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3-03-06 15:57:36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篇1

贯彻执行国、省、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进一步构建学校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监督管理能力和保障服务水平,努力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维护学校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以“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加强培训、强化监管、提升效能”为工作主线,全面推行食堂自办自管、成本经营、营养配餐模式,着力强化责任落实和风险防控,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杜绝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和管理服务问题引发不稳定因素,努力办安全优质、服务一流、师生满意食堂,解决好师生“吃”的民生。

三、主要工作

(一)促进食堂建设,努力筑牢食品安全承载实力

1.严格按照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伙房)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促进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突出幼儿园食堂改造重点,指导各地抓2-3个成片连线幼儿园“标准化食堂”示范点改造建设。

2.继续全力做好第三批约10个“关爱厨房”项目的规划建设、设备配置和使用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3.建立与教育内部计财、项目部门和规划设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学校食堂建设改造设计需教育内部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程序,确保新建和改扩建食堂符合餐饮服务许可要求,从硬件布局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二)规范证照管理,坚决杜绝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1.督促学校(幼儿园)食堂取得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坚决杜绝无证运营。

2.严格学校食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确保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率达到100%,坚决杜绝从业人员先上岗后办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

3.依法执行劳动用工制度,落实从业人员劳动保障待遇,建立员工激励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杜绝劳资纠纷和可能导致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三)重视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应急能力

1.进一步强化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以食品安全“进学校”活动为抓手,将食品安全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坚持上好食品安全课;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做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特别是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宣贯和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增强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少年儿童良好饮食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持续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主题实践、爱粮节粮、感恩教育和首届征文活动,办“节约型”食堂、树“光盘族”典范,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

3.分解落实宣传目标任务,进一步做好在各级媒体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工作。

4.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分层举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班,突出幼儿园培训专题,启动首批营养师、食品安全师培训工程。

5.召开学校食品安全专题工作会议;精心培育和打造幼儿园、职业院校食品安全现场看点并召开全市现场会。

6.组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学教、培训活动。

7.完善各级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以学校食堂停水电气为重点的后勤保障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四)突出制度执行,扎实抓好食品安全规范管理

1.统一修订完善制度、规程、要诀、台账,强化执行和落实。严格依法亮证经营、索证索票、试尝留样等一系列、一整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执行力度,全面提升抗食品安全风险能力。严格系列台账使用管理,突出校长监管、健康管理、消杀灭害、食品添加剂和餐厨废弃物五本薄弱台账管理。

2.建立全市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原料供应商名录制,逐步规范食品原料定点采购,确保采购源头可控,降低采购成本。

3.严把食品采购索证索票、查验登记、试尝留样、售卖配送等各环节安全操作规程关,实施全过程无缝监管。

4.学校食堂和食品卖场经营者以及大宗食品供应商,应按资教发〔2011〕179号文件投保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五)把握重点关键,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1.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治理和坚决杜绝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地沟油、病死(害)畜禽、不合格调味品、私屠滥宰畜禽、注水肉、违规处置餐厨废弃物等突出问题。

2.开展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重要时期、季节交替期和重点学校、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专项整治和明查暗访。

3.加大对学校食堂、宿舍消防、水电气设备设施的巡查、校验和检修力度,确保消防设施器材、水电气压力表、安全阀、管道和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设施安全使用。严格相关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责任人信息、岗位职责和设备设施操作规程上墙制度,加强检查和值班记录,规范资料归档。

(六)实行民主监督,完善学校食堂服务保障体系

1.规范食堂财务。坚持“公益性”和“非盈利”原则,严格成本核算、实施精细化管理、降低营运成本,稳定饭菜质量和价格,公示食堂财务。

2.建立监管机制。成立食堂管理委员会、学生膳食委员会、食堂值班岗等校内组织以及学生家长、有关专业人士和社会人士参与的校外监督组织;公示每周配餐计划、原辅料采购价格、带量食谱成本构成,监督饭菜质量,检查饭菜份量;建立满意度评价体系与常态评价制度;推进完善学校食堂社会监督试点工作。

3.畅通诉求渠道。设立投诉电话、电子邮箱、校长信箱、建议收集箱、食堂接待日等沟通平台,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效化解问题矛盾;加强与食堂管理、经营者信息沟通,随时查找整改问题隐患;加强与从业者的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疾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激励员工用热心和爱心从业,安全、优质服务师生;加强校园网络管理,监测网络舆情信息,及时掌握并消除各类虚假信息和不实传言的负面影响,消除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1.市、县、学区、校(园)层层签订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2.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重要指标,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制定并组织实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完善校(园)长第一责任人责任体制,配备首席食品安全官或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监管责任。

3.组建市、县、学区三级专家骨干团队,充分发挥专家骨干在食堂规划设计建设、设备设施配备、规范化管理、人员队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二)严格保障机制,提高监管能力

1.全面落实首席食品安全官工作要求,强化教育培训,确保充分履行岗位职责,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能。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军队营区;集中式大食堂;设计;环节

1.引言

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营区内食堂是部队生活保障的一项重要设施,一直以来是按照机关部门和部队营连为伙食单位建设的分散式食堂就餐管理模式,建筑样式基本是以8~10人一桌集体就餐形式的餐厅和以燃煤为主的“红星灶”厨房组成的简单“餐——橱”格局。随着建设现代化营区的提出,集中部署、集约使用、实现资源共享成为现代营区综合集成的发展思路。将营区营房设施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和集中建设,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消耗,集中管理,提高综合利用的效果,既改变了过去处处冒烟的食堂对营区环境的严重污染,又丰富了官兵的饮食文化和交往。但同时由于各级对营区集中式大食堂的就餐、管理、使用模式的认识不足、要求不一,在集中式大食堂的设计和建设中产生了不少新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某部机关集中式大食堂的设计实例,对相关问题进行探析,提出一些解决思路,供营区集中式大食堂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参考。

2.某部机关大食堂设计概况

该部机关营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市城区内,周边均为居民区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营区内原有机关干部及直属分队分散式食堂10余个,零散布局于营区的各个部位,以燃煤为主,对营区和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地方政府和周边群众多次要求部队改善。营区配套整治规划中,我们将营区内所有食堂集中合建为一个大食堂,较好地改变了营区布局零乱、污染严重的问题,营区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

该部机关集中式大食堂总建筑面积2735平方米,保障就餐人数830人左右,总体布局于军事行政区、仓库车场区和家属公寓区之间的结合部位(见图一),平面布局以花瓣扇形展开(见图二),建筑造型新颖、立面丰富、人流通畅、体形优美(见图三)。

