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书香文化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3-03-06 15:59:12

书香文化工作计划

书香文化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 香港图书馆管理体系 主要特点 启示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服务设施,在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提升民众素质,传播知识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歌德说:图书馆就像是大宗的资金,默默流出无以数计的利息。[1]在国外,图书馆一向在文化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处于高校中的大学图书馆是“学习中心”、“大学的心脏”,并认为“没有一个高质量的图书馆,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大学教育”;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在国际图书馆界享有盛名,被美国人誉为美国文明的基石,并被认为是美国国会的政策研究中心,具有极高的文化、政治地位。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软”管理水平与市民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服务理念、管理组织架构、推广体系等方面有有待完善。我国香港地区的图书馆管理水平体现出浓厚的“服务主义”导向,市民的满意度很高。借鉴香港地区的图书馆管理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内地的图书馆管理水平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香港图书馆管理的主要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内地图书馆管理水平的几点启示。

一、香港图书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决定一个组织对于顾客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服务组织具有非营利性的特征。它是社会的器官,并不是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存在,而是为了实现某种特殊的社会目的,并旨在满足社会、社区或工人的某种特别的需要而存在的。它们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2]针对图书馆服务,香港市政局订立了市政局公共图书馆服务综合政策和服务标准,旨在在“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指导下,保证图书馆的公益性和普遍服务的义务,并确保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从实际的操作来看,香港各类图书馆的服务意识都很强,将读者服务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读者服务”展开,保证所有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措施都服从于给读者创造良好的求知和研究环境。除了一般的阅览、新书展览等服务,图书馆还开通了24小时的借还书服务,读者可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借还书。咨询服务人员都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随时可以给读者提供指导,协助读者更加有效地利用馆藏资源。人性化的阅览环境张扬管理者细心的态度,文献都是开架借阅,而见不到传统意义上的书库,书架、书桌的高度和摆放位置更加适合采光和取阅书籍。针对盲人等特殊人群也设置了盲道、可升降阅读桌、低位借还书台、弱视人使用的阅读器、盲人使用的电脑等设施。

(二)高效、卓越的管理架构。

香港图书馆最早成立于1962年,经历英殖民地时期的大不列颠式管理文化熏陶,回归后,香港公共图书馆归民政事务总署下设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根据香港特区《图书馆规例》的规定,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和公共图书馆总馆长奉行首长责任制,其拥有法律规定下很大的权力和责任。署长掌管着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按金的厘定、藏件借阅数目和交还图书馆藏件的程序等重大事项的决定权;总馆长的权责则更为突出和明显,诸多条款都有对总馆长权责的表述,很多条款赋予了总馆长特别处置权,[3]如,借书证申领与受理,馆藏损坏确认、损坏程度及赔偿金额都由总馆长掌握。

香港特区图书馆管理实行总馆—分馆制,图书馆委员会下辖图书馆总馆。图书馆总馆分为五个层面的图书馆1个中央图书馆,5个主要图书馆,28个分区图书馆,32个小型图书馆,以及10个流动图书馆。[4]总馆承担香港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规划,负责馆藏资源的采买和分配,管理各馆的人事和财政经费,并组建网络、工作人员培训和重大活动安排,但并不运用行政权力干涉各馆的具体原作事宜。分馆负责具体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他们相互合作,借书证、读者证可以通行使用,不受阻碍,并可进行通借通还,为香港市民借阅提供方便。分馆图书馆之间并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它们都由总馆统一管理,其沟通联系都是通过图书馆集成管理网络系统连接,为相关特区市民提供服务。近期香港图书馆制定了一个新的发展策略引导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将香港图书馆总馆发展为全香港的文献保存、进修、咨询和文化交流机构,满足市民的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

(三)运作高效的推广体系。

书香文化工作计划篇2

一、将书香校园建设工作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中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鲜明地提出“以课堂改革为主干,以教师专业发展和文化建设为两翼”的发展途径,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育人目标。每学期都将读书活动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之中并加以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使书香校园的活动有序

近年来,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把书香校园的创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加以实施,为此,学校成立读书晋级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下设副组长、组员,形成由副校长主抓,教导主任分管,各班主任具体落实的学校书香校园活动机制,以确保将“创建书香校园”的各项活动落实到点、贯彻到面。

三、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1.加强了家校沟通,提高阅读实效性

以读书活动“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明确学校的书香校园工作安排,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具体的指导和督促,家长能够正确对待孩子的读书,充分体现了家庭教育的力量。

2.校园文化浸润,陶冶师生

(1)文化展板

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墙壁文化展示:学校三风一训、励志文明、沟通交流、尊重与关爱、文明礼仪等。

步入楼内,是各楼层的走廊文化:中国古典文学、中国传统书法、中国民族乐器、中国民族建筑、中国传统杂技五个内容及班级自主管理展示,同时配以学生的书画作品,真是充满了书香和人文艺术气息,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提高了环境育人效果。

(2)班级图书角

学校36个教学班都建有图书角,每个学生都自主捐书至少三本,图书角全天候开放,学生随时可以读自己喜欢读的书籍。中午12:30~12:50,老师不再布置作业,而是让学生静心阅读中外名著,在读书笔记上记录他们的读书体会或收获。

四、明确目标,保证时间,督促落实

开学初,各班级根据学校书香工作计划制订班级书香活动计

划,结合学校指导各学年向学生推荐必读书目,认真开展班级的读书活动。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读书时间具体落实,学校不定期进行抽查。

1.晨诵――用美好打开崭新的一天

每周二、周四早7:30到7:50,师生共同晨读。

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国学经典阅读》,作为晨诵和校本课的内容,并每月进行背诵检测,晨诵的每一分钟都成为师生陶醉、陶冶、享受的每一分钟。

2.午读――吸收中外名著中的营养。每天中午12:30到12:50,是学校规定的中外名著阅读时间,师生在午间共读中外名著,不断从经典名著中吸收营养。

3.亲子读书――在书香中呼吸智慧芬芳

假期安排学生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并邀请家长参与学生读

书香文化工作计划篇3

一是营造读书氛围,创设读书环境。假期中,学校进行了地面硬化和外墙粉刷,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要利用好这一契机,重新规划学校校园文化,以“构建学习型团队,打造书香校园”的内容要求为主题,在学校宣传栏公示出“热爱书籍、畅游书海,诵读经典、品味书香,享受阅读、感悟人生”的读书主旨。假期投入1000余元为各班级和办公室配备了图书架。计划在下学期建设书香长廊,千方百计引领师生走向阅读。

