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3-03-07 15:04:03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篇1

目前,全市工会女职工组织已覆盖3822个单位,其中建立女职工委员会1265个,设女职工委员2557个,专兼职工会女职工工作人员5299人,组建率达96.05%。全市共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298份,覆盖企业2090家,覆盖女职工98226人,签订率达107.18%。

近两年,市总女职委先后荣获全总、省总工会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先进集体、市妇联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抓领导,合力推进“两个覆盖”工作

1、领导重视,将组建纳入工会整体工作。

市总工会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女职工工作,把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和女职工维权机制建设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会整体工作中,认真谋划,精心布置,并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会,听取女职工部就全市开展女职工组织建设和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一部署,形成了分管领导负责抓,女职工组织具体抓,相关部门合力抓的工作格局。及时研究帮助解决女职工工作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开展女职工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把女职工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对基层工会工作的考核内容中,要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与工会组织同时组建、同时报批、同时换届。

2、强化制度,规范组建工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工作制度是女职工组织建设规范化的根本保障。为完善全市女职工组织制度,市总工会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企业工会女职工工作的意见〉的意见》和《市企(事)业工会女职工工作规范化示范单位建设标准的实施意见》,对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进行了规范。坚持以“基本实现应建全建,不留空白”的工作目标,对女职工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二次覆盖”。同时,市总根据全总、省总目标和任务,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开展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通过建立和完善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工会的活力,确保了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在建设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抓指导,全力推动“两个覆盖”工作

1、坚持“三同时”,以工建促女职工组建工作。

市总工会坚持女职工组织与工会组织同步组建的原则,注重对新建工会中的女职工组织的组建工作,依据建会名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女职工的分布情况,按实名制建立女职工组织工作台账,把女职工组织建设的重点放在非公企业。针对规模小,人员少的非公企业,市总工会女职委以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女职工组织联合会、小三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工作为重点,采取多种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促进了全市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2、措施到位,加快组建步伐。

为了适应企业多样化的需要,我们提出“三个进一步”推进措施:思想认识上要进一步提高,把工会女职工组建放在第一位;措施落实要进一步到位,确保圆满完成省总工会下达的任务;整体动作要进一步跟进,真正做到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3、制定目标,明确任务。

市总工会在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过程中,制订了相应的工作目标,对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目标、任务等做了具体安排部署和分解,做到“四个结合”:把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与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作相结合,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相结合,与工会工作的目标考核或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考核相结合。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指导,积极为基层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和帮助。成立了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指导组,印发了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范本,指导企业开展工作。

4、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几年来,市总女职委多次在全市开展了《劳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集体合同》等法律法规宣传和知识竞赛,通过宣传学习使企业和女职工了解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促进了女职工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为工会与行政就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进行协商打好基础。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已于4月28日起施行。我们把推动《特别规定》贯彻落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并结合“面心实”活动和“双走访,三服务”活动,5月份在全市启动了《特别规定》宣传月活动,对《特别规定》进行了集中宣传,并于5月29日在凤台县举办了工会《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大型宣传咨询日活动。咨询日当天,共发放各类宣传传单近2000多份。

(三)抓典型,大力推动女职工“两个覆盖”工作

1、深入基层,提高认可度。

一是开展调研,市总女职委开展了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部分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基础薄弱、女职工工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向省总提出了加强女职工组织建设、推进中小非公企业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等建议。二是坚持分类指导,推动女职工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三是密切与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和女职工的联系,积极探索联系基层的新措施,建立女职工工作联系点,确定矿业集团和东辰集团2家单位为省总工会女职工工作联系点。四是自2008年开展规范化建设以来,全市已选树表彰了示范单位68家,带动了女职工工作规范化建设。

2、多措并举,维权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示范引导,稳步推进。首先有重点地培养2-3个典型,然后通过召开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推进会、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制定目标,层层推进。为完成三年目标任务,针对实际,制订了工作目标。先对签订集体合同的单位进行摸排,然后对所管辖的县、区、大企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进程表,采取先易后难,成熟一家签约一家的方法,层层推进。三是建立了进度通报制度,及时了解工作的进展。

同时狠抓了履约情况督查,与市人大联合对《工会法》及《省实施〈工会法〉办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在调研中,把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列为法律法规检查时的一项内容,借力宣传女职工专项合同,督促企业落实合同内容,解决企业违约问题。

(四)抓特色,不断创新女职工“两个覆盖”工作有效形式

在推行“两个覆盖”工作中,全市各级工会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针对不同所有制、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经营状况企业情况,推行开展了组建区域性、行业性女职工组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和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如田家庵区对市总工会创业园内16家中小企业全部同步实行了“两个覆盖”,八公山区工会针对社区内中小非公企业小而散,涉及行业杂等特点,紧紧抓住社区、街道这个重点,签订区域性、行业性专项集体合同为基层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和帮助。东辰集团现有16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分公司、2家合资企业及8个小煤矿,由于人员分散,地域跨度大,用工方式不一致,待遇上也存在一定差异,针对这种情况,东辰集团在女职工政治权利方面提出了“公司应加强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逐步提高干部队伍中女性比例”、“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中的女职工应占相应比例”等规定,女职工的民利进一步得到落实。目前,两级职代会、工代会的女代表比例都大有提高,各级班子中女干部比例适当调整,较过去都有明显的增长。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数值模拟;数值流形;边坡;物理网格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数值流形方法(Numerical Manifold Method)是石根华先生基于有限覆盖技术通过研究非连续变形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数值方法。

数值流形方法应用现代数学“流形”的覆盖技术,将连续体的有限单元法、不连续体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法和解析方法统一起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计算方法[1][2]。其基本思想是将许多只占局部区域的、相互重叠的有限覆盖连接成一个覆盖系统,用这个覆盖系统去覆盖求解的区域,在各个有限覆盖上构造覆盖函数形成总体函数去逼近求解域的真实场函数。