3.集中式大食堂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3.1总体布局

以功能分区为基础的营区划区规划理论起源于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当前营区按照划区规划的要求总体上分为军事行政区和家属公寓区,营区按功能分区一般又细分为办公指挥区、部队生活区、军事训练区、仓库车场区、文化活动区、公共服务区、家属生活区和保留缓冲区。集中式大食堂的位置选择对营区整体规划和官兵家属的日常工作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有两种布局模式:一是设置在部队生活区方便官兵使用,适用于纯粹保障部队官兵就餐的食堂;二是设置在公共服务区或与家属生活区结合部位,部队官兵和家属就餐均能兼顾,综合服务效率高,对部队日常工作训练影响小。集中式大食堂位置应客观反映部队官兵的真实需要和保障模式需求,尽可能将就餐的通行距离控制在400~800米以内(5~10分钟步行距离)。有研究显示,舒适的步行距离是400~500米,超过800米大多数人会选择交通工具[1]。因此,在集中式大食堂的总体布局设计中应该十分重视其可达性[2]研究,完善大食堂与各分区的步行交通线路,力求直接便捷、人流分散迅速。

在某部大食堂总体布局设计中,将其布置在部队生活区、仓库车场区和家属生活区的结合部,兼顾了家属区的人员就餐,又不产生对这些区域的较大干扰,就餐距离在80~250米,较为适当。同时将大食堂与营区中央水景融为一体,既解决了集中人流疏散的问题,又创造了十分舒适的就餐环境。

3.2平面布局

食堂的功能一般分为就餐和加工制售两大区域。

就餐区由餐厅、门厅和交通公用等部位组成。餐厅的规模不宜过大,就餐人数太多会引起就餐环境的嘈杂恶化,从防灾防疫的角度来看也不科学。餐厅层高应与其规模相适应,最低净高不小于3米[3],否则对就餐人员会产生强烈的压抑感。餐厅也可以考虑分层垂直布局,但不宜超过三层。门厅和交通共用部位应充分考虑人流疏散和就餐模式(自助餐、刷卡购买等)的不同需求。在某部机关大食堂设计中,将餐厅设计为四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就餐空间(见图二),其中三个作为部队官兵使用,一个作为家属和零散人员使用。每个餐厅都单独设出入口,在横向空间里实现了区域的划分,较好地处理了就餐人员多造成的环境嘈杂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各就餐单位的相互干扰。

加工制售区平面设计应根据就餐模式和厨房工艺合理布局。以售卖为主的模式应充分考虑窗口的数量,条件允许还可以设置一些明档小吃的制售窗口。以自助餐为主的就餐模式应着重考虑选取饭菜的人流组织安排。厨房布局应按照工作人员更衣、原料处理、主副食粗精加工、餐具洗涤消毒存放等工艺流程合理布置,做到生熟分离、互不交叉。某部机关大食堂是按照刷卡售卖的就餐模式设计的,将厨房区域以一个圆形中庭为中心环行布局(见图二),各操作间保持最大限度的交融和贯通,实现通透性、交通无阻碍性。使得整个操作加工的过程就像一条流水生产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中心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采光、通风、排气等问题。

3.3环境与交往。就餐环境的营造包括食堂的周边环境和室内环境。

近年来营区食堂的就餐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重视了室内环境的设计。食堂的空间环境不同于一般的商业餐厅,应反映部队独特的文化气息,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低造价、高文化是食堂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优雅、洁静的室内环境往往受到官兵们的欢迎。在工程实践中,应非常注意食堂的室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内外交流,餐厅设有大面积的采光玻璃窗,既通风节能,又能把周边优美的景色引进室内。正如《园冶》所述,“园虽别内外,得景则不拘远近。”优美舒适的就餐环境不但促进人的食欲,减轻精神压力,而且有助于官兵之间的交往和身心健康。官兵的交往活动包括餐饮交往、工作交往、信息交往、文娱交往、体育交往及休息交往等,多种餐饮活动是最自然而又最经常的交往,营区食堂往往是信息交流的中心。因此在营区大食堂建设中,应根据人的交往心理尺度,最好能把食堂的大空间分成不同层次的交往空间,把食堂总体布局与周边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某部机关大食堂在将餐厅设计为几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空间的同时,在餐厅与餐厅之间设置小院,其中置以水池、花草、山石等,分隔了空间,又形成室内外自然环境的交融。

3.4建筑造型

立面借鉴当地建筑文脉,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采用新疆特有的尖璇符号,借助平面特殊造型,形成强烈的韵律感和体积感;由于本建筑占地面积较大,而层数仅为一层,在屋面采用架空构件,塑造一种轻盈的姿态,摆脱了视觉上的敦实感。整个建筑既表现了当地的建筑文化特征,又符合军营规划简洁秩序的要求。

4.结语

营区集中式大食堂建设符合现代营区的“四集”建设理念,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营区建设的一个重点。特别是社会化保障的逐步深入,“大食堂”包涵的内容将更加丰富,需要设计人员考虑的因素更多,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营区大食堂将逐步演变为集合各种服务保障内容的综合服务中心,成为现代营区建设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DouglasGreggDoyle.“Only a nobodywalks”:TheDecline ofPedestrianTrips in theUnited States [D].Los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3. 162.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篇3

翁牛特旗学校后勤管理办公室2019年工作按照市后勤办和旗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以学校后勤服务为中心、以食堂管理、宿舍管理、基地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保险服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为重点,以指导检查和人员培训为措施,不断深化后勤管理改革,不断提升后勤保障服务水平。

一、加强学校食堂管理,认真实施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严守资金安全、食品安全两个底线,丰富学生主副食搭配,进一步完善帯量周食谱制度,合理调整供餐内容,督促学校改善供餐条件,定期开展营养改善计划的监督与检查。2019年7月份迎接了全市食堂财务管理、食品安全、采买购手续、档案管理检查。2017年8月教育局后勤办出台了《关于强化学生食堂财务管理规范大宗食品原料采购行为的指导意见》。2019年8月末举办了学校食堂会计培训班。2019年9月份,迎接了科右前旗专家组代表自治区开展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督导检查。2019年10月份教育局后勤办和监察室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旗各校食堂的财务管理、大宗食品采购行为及食品安全进行了全面检查指导。

二、加强宿舍管理,打造宿舍文化,创建整洁舒适的住宿环境。结合均衡发展验收的要求,要求各校规范宿舍管理,从安全、舒适、文化熏陶、家的氛围等方面出发,用寝室文化建设带动学生创造和谐的寝室氛围,锻炼并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展示风彩、彰显个性,健康、文明、和谐的寝室,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春季认真指导各学校开展“菜篮子工程”,推广市后勤办基地建设经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蔬菜大棚,丰富学生餐桌,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保驾护航。

四、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帮助学校做好校园环境建设规划,建设生态校园、文化校园、书香校园、节约型校园,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校园的情感。三月份翁牛特旗人民政府在修紫城路征地过程中,在桥东村苗圃征得两万余株各种树苗,在东门外和东甸子村征得一片李子林,通过紫城社区无偿划拨给教育绿化校园。教育局利用紫城路征地政府无偿划拨树苗的机会,为各校提供树苗10000余株,使各校的美化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部分学校改变了学校绿化不足、硬化有余的现状,同时各校在准备迎接均衡发展验收的过程中,加强了校园环境建设,使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篇4

食堂建设的“造峰”与“填谷”

存量大、增量快是农村学校食堂建设存在的两大症结。农村学校建设食堂,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还要和农村校的布局联系起来统筹考虑。

