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创意思维论文8篇

时间:2023-03-03 15:56:20

创意思维论文

创意思维论文篇1

关键词广告理性感性诉求消费者原则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这是在一次国际广告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提出来的一个观点,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诡言众听,但仔细想一想这也并非没有道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更需要情感。爱情的甜蜜感、家庭的温馨感、,事业的成就感、地位的荣誉感等,都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某些体验,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1.感性诉求广告抬头的年代

何谓感性诉求广告?这必须从人的情感和商业广告的目的说起。我们知道,人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也是最容易激发的,而商业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要诱发人们的购买行为,而人们购买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和情感活动一起。一般来说,情感活动越强烈,购买行为就越容易产生,甚至可以说相当程度上购买行为的产生根本就是取决于个人的情感,感性诉求广告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它并不完全从商品本身固有的特点出发,而是更多地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运用合理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广告创作,寻求最能够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的出发点,从而促使消费者在动情之中接受广告,激发购买。

感性诉求广告是相对于理性广告而言的,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多方面的缘故,商品之间没有多大的竞争。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只要寻求从概念化、理性化的角度来诱导消费者即可,如告诉他们什么样的冰箱最省电、什么手表最准时等,这种我们称为理性广告。当然,理性和感性是相对的,理性广告仍然是现今广告的重要诉求手段之一,比如在耐用消费品的广告当中就比较多用。但相对于过去而言,感性诉求广告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它们一改以往过于强调企业品牌特点和在媒体展开强大广告攻势的硬性手法,代之以亲切、柔和的广告语言,以及自然流畅的广告风格,老实诚恳的广告诉求,让你有所感触,令你着迷,左右你的情绪,使你达到“幻想”的深度。它不断地撞击人们的感情,使你向它靠近并对它产生好感,最后从感性上被它征服,最终达到销售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在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日益提高的今天,情感诉求广告更是得以逢勃发展。

2.现代感性诉求广告创作的新思维

前面我们说过,商业广告中的感性诉求是根植于受众的情感,那如何在感性诉求广告中达到迎合受众情感的目的呢?又如何在今天盼繁复杂的广告竞争中脱颖而出呢?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感性诉求广告创作的新思维。

2.1体现价值——人性的永恒主题

人性就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感性诉求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艺术也属“人类”学。以人为主体的世界丰富多彩,人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主题,生命的新陈代谢、人的喜怒哀乐、感情的相互交流以及对生活的追求等都构成了生活中极为广泛的题材。因此,大多数成功的广告都善于挖掘人性的心灵深处,满足人们心灵深处的渴求与祈盼,对人的价值肯定、对和平安宁和幸福美满的憧景等都成为了广告表现的新主题,它是显示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诉求。

我们知道,现代消费者的需要正从量的满足、质的满足上升到感性满足,这就是消费的高层次需要。也就是说消费者越来越需要体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更需要表达拥有该产品所获得的心理价值,即产品实用价值之外的象征价值,如荣誉、地位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的名字比产品更重要”。可口可乐不再是只用来解渴的起泡饮料,而是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拥有豪华高级的奔驰轿车不再只是拥有便捷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富有和高级社会地位的显示,是个人成就的表达。同样,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始终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这一点在中国就更显得突出,亲子情、手足情、夫妻情等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是家庭观念相对冷淡的西方也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贝尔电话公司以“情感沟通”为主题的广告来减轻思念远方亲人的寂寞感,这些广告以“家人团聚”为诉求,表现温暖而弥漫家庭后气氛,恰似一个美好的梦,慰抚了人们寂寞的心灵,把他们重新带回健康的感情世界,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2.2自然浪漫——现代人的“逍遥梦”

19世纪,浪漫主义者将大自然的景色带进了他们的作品,雄伟的高山、辽阔的大海、纯朴恬静的田园风光、异域他乡的奇特情调等。大自然的壮丽风景在浪漫主义者的手中得到了尽情的描绘和展示。这种以自然对象来反映和寄托艺术家情怀的现象,在美国文艺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其生理——心理基础就是心与物的异质同构,阿恩海姆系统地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艺术现象,他认为艺术创造的基础是对对象的表现性的知觉,他说:“我们必须认识到,那推动我们自己的情感活动起来的动力,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性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在现代的平面广告中,设计师们采用了大量以大自然景象为背景的主题,他们把大自然加以简化或象征,或为装饰目的而抽象化。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和纷繁复杂的世界,为了舒缓疲惫的身心,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起来越多的都市人希望能逃离城市,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实现现代人的“逍遥梦”,休闲度假也成为了现代都市人希冀的生活方式和流行的消费时尚。而正因这样,它成为了感性祈求广告的一个切入点。广告人针对这一需求,再现大自然各种美景,渲染一种轻松欢快的浪漫气氛,满足都市人盼望实现“逍遥梦”的潜在心理,从而感染消费者,使消费者为之心动而达到广告的目的。例如芬兰伏特加酒的广告,画面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将树林、酒奇妙的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个魔幻似的场景,又如EBEL手表广告,在皎洁的月光下,古老的独木舟载着豪华轿车,伴着岸边的古老的金字塔在水中荡漾,把手表处于这种远古与现代结合的环境,充满着浪漫的情趣,营造出一种浪漫又神秘的时间新境界,让消费者为之心动。

2.3情调设计——身临其境的心灵对话

所谓情调,即广告作品基于一种主题意念而表现出来的浓郁的感彩和审美抒情,将审美抒情性融于创意表现之中。情调设计经常用说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信息与人的关系,以卓越的创意、动人的形象、诱人的情趣、变换多样的艺术处理手法表达广告内容,从而使消费者产生身临其境并与之心灵对话的境界,进而唤起消费者潜意识的欲求。广告只有以情动人,才会有强烈的感召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爱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层次’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人有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运用情调设计来揭示广告主题,往往能够拔动人的心弦,并且使人回味无穷,情系于怀。因而,情调设计虽基于平常却发挥出非同寻常的内涵,它归属于一个视觉出发点,但都又远远地超越了画面的视点,它所营造渲染出来的气氛和意境境给人们造成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回味感。也就是说,如果善于在广告设计中将审美性融合到创意表现中,巧妙地进行“感情投入”,通过各种抒情手法的运用,把消费者引进“情文(图)并茂、情景交融、物我交融、情理相随”的艺术境界中,自然就会使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现代的商业广告十分注重表现感情因素的运用,情调设计也多被利用。情调设计需要将奇异的构思、非凡的想象力和充满智慧的激情结合在一起,将现实和超现实、自然和非自然、理想和浪漫的事物及观念揉合交织在一起,运用多种表现技法综合而成。在这方面,日本的美能达复印机广告可视为是比较成功的,它采用滑冰者的艺术表演和游泳比赛的精彩场面来表现复印机具备的快速传达,并让精彩场面完美体现的优良性能。此外,国外的很多酒类、香水等广告也多采用情调设计的手法并获得了成功。