对于连续的材料区域,数值流形方法采用分片可微分的在材料的局部区域定义的有限个覆盖位移函数来描述材料的总移场,这些覆盖之间是部分重叠的,覆盖位移函数在重叠区域通过权函数进行叠加,能够反映连续材料位移场的连续性。

对于岩土工程重的不连续材料区域,各区域之间覆盖函数没有相互的重叠,使其所构成的总移函数在不连续的材料之间也是不连续的。由此,数值流形方法可以达到统一解决连续和非连续问题的目的,采用相应的覆盖函数能够较精确地计算材料体的位移、变形和应力,不连续面两侧材料的相对位移及材料的大变形、大位移等[3][4]。

2 数值流形方法的基本原理

数值流形法是一种基于有限覆盖技术的数值方法。有限覆盖包括数学覆盖和物理覆盖两层含义,数学覆盖是数值流形法中的基本网格,这些数学覆盖被物理边界切割而形成物理覆盖,物理覆盖的重叠区域即形成流形单元。将物理覆盖上的位移函数结合起来形成计算域上的全域位移近似函数,似函数就是形成此单元的若干个相互重叠的物理覆盖上的近似函数的加权平均,然后即可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形成整体平衡方程。

其基本流程可做如下描述(如图2.1):

2.1覆盖函数

数值流形方法以物理覆盖为覆盖函数的构造区域,而以流形单元作为覆盖函数的插值区域,由此来形成求解域上的整体函数。

对于平面问题,规定物理覆盖上的覆盖函数为:

其中,为完全多项式的基本级数函数;对于完全0、1、2阶覆盖函数,m分别为1、3、6。

2.2 总移函数

各物理覆盖的覆盖函数在它们的交集――流形单元上,通过权函数对其进行加权平均构成流形单元的总移函数。设分析域内有个物理覆盖,每个流形单元有个物理覆盖(个流形单元),每个物理覆盖有个未知系数(广义自由度),则物理覆盖函数为:

2.3 总体平衡方程

数值流形方法较全面地考虑了参与体系平衡的各种平衡力项。对于不同的问

题,参与平衡方程的各势能源不同,总的来说主要有:①应变能势能;②初应力势能;③点荷载势能;④体荷载势能;⑤惯性力势能;⑥用于不连续变形分析的接触弹簧力势能和摩擦力势能等。

在得到流形单元上的总移函数后,就可建立弹性力学边值问题中的能量泛函表达式。系统的总势能为

其中: 为单元应变能; 为初应力势能; 为点荷载势能; 为体荷载势能; 为惯性力势能; 为约束形成的势能。因为每个物理覆盖有个未知系数,由式给出的系数矩阵的子矩阵是一个的矩阵。和是的子矩阵,表示物理覆盖的个未知系数(节点的自由度)。

3 边坡工程的数值流形计算分析

设某边坡的一剖面如图3.1所示, ,数学覆盖采用有限元三角形网格。利用数值流形方法模拟边坡的滑动,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具体参数如下:

表3.1边坡算例计算条件

计算条件 计算参数 计算条件 计算参数

边坡高度 10m 边坡底边长度 10m

弹性模量 28GPa 泊松比 0.27

摩擦角 14o 接触面粘结力 0.01MPa

容重 26KN/m3

图3.1某边坡裂隙剖面图

3.1覆盖分析

利用有限元网格对物理网格覆盖,生成231个流形单元,如图3.2,流形方法中的单元通常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基于三角形有限元网格所定义流形单元均具有三个物理覆盖,即三个物理覆盖的交定义了一个流形单元,这三个覆盖可看作流形单元的3个节点.在无不连续面域内,相邻流形单元沿公共边有相同节点;有不连续面或材料界面分离的两个流形单元有不同的节点。

图3.2边坡有限元网格覆盖

3.2变形分析

考虑到可能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如降雨使土体重度增加、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算例中施加水平方向20KN数值方向1300KN的体力作用。

取步长为0.00006s,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分别考虑300步、600步、900步、1200步及1500步时滑动变形过程,如图3.3所示。

图3.3边坡滑动变形过程

根据变形模拟可见,1200时步是边坡已经破坏,而且每个块体本身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数值流形方法对模拟连续―非连续问题展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

针对类似边坡的连续―非连续变形问题,分析表明,块体界面特性模拟与实际岩体还有一定差别,由于所遇到的大量情况是从连续性逐渐过渡到非连续性,而流形方法在岩体结构处采用不同的物理覆盖来描述岩移的不连续性,从而使得能更有效的模拟连续与不连续性的耦合问题。

4 总结

工程岩体十分复杂,它既不是连续体,又不是完全的离散体,既受工程、环境等影响引起小变形、大变形,更具有沿各类不连续面(结构面)相对变形、滑动、运动的大位移(含变形位移和刚移),因此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值流形方法无疑是一种较为适宜的方法,它综合考虑了工程岩体的复杂特性。

参考文献

[1]石根华著, 裴觉民译. 数值流形方法与非连续变形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2]赵光明编著.无单元法理论与应用[M].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广播 无线覆盖 发射点 频率规划

广播是以无线电波为媒介的一种单向通信业务,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有效工具之一。省级广播的任务是及时、准确地将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信息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听众,着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遵循“以人为本”和“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致力于为群众提供适时适用和丰富多彩的新闻、生活资讯和精神文化娱乐产品,通过广播与社会的双向融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互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做到这些,除了节目制作精良,保障安全播出外,省级广播媒体要面临的就是如何做好全省覆盖的问题,而其中最便捷、成本低、又习惯的是无线广播方式。本文就安徽省级广播近几年来在全省无线覆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以及还需解决的问题作一些总结和建议:

一、无线覆盖需要面临的问题

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二套广播是从1994年开始使用中波频率实现全省覆盖的,使用调频覆盖是从2001年开始的,迄今已经发展到9套广播使用调频频率在全省覆盖,在这几年的覆盖工作实践中,主要遇到如下问题:

1、如何与市级电台协调的问题

无线覆盖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发射地点的问题,省级广播在全省覆盖,必然会对当地的广播节目带来影响,而当地的发射台一般都隶属于当地广电局,于是,个别地方就站出来反对,阻止省级广播在当地落地。其实,省级广播与地方广播有很大的互补性,各自的特点也很鲜明,不可替代。还能形成群集效益,培养和吸引更多的听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何解决发射地点是无线覆盖工作的首要问题。

2、频率规划的问题

根据1992年11月经部级审定委员会通过的《调频广播覆盖网规划》,省级无线广播在各地市最多只有两套规划频率,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频率专业化发展迅速,各省的频率数量均超过两套,这就意味着原先规划的频率已不能满足省级广播全省覆盖的要求,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频率,使该频率不干扰其他市县广播,也满足频率规划的原则,是另外一个重点问题。

3、发射设备的维护

广播的发射设备均属于大功率器件,这一点不同于移动通信业务,所以广播发射设备不能像移动业务那样可以无人值班、值守。广播的发射设备必须有人值班、定期维护、日夜监视,这既是因为发射设备本身,也是对公共安全的一种保障。

4、如何科学、合理的选取发射点

一套广播要做到全省覆盖,不仅要考虑到尽可能扩大覆盖面,让更多地方的人可以听到这套广播节目,也要考虑到投入产出比。大多数省级电台事业费用除少量来自财政拨款外,大部分都是靠自己的经营创收,考虑到这个原因,设置发射点时就不能重复覆盖,盲目设点,否则巨额的代播运维费用会给电台的发展带来负担。另外,如果出现省界干扰投诉等问题,也会给电台带来额外的麻烦。因此,按照科学、合理、高效、节约的原则,结合电台节目的定位和全省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合理规划各套节目的全省覆盖,十分必要。一般来说,省一套节目(新闻)必需举全体之力,实施全省范围的覆盖;其它系列广播应根据节目定位特点和发射点及频率资源情况,结合投入产出分析,分步实施省会、地市城区、高速公路网沿线地区、人口密集地区等重点地区的有效覆盖,逐渐推进全省覆盖。中波发射点选择以平原、丘陵地区为主,调频发射点以城市、高山为主。

二、解决的方式

1、发射地点的选取

我省在几年的覆盖工作实践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解决发射地点的问题:

(1)依靠省传输发射总台。我省于2002年1月成立传输发射总台,并相继上划了多个中波台站及骨干调频电视发射台,目前已有20个中波和调频电视转播台,分布于全省11个地级市,占全省17个地市的65%,因此,依靠传输发射总台,我台解决了全省大半以上地区的覆盖问题。

(2)与市县电台密切沟通、真诚合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用市县台的中波实验台、调频电视发射台实施中波和调频小功率补点覆盖。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当地的听众能听到我台的节目,也促进了当地电台的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繁荣了广播事业。

(3)周边辐射。虽然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但是仍然不能使持地方保护主义态度的个别地市的广电部门领导转变观念,我们的广播节目在一些重点城市的覆盖仍然是盲点。为此,我们采取了周边辐射的方法,即选取离该市较近的县级发射台作为落地点,这样也可保证我台节目在该市的覆盖。

2、频率规划的问题

早期的频率规划早已不能满足如今蓬勃发展的广播事业,在新的规划政策没有出台之前,我台精心考虑、认真筹划,积极探索一条既不影响其他电台,也可适应我台频率发展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省及周边省份范围内普查频率使用情况。为了摸清全省及邻近省份相关地方的频率使用情况,我台技术人员在每到一个地方都用收音机认真收听该地区可以收听到的广播频率,并确认节目名称、台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用场强仪测量并记录这些频率的电场强度以便弄清该套频率的发射地点是否在当地;另外,我们还通过省局科技事业处查询到全省的频率规划情况,并针对性地到实地收测这些频率是否正常播出,当然也包括与邻近省份的交界地区。

(2)选取邻近市县的规划频率在发射点发射。通常,省级广播在一个地方的规划频率只有两套,而这些规划频率是受保护的,不用担心会出现干扰其他电台的情况,因此,在选好一个发射地点后,经过认真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将邻近县市的规划频率调整到该发射点来发射,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缓解了频率规划不足的困难。

(3)单频同步广播、协商调整相关频率。我省广播电视科研所是国家同步实验基地,广播同步技术全国领先。省台与科研所合作,上世纪90年代,我省第一套广播中波936kHz就实施了全省单频同步覆盖;2002年第二套广播中波864kHz实施了全省单频同步覆盖。2004年元旦,又开展了交通广播90.8MHz全省调频单频同步网覆盖实验,经过几年的运行,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收益良好,并获得广电总局验收。我们现正在筹划,申报开展第二套调频广播全省单频同步网覆盖实验。

(4)合作共赢。我省的县级广播发展相对缓慢,很多地方县级广播每天的播音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这样每天空闲下来的时间就是宝贵的频率资源。在得知这种情况后,我台通过积极的商谈,最终达成与县级电台共同使用该频率的协议,即在县级广播每天的空闲播音时间转播我台某套节目,实现该套节目在当地的覆盖,不足的是该套节目的覆盖不是全时段的,容易流失听众群。

3、发射设备的维护

我省的发射设备的维护主要是依靠当地发射台站的技术力量,这是最好最方便的方式,但是不同的发射台的技术力量有强有弱,因此要区别对待。隶属传输发射总台的发射台技术力量较强,县级发射台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因此,我台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派技术人员到台站检查,一旦机器出现故障,省台和厂家的技术力量尽快赶去抢修的方法。同时,由于经费的问题,我台未能给每个发射台都配有备机,暂时采取集中配置2―3台备机,由省台调控的办法来弥补。

4、发射点的设计

要科学、合理地做好省级广播的覆盖工作,就不能盲目设点,这就需要预先的覆盖规划,要根据每套广播的节目内容和定位,设计在哪些地方设立发射点,然后根据这些发射点的海拔和天线高度、地形情况计算出每个点的覆盖距离,并据此画出全省的覆盖图,根据覆盖图确定出哪些点需要增加功率,哪些点需要减小功率,哪些点需要采取什么方向的定向天线(避免对邻近省份地区的干扰)等等,使这些点能以最经济可行的方式实现覆盖效果最大化。