在媒体和民众的质疑声中,“有米无炊”问题的根源,被认为是政府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的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在3块钱餐费落地时,相应的食堂配套建设没有跟上,导致孩子们依旧吃不上热饭。一些地方在营养的“主阵地”没有建起来的前提下,以“游击“形式存在的课间加餐和以“农户托餐”及“企业配餐”为渠道的正餐,成为农村孩子营养改善的主要途径。

这其中存在很大误解。实际上,作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国家对农村学校的食堂建设投入和关注,如草蛇灰线般一直贯穿在日常的基本工作之中。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了100亿元资金,专门用于食堂建设,重点支持中西部22个省的699个县。经过跟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反复协商争取,今明两年这笔资金还有,也就是说,2011至2013年3年的时间,中央投入300亿元来建设农村中小学食堂,要让国家试点县所有学校都有食堂或伙房。”

不仅如此,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水启航之前,政府就投入了大笔资金用于农村学校食堂建设。比如: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初中工程,约25%的资金用于了学校食堂建设,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近550万平方米;2010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计划3年里投入100多亿元用于校舍建设,其中也把食堂建设列为重点内容。目前,2011、2012年中央财政食堂建设专项资金,已经通过国库集中转移支付到省级财政,22个省份以县为单位制订了食堂建设规划,不少地方建设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有不少食堂已建成了。

一方面,国家正在稳步推进农村食堂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要消化中国农村如此庞大的体量,仅靠这些钱是远远不够的。

“存量大、增量快是目前农村学校食堂建设存在的两大症结。”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巡视员廖文科看来,食堂问题不仅是现实问题,更是“具体的、历史的”。它既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前很多学校在初期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将食堂规划进去,这是常态。因为学生基本上是走读,不需要建食堂,这种状况导致农村食堂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又牵涉现在(“农村学校食堂的捉襟见肘是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之后,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大规模增加之后才凸显出来的,由于撤点并校导致一些学生上学半径增大,原本走读的学生不得已要选择住校,因此食堂匮乏的问题也变得严峻起来。”)。

在很多人眼里,建食堂就是搞工程,只要资金到位,剩下就是从规划、立项、审批、开工建设、再到竣工验收等一系列的技术流程。然而,事实并非那么简单。

廖文科介绍说:“农村学校建设食堂,看似简单,其实不容易,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还要和农村校的布局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只靠拍脑门决策是行不通的。”

“集中办学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或多或少带来学生上学距离远、路上不安全、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等问题;学校办在家门口,但是学生人数不断减少,甚至出现学生都走了的现象,又产生了校舍食堂闲置浪费的问题。”廖文科说。

廖文科道出的难处也曾困扰着遵义县的农村学校。新一轮的校点布局调整后,遵义县撤并了学生人数较少的校点,造成了大多数学生离校较远,全县近20万学生中,单程步行30~60分钟能到校的仅有3.4万人。除已有的118间学生食堂可解决4.6万学生中午就餐外,还有1.5万学生中午只有带干粮或吃零食充饥。118间学校食堂,仅限于8所高(完)中和大部分初级中学,小学基本无学生食堂,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

唐少岗一直在为农村学校食堂建设的事情四处奔波,作为湖南省炎陵县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主任,他见证了炎陵县农村集中制办学后食堂建设取得的成果。“我们从2001年开始实行集中制办学,已经11年了,在国家及省市大力支持下,我们近几年投入了1 000多万元,用于全县29个农村学生食堂的改造,近几年新建成12个食堂,改造原有食堂11个,加上原来底子好一点的学校,现在我们所有学校都有食堂,有餐厅。”

从宏观上看,农村食堂建设担负着“造峰”和“填谷”的双重使命――既要清偿历史欠账,又要满足农村学校由于布局调整而日益增加的对食堂的需求。寄宿制学校的增加,使得原本应由家庭承担的学生营养和体质健康责任转移到了学校身上。这就决定了农村学校食堂建设不只是简单地对农村学校陈旧基础设施的“缝缝补补”,而要将其建成改善学生营养和体质状况的“主阵地”。

食堂运行的成本谁来掏

农村学校的食堂建设经常被当地政府看做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包袱。经过“成本核算”后,许多政府选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一些地区,学校的食堂建起来了,做饭的锅碗也具备了,却迟迟不开伙,这是为何?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于明潇博士在宁夏调研时也发现了相同的问题――光洁如新的食堂,却一直处在停火歇灶的状态。“因为很多学校请不起食堂工作人员。”于明潇说。

于明潇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现在雇用一个食堂工作人员月工资是800~1 200元,如果按照一个学校生均比80∶1或者100∶1来配备,每个县食堂的工作人员要达到几百名,如果按照一年1万元来算,光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就要支出几百万元,而且学校公用经费不能用来支付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这对贫困县来说压力很大。”

“这是道简单的数学题,也是困扰农村食堂的最紧迫问题。”于明潇的语气里充满了担忧。

除了学校供餐以外,目前农村地区学校还有“企业配餐”和“农户托餐”两种供餐模式。以农村营养改善计划为例,全国学生营养办副主任、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介绍说:“目前农村地区学校,53%已经采用了学校食堂供餐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饭、菜、汤等正餐,还有47%的学校因条件限制等各方面原因,只能提供购买供餐服务,或是家庭(个人)托餐服务。”

于明潇对宁夏3所分别采用学校供餐、农户托餐和企业配餐的马莲中心小学、吉强镇短岔小学和偏城上马小学进行调研后发现,虽然农户托餐和企业配餐前期投入少、附加成本低,能很好地解决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问题,但食品生产过程难以控制和监管,食品安全隐患增大。于明潇说:“学校食堂供餐是现阶段相对较好的模式,既便于学校管理,又可以相对控制食品安全,使学生吃得放心。”

刨去工作人员的工资,食堂每日的运营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九阳公司实施了“九阳希望厨房”项目,为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捐助了蒸饭车、馒头机等厨房设备,但黑龙基会秘书长刘铁男在一些受捐学校调研时却发现,那些颇受好评的蒸饭车、馒头机一尘不染,放着不用,询问之下,才知道是因为“费电”、“费钱”。

负责厨房设备捐赠的九阳希望基金技术总监王运波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一个小型的蒸饭车功率是6千瓦,大的24千瓦。一个小型的开水器是12千瓦。对很多农村学校来说,这么大的耗电量是学校经费无法承担的。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大功率设备都很新,没用过。老师告诉我们,这些设备他们平时都舍不得用,只有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才用。”

除了要解决“谁来做”的问题,还得解决“在哪吃”的问题。在对宁夏和云南的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调研时,于明潇发现,“校校有厨房”的目标基本能达到,但是有吃饭地方的食堂的学校,比例还比较低,学生露天吃饭的情况比较多。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看来,孩子没有地方吃饭,归根到底是理念的问题。“餐厅建设存在诸多限制可以理解,但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教室里就餐?在美国,教室就是食堂;北京上海的中小学也将营养午餐送进教室。只要转变观念,这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缺钱也有缺钱的做法。“在供餐方式上,我们强调就地建食堂、建厨房、招厨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认为,解决厨师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农村雇人,最好是学生家长,他们对学生比企业更负责任,给孩子们做饭,用的东西都是本村本地的。这样,既增加了对本地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增加了本地的就业,是一举多得的事。