2.4激情诱惑——无法抵制的冲动

激情及其令人震惊的诱惑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法抵挡的,它可以满足存在于人类意识深处的需要和欲望。性感就是美,就是激情,就是性格的表现。“自然界中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人体由于它的力,或者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这就是罗丹关于人体美的深情描绘。如果说有一种线能体现力度,能表达情感,能对人微笑,能令人心醉,无疑就是人体完美的曲线;如果说有一种形体能表现柔软、轻盈、丰满、充满生命的活力,又象花儿一样婀哪多姿,至善至美的话,那肯定是女性的体态美。人体以其严格的对称,精美的比例,完美的轮廓,微妙的起伏,新鲜的色泽及和谐的节奏构成了宇宙间最完美的部分。可见,在现代广告中通过这种诱惑而达到广告的目的是多么重要。当今世界公认的日本优秀广告设计大师斋藤诚就经常以清晰又强烈的人体设计形象,以男女两性之间的依恋与激情作表现,对观众形成了强烈的吸引。

我们知道,在当今的消费社会里,女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费群体,而且具有非凡的消费潜力,因而女性从来就是广告瞄准的重要诉求对象。现代女性天生感情丰富细腻,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希望,经常以感情因素来左右自己的消费行为,因而特别容易受广告的诱惑,因此激情诱惑的广告较利于实施于女性。一旦女性在广告上发现了美的楷模,她们就会千方百计地加以效仿,以期能象“她”一样洋溢诱人的魅力。同样,男性也因女性的曲线美而很容易被征服,特别是看到极富激情的场面更是无法抗拒,故激情诱惑的手法更易实施与男性,其命中率会令人出其预料的高,往往会让商家产生无限的惊喜。这种广告一般多用于香水、香烟、服装、酒类等跟美与风度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日常用品。如Moods香水广告,画面展现的是一对浪漫情人无法抵制信香水带来的激情冲动,它把人体的美与香水的香宣泄得出神入化。这样的诱惑对消费者来说真的是无以抗拒的。

3.感性诉求广告创造遵循的一般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具有极大的魅力和说服力,但它毕竞基于人类的感情,人的感情是最复杂而又最易变的,要想真正使感性诉求广告达到预期的目的,它还是必须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进行的。

3.1现实基础的原则

消费者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施加影响的消极主体,而是一个具有一定的要求、信念、定势和意向,有着判断是非标准的积极客体,他们对广告的内容完全是根据自己要求的价值标准加以摄取或排斥的。所以,说实话、抒真情是广告的生命,是赢得受众的本质力量,也是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创作是以知觉为基础的,它不是凭空创造,而是以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为基础的,而艺术家的生活积累则以知觉为媒介,艺术创造的基础就是对客观对象的表现性的知觉。感性诉求广告本身就是一种浪漫型的艺术,它的创作也应以现实及基础,以现实为对照,不满足于现实而表达理想和激情。同样,这种激情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真正被受众所接受。

3.2谐趣幽默的原则

幽默是生活和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的喜剧因素,又是能在生活和艺术中表达或再现喜剧因素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比喻、夸张、象征、寓意、双关、谐音、谐意等手法,运用机智、风趣、凝练的语言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自相矛盾的事物或现象作轻微含蓄的揭露、批评、揶喻和嘲笑,使人在轻松的微笑中否定这些事物或现象。

幽默广告之所以受人们的喜爱,根源在于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与审美价值,它运用“理性的倒错”等特殊手法,通过对美肯定和对丑的嘲异两种不同质的情感复合,创造出一种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境地,促使接受者直觉地领悟到它所表达的真实概念和态度,从而产生一种会心微笑的特殊审美效果,感性诉求广告正是通过幽默的情趣谈化了广告的直接功利性,使消费者在欢笑中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接受某种商业和文化信息,从而减少了人们对广告所持的逆反心理,增强了广告的感染力。

3.3理性浪漫的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创作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具有创作的冲动,在广告中表现激情,只有在这种情感状态下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感性诉求广告创作中,情感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广告艺术设计师松井桂三说过:情感经常是一种在广告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能够把观赏者的心吸引过来,让他们就得全新的感受。但关于艺术创作中的情感极限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众说不一。在柏拉图看来,艺术创作的时候极其需要灵感,他认为创作的灵感就是一种“迷狂”状态。法国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代表柏格森更是认为艺术创作应该舍弃理性,注重直接、刹那间的情感,他认为只有在直觉中人和客体世界才能在本能冲动下互相渗透,达到统一,从而同察到世界的本质。但是,我们知道,感性诉求广告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它的目的是促进消费,它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如果说自由艺术创作的情感可以是隐晦的、深奥的,别人不理解也可以的话,感性诉求广告则不能这样,它必须注重效应,因此它要求较为直观和外露,使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够理解。因此在进行感性诉求广告的创作时,我们鼓励宣泄激情,但这种激性的宣泄又必须在一定的理智控制之下进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性浪漫”,只有这样它才能把主体内在的浓烈的情感作为对象纳入一定的视觉形式之中,使之对象化和物态化,成为有意义的形式。

澳大利亚著名广告设计师靳祈岛就特别重视设计的情感控制,他说:“我喜欢高尔夫,就是因为其需要高度控制感情”。这一点在感性诉求广告创作中十分值得借鉴。

3.4艺术表现的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今天,它的表现形式更应该向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今日的消费者不再是纯粹的追求物质满足,他们不仅要求广告能告之他们信息,而且要求有艺术性和娱乐性,满足其心理上的审美需要,所以,没有强撼的艺术感染力的广告是很难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众多的广告活动表明,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表现力的广告总是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与兴趣,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因为它使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得到了艺术美的享受,正因为具有艺术表现力,它才能造成一种生气勃勃、富于情趣的意境,才能极大地增强了广告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感性诉求广告中可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很多,除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谐趣幽默外,还有对比、抒情、夸张、比喻和联想等,应在不同的场合下运用不同的创意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广告铺天盖地的当今社会里,感性诉求广告已经成为悦取消费者的一把利剑,特别是在中国这么一个“情为上”的国度里,这种情况更加显得重要。只有在感性诉求广告中尽量减少点商业味,把丝丝情感融入到无情商业之中,才更能被消费者所接受,也只有我们进一步去探讨感性诉求广告的创作与实施方法,才真正达到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童庆炳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平面广告设计新思维,李巍著,重庆出版社,2000

