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运行调度实习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3-03-03 15:59:39

运行调度实习工作总结

运行调度实习工作总结篇1

总公司:

电站××年度的技安工作已经完成。一年来,我站根据公司“二*年技安工作计划”,逐季制定电站技安工作计划并总结,电站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吸取年“误操作事故”的教训,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经过全站员工一年的不懈努力,顺利地完成了今年的技安工作任务,确保了电站机电设备、水工设备和建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为总结经验和得失,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同时,申报年度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特将我站××年度安全生产方面的主要成绩上报总公司,请指正。

年,对电站来说,设备性能还不是很稳定。为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保证设备安全,我站制定了规范、系统的设备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的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确保了我站全年设备完好率达。全年共发现机电设备缺陷次,及时消除设备缺陷次,消缺率。组织人员或配合安装公司及厂家技术工程师进行技改项:

⒈刀闸增容;(保证了、机组长期稳定向系统供电)

⒉励磁系统和调速器电源技改;(在厂用电消失时,励磁和调速器电脑触摸屏不再黑屏,运行人员对设备运行状态一目了然,确保了操作的安全可靠性。)

⒊高压气系统改为低压气系统备用;

⒋安装、调试主变;(降低了杨村乡用电区电能损耗)

⒌技改开关室冷却条件;(确保室设备安全运行)

⒍技改调速器电气控制系统;

我站根据设备现状和年运行情况,每月召开“安全运行分析例行会议”,该会议由站级领导主持,由站生技科召集运行班长、班级技安员针对设备运行情况、操作情况和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的运行分析会议,并将分析情况总结存档,站级运行分析会内容由运行班长及时地传达到每位运行人员。全年共召开站级安全及运行分析会议达次,班组安全运行分析会达次。有效地提高了运行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事故、故障分析处理能力。

为避免“江西袁州跑马坪变电站失压”的事故现象在我站发生,吸取此类事故的教训,电站组织运行班组长和检修维护人员对省电力公司针对该事故作出的情况通报进行了认真的学习,特别要求班组长和运行人员反复学习,并写出读后感。

针对运行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在事故处理后由站级技安员主持召集生技科、当事班组人员召开事故分析会,将事故发生原因、处理方式方法、今后运行的预防措施等作全面分析,并及时作好记录;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和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的设备故障,则由站级领导主持,技安员、生技科人员、运行班长、维护检修班长参加,对隐患和故障发生的原因作具体分析,商讨制定出具体的消除措施并立即实施,同时形成相关文字档案。

“安全重于泰山”在电力行业尤为突出,电站始终将安全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全年两票合格率达;组织员工进行《安规》知识培训人次,增强了员工安全责任感;

2、检查水工设备和建筑共计次;建筑安全公告牌个、沿河安全警示碑个;

3、加强员工消防知识教育,合理安排利用现有消防器具,防患于未然;

4、站级管理人员每天深入生产车间,巡视检查设备运行和纪律情况。一旦发现缺陷和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在汛期来临前,及时成立了以电站领导为组长,班组长为成员的防洪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到位。确保了洪期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6、每月定时开展反事故现场演习和运行分析会议,既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操作技术、事故分析处理能力,又为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了基础;

7、电站将自行编写的《运行规程》(试用本)复制到磁盘,发放到各班组学习讨论,并广泛征求修订意见

8、组织全站班组长和部分员工,重点学习了《调度规程》和“调度术语”,做到对命令的准确理解并正确执行,并对可能突发的事件和重特大事故作了预想、分析和处理的专题讨论。

一年来,除各班组每月自行培训、电站每月开展安全运行分析会议外,组织进行了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培训共计次,累计培训人次。

运行调度实习工作总结篇2

2017年工作总结

党建调度是在2017年4月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晋平为了能真正落实好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坚持”总要求而提出的。5月份,集团党委在认真总结文明调度运行经验基础上,正式将“文明调度”全面提升为“党建调度”。

一、健全组织体系,系统化推进。

8月10日,集团党委在余吾煤业公司召开了党建调度工作现场会。45家基层单位先后建立了党建调度,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按照“交叉任职、并轨运行、一体推进”12字原则,全部归口调度室管理,纳入调度体系运行,主要职能是指挥协调、督导落实和监督考核。

为全面提升党建调度工作运行质量, 2017年,先后制定了《潞安集团党建调度例会制度》、《潞安集团党建调度值班制度》、《潞安集团党建调度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各项工作制度,使党建调度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初步实现了调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完善运行机制,科学化运行。

经过多次调适和完善,党建调度初步确立了“133221”运行模式。即:“一会三表三调度两导向两台账一平台”。“一会”就是党建调度会,由周调度会和日调度会组成。“三表”就是按照年度计划书和各政工部门上报的月度重点工作计划,制定下发《月度重点工作任务安排表》,然后将工作纳入电子督办平台进行日调度,形成《周报表》和《月报表》。“三个调度”就是根据月度重点任务,分级筛选,确定党建重点调度、超前调度和变化调度工作内容,进入调度管控程序。“两导向”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和典型导向,我们把在调度过程中发现和掌握的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清单台账,实行挂账销号管理。同时,注重挖掘和总结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提炼和升华,形成制度性成果在全集团推广。“两台账”就是根据日常调度和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别建立《潞安集团党建调度(日常调度)问题清单台账》和《潞安集团党建调度(值班检查)问题清单台账》两个台账。“一平台”就是将党建调度工作与数字党建相融合,初步建立了数字化党建督办平台,实现了任务下上传达、信息收集汇总、工作督办催办的信息化管理,提升了调度手段的科学化水平。

