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司马光课堂笔记8篇

时间:2023-05-28 08:21:28

司马光课堂笔记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1

所谓“随文练笔”,是指跟随阅读教学,并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的写作训练。科学选择“随文练笔”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关系重大。教学实践证实:准确、巧妙地选择“随文练笔”的生长点是关键。真切自然的切入,才能使学生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话可说,水到渠成且不留痕迹。

一、于动情处写出精彩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文质兼美,情感脉动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情节的深入,人物的渐趋丰满,感情的冲突与转折往往形成文本的耐人寻味之处。捕捉这种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可以有效地使他们将语言内化、将情感积淀。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慈母情深》一文,在一次又一次的品读中,学生的情感之弦被不断拨动,表达欲望被不断激发,正是学生情动时,王老师抓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一句深情描述:“我心潮澎湃,一遍遍地对母亲说,对着那个在七、八十台缝纫机下埋头苦坐的母亲说,对着那个脊背弯曲的母亲说……同学们,‘跑出去’的后面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拿出笔,把你想对母亲说的话写下来”。学生“沙沙”写来,此时他们笔下流淌的岂止是“我”对母亲的诉说,更是孩子们对母爱的重新认识。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学生的感言,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被点燃、激活。“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到高峰时,随文练笔自然水到渠成,此时学生不仅收获了刻骨铭心的感悟,还积淀了扎实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语言和精神得到同步提升。

二、于空白处写出丰富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为了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许多文章的作者都讲究“留白”的艺术。课文中有些内容在描述时仅用简短的、精练的词句带过,具体情节必须由读者在读中领会、读中想象。还有的余意未尽,留给读者无限的想像空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文本的空白点,化空白点为练笔点,拓展文本内涵,训练学生的想像、表达能力。

(一)抓文中的省略号

教材中许多内容的省略处留有发挥的余地,存在召唤力,在言而未尽之处拓展练笔,在充实文本的同时提升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掌声》时,当讲到受到掌声鼓励后的小英,“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教师抓住省略号设计了这样的练笔题:开朗起来的小英还会做些什么呢?学生通过想象,对文本进行补白,从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帮助,用爱去温暖别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爱。

(二)抓语言的拓展点

小学生是一个最富有想象力的群体,他们的想象总是充满了灵性,只有放飞了学生的灵性,才能开发学生无穷的潜能,课堂上抓住语言拓展点进行适时的小练笔,则为学生提供了放飞灵性的天空。

如苏教版第十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结尾处作者写道:“就这样,司马迁发奋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一句话略写了司马迁第二次写《史记》的经过,执教者抓住此处拓展训练,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在这13年里司马迁是如何发奋写《史记》的,请你想一想并写下来。由于“点”选得好,学生写得很好。

如有学生写道:

生1:司马迁为了能把《史记》早点完成,这13年里,他每天笔耕不辍。到了酷暑,天气炎热,蚊虫叮咬,可他依然坚持在油灯下写书。昏黄的灯光映着他那疲惫不堪的脸,汗水湿透了他的背……

生2:寒冷的冬季,冰天雪地,没有火炉烤火,司马迁的手冻得通红,几乎握不住笔,可他使劲搓几下,又重新拿起笔……

这样着力引导学生挖掘“未尽之言”,对文本进行了有效的补充,文本的内涵逐步丰满,文本所塑造的形象更为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的心里。

三、于单薄处写出厚重

在文本的单薄处进行练笔,能活化词语、句子所描绘的形象,变概括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使语言更加饱满、丰润、富有生命力。

本来静止、凝固的“坎坷”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词语被赋予了强烈的、深刻的、奇妙的生命活力,原本单薄的“坎坷”变得厚重了,阿炳这一人物形象也变得丰富了。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2

关键词:激发 学生 学习语文 有效途径

一、名人勤学苦练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杰克・伦敦自修得来的学识

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不久,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一边找工作谋生,一边自学文化,他常常把书与字典的词与句抄写在小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挂在不同的地方,有的挂在上、有的挂在衣架上、有的挂在柜厨上、有的挂在床帐上,有的贴在镜子上,这样便于在刮脸、穿衣、睡觉的时候随时看一看,记一记。有时,把一些纸片放在兜里,出外参加音乐会,拜访亲友或散步时抽出空闲时间读一读,看一看。长期的积累,不断地记诵,终于掌握了大量的词汇,文化素养大大提升,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狼之子》。一生著述甚多,传世之作为《热爱生命》,成为和马克・吐温齐名的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之一。

2.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迁的“警枕”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小时候,司马光和哥哥弟弟一起学习,感觉自己记忆力差。每当教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能背下来了,便一个接一个丢下书,跑到院子里玩耍了。司马光没有走,轻轻地关上了门,集中精力高声朗读,一遍又一遍,读得滚瓜烂熟,然后合上书,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