二是开展读书活动,增强读书兴趣。为充分利用放假时间,学校图书室面向全体学生发出了“书香假期伴我行,学习提高润人生”的读书倡议,要求每名学生至少读一本书,并写读书笔记。为在教师群体中倡导读书,学校开办了“校长书架”,要求和鼓励教师到校长办公室借书,并由校长推荐,学校对教师假期读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至少读一本教育专注,摘抄读书笔记不少于5000字,写读书感想或反思不少于4篇,开学时进行检查和评比。计划每学期开展一次“我与书的故事”、“我所推荐的一本书”征文活动,并结集成册。确定每年4月和10月为学校阅读节,计划下学期10月初召开第一届阅读节开幕式。阅读节组织一系列交流评比活动,评选书香教师、书香学生、书香教研组和书香家庭。

三是创建活动团体,点燃读书热情。成立学校读书指导委员会,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和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负责对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工作的评估和规划。成立“青年教师读书班”,定期开展“读书沙龙”、“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充分点燃和释放教师读书学习的热情。成立“小书迷协会”,让爱读书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伙伴,并不断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

四是开设阅读校本课程,促进有效阅读。增设阅读校本课程,低年级每周一节,中高年级每周两节,内容包括指导课、欣赏课、交流课和好书推荐课等。着手开发阅读校本教材,下学期按低中高不同学段确定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开展“读写结合”实验课题研究,用“阅读”和“习作”的量化分数衡量阅读的效度。:

书香文化工作计划篇4

党的“十七”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区人民对优质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要突显时效性,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此我们推出“营造书香校园、建立学习型学校”读书活动,以此为契机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这是我们迎接挑战和机遇的策略之一。

阅读滋润精神,思考孕育智慧。开展全员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在精神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下,必将促进学校的整体建设、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人成长,营造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文化。

读书活动将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培训内容。通过读书构建教师个人的精神家园,是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高专业素养的必经之路。

学校作为最基层的组织和管理单位,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卓有实效、形式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

二、实施“书香校园”读书工程的目标

1.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朝着“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这一目标不断迈进。享受工作的快乐,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4.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学习型学校。

三、推荐阅读内容

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读书不仅要专,更要博。我们提倡教师读五种书:

一是名人传记。名人成长历程里的动人故事对教师的学习和生活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是教育理论书籍。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提高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不断调整教育实践,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

三是学科专业书籍。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通过读书更新专业知识,引进时代的活水,从而保证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四是现代科技书籍。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读这些书有助于教师了解现代人的心理、感悟现代生活,开拓教师的视野。

五是美学、文学、史学和哲学书籍。通过阅读,思考人生,积淀精神文化,寻求心灵家园,提高生命质量。

四、实施“书香校园”读书工程的具体措施

(一)组织管理

1.教委人事科负责统筹安排,监督整个过程的组织管理。

2.进校师训部根据读书计划,协助督促学校按要求完成任务。

(二)具体安排

1、20xx年1月18日,召开动员大会。

组织部门:教委人事科、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

参加人员:各中小学幼儿园及直属单位教学主任、继教负责人。

具体内容:布置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具体方案;下发文件及材料。

2、20xx年1月—3月,教师利用寒假自主阅读。

A、20xx年1月,学校帮助教师利用多种途径确定所要阅读书籍,并填写“门头沟区‘书

香校园’读书活动登记表”(见附表一)一式三份。

B、20xx年2月,教师利用寒假时间认真阅读所选定的书籍。

C、20xx年3月1日前,各校将本校开展“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计划上传至读书活动专用邮箱。邮件题目为“xxxxx学校‘书香校园’读书活动计划”。

D、20xx年 3月20日前,各校继教负责人将本校教师填写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登记表”(附表一)上交至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各学段负责人处。(“‘书香校园’活动登记表”统一用A4 纸打印,内容部分为宋体四号字。)

3、20xx年3月—20xx年7月,在深入读书的基础上完成论文 或读书体会的撰写工作。

A、要求文章内容真实,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体验、感悟、尝试,将个人的独特实践或思考写成文章。若发现抄袭,取消继教学分。由继教负责人协同教研组长检查确认,确保文章的原创与真实。

B、各校要开展校内评选活动,所选优秀论文 或读书体会不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

C、各校要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继教负责人协同教研组长进行检查指导。师训部随时指导学校的读书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的读书交流展示活动。

4、20xx年9月—20xx年12月,在组织全区检查、交流研讨的基础上,评选“书香校园”活动先进校。

A、 20xx年9月20日前,各校继教负责人完成“‘书香校园’教师读书活动情况统计表”(见附表二)的填写工作,用A4纸打印并上交到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各段负责人处,同时将全校教师论文 或读书体会刻成光盘一并上交。

B、各校将推荐的三分之一优秀稿件按统一格式打印后上交至师训部,准备参加区级的评选和交流展示活动。优秀稿件格式要求:首页格式(见附表三);正文字体为小四、宋体;字数20xx字以上3000字以内。

C、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将组织专人对论文 和读书

体会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将在门头沟区科研月活动中公布。各校获奖教师名单及奖励学分将在科研月中发回学校继教负责人处,以便学校进行继续教育学分登统。

D、各校继教继教负责人对本校教师参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的学分进行登统。填写完成附表四(教师参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学分统计表)。 总结和附表四(教师参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学分统计表),上传到读书活动专用邮箱。邮件题目为xxxxx学校“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总结及附表四。

F、20xx年12月师训部按学段进行继教分数的登统。

G、20xx年1月进行区级优秀“书香校园”的表彰活动。

(三)继教学分的获取

1、各校继教负责人检查确认教师基本阅读任务完成情况,并填写完成附表一、附表二的登记。4学分。

2、各校继教负责人检查并确认教师按要求完成了论文 或读书体会的撰写。2学分。

3、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将对各校推荐的优秀论文 或读书体会,以及参加区级读书活动大会交流展示或获奖的文章予以学分奖励。

(四)给学校的建议

1.挖掘资源,提供书籍。学校充分挖掘图书馆的资源,加大投入,保障读书。学校图书室建立科学合理的借阅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

2.搭建平台,观摩读书。

可在校园网上开辟“读书俱乐部”专栏,并开设相应的子栏目:读书

体会、精品书屋、读书笔记、读书活动、推荐文章、新书介绍等。为教师阅读交流提供便利。没有校园网的学校应开辟相应的读书专栏展示上述内容。

充分利用教研组活动、学校活动时间组织灵活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开展校内读书论坛,为教师在全校范围的交流展示搭建平台。

3.开展研究,深入读书。

学校也可根据校本培训、校本研究的课题,指导教师要围绕专题进行重点阅读,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4.撰写体会,实践读书。

读书体会可多种多样,读书笔记,学习体会、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反思等。学校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对在实践中产生良好效果的范例,要大力表彰宣传。

5.评价导向,激励读书。

学校对教师的学习计划、读书笔记、读书体会、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进行评价考核,作为评优评先中考核工作业绩的一项内容。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论文 的评选;鼓励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奖励办法依据学校奖励制度。

每学期制订读书活动计划,确定读书内容、目标、措施、效果预测等。

书香文化工作计划篇5

党的“十七”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区人民对优质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要突显时效性,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此我们推出“营造书香校园、建立学习型学校”读书活动,以此为契机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这是我们迎接挑战和机遇的策略之一。

