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沟通技巧培训8篇

时间:2023-03-06 15:59:42

沟通技巧培训

沟通技巧培训篇1

关键词:沟通技巧 培训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2-0148-02

为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实施护患沟通的现状,探讨培训对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作用,对参加《护理人员沟通技巧培训班》的32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医院开展人文主义护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护理人员共32名。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6±27)岁,学历:本科3名占9%;大专25名占78%;中专4名占13%。职称:护士16名占50%;护师14名占44%;主管护师2名占6%。

1.2 方法

1.2.1调查方法。根据调查目的,在培训前后发放沟通知识调查表。发放问卷32份,有效率100%。1.2.2统计学方法。采用百分比x2检验分析受训者培训前后的相关知识、态度和需求变化。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沟通技巧培训前后对沟通的认知情况见表1~4 。

3 讨论

3.1 沟通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护理人员对沟通的概念模糊,对沟通的方法、程序、评估方法知之甚少,更无法按照人文主义护理的要求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1)护生在校仅侧重于基础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导致沟通知识的欠缺,沟通能力的缺乏。(2)护士参加工作的时间短,临床经验积累的不够丰富,工作中表现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信心不足。(3)受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在家里娇生惯养,涉足社会后难改脾气性格,工作中没有足够的耐心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4)受医院用人制度的影响。目前医院招收护理人员,对沟通的能力无具体的要求,且科室培训侧重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急救知识,护士无时间和精力与患者及家属做全面细致的沟通。

3.2 培训对提高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重要作用

患者住院期间希望获知自身的疾病资料,了解与病情、治疗相关的问题,获取有关心理卫生与心理治疗的知识,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尽可能地发挥自身潜能,早日得到康复。目前有研究[1]表明:护理人员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是看书自学、短期学习班、脱产学习班、脱产进修、院内讲课等,但由于看书自学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前沿性欠缺,护理人员更能够接受短期学习班、脱产学习班等形式的培训。本次调查显示,加强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对沟通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

3.3 提高护理人员沟通认知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知、信、行模式认为[2]: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因此应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是提高沟通水平、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护理人员工作性质以及作息时间的特殊性,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学习的方法、途径及锻炼显得至关重要。但目前的各种方法均存在弊端,护理人员缺乏自学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又很少,而且有的医院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的认知水平无法提高,因而无法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模式,无法符合患者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自我保健、安全意识的需要。因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还要不断思考,探索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3.4 重视沟通的效果

医院应该把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提上日程,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相关的知识、培训及时间保证,避免无效沟通带来的护患纠纷,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和医院的整体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沟通技巧培训篇2

【关键词】医患沟通;技巧;脑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用

沟通是人类交际的桥梁。医患沟通(doctor-patientcommunication),是医患双方在诊疗中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传递和反馈,以求交流和思想达成一致,保证感情的通畅。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提出“语言、药物、手术刀”是医生的三大法宝,“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种是药物,一种是语言。”目前,世界各国或多或少都存在医患沟通问题[1-3],中国亦存在医患沟通问题[4-6]。现有统计资料显示,80%的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有关[7]。由此可见,医患沟通贯穿于临床工作和医学教育全程,是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加强脑病科住培医师医患沟通技巧教育是医学环境和医疗模式发展的需要

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医学模式,在古代,主要包括自然哲学模式、神学模式、机械物质主义模式等三个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最早起源于生物医学模式,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的疾病谱也跟着产生变化,人们认识到人不止是一个生物个体,还是一个有社会属性的社会人,不仅重视其生理和病理,还重视心理,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对患者的关心和关怀,同时关注社会,注重技术与服务的同质化提升。现代医学模式拓展了医学发展的内涵、广度和深度。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规模、服务条件、医疗环境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医患关系亦日趋紧张,医患矛盾和冲突十分突出,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全国各地恶性伤医事件时有报道,表明医患关系紧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处于临床第一线,在缺乏临床经验、操作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如果医患双方沟通处理不当,就会产生误解和曲解,极易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尤其是在脑病科,医生面对危重患者、介入手术患者时,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准确的医患沟通和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可以在诊疗过程中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而且有助于减轻医生工作和心理负担,使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临床活动中,并在资深医生的带教指导下,掌握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诊疗决策。