司马光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更加刻苦。他卧室除了图书和床,没有其他贵重的摆设。非常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用圆木枕头呢?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不分昼夜的攻读苦研,司马迁成了一个博学的人,为编纂《资治通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名人刻苦学习,最终成就了事业,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了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二、优化课堂教学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

1.新课导语的精心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导语是否成功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新颖巧妙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抓住学生心理,扣住心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渲染良好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讲述教学《口技》时,从课题开始,提问:能否描述一下口技是什么呢?学生用嘴摹拟发出了的各种声音。接着说谁能摹拟呀?有的学猫叫,有的学狗叫,有的学羊叫,有的学生……,静静的教室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们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剧增。然后让学生根据注释看课文,找出口技艺人摹拟的声音,提问:为什么要描写如此众多的声音呢?表现的主题是什么?这节课学习《口技》一课,这样一步一步,一环一环,诱导启发,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课的导入一种教艺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仅仅几分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集枯燥、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静态的东西动态化,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媒体与课程、教材、师生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必须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形象的展现在面前,大量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丰富的情景,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获取较多的感性知识,提高感知教材的效率,强化感知强度。例如讲述《中国石拱桥》时,让学生看书图,多媒体课件演示各地石拱桥的自然风光,学生立刻被壮观的情景所吸引,把课文中关于石拱桥的知识介绍,融进在脑里,效果可想而知。多媒体技术进入了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它集音乐、图像、颜色、画面、动作于一体,吸引着学生,学生兴趣盎然。语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必须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每个环节,运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在生动、有趣、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

3.多彩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活动,有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一年级开展朗读比赛、词语积累、查字典比赛、召开故事会,硬笔书法比赛、日记展览、办手抄报等系列语文活动,从“听、说、读、写”入手,养成坚持不懈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初二年级扩展活动,写日记、硬笔书法、办手抄报活动继续,开展作文修改、写信、应用文称谓比赛、演讲比赛等,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丰富语文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大胆地运用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多种途径和方法,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开创语文教学的新格局,让学生进入充满趣味的语文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

[1]雷义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探[J];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2]牛秀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4期

[3]王文华;;变着花样学语文[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4]张永明;;“情境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12期

[5]赵华梅;;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有效性探索[J];新课程(教研);2010年01期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3

“胸有成竹” 镇上通知我上一堂语文公开课,课题是《司马迁发愤写》,起初我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因为去年上过该课。于是便把老教案翻出来稍作修改,仍决定抓住“发愤”一词来串联教学。我自认为抓住这一词便抓住了题眼,可以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围绕“发愤”一词可以引发学生质疑,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然后层层剥笋,从“母亲河的熏陶”“古代英雄故事的感染”“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司马迁的人生追求”四方面,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的精神。通过紧扣“发愤”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加强双基训练,升华学生情感。修改完教案后便信心满满地进行了试教,果如预设,在授课过程中围绕“发愤”一词,“引发质疑”―“合作解疑”―“品读感悟”,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教后评课时老师们认为这一堂课紧扣“发愤”一词,层层推进,教者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是一堂成功的高效课。老师们的评价更是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节外生枝” 到了上公开课的那一天,我自信地走上讲台,在齐读课题后让学生分组学习,提一个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分组讨论交流下来只有一个问题:“司马迁”在写《史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心中一片慌乱,这个问题我没有预设到,况且书上也没有具体描写、叙述司马迁在写《史记》过程中具体遇到什么困难。怎么办?是强行把学生拉回到我原先的预设中,还是尊重学生,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我镇定一下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真会提问题,让我们带着问题去再读读书,从中找出答案。”在学生再次读课文的间隙,我迅速作出决定,尊重学生的选择,放弃原先预设。

“顺势而引” 面对学生的提问,我决定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从学生的问题入手,解决学生的困惑。可怎么解决?在学生读课文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课文中的插图是很好的利用资源。

【实录】

师:你还能从其他地方看出“司马迁”在写《史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生1:我从图中看出,条件很简陋:只有一桌、一灯,而且人还是坐在草上。

生2:我从他的衣服来看,也许现在是深秋了,他穿着还是那样单薄,肯定很冷。

师:你发挥了你的想象,想象司马迁在狱中度过深秋的日子!还有谁?(小手如林)

生1:春天来了,百花齐放。本是赏花、饮酒的大好时光,他却孤零零一人在冰冷的狱中,奋笔疾书。

师:“奋笔疾书”一词用得好。

生2:夏天到了,蚊虫叮咬,又没水洗澡,可司马迁却不改初衷。

生3:冬天到了,他没什么取暖,冷得直打哆嗦,仍专心写作。

师:也许在写作过程中司马迁经历了更多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但他面对困难,退却了吗?

