

教师小学法制普法篇3

关键词:农村 法制教育 建议

要搞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那么教师的法律常识和法制观念现状又是什么样子呢?我曾对本市两县20所中小学的80名教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一、调查情况

1.对教师应依法治教和依法执教的态度:赞成者64人,无所谓者16人。

2.对与教育关系密切的法律名称全面了解、掌握的58人,了解得很少的有22人。

3.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内容掌握程度:比较全面的4人,部分了解的20人,不知道、不了解的56人。

4.当教师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所采取的态度:依法寻求帮助的有57人,找人帮忙的有10人,容忍的有13人。

5.对教师进行普法教育的态度:认为有必要的70人,抱无所渭态度的有10人。

6.学校法律常识学习是否经常:经常学习的有2所学校,不经常学习的有18所学校。

7.对教师自学些相关法律常识的态度:认为有必要的加人,认为有时问可以学一点的32人,无所谓者8人。

从以上数据来看。教师法律常识和法制观念状是令人堪忧的。

二、原因探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农村相对城市来说,经济、文化环境比较闭塞和落后,人们的法律观念比较淡薄,尤其是农村人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我们农村的一些中小学教师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人不敢、不会、不习惯学法用法。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12所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学法用法方面存在以下误区:(1)有的教师认为教育工作主要是教学,学不学法律无所谓,只要把课讲好,学生考出好成绩就行;有时间宁可多学点教学理论或去休息娱乐。也不去自学有关的法律条文。(2)当教师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宁可忍让或找人帮忙解决,也不愿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可以看出,一些教师还不能把自我法制教育和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上升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

2.普法的基础差,普法的措施不力。农村法制观念基础差是阻碍中小学教师学法用法的重要原因。调查表明,大部分中老年教师和民办教师都没有受过专门的普法训练,课后家务负担重,没有时间学习法律;青年教师大多数从师范院校毕业,在校虽然有过一些法律知识的学习,但参加工作后由于种种原因。学到的本来就有限的知识也都忘记了。

3.由于学法、用法与学生升学和学校升级达标及教师晋级的关系不大,因此各级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并没有真正重视普法工作。只局限于一般号召而没有采取必要措施,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普法制度,没有必要的管理监督检查评估机制,没有把普法工作作为衡量和评价学校或教师的一项标准,这是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法制观念淡薄的关键之所在。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学校及广大教师对普法教育的认识。要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我国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使每位教师了解普法的极其重要的意义。(1)教师工作的需要―――个守法敬业的教师才能教出一批守法敬业的学生。(2)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急需用法律规范人们的各种行为,而法制观念的现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只有扎扎实实地搞好普法工作,才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所在。

教师小学法制普法篇4

    一、重视法制教育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把普法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

    2.成立普法领导小组。制定普法工作计划,落实法制教育,并要求把法制教育融入到各项中心工作中去,用典型事例和现身说法强化法制教育。

二、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

(一)加强学生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1.营造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充分利用晨会、班队会、升旗仪式、红领巾小喇叭广播、班级板报宣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铁路法、消防法、食品卫生法、未成年人保护法、6.26禁毒日等相关法律知识。

2.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为家长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向家长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3.立足课堂,让法制教育进头脑。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让法制宣传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通过品德课程以及其他各学科教育内容,将法制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让学生法制观念和意识逐步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

4.结合法制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常规纪律教育,严格贯彻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做到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考核,不断培养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名遵纪守法、讲文明、讲道德、有文化的合格公民。

(二)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工作

1.组织教师对《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进行综合测试,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

2.在学校工作群向教师宣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班主任群向班主任宣传相关法律知识。

3.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向教师宣传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让教师知法懂法,从而树立良好教师形象。开展向优秀教师学习交流活动,要求教师严格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全心全意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养成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4.邀请政安消防公司专业人员到我校对师生进行消防法、春季防火等宣传。

教师小学法制普法篇5

一、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普法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局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区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治教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强化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依法管理。各校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国防教育法》、《国家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各校领导班子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带头学习,同时安排专门的法制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习。

二、领导重视,成立机构,制定计划,完善规章,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制度、体制、机制保障