三、坚持问题导向,重点上突破。

坚持问题导向。对于在调度中发现的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建立了问题清单台账,实行挂账销号管理。2017年,党建调度对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三轮日值班检查,共检查了10项内容,检查问题92条,针对其中涉及24家单位的32条问题,分别下发了《潞安集团党建调度重要事项落实督办卡》和《潞安集团党建调度一般事项告知单》,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

四、管大局保落实,关键性提升。

党建调度运行以来,我们坚持“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水流到头,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组织、每一名党员的各项任务进行关注和督导落实,同时建立了信息上报机制、13710工作运行机制和责任倒挂奖惩制度,把调度考核结果纳入党委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强力推进工作执行,构建“大党建”格局。

2017年,我们以潞安集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和“三基建设”为主要内容,同时结合集团党委和各部门确立的阶段性重点工作,共重点调度137项工作内容,按要求完成了129项,需要长期持续推进的工作4项,有4项属于“主题教育”中需要制定制度方面的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围绕“三基”建设七个清楚和“两学一做”经常查找问题15个方面内容,查找出的1275条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和跟踪落实,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完成。

五、开设微党课,推进学习常态化。

2017年,我们利用调度信息平台,开设了党委微党课,将党的精神、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等内容以《每日一题》、《每日一讲》的形式,制作成PPT,在电子信息屏上循环滚动播出,把学习抓在手上、抓在平常。

存在问题和不足

2017年,党建调度在运行中完善,在完善中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问题和不足依然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度职能把握不准,工作亮点不突出,存在空运转现象;2、调度运行考核办法没有建立,调度考核作用难以发挥;3、党建调度与职能部门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4、党建信息平台建设较为滞后,对基层党建调度统一运行造成一定影响;5、党政融合力度不够,依然存在“两张皮”现象;6、党建调度在基层单位运行不平衡。

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是集团党建调度的规范运行和持续深化年,我们将按照李晋平书记提出的“总体体现、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关键提升、科学运行”目标要求,坚持实干、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1316”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优化运行流程、突出过程管控、严格结果使用,确保取得实效。

一、    围绕一条主线

紧紧围绕集团党委“1234”党建工作新模式这条主线,发挥党建调度在组织、指挥、协调、督导落实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抓好“前置”和“最后”两个一公里,强力推进党建各项工作的执行落实,补齐管理短板,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 推进三个机制

1、推进 “目标化管理、网络化推进、节点式考核”运行机制,使党建调度管理更加务实、更加高效、更加科学。

2、推进“双向考核”机制。严格按照“两纵”、“两横”考核要求,完善党建调度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将其纳入集团党建绩效管理进行综合评价。

3、推进“双导向”管理机制。严格遵循“问题导向”和“典型导向”两个导向,在做好日常工作调度管理的基础上,紧盯重点工作和工程的“接口处”、“边缘处”、“薄弱处”、“关键处”、“细节处”,深入查找、认真研判、督促整改存在问题,真正解决想不到、做不到、管不到的问题,确保党建工作水流到头、落实落地、有用管用。同时,认真梳理总结党建工作运行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理论性、制度性成果,全面推广,提升党建工作整体质效。

三、 统筹一个布局

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党建调度已经基本完成了“夯基垒土、选材备料”的任务,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立柱架梁,统筹布局党建调度工作的“四梁八柱”。

(一)、抓好四个落实 

1、确保“1234”党建工作新模式精确落实。通过健全制度、梳理流程,明确工作内容,落实考核责任,真正将“1234”新模式确定的工作目标逐条逐项转化为具体的工作内容和任务,按照三个调度的要求,认真抓好任务分解、过程控制、结果评价和反馈整改闭合管理工作,务求实效。

2、 确保“热点、难点”问题精准落实。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心工作,准确把握集团每个时期和阶段的热点、难点问题,利用调度手段,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破解热点、攻克难点上积极担当、主动作为。

3、确保“民生、热线”问题精心落实。密切关注舆情,千方百计畅通职工群众反映问题和诉求的渠道,做好民生问题的收集、整理、分析、汇报和反馈工作,协调和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问题解决、政策解释和答疑释惑工作,把各级各类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4、确保“党政融合”精益落实。按照党政融合、一体化推进的总要求,深入抓好融入融合工作,切实找准党建工作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式,不断探索和完善党建调度的职能职责,实现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下好“党政一盘棋”。

(二)、推进八项工作 

1、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点调度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在各级党组织中的贯彻执行落实情况;

2、调度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在各级党组织中的贯彻落实情况;

3、围绕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调度各级党组织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抓手,在坚定理想信念教育,解决“总开关”问题上的工作落实情况;

4、围绕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调度各级党组织以 “三基建设”为载体,切实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自身建设情况;

5、调度各级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开展情况;

6、围绕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调度各级党组织按照责任清单,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情况;

7、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调度各级党组织在推进企业中心工作,实现党政融合,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情况;