生:没有退却。

师:你怎么知道?

生:从图上看,司马迁席草而坐,神态专注,他忘了一切。

师:他真的忘了一切吗?

生1:他不会忘记父亲的嘱托!

生2:他忘不了身受宫刑的耻辱!

生3:他忘不了他的追求!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生活的简陋,身体的疼痛,心灵的创伤,并没有挡住他写作的脚步,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这就叫――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227-01

回想自己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书时,常常是少数学生还没读完,我就拍手或在黑板上写上“T”,这些学生就只得放下书来,就是有个别学生读兴正浓,想坚持把书读完,也在周围学生“善意”的提醒下闭嘴了。

我带的是低年级语文,虽然我学过儿童心理学,也了解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知道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差,我们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心理,要想方设法地开展教学活动,调动他们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人人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虽然也能采用一些方法,如游戏呀、运用多媒体呀,但却由于种种原因常常简单化,单一化,往往用教师的权威强制学生参与学习。总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多种角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将检查寓于玩字卡的游戏当中,学生学得既主动,又愉快。我想,教师多动一下脑筋,学生就多一份收获,作为教师,学生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是干脑力劳动的,如果不尊重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如果不动脑为学生做好服务,我们真的将愧对“教师”这一称号了。

从教以来,我的课堂闪烁了人文之光吗?我扪心自问。

曾记得在内地上一堂公开课《司马光》,自己正认为上得得心应手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又没有司马光砸缸,那该怎么办?”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问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一下子懵了,根本没去细想,就回了一句:“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当然没有司马光砸缸哟!”课上完后,我还暗自庆幸自己有灵活的课堂随机应变能力,没有因学生的质疑而出纰漏,课上得还算成功。现在想起来,怎一个“哎――”字了得!那个学生所问的意思是,如果司马光是溺水者,旁边又没有能想出砸缸办法来救人的另一个“司马光”,该怎么办?多聪明的一个孩子,多好的一个施行“自救教育”的问题呀,却被我三言两语打发了,忽略了,说到底,这是语文的人文性被我忽略了呀!

一、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好的差的都一视同仁,让他们都在课堂上有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得到尊重,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民主,才是真正的和谐,才是真正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啊!

看来,我真的是该仔细地审视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真的是到了要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某些观点的时候了,也许过去我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总觉得学生如果听说读写的能力没上去,那就是我这个语文老师的失职,因此,我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去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而很少去注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虽然我也学习过,但仍然没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认为那只不过是新课改的一个举措,只不过是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复归的一个昭示,评价体系没发生根本的改变,考试还是考学生语文工具性掌握得怎么样,谁还去考人文性掌握的怎么样?这也没法考呀?所以,在教学中,我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试想,课堂上哪有人文光芒的闪烁?

二、关注差异,促进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其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笔者在阅读课上指导朗读时,让学生自由选一个同学作为竞争对手练习,然后上台比赛。对于平时读书不流利的学生,只要他敢于挑战优秀的学生,就给予肯定。在课堂上,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积极举手发言的就要进行肯定。差生的努力尤其要及时给予鼓励,不要因为答案不标准或错误就冷落他,应告诉他,只要努力,你就会和成功越来越近。当每个小学生看到自己经过努力所得到的成绩都能得到肯定时,他们会为之骄傲,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从而产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生生互动,自主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看似体现学生自主发展、进行人文关怀实则搞形式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首先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展开讨论、交流、操作、探究的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总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崔 峦.小学语文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5

加深对文中词句的理解

理解文章,词句是基础。而文中有些词句的意思常常难以言表,特别是对于缺少阅历的小学生,往往说不清道不明。这时,如果辅以电教媒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大自然的文字》一文中涉及的一些星系、云层等知识,要把它们讲清楚实属不易,在课堂上用投影将它们演示出来,不但省却了教师大费口舌,学生也会看得清记得牢。再如,古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呢?这也可以用多媒体演示一番,把诗歌中的意境用图画或者动画表现出来,将呆板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图文,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在获得深刻的印象并且陶冶情操的同时,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创设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境

语文教材中选取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而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语言文字来再现生活中的自然风光、社会风貌、人生百相、情感历程的,使用的语言往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文章特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更好地突出文章的语言特点,营造作品的情感氛围,从而强化其作用,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望月》一课时,我先在大屏幕上打出一幅海上明月图,配以一段轻音乐,然后导入课文……这样一下就把理解课文的情境渲染出来了。例如,在教《大江保卫战》一课时,我通过DVD播放了一段反映一九九八年洪涝灾害中官兵奋勇抢险、舍己救人的录像,学生目睹了那惊心动魄、激动人心的感人场面,觉得文中所描述的画面和人物一下子真切起来,从而自然而然地对战士产生崇高的敬意。