领导重视“五五”普法工作是抓好普法工作的关键,是推动普法工作不断前进的主要手段。为抓好“五五”普法工作,我局首先成立了以局长王殿君为组长、局科室负责人和基层校级领导为成员的“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小组成员具体负责“五五”普法工作职责及任务进行了分解,在明确职责的情况下,使任务落实到人。按照上级“五五”普法工作要求,对“五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为使我局“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我局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水平,推进依法治教。各校也成立了“五五普法、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普法、学法、用法的相关制度,制定了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校工作计划。各校在区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聘请了法律顾问和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校长在全校学生中举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制知识讲座。由于领导得力、计划周密、制度健全从而保证了我局各校的普法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指导,强化督导,狠抓落实,保证普法工作计划有效实施

在“五五”普法落实工作方面,一是利用每周三政治学习时间安排全体职工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将“五五”普法学习内容与业务素质学习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安排教师进行重点学习,做到重点掌握,提高了干部、教师学法、用法、懂法的意识,使干部、教师在熟悉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培养了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采取各种形式,使普法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校园之声”广播站,定期出黑板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定期进行知法、守法教育,采取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以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鼓舞学生。各校还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的强化教育和训练。

三是围绕每年12月4日普法宣传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请学校法律顾问义务为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法律咨询。同时举办由全体学生参加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四是各校规范了升降国旗制度,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坚持围绕爱国主义主题,开展由学生自拟题目自写讲稿的“国旗下讲话”活动。

五是进行“禁毒”宣传,参加“禁毒知识竞赛”,许多学校举办了“禁毒知识讲座”,参观“禁毒图片”展览,扎实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的教育。

六是重视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的矫治工作。对严重违反学校纪律,受到了学校的纪律处分的学生,各校班主任倾注了爱心,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其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参加学校有益的活动,发挥其特长,对他们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加强学校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成为一方净土

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要切实贯彻《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的关键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把他们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的合法公民,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努力。为此各校每学期都要请上级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学校给学生作法制案例分析情况的报告。各校都

认识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学校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各学校本着教育和防范为主的原则,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坚持对师生进行治安教育,提高保卫、值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各校还与派出所、学校所在的社区紧密配合,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使校园环境得到净化。

五、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

,以法治校,大力推进校务公开

各校坚持每学期一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做到了学校各项制度的制订、重大问题、学校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都由全体教职工参与讨论,研究决定,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以及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

为了切实做到依法治校,让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全部实行公开。一是干部、教师的岗位设置、聘任公开;二是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公开;三是干部教师的年度业绩考核公开;四是“两免一补”资金的发放公开;五是财务工作公开;六是教职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凡是在政务公开允许范围内的事项,都努力做到公开、透明。超级秘书网

六、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做好稳定工作,为和谐做贡献

加大问题处理的力度,坚持依法治访。组织干部、教师和退休教师集中学习国家《条例》等有关法规政策,开展依法治访的宣传教育。在广大干部、教师中牢固树立“教学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切实做好稳定工作。

教师小学法制普法篇6

一、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普法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局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区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治教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强化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依法管理。各校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国防教育法》、《国家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各校领导班子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带头学习,同时安排专门的法制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习。

二、领导重视,成立机构,制定计划,完善规章,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制度、体制、机制保障

领导重视“五五”普法工作是抓好普法工作的关键,是推动普法工作不断前进的主要手段。为抓好“五五”普法工作,我局首先成立了以局长王殿君为组长、局科室负责人和基层校级领导为成员的“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小组成员具体负责“五五”普法工作职责及任务进行了分解,在明确职责的情况下,使任务落实到人。按照上级“五五”普法工作要求,对“五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为使我局“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我局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水平,推进依法治教。各校也成立了“五五普法、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普法、学法、用法的相关制度,制定了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校工作计划。各校在区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聘请了法律顾问和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校长在全校学生中举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制知识讲座。由于领导得力、计划周密、制度健全从而保证了我局各校的普法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指导,强化督导,狠抓落实,保证普法工作计划有效实施

在“五五”普法落实工作方面,一是利用每周三政治学习时间安排全体职工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将“五五”普法学习内容与业务素质学习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安排教师进行重点学习,做到重点掌握,提高了干部、教师学法、用法、懂法的意识,使干部、教师在熟悉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培养了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采取各种形式,使普法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校园之声”广播站,定期出黑板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定期进行知法、守法教育,采取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以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鼓舞学生。各校还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的强化教育和训练。