这也是邓飞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将农村孩子营养权还给农村。他的做法可以概括为4句话:因地制宜建厨房,保证安全、卫生就行,可以在教室吃饭;就地取材做午餐,尽量多利用当地食材,保证安全、新鲜、营养而无公害;动员乡村资源提供帮助,组织家长、村民、村委会为学校提供各类帮助和财务监督;积极利用新技术,如运用微博、记账软件和捐赠的智能手机等,增加学校的信息披露能力。

实际上,按照规定,农村食堂工作人员的编制和工资都应由地方财政负担,食堂的水电煤气等运行成本则应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但现实的情况是,中央规定和地方的操作是“两张皮”。

究其原因,还是“吃饭财政”的逻辑在作祟。在“经济挂帅”的语境中,教育本来就处在财政支出的边缘位置,农村学校的食堂建设就更是“边缘中的边缘”。农村学校的食堂建设经常被当地政府看做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包袱。除了可以预见的建筑成本、运行成本和人力成本外,地方政府还承担食堂运行过程中不可预见的食品安全隐患等,因此,尽管中央要求将农村学校食堂建设纳入规划,但经过这样的“成本核算”后,许多政府还是选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就导致在现实中,食堂建设这一“规定动作”变成了“自选动作”,甚至成为“不选动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农村食堂建设的规划编制和标准制定等方面,赋予了县级政府极大的自,将管理责任下沉到县级政府,但责任主体的“重心过低”,导致了统筹协调和财政保障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很早之前廖文科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说:“要加强省一级政府的统筹和转移支付力度,食堂建设专项如果只是中央掏钱,地方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中央转移支付也应该转变思路,变为地方掏多少,中央奖励多少,采取补贴奖励的方式,以消除地方惰性。”

民间公益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企业力量的介入,让农村公益食堂建设不再是个人的一腔热血,而是逐渐向着专业化、系统化方向迈进。尽管如此,官民之间的互动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打磨。

在农村学校食堂建设方面,相比政府的动作,民间团体的行动慢一些。但是凭借成功的媒体策略和舆论公关,他们牢牢地抓住了大众的眼球,让农村学生的营养和食堂建设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

一个成功的案例来自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于2011年启动的“免费午餐”实验。2011年3月,邓飞开始了一场新的社会运动――呼吁为贫困山区的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帮助孩子们免于饥饿。他利用自己微博的影响力,展现孩子的困境,团结更多的人,整合资源。随后,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帮助他们分立“免费午餐”专项基金,实现全国合法公募,保证免费午餐项目资金的持续供给。

从建食堂、捐炊具,到建立营养安全和资金安全的网络监督平台,邓飞和他的“免费午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一套可供政府参考和复制的农村食堂建设和营养改善模式。他们希望民间组织能“回归到补充社会救助资源的角色中”。

与此同时,企业力量的介入也让农村公益食堂建设不再是个人的一腔热血,而是逐渐向着专业化、系统化方向迈进。九阳公司于2010年起,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设立“九阳希望基金”,并开始与中国青基会联手在全国为贫困学校建设厨房。他们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走访了上百所学校,目前已在全国14个省的296所贫困学校建起“九阳希望厨房”,约16万名学生从中受益。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希望厨房”、“桂馨厨房”、“春苗厨房”、“幸福厨房”、“免费午餐”等公益项目在内,全国已有上千所农村贫困学校,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建起了较为规范、满足基本需求和卫生要求的学校厨房,能够为学生供应热食正餐。

“民间爱心很可贵,但民间力量毕竟很有限。民间筹资几百万元、上千万元已经很不错了,而整体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的资金却是以‘亿’为单位计算。因此,政府行为才是问题的根治之道。”面对民间公益的斐然成绩,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的态度依然很谨慎。

除了资金的吸附能力有限,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王振耀院长认为,目前农村公益食堂项目更大的问题在于“野蛮生长”。“投入很多项目,出发点很好,人员很累,但是效果比较生硬!”在被问及目前诸多公益厨房项目的实施效果时,王振耀院长直言不讳地批评道。

“之前的农村公益食堂建设太注重于面的铺开,导致一些地方‘撒芝麻’,很难做深入,质量也上不去。”在王振耀的提议下,一些公益厨房组织开始筹划自己的深度发展战略,以示范点建设和专业化的资金运作铺开自己的摊子。

在王振耀院长看来,不论是官方推进,还是民间尝试,未来农村食堂建设的一个方向就是专业化和系统化,“现在很多的公益厨房项目,缺少一个包含营养专家、基建专家、厨房专家在内的专家委员会。”王振耀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的食堂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只建房子、忘了铺设饮用水管线,导致最终无法使用的情况。

力量分散、资金投入缺乏持续性、缺乏专业性、深入农村腹地时容易遭遇到种种政策障碍和刁难,让一些公益厨房的尝试路径逼仄,摆在他们面前的一条坦途便是与政府携手,业界管这种牵手,叫做“战略公益”,第一步是影响公共政策,第二步是将公共政策上升到立法层面,借助国家力量办大事。

另一方面,政府也对民间力量张开了怀抱。以农村营养改善计划为例,〔2011〕54号文件的5条举措之一,就是“鼓励社会参与”,文件指出:鼓励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基层组织,以及企业、基金会、慈善机构,在地方人民政府统筹下,积极参与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在改善就餐条件、创新供餐方式、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尽管如此,官民之间的互动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打磨。廖文科说:“在农村食堂建设上,政府和民间是一对需要磨合的伙伴。比如在食堂选址上,很多基金会选择比较偏远而且学生较少的农村教学点和希望小学,而这些小学和教学点恰恰是国家布局调整需要撤并掉的学校,这样就容易造成食堂的闲置和浪费。”

廖文科说:“这其中有信息不对称的因素,也是互相缺乏信任感的表现,而政府和民间的良性互动与对话,必须以增强互信和交流为基础。”

毋庸置疑,“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政府和民间良性互动的一次成功的范例,只要政府和民间机构奔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补充,规避矛盾,寻求最大公约数,就会取得更大的默契,更好地造福千万农村中小学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

链接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篇5

Abstract: Based on 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a college cafeteria in east China from ergonomics and facilities planning perspective, there is a problem that colleg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onstruction and layout of college dining room.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dining room’s management and used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AHP of system engineering it build model to make the hypothesis and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fund investment, then had a result. Finally it made effective use of fund and distribution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cafeteria’s staff.