提升学生的情感,启发想象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6

关键词: 语文课堂 “静” “心静” “静境”

“夜静春山空”是王维《鸟鸣涧》中的诗句,诗人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远离喧嚣、幽静洁净的世界。《鸟鸣涧》启示我们,王维心中有一座空山,一轮明月。这是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所朝思暮想的精神家园,也是语文课堂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留意现今的各种研究课、示范课、研究课,以及各级优质课竞赛,不难发现,不少老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出彩”,为了让自己的课赏心悦目,片面追求多样化的活动。不少课堂正在步入片面求“动”的误区:只要运用多媒体,则求图文并举、声像并茂、动感十足;如果诵读,就一定要书声琅琅、震撼人心;讨论探究,则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热烈动感”;交流合作,则求热烈活跃、高潮迭起。显然,这些语文课正在忽视潜心静读,冷落凝神静思,似乎唯“动”是好。记得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曾经说:“现在,我很少在优质课竞赛中看到‘默读’的场面。应该说,全班学生那样一种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默读’场面同样是撼人心魄的,也是最利于学生体验的。这样一种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沉浸于文本的读书样式正在阅读教学中走向衰落,甚至走向消亡,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这无疑是颇有见地的深沉呼唤。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使得课堂热闹了,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讨论积极,发言踊跃。但我们稍微冷静反思一下就会发现,在这热闹背后的问题: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情况都存在一定的疑惑。因此我觉得语文课堂需要“冷静”一下,教师要静下心来静心地做好课前准备,保持一颗冷静的等待之心,即要培养学生平心静气地默读、安静用心地倾听、冷静凝神地思考的习惯,使语文课堂真正地和谐起来。

一、教师首先要有“人闲桂花落”的“心境”

1.静心地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在课前静心预设课堂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到学生特点、教材特点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等,充分预设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设计立体的、多层次的教学过程,课上就能抓住学生的问题或者精彩生成进行有效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课堂富有生机。

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我在学生品味诗歌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从诗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诗人心情的词。从哪些地方还能体会到作者的这种心情?学生很容易地找出“喜欲狂”这一词语,并通过“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等诗句加以印证。这一提问是为后面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打基础。紧接着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如此高兴,以至于失了常态呢?绝大部分学生都只能理解到“久别故乡的杜甫,终于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返回故乡,所以如此高兴”这一层面。当然,也可能个别学生有其他的理解。不论怎么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不能否定,而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看看在逃难的路上,杜甫的喜怒哀乐和所思所想:①蒙蒙的细雨,让杜甫的行程倍加艰难,他却因为春雨滋润了农民的庄稼不怒反喜,我们一起来读读杜甫之“喜”。(准备课件《春夜喜雨》,领生齐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自己都朝不保夕,却还在为国家之衰败而哀,我们再来看看杜甫之“哀”。(课件《哀江头(节选)》,领生齐读:“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③风卷茅屋,他不叹自己的悲惨遭遇,却想着天下的贫民居无定所,这就是杜甫之“忧”。(课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领生齐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教师如果没有在课前静心准备,没有设计这些环节,学生就无法更深刻地理解杜甫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理解杜甫“喜欲狂”的深层原因。如果没有考虑到教学过程的细节,那么怎么会有课堂上“生动”呢?

2.教师需有一颗冷静的等待之心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为学生创设“静思”情境,不要急于“赶场”。例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师:司马迁受到了酷刑,为什么还能坚持把《史记》写下去?

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并作批注。

(学生读书批注,师巡视指导,约11分钟,之后,师生交流。)

师:想想看,还有什么原因使司马迁活了下来?

生: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师: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为了《史记》,司马迁忍辱含垢,活了下来。司马迁不停地写作,写了整整13年,才完成了《史记》。司马迁写完《史记》,心血耗尽,与世长辞,你觉得司马迁的死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

生:重于泰山,因为他完成了一部前无古人的巨著――《史记》。

生:重于泰山,因为他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司马迁死而无憾。

师:司马迁完成的是一部怎样的《史记》呢?谁来读读最后一段。

(生读最后一段。)

师:《史记》是一部辉煌巨著,洋洋52万字。(展示两卷本的《史记》)。52万字的《史记》是沉甸甸的,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为什么说《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

生:因为司马迁接受宫刑,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完全是为《史记》而活着。

生:司马迁把《史记》看成了自己的生命,《史记》里凝聚着司马迁的生命。

师:后人对司马迁的死记载了了,实际上,写完《史记》,生命对于司马迁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他活着就是为了写《史记》。再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鲁迅先生这样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一起读:(大屏幕出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鲁迅

……

师:司马迁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史记》的诞生,他的著作竖立起了一块历史的丰碑,司马迁因《史记》而流芳百世!