2脑病科住培医师医患沟通技巧教育现状

文献调查研究[8-9]显示,大多数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出现的纠纷和投诉并不是由于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患者认为医者服务态度不佳,或者是由于人文关怀不足和医患沟通不畅曲解误解所致。脑病科绝大多数脑血管疾病就诊患者的特点是“危、急、重”,起病突然,病情较重,时间紧迫。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时,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这就要求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以体现其专业素养。医师住培不仅高度重视住院医师是否具备急救知识、熟练掌握急救技能,还要重视医学人文素养、医德医风教育和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增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教育的关键因素[10]。医学人文教育和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应该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遍存在重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而轻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现象。因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亟待加强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3脑病科住培医师医患沟通技巧教育培训的方法和途径

3.1理论学习,人文教育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医生执业过程应致力于对生命、健康的敬畏、关爱和守护。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要从人文理念和人文角度对医学现象进行思考和总结。医学不仅仅是“纯科学”或“纯技术”,医疗活动的对象是生命个体,除了治疗疾病本身,还有情感和道德的付出,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因此,在住培医师医患沟通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人文教育和职业素养培训,培养具备高尚医德乃至受人尊敬的优秀医师、合格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向合格医生转变的桥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医德教育不应局限于理论课的“纸上谈兵”,使住培医师觉得空洞而乏味[11]。建议脑病科主任、副主任、教学秘书以及专业组长定期在晨交班、周例会或专题会上结合近期科内、院内发生的典型医患沟通不良事件、医疗纠纷事件以及相关的时事新闻进行总结和点评,结合医德医风及医患沟通技巧展开教育教学专题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使医患沟通教育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有效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医患沟通培养质量[12]。

3.2转变观念,强化意识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相应的教学医院也开设了医患沟通课程[13]。但理论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由于脑病科专业性很强,往往医生更多关注点聚焦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两个方向,带教中常常忽略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然而,国内外医患关系并不乐观,医疗纠纷甚至恶性医疗事故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医患关系是影响社会和谐、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医患沟通是关键因素[13]。因此,有必要转换医学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和方式,强化医患沟通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和历练。

3.3教学相长,言传身教

临床医生每日都会和患者及家属交流和沟通,良好有效的医患沟通亦是临床医生工作能力的体现。带教的一言一行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医患沟通因门诊接诊、住院诊疗、出院和回访而呈现不同的沟通内容及方式。同时要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知识背景、病情轻重缓急、年龄结构、性格脾气等因人而异进行沟通。在脑病科专科住培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入优秀的医患沟通实例,让住培医生对有效的医患沟通有一个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确保住培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3.4情景模拟,角色扮演

有效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备条件。脑病患者以中老年脑血管病居多,此类患者病情危重、病程长、年龄大、恢复慢,大部分属于卧床患者,伴有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卒中患者普遍伴有焦虑、紧张的情绪。对于刚刚上岗的住培医师来说,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由于缺乏同理心、社会经验和流程经验均不足、心虚胆怯等因素,经常导致沟通不畅。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掌握患者病情、理解患者痛苦,做到临床共情[14],真正站在患者的角度和立场思考和解决问题。在住培医师掌握一定沟通技巧,医患沟通能力得到提升后,本脑病科教研室运用情境模拟教学法,以急性脑梗死患者继续静脉溶栓为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明确医师职责的同时,换位思考,用心体会患者身心痛苦。演练完成后首先进行课堂集中式讨论,采取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演练中的优缺点;其次由教师点评学生演练前准备、演练中的表现,和学生讨论提出改进意见;最后教学主任进行意见反馈和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带教在一旁观察,模拟练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并给予指导。通过情境模拟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训练机会,通过训练,及时纠正医学生在诊疗和沟通过程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为以后真实的临床诊疗打好基础,减少风险。提供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更能调动培训生的积极思考,便于打开思维。