8、围绕加强自身建设,调度各级党组织健全完善党建调度机构、构建运行机制、实施流程管理相关情况。

柱立则房固,梁稳则屋成。“四梁八柱”体现了顶层设计理念和整体推进格局,为的是最大限度释放和发挥党组织的活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实现党政深度融合,引领和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五、实现六化目标

2018年,集团党建调度将在充分总结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内党建工作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密切结合企业实际,持续探索完善职能定位,优化细化管理流程,严格刚性考核约束,最终实现“信息化、系统化、可视化、智能化、科学化、实效化”的六化目标。

运行调度实习工作总结篇3

“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是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对这一物流形式学校利用浙科物流管理软件给我们一个更广泛的了解机会,软件中分公司总经理、调度中心、仓库中心、运输中心、四个角色来模拟现实的物流公司在一个模拟的市场环境中的实际操作。学生成立物流单位,各单位在同一市场下竞争来完成订单。通过路线优化、运输陪送、仓储规划、危险处理,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由教师控制和调整市场环境的各种因素来增加各物流公司操作难易度来增强学生实验兴趣,使学生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能更好的在实验的过程中与实际所学的物流知识相结合。

实习过程:

1.系统基础知识了解:通过对机房里计算机中物流实训上机手册的阅读,基本了解上机模拟实训的步骤,流程,各个只能部门的业务范围与操作。

2.业务流程:

公司总经理:合同管理、总经理通过系统中合同的招标进行报价,若中标可对合同签订。订单的受理;针对系统发放的订单(托运单,发运单)进行接受或拒绝处理,并把信息发给调度中心,由调度中心对订单进行处理。物流设备管理;首先要租借,自建,购买仓库将信息发于仓库中心进行仓库分配,购买或租借卡车,招聘司机,搬运工等。还要开通各种运输路线。进行财务管理。

调度中心:对总经理发送过来的货运单,托运单进行处理,对货运单进行补货将货源信息于仓库中心进行补货,对托运单进行暂存入库或直接生成运输单将信息发送至运输中心,另外调度中心还担有信息查询、风险管理、报表、财务结算等职能。

仓库中心:首先对总经理发送来的仓库信息进行仓库设定、对调度中心发送过来的信息进行入库操作(入库通知-运输单确认-入库卸货-开具入库单)、出库操作(出库通知-出库备货-运输单确认-出库装货-开具出库单-发货)、另外还但当这货物存放、拣货装配、货物移库、库存查询、仓库盘点、增值业务、财务结算、报表统计等工作。

运输中心:对调度中心发送的运输单处理、车辆管理(是否要采用其他公司的回程车)、当所用的车源不足时向总经理请求购买或改变运输方式。对司机管理的要认清是否有相匹配的司机,车辆提醒、风险管理、报表等。

实习小结:

运行调度实习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本科;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组织建设;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24-02

实践与教学对现代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践与教学经常处于分离的状态,实践远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与社会期望有很大的差距,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本科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尤显重要和必要。为构建该运行机制,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机制概念的本质、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充分考察现实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良性的运行机制。

一、机制内涵的本质回归

“机制”概念频见于各种文献,但是部分学者及实践工作者在使用这一“词汇”时,很少有人能在“机制”概念本质意义上使用。这种一词多义现象(或无意义)不利于问题的澄清,因而也就不利于机制的构建与形成。因此,本文将对“机制”概念予以一定的分析,使其回归其本质内涵。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生物学和医学在研究一种生物的功能(例如光合作用或肌肉收缩)时,常说分析它的“机制”。也就是说,能否发挥功能关键在于是否形成机制。其后,人们将“机制”一词引入经济学的研究,用“经济机制”来表示一定经济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也就是说,“机制”概念是从自然科学经由生物学及医学等逐渐演化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辞海》中关于“机制”的解释共有三条,“第一,机制是指机器制造的;第二,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如生理机制;第三,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成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等”。这三条解释基本反映了上述演化,本文也正是在这三个基本解释(主要是第三个解释)的基础来澄清“机制”的基本内涵的。

良好的机制可以自动调节系统使其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机制重在其运行,如机器只有合适的构造和正确的工作原理才能正常运转。但仅有组织并不能成为机制形成的充要条件,机制的形成需要以组织为载体和相应的制度保障来维系,即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合理化不能仅靠自觉,须用制度予以促进和制约。只有确保与机制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的存在,机制才能在实践中正常运转。不同的组织和制度决定了不同机制的存在。

但机制的构建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各种组织和各项制度的叠加,不是简单的代数求和,它需要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互相呼应、补充和啮合,这样才能发挥作用。机制承载于组织之上,组织有自己的目标和责任,它通过组织内人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来实现。完善的组织,健全的制度,再加上强有力的执行者,才能保障机制效能的实现。组织和制度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组织在制度的规范下运行,而制度在一定的组织结构框架下得以落实。机制的良好运转需要两者的交融和配合。

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实践指向性非常突出,因此更应强调其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作用。但在该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没有该项教学方式或存在该类教学方式但却流于形式。国内学者对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解释多集中于重视不够、师资不足、实践教学形式匮乏、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性等方面。本文认为,实践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在于两点:第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主要缘于对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意识,因而就不会采取相应的行动。第二,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机制的缺乏则主要在于学界整体对机制概念本质的认识与理解存在严重的缺陷,部分学者在使用“机制”概念之时经常指向他方――如制度、组织、体制等,而不是机制内涵本身,从而导致实践中无法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本文将在机制概念本质回归的基础上,以实习实训为例,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进行尝试研究。