在这11分钟内,看似课堂沉闷,但细观学生,他们或举笔圈点,或与同桌讨论,或摇头叹息,或紧握拳头作愤然状。这正是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披文入情”的合理时机,这正是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这过程中,学生不是把自己放在了文本的对立面,不是一个冷静的阅读者,而是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虽然学生体悟得还不深,但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感受。因此,学生才能够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自己的情感。

崔峦老师曾指出:“语文教学应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不要把语文都讲肿了。学生自读自悟,静下心来读书、思考,是必不可少的。”欲速则不达,宁静可致远,语文教学要创造一个给学生静静思索、品味的时空,让课堂张驰有度,动静相宜。

二、给学生一个“时鸣春涧中”中的“静境”

1.平心静气地默读

默读能最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体现终身化学习的需要。默读能促进学生静心思考,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摄取信息量。默读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更能关注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默读的一般要求是不指读,不出声,一边读,一边思考。因为默读不出声,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既保证环境的安静,又有利于集中思考问题,不轻易疲劳。教学实践证实,默读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平时看书读报,人们往往采用默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十分重要。

默读,要讲究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默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有:①动眼不动嘴。凡是动嘴的默读不是真默读,而是“默朗读”,那是很难提高默读速度和默读质量的。②边读边想。学会在默读中思考,在默读中分析综合、质疑问难、欣赏评价,是训练有效默读的基本方法。③边读边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提倡默读时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提高思考的质量。④训练“一目十行”地阅读。默读既要会精读,又要会速读;既要“咬文嚼字”,又要“一目十行”。信息时代对速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速读,“一目十行”的功用已越来越显著。方法的掌握靠反复训练,训练得多了,就可以养成终身受用的习惯。

因此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静心默读,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2.安静用心地倾听

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普遍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且喜欢打断别人的发言。在语文课堂上,首先要明确倾听要求。在培养小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过程中,我首先要求学生做到在听别人说话时两眼一定要看着对方,在听的同时动脑思考,“眼睛――看,耳朵――听,动脑筋――想”,这样做可以提醒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倾听方面来。对那些不能认真听别的同学发言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提醒学生注意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老师可以进行课堂巡视,用目光或适当的动作提醒那些开小差的孩子注意认真倾听。

(1)注意倾听技巧的传授。为了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我注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倾听能力培养的小技巧,比较有效的做法是经常要求学生重复刚才老师或同学说的话的内容,然后进行评议。例如:“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刚才××同学说的是什么,你认为正确吗?”“刚才老师说的是什么?请你再说一遍好吗?”让学生复述别人发言内容,就是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在习题的反馈矫正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发言,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一起判断是否正确,这样在训练每个学生都注意倾听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积极性。在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时,我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大家讨论发言后,请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来做代表,说说你们小组同学是怎样想的,并且要求每次推出不同的代表。这样就会促使学生主动专心地参与到讨论活动中来,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有意识地将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表达出来。

(2)注意倾听评价。在每次听完了同学的发言后,我注意对发言内容及时进行评价,既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又及时对错误进行矫正。也可以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发言,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并进行判断。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你认为这个同学的发言说得非常不错,请你把掌声送给他。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认为他的发言不完整,请你举手,可以作补充发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及时表扬和夸奖听得认真的同学,让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倾听方面来。

只有静心倾听,才会将自己的看法、体会和别人的进行比较,才能将自己的阅读体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思维才能真正地“动”起来,语文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3.冷静凝神地思考

在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马上议论纷纷,似乎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而若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静悄悄的,就是失败的。独立思考表现为凝神静思的学习行为,是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学生获取知识、寻求自我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精心思考能力的培养。

(1)将问题择优筛选。教师若循着课文情节的发展或作者叙述的顺序一路问到底,当然不妥当,因为这样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优化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既乐思,又深思。例如,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文时,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我组织学生讨论后,筛选出了两个关键的问题:1.我们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物理天才呢?我们从哪些语句中可以具体感受到霍金是生活的强者呢?2.面对轮椅上的霍金,假如同学们都是一名记者,给你一次采访的机会,你想向轮椅上的霍金问些什么呢?设计这样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便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给学生留足“空白”。有难度的问题提出后,不宜急于让学生讨论或解答。教师应留出一定的时间,为学生营造静思默想的氛围,让其有充足的时间理解语言文字,组织内在语言,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空白”,或叫“静场”。有些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多用讨论而不用“静场”,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他们可能认为讨论显得课堂气氛热烈,效果好;而“静场”易让人觉得课堂冷清拖沓,教法不当,教学不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的时刻。”“空白”处正是学生思维拓展、想象驰骋的天地,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定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生出许多奇思妙想。一堂课中,既有冷静深刻的思考,又有热烈愉快的讨论,一张一弛,一静一动,相辅相成,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当教师把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抛给学生的同时,也应给学生一定静心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发展思维。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因此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也一定让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一下子课堂活跃了,学生踊跃参加。但当交流时,我们又会发现,发表自己见解的还是那几个老面孔。这样的合作有意义吗?其实我们在合作之前应该给学生一个静心思考的过程,让学生都能想一想,再进行合作讨论,取长补短。合作之后也应让学生静心思考一下,通过讨论,我有了哪些收获。这样可以让合作的效果更好,让学生的思维和语文能力在合作中真正得到发展。

