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初中地理所有知识点8篇

时间:2023-03-07 15:03:23

初中地理所有知识点

初中地理所有知识点篇1

关键词:兴趣;主体作用;生活化教学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其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很多学生都对地理课堂教学产生了厌倦感。加之初中地理作为副科在初中教育中不受重视,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如今,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带动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倡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科知识的实际性等等,使得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成为教师重视的话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地谈一下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提升途径。

一、以兴趣来推动学生学习地理

传统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依据教材内容来硬性地让学生掌握或者背诵一些地理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加之初中地理知识的枯燥性使得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匮乏,致使课堂效果低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行使某种行为的主要动力,属于内部动力范畴。因此,笔者认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要想提升教学效果,首先需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以兴趣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笔者在教学中以生为本,通过关注学生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初中生都喜欢地理教材中的地图,其实初中生的好奇心强、有活力,已经初步具备探究能力,鉴于此,笔者则以地图为基准,通过培养学生读图来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并且运用读图来解决实际地理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所在,增强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情感,借以促使学生主动开展思维,学习、探究地理知识,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活跃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本身属于动态的。新课程指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科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促使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活跃课堂教学,借以来推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形成。如:在学习“地球地图”时,鉴于此部分知识点的枯燥,笔者引导学生开展想象思维,即:运用具体的教学工具(多媒体图画或者地球仪等等)来让学生想象我国处于地球的什么位置,地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的国家在地球上的大概位置,等等,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来实践、感受,促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地理学习活动中。尤其是新教材中添加了活动内容,旨在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践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运用教材的这个特点将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借以来推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充分显现。如:在学习“多变的天气”时,笔者出示多幅天气图片来让学生进行分析,之后让学生以“多变的天气”为中心来自主设计“活动”,诱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性,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深入掌握地理知识,增强自我地理综合技能。

三、从实际出发深化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所谓从实际出发,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来开展教学。从某些方面而言,实际出发也属于“生活化教学”范畴。初中地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诸如:多变的天气、气候、岩层结构、国家的地理位置、各国首都、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等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也是生活中的常识性知识。以实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熟悉感,使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地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密切性,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深化初中地理教学效果。如:初中地理知识主要是强化学生对一些国家、地区、气候、地形等知识的认知和记忆,属于文科范畴,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以学生的所见所闻为切入点来循序渐进地拓宽学生探究、学习地理知识的道路。如:在学习“地形分析”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思考自己现在生活的地方属于什么地形,之后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在地形的特点进行描述。这样以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为基准点,层层拓展,诱发学生不断深入地掌握地理知识,不仅教学的可行性很强,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等等,有利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发生质的变化。

总的来说,初中地理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依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以生为本,强化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感知、体验,活化课堂教学,借以来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所有知识点篇2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知道的道理,凡是适合学生的方法就是好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也涌现了不少适应新形势的教学模式。

教学调查表明,进入高中后由于教学内容增多,难度增大,加之学生初中地理基础普遍较弱以及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地理感觉吃力。而高二文理分科后,对地理的要求又有所提高,但由于高一地理基础没打好,所以不少文科生再次限入对地理的恐慌之中。如何做好这一阶段的衔接,我以为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教师要熟悉初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以及地理高考大纲,然后根据大纲要求制定学科体系及切实可行的衔接方案,然后按照方案有计划的实施。教师最好能把教学要用的系统资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找出需要精讲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任何学是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甚多的循序渐进过程。教师要研究初高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学习特点,要学习新课程理念,偿试和推行已经论证过的好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加强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衔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通过建构模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增强探究类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综合分析能力。对于大部分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要舍得花时间进行专题研究和突破,这样更容易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要做到初高中教学有效的衔接与有机的融合,教师不但要对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了如指掌,同时也要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熟稔,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体系,高屋建瓴,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成竹在胸。在教学前教师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在初中哪些知识讲过,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需在高中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作适当的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要求,确立高中教学目标。有些学生一时应接不暇,知识难以消化吸收。教学时应在已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设计,尽量地将知识系统化、简单化,对难掌握的要细化、具体化、形象化。

第四、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不是初、高中知识简单的罗列与堆砌。也不是将初中知识拿来生硬地安插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科学的教学与学习应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与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选修必修教材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地理事实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案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在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方面知识精练提出,重新剪裁,合理搭配,融合在一起。

初中地理所有知识点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概念图

新课标的出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彻底.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按照新课标进行高效率教学是值得教师思考的课题.概念图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帮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概念图的定义

概念图分为概念构图和概念地图两大类.概念构图更加重视制作概念图的过程,而概念地图则是重视概念图的成果.概念图能够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物理知识,将课本上的知识通过图片、视频影响等方式进行表达,这不仅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具体概念有了深入了解,还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并实际运用.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概念图制作方式比较

1.传统模式.在上个世纪中期,概念图由国外学者提出并加以运用,由于当时科技发展的限制,概念图都是通过手绘来进行完成,一般学者在制作概念图时仅仅需要纸笔.传统模式的优点是绘图方式比较简便,缺点是手绘概念图需要极高物理知识素养并且耗时长.

