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林业发展论文8篇

时间:2023-03-03 15:58:38

林业发展论文

林业发展论文篇1

以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正由传统的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正将世界林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它将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农业系统的发展,引发林业科技革命,是21世纪林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所谓精确林业,是指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的一整套现代化林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系统。事实上,这种林业技术体系是信息技术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综合应用的体现,核心是实时测定工作对象所需工作的质、量和时机等数据。通过对影响林木生长环境因素实际存在的时空差异性分析,判别林木长势优劣,确定影响长势的原因,提出科学处方,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消除和减少这些差异。并按需定量实施灌溉、施肥和喷药,以实现最小资源投入、最大林业收益和最少环境危害。制定出针对性的林业生产措施,在取得最优效果的同时,减少污染,保护生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精确林业主要支撑技术

精确林业以3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遥测系统)、信息技术、智能化决策技术、可变量控制技术等为技术支撑体系,以生态学、造林学、工程学、系统学、控制学、测绘学为指导,能在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时效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满足人们的需要,它的建立依赖于地球空间信息基础理论及其他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

3精确林业的源头

由于精确林业依赖于3S系统,而3S系统在欧美发达国家发展很快,因此精确林业在发达国家崭露头角,发展较快。精确林业的概念和实践,起源于发达国家林业生产高效化程度的提高、林业生产中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率、发展优质高效林业的要求以及环境保护、资源再生利用、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需求。这些要求反映了人类的共识,既要经济效益和快速发展,又要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精确林业的构想是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的。提出这个概念的基础,是当时微电子技术发展推动了智能化监控技术,同时又结合了作物生长模拟、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由于GPS技术在1990年海湾战争中大显身手,此后美国将这一技术应用到林业生产领域,开创了精确林业技术体系的雏形。到了1992年4月,美国召开了第一次精确林业学术研讨会,精确林业这一概念才逐渐被人们广为接受。

精确林业最基本的技术组成部分是全球定位卫星。后者主要是针对林地面积、林木生长情况等因素的差异而指导人们分别采用不同的经营管理措施等。

4精确林业现状

在我国,精确林业的理论框架逐步完善,技术体系初步建立,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产业部门逐渐形成。

3S技术及其他高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清查、林地面积实时测量、林界划分、护林防火、飞播造林、荒漠化监测等方面。目前,山西省二类调查和数字生态都使用3S技术,林业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是林业资源管理的工具,同时也可以为用户创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总之,有如下3个优点:一是节省经费。制作一张林相图或林业规划图,从勾绘草图、小班求积、清样、标注、描色、数据分析、统计等都可以实现计算机化,与人力相比在总体上可节省50倍的经费。二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内业制图速度,缩短了林业资源数据更新周期;提高各类林业专题调查,如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划、森林资源分类区划、森林资源分类经营工作效率;提高制作经营决策方案的效率。如此高效地提供林业数据,从而达到了林业决策的适时性。三是使林业经营管理更趋科学化。将空间数据作为不可缺少的因素与属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改变了单一属性数据分析缺陷,使制作的决策方案更加合理;对森林资源的空间属性数据进行动态管理,一旦资源发生变更,即刻对资源数据进行更新,从而准确掌握资源状况,做出有效的决策;制作与生长模型、决策模型等有关的专题地图提供形象化决策分析方案,为经营方案准确、有效地实施奠定了基础。

目前,全国精确林业建设已经启动,这标志着精确林业的研究进入了系统集成与平台建立阶段。随着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精确林业示范地的建立,我国精确林业将由实验转向生产,由技术形成产业,必将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5精确林业之路

精确林业是一种基于知识的林业技术体系,是知识经济在林业中的最好体现,也是林业创新体系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一次世界性林业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更为重要的是,发展精确林业是有效利用生态资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地大物博早已成为一种过时观念,因为多年来的粗放性和掠夺性开发早就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匮乏,再加上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就更少。比如,人均林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严重,致使自然灾害愈加频繁。

在此情况下,实施精确林业必然可以优化资源,保护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实际上这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但是,在实施精确林业上还有很多困难,如实施精确林业技术必须使计算机控制的林业技术与土地状况的空间差异精确匹配。我国疆域辽阔,林业生产条件复杂,林业领域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等技术应用较少,基础设施还不先进。所以,一方面,购买精确林业软件并不实用;另一方面要自行开发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土壤土质、适应不同气候的精确林业软件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比如,要创建识别树种、林龄、断面积、蓄积量等的3S软件需要测取大量数据,需要若干年的各个地区、地块的投入、气候变化等历史数据,但各地区在这方面都还没有基础。此外,如果能建立适合不同地区土地情况的精确林业软件,林业工作者的操作和认识也需要有一个过程。

5结束语

精确林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超前性的林业新技术,是信息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国情、省情,研究发展适用的精确林业技术体系、运用体系是必要的。精确林业的研究与发展,将有助于人口、资源与环境方面重大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林业环境保护。GIS作为精确林业的核心技术,也应适应精确林业需要,作技术上的改进与深入。

【论文关键词】精确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发展论文篇2

关键词:制度工业化林业租金排他性可交易性

制度的重要性正在被经济学家们广泛认同,制度与组织的互动是解释经济社会历史演进的最重要原因。经济学已有的讨论是,在通常情况下,国有产权和集体产权制度效率是不理想的。在制度安排和保护的舞台上,国家及其人是“白马王子”。租金最大化是国家进行制度安排的最终目的。本文则认为,国家,尤其是集权体制下的国家,为了获得租金,常常由精英集团——集权的上层设计一些总体战略,而产权制度的安排首先是从属于这些总体战略的。这些产权安排自身是低效率的,但符合总体的战略决策。在考察经济社会中一个行业的产权变迁时,其它行业的产权变迁和经济整体的市场化程度也许是理解该行业产权制度演进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要素的市场化实际上意味着要素主体更大的退出权,而这种退出权意味着就我们所考察的行业而言,更多的权属能够退出公共领域(publicdomain),这意味着该行业租耗的减少和社会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本文试图解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林业制度的安排和变迁,并对林业产权制度的进一步演进做出预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新中国林业产权的初始界定从属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需要,而林业产权的变迁是国家与林业经济主体博弈的结果,林业经济主体对国家的反应导致一种均衡的制度安排——新的制度安排具有效率意义上的比较优势。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已有的国家与产权理论进行一个回顾和评析:第二部分侧重于解释新中国成立之始国家对林业实行国有和集体产权制度的原因;第三部分着重讨论林业制度自改革以来的演进和林业行业效率的提高:第四部分是一个结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North,DouglassandThomas,Robert,1981.StructureandChangeinEconomicHistory,W·W·Norton&CompanyInc.

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国家及其人有没有自身的目的?对于国家本质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是三种模式:一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卢梭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摆脱自然状态订立契约的产物。二是马克思和列宁的工具论,他们把国家当作一个集团或阶级的机构,其职能是代表该集团或阶级的利益剥削其它集团或阶级并且榨取其收入。第三种国家理论①是现在被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的诺思的国家——“经济人”模型。在诺斯看来,国家是一个有行使暴力的比较优势的组织,它为选民或选民团体提供的基本服务——不成文的习俗或成文法规体现根本性的竞赛规则。国家因为两个目标提供这些规则:一个是通过规定竞争和合作的基本原则,以实现统治者所得租金的最大化;另一个目标是在实现第一个目标的所有权框架内,减少交易费用,以便实现社会产出的最大化,从而增加国家税收。在经济发展中,这两个目标很难协调一致,其和谐与冲突表现为经济的发展与停滞。正如诺思在其诺奖仪式上的发言①,“制度并不必然是有甚至通常并不是有社会效率,相反,它们特别是正式的规则的建立是服务于那些对新规则的建立是有谈判力量的人们的利益的”。总之“诺思悖论”可以概括为,“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

当制度安排完成后,哪些因素决定了制度的再安排或者变迁呢?理论界有两种解释值得注意:一是诺思的“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和“锁定”(lock—in)理论,二是巴泽尔的制度变迁理论。诺思认为②,由国家安排的制度一旦被安排和确定,就有一种自增强机制。制度在现实社会中有四种自我实施或强化的机制,即(1)机构的设置和成本的固定;(2)学习效应;(3)协调效应;(4)适应预期(adaptiveexpectations)。当制度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这四种有效自我实施机制时,制度的变迁本身也就标志着人们的收入递增在广泛的范围内发生了。与此同时,这一递增又使得制度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制度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经济制度的变迁。