三是围绕每年12月4日普法宣传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请学校法律顾问义务为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法律咨询。同时举办由全体学生参加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四是各校规范了升降国旗制度,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坚持围绕爱国主义主题,开展由学生自拟题目自写讲稿的“国旗下讲话”活动。

五是进行“禁毒”宣传,参加“禁毒知识竞赛”,许多学校举办了“禁毒知识讲座”,参观“禁毒图片”展览,扎实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的教育。

六是重视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的矫治工作。对严重违反学校纪律,受到了学校的纪律处分的学生,各校班主任倾注了爱心,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其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参加学校有益的活动,发挥其特长,对他们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加强学校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成为一方净土。

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要切实贯彻《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的关键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把他们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的合法公民,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努力。为此各校每学期都要请上级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学校给学生作法制案例分析情况的报告。各校都认识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学校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各学校本着教育和防范为主的原则,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坚持对师生进行治安教育,提高保卫、值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各校还与派出所、学校所在的社区紧密配合,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使校园环境得到净化。

五、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以法治校,大力推进校务公开

各校坚持每学期一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做到了学校各项制度的制订、重大问题、学校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都由全体教职工参与讨论,研究决定,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以及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

为了切实做到依法治校,让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全部实行公开。一是干部、教师的岗位设置、聘任公开;二是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公开;三是干部教师的年度业绩考核公开;四是“两免一补”资金的发放公开;五是财务工作公开;六是教职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凡是在政务公开允许范围内的事项,都努力做到公开、透明。

六、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做好稳定工作,为和谐**做贡献

加大问题处理的力度,坚持依法治访。组织干部、教师和退休教师集中学习国家《条例》等有关法规政策,开展依法治访的宣传教育。在广大干部、教师中牢固树立“教学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切实做好稳定工作。

教师小学法制普法篇7

[关键词]六年制本科;教师口语课程;改革策略;训练体系

DOI:10.13694/ki.ddjylt.2016.01.017

2010年,湖南省启动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1],旨在为农村小学培养高学历的综合型小学教师。“教师口语”作为“培养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2],它的任务是培养六年制本科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口语的能力,并具有对小学生交际口语训练进行指导的能力,因而在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生的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六年制本科生的特殊性以及过去四年制高招师范生的教师口语教学存在课时不足,部分教师只重理论讲授不重能力培养,对教师口语训练重视不够等问题,促使我们必须对六年制本科生教师口语课程改革展开研究和探索。

一、六年制本科生的特殊性

(一)普通话水平不高,方音明显

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各地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山区,初入校时普通话水平都不高,乡音浓,方言语调重。据调查显示,2014年湖南一师招收的1500多名六年制本科生,有15.4%的学生以前在家中和学校从未说过普通话,63.8%的学生在初入校时普通话水平在二级乙等以下。

(二)口语交际训练少,交际的自信心不够

由于农村中小学缺乏良好的师资以及语言交际环境,一些语文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六年制本科生没有接受过口语交际训练,与城市孩子相比性格羞涩内向,口语交际缺乏自信,交际能力较差。调查显示,2014年湖南一师招收的1500多名六年制本科生,有超过50%的人在口语交际中会面红耳赤、手足无措,有26%的人当众发言会忘记内容,不知所云。尤其在口语即兴表达中,经常会出现蹦词、重复、语句不连贯等现象,或者出现词语搭配不当、句子缺主语或宾语、句式杂糅等语病。

(三)未来职业定位清晰,学习教师口语积极性高

六年制本科生进入大学后,很清楚自己未来将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因而职业定位清晰,学习目的明确。他们迫切想改变自己的口语现状,因而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有利于教师口语能力的培养。

(四)年龄小,可塑性大

六年制本科生的年龄大多在14-16岁之间,相比四年制高中起点的师范生而言,年龄较小,模仿能力强,普通话语音容易纠正,因而可塑性大,更容易培养良好的教师口语技能。

二、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教师口语课由“普通话训练、一般交际口语训练、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组成,要求也各不相同。其中“普通话训练”是“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基础,而不是唯一内容及训练的终极目的。但一些院校在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中将“教师口语”等同于普通话课[3],或者干脆只有普通话训练课,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