三、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台的全省覆盖工作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1、监测手段不全

要使每个发射点都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发射任务,对其发射状态的监测是必要的,目前我们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省局监测台对主要地级市的覆盖情况进行监测,加上省电台在各地的记者站工作人员的收听和听众、广告客户的反应来实现的,但是这种手段并不全面。因此,建立一套更为全面、更具说服力的监测系统势在必行。

2、对发射台站的管理不够

由于缺乏全面的监测手段以及人员,使得对发射台站的管理不够,严重影响了我台节目的播出质量。要提高我台节目各发射点的播出质量,应充分调动发射台站的工作积极性,必须结合发射台站完成播出情况对台站实施奖惩制度。

3、重复覆盖,成本较高

我台每年的覆盖成本约1500万元,占全年总收入的15%之多,成本之高居全国前列,也给我台事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少数节目盲目扩大覆盖,甚至是重复覆盖。

3、缺乏对贫困地区等盲点的覆盖

我们有很多节目都是定位于城市人群,重点覆盖人口密集、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但很多贫困地区、人烟稀少的山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具有公益性质的广播电台也应该多照顾这些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总之,覆盖工作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密切沟通、真诚合作、鼎力相助、相互监督、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①何大中主编:《系统与覆盖网》,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年5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T 196-2003,《调频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

③《安徽调频广播覆盖网频率规划》,1992年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篇4

一、念好“三字诀”,力推“十个全覆盖”形成全面覆盖之势

(一)在“责”字上强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从强化责任入手,着力解决重视不够、合力不强、投入不足等问题。落实“四个纳入”机制,把“十个全覆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年度发展目标、党政“一把手”工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明确牵头单位、督导组成员单位、市纪委监察局相关科室和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的督导责任。采取“半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的方式,强力督促各项覆盖工作落到实处。

(三)在“带”字上求突破,大力打造工作“样板”。采取“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法,积极实施典型示范工程,做到以先进带后进促前进。以“两线一片”5个重点乡镇(街办、开发区)、15个重点部门单位为示范创建主体,按照选示范点、制定标准、落实创建、推广典型、巩固提升“五步走”工作法,高标准打造“十个全覆盖”百里示范带,精心培育了观山石油仓库廉租房等148个单项覆盖示范点、检察院等13个反腐倡廉教育示范基地和10个勤廉示范户。依托示范点和基地,以示范带为龙头带动全市“十个全覆盖”工作上档升级。

二、建好“三体系”,力推“十个全覆盖”成为构建防腐新体系之举

(一)着力打造“多层立体”的监督体系。一是建立“立体式”财政资金和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系。去年以来,对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惠农资金、其他财政性专项资金等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清理,共排查资金项目246项,检查发现问题56个,全部督促整改到位。二是建立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动态监管体系。以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清理、“小金库”治理工作为突破口,不断深化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公务卡“三项”改革,大力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向乡镇、财政部门预算向二、三级部门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向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等“三个延伸”, 努力实现市镇两级国库集中收付全覆盖。三是探索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系。按照“一局一中心”模式,开创性地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以及其他公共资源交易等项目,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统一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市场化运作,彻底实行“管、招、监”分离。四是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动态监控管理体系。14个乡镇(场、街办)全部高标准建起了“三资”监管服务大厅和资产资源交易中心,“三资”委托制覆盖面,村民理财小组审批制、专项审计制落实率,资源处置招标投标或公开竞价、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制落实率均达到或接近100%。

(三)着力打造“点面结合”的防控体系。密织点面结合、全面覆盖的廉洁教育和腐败预警防控体系。狠抓“点”上(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全市各单位领导干部严格按照“自己找、互相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公开晒”六步法,查找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公开廉政承诺。同时狠抓“面”上(单位、系统、区域)的腐败风险防控覆盖率,深化廉政文化“六进”工作,不断扩大廉洁教育社会覆盖面。全市各部门单位按照有廉政宣传牌、廉政宣传栏、廉政书屋、开展系列廉政文化活动“三有一开展”要求,大力开展环境熏廉、书信传廉、教育醒廉、文艺宣廉、党课讲廉、组织考廉等“六廉”活动,营造了崇尚廉洁、反对贪腐的社会风气。

三、把好“三加强”,力推“十个全覆盖”迈向规范化发展之道

(一)统一要求,加强标准化推进。一是探索制定考核标准。紧扣《全省“十个全覆盖”工作考核评估细则》,制定出台了一套更加细化量化的考评细则(共21个),按照百分制细化工作标准,实施量化考核,推动工作规范开展。二是坚持高标准建设。按照统一的设计模板和建设标准,实施“五公开”平台标准化建设工程,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村务公开栏标准化改造。实行镇村纪检组织阵地“四统一”建设,即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式样、统一悬挂地点,做到了整齐划一。

(二)顺应发展,加强科技化手段。注重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等科技手段,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技化水平。实施改进党政机关办公内网、改版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全市网站群等“三项提升工程”;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向村延伸、电子监察系统向乡镇延伸、电子监察系统向公共资源交易、财税资金监管延伸等“三项延伸工程”,灵乡、陈贵等镇在全省率先实现电子监察系统省、市、县、镇四级联网运行,此项创举使我市一举获得20**年度全省纪检监察工作“改革创新奖”;探索建立电子监察、终端评议、行风热线“三位一体”的廉情网络监测系统,公安局、工商局等单位建起了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信息库和预防腐败电子监控管理平台,全方位、实时采集风险信息,对受预警处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长期、有效监控。