Y·巴泽尔在坚持诺思国家租金最大化假说的基础上,断言统治者在利益约束下有可能界定和保护一种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巴泽尔认为③,如果监督和施政无须成本,那么统治者就能够凭借暴力的比较优势攫取全部剩余。但在现实世界中,统治者监督和施政是有成本的。由于统治者的信息不完全以及统治者和臣民的信息不对称,为了获得最大化租金,统治者可以给其臣民规定一个定额,统治者得到定额部分,臣民得到总产值扣除定额后的剩余,这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合同。定额制度扩大了劳动者的产权,刺激了他们对资源更合理的利用。赋予臣民拥有资产或贸易权的统治者必须提供尊重这种权利的保障。一个独裁者可以通过取消包括“超越于法律之外”的某些特权,给予臣民们以自由和不没收其财产的宪法保障而获得利益。由于有能力做出具有信用的承诺,统治者能够建立一种不依赖于自身的执行机制,这种执行机制有利于法律系统本身的工作。包括法官和警察在内的司法人员会去尊重法律,而不是去迎合统治者,法院如何进行统治,取决于他们获得报酬的方式。如果法官的收入取决于诉讼费,那么他们不可能总是偏视一方,有了第三方执行的机制,统治者和臣民就可以订立长期契约,扩大他们之间的协议范围。总之,统治者追求最大化租金客观上导致了他们对有效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我国有些学者④认为应该对巴泽尔的理论做一个修正:他们特别强调布罗代尔提出的“中间组织”,认为只有在社会与国家的对话、协商和交易中形成一种均势,即只有臣民本身有一定的力量时,才可能使国家租金最大化保护与有效产权创新之间达成一致。

本文达成的理解是,国家租金最大化的“诺思悖论”有待商榷,尽管这种理论与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契合⑤。国家总是有自己的意志的,它必须设计一定的战略来实现这种意志,而国家对产权的界定首先是服从于国家的战略需要的。林业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具有双重功能: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由于这一行业具有生态功能的特殊性,国家可以顺理成章地出于生态环境的考虑或者以生态环境为借口重新界定林业产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诺思:《时间进程中的经济成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第6期。

②诺思:《时间进程中的经济成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第6期。

③Y·巴泽尔:《产权与国家的演进》,《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4年第2期。

④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⑤奥尔森在其《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指出,小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会牺牲委托人——大集团的利益,诺思的国家假说只是奥尔森理论的一个具体运用,即一国的上层建筑会为自己的利益牺牲国民的利益。诺思理论也同查尔斯·沃尔夫的非市场缺陷理论有着某种程度的吻合。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公有产权是一种非帕累托最优的制度,但为什么追求最大化利益的人们会选择一种从效率角度而言是不利的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确立了“工业化”的国策,与国家这一战略相对应,国家对林业资源设立了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产权制度,这种制度安排客观上方便了林业剩余被无偿地转移到工业上。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正式实施后,人民政府依法管理和经营森林。在中国东北、西南和西北原始林区建立了一批全民所有制森工企业,以木材生产为中心满足国民经济的原始积累和工业基础建设的需求。在中原和南方大面积荒山荒地和天然次生林区,组建了一大批国有林场进行造林营林①。集体林产权是指隶属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单位对自己所拥有的森林、林木、林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包括四大组成部分:第一,根据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分配给农民个人所有后,经过农业合作化时期转化为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第二,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种植、培育的林木;第三,集体与国有林场、采育场等国有单位合作在国有土地上种植的林木,包括公路、铁路两旁的护路林、江河两岸的护岸林,按合同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林木;第四,中国在“四固定”时期(见注2,指1962年)确定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森林、林木、林地。②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真正区别③,在于国家支配或控制前者,并且不对其控制后果负直接的财务责任。但国家控制全民经济时,却以财政担保其职工的就业、工资和其他福利。因此,国家对集体所有制的控制和干预,更易为“浪漫主义”所支配甚至为所欲为。集体公有制既不是一种“共有的、合作的私有产权”,也不是一种纯粹的国家所有权,它是由国家控制但由集体来承受其控制结果的一种农村社会主义制度安排。

国家转移林业剩余的手段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重取轻予的财务制度④。整个计划体制时期,中国林业财务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在国营采运企业的产品成本中不计基本的原材料——被采伐的森林资源费用,个体和集体林的销售收入分配中不留恢复资源的补偿基金,只在销售环节收取少量育林基金。后来国家也只是在育林基金数量进行了几次调整,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陈根长:《中国林业物权制度研究》,《林业经济》2002年第10、11期。

②戴广翠等:《中国集体林现状及安全性研究》,《林业经济》2002年第11期。

③对集体经济性质的这一精彩论断,见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第6页。

④陈根长等:《林业的改革和发展》,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38—46页。

务制度却一直延用。当时林业经济理论工作者也认识到了国家牺牲林业和农业以发展工业的战略①。“50年代党和国家面临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战争等中心任务,急需大量木材,而新兴工业建设又需要林业为其提供积累,因此,在国民经济实力极其薄弱的条件下,形势要求林业做出暂时牺牲。”第二,畸形的林产品低价。计划体制之下的价格,并不具有配置稀缺资源的作用——不反映供给和需求,也不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但具有分配职能。“在我国尽管木材是长期缺乏商品,但由于林价被挤出了木材价格构成,木材价格长期很低②。”第三,加剧采育失调的投资政策和掠夺性的税费制度。从1952年到1985年,国家向采运(森工)企业共投入约1800亿元,而向营林企业共投入209.8亿元③。在国家投资的刺激下,采运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而营林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是在一种私有产权制度下,国家侵占租金的成本会很大。只有在公有产权制度下,国家才能低成本地运用上面三种手段不断攫取林业租金,并且使之服务于国家工业化的战略。对于各类林业经济主体而言,由于热情经济、政治高压、对的盲从以及搭便车心理而缺乏博弈力量,只能对这种制度安排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林业产权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一是农业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林业改革顺理成章,国家即使不想改变林业产权,但由于农业和林业天然是一家,使得这种区分成本相当大。二是由于人力资源的产权特征引发林业部门的低效率,这种低效率迫使集权部门重新安排产权制度。人力资本产权由于具有和自然人不可分的特点,这种资产更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只有给这种资产足够的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的时候,这种资产才有可能达到市值最大化。对身处林业部门的这些人力资本拥有者而言,也不例外。由于政府对林业的掠夺政策,林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得不到期望的回报。由于缺乏物质刺激,在该行业一种正向的反馈机制难以形成。具体说来,林业部门的人力资本激励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林农、林业工人的劳动积极性问题;林业部门的各级管理者的劳动积极性问题。高度公有化经济的真正要害问题是规模经济的管理问题,作为人的林场场长,其行为缺少委托人的到位的激励或政策,没有工作和创新的积极性。“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对林场场长而言,也许兴趣更在于政报统计数据取悦上级以获升迁。黑龙江、松花江林管局9个森工局1952—1985年上报全年采伐面积为469万亩,核实为509万亩,少报7.86%。,更新面积上报为839万亩,核实面积为329万亩,夸大1倍半以上④。三是林业原来的经营体制无法“可持续”生存。林业部门由于重采轻育,使得国家规定的年伐任务越来越重,而可供年伐的林木越来越少,以致走到原有体制难以为继的地步⑤。加之林业部门的呐喊、世界组织对生态环境和林业的介入以及国家对林业的负财务收益的恐惧,这些是政府放弃部分林业权利的原因。当农业发生了制度变革的时候,林业部门也同时开始进行产权变革。

1981年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定”政策,这标志着国家对林业产权的重新界定。通过国家落实林木林地所有权和林业生产责任制,放宽林业政策,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林业所有制结构⑥。以四川省为例,1985年同1980年相比,国营和集体造林面积的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5.67%和84.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陈根长等:《林业的改革和发展》,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②陈根长等:《林业的改革和发展》,第47页。

③陈根长等:《林业的改革和发展》,第51页。

④陈根长等:《林业的改革和发展》,第53页。

⑤陈根长等:《林业的改革和发展》,第4—10页。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全国林业经济研究会:《林业商品经济探讨》,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下降为1985年的3.52%和18.79%,而国家和集体合作造林和个人造林面积的比重,则分别由1980年的2.45%和7.71%上升到1985年的4.03%和73.66%①。