二、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组织的确定

现代社会中,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组织。在实践教学方面,其组织涉及两大方面、三类组织。两方面指的是实习方、实习受理方,即校方及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等,通常所说的“府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指的是就是实习方与实习受理方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作用。三类组织指的是高等院校、学院及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属于教学活动,因此,在学校一级应由教务处来负责实施,具体应由实践教学科(或专门负责实习的实习科等负责),在学院一级则应由教学院长(负责教学活动)会同专职副书记(负责学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实施,或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本科生的实习实训工作。

各类组织必须具有明确的结构方能发挥相应的功能,实践教学组织亦不例外。校级实习组织结构至少应包括:外联部门(或岗位,下同),负责与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签署协议等;实践教学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抽查工作;实践教学指导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对实践教学计划的审核及提出相应意见或建议;后勤保障部门,负责联系车辆等工作及实习实训所需材料和工具等的提供。

院级实习部门的组织结构则应包括:协调部门(实干事或总秘书),负责实习工作的全面协调,具体职能包括实习计划的拟订,实习学生自然情况的调查与汇总,获取实习单位的岗位说明书,负责实习学生具体的工作部门与岗位分配,帮助实习学生与实习基地实现对接,反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困难与要求,反馈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印象及工作建议,协助校外指导教师考勤,核定实习指导教师工作量,核定学生实习成绩等;实践教学指导部门(包括校内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予以理论指导;实践教学检查部门,负责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沟通交流、督促和检查。

学校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则用人单位也必须成立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学生的实习实训。因此,实习实训基地也应具有明确的组织结构方能发挥其实习基地的作用。其组织结构包括:联络部,负责用人单位及高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包括具体部门的用人信息的搜集、对学生基本信息的审核以及联系用人单位具体负责人与高校具体负责人签订协议等方面的工作;实习指导部门,负责接待学生及具体业务指导和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类组织及其内部的各个分支部门或具体岗位之间应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即组织系统。但若要形成该组织系统并形成相应的机制,则还需要辅以相应的制度,以对三类组织及其各个分支部门的行动予以促进和规范,即形成制度系统。制度系统与组织系统密切配合,方能形成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三、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并非孤立存在,其制度建设必须与组织建设协同方能形成相应的运行机制,即组织系统的诸要素与制度系统的诸要素必须相互配合和制约。因此,为使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得以形成,我们必须对组织系统各分支进行制度规定,以对其行动起到促进和制约作用。

1. 信息交流制度

信息对称是进行组织协同的前提基础,通过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使实习方与实习受理方相互了解对方的需要与要求等,从而使双方能达到人事相宜。既能使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锻炼,又能帮助用人单位完成工作任务,最终实现双方“共赢”的目的,从而也就实现实践教学功能的最大化。信息交流制度规范与制约的对象包括:校级的外联部、院级的协调部以及实习基地的联络部,同时也包括两方组织的各个层级的所有部门,例如实习进程中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以及实习后的经验交流等。

2. 监督检查制度

实习实训活动是个系统工程,实践的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为保障实习实训的效果,必须进行全过程管理,因此对各个环节监督检查必不可少。监督检查制度包括对实习学生、各个组织分支部门、指导教师等的监督检查,例如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实习成绩考核制度、寻访制度、实习工作评价制度等。监督检查制度应用的对象为校级的实践教学质量监督部门、院级的检查部门以及实习基地的实习指导部门。

3. 调研与实习准备制度

若想使实习实训工作实现功能最大化,则必须使实习工作做到有针对性,即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与工作岗位相匹配。为此,必须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总体情况以及市场和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实习计划以保障实习工作的针对性。同时,在实习前还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除上述实习计划外,还需制定各种文件及实习辅助材料以及岗前培训等工作。注意岗前培训对象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而言,同时也需对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指导。

4. 实践教学指导制度

实践教学仍属教学活动,因此其活动的展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的规范要求,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此,必须制定各种实习指导文件,包括实习计划等。同时,还要制定导师遴选制度、双导师制度等。实践教学指导制度应用的部门为校级、院级以及实习基地的实习指导部门。

5. 评价交流制度

实习结束之后,应对实习实训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评价和总结并进行经验交流,总结经验以指导未来的实习实训工作,总结教训以防止未来的实习工作出现不必要的失误。评价对象包括所有参与实习工作的部门及人员,评价的方式可采用自我评价与组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如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及各部门的实习工作总结,组织评价则应制定优秀实习生、优秀实习教师、优秀实习工作者评选制度。

上述制度的设计将对所有参与实习实训工作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规范与制约,以使其行动不超越合理的框架。制度设计之时应注意各项制度之间的系统性,防止出现制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制度系统内部的诸要素与组织系统内部的诸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从而使制度系统与组织系统相协同,才能使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形成具有可能性,更好地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卫,陈峥滢.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03).

[2]张锐.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构建研究[J].理论前沿,2013(20).