四、抓好“三结合”,力推“十个全覆盖”发挥综合作用之能

(一)抓组建与增强效能相结合。投入近1千万元推进市委局机关“五保障”、乡镇“七有”、村(社区)“五落实”纪检组织建设,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全市所有村(社区)纪检监督小组高标准组建到位。在硬件建设上,高规格为4个纪工委(监察分局)、14个乡镇(场、街办)纪委备齐电脑、摄像机、小车等办公办案装备,333个村、37个社区纪检监督小组建起规范化独立办公室;在发挥功能作用上,积极探索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村级纪检监督小组干什么、怎么干以及如何长效的问题,充分发挥其作用。实践证明,我市综合派出改革在全省最彻底、保障最有力、效果最明显,得到了省纪委的充分肯定。村级纪检组织建设工作两次受到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黄先耀的重要批示,并在全省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上交流经验。

(二)抓基础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在完成规定工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推进财税体制、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制、行政审批体制等一系列改革。推行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双轨”运行,实现了单位会计核算和财政资金拨付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在财政改革的进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创新建立公共资源交易 “四大阳光监管体系”,有效地遏制了围标串标行为;实施“10+N”流程再造工程,对十个全覆盖涉及的流程化工作进行优化创新,充分发挥“十个全覆盖”工作既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又促进行政改革的双重功效。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创了历史性新局面。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继续在实践中探索新做法、积累新经验,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十个全覆盖”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证。

十个全覆盖典型材料(二)

20**年,是*****县“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攻坚之年,在明确“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奋斗目标后,我县积极协调部署,广泛动员推进,全力以赴攻坚,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及时总结经验,在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积累更多的办法,现将我县“十个全覆盖”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做法总结如下。

一、取得成效

(四)群干关系日益和谐。“十个全覆盖”工程,不仅能提升农牧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它还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刻体现党对农民群众的关怀,解决百姓困难的实际行动,是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桥梁、纽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县始终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出发,通过向群众讲透政策,讲清机遇,把政策知情权、方案选择权、工程监督权交给群众,努力做到思路由群众酝酿、办法由群众提出、建设以群众为主,充分发挥了群众主体作用,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群干关系日益和谐。

二、经验做法

一是注重考察调研。为全面做好我县“十个全覆盖”工作,先后多次组织了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党政考察团,带领乡镇、科局有关干部,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赤峰、通辽、兴安盟等地考察学习“十个全覆盖”工作,个别乡镇又先后组织当地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通过一系列的考察调研、实地观摩,认真学习考察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转变了观念、拓展了视野、创新了思维、增强了干劲、提振了士气,为我县“十个全覆盖”工作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注重规划设计。坚持“城乡统筹、因地制宜、节约用地、保护文化、尊重民意、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群众参与、专家论证等方式,结合实际制定了既保持原有风格、又突出本土特点的总体实施方案。同时,我县组织规划、住建、林业等部门,对全县126个行政村、8个林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结合土地整合利用、产业布局和村庄布局,逐村逐户编制规划,做到“一村一规划”,确保各村工程建设有章可循、特点突出。

三是注重组织推动。成立了十个专项推进工作组,由各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具体负责各项工程推进工作。同时,制定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包扶、科局包村的工作机制,县委、人大、政协的领导每人负责一个包扶村,指导示范村打造和村屯环境整治工作,定期听取工程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合力推进工程建设。

四是注重群众意见。组织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广泛开展宣传引导,为农户讲解“十个全覆盖”工作是党和政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通过广大干部的努力,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农民的理解和支持,并就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与农民共同探讨,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农民自筹和出工出劳上形成了明确的实施方案。

五是注重资金筹措。建立财政投入、项目整合、投工投劳等多元筹资机制。一方面发动本地企业和在外创业发展的成功人士进行垫资、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将生态移民、金融扶贫、财政一事一议、美丽乡村等项目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向“十个全覆盖”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并就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与农民共同探讨,充分发挥群众建设主体的作用。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建设;勘察方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4年10月起开始着手实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2015年是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全面推进的一年,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无线数字覆盖工程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面推进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数字化覆盖,仍需要我们相关工作人员再接再厉,争取早日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落实到位。

一、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的概述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是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其根本性目的是实现中央电视台12套节目的国内无线数字化覆盖,实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3套节目的地级市无线数字化覆盖。项目的具体实施由中央和各地方广电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按照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规划和标准来开展。其中,由总局负责技术方案的编写、工程的组织建设以及发射机等系统设备的招标、频率等参数的审核等;由地方广电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工程的分段实施、竣工后的验收等落实工作,该项工程计划在两年内完成。

二、推进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实施工程勘察

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勘察工作主要由以下三大方面组成:1、勘察内容,由于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为系统设备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这两大方面,因此勘察的内容主要为台站周遭地理环境、天馈线及发射设备的安装条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条件等。2、勘察前的准备工作,为了确保勘察工作的高效性,在勘察前我们应当对勘查路线、时间安排进行科学的规划,并制定详细的勘察表格,同时对勘察工作进行细分,合理安排人员分配,通常每个勘察组应包括2~3位勘查工作人员。3、严格落实现场勘察工作,在实地勘察中,工作人员要收集详细、准确的技术资料,比如说场区总图、发射系统图、天馈线系统图、基础设施分布图、建筑结构图等。

(二)全面落实工程建设

1、分前端建设方案

在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建设过程中,除了应考虑中央台节目的传输,同时还要兼顾省、市、县等地方台节目的传输需求,因此在建设中要重点规划节目流打包方式,当前最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县级平台实施中央、省、市及县四级节目的打包,然后通过复用流方式传输到县内的各发射台;二是省、市、县的节目采用基带方式传送到发射台,然后在台内完成编码,并与中央台节目流服用,选择这一传输方式需要进行压缩,否则将占用比较大的带宽。

2、节传系统的建设方案

在电视节目方面,首先在电视发射台站安置长达三米的卫星接收天线和AVS+专业卫星综合接收解码器,然后通过接收、解调并整形卫星信号,将其还原出两路TS传送到发射系统,以确保完成信号转换与发射。

在广播方面,同样首先在广播发射台安置卫星接收天线和数字声音广播专业卫星综合接收解码器,然后将主备两路数字音频广播节目TS流进行码流切换并传送到发射系统,如果是模拟音频信号可以使用原来的接收系统直接传送到发射系统。