2.现代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绘概念图已经临近淘汰,就像工程施工图一样,科技发展之前设计师都是手绘图纸,现如今设计师绘图时都利用CAD等绘图软件来完成,概念图也是如此.由于现代概念图软件的出现,使绘图人员更加方便简洁地进行绘制,计算机绘图有着传统绘图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绘图软件不仅能够精准绘图,还能减少绘图时间,使概念图内容更加丰富,唯一的缺点就是使用者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三、概念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性

1.针对性.由于物理知识繁多且复杂,所以在绘制初中物理概念图时要突出物理知识的要点,有针对性地对于知识要点进行绘制概念图.此外,还要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自身认知范围进行概念图的绘制.

2.发展性.由于初中物理知识都是一环套一环,所以在绘制概念图时一定要注意将知识要点的连接部分做好标注,随着以后初中物理知识的深入再将原有概念图进行拓展,使概念图具有一定的发展性,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

3.多样性.虽然物理知识的所有要点都是固定的,但是根据概念图的多样性能够将侧重点和知识要点进行改正,使其不被课本上的知识所限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现有物理知识程度绘制概念图,能够发挥概念图的作用,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4.简洁性.物理知识是非常繁多复杂的,初中物理课本上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是仍然对初中生是一个难题,概念图具有简洁性的特征,能够将初中物理繁多复杂的知识点通过简洁的概念图方式进行传递.简洁明了的概念图,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使概念图发挥到最大效果.

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的策略

1.明确知识要点绘制概念图.在绘制概念图时,要明确物理知识要点,不能盲目地将所有课本上的知识点都绘制在概念图中,概念图要求简洁明了,能够使学生轻易了解基本知识要点.在绘制概念图时,一定要明确知识要点的选择,根据知识要点和学生的实际物理知识情况进行划分,教师利用概念图稍加引导,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2.整理知识,师生共同完成概念图.教师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利用概念图来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并且要让学生自行绘制概念图.教师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使学生能够总结归纳知识要点,通过知识要点来回顾课堂中所学知识,利用物理的逻辑性进行概念图的绘制,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使学生具有自主归纳总结物理知识的能力,学生自行绘制的概念图其根本作用和意义是教师绘制的概念图无法比拟的.

3.利用概念图巩固知识.教师利用概念图对其中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重新将课堂中的知识要点复习一遍,并能够通过概念图的知识节点延伸到其他知识要点,这样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基础概念和物理规律有全方位了解.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了解物理规律.利用概念图的多样性、简洁性、针对性和发展性解决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革命性创新.

初中地理所有知识点篇4

关键词:细节教学;初中化学教学;知识点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育教学中,化学知识体系包含许多概念和原理等。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初中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细节教学与知识教学之间的联系,促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注重实验教学,通过观察指导,促进知识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较为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辅助资源。通过开展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促使其学习兴趣得到一定的培养[1]。例如,在初学阶段,为了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教师可以利用两个简单的小实验(敲碎饼干和点燃纸片),促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不同点。经过实验学生可以发现,敲碎的饼干仍然是饼干,味道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而燃烧后的纸片就变成了灰烬。从而得出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而性质发生变化并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结论。借助适当的实验演示能够促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二者的区别,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加强对知识点的辨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很多知识点在概念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细节的不同导致其整体内涵完全不同。因此,在初中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注意对知识点中关键词的辨析,促使其形成严谨的思维。例如,在“化合物和单质”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对化合物、单质、纯净物、混合物之间的不同形成一定了解,即明确单质与化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再通过组成元素等判定其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3.加强对问题的剖析,明确问题细节