阅读滋润精神,思考孕育智慧。开展全员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在精神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下,必将促进学校的整体建设、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人成长,营造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文化。

读书活动将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培训内容。通过读书构建教师个人的精神家园,是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高专业素养的必经之路。

学校作为最基层的组织和管理单位,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卓有实效、形式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

二、实施“书香校园”读书工程的目标

1.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朝着“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这一目标不断迈进。享受工作的快乐,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4.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学习型学校。

三、推荐阅读内容

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读书不仅要专,更要博。我们提倡教师读五种书:

一是名人传记。名人成长历程里的动人故事对教师的学习和生活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是教育理论书籍。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提高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不断调整教育实践,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

三是学科专业书籍。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通过读书更新专业知识,引进时代的活水,从而保证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四是现代科技书籍。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读这些书有助于教师了解现代人的心理、感悟现代生活,开拓教师的视野。

五是美学、文学、史学和哲学书籍。通过阅读,思考人生,积淀精神文化,寻求心灵家园,提高生命质量。

四、实施“书香校园”读书工程的具体措施

(一)组织管理

1.教委人事科负责统筹安排,监督整个过程的组织管理。

2.进校师训部根据读书计划,协助督促学校按要求完成任务。

(二)具体安排

1、20xx年1月18日,召开动员大会。

组织部门:教委人事科、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

参加人员:各中小学幼儿园及直属单位教学主任、继教负责人。

具体内容:布置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具体方案;下发文件及材料。

2、20xx年1月—3月,教师利用寒假自主阅读。

A、20xx年1月,学校帮助教师利用多种途径确定所要阅读书籍,并填写“门头沟区‘书

香校园’读书活动登记表”(见附表一)一式三份。

B、20xx年2月,教师利用寒假时间认真阅读所选定的书籍。

C、20xx年3月1日前,各校将本校开展“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计划上传至读书活动专用邮箱mtgdshd@sina.com。邮件题目为“xxxxx学校‘书香校园’读书活动计划”。

D、20xx年 3月20日前,各校继教负责人将本校教师填写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登记表”(附表一)上交至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各学段负责人处。(“‘书香校园’活动登记表”统一用A4 纸打印,内容部分为宋体四号字。)

3、20xx年3月—20xx年7月,在深入读书的基础上完成论文 或读书体会的撰写工作。

A、要求文章内容真实,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体验、感悟、尝试,将个人的独特实践或思考写成文章。若发现抄袭,取消继教学分。由继教负责人协同教研组长检查确认,确保文章的原创与真实。

B、各校要开展校内评选活动,所选优秀论文 或读书体会不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

C、各校要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继教负责人协同教研组长进行检查指导。师训部随时指导学校的读书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的读书交流展示活动。

4、20xx年9月—20xx年12月,在组织全区检查、交流研讨的基础上,评选“书香校园”活动先进校。

A、 20xx年9月20日前,各校继教负责人完成“‘书香校园’教师读书活动情况统计表”(见附表二)的填写工作,用A4纸打印并上交到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各段负责人处,同时将全校教师论文 或读书体会刻成光盘一并上交。

B、各校将推荐的三分之一优秀稿件按统一格式打印后上交至师训部,准备参加区级的评选和交流展示活动。优秀稿件格式要求:首页格式(见附表三);正文字体为小四、宋体;字数20xx字以上3000字以内。

C、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将组织专人对论文 和读书

体会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将在门头沟区科研月活动中公布。各校获奖教师名单及奖励学分将在科研月中发回学校继教负责人处,以便学校进行继续教育学分登统。

D、各校继教继教负责人对本校教师参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的学分进行登统。填写完成附表四(教师参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学分统计表)。 总结和附表四(教师参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学分统计表),上传到读书活动专用邮箱mtgdshd@sina.com。邮件题目为xxxxx学校“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总结及附表四。

F、20xx年12月师训部按学段进行继教分数的登统。

G、20xx年1月进行区级优秀“书香校园”的表彰活动。

(三)继教学分的获取

1、各校继教负责人检查确认教师基本阅读任务完成情况,并填写完成附表一、附表二的登记。4学分。

2、各校继教负责人检查并确认教师按要求完成了论文 或读书体会的撰写。2学分。

3、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将对各校推荐的优秀论文 或读书体会,以及参加区级读书活动大会交流展示或获奖的文章予以学分奖励。

(四)给学校的建议

1.挖掘资源,提供书籍。学校充分挖掘图书馆的资源,加大投入,保障读书。学校图书室建立科学合理的借阅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

2.搭建平台,观摩读书。

可在校园网上开辟“读书俱乐部”专栏,并开设相应的子栏目:读书

体会、精品书屋、读书笔记、读书活动、推荐文章、新书介绍等。为教师阅读交流提供便利。没有校园网的学校应开辟相应的读书专栏展示上述内容。

充分利用教研组活动、学校活动时间组织灵活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开展校内读书论坛,为教师在全校范围的交流展示搭建平台。

3.开展研究,深入读书。

学校也可根据校本培训、校本研究的课题,指导教师要围绕专题进行重点阅读,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4.撰写体会,实践读书。

读书体会可多种多样,读书笔记,学习体会、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反思等。学校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对在实践中产生良好效果的范例,要大力表彰宣传。

5.评价导向,激励读书。

学校对教师的学习计划、读书笔记、读书体会、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进行评价考核,作为评优评先中考核工作业绩的一项内容。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论文 的评选;鼓励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奖励办法依据学校奖励制度。

每学期制订读书活动计划,确定读书内容、目标、措施、效果预测等。

书香文化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卢玮銮;香港文学档案;香港文学资料库;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in converting a private archive to a public archive through the case of the Hong Kong Literature Archive by Prof. Lo Wai-luen.