3.5制定考核,专业评估

对于住培学生考核的形式,国内考核方式更多以笔试的形式进行,住培医师出科考核时科室多从理论考试、技能操作、病历书写、接诊能力和急救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虽然可以客观评价住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往往忽视了医学生医学人文实践能力的考核[15]。通过医患沟通教学培训考核和专业评价,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和培训质量。因此,有必要定期收集住培医师的医疗质量情况、医患关系状况、医疗纠纷发生率和第三方评价(患方和带教医师的评价)等。在学生出科前如使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telicitgiveunderstandend,SEGUE量表)进行考核,这样可以检验住培医师的真实沟通能力,分析评估结果,提升住培医师的沟通技能,提高临床服务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脑病科住培医师医患沟通技巧教育培训的意义

脑病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一方面,对于住培医师来说,其所包括的疾病种类较多,专业性极强,是比较难学的临床学科之一。另一方面,对于患者来说,很多脑病科疾病的诊断和专业术语闻所未闻,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非常有限,增加了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感。而医患沟通是日常诊疗工作基本能力之一,通过技术和非技术两种水平上的交流得以实现[16]。提升脑病科住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做到有效沟通,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更能使患者积极支持和配合临床诊疗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是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和治愈疾病的关键。

4.1医患沟通是医疗诊断的需要

疾病诊断的前提是了解掌握疾病起因和病情动态发展过程,病史采集的过程就是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同时,在做体格检查时医者的情感、动作和言语沟通方式等,都会影响患者的配合度。因此,诊疗过程中的医患沟通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病史采集信息的可信度,对医生准确把握病史、做出判断有一定影响。医疗活动由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医患沟通既是医务工作者的日常活动,也是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过程。

4.2医患沟通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和医学的高速发展,部分临床医生对辅助检查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对医患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志着医学道德的进步和人文精神的回归,使医患双方从生理、病理、心理全方位认识健康和疾病,携手并进。

4.3医患沟通是减少纠纷的需要

临床大部分医患纠纷的发生,并非医疗技术水平所致,主要由于无效沟通,医患双方交流和沟通不到位,致使诊疗过程中认知存在误解或曲解,或是其他心理因素导致其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度下降引发纠纷和矛盾。因此,良好、有效、及时的医患沟通是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关键,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4.4医患沟通是双向的互动

医患沟通是医患双方的互动,是医学整体意义和完整性的真实体现,是医学事实与医学价值、医学知识与人性的和谐统一。通过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医生的心理负担,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5结语

沟通技巧培训篇3

讯:【客服培训:售中客服沟通技巧】“接客”往往与店铺业绩“挂钩”,在销售过程中,客服如何利用接客过程让客户成功下单,其实是有技巧的。如何因人而异与客户进行沟通如何避免踏入沟通雷区?(来源:百通电商)

沟通技巧培训篇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391

开展护患沟通培训课程,提高急诊护生及护士沟通技巧,是应对日益高要求的患者及家属,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的重要举措。有调查显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一系列沟通技巧和护士自身基本素质的培养,加强护患沟通后,急诊科护理满意度上上升至99.8%,提高了护理质量。因此,通过护患沟通课程培训,提高沟通的技巧和有效性对减少护患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解护生对护患沟通认识和相关知识掌握现状,探讨门诊急诊护患沟通现状及对护生开展规范系统化护患沟通课程培训的效果及意义,对实习护生开展正规系统化的护患沟通课程培训前后效果进行对比。受培训的护生的护患沟通意识增强,护患沟通技巧提升,患者对护生的认可度提高。护生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知识技巧缺乏。护生是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是即将走入临床的护士,对护生开展护患沟通课程培训对增加其从业的信心,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顺利完成实习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3月接收实习护生72名,男6名,女66名,年龄19~23岁,平均20.5岁,本科学历32人,专科学历40人,先后分8组实习,每组9名护生。2010年11月开始对急诊科护生进行了有针对性沟通强化教学。

方法:

⑴入科时对急诊科特点介绍及沟通知识系统理论教学:护生入科时,护士长都会向入科护生介绍急诊室的特点及有效沟通的重要性。2010年11月开始,护生对沟通理论和技巧的学习,每个星期集中学习1次,对发生在白班或夜班的无效沟通案例或较成功的案例,由值班护士在次日早上交接班时汇报讨论并由教学老师将案例整理于每周4下午固定授课的时间和护生一起集中学习。

⑵沟通理论和技巧的学习。学习沟通的概念、内容、形式、方法与技巧。请专业老师或临床有较强实战经验和理论的护士集中授课,系统学习沟通的理论和的技巧。如:①学习语言艺术,掌握沟通的基本功。语言是沟通护患关系的桥梁,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②学习沟通技巧,如沟通分为语言性和非语言流,而语言的交流是思想沟通的一个重要内容。沟通过程中,有55%是肢体语言,38%是语调,而内容只7%。③学习有效沟通。急诊患者普遍存在急躁、忧虑、恐惧心理,都认为自己的病最严重,都希望得到最迅速、安全、有效的救治,而且迫切想知道有关用药、治疗、预后护理安排及医生的业务水平等。通过这些学习,就能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技巧作为指导,进行更有效的沟通。

⑶互动式讨论交流:老师讲解沟通内容及技巧后,再由学员讲述自己遇到的沟通案例,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一起讨论学习并归纳总结,共同进步。

⑷护患沟通案例学习:收集科室或他人发生过的成功的和失败的护患沟通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集中讨论。掌握其关键,在碰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时灵活变通加以运用。例1:患者,女,56岁,诊断:高血压病,患者性格暴躁,惧怕疼痛,护生穿刺失败,该怎么做。例2:患者,女,48岁,诊断:急性胆囊炎,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尚可。患者输液抗炎治疗半小时后疼痛未缓解,患者抱怨疼痛仍未缓解,怀疑诊断错误及所用的药物为假药。该如何。例3:患者,女,32岁,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精神差。患者家属索要的水杯已用完,患者男家属发怒谩骂还要打人该怎么办。更多案例在此不一一列举。对于案例的学习,会先让护生思考作答,必要时进行场景模拟,然后老师再给经验总结出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技巧,一起讨论交流共同提高。为此,也汇编了平时工作中碰到的典型案例以供学习培训所用。

结 果

2010年8~11月未对急诊科护生进行有针对性沟通强化教学与2010年12~2011年3月对急诊科护生进行有针对性沟通强化教学两个时段相比,护生护患沟通知识理论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2分、97.5分,患者拒绝护生静脉穿刺人次分别为143、59,护生健康教育人次分别为214、657,患者对护生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2%、98.5%。

讨 论

重视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是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通过沟通能增进护患双方彼此间的了解和理解,及时提供准确、优质的护理服务,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满意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卫生保健意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及医疗的纠纷也日益增多。据文献报道,89.2%的护士有因沟通不良而发生过护患纠纷或小摩擦,虽然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早已被大家认识,但缺乏正规和系统化培训。71.6%的护士在校期间仅学过部分护患沟通知识,77.3%的护士并未参加过任何关于护患沟通的培训。

重视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举措:2010年3月为响应卫生部“创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从院领导、护理部到护士长及各一线护士都十重视护理服务质量,作为医院窗口,在重视护理服务质量上更是十分重视护患沟通。把护患沟通作为一项业务或课程来学习,就会加强对护患沟通的重视,从而有效地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误解、矛盾和冲突。同时,因为护生是护理队伍的重要部分,也是护士的生力军,为此,护士长、各带教老师都十分重视护生沟通的培训。

重视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护生的护患沟通课程培训,使护生增强了护患沟通意识,提高了护患沟通技巧,减少了护患纠纷。对于同样的有效沟通作用因素和服务对象,在门诊急诊及其他科室针对科室的不同特点有所侧重的开展规范系统化的护患沟通课程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护理工作中要使用好沟通交流,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修养,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心理学、健康医学、行为医学及与医学相关的边缘科学),敏捷的思维能力,拓展医学视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开展护患沟通课程学习对提高护生及护士沟通能力及有效减少和避免纠纷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医院还未充分认识到提高有效护患沟通的重大作用,也没有把护患沟通作为一项课程或业务来学习和培训,随着患者对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而这部分恰恰也是需要重视和提高的。

参考文献

1 隋树杰,仰曙芬,王媛.护士对护患沟通与护患纠纷关系认知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21.