3、发射系统的建设方案

对DTMB系统来说,可以用码流切换器对卫星接收的TS流和地面传输网络传来的TS流进行转换,然后选出两路TS流传送到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在这项系统中,数字发射机应当配置主备双激励器,同时配套假负载等一系列附属设备。

4、天馈线系统的建设方案

针对各地方台现有天馈线系统的不同特征,通常来说有以下三种地面数字电视的天馈线系统建设方案。分别为:一是利用现有的天馈线系统,如果现有的发射天线在带宽和功率容量方面能够满足新增的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性能需求,可以通过针对性改造或者是新增多工器的方式共用原有的天馈线系统;二是直接拆除现有的天线,直接更换上宽频带的数字天线,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迅速、快捷;三是重新增加天馈线系统,当铁塔桅杆上留有空余位置时,可以选用增加新的数字电视天线的方式改造天馈线系统,不过这时应注意要根据空余位置选择合适的天线。

5、台站基础设施相对应的改造方案

台站基础设施的改造应当根据实地情况和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实际需求来综合规划。通常基础设施改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房的改造,具体的工程项目包括机房扩建、结构加固以及内部重新装修等,如果选择在机房顶部安装新卫星接收天线,就需要在机房顶部构建新的卫星天线基础,施工时必须注意房顶结构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电力系统的改造,具体项目为新增电气设备、升级原来的电力系统等;三是通风空调系统的改造,为了保障改造后的发射系统、节传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必要时就要对通风空调系统实施改造,通常是提高换气系统和空调的容量;四是铁塔桅杆的改造,作为天线的承载基础,铁塔桅杆的改造也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改造方案为应当根据天线的布置状况和铁塔桅杆的具体情况来规划与设计。

(三)科学安排工程进度和时间计划

由于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工期较短且工程量较大,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工程每一阶段的进展,并实施严格的审核、验收工作,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如期完工。从工程建设的实际经验来看,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应当包括立项、前期准备、实地勘察、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招投标、基础设施改造、设备安装和调试、测试以及验收、试播等多个环节,并且这些环节内的施工工作还会出现联系与交叉,从而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的困难性。

结语:总的来说,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工程,想要建设好这一工程,需要我们从各地方台的实际状况出发,通过实地勘察获取全面、准确的技术资料,然后根据资料设计、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落实工程施工建设工作,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保质保期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 姜文波,冯景锋.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历史与未来展望[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4(08)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篇6

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根据县有关会议精神和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百日攻坚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镇党代会精神,着眼建立完善全覆盖的组织体系、工作体系、保障体系和运行体系,规范和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以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的实际成效,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为全镇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从4月到7月,利用100天左右的时间,在全镇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百日攻坚行动”,以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为重点,明确职责、限定时间、集中力量抓组建扩覆盖,确保在7月上旬前“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党的工作全覆盖。

三、工作措施

(一)开展两新组织走访摸排工作。2012年12月1日前,按照“十个清”(即:两新组织分布情况清、党建底数清、党组织隶属关系清、党建工作责任主体清;两新组织规模清、营运状况清、负责人身份清、党员数量清、入党积极分子清、组建情况清)的目标要求,结合当前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集中一个月左右时间,对全镇范围内的两新组织分区分片进行拉网式排摸。及时建立排摸台帐,汇总分析有关数据,为区域性党组织组建和信息库建设打下基础。

(二)组建两新组织区域性党组织。按照“区域统筹、条块结合、整体推进”的思路,创新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建立完善区域化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对两新组织的全面覆盖。采取村企统筹、片区统筹、园区统筹等模式,在两新组织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农村以及道路沿线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将区域内两新组织等各类组织最大限度的纳入党的工作范围,实现“区域内有效覆盖、区域间无缝对接”。深化“组团式服务,网格化管理”,绘制党建地图,组建服务团队,开展“网格服务”。

(三)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巩固深化去年集中组建行动成果,进一步加大对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党组织的指导力度,确保组建一个,巩固一个。按照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建设的具体标准和工作要求,认真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集中推进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组建率。要按照“有机构、有班子、有经费、有队伍、有制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架构,做到有党建工作联络员、有入党积极分子、有群团组织、有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教育,确保党的工作覆盖到每个两新组织。6月上旬前,全面建立两新组织党建信息库,定期对相关数据进行更新、分析和研究,努力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管理水平。

(四)加强两新组织党员发展工作。认真制定两新组织党员发展计划,加强党员发展和教育培训工作,要进一步深化拓展党员发展“四制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重点加大对区域组建以及“借、派”党员组建的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为巩固集中组建成果和深化全覆盖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优势,加大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继续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查找“口袋党员”、“隐性党员”,加大组织关怀力度,使他们主动亮明身份。

(五)健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建立较为完备的队伍配备、经费投入、场所建设等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全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更高起点上有更大突破。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企业支部书记制度,采取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以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为重点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党务红领。以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党建阵地建设。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例会制度,组建党务工作者协会等交流平台,促进相互学习提高。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两新组织全覆盖工作事关基层党建工作全局和长远,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村、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按照镇里整体部署,对本辖区内的两新组织全覆盖“百日攻坚行动”作出具体安排。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篇7

本文通过基站选址,天馈线方案选择,地下空间覆盖三方面的设计,浅析了秦皇岛港800MHz数字集群系统建设过程中信号覆盖的解决方案,为无线数字集群系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800MHZ数字集群 天馈线直放站

中图分类号:P631文献标识码: A

秦皇岛港800MHz数字集群系统是用于港口生产调度指挥的专业移动通信网,主要用户就在港口沿线的作业区范围内,保证作业区范围内无缝隙覆盖,是系统建设必须达到的目标,为此我们通过基站选址、合理设计天馈线方案、地下空间覆盖三个方面的设计来保障目标的实现。