尽管林业部门的收益权进一步得到明确,但林业部门并没有获得实质性好处,原因在于林业行业的税费越来越重,使得这种收益权的权值变小。由于林业经济主体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几乎没有力量与国家抗争,国家对林业租金的掠夺和攫取行为自改革以来仍然在继续。1984年,国家和地方财政从各种渠道投入林业的资金为9584万元,林业上缴国家的税利13607万元,两者之比1:1.5。木材市场开放后,1985年国家和地方财政从各种渠道投入林业的资金6843万元,林业上缴国家的利税为17151万元,两者之比为1:2.5②。在1985年,按国家物价局,财政部、林业部联合的(1985)348号文件,以及此后有关方面正式颁布的税种、税率,南方集体林区在流通环节上征收的税有:农林特产农业税,按物价5—10%征收,在实际执行中,收得最高的福建达12%;产品税,按销售价的10%征收;零售营业税,按销售价的3%征收;此外还有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还有林区建设管理费,按每立方米5—10元征收,最多的地方收到60元;还有林政管理费,每立方米收1.5元,还有市场管理费,按成交价的6‰征收。“由于重复征税,征重税以及扩大征税基数,地方财政收走了改革带给林业好处的绝大部分③”。尽管1988年国家行政工商管理部门出台了《关于整顿和调整南方集体林区木材费用负担的通知》,为减轻林业税负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1994年我国实行新税制后,国家及其者又增加了税种,提高了税率。1995年以后木材市场疲软,价格下滑,乱收费问题又逐渐显露。1998年我国实施了“天保工程”,林业又增加了许多乱收费项目。

当国家工业化似乎已经不再需要这点林业租金的时候,为什么林业税费仍然居高不下?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说明:一方面是由于财政的刚性支出。农林业实行责任制以后,集体林区的林业收入承担着原来由公积金、公益金支出的干部补贴、民政费用、教师补贴、学校建设、民兵训练、计划生育等一切费用,在许多地方这些支出几乎占用了林业收入的全部。另一方面,林业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也导致了国家及其人名义税费的上涨。我们假设国家要求的林业赋税总量一定,它取决于税基和税率的积。税基取决于国家可以观察到的林业产量。只要林业的产量不被国家观察到,国家无法对这部分林业产值收取税赋,因此林业人员有动力隐蔽自己的产量。从公开产量转变为地下经济。随着国家可以观察到的产值越来越少,国家只有对这部分可以观察到的部分提高税费,才能保证刚性的国家租金。

尽管林业的税费严重,但改革使得林业部门产权的排他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随之而来的结果是林业产权的流转开始加快——主要表现在林木贸易繁荣,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也初见端倪,林业各经济主体也实际上获益,尽管这种利益非常有限。中国国内有学者④认为公有经济的产权只具有排他性,而不具有可交易性。本文则认为在传统的国有经济下资产的权利并不具有真正的排他性。1981年开始的林业“三定”实际上界定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保证了这些权利的排他性。而某种产权的排他性一旦建立,其可交易性自然就能够衍生出来,甚至被国家明文禁止的交易,也能够在地下进行。权利的可交易性意味着很多内容:林业经济主体的风险分解了;不用担心被“套牢”;权利能够转移到更识货的人手中,资源配置能够优化。1985年中央允许木材议购议销的政策实际上是对已经“生米煮成熟饭”的现实的一种追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陈根长:《中国林业物权制度研究》,《林业经济》2002年第10、11期。

②陈根长:《林业的改革和发展》,第48—49页。

③该资料来源见张琅等《木材市场开放后福建省林业收入分配情况的初步调查》,文章收录在《林业商品经济探讨》,第185—193页,数据在第189页。

④国内学者如周其仁。本文对于公有产权的理解不同于周其仁。周其仁认为公有产权具有排他性而不具有可交易性,而本文认为公有产权并不真正具有排他性。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生态效益在某种意义上是种替代关系——到了1987年,林业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凸现了生态环境问题,此时颁布的采伐限额制度使国家人得到了重大的经济权利:在这种制度下,无论木材的市场价格再高,当事人也不能多采伐;并且采伐审批手续比较复杂——这种复杂的程序加大了林业经济主体同国家人之间的交易成本,结果有利于各级国家人。同时采伐限额制度也造成了林业部门极大的公共领域——国家人信息不充分,大量的在法律上应该为国家所有的租金引起各个经济主体攫取的冲动。1987—1998年国家通过行政晋升、法律和森林警察等手段维护林业租金,而林业经济主体则通过乱砍乱伐、偷砍以及偷漏税、退出等手段在公共领域内与政府展开博弈。由于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房地产和工业用地的需求激增,土地的林业使用具有更大的机会成本,侵占林地的行为一直在持续。1994—1998年①,全国共征用林地7929hm2。1998年,中国颁布了新《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各级国家人对集体林地的部分权限——其实质是强化和扩张了政府对林业的部分权利。政府和林业经济主体关于林业产权博弈的结果不利于林业经济主体:一是由于在经济发展中,就整个经济社会而言,林业的生态功能越来越被强调,其经济功能相对弱化,社会比较认同政府对林业产权的重新界定;二是其他行业的创新速度更快、赢利机会更多,一些有能力的经济主体可以通过流出这一行业来寻利。

从1990年至今,林业总产值年增幅略高于中国GDP增幅(1991—2001年均增幅为8.3%《中国统计年鉴》2002,第386页)。目前,中国林业发展呈现出两种非常鲜明的势头:第一,林业产权的流转在流转频率、流转规模上有加大的势头②。第二,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比较迅猛③。集体林业产权的流转包括林地使用权流转、中幼林产权流转以及成熟林产权流转,流转的特点表现在流转方向的单一性(流入方一般是林业系统的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流转区域的封闭性、流转双方选择余地的狭窄性以及流转过程中无中介评估机构的参与。就国有林业而言,林业权利的流向主要是旅游业、农业和林业。一些地区林地流转还呈现出流转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林地流转的规模化趋势。林业产权的转手有利于弱化林业的资产专用性、分散林业风险,林业权利的转手也说明了林业权利的排他性在得到强化。非公有制林业存在着很多政策和制度上的障碍,仍然得到了长足发展。据有关部门2001年对14个省区和3个国有森工集团调查统计,非公有制林业占有林地总面积的23.5%④。在经济意义上,这是一种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比较优势——非公有林业的交易费用更低。

本文的目的在于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立国之始对林业行业界定国有产权的原因以及林业制度在不同时期的演进,决定林业制度演进的主要因素是国家与林业经济主体间的互动。本文的一个核心结论是:国家在安排林业制度时,首先考虑的是国家战略;林业改革对于国家和林业经济主体而言是双赢的——产权明晰的同时,国家租金以及林业经济主体的收益都增加了。随着中国其他行业和要素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林业经济主体的博弈力量不断增强,我们预期中国的林业制度会进一步实现帕累托改进,林业的经济绩效会不断提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戴广翠等:《中国集体林现状及安全性研究》,《林业经济》2002年第11期。

②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课题组:《浙江省集体林区山林权流转调查报告》(内部文稿),2001年。

林业发展论文篇3

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是建设、经营和利用城市森林的事业。城市森林是指城市范围内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以树木为主体,包括野生动物、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城市林业不仅是林业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的必要内容Content,发展城市林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1发展城市林业有利于推动林业的整体发展,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林业建设,其同山区的林业建设息息相关,且各自的发展相互促进又带动整个林业的进步。此外,城市林业建设对林业的重要功能即生态功能和经济economy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引导林业的全面发展。

1.2发展城市林业有利于林业立法的发展,各地方在发展城市林业的探索进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对立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一些配套的法律law法规出台为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提供法律law基础,而且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经验也可以为立法所参考,增加立法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2.城市林业建设中的误区

尽管发展城市林业对于林业和城市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运用,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制度、管理(manage)、思路上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城市林业建设道路上出现了一些误区。

2.1将城市林业建设和经济economy建设割裂开来

城市林业建设和城市经济economy建设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林业不仅是林业的一个子系统,同时还是城市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可以影响城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表现在:⑴生态功能,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减噪降噪等功能,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保障人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environment)下进行生产建设,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⑵美化功能,森林自身的美与城市建筑融合在一起构筑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为居民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environment),也是发挥其经济economy功能的基础之一;⑶经济economy功能,森林不仅可以直接向人类提供多种林产品,还能带来经济economy利益。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而是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希望生活在健康美好的环境(environment)之中,于是环境(environment)消费成为热点。

总之,城市林业的健康发展能够带动城市经济economy建设的有序和稳定;反之,若城市林业不太发达,城市建设中的环境(environment)成本则会增加,从而阻碍城市经济economy的顺利开展。2.2把“绿化”和城市林业建设相混淆