2 赵淑玲.护患沟通在急诊科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8).

沟通技巧培训篇5

关键词:护士;护理;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529-01

护理操作作为一项基础护理工作,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质量,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及患者需要得到人性化服务心理需要的进一步提升,给护理操作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我院及其他医院普遍存在护士在护理操作中缺乏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介绍我院培养护士护理操作中的沟通技巧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 护士在护理操作中缺乏与患者、家属沟通问题的分析

1.1 长期的护理操作模式的影响,护士只是机械的完成护理操作。

1.2 护理人员缺乏对护理操作中沟通重要性的认识,认为只要高质量的完成护理操作,就会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忽视了患者的感受。

1.3 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技巧,没有沟通方面的理论知识,不知如何与患者、家属沟通,缺乏沟通的信心。

2 构建我院护士护理操作中沟通技巧培养模式并实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院在培训护患人际交流及沟通艺术的基础上,制定了构建我院护理操作中沟通技巧培养模式并实施。

2.1 第1阶段;进行人际交流及沟通艺术理论知识的培训。

护理部组织对各科护士长进行护患人际交流及沟通艺术的培训,各科护士长对护士进行培训,护理部对护士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作为考核护理人员的一项指标。

2.2 第2阶段:设计新的护理操作程序图。

2.2.1 方法:抽调2名资力高的护士长设计护理流程图,以一个科室为试点逐项进行试行,然后再修改,直到问卷调查患者满意率达98%以上。

2.2.2 设计思路:新的护理流程图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原护理流程不变,增加操作前告之,操作中患者配合,操作后的嘱咐三个步骤及评价。即(1)操作前先自我介绍,然后介绍操作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不感适和如何请患者配合(2)操作时观察、询问患者的实际感受, 及时给予鼓励,并调整下一步操作的力度和速度,关爱患者(3)对患者的配合表示感谢,对患者的努力给给予肯定,并叮嘱注意事项。

2.3 第3阶段:进行护理操作中沟通能力的培训。

选四项最常用的护理操作即密闭静脉输液技术、氧气吸入技术、气囊留置导尿技术、胃肠减压技术,护理部选派四名护士长进行操作讲解、示教科。护士长用1个月的时间负责对本科护士进行培训,然后以竞赛的形势进行全员公开考核,考核时其他护士可以观摩,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考核后评出护理操作明星予以表彰。

3 效果评价

通过在护理人员中进行人际交流及沟通艺术的培训,设计新的护理操作流程图,并以点带面选四项进行新护理流程进行培训,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操作中的沟通技巧。

4 体会

4.1 人际交流及沟通知识的培训,改善了护理人员的精神面貌,建立了护士在护理操作中沟通的信心。

4.2 良好的护理操作中的沟通,减轻患者紧张的心理和不适感,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操作,提高了护理操作的成功率。

4.3 使患者得到了人性化的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融洽了护患关系,使护士的劳动得到患者的认可。

沟通技巧培训篇6

关键词:团体辅导 教师培训 沟通

研究表明,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参与式培训形式,在改变态度、提高能力和转变行为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在技能习得方面也有着较强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培训形式。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教师普遍认为与学生沟通很有必要,但沟通的主动性不够,沟通效果不理想;同时认为专题讲座的培训形式,培训效果一般,希望以更有效的形式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并希望能进一步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

因此,本研究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教师的师生沟通能力进行培训,以研究团体辅导对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并为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提出建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36名瑞安市中小学教师,均接受前测、后测以及追踪调查。培训为期3周,共6天培训。培训期间无人退出。