3.图形想象新思维,黄越著,重庆出版社,2001

4.图形与意义,尹定邦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创意思维论文篇2

关键词:电视编导;机制;创新

我国的电视创作已经经过了六十年的创作实践,有了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思维,这种创作思维是电视艺术最为宝贵的财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想有一定的观众,我们必须强化这种创作思维,因此电视编导的责任越来越大。电视编导的创作要想赢得一定的市场,就必须不断的创新,发挥创新思维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一、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特征

新颖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是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或是精神产品。电视编导的创新是要创作出在创作主题上有所开掘、形式上有新招、风格上有新意等的电视作品。

其中,新颖性是电视编导创新的标志,观点的新、理念的新、表现手法的新能够使作品脱颖而出,这种“新”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艺术的生命力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电视艺术所反映的是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要求,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的精神,满足时代的要求,电视编导掌握电视节目的时代性,能够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推动电视节目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封闭就意味着固步自封、画地为牢,而开放则能推陈出新、开拓发展,在电视节目的创新中我们不但要吸收国内外电视节目作品的精华,还要借鉴其他领域的知识,使电视节目作品能够展现新的境界。

二、影响电视编导创新的因素

工业化生产和群体创作对创新思维有着很大的影响,电视节目和其他的商品一样,在投入产出中追求高效率,即以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数量最合格的产品。工业化生产在电视节目中的直接表现时功利性的,创作的目的是争夺收视率和吸引观众。活跃的思维活动变成市场的努力,编导的创新受到局限。电视创作一般是群体创作,群体创作既对成员产生促进作用又能产生促退作用。电视节目缺乏创新还有体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三、科学的机制是激发电视编导创新的保障

科学的创新机制对电视编导的创新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电视编导的创新条件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这些创新的条件就需要有科学的创新机制。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动力,如果没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或是创新意识不强,创造便欲低,也就不能充分的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创新能力是创新实践得以实现的能力要素,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将创新意识转化为有价值的东西。创新知识是创新活动的工具系统,知识就是能力这是不变的真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相互转化代表着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程度,如果一个人所接受的都是陈旧的观念、单一的知识和僵化的思维,那么久会难以建构新的思想,无法实现创新。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基础,离开了一定的创新思维,那么所有的创新意识也就成了不切实际的空谈,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施展。

我国的电视发展较快,节目的需求量也增大,电视编导量也随着增多,而我国缺乏电视编导评价标准和培养机制,机制的缺乏必然导致创新的缺乏。科学的机制可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更新创新知识和激发创新思维。

四、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激发

1.推陈出新,不重复自己。创新需要不断的背叛自己的老路,不重复自己,也不囿于旧的模式。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也是异常的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目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因此,我们的电视编导,只有不断的创新,才可能赢得观众的欣赏。一般的电视节目的生存周期至多也就两年,而有些节目之所以能够长期的生存,在于他们的不断的更新改版,这样不断的创新菜能使节目常新。

2.重视编导的心理需求,激发创新的动机。在电视行业,电视的从业人员参与创新活动的动机是满足对权力、友谊和成就的需要。要激发电视编导们的创新能力,除了要考虑提高编导们自身的能力素质等主观因素外,还需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因素。高成就者喜欢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工作环境。独立的制片制度是满足编导高层需要、能充分激发电视编导们创新思维的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独立的制片制度能够给独立制片人创造集思广益、发挥才能和冒险的空间,有利于满足个人的成就感,有利于形成个人的风格。激发创新的动机需要不断的细分自己的奋斗目标,信息的反馈要及时,能够正确地、适度地、及时地运用奖惩手段。这样激发创新的动机才能够使创新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状态,并且使偏离目标的行为得到纠正。

3.习惯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相结合。思维的习惯性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活动中逐渐养成的、经常使用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通常,习惯性的思维都是单向的,思路狭窄,方向或者角度单一,这种习惯性对思维的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关键就在于能否与创造性的思维相结合。创造性思维是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过程,它的特点就在于大胆假设,寻求多种答案和途径。在电视创作中,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有意识的将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使其相得益彰,那么,我们的思维结构就趋于合理,创新能力将不断的加强。

4.竞争与协作的相结合。电视群体创作的特点使竞争与协作成为群体基本的组织方法。竞争是群体活力的象征,虽然会使成员间产生矛盾,但它对群体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激发有促进作用;协作是群体生存的根本,它是群体发挥最佳效能的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内部竞争会对群体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而群体之间的竟争却能使群体成员间加强协作。因此,电视台或制片公司在建立竟争机制时,既要形成群体内部的竞争机制(如末位淘汰制),又要建立群体之间的竞争机制(如栏目责任制),两方面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既竞争又协作,保持创新活力。:

5.顺从电视节目的定位。电视节目的创新应该基于栏目的定位、一种迂回的上升,而不是游离和脱轨。栏目的定位犹如一棵树的根,是获取生命力的基础,定位的越准,根才能深扎于大地之中。若是与栏目定位相脱离,则创新便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了分量。

五、小结

电视编导是一个电视节目的主宰,编导在运用电视思维进行构思时,要有运筹帷幄、通观全局的思想,要有对全片整体把握和总体设计的能力,既要考虑到真体育局部的关系,又要协调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电视语言各要素的优势,使各语言形态相互融合,形成形声一体化的有机整体。作为电视编导的创新,在创作过程中,起到一种调和的作用,只有编导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和思考,不断的增强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赢得观众对自己的节目的喜爱。

参考文献:

[1]李稚田《中国电视编导的回顾与前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2]陆康.电视文艺与社会生活[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2).