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园林绿化被包含在其中,城市林业不仅要在园林中实现绿化,更为重要的是和城市建设相统一,将林业建设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道路、建筑物两旁无法建设园林的地方,却可以实现林业建设;园林绿化多为种植草坪、灌木,而城市林业注重乔木的培育种植;园林绿化建立的是一个人工系统,需要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管理(manage)成本较高,而城市林业建立的是一个自然系统,管理(manage)成本较低。国际上一直认可的城市林业建设是森林化,是生态层面的城市建设,而绿化的层次较低,不能与国际接轨

2.3城市绿地系统单调

目前,不管大中小城市都热衷于建设人工绿地,这和政府对城市林业建设的误解有关。由于盲目强调大面积的草坪、广场,城市不断引进国外的植物及其新品种,导致城市绿地系统单调,缺乏自然特性,且生态效益低下,根本无法和城市林业的功能相提并论。

2.4没有将城市林业和山区林业相区别

城市林业虽然属于林业,要适用《森林法》的有关规定,但其和山区林业建设存在着许多差异,这是由于二者的功能、目的侧重点不同造成的,山区林业重在用益,发挥其经济economy功能,而城市林业重在发挥其生态功能,兼及经济economy功能;山区林业多是成片林,且林种较多,而城市林业中成片林较少,林种也较少。因此,对于城市林业应该有更加严格的保护和管理(manage)措施,如在采伐的许可、流转条件上要严格限制,且应更加注重树木的病虫害防治问题。

2.5植物的选择上没有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同的环境(environment)和气候条件下适合不同的植物生长,在发展城市林业时必须考虑到这一问题,同时由于城市环境(environment)恶劣,土壤透水性差,应该选择那些生命力比较顽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植物来种植,不能只注重美观或是盲目的抄袭其他地方的做法。城市林业的发展应该和城市给水系统相贯通。

3.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的出路

鉴于目前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着种种误区,要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林业,必须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私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仔细考虑。

3.1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林业规划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建设的规模、性质、布局、气候特征等规划出城市林业建设的布局、规模和数量,要按照现代城市的要求,编制城市林业规划,在城市林业规划中应该包括林种的选择、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范围内的绿地、道路旁的绿化等内容Content,建设完整、结构合理的城市林业体系。

3.2依照规划进行城市林业建设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必须依照城市林业建设规划,建成以花草林木构筑的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物种多样性为特征,以林木为主体,森林与其他植被有机结合的绿色生态圈,形成城区、近郊、远郊及自然保护区的林业之间协调配合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还要将林业建设和其他方面的建设结合起来,建设中的各个项目从投资(investment)到验收,绿化不达标的不能批,也不能验收,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城市建设。

3.3林网化与水网化结合

其内容Content是:基于城市特点,全面整合林地、林网、散生木等多种模式,有效增加城市林木数量;恢复城市水体,改善水质,使森林与各种级别的河流、沟渠、塘坝、水库等连为一体;建立以核心林地为森林生态基地,以贯通性主干森林廊道为生态连接,以各种林带、林网为生态脉络,实现在整体上改善城市环境(environment)、提高城市活力的林水一体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4.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问题越来越多,城市林业在解决城市问题中的运用日益显现,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接受,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许多城市都是建设在森林之中,城中有林,林中是城。在新世纪中,城市林业建设必将蓬勃发展,我国应该大力建设新世纪的生态化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林业发展论文篇4

论文摘要介绍了范县县城林业生产现状,就生态环境建设提出范县林业的发展方向和规划目标,并对重点项目建设和生物保护提出对策措施。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战略部署。国务院、省政府相继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县委、县政府从优化城乡人民生存质量、优化经济环境,提高范县知名度出发,做出了把范县建成现代化生态县的决策,要求尽快解决影响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根据这一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谈谈范县林业发展对策。

1县域林业生产现状

范县地处黄河故道,土壤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贫乏。发展林果业,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是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保障和措施。范县属平原农业区,林业生产主要有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等组成,随着“退耕还林”等工程项目的实施,林业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林业生产已初具规模。

2发展方向和规划目标

根据范县植被发展的条件、存在的问题以及它在生态示范区中的地位作用,植被的发展应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林业生产要按照社会和市场需求,调整经营结构和经营措施,优化品种组合,提高林木覆盖率,实现农田林网化、沟河林带化、道路林荫化、林业产业基地化、多种经营规模化发展目标。不但要创造出优美、舒适、清新、安宁的生态环境,达到人类、资源及环境相互适应协调发展,而且使范县建成林茂粮丰、牲畜兴旺、富足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县城。

3重点项目建设

3.1黄河滩区速生林建设

黄河滩区土地瘠薄,风沙土地多,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林业基础差,防护效能低。该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方向应为:①绿色长廊。由南向北沿监黄大堤长42km、宽500m范围内,建造水源涵养林、护岸林和防风固沙林等功能的绿色长廊。②退耕还林。利用“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建设滩区速生丰产林基地。③水土保护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区域涉及我县5个乡,计划5年时间把水保林工程全部完成。④防沙治沙。重点抓好黄河滩区的沙化土地,坚持以防风固沙为重点,选择速生、经济价值高、固沙能力强、群众易接受的树种,实行封沙造林,对农田林网实施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成乔灌结合的高标准农田林网和生态林,适当发展小杂果基地。⑤实施林—草、林—药等间作,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中药材等多种产业。

3.2贯通县域的绿色通道建设

以我县境内的公路、铁路、河流为主线,省道、县道、乡村道路统一规划,路基绿化和两侧绿化统一布局,实现通道沿线林木连成网,使每一条绿色通道都建成绿化线、风景线、致富线。

3.3平原绿化

按照市“以完善林网抓死角,整体推进提高,突出重点抓精品,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的平原绿化总体发展思路和省级平原绿化高级达标目标的要求,发展乔灌结合或多层主体结构农田林网,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9%,由此形成完整防护林体系。

3.4林业生态村建设

林业生态村建设是以增加绿量为主,营造高标准围村林。村庄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绿化。街道绿化以高大乔木、常青树、花冠木、绿篱等为主;庭院前后以小杂果为主,形成村旁有林,林中有村、房前屋后披绿戴花,绿满园、果飘香的乡村田园景色。

3.5新区小型公益林

以改善新区生态环境为宗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高标准新区绿色隔离带,实现生态、绿化、美化、休闲的统一。运用人文景观和合理配置的植物景观为居民提供休憩、舒适、优美的游乐场所。

4生物的保护

4.1范县生物现状

4.1.1植被。范县的自然植被类型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由于耕作历史悠久,历史上连年战争的破坏,以及黄河泥沙沉积的掩埋,自然植被已不存在,现存的主要植被是人工栽培植物和田间杂草。主要有5类:①农作物植被。农作物是我县的植被主体,由小麦、玉米、棉花、瓜果、蔬菜等栽培农作物组成,基本熟制是1年2熟或2年3熟,植被随季节变化而更替,其他伴生植物为田间杂草。②阔叶林。杨、柳为我县乡土树种,是林业建设的主体。刺槐多分布在故道沙荒地,沙兰杨、大官杨、欧美杨多在渠道两旁,柳、杨多分布在黄河滩区和背河洼地,“四旁”树种有杨、柳、槐、椿、桑、苹果、梨等,枣、葡萄、香椿等多在庭院宅旁。③灌丛。主要是紫穗槐、白腊、杞柳,多为人工栽培;白腊常见于滩区,紫穗槐多分布在黄河沙区。其次还有少量怪柳灌丛和紫荆灌丛等。④草甸。分布面积少,多在河滩和沙碱荒地上。盐生草甸,主要分布在低洼潮湿的盐渍地带,常见于背河洼地区的盐碱荒地上;湿生草甸主要在土壤比较潮湿的黄河嫩滩、坑塘、沟渠或粘土地带。⑤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芦苇主要分布在积水、半积水坑塘内,荆三棱、河草沾泽分布在背河洼地的积水地区,莲群落水生植被在坑塘中较常见。

4.1.2野生动物。由于人类长期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我县野生脊椎动物赖以生存的原始植被已不复存在,由于人为捕杀,除哺乳类中家鼠,田鼠;鸟类中麻雀、啄木鸟;爬行类中的壁虎、晰蜴;两栖类中的蛙、蟾和一些鱼类数量较多,分布较广泛外,其他野生脊椎动物如野兔、黄鼠狼数量已很少,昆虫类在全县野生动物中占绝对优势。

4.2生物保护措施

4.2.1充分利用林地,丰富乔灌木树种。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出发,继续抓好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小型公益林、四旁树,积极发展经济林和用材林;改变目前树种单一的局面,提倡多种树种混交,乔灌草立体种植。适应本县发展的乔木树种除有欧美杨及杨属其他几个品种外,还有旱柳、白榆、刺槐、国槐、臭椿、桑、枣、梨、梧桐等,灌木种类有怪柳、紫穗槐等。