(二)教材改革滞后

目前各高校的教师口语教材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教材突出了普通话训练却忽视了教师职业口语;有的教材虽然注意教师口语训练,但却与小学语文以及口语交际教学脱节。目前,针对六年制本科生培养要求和特点编写的教材还没有出版。另外,四年制高招教材中缺少对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究,无法满足六年制本科生的教师口语技能培养要求。

(三)课时不达标,实践训练少

《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规定:师范院校本科教师口语总课时不得少于56课时。但目前,大多数师范本科院校的教师口语课程学时都少于这个最低标准[3]。尤其是教学中实践课时不足,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讲授轻实践训练,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在毕业进入教学岗位后,仍然感到自己的教师口语能力不够而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四)未建立科学的课程考评体系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口语的考核应以口试为主,但由于口试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很难把握。一些师范院校在四年制高招师范生的教师口语课程考核中干脆采用标准试卷笔试,造成了无法正确客观评价学生教师口语技能真实水平。另外,一次口试也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口语水平。如果不建立科学严格的评价体系,就无法多层次多角度准确评价学生的口语素养和能力。教师口语的考核,最重要的目的是以考促学,以评促提高,如果评价不到位,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失去学习口语的动力。

三、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

(一)专业培养目标是改革教师口语的根本依据

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据是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农村小学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优秀骨干教师。”[4]这一目标对教师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让毕业生的口语技能更优秀,才能符合“优秀骨干教师”的特点。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口语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课程理念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必将带来教师角色的改变、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改变等。这些改变都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语言能力,才能驾驭好各个教学环节,才能有效传递信息、交流沟通情感,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与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必须更重视六年制本科生的口语能力培养,让他们成长为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能说会道”的“优秀骨干教师”。

(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口

语改革提供了可能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为“教师口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将教师口语教学中所需要的语音、图像、视频、动画等结合在一起,为教师口语教学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以及口语交际、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所需要的情境模拟,可以唤起学生思维,开发他们的听说潜能,提高听说能力。较之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口语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更能接近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而“翻转课堂”“、慕课”以及网络视频课等手段的加入,让教师口语教学的课堂更能缩减理论讲述,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位主线”的教学理念,教师口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四、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课程改革策略

(一)分段设置课程,训练突出层次性

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将“教师口语”分为“普通话训练”和“教师口语”两门课程。“普通话训练”主要训练普通话,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水平等级(二级乙等以上水平,其中语文、英语、音乐方向达到二级甲等或以上水平),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普通话口语基础;“教师口语”主要训练一般交际口语技能和教师职业口语技能,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技巧,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运用规律、基本技巧。两门课程分别在不同的时段开设。“普通话训练”在入学第一年开设,利用六年制本科生年龄小、语言可塑性大的特点,纠正方音,提高普通话水平;“教师口语”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开设。因此时学生普通话水平已经得到普遍提高,可以学习更高层次的交际口语技能和教师职业口语技能。在课时上,充分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普通话训练”开设36学时,每周一节,持续开设两个学期“;教师口语”开设54学时,持续开设三个学期。

(二)增加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凸显师范性

结合培养目标,对教师口语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如在“普通话训练”中,增加小学语文教学的声母、韵母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韵母的比较,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与指导方法等;在“教师口语”中融入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指导,增加具体的小学教育教学案例,特别是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案例,教学内容更贴近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凸显师范性。

(三)结合农村实际,教材切合地域性

考虑到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生的实际,重新编写更适合的“教师口语”教材。湖南是重方言区,编写《教师口语》教材应充分考虑湖南人说普通话的难点音,特别是六年制本科生说普通话的难点音,增加声、韵、调难点音辨正练习、普通话测试中容易读错的字词训练等内容。在一般口语交际训练中,增加不同地域不同礼仪的口语交际训练。在教师口语训练中,增加农村小学教师家访口语训练,使之更适合农村小学教育,更强调地域性。

(四)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增强灵活性

要提高六年制本科生教师口语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创新,灵活多变。如在“普通话训练”中,为了能让学生理解发音方法以及准确找到发音部位,可以创造性地使用如手势语演示法、绘图法等;在纠正方音的过程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录音诊断法、听议结合法等;在“教师口语”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快进入情境,转换角色,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模拟法等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师口语训练效果。另外,也应该优化教学手段,使教师口语的教学更活泼生动,更直观可感。如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注意收集与时俱进的口语训练素材、音像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为学生设置教师口语交际情境、分层次分组训练等。