Keywords: Lo Wai-luen;Hong Kong Literature Archive;Hong Kong Literature Database;University Library System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 前言

卢玮銮是香港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和学者,成就卓著。她为人称道的贡献殊多,包括她对香港文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为香港文学史储材的努力。本文从教育工作和文学工作两方面,简述卢玮銮与香港文学的关系,阐述她历二十多年时间建立的香港文学档案,说明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建立的“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最后,讨论由本计划所引发的议题,即私人档案与公共档案之别。

2 卢玮銮与香港文学

卢玮銮,笔名小思、明川、卢颿。1939年,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番禺。1960年,金文泰中学毕业后,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1964年毕业,获文学士衔。1965年,获罗富国师范学院教育文凭,任中学教师,开展30多年的教学工作。1973年,卢玮銮负笈日本,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1974年,回港,续任中学教师。1978年,任香港大学中文系助教,1981年,获香港大学哲学硕士衔,毕业论文为《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1937~1941)》,是她从事香港文学研究的开端。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和香港文学,1992年,擢升教授,2002年7月,荣休。卢玮銮化育人才,诲人不倦,教育工作成就卓著,先后于2000年荣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模范教学奖”,2003年,荣获香港教育学院第二届“杰出教育家奖”,2011年,荣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系主任何志华教授在《荣誉院士卢玮銮教授赞辞》中表示:“卢教授言教身教,春风时雨,木铎铿锵。”[1] 这无疑是总结卢玮銮教育事业的最佳注解。

除了教育工作外,卢玮銮五十年来孜孜不倦从事文学工作。在创作方面,她先后出版《丰子恺漫画选绎》、《路上谈》、《日影行》、《承教小记》、《不迁》、《叶叶的心愿》、《彤云笺》、《今夜星光灿烂》、《人间清月》、《小思散文》、《香港故事》、《书林撷叶》、《香港家书》等多部散文集;在文学研究方面,卢玮銮编有《香港的忧郁——文人笔下的香港(1925~1941)》、《香港文纵:内地作家南来及其文化活动》、《香港文学散步》、《文学与影像比读》;上世纪九十年代与黄继持、郑树森合编出版《香港新文学年表(1950~1969)》、《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本地与南来文人作品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资料选》、《香港新诗选》、《香港散文选》和《香港小说选》等;在文学活动方面,卢玮銮曾担任香港文学艺术协会财务、香港文学研究会秘书、香港岭南学院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艺术委员会委员、《八方》文艺丛刊编辑等职,并历任多届公开征文比赛评判,例如,青年文学奖、市政局中文文学创作奖及香港文学双年奖等。2002年起,义务担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任东亚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及香港文学研究中心顾问。2010年,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杰出艺术贡献奖”给卢玮銮,赞扬她多年来对文学工作的贡献。[2] [3]

3 香港文学的档案:私人档案

卢玮銮曾经形容她从事的香港文学研究为“私人的、业余的作业”, 因为“几乎全用了私人时间、个人资源来运作”。经过二十多年默默耕耘,卢玮銮积累了大量罕见的香港文学书刊及档案材料,成为研究香港文学珍贵的资源。她从无数微型胶卷和尘封的合订本中,逐页钩沉在香港报刊上刊载的文艺事件、活动、作品等记录,复印存档,逐渐形成香港文学的档案。她以一己之力,搜集超过三万八千多条香港文学及文化的原始材料,并整理成一千二百多项档案。无论从资料保存或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批香港文学的档案意义重大。

卢玮銮设计档案架构时,曾参考阿英《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及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两种材料,取其纲领及原则,按香港文学的具体情况,予以修订采用。总体而言,卢玮銮搜集的香港文学档案,共分“人物档案”、“社团组织”、“文艺论争”、“文学活动”、“报纸副刊”、“报刊历史”、“文艺活动”、“社会背景”类别,另外,还有“戏剧、剧社”、“电影”、“漫画”、“木刻”等多种艺术活动的子类。类别中,“文艺论争”、“文学活动”、“报纸副刊”、“报刊历史”四项较易处理,分别以论争、活动、副刊、报刊的名字汉语拼音开档。其余四项的分类方法及原则如下:

3.1 人物档案。每一位以人物姓氏汉语拼音开档。如同一活动有多人参与,则手抄互见卡片收入其他人物的卡档中。

3.2 社团组织。每一组织以名字汉语拼音开文件。如一组织下设小组,则在大档中再分子档。例如,“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档案下,该会有关的刊物:《文协周刊》、《中国作家》、《文艺青年》,以及与该会有关的小组“文艺通讯部”分设子档。

3.3 文艺活动。活动按年分档,如遇大型而连续性的活动如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则另开一档。

3.4 社会背景。收集与现代文学创作和活动有密切关联的社会事件、中国政治情况,等等。[4]

由此可见,卢玮銮设计香港文学档案时,除了考虑到文学自身的特点外,亦兼及社会、文化和历史等背景资料。她搜集的香港文学资料视野广阔、类型齐备,是从事香港文学研究的学者必须参考的资源。香港中文大学黄念欣教授认为卢玮銮“这种披阅的视野与搜集的热情倾注在一个地方之上”,实在是“最为成熟与实在的一种研究精神──真正的‘地缘关怀’研究精神”。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前系主任邓仕梁教授认为“卢玮銮教授是香港文学研究的奠基者”,是最为恰当的评语。[5]

4 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公共档案

2002年荣休后,卢玮銮将毕生珍藏的文学材料,悉数捐赠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同年12月,图书馆创建“香港文学特藏”,庋藏相关的书刊及档案资料。香港艺术发展局认为该特藏“已成为研究香港文学文化最重要地方”。[6]2004年1月,图书馆正式展开“香港文学档案”电子化计划,将这批珍贵的香港文学材料通过互联网供读者查阅。 2005年6月,“香港文学档案”电子化计划完成启用,正式命名为“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这项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要尽量保留档案的原貌,借此记录卢玮銮收集和储存文学资料的方式。准此,“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既可反映香港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亦可作为研究卢玮銮治学的重要凭据。图书馆依据这项原则,把档案分为七大类别:(见表1)

“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提供两种查找数据的功能,即浏览及检索两种功能。

4.1 浏览功能。读者可按档案类别或文章著者浏览资料,前者按以上七大类别(即人物档案、团体及组织、报纸、刊物、香港文艺活动、香港文学专题、香港文化资料)排列,而后者则按文章著者姓氏笔画排序。

4.2 检索功能。“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提供多项检索字段,包括检索词(篇名、摘要、关键词)、著者∕译者、书名∕刊名等,并可选择七大类别来限定检索范围。检索词可以中文单字、单词、短句或英文字形输入,读者可于各检索字段使用操作数把该字段内不同检索数据联系检索。

“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有系统地搜集香港文学资料,包括报纸、期刊、书籍、研讨会论文、活动单张等,为读者提供原始材料,作为研究香港文学的起点。读者可因应研究之不同需要,参考其他相关的档案,掌握更全面的资料,例如,研究戴望舒的读者,除参考“人物档案”中的“戴望舒”档案外,亦可旁及“报纸”档案中的“星岛日报·星座”档案。除香港文学资料外,读者亦可查找相关香港社会及文化背景资料,以便掌握更全面的香港文学文化生态。

5 从私人档案到公共档案

从档案的观念来说,图书馆建立“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时所遇到的挑战,就是私人档案与公共档案之别的问题。私人收藏的档案,只要方便个人存取,已达到归档目的。卢玮銮曾经表示:“二十多年所寻索的资料,是经过我独力分针寸缝,抄卡分类入档。……为了方便自己记忆,分类凭靠自己脑中蓝图,我很清楚它们的安排,是有条理,而又互有关联的。”[7]但对于使用这些档案资料的读者来说,不仅“产生了许多疑问”,甚至可能会觉得档案的分类和编档“十分繁琐芜杂和凌乱”。建立“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的意义,恰恰在于将私人档案转化为公共档案,让读者易于掌握档案的设计,以及便于查找收编的档案资料。在这项计划中,私人档案与公共档案的分别体现在下列四方面:

5.1 分类方法。如上所述,卢玮銮以香港文学史的构成为出发点,将香港文学档案分为“人物档案”、“社团组织”、“文艺论争”、“文学活动”、“报纸副刊”、“报刊历史”、“文艺活动”、“社会背景”类别,以及“戏剧、剧社”、“电影”、“漫画”、“木刻”等多种艺术活动的子类。这种分类无疑能够突显香港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内在脉络,但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却不易掌握。经仔细考虑后,档案的分类略作调整如下:(见图1)

在调整档案分类的策略中,主要采取更改分类名称、分拆或合并相关档案三种方案。经调整后,一般读者都能够按图索骥,更易找到所需资料。

5.2 数据格式。私人收集的档案,只供收集者查阅,为省时方便,往往略去出版资料,令其他档案使用者十分不便。有见及此,卢玮銮收集档案时,不惜费尽心力,在每篇文章上详细著录出版资料,方便日后的使用者参考。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三万八千多篇文献中,出现数据格式差异的情况自可理解。例如,“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收藏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戴望舒在《华侨日报》发表的六篇文章,其中四篇没有版头资料,而出版日期分别著录为“民37.12.12”、“中华民国卅七年十二月十二日”、“1945.3.11”和“1945.4.22”。

5.3 查找方式。当档案仍属私人收藏时,档案所有者可“靠自己脑中蓝图”,轻易抽出资料使用。当档案成为公共收藏后,必须有系统化的查找方式,否则读者未必能掌握档案的分类和结构。因此,“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除了尽量保留原本编排档案的方式外,亦提供浏览文章著者及检索两种功能,方便不谙香港文学的读者使用。

5.4 版权法例。顾名思义,私人档案只供私人参考和使用,无须考虑香港版权法例的要求。“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作为公共档案,其使用及传播方式必须严格遵守香港版权法例的要求,仅可在版权持有人授权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向读者提供全文数据。值得留意的一点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2008年开始香港版权法例的修订工作,并于2011年6月2日向香港立法会提交《2011 年版权(修订)条例草案》,而草案内,新增第51A条法例列明图书馆可以在馆内的终端机,通过联线提供“永久收藏品的某项目的一份复制品”,将大大方便读者查找档案的资料。[8][9]

6 结语

由卢玮銮私人所藏的香港文学档案转变为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建立的“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本质上,是将私人档案转化为公共档案的过程。本文指出这转化过程所面对的四项挑战,即分类方法的不同、数据格式的差异、查找方式的补足和版权要求的恪守,并提出回应这些挑战的方案。回顾二十多年来搜集香港文学资料的工作时,卢玮銮谦称她的工作“未能完善,仍有待多方补充”,并借用弘一法师的话作为这项工作的总结:

“我到为花种,我行花未开。

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10]

参考文献:

[1] 何志华.荣誉院士卢玮銮教授赞辞.[2011-10-25]. http://cpr.cuhk.edu.hk/resources/press/pdf/4dd1f0b3ab1a0.pdf.

[2] 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发局)于1995年成立,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府指定全方位发展香港艺术的法定机构。艺发局的角色包括资助、政策及策划、倡议、推广及发展、策划活动等。

[3][7]2009年香港艺术发展奖纪念特刊[M].香港:香港艺术发展局,2010:36~41

[4][8]卢玮銮.造砖者言──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整理报告(以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为例)[J].香港文学,2005(6):65~71.

[5]黄念欣.目录里的方法、史识、与地缘关怀──阅《卢玮銮教授捐赠香港文学书目》有感.[J].百家文学杂志,2010(2): 30~34.

[6]卢玮銮教授捐赠香港文学书目[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2002:i.

[9]2011 年版权(修订)条例草案.香港特别行政区知识产权署.[2011-10-25]. http://ipd.gov.hk/chi/intellectual_property/copyright/copyright_2011_bill.htm

书香文化工作计划篇7

全球美学地板缔造者,中国十大地板品牌之一的书香门地,入选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

开篇:地板界的LV,美学成就品牌梦

一家地板企业,第一个将美学理念融入地板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倡导“美能增值”的核心价值理念;一家诞生于上海的本土企业,从租借厂房到拥有亚洲最大的美学创意产业基地,通过不断地开疆拓土,销售网络遍布全国,走向世界;一家在十年前不为人知的品牌,在短短十年内以超越同行的发展速度,成为行业翘楚。

这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创造者正是以美学地板著称的书香门地。

一款地板一幅画,一款地板一首歌,一款地板一个故事,一款地板一种生态。书香门地战略携手凯纳营销策划集团,用“三个第一,四个最好”,树起行业新标杆:第一个提出美学地板概念,把美学融入地板研发、生产、销售;第一个让一个地板品牌,从传统产业走向时尚、文化、美学、艺术的文化创意产业;第一个把几百款地板卖到文化、艺术品的价格。同时,以最好的市场、最好的位置、最大的面积、最好的装修“四最”标准,打造行业门店最高标准――被称为地板界的LV。

第一部分:新常态下的企业发展阵痛

一、非凡成长路,

光鲜背后隐藏转型阵痛

书香门地前期的成功绝非偶然,一方面领导层成功抓住中国房地产市场黄金十年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依托上海――中国经济之都强大的影响力和消费基础,大胆进行产品创新运作。但在书香门地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也因快速发展留下了很多问题。

・产品层面,产品花样多,但主打基本款不确定,多因特色而难以卖出规模;同时,由于缺乏单品规模,经销商和公司都不备货,订货周期成为销售一大阻碍。

・市场层面,高端层面有进口品牌打压,中端层面有强势竞品的蚕食,书香门地面临上下挤压的风险。而不断上升的渠道租金,让“四最”策略面临考验。

・品牌层面,公司缺少明确的传播内容和管理标准,终端形象参差不齐,传播质量不高。品牌力仅在华东强势,在全国其他市场较弱,产品动销基本都靠经销商的资源来推,销售渠道单一。

整体看来,各种问题看似千头万绪,但事实上,书香门地出现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书香门地从区域性强势品牌向全国性强势品牌发展的一次转型阵痛。

如何应对这种阵痛?凯纳策划项目团队分析认为,书香门地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让问题在企业发展中解决;另一方面,面对众多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抓住核心矛盾,寻找最佳突破口。

二、新常态下战略突破,

直面三大矛盾

十后,中国地板行业不像十年前那样辉煌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创新成为主旋律;多样化发展下,消费者、渠道、经销商新需求亟待满足。

对于企业的发展,书香门地高层有两个希望:一是书香门地在今后十年保持年30%以上的增长速度;二是通过全国市场运作,将书香门地打造成全球中高端地板领袖。

书香门地实现这两大目标,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同时也面临三大核心矛盾:

1.高毛利与规模化矛盾。书香门地通过产品创新,获得了单品高毛利空间。但利润最大化不等于效益最大化,整体销售量有限,既不能有效降低单位成本,又不能提高规模利润。随着一线城市主流渠道的市场饱和,书香门地未来想要追求更大的效益,开拓市场,实现艺术化产品大众化消费,是其面临的第一大核心问题。

2.区域模式与全国市场矛盾。书香门地高端国际化形象,在上海拥有良好的口碑。但由于上海国际化程度较高,上海的本土化发展模式,并不是真正的本土化。随着书香门地品牌的逐步拓展,急需二、三、四线市场甚至县级市场增量,来完成书香门地的全国性大品牌突围之路。

3.品牌拉力与渠道推力矛盾。书香门地靠品牌力拉动销售的地区仍然集中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销量较好的市场,严重依赖经销商及其第三方资源。未来,品牌迈入全国市场,在品牌力较弱的情况下,销售风险也逐步显露出来,渠道太强,使得企业缺乏议价能力和谈判砝码;渠道太弱,则缺乏竞争力。

三、寻找最佳突破口,

最小一揽子工程

面对三大矛盾,书香门地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1.探寻书香门地发展的第三极生存模式

书香门地面临的问题是在“从单品利润向规模利润,从区域成功走向全国成功,品牌拉力与渠道推力协调发展”的核心矛盾下,寻找一条最适合的发展道路。这条路的选择,不能因为高利润,而只卖高毛利产品;不能因为品牌弱,就不顾实际大规模投放广告;不能因为价格高,就一味降价促销;不能因为有困难,就退缩放弃机遇停滞不前。

企业需要兼顾快与慢、品牌与利润、特色与规模、短期与长期效益,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第三极生存模式:

总部:做好顶层设计,确保公司对整个战略战术方向的把控。

区域: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各市场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发展。

2.最小一揽子工程系统突破

面对各种发展阻碍,企业精力有限、资源有限,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用最小一揽子工程总体推动核心矛盾的解决,带动次要矛盾的快速解决,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减少运作推动当中的阻力。

通过市场走访和深度分析发现,促成书香门地成功和制约书香门地当前以及影响书香门地未来发展的核心点,在产品、品牌、市场这三个问题上。

产品突破:通过产品定位梳理,重塑产品竞争力。解决了书香门地的产品突破问题,就可以解决当前市场上面临的系列产品乱象问题,系列制约市场发展的产销配套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品牌突破:通过品牌定位升级,整合系统传播资源,提供品牌价值支撑体系,从而实现品牌带动产品,解决终端动销难问题,摆脱品牌对设计师和经销商个人能力的依赖。

市场突破:通过市场模式和管理体系的重新构建,以市场配置资源,围绕市场进行产品研发、渠道建设、品牌推广,实现资源的最大化转化。

第二部分:最小一揽子工程开启三大突破

一、产品突破:坚持核心优势

最大化,重塑产品力

产品突破包括产品定位、产品研发方向、产品线划分和产品价格、产销体系等,是一个产品链的构成,书香门地的产品突破,面临以下两大问题:

1.在保持品牌中高端定位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特色产品的大众化消费?

2.400多款产品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切割,满足多样化需求?

对此,凯纳策划提出了“优势做强,规模做大”的策略,对书香门地产品重新进行梳理构建,在实现核心优势最大化的基础上,重塑产品力。

1.优势做强,“塔尖”做尖,以产品带品牌

在高端层面,一方面,以扩充、升级自身花色优势产品为主,进行畅销系列研发、概念包装与产品革新。持续开发创新性产品,无论是材料、设计上的突破,还是新理念的独特创新运用,都要加大与竞品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将施华洛世奇水晶系列放大,标杆与量化相结合,在打造行业壁垒的同时,创造新的增长点。

2.规模做大,“轻奢”概念下规模化定制

针对书香门地产品规模化问题,企业坚持高端层面“偏奢”的品牌个性价值的基础上,在中高端层面,针对白领中产阶级,采取“轻奢”高性价比模式,让“小而美”的好产品,实现规模化定制。就像LV推出小件低价产品一样,让更多的人可以体验到书香门地的特色,最终实现“偏奢+轻奢”协调发展。

二、品牌突破:从产品美学到

城市美学――地板美学新定位

书香门地动销问题主要集中在“进店率不够,进店不愿买,市场顾客单价偏低,动销严重依赖经销商设计师”四个方面,这也间接凸显了书香门地的品牌核心问题,即价值支撑问题。

1.书香门地品牌三要素:贵族、美学、城市

先来看一下书香门地的品牌价值:功能利益上,书香门地美学设计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是其他品牌无法比拟的,这是书香门地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最有效竞争力;情感利益上,书香门地的美学产品概念,满足了消费者一定的兴趣爱好,但是概念未落地,消费者沟通力度不够,无品牌情感建立;自我实现上,书香门地的传达模糊不清,诉求优质享受,也是身份和荣耀,是一个人的美学追求,还是一个家的美学典范。

因此,书香门地需要全新定位,深度剖析受众人群,从人与人、人与家、人与社会三维角度进行高度区隔,最终找到贵族、美学、城市三个属性来构建书香门地的核心价值。

2.从产品美学到城市美学升华

以往书香门地定位美学,仅仅停留在产品角度,容易流于表面无法有效落地。当企业把美学放置到品牌层面的时候,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美学,作为高端生活代名词,将艺术带入空间,针对城市贵族阶层,通过城市艺术化演绎,将装有书香门地产品的房子定义为贵族美学专属领地。书香门地“城市美学,贵族领地”的品牌定位便由此而来。人、情感、社会三位一体,以城市贵族为目标,掀起“新美学文化运动”:根据全国不同城市定位,注入不同的美学概念传播,最终形成“全球城市美学价值精选”,让每个城市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学生活。

三、市场突破:顶层设计,可持续赢利模式的立体化再造

书香门地实现产品和品牌突破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灵活地把产品用活用足,发挥最大化价值。总的来看,十之后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地板市场呈现三大发展特征:

1.市场:从碎片化到区块化。全国市场消费差异巨大,呈板块状发展;区域品牌各霸一方,利用地缘优势,占据资源,独立成王;全国市场地理构成,基本形成“北上广”引领全国态势。

2.渠道:从聚焦到分流。从集中建材批发市场,到建材商场、建材超市、装修公司、专卖店多样化发展;随着各大建材商场的扩张,门店数量越来越多,单店的客源被分流。

3.终端:平时低关注度,消费时高关注度。消费者记得住的只有几个一线品牌,对其他品牌一无所知;消费者购买地板,依赖设计师和亲友推荐;消费者只有家装时,才临时普及知识加大对地板产品的关注。