4.2.2填补生态位。有3种做法:①不断改良品种,引进适合范县立地条件的品种资源。②增加生物多样性。为开拓生态位资源,充实生态位,大力引进多种生物,如引进平度的优质葡萄,辽宁的水葫芦以及引进花草及观赏木,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③增加水域和湿地面积,保持生境的多样性。水域、湿地和森林的功能一样,能为多种物种的生存提供环境条件。

5参考文献

林业发展论文篇5

(一)扎实推进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有效动力

紧密结合县区实际,创造性地贯彻上级关于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强对全县林改工作的督促指导。坚持“质量第一”,总结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推进改革。既要坚决防止走形式和假发展,也要防止搞“一刀切”;既要明晰产权、激活产业,又要巩固增进集体经济。做到因村因地制宜,使改革真正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加快林业发展的有效动力。

(二)探索建立群众性护林联防组织,构建新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总结推广民间护林组织的做法,按照“民办、民管、民监督、民受益”原则,引导林业生产经营者自愿组合、自定章程、自收会费,组建以防盗防火防病虫害为主的群众性护林组织。同时建立森林防火风险基金,解决在扑救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的救治和补偿问题,加大对民间森林联防协会基础设施投入的补助,构建新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三)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探索解决林业生产经营融资难问题

做大做强林业担保,进一步扩大抵押担保贷款规模,完善林木林地押金管理办法。积极主动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林业生产经营者通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登记等程序,以现有林木林地资产为抵押直接向银行贷款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尽快组建林权登记管理中心,探索以林权证直接抵押贷款做法,解决林业生产经营融资难问题。

(四)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限制性利用试点工作,实现林农收益和生态功能的双赢

按照林业分类要求和不同生态区位、功能质量等级,把全县生态公益林分为严格保护、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三种类型,对后两种的生态公益林实行限制性利用,允许经营主体通过抚育、更新性质采伐和林下合理利用获得经济效益,实现林农收益和生态功能的双赢。

(五)积极探索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其更好地服务林业生产经营

设立林业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林业法律、法规、政策、信息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促进林业科技普及,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者科技素质。建立林业行政许可事项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为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按照市场化运作要求建立健全伐区调查设计中心、木材检验中心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合理界定中介组织职能,规范中介组织服务行为,确保其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更好地服务林业生产经营。

(六)积极改进林业行政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水平

整合现有的林业执法队伍,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实现由分散执法向集中执法转变。严格执法监督,实行错案追究和责任赔偿制度,提高执法水平。

二、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基地建设,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总量

以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和当地特产林三大资源培育基地建设为载体,走速生、丰产、优质的发展路子,快速增进森林资源总量。

(一)探索建立“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营造林机制

加大封育力度,及时完成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更新造林,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资三大资源培育基地,确保按规划要求完成各年度造林任务。

(二)实施低产林改造试点项目

明确低产林分改造对象,简化低产、低效林分的采伐审批程序,制定相应优惠政策,调动产权主体参与改造积极性,为三大资源培育基地建设提供林地保障,并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不断提高林地产出率。

(三)探索林木种苗培育新机制

依托县区林业科技推广部门建设育苗基地;加快实施种苗国债项目建设。同时,建立县区林木种苗检测中心,为三大资源培育基地建设提供优良种苗保障。

(四)创新特产林科技推广模式

以特产林为重点,大力推广高效经营技术,促进特产林资源总量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加快特产林产业化进程。

(五)实施以特产林为主的经济林品牌战略

充分发挥当地某某特产之乡的优势,加强产学研协作,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入。

(六)放手发展个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国有控股、职工持股等混合型所有制林场

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流转,鼓励林农和社会各方面以承包、租赁、转让等形式参与生产经营,推动森林资源规模化发展。鼓励林纸林板林脂企业一体化经营,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创办工业原料林基地。

三、实施林业再加工项目带动,壮大林产工业

以资源为依托,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着力建设林业再加工生产基地。具体要采取四个举措(一)培育龙头企业

在加工和林产化工领域分别确定一两家具有一定规模,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税费、资金、贴息贷款、建设用地、加工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促其做大做强。

(二)构筑产业集群

制定林产工业发展规划,推进合理布局。尽可能促进有一定规模的林产加工项目进园区,调整优化林产工业结构。积极引导分散的小型林产工业企业相对集中,逐步形成链条、集约发展。

(三)创新经营体制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重组或行业协会运作,逐步实现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共同策划市场营销,推进联营联合,向规模经营、系列开发方向发展。鼓励各类社会主体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获得国有林产工业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吸引境内外资本改组国有林产工业企业;鼓励组建跨地区的林产工业企业联合体。四是落实产业政策。进一步把国家林业税费政策、林业产业扶持政策、放宽林木采伐政策等落到实处;各有关方面要协同动作,清理取消与林产工业有关的不合理收费项目。

四、结语

县区林业部门要高度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总理、回良玉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积极稳妥地规划林业创新发展。此事重大,务必要强化领导,确保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实施中应试点先行,坚持依靠群众和民主决策。在不断完善方案、加大培训力度、抓好主体改革的同时,相关配套改革要及时跟进,巩固发展其成果。

[论文关键词]县区林业创新发展概要分析

[论文摘要]县区是我国发展林业的重要区域,面对十七大后新的林业发展契机,从下述三个方面,概要分析县区规划林业创新性的发展思路:1.紧密结合县区实际,深化林业改革创新;2.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基地建设,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总量;3.实施林业再加工项目带动,壮大林产工业,对县区规划林业创新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兴录,浅谈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学术交流,1985-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国林业,2003-19.

林业发展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林业;职业教育;产业化;职教集团;对接

林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效益(生态、经济)为中心,以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产业为基础,正确确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分区、分类生产,协同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上连基地、下连市场的由结构合理、多条产业链组成的产业体系。国家林业局关于大力发展林业职业教育的意见(林人发【2007】76号)是大力发展林业职业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促进林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提高林业建设者整体素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发展高等林业职业教育是林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要求和坚强柱石

(一)湖南林业产业化现状

林业产业已经发育成为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大产业。到2008年底,湖南省全省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86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58.47%。有林地面积达到1.48亿亩,森林覆盖率53.67%,活立木蓄积量3.23亿立方米,油茶林2000万亩,年产茶油8.9万吨,毛竹1068万亩,立竹15.35亿根,国有林场177个,经营面积1163万亩,森林公园63个,国有苗圃97个,经营面积5.89万亩,均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林业产业化系统,2008年湖南省林产工业总产值为319.76亿元。林产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为:人造板429万立方米,木竹浆纸116万吨,木竹地板(含强化地板)1442万平方米,松香等林产化学产品2.8万吨,林药加工产品3.94万吨,森林食品加工30万吨。

总的来看,湖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形势是好的,但是与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从横向比较,相邻省区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东南沿海省区发展更快。从省内来看,林业产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还不够大,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还不够高,与林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适应。其突出问题是:(1)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不快。产业结构中,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55:27:18。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主要用材树种结构上,松、竹、杨、优良阔叶树种供需偏紧,而传统树种杉木相对过剩。经济林品种上,低产品种多,高效品种少;一般品种多,名特优新品种少;鲜果多,干果少;人造板、木浆造纸、家具制造、松香加工等主导产品发展滞后。(2)投入不足。由于缺乏对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的必要扶持,不少企业靠原始资本缓慢积累,规模小,缺乏技术改造能力,产品多年一贯制。全省规模以上的大型林产加工企业只有8家,家庭作坊式的较多。全省林产品中,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的仅4个。(3)政策不配套。一方面,人工商品林采伐限额政策、木材和林产品运输政策等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法律法规滞后;另一方面,有些现有政策还未落实‘特别是中央林业决定和我省贯彻意见规定的多种优惠政策兑现较少。(4)对农户带动能力不强。湖南山地面积大,但农民从林业生产中获得纯收入仅28.44元,仅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无法带动广大的农民致富。

(二)湖南林业产业化需要高技能人才

(1)林业产业化需要掌握现代林业生产技术与操作,能运用现代林业生产工具从事林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的林业生产者。实现林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林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林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安全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林业生产者。(2)林业产业化需要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林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林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而林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林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林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3)林业产业化需要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林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林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体化经营,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林业生产,增加林农的收入。(4)林业产业化需要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拉长产业链条的农产品加工者。实施林业产业化,要使林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林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而这些都需要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三)高等林业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是林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坚强柱石