(五)优化训练体系,训练注重实践性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的培养时间长达六年,如果能建立合理的训练体系,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生的特点,在教师口语训练体系上,分为教学训练体系与自我训练体系。其中教学训练体系是核心,与学生的自我训练体系相结合。在教学训练体系中,注意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注意情境创设,结合案例分析,将理论与练习密切结合,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进行有效指导。第一年的训练围绕普通话的声韵调开展,精讲普通话相关理论,以普通话训练为主线,重点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第二年的训练主要围绕一般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开展,重点训练作为小学教师必备的朗读技能、讲故事技能、演讲与即兴演讲技能、辩论技能、教师在不同语境中的口语交际技能等;第三年的训练重点围绕教师职业口语开展。在自我训练体系中,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重点在强化教学训练体系中已初步掌握的技能。教师要对学生的自我训练予以学法指导:如要求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练习普通话;要求平时说话、发言,都要符合口语训练的要求;要经常用录音的方法为自己正音诊断等。第四年到第六年,主要以自我训练为主。教师布置训练任务,提出相关的训练目标,公布检测训练的标准,便于学生有的放矢地练习。另外,还应建立序列化的训练体系。如“口语课前五分钟训练”,就是通过序列化的训练内容,在不同的时期训练学生不同的能力:第一学期,2分钟左右的故事讲述,主要培养学生用普通话复述故事的能力;第二学期五分钟的“校园小广播”,主要培养学生凭借材料组织语言的能力、流畅清晰的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第三学期即兴演讲,主要培养学生即兴表达能力;第四学期的“校园焦点访谈”,主要培养学生寻找焦点话题、对问题的探究能力等。这样循序渐进的序列化训练,能有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

(六)完善评价体系,评价注重发展性

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为了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自觉训练,完善教师口语课程的评价体系十分重要。对学生的评价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期考试与考查,二是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六年制本科生因为年龄小,部分学生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因此,平时的口语考查十分重要,应占学期评价的40%—50%以上。而考查的项目也应多元化,如单元训练检测、上课发言评价、作业完成评价、参加课外活动评价等,这样可以有效督促学生在平时坚持训练,逐渐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另外,还应该将教师口语的训练与学校口语技能考核、国家普通话水平过级考试相结合,促使学生自觉提高口语交际技能和教师职业口语技能。

(七)丰富教师口语的培养途径,能力实现多元性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知识可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一些符号的书面或口头的途径学习,而技能的形成则必须经过反复实践操作才能形成[5]。要形成教师口语技能,除了教师口语课的实践训练以外,还应该与其他课程结合,与课外活动结合,实现多途径多元培养。具体说来,教师口语培养的途径有:(1)通过课外语言艺术兴趣小组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2)通过其他课程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辅助培养,如阅读与写作的课前讲话,师生问答等等。(3)通过学生的校内口语实践活动培养,如讲故事比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及普通话观摩会等等。(4)通过六年制本科生下小学或兼任小学课外辅导员,协助小学老师组织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参与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等等途径了解小学从而培养小学教育教师口语技能等。总之,教师是开启世界未来的“钥匙”,教师的语言十分重要。要想使六年制本科生“更好地成长为21世纪的卓越教育家”[6],重视教师口语技能训练十分重要。要搞好教师口语教学,就要不断探索教师口语的课程改革,才能够培养出真正适合湖南基础教育的优秀师资。

参考文献:

[1]胡重光,王建平.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培养的立论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5(,5):48-53.

[2]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编.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修订《教师口语》[S].语文出版社,2001.

[3]武洪彦,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口语”课程改革之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180-182.

[4]蒋蓉,李金国.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及原则[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38-142.

[5]杨玉东.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3):18-21.

[6]潘涌,陈森亮.比较与反思:教师是开启世界未来的“钥匙”[J].当代教育论坛,2014,(6):23-29.