关键词: 管理;质量;高校;食堂

Key words: management;quality;college;dining room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082-02

0引言

高校食堂是每所高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大学的扩招,新校区的建设成为高校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然而如何投资建设一个或多个一流水准的现代化食堂成为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必须努力保证在校师生的饮食质量,要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标准化的、安全的、舒适的、设备完善的食堂。优秀的高校食堂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是培养优秀人才必备的条件。

1高校食堂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1高校食堂建设的定位在建设新食堂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食堂的定位:一是根据师生数量确定建几个食堂,共建多少平方米,根据校园布局确定食堂的位置,一般食堂建筑面积不得小于生均1.1 平方米,单体学生食堂总建筑面积不得少于2000 平方米,层高一般不超过地上三层。二是食堂内部的功能设计布局, 是大众餐厅后厨售饭式还是自选餐式服务,是各地风味排档式还是快餐套餐式,是小炒零点服务还是咖啡厅方式,是否建教工餐厅、清真餐厅或西式快餐厅,还是上述相关部分的综合及各占面积比例和所在层高的确定。三是配套用房必须齐全,即卫生间、洗澡间、更衣室、杂品间、库房、维修室、办公室、值班室、洗消间、食品化验室、微机室等缺一不可,对楼层食堂应设置电梯。四是建造标准定位,是建大众化的还是建高档次的食堂,涉及到用材、餐厅装修装饰、中央空调、滚梯、外装门面装饰、后厨顶部吊顶、消防报警及自动喷淋系统等。五是必须按照标准化食堂的硬件标准及卫生A 级食堂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做到布局科学、流程合理。六是重点考虑餐厅与后厨的关系是前厅后厨、分层设置还是风味明档操作的统一式,从方便管理,降低成本,减少隐患、确保质量及兴旺人气的角度,作者提倡前厅后厨式及风味明档统一式,不主张售饭间、餐厅与厨房分层设置。七是要考察部分建得相比较成功的高校的食堂,充分吸取其经验和长处,再请业内伙食管理专家对拟建食堂的思路、图纸、标准提出意见和建议,还要体现食堂建筑的色彩搭配和艺术美感,就能建造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美观、师生满意的现代高校食堂。[1]

1.2 高校食堂的布置与设计当前,许多高校都在建设校园新区,而作为必备的配套设施,食堂成为新校区建设的重点之一。从基建的角度来讲,新食堂的建设应由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基建部门负责施工,由后勤部门负责经营与管理。但作为一个今后要使用运行几十年的建筑,从一开始就应考虑到它的功能与使用的长效性。具体的设计思路与步骤,主要考虑如下:①布局合理,流程规范。②功能区大小适中,设备摆放位置适当,操作简便顺手。③各餐间(售卖间)窗口设计美观实用、规范合理。④各类通道设计适当,注重通风与采光。⑤防蝇防鼠等措施得当、防滑防潮防渗等措施有效。⑥凉菜间、更衣间设计规范,符合标准。⑦风味排档建设突出特色, 独立核算易于操作。⑧安全设施设备务必稳妥、可靠。⑨各类设备选用与配备应尽早选型、定型、招标、进场、安装到位。⑩食堂的装饰与美化。[2]

2高校食堂的投资分析

层次分析法又称AHP法,它是美国数学家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的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用于解决无结构决策问题的建模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建立分层递阶结构模型;其实质是一种通过确定权重进行系统综合的方法。该方法的程序是:通过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建立分层递阶模型,在模型的每个层次,按某一上层准则对该层各要素逐一进行比较,形成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相对应的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标准化后作为该层次对该准则的权重;最后将各层次权重综合,计算出各层次要读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从而确定可行方案权值作为决策。[3]

2.1 问题描述该食堂的建设才刚刚投入使用四五年,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改善和提高。每年学校都会投资很多钱用于学校食堂的建设与维护,这些资金一般会用于:①给食堂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发放工资或奖金。②改善食堂就餐环境与设施。③引进技术、人才与设备。为促进食堂的合理运作,在制定分配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①就餐环境;②设施布置;③人员服务质量;④内部管理;⑤饭菜价格与质量。[4]

当然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到。但困难在于,奖金与工资发放多少?改善就餐环境与设施应拿出多少?引进技术、人才、设备又应拿出多少?我们建立层次分析法模型,提出一个较好的资金分配方案。

2.2 建立层次结构[5] 如图1所示。

2.2.1首先对准则层的5个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相对目标层而言),不妨设比较结果为表1。

2.2.2利用和法求权向量①将表1中的元素按行进行归一化;如表2;②将归一化的各行相加;③将相加后的向量除以n即得权向量。所以得:

W=(W1,W2,W3,W4,W5)Τ =(0.087,0.056,0.284,0.138,0.381)Τ

2.2.3对方案层的3个因素相对于准则层的每一个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假设比较结果为下表数据;然后用和法求权向量。①针对就餐环境。如表3。②针对设施布置。如表4。③针对人员服务质量。如表5。④针对内部管理。如表6。⑤针对饭菜价格和质量。如表7。

2.2.4 其求得权向量分别为:

β1=(0.137,0.475,0.388)Τ

β2=(0.096,0.462,0.441)Τ

β3=(0.667,0.203,0.151)Τ

β4=(0.224,0.117,0.660)Τ

β5=(0.714,0.143,0.143)Τ

2.2.5 求各个方案的综合得分用(C1,C2,C3)Τ表示方案层中3个方案在目标层中所占的比重,则有:

(C1,C2,C3)Τ=(β1,β2,β3,β4,β5)3×5・(w1,w2,w3,w4,w5)Τ

=0.137 0.096 0.667 0.224 0.7140.475 0.462 0.203 0.117 0.1430.388 0.441 0.151 0.660 0.1430.0870.0560.2840.1380.384=0.51180.19590.2473

2.3 由层次分析法的理论知,我们在改善食堂质量进行资金分配时,应拿出51.18%用于给管理及服务人员发奖金或工资,19.59%用于改善就餐环境和设施,24.73%用于引进技术、人才与设备。

3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在进行高校食堂质量改善时,对于人的因素始终都是放在首位,只有各类人员的素质提高,能够提供好的服务质量,那么整个食堂的管理也就上升一个水平。也只有利用系统的方法才能保证高校食堂在建设和运营方面达到最好的水平。[6]

参考文献:

[1] 赵相华,李春启,于宁,赵文兵. 现代高校食堂硬件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高校后勤研究,2007,(2):90-93.

[2] 蒋波. 浅谈高校学生食堂(餐厅)的建设与设计[J]. 高校后勤研究,2007,(5):106-107.

[3]董肇君. 系统工程与运筹学[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57-63.