一、秦皇岛港区无线应用范围

秦皇岛港是全国重要的煤炭输出港,其港区范围呈现出沿海岸线带状分布的特点,港区以新开河为界分为东港区和西港区,跨度约15公里,带状港区宽度约为4公里。随着秦皇岛港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西港东迁的整体规划战略的实施,港口无线用户分布逐渐向东港区集中,目前东港区的无线用户数量已超过了总用户数的三分之二。根据港口现状我们需要设计出合理方案解决800Mz数字集群系统覆盖的问题。

二、基站的选址

秦皇岛港原有模拟系统基站建设在西港区港口无线通信机房内,承担整个港口无线系统业务。鉴于无线数字集群系统的特点结合港口发展的大方向,我们方案设计800Mz数字集群系统建设两个基站,一个基站建设在西港区无线通信机房(下文称为A基站),另一个基站建设于东港区(下文称为B基站),交换设备放置于B基站。两个基站相距大约5公里。

在天线70米高度、95%覆盖率时,系统的天线覆盖理论计算值为7公里,根据港区的地理环境和通信要求,我们按照覆盖半径5公里计算,可以满足东西15公里距离的信号覆盖,两个基站之间的覆盖区是信号重叠部分,这给系统管理员带来了很大的管理空间。如我们可以把重叠区的用户与任何一个基站绑定,而将另一个基站设置为有效站,这样在正常情况下,该用户占用绑定基站的信道资源,在绑定基站出现故障时,用户会自动转移到有效站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信道资源。

三、天馈线方案的选择

天馈线方案的选择目前有两种,一是全向天线方案,一是定向天线方案。

作为传统的全向天线方案,其具有成本低,覆盖范围广的的特点,但对于本案并不实用,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到,A基站距西南方向港区较远,但对于东北及南向并无覆盖需要,而B基站同样对北面没有覆盖要求。所以在本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使用全向天线造成信号覆盖浪费的同时也将受高增益全向天线“灯下黑”的影响而出现近距离覆盖效果的下降;为此我们采用定向天线方案。

定向天线解决方案一般是由一根收发共用天线和两根接收天线组成,接收采用三分级技术,本方案在此基础之上引入了广播发射领域的等长公分技术,将每个天线通道一分为二再至高增板状天线,以提高天线系统的性能,来提高数字集群基站的覆盖性能。覆盖效果如图一所示。

图一

其特点如下:

整体最终增益高,是全向天线无法实现的

可避免无线覆盖中的“灯下黑“现象,这对于基站下方工作区的用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功率辐射方向、角度可调,正适用于目标覆盖区稍远且集中、出现狭长通道的场合

整体可靠性提高,由于每个天线通道都由两个天线完成接收及发射工作,如其中一个天线发生故障或人为损坏时系统覆盖受影响小,不会彻底失去覆盖,从而避免出现基站停止发射的情况

射频辐射效果优良,通过对天线下倾角度的调节使其覆盖距离可控,目标区域可控,可以最大化降低海岸环境下的同频干扰的问题。

四、地下空间覆盖的解决

由于无线信道易受干扰的特性,任何系统想要确保100%的可靠性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港区内的一些特殊地点。例如煤区翻车机房、散粮筒仓、地下廊道等区域的信号覆盖不能满足。在这些区域我们需要增加直放站,将射频信号通过满足煤安认证的射频馈线,引入直放站并通过重发天线进行重发,实现对目标区域的覆盖,具体方案如下:将源天线安装于距离目标覆盖区域稍远且相对较高的室外,以获得质量良好的系统源信号,大功率射频直放站安装于源天线的附近的室外,既可以提供均衡稳定的射频信号同时又满足目标区域的防暴要求,源信号通过低损耗的射频电缆传输到目标区域的底部实现对其良好的覆盖。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遥感 植被覆盖度 动态研究 漓江流域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3-0090-02

1 概述

植被覆盖度作为描述植被覆盖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也是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其通常定义为: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1-3]。在生态环境系统中,植被覆盖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直接决定着区域生态环境中的初级生产力、环境承载力、环境洁净与美化、水土流失强度等生态环境系统的状态与功能[4]。因而,对地表植被覆盖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对于揭示地表植被空间变化规律,探讨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等都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5]。根据植被覆盖度测量的尺度与方式的不同,总体上可以分为地面测量和遥感监测两种方式;其中,地面测量方式又可分为目估法、采样法、仪器法和模型法四大类[6];这四类地面测量植被覆盖度的方法具有准确、客观等特点,在一定的领域中应用广泛。而遥感监测方式能够通过多源遥感数据应用于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等不同尺度、不同时相、不同区域上的植被覆盖度监测,同时具有实时、快速、便捷等特点,其为植被覆盖度的监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手段。1998年,Owen等通过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湿度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对区域气候的影响[7];2006年,夏照华等通过TM影像对宁夏盐池县1989、1999、和2003年的植被覆盖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研究区内中、高植被覆盖度发生了退化;在今后的治理中,应加强对中、高植被覆盖度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8];2008年,周兆叶等通过TM影像对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1987年和2006年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荒漠化草地等区域的植被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退化,绿洲区域的植被比较稳定,有一部分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呈现上升趋势[9]。

2013年《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被国务院批准同意执行。漓江作为桂林风光的精华,是世界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漓江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人数达200~300万人次,该流域生态环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桂林旅游的声誉,影响到桂林经济的发展。漓江流域范围:109°45′E~110°40′E,24°18′N~25°41′N,整个流域以漓江为轴线呈南北向带状分布。本中研究的区域北起漓江源头乌龟江,南至漓江与荔浦河交汇处,不包括该交汇处至茶江河河口的小段区域,总面积约为5774km2。

如今,在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漓江流域面临着水量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质量下降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植被覆盖度作为描述植被覆盖特征的重要参数之一,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也是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因而,从植被覆盖度变化入手,研究植被覆盖度在漓江流域的动态变化,对于科学掌握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