我们期待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美好意境能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7

关键词 电子白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034-0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新课标教学改革的逐步实施,有越来越多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出现在小学语文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有效利用白板教学,提高学生课堂效率,已成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

1 丰富教学资源──让课堂更实效

小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不足,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够完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迫切需要语文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增加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而白板教学就是丰富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在使用交互式白板丰富教学资源时,教师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

1)交互式电子白板自身具有强大的教学资源,具有大量的课文图片、视频、资源连接等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运用白板的技巧,做到随用随查,随查随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接触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

2)电子白板资源库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了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上接触到最优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注意电子白板的资源共享,把收集到的教学资源公布到互联网上。

3)教师在备课环节应该按照不同的素材、题型分类整合教学资源,这样为课堂节省出大量的宝贵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利用之前准备好的图片、视频为学生还原课文场景,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如在讲解《司马光》时,教师可以先通过白板向学生展示课文前半部分:当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水缸里时,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去找大人,有的吓哭了……这时再配上课前搜集到的图片,使学生仿佛也在事发现场一样,着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接着,教师就让画面和文字暂时停在这一部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自己也在情境之中,会怎么办呢?等待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后,再告诉他们司马光的做法。同样是利用白板播放文字和图片,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缸,用力几下就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从而顺利救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看到这一幕幕画面,学生才感到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么简单的办法!而一些已经想到了这个办法的学生自然会信心大增,对课堂的兴趣也随之提高。另外,教师也可以直接播放“司马光砸缸”的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整个过程,增加课堂实效。

2 突显重点难点──让课堂更灵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有效的讲解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而白板教学就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白板教学可以清晰教师的授课内容,理清学生听课思路,使学生更容易把握住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在使用白板时应该注意下面几点事项。

1)灵活运用白板批注功能。语文学科是一门思维要求很高的学科,要求学生能够随时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白板的批注功能,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时改正。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本次课堂中需要学生重点记忆的内容采用特殊标注,这样学生自然就会被标注的重点内容吸引,而无需教师的特殊强调,大大节省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

2)教师要用白板为学生解决课文中不易理解的部分。小学生极易被周围新鲜的事物吸引,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这一特点为学生解决教学中的疑惑之处,促进其吸收知识。如在学习《长征》时,学生必然会对红军长征的一些内容感到困惑。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征,可以使用电子白板的绘图功能绘制红军长征的路线图,路线图中要有重要要素的标注,这样就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并且也能使其感受、体会到红军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并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行进路线,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又如,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小猴子下山》等文章时,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城市之中,几乎没有见过小蝌蚪、小猴子这些动物,对它们的了解很少。教师可以在讲课之前用白板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先展示动画图片,学生大多在动画片中见过,所以能认出来;接着再展示动物真实的图片,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充满好奇心、求知欲与学习热情时再开展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在讲《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在播放小蝌蚪与白鹅等动物图片的同时,还可以播放它们说话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趣味十足,学生被小蝌蚪、青蛙等动物生动、有趣的对话深深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此时讲课可以获得很高的教学效率。

3 加强师生互动──锻炼学生写字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写字是一项十分关键的任务。字迹是一个人的脸面,需要从小培养,而如何训练小学生写字一直困惑着语文教师。电子白板的出现为培养学生写字能力提供了捷径。

增加学生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训练小学生写字时,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练字、写字的兴趣。电子白板中自带动态演示字体结构、笔画顺序等功能,在演示过程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随着白板中演示的汉字而进行书写,这样就大大规范了学生写字的笔画顺序。例如,在学习“臼”字时,大部分学生习惯写完短撇和竖后写横折,接着是两次短横,最后为长横,坚持这种从外到内的顺序,而且在写嫂、插、搜、舅、稻、舀等由“臼”构成的字时都按这个顺序。教师利用白板展示字的写法后,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正确的笔顺为短撇、竖、短横、横折、短横和长横,也就是从左到右的顺序,从而更正自己的错误。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8