创意思维论文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意思维 训练

1.语文科教学的目标

语文,过去称之为国文,它具有工具性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从内容而言,它则是生活,是事物,是思想,是精神。没有这一点,所有的表达都成了无本之源。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独立思维个体。综合起来说,语文科教学的目标就是知识、能力、思想三个方面的统一。但在多年的教学实际中,我们看重的是前者,而忽视了后二者,并将思想粗线条地看作是政治思想的简单灌输,而不是将之看作是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思维的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对于思想,重要的是思维发生的训练和培养。而一系列的思想价值标准,不过是通过思维训练之后,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自发吸收而达到的培养目标。那么,作为创意思维与这又有什么联系呢?

2.创意思维训练的基本含义及意义

任何一个思维的个体在出生后,接受新的知识以前,他并不具有任何观念的思维模式,当他进入社会生活实践领域后,他开始接受观念并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如果只是某些观念简单的灌输,那么这一体系只会成为另一模式呆板的翻版,并在以后的发展中缺乏新鲜的活力,这不符合个体具有创造性的要求,也不符合这个社会发展的总的趋势。因此,我们就需要在个体的一个个接受过程中,经过教育中的训练,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而富有创造性的接受体系。而语文科教学无疑是这些教育过程中最重样的一环,如何在语文科教学中贯彻创意思维的训练目标,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为年青一代的思想腾飞创造良机,也会使他们在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方面获得更大的益处。

3.在语文科教学中引进创意思维的主要作用

语文科的教学,它是教育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在其中贯彻创意思维的训练主要有以下两点重要作用:

3.1 教会学生多种学习思考的方式和技巧。“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两句至理名言。前者是叫的最终目的,后者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所采用的基本手段。它阐明了对于“教”的总体认识,指出了进行教的具体方法,因为最终学生都要离开老师独立的去工作和学习。

3.2 有助于同学们思想境界的自发提高,改变过去被动式的思想教育方式。在以前思想教育中,我们采取的方式往往过于简单,常常是把一些我们称之为思想的观念,标准当作条款的知识让学生硬记住,似乎记住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成功的思想教育要体现在受教育者个体以后行动的自觉性上,而这只能依靠主体自觉能动的吸纳。在创意思维训练中,我们培养他们比较,选择的思维模式,然后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主动地去选择自己的原则和价值标准,这样就把过去思想教育中的被动式教育转变为主动式教育,从而让他们的思想观念主动自觉地有了新的提高和认识。

4.语文科教学中创意思维的具体训练

关于创意思维的训练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已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式,虽然中学生的这一思考模型尚未顽固的定型(这也是其具有可塑性的一面),但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他们常会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的惯常定势。它主要表现为权威定势、从众定势。权威定势主要来源于书本,老师或学生心理中具有崇敬地位的一些人的观点和看法等;从众定势主要源于对周围群体压力的一种屈服,也叫“人云亦云”。一般说来,惯常定势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它的形式化结构,二是它强大的惯性,在强大的惯性定势前,作为独立的思维个体往往会丧失独立性,自主性,从而失去创造性。

创意思维论文篇4

创意思维作为一种指导意识,如果在美术设计教学活动中,能够开展极具引导和启发的教学活动,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较为完善的教学活动,将对学生成长起到极大的作用。首先,在美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美术设计的知识和内容,所谓创意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养成的,所以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过程,势必也是学生打牢美术设计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关键过程。其次,在美术设计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这一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智力等级,同时创意思维的训练和培养,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因此,通过进行一系列有效的创意思维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以及表现能力。再者,随着我国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培养有创新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及具备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相对与以往的传统美术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的新设计教学活动完全改变了以往过分重视技能培训,忽视思维训练的不良局面。而该项举措实质上是与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方针政策,乃至现阶段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可以说在美术设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新教学改革的方向及要求。同时创意思维的训练实质上也是心理素质提升的过程,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心理元素,可以有效稳固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学生创意思维水平的提升过程也是学生悟性提升的重要过程,可以说通过美术设计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全面成长。最后,美术设计中的创意思维教学活动,并不是直接对素材进行直观模仿,而是经过对大量基础信息的收集和掌握,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将美术设计知识理论提升为相应的逻辑思维和能力。而通过创意思维教学活动有效开展,能够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确保整个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全面、完善培养。由此可见,创意思维教学活动是美术设计的关键和内核,作用不可替代。

二、美术设计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方法分析

美术设计教学不仅要学习美术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艺术设计创新创造能力。学生创意思维对美术设计创造的独特地位及作用影响,决定了美术设计教学开展过程中,必须将学生创意思维培养当做重点和关键来培养。虽然学生学习都会有一定悟性和理解力,但学生的拔尖、提升必须依靠一系列美术设计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美术设计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

(一)构建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沟通的思维培养方式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美术设计上有所创造,有一定创新,就必须构造轻松和谐、积极平等、高效引导的课堂环境和氛围。通过教师引导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互动教学重点、教学问题、思路看法,通过教师与学生良好和谐的关系建立,最终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大提升,从而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比如美术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元素就是对点与线和面的处理方法,所以在开展美术设计课堂的创意思维训练初期,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点有关的事物。而点作为美术设计的基础,从实质上看,都不一样,这一点完全可大可小,而点只是构成整体内容的最基本形态,点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从理论角度讲和分析,那么学生不仅对点的作用、地位及特点认识不清楚,同时也会越学越糊涂,很容易陷入误区,所以,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发挥联想能力和发散思维,思索生活中存在的“点”,于是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快就被打开,学生也在积极想象与点相关的事物与内容,通过对学生的回答、发言进行互评和点评,学生的成就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其创新意识和思维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的灵感得到明显激发。而在教学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将“点”、“线条”、“平面”的思考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同时又要求学生结合最简单、最基础的内容做一美术设计创意思维作业,就以“点”、“线条”、“平面”为切入点,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而且整个美术设计不限制写实与抽象,完全靠学生的灵感来设计,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激发和启迪。事实上,基础最简单,也是最难,只有对基础理论知识把握到位,整个学习活动才可能落到实处和具体。而引导学生想象、发问、答疑、加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创意升华发展的过程。通过教学引导,实现学生理解过程“质”的飞跃。