[3]徐雅雯.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探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

运行调度实习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调控员;调控一体化;岗位培训;培训体系

一、调控员培训形式

(1)内部实施阶段式培养,建立科学的人才梯队。一名调控员的培训按阶段可分为实习培训阶段、在岗培养阶段以及管理提升阶段,根据每阶段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突出学习侧重点,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密切跟踪培训效果,每阶段组织严格的晋岗考核,为每位新人制定老师,签订“师徒协议”,以“师徒制”的培养方式既能确保培训的质量,还可以使调度运行经验和调度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发扬、薪火相传,经过多年的完善、改进,逐渐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培训体系。第一,实习培训阶段。制定严格、科学的新人培训计划,培训周期一般为8个月。其中,基础知识培训4个月,包括电网初步认知(网架结构、运行方式要点)、电厂实习(机炉电三个专业的学习)、输变电知识认知(变电站一二次设备、野外线路杆塔)、监控应用平台掌握等;调度、监控业务学习4个月,包括调度倒闸操作、电网安全校核分析、事故处理、电网方式和继电保护知识等。培训计划中明确了要掌握的知识点,并安排了严格的阶段性考试,实现从学生到调度员的良好转变。第二,在岗培养阶段。本阶段采用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周期一般为2~4年,培训对象为副值和主值调度员、监控员,重点是提高调度员对电网运行的熟悉、理解和掌控能力,以及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协调处理能力。第三,管理提升阶段。本阶段的培养对象主要是主值调度员和调度值长,培训周期直到其离开调度岗位。(2)坚持经验的总结、积累和传承,促进调控全员共同进步。通过编制并及时修订各类工作标准及核心业务流程,指导各项收集整理工作开展。把前人办过的事、处理过的电网故障、从事过的管理性工作,任何与调度运行专业相关的资料收集整理起来汇编成册。通过学习前人的经验,提高培训和学习的效果,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一是为每名调控员建立培训档案。二是实行实习调度员交接班制度。三是对历年来电网故障和异常的处理进行总结分析,并整理成册。(3)编制培训教材,建立多层级题库,提高培训效率。调度及监控专业覆盖面大,涉及知识较为繁多,组织各发供电单位共同编制与调控人员业务能力和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类教材,并建立涵盖省调值班员、地调值班员、省调管辖厂站值班员、地调管辖厂站值班员4个层级的题库。(4)坚持“持证上岗”管理,严格保证各级人员业务水平达标。树立“大电网、大安全”的理念,在强化内功的同时,加强各级运行人员的管理,切实提升厂站值班人员业务水平。通过大力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以编制培训教材、开办直调厂站人员培训班为主要形式,加大调度运行岗位培训力度,同时要求凡是与上级调度发生业务联系的调度、发电厂、变电站的运行值班人员必须在正式上岗前考取上级调度下发的“上岗证书”。(5)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河北南网省、地广域互联仿真培训(DTS)系统”是新一代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它实现了与EMS系统的真正一体化,调控人员的潮流建立和演习方案编制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应将此类系统广泛应用于调度员培训、电网安全稳定经济分析、事故重演和分析等方面。通过各单位DTS系统互联,实现演习中省、地两级电网数据一致,保证演习的实战性,稳步、同步提升各级调度员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二、调控一体新形势下的培训模式转型

(1)逐步推进调控业务融合。一是促进监控值班员努力提高监控业务水平,培养设备的在线监控和状态初步评估能力;二是促进调度员培养在线安全稳定分析能力和加强与监控人员的协调配合能力。制定《调控专业融合工作方案》和《调控岗位学习手册》,编制各岗位应知应会学习提纲,指导调度员和监控员互相学习。通过事故总结分析和反事故演习等手段,加强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最终达到调度员对现场设备从认知到熟悉了解,监控员对电网整体概念从了解到熟悉掌握,实现人员的融合和业务的融合。(2)持续强化调控人员内功。努力打造“一专多能”的人才队伍。“一专”就是首先要达到现任岗位专家级别的水平,满足运行值班的要求;“多能”即不仅懂调度、会监控,还要懂得专业管理、能够组织协调,发挥所有相关人员的力量。

三、结论

新形势下的调控员培训体系,应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原则,发挥人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时把握形势发展,创新培训管理模式,业务水平提升和管理能力提升并重,全面提升调控运行人员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参 考 文 献

运行调度实习工作总结篇6

一 安全方面

防止事故发生,保证人身安全是电力部门首要的工作。我在跟随师傅对设备进行的多次操作及维护工作中,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认真分析安全工作中各类难点,针对各个工作任务的特点,有意识、有目标、有重点地做好各项安全措施。除此之外,还认真学习班组组织的日常安全学习,细心体会,并认真讨论分析安全事故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安全责任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学习工作方面

1、基础理论的提高

在大学里面,我们所学习的更多的是理论上的东西,而对现实的实物、实例了解较少。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做的不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这对深入学习是不利的,是所谓的闭门造车,没有实践的指导,理论不会得到很高提升。而来到景洪电厂之后,以前理论的东西得到了实物的指导,使原本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突出表现在对发电机转子、定子、水轮机,励磁系统、调速系统、水工建筑等的结构有很深感性认识。

2、专业技能的提高

在运行期间,我跟随班组师傅首先从如何巡检设备开始学习,在巡检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及如何使用巡检仪,在师傅们的带领下,我们慢慢地开始学习监盘及一些简单的操作,在监盘过程中需要重点监视的对象、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如何判断机组故障及故障处理,在每次运行值守期间,师兄都要对我们提出问题,争取在每个八小时中学会一项简单的操作。值班期间,一定要做好事故预想,一定要掌握当前全厂设备的状况,对存在缺陷的设备要加强监视。