书香门地实现市场突围的战略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以“模式为武器,滚动发展”。

总部管理体系顶层设计上,由营销中心、市场部、高层核心人员共同组建营销决策委员会,有关产品、市场、品牌等核心层面的重要问题,均通过决策委员会讨论后决策。实现高层与市场之间的信息通畅、核心问题迅速决策执行、跨部门资源最大化整合运用三大突破。

市场营销模式顶层设计上,“北上广”核心打造样板模式,树立全国市场标杆,以面带点,全方位打造,形成品牌效应,带动整个面内的每个点动销,打造成功样板区。省会等核心二线城市资源有限,以线带面――发挥经销商的资源优势,抓住一条线成功运作,形成市场风向标,从而带动整个面的动销;核心三、四线城市,大基数产生大销量,以点带面――单体市场容量小,品牌可投入资源有限,需要先打造一个点成功运作,然后积累经验辐射周边市场。

第三部分:新美学文化运动,推动“大牌崛起”

近10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成就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国崛起”。书香门地在快速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如何踏着中国“大国崛起”前进车轮,实现品牌的“大牌崛起”?除了发挥书香门地的“以产品带品牌”的战略优势之外,品牌价值塑造是永恒的战略核心,这需要从两个层面实现同步战略推进。

一、品牌符号系统升级,

全球资源“中国化”整合

从产品美学到城市美学,书香门地品牌定位上升了一个高度,伴随着书香门地市场发展的升级,凯纳策划为书香门地提炼了“书写世界之美”的传播口号。一方面,结合书香门地的品牌特性;另一方面,呼应书香门地“全球美学文化精选”的产品研发理念。

有了“书香门地,书写世界之美”的口号,要如何把它传播开来?书香门地在没有合适代言人的情况下,从三个战略高度上另辟蹊径,超越同行。

第一步,规范品牌形象,强化终端形象工程建设。

对公司新VI系统进行系统调整。随着集灯箱、展架、门头、公交、商场、店面、导购为一体的形象样板店工程建设的顺利有序进行,书香门地终端建设取得有效提升。

第二步,施华洛世奇水晶地板,圈层营销。

对企业已经合作,但仍需充分发挥价值的战略合作伙伴――施华洛世奇水晶地板进行重新包装,借助施华洛世奇在时尚水晶领域的品牌价值和行业地位实现高端品牌间的跨界合作,通过圈层效应,实现双品牌价值运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产品、品牌溢价。

第三步,借势2015米兰世博会,走向世界舞台。

在凯纳策划牵头下,书香门地与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合作,将“书写世界之美”理念展示于全世界,一方面通过年度专题策划,大范围借势推广,扩大书香门地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借助米兰世博会舞台,将书香门地提升到世界家居行业竞争格局中,进一步扩大书香门地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市场发展机遇。

第四步,与奢侈品研发嫁接,进行长期性品牌价值背书。

通过与国际一线奢侈品设计机构合作,为书香门地产品研发背书,从源头出发借势,对产品进行战略价值包装,引领地板行业的国际时尚潮流。

二、品牌传播系统升级,全国大统一与区域因地制宜协同作战

书香门地的品牌传播,在推广战略上,保持“定位、广告语、卖点、形象”品牌大统一,各市场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品牌活动。

推广组织上,成立书香会组织,打造厂商共同体:书香会构筑共同目标体系,打造书香门地经销商终身学习、持续提高以及互惠、共赢的合作平台,为经销商提供更加精准、细致、多样化、差别化的服务、支持、激励措施。

推广战术上,精准营销与终端媒体化有效结合:高空层面,针对中高端消费群体,启用航空杂志等高端媒体树形象;针对年轻消费群体,运用新媒体平台提高知名度。

推广节奏上,层层推进,夯实品牌价值体系:通过“3・15马上有钱”“5・1直通米兰世博会”“升学季书香伴礼行”“10・1美学大时代”等阶段性活动的不间断开展,有效拉动销售的同时,既加深了与门店的客情关系,也推动了终端的广告宣传。

企业跨界结语:

书香文化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信息素养 文学阅读 实地考察走进香港文学风景

1 引言

信息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学习者寻找、应用和分析信息、创意思考、解决问题和沟通合作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文学阅读的推广有助学习者培养阅读习惯,发展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和图书馆在推动阅读及提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方面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大学图书馆系统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课程发展处中国语文教育组合办的“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计划①,是结合信息素养教育、文学阅读和实地考察的推广阅读活动。本文首先介绍活动的背景、宗旨、目标和内容,然后以参加者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焦点访谈的检讨,论述这种新的文学阅读推广模式与提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关系。

2 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

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2002年成立“香港文学特藏”以来,先后与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合办“接触香港文学”(2004年)、“中国现代文学讲座系列”(2005年)等多项活动,努力推动文学阅读的风气。2010年6月23日,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大学图书馆系统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课程发展处中国语文教育组联合举办了“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的文学阅读和赏览活动,旨在为中学教师介绍搜集香港文学及中国语文网上教学资料的方法,让参加者能轻易掌握和运用网上资源,选取合适的篇章和教材,为学生开启广阔的阅读天地;此外,透过实地赏览香港中文大学的人文风景,让参加者体会作家、学者在文学作品里所表达的文哲思考及文化关怀。是次活动共有七十多位教师参加。

“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主要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文学短讲——“轻松搜集香港文学资料”,介绍利用信息科技的技巧,以及运用香港中文大学开发的“中国现代文学网站”,配合“香港文学资料库”和“香港文学档案”等网上资源,轻松快捷地寻找香港文学的教学资料。第二部分为“香港文学作品赏览——以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文学景点”为例,将过去四、五十年来众多作家文人在香港中文大学留下的行踪步履,以至笔墨篇章联缀成文艺赏析的线索,让参加者在校园内边走边看。参加者由导赏员带领,从新亚书院出发,分五条路线赏览香港中文大学的文学风景,即“象牙之塔的高度”、“吐露居停的光影”、“科学人文的对话”、“青葱年华的印记”和“本土情怀的反思”。

“指掌步履之间”重视信息科技的运用之余,亦结合了文学作品和文学地景来推广阅读活动。从对参加者的问卷调查可知,这个阅读推广的新模式深受中学教师欢迎。2011年,“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荣获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的“社区乡镇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征集”之优秀案例奖。

3 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一):与小思老师对谈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文学景点赏览

鉴于“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的效果理想,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系统于2010年12月向香港中文大学知识转移基金申请拨款,举办“走进香港文学风景”。2011年2月,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系统正式获得拨款,并连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课程发展处中国语文教育组,推行为期15个月的“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计划,内容包括大型讲座、文学景点导赏、分区文学景点设计工作坊、“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专题网页等,旨在向更多中学教师和学生推广文学阅读与地景赏览的知识和乐趣。

“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计划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与小思老师对谈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文学景点赏览”,而第二部分为“分区文学景点导赏设计工作坊”。本节首先简述第一部分“与小思老师对谈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文学景点赏览”的内容,第四节会介绍第二部分“分区文学景点导赏设计工作坊”的情况。