关键词: 苏教版《〈史记〉选读》 课程资源 精致有效整合

新课标规定:高中阶段选修课必须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为高中语文课堂弘扬传统文化,让高中学子们走近大师、阅读经典提供了政策和理论上的支撑。在诸多经典之中,《史记》“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可谓集先秦、汉初文化之大成。开设选修课阅读《史记》,不是为了简单记住几个繁琐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是要从研读中汲取精神养料,学生通过文本在与司马迁及其刻画的历史人物的对话中学习做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构建更为完美的人格,以期对个体人生奋斗有所助益。既然如此,那么逐字逐句地串讲,把作品肢解成一个个实词、虚词和一串串特殊句式的落实就完全违背了《史记》选修阅读目的的需求。回顾近年《史记》选修教学实际,我发现选修课程成了必修课程的简单补充,课程真正目标的旁落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单一,使篇幅较长精彩的篇章在字解句析中丧失它的特色和灵魂,使整个阅读过程远离对艺术和生命的多样感悟,最终走向沉闷和倦怠,从而造成教学进程滞缓和教学效率低下。

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要真正实现选修课程教学的突破和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精致有效整合必不可少,只有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平台,才能使合作探究的活动走向深层,进而读出《史记》之神髓。

一、精选教文,板块整合

苏教版《〈史记〉选读》编写自成体系,有其归类上的理论独到之处,却未必是实际教学的最佳体系。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和学生认知情况的基础上对教材作适合自己教学的有效调整是系统教学《史记》的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案如下:第一阶段是认识《史记》和司马迁的关系。结合《必修五》刚学完的《报任安书》来研习《太史公自序》,深入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的关系。然后直接跳转第四专题“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的研习,通过屈原的以死明志和管仲的“不羞小节”洞悉司马迁的生死观,结合《孔子世家》破解其“立功、立德、立言”的价值观。第二阶段是学习《史记》人物。首先是帝王系列:《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一为无赖布衣,一为名将之后,逐鹿中原,在明争暗斗、强弱逆转中结局大相径庭,史家之思、探究之点不言自显。其次是将相系列:《淮阴侯列传》、《李将军列传》和《魏公子列传》,于其起伏人生中感受其鲜明个性、不凡气质和悲慨命运。最后是布衣系列:《刺客列传》和《滑稽列传》,一者以剑慰平生,一者以言谏君王,于此尽显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第三阶段是综合探究,回顾所学,简介第二专题“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了解《史记》对后世的影响。在搭建基本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深入探讨研究,拉高视点的高度,拓宽视域的广度,方能成就目光的深度和视角的新颖,在如此的合作探究中方能言之有物并真正走向深处。这样的体系编排的教学效果显然是按教材体例按部就班教学或者随意挑选篇目教学无法企及的。

二、多样裁剪,篇章整合

在明确了重点篇目和合理教学体系之后,实际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文本研习就成了我们直面的问题呢?由于《〈史记〉选修》绝大多数篇目都很长,若囫囵吞枣,势必食而不知其味,难品文本精妙之处;若逐段串讲,就把选修教成了必修,甚至“逼修”,势必耗时费力,难激学生探究之趣。可见篇章内部巧妙裁剪和篇章之间有效整合必不可少。

1.单篇裁剪,求完整求精巧。

《〈史记〉选修》不少选出的精读篇目篇幅较长,非一两节课所能驾驭,在篇章教学重点的宏观把握前提下,合理裁剪语段,凸显每一课时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独特性。例如苏教版《高祖本纪》,全篇共20节,共记述了刘邦崛起草莽、入关破秦、与楚相争、称帝封王、诗酒还乡等诸多史事。编写者将其放入“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专题,历来一线教师实际教学中为了说明史家秉笔直书之品,有意凸显刘邦狡诈圆滑、寡情薄义的一面,似乎他胜于项羽之因就在于他的狠和诈。这是对刘邦的误读,对史迁之意的曲解,也违背了编写者组材的本意。若对文本做如下裁剪:1―4节作为一课时,凸显其生不凡、其相不俗、其志不小等见司马迁君权神授之见。5―10、16作为一课时,刘邦礼贤纳士、虚心纳谏,转败为胜,先行入关;项羽刚愎自用,不听忠言,转盛为衰,错失良机。刘邦入关,赦秦王,除苛法,安百姓;项羽入关,怨怀王,烧宫室,杀百姓。刘项强弱胜败之中见史迁人心民意之重。8、11―14刘邦用人用计之高,临危屈伸之能。4、15、17―20,刘邦安邦定国之忧,其人其品之欠,明秉笔直书史家之品。在固有语段的重新组构中实现课时内容的完整,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构思的精巧,于此揭开蕴于春秋笔法中的真见解。