化学是一门较为严谨、精练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化学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对相关知识进行相应的解读,把握知识点中的细节,才能对其形成深刻、准确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以“溶解度”相关知识点为例,由于溶解度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所以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溶解度定义中的关键细节出发,对其加以分析,将其分成四个部分,即一定温度条件、溶剂的量为100克、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在对定义进行剖析后,学生就能够快速地理解溶解度定义的核心,从而掌握这个概念。

4.加强对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的教学

由于化学知识体系中许多知识点存在联系,因此,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紧扣知识点的细节联系,加强对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的教学,促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拓宽学生的视野。以“盐的概念”相关知识为例,教材中对盐的定义是含有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化合物。然而实际上,单纯依据这个概念很难判断一些物质是不是属于盐类,如硝酸铵(NH4 NO3)、氯化铵(NH4Cl)。因此,在这类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这个定义进行外延,即含有酸根离子、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盐类物质,或者是含有酸根离子、铵根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盐类物质。通过定义外延,知识点的内涵没有改变,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就可以正确地理解知识点[2]。

5.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类和总结

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知识点较为繁杂,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和整理,明确相似知识点之间的区别,着重关注重c知识。例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学生需要对原子、离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进行归纳分析,明确不同概念之间细节上的不同,从而发现其中的关键与核心,以便正确理解和记忆。

6.加强知识点细节训练

在完成阶段学习后,应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训练,以此来巩固所学知识。在细节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辨析的方式或创新解答的方式扩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明确相似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能够灵活运用各类知识点。

综上所述,由于化学的学科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细节教学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由于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较为零碎,学生需要进行整理、分析、理解,才能实现内化。所以在初中化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细节教学出发,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杨 军.细节教学与初中化学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版),2015(28):286.

初中地理所有知识点篇5

一、画图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一)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

当前,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大量的图片,图片成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观察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由此可见,无论是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内容,都与画图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熟练掌握画图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初中物理教材,使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更好地认识初中物理知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般来说,初中生的逻辑思维需要直观和具体的感性经验提供必要的支持,所以在开始阶段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感性经验的影响。如果要发展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就需要首先发展初中生的形象思维。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使用画图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形象思维。画图法符合初中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有效地保证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水平。

画图可以弥补教学的不足,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成像规律,大多学生都难以理解和记忆,像距和物距混淆,通过作图可以弥补实验观察不严密的不足。我把凸透镜成像规律画图如下:

这样学生既方便理解,又容易记忆,教学效果明显。

(三)有利于更直观地开展启发式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开展直观性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提高其对于规律的认识水平。而图示就是直观方式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有效的图示教学,学生的认知范围及视觉得到很好的保证。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使用画图法,能够帮助学生更了解内在的知识、规律及外观形象的练习。记得在初二学习使用量筒时,俯视的读数大于实际值吗?教材中只出现俯视和仰视的两种错误读法,具体偏大偏小学生不会很理解,但我采用下面的画图法,学生就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四)符合认知发展的理论。

就初中生而言,其认知水平正由直观思维向运算思维转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巧妙使用画图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对知识的辨别能力。同时学生学习的知识还可以形成有效的迁移,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使用画图法,可以有效达到物理教学目的,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高效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又符合物理教学的实际内容需要。

二、培养学生画图能力的方法

(一)把画图法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课堂,使事物更形象。

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需要教师把画图法教学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使所学知识能够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对于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画图法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物体的表面特征,从而学好抽象的知识。如学习《声音》的时候,如果仅仅按照教材进行讲解,那么学生看不到声音,所以理解起来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草纸上把物理碰撞产生的声音画出来,通过一些波浪圈等形象地表示出来。这样学生对于声音现象就会有更好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认识。

(二)在实验中使用画图法,提高实验效率。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有些知识可以通过实验清晰地展示出来,但是有效通过实验,学生不能准确地看到实验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使用画图法代替物理实验,通过图示对实验过程进行展示,模拟物理现象。例如,《力的运动》相关知识用实验展示会导致效果不明显,学生难以准确了解物理知识。这时通过图示,把物体运动这个现象模拟出来,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力的运动。同时,图示法可以大大节省时间,保证物理教学效率。

(三)在了解微观和宏观世界中使用画图法。

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大的困惑莫过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不能用眼睛观察到,所以学习的时候只能凭借想象能力,如果学生想象能力比较弱的话,就会难以有效掌握物理知识。这时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加深对于物理知识的了解,使学生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知识,更好地理解。如学习宏观和微观知识的时候,通过画图让学生准确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通过图示掌握星球等宏观的运动规律。