湖南林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林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林业相配套的林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信息相对闭塞,林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林农,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湖南林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林业产业化企业已经成为应用科技领域的新热点,亟待拥有一大批有理论、有文化、懂技术、肯奉献的新一代知识型技术工人。而高等林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正是顺应这样的历史潮流。

二、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与林业产业化对接

(一)依托职教集团,深层发展高职林业“工学结合”,适应林业产业化企业需要

以湖南省唯一一所林业类高职院校——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坚持了以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为前提,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突破口,以专业调整与教材建设为抓手,以服务和谐礼会为宗旨,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湖南省首家农林类职业教育集团,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将充分发挥涉农专业、师资、科研、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林业生态、林业产业以及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集团以项目为载体,深化“工学结合”,推进产业对接,推进实验实训资源共享共用、教师互派与培训、合作申报科研课题、教材开发与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证和技术推广、组织体现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的新课程开发等11个方面的内容。

林业职教集团以专业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校企“双赢”为基本准则,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集群体优势及各自特色之长,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信息汇聚、人才互补、科学研究与资源整合功能,出现了很好的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湖南环境生物职院与林业产业化企业在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试点与普及、课程设置、顶岗实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其主要目的是想破解“工学结合”在实践层面上所遇到的诸多难题,以增强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就业能力培养的力度。该院在积极改革与探索“工学结合”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发挥职教集团优势,实现林业高职院校与企业双赢

1.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促进校企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

林业职教集团的组建,有利于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促进校企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使校企合作的方式由个别学校与个别企业之间双边合作变成职教集团与多个企业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这可大大降低单个学校与单个企业单独签约合作所需要的交易成本。另外,企业与职教集团的合作由于有职教集团整体实力和信誉作保障,可以大大增强校企合作的可靠性。因为在职教集团内部建立起了统一的行为规范和协调机制,所以一旦集团个别成员与企业在合作中发生矛盾或分歧,职教集团可以出面予以协调,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合作的协调成本和监督成本,及时化解合作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2.发挥校企人才互补功能,促进人才提升与共享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就业市场,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并组织他们到企业去锻炼;而企业是用人单位,有用人的需求,同时也需要有教师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以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工学结合”决定了由企业与学校联合组成的职教集团具有很强的人才互补性。如何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人才互补功能,对于提高校企双方人员的素质,促进校企双方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创新高等林业职业教育服务模式,为林业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

在林业产业化的进程中,由政府主导,加强院校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为服务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建设“生态湖南”,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是我们对接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最佳选择。发展品牌林业是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优化林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林业增效、林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林业发展论文篇7

1.1林业经济三产业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林业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4]。第一产业指森林资源培育业,包括林木的培育与种植、林产品初级生产等;第二产业指林产工业,包括林木加工、木质品制造、林业机械制造等;第三产业指服务性产业,包括森林旅游、休闲服务、林业文化活动等。根据1998—2011年林业产业产值数据绘制堆积式柱形图(图1)。从图1可见,尽管林业经济受诸多因素制约,但其发展仍然呈现出良好的势头,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均逐年上涨。林业第二产业产值在林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从2006年起超过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第三产业作为林业部门的新兴产业,其产值增长速度在三次产业中最快。我们对林业总产值进行曲线拟合,将年份设为t,产值设为y,得到生长曲线模型y=e(-357.471+0.183t),决定系数为0.992,模型拟合程度好。对林业三次产业产值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决定系数均在0.980以上。由此,我们认为林业总产值和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均按照生长曲线趋势逐年增长。

1.2林业三次产业对林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分析本文采用以下方法分析了林业三次产业对林业总产值的贡献率:①平均值法。取1998—2011年14年的林业总产值和林业三次产业产值的平均值,算出各次产业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用该比重作为贡献率,见表1中第一列数值。②回归分析法。参照闻速[5]采用的方法,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用模型中各次产业自变量的系数作为贡献率,见表1中第二列。在该方法中,因变量Y为林业总产值增长率,自变量X1、X2、X3分别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长率,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53、模型为Y=0.21+0.528X1+0.386X2+0.065X3。③因子分析法。在因子分析过程中,变量X1、X2、X3选取产业产值或产值的增长率均可,其结果相同。KMO检验值为0.750,大于0.5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旋转之后第一公因子在X2和X3有较大的载荷,方差贡献率为51.665%;第二公因子在X1上有较大的载荷,方差贡献率为48.278%,所得贡献率见表1中第三列。其中,方法二得到的结果为第一产业对林业总产值的贡献率高出第二产业14.2%。然而从实际数据中看出,林业第二产业产值增长率仅在2000年、2007年、2008年略低于林业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其他年份均高于第一产业。由此可推断出第二产业对林业总产值的拉动力略强于第一产业。同时,王立磊[6]等也对林业产业结构对总产值的影响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产值对林业总产值的贡献率高于第一产业。这与方法二所得结果相悖,因此用回归系数作为贡献率的方法还有待考证。方法一和方法三的结果较接近,与实际数据相对比,差异不大。用平均水平来确定贡献率较保险,也间接验证了用因子分析法求贡献率的可靠性。由于数据的原因,无法用因子分析法单独求出X2和X3的方差贡献率,可再根据平均值法求出两者所占比重,最终得到三次产业对林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分别为0.4831、0.4431、0.0738。

2、我国森林火灾研究现状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困难的自然灾害,是我国森林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源。基于火灾发生前和发生后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①通过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分布找到规律性,对森林火灾进行预测,建立预警机制。杨广斌[7]等运用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法对1986—2006年北京市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韩恩贤[8]等利用陕西省17年的火灾数据,采用Markov转移矩阵和GM(1,1)灰色模型对陕西省森林火灾发生的趋势和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张典铨、梅志雄、傅泽强等[9-12]等运用马尔科夫、灰色系统、神经网络等不同方法对森林火灾进行了预测模型研究。②对森林火灾发生后的损失计量,以及探讨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和林业的影响。蔡慧颖、贾德志、钟晓珊[13-15]等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森林火灾的损失进行了评估与计量研究;车宏韧[16]等定性分析了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汤宛地[17]等阐述了森林火灾干扰指标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并建议在评价森林健康时加入该项指标;高岚、朱学平[18,19]等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了森林灾害对林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从定量角度单独研究森林火灾害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文章不多见,本文期望能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为我国森林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开展和森林风险的管理提供依据。

3、森林火灾对林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森林火灾对林业经济的影响可从林业三次产业的三方面来分析。首先,森林火灾的发生会破坏当地的森林资源,直接影响林木的培育与种植、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等,致使林农欠收;其次,森林火灾破坏了林区及其周围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资源,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林业企业的经营也受到一定影响,致使第二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严重的森林火灾致使气候条件质量恶化,林区环境、景观资源遭到破坏,以森林旅游休闲为主的第三产业受到影响[18]。本文将依据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研究森林火灾对林业发展的制约作用。

3.1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曲线间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因素间的关联程度,是对反映各因素变化特性的数据序列进行的几何比较。该方法需要的样本数据少,不要求数据服从特定的统计规律,突破了传统精确数学的约束,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设参考序列X0={x0(k)|k=1,2,3,…,n}为系统主行为变量、比较序列Xi={xi(k)|k=1,2,3,…,n},(i=1,2,…,m)为m个行为因子变量,通过:x′i(k)=xi(k)xi(1),(i=0,1,2,…,m)对原始数据进行初值化处理。通过:i(k)=|x′0(k)-x′i(k)|,(i=1,2,…,m)求出参考序列和每一个比较序列的差的绝对值。依据邓氏的关联度公式[20]求出Xi与X0的关联度γ(X0,Xi):γ(X0,Xi)=1n∑nk=1γ(x′0(k),x′i(k))。其中,γ(x′0(k),x′i(k))=miniminki(k)+ρmaximaxki(k)i(k)+ρmaximaxki(k)。式中,miniminki(k)为两级最小差;maximaxki(k)为两级最大差;ρ为分辨系数,ρ∈[0,1],其大小根据i(k)的值选择。由于森林火灾的突发、多变、不可控,其指标数据并不随年份递增或递减,而是时大时小,造成某些差值数值极大,本文ρ取0.3。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较为重要的两个性质为相对性和非对称性。所谓相对性,即关联度,强调的是若干个离散函数对一个离散函数远近的相对程度,因素之间关联度数值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根据比较序列对同一参考序列的影响大小,排出关联序。所谓非对称性,即在同一系统中,甲因素对乙因素的关联度并不等于乙对甲的关联度。