值得一说的是,单篇语段裁剪成块之后,组构的顺序也不是死板的,当以具体篇章特点和教学重点力求最佳最巧顺序,比如《刺客列传》教学,有老师就以“失败的‘竖子’缘何名传千古?”即文本12节引入,抛石激浪,由学生自组探究人物形象,基本从行刺前的准备、临行时的心理、廷刺中的表现、行刺前的际遇四方面审视,学生自选其点,充分探讨,从而在共享中实现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剖析,得出“失败的荆轲怎不名传千古?”的结论。以一问统全篇,让学生在存疑解惑中,对人物有感触,对历史有感悟,使经典篇目越咀嚼越有味道。

2.多篇比对,明深意现特色。

历史由人物活动的无数场景组合而成,历史场景必然地总纠结着人物的爱恨情仇,你争我夺,由多个人物来演义。《史记》作为纪传体史书,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将记言、记事相结合。司马迁独创“互见法”来塑造人物,把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一桩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写在数篇中,参差互见,相互补充。我们分析人物形象、历史事件时将相关篇目比对,对于充分了解丰富的人物性格,正确把握复杂的历史事件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分析采集《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中人物塑造时互见之处见下表:

若不将三篇传记比对探微,不足以真正了解刘邦、项羽、韩信,三人相生相克,演绎了生命的华彩,也痛饮了人生的苦酒,不比不足以明是非成败之因,不比不足以现个人性格神采。再如:《滑稽列传》与《李将军列传》稍作比对,淳于髡谏威王长夜之饮,极尽铺陈,泼墨如水;李将军指挥上郡遭遇战,寥寥几句,惜墨如金。优人滑稽多辩,故人物塑造重精妙语言刻画;李广讷口少言,故人物塑造重传神动作雕琢,于此可见史迁摹形传神,刻画艺术之高。

3.原文精选,明因果全视角。

《〈史记〉选读》大多是长篇节选而成,编写者虽自有其用意,但有的篇目节选之后却不一定是最适合实际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在处理好单篇剪裁、多篇比对的情况之下,对《史记》原本相关资料的精选和有效利用也是必需的。比如《高祖本纪》教学中可补充《史记・高祖本纪》的高祖醉斩白蛇等相关语段资料,一则明司马迁于历史成败中“究天人之际”得君权神授之见,二则亦可明《淮阴侯列传》教学中“立汉赤帜”之前因。再如选读文本的《项羽本纪》直接从“巨鹿大战”跳到“垓下之围”,教师如不补充相关背景,阐明事件前因后果,学生在没有总揽当时战局形势的情况之下对人物言行的探讨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必定是欠缺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精选《史记》原文章节,与教材节选文本构成有效比对点,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和探究其中的疑点、难点,进而去观照历史,全面认知历史人物和形成个性化的见解。比如解读《项羽本纪》之霸王别姬时,被围垓下,悲歌慷慨,泣数行下,热血柔情。援引《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中同样身陷险境时,刘邦兀自逃命,几次三番推坠儿女、冷血寡情的语段作比较分析。刘、项二人性格各自丰满,司马迁之意不言自明,同时也为学生对刘、项二人的是非评点提供全面的视角。

三、资源类聚,古今沟通

选修课程学习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研读、探究的基本方法,此时教师需要合理整合丰富多样的资源,为学生的研习和探究提供有效文化“场”,力求使探究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发展。

搜集各类相关资料,搭建广阔的思维平台。如《淮阴侯列传》中,关于韩信“谋反”被诛一段教学,要整合丰富资料,方能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需补充《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项王手下武涉和齐人蒯通对韩信的游说,以及韩信的回答;《史记・高祖本纪》中韩信劝刘邦决策东向争权天下时对形势的分析;韩信墓前“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的对联;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等等。教学中甚至可以引用各类专家学者对某些历史时间、历史人物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文献资料,指导学生思考探究,用现代人的观点引爆思维,在思维的碰撞中,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发展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整个自主合作探究中不必强调一定的结论,也不必强求所谓的突破,学生对问题理性思考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过程本身就是选修教学的关注点所在和开设这一课程的目标所在。

《百家讲坛》与《史记》相关的讲座,如《王立群说史记》、《易中天评汉代风云人物》等;由《史记》改编的优秀影视作品,如:《楚汉风云》、《刺秦》等;与《史记》有关的绘画音乐如《霸王卸甲》、《十面埋伏》等,经过筛选和剪辑,与课堂教学设计巧妙整合,都能成为有效的课程资源。把名师请进课堂,把剧院搬进课堂,把音画引进课堂,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各种媒体,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与现代文化元素的交融中,内化为学生内在的文化素养。

德国的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丰富、有效、精致化整合课程资源,是让自主、合作、探究走向深层的前提,是《〈史记〉选修》教学实践的重要的第一步。要实现教育理想――新课标、新课程、新语文,还需要耕耘者更多多样而有效的教育活动设计、实践、反思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