[4]刘锋. 数学建模[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33-236.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篇6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5所,其中单设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小学36所(含教学点),在校学生15563名,其中初中生4619名,小学生8944名。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为重点,科学制定营养食谱,合理选择供餐模式,努力改善学生食堂设施,不断提高学校后勤保障水平,使这一民心工程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确保职责任务落实到位。成立了平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的职责任务,加强了对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各学校也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县政府与各成员单位、县教育局与各学校、学校与相关责任人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了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制度,确保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制定印发了《平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平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资金管理、食品安全、企业准入、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为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大力宣传,确保惠民政策深入人心。采取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召开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惠民政策的宣传,在全县初步营造了全民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四是认真调研,科学制定供餐方式。针对我县目前农村非寄宿制学校数量多、分布广和教学点学生人数少、大多数学校暂时无学生食堂、炊事员编制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食品卫生监管难度大等实际,在供餐方式上实行了两种方式,即县第三中学、县职业技术学校特教班实行了学校食堂供餐模式,其他学校实行了企业配餐模式。五是公开招标,严格配送企业准入制度。将全县44所学校营养餐配送任务分为两个标段,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供货商,并以中心学校为甲方、供货商为乙方、县营改办为监督方,签订了《营养食品供货协议书》,县营改办与供货商签订了《营养食品质量安全保证协议书》,保证了供货质量和食品安全。六是专人负责,严把营养食品验收关。各学校均设立了配餐室,安排专人负责营养食品的验收、保管、加工和发放工作。同时,建立和实行了索证索票、食品留样、台账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制度,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七是统一核算,规范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将学生营养膳食补助专项资金纳入国库管理,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的办法,做到了不克扣、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专款专用,有效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八是跟踪监测,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各实施学校在对每名学生身高、体重等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学生身体健康档案,为营养改善计划绩效评估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教育、工商、卫生、监察等部门加强了对各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缺编缺人的问题。各学校没有工勤人员编制,未配备专门负责营养餐的工勤人员,使营养餐的验收、保管、加工到分发等各项工作任务都由授课教师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影响了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

二是食堂(伙房)不规范的问题。大多数学校无学生食堂(伙房),营养餐只能临时凑合,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有的学校学生在操场或教室进行加餐,既不卫生,又不文明。

三是食品仓储设施简陋的问题。全县几乎所有的学校配餐室只有简单的几张课桌和书柜,设施简陋,没有必要的食品仓储保鲜设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营养餐品种比较单一的问题。目前,我县所提供的营养餐只限于牛奶、鸡蛋、苹果、花生和火腿肠等,品种比较单一,有少部分学生出现厌食现象。

五是一些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虽然从资金管理、食品安全、企业准入、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作制度,但在有的方面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四、几点建议

(二)注重学校食堂(伙房)建设。把学校食堂(伙房)建设当做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重点来抓,加大力度,争取项目,在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建设学校教室、学生宿舍的同时,同步考虑、同步建设学校食堂(伙房)。落实好《平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食堂(伙房)建设规划,尽快完成6所寄宿制学校食堂的改扩建和规模较小的学校(教学点)利用布局调整闲置校舍改造成食堂(伙房)或配餐室,并配备清洗、消毒、冷冻(藏)、蒸煮等设备,为学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条件。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篇7

关于通用学校创卫工作计划范文   为落实“创卫”目标工作责任,推动我校创卫工作的顺利进行,全面完成县教育局创卫办布置的各项目标任务,根据教育局印发的《创卫工作实施方案》、《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校的实际工作情况,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的创卫工作要根据市教育局创卫办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改善育人环境为手段,以强化全体师生卫生意识为工作重点。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的健康水平。做到科学管理、全员参与,努力完成我校卫生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二、完善创卫机构和相关制度建设。

  1、进一步健全领导机构,坚持一把手领导下的各部门工作负责制,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人,健全组织机构,层层抓落实。

  2、加强宣传。利用多种途径,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宣传卫生健康的基本知识,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

  3、保障经费。确保一定的经费作为后盾,提供经费、器材、工具等保障。

  三、环境卫生保洁方面

  1、坚持班级卫生包干区每日两扫,周二进行卫生大扫除,每月进行卫生大整治活动。

  2、每月组织一次全校大扫除,并进行联合检查,及时公布评比结果。

  3、开展“优胜班级”流动红旗竞赛活动,倡导校园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

  4、利用晨会、班会及时发现纠正学生中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能力。

  四、健康教育方面

  1、定期布置宣传窗,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按计划进行卫生知识讲座,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特别是对季节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和宣传。

  3、健康教育开课率100%,按要求做到有计划、有备课,教导处定期检查。

  4、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备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做好学生健康知识的传授教育,确保健康知识及格率100%以上,知晓率80%以上。

  五、加强食堂管理。

  1、加强阳小食堂管理,健全食堂网络,设立相关奖惩制度,同时根据有关规定,督促炊事员参加卫生知识学习,做到三证齐全,健全食堂卫生消毒、验收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严格把好食物采购关,对购买食品有专人验收,并认真填写验收清单,然后方可清洗加工。

  3、炊事员加工时必须做到原料清洗干净,生熟食品及成品、半成品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4、餐具、用具天天进行消毒,同时经常保持食堂环境的整洁,做到无“四害”。

  六、疾病防治方面

  1、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视力检查和防近工作,严格控制近视率。

  2、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做好疾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防治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发现传染病,马上严格进行隔离,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

  七、除“四害”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做好除四害工作,定期消杀和突击消杀相结合,食堂和厕所定时喷洒灭蝇药水,投入灭鼠诱饵,消灭“四害”,严格控制“四害”密度。

  八、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卫和健康教育活动。

  1、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2、继续开展“创卫知识进课堂活动”,进一步利用课堂宣传创卫知识。

  3、积极开展控烟工作。

  九、做好创卫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关于通用学校创卫工作计划范文

  我校认真学习《西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方案》,结合学校的实际,以改善育人环境为目标,增强全体师生卫生意识为工作重点。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健康水平。做到科学管理,师生参与,力争做好我校的创卫工作达标。本度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区教育局

  关于加强创卫生工作的会议精神,动员全体师生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同时注重宣传教育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实行主管领导亲自抓,各部室负责人具体抓,全体教职工齐心抓的管理模式,实行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及食品卫生工作责任制,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师生员工的认识到位,学校卫生工作达标。

  二、健康教育

  1、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做好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定期进行卫生广播讲座,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特别是对流感、肝炎、结核病的防治和宣传。

  3、健康教育开课率100%,按要求做到有计划、有备课、有课时、有作业、有考核、教务处定期检查。

  4、健康教育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备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5、认真做好学生健教知识的学习、测试工作,确保健康知识及格率100%以上,知晓率90%以上。

  三、具体工作

  1、按照西安市碑林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关于对学校周边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的精神,为维护校园周边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秩序,积极协助卫生执法部门依法取缔校园周边流动小摊贩,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2、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对全校学生的传染病晨检预防工作。教室、宿舍必须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各班指派卫生员负责教室及宿舍的开窗通风工作。学校也会有计划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3、加强硬件建设。要适当加大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校园内增设果壳箱、垃圾筒等设施,保持良好的校容校貌。添置卫生设施,调整充实卫生保洁人员。

  4、进一步加强校园绿化,搞好绿地养护。要转变绿化管理机制,加大绿化投入,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率。

  5、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卫生除害防病工作。爱国卫生工作要常规化、制度化。坚持开展除“四害”工作,定期投放杀灭药物,降低四害密度。要加强学生健康知识培训与普及工作,进一步提高健康知识普及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四、主要措施

  1、要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2、深入开展宣传动员。今年创建工作宣传的重点:一是抓好上级指示的宣传任务,确保上情下达通常,行动统一;二是抓好创建工作的典型事例的宣传,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引导师生自觉参与创建工作;三是抓好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健康行为养成率。

  3、加强环境卫生岗位人员的工作考核与检查,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保洁质量。要把考核结果与效益结合,与部门工作考核相结合,与先进集体评选结合。对创建工作不力,玩忽职守,不能如期完成任务的处室和个人及时追究责任。