(二)结合教学要求,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

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尤其是美术设计教学活动中,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就必须把控好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要做好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同时这一教学安排必须结合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成长实际来开展,不能盲目增加内容,也不能照抄照搬,一成不变,毫无创新。因此,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美术设计教学,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提升教学课堂的灵活性,给学生更多课堂的主动性和选择机会。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发问,而教师要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教学总结与教学反思,寻找个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学生成长根本出发,确保学生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开阔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主动性。比如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时,坚决不能给学生讲解脱离学生理解范围的内容,同时要注重教学进度的把控,要注重班内学生的层次性与差异化。积极鼓励学生质疑课堂内容,让学生从多种思路理解、认识美术设计活动。通过推动全体学生的探讨思考,最终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提升理解水平和理解能力。同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要及时解答,正确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创造,坚决不偏听偏信。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问题思索水平、材料汇总能力以及问题解决处理水平。而当学生一旦掌握情况较差时,必须及时开导,保障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设计。

(三)深化培养学生的创意和思维,全面提升学生基本素养

教学反馈靠的就是学生的作业,具体到美术设计课程来说,实质上就是学生的作品,而针对学生作品的评定,应该保持较为宽松的姿态。不仅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同时要鼓舞学生充分结合个人兴趣进行作品创作。要让学生学会创新、联想和探索。在对学生态度上要和蔼,但是有一定必须严格,就是要求学生积极观察生活,让学生将美术设计的新理念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而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更体会和把握到创新意识的精髓和核心就是创意,可以说一旦学生具备了创意思维,不仅能够推动美术设计教学水平提升,还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大进步。而这也是培养全面完善学生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美术设计作品,直接了当的将个人思维展现出来,帮助实现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三、结语

创意思维论文篇5

在服装设计活动中,设计者们应用创意思维具有诸多方式方法,其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有异质同构法、主题构思法、解构重组法和想象设计法。

1.1异质同构法发散与收敛思维主要应用玉异质同构设计中,异质是指含有两个以上不同造型形成的相对立的因素,由于面料的物理性质不同,其表面的质地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如坚硬、柔软、粗糙、光滑等。一种面料设计出各种服装,不免单调乏味,缺乏创意,而运用异质同构设计于服装设计中,利用这种设计语言,寻求视觉上丰富变化的效果,给人明快、强烈、清晰的设计美感,形成一种颠倒错位的对比变化。

1.2主题构思法创意思维在主题构思法中的应用,主要借助于其中的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服装设计的主题是设计作品的灵魂与核心,是以具象或抽象的素材构成的,根据主题景观或事物的表象感觉,通过服装造型的某些因素和色彩的特征,再现主题的整体风貌,将主题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流行时尚完美呈现。

1.3解构重组法所谓“解构重组”,就是将人们熟悉的事物有意识地视为陌生,将原本完整存在的形式肢解为零碎的个体部件,如服装中的口袋、衣领、袖子、门襟、衩口等,将这些被肢解的部件视为独立的设计元素,重新组合,组成全新的东西,从而获取新的意义。服装的结构重组设计并不局限于对服装本身的肢解,它是一种创新设计的方法,通过解构打散的方式,冲破原有事物的固定组合模式,这包括约定俗成的服装款式结构、色彩搭配、面料组合、固有的图案花纹形式等。

1.4想象设计法服装设计需要想象与联想,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很多都是来源于自然界美好的事物,如设计者以鸟类的羽毛颜色作参考,从中提取出和谐的颜色,并将之运用于服装中,这些都是受联想思维的影响。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类比加工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想象思维是主动性、生动性与独创性的综合反映,是创造思维能力的主要表现。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想象对于服装创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度极大、赋予激情与情感的思维方式。法国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可见,没有想象就不会产生丰富的情感和激情,更不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服装,也无法塑造出人们理想的着装形象。

2创意思维对于服装设计的意义

服装设计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创新意义非常强烈的前沿学科。在经济和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于设计创意的消费需求源源不断。服装设计中最为灵魂的部分,就是要求设计师结合当下的流行趋势将寻常之物翻出新意,进行创意设计,以满足于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设计师运用纵向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来推测未来服饰的主流,如复古走向、自然、现代感与民族风。极简主义,优雅精致,也重新风行,时装款式更加趋于舒适自由。尊重人的自由意志,满足人类多样化的服饰需求,将是未来服装设计活动所遵循的大原则。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以及生活理念的进步,都将使未来服装设计的理念产生质的飞跃。服装的向前进步离不开设计师的灵感和创新,想要设计出舒适美观的服饰,也在不断鞭策设计师应该努力探索新方法、新技巧,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创意思维论文篇6

在实验中倡导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性思维

任何一个化学实验都包含许多学问,如仪器装置、实验原理、操作流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都是问题的源头,可以利用追因求果、逆向思维、联想类比等方法,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引发创新。

1.改变实验条件质疑

化学实验总是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其中的实验条件也是质疑思辨的落脚点。笔者注意在条件的改变中提出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诱发创新思维。

例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笔者请学生思考“为什么用稀盐酸而不用浓盐酸?”搞清缘由后,学生自己就会追问“为什么要用块状的石灰石而不用粉末状的?”;释疑后,笔者又提出高难度的问题“若用粉末状碳酸钙,实验装置该做怎样的改进?”一番讨论后,学生知道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滴加稀硫酸的速度;随后又有学生反问:“用双氧水制氧气时能否把分液漏斗换成长颈漏斗?”“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如果坚持使用长颈漏斗,发生装置该怎样改进?”……这一系列涉及改变条件引发的问题,促进学生认识了反应条件的重要性、实验装置的可变性、化学原理的相对性,也培养了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怀疑精神和创新思维。

2.抓住实验现象质疑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直接引起质疑,尤其是超出预期的异常现象,理论与实际不一致的现象,不同实验的相似现象,同一实验的不同现象等,更使学生惊奇不解,这正是启迪思维、看清本质的最佳时机。

例如,在二氧化碳熄灭烛火实验中,若倾倒二氧化碳后烛火没有按预设的那样“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而是上面的烛火先熄灭,这在很多人看来“实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笔者抓住这难得的生成机遇,通过层层释疑扭转“败局”:二氧化碳是从高于蜡烛顶端的烧杯口处被倾倒下来的,而且烛火很快熄灭,这能否说明二氧化碳被倾倒后会很快地大量下沉呢?二氧化碳在空气中能很快大量下沉,这能否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呢?答案显而易见。此时若有学生质疑“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高处倾倒后会不会很快大量下沉?”,则引导他们利用密度比空气小的氮气做对比实验。

3.根据实验操作质疑

规范操作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条件,因此笔者重视利用实验操作引发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利用化学实验释疑解惑、深化思维。