3.2指标选取

灰色关联分析法具有相对性,由于公式中ρ取值不同,得到的关联度大小也不同,因此不必过分在意关联度数值的绝对大小。根据非对称性,本文对相应指标进行纵向和横向二维排序。选取林业产业总产值和林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作为系统主行为变量(简称“系统变量”),以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森林火灾作为行为因子变量(简称“行为变量”)。森林火灾指标从火灾次数,火灾面积和火灾损失蓄积选取。森林火灾根据受害森林面积大小和伤亡人数多少,划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四个级别(本文将重大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次数合并为一个指标)。最终选取7个行为变量:森林火灾次数、一般森林火灾次数、较大森林火灾次数、重大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次数、火场总面积、受害森林面积、损失成林蓄积。纵向排序是系统变量林业产业总产值和三次产业产值分别同森林火灾七项评价指标做灰色关联分析,以此得到每个系统变量中森林火灾七项指标的关联度排序,共四列排序。横向排序则将森林火灾指标作为系统变量,各次产业产值作为行为变量,7个系统变量分别同行为变量的四类林业产值做灰色关联分析,得到每个系统变量与各类产值的关联度排序,共七行排序。

3.3森林火灾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森林火灾制约林业经济的发展,七项指标均为反向指标,即森林火灾次数越多、火灾面积越大、损失蓄积越多,产值的增加受影响程度越大;即若关联度数值越小,则该指标对该类产业产值的制约作用越强。排序1—4—7,所对应的关联度数值从小到大,制约作用从强到弱。灰色关联分析四个纵向排序结果见表2,对4个系统变量制约作用较强的3个行为变量为受害森林面积,损失成林蓄积和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次数。其中受害森林面积与林业总产值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值的反向关联均排在第一位。可理解为,在一定范围内受害森林面积越大,该区域内林木的培育与种植、木材加工及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根据上文的分析,林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对林业产业总产值的贡献率高于90%,因此会直接影响到林业总产值的增长。此外,重大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次数与林业第三产业的反向关联度在七个指标中排在第一位,说明该指标对林业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影响最为显著,一定时间段内重大和特别重大火灾次数越多,该区域受损害范围越广、程度越大,林业第三产业在这段时间内发展越缓慢。在4个系统变量对7个行为变量的四个反向关联度排序中,占据前四位5个指标分别是:较大森林火灾次数、重大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次数、火场总面积、受害森林面积、损失成林蓄积。关联性较弱的指标是森林火灾次数和一般森林火灾次数。横向排序为表2中标灰的部分,7个森林火灾指标与各林业产业的7个关联度排序是相同的,均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第二产业林业总产值,最后才是林业第一产业产值。这里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对应每一个火灾指标,与第三产业产值的反向关联性最强,却与第一产业的反向关联性最弱,这有违常理;其次,七个横向排序结果均为3、4、2、1,太过统一,说明存在异常。

3.4指标选取与排序方法的改进

观察实际数据发现,森林火灾评价指标数值随年份变化时大时小,而林业总产值和三次产业产值却随着市场机制完善、林业生产力水平提高、林业科研创新推动、国家对林业投资与金融扶持力度加大[21]等逐年增加。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计算原理看,关联度的大小容易受最大的数值影响而趋于一致,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7个横向排序的结果是相同的。通过分析发现,森林火灾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林业经济的发展,但并不直接体现在产值的变化上。随着林业产业产值不断增长,受森林火灾影响的应该是产值的增长率。假设在某一年森林火灾次数较多、受害范围较广、损失较大,那么该年甚至后续几年林业产业产值的增长较缓慢,增长率较之前几年略小。因此,将3.2中选取的林业产业变量改为林业产业产值增长率,重新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从表3可见,纵向排序较之前略有不同。占据前四位的指标有:一般森林火灾次数、重大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次数、火场总面积、受害森林面积、损失成林蓄积。较大森林火灾次数变为关联性较弱的指标,而一般森林火灾次数与第二产业产值增长率的反向关联度排到了第三位。重大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与第三产业的反向关联度从第一位变为第三位,取而代之的是受害森林面积对林业第三产业的制约作用最强。与第二产业反向关联度排在第六位的火场总面积指标,在新的结果中排在第一位,其他变动不大。横向排序与改进之前大有不同,说明之前的分析过程中变量选取和结果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七项森林火灾指标反向关联度最强的是林业第一产业,除了一般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外,其他指标均与第一产业的反向关联度最强,排在第一位。而林业第三产业恰好相反,它除了与一般、重大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的反向关联度最强外,与其他森林火灾指标的反向关联性均最弱。为了将横向和纵向排序综合起来比较,对排序结果进行打分。根据排序1—4—7,打7—4—1分,如横向排序3、2、4、1,分别打2分、3分、1分、4分,纵向排序6、7、5、3、2、1、4,分别打2分、1分、3分、5分、6分、7分、4分。这样每个系统变量对应每个行为变量都有两个得分,将两项得分相乘(也可相加,其结果与相乘基本一致)得到综合得分,见表3。综合得分越高,代表该系统变量和行为变量的反向关联度越大。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受害森林面积和第一产业、火场总面积和第一产业、火场总面积和第二产业、重大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次数和第三产业、损失成林蓄积和第一产业。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得分,研究森林火灾对林业产值以及林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长率波动的影响,主要从波动幅度较大的几个点简要分析,增长率波动情况见图2。森林火灾对林业经济的影响具有延续性,其制约作用会向后延续几年。假设某区域在某年遭遇强度较大的森林火灾,则该区域内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要恢复到之前的水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与之息息相关的林业经济在后续几年会持续处于低谷状态,直到有较强的动力重新推动林业经济增长。因此,在分析林业产业增长率受森林火灾影响时,要以该时点为起点,向前向后观察森林火灾情况和产值增长率变化。从实际数据中观察到,第一产业增长率在2003年处于波峰,与之反向关联性最强的三个森林火灾指标受害森林面积、火场总面积和损失成林蓄积在2002年的数值均降到最低,且向前推二至三年的数值都较低。第一产业增长率在2006年处于波谷,这三个反向关联性指标在该时点上均处于波峰,2007年之后有所下降,由此增长率在2007年之后呈逐渐上升趋势。1998年的林业第二产业增长率是14年间的最大值,1998年之后开始下降,从灰色关联分析综合得分的结果得出火场总面积与第二产业增长率的反向关联度最强,而火场总面积在1998年以及之前的几年数值都较小,1998年之后有所上升。增长率在2006年达到波峰,之后下降,2008年以后又稳步上升。火场总面积在2004年、2005年数值较小,2006年数值突然增大致使第二产业增长率在2006年之后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增长率在2001年较低,是由于2000年与第三产业反向关联度最强的重大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次数达到顶峰,致使次年第三产业发展停滞不前。2002年之后第三产业增长率开始逐渐下降,直到2006年之后趋于稳定,开始缓慢增长,与之对应的重大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次数在2002年之后连续几年内数值均较大,2005年之后逐年下降。林业产值的增长率波动是受三次产业增长率变化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可依据林业三次产业对林业产值贡献率的估计值来分析林业产业产值增长率的波动情况。上述分析也验证了森林火灾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反向关联性,以及森林火灾对林业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产值增长率上这一假设前提条件。

4、结论

本文研究了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和三次产业对林业总产值的贡献率。选取森林火灾七项指标与林业各产业产值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发现结果存在异常,进而将变量林业产值改为林业产值的增长率,并改进了排序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较为合理。利用横向和纵向二维排序的综合得分,对林业产值增长率的波动进行了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①林业总产值以及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呈生长曲线趋势逐年增长。通过因子分析法与平均值法相结合,求得林业三次产业对林业产业贡献率分别为0.4831、0.4431、0.0738。

②森林火灾对林业经济的影响并不直接体现在产业产值上,而是与林业产业产值的增长率关联度更密切。通过反向关联度的大小进行横向和纵向二维排序,对排序结果进行打分,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受害森林面积和第一产业、火场总面积和第一产业、火场总面积和第二产业、重大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次数和第三产业、损失成林蓄积和第一产业。

林业发展论文篇8

面对灾难与危机,全国林业系统紧紧围绕国家大局,有效应对,攻坚克难,科学发展,总体上保持了林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进展1

林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林业体制改革

林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和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试点也取得新进展。

【新闻链接】福建、江西、辽宁、浙江、云南5省基本完成集体林权主体改革,河北、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8省市全面推开主体改革,其他省区市都在积极开展改革试点。