教师小学法制普法篇8

【中图分类号】G520.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3-0006-05

一、全省教育系统“六五”普法任务顺利完成

2011年以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指导支持下,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圆满完成“六五”普法各项目标任务。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持续增强,教育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在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普法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江苏省教育厅成立由厅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普法工作机构,建立普法工作联络员制度,做到“机构、人员、责任、工作”四到位。全省乡镇以上中小学校均聘请了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健全普法协同机制,形成教育、司法、宣传等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积极争取司法行政部门支持,把青少年法治教育、普法工作经费保障等纳入全省普法考核内容和标准之中。

(二)重点对象普法成效显著

青少年法治教育取得新进展。中小学生法治教育“课时、教材、师资、考核”得到落实,法治教育内容在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中的占比达10%以上,并在中考、高考等各类考试中占有一定分值。一些中小学还开设了法治教育校本课程,南师附中等一批中小学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高校普遍开设了法律基础课。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将安全教育、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安全、消防、禁毒等专题教育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框架。全省教育系统干部和教师的普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各地、各高校普遍建立了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规划,把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各地把法治教育列为校长和教师全员培训内容,有效提升了校长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的素养和能力。《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和新修订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颁布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及时组织学习宣传和专门培训,有力配合了法律实施工作。

(三)普法形式和载体更加丰富

根据教育系统普法对象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地、省教育厅举办了不同专题的法治培训班。“六五”普法以来,省教育厅共举办10次视频和现场法治培训班,培训人次达1万人以上。认真组织主题日教育活动,各地、各校在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集中进行了法治教育。积极探索网络普法,建成“江苏教育网上法律学校”,并举办了全省中小学师生网上法律知识竞赛,参赛师生近350万人,昆山、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地方和学校实施“互联网+法治宣鹘逃”的普法新模式。深入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省教育厅组织省演艺集团创作普法作品,开展了“法治歌曲、戏剧和小品进校园”活动,南京师范大学连续九年举办“律苑星辉”江苏高校法律人风采大赛,许多高校还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面向社会开展了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活动。主动争取综治、司法行政、公安、法院、检察院、妇联、共青团等部门支持,建成一批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资源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一批法官、检察官走进校园普法,徐州市教育局联合有关部门实施了“法治启航―女童保护村小行”行动。各地广泛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初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普法网络。

(四)普法工作和依法治教相结合不断深化

各地、各校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取得明显成效。各地在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加强教育行政执法体制与机制建设、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规范行政复议及申诉的程序与制度、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全省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不断完善,高校学术委员会、理事会建设扎实推进,82所高校章程核准公布,全省90%以上的中小学校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省现有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8所,省级示范校255所,市级以上示范校比例达68%。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教育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团结奋斗的结果,其别凝聚着全省教育系统普法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二、全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面临新形势

教育系统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骨干力量。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全面推进,以及教育改革发展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做好全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中央、省委省政府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定位、重大任务和重要措施。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求法治宣传教育“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省委省政府鲜明提出,“使法治成为江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省委书记李强、省长石泰峰对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分别作出重要批示。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结合教育系统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全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教育现代化建设赋予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新使命

教育法治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推进教育法治化,普法是基础。只有深入持久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员工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让法治理念和精神扎根于教育,才能筑牢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法治根基。当前,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无论是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还是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受教育权益,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都会涉及大量的法律问题,产生大量的法律需求,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动“七五”普法走在全省各条战线、全国教育系统前列,为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提升普法质效成为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多年来,全省教育系统普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与全面依法治教的新要求、与人民群众对教育法治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对普法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普法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多样,普法工作的检查考核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国家、省“七五”普法规划都把青少年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把青少年法治教育摆到普法工作的重要位置。当前,随着流动家庭、离婚家庭、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增多,以及网络的普及,青少年法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既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加强研究,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特别是要在普法对象全覆盖体系建设上,在普法精准化上下功夫,从而更好地教育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普遍接受法律、尊崇法治。

三、认真落实全省教育系统“七五”普法各项任务

全省教育系统“七五”普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江苏建设新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进一步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为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提升全省教育系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要以国家、省和教育部“七五”普法规划为统领,深化全省教育系y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一要深入学习宣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了解和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提高全省教育系统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在全省教育系统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深入宣传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理念,宣传党的领导是宪法实施的最根本保证,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我国的国体、政体,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宪法基本内容,认真做好“12q4”国家宪法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三要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宣传宪法相关法、行政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要结合江苏实际,做好地方性教育法规的学习宣传。要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突出学习宣传,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各项党内法规,教育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尊崇,遵守党内法规。四要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健全守法信用记录,完善教育领域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加强教育系统法治文化建设,发挥法治文化引领、熏陶作用。