在on-call期间,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写操作票、如何办理各种工作票,在机组检修时候,随同师傅做好检修机组的安全措施,在检修工作结束后,学习如何恢复安全措施。这些工作,无一不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仔细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运行期间我多次参加了机组的开、停机操作,对开停机的流程及需要检查注意的事项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在维护期间,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学会了看电气二次图,了解了励磁系统和调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习了一些电气控制器与plc基本原理及应用。在5号机组检修期间,我主要跟随师傅学习仪表方面的知识,掌握了功率变送器、频率变送器、压力表、数字显示表等测量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校验方法;并且掌握了我厂主要油温、油压、油位、瓦温等非电量测量点的布置情况及其整定值。同时掌握了一些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在热工仪表方面,了解了其它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除此之外,我还参加了5号机组调速器的检修工作,通过现场学习,我对调速器系统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图纸上的东西也有了系统的理解。

在检修工作任务外,我们经常随同师傅去进行消缺,对有异常的设备进行故障处理。在工作中师傅经常让我们假定自己是工作负责人面对问题应该如何处理,调动我们面对问题独自解决的积极性,给了我们很大的思考空间。通过师傅的谆谆教诲,我总结了在处理设备故障时应注意的事项:首先,我们要对设备的结构、原理以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很熟悉;然后,我们才可能认识到故障应该出在哪,如何去处理,以及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牵涉到其它哪些设备;这样,我们才可以判断应该做哪些安全措施避免伤害到自己,伤害到设备。

三、培训学习

自从进入电厂以来,公司通过各种途径提供给我们良好的学习环境。从一开始的入职培训到每周班组安排的专业知识培训、每月部门考试培训,在厂家代表来协助工作时候,领导们也是抓住机会,邀请厂家技术人员给我们讲各个专业的知识,如plc基础知识及应用的培训,调速器基础知识的培训,在09年4月份的时候,电厂还派我们参加"水轮发电机组运行高级值班员"的培训。在不断的培训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收获到不少东西。我除了参加集体组织的各种培训工作外,还利用业余时间看一些有关电厂运行维护的书籍,如《水电厂自动装置》、《水电站运行值班》、《plc原理及应用》以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以此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四、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1.对电厂生产环节的理论知识学习的深度不够,因为是"运维合一",相对以前老的生产模式来说,我们知道的稍微广了一点,但是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还不够深入,以后在学习中,要不断加强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争取早日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跟上电厂的发展需要。

2.在平时的工作中,虽然参与了很多的具体工作,但是鉴于检修期间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对整个系统的认识基本还在停留在理论层面,并且对系统的学习还比较零散,缺乏整体的明晰的认识,还不能够独立的负责重要复杂设备的故障诊断和检修任务。这方面的能力的提高也是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的主要任务。 (1)

助理工程师申报技术总结 的相关参考:

查看更多>>

3.对系统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精细化的要求,因此还缺乏系统的设计和改造能力。而具备较强的系统设计和改造能力,是我们对系统认识程度,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志。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对系统的宏观及微观方面的强化学习,提高自己对系统的整体认识,加强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4.在对社会科技信息的关注不够,了解不多,要尽可能的多渠道了解行业信息,跟上当今电力行业科技的更新速度。为我们解决当前的问题尽可能多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5."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在工作中,坚持与同事和师傅之间的工作交流,吸取他们的工作经验,加快自己的进步。

尽管在师傅、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在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踏踏实实,拒绝似懂非懂;多与师傅、同事们交流,积极吸取他们丰富的实际经验,及时的发现总结存在的问题,并立刻改正;勤勤肯肯,态度端正,真正从思想上做到"静、悟、实",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电力工人。

(2)

助理工程师申报技术总结 的相关参考:2010年软件测试工作总结

建筑公司项目部技术员工作总结

测试人员年终工作总结

维修保养技术支持工作总结

美术设计师个人工作总结

笔记本维修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

炼铁厂技术人员工作总结

运行调度实习工作总结篇7

2006年,在省电力公司及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兄弟班组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发扬团队,精神,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2006年的各项工作指标,现将我公司调度自动化工作情况作一总结:

一、高度重视自动化工作,认真落实上级政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企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我们电力行业,调度自动化技术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利益。对此,公司各级领导都特别重视自动化工作,从物力、财力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先后投入资金用于自动化系统的更新、维护和升级。对于省公司关于自动化的政策和要求,我们都能够认真学习,积极落实,确保调度自动化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二、突出四个重点,深化自动化管理工作。

一是突出安全管理,实现一流的安全生产。随着标准化作业的开展,调度自动化的安全管理工作也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体系,主要体现在对安全生产实行“七化”管理上,即:安全责任目标化、安全管理网络化、安全工作系统化、安全教育深入化、安全操作规范化、事故预防全面化、安全考核严格化等,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控制。上到主管经理、调度主任,下至专责、班长和班组成员,人人身上有责任,人人身上有压力,从而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确保做到了自动化工作的全过程有措施、有方案、有监督、有落实,夯实了自动化管理工作的安全基础,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秩序,保证了系统的良好、稳定运行。