例如,在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笔者要求学生思考:手捂密闭的试管后装置内的气压如何变化?学生正确回答后,笔者通过类比又提出新问题:通过增大装置内气压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还有哪些?学生慢慢总结出了向长颈漏斗里注水、用注射器向装置里鼓气、将装置浸入水里等方法;接下来,学生通过逆向思维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能否通过减小装置内的气压来检查装置气密性呢?一番思维碰撞后,又得出了冷却法、抽气法等。仅仅是一个检查气密性的操作,就引发了学生很多的疑问,并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验中引导学生探究,把握创新的途径

实验探究是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其主要形式有演示探究、分组探究、个人探究和课外探究等。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着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索过程,从而领悟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1.课堂实验探究活动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后,笔者就在课堂上适时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笔者只是引导课题选择、揭示研究方法、支持交流评判、分享学习成功等。

例如,能否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呢?笔者设计了如下的课堂探究活动:首先查阅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度,约为0.8;再利用图3装置显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速率,1天后水面上升到1/3处,4天后水面上升到1/2处,7天后水才充满集气瓶(可提前实验,课上展示);最后探寻排水法收集一瓶(125mL)二氧化碳所需的时间,约1min。至此,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不大、溶解的速率很慢、排水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所需的时间很短”这些证据,就能水到渠成地得出“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结论。在这一探究活动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不唯书的批判精神。

2.课外实验探究活动

笔者还将实验探究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利用家庭小实验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这种探究方式不受教学计划的约束,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操作技能,发展科学素养。

例如,笔者指导学生利用茶叶、月饼包装盒内的脱氧剂(内含铁粉、食盐、活性炭等),在家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他们根据钢铁生锈的条件,并参考磷燃烧法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自行设计如图4~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操作起来不仅安全、准确,而且有趣。另外,像测量溶液的导电性(由纽扣电池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用紫罗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土豆片催化双氧水制氧气、用注射器测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比较自来水与盐溶液的凝固点等小实验,学生都可以在家中自行完成;活动结束,笔者还指导他们通过墙报、博客、QQ空间等形式汇报实验结果、交流探究心得。

在实验中鼓励学生创造,熟悉创新的技法

教学中,笔者重视引导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创新。在具体的实验创新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加强,热爱科学和勤于劳动的情操得到陶冶,承受挫折的意志得到了磨炼。

1.运用“希望点列举法”创新实验

从个人愿望或社会需求出发,提出发明创造的一种技法,就是“希望点列举法”。例如,做“氨分子扩散”实验时,人们希望氨水用量少,刺鼻氨味不要扩散到空气中。于是集中师生智慧,列出三点希望:实验不要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氨水的用量少、装置可反复使用。经过多次探索和试验,师生设计了如图7所示的方案,只要5~6滴浓氨水就可以看到纱布条从中间向上慢慢变红,从而说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氨分子在不断运动。另外,若想加快纱布条变红,还可以微热氨水。

2.运用“缺点列举法”创新实验

“缺点列举法”是通过寻找现有物品的缺陷,并逐一改进的一种创造法。例如,在做“二氧化碳熄灭烛火”实验时,师生感到课本上提供的实验装置有这样的缺点:烧杯里上升的热气流会阻碍二氧化碳下沉,甚至冲散二氧化碳,致使预设现象不能出现。针对上述不足,笔者启发学生从“漏斗的功能”中探寻克服缺点的方法,终于设计出如图8所示的实验方案:用去底的塑料瓶做一个简单漏斗,用它引流二氧化碳;由于漏斗里没有热气流上升,二氧化碳倾倒后能顺利下沉到杯底,并慢慢上升,使得烛火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3.运用“移植法”创新实验

移植法就是把已经成熟的原理、方法等引入新的发明项目上,从而获得新成果。例如,用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检验物质燃烧是否生成二氧化碳,该方法现象不明显、操作不方便,尤其是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石灰水也可能变混(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遇热变小)。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注射器抽取液体的原理后,就容易想到“用盛有石灰水的注射器直接吸入燃烧产生的气体”(如图9所示),然后轻轻振荡石灰水,若变浑则说明物质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该方法极为方便,且现象明显。

4.运用“异类组合法”创新实验

“异类组合法”就是将不同的技术思想、不同功能的物质,巧妙地合并成一个新产品,使其具备人们需要的外观和性能。例如,“气体爆炸实验器”装置就是用注射器、电子打火器、导线和橡皮塞等多种物品组合起来的,其制作流程如图10所示。5.运用“替换法”创新实验通过更换不同材料,使产品性能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更好的效果,这就是“替换法”。

创意思维论文篇7

【关键词】 形象思维;情感;想象

形象思维的历史背景

关于“形象思维”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美学界、文学界展开过两次大规模的论证,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历时10年左右,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冷战的国际格局,规约了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态度,也严峻的影响了中国当时的学术界、思想界。实际上这场论争只是前苏联关于同一问题论争的移植和接续。当时中国知识界热忱的学习和吸取前苏联同行们的经验,前苏联知识界成了中国同行们学术观点乃至思想与灵感的唯一源泉。在“形象思维”问题上,中国文论家与苏联学者一样,分成了两派:一派,少数国人学者认为哲学认识论已经包含人类认识的所有规律,根本不存在“形象思维”这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另一派,多数学者认为“形象思维”是确实存在的,它是阐释文学艺术特征的最合适的理论概念。五十年代前期,中国文学艺术界在创作上出现公式化概念化倾向,理论阐述上则表现为庸俗社会学观点。也是由于这种创作上的错误倾向和观点,引发了关于文学艺术特征问题的再思考。关于“形象思维”的第一次大规模论争,也是从如何表述艺术的特殊性,围绕“形象思维”概念展开阐述和论争的。中国文论家们探讨艺术特征争论“形象思维”问题的热烈、专注与执着,反映了当年中国文论界学术旨趣的单一和偏枯。直到1966年,郑季翘在《红旗》杂志第五期发表《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文,对“形象思维”理论,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声讨。郑季翘的文章没有从学术上总结但又终结了中国学术界持续了10年之久得关于“形象思维”的第一次论争,从文艺学命题演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就这样戏剧性的拉下了帷幕。中国关于第二次“形象思维”问题论争,是以披露给谈诗的一封信为序幕的。信得公开发表,出现了整个文化界尤其是文艺界都在谈论“形象思维”的现象。50年代以来,国内文艺界、学术界就一个学术问题的论争,往往预示着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20世纪下半叶,中国关于“形象思维”的两次大规模论争于80年代中期终结。

李泽厚对形象思维的问题也非常重视,在其《美学论集》中,共25篇论文,关于形象思维的文章就有5篇,他为什么这么重视形象思维呢?因为他认为形象思维和美感联系,又和艺术家的创作走某些联系,前者涉及到了直觉性,后者涉及了无意识,这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塑造新感性有关,又与推陈出新和创作优秀作品有关。

什么是形象思维?