2.研究工具

教师师生沟通问卷、瑞安市中小学师生沟通研修班沟通方案、团体反馈单、现场观察单以及追踪访谈大纲。

二、研究流程

三、研究结果

对前测后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团体辅导,教师的沟通能力总分及其各分量表在培训前后测的单样本t检验中呈现显著性差异;团体辅导对教师师生沟通能力中沟通内容有显著的即时性效果,对沟通内容、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显著的持续性效果。

对参训教师的现场记录资料以及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发现:在学习状态上,学员参与活动积极主动,并表示非常喜欢此次培训;在学习效果上,认知上,对沟通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情感上,学员增强了沟通的意愿和信心,行为上,学员积极运用沟通技巧与他人沟通,乐于分享;在工作应用上,学员积极主动运用沟通技巧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并感受到沟通带来的变化。

四、讨论

1.团体辅导对学习状态的影响

团体辅导以活动为本,强调学员在活动中进行主动地参与和体验,注重学员的主观体验。团体辅导打破了传统讲授式的单方面沟通的培训方式,而是使学员通过小组讨论、技巧训练、角色扮演、填表、画图、头脑风暴以及现场演练等多种方式,让学员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来,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养成,直观生动。

另一方面,团体辅导通过团体建立期的系列破冰活动,建立安全、真诚、信任、开放的团体氛围,让学员打开心防的同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学员的社会支持系统。

因此,团体辅导激发了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的改善了学员的学习状态。

2.团体辅导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1)团体辅导对沟通认知的影响

团体辅导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现场演练等活动,以及其他学员的分享反馈,使学员体验到自己的沟通模式给对方的感受,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发现自己沟通模式的不足。并通过头脑风暴、技巧训练、现场演练、角色扮演等活动,以及其他学员分享的成功经验,学习沟通理论,产生新的沟通理念,学习新的沟通技能。

(2)团体辅导对沟通情感的影响

团体辅导中,学员通过经验与感受的分享,产生“和别人一样”的体验。当个体遇到挫折和问题时,往往会把自己的问题严重化,进而感到恐惧、无助和失望。在团体中他们发现别人也有类似的问题,于是他们孤单感减少,同伴感增加。并且在分享中,通过角色扮演、技巧训练、现场演练等活动,以及其他学员的反馈和成功经验的分享,增强沟通的信心和意愿。

另一方面,在团体辅导中,学员间彼此帮助,互相支持,真诚开放,分享个人的见解和看法。学员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对别人很重要,这种体验使人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欣喜感和满足感,进而增强自信心。并且在这一系列互动中,学员可以观察、体验人际关系如何形成,人际沟通如何进行以及各种微妙的人际反应,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增进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信心。

(3)团体辅导对沟通行为的影响

团体辅导中,学员通过技巧训练、小组合作、现场演练等活动,学习掌握沟通技巧,并通过家庭作业,将沟通技巧运用于工作生活,体会沟通对象的不同反馈。这种反馈增强了学员沟通的信心和意愿。

另一方面,团体就是一个小型社会,是社会的缩影,也是社会的真实反映。在团体辅导中,通过团体领导者的引导,营造安全、真诚、开放的氛围,学员彼此提供行为示范,他们可以通过团体经验进行仿效性学习。并给成员提供接受反馈的机会,成员间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团体的反馈比之个别的反馈更有说服力,能够有效地改变学员的不良沟通行为,发展良好的沟通行为。

3.团体辅导对工作应用的影响

在团体辅导中,学员通过参与活动,完成作业,亲身体会到良好沟通带来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成为将认知落实到行为的内驱力。当学员运用新的沟通理念和沟通技巧与人沟通的时候,沟通对象良好的反馈,沟通将变得更为顺畅。这种顺畅,将进一步推动沟通行为的落实,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学员的良性沟通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最终形成稳定的沟通模式。

五、建议

1.团体辅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方式

团体辅导强调通过营造安全、真诚、开放的氛围,引导学员主动参与各种活动,体验、分享、反馈,进而改变学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不仅可以运用到提升学员沟通能力的培训中,对于其他技能的提高,也可以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

