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司马迁写史记8篇

时间:2023-03-07 15:02:16
司马迁写史记篇1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老师这里有几个词想请你们再读读,看看是不是都掌握了。认读出示的词语:

立志编写——牢记嘱托——飞来横祸——尽力克制——发愤写作——辉煌巨著

2、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2000多年过去了,但是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却永载史册,被人们传诵着。齐读课题。

“发愤”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提了哪些问题?

(他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又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呢?)

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二、探究两个问题

1、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为什么司马迁要发愤写《史记》。

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体会。评价:表扬用自己话回答的,从哪里读懂的。

出示:正当他——写完这部史书!看来我们同学都很会读书。

点出: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快速读读。

一起读这个词语——飞来横祸,注意“横”这读第四声。“飞来横祸”什么意思?(没有意想到的,让也让不掉的巨大灾难。)对司马迁来说指什么呢?自己读读,关于这谁还知道更多具体内容?(简单说故事)

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一身正气的司马迁就因为几句话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监狱有没有看到过,什么样的?电视里面应该有看到过,说一说。(阴暗潮湿,暗无天日。)

师:他不但被关,更主要的是受酷刑,(出示补充资料:司马迁被处以极其残酷的刑罚——宫刑(古代一种酷刑,阉割生殖器,也称腐刑)。这种刑罚不仅是对肉体的无情摧残,更是人格上的奇耻大辱。入狱受酷刑后的司马迁,将断子绝孙,成了一个废人,生不如死。

此时,司马迁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所以他——

生:悲愤交加。

师:所以他想——

生:血溅墙头。

师:所以他要——

生:了此残生。

是呀!“司马迁悲愤交加” 一起读这个词 “悲愤交加”,点名读。

2、所以他曾想到了“死”,课文中用了哪两个词语?(“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孩子们,用心去读,就读这三个词、十二个字。生读。注意这个词没有?“残生”理解吗?比较读读,能换成“一生”吗?为什么?(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不完整,觉得自己是个废人。)(余生,接下来的生命中,痛苦,悲惨。)

想象司马迁悲愤欲绝的心情,自己试着读读。点名读。

3、出示全段,师引读:(出示)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因此,他想:——我一定要——我一定要——

点出句子,读读,“这个念头”指的是什么念头?写完《史记》是司马迁生命延续的唯一理由。你来读。为了《史记》,司马迁活了下来。你读这句。

司马迁终于选择了生。因为,他已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书上有一段他的心声,谁能来读一读?

生读:“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点出)师:注意,这段话中有一个问号,读读是什么句?(反问句),能把这句换种表达吗?比较哪种表达方式好,读一读后思考。交流。还有两个感叹号。谁能把这三个标点读出来?

齐读这段话。泰山、鸿毛知道吗?人的死怎么和泰山与鸿毛联系起来?为什么?自己读读,思考。交流(死的价值)

先自由读读,看哪个同学读懂了?司马迁在此时读懂了人生的价值。这便是原著中写的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你来读。“固”是什么意思?“或”又是什么意思?

想到这里,他坚定了一个信念。(板书)

生:我一定要……,一定要……。

师:孩子们,设身处地想想吧,当他身陷牢笼,有口难辩的时候,他只能默默对自己说。谁来说?点名读。

师:周围是凶恶狱卒,想想该怎么在心里对自己说? 点名读。

师:当他孤身一人,独对苍天大地的时候,他又会怎样地呐喊?谁来?点名读。

师:把你内心的痛苦、耻辱、委屈发泄出来吧。再点名读。

师:司马迁是为了《史记》而活着,为了造福后人,为了子孙后代留下一部史书。他战胜了自己。让我们再自由读一读。

导读:女同学,请读出一个对天发誓的司马迁——

男同学,请读出一个把屈辱深埋内心,暗下决心的司马迁——

全体同学,请读出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司马迁——

4、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写《史记》呢?《史记》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有什么份量?

请同学们再好好默读课文1、2自然段,可把相关句子划出来,试用简洁语言概括原因。也可小声说给同桌听听。

现在我们开始全班交流。(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来交流。)

“司马迁出生在……心里十分激动。”因为司马迁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他也要像他们那样坚强、勇敢地活下去,并有所作为。

过渡:还有什么原因?

“受父亲的影响……、历史资料。”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历史,也立志编写史书,并为此已做了大量的准备。

课文中还有一处也是写司马迁为了编写史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是哪一处?

师: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编写《史记》、著书立说奠定了基础,如果放弃,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那是多么可惜呀!