(四)在规律和概念学习中使用画图法。

图示最大的优点是承载的信息量比较大,可以更简洁地表达信息的特点。所以学习一些物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使实用图示法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物理知识。通过降低物理知识的难度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物理教学。如学习《摩擦力》的时候,学生难以看到这种抽象的事物,所以如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示法把物体运动的摩擦力画出来,就能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物理知识。

(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地理所有知识点篇6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

1.教师上课不能抓住重点

初中数学比小学数学要难很多,学生不能像以前那样,即使课堂上不怎么听讲,只要有点小聪明,还是能考个好成绩.初中数学,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远比小学数学多,而且一个知识点能衍生出很多子知识点,并且知识点的灵活变化可以出很多道题.如果学生一个知识点没学会,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觉得上课特别痛苦,听不懂老师所讲,也不能深入理解知识点,就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节课没重点,看似讲了满满一黑板,却对学生起不到作用.这是因为教师一味地教学,讲知识点的来源,怎么推理出来的,用它来解几个课本上的例子,却忘了要把知识点贯通起来.教师要多举些例子,用多变的例题,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碰到类似题时,学生就会觉得解起题来游刃有余,从而熟练掌握知识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学重点,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

2.学生学习状态差

很多农村学生,小学一般都是在本村学习的,而初中要去镇上或是更远的地方学习,所以在心理上会有变化.开学一开始,来到陌生的环境,还要学习更多知识,对学生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导致他们上课状态差.学生最主要的打击是,刚开始不能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等问题的干扰,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很困扰.初中数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学习,又是一个断断续续的学习.初中数学每个学年都有每个学年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是太紧密,所以即使一个知识点没学好,也不影响以后的学习.初中学生是要考高中的,最后一个学年会把所有知识点整合,所以说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学生刚入学学习状态可以不好,但如果一直适应不了学校生活,今后的学习就很难进行.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1.教应熟读课本,对课本了如指掌

教师要抓住重点的前提,就是熟悉知识点.只有熟悉知识点,并且接触过很多学生做的题,才能知道学生哪个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是重点,哪些知识点学生容易搞混.比如,在讲概念性的知识时,如什么是有理数,什么是无理数,什么是正数,什么叫负数,正多边形的定义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概念,都必须让学生对定义熟记于心,就算是让他们把定义背下来都不为过.很多题都是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时候少一句话,少一个前提条件,如果学生不细心,就会经常做错这种题,而做错这种题往往使学生产生知识点没学会的心理暗示,并且越是怕这种题,考试就越是考这种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害怕概念性的题目.其他知识点也是一样.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熟知教科书,熟知知识点,备好课.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用简单而容易理解的题目练习,让学生学好知识.

2.学生要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

初中地理所有知识点篇7

【关键词】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分析思路;有机结合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高初中地理教学产生巨大的“落差”,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初中地理为非升学考试科目,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地理成为了可有可无的“豆芽科”,地理课往往遭受排挤甚至砍掉被其他升学科目所取代,即使正常开设地理课,教师、学生也因它是非升学考试科目而不予以重视,如同虚设,致使大部分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普遍薄弱。自从地理再次成为高考科目之后,高中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明显加强,受到较大重视。高一学生必须学习《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上下册,到了高二、高三文科学生还得增加两本选修教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高初中知识联系十分紧密,而且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相比,知识的广度、深度、难度均较大,在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知识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严重影响到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学。

由于基础薄弱,在高一必修教材的学习中,不少同学学习地理非常吃力,甚至对地理产生畏惧情绪,看到地理就头疼、厌学。到了高二又不得不面临文理分科的现实,像我们这类生源不是太好的学校,选择读文科的学生,地理基础普遍薄弱。本着从实际出发,为了弥补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巨大“断层”,帮助文科学生打好坚实的地理基础,我校在高二的地理教学安排上,往往以复习初中地理即:《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为主要教学任务。高二是文科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新起点,高二地理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三的复习进程,甚至影响到高考的发挥,所以,高二的地理教学至关重要。如何才能搞好高二文科的地理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想,借此与广大地理教学同仁商榷、共勉。

一、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所以,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好地理的先决条件。受初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不少学生把地理课当成放松课、休息课,要么不听讲,要么做其它科的作业,看其它书籍。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态度,学校、老师、家长都必修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以高度重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地理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在教学中,老师不要光在纸上谈兵,要学以致用,要联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谈地理,解释地理现象,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知识与我们无时无刻不同在,以激发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要善于把高初中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复习效率