李泽厚在《关于形象思维》一文中,说“如果硬要用一句话概括,可以说,不脱离形象想象和情感的思维,就叫形象思维。”①在《形象思维续谈》中说“形象思维可以说是达到本质认识的艺术想象”②。另,在《形象思维再续谈》一文中说“我理解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s是艺术想象,是包含想象、情感、理解、感知等多种心理因素,心理机能的有机综合体。”③虽然这些关于形象思维的表述不同,但总的来说,它是和“艺术想象”等同的东西,在西方,艺术想象便是思维的本意,但形象思维一词已约定俗成,不需要用艺术想象来代替之了。而且,“思维”可以表达反映事物本质的意思。但这里的“思维”并不等同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思维。这种思维与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有同有异,在《谈谈形象思维问题》中就可以知道,“在严格意义上,如果用一句醒目的话,可以这么说,‘形象思维并非思维’”。

形象思维的特征

形象思维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一种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过程,李泽厚认为,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一是本质化与个性化的同时进行,另一个特征是,它永远伴随着情感。一句话,形象思维的特征是:以情感为中介,个 性化与本质化的同时进行。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关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关系。对此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1,否定说2,平行说3,艺术想象。李泽厚是第三种看法。否定说公开不公开的通过否定形象思维的存在,实际否定艺术创作的独特规律,认为艺术创作是一个认识过程。平行说则把形象思维看成是独立于逻辑思维而与之平行的思维。李泽厚在《论美感、美和艺术》反对的一个公式:形象――逻辑――形象,恰好是十年后郑季翘所提出的否定形象思维的公式。不同意平行说的意见是在《审美意识与创作方法》一文中表述的.李泽厚所以既不同意平行说,又不同意否定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把艺术看成是认识.这正是李泽厚所一贯反对的观点。他对此有三种看法:1 逻辑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基础;2 艺术不只是认识;3 创作中的无意识。

形象思维的不同特色④

1 随着艺术种类和形式的区别,各门艺术的形象思维也各具特色

2 随着创作方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形象思维的民族特色问题

4 随着艺术家个人的才情性格不同

其实,关于形象思维,本人觉得它还是属于一种认识,因为在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中,实质上我们还是在围绕我们对艺术的种种认识展开的,只是它是以多种方式存在的。通过这种认识,提高了我们对艺术乃至生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关于形象思维》,参见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63页

[2]李泽厚:《形象思维续谈》,参见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69页

创意思维论文篇8

文学思维问题是关于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存在,文学思维是具有一定情感取向的,文学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的行文方式和内容方向。从作家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的创造过程往往是作家有感而发的过程,文学作品因此也作为情感的产物而有了情感。文学作品的这种情感来源于作家内心深处的秘密,而这秘密恰好又是作家创作的动力。然而,由于受到来自现实中的各种因素的制约,这种秘密常常难以正常表达,迫使作家使用文学思维方式。于是,文学思维方式既是作家的思维方式,又是不完全是作家的思维方式,因为它是经过乔装打扮、幻化变形的方式。可以说,文学思维方式是作家个人思维方式与社会思维方式的综合体现,这样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文学作品就成了一种特殊的状态。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文学思维方式的特点,探讨中国当代文学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

二、文学思维的含义与特点

文学创造也是一种思维劳动,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十分复杂的劳动。更由于它是一种精神劳动,它除了具有其他劳动共有的特点外,就还必然直接受作家个人修养的影响和制约,如作家的经验、情感、意志、习惯、理性、世界观等。文学创作是一项意识活动,便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文学思维的直观性

正如一位名人所指出:任何神话都是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在很多情况下,文学思维实际上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直观表现,因而,文学思维首先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比如,文学作品往往是表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认识到的客观事物。人们的思维活动主要通过大脑的思维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的属性,即为直观性。即便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创造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文学作品,也会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变化或者在实际上被支配而逐渐消失。这更进一步说明了文学思维的直观性。由于对形象思维命题本身的怀疑甚至否定,关于文学思维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是避而不谈,或者用比较模糊的方式或表述形式将其带过。显然,不正视文学思维这文学创造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问题,是不能使文学思维问题得到解决的,当然也不利于促进文学思维发展的。于是,对文学作品、文学创造的文学思维进行梳理发现,作者的文学创造往往是从思维的直观性出发,通过视觉直接看到了客观世界,虽然在升华为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含有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独特感受,这主要来自于作者的直观性。因而,首先发现了文学思维的直观性特点。

(二)文学思维的连续性

所谓文学思维的连续性,主要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家思维的连续性特征。简单地说就是由此及彼,在作家大脑中不断地使一连串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活跃起来的过程。文学的思维方式一直是中外文艺理论家、作家和艺术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研究和总结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时我们发现,关于文学思维方式的论述十分丰富,而且与创作实践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它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思维方式或运思方式上的鲜明特色,例如,在中国古代文论体系中,思维之"思"这一概念仅仅就字面意义而言,就有数十种相关的说法:"神思"、"凝思"、"潜思"、"苦思"、"覃思"、"精思"、"妙思"、"诗思"等等,此外"兴会"、"妙悟"、"冥搜"、"想象"、"虚静"、"酝酿"、"现量"等都与文学思维密切相关。文学思维在文学文献中时隐时现、牵牵连连,为了对文学思维有一个更清晰明了的认识,通过横向分析和纵向梳理发现,文学思维不仅在文学作品的文情语义中具有互为补充、彼此呼应的连续性,而且文学思维具有纵向历史的连续性和横向密切的关联性,并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个中国文学文论所特有的文学思维体系。