  五、积极探索卫生工作新思路,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学校卫生工作的规律,研究和探索校园环境卫生工作的新思路,逐步形成各方协同配合的卫生工作新局面和长效管理机制。

  关于通用学校创卫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城市创建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国家文明卫生城市的战略目标。牢固树立安全卫生意识,确保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和社会大局稳定,为我县创国卫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认真学习省、市、县有关创国卫工作的文件,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安全文明卫生工作深入人心。紧密配合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努力抓好健康教育工作,除“四害”工作,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工作,食堂卫生工作和门前五包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按质按量完成上级要求的创卫工作任务。

  三、工作措施与要求

  1、健康教育工作

  健教工作严格按上级要求,定岗定编,开课设节。做到有教材、有教师、有课时、有教案、有评价。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学生健康知识问卷考试及格率达90%以上。组织师生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定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定期制作高标准的健教宣传专栏。每年更换内容4期以上。加强公共卫生道德教育,办公室、会议室及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志,全方位开展卫生知识教育,整体提高全校师生及校内居民健康教育水平,定期放映卫生科普电影与VCD及卫生知识竞赛和测试,健康知识测试知晓率达90%以上。

  2、除“四害”与防病

  加强除“四害”与防病工作力度,成立专门除“四害”工作小组,制定除“四害”工作计划与措施。认真抓好春、秋两次统一除“四害”和长年除“四害”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校园内灭鼠做到“四无”,无鼠类、无鼠迹、无鼠洞、无老鼠活动。灭蟑、灭蚊蝇工作认真细致,除上级规定春秋两次统一灭杀外坚持长年灭杀,做到时间到位,人员到位,药物到位,有检查、有记录、有台帐,灭蟑达到“四无”,无蟑螂、无蟑螂粪便、无脱皮、无活卵荚。教室、食堂、办公室力争做到无蚊蝇,其它场所房间蚊蝇不得超过2只。为除四害,消除病源,不惜投入资金劳力,使除四害工作班子正常运转。

  3、环境卫生与绿化美化

  环境卫生工作真抓实干,责任到人,坚持一日三扫制度,室内窗明几净,室外无烟蒂,无树叶,无纸屑,无裸露垃圾,寝室军营化管理,室内干净,物品摆放整齐。严禁乱丢乱扔,全天做好卫生保洁工作。教工宿舍卫生严格按照创建工作居民文明户卫生要求,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室内要求每月一次搬室式卫生,学校长年组织定期不定期检查评比。

  厕所卫生保持水源畅通,做好一日三次人工冲洗,做到无臭味、无污垢,管好粪便和污水,搭好校园内及门前绿化、花化、美化工作,合理规划,按创国家卫生县城的标准,绿化覆盖率力争达到30%以上,力求全面规划,精心设计,严把规划关和建设关。

  4、食堂管理

  健全食堂合理组织,制定好卫生管理制度,确保饮食、饮水卫生安全,严格按上级要求抓好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及卫生知识的培训,充分利用消毒设施,按照“三证”有效(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培训证);“三间”分设(熟食间、粗处理间、消毒间);“三件”齐全(消毒柜、冰箱、垃圾桶);“三防”到位;“三池”合理(清洗池、漂洗池、消毒池);“三制”上墙(组织、体检、卫生制度),搞好水质消毒,加强水源卫生安全防护,严把饮食饮水关。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篇8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新校区位于长沙市雷锋大道旁,占地33.3hm2(500亩)。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校区教学设施齐全,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园地。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学生食堂拟建在新校区内,用地西北临校区次出入口,南、北、东三面毗邻学生宿舍,西临校区主出入口、中心广场和中心水景学子湖组成的校园中心主轴,视野开阔,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项目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平面采用椭圆形仿“蛋”形布局,地上2层,局部3层,建筑占地面积5020m2,总建筑面积11200m2,建设规模可同时满足6500学生用餐和1000学生开会之用,总平面布置见图1。

2设计理念

校园建筑最重要的是要体现校园特色,既包括物质性的地域环境特色,公共空间特色、建筑风格与建筑空间特色、交通组织特色、也包括非物质的专业办学特色和历史人文精神特色等。

新建学生食堂面向校园中心主轴,与主入口(教学楼、办公楼)、中心广场(图书馆、实验楼)形成校园主轴及富有韵律的三个空间序列,校园的空间在由北向南流淌的学子湖、预留教学楼及本次设计的——学生食堂处达到高潮,新建的学生食堂成为承载校园文化和展示校园文化的一个窗口。为此设计中注重建筑景观一体化,结合现代大学生就餐特点及高校食堂竞争、管理模式,力求弘扬校园饮食文化,体现现代教育模式开放式与交互式的特点,综合考虑整体功能布局;同时注重不同建筑空间的连贯性与交互性,紧密结合地形和环境,获得以人为本的、生态的、易于体现校园文化内涵的校园空间序列。

3总平面设计构思

对于具有特色的校园,个性的空间是其必不可少的精髓,大学校园的个性,就是大学的特性,在设计时要强调校园复合空间的创造,对学校社区化氛围的营造,主要构思如下:

3.1融入环境,建构秩序

由雷锋大道校园主入口通过校园主轴、中心广场把教学主体——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紧密联系形成活力四射的教学核心区。主轴穿过中心广场东转,下台阶即到达由开阔的水面、绿化组成的中央生态区及学生生活区。学生食堂即坐落在这环境优雅、静谧的学生生活区中央,成为校园主轴末端的一大景观,见图2。由西向东的一条步行空间主轴和三个主要景观节点贯穿整个校园,将校园各功能分区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不同层次的绿化空间系统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一个精彩丰富的生态校园环境。

3.2顺应地形,围绕“园中园、景中景”主题力求创建景观生态的校园生活社区

教学核心区与中心生态区、学生生活区通过自然高差形成台地,形成功能分区,创造了良好的学生生活、休闲空间。学生生活区呈倒“L”形布置,与核心教学区包围着中央生态区,学生食堂布置在校园主轴的末端,地理位置优越,既能保证学生就餐有适宜的步行距离,同时又创造了良好的就餐环境。学生食堂东临校区东大门保证了食堂对外货流路线畅通便捷。

3.3单体平面造型融入建筑环境

作为校园的节点,学生食堂平面采用椭圆形仿“蛋”型布局,接合发散式反对称的弧形楼梯的造型,犹如一个被逐渐剥开的鸡蛋,勾起人们无限美好的食欲,见图3。同时,平面弧线形造型与学子湖畔紧密结合创造出流动的空间,满足了来自各个方向的人流都能获得较好的视觉冲击力。

4颇具特色的建筑单体设计

结合校园规划布局,食堂建筑的空间形态处理从外部空间体系和实体建筑形态二方面着手,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突出校园文教建筑内求实用,外求唯美的建筑风格特点,建筑单体设计如下:

5.1合理的平面布局

根据建设方要求、大学生就餐特点及高校食堂的管理模式,本设计方案一、二层共设计4个相对独立的学生食堂,三层为学生活动中心(兼报告厅)和屋顶花园。总体分为学生共享就餐区、独立的厨房操作区、学生活动区及屋顶花园,各功能分区明确,交通流线顺畅。