全国已承包到户的林地达12.7亿亩,占集体林地的50%。

【新闻链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亿万农民真正成了山林的主人,获得了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发家致富的创业平台,各种生产要素大量向林业流动。2008年,河南省投入林业资金61.3亿元,造林601万亩,比上年增加337万亩;云南省投入林业资金35亿元,有效带动了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福建省林业贷款余额66.1亿元,有55万农民工返乡务林;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30亿元,40.9万农民工返乡务林,全省农民人均林业现金收入680元,同比增长15%;辽宁省有1200万农民经营林业,收入明显增长;河北省发展林下经济60多万亩,产值10多亿元,实现了农民“不离乡、能就业,不砍树、能致富”。

关键词林业机制创新

林业发展的政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明确规定,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林木良种补贴制度开始建立。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统筹规划。通过深化林业体制机制改革,林业发展实现了由过去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向多渠道投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全面推动的转变。

【新闻链接】全国重点公益林补偿范围已达到6.99亿亩,25个省区市建立了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地方年补偿资金达18亿元,福建省从水资源费中安排35%用于生态公益林补偿。江西省26个县近300万亩森林纳入火灾保险,保险金额近14亿元。

进展2

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功能进一步提升。

2008年我国生态建设呈现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全面协调推进的局面。加强了城市森林建设,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1%。加强了农田林网和草原防护林建设。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全年完成造林7157万亩,同比增长22.1%。国务院已初步确定延长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实施期,进一步完善了退耕还林政策,增加了三北、沿海防护林等工程建设投资。形成了生物质能源林、碳汇林、珍贵树种培育等新的增长点。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深入开展,完成义务植树23.1亿株。森林经营进一步加强。强化了“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理念,造林基地供种率提高到63%,良种使用率提高到51%,种苗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实施了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资源管护力度不断加大。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深入推进,一些重要和脆弱湿地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开展了江苏溱湖、湖北大九湖等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新闻链接】全国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36处、国家湿地公园38处,49%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关键词荒漠生态系统

强化了地方政府防沙治沙责任,沙区全面实施“三禁”制度。甘肃、宁夏、内蒙古等重点省区沙化土地治理面积明显大于扩展面积。科尔沁、毛乌素、浑善达克沙地沙化扩展趋势实现逆转。塔克拉玛干等重点敏感区治理步伐加快,重点沙区绿洲面积扩大。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启动,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沙尘暴监测应急工作进一步完善。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

林业自然保护区达2006处,面积18.4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2.8%,90%的陆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大熊猫、朱鹮、扬子鳄、野马等放归自然的试验积极推进。圆满完成了大熊猫赠台相关工作。初步建立了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野生动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进展3

林业抗灾救灾取得重要成果,应急能力明显增强。

2008年我国接连发生重特大突发灾难,全国务林人紧急行动、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英勇奋战,战胜了各种困难,夺取了抗灾救灾的胜利,恢复重建也取得重要成果。通过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林业应急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关键词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林业受灾最重、损失最大、影响最深远、恢复最艰巨的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各级林业部门领导立即赶赴一线救灾,林业干部职工奋力救助受困群众,林业专家深入一线开展科技救灾,抗灾信息迅速沟通,应对措施及时落实,减少了林农损失,得到了中央支持,完善了林业抗灾救灾机制。国家林业局在湖南郴州召开了全国林业灾后重建现场会,全面部署了恢复重建工作。国务院决定投资364亿元开展灾后林业生态恢复重建,明确了减免世行贷款债务、将林业救灾资金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等八项政策。关键词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林业局迅速作出抗震救灾紧急部署,四川、甘肃、陕西等灾区林业部门紧急行动、昼夜奋战,全力抢救受灾群众,妥善疏散大熊猫,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千方百计保障供给。非灾区林业部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纷纷捐款捐物,全力支援灾区水、电、路、通讯设施的恢复重建,积极解决灾区物资缺乏和看病难等问题,妥善安排灾后重建和群众过冬。国务院批准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专项规划》,落实投资131亿元。

关键词处置森林火灾等灾害在全国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林下可燃物大量增加、防火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的严峻形势下,采取超常规措施,实现了大灾之年无大火。成功防治美国白蛾、草地螟等有害生物灾害,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作出了贡献。

进展4

林业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兴林富民取得新成效。

林业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兴林富民已成为各级林业部门的生动实践。

【新闻链接】林业产业规模扩大

由于受雨雪冰冻灾害和地震灾害,特别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林业产业发展总体放缓,但林业总产值预计仍可达1.33万亿元,同比增长6.08%,进出口贸易额有望突破700亿美元。全国规模以上林业企业超过1.5万家。浙江、广东、福建省林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

【新闻链接】林业产业结构优化

速生丰产林、木本粮油林等快速发展,纸浆和人造板原料林成为社会投资重点,企业、农户、外商成为商品林投资主体。初步形成了木竹加工、木桨造纸、林特产品、花卉和野生动植物繁育等产业集群。国家森林公园发展到709处,森林旅游人数超过2.5亿人次,社会综合产值1200亿元,同比增长20%。林业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52:41:7转变为44:47:9。【新闻链接】林业特色产业蓬勃兴起

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形成森林食品和北药主产区。云南、湖南、江西等省形成木本粮油特色产业,湖南省2008年茶油产量突破12万吨,产值突破65亿元。河南省经济林面积达1300万亩,花卉苗木面积85万亩,亩均收入4000元。新疆、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形成林果特色产业,新疆种植林果1450万亩,产值120亿元。

进展5

生态文化建设扎实开展,社会生态文明观念不断强化。

通过发展生态文化,增强生态意识,生态文明已开始由观念变成政府的决策和社会的行动。

一是生态文化理论建设取得初步成果。成立了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等理论研究和组织机构,梳理了生态文化建设内容,丰富了生态文化的内涵,生态文化不断向自然、社会和人文文化拓展,向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渗透。

二是生态文化基础建设快速推进。建设了一批以国家森林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命名了一批现代林业示范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安徽、福建、重庆等省市建设了一大批“森林人家”、“农家社区森林公园”等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基地。

三是生态文化传播力度加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林业的力度加大,网络、手机等现代媒体关注林业的热情提高。制作播出了《森林之歌》《山林的呼唤》《踏界》等一批影视片,多次组织著名文艺家深入林区采风,举办了生态文明高层论坛、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等活动。

四是生态文明观已开始变成政府决策和社会行动。一些地方政府把“追求科学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生态文明,确保发展永续,确保生态永续,确保宜居永续,确保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旗帜,积极采取重大举措,大幅度增加林业投入。

【新闻链接】山西省近3年年均投资50亿元,实施身边增绿工程。江西省规划投资120亿元,实施“一大四小”工程。重庆市规划投资480亿元,建设森林重庆。同时,交通、铁道等部门加快绿色通道建设,完成绿化里程10万多公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7个省区实施了10个碳汇造林项目。

积极应对国际林业热点问题,增强了我国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一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和外交活动。

国家林业局把落实主席在第15次APEC会议上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举全局之力积极推进,取得重要进展。在2008年底第16次APEC会议上,主席宣布“网络”正式运行,并被写入会议宣言。同时,还参与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编制工作;将森林与气候变化列入中欧领导人峰会内容;积极参与林业国际规则制订,出席了第14次应对气候变化公约缔约方大会等一系列国际会议,提升了我国林业对外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新闻链接】经国务院批准,“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部际协调小组成立,拟定了网络发展路线图,召开了由24个国家、地区和16个国际组织出席的网络启动会议,了与美国、澳大利亚共同制订的网络框架文件,落实了3亿元网络发展专项资金。

二是推进林业双边和区域合作。

积极参与中美经济战略对话,配合中欧首脑会议,促进中欧森林执法合作。认真做好大熊猫、朱鹮、东北虎等外合工作。继续加强林业双边、多边国际合作。

【新闻链接】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已发展到35个,与50多个国际组织和双边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初步建立了全球竹藤合作网络。

三是认真履行国际公约。

主动承担国际义务,认真履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和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并积极协调推进全球生态建设,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加大技术和资金输出力度,援助欠发达国家生态建设,受到国际社会赞誉。特别是由于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人工林吸收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我国林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话语权和主导权不断增强,为国家重大外交作出了贡献。

进展7

林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保障能力明显强化。

【新闻链接】林业建设资金明显增加

落实中央投资700多亿元,地方各类投资上千亿元,林业贴息贷款达到132亿元。2008年第四季度中央新增林业投资36.5亿元,首次开展了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试点。

【新闻链接】依法治林扎实推进

修订了森林防火条例,扩大了林业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推行了林业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了林业行政执法行为和许可行为,加强了“五五”普法工作,开展了“飞鹰行动”等严打行动。

【新闻链接】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围绕良种繁育、产品加工、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油茶产业,全力开展科技支撑服务,科技贡献率提高到35.4%。加强了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争取了一批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