(谈得好,接下去交流,还有什么原因?)

生: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出示:“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师: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谁来当司马谈说这句话,自由练一练,点名读。互相点评(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这是父亲一辈子的愿望,也是他最后的愿望。)

如果司马迁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到九泉之下,他怎有面目见自己的父亲啊!再读父亲的嘱托。

师:同学们,司马迁,黄河水养育了他,英雄故事鞭策着他,父亲临终嘱托提醒着他,要建功立业的信念牢牢支撑着他,所以他战胜了自己。让我们用心读读这整段话。

5、老师发现你们很会读书,也很投入,这次我邀请你来读。(出示)“想到这里,他尽力……隶字。” 

师:(楷体变隶书)这就是隶字,它是我国汉代一种通行字体。谁也想来读这句给大家听的。

(出示图片配乐)师:看,在司马迁的脸上,已看不到痛苦和绝望,只看到责任和使命。他把个人的耻辱和痛苦全埋在心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竹简上写着写着,这摇曳的烛光仿佛是他不屈心灵的写照!他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悲和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

从他的脸上,我们分明读出两个字,那就是—— (手指课题中“发愤”)

生:发愤,发愤,发愤!

此时,在你心中,司马迁是个怎样的人呢?(生交流)

是呀!司马迁坚强,不屈不挠。你能看着课文的插图想象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情景吗?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展开想象。

课件出示:

夏天,烈日炎炎时(   )   冬天,大雪纷飞时(   )

天色微明时(   )         夜深人静时(    )

(配乐:《汉宫秋月》古筝曲)

(想好的同桌练说,说出司马迁的坚强,说出我们对他的深深敬佩之情。)

学生汇报、交流。

点评:这需要怎样的才华和信念去支撑!

点评:他还要直面残酷的现实,面对别人的嘲弄、讽刺。这需要怎样的力量和勇气。

司马迁这样写作的情景使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忍辱负重、含辛茹苦)

6、司马迁就这样发愤写作,最终结果怎样呢?

老师喜欢会读书的孩子,这次机会给你,你来读。

出示: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说时点出:自己先轻声读读,你从“整整13年”体会到了什么?“52万字”体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理解吗?学生自由交流。

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才完成了《史记》。他写完《史记》,心血耗尽,与世长辞,你觉得此时司马迁的死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齐说。

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课文最后一句)并一起读。

师:“前无古人 ”(标出)的著作:

“52万字的辉煌巨著”,其篇幅之长是前人没有的。所以这是部——

它完整记录三千余年的历史,记录时间之长是前人没有的。所以是这部——

像这样“耗尽毕生心血”,用“生命”写成史书的精神,是前人没有的。所以是这部——

让我们带着感动和激动,读课文最后这段话。

一部前无古人的《史记》,它的延生过程是多么艰难啊,读读这些词语,再回忆这段难忘的历史。看板书读:立志编书——牢记嘱托——遭受横祸——坚定信念——发愤编写——不辱使命

四、总结全文

出示:《史记》图片

师: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司马迁的《史记》,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是对它极高的评价。《史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让我们来读读这些成语:(出示)

指鹿为马

四面楚歌   卧薪尝胆

唇亡齿寒

毛遂自荐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背水一战

五、布置作业

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司马迁的《史记》是古文,同学们现在还看不懂。但书店也有学生版的《史记》,很适合大家去阅读。作业:课后可以读一读《史记》,更多地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过的这一段美好时光,谢谢同学们的专注和认真。下课休息吧!

司马迁写史记篇2

【关键词】家父遗愿;直言获罪;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或前135年~前87或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后因李陵事件获罪受腐刑,出狱后的司马迁曾任中书令,完成《史记》的撰写,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基本完成,历时十六年,司马迁完成史学巨著《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个部分,约五十二万六千余字。

一、家庭熏陶与漫游经历

司马迁生于一个史官世家,父亲司马谈是一个渊博的学者,对于天文、历史、哲学都深有研究,所著《论六家要旨》对先秦各家主要学说作了简要而独到的评论。司马迁十岁时,随就任太史令的父亲迁居长安,以后曾师从董仲舒学习《春秋》,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些都奠定了他的文学功底。

司马迁在20岁时有过漫游的经历,到过东南一带许多地方。在会稽(今浙江绍兴)探访大禹的遗址,在长沙水滨凭吊屈原,在楚地参观春申君的宫殿,还曾游遍萧何、曹参等人故居,收集楚汉相争时这些开国功臣的逸闻轶事。司马迁在广阔的地域留下了足迹,有机会接触到各个阶层的人物,这些交往都进一步丰富了《史记》的材料来源,加深了对历史人物的印象和理解,从而使入传的人物维妙维肖,富有生活气息。