(三)文学思维的概括性

文学思维的概括性是指作者在观察体验之后,经过对材料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将事物的个别性归纳到一般性,即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文学作品创作是作者进行思维概括性的直接表现,这是文学创作中作家思维的又一特性。如《红楼梦》,就是得力于曹雪芹对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关系的思考和概括,他才写出了"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思维是创作主体在文学创作流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在文学创作中有着它独有的特性。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综合概括或对假、丑、恶的综合揭露或鞭笞,这就是文学思维的概括性,也是作者思维的概括性。对于中文系学生而言,运用辩证思维能力应是多方面的,如讲演、交谈等等,但与专业相结合,则主要是以之为指导,撰写有理论分量的文学批评文章。在实践中,指导和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撰写文学评论,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的一个好形式。因为思想的东西只有形诸文字,才能得以系统有效地整理,思维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以系统化。中国古代哲学、文学理论本身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将之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结合起来,融汇到文学概论课的教学中,将大大促进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中国当代文学的思维方式与形成过程

关于文学的思维问题,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进入到学术的深层思考,有人提出了思维问题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一个根本问题。无论这种说话的精准程度如何,文学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存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并且,对其思考任重而道远。

(一) 有感而发

正所谓文学是情感的产物,文学作品在初创阶段,作家的创作往往是有感而发,情感内容伴随着文学创作而生成,这就是文学思维的起点。古今中外文论体系中有关文学思维的观念范畴:"虚静"、"神思"、"凝思"、"苦吟"、"兴会"、"妙悟";"迷狂说"、"天才论"、"激情理论"、"酒神精神"、想象、无意识、"白日梦"、"形象思维"、灵感,等等,作为文学的思维方式,就在于这对文学创造和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在人类原始思维、野性思维、神话思维、理性思维、灵性思维等思维类型的演化中,文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国当代文学的思维方式逐渐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的思维的本质到底是是抽象思维还是形象思维虽然还存在不同的观点。但由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来看,中国当代文学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它们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思维方式中是相辅相成的,而且趋向于将抽象思维纳入形象思维的轨道。用"形象思维"来概括艺术中的思维是文学理论研究学者们对苏联学者关于文学思维提法的继承,但是对于形象思维的内涵、思维的过程以及它与逻辑思维的关系等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就是对"形象思维"这一概念本身也存在有许多模糊之处。西方诗学体系中的文学思维论西方文艺理论体系中,关于文学思维的论述极为纷纭繁杂,就其对西方文论和中国文论的影响而言,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灵感说"、康德为代表的"天才论"、尼采的"酒神精神"、浪漫主义流派的"激情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想象"、"无意识"、"白日梦"理论等等。在文学创作时,文学艺术的思维形式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特性,无论这种特性是怎样的,都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作者的思维沉浸在要创作的意境里,就像"搅拌机"一样,精筛细选,然后下笔如有神,把脑子里想的思维记录下来。有人说是想象,有人说是典型化,有人说是具体感性的方式,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有感而发"。

(二)逻辑梳理

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把脑子里想的思维记录下来还不够,当然语言要通顺,这就是文学作品的语言逻辑。同时,文学活动还要遵循情感逻辑。情感体现在整个文学活动中,从文学创作到读者的文本解读,必然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情感因素的支配和制约。有人说,"诗无理而妙"或"愈无理愈妙"。其实,不尽然。包括诗在内的任何文学形象的"无理"都必须建立在逻辑和真情的基础上,否则无理便成了无稽,毫无价值了。无理之所以好,它的艺术价值就在于无理有时更能反衬出情之真。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对于形象思维的内涵、思维的过程以及它与逻辑思维的关系等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就是对形象思维这一概念本身也存在有许多模糊之处,关于形象思维的内涵历来都有许多分歧,有人说是想象,有人说是典型化,有人说是具体感性的方式,这一概念本身到底指的是什么,还真的值得研究。散文家在不同的散文创作中其思维的概括性与小说有着不同的表现。方纪的《挥手之间》表露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情感,而且表述了"当时群众对抗战胜利的热烈心情",表现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特有的复杂关系,描述了去机场送行的人们当时所表现出的对的担忧、依恋的情感和激昂情绪。由于作者抒发的情怀具有广阔的普遍意义,所以他的散文才能给读者以感染和激情。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由游山洞而想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结论。可见,思维的概括是作者在对客观事物观察体验之后得出的一种理性思考,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有着根本的区别。所以西方现代派作家,特别钟情于悖理传情手法的运用,因而被称为非理性主义者。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写一个小职员一夜醒来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尤奈斯库的《犀牛》写全城的人争先恐后变成犀牛在大街上狂奔,他的《秃头歌女》则写一对夫妇一同到朋友家做客,结果到了朋友家却互不相识,等等。马克思分析古代希腊神话的方法,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一把钥匙。这些荒诞性的文学虽然不合乎生活事理,但它完全合乎情理,它遵循的是情感逻辑。总之,缘起于情感,归宿于情感,其间按照情感逻辑来构思形象、迹化形象和解读形象,这就是文学思维的逻辑。

(三)作品呈现

文学作品呈现给读者,阅读活动正是在读者多方因素构成的情感结构和期待视野中,从而完成了具有时代和现实意义的解读。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其呈现方式和面向对象有多种。其中,读者对象之一就是学生,它要向学生阐述文艺学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讲清文学得以发生、发展及文学作品构成和批评鉴赏活动的一般规律。文学概论不仅承担了为中文系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等文学史、文学理论知识提供理论基础的任务,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大学生理论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文学概论课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系统的文学理论观点,而且还要培养他们以科学的方法论思考和理解文学问题;理论观点的渗透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二者在文学概论的教学中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文学概论课对于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不仅有其必要性,更有其可行性。就必要性来说,辩证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素质;对于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而言,文学概论课又因其自身的课程内容和学科特色,具有了其他课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本身就是理论色彩极强的一门课,是与哲学联系较为紧密的一门文学课程。这一课程所蕴含的众多理论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在文学上的理论反映,这些内容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辩证思维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讲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核心理论和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辩,无疑能大大强化他们对理论本质的理解,促进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

四、结语

文学的思维方式问题是文学理论研究无法回避的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辩证思维训练只是文学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当然,进行好这一训练,关键在于教师。首先,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文学理论基本功,而且要有较为良好的哲学素养和理论功底,要在教学中把二者结合起来,相互融汇,达以举一反三的能力。缺乏辩证思维能力的教师,是难以真正培养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其次,由于文学的教学内容较多,目的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能否培养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有赖于教师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及是否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再次,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必须循序渐进,因时制宜地进行,不能搞急功近利、教条主义,而要把它与其他文学课的教学及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配合起来,共同进行。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册)[c].上海古籍出版社,19 8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