二是突出基础管理,实现一流的班组建设。自动化班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班组,严格按照一流班组的创建要求,并结合班组实际,形成了丰富的班组管理文化。主要体现在:(1)班组管理有标准。要求班组成员一是能勤奋学习,胜任工作需求;二是要作风过硬,能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敢于拼搏;三是要有进取精神,能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工作新要求。(2)班组工作有创新。在继承班组原有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力求每年有进步,年年有成效,积极倡导“立足本职,岗位成才”,认真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积极研究解决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做好日常技术讲解、技术问答、事故预想外,还逐步养成了互帮互学讲解、带着问题学习、以老带新等良好学习习惯,取得了良好效果。(3)班组建设有特色。对原有规章制度、考核细则进行了补充完善,并编写了所辖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促进了日常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班组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构筑班组亲和力,工作中互帮互助,生活中相互关心,形成融洽的工作氛围。(4)班组安全互保有成效。班组把安全互保工作作为班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以丰富的互保形式和内容贯穿到平时工作中,每一根接线,每一数据,每一次操作,都做到了一人执行,一人监督,发现错误,及时提醒,确保了系统安全,确保了工作质量。自动化班多年被评为公司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双文明先进班组。

三是突出技术进步,实现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我公司自动化工作始终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的技术创新方式,从而在不断地技术改进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活动,解决了许多的实际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将电压无功优化运行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在我公司及厂家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对软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提高了该系统的可用性与及时性,使得***电网电压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四是突出人员管理,培养坚强的人才队伍。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一流的职工队伍才是建设一流企业的保证。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我公司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工作人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一方面是制订培训计划,建立技术培训档案,加强对自动化岗位新职工的教育培训,坚持“一带一”制度,实现了新手尽快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工作要领的要求。另一方面组织自动化技术人员编写了一些实用的教材,尤其是将故障处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使新的工作人员能够很快熟悉系统、熟悉操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公司自动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3、2004、2005年我公司自动化专业在省公司组织的调度各专业评比中分别获得第三名、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做好系统维护,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可以说,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着电网的安全运行。如果说调度员是***电网安全运行的指挥官,那么调度自动化系统就是指挥官的眼睛和手。也正是深深意识到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我们对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做到了“三心”,即精心、细心、耐心。如今新建变电站信息量较大,一个220KV变电站数据量往往达到了千条之多,工作人员需要连续几天进行初始数据的输入与核对,以确保系统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性,并在系统运行中根据变电站参数的调整修改系统数据,进行大量的维护工作。为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管理,我们详细记录运行日志、巡视记录、缺陷处理记录、数据库修改记录等,每天对自动化设备进行检查;对于变电站设备变更,及时对系统进行维护;经常与调度员联系,听取他们在系统使用过程的想法和意见,通过相互交流沟通,不断完善自动化系统,促进了自动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使调度员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四、主要完成工作情况

1、全面完成各项生产指标

2006年调度自动化系统总体运行稳定,保持了较高的运行水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保障全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度自动化系统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l地区负荷总加完成率:100%;

l计算机系统运行率:100%;

l远动系统运行率:99.99%;

l事故时遥信年动作正确率:100%;

l调度日报表月合格率:100`%;

l状态估计月可用率:100%;

l遥测估计月合格率:96.59%

l调度员潮流月合格率:100%

l调度员潮流计算结果误差:1.28%,

l负荷预测月运行率:100%

l月负荷预测准确率:97.31%

l月最高(低)负荷预测准确率:98.19%

2、主要完成工作如下:

五、存在的问题

1、调度自动化主站SCADA系统由于运行时间长,服务器硬盘和内存不足,影响主站运行速度和功能的发挥,亟需对主站系统进行硬件和软件升级改造。

2、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UPS电源为单台运行,且电池已老化,一旦故障,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瘫痪。

3、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型号多,生产厂家杂,由于备品备件加之人员培训滞后,给运行维护带来不少困难,出现故障和缺陷难于处理。

4、地方小火电数据采集不准,设备老化严重甚至损坏,缺乏有效管理和考核机制。

5、自动化人员技术水平有待继续提高,目前班组内掌握设备性能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维护难度大,今后要加强培训力度。

运行调度实习工作总结篇8

一、机制内涵的本质回归

“机制”概念频见于各种文献,但是部分学者及实践工作者在使用这一“词汇”时,很少有人能在“机制”概念本质意义上使用。这种一词多义现象(或无意义)不利于问题的澄清,因而也就不利于机制的构建与形成。因此,本文将对“机制”概念予以一定的分析,使其回归其本质内涵。“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生物学和医学在研究一种生物的功能(例如光合作用或肌肉收缩)时,常说分析它的“机制”。也就是说,能否发挥功能关键在于是否形成机制。其后,人们将“机制”一词引入经济学的研究,用“经济机制”来表示一定经济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也就是说“,机制”概念是从自然科学经由生物学及医学等逐渐演化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辞海》中关于“机制”的解释共有三条“,第一,机制是指机器制造的;第二,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如生理机制;第三,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成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等”。这三条解释基本反映了上述演化,本文也正是在这三个基本解释(主要是第三个解释)的基础来澄清“机制”的基本内涵的。良好的机制可以自动调节系统使其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机制重在其运行,如机器只有合适的构造和正确的工作原理才能正常运转。但仅有组织并不能成为机制形成的充要条件,机制的形成需要以组织为载体和相应的制度保障来维系,即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合理化不能仅靠自觉,须用制度予以促进和制约。只有确保与机制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的存在,机制才能在实践中正常运转。不同的组织和制度决定了不同机制的存在。但机制的构建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各种组织和各项制度的叠加,不是简单的代数求和,它需要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互相呼应、补充和啮合,这样才能发挥作用。机制承载于组织之上,组织有自己的目标和责任,它通过组织内人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来实现。完善的组织,健全的制度,再加上强有力的执行者,才能保障机制效能的实现。组织和制度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组织在制度的规范下运行,而制度在一定的组织结构框架下得以落实。机制的良好运转需要两者的交融和配合。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实践指向性非常突出,因此更应强调其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作用。但在该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没有该项教学方式或存在该类教学方式但却流于形式。国内学者对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解释多集中于重视不够、师资不足、实践教学形式匮乏、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性等方面。本文认为,实践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在于两点:第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主要缘于对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意识,因而就不会采取相应的行动。第二,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机制的缺乏则主要在于学界整体对机制概念本质的认识与理解存在严重的缺陷,部分学者在使用“机制”概念之时经常指向他方———如制度、组织、体制等,而不是机制内涵本身,从而导致实践中无法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本文将在机制概念本质回归的基础上,以实习实训为例,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进行尝试研究。