二、家父遗愿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病危时,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孔子编撰《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学著作。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着手撰写他的伟大著作《史记》。

三、直言受宫刑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时,却遭遇李陵事件。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兵败被俘的李陵辩护,讽刺自己宠爱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处死李陵一家,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死刑。

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没那么多钱赎罪,更不愿意接受摧残身心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h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想到先人的曲折经历和坚韧毅力,司马迁顿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毅然选择了腐刑,“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四、司马迁与《史记》

时代赋予司马迁宏大的眼界,和全面总结历史的任务,广泛的游历使他对社会得到前人所未有的了解,残酷的命运促使他深刻地思考人生,继承先秦的史官传统和诸子文化,司马迁又确立了不屈服于君主的相对独立和批判性的写作立场。正是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和特殊的个人遭遇中,产生了伟大的《史记》,同时又体现出司马迁对人类历史与社会多方面的独特理解。

首先,《史记》是一部批判性而非歌颂性的史书,尤其对汉王朝的历史,对当代汉武帝时代的政治,司马迁始终保持冷峻的眼光。他在肯定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历史功绩的前提下,毫不留情地描绘出刘邦的乡村无赖相和自私、刻薄的心理。对一代雄主汉武帝,司马迁也大胆揭露他任用酷吏,残害人民,任人唯亲以及迷信求仙,滥用民力等种种行径。这些揭露与批判,并不带有丑化的倾向,也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具体可信的体现人物的真实性格的史实记录。从中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怀疑和思考:历史上获得成功的人物,正在掌握权势的人物,并不像他们宣称的那样,是因为拥有高贵品质和道德正义,才得到他们的地位。有时恰恰相反,品格高尚和信守道义的人,往往遭遇不幸和失败,就像项羽、李广都不免以自杀收场。虽然司马迁不曾从理论上揭示其后的规律是什么,但足以启发人们作一番思考。

其次,在衡量历史人物的地位时,司马迁所依据的是他们的实际成就,而不是获得的名位。项羽未尝称帝,但在一定时期实为天下之主,《史记》中便立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之后,是《吕太后本纪》,而没有“孝惠本纪”,因为惠帝虽有皇帝之名,却无皇权之实。《太史公自序》宣称,作《史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那些“扶义m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人得以垂名后世。所以,他很欣赏那些为了求取不凡成就而甘受一时之屈的人,譬如韩信不耻过胯、勇冠三军的季布曾为奴隶,这都是“烈丈夫”才能有的壮举。这或许也包含着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忍辱不死的人生遭遇。

最后,《史记》中是存在一定的伦理评价标准和褒贬意识的。但这个标准并不完全符合统治阶层的利益原则或世俗的道德意识,更不是狭隘单一的,甚至前后略有矛盾。如《伯夷叔齐列传》歌颂了两位贤君子“不食周粟”的忠节;《管仲列传》却又赞美最初帮助公子纠与齐桓公争位,失败后不肯殉节,从囚牢里出来做了齐桓公重臣的管仲,说他“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甚至《酷吏列传》激烈抨击酷吏的残忍,《太史公自序》又说“民皆本多巧,奸轨弄法,善人不能化”,所以酷吏也有存在的理由。这些并不是司马迁观念混乱,而是他看到社会本身的复杂性,需要广泛而多视角地理解各种人物的生存方式,即使是他反感的人物,也尽可能如实描绘,不简单抹杀。

东汉班固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然而,这些恰恰是司马迁远比班固之辈高明的地方。正是由于司马迁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和社会具有独特的、极其深刻的理解,对各种人物的生存活动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不受正在建立起来的儒家统治思想的束缚,敢于蔑视世俗道德教条,也不从某种单一的学说出发来理解人和描写人,《史记》方能称其丰富和博大,产生独特的魅力,而区别于后代所有正史!