“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一):与小思老师对谈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文学景点赏览”于2011年6月30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内举行,共逾250位中学教师和学生参加。这次活动的第一项环节是“小思老师与中学生对谈”,由香港著名学者兼作家卢玮銮(小思)教授与三位来自不同中学的学生进行现场对谈,就着“文学情怀与本土关注”的话题,分别畅谈阅读和写作的乐趣和反思,以及对香港本土文化、文学教育和城市发展等议题的观察和思考,从往昔谈到当下,从本地谈到外地,从个人谈到群体,表现出年轻一代对香港本土文学和文化的关注。期间,台下参加者就对谈内容踊跃提问和响应,气氛热烈。

活动的第二项环节是“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文学景点赏览”,由导赏员分组引领参加者以实地考察的形式,走进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文学风景,感受作家的创作思想与地方情怀。这次赏览活动的构思和重点,在于让参加者透过阅读作品认识文学地景,然后实地考察,重新思考人文风景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微妙关系。活动共设有十二条赏览路线,每条路线分别选取两篇著名作家、学者如钱穆、余光中、陈之藩、黄国彬、小思、郑镜明、王良和的作品为导赏篇章,并从中设定每条路线的文学景点,包括新亚书院、唐君毅像、合一亭、百万大道、科学馆、崇基校园、神学楼等等。导赏路线的景点各有不同,透过现场选读和分享心得,让参加者切身体会文学作品与地景的关系,从而深入感受作家、学者的人文思考及文化关怀,经历一次文学阅读的新体验(见表1)。

文学地景的考察,是“文学散步”的主要活动。卢玮銮(小思)在《香港文学散步》中指出“散步”应该包括两层含意:

一是思想上的散步、知识上的散步;另一就是真的用双腿去散步。

换言之,“文学散步”是指读者身体力行地重访文学作品里描写过的,以至出现过的文学地景,切实感受这些地景的人文风光。“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景点导赏”正好体现了“文学散步”的理念,鼓励参加者进行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散步,透过阅读预先选定的篇章,然后重访沿途的文学地景,让参加者在想象与现实中来回穿梭,从而深化对作品的认识。

4 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二):分区文学景点导赏设计工作坊

“走进香港文学风景”第二部分为“分区文学景点导赏设计工作坊”,分别以“九龙区”、“新界区”、“香港区”为主题,并先后于2011年11月26日、12月3日、12月10日举行三场工作坊,共95位中学教师参与。

每场工作坊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主持人演讲”,三场工作坊的主持人分别由本计划的成员担任,透过文学作品分析举隅,以实例说明把风景和作品联缀成文学赏析线索的技巧,介绍“文学景点赏览”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文学景点导赏设计的办法,并向参与工作坊的教师提供分区文学景点地图及精选文学篇目。第二部分为“作家演讲”,三场工作坊分别由三位香港青年作家现身说法,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及推广文学的甘苦。第三部分是“老师分享”,三场工作坊分别由任教中学的老师分享他们筹办校本“文学散步”的经验,以及学生参与散步的启发和心得。

工作坊的特点在于协助中国语文及中国文学科教师设计香港文学景点路线和行程,提供教学素材和建议,并以示例说明考察香港文学景点的方法和须知;透过深入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技巧,提高参加者对作品的认识,从而加深阅读的体验(见图1)。

5 活动成效

“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计划分别以问卷调查和焦点访谈两种方式,收集教师对活动成效的意见,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活动成效。参加第一部分“与小思老师对谈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文学景点赏览”的39名中学教师中,共收回27份问卷,回收率为69.23%。根据收回的问卷显示,96.3%回答者认为这次活动可以达到目标,而且同意活动的讯息明确,所有回答者同意活动的节奏适中。至于“与小思老师对谈”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景点赏览”两部分,所有回答者认为前者的内容能够切合主题,81.5%的回答者认为后者的内容能够切合主题。总的来说,所有回答者对这次活动感到非常满意(22.2%)或满意(77.8%),结果令人鼓舞。

“与小思老师对谈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文学景点赏览”焦点访谈小组的成员包括三位与小思老师对谈的学生、两位参与该次活动的教师和三位计划人员。焦点小组分别就“学生参与情况”、“活动目标及效果”、“活动对学习和教学的帮助”及“延伸活动”四方面进行访谈,得到的意见包括:

·活动能体现对本土文学和文化的关注,有助于思考本土文学的定位和定义。

·活动前已收到对应导赏路线的两篇文章,有助于老师自行设计校内预习或延伸活动。有老师建议主办者可考虑就导赏路线举办赏析、创作工作坊等后续活动,延伸学习经验。

·出席者认为活动具有熏陶作用,出席者虽然未必能从活动中获得很多文学知识,但能培养出参加者尊重文学、文化的精神,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均有帮助。

·“景点赏览”方面,出席者认为现场导赏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文学作品描写的地方景色,效果有别于老师在课堂讲授。

参加第二部分三场“分区文学景点设计工作坊”的中学教师共95名。每场工作坊以问卷形式向参与的教师收集意见。总括三场工作坊的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回答者认为工作坊可以达到目标。至于讲者方面,认为主持人、作家和老师演讲的内容能切合主题的分别为100%、93.3%和87.5%。另外,97.1%的回答者认为工作坊对他们的专业发展有帮助;92.9%的回答者认为活动提供的讲义和参考资料对教师有帮助。总的来说,对这个工作坊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百分比分别为28.1%和62.7%。

另外,参与“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二):分区文学景点导赏设计工作坊”焦点访谈的成员包括一位讲者、三位参与工作坊的教师和四位计划人员。焦点小组分别就“活动目标及效果”、“活动对学习和教学的帮助”及“延伸建议”三方面进行访谈,作为日后举办同类活动的参考。访谈中提出的意见包括:

·活动提供的文学作品及路线设计能紧密配合,有效地把文学作品的风景和现实地方连结起来,达到活动目标。

·主持人和嘉宾所选的实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他们的阅读体验。

·活动提供的资源,例如文学地图和作品篇目,能直接减轻老师筹备文学赏览活动的工作量。

·活动能提升教师筹备文学赏览活动的效果,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投入文学赏览活动。

·活动能成为不同老师、作家、学者分享教学经验的平台,促进本地教学交流和沟通。

·建议通过设计不同模式,开发更多文学路线,邀请中学老师参与设计,同一地区可提供不同主题的路线,以特定作家为路线主题等。

·建议制作地景文学选集,并附相关导读,以助教学。

推荐期刊
  • 数学
    刊号:42-1163/O1
    级别:北大期刊
  • 蜀学
    刊号:--
    级别:省级期刊
  • 美术向导
    刊号:11-2825/J
    级别:部级期刊
  • 影像技术
    刊号:12-1173/TB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