针对我校现状,在高二地理教学中重点补上初中地理,由于初中地理教材是针对初中学生编写的,内容难免比较浅显粗略,无法满足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要熟悉高初中教材,吃透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把高初中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忌简单的走一遍初中教材。

高初中知识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把知识进行罗列与堆砌,以及生硬的安插。要有机的结合就必须找出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高初中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最大的区别在于初中地理侧重于学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而高中地理则侧重于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学习。然而,初高中地理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由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实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方面知识精炼提出,合理搭配,有机融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把高中地理的内容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去呢?不管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在教学上都有一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位置范围、人口和名族、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的。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内容要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

例如:在复习中国地理的时候,可以把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知识融入到相关内容中。初中“北方地区”中“脆弱的生态”部分讲得很粗略,而在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国土整治”中出现时被细化。在“南方地区”的学习中借助南方地区治土治水和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内容,可以把选修第二册中“山区资源的开发”“长江三峡”“浦东新区的开发”融进去;“西北地区”中加入“西北荒漠化”“西气东输”;在“青藏地区”中融入“青藏铁路”“南昆铁路”;在讲完“台湾省”“香港和澳门”之后,再讲海岛资源的开发――海南岛。至此,在中国地理知识基本学完的同时,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也随之讲完。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度和系统性。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气候部分时,初中地理重点学习气候的特点与分布,最好把高中地理中相应的气候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的分析评价等内容融合进来。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所涉及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等人文地理时,要有意识的融入高中地理必修下册的区位知识。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三、探索学习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思路

地理事物和现象是纷纭复杂的,但它的发生、演变和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组成地理环境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建立正确的分析思路。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巩固、深化及其应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初中地理所有知识点篇8

关键词: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对策

一、传统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情感不能融入地理情境教学中

初中地理课程安排比较紧张,而且主要以结业考试为主,很多教师为了提前完成教学任务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所压缩,也没有时间去引导学生进入到情境教学中来。很多教师的授课内容还是停留在对知识点的讲授和理解中,情境教学的落脚点也只在知识点的讲授中。这样表面化的情境教学使中学生情感难以与课堂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地理知识仍然是一些零散的理论知识,不能帮助学生构建起地理课的知识体系。

(二)课堂缺乏互动交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交流。课堂的互动教学设计是很重要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使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愉快。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快速地进入到精确化的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课堂中的师生交流,但是这样的教学互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学互动知识过于表面,不够深入,很多教师将课堂互动笼统地规划到课堂提问环节中,这样的课堂互动是很难收到理想效果的。

(三)现有的情境化教学过于简单

现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初中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通过上网查询等方式就可以提前获取很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知识的索取不再仅仅依赖于课堂和教学教材,更多的是课后的自我学习。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情境设计的主要落脚点还是教师的课堂幻灯片,但是很多教师的幻灯片可能会“几年如一日”,用在好几届学生中,幻灯片的内容有时缺乏时代性,无法创新,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轨,无法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所以,初中地理情境化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为出发点,用情境教学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建立学生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地理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初中地理课程中情境化的教学就是要融入学生自身的实际环境,这样才能达到初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二、初中地理教学现状改善策略

(一)运用情感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课程中,应该将课程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基本的地理知识原理和道理相结合。知识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情境化的教学就是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到课堂中,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因为无法投入情感的学习过程不会长久。

(二)改进课堂导入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必备。初中阶段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课间和课堂上可能会判若两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初始引导学生快速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多媒体设备将自然现象通过画面呈现出来,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自然现象出现的原因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并逐渐导入课程教学重难点。

(三)地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融合

初中地理学习不是单调唯一的,地理课堂可以和各个学科相结合,地理课堂中的知识跟社会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周边的环境都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资源。在初中地理知识中,很多知识点是需要结合物理知识、化学知识来共同理解的,有些知识点更是需要学生亲自做实验才能更好地理解。例如风的形成,这样的实验只需要很简单的实验设备,也是相对安全的实验。这种实验课程应该经常开设,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还有有关海陆不同季节温度的差异变换,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让学生去大自然中感受这些自然地理的变换,自己测量沙土地和水的温度变化。这样的实践性学习课堂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地理知识,这也是地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的过程。

(四)改进课堂复习环节

课堂的复习环节是承上启下的环节,这个环节是通过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渗透来引出新的学习知识。现阶段的这个环节教师还是以问答为主要的形式,但这样的复习只是机械化地引导学生,效果欠佳,因此教师在复习环节要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逐渐构建知识体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