像元二分模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遥感估算模型,它假设遥感影像上的一个像元由植被覆盖部分和无植被覆盖部分(土壤)所组成,该像元所对应的光谱信息由这2个部分的光谱信息线性加权而成。那么,遥感影像上该像元的光谱信息S可以表达为:S=Sv+Ss(式1)。其中Sv是指植被覆盖部分所贡献的光谱信息,Ss是指由土壤覆盖部分所贡献的光谱信息。对于一个由植被覆盖部分和土壤覆盖部分组成的混合像元,植被覆盖部分的面积占整个混合像元面积的比例即为该混合像元中的植被覆盖度,记为fc;那么,剩下的土壤覆盖部分所占的面积比例可表示为1-fc。如果完全由植被所覆盖的纯净像元的光谱信息为Sveg,那么混合像元中植被覆盖部分所贡献的光谱信息Sv可表示为:Sv=fc×Sveg(式2).如果完全由土壤所覆盖的纯净像元其光谱信息为Ssoil,那么混合像元中土壤覆盖部分所贡献的光谱信息Ss可表示为Ss=(1-fc)×Ssoil(式3),将式(2)、式(3)代入式(1),变形得:fc=(S-Ssoil)/(Sveg-Ssoil)。其中,Ssoil和Sveg均为像元二分模型的两个参数,因此只要知道这两个参数就可以根据式(4)估算出植被覆盖度信息。

根据像元二分模型原理,遥感影像中每个像元的NDVI值可以视为是由植被覆盖部分所贡献的NDVIveg值和土壤部分所贡献的NDVIsoil值组成,可用NDVI值带入(4)式,于是可得到基于像元NDVI值估算植被覆盖度的公式:fc=(NDVI-NDVIsoil)/(NDVIveg-NDVIsoil)(式5).其中:NDVIveg是完全由植被覆盖区域的NDVI值,即纯植被像元的NDVI值,NDVIsoil是指完全是裸土或无植被覆盖区域的NDVI值,即无植被像元的NDVI值。

3 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估算

影像数据的预处理:选择1991、2006年的TM数据和2012年的HJ1A数据以及漓江流域DEM数据。首先,通过空间分辨率为30m的DEM数据,利用ArcGIS9.3软件的水文分析工具,结合漓江流域水系简图,对漓江流域的范围进行了提取;然后在ENVI4.8软件中从反射率定标、投影转换、影像镶嵌、影像配准和研究区影像裁剪。北京54坐标系,中央经线111°。

植被覆盖度的估算: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比较、反复实验,本文以2%和95%为置信度,即选取漓江流域NDVI值累积百分数为2%和95%附近的NDVI值来作为NDVIsoil和NDVIveg,然后在ENVI4.8软件中建立(5)式的模型,估算出了漓江流域1991年、2006年和2012年的植被覆盖度信息。

不同时期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监测与分析

为了分析1991~2012年这21年来漓江流域范围内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确定变化区域,有针对性地分析变化原因,本文通过ENVI4.8软件的变化检测工具对漓江流域3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数据作了两两差值运算,并按照表1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得到各时间段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图,如图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1991年至2006年,漓江流域的植被覆盖度变化以稳定为主,稳定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48.360%;植被覆盖度增加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9.810%,减少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1.830%,增加部分的面积大于减少部分的面积。2006年至2012年,漓江流域的植被覆盖度变化同样以稳定为主,稳定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48.849%;植被覆盖度增加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33.133%,减少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8.018%,增加部分的面积大于减少部分的面积。1991年至2012年,漓江流域的植被覆盖度变化以稳定为主,稳定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41.478%;植被覆盖度增加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40.340%,减少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8.182%,增加部分的面积大于减少部分的面积,说明1991年至2012年漓江流域的植被覆盖度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综合比较,2006年至2012年比1991年至2006年的植被覆盖度稳定部分面积增加了0.489%,植被覆盖度增加部分面积增加了3.323%,植被覆盖度减少部分面积减少了3.812%;由此可判断,1991年至2012年漓江流域的植被覆盖度整体上是持续增加的。

4 结语

本文在1991、2006、2012年漓江流域3个时期植被覆盖度估算结果的基础上,对漓江流域进行了植被覆盖度变化监测;结果显示,1991~2012年间,漓江流域的植被覆盖度变化以稳定为主,稳定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41.478%;植被覆盖度增加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40.340%,减少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8.182%,增加部分的面积大于减少部分的面积;说明1991年至2012年漓江流域的植被覆盖度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通过对比植被覆盖度增加区、减少区不同时期的TM、HJ1A影像数据,可以发现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增整体上持续增加的原因是林区的保护以及植树造林的措施比较到位,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受城镇建设和农村宅基地建设影响,如桂林市、灵川县、临桂县、阳朔县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建设使城郊农用地受到破坏,转变为了城镇建设用地;2.受旅游开发影响,自1973年以来,桂林的旅游产业高速发展,漓江沿岸陆续开发的景点多达125处,致使景区周边区域的植被遭到了破坏;3.受乱砍乱伐的影响,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漓江流域保护林区中乱砍乱伐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部分林地资源遭到了破坏;4.受矿产资源开发影响,漓江流域多喀斯特地貌,其主要成分可作为建房屋建设的基本材料,因而漓江流域内对石材资源的开采盛行,破坏了地表的植被覆盖,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漓江流域也存在植被覆盖度下降的区域。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继续加大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尽量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Gitelson A A, Kaufman Y J, Stark R, et al. Novel algorithms for remote estimation of vegetation fraction[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2,80(1): 76-87.

[2]梁钊雄,王兮之.佛山市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及变化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7.

[3]章文波,符素华,刘宝元.目估法测量植被覆盖度的精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402-408.

[4]左伟.基于RS、GIS的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4.

[5]陈云浩,李晓兵,史培军等.北京海淀区植被覆盖的遥感动态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1(5):588-593.

[6]吴素业.一年生植被覆盖度的简化测试方法[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9(1):45-47.

[7]Owen T W, Carlson T N, Gillies R R. An assessment of satellite remotely-sensed land cover parameters in quantitatively describing the climatic effect of urbaniz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998, 19(9):1663-1681.

推荐期刊