2.团体辅导需精心准备

团体辅导是主题式、参与式培训方式,确定培训的主题前需做好培训需求调查,确保主题是从参训教师的实际出发。 主题确定后,团体领导者的确定,活动的设计,以及场所和教具的准备等等,每一个环节够可能影响到团体的良性运作,均需精心准备,才能确保培训效果。

3.团体辅导注重营造氛围

团体辅导作用的内在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安全、真诚、开放的团体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学员方可以打开心扉,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用心体验,进而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蒋晓姗.小学教师团体心理辅导过程研究 [J] 科学导报,2015,(1)

[2].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出版社.2007.7

沟通技巧培训篇7

使企业招收的应届毕业生对其即将投身的职业社会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使其尽快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和良好的职业心态;提前获取各项基本职业技能,为新员工迅速适应工作、适应企业创造良好的前期条件。

实训内容

主要是关于公司制度、文化、职业操守、职业等方面的培训,通过讲授法﹑影视法﹑案例分析法﹑网上培训法﹑工作轮换法和探险法等培训方法相结合。

有以下培训课程:

介绍篇(认识企业)

1、公司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形式:授课、参观各相关企业);

2、企业文化介绍(形式:授课、录像);

3、相关制度介绍(形式:网上资料阅读、新员工手册)。

3.1 人力资源制度

3.2 财务制度(报销和出差)

3.3 其他制度(形式采取报名人员分组,抢答的形式)

心态篇:

1、积极的心态

2、认识企业

企业是什么

企业的组织

工作场所是什么

您作为新进人员的自觉

技能篇:

1、人际关系的技巧

与同事相处之道

与上司相处之道

2、沟通技巧

理解沟通的过程

避免沟通的障碍

在沟通中运用聆听、反馈等技巧

理解并合理运用沟通的模式

掌握对话沟通技巧

3、时间管理的技巧

认识时间

时间管理中的陷井

如何跨跃时间陷井

时间管理中的效能原则

时间管理的工具

4、商务演讲技巧

演讲事前的准备工作

演讲内容和结构

演讲环境

如何消除紧张情绪

声音、语言和身体语言

有效运用视听辅助器材

职业篇:

1、科学的工作方法与了解您的职务

进行工作的程序(六步骤)

强烈的问题意识

创新意识

了解您的职务:责任、权限、义务

2、如何完成您的工作

接受命令的三个步骤

解决问题的九个步骤

企业新人工作的基本守则

3、职业社交规范与礼仪

职业着装技巧

专业仪态(站、坐、蹲、上下车)

商务礼仪(介绍、握手、交换名片、会客室入座、乘车的坐次、商务交往禁忌、与同事相处、电话沟通、拜访客户、用餐)

交流篇

1、高管层见面

2、中层干部见面

3、老员工经验交流(开始来时何人或何事对你的影响最大;职业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职业危机?如何解决的?其他可以分享的有益经验)

4、新员工畅谈感想

沟通技巧培训篇8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作为一门集专业理论、技能、爱心为一体的专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患者越来越高的服务需求,是刚刚踏上护理工作岗位的新护士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一方面,新护士工作经验的缺乏,使她们未形成护理专业所需的素质、人生价值和服务理念;另一方面,她们社会阅历低,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差,尤其服务的对象是一群身体或心理有疾患的特殊群体。为了让她们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转变,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服务要求,降低因新护士操作技术不熟练带来的负面影响,除需要对她们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术等硬技能培训外,还必须加强护患沟通技巧、护士礼仪规范和服务规范等护理软技能方面的培训。