二、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组织的确定

  现代社会中,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组织。在实践教学方面,其组织涉及两大方面、三类组织。两方面指的是实习方、实习受理方,即校方及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等,通常所说的“府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指的是就是实习方与实习受理方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作用。三类组织指的是高等院校、学院及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属于教学活动,因此,在学校一级应由教务处来负责实施,具体应由实践教学科(或专门负责实习的实习科等负责),在学院一级则应由教学院长(负责教学活动)会同专职副书记(负责学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实施,或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本科生的实习实训工作。各类组织必须具有明确的结构方能发挥相应的功能,实践教学组织亦不例外。校级实习组织结构至少应包括:外联部门(或岗位,下同),负责与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签署协议等;实践教学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抽查工作;实践教学指导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对实践教学计划的审核及提出相应意见或建议;后勤保障部门,负责联系车辆等工作及实习实训所需材料和工具等的提供。院级实习部门的组织结构则应包括:协调部门(实干事或总秘书),负责实习工作的全面协调,具体职能包括实习计划的拟订,实习学生自然情况的调查与汇总,获取实习单位的岗位说明书,负责实习学生具体的工作部门与岗位分配,帮助实习学生与实习基地实现对接,反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困难与要求,反馈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印象及工作建议,协助校外指导教师考勤,核定实习指导教师工作量,核定学生实习成绩等;实践教学指导部门(包括校内指导教师、毕业

论文指导教师等)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予以理论指导;实践教学检查部门,负责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沟通交流、督促和检查。学校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则用人单位也必须成立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学生的实习实训。因此,实习实训基地也应具有明确的组织结构方能发挥其实习基地的作用。其组织结构包括:联络部,负责用人单位及高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包括具体部门的用人信息的搜集、对学生基本信息的审核以及联系用人单位具体负责人与高校具体负责人签订协议等方面的工作;实习指导部门,负责接待学生及具体业务指导和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三类组织及其内部的各个分支部门或具体岗位之间应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即组织系统。但若要形成该组织系统并形成相应的机制,则还需要辅以相应的制度,以对三类组织及其各个分支部门的行动予以促进和规范,即形成制度系统。制度系统与组织系统密切配合,方能形成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三、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并非孤立存在,其制度建设必须与组织建设协同方能形成相应的运行机制,即组织系统的诸要素与制度系统的诸要素必须相互配合和制约。因此,为使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得以形成,我们必须对组织系统各分支进行制度规定,以对其行动起到促进和制约作用。

1.信息交流制度

信息对称是进行组织协同的前提基础,通过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使实习方与实习受理方相互了解对方的需要与要求等,从而使双方能达到人事相宜。既能使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锻炼,又能帮助用人单位完成工作任务,最终实现双方“共赢”的目的,从而也就实现实践教学功能的最大化。信息交流制度规范与制约的对象包括:校级的外联部、院级的协调部以及实习基地的联络部,同时也包括两方组织的各个层级的所有部门,例如实习进程中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以及实习后的经验交流等。

2.监督检查制度

实习实训活动是个系统工程,实践的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为保障实习实训的效果,必须进行全过程管理,因此对各个环节监督检查必不可少。监督检查制度包括对实习学生、各个组织分支部门、指导教师等的监督检查,例如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实习成绩考核制度、寻访制度、实习工作评价制度等。监督检查制度应用的对象为校级的实践教学质量监督部门、院级的检查部门以及实习基地的实习指导部门。

3.调研与实习准备制度

若想使实习实训工作实现功能最大化,则必须使实习工作做到有针对性,即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与工作岗位相匹配。为此,必须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总体情况以及市场和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实习计划以保障实习工作的针对性。同时,在实习前还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除上述实习计划外,还需制定各种文件及实习辅助材料以及岗前培训等工作。注意岗前培训对象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而言,同时也需对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指导。

4.实践教学指导制度

实践教学仍属教学活动,因此其活动的展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的规范要求,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此,必须制定各种实习指导文件,包括实习计划等。同时,还要制定导师遴选制度、双导师制度等。实践教学指导制度应用的部门为校级、院级以及实习基地的实习指导部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