(二)切实抓好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学法用法

教育系统普法具有特殊性,干部和教师既是普法对象,也是普法主体。一要抓好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学法用法。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带头尊崇法治、掌握法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进一步完善党组中心组学法、重大决策前先行学法等制度,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学法要求,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要制定干部学法规划,加强法治培训,保证培训课时和培训质量。要健全测评机制,把学法用法情况作为公务员能力和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二要加强学校管理干部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列为校长、管理人员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其法律素质和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各种问题的能力。高校要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要研究制定中小学校长法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明确校长任职应知会用的基本法律原则、常识及规定。要建立校长依法治校能力省、市、县(市、区)三级培训机制,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法治思维和善于运用法治方式管理学校的优秀校长,把校长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治校能力作为校长任职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三要开展面向教师的法治宣传教育。结合学校依法治理需要,贴近教师实际,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依法参与学校管理、尊重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意识以及依法维护自身和学生合法权益的能力。要把法治培训列为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明确法治培训在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中的内容和学时。省教育厅把法治教育纳入各级各类教师省级培训计划。各地、各校要通过法治知识竞赛、法治教学观摩、法治演讲、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位教师每年接受一定课时的法治教育培训。把教师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掌握法律知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等情况作为教师师德和业绩考核、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不断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告诫全党“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面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统筹规划各学段法治教育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完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义务教育阶段要开好道德与法治课;高中教育阶段要将法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的独立组成部分或加大法治教育选修课课时;高等教育阶段要把法治教育纳入通识教育范畴,开设法治基础课或其他相关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要探索开展法治渗透教育,在有关学科课程中有机融入法治教育理念和内容。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中。要配齐法治教育课教师,探索建立从司法等部门聘请兼职法治教育教师的制度。加强法治教育教师培训,到2020年,每所中小学至少有1名教师接受100学时以上的系统法律知识培训,能够承担法治教育教学任务。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培养一批优秀的法治教育教师。二要多形式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在入学、入队、成人礼仪式中规范设置专门法治教育环节。有条件的学校每学期要举办一次法治讲座,开展一次法治实践活动。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家长学校建设,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家庭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法治教育力量。要重视加强对留守儿童、随迁子女、不良行为青少年等群体的法治教育和服务支持。三要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支持体系。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力争到2020年各设区市至少建成1个符合标准的实践基地,各县(市、区)均建立相应的法治教育基地。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具备一定实践性、互动性教学功能的“法治教育教室”。要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建设,开发多种形式的网络法治教育资源,继续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网络大赛。鼓励有关高校设立法治教育及相关专业学位。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切实加强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队伍建设。

(四)着力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

要坚持普治并举、学用结合,促进法治知识普及、法治观念养成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一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编制并完善教育行政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努力形成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体制。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落实公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程序。根据教育部部署,开展依法治教示范区创建活动,推动若干地区成为全国依法治教示范区。省教育厅将遴选若干市、县(市、区)和学校作为依法治教的改革试点单位。二要深化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到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均要达到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形成一批示范典型。要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学校依章程自主办学,健全章程核准后的执行和监督评价机制。省教育厅指导民办高校修订完善章程,制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地教育部门要按照管理权限,逐校核准公办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到2018年,全面实现“一校一章程”。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校内民主管理体制,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完善权益保护和救济机制,全面提升学校依法治理水平。三要加快建立法律顾问制度。2016年底前实现省、市、县(市、区)教育部门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高校要有机构专门负责依法治理和法律相关事务工作,聘请专任法律顾问。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单独聘请法律顾问。各地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与律师协会合作、借助高校和研究机构力量等方式,搭建区域内中小学法律顾问资源共享平台。要切实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普法宣传、依法治理方面的作用。

(五)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

推荐期刊
  • 教师
    刊号:46-1072/G4
    级别:省级期刊
  • 华夏教师
    刊号:10-1045/G4
    级别:部级期刊
  • 教师博览
    刊号:36-1222/G4
    级别:省级期刊
  • 英语教师
    刊号:12-1319/G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