1 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

1.1 护理语言技巧的培训:护理语言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工具,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从接待患者入院到出院时的卫生宣教,无不与交谈密切相关。护士的语言已成为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在患者把医疗作为一种高消费而要求高水准服务的今天,许多护患纠纷的产生恰恰是因为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而引起的。有关资料表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有50%以上来自服务性活动,而与技术活动无关[1]。语言的好与否能使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变化,良好的语言能促进治疗;相反,刺激性的语言能导致疾病,或使原有的疾病恶化。所以,在治疗和护理活动中,护士的语言应当符合语言礼仪规范。与患者以礼相待,热情的态度、恰当的称呼、柔和的语言、关切的语调都能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建立护患信任关系,降低患者对新护士的不信任感,有利于各项护理操作、治疗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护士的工作环境和角色决定了护士对患者的自尊有很强的影响力,人性化服务的提供,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尊[2],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与新护士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新护士的满意度。

1.2非语言技巧的培训: 在进行语言性沟通技巧培训的同时,还应注重一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的培训,应用Caris6种非语言技巧包括直接的眼神接触、肯定的点头、微笑、倾听、关心或触摸、工作式抚触等技巧[3] ,充分发挥新护士作为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温柔的情感特点,教会新护士如何把这些技巧应用于询问病史、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等护理活动中,培养新护士能从细节方面了解更多有关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感受等方面的信息,配合语言性沟通技巧,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也有助于减少患者对新护士因工作经验不足带来的不信任感。

1.3 设计摹拟场景给新护士提供实践交流的训练:大多新护士缺乏应对护患冲突的能力,她们在面对护患冲突和患者的拒绝时往往手足无措,难以处理。摹拟场景则给新护士提供了在遇到矛盾时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训练机会,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两种沟通技巧的作用,体验与患者交流的过程,提高其遇到具体情况时从容应对的能力。经过培训后上岗的护士能缓解初入社会与患者交流的紧张,能较从容、自信地控制护患交流的过程,语言表达自然、适度,而且还善于观察判断患者非语言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灵活应对,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2 护士礼仪规范培训

2.1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艺术,也是在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4] ,对新护士礼仪方面的培训包括护士的仪表礼仪、举止礼仪、服饰礼仪、交往礼仪、语言礼仪等。在工作中要求使用礼貌用语,禁用行业忌语,要注意护理语言的礼貌性、规范性、情感性、保密性等特点。仪表仪容方面要求着装整齐、端庄大方、举止文明、着淡妆。接待患者时要求态度热情、和蔼,能主动关心和体贴患者;主动与家属联系、沟通,有问必答,有请必到。礼仪规范的培训能提升新护士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她们的应变能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操作技术经验方面的不足。 转贴于

2.2 加强新护士的基本美学教育: 视人为美,视身心健康为美是护理专业追求美的境界。教育新护士不仅要有端庄大方的仪表、优雅的举止,还应把美学的观点应用到日常护理操作中。把护理技术之精和操作艺术之美溶为一体。护士的端庄、文雅、大方、沉稳,力求表现一种赏心悦目的职业美感。例如:在抢救患者需快走时,注意保持上身的平稳,步履快而有序,肌肉放松舒展自然,使患者及家属感到护士工作忙而不乱,感到安全而由衷地信任她们。加强新护士的美学教育,旨在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人文护理环境,不仅能使患者在一种轻松、舒适、宜人的环境中愉悦地接受护理和治疗,而且更使新护士能尽快地投入到护士的角色之中。

3 规范服务的培训

3.1 培养新护士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随着患者医疗期望值的不断增高、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在就医时更加注重的是医疗的服务性。对新护士的培训在模式上就必须改变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方式,加强她们的护理软技能的培训;规范其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技巧,增强服务意识。新护士必须摆正护患关系的位置,以服务理念作为工作的指导,用一颗博爱之心、同情之心、宽容之心来接纳患者,以“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病人”为宗旨,真正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

3.2 加强新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新护士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的道德准则,加强其团队协作精神、慎独精神和工作自律性的教育,并切实应用于指导日常护理工作,提升新护士的护理品质。总之,针对新护士的特点,加强护理软技能的培训,不仅有利于她们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换,适应临床环境,而且有利于她们专业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护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另一方面,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不断完善新护士的培训机制,促进护理队伍的整体建设。

参 考 文 献

[1]任珍年.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55.

[2]张俊娥.患者的自尊水平及其提高的方法.实用护理杂志,2002,10(18):58.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