注释: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②司马迁.《史记q太史公自序》

③司马迁.《报任安书》

④《史记q伯夷叔齐列传》

⑤《史记q管仲列传》

⑥班固《汉书q司马迁传》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

[2]班固.《汉书q司马迁传》

司马迁写史记篇3

设计思路:抓住中心——“发愤”,复习课文;感受“悲愤”,走进人物内心;感悟“发愤”原因,想象“发愤”过程,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与品格;感受“发愤”结果,产生敬仰、赞美之情;补充出自《史记》的成语,畅所欲言,提高认识,增加课堂的“厚度”;复述课文,课外阅读或上网查找《史记》中的历史故事,了解中华民族恢弘壮丽的历史,激扬民族豪情。

教学目标:1.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2.感受司马迁受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以及他是怎样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

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为什么能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回忆导入,理解“发愤”

1.复习课文内容。

2.理解课题中“发愤”的意思,以及司马迁发愤干什么。

二、感受“悲愤”,走进人物内心

1.回忆前面学习课文的方法。

读课文——画句子——扣词语——谈体会

2.司马迁到底经受了一场怎样的灾难呢?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并在书的空白处上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

3.指名交流:

(多媒体课件出示)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1)这段话中哪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司马迁所受的灾难?(红色突出显示:飞来横祸)

(2)“飞来横祸”是什么意思?这是一场怎样的横祸?

(3)这位将军是谁?谁知道这个故事?(生说或师介绍)

4.同学们,联系你们平时看过的书或电影想象一下,司马迁可能受到了怎样的酷刑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对宫刑的解释)

5.所以当时——(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是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生齐读)

(1)师:司马迁悲愤交加,你能体会到什么?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2)交流体会。

司马迁“悲”的是什么?“愤”的又是什么?(生交流)

(3)师:司马迁又悲又愤,悲愤交织在一起,这就叫悲愤交加。

(4)生通过朗读感受司马迁的悲和愤。

三、感悟“发愤”原因

1.过渡: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最终他有没有这样告别人世呢?后来司马迁的选择是:“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生齐读)

2.过渡:从开始的悲愤交加,生不如死,到后来强烈的求生欲望,司马迁的内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让他忍辱负重地活下去,并坚持写完这部辉煌巨著《史记》的呢?

3.交流:

(1)(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2)(多媒体课件出示)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3)(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

(4)(多媒体课件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

四、想象“发愤”过程

1.是呀!在挫折面前抑郁而终,做一个弱者,还是百折不挠,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司马迁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引读:所以——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2.想象说话(多媒体课件出示)。

同学们,让我们看看画中的司马迁(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此时在他的脸上,我们已经看不到痛苦和绝望,只看到责任和使命。请大家拿起笔,展开丰富的想象,任选一组画面,描述一下司马迁还会怎样发愤写《史记》。

3.交流、点评,学生读课文,读出司马迁的坚强,读出对司马迁的深深敬佩之情。

五、感受“发愤”结果

1.不断地研读、整理、走访、查对、书写,就这样……(多媒体课件出示引读最后一小节)

2.这是一部前无古人的著作(红色突出显示“13年”“52万”)。什么叫“前无古人”?为什么说“前无古人”?

(生答师板书:辉煌巨著)

六、畅所欲言,提高认识

1.(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像)师:司马迁卑微而又高贵的生命在血泪中得到升华,最终凝结成千古绝唱《史记》。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曾经这样评价《史记》——(多媒体课件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教师解释其意)

2.师:《史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没有《史记》,我们就无法了解从黄帝到汉武帝间3000余年的历史。今天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让我们来读读这些成语:(略)。

3.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司马迁呢?你想对司马迁说些什么呢?生练习说话。

4.总结全文: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历史伟人,他叫司马迁;知道他写了一部辉煌巨著,叫做《史记》。老师相信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司马迁的形象一定已在你们心中悄然立起,而且越来越丰满、厚重。《史记》这部书也变得不再那么遥远、陌生。

七、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1.练习复述课文。

2.课外阅读或上网查找《史记》中的历史故事,为班级历史故事会交流做准备。

板书设计: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黄河的精神

英雄的故事

父亲的影响

司马迁写史记篇4

建兰路小学

五年级一班

王楚洋

今天,在语文课上,包老师给我们讲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使我很受感动,给了我很大启发,使我在学习上有了前进的指明灯。

让我最感动的是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课文中是这样写的: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耻辱、痛苦全部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书。

就这样,司马迁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巨著,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司马迁写史记篇5

写作背景:

一,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

二,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官藏的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

三,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关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此期间他坚持编写《史记》。

(来源:文章屋网 )

司马迁写史记篇6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父亲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临死前嘱托司马迁帮他继续完成史书。然而,司马迁因替一位将军辩护而遭受酷刑,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身,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一部鸿篇巨著《史记》诞生了。

司马迁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写完了《史记》,那是多大的痛苦!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才能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了责任感,任何事情都无法很好完成。

试想想,如果校长没有责任感,我们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老师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班级又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即使做一个小小的班干部,也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帮助老师分担工作,帮助同学。如果连这一点点责任感都没有,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为了自己、为了社会,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吧!