5个学生食堂分别设置独立的操作间、小炒间、面包房、小超市等,学生就餐空间相互贯通,既有利于食堂之间开展相互竞争,又有利于各厨房的食品卫生和管理,同时有利于学生就餐的多样选择。餐厅的就餐区、面包房、小炒间、检测间等均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无对外窗口的房间安装了通风装置,见一二层平面图3、4。

5.2厨房布置工艺流程合理,充分体现高校食堂高标准的卫生要求

卫生是食堂的重中之重,如何创造良好的厨房空间成为设计的重点、难点。通过精心布局及推敲,厨房布置工艺流程合理成为本设计的最大亮点。

1)整个食堂的工艺流程按照生进熟出的顺序设立原料通道、员工通道、成品通道及回收通道,合理分为食品处理区,非食品处理区和就餐区三大功能分区。

2)各功能用房采取了单间分室一条龙的工艺,彻底打破了过去食堂设计中厨房一大间,洁污不分,生熟不分,粗加工和切炒混为一堂的传统布局,保证了食品的卫生,提高了食品卫生的安全度。

3)地面沿弧形走道、备餐间、小炒间、烹调间、洗消间、面点及加工间设置地面排水沟,便于清洗及排走油污。

4)设置员工更衣间及预进间,满足员工二次更衣要求,达到了高校食堂管理模式的先进水平。

5)设计充分考虑高校就餐的特点,设置了检测间以便留样检测以保护学生就餐安全。

6)设置小炒间以满足高校学生就餐的不同口味要求和小型聚会等不同需求。

5.3合理组织人流、货流

根据校园的总体规划及建设方要求,将学生食堂主出入口设计在西侧兼顾校区主、次出入口景观及人流,南北向分设次出入口兼顾学生公寓的人流,东向结合校园东大门设计后勤人员及货流出入口。建筑沿东西及南北向形成校园主通道,沿建筑四周及学子湖畔形成步行道,人流、货流交通流线组织明确清晰,互不干扰。

5.4富含校园文化特色空间的塑造

由于本食堂规模较大,一、二层设计了四个大型餐厅,还兼顾了小型餐厅与超市,因此良好的内部空间环境是本设计除厨房工艺流程合理布局之外的又一难点。

入口广场是食堂门户区域,主要强调了对人流的引导和大气、舒畅空间的塑造,分别设计了主出入口及东西二个次出入口,结合出入口内凹设置,减少了室内空间的进深;室外设计两部反对称渐变的半开敞式弧形楼梯将人流自然引向二、三楼,巧妙的成为一楼南、北出入口雨篷的同时解决了二楼就餐与三楼活动人流分流的问题,不仅有利于食堂的管理,也最大限度的确保室内空间的完整性,在确保安全疏散的同时避免了对房间的硬性分割。

内部空间强调功能多样性和可变性的要求,采用大空间少柱网的布置,方便内部空间使用;内部格调设计处理上不寻求过多复杂的线条和呆板的行进线路,而追求自然惬意通透的内部空间塑造,在平面空间功能设计上满足良好的校园就餐环境需求。整个餐厅内部空间布局将主要学生就餐出入口、学生餐厅、小超市等临水面设置,满足学生对就餐环境优雅舒适的要求。三楼学生活动中心采用扇形布局呈南北向布置,尽量争取良好的朝向和通风。设计通过借景手法的运用,近处餐厅、室外半开敞式弧形楼梯、亲水平台、学子湖水面等空间互为渗透,远处与校园中心广场景观等遥相呼应,互为借景,充分体现了人与环境、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

5.5竖向设计

本学生食堂功能较为简单,但人流量大且学生就餐人流集中,设计着重考虑疏散要求,设计五部楼梯,一部货梯,其中四部供学生使用,分布在南、北、西三个方向,东向的一部楼梯及货梯则为厨房的专用梯。室外设置的两部反对称发散的半开敞式弧形楼梯可直达三层的活动中心及屋顶花园,满足疏散要求。

5.6立面设计

学生食堂造型力求简洁大方,线条流畅,新颖,具有强烈的现代感,立面造型上突出几何形体的穿插与对比,主体采用椭圆体,配以弧形渐变的室外楼梯、逐渐升高的弧形片墙、玻璃梯顶等形成的“灰”空间,大面积玻璃与室外弧形墙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建筑体块之间多样的变化打破了冗长的空间序列带来的沉闷感,使建筑本身具有一种博大、内敛、谦逊的文化气质。西立面设计高耸的钟塔,配以弧线形的屋面飘板,大面积灰色铝板和玻璃相结合,丰富的弧线立面充分考虑新校区与城市道路的全方位景观,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既彰显学院实力又能从建筑风格上折射出学院的校园文化,形成耳目一新又耐人寻味的现代教育建筑形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为了与现有建筑环境融合更好的成为文化载体,建筑以灰色基调为主,在南、北、西三个主要学生出入口处设计橙红色片墙,片墙上镶嵌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格窗”演绎成的现代玻璃小窗,在极具冲击力的暖色调色彩的刺激下,不仅突出了学生食堂的出入口,刺激了就餐人员的食欲,同时与室外楼梯弧形片墙上的小漏空方格互相呼应,共同构成了统一的整体,具体可见学生食堂效果图。

室外反对称的弧形楼梯配以螺旋式上升的弧形墙,创造出起伏变化的富有动感的天际轮廓线。室外弧形楼梯、弧形墙、透明的玻璃顶形成半围合空间效果,大面积玻璃的设置使室内外空间得以延伸,内外空间流动,互为交融。

6绿化景观设计

食堂周边的绿化景观以点带结合为主,形成尺度宜人的校园景观。由于食堂位于学子湖畔,设计时以乔木外加绿

化带使之与校园其它建筑很好的绾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在食堂山丘一侧密植树木,配以灌木、草地、植被自由穿插,使山、植被、建筑达到疏密相间的精致宜人的境界。

食堂周边景观设计注重边缘与空间节点的人性化设计,以曲水绿岛为形态特征,形成以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的多个景观中心,同时结合湖畔水边缓坡、亲水平台、入口广场等营造多形态、多层次的交流场所,入口广场、绿地水景面以及食堂建筑空间的位置、尺度完全与校园食堂的规模使用相协调,使行走在教学楼至食堂的校园道路上,让人时刻感受到绿地、水面带给人的愉悦心情,无形中也增强就餐的食欲和乐趣,也充分体现出了现代校园环境育人的设计理念。

7结语

综上所述,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学生食堂通过设计者别出心裁地采用“剥开的鸡蛋”外形设计,既与“食”加强了内在联系,又对建筑的“形”进行了深层的刻画,并通过一系列虚实对比和互借的设计手法的应用,使建筑整体与校园其他建筑及周围环境实现了高度融合与促进,外形隽永,寓意深刻,达到了文教建筑较好的建筑美学意境。

参考文献:

[1]郑明仁.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J].建筑学报.2001(2):59-63.

[2]涂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规划·景观·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夏海山著.城市建筑的生态转型与整体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