司马迁写史记篇7

我敬佩的人  江苏省南京 江宁区上元小学六(4)班 王东

我敬佩的人是司马迁,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上的龙门。他小时侯天天的能听到黄河流去的波涛声。司马迁小时侯最喜欢听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听在心中感到十分激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管修史的官司马谈下定决心要编写史书,史书里记载了关于黄帝到汉武帝之间2600年间的历史。从此之后,司马迁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刻苦读书,他大大充实的历史知识。后来长大之后,司马迁还四处游历,交了许多朋友,扩大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前,伤心地拉着儿子的手说:“等我死后,朝廷会让你继承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啊!”司马迁牢牢记住父亲的遗愿,他天天夜以继日读历史文献,收集父亲留下的史料和自己走遍全国收集的资料。

就这样,司马迁发奋写作,用了18年的时间,在他60岁时,司马迁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是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司马迁的毕生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我敬佩司马迁他有这么大的耐心写史记,如果是我根本没有。前古以来没有人跟司马迁比,我非常敬佩司马迁,现代世界上有很多人敬佩他!

司马迁写史记篇8

司马迁写作《史记》,继承了周公、孔子的思想,这在《太史公自序》一文中有明确的阐述。

《太史公自序》中最感人的部分是“见父于河洛之间”这部分。这里司马迁借父亲之口阐述了《史记》的创作背景,是我们了解司马迁思想的重要文献。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临终前嘱托他一定要继承未竟的事业,做太史公,完成史书编纂。司马谈两次提到周公、孔子,并且告诉司马迁:周公死后的1000年,孔子死后的500年,修复礼乐,整理经典的责任就落到了当时的太史也就是司马迁的肩上,司马迁接受历史的选择,是继周公、孔子之后的第三个振兴儒家文化的人。

《史记》中关于周公、孔子的记载分别在《鲁周公世家》和《孔子世家》之中。世家,是记录辅佐天子、忠信行道的股肱之臣的。作者在《史记》一书中用大量笔墨、饱含深情地记录了周公和孔子的言行,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先贤的钦敬之情,另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文化继承来自这两个人。周公旦,是激励司马迁完成《史记》创作的力量源泉。周公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制定了“礼乐行政”,奠定了中华民族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文化传统。司马迁是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的。周公旦平定叛乱,辅佐幼主,确实是国家重臣,可以称之为“股肱”,然而孔子一生在政治上是失意的,为什么也能名列“世家”呢?这样的安排体现的是司马迁的功名观,也就是司马迁一直强调的“立德、立功、立言”。在司马迁看来,“立德、立功、立言”这三者的地位是一样的。孔子作为史学家,学习、整理、传授古代的文献,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一生的理想就是恢复周公的礼乐制度。孔子一生似乎并无重大的政治作为,但他是通过“立言”而“立德”的,这种功业更能流传千古。司马迁追逐这两个人的脚步创作《史记》一书,于个人而言,完成了父亲对他的期望;于家庭而言,“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于历史而言,不“废天下之史文”。

《太史公自序》一文中,最难理解的就是司马迁与壶遂的对话。这里,司马迁评价了儒家的几部经典,盛赞了先贤的功业,这并不难理解,难以理解的是司马迁矛盾的语言表达。司马迁直接宣告自己的创作是效仿孔子作《春秋》,但又说《史记》不能比附《春秋》。壶遂说,孔子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是讽谏昏君的法典,可是司马迁生活在昌明时代,写《史记》到底是为了“刺讥”君主什么呢?司马迁说自己写史不是为了讽谏,而是为了歌功颂德。其实,司马迁写史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讽谏君主,否则东汉的王允也不会指责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谤书”了。司马迁借回答壶遂的问题,评述了孔子作《春秋》的目的,一是“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二是“拨乱世反之正”,其实质是司马迁写《史记》的真正目的。司马迁面对壶遂的诘责,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师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这种说法既是面对先贤的谦虚态度,也是回避政治诘难的一种手段。

司马迁的这种矛盾态度不仅体现在《太史公自序》中,也体现在其他传记的论赞中。同学们在学习《项羽本纪》和《淮阴侯列传》时要细细琢磨文本后面“太师公曰”的真正用意。因为,要想深刻理解司马迁“尊周循礼”的儒家思想,不仅要阅读《太史公自序》这篇纲领性文字,更要体会每篇论赞的深刻含义。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